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酵母和富硒酵母

富硒酵母和富硒酵母

一、高硒酵母与富硒酵母(论文文献综述)

孙朝阳[1](2020)在《富硒酵母的诱变筛选及其富硒条件的分析》文中指出富硒酵母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重要的人体有机硒补充剂,它来源于外源无机硒在生长过程中转化有机硒的酵母菌体,筛选出高水平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酵母菌株对富硒酵母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硒蛋白是富硒酵母中有机硒存在的一种主要形式,其含量不仅是衡量富硒酵母质量的重要指标,并且反映了酵母可以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能力。研究表明,硒代磷酸是硒蛋白合成的活性硒供体,由硒磷酸合酶(SPS)催化生成,该酶是硒蛋白合成的限速酶。鉴于SPS活性对H2O2的不耐受性,本论文将以H2O2为选择压力进行富硒酵母菌株的诱变筛选,并对诱变菌株的富硒培养条件进行分析。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酿酒酵母为起始菌株,叠氮化钠为诱变剂,H2O2为选择压力,经诱变、初筛、复筛,获得两株富硒水平高的菌株HXS-01和HXS-02。菌株HXS-01和HXS-02,经过48 h摇瓶富硒培养后,它们的总硒和产率分别比出发菌株高3.4?3.7倍和2.9?3.2倍,有机硒含量及产率分别比出发菌株高3.7?4.0倍和3.1?3.5倍,且以菌株HXS-02的富硒能力更高,其总硒含量和产率分别为2303.97μg/g和7 945.19μg/L,有机硒占总硒的百分比超过97%。(2)富硒菌株具有稳定的高富硒能力、高SPS活性和高硒蛋白含量。菌株HXS-01和HXS-02经连续6次传代后它们的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总硒产率、有机硒产率为出发菌株的3.9?5.2倍,表现出稳定的的富富硒和高转化有机硒的能力,且它们的硒磷酸合成酶活性和蛋白硒含量均显着高于出发菌株,SPS活性是出发菌株的1.7?2.1倍,菌体蛋白硒含量分别是出发菌株的1.9倍和2.1倍。(3)初步确定了富硒菌株的富硒条件。在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80r/min、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50 m L/250m L的条件下,亚硒酸钠的最佳添加时间和浓度为8 h和62.5μg/m L,最佳富硒培养时间为24 h;果糖、还原性谷胱甘肽、还原型辅酶Ⅱ对菌株HXS-02的总硒含量及产率、有机硒硒含量及产率有促进作用,三者适合的浓度分别是6 g/L、26 mmol/L和0.20 mmol/L。综上所述,以H2O2为选择压力可以有效筛选出富集有机硒能力高的酵母菌株,获得的富硒菌株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可以高水平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SPS活性分析和硒蛋白含量测定表明,耐H2O2的菌株具有高的SPS活性,而高SPS活性的菌株可能赋予了菌株具有高水平富集、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的能力。

张帆,谢丽,邹晓阳,朱建航[2](2014)在《响应面法优化制备高富硒产朊假丝酵母》文中研究说明考察了发酵条件对产朊假丝酵母富硒能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的筛选,对酵母富硒能力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亚硒酸钠浓度、初始p H值及培养温度,以胞内总硒含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培养时间30 h、加硒时间对数生长中期、亚硒酸钠浓度35 mg·L-1,初始p H 6.6、接种量10%、培养温度27℃、装液量150 m L/500 m L的条件下,最大的菌体生物量为6.87 g·L-1;胞内总硒含量达到12 639.7μg·L-1,硒含量为1 839.8μg·g-1,其中亚硒酸钠转化率为79.1%,有机硒含量占90%以上;胞内实际总硒含量与数学模型理论值12 518.8μg·L-1相差不显着,响应面法能较好地优化产朊假丝酵母富硒工艺条件。

