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竹叶中总黄酮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竹叶中总黄酮

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竹叶中总黄酮(论文文献综述)

张芳[1](2021)在《赤水麻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酸水解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 Munro)是禾本科竹亚科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分布广泛。麻竹叶次生代谢产物丰富,生物活性及药理功能多样,开发应用价值高,本文以贵州省赤水地区麻竹叶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制备及酸水解工艺,并对其提取物及酸水解产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旨在为赤水麻竹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麻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制备工艺研究在小试的基础上,对麻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逐级放大。以过20目筛的麻竹叶粉为原材料,投料量由0.1 kg放大到1 kg,再放大到20 kg,提取溶剂为90%乙醇,提取次数为3次,料液比分别为1:10(kg:L)、1:7(kg:L)、1:7(kg:L),提取时间分别为2 h、1.5 h、1.5 h,提取温度80~85℃。结果表明,麻竹叶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达到8.28%以上,得率达到9.68%以上,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总含量达到0.71%以上;乙醇回收率达到90%。2、麻竹叶提取物常规酸水解工艺研究在酸水解小试0.1 g(投料量)的基础上进行了10.0 g的放大试验。水解条件为:底物浓度1.0 mg/m L、盐酸浓度1.2 mo L/L、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95℃。结果表明,麻竹叶提取物酸水解产物的总黄酮含量达到29.49%,四种碳苷黄酮总含量达到2.25%,分别比水解前提高了3.51倍和3.08倍。3、麻竹叶提取物超声辅助酸水解工艺研究以麻竹叶中四种碳苷黄酮含量为检测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酸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固定底物浓度(1.0 mo L/L)和超声功率(300 W),在盐酸浓度为1.0 mo L/L、温度为65℃、时间为147 min的条件下,进行由0.01 g放大到1.0 g超声辅助酸水解放大试验,其酸水解产物的总黄酮含量为35.52%、四种碳苷黄酮总含量为2.85%。4、麻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对麻竹叶提取物及酸水解产物清除DPPH·、·OH和O2-·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麻竹叶提取物及酸水解产物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提取物对DPPH·、·OH和O2-·的清除率依次为71.53%、73.01%、73.23%;酸水解产物对DPPH·、·OH和O2-·的清除率依次为82.19%、43.68%、59.11%。本文对麻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提取物的酸水解工艺及超声辅助酸水解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提取物及酸水解产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定,研究结果可为麻竹叶中碳苷黄酮的制备及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借鉴,对赤水地区麻竹叶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代雅丽[2](2021)在《毛竹叶提取物杀蚜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文中研究指明化学农药的过量和不科学使用,严重威胁我国农作物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从植物中探寻杀虫活性成分是开发环保型植物源农药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化学农药的减量替代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毛竹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抑菌等生物活性,但关于毛竹叶提取物杀蚜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在优化建立毛竹叶提取物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生物活性追踪方法,对毛竹叶提取物中杀蚜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结合桃蚜中毒症状,评价了杀蚜活性成分对桃蚜神经系统3种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毛竹叶提取物制备方法的优化及其杀蚜活性的测定利用正交试验探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毛竹叶提取物提取得率的影响。优化后的毛竹叶提取物制备方法为提取溶剂75%乙醇,料液比15:1,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4h,提取3次,毛竹叶提取物得率为9.70±0.31%。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浓度为10g/L的毛竹叶提取物对桃蚜24h、48h、72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2.26±1.93%、57.32±1.29%、67.27±1.48%。2.毛竹叶提取物中主要杀蚜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毛竹叶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相的杀蚜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处理浓度为10g/L时,毛竹叶提取物石油醚相萃取物、氯仿相萃取物、乙酸乙酯相萃取物、正丁醇相萃取物以及水相萃取物对对桃蚜72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21±0.76%、77.03±1.20%、48.00±1.59%、48.20±1.77%和48.74±0.65%。其中,石油醚相萃取物杀蚜活性最好,对桃蚜24h、48h、72h的LC50分别为4.20g/L、3.60g/L和3.30g/L。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从石油醚相萃取物中分离获得11个馏分。处理浓度为4g/L时,Fr1~Fr11馏分对桃蚜24h的校正死亡率为51.53%~91.12%,48h的校正死亡率为51.86%~93.51%,72h的校正死亡率为55.16%~96.08%。其中,Fr1馏分对桃蚜24h、48h、72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12±1.20%、93.51±1.38%和96.08±0.08%,杀蚜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分离馏分(P<0.05)。利用凝胶柱层析从Fr1馏分中分离获得18个馏分。处理浓度为1g/L时,Fr1.1~Fr1.18馏分对桃蚜24h的校正死亡率为1.78%~59.11%,48h的校正死亡率为3.09%~67.24%,72h的触杀校正死亡率为6.79%~72.74%。其中,Fr1.13馏分杀蚜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分离馏分,对桃蚜24h、48h、72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9.11±1.43%、67.24±1.20%和72.74±0.60%(P<0.05)。应用薄层色谱法(TLC)从Fr1.13馏分中分离获得3个化合物,采用NMR、LC-MS等技术对3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确定为2,5-二(3,7-二甲基辛氧基)对苯二甲醛、马蔺子丙素、芥酸酰胺。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5-二(3,7-二甲基辛氧基)对苯二甲醛、马蔺子丙素和芥酸酰胺对桃蚜24h、48h、72h的LC50分别为0.60g/L、0.40g/L、0.32g/L,0.34g/L、0.23g/L、0.18g/L,1.47g/L、1.14g/L、0.86g/L。其中,化合物马蔺子丙素对桃蚜的触杀活性最好,与对照苦参碱活性相近(72h的LC50为0.17g/L)。3.马蔺子丙素对桃蚜神经系统3种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合马蔺子丙素处理后桃蚜的中毒症状,评价了其对桃蚜神经系统3种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浓度0.1g/L、0.2g/L、0.3g/L时,24h后,马蔺子丙素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Na+-K+-ATPase、Ca2+-Mg2+-ATPase的抑制率分别为8.27±0.11%、14.64±0.05%和19.48±0.11%,14.47±0.15%、35.90±0.12%和48.11±0.09%,10.37±0.13%、18.02±0.05%和18.90±0.05%。

周慧[3](2020)在《微波辅助提取毛竹叶黄酮及其在坚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竹为单子叶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在我国特别是长江以南均有分布,是我国现有竹类资源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毛竹资源广,在我国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70%以上。目前我国对毛竹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应用在家具制作、建筑、造纸、工艺美术品和日常食用如竹笋美食等方面,而对毛竹叶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人们往往将毛竹叶当作废弃物处理或者直接燃烧做肥料,从而整体影响了毛竹的综合开发利用。本文以毛竹叶为原材料,研究并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毛竹叶黄酮的工艺条件;并以抗坏血酸为参照对象,探讨了毛竹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没食子酸(以下简称PG)和BHT为对照,研究了毛竹叶黄酮对大豆油、菜籽油和芝麻油的过氧化抑制能力;最后将毛竹叶黄酮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核桃、碧根果、夏威夷果中,以期为坚果的抗氧化、延长保质期提供新的发展思路。经过试验研究,得到下列结论:(1)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毛竹叶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了影响毛竹叶黄酮提取得率的四个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辐照时间,通过响应面软件优化分析,并经适当调整,得到微波辅助毛竹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浓度70%、液料比29:1、微波时的功率303W、微波持续时间300S。经过试验,毛竹叶黄酮的提取得率为1.93%。(2)毛竹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均具有清除能力,其中,毛竹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力比VC弱,而对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比VC要强。(3)毛竹叶黄酮对大豆油、菜籽油和芝麻油均具有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效果比VC强,与PG和BHT接近;毛竹叶黄酮对这三种植物油抗氧化能力的大小排列为: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4)将毛竹叶黄酮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核桃、碧根果、夏威夷果的熟果制作过程中,通过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表明毛竹叶黄酮对这三种坚果的抑制其酸败和抗氧化的能力大小为:碧根果﹥核桃﹥夏威夷果。

