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者对云南的认知与媒体对云南形象的塑造

传播者对云南的认知与媒体对云南形象的塑造

一、传播者的云南意识与媒介中云南形象的塑造(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萍[1](2021)在《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认为伴随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在互联网场域中,此类危机事件被当事人、网民、媒体等主体爆料后,经由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扩散,极易演化为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文以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系统研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演化、影响与治理等核心内容,其理论贡献在于形成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将为应对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保障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旅游快速发展促使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体育旅游危机事件显示出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交融触发、事发空间从局地性向广域化扩散、事发时间从集中向分散迁移等发展态势。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在互联网场域中极易演变为网络舆情。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由客体、主体、本体以及载体等四大要素构成,呈现出主体多元性与社群化、客体破坏性与复杂化、本体隐匿性与无序化、载体交互性与多样化等特征,呈现出网民表达理性化、舆情信息去中心化、传播媒介融合化等演变态势,具有主体需求导向功能、体育旅游产业危机预警功能、网民舆情依赖功能与多利益主体行为监督功能。(2)体育旅游系统由客源地需求系统、目的地接待系统、通道系统与支持保障系统构成。体育旅游系统子系统突变、子系统协同弱化、外部环境变迁冲击等原因引致系统整体紊乱。当紊乱熵值超越临界点之后,系统发生脆性崩塌引致危机事件发生。危机事件完成比特化网络转录后,在事件属性、网络表达平台、网民心理行为、政企调控缺失、媒体注意力聚焦等因素合力作用下,极易发酵演变为网络舆情,进而形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的标志为:(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完成从事发地到互联网场域的比特化转录;(2)网民、媒体、意见领袖、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开始将注意力资源大量投向体育旅游危机事件;(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呈现特定流向规律。(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时序动态性、多维性、跃变性、衍生性、反馈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受网络舆情系统中主体子系统、载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的综合影响,外围宏观舆情环境通过主体因素、载体因素、客体因素的中介力量间接推动网络舆情演化。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内源动力包含事件冲击力与当事人牵引力,外源动力则由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网络平台扩散力等构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前期演化动力主体为内源动力,后期演化受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交互作用。在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当事人牵引力、事件冲击力、公共或个人网络平台扩散力的合力作用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经历酝酿、爆发、成熟与衰退四个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各动力源作用强度不同,引致各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异质的演变规律。(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并举的影响格局。宏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形象、国际体育赛事旅游承办、宏观政策制度变迁等方面;中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旅游产业需求、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体育旅游产业区域竞争格局、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体育旅游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微观影响主要为对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目的地、网民、媒体等主体的影响。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存在空间溢出与产业溢出效应,对具有地理空间隶属关系的目的地、同质体育旅游目的地、同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目的地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产业溢出影响,并通过城市形象受损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对线下线上有融合影响作用;其影响场域呈现从体育旅游事发地到体育旅游目的地再到空间关联及产业关联旅游目的地的扩散规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舆情球体”体积发生动态变化,反应舆情热度高低,进而对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产生非均衡的影响强度。(5)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考虑到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治理主体、不同治理手段下,治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在路径与策略上的差异性,特提出协同分异治理的理论范式。建议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组织保障为核心、以资源保障为依托,建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保障体系;同时,建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恢复与重建机制的协同分异治理机制。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的过程性差异,提出协同分时治理路径及策略。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差异,将网络舆情分成轻微级、警示级、严重级三种等级,提出针对不同级别的协同分级治理路径及策略。从政府、媒体、社区居民、意见领袖、体育企业与旅游企业、体育社群等主体出发,提出协同分主体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基于治理方式的刚柔性差异,提出协同分式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刚性治理方式表现为强化舆情管控法律与制度建设、提升技术治理能力,柔性治理方式则重在塑造舆情治理理念、培育体育旅游业风险文化、引入社会力量管控、重视网络伦理建设;柔性治理与刚性治理在协同分异治理下的耦合互动,可提升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水平,进而有助于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生态改善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郎尚仪[2](2021)在《冯晓华纪录片创作的民族志描述与阐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的形式越来越丰富,纪录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之一,记录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进步。