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等基因系优势矮源对小麦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近等基因系优势矮源对小麦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一、用近等基因系研究小麦显性矮源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变[1](2017)在《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矮秆基因分布及其与农艺性状关系分析》文中指出阐明小麦矮秆基因的分布及其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能够促进矮秆基因的合理利用,为高产小麦品种培育提供参考。运用分子标记分别对来自我国黄淮麦区的246份小麦种质资源中的6个矮秆基因位点(Rht1、Rht2、Rht4、Rht8、Rht9及Rht12)分别进行了检测,同时连续3年调查参试材料株高、穗长、穗下节长、小穗数、旗叶长、旗叶宽、穗粒数、粒长、粒宽和千粒重共10个农艺性状,分析了不同矮秆基因位点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矮秆基因在黄淮麦区小麦中均具有广泛分布,其中含有Rht1和Rht2基因的小麦品种分布最广,不含有这6个矮秆基因的小麦材料仅有4份。分析矮秆基因位点不同基因型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发现,在Rht1位点,两种基因型间的株高没有显着差异,且其它性状也无显着差异;在Rht2位点,拥有Rht2-D1b类型的小麦品种所有年份间的株高和穗下节长均显着低于拥有Rht2-D1a类型的,但前者千粒重有显着提高,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分析还发现,在排除Rht1和Rht2基因效应后,Rht4、Rht8、Rht9和Rht12位点对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不同农艺性状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Rht4基因位点主要影响株高和千粒重,且Rht4-B1b类型为相对优良基因型;Rht8基因位点主要影响穗下节长、穗长、旗叶长和千粒重,且Rht8-D1b类型为相对优良基因型;Rht9基因位点主要影响株高、穗长和千粒重,且Rht9-A1a类型为相对优良基因型;Rht12基因位点主要影响千粒重和穗长,且Rht12-A1a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进一步分析发现,6个位点中对株高影响最大的是Rht2基因,其次是Rht4基因;有4个位点(Rht1、Rht2、Rht8、Rht12)对千粒重有显着影响,其中Rht2基因的影响最大。根据Rht1与Rht2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进行分析,Rht1-B1a/Rht2-D1b基因组合在黄淮麦区小麦中分布最广,Rht1-B1b/Rht2-D1a与Rht1-B1b/Rht2-D1b基因组合分布较低,Rht1-B1a/Rht2-D1a基因组合分布最低;拥有Rht1-B1a/Rht2-D1b与Rht1-B1b/Rht2-D1b基因组合类型的小麦品种的株高显着低于拥有Rht1-B1a/Rht2-D1a与Rht1-B1b/Rht2-D1a基因组合类型的,且前者千粒重显着高于后者的。分析6个位点优良基因型在小麦品种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布发现,从早期历史品种、近期历史品种到现代品种,6个不同位点的优良基因型分布比例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表明优良矮秆基因型的利用逐渐增加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尤其是Rht2-D1b类型,其在现代小麦品种中占有82.9%。所调查6个位点矮秆基因主要对小麦株高、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部分位点对穗长、旗叶长、籽粒大小等农艺性状也具有显着影响。分析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不同位点矮秆基因型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农艺性状的影响,找出产量性状相对优良的优异基因型组合,能够为进一步合理利用矮秆基因和培育高产小麦新品种提供有价值信息。

张嘉园[2](2016)在《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基因分析和ZCCT-1基因近等系转育》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抽穗期与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密切相关。研究小麦抽穗期相关基因遗传特性,转育近等基因系材料,对小麦的育种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可控温室(温度1625℃,光照≥16)鉴定小麦品系XN6426的抽穗期,确定其冬春性;利用现有设计分子标记或新设计克隆引物,分析小麦品系XN6426已知抽穗期相关基因组成;在高温长日照可控温室鉴定(XN6426×京411)F2群体抽穗期表型,结合早抽穗池和晚抽穗DNA池的SNP差异位点分析结果,筛选的SSR标记进行抽穗期相关基因定位;对不同小麦品种ZCCT-1基因变异类型进行筛选,转育目标基因近等基因系材料,回交获得BC1或BC2代,为ZCCT-1基因深入研究提供材料。主要结果为:1.小麦品系XN6426冬春性和已知抽穗期相关主要基因组成:在高温长日照可控温室鉴定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推断其生长习性为春性;利用已有分子标记检测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基因位点,Ppd-D1位点为显性等位变异组成,说明该品系为光周期反应不敏感材料;用已有分子标记检测表明,春化基因位点Vrn-A1、Vrn-B1、Vrn-D1、Vrn-B3均由冬性隐性等位变异组成、与Vrn-D4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Xcfd78和Xbarc205与冬性品种京411条带一致,表明这些春化基因位点由冬性隐性等位变异组成。在Vrn-2基因中,利用部分启动子和编码区的分子标记检测表明,ZCCT-A1和ZCCT-B1缺失。