檀佩雯[4](2019)在《毛竹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技术及其手工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竹子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安徽省有竹种12属72种。其中,毛竹近20万公顷。毛竹叶是一种储存量大、价格低廉且可与银杏叶相媲美的林业资源。竹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有效综合利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对毛竹有效成分提取物在日用品中的应用报道比较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纯天然产品的喜爱与日俱增,对日用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开发毛竹叶提取物为新型天然抗菌和杀菌物,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强的应用价值。本课题选取我省分布广的毛竹叶为样本,以水和乙醇为提取剂,采用浸提和震荡加超声提取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优化了醇提、水提毛竹叶有效成分的工艺。同时对毛竹竹叶、枝条提取物各组分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UPLC-MS)对毛竹叶片其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以期找到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且将毛竹叶提取物添加到日用品配方中做应用性探索,为进一步开发竹叶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毛竹竹叶、枝条为原料,采用浸提和震荡加超声提取方法,选用水和80%乙醇-水为提取剂,采用UPLC-MS技术,根据总离子流图、提取离子流图及MRM模式下峰面积数据,对水提、醇提、浸提、振荡加超声提取法比较,确定了毛竹竹叶和枝条中有效成分初步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80%乙醇-水提取,恒温震荡器震荡4h,超声(80Hz)1h。采用滤纸片法,分别对毛竹竹叶、枝条提取物和萃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验。试验表明:竹叶提取物抑菌活性明显大于枝条;毛竹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为中等抑菌活性;80%乙醇-水初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亦表现出中等抑菌活性,而对枯草芽孢杆菌仅为弱抑菌活性。采用UPLC-MS技术,对毛竹竹叶、鲜叶和枝条的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鉴定,分别得24、20和19种成分,包括异牡荆素、异荭草素、香豆酰基奎尼酸和芹菜素糖苷等;其中竹叶干样中异牡荆素相对含量很高,达到66.75%,其异荭草素和荭草素相对含量也较高,分别达5.70%和2.02%。其中11种成分在3个样品中均有检出;面积比较法显示,竹叶中检测的成分含量接近竹枝条含量的4倍。采用GC-MS技术,对毛竹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经NIST谱库比对,共检测得94种化合物,包括36种烷烃类,20种酯类,4种醇类,6种酸类,6种酮类,5种醛类,1种醚类,7种其他类物质;乙酸乙酯相酯类物质最多,石油醚相烷烃类物质最多,正丁醇相烷烃类物质最多,80%乙醇-水初提取物中酮类物质最多。通过UPLC-MS技术得毛竹叶最优提取工艺,结合抑菌活性实验结果,选取80%乙醇提取液,制作毛竹手工叶精油皂。采用TA.XT.Plus物性测试仪,分别对商业肥皂和毛竹手工叶精油皂的硬度、粘度、弹性和泡沫稳定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毛竹肥皂具有硬度低、粘度弹性好、泡沫高且稳定性好的特点。同时对毛竹手工精油皂进行抑菌实验,实验表明毛竹手工皂有一定抑菌活性。

陈丹丹[5](2019)在《刚竹属竹种叶片主要黄酮成分定性定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竹子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泛,资源丰富。竹叶中含有大量活性成分,尤其是富含黄酮成分。本研究以刚竹属竹种为材料,对刚竹属毛竹竹叶主要黄酮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建立了5种主要黄酮苷的液相检测方法;比较分析了24种刚竹属竹叶中4种黄酮碳苷的含量差异。为竹叶资源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以毛竹叶为材料,通过有机溶剂的提取实现了对毛竹叶中黄酮成分的有效提取,利用石油醚、大孔树脂柱对毛竹叶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接着用ODS反相柱层析,分别用10%、15%、20%、25%、30%、40%的乙醇洗脱得到6个馏分,并反复利用中低压制备HPLC系统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6种单体,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核磁解析六种单体化合物依次为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木犀草素、木犀草苷。(2)采用Inertsil ODS-3(250×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B)-0.5%磷酸水溶液(C)为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10μL,建立了5种黄酮苷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竹叶黄酮提取物样品中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木犀草苷的含量分别为14.76、2.82、4.24、22.32、2.78mg/g。(3)采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和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340 nm,建立了对24种刚竹属竹种叶片与早园竹叶片中4种黄酮碳苷含量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此方法表明4种黄酮碳苷的质量浓度在1~3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99%以上,加样回收率在93.60%~100.53%之间,RSD值均小于2.15%,利用此方法分析24种刚竹属竹种叶片中和四季早园竹叶片中4种黄酮碳苷含量,结果表明:24种刚竹属竹种叶片中黄酮碳苷含量差异显着,4种黄酮碳苷总的含量在286.14~3838.79 mg/kg之间,毛金竹中总含量达到最高,为3838.79 mg/kg,四季早园竹叶片中4种黄酮碳苷差异明显,总的含量在1371.15~4367.01mg/kg之间,1月份含量最高,为4367.01mg/kg。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刚竹属竹种叶片中主要黄酮碳苷的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为竹叶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毛娴璇[6](2015)在《竹叶黄酮中试提取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天然活性物质备受人们青睐,开发新型多功能天然活性物质成为研究热点。竹叶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竹叶黄酮是一种具有多重生理功效的新型天然活性物质,开发应用价值很高。贵州省赤水市竹资源丰富,但至今仍然没有相关技术实现竹叶深加工,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基于这种背景,为了提高贵州赤水竹资源的综合利用,本课题以当地储量较高的毛竹叶为原料,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试提取工艺研究,旨在为贵州竹叶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竹叶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的稳定性研究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大孔树脂纯化法,在小试的基础上进行稳定性研究,制备竹叶黄酮精制样品。研究表明,该样品得率在1.8%1.9%之间,样品纯度在26%29%之间,该小试工艺重现性好、稳定。2、竹叶黄酮中试提取工艺的研究采用经验放大法进行中试提取工艺研究,研究表明,该中试提取工艺与实验室小试的工艺参数基本相符。最佳工艺参数为,一次提取:料液比1:20,乙醇浓度50%,浸泡时间0.5 h,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1.5 h。二次提取:料液比1:15,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0.5 h。最佳工艺条件下竹叶黄酮得率在1.6%1.7%之间,提取率在61%64%之间,工艺稳定可行。3、竹叶黄酮工业化初步试验研究通过进行工业化生产试验,初步考察了工业化生产情况。试验表明,竹叶黄酮得率在1.3%1.4%之间,提取率在49%53%之间,略低于中试结果。4、竹叶黄酮理化分析对竹叶黄酮精制样品进行理化分析,通过显色反应定性其为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成分有黄酮、黄酮醇、查尔酮、二氢黄酮等。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看出其官能团有苯环、酚羟基、羰基、双键等。理化检测结果显示其水溶解度为6.021g/100g、灼烧残渣为0.436%、干燥减重为5.863%,总酚含量为41.398%,异荭草苷含量为2.2%。贵州赤水毛竹叶黄酮含量丰富,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本课题实现了竹叶黄酮提取由实验室水平向大规模生产的过渡与转化,为该地区竹叶黄酮工业化的开发提供借鉴。

贾可敬[7](2014)在《竹叶黄酮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以长沙青皮竹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竹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衰老、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多种生物和生理功效的天然活性成分。本论文主要以长沙青皮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长沙青皮竹,毛竹,假毛竹,琴丝竹,斑竹,水竹六种竹叶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了同时测定包括长沙青皮竹叶在内的六种竹叶提取物中荭草苷与芦丁含量的方法;借助正交优化试验设计,研究确定了长沙青皮竹叶黄酮的提取工艺;运用单因素试验法初步确定长沙青皮竹叶黄酮聚酰胺纯化条件;以维生素C(Vc)作参照,采用经聚酰胺纯化后的长沙青皮竹叶黄酮和毛竹叶黄酮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确定了长沙青皮竹叶黄酮的抗氧化能力。主要研究结果:(1)以芦丁为标准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长沙青皮竹、毛竹、假毛竹、水竹、斑竹和琴丝竹六种竹叶中黄酮含量。得到芦丁线性回归方程A=0.018C—0.004,R2=0.9999,在0~34.6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回收率和稳定性试验表明该法切实可行。(2)建立了同时测定长沙青长沙青皮竹、毛竹、假毛竹、水竹、斑竹和琴丝竹等六种竹叶提取物中荭草苷与芦丁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荭草苷与芦丁基线分离良好。荭草苷线性回归方程S=37762c+65734,R2=0.9997;芦丁线性回归方程S=30914c-4862,R2=0.9997,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试验表明该法切实可行。(3)优化了长沙青皮竹叶黄酮的乙醇提取法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优化设计,得到优化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固液比例1:25(g/mL),提取3次,每次1.5h,各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固液比例。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1.85%。(4)研究了长沙青皮竹叶黄酮的聚酰胺柱层析纯化工艺。通过与AB-8大孔树脂的对比,得出聚酰胺更适合纯化长沙青皮竹叶黄酮,聚酰胺纯化工艺条件为浓度为1.08mg·mL-1的原料液4BV,以2BV·h-1流速上聚酰胺柱,水洗至无色后采用8BV的80%乙醇溶液洗脱,得到纯化产物中黄酮含量可达51.2%,比原料纯度提高了近4倍且转移率达到83%.(5)以Vc为参照,研究了长沙青皮竹叶黄酮及毛竹叶黄酮对DPPH口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以清除率代表抗氧化能力,以半抑制浓度IC50表示抑制强度。