谢丽[3](2014)在《产朊假丝酵母高产谷胱甘肽及富硒工艺研究》文中提出谷胱甘肽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对于肿瘤、癌症、抗衰老和内分泌失调的治疗有较明显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在医药、食品、饲料等行业;硒对于人体有着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缺硒会导致克山病、肝坏死、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硒主要以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无机硒毒性较高,有机硒具有生物活性强、吸收率高、毒性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谷胱甘肽和硒的转化是目前最经济、安全、实用的方法。本试验研究的内容及结论如下所示:(1)研究了新铜试剂法测定酵母提取液中GSH含量的可行性,考察HPLC和新铜试剂法测定酵母提取中GSH含量。对2种方法所测得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准确度、精密度、回收率、以及样品的测定值均能达到较高水平;新铜试剂法测定,准确度、回收率、以及样品的测定结果接近于HPLC法;由于新铜试剂法不可排除共存的其他含巯基化合物的干扰,其精密度要明显低于HPLC法。新铜试剂法适用于酵母提取液中GSH的测定,因酵母提取液中共存的其他含巯基化合物较少,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检测限低,测试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分析测定。(2)研究了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产朊假丝酵母发酵产GSH的影响,考察了胞内GSH的抽提方法、培养基组成及补加葡萄糖对GSH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的抽提方法为乙醇法;酵母粉与硫酸铵对胞内谷胱甘肽含量影响最大,以硫酸铵为氮源时GSH含量可达到25.48mg/g;补加葡萄糖的时间为接种后10h、补加量为16mL。最佳条件下得到菌体干重为8.14g/L,通过摇瓶发酵GSH产量为113.45mg/L,GSH产量提高了2.89倍。(3)研究了平板培养基中亚硒酸钠浓度对产朊假丝酵母菌株富硒能力的诱变情况。当平板培养基中添加亚硒酸钠时,菌株的颜色会变成红色,亚硒酸钠浓度越高颜色越深;在亚硒酸钠浓度超过1500mg/L时菌株的富硒能力达到最强,诱变后菌种富硒量是诱变前的5.6倍;利用选育的菌株进行实验,观察菌株数量与亚硒酸钠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产朊假丝酵母对亚硒酸钠的耐受力是有限的,当浓度超过50mg/L就会抑制菌体的生长。(4)研究了发酵条件对产朊假丝酵母富硒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的筛选,对酵母富硒量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为:亚硒酸钠浓度、初始pH及培养温度,以胞内总硒含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培养时间30h、加硒时间对数生长中期、亚硒酸钠浓度35mg/L,初始pH6.6、接种量10%、培养温度27℃、装液量150mL/500mL的条件下,得到的菌体生物量为6.87g/L;胞内总硒含量达到12639.7μg/L,硒含量为1839.8μg/g,其中亚硒酸钠转化率为79.1%,有机硒占90%以上;胞内实际总硒含量与数学模型理论值12518.8μg/L相差不显着,响应面法能较好的优化产朊假丝酵母富硒工艺条件。

王菲[4](2014)在《富硒酵母中硒蛋白制备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无机硒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通过酵母生长代谢过程,使无机硒转化到细胞内的蛋白质及多糖上,成为有机的形式。硒蛋白具有高生物活性及低毒性等优点,被认为是优先选择的硒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酿酒酵母为载体,研究了酵母富硒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硒蛋白提取及硒含量测定、硒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此研究为富硒酵母及硒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酵母富硒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30.00 g/L,牛肉膏7.00 g/L,尿素 8.00 g/L,亚硒酸钠 25.00 μg/mL,酵母粉 6.00 g/L,KH2PO46.00 g/L。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27 ℃,培养基pH 5.6,在发酵6 h时加入7.50μ吨亚硒酸钠/mL发酵液,9 h加入17.50 μg亚硒酸钠/mL发酵液,装样量为50mL/250mL,摇床转数为200r/min,培养时间为35h,接菌量为6%。富硒酵母生物量为8.15 g/L,富硒酵母总硒含量为3430.74 μg/L,酵母硒蛋白单位硒含量为1013.15μg/g。对酵母硒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酵母硒蛋白有较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还原能力,且体外抗氧化能力高于未富硒蛋白。聚丙烯酰胺电泳图谱显示,酵母硒蛋白与未富硒蛋白谱带基本一致,未见有蛋白消失或新蛋白带出现。傅立叶红外扫描(FTIR)图谱显示,酵母硒蛋白和普通酵母蛋白差别不大,富硒之后蛋白在1077 cm-1和526 cm-1处表现出较强的特征吸收峰,分别是H-Se键震动,Se=O键结构的特殊吸收峰。酵母硒蛋白扫描电镜(SEM)显示,酵母硒蛋白呈现大块的片状,而未富硒的酵母蛋白呈现较小的片状。这可能会导致蛋白的物理性质产生差异。

李媛媛[5](2013)在《硒酵母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硒(Selenium)是一种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具有诸多的生物学作用,而且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不可缺少的活性组成部分,可以保护生物膜的通透性,从而抑制一些人类常见病的发生。然而目前人体内的硒含量都处于缺乏状态,大多数情况下,天然食品中的硒含量也普遍很低,如果仅仅依靠天然食物来补充硒,这一途径是远不能满足人体正常需求的。酵母因为其生长速度快,培养方便,富含高蛋白、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成为了最广泛最安全的营养微生物,渐渐的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对于一些微量营养元素,酵母还具有很强的富集作用,更能将有毒无机硒转化为被人体吸收的有机硒,与其他的一些无机硒相比,富硒酵母存在以下几点优势:1.利用率高;2.毒性低;3.营养价值高;4.硒含量高;5.生理活性高。因此利用酵母来富集硒是一个安全又高效的办法,所以富硒酵母渐渐成为了目前科研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命名为Y1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实验材料,经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后,选育出了一株富硒能力强、菌体生物量高的突变菌株,同时确定出富硒酵母的最佳培养条件。1.将酵母细胞悬浮液经1mL0.1mol/L的NaNO2溶液和7mL pH4.4HAc-NaAc缓冲液处理14min后,在紫外线下照射8min,得到突变株Y12的生物量和硒含量最高,其菌体生物量由原来的8.83g/L提高到12.10g/L,硒含量由原来的611μg/g提高到832μg/g。2.对筛选出的高产Y12突变菌株进行五次传代培养后,没有发生回复突变,证明经复合诱变后的菌株遗传稳定。3.对不同类型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同时对培养基成分中碳、氮源和无机盐的种类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成分:麦芽浸粉1%、蔗糖2%、蛋白胨1%、尿素1%、KH2PO40.05%、MgSO40.1%。此条件下得到的菌体生物量为17.65g/L,硒含量为93μg/g。4.在单因素实验中,我们得出了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最高时的组合:硒添加量20ug/mL、培养时间40h、发酵温度28℃、接种量12%、装液量60mL/250mL。5.我们挑选出对突变株生物量和硒含量有明显影响作用的硒添加量、接种量和装液量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组合,此条件下的生物量为18.95g/L,硒含量为:993μg/g。

