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液中固相颗粒吸附系数的研究

悬浮液中固相颗粒吸附系数的研究

一、悬浮液中固相微粒吸附系数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最亮[1](2021)在《多孔和层状骨料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及其对砂浆流变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砂石料是世界第二大消耗的自然资源,其在混凝土之中占比高达70%。随着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砂石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河流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机制砂替代天然河砂已成趋势。机制砂由岩石破碎而成,岩石特性和砂所含层状粘土杂质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非洲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节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蓬勃发展,随之催生了巨大的混凝土需求。非洲就地取材的粗骨料品质不容乐观,其吸水率通常为2%~5%,远大于国标对吸水率指标(小于2%)的要求。大吸水率粗骨料和伴生的层状粘土往往会严重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对胶凝材料的分散效果进而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为工程施工及硬化服役过程埋下了隐患。为解决多孔大吸水率粗骨料和层状粘土引起的混凝土工作性问题,本文以大吸水率粗骨料制备的大吸水率石粉(LBSP)和层状膨润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聚羧酸减水剂PCE-1对两种吸附性粉体的吸附行为和流变行为的影响,PCE-1为丙烯酸和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聚合物,单体摩尔比为3.2:1,结合砂浆应用性能研究,系统分析聚羧酸减水剂与多孔和层状骨料的适应性问题。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CE-1在LBSP上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模型。随着时间延长,LBSP对PCE-1的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30min时趋于平衡。LBSP多孔结构是吸水和吸附聚羧酸减水剂的主要原因,吸附聚羧酸减水剂后,LBSP的孔容和孔径减小。热重分析结果佐证了聚羧酸减水剂分子吸附在LBSP中。(2)掺LBSP的水泥砂浆符合非牛顿流体特征。LBSP会使砂浆粘度增大,PCE-1则会降低砂浆表观粘度,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简称AMPS)可改善易沉底的砂浆粘度。水化时间越长,砂浆粘度越大。流变模型拟合结果表明:LBSP和AMPS可使屈服应力增大;PCE-1则会降低屈服应力。(3)PCE-1在膨润土上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Langmuir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膨润土的Zeta电位随PCE-1浓度和聚乙烯醇(PVA)浓度的增大而减小;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仅吸附聚羧酸减水剂的膨润土(001)晶面间距从1.24nm增大至1.65nm,而吸附聚羧酸减水剂和聚乙烯醇两种聚合物的膨润土(001)晶面间距仅为1.55nm,表明聚乙烯醇可以抑制聚羧酸减水剂的插层作用。(4)掺膨润土的砂浆符合非牛顿流体的特性。膨润土会增加架桥结构,导致砂浆体系粘度随掺量增加而增大;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作用使砂浆粘度减小;聚乙烯醇浓度增加时,砂浆粘度先略有增加后下降。三种模型拟合得到的流变参数表明,屈服应力随膨润土掺量增加或水化时间延长而增大,随聚羧酸减水剂或聚乙烯醇掺量增大而减小。(5)LBSP和膨润土两种吸附性粉体材料会降低砂浆的初始流动度,减小砂浆对水或聚羧酸减水剂的敏感度。膨润土对砂浆性能的影响比LBSP更为显着,膨润土的掺量为LBSP的1/6~1/10时即可以达到与其相近的影响,原因在于膨润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远大于LBSP。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或掺加PVA可以降低掺加膨润土砂浆的流动度经时损失速率。屈服应力越大则流动度越小、砂浆流速越慢;流速与屈服应力和粘度的相关性比流动度更好,流速更能表达砂浆的流变性。AMPS可以抑制LBSP替代率高时引起的砂浆泌水性,可以有效降低含膨润土砂浆的收缩率。设计合成聚羧酸减水剂PCE-2和PCE-3,其中PCE-2为丙烯酸和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按单体摩尔比为2:1聚合,PCE-3为马来酸和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按单体摩尔比为1:1聚合。与PCE-1相比,PCE-2和PCE-3的酸醚比更低,侧链密度更高。PCE-2和PCE-3的水力学直径都大于PCE-1,在LBSP上的吸附量均减小;PCE-3静电斥力比PCE-1更明显,其在膨润土表面的吸附量更低。酸醚比低的聚羧酸减水剂在掺吸附性粉体砂浆中分散能力减弱,经时流动度保持能力增加。利用不同酸醚比聚羧酸减水剂的配合,可以降低聚羧酸减水剂掺量、提高经时流动度保持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张鹏[2](2021)在《多孔陶瓷微珠的滴液-冷冻成型制备与孔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孔陶瓷微珠比表面积高,化学性质稳定,高温性能优异且易于回收再利用,因此在吸附、过滤、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选用莫来石(3Al2O3·2SiO2)和氧化铝(Al2O3)为研究对象,制备稳定的低粘度陶瓷浆料,采用冷冻成型结合滴液法制备多孔陶瓷微珠,探索其孔结构的调控机理。滴液-冷冻成型法制备的多孔莫来石微珠球形度好,粒径均匀且可控。多孔陶瓷微珠的内部孔结构呈类“蒲公英”结构,层状孔从球心向表面放射状有序分布。固相含量从10 vol%增加到30 vol%,多孔陶瓷的孔隙率、孔径尺寸及晶须长径比均减小。孔径尺寸随着冷冻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冻结温度从-25℃降低到-196℃时,孔径减小,孔壁厚度增加。此外,研究发现:在开口和封闭坩埚烧结后的莫来石晶粒形貌有明显不同,分别为短棒状结构和晶须状结构,这主要是由于在高温下,MoO3及SiF4的挥发会抑制高长径比莫来石晶须的生成。同时,也采用液滴-冷冻成型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微珠,微珠内部孔结构呈放射状分布,但有明显的同心圆分层结构。随着固相含量从10 vol%增加到30 vol%,多孔氧化铝微珠孔隙率由79.63%减小至42.51%,孔径由10μm减小至3μm。另外,随着固相含量增加,烧结后的部分晶粒粒径增大,均匀度下降,这是因为在烧结过程中高固相含量样品的空气钉扎效果降低,晶粒之间更容易发生晶界迁移形成大颗粒。另外,采用不同粒径的原始Al2O3粉末制备多孔陶瓷微珠,研究发现:粒径越小的颗粒在冷冻过程中越容易被冰晶排开,使其具有较高累积密度,烧结后孔壁更致密。两步烧结法可获得粒径较小且均匀度好的晶粒。

吴盛羽[3](2021)在《复合胶体作用下大肠杆菌O157:H7在多孔介质中的行为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地下水的生物胶体中,细菌的粒径往往介于病毒和原生动物之间,因此细菌在包气带中的迁移和滞留行为可能更复杂。一些低感染剂量和高致病性的细菌能够在地下水中长距离迁移并大规模繁殖,导致严重疾病蔓延,对人畜健康产生风险。包气带作为防止地下水污染的第一道防线,了解病原微生物在包气带中的迁移和滞留行为是必要的。垃圾场渗滤液、生活废水、医院污水、工农牧业活动等产生的病原微生物,通过降水和灌溉等途径的推动,可能从地表进入包气带,最终污染地下水。一些细菌作为生物胶体,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本身具有致病性的同时,还能与地下环境中的胶体相互作用,促进一些污染物迁移。本次研究的目标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产志贺毒素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能与地层环境中的天然胶体发生协同迁移,产生复杂的迁移和滞留行为。此外,包气带中的胶体并非单一存在,不同类型胶体往往相互胶结形成复合物。考虑复合胶体存在对大肠杆菌迁移行为的影响,能使研究更真实地模拟地下水环境,进而能够更为深入的探究大肠杆菌在包气带中的迁移特性。为评估地下水健康风险、预测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行为提供依据。本次研究的实验装置采用柱实验,选用大肠杆菌O157:H7作为目标细菌,选用以包气带中存在广泛的无机胶体代表:铁氧化物胶体(Fe2O3)和粘土矿物胶体(蒙脱石)作为复合粘土矿物胶体(Mt-Fe2O3)、以铁氧化物胶体(Fe2O3)和有机胶体的代表(HA)作为有机质粘土矿物复合胶体(HA-Fe2O3)。探究复合胶体对大肠杆菌在包气带中迁移行为的影响。为现阶段致病菌与复合胶体的协同迁移研究进行补充,并对病原微生物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提供一些参考。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肠杆菌O157:H7-复合胶体”体系基本性质通过存活实验表明,复合胶体存在条件下大肠杆菌的活性满足实验要求。接触角测量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的大肠杆菌为亲水性胶体,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得其平均粒径为1088.3 nm。通过电镜扫描发现大肠杆菌呈杆状,在不同生长期的形态、大小不一。图像显示复合胶体的类型及不同组成对大肠杆菌的行为起到了明显影响:在蒙脱石-氧化铁复合胶体中,蒙脱石胶体会包裹大肠杆菌,氧化铁胶体在中间可能起到粘合连接作用。观察介质表面,发现较多氧化铁胶体附着的介质表面亦有较多大肠杆菌附着,表明氧化铁胶体对大肠杆菌在介质上的附着起到促进作用。此外,比较单一腐殖酸胶体和腐殖酸-氧化铁复合胶体,后者与大肠杆菌结合得表现得更为紧密,这表明氧化铁胶体的出现对胶体与大肠杆菌的紧密结合起到促进作用。2.含水率和介质类型对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迁移实验的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由80%降低为60%,大肠杆菌在柱中的沉积量由67.14%增加为71.36%,沉积速率系数kc由3.77×10-3增大为6.39×10-3,表明含水率降低不利于大肠杆菌迁移。而当腐殖酸-氧化铁复合胶体存在时,随着含水率降低穿透曲线的峰值由0.45增至0.48,腐殖酸具有较好的迁移能力且不易在气-水界面上附着,能够与大肠杆菌结合在液相通路中快速迁移。蒙脱石-氧化铁复合胶体会包裹大肠杆菌,使其易于在多孔介质中滞留,在砂柱中的沉积量均大于87%,滞留现象随着含水率降低而更为明显。天然环境由于降水、人工回灌等方式导致包气带含水率上升,可能使细菌的迁移能力提升并使原本滞留的细菌发生再迁移,需要引起重视。对比大肠杆菌在不同介质中迁移可以发现,大肠杆菌的沉积量在天然砂的67.14%降低为石英砂中的65.05%。在腐殖酸-氧化铁复合胶体中,大肠杆菌沉积量由天然砂中的64.86%降低为石英砂中的60.11%。在蒙脱石-氧化铁复合胶体中,大肠杆菌沉积量由天然砂中的87.45%降低为石英砂中的81.91%。这些均表明介质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利于大肠杆菌在多孔介质中迁移。3.