我国纪录片自产生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欢迎,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录片的讲述方式和呈现形式也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改变。本文选取冯晓华导演的纪录片进行研究,运用的参与观察法从选题取向、拍摄技巧、剪辑手段、呈现方式、影片意义等方面进行描述和阐释。在研究过程中,针对相关的问题对冯晓华进行了采访,根据冯晓华的纪录片创作过程总结出其纪录片对于民族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研究发现:一、冯晓华在选题时侧重于云南民族文化的讲述,在选题时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并进行了纪录片中纪实性和故事性的讨论。在选题的部分中,使用了“自我”与“他者”的理论阐释冯晓华在选题中“自我”意识的表达和对“他者”文化的表述。二、影片制作的拍摄和剪辑阶段,是“自我”意识输出的阶段,也是民族文化呈现的主要阶段。在进行剪辑时,冯晓华导演对于文化的讲述方式和呈现方式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讲述方式采用多案例讲述和单一文化的深入讲述,文化的呈现方式采用虚构式影像的讲述来论述纪录片的虚构性表意。三、在选题的意向到文化的表达中,冯晓华导演的作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纪录片的教育价值和纪录片创作的新思路三个方面体现出别样的意义。微信、APP等新播放渠道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的新的载体,,冯晓华导演的作品在民族文化的呈现中承担起了传播的责任,为民族文化类的纪录片和纪录片的呈现表达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为同类型纪录片的创作者、鉴赏者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罗飔[3](2021)在《老年题材纪录片中的老年形象塑造研究 ——以自创作品《老年生活》为例》文中提出纪录片作为独特的影像记录方式,被称为“一个国家的相册”,其真实性和纪实性影响和激励着观众,使观众能认识生活、认识自己,从而提高整体人文意识、找到自我价值,发挥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和人文功能。随着老年群体数量的增长,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运用纪录片的形式来关注远离媒介的,处于“失声”状态的老年群体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从现有的老年题材纪录片来看,市场份额少、题材趋同、老年形象单一,热衷于表现社会养老问题、老年人生活水平受限等方面,未能全方位表现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也未能从正面引导传播正能量。影视创作及学术研究方面更是匮乏,说明该题材有进行挖掘和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将从创作者的角度来分析怎样才能呈现全面、完整的老年形象,增加老年形象的代表份额、解决形象刻板的问题。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纪录片中的老年媒介形象,分别列举了老年题材纪录片中老年人在不同文化中的形象,以英国为代表的在欧美文化中的形象、以日韩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及大陆老年题材纪录片中的老年形象;第三部分重点陈述了纪录片的主题和主人公的情况;第四部分为拍摄阶段塑造人物形象的策略,镜头语言丰富老年形象;第五部分为剪辑技巧塑造人物形象,剪辑技巧强化老年形象。

王壹[4](2020)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历经了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与人文体系。这种具有民族思想与哲学精神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涵盖了民族文化、审美习惯、民族生活,远超过了艺术的范畴。自移动网络媒介逐渐代替传统主流媒介以来,艺术与艺术传播正在经历着一个多维即时传播时代。传统书画艺术在西方主流艺术的冲击中艰难前行,也在新媒介传播的噪杂声中经历着迷失与蜕变。中国正在构建新时期的民族价值体系,也在寻找适合民族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且薄弱。因此,系统全面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显得极为迫切且意义重大。笔者注意到艺术传播观念与技术给艺术本身带来的巨大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生态在传播方式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转化角色的艺术参与者、传播效果与创作观念、艺术信息传播的维度、艺术市场交易方式……在这些艺术传播现象中都出现了若干问题。因为书画艺术的民族特性,需要审慎地对待目前各类艺术传播模式。本文从书画艺术的本体特性入手,结合艺术传播逻辑去论证中国书画艺术传播的共性与特性;总结了传统书画艺术的主流模式和特性;分析书画艺术的传播逻辑与传播思维;基于其特性深入对照分析书画艺术的传播难点;探索书画艺术在当代的传播选择以及可能形成的传播形态。在新媒介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证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需要形成专属的传播选择,并结合视觉与感知的传播思路,力求探索出属于民族艺术的新传播之路。同时,呼吁传统书画艺术传播者,要在客观理解书画艺术的基础上摸索艺术传播规律,区别对待不同的艺术传播模式,并发掘适合书画艺术的传播有益模式。

蔡宛峻[5](2020)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媒介研究 ——以汉译版阿凡提故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各民族之间代代相传,经典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本在口传、印刷、舞台、电子媒介中被不断地利用与创造。这个变迁历程中凝聚各民族智慧结晶,呈现丰富的民族文化。本文从民族文化变迁与媒介传播结合的思路切入,考察一个民族文化符号与媒介的互动关系。本篇论文分四部分,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呈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媒介传播过程,对其生存图景作简要概述;其次,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经典代表之一阿凡提故事为例,梳理汉译版阿凡提故事在口传、印刷、舞台、电子媒介中的传播要素,并分析其在该传播媒介中所表现的不同文化特点和文化形态。再次,具体分析阿凡提故事在媒介演绎中的接受。传播是分享经验、传递信息、参与交流的过程,接受者也处于参与者的位置。分析接受群体的文学接受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创作者与接受者相互作用、影响,成为当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成的重要推力。最后,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新媒介提供的服务影响着人们使用媒介的方式,同时影响媒介工业、技术制造者以及普通大众,对媒介的使用每个人都不是独特的。人们会不断更新方式使用新媒介及其所承载的内容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从而提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借助传播媒介发展策略。总之,本文认为媒介的作用是在不同时期运用技术手段,满足审美接受的需求。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将民族文化与媒介变迁共同讨论,拓展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传播媒介研究中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又为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提供新思路。

