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格局与中国和平崛起研讨会纪要

国际格局与中国和平崛起研讨会纪要

一、国际格局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刘春玲[2](2021)在《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人类应走向一条怎样的未来之路,世界应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等问题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客观现实,科学审视了当今世界秩序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社会的演化走向,深刻剖析了世界各国共生共存与全体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普遍规律。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求下,对“世界向何处去、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议题作出了及时的解答,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加快世界秩序变革,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力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客观现实有机结合的再一次伟大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视角聚焦于全体人类的共同利益之中,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人民的发展与全人类发展统一起来的宽广视野、博大胸襟与人类关怀。跟随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着重指向于全球治理的现实问题,为世界解决政治冲突、化解经济摩擦、加速文化融合、推进安全合作、破除生态困境等方面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革新、促进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前提与现实基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厚重的思想底蕴。纵观古今,无数思想家、理论家都曾经将人类的共同命运问题视为探讨的重点,尽管这些思想家并未作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明确表述,但他们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构思,对人类共同体概念的考察,对人类文明发展走向的思考,直至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时代价值。从《礼记》中的“大同”思想到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理论,都为共同体思想提供了智慧源泉,都对共同体精神进行了深刻揭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再次诠释,彰显了人文关怀与科学建构的有力统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人类发展观、世界秩序观与共同价值三方面的基本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涵的人类发展观,是对资本主义唯利益论的超越,在合作共赢、共生共荣的价值前提下建立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的世界秩序观,是对传统全球秩序的变革,在开放、包容、公正、平等的价值基础上,建立起团结合作的全球治理体系,并最终实现人类世界的长久和平与安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视人类的共同价值。每一个人都在同一个地球上生存与发展,因而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共通的,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人类可以形成普遍性的价值认识。包括和平、发展、自由、民主、正义等在内的人类共同价值,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价值主张。全文可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全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作出简要的概括。第二部分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来源进行全面总结,其中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思想三个小节。第三部分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理路进行详细的介绍。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主要特征、话语体系等多维视域进行考察。第五部分是从理论价值角度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出科学的评价,努力彰显这一思想在理论层面上的延续、发展、创新等价值意蕴。第六部分阐明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价值,重点介绍了我国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作出的努力,这其中包含了我国十八大以来的外交政策以及“一带一路”的切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聚焦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交往行为,旨在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与交往理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共生、共存与共荣,是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的新型外交理念,必然会为未来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世界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的完善作出卓越的贡献。千百年来,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一直都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憧憬。在全人类通力合作的基础上,美好的生活必然会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即是中国向世界许诺的光明未来。

闫东磊[3](2021)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国家利益分析》文中指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百年大变局下,世界发生诸多重大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在动态调整,表现为“非西方化与多极化并行”;世界经济重心从北大西洋到太平洋地区转移;全球治理正在由西方国家主导向西方与非西方国家共治转变;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社会撕裂现象严重;科技迅猛发展给世界带来众多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国家利益是现代民族国家推行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各国不断调整对外政策的准绳。每一个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及开展对外活动都是为了实现本国国家利益,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如此。在世界大变局下,各国利益在变化,中国利益也在变化。因此,在百年大变局下研究中国国家利益十分重要。全文包括绪论共五部分,在绪论中阐述了论文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并对该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第一章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家利益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百年”时间进行界定,对利益、国家利益及国家利益判定进行相应阐释。第二章从安全、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指出了国家安全利益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营造和平周边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及保障公民权益。中国政治利益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维护中国国际地位及建立公正的世界秩序。