复合胶体对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复合胶体的类型及浓度对大肠杆菌迁移行为的影响是本次研究的重点。针对HA-Fe2O3复合胶体中腐殖酸浓度改变对大肠杆菌迁移影响的研究发现,在HA(0)Fe2O3(5)条件下,沉积量高达95.11%。原因是Fe2O3胶体和大肠杆菌之间存在静电吸引力,并为大肠杆菌提供了额外的吸附点位。在HA(5)Fe2O3(5)条件下,大肠杆菌迁移能力有显着提升,沉积量由95.11%降低为64.85%。原因是腐殖酸胶体迁移能力较强,经Fe2O3胶体的促进有利于其在大肠杆菌上附着,能够携带大肠杆菌在液相通路中更快迁移。在HA(10)Fe2O3(5)条件下大肠杆菌的沉积量为60.95%,大肠杆菌的迁移能力进一步提升。针对HA-Fe2O3复合胶体中Fe2O3浓度改变对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发现,大肠杆菌沉积量在HA(5)Fe2O3(5)时为64.85%、在HA(5)Fe2O3(10)时增加为87.15%。表明少量的Fe2O3胶体有利于腐殖酸胶体与大肠杆菌结合,利于大肠杆菌迁移。过量的Fe2O3胶体会使大肠杆菌在介质上附着,抑制大肠杆菌的迁移。Mt-Fe2O3复合胶体条件下,大肠杆菌的迁移能力均较弱,沉积量大于85%。针对Mt-Fe2O3复合胶体中蒙脱石浓度改变对大肠杆菌迁移影响的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在Mt(0)Fe2O3(5)、Mt(5)Fe2O3(5)和Mt(10)Fe2O3(5)条件下沉积量为95.11%、87.45%和90.80%,表明少量蒙脱石胶体减少颗粒外部Fe2O3促进迁移。蒙脱石浓度的继续提高加剧了孔隙堵塞,增加了水流停止区域,增加了大肠杆菌的沉积量,使其迁移能力降低。针对Mt-Fe2O3复合胶体中Fe2O3浓度改变对大肠杆菌迁移影响的研究发现,当Mt(5)Fe2O3(X)中Fe2O3浓度为0、5、10 mg/L时,对应的大肠杆菌沉积量为85.29%、87.45%、95.22%,表明随着氧化铁胶体浓度提高大肠杆菌沉积量逐步提高。原因是蒙脱石胶体本身的迁移能力弱,易吸附大肠杆菌在介质上附着。而Fe2O3胶体的加入,为蒙脱石胶体与大肠杆菌的结合起到了促进作用,进一步抑制大肠杆菌迁移。4.数值模拟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含水率变化对大肠杆菌沉积速率的影响远大于介质类型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复合胶体的存在均促进了大肠杆菌沉积速率系数的增加。参数反演结果表明HA-Fe2O3复合胶体存在时,大肠杆菌具有更强的解吸能力,具有更高的重迁移风险。对比通过模型与通过实验得到的胶体沉积速率系数,在HA-Fe2O3复合胶体存在条件下胶体沉积速率系数差异要大于其他组别,此时沉积速率实测值远小于模拟值。在未来的模型工作中,对于HA-Fe2O3复合胶体存在条件下的情况应加以关注,避免致病菌的迁移能力被低估。

李彬睿[4](2021)在《地下水环境中有机质与三价铬络合胶体的形成和迁移转化行为》文中研究说明铬(Cr)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金属加工等过程中。在重金属污染中,由Cr造成的污染尤为严重。Cr的毒性和溶解度与其存在形态有关。Cr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主要为正六价(Cr(Ⅵ))和正三价(Cr(Ⅲ))。普遍观点是,Cr(Ⅵ)主要以溶解态存在于环境中,而Cr(Ⅲ)主要以沉淀形式存在于环境中,且Cr(Ⅵ)的毒性远高于Cr(Ⅲ)。近几年的野外研究结果显示,在环境中存在天然有机质三价铬(NOM-Cr(Ⅲ))胶体。形成NOM-Cr(Ⅲ)胶体可能会提高Cr(Ⅲ)的迁移能力和再氧化风险。因此,开展NOM-Cr(Ⅲ)胶体的相关研究十分重要。本论文将Cr的地球化学过程和胶体化学方法相结合,从崭新的视角来认识NOM-Cr(Ⅲ)胶体在富含有机质地下水环境中的行为。本研究提供了地下水环境中形成NOM-Cr(Ⅲ)胶体新的机制,以帮助理解和预测Cr在富有机碳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本论文第一部分研究了溶解态Cr(Ⅵ)源还原转化而形成NOM-Cr(Ⅲ)胶体的机理。通过运用批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在厌氧地下水环境中还原态天然有机质(NOMred)还原Cr(Ⅵ),以及所得还原产物Cr(Ⅲ)与天然有机质(NOM)发生络合而形成NOM-Cr(Ⅲ)胶体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NOMred可以快速地还原Cr(Ⅵ),其还原速率与所处的水化学环境(包括NOMred来源、NOMred浓度、pH、离子强度和离子种类等)相关,还原产物主要为NOM-Cr(Ⅲ)胶体。提供了在厌氧地下环境中NOM-Cr(Ⅲ)胶体的形成机制。本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固态Cr(Ⅲ)源溶解转化为NOM-Cr(Ⅲ)胶体的机理。通过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富NOM条件下诱导铬铁共沉淀(CrxFe1-x(OH)3(0<x≤1))溶解而产生NOM-Cr(Ⅲ)胶体的过程。结果表明,在有氧或厌氧环境中,NOM均可以溶解CrxFe1-x(OH)3,同时产生NOM-Cr(Ⅲ)胶体。CrxFe1-x(OH)3溶解速率与NOM的氧化还原状态以及CrxFe1-x(OH)3沉淀的初始Cr/Fe摩尔比相关。释放到水相中的Cr(Ⅲ)主要以NOM-Cr(Ⅲ)胶体的形式存在。提供了地下环境中NOM-Cr(Ⅲ)胶体形成的另一种机制。本论文第三部分研究了NOM-Cr(Ⅲ)胶体在地下水环境中的稳定性。通过批实验和一维穿透实验等方法来探究NOM-Cr(Ⅲ)胶体的稳定性机理以及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形成的NOM-Cr(Ⅲ)胶体的稳定性与NOM的来源、初始C/Cr摩尔比、离子种类及离子强度相关。在环境相关水化学条件下,形成的NOM-Cr(Ⅲ)胶体可以稳定地存在于部分自然水体中,并能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研究结果表明,所形成的NOM-Cr(Ⅲ)胶体会提高Cr(Ⅲ)的迁移能力。本论文第四部分研究了NOM-Cr(Ⅲ)胶体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氧化效应。通过批实验的方法探究了过氧化氢(H2O2)氧化NOM-Cr(Ⅲ)胶体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H2O2可以快速地氧化NOM-Cr(Ⅲ)胶体并产生溶解态Cr(Ⅵ)。氧化反应速率和产生溶解态Cr(Ⅵ)的占比均与水化学条件(包括H2O2浓度、二价铁(Fe(II))初始浓度、pH及Cr(Ⅲ)的存在形态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水环境中具有移动性的NOM-Cr(Ⅲ)胶体具有潜在再氧化和向环境释放高毒性Cr(Ⅵ)的风险。本论文研究首次阐述了普遍认为以沉淀形式存在的Cr(Ⅲ)可在富NOM环境中转化为NOM-Cr(Ⅲ)胶体(通过溶解态Cr(Ⅵ)还原转化形成机制和固态Cr(Ⅲ)溶解转化形成机制)。所形成的NOM-Cr(Ⅲ)胶体提高了Cr(Ⅲ)迁移能力和再氧化风险。本论文从胶体科学的研究视角来认识NOM-Cr(Ⅲ)胶体在不同环境相关条件下的形成和迁移转化机制,为Cr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可为预测和防治Cr污染提供理论参考。

侯伟[5](2021)在《CO2+O2地浸采铀中硅胶体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铀吸附迁移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O2+O2地浸采铀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我国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目前已采用此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采铀。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矿层的胶体堵塞现象和树脂板结问题严重影响着采铀效率。因此,探究地浸采铀中胶体的种类和形成机制,以及胶体对碳酸铀酰离子(UC(VI))的吸附迁移规律,有利于发展我国CO2+O2地浸采铀技术,为该工艺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同时对于开展碳酸铀酰污染迁移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经过对矿层堵塞胶体分析后选定SiO2胶体和碳酸铀酰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SiO2胶体与碳酸铀酰的吸附、共迁移规律和机理,并对影响它们共迁移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本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采集CO2+O2地浸采铀矿场的砂岩铀矿石岩芯和围岩岩芯样品,进行岩芯的岩矿鉴定;分析浸出原液、吸附尾液和树脂板结物的化学成分;通过CO2+O2加压摇瓶实验和柱浸实验,收集得到了少量矿物胶体,最终确定了胶体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Ca、Mg碳酸盐胶体的团聚化是造成树脂板结的主要原因,而SiO2胶体和粘土胶体是矿层堵塞物的主要成分。(2)在物理因素层面,由扭矩平衡模型理论,抽水和注水活动形成的高速剪切力作用促进了矿物胶体的形成。(3)在化学因素层面,溶浸液的注入引起地下水环境中pH和离子强度的波动。pH值的降低使得碳酸盐矿物与高岭土等粘土矿物溶解形成胶体;离子强度的降低促进了附着在矿层基质上的细小矿物颗粒进入到液相中形成胶体。2.选取高岭土作为矿物胶体制备原料,历经高温改性活化、酸法浸出和透析袋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SiO2矿物胶体。通过批式吸附实验,研究了pH值和吸附时间对SiO2矿物胶体吸附碳酸铀酰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揭示了SiO2矿物胶体对离子的吸附机理,得到以下结论:(1)SiO2矿物胶体在pH=5~11和1~50m M离子强度范围内都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这是其能在地下环境中能够远距离迁移的基础。(2)碳酸铀酰对pH的变化表现敏感,当溶液环境由碱性变至酸性时容易发生水解沉淀。(3)由于静电排斥作用,SiO2矿物胶体对碳酸铀酰的吸附率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且pH=7.0为最佳吸附pH值。(4)SiO2矿物胶体对碳酸铀酰的吸附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进行描述,分析表明吸附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但同时存在着物理吸附作用;等温线模型计算出最大吸附容量为40.46 mg/g,且吸附过程倾向于非均一的多分子层吸附。3.为了减少上述SiO2矿物胶体中杂质对碳酸铀酰吸附、迁移的影响,使用高纯度球形SiO2纳米颗粒制备了SiO2胶体悬浮液,通过柱迁移实验探究了离子强度、碳酸铀酰浓度和pH等因素对SiO2胶体和碳酸铀酰共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流速为0.399cm/min时,SiO2胶体总是抑制相对较低浓度的碳酸铀酰(即4.2×10-6和2.1×10-5M)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迁移。(2)碳酸铀酰的存在会使SiO2胶体的稳定性更难受离子强度增大的影响。(3)HCO3-的释放和硅烷醇(≡SOH)的去质子化导致初始pH=9和5时的流出液pH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4)DLVO理论计算表明无论碳酸铀酰是否存在,离子强度比pH都更容易影响SiO2胶体的稳定性。(5)双位点化学非平衡模型和胶体过滤理论模型能够分别很好地描述碳酸铀酰和SiO2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4.自然地下水环境中常常富含多种有机质胶体物质,因此,为研究有机质对SiO2胶体和碳酸铀酰共迁移的影响,通过使用纯化后的腐殖酸胶体,进行了批式碳酸铀酰吸附实验和柱迁移实验。主要研究了腐殖酸胶体存在条件下,SiO2和碳酸铀酰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共迁移行为和机理,得到了以下结论:(1)腐殖酸胶体对碳酸铀酰的吸附分配系数与SiO2胶体接近,比石英砂的吸附分配系数高4~5个数量级。(2)当流速为0.201cm/min时,SiO2胶体和腐殖酸胶体对低浓度碳酸铀酰(4.2×10–6 M)的迁移具有促进作用。(3)腐殖酸浓度的增大能够促进SiO2胶体和碳酸铀酰的共迁移,且腐殖酸会造成吸附在石英砂表面的低浓度碳酸铀酰容易被洗脱。(4)在碳酸铀酰+SiO2二元共迁移系统中,SiO2和碳酸铀酰的迁移能力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弱;但是,当腐殖酸存在时(即在碳酸铀酰+SiO2+HA三元共迁移系统中),SiO2和碳酸铀酰的迁移能力几乎不受离子强度增大的影响。(5)碳酸铀酰单独迁移的柱内保留曲线呈直线且与迁移距离无关,这表明碳酸铀酰在单独迁移过程中没有发生沉淀,吸附是影响其迁移的机制。(6)二元共迁移系统与三元共迁移系统流出液中SiO2胶体的水动力学粒径和Zeta电位呈现了相反的变化规律,这表明腐殖酸胶体的存在能够促进SiO2和碳酸铀酰的迁移。(7)纵向水动力学扩散系数(Dx)、不可逆附着速率系数(kirr)、可逆脱附速率系数(r2)和可逆附着速率系数(r1)能够很好地描述SiO2胶体的沉积与迁移行为。(8)随着碳酸铀酰和腐殖酸浓度的增大以及离子强度的减小,SiO2胶体的扩散系数随之增大,这表明着这些条件的改变可增强SiO2胶体的迁移能力。