长沙青皮竹叶黄酮、毛竹叶黄酮和V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o值分别为78.2mg-L-1、107.7mg-L-1和42.9mg-L-1,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75.0mg·L-1、72.0mg·L-1和37.1mg·L-1。长沙青皮竹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维生素C的54.9%,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维生素C的49.5%,表明长沙青皮竹叶黄酮对这2种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吴桂梅[8](2011)在《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抗氧化、抗抑郁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罗布麻叶(Apocynum venetum L.)为夹竹桃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含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成分。大量的药理活性实验表明,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和生物活性。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罗布麻叶提取物具有抗抑郁活性,但对于单体化合物的活性能力尚无系统研究,因此,针对罗布麻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活性组分及单体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并分析其抗氧化、抗抑郁活性的研究对于研究开发创新性药物,以及扩大罗布麻的商业利用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首先采用回流法、超声法和温浸法对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以总黄酮的得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以上各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结果回流法的提取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了回流法的提取工艺,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是:18倍量的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探讨了快速溶剂萃取法对于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最佳的实验参数为:70%乙醇在70℃条件下提取3次,每次10 min。比较了回流法和快速溶剂萃取法的提取效率,快速溶剂法的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更高,但是由于处理药材量有限,最终总黄酮大量提取制备时仍采用回流法。快速溶剂萃取法快速、安全、操作简单,非常适合于中药材中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其次,采用高效逆流色谱(HPCCC)技术,对罗布麻叶中的活性组分及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分离提取。HPCCC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溶剂体系为:乙酸乙酯:乙腈:水:冰醋酸(5:0.8:5:0.05,v:v:v:v)以上相作为固定相,以下相作为流动相,色谱柱柱温30℃,转速1 500 r·min-1,流动相的流速2.5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150 mg。共分离得到明显的6个色谱峰,各流分采用液–质联用技术(HPLC–MS)和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MS)以及核磁共振技术(NMR)分析各流分的结构,确定一次性分离得到的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是白麻苷、三叶豆苷、紫云英苷、乙酰化金丝桃苷,2个混合物组分分别是金丝桃苷和异槲皮素组,槲皮素和山柰酚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检测各流分的纯度,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到,各单体化合物的纯度远大于95%。以上结果表明,HPCCC法用于分离提取中草药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分离效果,并且分离时间短,样品损失少,可行性操作强。以罗布麻叶总黄酮和经过高效逆流色谱分离得到的5个流分为样品,采用DPPH羟基自由基抑制率法,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能力的顺序是:罗布麻叶总黄酮>金丝桃苷和异槲皮素混合物>白麻苷>三叶豆苷>紫云英苷>乙酰化金丝桃苷。采用体外皮质酮对PC-12损伤法,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抑郁活性做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并且抗抑郁活性能力的强弱顺序是:金丝桃苷/异槲皮素混合组分>异槲皮素>金丝桃苷>总黄酮>紫云英苷>三叶豆苷>乙酰化金丝桃苷>白麻苷>槲皮素/山柰酚混合物组分。

王克勤[9](2009)在《芹菜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与药理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芹菜(Apium.graveolens L.)从15世纪由高加索传入中国。古代本草记载与现代研究文献都证明芹菜具有降血压、镇静、健胃、利尿、润肺等药用功效。在七十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始对芹菜及其相关化合物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了研究。芹菜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与药理功能研究是目前芹菜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由于芹菜品种的黄酮类物质含量差异大,提取产品纯度低,功能成分与药理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芹菜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研究芹菜资源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差异特点,建立芹菜黄酮类物质提取、分离、纯化新工艺与分析方法,解析芹菜黄酮类物质的结构特征,研究其药理功能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建立和完善了芹菜总黄酮、芹菜素、芹菜苷含量的分析方法,分析测定了湖南不同基因型芹菜的黄酮类含量,采用色谱技术建立了芹菜黄酮的特征图谱。优化了芹菜黄酮乙醇提取技术参数,建立了芹菜黄酮苷单体树脂纯化制备的优化工艺。通过大孔树脂、聚酰胺树脂、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技术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分离纯化获得了芹菜黄酮单体成分。通过1H NMR,13C NMR,UV,IR和MS表征,鉴定了芹菜黄酮类化合物的单体结构。通过细胞学、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芹菜黄酮粗提物及单体成分在抑制肝癌细胞和白血病细胞、降血脂、降血压等方面的药理活性,为芹菜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芹菜黄酮类物质分析方法的建立建立和完善了Al(NO3)3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芹菜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为标准样品,在500nm波长处得到标准曲线回归方程:C=0.9967A+0.0178,R2=0.992。精密度、显色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评价试验中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0.34%、1.11%、2.38%、1.98%。建立了芹菜中芹菜素含量的HPLC分析法。采用Kromasil C18(4.6mm×150mm,i.d.,5μm)色谱柱,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1.0mL/min流速,35℃柱温,10μL进样量,UV检测器,270nm波长检测。芹菜素的最低检出限为18ng/mL。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和回收率的评价试验中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0.93%、0.93%、1.08%、1.91%。建立了芹菜醇提物中芹菜素含量的HPTLC测定法。采用G60硅胶板(10cm×10cm)和氯仿-甲醇-水(18:2.3:0.35)为展开剂,以氘灯和钨灯为光源,在345nm波长下,单波长反射法吸收扫描,扫描速度5mm/s,狭缝5.00×0.30mm,扫描时间3min。稳定性、精密度和回收率评价试验中,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25%、1.33%、1.81%。HPTLC方法在30min内稳定性良好,精密度好,回收率高。建立了芹菜中芹菜黄酮苷和3′-甲氧基芹菜苷含量的HPLC测定法。采用ODS C18(4.6mm×150mm,i.d.,5μm)色谱柱,乙腈-水(23:77)为流动相,0.6mL/min流速,40℃柱温,紫外检测器,270nm波长检测,10μL进样量。芹菜苷和3′-甲氧基芹菜苷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42ng/mL和46ng/mL。芹菜苷分析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试验中,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1.4%、2.1%、3.1%和1.6%。3′-甲氧基芹菜苷分析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样品回收率试验中,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4.5%、2.1%、3.0%和0.8%。2湖南不同基因型芹菜黄酮类物质的测定与色谱特征采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了17个芹菜品种(16个湖南地方品种,1个引进品种)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并建立了芹菜素和芹菜苷的色谱图。湖南不同产地芹菜叶(干重)总黄酮含量为1.541~20.350mg/g,芹菜叶柄(干重)总黄酮含量为0.744~4.743mg/g,其中,张家界野芹菜叶黄酮含量最高,达到20.350mg/g,邵阳实芹叶黄酮含量最低,为1.541mg/g。芹菜叶中芹菜素含量在0.02~0.88mg/g之间,叶柄中芹菜素含量在0.03~0.59mg/g之间。芹菜叶中芹菜苷、3′-甲氧基芹菜苷含量分别为1.2~4.3mg/g和0.6~1.9mg/g。芹菜叶柄中芹菜苷、3′-甲氧基芹菜苷含量分别为0.1~0.4mg/g和0.1~0.3mg/g。张家界实芹叶的芹菜苷和3′-甲氧基芹菜苷含量最高,分别为4.3mg/g和1.9mg/g,而张家界野芹菜、长沙水芹菜中未检出。湖南不同产地芹菜中黄酮含量差别较大,芹菜叶黄酮含量高于芹菜叶柄的黄酮含量。芹菜叶中芹菜素的含量随芹菜种植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芹菜叶柄中芹菜素的含量随芹菜种植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3芹菜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芹菜叶黄酮提取条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芹菜叶黄酮乙醇回流提取最佳条件为:70%乙醇为提取溶剂,1:10(w/v)料液比,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20min。同时,测定了湖南不同产地芹菜叶、叶柄的乙醇提取率,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芹菜乙醇提取率存在差异,这说明湖南不同基因型芹菜内含物含量也存在差异。4芹菜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筛选出了XDA-1大孔吸附树脂适用于芹菜黄酮的富集。树脂最佳动态吸附与解吸条件为:2BV/h的流速上样,8BV的水洗体积去杂质,4BV70%的乙醇以2BV/h流速进行洗脱。XDA-1大孔吸附树脂对芹菜黄酮的静态吸附率为88.18%,解吸率为98.43%,芹菜醇提物中黄酮纯度可提高到10.52%,富集倍数可达8.416。经XDA-1树脂富集纯化后的芹菜黄酮,用1.2mol/L的盐酸,在80℃条件下水解2h,乙醚萃取重结晶得到单体化合物Ⅰ,通过UV,IR,1H NMR,13C NMR和MS鉴定为芹菜素(Apigenin,5,7,4′-Trihydroxyflavone)。