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留学运动与农村问题

中国现代留学运动与农村问题

一、中国近现代留学运动与农村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航[1](2020)在《中共留苏学生与民主革命的关系研究(1921-1949)》文中提出近代中国留学生大都有难解的革命情怀,他们无不渴望国家统一与民族自强。留苏学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当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革命烈士和党的领导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事业中,留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巨大功勋。但是,另一方面,以王明为代表的依赖莫斯科“洋面包”的教条宗派集团,也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灭顶之灾。本文系统论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留苏教育兴起的动因、中共留苏学生群体的形成、中共留苏学生群体特征和功过是非,并就这一群体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最后阐明中共留苏教育运动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等所提供的现实启示。

郑瑶[2](2019)在《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文中指出抗战以来,江西作为“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承担着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以保障战时军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抗战之前江西境内屡遭兵祸,省内农业人口锐减,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此外,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仅有江西省农业院兽医专科学校,缺乏对其他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下,省内有识之士于1940年在江西泰和创建了国立中正大学及其农学院,担负起江西农业发展及国内农业改良的使命。本文第二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撑下,展现中正大学农学院独特且艰难的发展历程:1940年胡先骕掌校后与院长周拾禄互相配合,设备仪器从无到有,农学院逐渐壮大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学院。然而好景不长,胡先骕于1944年4月因“民国日报”事件被迫辞职,经济学家萧蘧接任校长。该年恰逢日军发动“浙赣会战”,致使农学院迁校期间设备仪器惨遭损毁,历年筹办之辛苦皆付之东流,不久萧蘧因遭学生误解辞职离校。林一民接掌正大,他一方面积极筹备发展农学院院务,一方面着手处理学潮运动,但与院长周拾禄在学生管理上有不同的意见,合作一年后两人产生嫌隙,1948年暑期周拾禄离校,由王志鹄接任院长。1949年5月南昌解放,随后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易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切入点,立体呈现正大农学院九年发展历程中的学科建设情况。就师资而言,虽历经播迁,院内总有名师留守;虽人数起伏不定,但这是时代所造成大学师资频繁流动的常态,并且正大农学院师资人数较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许多“前辈”,成为国内农学院中名师齐聚的“农学重镇”。就人才培养而言,农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使命之一,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置办齐整的教学材料,寻找合适的实习场所,总是为院内学子的成才尽心竭力,其学子也不负众望,毕业后或从事农业教育,或从事科研工作,虽领域不一,但都为国内农业教育及农业发展作出了一番努力。农学院的另一个使命是进行科研,服务农业。院内诸多科研立足于国情与江西地区的农业特色,并且农学院积极与其他农事机构开展合作,推广优良农产品种植,推广农学知识与技术,改良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此外,农学院还为农界人士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诸多服务。本文结语梳理了正大农学院办学的经验教训与所获成就,以期鉴古知今。中正大学农学院在发展变迁中有不足,如教师进修培训始终被耽搁,拟定的发展计划总是因故难以执行,这些都制约了农学院的长远发展。但是,瑕虽在,却不掩瑜。农学院创造了众多的成绩与辉煌,其培养的人才、强大的师资、科研的成果与服务都对江西农业乃至中国农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发展模式对当今倡导的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朱晨曦[3](2019)在《近代中国留法大学女教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子都被局限于家庭范围内,并以“贤妻良母”的身份为最终鹄的。近代以来,女子得以突破个体发展的性别限制,接受新式学校的专业训练,通过求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利。近代留学女子,先后共万余人,但已有研究中忽视了对留学人数仅次于留美的留法女性群体的研究。而在这些人当中,留法大学女教师因其鲜明的群体特征凸显出来。她们深受法国革命文化影响,呈现出女性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和强大能力,对女子解放运动和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做出重要贡献。本研究以留法大学女教师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留法大学女教师形成的社会背景;其次,概括了留法大学女教师的群体概况;再次,阐述了大学女教师前往法国留学的三种途径;从次,描述她们在法国的学习和各项社会活动;最后,从教学、学术研究、学校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阐明留法大学女教师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做出的独特贡献。在此过程中,通过对郑毓秀、潘玉良、冯沅君三个个案的剖析,突出留法大学女教师的独特性。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一、论述了近代中国女性留学法国的背景。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为女子留学法国提供了基础和平台,而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局限促使女性向外寻求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受法国革命文化的影响,“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促进以及中法政府的推动,留法大学女教师群体逐渐形成。二、从地域、家庭、学历和专业四个方面论述了留法大学女教师群体概况。留法大学女教师的地域分布呈现从东南沿海向内陆推进,并且,受各地勤工俭学运动影响较大的特点;家庭结构大多由官宦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和商贾家庭构成,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留法前的学历结构总体而言由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构成,留法回国后,大学女教师大多获得博士学位;专业结构主要以人文社会学科和艺术科为主。