章鑫鑫[6](2021)在《针铁矿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附着聚集行为和抵抗消毒剂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饮用水系统中细菌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压力,一般会选择附着在固体表面形成聚集体以抵抗恶劣环境的影响。然而,目前对于细菌在颗粒物表面的附着聚集行为以及其对抵抗不利环境的影响,特别在消毒剂和限制性营养压力下的作用机制的认知尚不清晰。因此,本文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分泌过量的突变体菌株为研究对象,选取针铁矿为代表性颗粒物,解析颗粒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抵御消毒剂能力的影响,并探究颗粒物调控下细菌的附着聚集行为和胞外聚合物对其保护效果的影响机制,以期为调控细菌在颗粒物表面的附着聚集行为以及控制饮用水系统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理论指导。首先,本文通过构建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在不同消毒剂和营养环境中,针铁矿对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的保护效果。消毒剂的存在(1.0 mg/L氯和2.0 mg/L氯胺)对细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而投加针铁矿,提高细菌抵抗消毒剂的能力;当初始氯浓度为1.0 mg/L,投加针铁矿2 h后野生型菌株存活率增大了2倍。提高营养物浓度能够增强这种保护效果,而通过比较两种菌株的存活情况发现,藻酸盐分泌过量的突变体菌株具有更强的抵抗消毒剂的能力。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消毒剂环境中针铁矿对微生物具有保护作用,且增大细菌胞外聚合物和营养物浓度有助于提高其保护效果。其次,研究了消毒剂压力下,针铁矿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附着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毒剂环境中投加针铁矿,能够促进细菌的聚集;当初始氯胺浓度2.0 mg/L,充足营养条件下野生型菌株培养6 h后聚集体面积扩大了两倍。此外,降低营养物浓度有助于细菌在针铁矿表面的聚集,且突变体菌株聚集体形成速率大于野生型菌株。这说明在消毒剂压力下,针铁矿有助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附着聚集,营养条件受限和提高胞外聚合物生成进一步促进了其附着聚集行为。最后,为进一步解析消毒剂胁迫下针铁矿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聚集和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了投加针铁矿对营养物质吸附和消毒剂衰减的影响,以及细菌与针铁矿作用后的官能团变化。结果表明,投加针铁矿,一方面能够吸附有机物,促进细菌的聚集;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氯和氯胺的衰减,降低溶液中的消毒剂浓度。此外,研究发现细菌和针铁矿相互作用后,细菌多糖C=O的伸缩振动峰由1080cm-1偏移到了1053 cm-1处,针铁矿内部的O-H红外光谱也由898 cm-1平移到了893 cm-1。研究结果说明,针铁矿通过吸附有机物、与消毒剂反应,以及通过自身的O-H和细菌的多糖C=O官能团反应,进而促进细菌附着聚集和抵抗消毒剂。

高晓莹[7](2020)在《碳化硅粉体表面极性调控与浆料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化硅(SiC)是一种新型无机陶瓷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磨、耐热震、抗腐蚀、抗氧化和成本低廉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因而在机械和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制备高密度、孔径分布均匀的坯体是陶瓷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研究者曾进行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工艺探索。其中,胶态成型工艺是获得均匀致密、形状复杂陶瓷器件的代表性制备方法之一,此工艺的难点在于制备出高分散性、低粘度、高固相含量的SiC陶瓷浆料。碳化硅粉体表面能高,易在水相中团聚,分散性差,影响到后续烧结和坯体的性能。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利用小分子有机物乙酸和乙醇对SiC粉体进行表面改性,通过表面极性的改变和空间位阻抑制颗粒间团聚;从粉体表面微观状态和化学性质入手,系统探究了杂质离子和SiO2表面氧化层对SiC浆料分散稳定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探究了SiO2氧化层的调控与浆料流变性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乙醇、乙酸溶剂热处理对SiC浆料性能的影响:为改善大分子物质改性SiC粉体易自聚的缺点,实验采用小分子有机物乙醇、乙酸在120℃溶剂热条件下改性SiC粉体,探究小分子有机物改性对SiC浆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在120℃溶剂热条件下改性SiC粉体可以有效提高SiC颗粒在水相中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流变性能。乙酸相对牢固的吸附在SiC粉体表面,利用空间位阻和静电稳定效应的双重作用,提高了粉体表面的Zeta电位,增大双电层斥力,减少粉体间的团聚,提高了浆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乙酸改性后SiC粉体表面的硅羟基含量减少,由氢键束缚的结合水含量降低,浆料的流变性能得到了提高。2、SiC表面SiO2氧化层对浆料性能的影响:通过HCl酸洗去除杂质离子、HF刻蚀SiC表面的SiO2氧化层,以及煅烧生成新的氧化层等方法,利用ICP-AES、EDS、Zeta电位、粘度测定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表面氧化层和金属杂质离子对浆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导致浆料分散稳定性和流变性能变差的主要原因并非SiC粉体表面的SiO2氧化层,而是存在于SiC表面或水相中的杂质离子。SiC表面氧化层在适量、且经过活化(煅烧)的情况下,对粉体表面性质和微观状态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扩散双电层斥力增大,浆料分散性和流变性提高。适量的氧化层存在有利于改善浆料的性能,这为寻求新的氧化层活化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3、碱液处理对SiC表面氧化层的调控:利用碱与酸性SiO2氧化物反应的特点,探究活化SiC表面SiO2氧化层的新方法。实验采用不同强度的碱性溶液KOH、NaOH和Na2CO3处理SiC粉体,探究了碱液改性后SiC表面SiO2氧化层的微观变化对浆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C表面适量SiO2氧化层(硅羟基)的存在有利于粉体的分散,碱性溶液可以调控SiC表面氧化层的含量,提高粉体浆料分散性、稳定性和流变性能。其中,Na2CO3水溶液的改性效果最好,性质温和的强碱弱酸盐Na2CO3可以轻微刻蚀SiC表面氧化层,微量调控SiO2氧化层的含量,从微观上活化SiC表面、改善粉体的表面性质,进而调控SiC水基悬浮液的静电稳定机制,最大程度地提高粉体浆料分散稳定性和流变性能,对制备高质量、结构致密且均匀的陶瓷制品具有重要意义。4、Na2CO3改性实验条件对SiC浆料性能的影响:从温度、时间、浓度等实验条件出发,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Na2CO3改性SiC的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室温条件下0.1 mol/L的Na2CO3溶液改性SiC粉体30 min,可以达到最佳改性效果,极大地提高SiC浆料的分散稳定性和流变性能。利用低浓度的Na2CO3溶液实现了对SiC粉体表面SiO2氧化层的调控,节省了改性剂用量,减少能量消耗,对工业制备高性能的SiC浆料具有重要意义。

马小婷[8](2020)在《多层次跨尺度无机复合材料的构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体内存在着大量的生物矿物质,其复杂的多级结构、多层次界面以及特殊的理化性质往往赋予其优异的光学和机械等性能。科研工作者受生物矿物质的启发,通过对生物材料进行深入了解,学习多级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效仿其构筑特征已成功构筑出许多仿生多级结构功能材料。近年来,利用可再生资源建立可持续构筑途径,实现功能导向型材料的定向构筑已成为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其手性、化学可修饰性、机械性能以及自组装性能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纳米纤维素的本征矿化能力、辅助矿化能力、化学组装与生物合成协同矿化能力构筑具有新颖功能的跨尺度多级结构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意义。本论文的工作从生物矿化过程汲取灵感,以纳米纤维素作为生物预构筑体模板,利用其矿化能力拓展多层次跨尺度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围绕纳米纤维素的矿化能力、选择性、矿化过程和机理进行讨论,并探究多级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为推进多层次跨尺度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功能体系的精准构筑提供科学依据,以期实现功能导向型材料的定向构筑。本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生物矿物质、生物矿化、纤维素和纳米纤维素进行概述。随后对代表性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纳米纤维素的矿化能力、选择性、矿化方法、研究现状以及结构功能,最后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章拓展了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材料的种类,利用细菌纤维素(BC)作为框架模板,成功构筑出跨尺度MFI型分子筛块体材料。