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作用研究现状

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作用研究现状

一、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路晶慧[1](2021)在《儿童药物性肾损伤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查阅国内外儿童药物性肾损伤(DIKI)文献、病例报告和某三甲儿童医院出院病例,了解儿童DIKI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通过分析病例特点,以提高对儿童DIKI的认识,为减少儿童DIKI提供帮助。方法:(1)检索策略(1)现状研究文献检索:以“药物性肾损伤”、“药物性肾损害”、“药物肾毒性”、“儿童”等为检索词,在CBM、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大医医学、Pub Med、Springer、OVID、Uptodate等检索2010–202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2)病例检索:以“药物性肾损伤”、“药物性肾损害”、“肾毒性”、“急性肾损伤”、“肾小球病变”、“肾小管功能紊乱”、“急性梗阻性肾病”、“慢性肾病”、“血尿或蛋白尿”等为检索词在CBM、CNKI、万方、维普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儿童DIKI病例报告。以相同检索词,查阅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山西省某三甲儿童医院出院病例,以同时间段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为补充。(2)纳入排除标准(1)现状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儿童;各类医学期刊、出版社公开发表的以DIKI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资料。排除标准:重复文献资料。(2)病例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4岁;有可能导致肾损伤的药物暴露史;用药后出现肾损伤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异常;住院病例经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关联性评价结果为“肯定”、“很可能”、“可能”。排除标准:非药物因素引起的肾脏损害;重复病例;资料完整性较差的病例。(3)资料提取与分析提取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原患疾病、临床表现、用药记录、实验室检查指标值、治疗及预后等信息,对儿童DIKI的现状及病例特点进行分析。(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使用采用Wilcoxon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小样本运用Fisher精确检验。对纳入的危险因素进行赋值,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计算优势比和95%置信区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儿童药物性肾损伤现状研究结果(1)儿童DIKI现状研究共纳入文献资料24个,其中书籍2本、中文文献12篇、英文文献10篇。(2)儿童DIKI的定义及分类无统一标准。纳入的文献中共涉及三种DIKI的定义,分类主要采用病理及病因两种分类方法。(3)儿童DIKI流行病学研究数据缺乏。多数研究均采用儿童AKI流行病学数据。(4)儿童DIKI的诊断较为困难。目前临床主要根据患者有可能产生药物性肾损伤的用药史及有相应的肾脏受损表现来诊断DIKI。临床常用的肾损伤的检测指标为功能性标志物与损伤性标志物。(5)评估儿童DIKI严重程度常采用改良的儿童RIFLE分类,以患儿肌酐清除率将DIKI分为肾损伤高危、肾损伤、肾衰竭。(6)儿童DIKI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原患疾病、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剂量、疗程和联合用药等。(7)儿童DIKI的防治原则主要包括关注危险因素,尽量选用肾毒性小或无肾毒性药物,密切观察尿量和肾损伤指标,充分的水化、碱化尿液等。一旦发生DIKI,及时处理积极治疗,多数DIKI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改善。(2)儿童药物性肾损伤文献病例与住院病例研究结果(1)数据库共检索到文献4956篇,纳入文献66篇,DIKI病例76例。医院病例系统共收集1112例住院病例,经筛选纳入DIKI病例60例。(2)儿童DIKI文献病例与住院病例临床特点大致相同。病例特点:男女比例分别约为2.8:1、2.1:1;平均年龄为分别为(6.741±4.039)岁、(7.065±3.845)岁;原患疾病均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三种类型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腹痛、水肿、少尿等;肾损伤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患儿服药后7天内;引起儿童DIKI排名前三的可疑药品类型为抗菌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引起肾损伤给药方式主要包括静脉滴注、口服、肌肉注射等;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停药、对症支持治疗等;预后情况大多良好。(3)肾损伤程度分析结果(1)肾损伤程度分析显示:患儿联合用药与非联合用药肾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合理用药与非合理用药肾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联合用药(OR,4.234;95%CI,2.012–6.455)、抗菌药物(OR,2.268;95%CI,0.271–4.266)是患儿肾损伤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1)目前儿童DIKI关注度不足。国内外尚未无相关指南共识对DIKI进行规范化定义,对于DIKI的分类方法缺乏统一标准,流行病学研究也比较缺乏。DIKI的诊断存在困难,影响因素较多,且常用的肾损伤标志物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特异性的损伤标志物,多数新型生物标志物还未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常用的肾损伤程度RIFLE分类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儿童DIKI仍需进一步研究。(2)关注儿童DIKI的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减少DIKI的发生。儿童DIKI的临床特点包括男性多于女性、最常见的原患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以静脉滴注给药发生的肾损伤最多。致DIKI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菌药、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药等三类。肾损伤严重程度分析显示是患儿联合用药与非联合用药肾损伤程度存在差异;患儿合理用药与不合理用药肾损伤程度存在差异。提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合理用药,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抗菌药物是患儿肾损伤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提示我们在临床中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及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严密监测肾功能变化。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选择肾毒性小的药物,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在用药期间严密监测肾功能变化;合理用药,都将对预防患儿DIKI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一旦发生DIKI,及时停药、对症支持治疗,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改善,部分患儿肾功能也可以恢复正常,所以对于DIKI要做到早发现、早停药、早治疗。

江曼慈[2](2021)在《基于铜系复合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对非甾体抗炎药的检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解热,缓解疼痛,治疗风湿性疾病的疗效,但由于该类药物会导致肠胃、肝肾、血液和神经系统副反应致使部分患者死亡,所以确定此类药物在体内的残留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非甾体抗炎药残留检测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质谱法等方法,但大多由于仪器昂贵且耗时受到限制。由于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样品制备容易、响应快、仪器简单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非甾体抗炎药的电化学测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文分别选择了具有低成本、高电催化活性、类金属的导电性等优点的过渡金属硫化物及具有大比表面积、导电性优异的碳材料为主体,通过向其中分别掺杂稀土元素离子及金属纳米颗粒,成功地设计并制备了两种铜系复合材料La-CuS和CuNPs-MWCNTs,将其用作修饰电极材料,从而构建了两种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对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水杨酸(SA)及对乙酰氨基酚(AP)与邻乙酰氨基酚(2-AP)的检测分析。本论文主要探究的内容如下:1.采用简单便捷的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La掺杂的CuS纳米饼复合材料,构建了高灵敏度的电化学传感平台,通过SEM、EDX、XRD及各种电化学手段辅助验证了La-CuS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由于片状堆叠结构的CuS具有较低的电子传递电阻,为电子传导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途径,稀土元素La的掺杂导致了较小的晶体尺寸和较大的有效表面积,加速了电子的转移并进一步提高了对水杨酸的电催化活性,二者的协同作用增强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及电催化性能,La-CuS/GCE对比于裸GCE和CuS/GCE对水杨酸SA检测的电化学响应得到了明显增强。经优化材料所得最佳条件下,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在0.1 M PBS(pH=5)溶液中、La-CuS/GCE上SA的电化学行为及氧化机理,证实La掺杂的CuS/GCE表面的SA氧化受到扩散过程的调节,电氧化是2个电子和2个质子转移的过程。