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inella防治甜玉米螟田间示范总结

Steinella防治甜玉米螟田间示范总结

一、利用斯氏线虫防治甜玉米玉米螟的大田示范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赵燕燕[1](2016)在《取食香根草对水稻二化螟中肠转录组影响及相关基因鉴定分析》文中认为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为害水稻等禾本科植物最重要的常发性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我国耕作制度、水稻品种的改变、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二化螟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种群数量显着上升。长久以来,水稻螟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为主,由于长期依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导致了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寻求更加安全的生物防治措施迫在眉睫,已有研究表明在田埂种植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is)可以有效的诱集二化螟雌成虫在其上产卵,并且二化螟在香根草上不能完成生活史。虽然香根草作为二化螟的致死型诱集植物已开展田间试验,但是其对二化螟的致死作用机制还未见报道。中肠是昆虫体内的第二大器官,作为分泌消化酶、解毒酶和其它酶类的主要存在部位,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解毒代谢的主要场所。本研究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香根草对二化螟的致死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二化螟幼虫中肠转录组测序结果二化螟幼虫分别取食水稻和香根草2d后,测定中肠转录组。测序获得数据产量碱基数为48,666,252nt,产生总的unigene数量为48,944,最长的unigene为35,885nt,最短的为205nt,平均组装长度为994.325nt,GC含量为39.6%,N50和N90分别为1874nt和375nt。根据blast比对结果可以看出53.69%序列与数据库中匹配有显着同源性(比1.0E10-50小),而46.31%的序列介于1.0E10-5和1.0E10-50之间。GO功能分类注释结果显示6738条Unigene归入细胞构成组分,9993条归入生物学过程,9052条归入分子功能。共有716条序列比对到KEGG数据库,此数据库含14条Pathway,其中比对到序列最多的Pathway是: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和核糖体(Ribosome,accounting),分别占 9.02%和 3.67%。2.转录组测定结果验证以分别取食水稻和香根草2天的二化螟幼虫中肠为样本,从上述测定的转录组数据中选取部分与消化、免疫、解毒代谢及保护作用相关的重要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验证。结果表明:上调的基因有19个分别是:糜蛋白酶(Chymotrypsin)、胰蛋白酶(Trypsin)、氨肽酶 N2(Aminopeptidase N2)、羧肽酶A1(Carboxypeptidase A1)、羧肤酶(Carboxypeptidase)、二肽基肽(Dipeptidyl-peptidase)、丝氨酸蛋白酶20(Serine protease 20)、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中性脂肪酶(Neutral lipase)、葡萄糖苷酶(Glucosidase)、α-淀粉酶 2(alpha-amylase 2)、α-淀粉酶 1(alpha-amylase 1)、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p-葡聚糖识别蛋白(Beta-glucan recognition protein)、Hddl、Hdd13、细胞色素 306A1(CYP306A1)、类谷胱甘肽转移酶蛋白(GSTs-like protein)、过氧化氢酶(Catalase),下调的基因有4个分别是:组织蛋白酶L2(Cathepsin L2)、羧肽酶抑制剂(Carboxypeptidase inhibitor)、糖转运蛋白 4(Sugar transporter 4)、细胞色素 6A2(CYP6A2)。2/3的基因表达量验证结果和转录组测定结果一致,说明转录组测定结果可信。3.取食香根草不同时间后二化螟中肠基因变化利用Real-Time PCR测定上述基因在二化螟取食水稻、香根草2,4,6,8,10d后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消化酶相关基因:相对于水稻对照组来说,Pancreatic lipase和Serine protease 20在取食香根草的二化螟中肠中表达水平较高,相对表达水平维持在80%左右,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protease inhibitor)在二化螟取食香根草8d之后,其相对表达水平也达到了 80%,其他基因的表达水平基本都是在水稻对照组中表达量高或者取食一定天数之后在水稻对照组中的表达量高。免疫相关基因:Hddl在取食香根草的二化螟中肠中表达水平高,在香根草处理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在60%-70%之间,而Hdd 13的表达则恰恰相反,其在水稻对照组中相对表达水平在85%左右,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 和 Beta-glucan recognition protein 表达量在两组中始终差异不大。解毒代谢相关基因:取食香根草一定天数之后,5个解毒代谢相关基因均在取食水稻的二化螟中肠中表达水平较高,尤其是CYP306A1和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在食香根草处理组中表达水平始终都显着低于水稻对照组,两者在水稻对照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在75%-100%之间。保护作用相关基因: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表达水平在两组中随时间变化差异不大,其它基因在香根草处理组中的表达水平较低,相对表达水平都在50%以下。总的来说,以上这些基因可能在香根草对二化螟幼虫具致死过程中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4.