三、论述了留法大学女教师以强烈的求知欲望,克服重重困难,分别通过“勤工俭学”运动、官费留法、自费留法三种途径前往法国留学。以郑毓秀为个案,描述了郑毓秀在留法前与封建礼教、旧制度、旧统治阶级的不懈斗争,最后赴法留学寻求理想真谛。四、论述了留法大学女教师在法国刻苦的学习生活和丰富的社会活动。在法国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中,她们开阔了视野,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重点论述了留法大学女教师们受法国革命性的影响,积极勇敢地参加了多项革命活动。以潘玉良为个案,描述了潘玉良在留学法国期间,凭借自身的努力,重新塑造自我,走出身份泥潭。五、论述了留法大学女教师回国后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的成就。受法国教育经历的影响,留法大学女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新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吸引力和直观性;在学术研究中,她们往往注意跨学科的综合分析;在学校管理中,以平等的姿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革命性、政治性强。以冯沅君为个案。六、分析总结。留法大学女教师群体的形成是家国命运与女性解放综合作用的结果,她们在多重文化冲突中艰难完成了现代女性身份重构,积极投入到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中并做出重要贡献,推动近代女性角色建构和女子解放运动,唤醒了近代女子参政意识,架起了中法教育、文化交往的桥梁。

张希[4](2018)在《20世纪20年代留苏运动及其影响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还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遍地狼烟使得大批英杰渴望国家的统一。十月革命后,大批青年从苏俄的历史发展脉络看到了国家统一的曙光,他们渴望到苏俄学习革命理论。而苏俄从共产国际发展和支持中国革命的角度出发,也愿意吸收青年学子到苏留学,加之国共合作和先前留法勤工俭学的影响,一场规模宏大的政治留学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拉开序幕。这10年的留苏运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20年—1924年,这一时期主要由共产党单独派遣,这是留苏运动的兴起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925年—1927年,这一时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双方共同派遣留学生赴苏学习,这个阶段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涉及到了国共两党,还出现了专门供中国学生留学的学校,是留苏运动的高潮期。第三个阶段是1928—1930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共产党继续单独派遣留学生赴苏学习,人数虽然持续增长,但这一时期留学运动矛盾众多,留学生质量较之前比有所下降,随着中山大学的关闭,20世纪20年代的留苏运动归于沉寂。独特的背景和发展轨迹使得这次留学运动呈现出与其他留学运动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教学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留苏生党派严重,以及留苏运动深受中苏关系影响。这些留苏生并不像留美生那样学习系统的专业文化知识,也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而是集中精力学习列宁、斯大林式的马克思主义和苏联革命经验,并进行严格的思想改造,除了国民党留苏生以外,大都决心为无产阶级革命奋斗终生。显然,这是一个培养无产阶级战士的大熔炉,确实为中国革命造就了一大批党政和军事人才,对中国的政治军事影响至深。也有一小部分留苏生完全照搬苏联的理论教条来指导中国革命,对中国革命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留苏生还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成为共产党队伍里最具政治才华和军事本领的精英。

朱志峰[5](2018)在《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确立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既继承了中国封建社会已有的法律文化和法学教育思想,也深受近现代世界范围内先进的法律制度与法学教育的影响,在内忧外患、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求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实现了中国近现代法学院校的从无到有,实现了教学课程及方法从机械单一到灵活多样,法学教育从雏形框架到体系模式的奠基塑型,优秀法学人才从凤毛麟角到群英荟萃的升华与蜕变。从整体上审视和把握中国近现代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架构,梳理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的历史脉络,分析其基本模式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丰富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研究亦有助于丰富当代中国法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梳理与比较分析,旨在做到对其全面考量与整体把握。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结构展开,具体探讨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研究的选题背景、阐释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介绍研究思路及方法、创新之处及不足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这一部分主要从纵向上分析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系统梳理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基础与历史脉络。民国时期的法学人才培养是在当时政治矛盾尖锐激烈、国内外战乱不断,经济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困难,中国固有文化教育传统与舶来文化的冲突碰撞交融的特殊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先后经历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京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曲折发展历程。可以说,民国时期的法学人才培养,是在动荡中建构,在艰难中前行的,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第三部分,主要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这一部分主要从横向上对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理念及目的、培养体系及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进行整体梳理与分析总结,对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学院校进行个案分析。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基本形成了“养成硕学闳才”与“培养专门法政人才”相结合的培养目标体系;确立了国立大学法学院系、私立法科专门学校、教会大学三位一体的法学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归国任教法科留学生、国外法学专家及教师为主体的专兼职相融合的师资队伍,形塑以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相呼应的多样性的课程教学架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法学人才。