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分析

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分析

一、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开[1](2020)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其基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现如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在全球范围内是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的重要疾病之一。AMI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凶险、并发症多、致死率高等特点。近些年来,AMI发病的年龄结构正悄然发生着改变,中青年(年龄<60岁)心梗的发病率有持续不断上升的趋势。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相关临床数据客观全面地比较和分析中青年和老年AMI患者在临床特征、冠脉病变等方面的异同;分析不同年龄段AMI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因AMI住院的866例患者的临床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将入院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作为实验组,将老年组(年龄≥60岁)作为对照组,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人群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化验指标、冠脉造影情况、并发症、住院期间的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根据患者Gensini积分值由低到高分组(分为1、2、3三个组别)对中青年和老年分别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方法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入选患者866例,分为中青年组(400例,48.2±7.2岁)岁和老年组(466例,69.7±8.1岁)。中青年组女性比例(9.3%vs22.7%)(括号内比例及数值前者为中青年组,后者为老年组,下同)、高血压病史比例(46.2%vs65.9%)、糖尿病比例(17.8%vs24.3%)、房颤病史比例(1.8%vs5.4%)、卒中病史比例(2.5%vs5.2%)小于老年组;中青年组高脂血症比例(61.8%vs42.5%)、吸烟比例(74.9%vs55.8%)、冠心病家族史(17.0%vs8.2%)、超重比例(42.3%vs10.3%)高于老年组;中青年组入院舒张压(79.32±14.63vs74.07±14.55)高于老年组。2、中青年组中白细胞计数(×109/L)(7.87±3.98vs7.32±3.77)、血小板计数(×109/L)(203.33±81vs183.21±79.05)、总蛋白(g/L)(65.35±7.66vs64.02±5.97)、前白蛋白(mg/L)(205.29±52.29vs182.66±52.68)、总胆固醇(mmol/L)(4.68±1.12vs4.4±1.05)、甘油三酯(mmol/L)(1.83±1.25vs1.31±0.92)、低密度胆固醇(mmol/L)(2.99±0.97vs2.76±0.9)、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m)(38.28±5.49vs37.99±5.95)高于老年组;中青年组尿素(mmol/L)(5.12±2.15vs6.16±2.95)、腺苷脱氨酶(U/L)(10.68±3.97vs12.02±4.59)、高密度胆固醇(mmol/L)(1.05±0.22vs1.14±0.25)、凝血酶原时间(sec)(11.62±1.57vs 12.37±2.64)、纤维蛋白原(g/L)(3.04±0.89vs3.2±0.94)低于老年组。3、中青年组的冠脉病变血管数少于老年组,两组病变血管数均以一支为主,中青年组单支病变比例大于老年组(56.7%vs48.7%);中青年组两支及三支病变比例均低于老年组;中青年组Gensini评分(50.27±27.24vs78.38±37.35)低于老年组。中青年组住院天数(8.86±4.5vs9.99±6.8)短于老年组,中青年组院内死亡比例(3%vs6.9%)小于老年组。中青年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18%vs25.8%)、心力衰竭(14.0%vs27.7%)、室壁瘤(5.1%vs8.7%)等并发症均少于老年组。两组间Killip分级有统计学差异,中青年组Killip等级低于老年组。两组间住院治疗项目无统计学差异。4、中青年组不同Gensini积分等级的分组在高脂血症比例、吸烟比例、冠心病家族史、入院SBP、入院DBP、总胆红素、LDL-C、左室射血分数间有统计学差异。进行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9.345,95%CI=[0.567,5.305])、高 LDL-C(OR=7.890,95%CI=[0.341,4.546])、高TC(OR=3.789,95%CI=[0.456,3.364])、冠心病家族史(OR=2.786,95%CI=[0.341,1.581])为中青年心梗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主要危险因素。5、老年组不同Gensini积分等级组间在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空腹血糖、总胆红素间有统计学差异。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6.738,95%CI=[0.547,4.153]),高空腹血糖(OR=2.789,95%CI=[0.167,1.987])为老年心梗冠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1、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在性别比例、慢性病史比例、血脂、冠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PCI后并发症等临床方面具有不同特征。中青年组女性更少、慢性病史更少、吸烟更多、血脂更高、冠脉病变程度更轻、并发症更少,中青年组预后好于老年组。2、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不同。在中青年组,吸烟为其急性心梗冠脉病变的最显着的危险因素,其余的依次为高LDL-C、高TC和冠心病家族史。中青年组冠脉病变程度与LDL-C、TC浓度呈正相关。在老年组,糖尿病及高空腹血糖为其心梗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为首要危险因素。老年组冠脉病变与空腹血糖浓度呈正相关。3、老年AMI人群应提高自己的治疗依从性重点,关注并控制好血糖。对于中青年AMI患者而言,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戒烟等是预防和治疗AMI的关键。对于肥胖、血脂异常、有家族病史尤其是兄弟姐妹有MI的健康中青年人,应积极地进行一级预防,降低AMI发生率。