邴波[6](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杨贵鹏[7](2020)在《手机媒介视野下我国“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研究 ——以川滇普米族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获取与文化交流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众多的媒介中,手机已经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媒介。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包括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手机的使用已成为普遍现象。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手机媒介不仅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且可视化的影像传播功能,使不同地域文化能够迅速得以呈现。作为传递信息与交流文化的手机媒介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人们在互动中的行为表达与情感意识,并对其互动的情景与内容起着潜移默化的效果和作用。于是,手机不仅成为人们相互联系的媒介工具,而且还是人们开展线上文化互动的重要场所。基于这种情景下,本文以“手机媒介视野下我国‘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研究”为题,对居住在我国川滇交界地区史称西番的族群中自称“普米(prim)”、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民族识别中被划分为普米族和藏族的群体进行个案研究,探索手机媒介环境下被识异为不同民族的普米人之间的互动与文化表现。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族别识异”人群及其文化互动描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开展的民族识别为背景,对居住在川滇交界地自称“普米”或“培米”的人群其族别被识异成藏族和普米族的过程进行简单回溯,并对现阶段生活在四川的藏族普米人和生活在云南的普米族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川滇两地的普米人群的文化互动和手机媒介使用情况作了描述。第二章《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表征》,以手机媒介视角观察川滇普米族群网络互动的表现形式,包括日常生活、节庆活动以及传统民俗等在手机媒介中的呈现形式,并探讨文化互动的特点。第三章《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通过对手机媒介互动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出川滇普米族群之间的媒介互动与其民族文化认同具有关联性,二者的互动效果也受到了彼此民族与文化认同的影响。第四章《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思考》,通过分析手机媒介文化互动中族际交往呈现的信息鸿沟,以及信息判断的意识分歧,认为网络媒介生活中出现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碰撞挑战,无疑是一个民族群体在媒介化社会中努力寻求互动和转型的出路,但各种文化冲突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五个认同”为前提。

罗宣[8](2020)在《抖音中的云南旅游形象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移动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张,新的媒介技术与移动应用迅速的形成影响力并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抖音就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抖音的诞生与走红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娱乐方式,同时对云南旅游形象的构建与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云南旅游形象历经了影视作品代表云南旅游形象时代、云南景区代表云南旅游形象时代,而当云南旅游形象遇到抖音之后,云南旅游形象迎来了人人可以构建、人人可以轻松认知的新媒体时代。为探究抖音中的云南旅游形象构建,笔者获取了第三方数据机构的帮助,以关键词与假日时间为线索,共搜集到3000余条与云南旅游有关的抖音短视频样本。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着重分析了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的表征、传播模式、以及构建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构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根据问题提供了云南旅游形象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一、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通过画面与声音符号的形式表现,在形象内容上抖音中的云南旅游“品牌形象”与“草根形象”并重,且以褒义情感形象为主,以中性情感形象为辅,贬义情感形象几近于无。二、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的传播主体可分为一般用户、自媒体用户与政府机构官方账号。三者中自媒体用户拥有最广的受众、最多的传播渠道、最优的传播内容、以及最好的传播效果,是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最主要的构建者。三、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的构建在形象创作上有类型化的特点,可分为解说型、纪录型、人物型与段子(故事)型的创作;而在形象表达上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云南旅游形象的反权威(传统)、碎片化与通俗化。四、抖音中不同的传播主体在构建云南旅游形象时呈现不同的问题。一般用户的形象构建流于浅表且分散;官方机构的形象构建缺少对形象的包装以至于无趣;而抖音中的自媒体因营利目的而导致形象构建失真消减了形象可信度。针对以上问题及根据抖音的媒介环境特性,本文提出了打造话题、合理包装与树立意见领袖的发展策略。

罗志鹏[9](2020)在《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文中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人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集体意识产物。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关乎国家、社会与人民共同繁荣的大事。近年来,云南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民族文化强省,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大理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门问题,也是民族理论与政策可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与政策,以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开展的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着重调查与研究关于大理历史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从民族文化传播的视角,将大理历史文化放在当前主流文化传播的新时代背景下,对大理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并以各种形式的媒介传播形式来展现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实际开展状况,凸显其对大理历史文化对外传播的社会价值与现实作用。同时,以发展的眼光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具体分析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在进行大理历史文化传播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思路,以期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本文共有三大亮点。