国立北京大学法学院、东吴大学法学院与朝阳大学是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典型代表,后两者素有“南东吴、北朝阳”之美称,其法学人才培养已形成各自鲜明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和参考借鉴。第四部分,主要包括第六章。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进行概括总结,本部分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总结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当代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民国时期的法学人才培养既有其鲜明的进步性,取得了显着成绩,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譬如封建传统思想观念延习,移植照搬西方法学色彩浓厚等,却打造了中国近现代法学人才培养的基础模式,为中国现当代法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民国时期的法学人才培养,为当代中国法学教育及人才培养提供的启示镜鉴主要表现在:即唯有坚持统一规划与重点发展相结合,规范办学与多样建设相结合,借鉴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自主培养与公派留学相结合,理论涵养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才能激发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活力与创新能力,重朔有中国特色的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杰出的法学人才,增强中国法学教育在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贡献。

牛亚慧[6](2017)在《近代云南女留学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近代云南女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档案材料、期刊杂志、文史资料、地方志书等史料的梳理和分析,首次系统勾勒出了民国时期云南女留学生群体的基本面貌,补充了区域留学生研究史上云南女留学生的内容。本文通过探讨近代云南留学政策、女留学生概况、女留学生留学期间的活动以及她们留学回国后所做的贡献等内容,认为:第一,近代云南虽未制定系统的女性留学政策,但政府支持女性出国留学,她们多是自费留学或自费考取公费补给留学。第二,笔者所统计出的近代云南女留学生有78人,她们有以下特点:年龄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之间,集中分布在滇东北和滇中地区,家庭状况良好,出国留学前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留学国家主要在日本,其次是欧美国家,留学所选的专业多为教育和医学。第三,她们在留学期间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心社会,心系国家。第四,她们回国后在云南教育、医学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云南中小学教育、妇产科及儿科事业的发展。第五,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她们不仅改变了自身形象,为女性争取了就业、参政的权利,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己的婚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从早期现代化角度分析,近代云南女留学生对云南社会早期现代化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邵宝[7](2013)在《清末留日学生与日本社会》文中指出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肇始于清末的留日学生运动并不是最早的,但却是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与中日两国关系最为密切、对近代中国产生极大影响的留学运动。这一规模巨大的留学热潮,对清末留日学生而言,是一场涵盖从学问至生活习惯等众多领域的首批大规模海外体验;对日本社会而言,是首次接收的最大规模的外国人文化交流团。正是因为规模巨大,期间还经历了反复的调整,对两国造成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回顾清末以来的中国近代留学史,我们可以知道,引导清末留日热潮出现的三大因素是清政府驻日公使馆、1896年首批留学生以及日本教育家嘉纳治五郎。一般认为中国近代首批留日学生诞生于1896年,其实清政府驻日公使馆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开始有组织地在国内招募适龄青年,将他们派至公使馆内设立的东文学堂学习。这批学生前往日本学习的时间更早,学成后活跃于当时中日两国外交界,为清政府的对日交涉活动作出了积极贡献。清末时期,日本作为中国留学生的接收国,其本身受“富国强兵”、“脱亚入欧”等思潮影响,正在积极向欧美列强诸国派遣留学生,因此对中国留学生前来留学出乎意料,并未看到教育中国留学生的意义。不过,受到委托的嘉纳治五郎并没有拒绝,在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开始了对首批中国近代留日学生的教育。经过种种努力,嘉纳氏对首批留日学生的教育得到广泛认可,并受到清政府的高度评价。以此为契机,清政府奖励赴日留学,留学热潮由此蓬勃高涨。伴随着中国留学生的大批到来,日本国内接收并教育留学生的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渐次创设,其中有着接收清末留日学生大本营之称的宏文学院在教育留学生方面发挥了显着作用。宏文学院设置有普通科和速成师范科。普通科为使留学生掌握日语,授课时不设课堂翻译;而速成师范科由于修学期限较短,由课堂翻译协助教员进行授课。宏文学院调整留学生学习科目的时间分配,增加学生感觉困难科目的学习时间,尽可能地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在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留日学生学习效果显着:普通科教育方面,宏文学院的升学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速成师范教育方面,院长嘉纳治五郎利用广阔的人脉,遍请知名学者和教员,培养的大批速成师范科留学生,学成归国后构筑起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对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从日本方面来看,日本社会对接收清末的中国留学生,一开始从某种程度上政府和民间都持欢迎态度。1903年蔡钧密信事件时,留学生掀起罢课运动,日本社会对留学生还是持同情态度。伴随着留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由于部分留学生不务正业,沉迷于鸦片、嫖娼、赌博等不良嗜好中难以自拔,整个日本社会对清末中国的整体态度急转直下,由友好同情一变而为批判、詈骂。1905年发生的“留学生取缔规程”反对运动,更是加剧了日本社会对留学生态度的恶化。再加上报纸、杂志等媒体推波助澜的报道,不只是日本社会,甚至中国社会内部也对留学生的在日生活进行严厉批评,留学生由此陷入内外孤立的境地。围绕着1906年清政府推行的归国留学生考试结果,日本社会发出了批评日本留学生教育学校的声音。特别是对于速成教育,人们形成了质量低下的印象。中日两国社会回荡而起的对留学生教育学校的批评之声,最终导致了清政府停派速成教育留学生。速成教育是清末留学教育的主体,速成留学生的停派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清末留学日本运动终结。