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度达到98.0%。经XDA-1树脂纯化的芹菜粗黄酮利用聚酰胺树脂可进一步纯化。聚酰胺柱层析最优分离条件是:以0.5mL/min的流速上样,3BV的水洗体积洗脱去杂后,再用3BV的40%乙醇水溶液,以1mL/min流速洗脱。芹菜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可达到80%。首次建立了芹菜粗黄酮中芹菜黄酮单体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采用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4:1:0.2:5,v/v)两相溶剂体系逆流分离芹菜黄酮,以2mL/min流动相流速,800rpm/min转速,在室温25℃下对芹菜黄酮苷进行分离,芹菜黄酮苷单体在270nm波长检测,HPLC跟踪,芹菜苷(化合物Ⅲ)能得到很好的分离。经液相检测,芹菜黄酮(化合物Ⅲ)纯度为98.27%。将经聚酰胺树脂精制得到的芹菜黄酮采用Sephadex LH-20(1.6cm×80cm)进行柱层析。以50%乙醇恒流洗脱,并用HPLC跟踪监测,分离得到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通过UV、IR、MS、NMR鉴定为芹菜苷(芹菜素-7-O-葡萄糖-2-O-芹糖苷)、3′-甲氧基-芹菜苷(柯伊利素-7-O-葡萄糖-2-O-芹糖苷)。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归一法),纯度分别为98.6%,98.0%。该两个化合物属首次从芹菜叶中分离得到。5芹菜黄酮类物质及单体成分的药理活性评价应用代谢综合症核受体报告基因模型(FXR激活、FXR抑制)、高胆固醇症核受体报告基因模型(LXR)、肝癌细胞株(HepG2)、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靶点,研究芹菜叶醇提物、芹菜粗黄酮、芹菜素、芹菜苷、3′-甲氧基-芹菜苷的抗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药理活性。采用MTS法,确定以10μg/mL合适的浓度进行活性筛选,芹菜素、芹菜醇提物在LXR受体上呈现一定的活性,有增加FXR受体敏感性的作用。芹菜醇提物和芹菜素对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株(HL-6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芹菜醇提物抑制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GI50值分别为66.07μg/mL和44.07μg/mL,芹菜素抑制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GI50值分别为3.31μg/mL和1.62μg/mL。芹菜黄酮类物质具有治疗代谢综合症的作用,芹菜醇提物和芹菜素都具有抑制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活性,而芹菜黄酮苷对两种癌细胞没有抑制作用。

吕兆林[10](2009)在《竹叶黄酮和挥发油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是竹叶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具有显着的生物学功效,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以来自福建省南屏市的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arr.)Mitford Cv.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Keng)Keng f.)、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Munro)Keng f.)、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 Wen)为实验材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仪(HPLC-ESI-Q-TOF-MS/MS)手段鉴定了四种竹叶提取液中常量、微量及痕量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建立了简便快捷的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质量监控的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方法,对四种竹叶中总黄酮化合物及主要黄酮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测定,获得了竹叶黄酮类化合物随种类、季节变化的数据资料;优化了无污染溶剂提取竹叶黄酮的工艺,以大孔树脂吸附法对竹叶黄酮粗提物进行了纯化;采用体外化学方法及大鼠体内模型评价了不同竹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并结合竹叶黄酮化合物指纹图谱,探讨了其抗氧化机理;用不同提取方法研究竹叶挥发油,以气质联用仪(GC/MS)为分析手段,鉴定了毛竹、苦竹、绿竹和黄甜竹叶挥发油组分结构;建立了竹叶挥发油组分快速、简便的气相色谱(GC)内标定量法,获得竹叶挥发油组分随种类变化的数据资料;研究了毛竹、苦竹、绿竹和黄甜竹叶的挥发油的抑菌效果,并结合竹叶挥发油指纹图谱,探讨了其挥发油的抑菌机理。1.竹叶黄酮化合物的结构鉴定首次使用HPLC-ESI-Q-TOF/MS/MS技术对毛竹、苦竹、绿竹及黄甜竹四种竹种竹叶黄酮化合物结构进行了鉴定,已鉴定16种毛竹叶黄酮化合物(其中Mono-C-glyeosylflavones 5种,O-glyeosylflavones 3种,Flavonoid aglyeones 1种,其他类黄酮化合物7种)、24种苦竹叶黄酮化合物(其中Di-C-glyeosylflavones 4种,Mono-C-glyeosylflavones 1种,O,C-Diglyeosylflavones 11种,O-glyeosylflavones 2种,Flavonoid aglycones 1种,其他类黄酮化合物5种)、绿竹叶黄酮化合物17种(其中Mono-C-glycosylflavones 5种,O,C-Diglycosylflavones 2种,O-glycosylflavones 3种,Flavonoid aglycones 2种,其他类黄酮化合物5种)、黄甜竹叶黄酮化合物25种(其中Di-C-glycosylflavones 2种,Mono-C-glyeosylflavones 1种,O,C-Diglycosylflavones 7种,O-glycosylflavones 1种,Flavonoid aglycones 1种,其他类黄酮化合物13种)。2.竹叶黄酮化合物的季节变化(1)以月为周期,收集2007年09月至2008年06月期间福建省南屏市毛竹、苦竹、绿竹及黄甜竹竹叶,对四种竹叶黄酮化合物的研究发现,从秋季、冬季、春季至夏季,四种竹叶中黄酮含量呈上升的趋势,即随着叶片的发育和成熟,总黄酮(TF)的含量也在增加。(2)从秋初到夏初,四种竹叶中黄酮化合物的变化趋势与其总黄酮的变化趋势相同,呈现上升的趋势,不同的是来自毛竹叶6种黄酮化合物、苦竹叶8种黄酮化合物、绿竹叶6种黄酮化合物以及黄甜竹叶8种黄酮化合物的变化幅度大小不一。3.竹叶黄酮提取工艺研究(1)以热回流提取为竹叶黄酮的提取手段,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到竹叶黄酮提取得率y与各影响因素(提取剂乙醇浓度X1、提取时间X2、液固比X3)间的回归数学模型:y=-12.6432+0.3114X+1.7292X2+0.5018X3-0.0106X1X2+0.1115X2X3-0.0023X12-0.2808X22-0.0459X32,对模型进行主效应、单因素和交互效应分析,竹叶黄酮提取得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液固比、提取剂乙醇浓度,提取剂乙醇浓度与提取时间之间、提取时间与液固比之间的交互作用显着,而提取剂乙醇浓度与液固比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着;利用理想点法,对数学模型求解,获得最优的竹叶黄酮提取参数(即乙醇浓度为59.86%,提取时间3.94小时,液固比为10:1);试验验证,预测值和试验值的误差不超过3%。(2)采用最优化提取条件,提取毛竹、苦竹、绿竹及黄甜竹竹叶黄酮化合物,得到黄酮化合物粗提物,其中总黄酮含量3.74%-5.88%,总黄酮回收率58.6%-84.9%,粗提物实物得率6.5%-15.03%。利用选择性好、性价比高的HP-20树脂,对竹叶黄酮粗提物进行柱纯化,黄酮粗提取含量可由4.76%增至20.78%(HPLC测定)。4.竹叶黄酮抗氧化研究(1)以每克提取物相当的VC质量表示其总抗氧化能力测试表明,毛竹的总抗氧化能力是0.102 gVC/g粗提物,苦竹是0.088 gVC/g粗提物,绿竹是0.084 gVC/g粗提物,黄甜竹是0.068 gVC/g粗提物:毛竹柱纯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是0.101gVC/g毛竹柱纯化物。以每克提取物相当的槲皮素的质量表示其还原能力测试表明,毛竹的还原能力是0.069g槲皮素/g粗提物,苦竹是0.068g槲皮素/g粗提物,绿竹是0.074g槲皮素/g粗提物,黄甜竹是0.062g槲皮素/g粗提物;毛竹柱纯化物的还原能力是0.131g槲皮素/g毛竹柱纯化物。以IC50表示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测试表明,毛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是2.26 mg/g,苦竹是2.46 mg/g,绿竹是2.22 mg/g,黄甜竹是2.67 mg/g;毛竹柱纯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是0.96 mg/g。以8mg/g含量的四种竹叶粗提物计算,黄甜竹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最强,其次是绿竹、苦竹和毛竹。综合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四种竹叶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以绿竹的抗氧化能力尤为突出。(2)基于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选取绿竹粗提物作为大鼠体内抗氧化测试的原料,将大鼠划分为:①空白组(喂养未加胆固醇饲料和每天灌喂生理盐水);②负对照组(喂养加胆固醇饲料和每天灌生理盐水);③正对照组(喂养加胆固醇饲料和每天灌VE,VE用量为0.0025g/kg体重),④低剂量组(喂养加胆固醇饲料和每天灌100mg/kg体重竹叶提取物),⑤高剂量组(喂养加胆固醇饲料和每天灌400mg/kg体重竹叶提取物),饲养6周后,对肝脏组织检测表明,喂胆固醇饲料及大浓度的竹叶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最小,与其他组的差异显着;低剂量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最大,与负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差异不显着,与空白组及正对照组差异显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高剂量组的值最低,与其它四组差异显着;对丙二醛(MDA)而言,高剂量组值最低,与正负对照组差异显着,与空白和低剂量组差异不显着。对肾脏组织检测而言,SOD活力同样是高剂量组最小,与其他组的差异显着;CAT的活力空白组最大,与其他组差异显着;GSH-Px在高剂量组偏低,但差异不显着;MDA在高、低剂量组的偏低,两组间差异不显着,与其它三组差异显着,负对照组的MDA值最大,其次是空白组,这两组间差异不显着,正对照组的MDA值居于中间,与其它四组差异显着。竹叶提取物显着影响大鼠的肝肾抗氧化酶活力及MDA水平,且提高竹叶提取物含量能明显提升大鼠的抗氧化能力。5.竹叶挥发油研究(1)采用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SDE)、挥发油提取器(VOD)、超临界萃取(SFE)和索氏提取(SEM)等四种提取方法研究竹叶挥发油,采用SDE和VOD提取的化合物以醇、羧酸、烷烃类为主,SFE获得的化合物以烷烃、羧酸为主,SEM获得的化合物以烷烃类为主,SDE和VOD提取到的挥发油信息较多。(2)用SDE收集毛竹、苦竹、绿竹及黄甜竹竹叶挥发油,四种竹叶的挥发油实物得率在0.1%-0.3%之间,以苦竹为最大,其次为黄甜竹、绿竹和毛竹。毛竹叶挥发油以羧酸、烷烃和醇类化合物为主;苦竹叶挥发油成分与毛竹叶很相似;绿竹、黄甜竹叶挥发油成分以羧酸、醛和烷烃类化合物为主。(3)用内标法定量研究了竹叶挥发油中7种主要化合物(十二烷酸,十四酸,6,10,14-三甲基-2-十五酮,十六烷酸,二十三烷,二十七烷,9-十八烯醛),十六烷酸在四种竹叶挥发油中的含量最高;毛竹和苦竹中居于第二位的是十二烷酸,而绿竹和黄甜竹居于第二位的是9-十八烯醛;毛竹、苦竹中居于第三位的是6,1014-三甲基-2-十五酮;绿竹和黄甜竹居于第三位的是十二烷酸。(4)研究了毛竹叶挥发油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枯草杆菌(Escherichia coli)、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黄杆菌(Flavobacterium)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等8种测试菌株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毛竹叶挥发油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且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和枯草杆菌(革兰氏阴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25mg/mL。综上所述,竹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及挥发油等活性物质,这两类化合物随竹种、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显着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这些资料有利于竹类资源品质甄别及其在食品领域的深加工利用。

