贵州2001年高考招生再创新高

贵州2001年高考招生再创新高

一、贵州2001年高考招生创新高(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美[1](2021)在《新世纪以来主流媒体对辽宁形象建构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辽宁日报》(2000-2019)报道》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中国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媒体将辽宁形容为共和国工业的起跑点。进入新世纪后,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弊端问题开始显现,国家因地制宜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日报》与《辽宁日报》对辽宁省报道重点集中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辽宁国企改革”等方面,对辽宁形象建构总体上起到积极作用。然而新世纪后随着信息传播主体的增加,传播内容也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辽宁自身形象在传播过程中开始面临困境与阻碍。媒体在报道中设置议程,舆论引导力不足导致受众对辽宁负面刻板印象不断加深等问题不断出现,这与辽宁现实形象存在很大差异,不利于辽宁形象的传播和自身的发展。本文以《人民日报》和《辽宁日报》2000—2019年对辽宁的报道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报道样本进行抽取、分类和归纳,详细分析两报如何通过报道建构辽宁形象,并对辽宁形象呈现特点进行总结。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分阶段按照历史进程梳理辽宁形象嬗变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老工业基地形象的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后老工业基地从曲折中走向最好发展时期,再到新世纪前期调整发展方式后辽宁老工业基地形象重振与巩固。第二章重点分析《人民日报》与《辽宁日报》自新世纪以来对辽宁的报道,从报道题材数量、报道内容、报道倾向、报道版面、报道体裁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对比两报报道在建构辽宁形象过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第三章在分析第二章的基础上对《人民日报》和《辽宁日报》报道中的话语进行分析,总结出两报报道下辽宁形象在政治、经济、民生、文化、生态五方面的呈现特点。第四章针对两报在辽宁形象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媒体设置议程固化、报道倾向失衡、报道模式和内容缺乏创新等问题给出合理设置议程、精准定位辽宁形象、平衡报道倾向、加大软新闻关注度等相应的解决措施。

白茹[2](2020)在《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成为党和政府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受区位、历史传统等因素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中处于劣势竞争地位,为此我国制定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大大提高和扩大了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范围。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少数民族学生在享有教育资源方面的政策供给均等化程度大幅度提高,针对少数民族身份的高考加分政策遭到质疑,加上近些年“高考移民”、篡改民族身份等事件屡见不鲜,与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各种质疑相一致,关于调整相关政策的建议也进入到政策层面。本文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作为研究对象,梳理这一政策的研究现状,考察这一政策的发展历程,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问题指向进行分析,讨论本是为促进各民族平等享受受教育权、弥补民族之间发展差距的利好政策,为何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并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以化解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冲突和利益矛盾,为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思路性建议,推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存在的问题指向,并不意味着这项民族优惠政策已经失去了发挥其特殊作用的能力。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在各方面的发展仍然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不能简单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而是要根据现实条件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为了在新时代发挥其促进民族教育平等的功能,需要平衡个体平等和群体平等之间的冲突,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区位因素考虑以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少数民族考生得到照顾,并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公民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消除因强化民族身份可能带来的民族区隔问题。

张裴[3](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主要方式就是制定正确的教育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党根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推动我国由教育大国逐渐走向教育强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重要的“源与流”。“源”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和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为其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前驱先路、创臻辟莽的作用;“流”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中的教育实际紧密相结合,在各革命根据地范围和全国范围内,初步开展了内容丰富、富于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办学实践及社会主义性质的办学实践,这些初步的、具有实践特色的探索,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形成的重要实践根基。在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40余年的发展历程可知。实质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构建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提出而开始的,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这一教育政策的核心内容,由邓小平开其端,经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继续发展并基本成熟。包括邓小平时期的初步形成(1978—1992年)、江泽民时期的基本形成(1993—2001年)、胡锦涛时期的趋向成熟(2002—2011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演进的此三个阶段中,各个时期领导人的教育思想、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形成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其中在各个时期列举的微观层面的重大教育政策、教育文件、教育法律法规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发展演进的实践依据,同时,根据每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了其演进特点、成效。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发展,增添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集中代表的新内容,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教育事业和各项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继续推进,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实践时期,此一阶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论述、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以“教育扶贫”、“新高考”政策、“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加大教育领域对外开放、中小学德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并根据此一时期教育政策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其演变的特点。实践永远不会停止脚步,时代仍在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虽已届“不惑”,今后仍需跟上时代的潮流,从理论与实践等发面继续完善补充。如增强教育自信,从传统文化教育中汲取制定教育政策的营养,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哲学话语体系、从国情出发不断完善教育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等。

