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产业化促进贫困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

实施产业化促进贫困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

一、实施产业化促进贫困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任俊仙[1](2021)在《基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化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后,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反贫困斗争,使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提高。改革开放后中国减贫进程快速推进,20世纪末我国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减贫事业进入新历史阶段,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全面打响世界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用决战气势啃下深度贫困的硬骨头。202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带领人民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摆在贫困地区“十四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任务。论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概括分析了我国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性,并以国家级贫困县化德县为例,从贫困县域视角分析了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效,进一步研究了摘帽后可能面临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扶贫政策和机制的不可持续性、县域政府调控能力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压力的长期性等困境,认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等重要论述为指导,不断提高县域政府调控能力和贫困治理能力,强化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长效机制,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拓展产业链供应链,才能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论文基于国家级贫困县域的相关研究,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在实地调查研究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果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能为化德县或其他贫困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所裨益,也就达到了论文写作的初衷。

都然[2](2021)在《产业扶贫中本土知识的向导作用 ——以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的本土知识为研究对象。在《国家的视角》中阐述了国家推行的大型项目由于外部资本合理化导致项目的最终失败。而本研究中笤帚苗产业的成功之处在与对当地的本土知识给予了重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有关笤帚苗的本土知识。所以本研究通过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聚焦于本土知识在笤帚苗产业扶贫中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基于本土知识的产业扶贫项目能持续的包容的发展,实现普遍参与普遍受益,避免贫困户被边缘化。因此,在完成脱贫攻坚后进入乡村振兴新时期,继续实施大型国家项目时更要注重本土知识所能发挥的作用,更多的将本土知识纳入到项目的设计及实施中。

暴占杰[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张丽[4](2021)在《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三个村庄自1958年集体公社时期以来,在生计、文化、空间社会关系三个维度上的社会变迁进程,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核心动力要素是如何参与村内各阶段变迁的,其变迁后果又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民族杂居地带村庄的变迁模式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所在。研究以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天祝县为调研地,选择县内金强河流域的三个村庄为田野点,运用多点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生活史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使用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描绘三个有着不同特征社区的变迁图景。起初,半农半牧区村庄中“畜牧暖棚大量兴建”但“畜牧数量快速减少”的反常现象引发笔者关注和思考。与半农半牧区村庄相比,处于上游牧区的村庄通过暖棚建设扩大了畜牧规模,经济快速发展;下游农区村庄通过暖棚种植跨入鲜蔬菜市场,发展了地方经济。从比较中看出,暖棚扶助政策在三个村庄所在区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那么,半农半牧区修建的暖棚为什么被废弃了?在持续调研了解过程中发现,农业与牧业并重的区域,村民家庭生计多样组合,集体时期以来,村民的主要生计经历了“农牧业混合—务工为主—农业为主”的断裂式变迁过程,这与上游牧区在牧业中的持续投入与发展,以及下游农区长期以来持续发展农业的生计形态对比鲜明。研究发现,半农半牧区的农牧业资源比重相当,在市场化环境中,虽然有抵御单一生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使得域内的农牧业生产难以实现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与附近农牧业资源相对单一的村庄相比,资源的多样性反而使其在发展中相对受限。在文化习俗方面,半农半牧区村庄同时也是汉藏民族杂居的地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吸收了藏族文化元素,但是在村民的文化诉求和表达形式中看到,村民将藏族牧民文化与汉族农业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族群的文化形式与精神内核在这里打破重组,形成了汉藏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现象。与藏族牧民习俗文化氛围浓厚的上游牧区,以及长期维系农耕习俗观念的下游农区对比,汉藏交融地带形成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这里进行着充分地互融互构。从空间社会关系网的变迁看,因为多元的生计、文化要素在走廊共存,村民的社会关系网也呈现出灵活、扩散的特征,在村庄内外关系网的推拉作用下,也预示着村内的关系网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从不同维度比较三个村庄的变迁特征,可以看到国家、市场化、行动者是决定着村庄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动力因素在村内的作用模式有相对的一致性,国家持续的影响力、市场化程度加深、社会关系的松散化是三个村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共享的特征。