因此建立了水杨酸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在0.1 M PBS中,所制备的La-CuS/GCE显示出较低的检出限为0.52μmol/L(S/N=3),线性范围为1μmol/L-20μmol/L及20μmol/L-500μmol/L,该方法具有简单、环保、低成本等优点,对水杨酸的检测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及较高的灵敏度,且修饰电极在检测过程中具有优异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实际样品的检测中令人满意的回收率也成功表明该电极可应用于真实人体环境中水杨酸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2.采用简单且快速的一锅水浴法制备了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基底,在其上负载Cu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通过SEM、Raman、XRD及各种电化学手段辅助验证了CuNPs-MWCNTs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并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附着于互相穿插的碳纳米管表面的金属铜纳米颗粒,从而构建了独特的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对对乙酰氨基酚(AP)及邻乙酰氨基酚(2-AP)两种目标分子的同时电化学检测。CuNPs-MWCNTs/GCE对比于裸GCE和MWCNTs/GCE对AP及2-AP的检测都具有明显增强的电化学响应,且电位差为99 m V,可以实现同时检测。出色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中心多的CuNPs及具有优异的电导性和较大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的MWCNTs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支撑,弥补了纳米金属粒子之间容易发生团聚的缺点,从而充分发挥两种成分的优势,显着提高了电极的导电性能和催化活性。实验探究了电化学测试中溶液的pH以及扫速等因素在实验过程中的影响,从而推测出相关的电化学行为及反应机理,经过优化材料后,在最佳条件下,在0.1 M PBS(pH=7)溶液中,建立了利用循环伏安法(CV)同时测定AP和2-AP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所制备CuNPs-MWCNTs/GCE显示出较低检出限AP=0.066μmol/L(S/N=3),2-AP=0.053μmol/L,线性范围为AP:1-500μmol/L,2-AP:1-200μmol/L。最终得到的改性电极具有出色的灵敏度、可重复性、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并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的AP和2-AP的检测,且回收率令人满意。

沈思宏[3](2021)在《基于血流动力学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试验》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小样本的试验,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为PD的中医药物治疗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20年2月14日-2020年12月10日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共60例,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口服,服药方法为每天3次,每次2支,每个月经周期经前2周空腹服用,从服药起到月经来潮为1个观察周期,共观察3个周期。观察指标包括中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疼痛情况、痛经相关症状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治疗前和治疗1个周期、2个周期、3个周期后分别记录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及研究期间患者出现的所有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1.中医临床疗效:治疗3个周期后,试验组治愈者18例,占比60%;显效者7例,占比23.3%;有效者5例,占比16.7%;无效者0例。对照组治愈者0例;显效者2例,占比6.7%;有效者2例,占比6.7%;无效者26例,占比86.7%。两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差异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2.VAS评分及CMSS评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7),而在治疗1周期后、治疗2周期后、治疗3周期后,试验组VAS评分显着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的VAS评分在治疗前、治疗1周期后、治疗2周期后、治疗3周期后4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逐步下降;对照组的VAS评分在治疗前、治疗1周期后、治疗2周期后、治疗3周期后4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MSS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6),治疗2周期后和治疗3周期后两组的CMSS评分差异均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的CMSS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步下降,对照组则表现为有所上升。3.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治疗前,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Vm)、血液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PSV、EDV、Vm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PI、RI、S/D则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4.安全指标:试验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试验安全可靠。结论:1.针对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应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具有显着的疗效。2.采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可显着改善患者VAS评分及CMSS评分,减轻患者经期腹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采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可显着改变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提高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平均血流速度(Vm),降低血液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S/D),通过改变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达到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目的。

李雪纯[4](2021)在《结直肠癌风险快速评估工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早期发现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实现精准筛查及精准行为干预。方法1.大数据研究:通过四川省结直肠癌患者病案首页大数据研究患病特征。2.文献研究:在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确定结直肠癌风险因素。3.问卷调查:参考大数据研究和Meta分析提示/确定的结直肠癌风险因素,自行编制结直肠癌风险因素评估问卷进行现场调查。4.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源于四川省5家医院,对照源于四川省肿瘤医院体检中心和两个社区体检/就诊人群。5.机器学习:以传统Logistic回归作为对照,采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包括K近邻、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1.结直肠癌风险因素研究(1)患病特征2015~2019年四川省结直肠癌5年平均患病率为24.5/10万,5年患病率分别为 14.6/10 万、24.1/10 万、36.1/10 万、41.1/10 万、46.2/10 万呈逐年上升趋势;≥60岁年龄组、男性、汉族、农民、已婚结直肠癌患者占比最高。成都市5年患病率最高为39.4/10万,甘孜州最低为6.0/10万,5年中成都周边地区患病率逐年上升。(2)结直肠癌风险因素Meta分析≥60岁、男性、黑人、BMI≥25kg/m2、腰臀比≥0.85、腰高比≥0.5、结直肠癌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牙齿数量0-16颗、吸烟、初潮年龄≥15岁、绝经前状态、怀孕、多次怀孕OR值大于1;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较好经济状况、肠镜检查、他汀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地中海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激素替代疗法、生育、子宫切除OR值小于1。2.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1)总人群使用Logistic回归、K近邻、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的风险模型AUC依次为 0.86、0.70、0.76、0.78、0.73;准确度依次为 0.78、0.70、0.76、0.78、0.73。(2)男性使用Logistic回归、K近邻、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的风险模型AUC依次为 0.75、0.69、0.74、0.70、0.63;准确度依次为 0.73、0.71、0.79、0.73、0.64。(3)女性使用Logistic回归、K近邻、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的风险模型AUC依次为 0.72、0.75、0.74、0.77、0.68;准确度依次为 0.56、0.80、0.72、0.78、0.70。结论①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总人群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效果最好,最终纳入个人年收入、高血脂、肠道息肉、非甾体抗炎药、重油脂食物、是否吃辣、牛奶、喝酒、运动的激烈程度、运动的持续时间、工作中的体力强度。②使用决策树方法建立男性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效果最好,最终纳入工作中的体力强度、肠道息肉、运动的持续时间、个人年收入。③使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女性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效果最好,最终纳入婚姻状况、个人年收入、家族史、高血脂、肠道息肉、牙齿数量、降脂药、非甾体抗炎药、是否吃辣、食用油、红肉、牛奶、坚果类、叶酸、钙片、含糖饮料、运动锻炼、运动的激烈程度、运动的持续时间、工作中的体力强度、初怀年龄、怀孕次数、流产、流产次数、绝经类型。④综上,初步构建了分性别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工具。