中国经济利益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创造公平贸易环境、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和提供经济增长新动力。中国文化利益是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生命力、提升民族认同感及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第三章分析了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指出了机遇是西方国家影响力呈下降态势、西方模式唯一性和话语权被打破、非西方在高新技术领域有望实现“弯道超车”、新产业科技革命为中国发展提供新动能。挑战是外部势力横加干涉中国内政的情况时有发生,中国周边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西方国家对中国打压逐渐升级,但从长远看,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第四章提出了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实践路径。从发展硬实力、提升软实力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硬实力上,着力发展军事、经济及科技;软实力上,肩负更大的国际责任,对国际传播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进行提升;加强与大国、第三世界国家、周边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成向东[4](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邴波[5](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黄冰[6](2020)在《大国竞争与区域合作 ——以中美日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制度竞争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关系研究一般认为,大国竞争会导致合作困难、体系动荡,甚至国际冲突。但是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验观察发现:虽然大国竞争日趋激烈,但是该区域却出现了整体上合作与发展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良好局面。为什么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大国竞争能够促进地区合作呢?大国竞争在什么条件下能够促进体系层面的合作?又是如何促进合作的?现实主义从根本上认为国家间利益是冲突的,大国竞争会带来负面效应。自由制度主义对于大国竞争带来的各种制度现象持一种辩证分析的态度,但未能具体解释大国竞争何时促进合作、何时阻碍合作以及二者之间如何转化。自由建构主义和社会学等认为大国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合作,却没有具体回答合作是如何得以推进的。总之,既有文献各有灼见,但关于大国竞争与国际合作的学理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在继承与发展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提出大国竞争促进区域合作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大国无战争以及全球化与复合相互依赖的国际政治现实与时代背景。该模型涉及的核心概念是“制度竞争”。制度竞争是当前大国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在上述前提下,大国通过发起、主导和维持国际制度,来追求获得更大相对收益、提升制度权力和增加自身影响力的一项国家战略。本文认为,国际制度具有多重性,其既是一种大国为实现自身私利而推行的战略工具,又是一种服务于区域公共利益、满足小国公共需求的国际公共产品,并且可以在实践过程中重新塑造和界定所有参与国的身份、偏好和利益。正是因为国际制度的这种多重性,大国之间才可以国际制度为载体展开对区域合作主导权与区域影响力的争夺,制度竞争也有了持续发挥促进区域合作效用的可能。该模型的具体作用机制包含两个过程。过程一:小国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随着自身发展与现实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大国竞争的存在,相关大国得以敏锐感知到这种需求的变化,并结合自身相较于其他大国的比较优势积极迎合需求,从而推动了制度竞争情境的出现。过程二:制度竞争可以通过调动和激发小国能动性推动大国社会化与制度建设,进而促进区域合作;小国能动性是指小国平衡大国和借重大国的能力;大国被社会化意味着大国逐渐内化了地区合作规范,重新界定了自己的身份和利益,尤其是将自身私利转变为区域公共利益,实现了私利与公利的认同;制度建设包括制度化、制度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务实合作。在制度竞争过程中,制度建设与大国社会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区域合作与发展得以不断前进。本文以中国、美国和日本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竞争为案例,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冷战结束以来,湄公河地区的跨境水资源开发、非传统安全以及经贸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公共需求随着时间更迭、区域发展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等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感知与迎合这种公共需求变化,中国参与并主导了澜湄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以及澜湄合作等国际机制,美国发起并主导了湄公河下游倡议与湄公河下游之友等国际机制,日本参与并主导了GMS合作机制与日湄峰会。中美日与湄公河国家的双向互动共同推动了湄公河地区制度竞争情境的出现。2010年湄公河流域爆发重大旱灾,将该地区跨境水资源管理需求推向前台。在这次突发自然灾害中,美国和日本以此为机,渲染“中国大坝威胁论”和“中国环境威胁论”。中国则反应迅速,采取多项措施尽力缓解负面影响。而湄公河国家既借美日之手向中国施加压力,又没有因此疏远中国,同时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明确传达了自己希望通过多方合作共同推动跨境水资源管理进展的需求。该事件使中国、美国和日本充分认识到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调整了各自的政策和利益认知。中国、美国和日本相继发起并建立了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湄公河水数据倡议以及绿色湄公河论坛等专门的水资源管理合作机制,并积极与湄公河国家开展多项务实合作。最终,大国制度竞争推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水资源管理议题的发展,使该领域区域合作得到加强。未来,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大国竞争仍将持续存在,仍然不乏产生分歧和冲突的可能,但是被社会化后的中美日已不再仅是各自为政,而是已经开始开展大国彼此间的协调和沟通。制度竞争在促进区域合作方面仍然有持续发挥作用的可能。

余晓强[7](2020)在《权力、权利、责任 ——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文中认为海洋秩序是基于特定海洋权力结构和观念结构基础之上形成的稳定状态。纵观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世界历史,世界海洋大致经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主导的海洋占有秩序(15世纪末至16世纪)、荷兰主导的海洋自由秩序(17世纪)、英国主导的海洋霸权秩序(17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二战后的海洋平等秩序(20世纪下半叶)、以及21世纪的全球海洋治理秩序五个阶段。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海洋秩序如何演进?主导海洋秩序演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海洋秩序的演变并不是海上权力转移的结果,权力转移只是海洋秩序变迁的一个方面。海洋秩序的变迁有两方面内容,权力结构和观念结构。权力转移和重组发生在行为主体之间,是物质格局的变化,海洋秩序只有在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观念结构发生变化时才能被视为质变。时代特征是海洋秩序演变的自变量。不同的时代特征造就了不同的时代任务和权力内涵,权力内涵是权力使用的合法性来源,在物质权力和权力内涵的相互作用下,海洋秩序得以形成。世界海洋秩序的五大阶段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分别为基督教扩张、商业自由竞争、海上权力争夺、反霸权和反殖民的民族独立运动、全球性海洋问题。在不同的时代特征下,海上权力的内涵也各不相同,宗教普世主义、天赋海洋自由、海权战略、海洋权利、海洋责任分别是不同时代权力使用的合法性来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占有、自由、霸权、平等、治理为主要海洋行为方式的海洋秩序。二战以后,在时代特征的作用下,海洋权力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物质权力使用的合法性逐渐降低,长期主导海洋秩序进程的权力因素开始让位于权利因素。进入21世纪,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了全球性海洋问题的频发,海洋治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海洋秩序开始由权利平等的分割理念开始向责任共担的整体理念转化。未来,海洋秩序将是以责任为基础的全球参与,最终实现“治”“理”共进和人海共生。