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竹叶中总黄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竹叶中总黄酮(论文提纲范文)

(1)赤水麻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酸水解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竹叶中的成分及其应用
        1.2.1 竹叶中的成分
        1.2.2 竹叶提取物的应用
    1.3 竹叶提取物的水解
        1.3.1 液体酸水解
        1.3.2 酶水解
        1.3.3 固体酸水解
    1.4 竹叶提取物的测定方法
        1.4.1 紫外分光光度法
        1.4.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4.3 其他分析方法
    1.5 竹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1.5.1 对DPPH·的清除作用
        1.5.2 对·OH的清除作用
        1.5.3 对·O2~-的清除作用
        1.5.4 其他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
    1.8 研究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8.1 研究创新点
        1.8.2 研究技术路线
2 麻竹叶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2.2.2 麻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麻竹叶提取物总黄酮检测波长的确定
        2.3.2 UV标准曲线线性关系
        2.3.3 HPLC标准曲线线性关系
        2.3.5 麻竹叶提取物得率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2.4 本章小结
3 麻竹叶提取物酸水解工艺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原料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麻竹叶提取物酸水解放大试验
        3.2.2 超声辅助酸水解麻竹叶提取物工艺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酸水解麻竹叶提取物放大试验
        3.3.2 超声辅助酸水解麻竹叶提取物
        3.3.3 工艺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麻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原料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待测样品溶液的配制
        4.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3 清除DPPH·能力测定
        4.2.4 清除·OH能力测定
        4.2.5 清除O2~-·能力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对DPPH·的清除作用
        4.3.2 对·OH的清除作用
        4.3.3 对O2~-·清除作用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毛竹叶提取物杀蚜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1.1.1 植物源杀虫活性成分
        1.1.2 植物源杀虫剂作用机理研究
    1.2 竹类资源研究进展
        1.2.1 竹类资源利用现状
        1.2.2 竹提取物生物活性
        1.2.3 竹叶提取物活性化学成分
    1.3 植物源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
        1.3.1 植物源活性成分的提取
        1.3.2 分离鉴定方法与技术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昆虫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毛竹叶提取物制备方法优化
        3.2.2 蚜虫室内毒力测定
        3.2.3 致毒症状观察
        3.2.4 毛竹叶提取物中杀蚜活性成分的分离
        3.2.5 高活性馏份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3.2.6 活性化合物对桃蚜生理生化影响
4 结果分析
    4.1 毛竹叶提取物制备方法优化及其杀蚜活性
        4.1.1 毛竹叶提取物制备方法优化
        4.1.2 毛竹叶提取物的杀蚜活性
    4.2 毛竹叶萃取物的杀蚜活性
    4.3 毛竹叶提取物杀蚜活性成分的分离
        4.3.1 石油醚组分硅胶柱层析馏分的杀蚜活性
        4.3.2 Fr_1组分凝胶柱层析馏分的杀蚜活性
        4.3.3 杀蚜活性化合物TLC分离
    4.4 分离纯化获得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4.1 化合物1
        4.4.2 化合物2
        4.4.3 化合物3
    4.5 分离纯化获得3 个化合物的杀蚜活性
    4.6 马蔺子丙素对桃蚜的致毒症状
    4.7 马蔺子丙素对桃蚜神经系统3种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7.1 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
        4.7.2 对ATP酶(ATPase)的影响
5 讨论
    5.1 毛竹叶提取物制备方法的优化
    5.2 毛竹叶提取物中杀蚜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
    5.3 马蔺子丙素对桃蚜神经系统3 种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6 结论
    6.1 毛竹叶提取物制备方法的优化
    6.2 马蔺子丙素为竹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杀蚜活性成分
    6.3 马蔺子丙素对桃蚜神经系统3 种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微波辅助提取毛竹叶黄酮及其在坚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竹类综述
        1.1.2 黄酮类化合物的介绍
    1.2 竹叶中的生物化学活性成分
        1.2.1 竹叶中的多糖物质
        1.2.2 竹叶中的黄酮类物质
        1.2.3 竹叶特种氨基酸
        1.2.4 竹叶萜类内酯
        1.2.5 竹叶叶绿素
        1.2.6 竹叶芳香成分
        1.2.7 竹叶矿物质元素
        1.2.8 毛竹叶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
    1.3 竹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1.3.1 分光光度法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4 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介绍
        1.4.1 直接溶剂提取法
        1.4.2 生物酶辅助提取法
        1.4.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1.4.4 微波辅助提取法
        1.4.5 超临界CO_2提取法
        1.4.6 机械提取法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毛竹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2.1 引言
    2.2 材料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试剂
        2.2.3 主要仪器及型号
    2.3 实验方法
        2.3.1 毛竹叶黄酮提取工艺流程
        2.3.2 毛竹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3.3 毛竹叶黄酮提取单因素实验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与回归方程
        2.4.2 竹叶总黄酮提取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2.4.3 毛竹叶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2.5 本章结论
第3章 毛竹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试验仪器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毛竹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试验
        3.3.2 毛竹叶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试验
        3.3.3 毛竹叶黄酮对过氧化氢的清除试验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毛竹叶黄酮和VC对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效果
        3.4.2 毛竹叶黄酮和VC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
        3.4.3 毛竹叶黄酮和VC对过氧化氢H_2O_2的清除效果
    3.5 本章结论
第4章 毛竹叶黄酮对植物油脂的过氧化抑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原材料
        4.2.2 试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油脂的处理及抗氧化试验
        4.3.2 油脂的过氧化值测定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毛竹叶黄酮对大豆油脂的抗氧化作用
        4.4.2 毛竹叶黄酮对菜籽油的抗氧化作用
        4.4.3 毛竹叶黄酮对芝麻油的抗氧化作用
        4.4.4 毛竹叶黄酮对大豆油、菜籽油和芝麻油的抗氧化作用比较
    4.5 本章结论
第5章 毛竹叶黄酮在坚果中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原料
        5.2.2 试验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毛竹叶黄酮在坚果中的应用方案
        5.3.2 核桃、碧根果和夏威夷果的酸价、过氧化值的测定
    5.4 试验结果
        5.4.1 毛竹叶黄酮对核桃的酸败和过氧化抑制效果
        5.4.2 毛竹叶黄酮对碧根果的酸败和过氧化抑制效果
        5.4.3 毛竹叶黄酮对夏威夷果的酸败和过氧化抑制效果
        5.4.4 毛竹叶黄酮对三种坚果的酸败和过氧化抑制效果比较
    5.5 本章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毛竹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技术及其手工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竹类资源概况及在安徽省的分布现状
        1.1.1 竹类资源的概况
        1.1.2 竹类资源在安徽省的现状
        1.1.3 毛竹的植物概述、分布及生态学特征
    1.2 竹叶有效成分研究进
        1.2.1 竹叶黄酮类化合物
        1.2.2 竹叶挥发油
        1.2.3 竹叶活性多糖类
        1.2.4 竹叶氨基酸
    1.3 竹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1.3.1 竹叶提取液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1.3.2 经典竹叶提取液中有效物质的分离方法
        1.3.3 竹叶提取液有效成分液相色谱( HPLC)分离、测定
        1.3.4 竹叶提取液中挥发性物质气--质谱联用(GC-MS)
        1.3.5 竹叶提取液有效物质液--质谱联用(LC-MS)
    1.4 竹叶提取液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现状及应用
        1.4.1 竹提取液抑菌活性及应用