同时,处于经济、文化交融核心地带的社区,在改革开放之后,尚未能从国家政策、市场引导中找到发展的定位,在当地行动者自发的探索尝试中,从多个方面呈现出多样、交错、不稳定的结构性特征,进而也在发展中彰显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政策、市场的发展干预策略,在这个经济、文化、行政、社会关系等多要素交融的区域,相对不易获得预期的结果,较难持续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域内行动者个体虽然作出了很多主动的尝试,但是因为个体力量的分散和决策能力的局限,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仍然相对受限。走出村庄个案,在我国西北民族走廊沿线的村庄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政策、市场环境、文化要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共存的走廊景观,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出零散化、阶段性的不稳定形态。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应当重点关注多种生计、文化形态交融的民族走廊地带。同时,应当尽早走出刺激短期发展的区域治理模式,而是从区域主体性和特殊性出发,给予这类地区相对灵活的选择和扶持空间,发挥地方混合的资源环境优势,共同探索适合地情的长效发展机制,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蔡新良[5](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郭智砚[6](2020)在《后精准扶贫背景下内蒙古兴和县政府产业扶贫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中国贫困人口将在现行标准下实现脱贫。精准扶贫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脱贫措施,在过去的5年里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0%以上下降到2020年初的0.6%。2020年以后,中国将进入后精准扶贫阶段,如何实现脱贫不返贫,实现由消除绝对贫困变为消除相对贫困,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成为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产业扶贫是地方政府在后精准扶贫背景下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结合内蒙古兴和县自然地理情况、经济发展情况、贫困人口现状、脱贫情况、产业扶贫发展情况等,运用“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可行能力贫困理论”,依据县乡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布的相关数据,客观分析地方政府在产业扶贫方面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问题从加强组织化管理、补足资源短板、建立长效机制、提升政策执行效果、调动人口积极性这些方面提出推动产业扶贫长期高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进而为兴和县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提高脱贫人口长效收益提供参考。

李健[7](2020)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贯穿始终,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灭绝对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党中央提出的“五个一批”中的首要组成部分,是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同步小康的最主要手段,这就使得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占据重要地位。产业扶贫必须要以本地区域位置、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为基础,政府要以市场为导向,把本地特色产业作为扶持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提高贫困村村集体收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产业扶贫必读要以市场为导向,打通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与市场的联系。产业扶贫还要尊重贫困地区已经形成的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式,要结合实际,选择好产业,这一点对于产业扶贫成败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产业扶贫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增强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做到产业发展可持续,贫困人口有稳定的收入,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农林产业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旅游产业扶贫是产业发展脱贫的重要内容。清水河县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最南侧,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清水河县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抓手,不断优化产业项目库,打好点面结合、长短结合“组合拳”。实施扶贫产业项目69个,清水河县产业扶贫主要做法就是发展小杂粮、马铃薯、设施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发展肉养奶牛生猪等畜牧养殖业、加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发展生态扶贫产业、光伏扶贫产业、旅游扶贫产业。建立扶贫产业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加强扶贫产业项目管理。清水河县产业扶贫存在趋同化发展,益贫性不强,存在自然、技术、资金等风险。清水河县产业扶贫模式要多样化发展,突出产业扶贫的益贫性,防范与降低风险,提前谋划部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朝鲁[8](2020)在《内蒙古农业银行金融扶贫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问题是当前影响世界各国发展的共性问题。实现绝大部分贫困群体脱贫是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难题。