石俊[6](2013)在《富硒酵母生产工艺优化及酵母多糖抗PCV2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硒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生物学功能;酵母多糖是酵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约占细胞壁干重的80%,其和硒一样也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等,同时还具有吸附毒素、抗辐射等作用。富硒酵母既含有大量的有机硒(相对于无机硒,具有毒性低、利用率高以及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同时还有许多酵母多糖,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动物的健康。本试验通过摇瓶试验得出富硒酵母生产的最佳发酵条件,再利用得出的最佳发酵条件上发酵罐进行扩大培养,优化硒源和营养源的流加速度,最终生产出低成本的富硒酵母。同时,研究酵母多糖抗PCV2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为富硒酵母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1富硒酵母生产的摇瓶试验本试验通过摇瓶发酵试验对发酵液配方和pH进行优化,并观察分批补硒和分批补加营养对富硒酵母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液的最佳配方为葡萄糖90g/L、尿素3g/L、玉米浆干粉11g/L;最佳初始pH为5;与一次性添加相比,分批补硒可获得较高的生物量,且在5h、9h、13h时分批添加,生物量可达最佳;在对数生长晚期开始分批补加营养可以进一步提高富硒酵母的生物量,最终生物量可达9.8g/L,单位硒含量接近1700μg/g,硒转化率72.1%。试验2富硒酵母发酵罐扩大培养本试验把经摇瓶试验得到的最优发酵条件应用到发酵罐上,同时采用硒源和营养源流加的方式进行扩大培养。先以不同的恒定流速流加补充培养基,经三次恒流发现,最终生物量可以达到较高值,但是单位硒含量和硒转化率仍然较低,于是,在不同硒浓度条件下进行变速流加,最终发现在中等浓度硒条件下进行变速流加是生物量和单位硒含量达到理想值。生物量达43.76g/L,单位硒含量为1272.45μg/g,硒转化率为66.8%。试验3酵母多糖的抗PCV2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本试验先用MTT法得出酵母多糖对PK-15细胞最大安全浓度,再观察在PK-15细胞上酵母多糖对PCV2的抑制及直接杀伤作用,最后探讨了酵母多糖对PCV2黏附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酵母多糖对PK-15的最大安全浓度为125μg/mL;酵母多糖具有抗PCV2作用,其作用机理为抑制PCV2黏附细胞且能够直接杀伤PCV2。

孙平平[7](2011)在《富硒酵母的选育、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硒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之一,缺硒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天然食品中硒含量普遍较低,紧靠天然食物中的硒并不能满足人的正常需要,要保证人体健康,防治有关疾病,就应当有充分的硒摄入,通过摄取足够的硒来预防有关疾病的发生显得尤其重要,而无机硒毒性较高不能被人类所利用,通过植物和微生物将无机硒转化成有机硒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植物体内的硒含量普遍较低,因而通过微生物转化可以为人类提供高产价廉的有机硒产品。本文以实验室保存的生香活性干酵母为出发菌株进行了微生物富集硒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对出发菌株进行物理与化学复合诱变,获得了一株高生物量、高硒含量的菌株ZS-Y10。对诱变后菌株ZS-Y10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得出转速、装液量、初始pH对富硒酵母的生物量影响最为显着。再通过响应面法最终确定富硒酵母的培养条件为:硒含量为25ug/ml的麦芽汁培养基中,温度30℃,初始pH4.75,转速185r/min,接种量10%,装液量65mL/250mL,培养时间为40h,该酵母的生物量提高到13.69g/L,总硒含量提高到1310.34ug/g,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65%和53%。(2)初步研究了酵母ZS-Y10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在上述最优的发酵条件下,酵母突变株ZS-Y10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达到16.8U,是出发菌株—活性干酵母的3.2倍。该酵母在含Cu2+的培养基中生长时,其GSH-Px(?)舌性比未添加Cu2+培养时要高。在培养基里添加10-3mol/L的CuSO4,其GSH-Px活达到68.8U。(3)利用超声波辅助酶法对酵母菌进行破壁处理,以提取胞内硒蛋氨酸,并利用毛细管电泳进行测定。得到的最佳毛细管条件为:100mmol/L的Tris-磷酸为运行缓冲液,pH 3.0,分离电压25KV,柱温20℃,检测波长215nm,14min时出现硒蛋氨酸的特征峰,且分离效果较好。硒蛋氨酸浓度在5.0~1 OOug/mL时,浓度和峰面积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4560X-12447,R2=0.9995,线性关系良好。以信噪比(S/N)为3计,该毛细管电泳条件下,硒蛋氨酸的检测限为0.5ug/mL。利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来提取酵母细胞中的硒蛋氨酸,过程中硒蛋氨酸的含量有一定损失,提取效率为88%。(4)酵母ZS-Y10在含盐量为15%的含硒麦芽汁培养基中,可以生长代谢,但已受到部分抑制,到盐分为19.0%已经不能生长。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在加入15%的NaCl之后的麦芽汁培养基中,初始硒浓度为20ug/mL,摇床转速为180r/min,初始pH 5,装液量50mL/250mL,30℃下培养40h,酵母ZS-Y10的的生物量达到最高。将培养好的富硒酵母菌液加入到酱醅中进行后酵增香,酱油中各种基本成分的含量有所升高,并且酱油中总硒含量为1.10mg/L,其中有机硒含量为0.8mg/L。