董浩博[5](2020)在《纳米金对非甾体抗炎药联合超声抑菌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声动力抗菌化学疗法(Sonodynamic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SACT)是近年来热门的抑菌疗法,通过超声波激活声敏剂,并利用其活化后产生的活性氧及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来达到杀死细菌的作用。虽然SACT具有抗菌谱广、安全无创等优点,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找到同时具备生物相容性好、低毒且高活性的理想声敏剂,并且缺乏协助其开展临床治疗的超声设备等原因,SACT还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金是自然界中理化性质最为稳定的元素之一,而纳米金(Goldnanoparticles,AuNPs)是纳米级别的金粒子。目前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金属纳米粒子在各个领域之中都开发出了一些优秀的特性,尤其是在抑菌领域。由于AuNPs独特的理化性质,展现出毒性小、生物适应性好、抗菌谱广、作用机制复杂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优势,而且其在与超声协同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超声的空化阈值,从而更容易产生自由基来达到抑菌的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吡罗昔康(Piroxicam,PIR)在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具有良好的声敏性,因此选择其作为本实验与AuNPs相结合的研究药物。首先,本文通过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实验所要用到的AuNPs,并对其进行表征,确定成功合成之后进行载药,获得PIR:AuNPs复合纳米粒。其次,在超声的协同作用下,我们考察了PIR:AuNPs的声动力抗菌活性。分别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代表菌株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AuNPs浓度、PIR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下,纳米金对于PIR协同超声抑菌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PIR:AuNPs协同超声的抑菌效果要优于单纯的PIR与超声协同的抑菌效果。最后,我们采用胞内活性氧检测的方法探究了 AuNPs对PIR在超声协同作用下的抑菌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有AuNPs的作用下,超声与PIR:AuNPs联合作用要比单纯的PIR与超声协同作用可以产生更多的活性氧。从而证明,AuNPs对PIR协同超声抑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纪敏[6](2020)在《迷迭香酸对顺铂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由于药物不合理使用引起的药物性肝肾损伤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因此需要寻求能缓解药物性肝肾损伤的天然低毒药物。本研究旨在探究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对顺铂(Cisplatin,CP)所致的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开发RA作为临床上缓解药物性肝肾损伤药物提供药效学理论依据。方法:(1)建立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病理模型:将2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4组,即Control组、CP(10、20、40 mg/kg)模型组,每组5只。CP模型组一次性单剂量i.p.CP(10、20、40 mg/kg.BW)诱导小鼠急性肝肾损伤,Control组i.p.等剂量0.9%Na Cl溶液。72 h后,取血,检测血清ALT、AST、BUN、CRE含量;取肝脏、肾脏、脾脏,计算脏器系数,并制作肝脏、肾脏组织病理切片。(2)RA对CP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将4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7组,即Control组、CP模型组、RA(20 mg/kg)对照组、RA(5、10、20 mg/kg)预处理组、地塞米松(Dex)(4 mg/kg)预处理组,每组6只。RA和Dex预处理组连续7 d i.p.RA(5、10、20 mg/kg.BW)或Dex(4 mg/kg.BW),Control组和CP模型组i.p.等剂量0.9%Na Cl溶液。试验第5 d,除Control组和RA对照组外,其余组别i.p.20 mg/kg.BW的CP诱导小鼠急性肝肾损伤。72 h后,取血,检测血清ALT、AST、BUN、CRE、IL-1β、IL-6、TNF-α含量;取肝脏、肾脏和脾脏,计算脏器系数,并制作肝脏、肾脏组织病理切片;采用q RT-PCR法检测肝、肾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3)RA对CP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在(2)的试验基础上,取肝脏、肾脏,检测肝、肾组织SOD、CAT活性和GSH、T-AOC、MDA、NO、MPO水平,并采用q RT-PCR法检测肝、肾组织SOD、CAT、GPx、Nrf2、Keap1、HO-1、GCLC、GCLM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各CP模型组小鼠逐渐出现精神萎靡、被毛凌乱、活动迟缓、排尿量减少等临床症状;血清BUN、CRE、ALT、AST含量升高;肝组织可见局部肝细胞轻微空泡变性,肾组织结构排列紊乱,肾近端小管退行性改变,如刷状缘明显消失、胞质空泡等,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等。综合小鼠临床症状、肝肾功能血清生化指标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最终确定以20 mg/kg.BW的CP建立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病理模型。(2)与Control组相比,CP模型组小鼠出现精神萎靡、被毛凌乱、活动迟缓、埋头蜷缩等临床症状;肝组织可见局部肝细胞轻微空泡变性,肾组织结构排列紊乱,肾近端小管退行性改变,刷状缘消失,胞浆染色变淡,胞核固缩、碎裂或溶解,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或坏死;血清BUN、CRE、ALT、AST、IL-1β、IL-6、TNF-α含量及肝、肾组织IL-1β、IL-6、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升高。而RA预处理能缓解小鼠临床症状,减少肝肾组织损伤,降低血清BUN、CRE、ALT、AST、IL-1β、IL-6、TNF-α含量,并抑制肝、肾组织IL-1β、IL-6、TNF-α的m RNA表达。(3)与Control组相比,CP模型组小鼠的肝、肾组织MPO、MDA、NO水平升高,SOD、CAT活性和GSH、T-AOC水平及SOD、CAT、GPx、Nrf2、Keap1、HO-1、GCLC、GCLM的m RNA表达水平下降。RA预处理能显着降低肝、肾组织MPO、MDA、NO水平,增强肝、肾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并激活Nrf2信号通路上调Nrf2信号通路下游相关靶基因的m RNA表达。结论:一次性单剂量i.p.20 mg/kg.BW的CP可成功建立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病理模型;RA能减轻C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肾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激活Nrf2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并增强肝肾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

赵欢欢[7](2020)在《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处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扎托布洛芬(Zaltoprofen,ZPF),属于COX-2优先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胃肠粘膜的不良反应较低,在人医中被广泛应用。扎托布洛芬的抗炎镇痛作用和安全性已在人体和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具有开发兽用抗炎药物的前景。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排泄与残留消除规律研究是评估新兽药安全及食品安全的重要科学依据,然而关于扎托布洛芬的代谢和残留消除的研究很少,国内无相关文献报道。放射性同位素能使被标记化合物在机体内准确定位,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易检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在机体内的处置研究。为了全面揭示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变化过程与规律,科学评价其安全性,本课题合成了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并采用放射性示踪、静态液闪计数仪(LSC)、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在线同位素检测仪(HPLC-v.ARC)以及液相色谱与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联用技术,进行了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排泄、组织分布和残留消除研究。鉴定了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的代谢物并推测了其代谢途径,分析了各代谢物在猪和大鼠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推荐了在猪体内的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本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而为其食品安全性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1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合成方法与质量标准以2-(3-羧甲基-4-苯硫基苯基)丙酸为原料,酯化后与溴素进行取代反应,使溴标记在苯环上,再与多聚磷酸进行关环缩合,关环后将酯基水解得到4-溴扎托布洛芬,最后使其与氚气在钯碳催化作用下发生氚-溴交换,制得4-3H-扎托布洛芬粗产物,再采用制备液相色谱仪对粗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经质量标准研究,分离纯化后获得的氚标记扎托布洛芬(3H-ZPF)具有高化学纯度(≥99%)、高放化纯度(≥98%)和高比活度(29.30 Ci/g),在-20℃存储6个月其化学纯度和放化纯度依然可保持在98%以上,表明其稳定性良好,质量标准满足动物实验的要求。