对我国而言,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小康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从2015年国家五部委首次提出“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行动方案以来,金融机构参与扶贫正式拉开序幕,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作为扶贫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扶贫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参与扶贫,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并发挥积极作用是本文将深入研究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疆,是全国扶贫的主战场之一,在全区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界共同努力下,截止2019年末,全区有11家国家级贫困县实现“摘帽”,剩余20个国家级贫困县待摘帽,贫困人口1.6万人,贫困发生率0.11%,虽然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整体脱贫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内蒙古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并检测已脱贫人口的脱贫质量和返贫风险,做到“摘帽”不摘责任和政策,保持扶贫工作的稳定性的连续性。内蒙古自治区后续的扶贫工作依然离不开以农行内蒙古分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参与,尤其是在深度贫困地区下沉金融服务、扶贫信贷的持续投放还有金融支持农牧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扶贫等金融扶贫领域。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扶贫现状,将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中的定位和作用这一关键,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并借助数据表达的方法从农行内蒙古分行这一研究对象来分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原因,进而就以上难点提出了加快建设扶贫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专项担保机制,强化金融扶贫合力等建议对策。以期从商业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两个维度出发保证意见和建议的可行性。

张凯波[9](2020)在《内蒙古巴林左旗产业扶贫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困一直是制约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问题,我国从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的国家方针以来,采取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多种方式解决贫困问题,努力实现脱贫摘帽。在多种措施中,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途径,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的延伸,产业扶贫能够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发展行之有效的扶贫产业,将扶贫模式由“输血”转换为“造血”,在扶贫工作中更加具有延续性、可持续性,能够有效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从而在脱贫攻坚中带动部分贫困户脱贫致富。当前是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的关键时刻,产业扶贫的作用更加显着,产业扶贫的模式也逐渐完善。本文以内蒙古巴林左旗为研究区域,巴林左旗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较深,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与其他地区有共性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巴林左旗产业扶贫中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赤峰市富承祥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承祥牧业公司)、巴林左旗三山乡惠美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惠美合作社)为例归纳总结了当前巴林左旗产业扶贫的三种主要模式,即政府主导型、企业带动型、合作社引领型,并对这三种产业扶贫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调查研究得知,虽然巴林左旗通过不同的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因户施策不精准、产业项目见效慢、未形成长效机制、防控风险能力弱、贫困户参与程度不深等方面的问题,对此需要通过加强精准识别力度、合理培育产业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方式、推动产品市场化,提高小额信贷质量、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发挥贫困户内生动力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优化。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为家乡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内容,助力早日脱贫。

王杨[10](2020)在《甘肃省精准扶贫中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根据国家扶贫办发布的信息,截止2016年底,依据我国相关的贫困人口收入标准,国内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数仍有4300余万人。这些人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采取常规手段难以脱贫,为此,我国及时转变扶贫方式,将精准扶贫作为国家基本方略。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起全社会的资源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这一过程中,中央要做好统筹工作,建立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确保各地区能够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目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实现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甘肃省作为典型落后地区,农村的贫困户很多、贫困程度深,是我国扶贫工作开展的主要对象,本文以精准扶贫为背景,在梳理和参考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上,结合国内外研究对于贫困工作方面的问题的实践理论和经验,对甘肃省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工作进行分析,找出农业科技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农业科技服务的对策,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农业科技服务推广提供有价值参考。文章主要分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采取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介绍与理论基础,简述了“精准扶贫”、“农业科技服务”概念,阐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科技服务的重要性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支撑;第三章阐述甘肃省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第四章对甘肃省精准扶贫中农业科技服务进行调查分析,以天祝县为例,分析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科技服务带来的影响及现状,第五章从推广体系、科技人员现状、农民接受现状及农业科技环境等进行总结,总结甘肃省农业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对策建议,根据前文研究,对甘肃省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对策建议,建议要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提升人员素质,强化政策落实监管,增加农业科技服务脱贫途径。