首先通过辅助矿化策略将硅铝酸盐矿化在BC表面制备出前驱体框架,随后通过气固相原位晶化以及煅烧的方式首次获得具有三维网络结构且分子筛纳米粒子沿b轴方向堆叠的MFI型分子筛纳米粒子组装体(ZACS MFI)。该方法无需添加剂即实现多层次跨尺度单一方向组装体的构筑。通过对晶化过程的跟踪观察提出晶化机理,通过对合成条件的调节调控组装体的形貌。ZACS MFI质轻,比表面积大,其三级连通孔道(微孔-介孔-大孔)有利于分子扩散。同时,沿单一方向堆叠的分子筛块体表现出优异的吸附选择性,对对二甲苯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对邻二甲苯的吸附能力。第三章进一步拓展了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材料的种类,围绕BC基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气凝胶的构筑策略与性能展开。首先利用BC的本征矿化能力分别将金属离子Zn2+和Zr4+通过弱相互作用吸附在纳米纤维素表面,随后通过超声和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多层次跨尺度的BC@ZIF-8和BC@UiO-66复合气凝胶,其均具有三维网络结构以及三级连通孔道(微孔-介孔-大孔)。研究发现BC@ZIF-8复合气凝胶的多级孔结构有利于水中Pb2+和Cd2+的吸附,BC@UiO-66和负载一层聚多巴胺(PDA)的BC@UiO-66@PDA复合膜用作锂硫电池隔膜添加层可以提升锂硫电池循环性能,降低容量衰减速率。第四章阐述了手性向列相SiO2膜的构筑与应用潜能。利用纤维素纳米晶体(CNC)蒸发诱导自组装以及组装协同矿化能力成功构筑出手性向列相CNC/SiO2光子晶体复合膜。可以通过调节硅源的添加量以及前驱体溶液的pH调控复合膜的介观结构。高温煅烧去除CNC后可获得具有缺陷发光性质的SiO2膜,其既保留了手性向列相排列又拓扑了纤维素纳米晶单根纳米棒的右手螺旋结构。研究发现跨尺度手性SiO2膜具有圆偏振荧光的特性,glum值可达到-0.15,是理想的全无机圆偏振荧光材料。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

王雪[9](2020)在《基于高定向结构的锂电池材料的可控构筑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想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应该具有低成本、长寿命、高容量、高功率密度、优异的电化学可逆性和低污染等特性,其在可持续能源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众多特性中,高功率关系到电能的释放速度,对于储能设备的运行至关重要。降低电池材料中微观组分排布方式的曲折度可以令离子更容易地迁移并进入电极,更高效的离子扩散和离子传导能够提高电化学设备的倍率性能,这是科学界近年针对改善电化学储能器件整体性能而提出的新兴研究方向。本文基于电池动力学和曲折度对电化学储能器件性能影响的理论基础,以改善Li+在电极材料与电解质材料内部的传输为途径,以提升锂电池系统电化学性能为目标,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材料和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高定向结构设计。针对锂离子电池系统制备高定向、高能量密度LiCoO2正极和高定向结构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并将高定向结构设计思想扩展到锂硫电池系统的硫碳复合正极,制备高定向石墨烯正极载体。对以上三种典型的锂电池材料进行综合表征,研究高定向结构设计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提升机制,推进有关电化学储能材料结构设计与性能提升的研究,为高倍率性能锂电池的研究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增加LiCoO2正极的能量密度,同时保证Li+的较快扩散与传导,降低离子/电子转移的困难程度,本文以降低正极材料中Li+传输路径的曲折度为途径,采用较为环保和简易的冰模板法设计制备了高定向结构LiCoO2正极。高定向孔径可在3-20μm进行调控,LiCoO2层宽可在10-30μm进行调控,材料的最终孔隙率可在40%至70%进行调控。烧结温度为850°C至900°C并保温6 h时LiCoO2材料的晶体结构最好。高定向结构LiCoO2正极对电池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显着优于活性物质均匀分散的传统结构正极。活性物质的高定向排布能够降低电池内部的电荷转移电阻和SEI膜扩散电阻,保证电解液对较厚电极的充分润湿,促进离子更易抵达电极表面。当活性物质负载量较大,为商业电极水平的2倍(50mg/cm2)时,与传统结构正极相比,高定向结构的引入能够提高LiCoO2正极的循环稳定性与循环寿命:放电比容量高达139.9 m Ah/g,0.1 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1.95%,200圈后仍能保持77.9%;75 mg/cm2高定向结构正极在0.5 C和1 C时的质量比容量较传统结构正极提升了56.5%和134.4%。将复合固态电解质引入高定向LiCoO2正极后,电池可在4.3 V较高充电电位下稳定循环,锂金属负极的枝晶生长可被有效抑制。基于高定向LiCoO2正极构筑了高负载LiCoO2锂金属固态电池,在极片厚度相同的情况下,200圈循环后的面积比容量提升了28.8%。0.5 C时的质量比容量较负载量相当的传统结构LiCoO2锂金属液态电池提升了61.9%。高定向、高负载LiCoO2/Li固态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循环寿命、倍率性能均显着优于活性物质均匀分散的传统结构LiCoO2/Li液态电池。高定向结构设计思想同样可被有效应用于固态电解质领域,采用冰模板法设计制备高定向结构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使其同时具备陶瓷电解质的高离子电导能力和聚合物电解质的柔性。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1.67×10-4 S/cm,是传统结构LAGP/PEO电解质的7倍。安全性和稳定性均优于传统结构LAGP/PEO电解质和聚合物电解质。与Li Fe PO4正极和锂金属负极组成电池,0.3 C进行3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3.3%,库伦效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且倍率性能表现出色,0.6 C循环400圈后,容量保持率能够达到87.4%。以上结果表明,冰模板方法是制备高离子电导率复合电解质的一种有效办法,高定向陶瓷/聚合物复合电解质可被成功应用于高性能锂离子固态电池,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具备研究价值与应用潜力。将高定向结构设计思想进一步扩展至锂硫电池系统,通过冰模板法设计制备出低密度、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高定向结构石墨烯。通过浸干法,在石墨烯纳米片表面均匀生长TiO2纳米颗粒,制备出高定向TiO2/石墨烯正极载体,并成功构筑采用Li2S8正极共晶电解液的高定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其在1 C倍率下的比容量与无定向多孔石墨烯载体相比,提升了48.7%;与碳纸载体相比,提升了126.7%。在0.2 C稳定循环300圈后可保持698 mAh/g的高比容量。本文制备的硫碳复合正极能够改善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石墨烯载体的高定向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

肖清[10](2020)在《高固含率粘性体系下推进式搅拌器固液悬浮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固-液搅拌的目的是将固相完全分散在搅拌釜内以增大固-液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强化传热和传质效率。现有的针对固-液搅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低固含率清水体系(体积固含率低于20%),但工业过程中高固含率粘性体系十分常见,如矿物冶炼领域的矿浆搅拌过程。因此,本文实验研究了玻璃微珠-麦芽糖浆所组成的稠密固-液体系在三叶推进式搅拌器(Propeller)驱动下的固-液悬浮特性。首先,以搅拌器的功率消耗作为衡量悬浮难易的指标,研究了高固含率粘性体系在Propeller驱动下的固相悬浮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固含率的增加,临界离底悬浮状态下的单位质量功率先减小后增大,最低点对应的固含率为该工况下的最优固含率,即在该固含率下运行时悬浮单位质量固体所需的能量最低。基于最优固含率的定义,通过实验对比了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固含率,明确了不同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临界离底悬浮功率与固相粒径、固相密度、体积固含率、液相密度、液相粘度之间的关联式,结果表明该公式能较好地预测各个工况下的最优固含率。其次,以搅拌槽内固相浓度分布均匀性作为衡量悬浮品质的指标,研究了高固含率粘性体系在Propeller驱动下的固相浓度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与轴向方向相比,径向方向的浓度梯度可忽略不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搅拌结构参数和物料物性参数等对固相轴向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下,轴向均匀性与液相粘度及整体固含率成正比。最后计算了各个工况下的轴向混合指数,量化了混合均匀性,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轴向混合指数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的工况条件。全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高固含率粘性体系在推进式搅拌器驱动下的固相悬浮特性以及固相浓度分布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探究,获得了不同因素的影响规律,对工业生产具有指导性意义。

二、悬浮液中固相微粒吸附系数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悬浮液中固相微粒吸附系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孔和层状骨料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及其对砂浆流变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粉体材料对水泥基材料应用性能的影响
        1.2.2 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对水泥分散性的影响
        1.2.3 聚羧酸减水剂与机制砂石粉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2.4 固液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
        1.2.5 固液相间流变学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思路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聚羧酸减水剂在大吸水率石粉表面的吸附行为及作用机理
    2.1 实验
        2.1.1 实验材料
        2.1.2 吸附实验
        2.1.3 测试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聚羧酸减水剂在大吸水率石粉表面等温吸附