努尔扎旦姆·阿卜力米提[8](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研究》文中指出“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它不仅加快中国对外开放发展的步伐,而且也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五通”之一,是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根本保障,也为其他“四通”建设在沿线国家顺利进行提供社会和民意基础。民心相通增强沿线国家人民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了解,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发展中国对外交流,促进“一带一路”顺利落实,最终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亚国家即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地区和中国的邻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战略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决于中亚国家的支持并积极参与。因此,得到中亚国家的支持必须做好“民心相通”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几年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政治互信持续增强、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人文合作不断密切,并且双方围绕民心相同这一目标,在各领域展开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规模庞大的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虽然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民心相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沟通效率、更加注重沟通渠道和方式。本文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多学科交叉法等多种方法,围绕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建设合作交流,首先对古丝绸之路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进行历史回顾,进而梳理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民心相通领域所取得的成果,阐述民心相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最后对未来“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使民心相通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方晓霞[9](2020)在《网络爱国主义的非理性问题及引导教育探论》文中研究指明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网络爱国主义是随着互联网的传播发展而衍生的新表达形态,它不仅体现着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还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近年来,在国家尊严被侮辱、国家利益被损害之时,网民凭借网络的开放性与传播的迅即性,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并形成声势浩大的网络爱国主义表达,但一些偏激、极端的网络爱国主义表达也夹杂于纷繁的网络爱国信息中并广泛传播。这些未经理性慎思的网络爱国表达,使得爱国动机与爱国效果相悖,不仅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因此在洞察网络爱国主义非理性问题的表现、剖析网络爱国主义非理性问题的成因的基础之上,提出针对网络爱国主义非理性问题的引导教育对策来引领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理性地表达自身的爱国情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已有研究成果与热点网络爱国主义事件展开梳理的基础之上,在第一部分首先界定了爱国主义与网络爱国主义的概念。其次论证了我国网络爱国主义生成的社会条件,并依据我国网络爱国主义事件的发展特点,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大阶段。最后阐明了我国网络爱国主义在现当下的Web2.0时代的新表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网络爱国主义非理性问题的主要表现。以对理性爱国与非理性爱国行为的界定为依据,运用理论解析与个案例证相结合的方式,指出我国目前网络爱国主义的非理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网络虚拟性下爱国思想狭隘化、网络片面性下爱国情感盲目化、网络匿名性下爱国行为极端化。第三部分探析了网络爱国主义非理性问题的成因及危害性。从网民主体心智发展不成熟导致的事实理解偏差、网民重自我表达轻规则意识导致的行动目的偏差、爱国热情网络表达的矛盾性导致的情感表达偏差三方面进行了成因剖析,指出了非理性的网络爱国表达不仅会扭曲网络爱国主义,还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等危害性。第四部分论证了网络爱国主义理性引导的价值指向及其教育意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网络爱国表达所秉承的价值指向应是感性与理性、认知与行为、民族自信与全球视野的统一,而对网络爱国主义下理性爱国内涵的引导教育有利于培养网民形成独立的思辨能力、强烈的责任意识、敏锐的政治意识来助推自身与国家社会的共同发展。第五部分重点探究网络爱国主义理性引导教育的对策。针对网络爱国主义非理性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形成原因,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引导教育:一是珍视网民的爱国热情,二是提高网民理性爱国的思辨能力,三是培育网民理性爱国的素养,四是优化网络爱国主义的教育环境;从而规范网民的网络爱国表达,让理性平和的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发挥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的强大力量。

李小波[10](2020)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文中指出自从美国着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以来,软实力理论的影响却早已“溢出”美国国境,在世界各国“发酵”和“本土化”,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国策、促进发展的重要参考性理论。他将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作为软实力最重要的三种资源加以阐述。而文化首当其冲,成为软实力构成要素中的基础成分与核心内容,直接决定国家软实力的强度和深度,因此文化软实力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源于西方理论界的权力概念,是建立在西方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霸权和西方价值观。在全球化时代,要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反映时代特性和人类发展趋势,更要体现本国的特色和价值取向。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理论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不应该照搬约瑟夫·奈的思想,而是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中国化,才能彰显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由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研究是在西方学者提出软实力概念之后才开始的,因此当前的有些研究过于依赖西方的软实力研究成果,导致了研究成果与中国实际的脱节。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古国和社会主义的大国,发展完善软实力学说,构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仅是实践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界的责任。