重要相关功能基因在二化螟幼虫体内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Real-Time PCR测定了 35个基因在二化螟头、中肠、脂肪体和表皮4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消化相关的基因Cathepsin L2在二化螟幼虫头部特异表达,在其他三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在15%以下,Cathepsin B和Carboxypeptidase inhibitor在表皮组织中特异表达相对表达水平在60%左右,在其他三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在20%以下。其余基因都在脂肪体和中肠这两个组织中特异表达的。大部分与消化相关的基因以及免疫(Hdd1除外)、解毒代谢、防御保护酶类相关基因都在脂肪体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从上述分析结果看来,大多数消化、解读代谢以及保护作用相关的基因都是在取食香根草的二化螟中肠中具有较低的表达水平,二化螟幼虫体内消化酶合成减少,进而影响了蛋白质、脂肪及糖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可能造成幼虫营养不良而死亡;解毒代谢酶和保护酶类减少影响了二化螟体内有毒物质的代谢和防御机制发挥作用,这些都和香根草对二化螟具致死作用机制有关。

赵秀梅[2](2012)在《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田间防效测定与评价》文中指出亚洲玉米螟(以下简称玉米螟),Ostninia furnacalis (Guenée),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危害最大的常发性害虫,并呈现进一步严重发生危害态势。本论文对玉米螟单项绿色防控技术及多项绿色防控技术组装集成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对田间诱蛾量、卵寄生率、防治效果、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确定了各单项绿色防控技术的适宜施用量(剂量或设灯数量);从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投入成本、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对各单项绿色防控技术及多项绿色防控技术组装集成进行了综合评价,以确定适合黑龙江省的玉米螟最佳绿色防控模式,并完善了其田间应用技术。设置投射式杀虫灯、田间释放赤眼蜂、喷施Bt可湿性粉剂及设置性诱剂诱捕器4种单项绿色防控技术对玉米螟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9.30%、66.35%、76.15%和45.27%;挽回产量损失率分别为8.58%、7.95%、9.64%和5.56%;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33.81、1:28.07、1:15.28和1:4.15。投射式杀虫灯+悬挂性诱剂诱芯、投射式杀虫灯+释放赤眼蜂、投射式杀虫灯+喷施Bt可湿性粉剂、释放赤眼蜂+喷施Bt可湿性粉剂、性诱剂诱捕器+释放赤眼蜂、性诱剂诱捕器+喷施Bt可湿性粉剂6种不同绿色防控技术组装集成对玉米螟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3.55%、85.26%、87.28%、89.57%、84.74%和86.75%,防治效果均大于83%,较任何单项绿色防控技术均有明显提高;挽回产量损失率分别是15.55%、16.13%、16.97%、17.53%、15.66%和16.50%;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57.23、1:25.76、1:19.41、1:17.53、1:9.23和1:8.48。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设置投射式杀虫灯、田间释放赤眼蜂及喷施Bt可湿性粉剂分别是在玉米螟成虫期、卵期和低龄幼虫期的最佳单项绿色防控技术。释放赤眼蜂+喷施Bt可湿性粉剂、投射式杀虫灯+喷施Bt可湿性粉剂、投射式杀虫灯+释放赤眼蜂、投射式杀虫灯+悬挂性诱剂诱芯为最佳多项绿色防控技术组装集成。在玉米螟中等发生(一般百秆活虫数量为80~120头)的地块或年份,可选用任何一种单项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如在距离村屯较近或是玉米秸秆较集中的地块,可选用设置投射式杀虫灯防控技术模式;在大片连种玉米地块选用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控技术模式;在分散种植、面积较小的玉米地块或者是玉米螟成虫及卵期没有进行及时防治时选用喷施Bt可湿性粉剂防控技术模式。在玉米螟中等偏重发生(一般百秆活虫数量为120~200头)地块或年份,低虫量时选用喷施Bt可湿性粉剂防控技术模式;高虫量时在距离村屯较近或是玉米秸秆较集中的地块选用投射式杀虫灯+悬挂性诱剂诱芯组装集成模式,在距离村屯较远的大片连种地块选用投射式杀虫灯+释放赤眼蜂组装集成防控模式。在玉米螟严重发生(一般百秆活虫数量为200头以上)地块或年份,应优先选用释放赤眼蜂+喷施Bt可湿性粉剂或投射式杀虫灯+喷施Bt可湿性粉剂组装集成防控模式。

张琳娜[3](2012)在《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沉积分布及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化学防治》文中研究说明第二代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集中在玉米雌穗为害,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此时正处于玉米生长中后期,植株高大、农田环境密闭,防治困难。据此,本论文研究了自走式高杆喷雾雾滴在玉米中后期的沉积分布以及对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化学防治,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在400KPa和600KPa的喷雾压力条件下,测定了水平喷杆喷雾雾滴在玉米冠层的雾滴密度与覆盖率以及喷雾雾滴分布的均一性。选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和氯虫苯甲酰胺作为防治药剂,室内测定了三种药剂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物活性,田间结合不同喷雾压力条件研究了对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分析结果得出:水平喷杆喷雾雾滴的变异系数在4.8%7.3%之间。形成的雾滴在玉米冠层中的覆盖率和雾滴密度变化幅度很大,并由上至下逐步衰减,喷雾压力为600KPa时,雾滴密度最小值在第2片叶上,每平方厘米1个雾滴,最大值在第3片叶上,每平方厘米200个雾滴,雌穗上的变化范围从2个/cm2到139个/cm2。喷雾压力为400KPa,在施药后的第12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氟铃脲的防效分别为41.8%、46.4%和24.5%。由于相邻叶片间的遮挡和重叠致使药液在扬花期后的玉米冠层内形成的覆盖率和密度均一性较差,导致药剂的田间防效较低。因此,水平喷杆喷雾技术在中后期的玉米冠层内使用是不够的,应该开发利用新技术。