        2.2.2 聚羧酸减水剂在大吸水率石粉表面的吸附动力学
        2.2.3 pH值和聚羧酸减水剂浓度对大吸水率石粉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
        2.2.4 吸附聚羧酸减水剂前后的大吸水率石粉的测试表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合物对含大吸水率石粉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
        3.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3.1.2 水泥砂浆配合比
        3.1.3 水泥砂浆流变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外掺大吸水率石粉对水泥砂浆流变性的影响
        3.2.2 内掺大吸水率石粉对水泥砂浆的流变性的影响
        3.2.3 聚羧酸减水剂对含大吸水率石粉砂浆的流变性的影响
        3.2.4 AMPS对含大吸水率石粉砂浆的流变性的影响
        3.2.5 水化反应时间对含大吸水率石粉砂浆的流变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羧酸减水剂在膨润土表面的吸附及作用机理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材料
        4.1.2 吸附实验
        4.1.3 测试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聚羧酸减水剂在膨润土表面的等温吸附
        4.2.2 吸附动力学
        4.2.3 pH值和聚合物浓度对膨润土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
        4.2.4 膨润土吸附聚羧酸减水剂的测试表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合物对含膨润土砂浆的流变性能影响
    5.1 实验
        5.1.1 实验材料
        5.1.2 设备及仪器
        5.1.3 水泥砂浆配合比
        5.1.4 水泥砂浆流变性能测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膨润土掺量对水泥砂浆流变性的影响
        5.2.2 聚羧酸减水剂对含膨润土砂浆的流变性的影响
        5.2.3 PVA对含膨润土砂浆的流变性的影响
        5.2.4 水化反应时间对含膨润土砂浆的流变性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含多孔和层状粉体材料的砂浆应用性能研究
    6.1 实验
        6.1.1 实验材料
        6.1.2 设备及仪器
        6.1.3 水泥砂浆流动度测试
        6.1.4 流速测试
        6.1.5 含吸附性粉体材料砂浆对水敏感性
        6.1.6 含吸附性粉体材料砂浆对减水剂敏感性
        6.1.7 粘聚性测试
        6.1.8 砂浆收缩评价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含多孔/层状粉体材料砂浆的流动性变化
        6.2.2 AMPS对含大吸水率石粉砂浆粘聚性的影响
        6.2.3 吸附性粉体材料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6.2.4 聚合物对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
        6.2.5 不同结构聚羧酸减水剂对含吸附性粉体材料砂浆应用性能的影响
        6.2.6 工程应用案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成果及科研成果

(2)多孔陶瓷微珠的滴液-冷冻成型制备与孔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多孔微珠制备方法
        1.2.1 喷雾法
        1.2.2 液滴法
        1.2.3 微流体法
        1.2.4 乳化法
    1.3 多孔陶瓷的研究现状
        1.3.1 粉末部分烧结法
        1.3.2 牺牲模板法
        1.3.3 直接发泡法
        1.3.4 3D打印法
        1.3.5 冷冻干燥法
    1.4 冷冻成型法的研究现状
        1.4.1 配制悬浮液
        1.4.2 形核
        1.4.3 晶体生长
        1.4.4 粒子重新分布和集中
        1.4.5 冷冻干燥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制备工艺
        2.2.1 莫来石前驱体粉末
        2.2.2 陶瓷浆料制备
        2.2.3 多孔陶瓷微珠制备
    2.3 实验样品表征
        2.3.1 粉料表征
        2.3.2 显微结构分析
        2.3.3 多孔陶瓷样品的孔径分布
        2.3.4 多孔陶瓷样品的磨损率
第三章 莫来石多孔微珠的制备及孔结构调控
    3.1 前言
    3.2 多孔莫来石微珠的制备
        3.2.1 多孔微珠成型
        3.2.2 多孔莫来石微珠宏观形貌
        3.2.3 多孔莫来石微珠内部孔结构
    3.3 固相含量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3.3.1 物相分析(XRD)
        3.3.2 固相含量对孔结构的影响
        3.3.3 固相含量对晶粒形貌的影响
    3.4 冷冻温度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3.4.1 物相分析(XRD)
        3.4.2 冷冻温度对孔结构的影响
    3.5 多孔微珠莫来石晶须生长机制
        3.5.1 孔径大小对晶须的影响
        3.5.2 物相分析
        3.5.3 烧结气氛对莫来石晶须的影响
    3.6 摩损性能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氧化铝多孔微珠的制备及孔结构调控
    4.1 前言
    4.2 氧化铝多孔微珠的制备
        4.2.1 氧化铝多孔微珠成型
        4.2.2 氧化铝多孔微珠内部孔结构
    4.3 固相含量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4.3.1 固相含量对孔结构的影响
        4.3.2 固相含量对晶粒形貌的影响
    4.4 氧化铝粒径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4.4.1 氧化铝粒径
        4.4.2 氧化铝粒径对孔结构的影响
    4.5 两步烧结法对晶粒生长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复合胶体作用下大肠杆菌O157:H7在多孔介质中的行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肠杆菌O157:H7 研究进展
        1.2.2 地下水中的典型胶体
        1.2.3 目标复合胶体概况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设计及理论方法
    2.1 悬浮液配制方法
        2.1.1 大肠杆菌O157:H7 悬浮液制备
        2.1.2 复合胶体悬浮液制备
    2.2 实验方案
        2.2.1 复合胶体对大肠杆菌活性及稳定性影响实验
        2.2.2 大肠杆菌的动态迁移实验
    2.3 胶体理论方法分析
        2.3.1 胶体过滤理论
        2.3.2 X-DLVO理论
第三章 复合胶体及大肠杆菌悬浮液基本性质
    3.1 大肠杆菌悬浮液基本性质
    3.2 复合胶体悬浮液基本性质
        3.2.1 Fe_2O_3胶体
        3.2.2 蒙脱石胶体
        3.2.3 腐殖酸胶体
        3.2.4 蒙脱石-Fe_2O_3复合胶体
        3.2.5 腐殖酸-Fe_2O_3复合胶体
    3.3 大肠杆菌-复合胶体混合悬浮液基本性质
        3.3.1 大肠杆菌-Mt-Fe_2O_3混合悬浮液基本性质
        3.3.2 大肠杆菌-HA-Fe_2O_3混合悬浮液基本性质
第四章 大肠杆菌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4.1 含水率对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1.1 含水率对无胶体时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1.2 含水率对HA-Fe_2O_3存在时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1.3 含水率对Mt-Fe_2O_3存在时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1.4 含水率对相互作用能的影响研究
    4.2 介质类型对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2.1 介质类型对无胶体时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2.2 介质类型对HA-Fe_2O_3存在时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2.3 介质类型对Mt-Fe_2O_3存在时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2.4 介质类型对相互作用能的影响研究
    4.3 腐殖酸-氧化铁复合胶体对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3.1 腐殖酸浓度对HA-Fe_2O_3-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3.2 氧化铁浓度对HA-Fe_2O_3-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4 蒙脱石-氧化铁复合胶体对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4.1 蒙脱石浓度对Mt-Fe_2O_3-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4.2 氧化铁浓度对Mt-Fe_2O_3-大肠杆菌迁移的影响
    4.5 胶体的迁移特征比较
第五章 两点动力学模型分析
    5.1 概念模型
    5.2 数学模型
    5.3 模型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地下水环境中有机质与三价铬络合胶体的形成和迁移转化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1.2.1 NOM和Cr之间的相互作用
        1.2.1.1 NOM还原Cr的研究
        1.2.1.2 NOM和 Cr(Ⅲ)络合的研究
        1.2.2 胶体的研究现状和稳定性理论
        1.2.2.1 天然胶体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1.2.2.2 天然胶体的稳定性研究理论
        1.2.3 Cr(Ⅲ)的氧化效应研究现状
        1.2.3.1 Mn及 Mn的氧化物氧化Cr(Ⅲ)的反应
        1.2.3.2 H_2O_2氧化Cr(Ⅲ)的反应
        1.2.3.3 羟自由基(·OH)氧化Cr(Ⅲ)的反应
        1.2.4 存在的问题和小结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NOM-Cr(Ⅲ)胶体的溶解态Cr(Ⅵ)转化形成机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2.2.1 实验材料和样品制备
        (a)实验试剂
        (b)无氧水的制备