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作为重要借鉴,力图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内涵从西方语境中转移到中国语境之下,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文化软实力概念进行分析与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策略和措施。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组成,其中正文包括五部分。第一章文化软实力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渊源。本章从分析总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内涵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与软实力思想相关或相近理论的开端、发展和走向,这是界定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本研究逻辑基点的理论前提。本章分为三节,分别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分析和界定寻找理论源头与支撑。第二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规定。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阐释在中国语境之下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涵,着力阐述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它与西方话语下的文化软实力到底有何不同。本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诠释、主要特征以及发展目标三个方面对文化软实力加以界定。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软实力的探索历程。本章分为五节,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中共历代领导集体的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清晰地展现和总结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思想的探索和认识过程,也是对文化软实力在中国语境下进一步地诠释和升华。第四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境况。本章分为三节,首先分析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所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和中国的和平崛起。在此背景下总结得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中国文化日益影响整个世界。并总结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难题,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整合难题以及中国的国际舆论引导力不足的难题等。第五章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策略和措施。本章分为三节,结合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主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三个方面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给出建议。

二、国际格局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格局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2.2.1 历史背景
        2.2.2 经济社会背景
        2.2.3 国际背景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5.1 文艺论
        5.1.1 文艺的特性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5.2 宗教论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5.3 网络文化论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8.1.1 文化交往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9.3.1 理论意义
        9.3.2 实践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难点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支撑
        (一)“仁者爱人”的和平情怀
        (二)“德法相行”的治理之道
        (三)“见利思义”的价值判断
        (四)“和而不同”的文化积淀
        (五)“天下大同”的世界理念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奠基
        (一)“自然形成的共同体”
        (二)“抽象的或虚幻的共同体”
        (三)“真正的共同体”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外交思想嬗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战略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经验
        (三)十八大以来的外交理念演进
    注释
第三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理路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二)世界格局演进呈现复杂之势
        (三)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客观要求
        (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内在要求
        (二)当代中国开放发展模式的路径探索
        (三)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脉络
        (一)萌芽阶段:实现海峡两岸互惠融同的“命运共同体”
        (二)形成阶段: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深化阶段:全面推动构建内涵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注释
第四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多维视域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一)树立国际权力观,迈向政治共同体
        (二)弘扬共同利益观,迈向经济共同体
        (三)倡导新型文明观,迈向文明共同体
        (四)坚持整体安全观,迈向安全共同体
        (五)构建绿色发展观,迈向生态共同体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特征
        (一)构建世界发展整体性的战略布局
        (二)完善全球治理法制性的正义弘扬
        (三)推动人类社会应然性的实然选择
        (四)彰显协同发展公共性的价值共享
        (五)促进社会发展科学性的文明场域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话语体系
        (一)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二)深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
        (三)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共识
    注释
第五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价值
    一、一脉相承的理论延续
        (一)对唯物史观的最新发展
        (二)对人类命运主题的传承
        (三)对共同体形式的时代创新
        (四)对改变世界的功能性认知
    二、继往开来的理论发展
        (一)概念构成凸显综合性
        (二)思考方式凸显包容性
        (三)发展样态凸显过渡性
        (四)演变动力凸显时代性
        (五)实践方略凸显具体性
    三、立足时代的现实创新
        (一)在总体规划上,实现了从理想追求到现实方案的转变
        (二)在设计理念上,实现了从西方思维到中国智慧的转变
        (三)在价值选择上,实现了从对抗博弈到命运与共的转变
        (四)在领导主体上,实现了从资本驱动到政党引领的转变
        (五)在构建路径上,实现了从制度革命到全球治理的转变
    注释
第六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价值
    一、努力构建全球伙伴合作关系
        (一)准确定位外交关系关键环节