一是将民族文化特别是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问题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联系起来,结合当前国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背景,重点关注民族文化力量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影响与作用。二是通过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以及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入研究和探讨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问题,了解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对传播大理历史文化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并针对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思路。三是新时期国内以公益讲座形式进行民族文化传播,也存在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如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开展的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几乎每周风雨无阻的坚持,持续三年多坚忍不拔的精神,深得民众喜爱的大众传播,在云南乃至全国都实属罕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其经验可为各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个具体的、先进典型的、有推广价值的案例。

刘家肇[10](2020)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文中认为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化身份的固定语义处于一个不断改变与转化的过程中。因此,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构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内在身份构建场域与外在身份构建情境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着少数民族族群在时空分延、时空浓缩作用下产生对自我定位与归属的认知困惑。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与媒介技术持续革新的当下,集体自我认识的散发形态处于多种媒介构建的实践过程中。在这一媒介环境视野与其格局改造转型的革命式背景下,再媒介化对两种媒介间逻辑联系的强化与信息的融合传播则成为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构建的关键。本文将中国当代的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置于媒介关系运作方式重构的视野中,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系统论述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身份与再媒介化的概念、特点的梳理,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过程、特点以及策略,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后的传播策略与相应的传播特征。以此为基础在媒介技术互动频繁的情景下对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进行反思,促进族群文化身份的合理构建,以便理性发挥媒介的构建优势与传播使命,继而为少数民族文化身份提供更为绿色的构建环境,并促进族群文化身份创新构建与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现状以及再媒介化的缘起与发展,为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身份与再媒介化的概念及特点的集中讨论,为文章研究选题的定位与理解提供理论基础、认知视角与思维指导。第二部分由构建主体、构建理论、构建过程为构建维度探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具体过程,以此为基础阐明基于媒介形式、话语权力、构建场域的构建特征以及基于语境、感官、审美的构建策略。第三部分从传播渠道、传播技术、传播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进而分析族群文化身份经再媒介化构建后如何实现在媒介形态不断变化背景下的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传播范围的层次深化。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进行反思。在探析族群文化身份与其承载媒介再媒介化的平衡互动的意义的同时,针对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内在身份与外在身份探讨了在再媒介化理论背景下文化身份可能面临的身份无序性问题,并据此对如何进行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再媒介化理性构建与传播进行反思与总结。

二、传播者的云南意识与媒介中云南形象的塑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播者的云南意识与媒介中云南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加剧
        1.1.2 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1.1.3 旅游网络舆情的深刻影响
        1.1.4 网络治理现代化新命题的提出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3 相关研究评述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研究创新之处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思路
        1.7.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厘定
        2.1.1 体育旅游的概念梳理与厘定
        2.1.2 体育危机事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概念梳理与界定
        2.1.3 网络舆情的概念溯源
        2.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解析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生命周期理论
        2.2.3 协同治理理论
        2.2.4 危机管理理论
        2.2.5 议程设置理论
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构成解析、功能特征与发展态势
    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
        3.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主体
        3.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客体
        3.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体
        3.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载体
    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特征
        3.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3.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
    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3.3.1 体育旅游发展态势
        3.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展态势
        3.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分析
    4.1 体育旅游系统的解构
        4.1.1 旅游系统理论的流变
        4.1.2 体育旅游系统的概念界定、功能与解构