陈文林[4](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张宇[5](2019)在《新时代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自信对策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视域》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表明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自信凝心聚力的作用亟待增强。这一现实国情促使高等教育开始探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提升高等教育自信的道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即在该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面对社会发展新需求、放眼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大格局而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本研究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进一步探讨了高等教育自信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互关联,发现二者的思想基础、价值理念和价值选择具有一致性。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提升高等教育自信的重要载体和必经之路,高等教育自信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二者共同铸造中国精神,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基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域探索提升高等教育自信的对策,是解决现存难题,促进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要针对当下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存在的不满和质疑以及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因素,把握“九个坚持”、“四个自信”、“四个服务”的科学内涵,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自信意识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应立足于几个主要方面: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坚持“立德树人”,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办有特色有质量的高等教育,保障高等教育公平;重塑大学精神,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

马宇航[6](2018)在《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的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女生总量超过男生且发展趋势明显,这一现象被称作“高等教育女性化”,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已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发生。本文运用综合研究方法,以国际比较为开端、以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为脉络、以结构互动为框架,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规律性问题,并解答其成因、预测其趋势、探究其所蕴含的价值与挑战、提出潜在应对之策。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发现是:(1)呈现世界范围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变化规律、不同形态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欧美国家开端,随后向世界范围蔓延。中等收入水平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其发生的基本前提。以美国为代表的先发国家2010年前后达到峰值并呈收敛趋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近国家呈现继续发展的态势;尚未发生的国家集中在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日本、韩国、德国是其中特例。中国的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符合世界总体规律与自身发展状况,具有合理性。(2)呈现国内各省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变化规律、不同形态和未来趋势。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于1998年在新疆开端,随后出现在上海、天津、北京等东部省份,并逐渐向全国蔓延,至2014年仅剩安徽、湖北、江西、甘肃、江苏5省尚未出现。本文初步估计,2020年前后中国可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校生可能达到4000万上下,在校女生可能超过男生200~400万;2030年前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能达到约65%,在校生可能达到5000万上下,在校女生可能超过男生600~1000万,并进入性别结构的较稳定状态。届时中国可能超过北美2010年前后近300万的高等教育女性化数量峰值,成为世界范围在校生“女男差”数量最大的国家。(3)解析高等教育女性化发生的宏观机制。以62个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1999~2014年数据、国内31省1997~2010年数据分别构建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回归模型呈现出对女性高等教育机会的正向影响超过男性的情况,说明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代表少子化的自变量“人口出生率”显着促进中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的增长,同时对中国男性高等教育机会的促进更加强烈。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国适龄人口男性数量远高于女性的失衡现状,这是少子化、男孩偏好、出生性别选择相叠加的后果。这一回归结果或能拓展计划生育政策在性别视角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中的理论价值。(4)解析世界范围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成因。研究发现,现代学校教育一定程度消弭了性别差异、保护了女性能力。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女性化与世界思潮、市场结构调整、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基础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等相伴而来,是现代化的重要结果。年轻一代更加开放、主动、多元的自我认同,引起男女学生与学校间的亲疏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催生了历史性的相对“出让”现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出现。即男性追求学校外部繁荣市场中更多、更快、更好、更具经济价值的选择,从侧面促进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的发生。经济水平、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教育普及等因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表现,使高等教育女性化的不同形态普遍存在。(5)解析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成因。研究发现,社会主义制度、恢复高考、改革开放、高校扩招等因素对女性参与高等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始于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东部发达地区紧随其后并向全国蔓延的发展脉络背后,蕴含着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典型的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等特征。农村女孩的弱势地位较为明显且中西部尤其突出。在不同时代的青年男女身上,关于教育的自我认同与选择逻辑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从个体互动层面解释了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的成因。(6)探索高等教育女性化蕴含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研究发现,针对人类社会的严峻问题,教育回归人文主义的呼声自2015年在世界范围展开。通过普及女性“关怀”的价值进而回归人文主义教育,是高等教育女性化带来的重要机遇。挑战在于社会认知较为滞后、大学尚未做好准备、学科与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结构矛盾、女生的数量优势可能加剧“甲女丁男”的严重程度。潜在对策包括普及性别教育进而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改进大学服务以顺应女生的增多、完善国家法律政策、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借鉴“双轨制”来缓解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数量峰值。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1)将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纳入世界范围的国际比较与现代化进程两个维度中,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2)以结构互动为理论框架,结合宏观层面的社会变迁与微观层面的个体选择机制,综合进行成因的解释;(3)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逻辑,提出男生“出让”教育机会的相关理论;(4)拓展独生子女政策在性别视角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中的理论价值;(5)初步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世界峰值,将女性“关怀”的价值纳入人文主义教育回归的理想中,并探索高等教育女性化蕴含的挑战,进而思考潜在对策。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是:(1)没有对学生跨国流动这一因素进行深入考察;(2)没有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选拔制度纳入研究范围进行比较分析;(3)对以新疆、江苏为代表的典型省份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4)没有将“双一流”、“单一流”、普通高校的层次划分纳入研究范围。