        (二)不断扩大筑牢伙伴关系网络
        (三)积极参与推进国际治理体系变革
    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科学评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问题
        (二)在推进全球治理上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三)统筹处理好全球治理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关系
    三、共同搭建“一带一路”国际交往新平台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二)“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
        (三)“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国家利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一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家利益的内涵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出背景
        (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具体内涵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表现
    二、国家利益的内涵
        (一)利益的内涵
        (二)国家利益的内涵
        (三)国家利益的判定
    注释
第二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国家利益的内容
    一、中国安全利益
        (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
        (三)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四)维护海内外中国公民各项权益
    二、中国政治利益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维护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三、中国经济利益
        (一)支持建立多边贸易体制,为中国经济创造公平的贸易环境
        (二)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拓展中国经济发展新空间
        (三)打造经济合作的新平台,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四)着力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四、中国文化利益
        (一)提高中华民族认同感
        (二)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
        (三)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
    注释
第三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机遇和挑战
    一、维护中国国家利益面临的机遇
        (一)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影响力呈下降态势
        (二)西方与非西方关系的不对称性正在逐步缩小
        (三)非西方话语体系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升
        (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二、维护中国国家利益面临的挑战
        (一)西方国家民族主义抬头,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
        (二)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影响中国安全稳定
        (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升级施压
        (四)周边国家对中国发展快速的疑虑增加
    注释
第四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路径
    一、发展中国硬实力,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
        (一)提升中国军事实力,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震慑力
        (二)提升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经济实力
        (三)提升中国科技研发能力,增强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二、提升中国软实力,塑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三)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增强国际认同感
        (四)肩负更大的国际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三、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一)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壮大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共同力量
        (二)提升中国战略能力,强化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引领作用
        (三)加强与主要大国交流,发展长期稳定的大国关系
        (四)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五)强化与周边国家关系,推动区域合作深入发展
        (六)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支持国际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一、人民性
        二、实践性
        三、发展性
        四、包容性
        五、正义性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5)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一、国家整体形象
        二、新疆局部形象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第一节 “空间”概述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一、领土认同
        二、地理形象
        三、国防意识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一、地理景观
        二、城市与乡村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二、绿洲生态空间
        三、草原生态空间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寻找女人
        二、寻找男子汉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三、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一、家国情怀
        二、家国同构叙事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一、民俗
        二、影视民俗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一、物质民俗文化
        二、社会民俗文化
        三、精神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一、内容创新不足
        二、传播渠道障碍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结语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大国竞争与区域合作 ——以中美日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制度竞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东亚区域主义与区域合作
    二、研究问题:大国竞争可否促进区域合作
    三、理论框架和研究设计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大国竞争的体系后果
    第一节 现实主义:冲突分歧与合作困难
    第二节 制度主义:关于阻碍或促进合作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规范、过程与网络:合作进化与小国能动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模型:制度竞争与区域合作
    第一节 大国无战争、全球化与复合相互依赖