王祥宇[2](2019)在《青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在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首,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作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中的重要临床分型,病情危重,致死率高,对广大患者,特别是青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劳动能力造成沉重打击,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AMI发病在年龄上趋于年轻化。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中约有2%到10%的患者年龄小于45岁。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亟待引起重视。目前在本地区很少有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特点的详细研究。目的:总结并分析青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为青年冠心病的早期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病例151例,根据发病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年龄<45岁,n=12),中年组(年龄≥45岁且年龄<60岁,n=55)以及老年组(年龄≥60岁,n=84)。分析并总结青年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等。结果:三组STEMI患者在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心肌梗死部位、利尿药物的使用、ACEI/ARB药物的使用、WBC、RBC、Hb、ALT、GGT、单支血管病变中LAD病变、LAD作为罪犯血管、支架直径、成角病变、钙化病变、迂曲病变及弥漫性病变指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老年STEMI患者相比,青年STEMI患者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前壁心肌梗死、单支血管病变中LAD病变及LAD作为罪犯血管的比例均显着高于老年STEMI患者(P均<0.05),BMI、WBC、RBC、Hb、ALT、GGT及支架直径的水平均显着高于老年STEMI患者(P均<0.05)。青年STEMI患者的高血压病史、成角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比例均显着低于老年STEMI患者(P均<0.05)。青年STEMI患者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与老年STEMI患者相比,青年STEMI患者的吸烟史(OR=11.966,95%CI:1.432~100.004,P<0.05)、冠心病家族史(OR=26.056,95%CI:1.418~478.830,P<0.05)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所有STEMI患者中,青年STEMI患者约占比7.95%。青年STEMI患者性别多为男性,较少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病变较为简单,常以LAD单支病变以及前壁心肌梗死为主,行PCI手术风险较低,较少发生院内死亡。吸烟史及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STEMI患者较早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戒烟、减重以及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青年STEMI发生的重要防治策略,而且对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的青年人更有意义。

安娟[3](2019)在《不同年龄男女两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分布和聚集情况的描述,分析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AMI患者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分布和聚集差异,为AMI高危人群的防控,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8月30日天津市一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的新发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有无长期大量吸烟史、大量饮酒史、既往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发病时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尿酸结果。根据性别、年龄将患者分为四组,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AMI患者中危险因素的分布和聚集情况。结果1.AMI平均发病年龄为64.99±12.63岁,男性发病年龄在62.16±12.77岁;女性为71.14±9.85岁。AMI以男性患者居多,仅老年人组男女构成比为0.97:1(P<0.05)。2.AMI男性危险因素前三位为血脂紊乱、高血压和大量吸烟史。女性为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男性在合并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于女性,合并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比例低于女性(P<0.05)。3.男性AMI患者以合并三种及三种以上危险因素为主,女性以合并两种及三种为主。仅有一种及不伴有危险因素的AMI患者男性占8.84%,女性占8.73%。4.合并吸烟史男性AMI患者在老年人组百分比最低。饮酒史在青年组、中年组百分比高于老年人组;高血压在年轻老年人百分比高于青年人组和老年人组(P<0.05)。5.女性AMI患者危险因素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高尿酸血症在各年龄分布存在差异。中年组伴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尿酸血症百分比高于老年人组(P<0.05)。6.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AMI患者TG、TC、LDL-C比较存在差异。男性TG高于女性;TC、LDL-C、HDL-C均小于女性;中年组TG、TC、LDL-C高于老年人组(P<0.005)。尚不能说明HDL-C各年龄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1.男性不同年龄AMI患者在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分布存在差异,以血脂紊乱、高血压和大量吸烟史占据前三位。女性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和高尿酸血症分布存在差异,以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占据前三位。2.AMI患者TG、LDL-C、TC在不同年龄、性别存在差异。HDL-C比较尚不能说明各年龄组存在差异。