        (c)NOM_((ox/red))的制备
        (d)pH缓冲盐的制备
        2.2.2 批实验
        2.2.3 测试分析与表征
        2.2.4 数据分析和拟合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NOM_(red)还原Cr(Ⅵ)
        2.3.2 pH和常见阳离子的强度对Cr(Ⅵ)还原的影响
        2.3.3 Cr(Ⅵ)还原形成NOM-Cr(Ⅲ)胶体
        2.3.4 NOM-Cr(Ⅲ)胶体的性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OM-Cr(Ⅲ)胶体的沉淀态Cr_xFe_(1-x)(OH)_3溶解转化形成机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3.2.1 实验材料及Cr_xFe_(1-x)(OH)_3的制备方法
        (a)实验材料和样品制备
        (b)Cr_xFe_(1-x)(OH)_3的制备方法
        3.2.2 批实验
        3.2.3 测试分析与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NOM溶解Cr_xFe_(1-x)(OH)_3
        3.3.2 Cr/Fe摩尔比对Cr_xFe_(1-x)(OH)_3溶解的影响
        3.3.3 Cr_xFe_(1-x)(OH)_3溶解形成NOM-Cr(Ⅲ)胶体
        3.3.4 表征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OM-Cr(Ⅲ)胶体的稳定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4.2.1 实验材料和样品的制备方法
        4.2.2 批实验
        4.2.3 一维迁移柱实验
        4.2.4 测试分析与表征
        4.2.5 数据分析与计算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NOM-Cr(Ⅲ)胶体的形成
        4.3.2 NOM-Cr(Ⅲ)胶体在一维柱的迁移行为
        4.3.3 NOM-Cr(Ⅲ)胶体的稳定性
        4.3.4 表征和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OM-Cr(Ⅲ)胶体的氧化效应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5.2.1 实验材料和样品制备方法
        5.2.2 批实验
        5.2.3 测试分析与表征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H_2O_2氧化Cr(Ⅲ)
        5.3.2 Fe~(2+)对H_2O_2氧化Cr(Ⅲ)的影响
        5.3.3 pH对 Cr(Ⅲ)氧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实验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CO2+O2地浸采铀中硅胶体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铀吸附迁移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铀的开发技术发展历程
        1.1.1 铀的认知与开发利用历程
        1.1.2 铀矿的分类与分布
        1.1.3 铀矿的开采方法、选冶原理
    1.2 CO_2+O_2地浸采铀中胶体的形成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2.1 地浸采铀中胶体的形成
        1.2.2 地浸采铀中胶体对生产的影响
    1.3 铀污染及其危害
        1.3.1 国内外铀污染来源与现状
        1.3.2 铀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4 胶体与铀的相互作用
        1.4.1 胶体对铀的吸附
        1.4.2 胶体对铀迁移的影响
    1.5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选题依据、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选题依据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CO_2+O_2地浸采铀过程中胶体的形成机制
    2.1 引言
    2.2 铀矿石及其工艺矿物学研究
        2.2.1 砂岩铀矿石采集与预处理
        2.2.2 砂岩铀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2.3 树脂板结物和浸出液成分研究
    2.4 CO_2+O_2 加压摇瓶浸出实验
        2.4.1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2.4.2 实验分析方法
        2.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 CO_2+O_2 加压柱浸实验
        2.5.1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2.5.2 实验分析方法
        2.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SiO_2矿物胶体的制备及其碳酸铀酰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设备
        3.2.3 SiO_2 矿物胶体的制备
        3.2.4 批式吸附实验
        3.2.5 吸附动力学
        3.2.6 吸附等温线
        3.2.7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iO_2矿物胶体的制备与表征
        3.3.2 SiO_2矿物胶体的电化学性质
        3.3.3 pH值对铀吸附效果的影响
        3.3.4 吸附动力学
        3.3.5 吸附等温线
        3.3.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SiO_2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对碳酸铀酰迁移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设备
        4.2.3 实验原料的制备
        4.2.4 柱迁移实验
        4.2.5 批式吸附实验
        4.2.6 分析方法
    4.3 模型拟合
        4.3.1 保留示踪剂拟合
        4.3.2 DLVO拟合
        4.3.3 碳酸铀酰单独迁移拟合
        4.3.4 SiO_2 胶体迁移拟合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批式吸附实验
        4.4.2 Zeta电位和DLVO相互作用能
        4.4.3 碳酸铀酰浓度的影响
        4.4.4 离子强度和pH对单独迁移的影响
        4.4.5 离子强度和pH对共迁移的影响
        4.4.6 SiO_2流出液中pH和 Zeta电位的演变
        4.4.7 迁移数学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SiO_2胶体与腐殖酸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对碳酸铀酰迁移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设备
        5.2.3 实验原料的制备
        5.2.4 柱迁移实验
        5.2.5 批式吸附实验
        5.2.6 分析方法
    5.3 模型拟合
        5.3.1 保留示踪剂拟合
        5.3.2 DLVO拟合
        5.3.3 碳酸铀酰单独迁移拟合
        5.3.4 SiO_2 胶体迁移拟合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批式吸附实验
        5.4.2 碳酸铀酰浓度的影响
        5.4.3 腐殖酸浓度的影响
        5.4.4 离子强度的影响
        5.4.5 DLVO相互作用能
        5.4.6 保留剖面曲线和流出液特性
        5.4.7 迁移数学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针铁矿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附着聚集行为和抵抗消毒剂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微生物的附着聚集行为
        1.2.2 微生物附着聚集行为的影响因素
        1.2.3 颗粒物与微生物间的交互作用
        1.2.4 饮用水中颗粒物
        1.2.5 研究不足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针铁矿对铜绿假单胞菌抵抗消毒剂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实验准备
        2.2.3 实验设置
    2.3 分析方法
        2.3.1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2.3.2 X射线衍射(XRD)
        2.3.3 激光粒度分析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5 LIVE/DEAD染色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细菌的生长曲线及拟合曲线
        2.4.2 XRD分析
        2.4.3 激光粒度分析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5 消毒剂压力下针铁矿对野生型菌株的保护作用
        2.4.6 消毒剂和营养受限压力下针铁矿对野生型菌株的保护作用
        2.4.7 消毒剂压力下针铁矿对突变体菌株的保护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针铁矿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附着聚集行为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实验准备
        3.2.3 实验设置
    3.3 分析方法
        3.3.1 LIVE/DEAD染色
        3.3.2 生物膜细胞的收集
        3.3.3 聚集率及各个聚集体面积占比的计算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消毒剂压力下针铁矿对野生型菌株聚集的影响
        3.4.2 消毒剂和营养受限压力下针铁矿对野生型菌株聚集的影响
        3.4.3 消毒剂压力下针铁矿对突变体菌株聚集的影响
        3.4.4 消毒剂胁迫下针铁矿对聚集体形成速率的影响
        3.4.5 消毒剂压力下针铁矿对野生型菌株附着的影响
        3.4.6 消毒剂和营养受限压力下针铁矿对野生型菌株附着的影响
        3.4.7 消毒剂压力下针铁矿对突变体菌株附着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铁矿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聚集和保护作用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实验准备
        4.2.3 实验设置
    4.3 分析方法
        4.3.1 总有机碳的测定
        4.3.2 余氯的衰减测定与模拟
        4.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4.3.4 Zeta电位测定