郑程月[7](2018)在《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文中提出高考、中考直接关系着我国新时代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影响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1977年以高考恢复为发端带动了中考和整个考试招生政策的复苏,整个教育领域焕发了崭新气象。可以说,1977年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恢复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教育领域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关键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这是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的法律保障。考试招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而高考与中考是我国现今最主要的两大升学考试,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考试招生。第一,高考与中考是我国人才选拔与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主渠道,同时还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高考与中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两者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实施往往都是统筹进行的,中考改革必须配合并适应高考的改革。另一方面,两者都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这一根本目标。简言之,高考与中考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本研究以高考与中考政策恢复40年来的历史演进为研究内容与逻辑脉络,通过历史研究视角对其演进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窥探我国考试招生政策40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研究立足历史回溯、政策内容分析与现实关照的三重维度,通过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完整地审视40年来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演进。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演进主线—政策改革主旨、内容特征聚焦—影响因素与价值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与审思—展望与建议”的分析思路与阐述方式,首先通过对高考、中考现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既有相关文献的梳理述评,发现有价值、可挖掘的研究视域,明确本研究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进行历史溯源,扩大必要的历史视野,为深入研究夯实历史积淀,随后密切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在历史的回溯中对高考与中考的政策文本进行梳理,通过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录取体制等方面的细致剖析,归纳出高考、中考政策的演进主线与内容特征,再然后分析阐述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变迁,进而总结40年来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并进行政策演进发展的趋向审思,最后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贡献进行总结,并进行新时代的政策展望和提出改革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重要认识: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是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根本坚守;政策改革既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人的特殊化、个性化发展,既要突出普适性又要秉持选拔性原则;考试招生模式由统一走向多样化是政策创新的必然选择;考试招生政策的规范化与法治化是发展的必然。40年来高考与中考政策的演进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高考、中考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同时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历史需要还原,并且通过回顾历史,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对40年来我国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历程的梳理描绘,有利于促进新时代下我国高考与中考的改革完善与深度创新。针对当前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可采取的适切性举措建议包括: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徐春桥[8](2018)在《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管理是指对高校中学术相关事务与活动的管理,学术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正确的学术管理是高校健康发展的一个方向标,是高校学术发展的重要决策,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要求。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新生事物,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受到国家和学者的重视。独立学院的学术管理是指对独立学院学术相关事务与活动的管理,学术发展是独立学院发展的生命力,但是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发展不重视学术的提升,独立学院缺乏学术氛围,教师学术水平较低,如果不探索独立学院学术发展,独立学院未来便会面临危机。长期以来,关于独立学院的研究大多涉及独立学院产生的历史背景、办学主体、“独立”的意义及其法律地位等,与学术管理的相关研究并不多。本文以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为研究对象,以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走访调研法具体分析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国内外高校优秀的学术管理经验,学习他们的学术管理理念贯彻、机制运行以及实施手段,结合贵州省高等教育基本情况以及相关理论构建适合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办法。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一方面对独立学院和学术管理分别定义,重点分析独立学院的发展源起、合理性、困境及生命力和阐述独立学院学术管理,另一方面提出支撑文章的两个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对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研究进行现状分析。通过运用一系列研究方法对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事务活动现状、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资源管理概况、贵州省独立学院的学术管理机构以及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评价制度。第四部分对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不完善的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对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发现并总结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针对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的改进提出对策与建议。对现存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后,为贵州省独立学院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完善并规范贵州省独立学院的学术管理。首先,明确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未来发展趋势;其次,从加大教师对学术的管理、提高学术事务活动质量和完善学术管理机制等方面来对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进行改革;再次,从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分析独立学院学术管理办法;最后借鉴国内外优秀独立学院的学术管理发展经验。