随后,本研究引入吊杆(一对喷头)和吊杆(两对喷头)的喷雾方式,研究了其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的沉积分布规律和对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以水溶性染料诱惑红为指示剂,在不同喷雾方式条件下,分别测定了TEEJET11001、TEEJET11002、TEEJET11003及TEEJET11004VP喷头的喷雾雾滴在玉米冠层不同部位的雾滴密度和沉积量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吊杆(一对喷头)喷雾雾滴在第一片叶和第三片叶很少有雾滴沉积,其最低值为0个/cm2,药液主要分布在第五片叶和雌穗上,当采用TEEJET11003VP喷头在第五片叶内部的平均雾滴密度最高为45.7个/cm2,其次是雌穗为35.9个/cm2。吊杆(两对喷头)喷雾雾滴在雌穗上的沉积量范围是0.55μg/cm26.02μg/cm2,提高了第五片叶和雌穗的雾滴沉积稳定性,并增加了第一片叶和第三片叶上的药液沉积。随着喷头型号由11001改变为11004,药液在玉米冠层内的沉积量逐渐增多。喷雾药剂选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和苏云金杆菌,在不同喷雾方式条件下,分别测试了它们对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主要结论如下:吊杆(一对喷头)处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溴虫腈的防效在第十二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0.4%、76.9%,苏云金杆菌在第九天最大为71.4%。吊杆(两对喷头)处理第十二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和苏云金杆菌的防效分别为65.7%、34.9%和55.3%。根据防效结果验证,可应用吊杆(一对喷头)喷雾在中后期玉米田防治第二代亚洲玉米螟。

杨帆[4](2008)在《德令哈地区白刺主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刺隶属蒺藜科(Zygophyllceae)白刺属(Nitraria)灌木,青海省有3种,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腹地的都兰、乌兰、德令哈等地区的沙地、盐碱地带,面积约有25万公顷,为平原荒漠草地的优势固沙植物种类。近年来柴达木白刺遭受到过去极少见到或从未报道过的多种害虫的严重危害,甚至大面积爆发成灾。有效控制白刺害虫猖獗危害是目前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德令哈地区野生白刺林内的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危害白刺属植物的主要害虫的为害规律、生物学特性、防治指标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德令哈地区白刺林内节肢动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初步统计到德令哈地区白刺林内节肢动物群落由2纲10目44科82种组成,主要害虫有2种,即古毒蛾(Orgyia antique)和白刺夜蛾(Leiometopon siyrides),常见害虫有拟步甲(Tenebrionidae)、卷叶蛾(Tortricidae)等,食虫虻(Tabanidae)、蜘蛛(Arancae)和蜻蜓(Odonata)为主要天敌,并从死虫体内分离得到了一种病原微生物,学名待定。2、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初步掌握了白刺主要害虫——古毒蛾和白刺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古毒蛾以幼虫取食白刺叶片进行为害,该虫在德令哈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每年6月为其幼虫发生盛期,8月下旬产卵结束,以卵越冬;白刺夜蛾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幼虫危害较轻,以第二代的危害较为严重,幼虫发生盛期为每年的7月,9月中下旬入土化蛹越冬。3、测产试验表明,古毒蛾虫口密度与白刺鲜草产量呈显着相关,随着古毒蛾虫口密度的增加,白刺鲜草草产量明显降低。初步确定了古毒蛾的防治指标为12.53头/m2,并得出古毒蛾的经济允许水平为4.33%。4、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几种适合的生物药剂:阿维菌素乳油、类产碱、草毒蛾,单剂使用时,阿维菌素乳油的浓度宜选择6000倍和8000倍,类产碱和草毒蛾宜选择3000倍以上浓度,其3000倍液的7天校正防效可达100%。使用混剂时,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类产碱和草毒蛾两两进行混配,效果均较好,各药剂不同浓度7天的校正防效没有显着差异,都可以在田间施用。5、初步确立了德令哈地区白刺优势害虫总体防治策略为:1)了解白刺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习性,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古毒蛾的防治时间宜选择在6月中、下旬进行,白刺夜蛾的防治时间可选择在第二代幼虫的发生盛期,即8月下旬进行;2)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结合,选择适当的生物药剂如类产碱、草毒蛾及阿维菌素等,可有效控制白刺害虫的危害。

涂增[5](2006)在《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cq菌株(Nr-cq0310)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莱氏野村菌是一种重要昆虫病原真菌,可以感染许多重要的经济害虫如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等,并在田间引发多种害虫病害流行病,在害虫综合防治(IPM)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国外对此菌研究较早,但国内研究较少。本实验室从蚕体分离到一菌株(Nr-cq0310菌株),对其形态学进行了研究,并初步阐明了其生长发育、培养和感染等相关问题;此外,对其影响其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也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适宜菌株生长、发育和产孢的环境因素;最后,初步研究了其致病性及规模培养。研究结果如下: 1.莱氏野村菌cq(Nr-cq0310)菌株的形态学 分生孢子呈卵圆形或椭圆形,一端稍尖,一端略钝;孢子表面光滑,淡绿色。有些孢子之间有连接,并且孢子末端具明显的末端残留物。分生孢子大小为3.2-4.6×2.5-3.2μm;分生孢子梗直立,单生,大小-160×3.2-5.1μm,3-4个轮状分支,分支处着生2-3个瓶梗,梗单列或者双列。瓶梗基部膨大,具短尖,其上着生一个或多个分生孢子。经比较,此菌株隶属于野村属,是模式种莱氏野村菌的不同菌株,命名为莱氏野村菌cq(Nr-cq0310)菌株。