从留学生和留学生教育学校的关系来看,二者本来应该相互信赖、相互依存,但事实上双方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这道鸿沟来自于嘉纳与杨度的数次辩论。对留学生而言,他们对以嘉纳为代表的留学生教育学校主张的服从教育充满怀疑,怀疑其为清政府代言,对他们实行奴化教育。另一方面,嘉纳以其提出的“清国保全”、“唇齿相依”理论为指导,积极接收清末中国留学生,从事留学生教育事业。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嘉纳可以说也很难跳出日本大陆政策思想的影响。他的这种思想自然引起留学生的警惕和反对,因而两者难于形成彼此信赖的关系。从整个清末留学史的过程来看,可以说中日两国社会对留学生及留学教育学校态度的急转而下、留学生与留学生教育学校的对立关系等因素复杂地相互作用于一起,对清末留学生运动的终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直到今天,谈到中日两国关系,我们还经常会说一衣带水、历史悠久,有时候还能听到“同文同种”的说法,然而我们看到两国间的交流至今也仍然存在着冲突、摩擦与误解。贯穿于清末以来中日两国交流史的这一内容至今未有改变,但我们应该看到不管我们彼此对对方的态度是喜欢也好,讨厌也好,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中日两国彼此需要对方。中日两国交流事业已经跨入21世纪,希望本文研究的清末留日学生运动,能对此有些许启迪作用。

万佳玲[8](2012)在《民国时期的江西留学生》文中指出在近代中国的百年留学史上,各行各业人才辈出,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是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教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地处偏僻,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留学运动起步较晚。江西最早的留学生是由传教士带往美国的康爱德,最早的官费学生是1899以湖北官费赴日的熊垓和李盛衔,而江西本省官费留学生的派遣迟至1904年,发端严重滞后,但却发展迅速。在中国近代百年留学史上,江西留学生不管在人数还是成就上都是不可忽视的一支,虽然不如沿海以及湖南、四川等留学大省,在中部地区却是数一数二的省份,培养了大批人才。中国近代史纷繁复杂,政局多变,各个领域都充斥着剧烈地变革,留学生在这些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便以民国时期的江西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阐述其各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分析他们在政治、教育与艺术方面的贡献。在政治上,留学生领导的江西是辛亥革命的主力军,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时积极参与江西地方自治运动,深刻影响着近代江西的走向。在教育上,他们成为江西教育振兴的领军人物,是江西教育近代化的主力军,对地方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都有很大影响。在艺术上,他们为发展近代艺术不遗余力,促进近代美术、戏剧、音乐的发展与成熟,是近代艺术史上浓重的一笔。

梅良勇[9](2010)在《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又一力作——周棉主编《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二)评析》文中研究说明

余婉卉[10](2010)在《“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晚清民国留学生对异质文化的体验和传播,构成了西学东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异国和母国之间,在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他们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其跨文化性契合于形象学的研究条件和目标。当这群留学生进入想象性的文学叙事,成为一种混合了情感和思想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时,便以形象化的方式置换了缺席的异国原型,显示了时人在审视和想象着异国“他者”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其间所涉及到的回忆及其再现还往往具有寓言性质,表达了各种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范式,密切关联着身份认同、国族主义、权力等问题。浏览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在“被书写”和自我书写中,统一的留学生形象是不存在的,他们呈现出裂变多元的样态,要对之分门别类,企图从中浓缩出规律和共性,也是如此困难和牵强。他们的生成并未呈现出环环相扣的关系,要从中归纳出一条明晰的思想史主线分外艰难。这种形象多样性的特殊症结在于,留学在晚清民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留学生是彼时社会表情的一种表征。文化现象的庞杂性使得新兴的留学生群体难以被某种单一的形象所规约,犬牙交错的舆论在价值判断等方面影响了文学形象的塑造,而文学又参与到了众声喧哗的历史叙事之中。不过,在留学生形象的丰富多元之态中,仍有一种现象引人关注,即晚清民国文学对留学生的负面书写蔚为大观。许多文本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斥责留学生们的不学无术、行为败坏、怪行怪状。与这种道德谴责相对接的,是大量留学生角色的郁郁不得志。尤其在“五四”前后,留学生的深度自我刻画逐渐盛行,他们感伤自卑,流露出沉重的失落感。由此,当晚清民国的留学生在思想史、教育史、学术史中被奉为“一国之原动力”的精英人物时,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与留学史的宏观叙事之间裂开了缝隙。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为何如此热衷于从负面书写留学生?显然,勘测这一问题的症结,对理解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互动关系不失为一次有益的探索。首先,道德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的视点和诉求,由民族主义而生的政治焦虑使得留学生常常承受“恨铁不成钢”的关怀。这种亟欲从“天下”向现代国家的民族主义意识恰是西学东渐中的舶来之物。史实的吊诡在于:清朝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溃败,催生了规模庞大的留日潮。留日生在日本触碰到西方现代民族主义观念之后,向中国全面地引入了近代世界的民族国家框架,也萌生出对日本民族的排斥感。在民族主义话语的支配下,留学生以个体的遭遇象征民族的受难,易由自尊滑向极端的自卑。在文本的“再现”中,作为革命者的留学生将西方近现代民族主义话语替换为华夷之辨,以汉族本位建立民族认同;“国难当头”的语境令学术与救国成为一对矛盾体,留学生因而展开“经世致用与学术独立”的辩析。其次,全面留学的现象,正是建立在全盘西化的预设之上,留学生形象的负面色彩之所以如此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尊西崇新之风对晚清传统士人的冲击。西学新知的强势介入使旧式知识分子陷入身份危机之中,面对日渐“得势”的留学生,他们难以把握心态的平衡,故对留学生多“谴责”之声。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强调了留学生形象的诸种“洋派”表现,将他们刻画为“穿西装的文明人”。而“洋派”话语往往与误读相伴相生,不论是留学生的异域体验,还是他们对西学新知的理论引介,或多或少都忽略了“西方”本身的建构和西方思想的多面向。他们对基督教的理解,对“自由”等概念义理的阐扬可堪为例。在这尊西崇新的大趋势中,洋文凭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资本。留学生们构成了一个文化权力网络。在这种以现代学统为中心的等级性精英网络中,留学国别深刻地影响着留学生的话语权。再次,在古老中国迈入现代世界的时间转折点上,留学生形象承载着“现代”与“传统”的复杂关系,在语境的变化中,在多重身份的转换中,他们常常迷失方向,成为中西之间的矛盾体。其中,尤能暴露留学生传统意识的是隶属私人领域的女性观和情爱话语;而传统的性别观又在这种女留学生形象的建构中扮演了一个暧昧的角色。然而,所谓“中国/西方”、“传统/现代”,仍囿于二元对立思维。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亦新亦旧和亦中亦西其实是常态。传统未必是虚构的,但传统又着实是被建构的。忽视西方和中国文化传统自身演变的内在理路,从一元论的固有定势出发,文本中的留学生便注定要在对立中奔突,难以实现“中体西用”的目标。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受制于历史想象力和政治潜意识。但是,尽管文学作品不是历史教科书,它却道出了近现代留学史的另一面,呈现出一种风格化的现实。在这个意义上,虽然新历史主义已将“历史”归为一种文本的“修辞想象活动”,但文学叙事更能展现历史中的个人体验和潜意识场景,更能挖掘出宏大历史叙事之下的种种记忆。