周倩,靳培培,崔来廷,刘俊仁[9](2018)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双一流”建设的理性思考与现实选择——以河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河南省位居中西部前沿,户籍人口全国第一,经济总量全国第五,但人均收入很低,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一定意义上是中国教育的缩影。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河南省来说,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居民受高等教育比重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受高考招生政策影响大、高等教育投资严重不足等问题。河南省"双一流"建设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有重要的典型示范作用,需要主动争取中央政府更多的支持,实施非均衡式的重点建设策略,积极引进培养用好高层次人才,实施高等教育创新驱动战略,整合多学科资源打造一流学科,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周欢春[10](2017)在《“特色”之名:农村高中美术班行动逻辑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农村高中在单一的文理高考人才选拔机制中并不占有优势,学校面临着优胜略汰的生存危机。部分学校为了摆脱生存困境,将学校的办学重点从文理高考转向了“低门槛高回报”的美术高考,并打着学校特色化建设之旗号行着“应试美术教育”之实。研究者认为应从学校作为一个法人行动者理性选择的角度考察其行动的利益诉求,探讨特色高中建设在学校实践中的运行逻辑及其行动结果,以此为农村高中特色学校建设提供参考建议。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访谈、课堂观察、实物分析法和调查问卷的方法,从美术师资和美术课程设置及其授受呈现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农村高中E校美术教育“麦当劳”式的培养。然后,从学校作为“行动者”理性选择的角度解释E校选择创建美术特色班的利益诉求。学校一方面由于“先赋地位”的不足、政府主导下的生源“掐尖”、高考试卷下的文化弱势等因素,导致农村高中文理高考的危机。另一方面,出于经济和制度理性的考量,美术特色班不仅能够为学校在有限的经费投入下“开源”,又具有特色学校政策的合法性。最终,学校通过创建美术特色班获得了农村家庭升学和学校生存的共赢的结果。但学校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中既包括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学校在以提高升学率为前提的情况下采取应试的美术教育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文化课教师和美术生的发展,即学校在理性选择的情况下产生了学校利益目的和教育目的失衡的现象。这种失衡的现象反映了学校在政校关系中法人地位的不稳固和高中多样化发展政策由于正式制度的缺失和非正式制度的“喧宾夺主”而导致的执行困境。虽然高中特色化建设在学校实践中存在一定问题,但只要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学校自觉探索,高中特色化发展也不失为改变当前单一高中教育体制的良策。因此,本研究从政府转变职能,引导农村高中办学模式转型和发挥学校在创建学校特色中的主体性两方面对实现农村高中的特色化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贵州2001年高考招生创新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2001年高考招生创新高(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主流媒体对辽宁形象建构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辽宁日报》(2000-2019)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样本选取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世纪前后辽宁形象的媒介呈现
    第一节 新中国老工业基地形象的确立
    第二节 曲折中巩固辽宁老工业基地奋斗形象
    第三节 新时代长子形象的精准画像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人民日报》《辽宁日报》对“辽”报道分析
    第一节 《人民日报》“涉辽”报道分析
        一、样本说明与内容概述
        二、《人民日报》“涉辽”报道整体分析
    第二节 《辽宁日报》对“辽”报道分析
        一、样本说明与内容概述
        二、《辽宁日报》对辽宁报道的整体分析
    第三节 两报对“辽”报道的对比分析
        一、两报对“辽”报道框架选取契合
        二、两报对“辽”报道的差异化价值定位
第三章 《人民日报》《辽宁日报》报道建构下的辽宁形象呈现
    第一节 《人民日报》报道建构下的辽宁形象
        一、坚守老工业初心,政府廉洁清正的政治形象
        二、新形式新政策依托,改革与发展齐头并进的经济形象
        三、民生政策惠及,社会秩序与风貌向好的民生形象
        四、文化产业健全发展,东北精神薪火相传的文化形象
        五、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发展共赢的生态形象
    第二节 《辽宁日报》报道建构下的辽宁形象
        一、践行与弘扬新时代“长子”担当的政治形象
        二、各行各业创新发展,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经济形象
        三、物质生活有保障,民众情感认同增强的民生形象
        四、弘扬红色精神,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的文化形象
        五、投身生态治理,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的生态形象
第四章 关于两报报道对辽宁形象传播的思考及对策
    第一节 两报报道对辽宁形象传播的思考
        一、媒体议程设置固化,受众刻板印象根深蒂固
        二、新闻报道倾向失衡,“旧”内容缺乏“新”创新
    第二节 辽宁媒介形象多维建构新路径
        一、合理设置议程,打造“专属”文化品牌
        二、平衡报道倾向,适度增加批评性报道
        三、探索全媒体融合,多媒体联动合力展现辽宁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少数民族
        1.3.2 高考加分政策
        1.3.3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1.3.4 本文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依据
    2.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
        2.1.1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
        2.1.3 教育公平理论
    2.2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法律依据
        2.2.1 《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规定
        2.2.2 《教育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2.3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实践依据
        2.3.1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落后
        2.3.2 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差异大
第三章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历史发展概述
    3.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沿革
        3.1.1 提出确立期(1949-1966年)
        3.1.2 恢复发展期(1977-1999年)
        3.1.3 调整充实期(1999-至今)
    3.2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类型
        3.2.1 按照教学语言进行加分
        3.2.2 按照民族身份进行加分
        3.2.3 按照所属地区进行加分
第四章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影响分析及问题指向
    4.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影响分析
        4.1.1 提高少数民族考生的入学率,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
        4.1.2 增强少数民族就业的竞争力,促进少数民族公民社会融入
        4.1.3 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各方人才,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4.2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问题指向
        4.2.1 公平优先与效率优先之间的矛盾
        4.2.2 群体平等与个体平等之间的矛盾
        4.2.3 促进民族一体与固化民族差异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改革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价值取向的思考
    5.1 打破单一民族加分依据,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5.2 坚持群体平等和个体平等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5.3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以时间为线索,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方针
        (二)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为视角,研究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
        (三)从学前教育、高等教育等具体角度,研究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政策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视角进行研究
    三、本研究若干概念辨析
        (一)政策及其相关概念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方针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难点