设计新引物克隆ZCCT-D1的基因组序列(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与已知粗山羊草AS75比对,预测XN6426的CCT结构域的33位精氨酸R变为谷氨酰胺Q。新设计引物克隆ZCCT-D2的基因组序列,与已知粗山羊草AS75比对,预测XN6426的CCT结构域没有变化,但与中国春同时存在3个氨基酸缺失,且该材料有特有的3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可以看出,小麦品系XN6426的春化基因位点Vrn-2存在变异;已有分子标记检测春化基因位点Vrn-A1、Vrn-B1、Vrn-D1、Vrn-B3、Vrn-D4均由冬性隐性等位变异组成,是否分子标记位置之外基因序列存在变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基因定位:高温长日照可控温室种植的(XN6426×京411)F2群体,其抽穗期呈连续性分布,有明显主峰,显示群体抽穗期分离受多基因控制,存在主效基因;SEA-F2软件预测群体抽穗期遗传分离由两对基因控制;田间种植的(XN6426×京411)F2群体进一步证实分离群体的抽穗期受两对基因控制。在温室种植的F2群体中,构建早抽穗与晚抽穗DNA池,采用小麦90k SNP芯片分析两池间SNP位点多态性,发现在4B、5B和5A染色体上的差异SNP位点频率相对较高;不同染色体上SNP位点密集区域不同,其中1A、1B和6B染色体上分别有1个区域,5A和5B染色体上分别有两个,4B染色体上有3个;在密集区域及附近找到众多SSR标记,筛选出的标记Barc151和Wmc327在亲本和池间有多态性。利用有多态性SSR标记进行F2群体检测,在Barc151在与Wmc327之间发现1个QTL位点,遗传距离分别为1.46 cM和11 cM。3.小麦ZCCT-1基因近等基因系转育:在F2代群体中,检测ZCCT-1基因启动子不同变异类型的后代,得到15种ZCCT-1基因不同变异类型F2代材料;以京411和京冬8号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产生了BC1或BC2代回交群体材料,为进一步转育ZCCT-1的近等基因系奠定了材料基础。

安旭尧[3](2016)在《黄绿小麦近等基因系的鉴评及黄绿基因Ygl的分子标记定位》文中提出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小麦产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在全球范围耕地面积下降的情况下,提高小麦产量迫在眉睫。小麦需要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最终以淀粉和蛋白质的形式储存在小麦籽粒中,因此,光合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麦的产量。小麦叶色突变体是研究小麦叶绿素含量及其光合效率等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课题组发掘的小麦黄绿叶突变体为材料,创制出黄绿小麦近等基因系(黄化系1-20YY、黄绿系1-20YG和绿色系1-20GG),利用分布于小麦基因组上的168个SSR分子标记和种子醇溶蛋白A-PAGE技术对其遗传背景鉴定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主要光合特性及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利用山农特大粒1号与黄绿系1-20YG杂交,创制了F2后代群体960株,在分析黄绿性状遗传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分布于小麦基因组上的455对SSR分子标记及位于2BS上的116对EST-STS引物对F2群体后代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黄绿近等基因系鉴评结果:在检测的168对引物位点上,只有1对分布于2BS上的引物Xcfd238位点在近等基因系1-20YY与1-20YG、1-20GG间表现为多态,1-20YG和1-20GG在Xcfd238位点上仍表现为单态,剩余的167对引物在1-20YY、1-20YG和1-20GG间都没有多态性的表现。对于种子醇溶蛋白方面遗传背景的检测,近等基因系3个品系1-20YY、1-20YG和1-20GG之间的电泳图谱表现一致,并没有发现有差异性条带。近等基因系3个品系间返青后叶色差异显着,光合色素含量差异显着,其中黄化系1-20YY为叶绿素严重缺乏突变体,其光合性能最差,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使其不能完成整个生育期而提早死亡;黄绿系1-20YG也属叶绿素缺乏突变体,但其光合性能受影响较小,生长发育正常。2、黄绿基因Ygl遗传分析:山农特大粒1号/黄绿系1-20YG创制的960个F2群体中,三种类型的数量比YY(黄化株):YG(黄绿株):GG(绿色株)为215:498:247(P(2,0.05)=0.51),经χ2测验,其F2后代分离比例符合1:2:1比例,表明该黄绿基因Ygl的遗传方式为不完全显性遗传。3、利用分布于小麦基因组上的455对SSR分子标记及位于2BS上的116对EST-STS引物对264株F2群体后代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共有20对分子标记与Ygl基因连锁,其中SSR分子标记8对,分别为Xgpw1148、Xcfd238、Xwmc25、Xgwm257、Xcfd11、Xbarc124、Xcmwg682、Xgwm614,与Ygl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39c M、3.75c M、4.97c M、9.16c M、18.35c M、27.72c M、31.77c M、35.77c M;已检测的EST-STS标记有8对,分别为BE498358、CJ945085、BF474397、CJ945509、BQ169830、BE591555、BE497251、BF484232,与Ygl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8c M、13.38c M、13.79c M、21.11c M、22.77c M、39.73c M、40.51c M、53.52c M。