晏传奇,张彦,李咏[8](2011)在《富硒酵母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富硒酵母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方勇[9](2010)在《外源硒在水稻籽中的生物强化和化学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硒是人类和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5亿亩左右,总产1.9亿吨左右,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和总产量的40%。全国有60%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年消费稻谷近1.8亿吨。我国稻米中的硒含量很低,而且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水稻的品种和种植环境决定的。大米对于以其为主食的人群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膳食硒来源。因此,通过生物强化的方式改善大米主食人群硒营养状况是可行的。硒元素的有益效果是由被体内消化的硒及其形态决定的,而不仅仅是总硒的含量,总硒含量已经不足以用来评价富硒产品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尽管叶面喷施生产的富硒大米的生物活性已被研究,为了理解富硒大米在体内体外所表现的活性机理,.需要进一步明确富硒大米中硒的具体存在形式及其生物有效性。本研究中,收集全国主要水稻产区不同品种大米样品,分析大米中硒含量水平,评价产区居民硒的膳食营养状况。以水稻为载体,通过叶面施肥的方式,将外源无机硒转化为人体易吸收的有机硒。应用金属组学的研究方法,明确硒在稻米中的主要存在形态,理解硒在水稻籽粒中的分布、吸收和转运规律。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硒在大米中生物大分子的分布及在蛋白中的存在形态,并用体外消化模拟法评价富硒大米蛋白硒的生物有效性。鉴定富硒大米中的含硒蛋白组,可望初步理解硒蛋白组的功能,解释富硒水稻体内体外活性的可能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全国主要水稻产区市售大米的硒含量,平均为0.022 mg/kg,不同品种大米的硒水平变辐较大,估算以大米为主食人群人均日硒摄入量为8.3-22.0μg/d,未达到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值50μg/d。因此,若长期食用低硒大米,硒的摄入水平明显偏低,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2.通过水稻叶面喷施硒肥,大米硒含量从对照组的0.032 mg/kg显着增加到0.207~1.790 mg/kg。精米,米糠,稻壳中的硒含量随喷施浓度增加而线性增加,硒主要集中分布在米糠中。在喷施适当浓度硒肥后,大米蛋白质含量显着提高,而硒肥对稻谷产量和其它营养成份淀粉,脂质和灰分没有显着性影响。随着喷硒肥浓度的增加,大米中Cu, Hg, Pb和Cd的含量显着降低。说明硒元素与重金属Cu, Hg, Pb和Cd之间存在拮抗作用。在适当的硒肥浓度下有利于稻米中的Mn和Fe元素吸收。富硒大米和普通大米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似。3.硒在富硒大米中,几乎不存在脂肪中,仅占总硒的0.03%,而少量以无机硒形式存在,占总硒的2.48%。硒主要以有机硒形式存在,接近总硒的54%结合于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在四类蛋白中,碱溶性谷蛋白是主要结合蛋白,占总硒31.3%。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碱法提取富硒大米中含硒蛋白,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NaOH浓度为0.08 M、提取温度30℃和提取时间3 h,提取2次,在pH 4.5条件下沉淀蛋白。制备的富硒大米含硒蛋白纯度为82.9%,硒含量提高至9.09mg/kg。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SEC-HPLC-ICPMS分析富硒大米含硒蛋白的消化液,主要以小分子量含硒多肽或含硒氨基酸存在,SeMet占总硒的52.3%。4.以超声波辅助,利用α-淀粉酶和蛋白酶ⅪⅤ顺序酶解,样品前处理时间从20h缩短为5h,同时避免了天然硒的形态转变,尤其是SeMet,有效地将普通大米和富硒大米的硒的提取率提高至92.8%和88.7%。利用IP-RP、SAX色谱联用ICPMS和nanoESI-MS鉴定出富硒大米中的主要形态为SeMet,占86.7%,还存在6.8%的无机硒SeⅣ,SeⅥ、少量SeCys2和痕量SeOMet.叶面喷施硒肥后,水稻籽粒中硒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的是SeMet,普通大米中SeMet的硒含量由26.7%增至富硒大米的86.6%。大米中无机硒的主要形态为SeⅣ,富硒大米酶解液中无机硒的含量比普通大米略高,未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水稻通过叶片吸收硒,在蛋白质的合成的关键时期,共用了硫代谢过程中一系列酶作用下,沿着硫的吸收和代谢途径,将硒转运至水稻籽粒中,以SeMet形式贮存在蛋白质中。5.水提、盐提、碱提和醇提方法硒的回收率分别为9.6%,16.8%、48.2%和14.9%,纯化后的蛋白结合硒的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碱溶谷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利用SEC-HPLC-UV-ICPMS测定四类蛋白分子量,结果表明,清蛋白和醇溶蛋白并不是硒的主要存在蛋白。硒主要存在于>7 kDa的碱溶谷蛋白和球蛋白。富硒大米碱溶含硒蛋白F1分子量为199.8 kDa,胰蛋白酶水解组分F1,利用第二维色谱capHPLC-ICPMS和nanoHPLC-Chip/ITMS,鉴定出3个含硒多肽的序列和分子量信息,并结合质谱数据库检索的方法,获得3个可能的蛋白,但蛋白中并没有SeMet的信息。