        (一)基本思路
        (二)基本框架
        (三)主要方法
        (四)研究的难点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根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实践的影响
    第二节 早期共产党人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一、陈独秀与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二、恽代英与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的教育思想
        四、革命时期中共教育政策在根据地的实践
    第三节 新中国前30年中共教育政策的初步探索及其实践
        一、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酝酿
        二、1957-1965年间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初步探索
        三、“文革”期间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日益“左”倾化
        四、1977-1978年间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局部恢复与调整
        五、此期党的教育政策实践的“得与失”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初步形成
        一、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
        二、指导教育体制改革的各种政策
        三、“八九风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一、江泽民教育思想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二、世纪之交的重要教育行动计划与法规
        三、高校大规模扩招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四、基本形成时期教育政策演变的几个特点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趋向成熟
        一、胡锦涛的教育思想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与发展
        三、“两基攻坚”教育政策的实施
        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颁布
        五、趋于成熟时期教育政策的成效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实践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提出背景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论述
        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内容与实践
        一、“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
        二、“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及“双一流”学科建设
        三、不断加大教育领域对外开放
        四、中小学德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五、从严治教与师德师风建设
        六、《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颁布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演变的特点
        一、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施策”
        二、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
        三、由“拿来主义”到“本土化建设”
        四、由“投入不足”到“教育经费达到或超过4%”
第四章 今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若干建议
    第一节 进一步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
        一、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二、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
        三、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哲学话语体系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不断完善教育政策
        一、认清当前的教育国情及教育政策的价值导向
        二、推动教育政策决策主体的多元化与程序的科学化
        三、落实教育政策督导机制常态化
    第三节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二、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
        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1978-2011年各级各类教育政策简表
附录Ⅱ 十八大以来各级各类具体教育政策的演变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1.1.1 选题理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1 历史的方法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1.5 基本概念
        1.5.1 公正
        1.5.2 公正观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1.6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2.2.2 腐败问题
        2.2.3 民生问题
        2.2.4 生态正义问题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4.1.1 经济依据
        4.1.2 制度依据
        4.1.3 文化依据
        4.1.4 社会依据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5.2.2 远期目标论
        5.2.3 阶段性目标论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5.3.1 发展经济论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5.3.3 “三位一体”论
        5.3.4 共享论
        5.3.5 短板论
        5.3.6 兜底论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5.4.1 城乡区域公平
        5.4.2 收入分配公平
        5.4.3 教育公平
        5.4.4 社会保障公平
        5.4.5 公民权利公平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5.5.2 制度保障论
        5.5.3 法治保障论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5.6.1 共识论
        5.6.2 改革论
        5.6.3 环境论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新时代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自信对策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高等教育自信及相关概念解释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及相关概念解释
    二、理论基础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二)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三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高等教育自信的联系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意义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高等教育自信的时代价值
        (一)高等教育自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基础
        (二)高等教育自信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推动力
        (三)高等教育自信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需要
    三、高等教育自信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共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高等教育自信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契合之处
        (二)高等教育自信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共同促进教育强国的实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奠定了高等教育自信的实践基础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持续提升
        (二)高校科研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高校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文化自信水平提升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
        (五)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进一步优化
    二、社会各界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不满情绪