2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与代谢研究30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猪4头和8周龄Wistar大鼠6只一次性肌肉注射给予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给药剂量为5 mg/kg b.w.,给药比活度为0.15 Ci/g。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收集动物尿液和粪便,检测不到放射性为止。取收集的各时间段的尿液、粪便、血液和胆汁样品,各样品经消化后用LSC测定总放射性,分析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和排泄规律;另取各样品适量,经提取净化后采用LC-v.ARC和LC/MS-IT-TOF进行检测,对其放射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给药后0 d-1 d,猪和大鼠的药物累积回收率均达80%以上;给药后0 d-7 d,两种动物的药物累积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在14 d的收集期内,猪以及雌性和雄性大鼠的药物累积回收率分别为95.82±0.51%、96.97±7.28%和94.77±5.76%。在猪中,约74.80%药物通过尿液排泄,21.13%通过粪便排泄;然而在雌性和雄性大鼠中约26.61%和17.23%药物通过尿液排泄,79.73%和68.16%通过粪便排泄。结果表明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中排泄迅速,排泄集中于0 d-1 d,之后排泄量迅速减少,但主要排泄途径存在显着差异,大鼠可能通过胆汁排泄较多,在猪体内则可能存在胆汁排泄和重吸收过程。猪和大鼠共检测到8种放射性化合物,分别为原型Z0、S-氧化-10-羟化扎托布洛芬Z1、S-氧化-扎托布洛芬Z2、10-羟化-扎托布洛芬Z3、R-扎托布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Z4、S-扎托布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Z5、R-10-羟化-扎托布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Z6和S-10-羟化-扎托布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Z7。在猪尿液样品中发现Z0和7种代谢物(Z1、Z2、Z3、Z4、Z5、Z6、Z7),在大鼠尿液样品中发现原型Z0和5种代谢物(Z1、Z2、Z3、Z4、Z6);在猪粪便样品中发现原型Z0和5种代谢物(Z1、Z2、Z3、Z6、Z7),在大鼠粪便样品中发现原型Z0和3种代谢物(Z1、Z2、Z3);在猪和大鼠血液中均检测出Z0和Z3;在猪胆汁中检测出Z0。猪和大鼠分别检测到8和6种放射性化合物,其中Z5和Z7仅存在猪尿液中。根据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推测扎托布洛芬的代谢特征主要为:一是发生羰基还原反应;二是发生硫氧化反应;三是同时发生硫氧化和羰基还原反应;四是扎托布洛芬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五是羰基还原后再进行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3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消除研究30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猪28头和8周龄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一组为空白组,其余6组为试验组,猪和大鼠试验组均连续7 d肌肉注射给予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给药剂量分别为5 mg/kg b.w.和10 mg/kg b.w.,给药比活度为0.15Ci/g。在停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宰杀一只空白组动物和一组试验组动物(猪为12 h、3 d、7 d、14 d、21 d和28 d,大鼠为12 h、1 d、3 d、7 d、14 d和21 d),收集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血液和胆汁等(血浆和胆汁样品主要用于代谢试验)。取少量收集的组织样品加入消化液进行水浴消化,消化完全后采用静态液闪仪检测其总放射活度,得到扎托布洛芬在动物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同时取一部分主要组织样品,经甲醇提取净化后采用LC-v.ARC和LC/MS-IT-TOF进行检测,对其放射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在猪中分布广泛,停药后12 h各组织中放射性产物的含量均很高,其中胆汁中的药物浓度最高,其次是肾脏、肾上腺、肝脏、肌肉和消化系统,在心脏、脾脏、肺脏、脂肪、皮肤和膀胱中的浓度相对较低。停药后3 d药物浓度下降迅速,胆汁下降约20倍,肾上腺下降约5倍,肝脏和肌肉下降约3倍,其他大多数组织约为12 h浓度的1/2。停药后7 d和14 d所有组织依然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停药后21 d,脂肪和胃中检测不到放射性,肝脏和肾脏中浓度较高分别为69±3μg/kg和135±21μg/kg。停药后第28 d,组织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在猪的主要组织中,共检测到3种放射性物质Z0、Z2和Z3。肝脏中能检测到Z0和Z3;肾脏中能检测到Z0、Z2和Z3;肌肉和脂肪中均检测到Z0和Z2;停药后7 d只能检测到Z0。在四种组织中,Z0为主要代谢物,比例均占90%以上。停药后0.5 d-3 d猪各个组织中药物浓度下降较快,3 d-21 d药物消除相对缓慢。消除半衰期较长的组织有肝脏、脾脏、肾脏和注射肌肉,半衰期在5.32 d-6.14 d之间;其次为心脏、背腰肌、胃、小肠、皮肤、膀胱和血液,消除半衰期在5.06 d-5.18 d之间;再次为肺脏、大肠、肾上腺和胆汁,消除半衰期在4.68 d-4.92 d之间;消除最快的组织为脂肪,消除半衰期为3.93 d。其中药物在肝脏和肾脏样品中残留量最高,停留时间最长,消除最慢,半衰期分别为5.50 d和6.14 d,肝脏和肾脏可作为猪体内残留靶组织,肝脏和肾脏中Z0半衰期分别为5.36 d和6.05 d,与总消除趋势一致,确定Z0作为猪体内的残留标示物。扎托布洛芬在大鼠体内同样分布广泛,停药后12 h消化系统的放射性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肾脏和肌肉等,在脂肪、皮肤和生殖腺中的浓度相对较低,在脑中浓度最低。停药后1 d药物浓度下降迅速,胃和大肠下降约20倍,小肠下降约40倍,肌肉和脂肪下降约10倍,其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约为12 h的1/2。3 d所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约为1 d浓度的1/2。停药后7 d所有组织依然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停药后14 d,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较高分别为134±22μg/kg和215±90μg/kg,21 d大鼠体内组织中检测不到放射性。在大鼠的主要组织中,共检测到4种放射性物质Z0、Z1、Z2和Z3。肝脏中检测到Z0、Z2和Z3;肾脏中检测到Z0、Z1、Z2和Z3,;肌肉和脂肪中均检测到Z0和Z2。停药后3 d只能检测到Z0。在四种组织中,Z0为主要代谢物,比例均占90%以上。大鼠各个组织停药后0.5 d-1 d,药物浓度下降较快,为快消除相,1 d-14 d药物进入慢消除状态。其中心脏、肝脏、肾脏和肌肉的消除较为缓慢,半衰期在5.05 d-6.78 d之间;其次为肺脏、胃、脑、生殖腺和血液,消除半衰期在4.01 d-4.99 d之间;脾脏、皮肤、大肠和小肠的消除相对较快,半衰期在3.09 d-3.92 d左右;脂肪消除最快,半衰期为2.03 d。其中药物在肝脏和肾脏样品中消除最慢,半衰期分别为5.87 d和6.78 d,肝脏和肾脏中Z0消除最慢,半衰期分别为5.80 d和6.33 d。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合成并获得了符合质量标准的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科学阐明了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排泄、组织分布与残留消除规律,鉴定了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不同样品中的代谢物并推测其代谢途径,分析了各代谢物在猪和大鼠体内分布和残留消除规律,推荐了扎托布洛芬在猪体内的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本文研究结果为揭示扎托布洛芬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其安全性评估的制定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张青青[8](2020)在《新型含5-氨基噻唑环核COX-2抑制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认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被广泛应用于抗炎、镇痛、解热、治疗关节炎及预防癌症等。但长期服用NSAIDs容易引起患者胃肠道出血及心血管等疾病。比较而言,昔康类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的副作用小于其它NSAIDs,昔康类NSAIDs的合成及生理活性研究吸引了药物研发者的广泛关注。氨基噻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生理活性,是医药及农药研究的热点领域,其分支中的2-氨基噻唑衍生物已有许多上市的医药及农药品种,但与其结构类似的5-氨基噻唑衍生物之生物生理活性研究严重滞后。为了寻找高活性的5-氨基噻唑类新药分子,课题以商品化昔康类化合物(美洛昔康、舒多昔康、替诺昔康、氯诺昔康)为先导,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和活性亚结构拼接法,将其结构中的2-氨基噻唑或吡啶环核用5-氨基噻唑环核替代,设计合成了三类新型5-氨基噻唑COX-2抑制剂共9个,其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及HRMS确证,并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活性测试。目标化合物采用5-氨基噻唑类衍生物分别与美洛昔康甲化物、替诺昔康甲化物及氯诺昔康甲化物经胺酯交换合成。论文设计了一条新颖的5-氨基噻唑类中间体的合成路线,采用此方法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该类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且收率较高等特点,可为后续研究5-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借鉴。昔康类甲化物参照工业化路线合成。细胞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浓度为100?g/ml,以先导化合物为阳性对照,大部分化合物均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A1对COX-2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美洛昔康),且其副作用(COX-1抑制活性)低于对照药物,课题组将继续对其进行动物活性、最低抑制浓度、毒性和安全性等研究,期望该化合物进入可能的临床试验。