分生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上,24h开始发芽,大多为随机一端发芽,但也有孢子两端(两极)发芽现象。芽管尖端的菌丝向孢子内侧弯曲。内容物经芽管释放后,孢子颜色随之变浅。菌丝由芽管伸长形成,分支,几天后扩展成菌丝体。 2.菌株固体和液体培养 研究发现固体斜面上,菌株的产孢能力明显优于白僵菌,培养7-10天菌株可见大量绿色分生孢子生成,后期孢子大量堆积,呈灰绿色,而白僵菌菌丝生长丰富,仅检测到少量分生孢子;平板培养时,菌株分泌物质刺激培养基,使培养基形成突起,菌落小,扩散慢。菌落边缘先生成环形外圈绿色孢子粉层,后向中心蔓延,慢慢出现绿色分生孢子层,孢子堆干燥结构松散,较容易飞散;液体振荡培养,接种2-3天后菌丝纠集呈菌膜样团块粘附到孢壁,随培养时间延长越来越大,最后形成紧密的菌丝球,周边呈辐射状菌丝分布,较均匀。 3.对家蚕的感染形态 家蚕体内感染研究发现,感染的家蚕体内有大量豆荚状或筒状或酵母状芽生孢子。感染后3-4天,血液镜检就可见短菌丝,再过1-2天芽生孢子大量出现,此时蚕血液出现乳白色浑浊。芽生孢子豆荚状,明显隔膜;有的酵母状,有隔膜,在靠近隔膜处形成液泡样空泡,总体呈酵母状;有的芽生孢子圆筒状,清晰隔膜,在芽生孢子中间两个隔膜靠近中点处,有明显的突起,几乎每个芽生孢子都见,另外可见两隔膜中间细胞的孢质等内容物呈絮团状向突起聚集,推测突起可能为孢子发育分支扩展的起始步骤。家蚕感染后,2-3大出现轮状病斑,中间颜色浅,外周颜色深,为褐色,在腹侧病斑较多。蚕取食减缓,行动呆滞,蚕体紧绷(甚至有点发亮),有弹性,头部稍稍伸直,身体逐渐硬化。高湿度条件下,1天后虫尸布满白色菌

汪洋洲,王振营,何康来,孙庆田[6](2006)在《甜玉米田玉米螟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甜玉米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历史较短,对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内外甜玉米上玉米螟成虫产卵习性、幼虫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为我国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周泽宇[7](2004)在《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它不仅受政策和市场的约束,而且还受自然条件的极大影响。有害生物(病虫草鼠)、早、涝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基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承受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世界大多数国家都给农业特殊的支持和保护。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资源丰富。但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农业生物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入世后,农业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的机率大增,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加剧,使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进入和传播,搞好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加强农作物生物灾害的控制是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贸易安全的重要措施。 农作物生物灾害控制对农业生产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有害生物影响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安全构成重大隐患。通过实施植物检疫,有效地防止有害生物通过农产品贸易或其它人为因素传入和蔓延,控制了许多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通过加强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控制了有害生物的危害,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农作物生物灾害控制对农产品贸易也具有重要影响,一是保障提供符合进口国检疫要求的农产品,打破对方的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农产品的出口;二是确保国内急需的植物及产品的安全引进,保护国内农产品的市场。 农作物生物灾害控制要依靠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但政府居主导地位,起关键作用。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实施植物检疫,对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监测、控制和处理;加强植物保护,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和对突发性、爆发性和大区流行性的病虫害进行应急防治;同时进行农药管理,搞好农药的市场准入和科学安全用药指导管理。农业企业和农民主要是根据农作物病虫情报来进行常规的病虫害防治。 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作物生物灾害的控制。绝大多数国家有健全强大的植保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科学规范的技术标准、先进的控害设施设备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并且许多国家利用检疫技术壁垒来抵挡国外农产品的进入。进而保护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使检疫斗争更加激烈。 中国植物保护和检疫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具有了较好的基础:机构和队伍比较健全,政策法规初具规模,控害设施得到加强,监测防治方法逐步走向成熟,控害研究取得一定成果,植物保护和检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入世后,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农业生产要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国际交流和农产品贸易将空前扩大,植物保护和检疫要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因此植物保护和检疫的任务繁重,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的责任更大,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的难度也更大。