        (一)政府与专家学者存在的不满情绪
        (二)家长与学生群体存在的不满情绪
        (三)企业雇主存在的不满情绪
        (四)外界舆论中存在的不满情绪
    三、结论与原因分析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原则有待进一步清晰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有待进一步牢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高等教育自信的对策研究
    一、明确“九个坚持”指导原则
        (一)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二)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立德树人”根本宗旨
        (三)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去行政化”力度
    二、强化“四个服务”目标要求
        (一)为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发展有特色的高等教育
        (二)为人民服务,发展公平有质量的高等教育
        (三)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推动“四大意识”深入人心
        (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
    三、坚定“四个自信”,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一)提升高等教育自信,建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
        (二)提升高等教育自信,加强高校特色文化建设
        (三)提升高等教育自信,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提升高等教育自信,走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式发展之路。
结论
    一、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本文今后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的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1.1 现象与趋势
        1.1.2 反响与争论
        1.1.3 国内外普遍规律
        1.1.4 提出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高等教育女性化
        1.3.2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衡量标准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理论框架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1.3 潜在研究空间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现代化及相关理论
        2.2.2 女性主义及相关理论
第3章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国际比较研究
    3.1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国际比较
        3.1.1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发展脉络
        3.1.2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层次划分
        3.1.3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拐点
        3.1.4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多形态呈现
    3.2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发生机制
        3.2.1 理论假设
        3.2.2 数据、变量与模型
        3.2.3 总体描述与检验
        3.2.4 回归分析
        3.2.5 小结
    3.3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趋势预测
第4章 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研究
    4.1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省际比较
        4.1.1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发展脉络
        4.1.2 以经济水平衡量高等教育女性化
        4.1.3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程度划分
        4.1.4 高考报名性别差异的考量
    4.2 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发生机制
        4.2.1 理论假设
        4.2.2 数据、变量与模型
        4.2.3 总体描述与检验
        4.2.4 回归分析
        4.2.5 小结
    4.3 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趋势预测
第5章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成因分析
    5.1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普适成因分析
        5.1.1 高等教育女性化伴随现代化进程而来
        5.1.2 新的自我认同激发新的教育意愿
        5.1.3 关于男性“出让”教育机会
        5.1.4 小结
    5.2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5.2.1 高等教育女性化“超越”的原因
        5.2.2 高等教育女性化“滞后”的原因
        5.2.3 高等教育女性化“收敛”的原因
        5.2.4 小结
    5.3 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成因分析
        5.3.1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国家原因
        5.3.2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省际原因
        5.3.3 中国青年的自我认同与教育选择机制变迁
        5.3.4 小结
第6章 高等教育女性化:机遇和挑战
    6.1 高等教育价值改善的机遇
        6.1.1 始于2015:人文主义教育价值的回归
        6.1.2 关怀: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意义所在
        6.1.3 以关怀助力人文主义教育价值的回归
    6.2 高等教育女性化对社会发展的挑战
        6.2.1 社会认知较为缓慢
        6.2.2 大学尚未做好准备
        6.2.3 学科性别隔离依旧存在
        6.2.4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凸显
        6.2.5 可能加剧“甲女丁男”的严重程度
    6.3 应对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思考
        6.3.1 以教育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
        6.3.2 鼓励大学积极行动
        6.3.3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6.3.4 改良劳动力市场
        6.3.5 为“丁男”增值
第7章 主要结论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本文创新点
        7.2.2 本文不足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7)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 丰富与完善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理论研究
        (二) 多维度探究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历史逻辑,丰富政策研究范畴
        (三) 推动现代考试招生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四) 协同推进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完善,统筹构建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政策与教育政策
        (一) 政策
        (二) 教育政策
        二、考试与招生、考试招生政策
        (一) 考试
        (二) 招生
        (三) 考试招生政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我国考试史的相关研究
        二、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一) 对科举考试制度的重新审视与探究
        (二) 对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三) 对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四) 对1977年高考政策恢复以来的研究
        三、对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及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一)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的研究
        (二)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研究法
        (三) 内容分析法
第二章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先秦至清末时期考试制度的发展与特征