王凤娇[4](2016)在《矮秆基因引入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选取晋麦47(含Rht8)与Magnif M1 (Rht13)杂交的高代株系中选取的分别具有单个矮秆基因Rht8 (ZX44)和Rht13 (ZX34),双矮Rht8+Rht13 (ZX33)无矮高秆系ZX16(rht),另外选取四种含有不同矮秆基因和一种高秆小麦为试验材料,采取田问试验,探究不同矮秆基因在两种供水状况下于小麦生长发育、产量相关性状与WUE的影响,评估矮秆基因在半干旱地区小麦育种应用的可能性。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不同。在拔节期和开花期,相同水分条件下,矮秆基因Rht8、Rht13和Rht8+Rht13通过较大幅度地降低蒸腾速率来提高小麦的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L), Rht8和Rht13增加WUEL的效应较大;在花期相同水分条件下,与高秆品种相比,温麦(Rht8+Rht-D1b)、矮可(Rht10)和长旱58 (Rht-B1b)是通过降低光合速率或增加蒸腾速率引起WUEL降低。2.矮秆基因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麦株高,而这种对株高的效应是通过缩短各茎节长度而造成的。降秆能力:Rht8+Rht1>Rht8>Rht13, Rht8+Rht13显着缩短了穗下第一、二茎节长度,而Rht8与Rht13则显着缩短了第一茎节长度;矮秆小麦品种(温麦、矮可、长旱58和小偃6号)的株高和各茎节长度显着低于高秆品种。3.矮秆基因能不同程度的促进产量潜力的提升。矮秆基因Rht8和Rht13通过增加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使产量大幅提升,并提高了收获指数,Rht8+Rht13在水分相对充足条件下千粒重和产量有所增加;与高秆品种相比,长旱58的小麦穗粒数显着增加,矮可的穗数和千粒重均明显增加,这四种矮秆小麦在同一水分条件下的产量和收获指数均有所提高。4.矮秆基因对小麦耗水量的影响不显着,而对产量WUE和生物量WUE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高秆系相比,相同水分条件下,矮秆基因Rht13, Rht8和Rht8+Rht13对小麦的耗水量无显着影响, Rhtl3和Rht8基因更有利于产量WUE的增加,在灌水条件下,Rht8和Rht13基因均能提高生物量WUE;相同水分条件下,四种矮秆小麦品种(温麦、矮可、长旱58和小偃6)的耗水量与高秆品种相比无显着差异,而产量WUE明显提高。在干旱条件下,长旱58、矮可和温麦的生物量WUE显着高于对照品种。

肖乐乐,李婕琳,王轲,杜丽璞,林志珊,晏月明,叶兴国[5](2014)在《小麦体细胞无性系矮秆变异体AS34株高构成和育种潜力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制和利用矮秆资源对于小麦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在小麦属中虽然已鉴定了多个矮秆资源,但多数矮秆资源在小麦中的利用价值有限。本研究对利用无性系变异途径获得的小麦矮秆材料AS34及其与模式小麦品种中国春杂交F1、F2材料进行了株高构成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结果发现,AS34共有4个节间,比其野生型豫麦66少了1个节间,各个节间长度按相似比例缩短,穗下节长度短于第2节长度;F1株高、节间长度指数介于2个亲本之间,节数与AS34相同,穗长、小穗数、穗粒数超过2个亲本;F2株高、穗长、穗粒数、小穗数变异范围广泛,约70%植株株高为6089 cm,穗长6.09.9 cm、穗粒数5079粒、小穗数2024个。结果表明,AS34的矮秆变异由多基因控制,表现为数量性状,其矮秆性状对杂交后代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等主要农艺性状有正向遗传效应,F2选择穗大、粒多、株高适中优良单株的机率较大,具有很好的育种利用价值。

高建华[6](2013)在《Rht10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小麦显性矮杆基因Rht10对籽粒粒重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鲁麦15和Rht10鲁麦15近等基因系为研究材料,进行籽粒灌浆特性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供试材料籽粒百粒重和灌浆特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同时期Rht10鲁麦15百粒重始终低于鲁麦15(P<0.01),籽粒成熟后Rht10鲁麦15百粒重比鲁麦15降低了9.83%;而导致Rht10鲁麦15粒重降低的原因是因为矮秆基因Rht10降低了籽粒的灌浆速率和缩短了灌浆持续时间,其中灌浆持续时间的缩短起关键作用。2.矮杆基因Rht10在籽粒形成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均可对小麦籽粒蛋白表达产生影响。籽粒形成期,Rht10鲁麦15表达量上调的蛋白质点有7个,表达量下调的蛋白质点有8个;籽粒灌浆期,Rht10鲁麦15表达量上调的蛋白质点有8个,表达量下调的蛋白质点有6个;籽粒成熟期,Rht10鲁麦15表达量上调的蛋白质点有13个。3.差异蛋白功能分析表明,与淀粉、葡萄糖等物质形成相关蛋白在Rht10鲁麦15籽粒中推迟表达,与果聚糖合成、膜间物质转移、毒素清理以及维持转录和翻译效率相关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4.对鉴定出的蛋白质进行功能分析发现,果聚糖合成减少导致籽粒体积构建受限,淀粉、葡萄糖和麦谷蛋白合成减少导致干物质积累量下降,类糖脂转移蛋白和膜联蛋白表达量降低导致源库之间物质转移受限,毒素积累导致细胞中毒,转录和翻译效率降低导致细胞功能紊乱等现象可能是矮秆基因Rht10使籽粒灌浆速率和粒重降低的原因。矮秆基因Rht10通过这些途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籽粒的发育。综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发现,矮秆基因Rht10可能通过推迟或抑制相关蛋白的形成,直接或间接影响籽粒体积构建和干物质积累,导致籽粒灌浆速率下降和灌浆持续期缩短,从而影响籽粒的发育。

赵兴华,渠云芳,黄晋玲[7](2011)在《近等基因系在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近等基因系的构建方法及其在农作物和其他物种育种中的应用。

陈书强,王嘉宇,薛菁芳,徐正进,陈温福[8](2010)在《粳稻直立穗型基因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弯穗型品种丰锦和直穗型品种辽粳5杂交高世代(F14)中分离的一对直立穗型和弯穗型近等基因系(ZF14和WF14)研究了粳稻直立穗型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直立穗基因(EP)除了使穗型直立外,还具有使植株矮化、穗长变短、叶型直立、叶片变短变宽等作用。它能使一次枝梗上的二次枝梗数增加,从而增加二次枝梗颖花数和着粒密度,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直立穗基因(EP)可能从幼苗开始生长阶段(播种后10 d)就有表达效应,使得幼苗在株高、叶形态和干物质重上表现出差异。内源激素含量上的差异是使近等基因系在形态性状上表现出差异的内在生理原因。