杨华佳[4](2019)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年龄≤44岁)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探讨青年AMI的防治。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年龄≤44岁的住院患者共279例为青年AMI组,按病例对照1:1比例选取同性别和年龄(±1岁)的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共279例为青年非AMI组。同时连续收集同期于我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年龄≥60岁的患者共889例为老年AMI组。收集比较各组间的病史资料、血液生化指标等,并对青年AMI组和老年AMI组的症状特点、冠脉造影结果以及短期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比较,以进一步了解青年AMI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统计分析采用SPSS 24.0软件。结果:1.青年AMI组男性269例,占96.4%。青年AMI组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率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水平均明显高于青年非 AMI 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水平低于青年非 AMI 组(P<0.05)。2.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是青年AMI最显着的危险因素(OR=2.241,95%CI:1.677-2.993),其次为 LDL-C(OR=1.163,95%CI:1.034-1.308),而 HDL(OR=0.543,95%CI:0.341-0.864),DBil(OR=0.899,95%CI:0.856-0.943)为青年AMI的保护性因素。3.高血压病、糖尿病、TC、LDL-C、lp(a)与青年AMI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TBil、DBil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P<0.05)。4.青年AMI组与青年非AMI组可控危险因素分布存在差异,青年AMI患者普遍存在危险因素聚集。青年AMI患者中93.2%有2个及以上的可控危险因素。当可控危险因素个数小于3个时,青年AMI者比例较青年非AMI低(21.5%VS 60.9%);当可控危险因素个数大于3个时青年AMI患者的比例高于青年非AMI者(44.1%VS 25.3%)(P<0.05)。5.青年AMI组中男性、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率均明显高于老年AMI组,BMI、TC、TG、LDL-C水平高于老年AM[组(P<0.05);而高血压病比例、糖尿病比例及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HDL-C、lp(a)水平低于老年AMI组(P<0.05)。青年AMI组和老年AMI组在饮酒比例、尿酸(uric acid,UA)、TBil、DBil、IBil水平上无显着差异(P>0.05)。6.青年AMI组从发生症状到入院时间短于老年AMI组(P<0.05);青年AMI组心绞痛病史比例、Killip>2级的比例低于老年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 AMI 组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比例高于老年AMI组(70.3%VS 63.0%,P<0.05)。青年AMI组与老年AMI组均以胸痛为主要症状(83.9%VS 75.3%),且青年AMI组比例高于老年AMI组(P<0.05);青年AMI组晕厥、不典型胸痛症状少于老年AMI组(P<0.05)。心肌损伤标志物显示青年AMI组的TnT和CK-MB水平更高(P<0.05)。心超结果显示青年AMI组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水平高于老年AMI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SD)及左房内径(left atrial inner diameter,LA)水平小于老年 AMI 组(P<0.05)。7.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青年AMI组单支病变多于老年组(P<0.05)。两组间罪犯血管比较显示青年AMI组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比例多于老年AMI组(57.7%VS 49.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累血管比较,青年AMI组与老年AMI组均以LAD受累比例最高分别为68.1%,72.3%,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AMI组高血栓负荷比例多于老年AMI组(P<0.05)。8.短期预后显示,青年AMI组1月死亡率低于老年AMI组(0.07%VS 6.3%,P<0.05),其他并发症比较显示,青年AMI组心衰发作、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老年AMI组(P<0.05)。结论:青年AMI患者中以男性多见。吸烟、LDL-C是青年AM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DBil为青年AMI的独立保护性因素。青年AMI患者危险因素存在明显的聚集现象。青年AMI患者症状典型,以STEMI为主,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罪犯血管以LAD为主。青年AMI患者1月死亡率低,相关并发症发生比例较老年组低。