姚梦恬[9](2020)在《解毒通络消瘿止痛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比较解毒通络消瘿止痛方(气郁火旺证)与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效果,探讨解毒通络消瘿止痛方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优势与安全性。通过分析两组患者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复发率与甲减的发生率,探讨与布洛芬缓释胶囊相比,解毒通络消瘿止痛方对于患者亚急性甲状腺炎复发率与亚急性甲状腺炎后甲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于吉林省中医院门诊符合入组标准的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62例(脱落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解毒通络消瘿止痛方治疗(若甲状腺毒症明显,加用盐酸普萘洛尔片(心得安)10mg口服,每日3次),均连续观察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天数、甲状腺肿大程度、发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天数、甲状腺肿大程度、发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检查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普萘洛尔使用率。连续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3月,观察对照组患者及治疗组患者亚急性甲状腺炎复发率与甲减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入组患者的基线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天数、甲状腺肿大程度、发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FT3、FT4、TSH、血沉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对于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疼痛天数、甲状腺肿大程度、发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FT3、FT4、TSH、血沉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天数、甲状腺肿大程度、中医证候积分、TSH、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有显着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发热时间、FT3、FT4、血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普萘洛尔使用率,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月后,统计两组患者亚急性甲状腺炎复发率与甲减发生率,统计学显示治疗组患者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复发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两组甲减发生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与非甾体抗炎药(芬必得)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相比,解毒通络消瘿止痛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亚急性甲状腺炎复发率低、有更低的甲减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张双喆[10](2020)在《萘酰亚胺类染料对癌症的荧光识别和抑制》文中指出癌症是一种侵略性极强的疾病,癌细胞会进行无法控制的生长和分裂。癌症面向的发病人群广、死亡率高。因此,对癌症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荧光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响应迅速等独特优势,在很多领域都表现出应用潜力且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选择光物理性能好、光谱易修饰和连接靶向基团便捷的1,8-萘酰亚胺为荧光母体,进行萘酰亚胺类荧光染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对肿瘤识别和抑制的应用性能研究。以硝基还原酶(nitroreductase,NTR)为靶点,设计合成了一例以萘酰亚胺为荧光母体的染料分子NP-Mito-NTR。在细胞环境下,染料分子NP-Mito-NTR结构中的季鏻盐结构可以使其定位在细胞质内的线粒体上;萘环上的硝基基团能够在硝基还原酶和辅酶NADH的帮助下特异性地还原为氨基,ICT作用恢复,最大发射波长从425 nm红移到544 nm,荧光增强25倍。由于硝基还原酶在癌细胞/组织中的低氧环境下过度表达,因此染料分子NP-Mito-NTR通过检测硝基还原酶实现癌症识别。以Wnt信号通路中的Dvl蛋白为靶点,设计合成了一例以萘酰亚胺为荧光母体、以Wnt通路的抑制剂舒林酸为识别基团的染料分子SLN。分子对接模拟显示染料分子SLN能够以完全展开的构象与Dvl蛋白结合;染料分子SLN与舒林酸原药相似,与Dvl蛋白的PDZ结构域内的精氨酸(R322)形成氢键,SLN结构中的荧光团在与Wnt通路中Dvl蛋白结合时发出荧光信号,实现对肿瘤的识别,SLN能够在5 min的染色时间内快速进入癌细胞/组织,染色深度达到80 μm,可用于荧光手术导航。同时,SLN与Dvl蛋白的结合能抑制其下游蛋白β-catenin的表达,给药组β-catenin表达下降为对照组的1/2左右,即抑制肿瘤增殖。活体抑制肿瘤增殖实验中,舒林酸组的平均瘤体积为对照组的29%,染料分子SLN组的平均体积为对照组的43%,舒林酸组的平均瘤重为对照组的42%,染料分子SLN组的平均瘤重为对照组的60%,结果表明SLN与原药舒林酸相似,都能够在一定浓度下抑制肿瘤的增殖。染料分子SLN具有癌症识别和抑制双重功能。以COX-2蛋白为识别靶点,设计合成了一例以萘酰亚胺为荧光母体、以COX-2蛋白的抑制剂布洛芬为识别基团的染料分子IBLN。染料分子IBLN与COX-2蛋白结合时发出荧光信号,实现肿瘤识别,信噪比达4.6。活体抑制肿瘤增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化学预防的方式给药个别给药组无肿瘤形成,布洛芬组的平均瘤重为对照组的20%,IBLN组的平均瘤重仅为对照组的4%。染料分子IBLN具有癌症识别和抑制双重功能。

二、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药物性肾损伤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儿童药物性肾损伤现况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筛选结果
        2.2 儿童DIKI的定义
        2.3 儿童DIKI的分类
        2.4 儿童DIKI的流行病学研究
        2.5 儿童DIKI的诊断
        2.6 儿童DIKI严重程度分级
        2.7 儿童DIKI的危险因素
        2.8 儿童DIKI的防治原则
    3 讨论
        3.1 儿童DIKI定义及分类无统一标准、流行病学研究缺乏
        3.2 儿童DIKI诊断困难,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3.3 儿童DIKI肾损伤程度分级存在局限性
        3.4 DIKI防大于治
第二部分 儿童药物性肾损伤文献病例回顾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病例筛选结果
        2.2 基本资料
        2.3 发生肾损伤患儿原患疾病类型
        2.4 肾损伤患儿临床表现
        2.5 肾损伤发生时间
        2.6 肾损伤程度
        2.7 可疑药品
        2.8 肾损伤患儿的治疗与预后
第三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的研究——儿童药物性肾损伤住院病例回顾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病例筛选结果
        2.2 基本资料
        2.3 原患疾病类型
        2.4 临床表现
        2.5 肾损伤发生时间
        2.6 肾损伤程度
        2.7 可疑药品
        2.8 肾损伤患儿的治疗与预后
第四部分 真实世界数据与文献病例数据的比较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儿童DIKI病例临床特点比较
        2.2 肾损伤程度分析
        2.3 肾损伤程度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儿童DIKI病例特点大致相同
        3.2 易引发肾损伤可疑药物及作用机制
        3.3 合理用药,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3.4 儿童应慎用中药及中药注射剂
        3.5 研究不足之处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药物性肾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儿童DIKI病例收集表
致谢
个人简介

(2)基于铜系复合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对非甾体抗炎药的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非甾体抗炎药的检测意义
    1.2 非甾体抗炎药的类型及研究现状
        1.2.1 阿司匹林(Asprin)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1.2.2 对乙酰氨基酚/邻乙酰氨基酚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选题思想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 La掺杂CuS的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用于 SA的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La-CuS复合材料的制备
        2.2.3 La-CuS/GCE的制备
        2.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2.2.5 实际样品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uS纳米片及La-CuS复合材料的表征
        2.3.2 La-CuS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界面增强电催化性能的分析
        2.3.3 水杨酸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2.3.4 pH及扫速对水杨酸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2.3.5 水杨酸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3.6 抗干扰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2.3.7 实际样品测定
    2.4 结论
第3章 CuNPs-MWCNTs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同时检测邻乙酰氨基酚及对乙酰氨基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CuNPs-MW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CuNPs-MWCNTs/GCE的制备
        3.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3.2.5 实际样品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uNPs-MWCNTs复合材料的表征