    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
        4.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4.2.2 体育旅游系统紊乱引发危机事件发生的逻辑
    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
        4.3.1 系统紊乱、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逻辑
        4.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关系机理
    4.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及形成
        4.4.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4.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
        4.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
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5.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起点、概念内涵与特征
        5.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物性认知:演化的逻辑起点
        5.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概念内涵
        5.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特征
    5.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
        5.2.1 系统论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因素的构成
        5.2.2 不同演化因素的分解及其对网络舆情演化的作用机理
        5.2.3 多因素融合叠加主导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机理
    5.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及阶段性演化特征
        5.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
        5.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分阶段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6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研究
    6.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结构图及其解析
    6.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机理
        6.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宏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6.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中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6.2.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微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6.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溢出效应
        6.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空间溢出
        6.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产业溢出
    6.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场域
        6.4.1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空间虚实性的影响场域
        6.4.2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波及域时序扩散的影响场域
    6.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强度
7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研究
    7.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与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7.1.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
        7.1.2 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7.2 协同分异治理的保障体系
        7.2.1 制度保障是基础
        7.2.2 组织保障是核心
        7.2.3 资源保障是依托
    7.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机制
        7.3.1 防微杜渐: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7.3.2 未雨绸缪:监测预警机制
        7.3.3 临危不乱:应急处理机制
        7.3.4 转危为安:恢复与重建机制
    7.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的路径选择
        7.4.1 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分时治理及治理路径
        7.4.2 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协同分级治理及治理路径
        7.4.3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协同分主体治理及治理路径
        7.4.4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方式刚柔性的协同分式治理及治理路径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雪乡宰客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变化
附录2 典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一览表
附录3 部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案例网络数据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2)冯晓华纪录片创作的民族志描述与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缘起与研究思路
    二、选择研究课题的意义
    三、学术界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媒介中冯晓华纪录片的呈现
    第一节 电视台
    第二节 视频APP
    第三节 微信公众号
    第四节 电影节
第二章 选题——与“他者”互动
    第一节 纪录片的故事性
        一、主人公的选取
        二、戏剧的预见性
        三、跨地域性
    第二节 人文关怀的视角
        一、尊重民族文化主体性
        二、责任和真情的体现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视角
        一、民族文化多元化
        二、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
第三章 “自我”视角下的“他者”文化呈现
    第一节 虚构式影像的表达
        一、虚拟民族志的书写
        二、虚构与主位影像的表达
    第二节 真实性与艺术价值
        一、真实性
        二、艺术性
第四章 冯晓华纪录片的影响和价值
    第一节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第二节 教育价值