李海英[9](2010)在《小麦新矮源华矮01的矮秆性遗传及其与其它性状的关系》文中提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作物。矮秆抗倒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矮秆品种的优点在于较高的抗倒伏性和良好的肥水反应以及很高的收获指数。本文对以小麦新矮源华矮01(90607)做母本的五个杂交组合F1、F2世代株高、株高构成因素、及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和后代杂种优势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探明华矮01的遗传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以华矮01为母本的5个杂交组合的F1株高均略高于高亲,这表明华矮01的矮杆特性是受隐性矮杆基因控制的,在由F1自交产生的F2群体中出现株高的分离现象,对F2世代株高作次数分布柱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5个组合的F2株高次数分布图呈明显的双峰分布,依据其低谷处的值,并参照母本的平均株高(43.Ocm),设定62.5cm为划分株高高秆与矮秆的分界点。统计高秆与矮秆植株数目并进行卡方测验,结果显示5个杂交组合高秆与矮秆的分离比例符合3:1,X2c<X20.05=3.84,已达到显着水平,由此说明,矮秆性状是由一对主效隐性基因控制的。株高的划分标准也一样,因此90597、90596、90592、华2152、90587控制株高的基因型相同。依据同样方法对株高主要构成因素的遗传特性进行分析,发现倒一节长和穗颈节间长以及倒二节长与株高遗传规律相同,是由一对主效隐性基因控制的,说明华矮01携带的矮秆基因主要作用在穗颈节间长、倒一节长和倒二节长。2.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性状均有较大变异,其中剑叶鞘至穗颈节距离、倒四节长、有效穗、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穗平均粒重较大,变异系数在40-60%,株高、主穗长、穗颈节间长、倒一、二、三节长、主穗小穗数变异系数在10-30%之间,然而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则表现很小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淀粉含量。3.所有组合各节间长度由上至下递减,但组合间略有差异。各节间长度的变异系数比相应的百分数的变异系数要大,说明组合间各节间长比例相对比较稳定。4.由各个组合的回归关系说明,当本实验其他因素维持在平均水平时,以主穗长和倒一节长对株高的贡献最大,倒二节长、倒三节长、倒四节长次之,穗颈节间长与剑叶鞘至穗颈节距离作用不大;组合间差异较明显。5.株高与穗颈节间长、剑叶鞘至穗颈节距离、倒一节长、倒二节长比率、倒三节长显着相关,与主穗长比率显着负相关,与倒二节长极显着相关;主穗长比率与穗颈节间长比率显着相关,与倒二、倒四节长、倒三节长比率显着负相关,与倒二节长比率、倒三节长极显着负相关;穗颈节间长比率与倒三节长比率显着负相关;剑叶鞘至穗颈节距离与倒三节长显着相关;倒一至倒四节长分别与下一节长相关显着,与相应的节长比率也相关显着。说明了在株高构成因素中,各个节间长和对应比率与另外的株高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6.在株高构成因素中穗颈节间长、倒一到倒三与产量性状表现出极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在早期选育种应注意考察这些性状。部分组合的蛋白质含量与株高呈现出负相关,说明并不是植株越高,品质越好,在不同品种中确定植株高度与蛋白质含量的最佳比例还有待研究。

薛春雷[10](2010)在《高丹草几个产量性状的近等基因系分离研究》文中认为利用高粱314A×棕壳苏丹草的F2:3遗传作图群体的后代材料建立了重组自交系群体F7:8,在该群体中对叶长、叶宽、穗长、分蘖数和单株鲜重5个性状,采用两种方法,即基于性状的近等基因系的分离和基于分子标记的近等基因系分离法,分离并得到了这5个性状的近等基因系以及2个性状有效应的互作位点的近等基因系,并且优化了高丹草SSR体系,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高丹草SSR反应体系各因素进行优化,建立最适的反应体系,各成分的浓度或含量分别为:DNA(60ng )1.0μl、Mg2+(25mM)2.0μl,Tap(5U/u1)0.25μl, dNTPs(2.5mM)2μl,引物(10uM)1μl, 10×Buffer 2.5μl,ddH2O 10.75μl。此体系用于高粱314A×ZK的F7:8家系SSR-PCR标记。经多次扩增证明,该技术体系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2)本研究以高粱314A×棕壳苏丹草的作图群体后代材料创建的重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通过基于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近等基因系的分离研究,在重组自交系RIL-82、RIL-97、RIL-151、RIL-117、RIL-154和RIL-132家系内分别分离出了叶长、叶宽、穗长、分蘖和单株鲜重的近等基因系。(3)在重组自交系RIL-68和RIL-141家系内分别分离出了分蘖与叶宽互作位点(phi024- phi053)和叶长与单株鲜重互作位点(Xtxp69- Nc133)的近等基因系。(4)本研究在分离性状近等基因系的同时筛选得到了9个高产的超亲重组后代。在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方面相似,而在抗性方面有较大差异的不同家系。目前,通过农艺性状和抗性等鉴定试验筛选出了4份性状优良的高丹草新种质,并已有2份进入区域试验。因此,采用两种方法同时对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近等基因系分离,既能缩短基因定位研究与育种应用的距离,又可以减少育种年限,提高选择效益。(5)利用分离得到的这些近等基因系可进一步精确定位性状的QTL位点和分离QTL位点以及对互作位点(上位性)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