面对新的形势,我国植物保护和检疫在管理体制、法律法规、检测技术、检疫手段、人员素质、运行经费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为加强政府对农作物生物灾害的控制,充分发挥植物保护和检疫对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贸易安全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政府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修订和完善法律法规;研究国际标准,加紧制定有关技术标准;重视非疫区和非疫生产点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确实保障行政事业经费;及早加入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李运南,刘广燎,王恩佳,陆小军,韩日畴,李秋剑,何向阳,刘秀玲,曹莉[8](2000)在《利用斯氏线虫防治甜玉米玉米螟的大田示范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振营,鲁新,何康来,周大荣[9](2000)在《我国研究亚洲玉米螟历史、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中国亚洲玉米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以及近20年来在亚洲玉米螟人工饲养技术、优势种鉴定与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抗螟品种鉴定与利用、毒理和抗药性、天敌种类和应用、产量损失与经济阈值、预测预报和关键防治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取得的进展 ,并提出了“十五”期间亚洲玉米螟的研究方向

二、利用斯氏线虫防治甜玉米玉米螟的大田示范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斯氏线虫防治甜玉米玉米螟的大田示范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取食香根草对水稻二化螟中肠转录组影响及相关基因鉴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二化螟危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1.1 二化螟危害情况
        1.2 二化螟防治历史及现状
        1.3 稻田二化螟的绿色防控
    2 转录组
        2.1 转录组测序技术概述
        2.2 昆虫转录组学的发展
        2.3 转录组测序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3 昆虫中肠组织的重要功能
        3.1 昆虫中肠组织的重要功能基因
        3.1.2 与消化作用相关酶的简介
        3.1.3 与解毒代谢相关酶的简介
        3.1.4 与免疫作用相关酶的简介
        3.1.5 与保护作用相关酶的简介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二化螟中肠转录组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RNA-Seq测序用文库制备
        2.4 RNA-Seq文库测序
        2.5 转录组数据的De novo组装
        2.6 转录组数据的注释
        2.7 转录组数据差异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RNA提取结果
        3.2 原始数据产量
        3.3 高级分析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数据中差异表达基因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引物结果
        3.2 二化螟中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3.3 饲喂不同时间后二化螟中肠内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4 讨论
第四章 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其分子特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消化相关的基因
        3.2 免疫相关的基因
        3.3 解毒代谢相关的基因
        3.4 保护作用相关的基因
    4 讨论
本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田间防效测定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黑龙江省亚洲玉米螟发生及危害情况
        1.1.2 黑龙江省亚洲玉米螟防治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玉米品种资源抗螟性鉴定及利用
        1.2.2 天敌种类和应用研究
        1.2.3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单项绿色防控技术田间防效测定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基本情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试验方法
        2.1.5 调查项目与统计分析方法
    2.2 多项绿色防控技术组装集成田间防效测定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基本情况
        2.2.3 试验设计
        2.2.4 试验方法
        2.2.5 调查项目与统计分析方法
    2.3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评价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单项绿色防控技术田间防效
        3.1.1 设置投射式杀虫灯
        3.1.2 释放赤眼蜂
        3.1.3 喷施 Bt 可湿性粉剂
        3.1.4 设置性诱剂诱捕器
    3.2 单项绿色防控技术评价
        3.2.1 防治效果评价
        3.2.2 产量和质量评价
        3.2.3 经济效益评价
        3.2.4 社会效益评价
        3.2.5 生态效益评价
    3.3 单项绿色防控技术小结
    3.4 多项绿色防控技术组装集成田间防效
        3.4.1 防治效果
        3.4.2 挽回产量损失率
    3.5 多项绿色防控技术组装集成评价
        3.5.1 防治效果评价
        3.5.2 产量和质量评价
        3.5.3 经济效益评价
        3.5.4 社会效益评价