    第三节 创作的新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老年题材纪录片中的老年形象塑造研究 ——以自创作品《老年生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老年群体比例逐渐增高
        1.1.2 社会不断发展
        1.1.3 纪录片需要关注老年群体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大众传播中呈现出的老年形象
        1.3.2 人物形象塑造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释义
2 老年题材纪录片的主题分类和老年媒介形象
    2.1 媒介形象溯源
    2.2 大陆老年题材纪录片的主题和老年形象
        2.2.1 主题分类
        2.2.2 媒介形象分类
        2.2.3 媒介形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2.3 老年人在其他地区纪录片中的形象
        2.3.1 欧美文化中的形象
        2.3.2 东方文化中的形象
3 作品《老年生活》的主题和主人公
    3.1 主题
    3.2 主人公的选择
        3.2.1 主人公的普遍性
        3.2.2 主人公的特殊性
        3.2.3 主人公多维度身份
4 《老年生活》中形象塑造的拍摄策略
    4.1 拍摄角度表现人物形象
        4.1.1 常规角度增强生活感
        4.1.2 特殊角度传达情绪
    4.2 利用镜头丰富人物形象
        4.2.1 长镜头交代环境
        4.2.2 特写镜头表现细节
    4.3 丰富的画面色彩增强人物活力
5 作品《老年生活》的后期制作策略
    5.1 利用节奏调节气氛
        5.1.1 画面节奏的把握
        5.1.2 声音节奏的加持
    5.2 对镜头语言的处理强化人物形象
        5.2.1 蒙太奇的镜头组接增强活力
        5.2.2 滤镜的运用回顾旧日时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老年题材纪录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1.2.1 相关重要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意义: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需要当代传播
    1.3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的现状
        1.3.1 研究着作
        1.3.2 学术论文与专业类艺术期刊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本文的研究框架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优势及难点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研究优势
        1.5.3 本文的研究难点
第2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逻辑
    2.1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意象与西方艺术的“写实”表达观
        2.1.1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意象
        2.1.2 西方艺术的“写实”表达观
    2.2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形态与呈现逻辑
        2.2.1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质料介质
        2.2.2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形式介质
    2.3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思维
        2.3.1 线性艺术与非线性传播
        2.3.2 艺术本体与媒介传播思维的关系
        2.3.3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碰撞与融合
        2.3.4 视觉呈现方式的转变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影响
第3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主要形态
    3.1 书画艺术作品的视觉直呈传播
        3.1.1 视觉直呈的场景化
        3.1.2 视觉直呈传播还原意蕴传达的完整性
        3.1.3 视觉直呈传播驱动艺术生产
        3.1.4 视觉直呈的公共传播特性
    3.2 书画艺术的跨域嫁接传播
        3.2.1 书画艺术与平行艺术的融合与嫁接
        3.2.2 书画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交融
    3.3 书画艺术的大众媒体传播
        3.3.1 纸媒传播
        3.3.2 影视传播
        3.3.3 互联网传播
        3.3.4 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时代性
        3.3.5 传统书画艺术大众传播的限制
第4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障碍
    4.1 传统书画艺术程式复杂且功能狭窄
    4.2 退化的书写能力
    4.3 “出帖”困难与“无用之美”
    4.4 城市风格脱离古典美学场域
    4.5 艺术市场流通与作品复制的双重难题
第5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路径
    5.1 艺术传播方式需适配新的传播技术
        5.1.1 艺术传播生态与书画艺术发展的关系
        5.1.2 寻求打破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时代局限
        5.1.3 更新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观念
    5.2 美用合一的文化延展
        5.2.1 “无用”与“有用”的融合:生活化的巧妙传播
        5.2.2 传统书画艺术文本的功能转化
        5.2.3 从主动选择到文化自觉
    5.3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多维动态延展
        5.3.1 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界限
        5.3.2 “失真”传播:原作保护原则下的传播策略
        5.3.3 从“静”到“动”:动态化呈现与动态场域的构建
        1. 书画艺术的动态化呈现可强化艺术体验
        2. 构建动态场域,塑造“现场化”传播效果
        5.3.4 开启书画艺术与人的多渠道沟通
        5.3.5 构建独具特色的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生态
    5.4 意境传达与故事化:书画作品的审美意识与立体形象的营建
        5.4.1 “造境”:用生动意境传递审美意识
        5.4.2 故事化传播丰富书画作品的立体形象
    5.5 内生动能——师承与文修共进
        5.5.1 学院“科班”教学模式
        5.5.2 名家师门传承模式
        5.5.3 线下雅集模式
        5.5.4 媒介资源与平台教学
    5.6 国际传播与文化融合
    5.7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承中的变异与变异中的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媒介研究 ——以汉译版阿凡提故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三、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章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媒介变化
    第一节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媒介样态
    第二节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空间
第二章 阿凡提故事在媒介中的嬗变
    第一节 口耳相传中的阿凡提故事
    第二节 印刷文本中的阿凡提故事
    第三节 舞台媒介中的阿凡提故事
    第四节 电子时代中的阿凡提故事