二、实施产业化促进贫困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产业化促进贫困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化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1.研究框架
        2.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2.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
        1.“依靠谁”
        2.“如何扶”
        3.“扶什么”
二、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及巩固拓展的必要性
    (一)我国的脱贫实践演进
        1.分散救济推动扶贫阶段(1949—1977 年)
        2.体制变迁带动的扶贫阶段(1978—1985 年)
        3.大规模区域开发推动扶贫阶段(1986—1993 年)
        4.综合性扶贫阶段(1994—2000 年)
        5.整村综合开发推动扶贫阶段(2001—2011 年)
        6.精准扶贫阶段(2012—2020 年底)
    (二)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1.贫困发生率显着下降
        2.基本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
        3.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4.成为世界减贫的领军力量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2.贫困发生发展规律的根本遵循
        3.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
三、化德县脱贫攻坚的举措及成果
    (一)化德县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
        1.发展特色产业脱贫
        2.易地搬迁脱贫
        3.生态补偿脱贫
        4.发展教育脱贫
        5.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二)化德县脱贫攻坚成果
        1.贫困发生率大幅度降低
        2.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3.产业帮扶使贫困户收入增加显着
        4.贫困户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拓宽
四、化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困境
    (一)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1.职业教育发展不足
        2.贫困人口对政府的依赖性强
    (二)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
        1.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还不成熟
        2.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
    (三)扶贫机制的不可持续性
        1.返贫预警防范机制不健全
        2.过多的重视脱贫数量使可持续发展受限
    (四)县域政府调控能力和治理能力的有限性
        1.缺乏综合素质高的治理人才
        2.基层贫困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五)生态环境治理压力仍存
        1.自然环境条件限制贫困治理
        2.多方生态压力制约绿色发展
五、化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对策
    (一)坚持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指导
    (二)提高县域政府调控能力和贫困治理能力
        1.强化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
        2.保持扶贫政策的延续性与衔接性
    (三)激活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1.加强扶志宣传,推进精神扶贫
        2.加大扶智力度,增强内生动力
    (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加强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衔接
        2.推进村容村貌整治与乡村文化振兴衔接
        3.推进城乡减贫统筹治理的政策衔接
    (五)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1.加强健康保障服务机制
        2.建立农村贫困预警监测机制
        3.统一协调生态补偿机制
    (六)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延伸拓展产业链
        1.明晰产业扶贫方向,巩固产业扶贫措施
        2.聚焦区域发展联通,防止贫困空间转移
结语
参考文献
    1.专着类
    2.期刊类
    3.学位论文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产业扶贫中本土知识的向导作用 ——以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地研究法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1.有关贫困概念的研究综述
        2.扶贫方式的相关文献概述
        3.本土知识与内发型发展研究概述
    (五)理论基础
        1.内发型发展理论的定义
        2.内发型发展理论的主张
        3.内发型发展理论与社区社会工作
一、笤帚苗如何扶贫
    (一)笤帚苗扶贫项目的政策缘起
    (二)巴林左旗笤帚苗扶贫项目实践的概况
    (三)笤帚苗产业带来的扶贫效应
        1.经济效应
        2.社会效益
        3.文化效应
二、笤帚苗的本土知识
    (一)笤帚苗种植与交换的本土知识
        1.笤帚苗种植及制作
        2.笤帚苗从社区交易到市场交易
    (二)笤帚苗艺术的本土知识
        1.笤帚苗手编技艺
        2.笤帚苗种植与主产农作物的共生艺术
        3.“甜杆”社交艺术
    (三)笤帚苗的现代身份
        1.笤帚苗—脱贫攻坚小主角
        2.笤帚苗—产业符号
三、本土知识在扶贫中的作用
    (一)内发型发展的起点—本土知识
    (二)“造血式”扶贫的基础—本土知识
    (三)本土知识—扩大内发型发展的辐射范围
    (四)本土知识—拓展贫困地区农民的社会交往范围