丁岚峰,徐世文,包玉清,刘伯臣,傅力,董晓波,催小文,韩丹丹,宋拓[10](2009)在《饲用酵母渐进加硒法及富硒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探讨渐进加硒法制备硒酵母的效果,硒添加量对饲用酵母的富硒量、产量及发酵液环境硒含量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渐进加硒法的富硒水平明显优于一次加硒方法,产量达641.69mg/100ml,酵母菌富集、转化有机硒的水平达634.28mg/kg;硒添加量在20mg/L之内时,饲用酵母富硒量与发酵液环境硒量成正相关,硒添加量>20mg/L时,饲用酵母吸收无机硒转化成有机硒的能力将受到无机硒的毒性作用,影响饲用酵母菌正常的生长繁殖。结论:合理的渐进加硒法可以用于富硒酵母的制备。

二、高硒酵母与富硒酵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硒酵母与富硒酵母(论文提纲范文)

(1)富硒酵母的诱变筛选及其富硒条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简表
一 文献综述
    1.1 硒及其分布
    1.2 硒与人体健康
    1.3 富硒酵母的筛选
    1.4 富硒酵母的发酵生产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二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2.3 主要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酵母菌诱变与筛选方法
        2.4.2 富硒酵母的生物量及硒含量测定方法
        2.4.3 酵母的硒磷酸合成酶活性测定方法
        2.4.4 酵母硒蛋白的制备方法
        2.4.5 酵母菌富硒发酵条件的分析
        2.4.6 统计分析方法
三 结果与分析
    3.1 菌种的诱变筛选
        3.1.1 出发菌株的生长曲线确定
        3.1.2 叠氮化钠和过氧化氢处理条件的确定
        3.1.3 菌株筛选及耐受性
    3.2 菌种的特性
        3.2.1 菌株性质
        3.2.2 菌株富硒能力稳定性研究
        3.2.3 富硒酵母菌株的硒磷酸合成酶活性分析
    3.3 诱变菌种的富硒条件分析
        3.3.1 诱变菌种生长和富硒的的时间动态
        3.3.2 硒添加时间对诱变菌株生长和富硒的影响
        3.3.3 硒添加浓度对诱变菌株生长和富硒的影响
        3.3.4 添加62.5μg/mL亚硒酸钠时诱变菌株生长与富硒的时间动态
        3.3.5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诱变菌株生长和富硒的影响
        3.3.6 还原型辅酶Ⅱ对诱变菌株生长和富硒的影响
        3.3.7 果糖对诱变菌株生长和富硒的影响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响应面法优化制备高富硒产朊假丝酵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培养基
    1.4 培养条件
    1.5 分析方法
        1.5.1 菌体干重的测定
        1.5.2 硒标准曲线的绘制
        1.5.3 产朊假丝酵母生长曲线的测定
        1.5.4 样品的消解[17]
        1.5.5 菌体胞内硒含量的测定[17]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分析
        2.1.1 生长曲线的绘制
        2.1.2 加硒时间对产朊假丝酵母生物量和总硒含量的影响
        2.1.4 亚硒酸钠浓度对产朊假丝酵母生物量和总硒含量的影响
        2.1.5 初始p H值对产朊假丝酵母生物量和含硒量的影响
        2.1.6 接种量对产朊假丝酵母生物量和含硒量的影响
        2.1.7 培养温度对产朊假丝酵母生物量和含硒量的影响
        2.1.8 装液量对产朊假丝酵母生物量和含硒量的影响
    2.2 响应面优化
        2.2.1 响应面法试验设计与结果
        2.2.2 模型评价
        2.2.3 响应面分析
        2.2.4 验证试验
3 讨论
4 结论