        1.4.2 竹提取液抗氧化活性及应用
        1.4.3 竹提取物杀虫活性及应用
        1.4.4 竹叶提取物抗癌、抗肿瘤性及应用
2. 引言
    2.1 研究意义和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毛竹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3.1.2 供试病原菌
        3.1.3 仪器设备
        3.1.4 实验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毛竹提取液的制备及提取方法的优化与建立
        3.2.2 毛竹有机萃取物的制备
        3.2.3 UPLC-MS和GC-MS的提取液制备和测定
        3.2.4 毛竹竹叶、枝条提取液抑菌活性测定(滤纸片法)
        3.2.5 毛竹提取液中活性有效成分的分析与鉴定
        3.2.6 毛竹竹叶抑菌活性提取液的应用—毛竹手工皂
4. 结果与分析
    4.1 毛竹竹叶提取物的制备
        4.1.1 毛竹竹叶初提物的提取方法建立
        4.1.2 毛竹竹叶、枝条萃取液UPLC-MS测定及萃取物方法建立
    4.2 毛竹竹叶提取液抑菌性测定(滤纸片法)
        4.2.1 毛竹竹叶初提取液的抑菌实验
        4.2.2 毛竹枝条初提取液的抑菌实验
        4.2.3 毛竹竹叶有机萃取物的抑菌实验
    4.3 毛竹竹叶提取液中活性成分检测
        4.3.1 毛竹竹叶、鲜叶和枝条中活性成分UPLC-MS质谱解析
        4.3.2 毛竹竹叶、鲜叶和枝条中活性抑菌物质相对含量分析
        4.3.3 毛竹竹叶醇提及有机萃取液中挥发性成分GC-MS质谱解析
    4.4 毛竹竹叶提取液物的应用--毛竹手工精油皂
        4.4.1 毛竹手工精油皂的制备
        4.4.2 毛竹手工精油皂抑菌实验
        4.4.3 毛竹手工皂硬度、粘度和弹性测试
        4.4.4 毛竹手工皂的泡沫稳定性实验
5. 讨论
    5.1 毛竹竹叶、枝条有效成分的提取
    5.2 毛竹竹叶、枝条初提取萃取工艺优化的方法
    5.3 毛竹竹叶提取液的抑菌实验
    5.4 毛竹竹叶提取物UPLC-MS检测方法建立和成分鉴定
    5.5 毛竹竹叶挥发性物质GC-MS检测方法建立
    5.6 竹叶精油手工皂制作
6. 结论
参考文献

(5)刚竹属竹种叶片主要黄酮成分定性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黄酮的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方法研究
        1.2.2 黄酮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1.2.3 竹叶提取物的活性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毛竹叶中主要黄酮成分的定性研究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毛竹叶黄酮的提取
        2.2.2 毛竹叶中黄酮的分离
        2.2.3 毛竹叶中黄酮的单体分离
        2.2.4 黄酮的单体鉴定
        2.2.5 黄酮的理化性状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化合物1
        2.3.2 化合物2
        2.3.3 化合物3
        2.3.4 化合物4
        2.3.5 化合物5
        2.3.6 化合物6
    2.4 小结
第三章 毛竹叶提取物中主要黄酮成分的定量研究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溶液的制备
        3.2.2 HPLC法测定方法的建立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线性关系及定量限、检出限的测定
        3.3.2 精密度的测定
        3.3.3 稳定性实验
        3.3.4 加样回收率的测定
        3.3.5 样品含量测定
        3.3.6 实验条件的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刚竹属竹叶中4种黄酮碳苷的含量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耗材
    4.2 实验方法
        4.2.1 溶液的制备
        4.2.2 HPLC法测定方法的建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样品与标准品的色谱图分析
        4.3.2 线性关系及定量限、检出限以及精密度的测定
        4.3.3 稳定性的测定
        4.3.4 加样回收率的测定
        4.3.5 样品分析
        4.3.6 聚类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毛竹叶中主要黄酮的定性分析
        5.1.2 毛竹叶中主要黄酮的定量分析
        5.1.3 刚竹属竹叶中4种黄酮碳苷的含量研究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竹叶黄酮中试提取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竹资源
        1.1.2 竹的用途
        1.1.3 竹叶
    1.2 黄酮类化合物
    1.3 竹叶黄酮研究现状
        1.3.1 竹叶黄酮的结构特征
        1.3.2 竹叶黄酮的提取方法
        1.3.3 竹叶黄酮的纯化方法
        1.3.4 竹叶黄酮的测定方法
        1.3.5 竹叶黄酮的生理学功效
    1.4 竹叶黄酮产业化及工业应用现状
        1.4.1 医疗保健行业
        1.4.2 食品行业
        1.4.3 日用化妆品行业
        1.4.4 其他行业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竹叶黄酮提取纯化的工艺稳定性研究及中试工艺设计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2.3 实验内容及方法
        2.3.1 乙醇回流提取法
        2.3.2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法
        2.3.3 提取纯化工艺流程及参数
        2.3.4 竹叶黄酮的测定方法
        2.3.5 工艺稳定性实验研究
        2.3.6 中试工艺设计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工艺稳定性实验研究
        2.4.2 中试工艺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竹叶黄酮中试提取工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3 实验内容及方法
        3.3.1 原料预处理
        3.3.2 中试提取工艺流程
        3.3.3 竹叶黄酮的测定方法
        3.3.4 测定原料中的总黄酮含量
        3.3.5 单因素实验
        3.3.6 中试稳定性实验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原料中的总黄酮含量
        3.4.2 单因素实验
        3.4.3 稳定性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竹叶黄酮工业化初步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4.3 实验内容及方法
        4.3.1 原料预处理
        4.3.2 竹叶黄酮的测定方法
        4.3.3 工业化初步生产试验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工业化生产试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竹叶黄酮理化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5.3 实验内容及方法
        5.3.1 显色反应定性鉴别
        5.3.2 红外光谱鉴定
        5.3.3 理化分析
        5.3.4 总酚含量的测定
        5.3.5 异荭草苷含量的测定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显色反应定性鉴别
        5.4.2 红外光谱图的分析
        5.4.3 理化分析
        5.4.4 总酚含量的测定
        5.4.5 异荭草苷含量的测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年产30吨竹叶黄酮生产线的初步工业设计
    6.1 设计背景及意义
    6.2 设计依据
    6.3 工艺流程
    6.4 生产工段及生产制度
        6.4.1 生产工段组成
        6.4.2 生产制度
    6.5 原料及产品
    6.6 工艺计算
        6.6.1 设备选型计算
        6.6.2 热量衡算
        6.6.3 主要技术参数汇总
    6.7 主要设备选型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7)竹叶黄酮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以长沙青皮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得到的资助课题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六种竹类概述
        1.1.2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1.2 竹叶主要有效化学成分
        1.2.1 竹叶黄酮类化合物
        1.2.2 竹叶活性多糖
        1.2.3 竹叶中的其他有效成分
    1.3 竹叶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1.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4 竹叶黄酮提取工艺
        1.4.1 溶剂提取法
        1.4.2 超声辅助提取法
        1.4.3 微波辅助提取法
        1.4.4 超临界CO_2提取法
        1.4.5 酶提取法
        1.4.6 机械法
    1.5 竹叶黄酮纯化工艺
        1.5.1 聚酰胺柱层析法
        1.5.2 液液萃取法
        1.5.3 大孔树脂吸附法
        1.5.4 硅胶柱层析法
        1.5.5 超滤膜技术
    1.6 竹叶黄酮提取物抗氧化作用
    1.7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8.1 研究内容
        1.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2 竹叶黄酮含量测定
    2.1 引言
    2.2 材料、仪器及试剂
        2.2.1 原料
        2.2.2 试剂
        2.2.3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芦丁标准曲线
        2.3.2 样品制备
        2.3.3 六种竹叶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标准曲线和线性回归方程
        2.4.2 六种竹叶黄酮含量
    2.5 本章小结
3 六种竹叶中芦丁与荭草苷的 HPLC 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仪器及试剂
        3.2.1 原料
        3.2.2 试剂
        3.2.3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荭草苷与芦丁标准容液的配制
        3.3.2 色谱分析条件
        3.3.3 供试样品制备
        3.3.4 芦丁与荭草苷标准曲线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标准曲线制作
        3.4.2 样品与混合标准品HPLC色谱图
        3.4.3 HPLC检测方法学考察
        3.4.4 六种竹叶中荭草苷与芦丁含量
    3.5 本章小结
4 长沙青皮竹叶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仪器及试剂
        4.2.1 原料
        4.2.2 试剂
        4.2.3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黄酮含量测定
        4.3.2 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单因素考察
        4.3.3 提取因素正交设计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4.4.2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长沙青皮竹叶黄酮分离纯化
    5.1 引言
    5.2 材料、仪器及试剂
        5.2.1 原料
        5.2.2 试剂