        3.5.5 生态效益评价
    3.6 多项绿色防控技术组装集成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单项绿色防控技术
    4.2 多项绿色防控技术组装集成
    4.3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及应用
    4.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沉积分布及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化学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亚洲玉米螟的危害概述
        1.1.1 玉米螟的基本情况
        1.1.2 亚洲玉米螟的为害特性
        1.1.3 亚洲玉米螟造成的产量损失
    1.2 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1.2.1 物理防治
        1.2.2 生物防治
        1.2.3 转基因防治
        1.2.4 化学防治
    1.3 机械喷雾的研究方法概述
    1.4 研究思路与目的、意义
第二章 水平喷杆喷雾雾滴在玉米植株冠层的沉积分布及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防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1.1 试验药剂与浓度
        2.1.1.2 田间试验器材
        2.1.1.3 室内试验器材
        2.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2.1.3 中后期玉米冠层内雾滴密度与覆盖率的测定方法
        2.1.4 水平喷杆喷雾雾滴分布的均一性测试
        2.1.5 试验药剂对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室内生物测定
        2.1.6 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和蛀孔率
        2.1.6.1 试验处理
        2.1.6.2 调查方法
        2.1.7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水平喷杆喷雾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内的雾滴密度分布
        2.2.2 水平喷杆喷雾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内的雾滴覆盖率
        2.2.3 水平喷杆喷雾雾滴分布的均一性
        2.2.4 田间试验药剂对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室内生物测定
        2.2.5 水平喷杆喷雾方式下,不同杀虫剂对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田间防治
    2.3 讨论
第三章 吊杆喷雾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沉积分布规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及设备
        3.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3.1.3 试验处理
        3.1.4 喷头位置与测试卡的布放方法
        3.1.5 中后期玉米冠层内雾滴密度与药液沉积量的测定
        3.1.6 诱惑红指示剂的添加与标准曲线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平喷杆喷雾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沉积分布
        3.2.1.1 水平喷杆喷雾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雾滴密度
        3.2.1.2 水平喷杆喷雾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沉积量
        3.2.1.3 水平喷杆 TEEJET 110-03 VP 喷雾在玉米雌穗上的雾滴密度概率分布
        3.2.2 吊杆喷雾(一对喷头)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沉积分布
        3.2.2.1 吊杆喷雾(一对喷头)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雾滴密度
        3.2.2.2 吊杆喷雾(一对喷头)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沉积量
        3.2.2.3 吊杆(一对喷头)TEEJET 110-03 VP 喷雾在玉米雌穗上的雾滴密度概率分布
        3.2.3 吊杆喷雾(两对喷头)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沉积分布
        3.2.3.1 吊杆喷雾(两对喷头)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雾滴密度
        3.2.3.2 吊杆喷雾(两对喷头)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沉积量
        3.2.3.3 吊杆(两对喷头)TEEJET 110-03 VP 喷雾在玉米雌穗上的雾滴密度概率分布
    3.3 讨论
第四章 自走式高杆喷雾技术对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1.1 试验药剂与喷雾浓度
        4.1.1.2 田间试验材料及设备
        4.1.1.3 室内试验材料及设备
        4.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4.1.3 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4.1.3.1 试验处理
        4.1.3.2 调查方法
        4.1.4 玉米雌穗上雾滴沉积量的均匀性测试
        4.1.5 田间药液的室内检测
        4.1.5.1 药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4.1.5.2 药液在玉米叶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4.1.5.3 药液铺展系数的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杀虫剂对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4.2.2 雾滴在玉米雌穗上沉积量的分布均匀性