第三章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受众接受模式
    第一节 双向互动的认识特征
    第二节 创新期待的接受过程
    第三节 审美需要的精准定位
结语
    一、运用媒介技术,增强审美体验
    二、文本内容再创作,凝聚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一、国家整体形象
        二、新疆局部形象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第一节 “空间”概述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一、领土认同
        二、地理形象
        三、国防意识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一、地理景观
        二、城市与乡村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二、绿洲生态空间
        三、草原生态空间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寻找女人
        二、寻找男子汉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三、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一、家国情怀
        二、家国同构叙事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一、民俗
        二、影视民俗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一、物质民俗文化
        二、社会民俗文化
        三、精神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一、内容创新不足
        二、传播渠道障碍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结语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手机媒介视野下我国“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研究 ——以川滇普米族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族别识异”人群及其文化互动描述
    第一节 “族别识异”人群概述
        一、川滇普米族群的族源及其“族别识异”
        二、“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现状
    第二节 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的社会环境
        一、主要田野地点概况及调查程序
        二、田野地点社会人口特征
        三、田野地点受访者手机媒介使用状况
第二章 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表征
    第一节 “族别识异”人群互动的数据分析
        一、川滇普米的接触情况
        二、川滇普米的互动情况
        三、川滇普米的信息接收情况
    第二节 川滇普米族际交往的表现形式
        一、网络中日常对话的互动呈现
        二、节日庆典中的文化传递
        三、民俗记忆的相互渗透
    第三节 手机媒介环境中文化互动的特点
        一、现代媒介传播环境弱化了传统民族的差异性
        二、新媒体发展增强了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的实时与跨时空
第三章 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
    第一节 手机媒介环境对“族别识异”人群民族文化认同的助推
        一、川滇普米族群共同体的塑造
        二、普米传统文化的回归
    第二节 手机媒介环境中“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的受制
        一、互动内容的记忆性受传播主体能动性的影响
        二、互动效果受互动主客体文化认同的影响
第四章 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思考
    第一节 手机媒介文化互动中族际交往的问题呈现
        一、“族别识异”人群互动的信息鸿沟
        二、信息判断的意识分歧
    第二节 “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考
        一、提高互动成员的整体知识水平
        二、“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必须以“五个认同”为基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抖音中的云南旅游形象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短视频以及抖音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云南旅游形象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抖音及云南旅游形象概述
    第一节 抖音APP概述
        一、抖音APP简介
        二、抖音的发展历程
        三、抖音短视频的特点
    第二节 云南旅游形象概述
        一、云南旅游形象的概念界定
        二、云南旅游形象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表征
    第一节 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的表现形式
        一、抖音短视频的视觉符号
        二、抖音短视频的听觉符号
        三、抖音短视频的视听符号
    第二节 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的内容
        一、抖音中的云南旅游认知形象
        二、抖音中的云南旅游情感形象
        三、抖音短视频中的云南旅游总体形象
第三章 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的传播要素
    第一节 传播主体
    第二节 传播内容
        一、作品成片的质量差异
        二、内容的构建方向差异
    第三节 传播渠道
    第四节 传播受众
    第五节 传播效果
第四章 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的构建特点
    第一节 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的类型化创作
        一、解说型短视频中的云南旅游形象
        二、纪录型短视频的云南旅游形象
        三、人物型短视频的云南旅游形象
        四、段子(故事)型短视频的云南旅游形象
    第二节 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的后现代主义表达
        一、反权威(传统)的云南旅游形象
        二、碎片化的云南旅游形象
        三、通俗化的云南旅游形象
第五章 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构建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第一节 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构建的问题
    第二节 抖音中云南旅游形象构建的发展策略
        一、打造话题,激励用户创作
        二、合理包装,创造与吸引流量
        三、基于品牌形象,树立意见领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与政策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
    二、习近平关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三、云南关于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第二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发展概况
    一、创办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文化载体
        (一)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平台设立
        (二)学术交流与对外交往
        (三)各级党委与政府的支持
    二、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实践策略