二、中国近现代留学运动与农村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近现代留学运动与农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留苏学生与民主革命的关系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1.1 选题目的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大陆研究现状
        0.2.2 中国台湾地区研究现状
        0.2.3 苏俄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3.1 文献研究法
        0.3.2 历史学、政治学学科相结合
        0.3.3 个案研究法
    0.4 本文创新之处
1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留苏学生群体的形成
    1.1 中共留苏教育兴起的动因
        1.1.1 国际环境:中苏关系发展
        1.1.2 国内状况:革命运动发展
        1.1.3 思想准备:马克思主义传播
    1.2 中共留苏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2.1 中共早期留苏教育的兴起
        1.2.2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留苏教育的高涨
        1.2.3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留苏教育的延续
    1.3 中共留苏学生群体特征
        1.3.1 政治目的性强
        1.3.2 共同的信仰和严密的组织联结
        1.3.3 派系色彩浓厚
2 中共留苏学生对民主革命的历史贡献
    2.1 译介马列主义,充实中共民主革命的理论基础
        2.1.1 翻译马列着作
        2.1.2 创办革命刊物
        2.1.3 宣讲马列主义和苏俄革命经验
    2.2 任职党政军界,增强中共民主革命的干部力量
        2.2.1 中共领导层中的留苏学生
        2.2.2 中央苏区、陕甘宁特区政府领导层中的留苏学生
        2.2.3 革命军队领导层中的留苏学生
    2.3 领导参与军事斗争和工农运动,投身中国民主革命实践
        2.3.1 早期留苏学生与工农运动的发展
        2.3.2 军事留学生与民主革命军事斗争的胜利
        2.3.3 留苏学生与革命战争经典战例
3 中共留苏学生对民主革命的消极影响
    3.1 王明派系的形成,损失革命力量
        3.1.1 王明派系的形成与发展
        3.1.2 王明派系留苏时对留学生的迫害
        3.1.3 王明派系归国后对中共领导人的打击
    3.2 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运用
        3.2.1 革命力量遭受损失
        3.2.2 经济建设遭受破坏
        3.2.3 党的建设遭到破坏
    3.3 中共留苏学生对民主革命产生消极影响原因分析
        3.3.1 苏俄输出客观影响
        3.3.2 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水平低
        3.3.3 中国社会历史影响
4 中共留苏学生对民主革命影响的评价及现实启示
    4.1 中共留苏学生对民主革命影响的评价
        4.1.1 正面评价
        4.1.2 负面评价
    4.2 中共留苏学生与民主革命关系之启示
        4.2.1 科学对待马列主义
        4.2.2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4.2.3 坚持文明交流互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一)路数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构安排
第一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成立背景
    一、战时江西农业的现状与重要地位
        (一)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情况
        (二)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地位
    二、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的缺失
        (一)晚清时期
        (二)民国时期
    三、时代交织背景下的人才流动
        (一)江西农业人才的回流
        (二)战时农学人才的内迁
第二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发展态势
    一、胡先骕掌校时期——茁壮发展
        (一)充实图书资料
        (二)添置仪器设备
        (三)扩充实验场所
        (四)壮大发展院系
    二、萧蘧掌校期间——惨淡经营
        (一)迁校避战(1944年5 月—1945年8 月)
        (二)战后复员(1945年8 月—1946年11 月)
        (三)内战学潮(1946年11 月—1947年7 月)
    三、林一民掌校期间——艰苦奋斗
        (一)林一民与周拾禄
        (二)林一民与王志鹄
第三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师资队伍
    一、农学院的师资情况
        (一)师资人数、研究领域、留学学历
        (二)师资来源情况分析
        (三)教员“留守”原因之分析
    二、农学院的师资对比
        (一)与校内其他院系对比
        (二)与国内其他农学院对比
    三、农学院的知名师资
        (一)国内农学领域学科带头人
        (二)任职任教的四位学部委员
        (三)与农学院同甘共苦的教授
第四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人才培养
    一、农学院的学生情况
        (一)学生来源、招录人数、专业选择
        (二)学生成绩与培养质量
    二、农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法
        (一)结合实际设置科系专业与课程
        (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以实习检验学理
    三、学生毕业去向及院内知名校友
        (一)学生毕业去向及就业选择方向
        (二)农学院内各系知名校友
第五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
    一、农学院的科研工作
        (一)科研准备
        (二)科研活动
        (三)科研成果