(3)产朊假丝酵母高产谷胱甘肽及富硒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谷胱甘肽的概要
        1.1.1 谷胱甘肽的结构
        1.1.2 谷胱甘肽的理化性质
        1.1.3 谷胱甘肽的生理功能
        1.1.4 谷胱甘肽的生产方式
        1.1.5 谷胱甘肽的检测方法
    1.2 硒的概要
        1.2.1 硒的理化性质
        1.2.2 硒的分布与存在状态
        1.2.3 硒的生理功能
        1.2.4 硒的有机化方法
        1.2.5 硒的检测方法
    1.3 硒与谷胱甘肽的相互关系
    1.4 高产谷胱甘肽酵母富集硒的研究
        1.4.1 酵母产谷胱甘肽的研究
        1.4.2 富硒酵母的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5.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5.2 主要内容
        1.5.3 创新性
第2章 新铜试剂法测定酵母提取液中 GSH 的可行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菌种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培养基的配制
        2.2.2 培养条件
        2.2.3 酵母提取液的制备
        2.2.4 对比实验
    2.3 分析检测方法
        2.3.1 菌体干重的测定
        2.3.2 HPLC 法测定 GSH
        2.3.3 新铜试剂法测定 GSH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4.2 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朊假丝酵母高产 GSH 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菌种
        3.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培养基及补加葡萄糖的配制
        3.2.2 培养条件
        3.2.3 酵母提取液的抽提方法
        3.2.4 单因素实验
    3.3 分析检测方法
        3.3.1 菌体干重的测定
        3.3.2 HPLC 法测定 GSH
        3.3.3 DNS 法测量葡萄糖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检测结果及分析
        3.4.2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朊假丝酵母高富硒能力菌种的选育及耐硒能力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菌种
        4.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培养基
        4.2.2 培养条件
        4.2.3 试验
    4.3 分析测试方法
        4.3.1 菌体干重的测定
        4.3.2 硒含量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检测结果及分析
        4.4.2 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响应面法优化产朊假丝酵母富硒工艺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菌种
        5.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培养基
        5.2.2 培养条件
        5.2.3 单因素试验
        5.2.4 响应面法试验
    5.3 分析测试方法
        5.3.1 菌体干重的测定
        5.3.2 硒含量的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5.4.2 响应面法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富硒酵母中硒蛋白制备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硒的研究概况
        1.1.1 硒的存在形式
        1.1.2 硒的生理功能
        1.1.3 补硒方式
    1.2 富硒酵母
        1.2.1 酵母富集硒的主要途径
        1.2.2 富硒酵母的研究进展
        1.2.3 富硒酵母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1.3 硒蛋白的研究概况
        1.3.1 硒蛋白简介
        1.3.2 硒蛋白的研究现状
        1.3.3 硒蛋白的种类及生理功能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和药品
    2.3 主要仪器
    2.4 试验方法
        2.4.1 培养基
        2.4.2 酵母菌培养方法
        2.4.3 富硒酵母生物量及硒含量测定方法
        2.4.4 酵母菌富硒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2.4.5 酵母菌富硒发酵条件的优化
        2.4.6 酵母硒蛋白的制备
        2.4.7 酵母硒蛋白抗氧化性的研究
        2.4.8 酵母硒蛋白结构的研究
        2.4.9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酵母菌富硒培养基组成优化
        3.1.1 酵母菌富硒生长曲线
        3.1.2 培养基组成单因素试验结果
        3.1.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3.2 酵母菌富硒发酵条件优化
        3.2.1 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
        3.2.2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发酵培养条件
    3.3 酵母硒蛋白纯度
    3.4 酵母硒蛋白硒含量
    3.5 酵母硒蛋白抗氧化性
        3.5.1 酵母硒蛋白还原能力
        3.5.2 酵母硒蛋白对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
        3.5.3 酵母硒蛋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
        3.5.4 酵母硒蛋白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
    3.6 酵母硒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
    3.7 酵母硒蛋白红外光谱分析
    3.8 酵母硒蛋白扫描电镜观察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硒酵母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硒的生物学作用
    1.2 硒的研究概况
        1.2.1 硒的分布及存在形式
        1.2.2 人体对硒的需求及硒的危害
        1.2.3 生物补硒的研究背景
    1.3 富硒酵母的研究现状
        1.3.1 富硒酵母的生产流程
        1.3.2 富硒酵母作为补硒剂的优势
        1.3.3 富硒酵母在家禽界的应用
    1.4 硒测定方法的研究
        1.4.1 样品的预处理
        1.4.2 硒的检测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富硒能力强的菌株的诱变选育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菌悬液的制备
        2.1.4 紫外线和亚硝酸的单一诱变
        2.1.5 复合诱变
        2.1.6 高产突变株的筛选及保存
        2.1.7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2.1.8 硒的测定
        2.1.9 消化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紫外诱变的结果分析
        2.2.2 亚硝酸诱变的结果分析
        2.2.3 紫外亚硝酸复合诱变的结果分析
        2.2.4 Y12遗传稳定性的结果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培养基成分对酵母富硒能力和菌体生物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菌种的活化
        3.1.3 种子培养及发酵培养
        3.1.4 生物量和硒含量的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培养基对菌体生物量的影响
        3.2.2 不同碳源对硒酵母中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氮源对硒酵母中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无机盐对硒酵母中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参数对酵母富硒能力和菌体生物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单因素实验
        4.1.3 培养条件的优化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发酵液中硒添加量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4.2.2 发酵温度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4.2.3 发酵时间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4.2.4 接种量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4.2.5 装液量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4.2.6 正交实验的结果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和联系方式