        4.3.5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环境条件下有机物的变化情况
        4.4.2 不同环境条件下消毒剂的衰减过程
        4.4.3 FTIR分析
        4.4.4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Zeta电位变化
        4.4.5 细菌的存活率与聚集行为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7)碳化硅粉体表面极性调控与浆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碳化硅简介
    1.2 碳化硅的生产制备
        1.2.1 碳化硅的合成方法
        1.2.2 碳化硅的无压力烧结
    1.3 碳化硅粉体的分散稳定机制
        1.3.1 空间位阻稳定机制
        1.3.2 静电稳定机制
        1.3.3 静电位阻稳定机制
    1.4 碳化硅粉体的表面改性
        1.4.1 洗涤表面改性法
        1.4.2 表面包覆改性法
        1.4.3 分散剂改性法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2 乙醇、乙酸溶剂热处理对SiC浆料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粉体预处理实验
        2.3.2 乙醇、乙酸溶剂热处理SiC粉体实验
    2.4 实验表征
        2.4.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4.2 XRD物相分析
        2.4.3 悬浮液Zeta电位测试
        2.4.4 粒度分布测试
        2.4.5 上清液总有机碳含量(TOC)的测定
        2.4.6 粉体表面硅羟基含量的定性测定
        2.4.7 SiC浆料流变性能测定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5.2 XRD物相分析
        2.5.3 悬浮液Zeta电位测试
        2.5.4 粒度分布测试
        2.5.5 上清液总有机碳含量(TOC)的测定
        2.5.6 粉体表面硅羟基含量的定性测定
        2.5.7 SiC浆料流变性能测定
    2.6 小结
3 SiC表面SiO_2氧化层对浆料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粉体预处理除杂实验
        3.3.2 SiC表面氧化层的去除和生成实验
        3.3.3 杂质离子的验证实验
    3.4 实验表征
        3.4.1 杂质离子分析
        3.4.2 SiC粉体形貌分析
        3.4.3 SiC粉体粒度分布测试
        3.4.4 SiC粉体显微镜图像
        3.4.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4.6 悬浮液Zeta电位测试
        3.4.7 SiC浆料流变性能测定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杂质离子分析
        3.5.2 SiC粉体形貌分析(TEM)
        3.5.3 SiC粉体粒度分布测试
        3.5.4 SiC粉体显微镜图像
        3.5.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5.6 悬浮液Zeta电位测试
        3.5.7 SiC浆料流变性能测定
    3.6 小结
4 碱液处理对SiC表面氧化层的调控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粉体预处理实验
        4.3.2 碱洗改性处理SiC粉体实验
    4.4 实验表征
        4.4.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4.2 XRD物相分析
        4.4.3 悬浮液Zeta电位测试
        4.4.4 粒度分布测试
        4.4.5 SiC粉体形貌分析
        4.4.6 粉体表面硅羟基含量的定性测定
        4.4.7 ICP-AES离子含量分析
        4.4.8 SiC粉体显微镜图像
        4.4.9 SiC浆料的稳定性分析
        4.4.10 SiC浆料流变性能测定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5.2 XRD物相分析
        4.5.3 悬浮液Zeta电位测试
        4.5.4 粒度分布测试
        4.5.5 SiC粉体形貌分析(TEM)
        4.5.6 粉体表面硅羟基含量的定性测定
        4.5.7 ICP-AES离子含量分析
        4.5.8 SiC粉体显微镜图像
        4.5.9 SiC浆料的稳定性分析
        4.5.10 SiC浆料流变性能测定
    4.6 小结
5 Na_2CO_3改性实验条件对SiC浆料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和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粉体预处理实验
        5.3.2 Na_2CO_3改性处理SiC粉体实验
        5.3.3 Na_2CO_3处理SiO_2粉体实验
    5.4 实验表征
        5.4.1 悬浮液Zeta电位测试
        5.4.2 粒度分布测试
        5.4.3 粉体表面硅羟基含量的定性测定
        5.4.4 SiC浆料流变性能测定
        5.4.5 SiO_2颗粒形貌分析
    5.5 结果与讨论
        5.5.1 悬浮液Zeta电位测试
        5.5.2 粒度分布测试
        5.5.3 粉体表面硅羟基含量的定性测定
        5.5.4 SiC浆料流变性能测定
        5.5.5 Na_2CO_3处理SiO_2粉体实验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8)多层次跨尺度无机复合材料的构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矿化
        1.1.1 生物矿物质
        1.1.2 生物矿化
        1.1.3 生物矿化的启示
    1.2 纤维素
        1.2.1 纤维素的概述
        1.2.2 纳米纤维素的概述
    1.3 纳米纤维素的矿化
        1.3.1 纳米纤维素的本征矿化
        1.3.2 纳米纤维素的辅助矿化
        1.3.3 纳米纤维素的组装协同矿化
        1.3.4 纳米纤维素的生物合成协同矿化
    1.4 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材料的应用
        1.4.1 生物医学材料
        1.4.2 环境材料
        1.4.3 手性材料
        1.4.4 其他
    1.5 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纤维素基多级孔分子筛块体的构筑及吸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样品制备
        2.2.3 基本表征
        2.2.4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BC@SiO_2和BC@ASO复合气凝胶的结构特征
        2.3.2 ZACS S-1和ZACS ZSM-5的结构特征
        2.3.3 ZACS S-1构筑过程及形成机理
        2.3.4 ZACS S-1尺寸与形貌的调控
        2.3.5 ZACS ZSM-5链状结构与吸附性能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纤维素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多级孔气凝胶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样品制备
        3.2.3 基本表征
        3.2.4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BC@ZIF-8和BC@UiO-66复合气凝胶的结构特征
        3.3.2 多层次跨尺度复合气凝胶的形成过程及机理
        3.3.3 BC@ZIF-8跨尺度多级结构与吸附性能的关系
        3.3.4 BC@UiO-66@PDA多级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纤维素基手性向列相SiO_2膜的构筑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样品制备
        4.2.3 基本表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NC光子晶体膜和CNC-SiO_2复合光子晶体膜的结构特征及调控
        4.3.2 手性向列相SiO_2膜的结构特征
        4.3.3 手性向列相SiO_2膜的光学性能探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高定向结构的锂电池材料的可控构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高定向结构对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
        1.2.1 电化学动力学理论
        1.2.2 曲折度理论
    1.3 基于高定向结构的电化学材料研究进展
        1.3.1 直接生长法
        1.3.2 磁化定向法
        1.3.3 模版法
        1.3.4 相变法
        1.3.5 微电子工艺法
        1.3.6 研究简析
    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新型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4.2 高活性物质负载量正极的研究进展
    1.5 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1.5.1 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1.5.2 无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1.6 锂硫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
        1.6.1 正极材料及结构的研究进展
        1.6.2 正极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设备
    2.3 高定向结构锂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
        2.3.1 高定向结构LiCoO_2正极的制备方法
        2.3.2 基于高定向LiCoO_2正极的锂离子电池的组装
        2.3.3 高定向结构LAGP/PEO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2.3.4 基于高定向结构固态电解质的锂金属电池的组装
        2.3.5 高定向石墨烯正极载体的制备方法
        2.3.6 高定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的组装
    2.4 对照组材料的制备方法
        2.4.1 传统结构高负载LiCoO_2正极的制备
        2.4.2 传统结构LAGP/PEO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2.4.3 无定向多孔碳基锂硫电池的组装
    2.5 高定向结构锂电池材料的本体性能表征