    二、农学院的社会服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近代中国留法大学女教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1.问题提出
        2.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
        1.近代大学女教师群体研究
        2.留法女性研究
        3.留法学生研究
        4.女子留学研究
        5.留学教育研究
        6.女子教育研究
    (三)概念厘定
        1.大学
        2.大学教师
        3.留法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3.个案分析法
一、留法背景
    (一)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二)法国革命文化对女子留学法国的影响
        1.法国革命文化与新文化运动中妇女解放诉求的契合
        2.法国革命崇拜的发生与确立推动知识女性留学法国
    (三)“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
    (四)中国政府对女子留学的规制
        1.中国政府留学政策演变
        2.大学教员资格规定对女子留学的推动
    (五)法国政府对留法教育的支持
二、群体概况
    (一)地域结构
        1.从东南沿海向内陆推进
        2.各地勤工俭学运动的影响
    (二)家庭结构
    (三)学历结构
        1.留学前的学历
        2.留法回国后学历
    (四)专业结构
三、积极赴法
    (一)投身勤工俭学浪潮
    (二)积极争取官费留法名额
    (三)筹措川资自费留法
    (四)走出困境——郑毓秀
        1.退婚求学拒绝旧式人生
        2.初涉革命打破性别传统
        3.理想破灭赴法求真
四、在法剪影
    (一)刻苦的学习
        1.法语学习
        2.专业学习
    (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1.社会交往
        2.撰文
        3.学生社团与学生自治
    (三)积极勇敢的革命活动
        1.法国革命氛围的影响
        2.学习革命理论
        3.参与革命活动
    (四)重塑自我——潘玉良
        1.潘玉良在法国的学校生活
        2.潘玉良在法国的社会交往
五、学成报国
    (一)从事教学
        1.采用新式教学方法
        2.教学态度认真负责
    (二)学术研究
        1.文科
        2.理工科
        3.艺术科
    (三)学校管理
    (四)社会服务
        1.以文字推动社会发展
        2.支援革命战争
        3.支持妇女解放
        4.参加并创办社会团体
        5.中法交流的使者
    (五)深造自得——冯沅君
        1.教书育人
        2.着书立说
        3.支持革命
六、分析总结
    (一)家国命运与女性解放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在多重文化冲突中艰难完成现代女性身份重构
    (三)积极投入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并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20世纪20年代留苏运动及其影响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20世纪20年代留苏运动的原因
    第一节 特殊的时代背景
        一、中苏关系的发展
        (一)同北京政府的接触
        (二)帮助共产党建党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二、中国社会转折的新取向
    第二节 留苏运动产生的动因
        一、十月革命的曙光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留学的转移
第二章 20世纪20年代留苏运动的历程
    第一节 1920—1924 年留苏运动的兴起
        一、留苏前的准备
        二、留苏生的派遣与回国
    第二节 1925—1927 年留苏运动的高潮
        一、留苏生的选拔
        二、留学生的派遣
    第三节 1927—1930 年留苏运动的沉寂
        一、留学生的选拔与派遣
        二、留学生的回国
第三章 留学生的特征及生活样态分析
    第一节 留苏生人员构成
        一、籍贯分析
        二、党派分析
        三、民族分析
    第二节 留苏生在校的学习生活
        一、留苏主要学校简介
        (二)中山大学概况
        (三)其他院校
        二、留苏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情况
        (一)留苏生在东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情况
        (二)留苏生在中山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第三节 留苏生的矛盾纷争
        一、共产党留学生之间的斗争
        二、国共两党之间学生的纷争
        三、共产国际与留学生之间的纷争
第四章 20世纪20年代留苏运动的特点与影响
    第一节 留苏运动的特点
        一、教学脱离中国革命实际
        二、留学生党派色彩浓厚
        三、留苏运动深受中苏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留苏运动的政治影响
        一、对共产党方面的影响
        二、对国民党方面的影响
    第三节 留苏运动的军事影响
        一、造就优秀军事将领
        二、促进军事教育发展
        三、留苏生军事指挥上的失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关于民国时期法律教育和法学人才培养的研究
        (二)我国关于民国时期法律教育和法学人才培养的研究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历史基点及发展历程
    一、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历史基点
        (一)近代以来法学教育体系的萌芽
        (二)近代以来,法学专业人才的储备情况
    二、民国时期法学人才的培养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学人才培养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学人才培养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学人才培养
第二章 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目标
    一、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理念
        (一)近现代中国法学教育理念的发展演进
        (二)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理念的源起
        (三)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理念的构成
    二、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国家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各类法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章 民国时期法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及师资力量
    一、民国时期法学人才的培养体系
        (一)以大陆法系为主的大学法学院系
        (二)以英美法系为主的法政专门学校