        5.2.3 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原料及树脂预处理
        5.3.2 粗提液黄酮含量测定及各计算式
        5.3.3 聚酰胺与AB-8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对比
        5.3.4 上样液浓度对聚酰胺吸附率的影响
        5.3.5 吸附流速对黄酮吸附率的影响
        5.3.6 上样泄漏曲线
        5.3.7 乙醇浓度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5.3.8 洗脱剂用量对黄酮洗脱量的影响
        5.3.9 聚酰胺重复使用次数
    5.4 结果及分析
        5.4.1 聚酰胺与AB-8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对比
        5.4.2 上样液浓度对聚酰胺吸附率的影响
        5.4.3 吸附流速对黄酮吸附率的影响
        5.4.4 上样泄漏曲线
        5.4.5 乙醇浓度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5.4.6 洗脱剂用量对黄酮洗脱量的影响
        5.4.7 聚酰胺重复使用次数
        5.4.8 聚酰胺纯化黄酮产物中黄酮纯度
    5.5 本章小结
6 长沙青皮竹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
    6.1 引言
    6.2 材料、仪器及试剂
        6.2.1 原料
        6.2.2 试剂
        6.2.3 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
        6.3.2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
    6.4 结果与分析
        6.4.1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及分析
        6.4.2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抗氧化、抗抑郁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1.1 提取溶剂的选择原则
        1.1.2 提取方法的选择方法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1.2.1 柱色谱方法
        1.2.2 高速逆流色谱法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1.3.1 平面色谱法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3 毛细管电泳法
        1.3.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抑郁活性研究
第2章 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
    2.1 仪器设备和试剂材料
    2.2 提取方法的研究
        2.2.1 准备性工作
        2.2.2 提取溶剂的选择
        2.2.3 提取方法的选择
    2.3 快速溶剂萃取法
        2.3.1 影响因素选择
        2.3.2 正交试验优化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 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制备
    2.6 结论
第3章 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逆流色谱分离研究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溶剂系统的选择(分配系数的测定)
        3.2.2 样品制备
        3.2.3 溶剂系统的配制
        3.2.4 逆流色谱分离过程(分析型)
        3.2.5 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制备型)
        3.2.6 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度分析
        3.2.7 液–质联用技术结构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最佳溶剂系统的确定
        3.3.2 分析型逆流色谱
        3.3.3 制备型逆流色谱
        3.3.4 流分纯度分析
        3.3.5 结构鉴定
    3.4 结论
第4章 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和抗抑郁活性研究
    4.1 抗氧化活性实验
        4.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1.2 实验方法
    4.2 抗抑郁活性实验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
        4.3.2 抗抑郁活性实验结果
    4.4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芹菜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与药理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芹菜资源研究
        2.2 芹菜的营养与功能成分
        2.3 芹菜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技术
        2.4 芹菜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2.5 黄酮类化合物分析方法
        2.6 芹菜药理功能作用
    3 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标
        3.2 主要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芹菜黄酮类物质分析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主要仪器
        1.2 方法建立
        1.2.1 分光光度法测定芹菜总黄酮
        1.2.2 HPLC法测定芹菜中芹菜素
        1.2.3 HPTLC法测定芹菜提取物中的芹菜素
        1.2.4 HPLC法测定芹菜中的芹菜苷
        1.2.5 芹菜粗黄酮的初步定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芹菜总黄酮比色测定方法建立与验证
        2.2 湖南不同基因型芹菜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3 HPLC测定芹菜中芹菜素方法建立与验证
        2.4 湖南不同基因型芹菜中芹菜素含量测定
        2.5 HPTLC测定芹菜提取物中芹菜素方法建立与验证
        2.6 HPTLC、HPLC法测定芹菜提取物中芹菜素含量
        2.7 测定芹菜中芹菜苷的HPLC分析法的建立与验证
        2.8 芹菜中芹菜苷和3′-甲氧基芹菜苷含量的测定
        2.9 芹菜黄酮的特征反应试验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芹菜资源化学研究及色谱图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芹菜资源调查与取样
        1.2.2 芹菜总黄酮测定
        1.2.3 芹菜黄酮TLC色谱分析
        1.2.4 芹菜素的HPLC分析
        1.2.5 芹菜黄酮苷的HPLC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芹菜资源调查
        2.1.1 芹菜的生物学特性
        2.1.2 中国芹菜资源调查
        2.1.3 湖南省地方不同基因型芹菜的调查与收集
        2.1.4 湖南不同地区芹菜黄酮类物质含量分析
        2.1.5 湖南不同基因型芹菜的TLC色谱图
        2.2 湖南不同基因型芹菜芹菜素、芹菜苷的HPLC特征图谱
        2.3 湖南不同基因型芹菜黄酮类物质主成分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芹菜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2 方法
        1.2.1 提取溶剂选择
        1.2.2 乙醇回流提取条件优化
        1.2.3 正交试验
        1.2.4 正交试验数据处理
        1.2.5 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乙醇回流提取条件优化分析
        2.1.1 不同溶剂芹菜黄酮提取效果比较
        2.1.2 不同乙醇浓度对芹菜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2.1.3 不同物料比对芹菜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2.1.4 不同提取温度对芹菜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2.1.5 不同提取时间对芹菜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2.1.6 乙醇回流提取正交试验
        2.1.7 湖南不同产地芹菜叶、叶柄芹菜黄酮提取率测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芹菜黄酮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2 方法
        1.2.1 芹菜黄酮类物质提取分离纯化工艺流程
        1.2.2 芹菜总黄酮的测定
        1.2.3 芹菜黄酮(苷)的测定
        1.2.4 树脂的预处理
        1.2.5 树脂吸附量、吸附率、解吸率的测定
        1.2.6 芹菜黄酮纯度与树脂富集倍数测定
        1.2.7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1.2.8 芹菜黄酮苷的水解
        1.2.9 芹菜黄酮苷的Sephadex LH-20分离
    2 结果与讨论
        2.1 大孔吸附树脂材料的筛选
        2.2 XDA-1树脂富集分离芹菜黄酮条件优化
        2.2.1 动态吸附特征曲线
        2.2.2 上样流速对芹菜黄酮吸咐率的影响
        2.2.3 水洗体积对芹菜黄酮除杂的影响
        2.2.4 洗脱液浓度对芹菜黄酮解吸率的影响
        2.2.5 洗脱液体积对芹菜黄酮解吸率的影响
        2.2.6 洗脱流速对芹菜黄酮解吸率的影响
        2.2.7 树脂的富集能力的确定
        2.3 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芹菜黄酮条件优化
        2.3.1 上样液流速对芹菜黄酮吸附率的影响
        2.3.2 上样浓度对芹菜黄酮吸附率的影响
        2.3.3 水洗体积对芹菜黄酮除杂的影响
        2.3.4 乙醇洗脱浓度对芹菜黄酮洗脱效果的影响
        2.3.5 乙醇洗脱体积对芹菜黄酮洗脱效果的影响
        2.3.6 乙醇洗脱流速对芹菜黄酮洗脱率的影响
        2.4 芹菜粗黄酮的聚酰胺树脂的纯化效果
        2.5 芹菜黄酮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条件优化
        2.6 Sephadex LH-20芹菜黄酮苷的分离纯化
        2.7 芹菜黄酮苷酸水解条件优化
        2.7.1 不同酸类芹菜黄酮苷的水解效果
        2.7.2 不同盐酸浓度芹菜黄酮苷的水解效果
        2.7.3 不同水解时间芹菜黄酮苷的水解效果
        2.7.4 不同水解温度芹菜黄酮苷的水解效果
        2.7.5 芹菜黄酮苷酸水解正交试验优化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芹菜黄酮苷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化合物类别与功能基的测定
        1.2.2 芹菜黄酮紫外光谱测定
        1.2.3 芹菜黄酮红外光谱测定
        1.2.4 芹菜黄酮质谱测定
        1.2.5 芹菜黄酮核磁共振波谱测定
        1.2.6 芹菜黄酮HPLC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合物Ⅰ的结构鉴定
        2.2 化合物Ⅱ的结构鉴定
        2.3 化合物Ⅲ的结构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芹菜黄酮类物质的药理活性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四氮唑盐酶还原法(MTS)
        1.2.2 药物活性的高通量筛选
        1.2.3 受试药物对模型效果的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加药量的确定
        2.2 芹菜黄酮类物质对LXR核受体模型的作用效果
        2.3 芹菜黄酮类物质对FXR核受体模型的作用效果