    (五)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4)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回顾
        一、国外交融地带研究的发展与演变
        二、民族走廊社会变迁研究
        三、天祝汉藏交融地带的相关研究
        四、小结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论文架构
    第五节 田野调查
        一、田野点介绍
        二、田野资料收集
第二章 农牧业交融社区的生计嬗变及困境
    第一节 雏形:农牧混合生产模式的成型过程
        一、早期的人口迁入
        二、从合作化到公社化
        三、混合税收下的半农半牧雏形
    第二节 延续:去集体化过程中的农牧业困境
        一、牧民的困境与选择
        二、农民的困境与选择
        三、新的机遇与尝试
    第三节 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尝试
        一、外来菜商与本地农民
        二、从传统农牧业走向现代农业
    第四节 农—牧业社区生计模式变迁的比较
        一、牧区A村的“资源型”生计模式
        二、农区C村的“市场型”生计模式
        三、生计混合地带的发展特征与挑战
第三章 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及演变
    第一节 汉藏交融:B村文化的成型
        一、汉藏文化相聚
        二、未及重建的再建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复归
        一、仪式的兴起
        二、生命仪式回归
    第三节 现代化过程中社区文化的流变
        一、文化与仪式
        二、现代生活中的生命仪式
    第四节 汉—藏族社区文化变迁形态的比较
        一、藏族A村的文化变迁
        二、汉族C村的文化变迁
        三、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与分离
第四章 村落社会交往及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流域内汉藏民族之间持续地互动与互融
        一、淘金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二、佛事活动中三村的相遇
        三、现代农业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第二节 半农半牧区B村的空间社会关系变化
        一、局限在村内的互助与互动
        二、延伸到村外的社会关系
        三、市场化语境下村庄社会关系形态
    第三节 交融地带空间社会关系变迁的对比
        一、A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二、C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三、社会空间与关系演变的分化
第五章 交融地带村庄社会变迁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暖棚事件的透视
        一、从修建到废弃
        二、B村发展受限的主要致因
    第二节 村庄社会变迁动力与发展路径的比较
        一、三个时期村庄变迁的动力因素
        二、半农半牧区的社会变迁模式
        三、农业与牧业村庄的社会变迁模式
    第三节 村庄社会变迁中的连续与断裂
        一、社会变迁与交融地带的一体化
        二、交融地带的不对称发展
        三、受益与受限:交融的社会效应再讨论
第六章 民族走廊的多元与交融
    第一节 民族走廊的主体多元特性探讨
        一、交融地带的客观性
        二、交融地带的延续性
        三、民族识别与交融地带的特殊性
    第二节 民族走廊的交融特性与延续
        一、区域的调和与适应
        二、交融维持的动力要素
        三、交融地带的流动性
    第三节 民族走廊交融地带的反思
        一、民族走廊与地图上的贫困带
        二、交融地带存在的表征与建构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交融地带村庄的多元特性
    第二节 交融地带在社会变迁中的选择
    第三节 交融地带主体性的关注
    第四节 交融地带研究的政策应用
    第五节 研究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问卷大纲
附录二:村庄被访者信息对照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6)后精准扶贫背景下内蒙古兴和县政府产业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贫困
        2.产业扶贫
    (二)理论基础
        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二、兴和县政府产业扶贫的基本情况及成效
    (一)兴和县贫困状况分析
        1.兴和县贫困人口分布状况
        2.兴和县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
        3.兴和县贫困人口年度减贫分析
    (二)兴和县政府产业扶贫的基本情况
        1.产业扶贫资金安排及发展项目情况
        2.兴和县政府探索出产业扶贫发展的主要模式
        3.培养的特色产业
    (三)兴和县精准脱贫中产业扶贫的成效
        1.优化了产业扶贫结构
        2.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3.带动了农村人口就业
        4.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
        5.推动了乡村振兴
三、后精准扶贫背景下兴和县政府产业扶贫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产业扶贫缺乏统筹规划
        1.项目库建设不完善
        2.龙头产业培育力度不够
        3.产业布局不合理
    (二)产业扶贫的资源不足
        1.产业扶贫资金匮乏
        2.产业扶贫管理不足
        3.产业扶贫人才缺失
        4.产业扶贫技术落后
    (三)产业扶贫未能长续发展
        1.多方协作的能力不强
        2.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弱
        3.产业选择的局限性较大
    (四)产业扶贫政策的执行力较低
        1.基层扶贫干部认知不足
        2.基层扶贫干部规划能力欠缺
        3.基层扶贫干部作风不良
        4.未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五)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缺乏
        1.缺乏劳动力
        2.主观能动性不强
四、后精准扶贫背景下兴和县推动产业扶贫长期高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产业扶贫组织化管理
        1.严控项目库建设,完善监管制度
        2.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带贫效益
        3.规划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二)补足产业扶贫资源短板
        1.强化资金监管
        2.强化部门管理
        3.强化人才支持
        4.强化科技支撑
    (三)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利益联结