        一、考试制度的萌芽:先秦时期的举贤选能
        二、古代考试制度的雏形:汉代察举制与课试
        三、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科举的创始、发展与终结
        (一) 科举考试的诞生与发展
        (二) 科举考试的革废与新式考试的兴起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一、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一) 高校从单独考试、联合招考到统一招考的演进
        (二) 中学考试权的变化与会考制度的建立
        二、革命根据地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
    第三节 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变革
        一、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反复与废止
        二、中学考试招生政策的逐步规范与废止
第三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脉络与内容特征
    第一节 高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7-1984年)
        (一) 考试科目设置从文理分科到考试科目的逐步稳定
        (二) 全国统一招考形式的确立
        (三) 以知识立意考查为主
        (四) 摒弃“血统论”,确立参照政治表现、全面衡量的录取标准
        二、尝试改革阶段(1985-1992年)
        (一) 缩减考试科目,丰富考试科目组合形式
        (二) 由知识立意到侧重于能力立意的考查
        (三) 尝试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实行保送生与自费生政策
        (四) 考试招生工作管理制度化与法治化建设的起步
        三、基调摸索与初定阶段(1993—1998年)
        (一) 由“双轨”到“并轨”改革的完成
        (二) 素质教育理念逐渐纳入考试内容
        (三) 综合能力测试的探索与试点
        (四) 现代信息技术在招考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四、大力改革与调整完善阶段(1999-2009年)
        (一) “3+X”考试科目设置的确立与调整
        (二) 从知识与能力立意转向素质立意的考查
        (三) 考试机会的增加与分省命题的推行
        (四) 报考条件的放开与“阳光录取”制度的建立
        (五)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机制的建立
        (六) 考试招生政策法治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七) 政策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多措并举实施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五、全面创新深化改革阶段(2010年-至今)
        (一)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的深化改革酝酿期(2010-2013年)
        (二)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深化改革实施期(2014年-至今)
    第二节 中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一、中考政策恢复与酝酿改革期(1977-1997年)
        (一) 重点中学的恢复与发展
        (二) 因地制宜推进中考改革
        (三) 考试管理权的逐步下放
        二、中考政策的改革推进期(1998-2009年)
        (一) 开启改革试点,探索特色与多样化考试模式
        (二) 均衡分配教育指标,实施指标到校
        (三) 以等级制方式替代唯分数的评定办法
        三、中考政策的创新与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
        (一) 确立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
        (二) 多元录取招生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高考与中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一) 高考改革基于顶层设计牵引中考改革的主方向
        (二) 中考改革体现了对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回应
第四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演变
        (一) 经济与政治是影响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主导因素
        (二) 社会发展变革推动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
        二、内部因素: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与考试招生政策的自我完善
        (一) 人才选拔倾向与培养目标的转变
        (二) 考试招生政策自身的调整与完善
        三、价值因素:协调价值冲突与平衡利益博弈
        (一) 协调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二) 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博弈
    第二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价值取向
        一、从单一的国家、社会本位到统一于国家、社会发展下的“以人为本”
        (一) 人才选拔、培养的国家与社会本位
        (二)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确立与强化
        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高质量发展下的公平
        三、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发展
        (一) 保证入学权利的基本均衡
        (二) 优质均衡的推进与发展
第五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与趋向审思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
        一、把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作为政策改革的重点
        二、不断完善考试评价与录取机制以发挥政策功能
        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来推动政策改革
        四、优化人才选拔与培养始终是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
        五、从招考合一到招考分离以推动科学选才
        六、把强化考试监管与法治建设作为规范考试招生的根本
        七、基于国情坚持顶层设计、试点先行与逐步推进是政策改革主要模式
    第二节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趋向审思
        一、教育扩大与普及化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一) 政策改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相适应
        (二) 与教育扩大、普及进程相适应,推进政策的规范化、法治化
        二、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一) 推动政策改革,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二) 正确发挥“指挥棒”作用,实现由招分到招人的转变
        三、从公平选才、科学选才的“钟摆”到和谐统一的过渡
        (一) 政策改革要兼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需要
        (二) 推动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和谐统一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展望与建议
    第一节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重要贡献
        一、为人才选拔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化渠道
        二、推进了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不断扩大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第二节 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认识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理性认识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与长期性
        三、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展望与建议
        (一) 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
        (二) 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
        (三) 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
        (四) 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
        (五)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六) “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