二、用近等基因系研究小麦显性矮源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近等基因系研究小麦显性矮源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矮秆基因分布及其与农艺性状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矮秆基因的发现及应用
        1.1.1 小麦矮秆基因的分类
        1.1.2 小麦主要矮秆基因位点
    1.2 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方法
        1.2.1 构建近等位基因系
        1.2.2 非整倍体技术法
        1.2.3 赤霉素鉴定法
        1.2.4 分子标记鉴定法
    1.3 小麦矮秆基因的分布
    1.4 小麦矮秆基因的作用
    1.5 小麦矮秆基因与环境的关系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农艺性状的调查
    3.3 试验方法
        3.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3.3.2 PCR扩增
        3.3.3 基因型的鉴定
        3.3.4 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参试品种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4.2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不同位点Rht基因型分布
    4.3 黄淮麦区小麦不同位点矮秆基因型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4.4 Rht1/Rht2基因组合的分布及其对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4.4.1 Rht1/Rht2基因组合在黄淮麦区小麦分布
        4.4.2 Rht1/Rht2基因组合对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4.4.3 Rht4、Rht8、Rht9和Rht12位点对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4.5 不同矮秆基因位点优良基因型分布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表1

(2)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基因分析和ZCCT-1基因近等系转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抽穗期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1.1 小麦光周期基因
        1.1.2 小麦春化基因
        1.1.3 早熟性基因
        1.1.4 抽穗期相关基因克隆
    1.2 小麦冬春性鉴定
    1.3 基因定位
        1.3.1 分子标记
        1.3.2 基因定位亲本及群体选择
        1.3.3 QTL作图
    1.4 近等基因系研究进展
        1.4.1 近等基因系
        1.4.2 近等基因系在作物中创建及研究
        1.4.3 近等基因系创建方法
    1.5 小结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已知主要基因组成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鉴定
        2.1.3 叶片DNA提取
        2.1.4 品系XN6426光周期基因型检测
        2.1.5 小麦品系XN6426春化基因检测或克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和冬春性
        2.2.2 小麦品系XN6426光周期基因组成
        2.2.3 品系XN6426春化基因组成
    2.3 讨论
        2.3.1 品系XN6426冬春性
        2.3.2 控制品系XN6426冬春性基因分析
第三章 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基因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后代抽穗期表型分布特点
        3.2.2 与抽穗期相关的标记多态性和QTL位点
    3.3 讨论
        3.3.1 群体在温室和田间表型鉴定相关性
        3.3.2 提高目标基因QTL位点检测效率
        3.3.3 控制小麦品系XN6426冬春习性的可能基因
第四章 小麦ZCCT-1 基因近等基因系的转育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样品采集及DNA的提取
        4.1.3 STS标记检测目标基因型
        4.1.4 数据分析及回交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含ZCCT-1 基因变异后代的筛选
        4.2.2 含ZCCT-1 基因变异后代的回交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黄绿小麦近等基因系的鉴评及黄绿基因Ygl的分子标记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叶色突变体的类型
    1.2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
    1.3 叶色突变体的遗传方式
    1.4 叶色突变体的分子机制研究
    1.5 叶色突变体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6 叶色突变体基因的应用前景
        1.6.1 可作为标记基因筛选杂交种的纯度
        1.6.2 在品种改良上的应用
        1.6.3 在观赏作物及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1.6.4 在提高光合作用研究上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7.1 本研究的意义
        1.7.2 本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黄绿小麦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光合及农艺性状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黄绿小麦近等基因系叶色差异分析