        1.促进多方协作,助力产业发展
        2.健全联动机制,创造长效收益
        3.探索多元化发展途径,创造产业扶贫新业态
    (四)提升产业扶贫政策的执行效果
        1.提高认识,加强培训
        2.明确职责,强化督导
        3.严格标准,统筹推进
        4.转变作风,完善机制
    (五)调动贫困人口积极性
        1.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培训指导
        2.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产业扶贫
        2.精准扶贫
    (二)理论基础
        1.社会治理理论
        2.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我国产业扶贫的历程与政策演变
    (一)产业扶贫的开端
    (二)产业扶贫的正式提出与推进阶段
    (三)产业扶贫的精准阶段
三、清水河县产业扶贫基本情况
    (一)全县基本情况介绍
    (二)产业扶贫总体情况
    (三)产业扶贫主要做法
        1.发展特色扶贫产业
        2.发展扶贫产业园
        3.拓展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
        4.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5.建立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
        6.加强扶贫产业项目管理
四、清水河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产业扶贫存在趋同化发展
    (二)产业扶贫益贫性不强
    (三)产业扶贫存在风险
五、做好产业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一)产业扶贫模式多样化发展
    (二)突出产业扶贫的益贫性
    (三)防范与降低产业扶贫风险
    (四)产业扶贫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内蒙古农业银行金融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外研究概述
        2.国内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研究条件
        2.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一)基本概念
        1.金融服务
        2.金融扶贫
    (二)理论基础
        1.新公共管理理论
        2.公共产品理论
        3.公共选择理论
二、农行内蒙古分行金融扶贫概况及存在问题
    (一)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扶贫概况
        1.主要贫困状况
        2.金融扶贫现状
    (二)农行内蒙古分行金融扶贫主要内容
        1.构建扶贫金融服务体系
        2.拓展乡镇金融服务网络
        3.优惠扶贫信贷融资服务
        4.完善扶贫风险分担机制
        5.创新担保模式建设
    (三)农行内蒙古分行金融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1.扶贫动力不足
        2.扶贫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
        3.扶贫产品契合度不强
        4.扶贫信息共享机制不足
        5.扶贫资金投放不足
三、农行内蒙古分行金融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利润可持续性差
        1.服务成本高
        2.农牧业生产风险高
        3.缺乏风险补偿
    (二)扶贫信贷风险控制难度大
        1.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不健全
        2.贫困户对贷款认知不足
        3.贫困户抗风险能力低
    (三)金融扶贫成本高
        1.贫困地区金融条件差
        2.贫困地区缺乏产业支撑
        3.贫困地区信用意识薄弱
    (四)金融扶贫缺乏合力
        1.扶贫共享机制不健全
        2.联合扶贫体系建设不完善
四、对农行内蒙古分行金融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处理好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1.提高商业利润可持续性
        2.明确社会责任
    (二)加强扶贫联动和信息共享
        1.建立健全差异化的监管制度
        2.搭建扶贫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3.建立专项信贷担保基金
    (三)优化金融扶贫产品体系
        1.拓宽扶贫信贷绿色通道
        2.完善扶贫信用评级
        3.扩大抵质押品范围
    (四)融合线上线下金融扶贫力度
        1.突出互联网金融移动终端建设
        2.探索金融便利店服务机制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9)内蒙古巴林左旗产业扶贫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贫困与反贫困方面的研究
        1.2.2 关于产业扶贫模式方面的研究
        1.2.3 关于产业扶贫作用方面的研究
        1.2.4 关于产业扶贫问题及对策建议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产业扶贫基本概念
        2.1.1 贫困与反贫困
        2.1.2 精准扶贫
        2.1.3 产业扶贫
    2.2 产业扶贫相关理论
        2.2.1 习近平扶贫理论
        2.2.2 参与式扶贫理论
        2.2.3 合作型反贫困理论
3 巴林左旗产业扶贫现状
    3.1 巴林左旗概况
    3.2 巴林左旗产业扶贫主要措施
    3.3 巴林左旗产业扶贫所取得的成效
4 巴林左旗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
    4.1 以笤帚苗产业为例的政府主导型产业扶贫模式
    4.2 以富承祥牧业公司为例的企业带动型产业扶贫模式
    4.3 以惠美合作社为例的合作社引领型产业扶贫模式
5 巴林左旗产业扶贫模式的扶贫成效
    5.1 政府主导型产业扶贫模式的扶贫成效
    5.2 企业带动型产业扶贫模式的扶贫成效
    5.3 合作社引领型产业扶贫模式的扶贫成效
6 巴林左旗产业扶贫模式存在问题
    6.1 政府主导型产业扶贫模式存在问题
        6.1.1 产业扶贫因户施策不精准
        6.1.2 扶贫产业主体单一
        6.1.3 产业扶贫项目见效较慢
    6.2 企业带动型产业扶贫模式存在问题
        6.2.1 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
        6.2.2 产业扶贫缺乏长效机制
        6.2.3 营商环境不够优化
    6.3 合作社引领型产业扶贫模式存在问题
        6.3.1 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6.3.2 风险防控能力不强
        6.3.3 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程度弱
7 完善巴林左旗产业扶贫模式的对策建议
    7.1 优化政府主导型产业扶贫模式的对策建议
        7.1.1 加强精准识别力度
        7.1.2 合理培育扶贫产业主体