        (三)以国际交流为主的法科留学活动
        (四)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
    二、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
        (一)民国时期法学师资的构成
        (二)民国时期法学师资的管理
第四章 民国时期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一、民国时期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一)《壬子癸丑学制》关于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规定
        (二)民国学制改革中关于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规定
        (三)南京国民政府对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统一规定
    二、民国时期法学专业的教学模式
        (一)以大陆法系为主导的理论(法典)教学模式
        (二)以英美法系为主导的案例(判例)教学模式
        (三)实践训练:以模拟法庭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五章 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法学院校的个案研究
    一、北京大学法学院
        (一)历史沿革
        (二)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置
        (四)教师队伍
        (五)人才成长
    二、东吴大学法学院
        (一)历史沿革
        (二)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置
        (四)教师队伍
        (五)人才成长
    三、朝阳大学
        (一)历史沿革
        (二)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置
        (四)教师队伍
        (五)人才成长
第六章 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与评价启示
    一、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一)派生性强,原创性差
        (二)环境复杂,发展艰难
        (三)体量较小,贡献率较大
    二、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客观评价
        (一)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进步性
        (二)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局限性
    三、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
        (一)统一规划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强化法学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性
        (二)规范办学与多样建设相结合,确立现代化立体式法学院校体系
        (三)借鉴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塑造中国特色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四)自主培养与公派留学相结合,形成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师资力量
        (五)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培育博学专长的复合型法学人才
        (六)“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升我国法学教育模式国际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近代云南女留学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本选题目前研究现状
    三、选题中基本概念的界定
    四、论文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第一章 近代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女学的兴起
    一、中国古代社会女性观与传统女子教育
        (一) 中国古代社会女性观
        (二) 传统女教
    二、中国近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女学的兴起
        (一) 中国近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二) 女学的兴起
        (三) 女子留洋
第二章 近代云南留学政策与女子留学概况
    一、近代云南留学政策
        (一) 日本留学
        (二) 欧美留学
        (三) 其他国家留学
    二、近代云南女子留学
第三章 近代云南女留学生概况分析
    一、近代云南女留学生概况一览
    二、近代云南女留学生群体分析
        (一) 年龄
        (二) 地域分布
        (三)家庭状况
        (四) 留学形式
        (五) 留学国别
        (六) 专业选择
        (七) 留学成果
第四章 近代云南女留学生留学期间的活动
    一、留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二、社会活动
第五章 归国女留学生对云南社会的贡献
    一、归国女留学生与云南教育
        (一) 教书育人
        (二) 学校管理人
    二、归国女留学生与云南现代西医事业的发展
        (一) 创办医疗机构和培养医务人员
        (二) 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
        (三) 义务为民众治病和普及儿科医疗知识
    三、投身革命事业
        (一) 从事战地救护的李俊英
        (二) 积极参加抗日活动的王浩兰
        (三) 宣扬爱国思想的张邦珍和秦淑贞
        (四) 不爱红妆爱戎装的罗衡
    四、其他贡献
余论
    一、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近代云南女留学生
        (二) 自我形象改变
        (三) 参政权利
        (四) 职业
        (五) 婚姻家庭
    二、从早期现代化视角看近代云南女留学生
    三、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清末留日学生与日本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末留日本动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中国近代的首批留日学生
        一、东文学堂培养的日语翻译人才
        二、驻日公使裕庚的积极斡旋
        三、与日本社会的交往
        四、留学效果及意义
    第二节 清政府留学生派遣政策的确立过程
        一、清末社会对新式教育的诉求
        二、日本方面接收中国留学生的态度
    第三节 清政府速成留学生的派遣与废止
        一、清政府留学生派遣的转向
        二、接收留学生的日本学校
        三、速成留学的终结
    小结
第二章 日本学校对留学生实施的近代教育——以宏文学院为中心
    第一节 宏文学院实施的近代教育
        一、嘉纳治五郎的教育设想
        二、普通科及速成师范科的教育内容
    第二节 留学生对近代日语形成产生的影响
        一、宏文学院的日语教授法