(6)富硒酵母生产工艺优化及酵母多糖抗PCV2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微量元素硒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1 硒在动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2 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3 硒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和代谢
        4 硒的生物学功能
        4.1 硒的抗氧化功能
        4.2 硒对免疫的作用
        4.3 硒对繁殖机能的影响
        4.4 硒与基础代谢
        4.5 硒与内分泌激素
        4.6 硒对肿瘤的作用
        4.7 硒的其他作用
        5 硒中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富硒酵母和酵母多糖的研究进展
        1 富硒酵母的研究进展
        1.1 富硒酵母的菌种
        1.2 酵母富硒机制
        1.3 富硒酵母的优势
        1.4 富硒酵母的生产
        1.5 富硒酵母研究现状
        2 酵母多糖的研究进展
        2.1 酵母多糖的组成和结构
        2.2 酵母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2.3 酵母多糖的生产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三章 富硒酵母生产的摇瓶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硒转化率公式的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基的优化
        2.2 初始pH的优化
        2.3 生长曲线的测定
        2.4 硒添加量的优化
        2.5 分批补硒
        2.6 分批补加营养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富硒酵母发酵罐扩大培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恒速流加
        2.2 变速流加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酵母多糖抗PCV2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细胞培养和病毒传代
        1.2 试剂材料
        1.3 MTT法测酵母多糖对PK-15细胞的毒性作用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猪圆环病毒2型DNA拷贝数
        1.5 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CV2感染阳性细胞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酵母多糖对PK-15细胞的毒性作用
        2.2 酵母多糖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
        2.3 酵母多糖对PCV2的直接杀伤作用
        2.4 酵母多糖抑制PCV2吸附细胞的作用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7)富硒酵母的选育、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硒的概述
        1.1.1 硒的理化性质
        1.1.2 硒的生物学功能
        1.1.3 硒在人和动物体内的代谢
        1.1.4 硒蛋氨酸的研究现状
        1.1.5 生物体补硒方式
    1.2 富硒酵母的研究与开发
        1.2.1 酵母的生物学特征及作为富硒载体的优越性
        1.2.2 酵母富集硒的主要途径
        1.2.3 酵母菌同化无机硒的机理
        1.2.4 富硒酵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概述
    1.3 富硒营养酱油的开发
        1.3.1 硒酱油的生产工艺
        1.3.2 酵母在酱油酿造生产中的应用
        1.3.3 富硒酵母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
    1.4 立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立题思路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复合诱变原生质体选育富硒能力强的酵母菌株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1.3 菌种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酵母菌硒含量的测定
        2.2.2 酵母菌生物量的测定
        2.2.3 酵母菌的培养方法
        2.2.4 酵母生长曲线的绘制
        2.2.5 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复合诱变流程
        2.2.6 诱变后酵母菌株的传代稳定性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
        2.3.2 紫外照射时间对酵母原生质体致死率的影响
        2.3.3 5-氟尿嘧啶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对酵母原生质体致死率的影
        2.3.4 诱变菌株ZS-Y10的形态观察及遗传稳定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菌ZS-Y10富硒发酵条件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仪器设备
        3.1.2 主要试剂
        3.1.3 菌种
        3.1.4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酵母ZS-Y10培养方法
        3.2.2 富硒酵母ZS-Y10的硒含量及生物量的测定
        3.2.3 活性干酵母富硒发酵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3.2.4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ZS-Y10的富硒发酵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活性干酵母富硒培养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3.3.2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ZS-Y10的富硒发酵条件
        3.3.3 验证性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酵母ZS-Y10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主要仪器设备
        4.1.2 主要试剂
        4.1.3 菌种
        4.1.4 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酵母培养方法
        4.2.2 酵母细胞破碎
        4.2.3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测定
        4.2.4 GSH-Px酶活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活性干酵母及酵母突变株ZS-Y10中GSH-Px的活性
        4.3.2 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的CuSO_4浓度对酵母GSH-Px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富硒酵母ZS-Y10中硒蛋氨酸含量
    5.1 实验材料
        5.1.1 主要仪器设备
        5.1.2 主要试剂
        5.1.3 菌种
        5.1.4 培养基
    5.2 实验方法
        5.2.1 硒蛋氨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5.2.2 酵母ZS-Y10培养方法及菌体收集
        5.2.3 富硒酵母中硒蛋氨酸酶法提取
        5.2.4 毛细管电泳的分析条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毛细管电泳条件的优化
        5.3.2 硒蛋氨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5.3.3 酵母ZS-Y10中硒蛋氨酸含量的测定
        5.3.4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
        5.3.5 精密度实验
        5.3.6 硒蛋氨酸标准溶液及酵母ZS-Y10中的硒蛋氨酸的测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富硒酵母ZS-Y10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
    6.1 实验材料
        6.1.1 主要仪器设备
        6.1.2 主要原料及试剂
        6.1.3 菌种
        6.1.4 培养基
    6.2 实验方法
        6.2.1 酵母菌生物量的测定
        6.2.2 酵母ZS-Y10的耐盐性实验
        6.2.3 在含NaCl培养基中ZS-Y10培养条件的优化
        6.2.4 酵母ZS-Y10在含盐培养基中生长曲线的绘制
        6.2.5 酱醅中加入酵母ZS-Y10培养液后酵增香实验
        6.2.6 酱油各项指标的选择及检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酵母ZS-Y10的耐盐性分析
        6.3.2 酵母ZS-Y10培养条件的优化
        6.3.3 酵母ZS-Y10生长曲线的绘制
        6.3.4 酱醅中加入酵母ZS-Y10培养液后酵增香实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富硒酵母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机体免疫力
2 抗氧化作用
3 保肝作用
4 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
5 其他药理作用
6 总 结