    第二节 制度竞争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三节 制度竞争促进区域合作的作用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缘、进程与需求概况:GMS公共需求分析
    第一节 GMS的地缘意义与概况
    第二节 GMS开发合作的历史进程与公共需求发展变化
    第三节 GMS公共需求概览及域内合作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日博弈:GMS制度竞争情境的出现
    第一节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澜湄合作
    第二节 亚太再平衡与美湄合作
    第三节 美日同盟、政治大国梦想与日湄合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境水资源管理:GMS制度竞争与区域合作
    第一节 GMS跨境水资源管理议题分析
    第二节 2010 年重大旱灾、中美日竞争与GMS国家能动性
    第三节 中美日制度竞争与GMS水资源管理发展合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发展与大国协调
    一、中美日竞争背景下的GMS区域发展
    二、大国协调与未来议程
    三、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权力、权利、责任 ——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三、章节安排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海洋秩序演进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时代特征、权力内涵与海洋秩序的演进
第二章 殖民主义兴起、扩张性权力与海洋占有秩序
    第一节 殖民主义兴起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权力内涵——基督教扩张主义
    第三节 海洋占有秩序
第三章 资本主义兴起、竞争性权力与海洋自由秩序
    第一节 资本主义兴起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权力内涵——海洋自由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海洋占有到海洋自由
第四章 资本主义大发展、控制性权力与海洋霸权秩序
    第一节 资本主义大发展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权力内涵——战略控制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海洋自由到海洋霸权
第五章 反殖民主义浪潮、权利性权力与海洋平等秩序
    第一节 反殖民主义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权力内涵——海洋权利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海洋霸权到海洋平等利用
第六章 全球化时代、责任性权力与海洋治理秩序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权力内涵——海洋责任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权利分割到责任共担
结论
    一、研究发现
    二、研究启示:中国责任与海洋秩序的演进
参考文献
致谢

(8)“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民心相通的基本内涵与目标任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一带一路”
        2.1.2 “民心相通”
        2.1.3 “一带一路”与“民心相通”
    2.2 民心相通的内涵与外延
    2.3 民心相通的目标任务
        2.3.1 短期目标:消除误解、夯实社会民意基础
        2.3.2 长期目标:强化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3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的基础与现实意义
    3.1 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的基础
        3.1.1 古代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往
        3.1.2 中亚国家独立后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往
        3.1.3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展开的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3.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的现实意义
        3.2.1 有利于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稳定和友好发展
        3.2.2 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3.2.3 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战略互信的建立和提升
第4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发展状况
    4.1 文化交流与合作
        4.1.1 举办丰富多样的丝路文化交流活动
        4.1.2 开展文化互访活动
    4.2 教育交流与合作
        4.2.1 中亚地区的汉语推广和孔子学院的建立
        4.2.2 互派留学人员
    4.3 体育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4.3.1 旅游业蓬勃发展,民心相通不断增强
        4.3.2 体育合作不断加深民心相通
    4.4 科技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4.4.1 科技交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4.2 医疗卫生合作
    4.5 媒体与民间交流与合作
        4.5.1 中国媒体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
        4.5.2 民间交流形式多样化
第5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的影响因素与面临的问题
    5.1 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的因素
        5.1.1 积极因素
        5.1.2 消极因素
    5.2 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面临的现实挑战
        5.2.1 “中国威胁论”对中亚的影响
        5.2.2 文化交流不平衡
        5.2.3 民心相通建设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不足
        5.2.4 外部势力的干扰
第6章 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的对策建议
    6.1 妥善应对“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努力改善在中亚的国家形象
    6.2 充分利用促进民心相通的多元渠道
        6.2.1 政府部门大力推进民心相通
        6.2.2 跨国企业要发挥好引领作用
        6.2.3 加强民间交流,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
    6.3 继续落实好已经取得成效的各种合作项目,扩大受众面
        6.3.1 量力而行,做好相互培训和文化合作工作
        6.3.2 继续发挥好孔子学院的作用
        6.3.3 在新闻报道、电影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网络爱国主义的非理性问题及引导教育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一、网络爱国主义的发展脉络及新表现
    (一)爱国主义与网络爱国主义
        1.一般爱国主义界说
        2.网络爱国主义概念辨证
    (二)网络爱国主义生成的社会条件
        1.全球化机遇与挑战下网民国家意识凸显
        2.国家快速发展下网民民族自信心增强
        3.网络技术发展提供表达爱国情感的新平台
    (三)网络爱国主义的发展脉络
        1.网络爱国主义第一次浪潮(1996 年-2005 年)
        2.网络爱国主义第二次浪潮(2006 年-2012 年)
        3.网络爱国主义第三次浪潮(2013 年至今)
    (四)网络爱国主义的新表现
        1.网络商业迷群文化下爱国情感“粉丝化”抒发
        2.网络青年亚文化下爱国话语“娱乐化”表达
        3.网络即时交互性下爱国群体“草根化”集结
二、网络爱国主义表达的非理性问题
    (一)理性爱国与非理性爱国的辨析
        1.理性与非理性
        2.爱国表达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二)网络爱国主义非理性问题的表现