汪云春[5](2019)在《浅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7年收治的84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青年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112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组患者中男性占83.33%、有吸烟史占88.10%、有饮酒史占51.19%,跟老年组患者比较明显偏高;老年组患者中高血压病史占64.29%、糖尿病史占65.18%,比例明显高于青年组;两组患者间心血管病家族史、超重、血脂异常没有显着的差异;诱发因素比较,青年组患者发病前大多有易怒、急躁、情绪紧张、过度劳累、胸痛等诱因的临床表现症状,较老年组偏高。结论为了降低青年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青年人群必须重视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戒烟、限酒、调节情绪、舒缓压力、避免过度劳累。特别是肥胖、血脂异常、有家族病史的青年人,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龚冰星[6](2018)在《45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来探讨本地区青年人(年龄<45岁)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并发症、死亡率等特点,指导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采取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病例资料完整的青年患者(年龄<45岁)共9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88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8.9±5.3岁;在同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病例资料完整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516例中随机抽取103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1例,女性例42,平均年龄68.1±5.8岁。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特征,心电图、冠脉病变特点及并发症、死亡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1.与老年组相比,青年组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P<0.05),吸烟史、饮酒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患者高于老年组,且饮酒指数、体重指数均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舒张压的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分数均高于老年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收缩压、脉压差的水平低于老年组(P<0.05),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脑血管意外史、梗死前心绞痛病史患者低于老年组(P<0.05);2.与老年组对比,青年组有明确发病诱因的患者占67.4%(P<0.05),以劳累、酗酒为主,其中酗酒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人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主(P<0.05),心电图定位心肌梗死部位对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已完善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青年组以单支、局限性病变多见(P<0.05),有4.7%患者冠脉无狭窄;青年组三支病变、弥漫性狭窄、侧枝循环形成的患者低于老年组(P<0.05);罪犯血管、罪犯血管开通前TIMI血流分级及有无血栓等方面两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3.与老年组对比,青年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老年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也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1.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以吸烟、饮酒、体重、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为主要特点;2.与老年组比较,青年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多有诱因,以劳累、酗酒为主,心肌梗死前一般无反复心绞痛发作;3.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主,很少有侧枝循环形成,且罪犯血管多以单支、局限病变多见,左主干少受累,心功能可,并发症少,住院期间死亡率低。

陈登[7](2018)在《石河子地区青年与老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调查并分析石河子地区青年男性与老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为今后本地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本研究病例选取2016年1月至2017月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共159例,年龄区间在2582岁之间,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按年龄分组,将45岁以下(包括45岁)的患者定位青年患者,例数为74例,中位年龄(41.55±2.12)岁;60岁以上(包括60岁)患者定义为老年患者,例数为85例,中位年龄(68.81±3.14)岁。根据患者临床病变的特点,对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主要危险因素、辅助检查结果、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药物治疗及住院期间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的各危险因素在青年组与老年组的分布差异比较:老年AMI组明显多于青年AMI组,年龄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已被公认;青年组BMI≥24的例数明显多于老年组;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的例数明显多于青年组;青年AMI组患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老年AMI组高(P<0.05)。老年AMI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显着比青年AMI组偏高(P<0.001);青年AMI组患者TG及LDL-C水平明显比老年AMI组高(P<0.001,P<0.05)。2.老年组的危险因素个数明显多于青年组;青年组单支血管病变为主,老年组以双支或三支血管病变为主;青年组围住院期心功能显着优于老年组,青年组围住院期并发症比老年组低。3.青年组及老年组在术后治疗均给予双抗治疗,强化他汀治疗,符合指南要求,依从性较好;老年组心功能不全多于青年组,故利尿剂使用比青年组多。4.青年男性AMI患者好发时间段在早晨8:00-11:00上班高峰期,而老年男性AMI发病高峰时间段在中午12:00至15:00;好发季节为秋冬季,首诊科室以急诊内科为主,来院方式以自行来院为主,发病至就诊时间多在3-5小时。1、结论:1、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饮酒、BMI、年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以及血脂代谢异常(TG、LDL-C)、高纤维蛋白原被公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但青年男性以年龄、肥胖、高血压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血脂代谢异常(TG、LDL-C)、高纤维蛋白原更为突出。2、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多以单支罪犯血管病变为主,老年患者则以双支及三支血管病变为主;青年组围住院期心功能显着优于老年组,青年组围住院期并发症比老年组低。3、青年男性AMI患者好发时间段在早晨8:00-11:00上班高峰期,而老年男性AMI发病高峰时间段在中午12:00至15:00;好发秋冬季节,多以自行来院、首诊急诊内科。

周涛,张华[8](2017)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并分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6例作为观察组,另收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2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痛和恶性心律失常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阳性家族史、吸烟史等。结论阳性家族史、吸烟是导致青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在早期干预中应积极控制患者体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使疾病得到有效防治。

彭超,王朝富,刘全义[9](2017)在《67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青年人AMI患者的临床情况,探讨其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7例青年人(年龄≤44岁)AMI患者的症状、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酗酒、肥胖)、起病诱因及PCI治疗情况,分析总结青年人AMI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67例患者平均年龄(35.42±8.57)岁。男性占82.0%,吸烟、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是主要危险因素,分别占79.1%、57.1%、47.7%。劳累是最常见的发病诱因,占常见发病诱因的46.2%,临床症状胸痛占76.1%,冠脉左前降支病变占79.1%,单支病变占88.0%,早期PCI治疗有明显疗效。结论:青年人AMI以男性多见,多有危险因素,胸痛为主要症状,冠脉病变以单支较多见,早期PCI疗效较好。应早期重视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防治,以降低青年人AMI的发生率。