        3.3.2 CuNPs-MWCNT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3.3.3 对乙酰氨基酚和邻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3.3.4 pH及扫速对水杨酸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3.3.5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3.3.6 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3.3.7 真实样品检测
    3.4 结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3)基于血流动力学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结直肠癌风险快速评估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理论依据
    2.2 结直肠癌风险因素研究
        2.2.1 基于大数据的结直肠癌风险因素研究
        2.2.1.1 资料收集
        2.2.1.2 纳排标准
        2.2.1.3 数据清理
        2.2.1.4 统计学分析
        2.2.2 基于Meta分析的结直肠癌风险因素研究
        2.2.2.1 文献检索
        2.2.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2.2.3 文献质量评价
        2.2.2.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2.2.2.5 统计学分析
    2.3 基于传统和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对象
        2.3.3 样本量估计
        2.3.4 数据收集
        2.3.5 模型构建
    2.4 质量控制
    2.5 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结直肠癌风险因素
        3.1.1 四川省结直肠癌患者5年患病特征
        3.1.2 结直肠癌风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
        3.1.2.1 文献筛选流程
        3.1.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3.1.2.3 一般人口学特征
        3.1.2.4 家族史及现病史
        3.1.2.5 用药史
        3.1.2.6 生活习惯
        3.1.2.7 运动锻炼
        3.1.2.8 月经生育史
        3.1.2.9 敏感性分析
        3.1.2.10 发表偏倚分析
        3.1.3 结直肠癌风险因素总结
    3.2 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
        3.2.1 总人群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
        3.2.1.1 总人群基本信息
        3.2.1.2 Logistic回归模型
        3.2.1.3 其他机器学习模型
        3.2.1.4 总人群各模型比较
        3.2.2 男性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
        3.2.2.1 男性基本信息
        3.2.2.2 Logistic回归模型
        3.2.2.3 其他机器学习模型
        3.2.2.4 男性模型比较
        3.2.3 女性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
        3.2.3.1 女性基本信息
        3.2.3.2 Logistic回归模型
        3.2.3.3 其他机器学习模型
        3.2.3.4 女性模型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结直肠癌风险因素讨论
        4.1.1 一般人口学特征与结直肠癌关系
        4.1.2 家族史及现病史与结直肠癌关系
        4.1.3 用药史与结直肠癌关系
        4.1.4 生活习惯与结直肠癌关系
        4.1.5 运动锻炼与结直肠癌关系
        4.1.6 月经生育史与结直肠癌关系
    4.2 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讨论
        4.2.1 Logistic回归模型
        4.2.2 机器学习模型
        4.2.3 Logisitc回归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的评估
    4.3 本研究局限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本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纳米金对非甾体抗炎药联合超声抑菌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抑菌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0.1.1 临床抗菌物质介绍
        0.1.2 新型抗菌方法介绍
    0.2 超声在抗肿瘤和抗菌治疗上的应用
        0.2.1 声动力疗法
        0.2.2 声动力抗菌化学疗法
    0.3 AuNPs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0.3.1 药物载体
        0.3.2 抗菌
        0.3.3 生物医学应用
        0.3.4 抗肿瘤
    0.4 非甾体抗炎药
        0.4.1 抗肿瘤
        0.4.2 声敏性
        0.4.3 其他活性
    0.5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0.5.1 研究意义
        0.5.2 研究内容
第1章 AuNPs及其载药的合成与表征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药品
        1.1.2 实验仪器
        1.1.3 实验方法
    1.2 实验结果
        1.2.1 AuNPs、PIR: AuNPs的物理性状考察
        1.2.2 AuNPs的紫外表征
        1.2.3 PIR及PIR:AuNPs红外光谱
        1.2.4 包封率及载药率测试结果
    1.3 分析与讨论
        1.3.1 AuNPs和PIR:AuNPs的制备
        1.3.2 AuNPs载药能力考察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AuNPs对PIR协同超声抑菌的促进作用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AuNPs对PIR协同超声抑制大肠杆菌的促进作用研究
        2.2.2 AuNPs对PIR协同超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2.3 分析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AuNPs对PIR协同超声抑菌活性促进作用机制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药品及菌种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不同因素对超声体系中大肠杆菌胞内ROS的影响
        3.2.2 不同因素对超声体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ROS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4.1 结论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6)迷迭香酸对顺铂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药物性肝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1.1 药物性肝肾损伤概述
        1.2 药物性肝肾损伤对人类的影响
        1.3 药物性肝肾损伤对动物的影响
        1.4 导致药物性肝肾损伤的常见药物
    2 顺铂致急性肝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2.1 顺铂概述
        2.2 顺铂致急性肝肾损伤的临床特征
        2.3 顺铂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致病机制
        2.4 中草药防治顺铂所致的急性肝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3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
        3.1 迷迭香酸的化学结构
        3.2 迷迭香酸的药理学作用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试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顺铂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病理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药品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主要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顺铂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病理模型的建立
        2.2 小鼠体重变化与脏器系数
        2.3 小鼠ALT、AST检测
        2.4 小鼠BUN、CRE检测
        2.5 病理切片的制备与观察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的临床症状
        3.2 CP对小鼠体重变化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3.3 CP对小鼠肝功能指标ALT、AST的影响
        3.4 CP对小鼠肾功能指标BUN、CRE的影响
        3.5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肝、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迷迭香酸对顺铂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药品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主要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试验分组与处理
        2.2 临床观察与样本采集
        2.3 小鼠体重变化与脏器系数
        2.4 肝功能指标ALT、AST检测
        2.5 肾功能指标BUN、CRE检测
        2.6 病理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2.7 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水平
        2.8 qRT-PCR法检测肝、肾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
        2.9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RA对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临床症状的影响