        (七) 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八) 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九) 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8)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1.1.2 论文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论文研究思路
        1.2.2 论文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章 独立学院学术管理概念及理论
    2.1 独立学院
        2.1.1 独立学院的发展源起
        2.1.2 独立学院的合理性
        2.1.3 独立学院的发展困境
        2.1.4 独立学院的生命力
        2.1.5 贵州省独立学院
    2.2 学术管理
        2.2.1 学术管理
        2.2.2 大学学术管理
        2.2.3 独立学院学术管理
    2.3 理论依据
        2.3.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现状研究
    3.1 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事务活动现状
        3.1.1 贵州省独立学院教学对象管理
        3.1.2 贵州省独立学院教学管理
        3.1.3 贵州省独立学院科研管理
    3.2 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资源管理概况
        3.2.1 贵州省独立学院图书资源和实验室资源管理
        3.2.2 贵州省独立学院师资管理
        3.2.3 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经费管理
    3.3 贵州省独立学院的学术管理机构设置
        3.3.1 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
        3.3.2 贵州省独立学院其他学术机构设置
    3.4 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评价制度
        3.4.1 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评价内容及方法
        3.4.2 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评价机制
第四章 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学术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4.1.2 学术资源不稳定
        4.1.3 学术管理机制不完善
        4.1.4 缺乏学术研究环境
    4.2 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传统观念的影响
        4.2.2 市场价值取向的影响
        4.2.3 贵州省独立学院自身的影响
第五章 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5.1 明确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5.2 改革独立学院学术管理
        5.2.1 加大独立学院教师对学术的管理
        5.2.2 提高独立学院学术事务活动质量
        5.2.3 完善独立学院学术管理机制
    5.3 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独立学院学术管理模式的构建
        5.3.1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独立学院学术管理模式的构建
        5.3.2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独立学院学术管理模式的构建
    5.4 国内外学术管理启示
        5.4.1 国内独立学院学术管理启示
        5.4.2 国外高等教育学术管理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访谈报告
附录2:访谈记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双一流”建设的理性思考与现实选择——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
    (二) 居民受高等教育比重低
    (三) 受高考招生政策影响大
    (四) 高等教育投资严重不足
二、河南省“双一流”建设的路径
    (一) 从动态到常态:争取国家政策经费倾斜
    (二) 从分散到集中:采用非均衡式发展战略
    (三) 从数量到质量:构筑完善高端人才特区
    (四) 从转型到升级:激发教育创新驱动活力
    (五) 从高原到高峰: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六) 从外部到内部:深化高等教育治理改革

(10)“特色”之名:农村高中美术班行动逻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对家乡唯一一所现存农村高中的好奇心
        二、对农村“艺术高考热”的个人理解
        三、研究高中多样化发展问题的迫切性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农村高中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高中美术特色班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过程和方法
        一、研究意向的确立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四、研究者的现场进入
        五、获取资料的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和伦理
        一、研究效度
        二、研究伦理
第二章 直面农村高中美术教育“应试化”现场
    第一节 背景呈现: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的地理环境
        二、学校的社会环境
        三、“傲人”的美术高考成绩
    第二节 由谁来教?——E高中美术班的美术教师
        一、美术师资的市场化利用
        二、美术教师的角色定位:作为“打工者”的教师
        三、美术教师的美术教育观:“学习在于模仿”
    第三节 如何教?——E高中美术班课程设置和授受
        一、形同虚设的美术课程目标
        二、应“试”而定的美术教学安排
        三、“麦当劳”化的美术课程授受
第三章 理性选择:农村高中美术班的行动逻辑分析
    第一节 建班拉力:县域内农村高中文理科高考的危机
        一、农村高中“先赋地位”的不足
        二、政府主导下的生源“掐尖”
        三、高考试卷下的文化弱势
    第二节 建班推力:学校经济理性和制度理性的双重考虑
        一、经济理性: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的追求
        二、制度理性:对特色学校政策的利用
    第三节 建班结果:家校利益的共赢
        一、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满足
        二、学校“自致地位”的获得
第四章 理性中的非理性:美术教育中“人”的缺场
    第一节 无奈的文化课教师
        一、教学体验:上课是件熬人的事
        二、教师角色:代行的家长
    第二节 速成的美术生
        一、“半路出家”:美术班的生源结构特点
        二、“习得性无助”:速成美术生的学习体验
第五章 研究反思与启示
    第一节 学校的利益目的和教育目的之间的背离
        一、学校对利益追求的合理性
        二、现实中学校的利益追求和学校教育目的的两种状态
        三、学校美术特色班创建行动中利益目的和教育目的
    第二节 学校美术班运行中利益目的和教育目的失衡的深层机制
        一、学校法人地位的不稳固
        二、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政策的应为与实为
    第三节 关于农村高中特色化发展的启示
        一、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农村高中办学模式的转型
        二、发挥学校在创建学校特色中的主体性,回归育人的教育目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贵州2001年高考招生创新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主流媒体对辽宁形象建构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辽宁日报》(2000-2019)报道[D]. 刘佳美.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2]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D]. 白茹. 山东大学, 2020(02)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D]. 张裴.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新时代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自信对策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视域[D]. 张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6]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的成因研究[D]. 马宇航.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7]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D]. 郑程月.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8]贵州省独立学院学术管理研究[D]. 徐春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5)
  • [9]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双一流”建设的理性思考与现实选择——以河南省为例[J]. 周倩,靳培培,崔来廷,刘俊仁. 现代大学教育, 2018(01)
  • [10]“特色”之名:农村高中美术班行动逻辑的个案研究[D]. 周欢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贵州2001年高考招生再创新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