        2.2.2 黄绿小麦各个品系间光合色素含量差异的测定
        2.2.3 黄绿小麦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分析
        2.2.4 黄绿小麦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差异测定
        2.2.5 黄绿小麦近等基因系光合特性差异分析
        2.2.6 黄绿小麦近等基因系生育期差异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黄绿基因Ygl的分子标记定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遗传群体的构建
        3.1.2 叶色调查
        3.1.3 亲本及F_2后代群体的DNA提取
        3.1.4 PCR扩增及产物电泳检测
        3.1.5 利用BSA法构建混合池
        3.1.6 SSR分子标记的检测
        3.1.7 EST-STS分子标记分析
        3.1.8 分子标记连锁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遗传分析
        3.2.2 黄绿基因Ygl的SSR分子标记定位
        3.2.3 黄绿基因Ygl的染色体定位分析
        3.2.4 黄绿基因Ygl的EST-STS分子标记定位
        3.2.5 黄绿基因Ygl遗传图谱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4)矮秆基因引入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1.1.1 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意义
        1.1.2 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1.2 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与利用
        1.2.1 小麦矮秆基因的发现
        1.2.2 小麦矮杆基因来源、类别和遗传特征
        1.2.3 小麦矮秆基因的降秆作用
        1.2.4 矮秆基因对产量形状的影响
        1.2.5 矮秆基因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1.2.6 矮秆基因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
    1.3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光合特性
        2.3.2 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2.3.3 株高、茎节长度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测定
        2.3.4 产量的测定
        2.3.5 土壤水分和降雨量的测定
        2.3.6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三章 Rht8和Rht13基因对冬小麦生理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Rht8和Rht13基因对冬小麦光合生理性状的影响
        3.1.1 Rht8与Rht13基因对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3.1.2 Rht8与Rht13基因对小麦蒸腾速率的影响
        3.1.3 Rht8与Rht13基因对小麦单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1.4 Rht8与Rht13基因对小麦花期旗叶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1.5 讨论
    3.2 Rht8与Rht13基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3.2.1 Rht13和Rht8对小麦株高与茎节长度的影响
        3.2.2 Rht8与Rht13基因对小麦地上生物量与产量的影响
        3.2.3 讨论
    3.3 Rht8和Rht13基因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1 Rht8和Rht13基因对小麦各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3.2 Rht8和Rht13基因对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3 讨论
第四章 含不同矮秆基因的冬小麦品种生理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4.1 含不同矮秆基因的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4.2 含不同矮秆基因的冬小麦品种旗叶相对含水量的比较
    4.3 含不同矮秆基因的冬小麦品种株高和茎节长度的比较
    4.4 含不同矮秆基因的冬小麦品种地上生物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比较
    4.5 含不同矮秆基因的小麦品种生育期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4.6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小麦体细胞无性系矮秆变异体AS34株高构成和育种潜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 1小麦材料
    1. 2亲本、( AS34 × 中国春) F1节间长度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1. 3 ( AS34 × 中国春) F2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1. 4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 1 AS34株高构成分析