        3.2 RA对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体重变化以及脏器系数的影响
        3.3 RA对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肝功能指标ALT、AST的影响
        3.4 RA对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肾功能指标BUN、CRE的影响
        3.5 RA对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肝、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3.6 RA对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迷迭香酸对顺铂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
        1.1 试验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肝、肾SOD活性检测
        2.2 肝、肾CAT活性检测
        2.3 肝、肾GSH水平检测
        2.4 肝、肾T-AOC水平检测
        2.5 肝、肾MDA水平的检测
        2.6 肝、肾NO水平检测
        2.7 肝、肾MPO活性的检测
        2.8 qRT-PCR法检测肝肾组织Nrf2 信号通路相关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2.9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RA对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SOD活性的影响
        3.2 RA对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CAT活性的影响
        3.3 RA对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GSH水平的影响
        3.4 RA对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T-AOC水平的影响
        3.5 RA对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MDA水平的影响
        3.6 RA对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NO水平的影响
        3.7 RA对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MPO水平的影响
        3.8 RA对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SOD、CAT、GPx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3.9 RA对 CP急性肝肾损伤小鼠Nrf2 信号通路相关靶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芳基丙酸类抗炎药在兽医中的应用
        1.2.2 扎托布洛芬的放射性标记合成进展
        1.2.3 扎托布洛芬的体内代谢研究
        1.2.4 扎托布洛芬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2.5 扎托布洛芬检测方法的研究
        1.2.6 扎托布洛芬分布和残留消除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合成及其质量标准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药物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3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合成工艺
        2.1.4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质量标准研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及其中间产物结构鉴定
        2.2.2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质量标准
    2.3 讨论
3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的物料平衡和代谢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药物与试剂
        3.1.2 溶液的配制
        3.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4 实验动物
        3.1.5 给药与采样
        3.1.6 样品处理
        3.1.7 样品的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方法学考核
        3.2.2 样品处理方法的确定
        3.2.3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
        3.2.4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代谢物的鉴定
        3.2.5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
    3.3 讨论
        3.3.1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规律
        3.3.2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特点
4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分布和消除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药物与试剂
        4.1.2 溶液的配制
        4.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4 实验动物
        4.1.5 动物给药与采样
        4.1.6 样品处理
        4.1.7 样品测定
        4.1.8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提取方法的确定
        4.2.2 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分布
        4.2.3 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在猪和大鼠组织中的消除
    4.3 讨论
        4.3.1 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的分布特征
        4.3.2 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规律
5 全文总结
6 文献综述:兽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6.1 非甾体抗炎药的分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6.1.1 COX非特异性抑制剂
        6.1.2 COX-2选择性抑制剂
        6.1.3 COX-2特异性抑制剂
    6.2 新的适应症开发
    6.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研究生简介

(8)新型含5-氨基噻唑环核COX-2抑制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进展
        1.1.1 非甾体抗炎药的药理活性
        1.1.2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1.1.3 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前景
    1.2 昔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昔康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1.2.2 昔康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1.3 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具有生物生理活性的2-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1.3.2 具有生物生理活性的5-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第二章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1 论文的选题依据
    2.2 论文的设计思想
    2.3 论文的合成路线设计
        2.3.1 中间体的合成路线
        2.3.2 A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3.3 B/C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第三章 新型含5-氨基噻唑环核COX-2抑制剂的合成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2 5-氨基噻唑类中间体的合成
        3.2.3 A类昔康甲化物中间体的合成
        3.2.4 B/C类昔康甲化物中间体的合成
        3.2.5 A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2.6 B/C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中间体5-氨基噻唑衍生物(e)的合成
        3.3.2 中间体2-甲基-5-氨基噻唑衍生物(f)的合成
        3.3.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3.4 部分5-氨基噻唑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谱图分析
        3.3.5 细胞活性测试
    3.4 结构表征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解毒通络消瘿止痛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
        1.1 病名探讨
        1.2 病因病机探究
        1.3 治疗概述
        1.3.1 分期及辨证论治
        1.3.2 内外合治
        1.3.3 中西医结合治疗
    2 西医学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1 病毒感染
        2.2.2 自身免疫
        2.2.3 遗传易感
        2.3 临床表现
        2.4 辅助检查
        2.4.1 实验室检查
        2.4.2 影像学检查
        2.4.3 病理学检查
        2.5 治疗
        2.5.1 常规治疗
        2.5.2 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
试验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脱落病例标准与脱落病例处理
        1.5.1 脱落病例标准
        1.5.2 脱落病例处理
    2 试验方法
        2.1 患者试验分组及随机化方法