(9)外源硒在水稻籽中的生物强化和化学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缩写符号
表格索引
图形索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硒的研究进展
        1.1 硒的生物学功能
        1.2 硒的缺乏症
        1.3 人体硒的摄入量研究
    2 富硒食品的研究
        2.1 食物中硒水平
        2.2 硒的生物强化
    3 富硒水稻的研究
    4 硒的金属组学研究进展
        4.1 金属组学
        4.2 金属组学的研究方向、内容与方法
        4.3 硒的形态研究
    5 联用技术应用于硒形态分析研究
        5.1 样品前处理技术—硒的形态提取
        5.2 硒形态的联用检测器技术
        5.3 硒形态的联用分离技术
        5.4 分子质谱在硒形态结构鉴定的研究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6.1 目的和意义
        6.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全国水稻产区大米硒水平分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检测方法的回收率、检出限和准确性
        2.2 全国水稻产区大米硒含量分析
        2.3 大米产区居民硒的膳食营养评价
        2.4 全国部分水稻产区不同品种大米硒的含量分析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水稻的富硒效应及硒对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外源硒对水稻籽粒吸收硒的影响
        2.2 硒在水稻籽粒中的积累与分布
        2.3 外源硒对水稻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2.4 外源硒对水稻籽粒矿物质组成的影响
        2.5 外源硒对水稻籽粒有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2.6 普通大米与富硒大米氨基酸组成比较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富硒大米中硒的分布、含硒蛋白提取优化及其有效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富硒大米中硒的分布
        2.2 等电点沉淀蛋白的pH值筛选
        2.3 富硒大米含硒蛋白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
        2.4 富硒大米含硒蛋白提取工艺正交实验
        2.5 富硒大米与普通大米提取蛋白比较
        2.6 富硒大米含硒蛋白体外生物有效性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富硒大米中硒化合物的形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硒形态提取方法的筛选
        2.2 IP-RP-HPLC联用ICPMS的色谱条件优化
        2.3 SeOMet的合成与鉴定
        2.4 RP-HPLC-ICPMS定量分析方法的质量控制
        2.5 SAX-HPLC联用ICPMS的色谱条件优化
        2.6 富硒大米与普通大米中硒的化合物鉴定
        2.7 硒在水稻叶面向籽粒中吸收,转运及代谢的可能途径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富硒大米含硒蛋白和含硒多肽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富硒大米中含硒蛋白的分布
        2.2 富硒大米四类蛋白中含硒蛋白的分子量
        2.3 碱溶谷蛋白F_1组分中含硒多肽的鉴定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主要创新点
本论文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

(10)饲用酵母渐进加硒法及富硒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1.1.2 主要试剂及样品
        1.1.3 发酵培养液
        1.1.4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硒酵母制备方法
        1.2.2 硒添加量及环境硒对富硒酵母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
        1.2.3 酵母中有机硒含量的测定
        1.2.3. 1 标准曲线的制备
        1.2.3. 2 酵母中有机硒含量的测定[10, 11]
        1.2.4 酵母产量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曲线的测定
    2.2 硒添加量及环境硒对富硒酵母生产性能的影响
    2.3 渐进加硒方法
3 结论

四、高硒酵母与富硒酵母(论文参考文献)

  • [1]富硒酵母的诱变筛选及其富硒条件的分析[D]. 孙朝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响应面法优化制备高富硒产朊假丝酵母[J]. 张帆,谢丽,邹晓阳,朱建航.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06)
  • [3]产朊假丝酵母高产谷胱甘肽及富硒工艺研究[D]. 谢丽. 南昌大学, 2014(02)
  • [4]富硒酵母中硒蛋白制备及性质研究[D]. 王菲. 大连工业大学, 2014(04)
  • [5]硒酵母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D]. 李媛媛. 山西大学, 2013(01)
  • [6]富硒酵母生产工艺优化及酵母多糖抗PCV2作用的研究[D]. 石俊.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9)
  • [7]富硒酵母的选育、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 孙平平. 安徽工程大学, 2011(06)
  • [8]富硒酵母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晏传奇,张彦,李咏.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1(01)
  • [9]外源硒在水稻籽中的生物强化和化学形态研究[D]. 方勇.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10]饲用酵母渐进加硒法及富硒效果研究[J]. 丁岚峰,徐世文,包玉清,刘伯臣,傅力,董晓波,催小文,韩丹丹,宋拓. 中国畜禽种业, 2009(05)

标签:;  ;  ;  ;  ;  

富硒酵母和富硒酵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