曹明强,张方芳[10](2016)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青年人(≤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09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年龄≤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血清脂蛋白(a)水平将患者分为高脂蛋白(a)组(>200mg/dl)和低脂蛋白(a)组(≤200mg/dl),将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对血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13名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42.0±8.0)岁,其中男性101例(89.4%)。与低脂蛋白(a)组相比,高脂蛋白(a)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12.40±7.67)mg/L与(7.19±9.17)mg/L,P<0.01]。相关分析显示,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212,P<0.05)。结论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血清脂蛋白(a)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体内的炎症强度。

二、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其基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2.1 中青年组与老年组临床资料
        2.1.1 基本临床资料
        2.1.2 实验室化验指标及超声心动图
        2.1.3 冠脉造影及PCI特征
        2.1.4 其他住院情况
    2.2 两组不同Gensini积分等级的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年龄与AMI发病及预后的关系
    3.2 不同年龄AMI患者的性别差异
    3.3 冠心病家族史对不同年龄心梗发病的影响
    3.4 吸烟对不同年龄AMI患者的影响
    3.5 血脂异常对不同年龄AMI患者的影响
    3.6 糖尿病、高空腹血糖与不同年龄AMI患者的关系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不足和局限
参考文献
综述 青壮年髙血压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2)青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青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1.研究对象
    2.资料收集
    3.资料分析
    4.统计分析
三、结果
    1.一般资料比较
    2.临床特征比较
    3.药物治疗比较
    4.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比较
    5.青年STEMI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文献综述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八、已发表论文
九、致谢

(3)不同年龄男女两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病历来源
    1.2 收集参数
    1.3 分组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AMI患者不同年龄性别分布
    2.2 AMI患者合并危险因素情况
    2.3 AMI患者男女两性主要危险因素分布和聚集情况的性别差异
    2.4 AMI患者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的聚集情况
    2.5 所有AMI患者不同年龄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比较
    2.6 女性组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危险因素分布比较
    2.7 男性组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危险因素分布比较
    2.8 不同性别AMI患者血脂各成分比较
    2.9 不同年龄组AMI患者血脂各成分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青年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分析
    3.2 中年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分析
    3.3 年轻老年人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分析
    3.4 老年人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分析
    3.5 男女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比较
    3.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致谢

(5)浅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 发病诱因的分析
3 讨论

(6)45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1.1 资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2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石河子地区青年与老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Introduction)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Methods)
    2.1 材料
    2.2 研究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Results)
    3.1 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比较
    3.2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个数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病变支数及罪犯血管比较
    3.4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药物治疗情况
    3.5 两组患者围住院期心功能及并发症比较
    3.6 两组AMI患者发病时间的统计分析
    3.7 两组AMI患者发病季节的统计分析
    3.8 两组AMI患者就诊方式及首诊科室
    3.9 两组AMI患者发病距就诊时间
第四章 讨论(Conclusion)
第五章 结论(Discussion)
参考文献(Reference)
文献综述(LiteratureReview)
    1.研究现状
    2.危险因素
    3.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4.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变特点
    5.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及预后特点
    参考文献(Reference)
致谢(Acknowledgements)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9)67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判断标准
    1.3 AMI的治疗结果判断
2 结果
3 讨论
    3.1 青年人AMI的性别特点
    3.2 病因与诱因
    3.3 临床症状
    3.4 冠脉病变特点及介入治疗
    3.5 青年人AMI的预防

(10)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Lp(a)和hs-CRP测定
        1.2.2 其他临床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2.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2.3 相关分析
3 讨论

四、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其基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危险因素分析[D]. 姚开. 苏州大学, 2020(03)
  • [2]青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D]. 王祥宇. 湖北医药学院, 2019(02)
  • [3]不同年龄男女两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D]. 安娟.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4]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研究[D]. 杨华佳. 苏州大学, 2019(04)
  • [5]浅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J]. 汪云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22)
  • [6]45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分析[D]. 龚冰星. 吉首大学, 2018(02)
  • [7]石河子地区青年与老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D]. 陈登. 石河子大学, 2018(01)
  • [8]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 周涛,张华.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51)
  • [9]67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分析[J]. 彭超,王朝富,刘全义. 中外医学研究, 2017(05)
  • [10]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 曹明强,张方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16)

标签:;  ;  ;  ;  ;  

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