        2.2 试验方案
        2.3 试验用药及药品来源
        2.4 观察指标
        2.4.1 一般项目
        2.4.2 疗效性观察
        2.4.3 安全性观测
        2.5 疗效判定标准
        2.5.1 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2.5.2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2.5.3 相关症状体征评定标准
        2.5.4 实验室指标
        2.5.5 普萘洛尔使用率
        2.5.6 亚甲炎复发率及甲减发生率
        2.6 安全性评价
    3 统计学处理
    4 试验结果
        4.1 一般项目比较
        4.1.1 性别比较
        4.1.2 年龄比较
        4.1.3 病程比较
        4.2 治疗前疗效性指标分析
        4.2.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2.2 甲状腺肿大程度比较
        4.2.3 实验室指标比较
        4.3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分析
        4.3.1 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疾病疗效比较
        4.3.2 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4.3.3 主要症状体征比较
        4.3.4 治疗前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3.5 治疗前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4.3.6 普萘洛尔使用率比较
        4.3.7 亚甲炎复发率及甲减发生率比较
        4.4 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解毒通络调瘿法理论探究
    3 解毒通络消瘿止痛方方药分析
        3.1 组方分析
        3.2 单味药研究
    4 结果分析
        4.1 一般情况分析
        4.2 疗效性分析
        4.3 安全性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10)萘酰亚胺类染料对癌症的荧光识别和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癌症的诊断与治疗
        1.1.1 癌症的诊断
        1.1.2 癌症的治疗
    1.2 癌症的荧光识别
        1.2.1 荧光识别的机理
        1.2.2 识别癌症的荧光染料
    1.3 癌细胞的增殖与抑制
        1.3.1 Wnt/β-catenin通路与细胞增殖
        1.3.2 炎症反应途径与癌症
    1.4 萘酰亚胺类分子的生物应用现状
        1.4.1 萘酰亚胺类分子在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1.4.2 萘酰亚胺类分子在癌症抑制中的应用
    1.5 论文选题依据及设计思想
2 靶向线粒体硝基还原酶的萘酰亚胺荧光染料设计合成及细胞成像应用性能
    2.1 引言
    2.2 染料分子NP-Mito-NTR的设计与合成
        2.2.1 染料分子NP-Mito-NTR的设计思路
        2.2.2 染料分子NP-Mito-NTR的合成
    2.3 实验部分
        2.3.1 仪器和试剂
        2.3.2 中间体和染料分子NP-Mito-NTR的合成
        2.3.3 染料分子NP-Mito-NTR的吸收光谱以及对硝基还原酶响应的测定
        2.3.4 染料分子NP-Mito-NTR对硝基还原酶的荧光滴定实验
        2.3.5 染料分子NP-Mito-NTR对硝基还原酶选择性实验
        2.3.6 染料分子NP-Mito-NTR对硝基还原酶的响应时间测定
        2.3.7 染料分子NP-Mito-NTR的水溶性和pH稳定性检测
        2.3.8 染料分子NP-Mito-NTR的细胞毒性实验
        2.3.9 染料分子NP-Mito-NTR的细胞内共定位成像
        2.3.10 染料分子NP-Mito-NTR在细胞内识别硝基还原酶的单双光子成像
        2.3.11 染料分子NP-Mito-NTR对癌症组织的响应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染料分子NP-Mito-NTR对硝基还原酶(NTR)响应前后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2.4.2 染料分子NP-Mito-NTR对硝基还原酶(NTR)的荧光滴定
        2.4.3 染料分子NP-Mito-NTR的选择性
        2.4.4 染料分子NP-Mito-NTR对硝基还原酶的响应时间
        2.4.5 染料分子NP-Mito-NTR的水溶性和pH稳定性
        2.4.6 染料分子NP-Mito-NTR的细胞毒性
        2.4.7 染料分子NP-Mito-NTR的细胞内定位成像
        2.4.8 染料分子NP-Mito-NTR在细胞内识别硝基还原酶的单双光子成像
        2.4.9 染料分子NP-Mito-NTR对癌症组织的响应
        2.4.10 染料分子NP-Mito-NTR对硝基还原酶的识别机理
    2.5 本章小结
3 靶向经典Wnt/β-catenin通路的染料分子对癌症的识别和抑制
    3.1 引言
    3.2 染料分子的设计和合成
        3.2.1 染料分子SLN的设计
        3.2.2 染料分子SLN的合成
    3.3 实验部分
        3.3.1 仪器和试剂
        3.3.2 中间体和染料分子SLN的合成
        3.3.3 染料分子SLN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
        3.3.4 染料分子SLN稳定性测定
        3.3.5 染料分子SLN与Dvl蛋白DPZ结构域的分子对接实验
        3.3.6 染料分子SLN在不同种类细胞中的选择性成像
        3.3.7 染料分子SLN在共培养细胞内的成像
        3.3.8 染料分子SLN的细胞内竞争性实验
        3.3.9 染料分子SLN的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分析实验
        3.3.10 染料分子SLN的组织染色实验
        3.3.11 染料分子SLN的MTT实验
        3.3.12 染料分子SLN的抑制活体肿瘤实验
        3.3.13 染料分子SLN处理过的小鼠的病理切片实验
        3.3.14 染料分子SLN给药后血常规检测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染料分子SLN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以及荧光发射光谱
        3.4.2 染料分子SLN的水溶性
        3.4.3 染料分子SLN的酸碱稳定性
        3.4.4 染料分子SLN的光稳定性
        3.4.5 染料分子SLN的分子对接计算
        3.4.6 染料分子SLN对正常细胞与癌细胞选择性
        3.4.7 染料分子SLN的癌细胞识别机理的探究
        3.4.8 染料分子SLN的组织成像
        3.4.9 染料分子SLN抑制肿瘤增殖
        3.4.10 染料分子SLN在模拟荧光手术中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靶向环氧化酶-2染料的设计合成及对癌症的识别和抑制
    4.1 引言
    4.2 染料分子IBLN的设计与合成
        4.2.1 染料分子IBLN的设计
        4.2.2 染料分子IBLN的合成
    4.3 实验部分
        4.3.1 仪器和试剂
        4.3.2 中间体和染料分子IBLN的合成
        4.3.3 染料分子IBLN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
        4.3.4 染料分子IBLN的稳定性测定
        4.3.5 染料分子IBLN进入细胞时间的测定
        4.3.6 染料分子IBLN在不同细胞中的选择性成像
        4.3.7 c-Myc与Cyclin D1蛋白的免疫荧光成像实验
        4.3.8 染料分子IBLN的细胞内竞争性实验
        4.3.9 染料分子IBLN的组织染色实验
        4.3.10 染料分子IBLN的MTT实验
        4.3.11 中间体2的细胞消化实验
        4.3.12 染料分子IBLN的活体抑制肿瘤实验
        4.3.13 染料分子IBLN处理过的小鼠的病理切片实验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染料分子IBLN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以及荧光发射光谱
        4.4.2 染料分子IBLN的水溶性
        4.4.3 染料分子IBLN的酸碱稳定性
        4.4.4 染料分子IBLN的光稳定性
        4.4.5 染料分子IBLN进入细胞时间
        4.4.6 染料分子IBLN对正常细胞与癌细胞选择性
        4.4.7 染料分子IBLN的癌细胞识别位点验证
        4.4.8 染料分子IBLN的组织成像
        4.4.9 染料分子IBLN抑制肿瘤增殖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和核磁谱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药物性肾损伤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路晶慧.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基于铜系复合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对非甾体抗炎药的检测研究[D]. 江曼慈. 辽宁大学, 2021(12)
  • [3]基于血流动力学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试验[D]. 沈思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结直肠癌风险快速评估工具研究[D]. 李雪纯.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纳米金对非甾体抗炎药联合超声抑菌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董浩博. 辽宁大学, 2020(07)
  • [6]迷迭香酸对顺铂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纪敏. 广西大学, 2020
  • [7]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处置研究[D]. 赵欢欢.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8]新型含5-氨基噻唑环核COX-2抑制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D]. 张青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解毒通络消瘿止痛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研究[D]. 姚梦恬.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10]萘酰亚胺类染料对癌症的荧光识别和抑制[D]. 张双喆.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作用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