        (一)丰富公益讲座内容,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二)形成雄厚的讲师力量与讲座资源库
        (三)深入挖掘社会资源,融入资源共享洪流
    三、创办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初心
        (一)创办者的个人初心
        (二)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共同初心
第三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传播的主要内容
    一、英雄及历史人物
    二、滇西抗战史实
    三、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
    四、地方民俗风情
第四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传播的各种形式
    一、利用传统媒介,拓展文化广度
        (一)报纸
        (二)书刊
        (三)广播
        (四)电视
    二、善用新兴媒介,挖掘文化深度
        (一)网站
        (二)微信
        (三)微博
        (四)影视
    三、巧用特殊媒介,彰显文化厚度
        (一)民族文化研讨会
        (二)交流推介会
第五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经验提升
    一、提高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效率
        (一)利用传播媒介,发挥渠道优势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顺应文化传播的新要求
    二、打造民族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
        (一)突出传播非遗项目
        (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三)积极了解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
    三、塑造大理地区的文化形象
        (一)助推旅游产业,打造品牌传播
        (二)增加对外互动,提升传播人的影响力
    四、提升民族文化的服务保障
        (一)建立健全文化服务体系
        (二)加强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
        (三)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4.1 内容创新
        1.4.2 方法创新
第2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 少数民族文化身份
        2.1.1 概念界定
        2.1.2 特点呈现
    2.2 再媒介化
        2.2.1 概念界定
        2.2.2 特点呈现
第3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过程
    3.1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从媒介化到再媒介化
        3.1.1 原初媒介的还原
        3.1.2 媒介形态的改变
        3.1.3 再媒介化的诞生
    3.2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过程
        3.2.1 构建主体的意义与现状
        3.2.2 构建理论的发展与意义
        3.2.3 构建过程的细化与分析
第4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策略与特点
    4.1 再媒介化的原因及多重形式
    4.2 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策略
        4.2.1 语境重置
        4.2.2 感官并置
        4.2.3 审美省思
    4.3 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特点
        4.3.1 媒介形式的嬗变
        4.3.2 话语权利的转移
        4.3.3 构建场域的迁移
第5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传播策略
    5.1 传播渠道的再媒介化创新
        5.1.1 传播媒介弥补优势的发展
        5.1.2 传播媒介交互概念的诠释
        5.1.3 传播媒介仪式情感的互动
    5.2 传播技术的再媒介化发展
        5.2.1 媒介结构选择性重构
        5.2.2 符号多重可感性传播
        5.2.3 传播矩阵的多元打造
    5.3 传播空间的再媒介化拓展
        5.3.1 空间连续性建立
        5.3.2 场景多样化构成
        5.3.3 空间圈层的延展
第6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传播特征
    6.1 传播模式的视角突破
        6.1.1 主、客位传播壁垒溶解
        6.1.2 传、受立场的相互关照
    6.2 传播效果的层次深化
        6.2.1 基于本真表征的艺术发展
        6.2.2 基于心理代入的感官沉浸
    6.3 传播范围的视域延伸
        6.3.1 信息传播载体多样
        6.3.2 信息传播速率提升
        6.3.3 信息传播容量优化
第7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的思考
    7.1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的意义
        7.1.1 媒介效能的阈值转换:地缘概念与情境概念的转化
        7.1.2 传受行为的结构优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文化平衡
        7.1.3 构建主体的审美设置:媒介与感官审美的作用交互
    7.2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的问题
        7.2.1 内在身份焦虑
        7.2.2 外在身份扭曲
        7.2.3 文化身份无序性
    7.3 相应的解决措施
        7.3.1 媒介视点
        7.3.2 使用者视点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A.1 涉及到的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研究文本

四、传播者的云南意识与媒介中云南形象的塑造(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D]. 陈玉萍.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冯晓华纪录片创作的民族志描述与阐释[D]. 郎尚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老年题材纪录片中的老年形象塑造研究 ——以自创作品《老年生活》为例[D]. 罗飔. 成都大学, 2021(07)
  • [4]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D]. 王壹. 吉林大学, 2020(01)
  • [5]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媒介研究 ——以汉译版阿凡提故事为例[D]. 蔡宛峻.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0)
  • [6]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7]手机媒介视野下我国“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研究 ——以川滇普米族群为例[D]. 杨贵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8]抖音中的云南旅游形象构建[D]. 罗宣.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D]. 罗志鹏. 大理大学, 2020(06)
  • [10]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D]. 刘家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传播者对云南的认知与媒体对云南形象的塑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