        1.网络虚拟性下爱国思想狭隘化
        2.网络片面性下爱国情感盲目化
        3.网络匿名性下爱国行为极端化
三、网络爱国主义非理性问题的成因及危害性分析
    (一)网络爱国主义非理性问题的成因分析
        1.事实理解偏差:网民主体心智发展不成熟
        2.行动目的偏差:网民重自我表达轻规则意识
        3.情感表达偏差:爱国热情网络表达的矛盾性
    (二)网络爱国主义非理性问题的危害性
        1.扭曲与抹黑网络爱国主义
        2.拉低网民素质和影响社会稳定
        3.损害国家形象和导致外交被动
四、网络爱国主义理性引导教育的价值指向及其意义
    (一)网络爱国主义理性引导教育的价值指向
        1.深厚理智的网络爱国主义: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2.稳重务实的网络爱国主义: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3.开放包容的网络爱国主义:民族自信与全球视野的统一
    (二)网络爱国主义理性引导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网民形成独立的思辨能力以提升自身素养
        2.有助于网民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以构建和谐社会
        3.有助于网民形成敏锐的政治意识以维护国家形象
五、网络爱国主义理性引导教育对策
    (一)珍视网络爱国主义中网民的爱国热情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国民心态
        2.用爱国主义影视文化涵养爱国志向
    (二)提高网络爱国主义中网民理性爱国的思辨能力
        1.发挥主流媒体与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2.拓宽网络时代网民理性爱国的国际视野
    (三)培育网络爱国主义中网民理性爱国的素养
        1.加强网络时代网民媒介素养培育
        2.教育网民遵循理性爱国的网络道德规范
        3.引导网民重视对自身爱国言行的检视与反省
    (四)优化网络爱国主义的教育环境
        1.在法治轨道上开展网络爱国主义教育
        2.丰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建立有效的网络监测与预警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文化软实力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一、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理论
        二、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理论
        三、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节 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一、普列汉诺夫的文化理论
        二、列宁的文化理论
        三、卢森堡的文化理论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规定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一、文化的界定
        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义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特征
        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
        二、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方向
        三、以和谐共生为基本价值取向
    第三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目标
        一、文化自觉
        二、文化自信
        三、文化自强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软实力的探索历程
    第一节 毛泽东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
        一、开始从“文化力”的层面认识文化
        二、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三、高度重视文化的安全性
    第二节 邓小平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
        一、创造性地提出“精神文明”的新命题
        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着名论断
        三、重视发展教育
    第三节 江泽民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
        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三、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建设
    第四节 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一、文化生产力思想
        二、文化凝聚力思想
        三、文化传承力思想
        四、文化影响力思想
    第五节 习近平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一、文化软实力的意义论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方法论
第四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境况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实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
        二、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价值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成效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软实力价值日益显现
        三、文化产业迅猛发展
    第三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与传承难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难题
第五章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的重要意义
        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协调经济硬实力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三、坚持唯物辩证法以解决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矛盾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价值取向
    第二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
        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大力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第三节 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
        三、努力争取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国际格局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价值研究[D]. 刘春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国家利益分析[D]. 闫东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5]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6]大国竞争与区域合作 ——以中美日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制度竞争为例[D]. 黄冰. 外交学院, 2020(08)
  • [7]权力、权利、责任 ——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D]. 余晓强. 外交学院, 2020(08)
  • [8]“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研究[D]. 努尔扎旦姆·阿卜力米提. 新疆大学, 2020(07)
  • [9]网络爱国主义的非理性问题及引导教育探论[D]. 方晓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 李小波. 湖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国际格局与中国和平崛起研讨会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