        7.1.3 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
    7.2 优化企业带动型产业扶贫模式的对策建议
        7.2.1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7.2.2 推动产品市场化发展
        7.2.3 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7.3 优化合作社引领型产业扶贫模式的对策建议
        7.3.1 提高小额贷款质量
        7.3.2 完善产业扶贫风险机制
        7.3.3 提升贫困户参与意愿和能力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甘肃省精准扶贫中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论文的相关概念
        2.1.1 有关精准扶贫的概念
        2.1.2 有关农业科技服务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流程再造理论
        2.2.2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思想
3 精准扶贫中农业科技服务发展历程与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3.1 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历程
        3.1.1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网络的雏形
        3.1.2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起伏阶段
        3.1.3 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发展的创新阶段
        3.1.4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改革创新阶段
    3.2 甘肃省精准扶贫中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的现状
        3.2.1 基础设施现状
        3.2.2 人才建设现状
        3.2.3 农业产业现状
        3.2.4 信息服务体系现状
4 甘肃省精准扶贫中农业科技服务调查分析
    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2 调查方法
    4.3 调查过程
    4.4 贫困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接受的现状
    4.5 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调查
5 甘肃省精准扶贫中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5.1 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科技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5.2 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没有改变
    5.3 农业科技服务环境有待改善
    5.4 科技服务内容和领域需要拓展
6 完善甘肃省精准扶贫中农业科技服务的对策
    6.1 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6.1.1 建立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加强各级推广机构的建设
        6.1.2 进一步健全农业技术市场
        6.1.3 增加农业推广经费,保障农业科技成果顺利转化
        6.1.4 加强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推广人才
    6.2 加强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加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6.2.1 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
        6.2.2 定期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
        6.2.3 鼓励农民接受农业科技服务,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
    6.3 优化农业科技服务环境,免除农业科技服务体质创新的后顾之忧
        6.3.1 重视贫困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
        6.3.2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6.3.3 建立相关机制,为精准扶贫工作、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提供保障
        6.3.4 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以及未来趋势,找准精准扶贫需求
        6.3.5 建立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
    6.4 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业科技服务脱贫途径
        6.4.1 利用网络,改变方式
        6.4.2 要重视农业科技技术的创新研发
        6.4.3 建立农业科技扶贫模拟评估系统
        6.4.4 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有效促进农业信息队伍的建设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天祝县贫困人口农业科技服务问卷调查
致谢

四、实施产业化促进贫困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化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研究[D]. 任俊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产业扶贫中本土知识的向导作用 ——以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为例[D]. 都然.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4]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D]. 张丽. 兰州大学, 2021(02)
  • [5]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6]后精准扶贫背景下内蒙古兴和县政府产业扶贫问题研究[D]. 郭智砚.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D]. 李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内蒙古农业银行金融扶贫问题研究[D]. 朝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内蒙古巴林左旗产业扶贫模式的研究[D]. 张凯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甘肃省精准扶贫中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D]. 王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实施产业化促进贫困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