        4.2.3 田间喷雾所用药液的室内测试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水平喷杆喷雾雾滴在玉米冠层的沉积分布及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防治
    5.2 吊杆喷雾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沉积分布
    5.3 田间防治第二代亚洲玉米螟及其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4)德令哈地区白刺主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害虫防治的发展
        1.2.2 害虫综合防治的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德令哈白刺林节肢动物群落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地自然概况
        2.1.2 调查方法
        2.1.3 分类和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白刺林内节肢动物群落的基本组成
        2.2.2 优势害虫天敌的调查
    2.3 讨论
第三章 白刺主要害虫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生活史和习性的观察
        3.1.2 饲养方法
        3.1.3 白刺主要害虫发生规律调查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古毒蛾的生物学特性
        3.2.2 白刺夜蛾的生物学特性
        3.2.3 白刺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
    3.3 讨论
第四章 古毒蛾危害白刺的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饲养方法
        4.1.2 取食量计算
        4.1.3 野外扣笼测产计算损失量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幼虫取食量
        4.2.2 古毒蛾危害白刺的损失率
    4.3 讨论
第五章 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对象:野生白刺林内的古毒蛾
        5.1.2 药剂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单用药剂的防治效果
        5.2.2 混用药剂的防治效果
    5.3 讨论
第六章 德令哈地区白刺优势害虫总体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cq菌株(Nr-cq0310)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目前应用的微生物杀虫剂
    1.2 野村菌属(Nomuraea Maubl)的研究
        1.2.1 属的建立
        1.2.2 属种的记录
    1.3 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Farlow) Samson]的研究
        1.3.1 莱氏野村菌的生物学研究
        1.3.2 生态学
        1.3.3 大规模生产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意义
    2.2 试验路线
第三章 莱氏野村菌cq菌株(Nr-cq0310)的生物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孢子与菌丝形态学
        3.2.2 发育形态学
        3.2.3 培养形态学
        3.2.4 感染形态学
        3.2.5 其它
    3.3 讨论
第四章 环境因子对莱氏野村菌cq菌株(Nr-cq0310)生长发育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培养条件对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4.2.2 培养条件对菌落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莱氏野村菌cq菌株(Nr-cq0310)对甜菜夜蛾的感染及菌株规模培养的初步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甜菜夜蛾的感染
        5.2.2 规模培养的初步研究
    5.3 讨论
第六章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6)甜玉米田玉米螟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成虫在甜玉米植株上的产卵行为
    1.1 产卵部位与分布型
    1.2 产卵期的预测
2 幼虫危害习性
3 防治技术
    3.1 人工去雄
    3.2 利用抗螟品种
    3.3 化学防治
    3.4 生物防治
        3.4.1 利用赤眼蜂防治
        3.4.2 应用微生物及病原线虫防治
    3.5 综合防治
4 展望

(7)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作物生物灾害控制对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2.1 农作物生物灾害控制的含义
        2.1.1 起源及初步发展阶段
        2.1.2 快速发展阶段
        2.1.3 综合发展阶段
        2.1.4 规范完善阶段
    2.2 农作物生物灾害控制对农业生产安全的影响
        2.2.1 农作物生物灾害多,发生频繁、复杂
        2.2.2 农作物生物灾害发生范围广、危害面积大、损失严重
        2.2.3 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危险
        2.2.4 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2.2.5 实施植物检疫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的有效手段
    2.3 农业生物灾害控制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2.3.1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产品的出口贸易
        2.3.2 加强防治安全用药指导,控制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保证农产品质量,稳定出口
        2.3.3 通过植物检疫,促进了农产品的出口
        2.3.4 植物检疫确保了国内急需的植物及产品的安全引进,同时保护了国内一些农产品的市场
第三章 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的职能、体制与机制分析