    2. 2( AS34 × C. S) F1株高构成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2. 3 ( AS34 × C. S) F2主要农艺性状变化
3讨论

(6)Rht10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小麦矮秆基因的应用
        1.1.1 小麦矮秆基因的分类
        1.1.2 小麦矮秆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1.1.3 矮秆基因在小麦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1.2 小麦籽粒灌浆特性
        1.2.1 小麦籽粒形成与灌浆成熟
        1.2.2 小麦籽粒灌浆期间物质的转移
        1.2.3 影响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的因素
    1.3 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其技术
        1.3.1 蛋白质组学概述
        1.3.2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技术体系
        1.3.3 蛋白质组学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材料种植
        2.2.2 取样方法
        2.2.3 籽粒灌浆特性的测定与分析
        2.2.4 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相关方法
    2.3 试剂与仪器
    2.4 主要试剂配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Rht10 小麦籽粒灌浆特性
        3.1.1 矮秆基因 Rht10 对小麦籽粒干重变化的影响
        3.1.2 矮秆基因 Rht10 对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3.2 矮秆基因 Rht10 对小麦籽粒总蛋白表达的影响
        3.2.1 籽粒形成期
        3.2.2 籽粒灌浆期
        3.2.3 籽粒成熟期
4 讨论
    4.1 矮秆基因 Rht10 对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4.2 矮秆基因 Rht10 对小麦籽粒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4.2.1 糖类代谢相关蛋白
        4.2.2 蛋白质形成相关酶类
        4.2.3 能量代谢相关酶类
        4.2.4 物质转运相关蛋白
        4.2.5 其他相关蛋白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近等基因系在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1.1 连续多次回交选育法
    1.2 从突变体中分离获得
    1.3 结合分子标记技术检测连续回交选育法
    1.4 杂交高世代群体材料中分离选育
2 近等基因系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2.1 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2.2 在其他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3 近等基因系在其他物种育种中的应用
4 结语

(8)粳稻直立穗型基因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1.2 试验设计
        1.2.1 大田试验
        1.2.2 秧田试验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1.3.1 株型测定
        1.3.2 产量因素考查及实测产
        1.3.3 激素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直立穗型基因对水稻叶部性状的影响
    2.2 直立穗型基因对水稻茎秆性状的影响
    2.3 直立穗型基因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2.4 直立穗型基因在苗期的表现
    2.5 近等基因系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
3 讨论
    3.1 直立穗型基因的效应
    3.2 直立穗型粳稻矮生性与激素的关系

(9)小麦新矮源华矮01的矮秆性遗传及其与其它性状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小麦矮化育种的意义
        1.1.1 小麦矮秆优势
        1.1.2 矮化育种趋势
    1.2 小麦矮化基因
        1.2.1 小麦矮化基因的类型
        1.2.2 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
        1.2.3 小麦矮秆基因分子标记研究
    1.3 小麦矮秆基因的作用
        1.3.1 降秆作用
        1.3.2 小麦矮秆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1.3.3 小麦矮秆基因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1.4 小麦株高的遗传研究
        1.4.1 小麦株高的遗传研究方法
        1.4.2 小麦矮源的遗传应用
    1.5 小麦株高与构成因素及农艺性状的关系
        1.5.1 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研究
        1.5.2 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与农艺性状的研究
    1.6 小麦株高遗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1.6.1 存在问题
        1.6.2 发展趋势
    1.7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田间试验
    2.2 统计分析
        2.2.1 株高性状的遗传分析
        2.2.2 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回归分析