        2.5.1 表面形貌分析(SEM)
        2.5.2 X射线衍射(XRD)
        2.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5.4 氮气等温吸脱附分析(BET)
        2.5.5 热重分析(TGA)
        2.5.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6 高定向结构锂电池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2.6.1 电化学阻抗测试(EIS)
        2.6.2 循环伏安测试(CV)
        2.6.3 充放电性能测试
第3章 基于高定向结构正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可控构筑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高定向、高负载LiCoO_2正极材料的设计制备
        3.2.1 冰模板法实验装置的搭建
        3.2.2 高定向结构LiCoO_2正极的设计
    3.3 高定向LiCoO_2的理化性能分析与研究
        3.3.1 高定向LiCoO_2的形貌与结构
        3.3.2 高定向LiCoO_2的孔隙率研究
        3.3.3 高定向LiCoO_2的晶体结构研究
    3.4 高定向LiCoO_2正极对电池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3.4.1 高定向结构正极的电化学阻抗测试与分析
        3.4.2 高定向结构LiCoO_2正极的循环伏安测试与分析
    3.5 高定向LiCoO_2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与研究
        3.5.1 高定向LiCoO_2正极容量的表征与研究
        3.5.2 高定向LiCoO_2正极倍率性能的表征与研究
    3.6 高定向LiCoO_2固态电池的构筑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3.6.1 高定向LiCoO_2/Li固态电池的构筑
        3.6.2 高定向LiCoO_2/LAGP复合材料的元素分布分析
        3.6.3 高定向LiCoO_2锂金属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7 高负载LiCoO_2固态电池的构筑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3.7.1 高负载LiCoO_2/Li固态电池的构筑
        3.7.2 高负载LiCoO_2锂金属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定向锂离子电池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设计与制备
        4.2.1 LAGP颗粒均匀分散的传统结构复合电解质
        4.2.2 高定向结构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
    4.3 高定向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材料性能研究
        4.3.1 高定向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材料形貌
        4.3.2 高定向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材料结构研究
        4.3.3 高定向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热稳定性研究
    4.4 高定向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4.4.1 高定向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性能研究
        4.4.2 高定向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曲折度分析
        4.4.3 高定向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循环伏安测试与分析
    4.5 高定向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力学性能研究
        4.5.1 高定向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拉伸与压缩性能研究
        4.5.2 高定向LAGP/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柔性研究
    4.6 基于高定向复合电解质的固态电池构筑与性能研究
        4.6.1 .可充电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构筑
        4.6.2 .可充电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定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的可控构筑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高定向石墨烯正极载体的设计制备
    5.3 高定向石墨烯正极载体的材料性能研究
        5.3.1 高定向石墨烯正极载体的材料形貌
        5.3.2 高定向石墨烯正极载体的比表面积及孔道结构
        5.3.3 高定向石墨烯正极载体的表面化学状态
    5.4 高定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的构筑
        5.4.1 Li_2S_8正极共晶电解液的制备
        5.4.2 高定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的制备与燃烧性能测试
        5.4.3 Li_2S_8 正极共晶电解液对锂金属表面SEI膜的影响
    5.5 高定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的动力学过程研究
        5.5.1 高定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的电化学阻抗测试与分析
        5.5.2 高定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的循环伏安测试分析
    5.6 高定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5.6.1 高定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的倍率性能研究
        5.6.2 高定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研究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高固含率粘性体系下推进式搅拌器固液悬浮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固-液悬浮机理与状态
        1.2.1 固-液悬浮状态
        1.2.2 固-液悬浮机理
    1.3 固-液两相流研究进展
        1.3.1 宏观流场
        1.3.2 固相浓度分布
        1.3.3 液相混合时间
        1.3.4 液固传质系数
        1.3.5 临界离底悬浮转速
    1.4 推进式搅拌器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与测量方法
    2.1 实验装置及物料
        2.1.1 实验装置
        2.1.2 搅拌器结构及尺寸
        2.1.3 实验物料
    2.2 实验测量方法
        2.2.1 搅拌功率的测量
        2.2.2 临界离底悬浮转速的测量
        2.2.3 局部固含率的测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推进式搅拌器固相悬浮特性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压力法开孔位置的选择
    3.3 各因素对Propeller固相悬浮性能的影响
        3.3.1 固相体积分数对Propeller固相悬浮性能的影响
        3.3.2 挡板对Propeller固相悬浮性能的影响
        3.3.3 桨叶直径对Propeller固相悬浮性能的影响
        3.3.4 桨叶离底高度对Propeller固相悬浮性能的影响
        3.3.5 固相粒径对Propeller固相悬浮性能的影响
        3.3.6 液相粘度对Propeller固相悬浮性能的影响
    3.4 Propeller临界离底悬浮功率的预测公式
        3.4.1 预测公式的计算与验证
        3.4.2 预测公式的分析与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推进式搅拌器固相浓度分布特性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转速对固相浓度分布的影响
        4.2.1 轴向浓度分布
        4.2.2 径向浓度分布
        4.2.3 混合指数
    4.3 各因素对固相平均轴向浓度分布的影响
        4.3.1 转速对固相平均轴向浓度分布的影响
        4.3.2 桨叶离底高度对固相平均轴向浓度分布的影响
        4.3.3 挡板对固相平均轴向浓度分布的影响
        4.3.4 固相粒径对固相平均轴向浓度分布的影响
        4.3.5 固相体积分数对固相平均轴向浓度分布的影响
        4.3.6 液相粘度对固相平均轴向浓度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悬浮液中固相微粒吸附系数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孔和层状骨料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及其对砂浆流变性的影响[D]. 邓最亮.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多孔陶瓷微珠的滴液-冷冻成型制备与孔结构研究[D]. 张鹏.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复合胶体作用下大肠杆菌O157:H7在多孔介质中的行为特征研究[D]. 吴盛羽. 吉林大学, 2021(01)
  • [4]地下水环境中有机质与三价铬络合胶体的形成和迁移转化行为[D]. 李彬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5]CO2+O2地浸采铀中硅胶体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铀吸附迁移影响研究[D]. 侯伟. 南华大学, 2021
  • [6]针铁矿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附着聚集行为和抵抗消毒剂能力的影响[D]. 章鑫鑫.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7]碳化硅粉体表面极性调控与浆料性能研究[D]. 高晓莹. 烟台大学, 2020(02)
  • [8]多层次跨尺度无机复合材料的构筑研究[D]. 马小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9]基于高定向结构的锂电池材料的可控构筑与性能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高固含率粘性体系下推进式搅拌器固液悬浮特性的实验研究[D]. 肖清. 浙江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悬浮液中固相颗粒吸附系数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