    3.1 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的职能
        3.1.1 实施植物检疫
        3.1.2 加强植物保护
        3.1.3 进行农药管理
    3.2 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的体制与机制分析
        3.2.1 建立健全生物灾害控制体系
        3.2.2 装备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
        3.2.3 提供经费保障
        3.2.4 加强立法和执法管理
第四章 世界各国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分析
    4.1 世界各国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的现状
        4.1.1 北美国家:美大模式
        4.1.2 欧洲各国:欧洲模式
        4.1.3 亚洲国家:东亚模式
    4.2 世界各国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的特点及趋势
        4.2.1 建立了完备的植物保护体系
        4.2.2 法律健全,依法行政
        4.2.3 注重标准建设和风险分析
        4.2.4 重视培训工作
    4.3 农作物生物灾害控制有关的主要国际公约与协议
        4.3.1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
        4.3.2 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
        4.3.3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重要性得到提升
第五章 中国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的现状
    5.1 中国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的现状
        5.1.1 建立了植物保护体系
        5.1.2 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5.1.3 政策法规初具规模
        5.1.4 监测防治方法逐步走向成熟
        5.1.5 科技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5.2 入世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2.1 入世后面临的机遇
        5.2.2 入世后面临的挑战
    5.3 中国植物保护与检疫存在的问题
        5.3.1 管理体制不顺
        5.3.2 基础设施薄弱
        5.3.3 法律法规滞后
        5.3.4 标准、规程和方法与国际规则不符
        5.3.5 科研有待进一步加强
        5.3.6 运转经费不足
第六章 提高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能力的政策建议
    6.1 理顺管理体制
    6.2 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6.3 修订和完善法律法规
    6.4 研究国际标准,加紧制定有关技术标准
    6.5 重视非疫区和非疫生产点的建设
    6.6 加强科学研究
    6.7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6.8 确实保障行政事业经费
    6.9 及早加入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我国研究亚洲玉米螟历史、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亚洲玉米螟研究历史、现状
    1.1 人工大量饲养技术
    1.2 玉米螟优势种类鉴定与分布
    1.3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4 玉米品种资源抗螟性鉴定及利用
    1.5 毒理和抗药性研究
    1.6 天敌种类和应用研究
    1.7 产量损失与经济阈值研究
    1.8 预测预报
    1.9 防治技术
        1.9.1 农业防治
        1.9.2 化学防治
        1.9.3 生物防治
        1.9.4 物理防治
        1.9.5 性信息素防治
2 我国亚洲玉米螟研究的展望
    2.1 亚洲玉米螟大发生的预测预报
    2.2 玉米-玉米螟-天敌互作关系的研究
    2.3 玉米螟对转Bt基因玉米的抗性风险评估及治理策略研究

四、利用斯氏线虫防治甜玉米玉米螟的大田示范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取食香根草对水稻二化螟中肠转录组影响及相关基因鉴定分析[D]. 赵燕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2]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田间防效测定与评价[D]. 赵秀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7)
  • [3]雾滴在中后期玉米冠层中的沉积分布及第二代亚洲玉米螟的化学防治[D]. 张琳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4]德令哈地区白刺主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的研究[D]. 杨帆. 青海大学, 2008(03)
  • [5]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cq菌株(Nr-cq0310)的研究[D]. 涂增. 西南大学, 2006(12)
  • [6]甜玉米田玉米螟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J]. 汪洋洲,王振营,何康来,孙庆田. 植物保护, 2006(01)
  • [7]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研究[D]. 周泽宇.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8]利用斯氏线虫防治甜玉米玉米螟的大田示范总结[J]. 李运南,刘广燎,王恩佳,陆小军,韩日畴,李秋剑,何向阳,刘秀玲,曹莉. 中国病毒学, 2000(S1)
  • [9]我国研究亚洲玉米螟历史、现状与展望[J]. 王振营,鲁新,何康来,周大荣.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0(05)

标签:;  ;  ;  ;  ;  

Steinella防治甜玉米螟田间示范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