        2.2.3 各性状间的相关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五个杂交组合F1、P1、P2株高表现
    3.2 五个组合F2世代株高构成因素及农艺性状变异情况
    3.3 五个杂交组合F2株高构成因素均值及所占株高的比例
    3.4 五个杂交组合中株高与株高构成性状的回归关系分析
    3.5 株高与节间长及比率间的相关性
    3.6 株高性状的遗传分析
    3.7 株高主要构成性状的基因分析
        3.7.1 穗颈节间长基因分析
        3.7.2 倒一节长基因分析
        3.7.3 倒二节长基因分析
    3.8 90607/90592 F3代株高主要构成因素分离适合性测验
    3.9 五个杂交组合株高及构成因素与其他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高丹草几个产量性状的近等基因系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引言
    1.1 高丹草的概况
        1.1.1 高丹草的基本概况
        1.1.2 杂种优势的研究利用
        1.1.3 细胞学方面的研究
        1.1.4 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
    1.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定义
        1.2.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原理及其特点
        1.2.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应用条件
        1.2.4 质量性状的辅助标记选择
        1.2.5 数量性状的辅助标记选择
    1.3 SSR 分子标记
        1.3.1 SSR 分子标记的原理
        1.3.2 SSR 技术的发展
        1.3.3 SSR 的应用及展望
    1.4 近等基因系
        1.4.1 近等基因系的概念
        1.4.2 近等基因系的分离方法
        1.4.3 近等基因系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点及试验设计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3 农艺性状观测
    2.4 SSR 标记的试验方法
        2.4.1 DNA 提取方法
        2.4.2 DNA 定性检测
        2.4.3 反应体系优化和反应程序
        2.4.4 SSR 引物
        2.4.5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4.6 银染程序
    2.5 统计分析方法
        2.5.1 形态性状数据处理
        2.5.2 SSR 标记数据资料的收集
    2.6 本研究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SSR 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3.1.1 DNA 的检测结果
        3.1.2 PCR 反应体系的确定
        3.1.3 引物的筛选
    3.2 单株鲜重、分蘖数、叶长、叶宽和穗长性状的近等基因系分离
        3.2.1 叶长的近等基因系分离
        3.2.2 叶宽的近等基因系分离
        3.2.3 穗长的近等基因系分离
        3.2.4 分蘖的近等基因系分离
        3.2.5 单株鲜重的近等基因系分离
    3.3 分子标记位点的近等基因系的分离
        3.3.1 QTL 标记位点的近等基因系的分离
        3.3.2 互作位点的近等基因系的分离
4 讨论
    4.1 应用表型与分子标记分离近等基因系的效果
    4.2 近等基因系的应用前景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用近等基因系研究小麦显性矮源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矮秆基因分布及其与农艺性状关系分析[D]. 周晓变.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4)
  • [2]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基因分析和ZCCT-1基因近等系转育[D]. 张嘉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3]黄绿小麦近等基因系的鉴评及黄绿基因Ygl的分子标记定位[D]. 安旭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4]矮秆基因引入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王凤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 [5]小麦体细胞无性系矮秆变异体AS34株高构成和育种潜力探讨[J]. 肖乐乐,李婕琳,王轲,杜丽璞,林志珊,晏月明,叶兴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01)
  • [6]Rht10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D]. 高建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7]近等基因系在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 赵兴华,渠云芳,黄晋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3)
  • [8]粳稻直立穗型基因效应的研究[J]. 陈书强,王嘉宇,薛菁芳,徐正进,陈温福. 华北农学报, 2010(06)
  • [9]小麦新矮源华矮01的矮秆性遗传及其与其它性状的关系[D]. 李海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10]高丹草几个产量性状的近等基因系分离研究[D]. 薛春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近等基因系优势矮源对小麦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