        二、教学相长:留学生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留学生日语学习观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清末留学生与日本社会的摩擦
    第一节 衣:受人嘲笑的服装与辫发
        一、辫发带来的不便与烦恼
        二、改易和服的良苦用心
    第二节 食:难以适应的饮食生活
        一、对日本饮食难以习惯与认同
        二、对日本饮食不习惯的解决办法
    第三节 住:空间狭小的榻榻米
    第四节 其他不同文化与生活习惯引起的摩擦
        一、噪音问题
        二、卫生问题
    第五节 留学生活对留学生日本观形成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留学生进行的革命活动
    第一节 革命取向的形成
        一、政治意识的觉醒
        二、清政府的防制与镇压
    第二节 代表性的革命活动
        一、拒俄学生军事件
        二、反对“留学生取缔规程”运动
    第三节 留学生的翻译及出版活动
        一、翻译团体及出版杂志
        二、对近代文化产生做出的贡献
    小结
第五章 部分留学生与日本女性的交往
    第一节 留学生的课外生活
        一、留学生的课外时间
        二、留学生与日本普通女性的交往
    第二节 留学生的嫖妓问题
        一、日本当时社会的娼妓问题
        二、留学生嫖妓带来的问题
    第三节 裸足与缠足:留学生女性审美观的变化
    小结
第六章 日本社会对留学生态度的演变
    第一节 清末留日学生与就读学校之间的关系
        一、嘉纳治五郎与杨度的辩论
        二、从服从教育到公理主义教育
        三、杨度的疑虑与嘉纳态度的变化
    第二节 日本社会对留学生的态度变化
        一、对留学生的初期印象
        二、对留学生态度的转变
        三、两国舆论对速成教育的批评
        四、嘉纳治五郎最后的努力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民国时期的江西留学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江西留学生概况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江西留学生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江西留学生
    第三节 民国时期江西留学生的特点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江西留学生与近代政治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江西留学生
    第二节 五四运动与江西留学生
    第三节 近代江西地方自治运动与江西留学生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江西留学生与近代江西地方教育
    第一节 留学生与近代江西小学教育
    第二节 留学生与近代江西中学教育
    第三节 留学生与近代江西高等教育
    第四节 留学生与近代江西职业教育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江西留学生与近代艺术
    第一节 傅抱石与近代美术
    第二节 熊佛西与近代戏剧
    第三节 程懋筠与近代音乐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为世界人"
    二、"欲说还休"的留学生
    三、相关既有研究述评
    四、本文理路
第一章 "鱼龙混杂,贤愚不分"的留学生
    第一节 多元而裂变的留学生形象
        一、晚清:被书写的留学生
        二、民国:留学生角色的个性化
    第二节 犬牙交错的社会表情
        一、作为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留学潮
        二、晚清民国留学生的差异性
        三、莫衷一是的议论
        四、大众传媒的介入
    第三节 蔚为大观的负面书写
        一、"留学生之怪现状"
        二、留学生的感伤与沉沦
        三、留学生的深度自我刻画:"零余人"
        四、媒体对留学生的负面评价
第二章 留学潮中的民族主义叙事
    第一节 民族寓言中的留学生
        一、晚清政治乌托邦中的留学生
        二、道德批判与进化论
    第二节 留日生:民族主义的引进
        一、甲午海战:从一个文明走向一个国家
        二、留日与厌日
    第三节 民族主义的张扬
        一、晚清留学生的排满话语
        二、留学生对归属感的呼唤
        三、学术与政治
第三章 留学生形象与"洋派"话语
    第一节 "洋派"文化的实践者
        一、"穿西装的文明人"
        二、精神资源的"洋派"
        三、"洋派"形象的文学动因
    第二节 "输西学入中国"
        一、再难关闭的世界之窗
        二、失意之人的书写
        三、异域文明:无法实现的零距离
        四、跨文化视野下的西方文明
    第三节 "洋派"话语的光环之下
        一、洋文凭:一种文化资本
        二、权力网络中的等级关系
第四章 留学生形象与"传统"
    第一节 传统元素在留学生叙事中的表现
        一、留学生的"旧"面貌
        二、形象制作者的传统意识
        三、传统元素的文学动因
        四、女性解放的反面:留学生的性别观
        五、女留学生形象的建构
    第二节 传统元素的地位
        一、思乡·乘船
        二、中西之间的矛盾体
    第三节 传统元素的变异
        一、作为传统标签的"辫子"
        二、传统的反向虚构:以"缠足"为例
        三、中体西用的可行性
余论
    一、留学生形象之为形象
    二、风格化的现实:留学的另一面
    三、文学与历史的话语竞争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中国近现代留学运动与农村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留苏学生与民主革命的关系研究(1921-1949)[D]. 张晓航. 辽宁大学, 2020(01)
  • [2]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D]. 郑瑶.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近代中国留法大学女教师研究[D]. 朱晨曦.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4]20世纪20年代留苏运动及其影响的历史考察[D]. 张希.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0)
  • [5]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研究[D]. 朱志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6]近代云南女留学生研究[D]. 牛亚慧. 云南大学, 2017(05)
  • [7]清末留日学生与日本社会[D]. 邵宝. 苏州大学, 2013(12)
  • [8]民国时期的江西留学生[D]. 万佳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9]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又一力作——周棉主编《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二)评析[J]. 梅良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0]“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D]. 余婉卉. 武汉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中国现代留学运动与农村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