        2.4 芹菜黄酮类物质对肿瘤细胞HepG2、HL-60模型的作用效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结论
    1 芹菜黄酮类物质的分析方法
    2 测定了芹菜资源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初步建立了芹菜资源的化学信息
    3 优化了芹菜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
    4 首次分离纯化获得了芹菜黄酮苷组分单体
    5 芹菜黄酮降血脂、降压、抗肿瘤活性的药理功能评价
论文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A:中国芹菜资源调查表
缩写词
致谢
作者简介

(10)竹叶黄酮和挥发油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竹叶黄酮化合物及挥发油研究进展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1.1 我国竹类资源现状
        1.1.1.2 主要竹产区竹子资源
        1.1.1.3 竹叶的药用效果
    1.2 竹叶资源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竹叶活性成分研究
        1.2.1.1 竹叶主要化学成分种类及作用
        1.2.1.2 竹叶主要活性成分精深加工与利用
        1.2.2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1.2.2.1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1.2.2.2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1.2.2.3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研究
        1.2.2.4 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
        1.2.2.5 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验
        1.2.2.6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作用
        1.2.3 竹叶挥发油研究现状
    1.3 目前竹叶黄酮和挥发油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四种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试剂
        2.2.2 样品提取及溶液制备
        2.2.3 实验仪器
        2.2.4 仪器工作条件
        2.2.4.1 液相色谱条件
        2.2.4.2 质谱条件
        2.2.5 化合物鉴定程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选
        2.3.1.1 色谱柱的选择
        2.3.1.2 洗脱剂及洗脱程序的选择
        2.3.2 提取方法的选择
        2.3.3 竹种的选取
        2.3.4 竹叶提取物的HPLC-DAD/Q-TOF/MS/MS数据分析
        2.3.4.1 四种竹叶提取物色谱图、总离子流图及鉴定结果
        2.3.4.2 双碳苷黄酮化合物(Di-C-glycosylflavones)
        2.3.4.3 单碳苷黄酮化合物(Mono-C-glycosylflavones)
        2.3.4.4 氧碳双苷黄酮化合物(O,C-Diglycosylflavones)
        2.3.4.5 氧苷黄酮化合物(O-glycosylflavones)
        2.3.4.6 黄酮苷(Flavonoid aglycones)
        2.3.4.7 其他黄酮化合物(Other flavonoid compound)
        2.3.4.8 酚酸类化合物(Phenolic acid)
        2.3.5 竹叶黄酮化合物种类与竹种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3.竹叶黄酮随种类和生长季节的变化规律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试剂
        3.2.2 样品提取及溶液制备
        3.2.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3.2.2.2 样品溶液的提取制备
        3.2.2.2.1 有机溶剂直接提取法
        3.2.2.2.2 索氏提取法
        3.2.3 实验仪器
        3.2.4 HPLC工作条件
        3.2.5 HPLC定量方法评价
        3.2.5.1 线性范围
        3.2.5.2 准确度
        3.2.5.3 精确度
        3.2.5.4 最低检测限(LOD)和最低检测量(LOQ)
        3.2.5.5 干叶中总黄酮及主要黄酮化合物的计算方法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HPLC定量方法评价
        3.3.1.1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线性关系考察
        3.3.1.2 准确度
        3.3.1.3 精确度
        3.3.1.4 检测限的考察
        3.3.2 竹叶提取物提取方法的选择及条件优化
        3.3.3 四种竹子竹叶总黄酮含量随季节变化规律
        3.3.4 不同季节毛竹叶中主要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3.3.5 不同季节苦竹叶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3.3.6 不同季节绿竹叶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比较
        3.3.7 不同季节黄甜竹叶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比较
    3.4 本章小结
4.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主要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3 竹叶黄酮的提取
        4.2.4 竹叶提取液中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及黄酮得率计算
        4.2.5 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试验设计
        4.2.6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回归模型的求取
        4.3.1 回归方程参数的计算
        4.3.2 回归方程和偏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4.4 回归模型讨论分析
        4.4.1 主效应分析
        4.4.2 单因素效应分析
        4.4.3 两因素交互效应分析
        4.4.4 最佳方案的求解
    4.5 本章小结
5.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与纯化工艺的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5.2.2 实验方法
        5.2.2.1 乙醇溶液热回流提取竹叶黄酮化合物
        5.2.2.2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竹叶黄酮粗提物
        5.2.2.3 竹叶提取物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
        5.2.2.4 公式计算
        5.2.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四种竹叶黄酮粗提物
        5.3.2 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
        5.3.3 柱纯化毛竹黄酮粗提物
    5.4 本章小结
6.竹叶黄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6.2.2 实验方法
        6.2.2.1 竹叶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
        6.2.2.2 竹叶黄酮提取物总的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6.2.2.3 竹叶黄酮提取物还原能力的测定
        6.2.2.4 竹叶黄酮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的测定
        6.2.2.5 竹叶黄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6.2.2.6 大鼠体内抗氧化实验模型
        6.2.2.7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四种竹叶黄酮提物主要化学成分
        6.3.2 体外抗氧化测试结果
        6.3.2.1 竹叶黄酮提取物总的抗氧化能力
        6.3.2.2 竹叶黄酮提取物还原能力
        6.3.2.3 竹叶黄酮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
        6.3.2.4 竹叶黄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6.3.3 大鼠体内抗氧化测试结果
    6.4 本章小结
7.竹叶挥发油组分的研究
    7.1 前言
    7.2 材料和方法
        7.2.1 材料、试剂
        7.2.2 实验仪器
        7.2.3 气质联用仪分析条件
        7.2.4 气相色谱仪分析条件
        7.2.5 SDE装置提取竹叶挥发油
        7.2.6 VOD提取竹叶挥发油
        7.2.7 SFE法提取竹叶挥发油
        7.2.8 SEM法提取竹叶挥发油
        7.2.9 统计分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竹叶挥发油提取方法的选取
        7.3.2 四种竹叶挥发油成分比较
        7.3.3 四种竹叶挥发油中主要化合物含量对比
    7.4 本章小节
8.竹叶挥发油抑菌活性研究
    8.1 前言
    8.2 材料和方法
        8.2.1 主要实验材料
        8.2.1.1 竹叶挥发油
        8.2.1.2 供试菌株
        8.2.1.3 培养基
        8.2.1.4 主要仪器
        8.2.2 实验方法
        8.2.2.1 菌种活化
        8.2.2.2 抑菌试验
        8.2.2.3 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MIC测定
        8.2.3 统计分析
    8.3 结果与讨论
        8.3.1 毛竹叶挥发油的抑菌作用
        8.3.2 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MIC测定
    8.4 本章小结
9.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竹叶中总黄酮(论文参考文献)

  • [1]赤水麻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酸水解工艺研究[D]. 张芳. 贵州民族大学, 2021(12)
  • [2]毛竹叶提取物杀蚜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D]. 代雅丽.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3]微波辅助提取毛竹叶黄酮及其在坚果中的应用研究[D]. 周慧. 南昌大学, 2020(02)
  • [4]毛竹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技术及其手工皂的研究[D]. 檀佩雯.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5]刚竹属竹种叶片主要黄酮成分定性定量研究[D]. 陈丹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6]竹叶黄酮中试提取工艺的研究[D]. 毛娴璇. 贵州大学, 2015(01)
  • [7]竹叶黄酮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以长沙青皮竹为例[D]. 贾可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
  • [8]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抗氧化、抗抑郁活性研究[D]. 吴桂梅. 长春师范学院, 2011(10)
  • [9]芹菜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与药理功能研究[D]. 王克勤.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2)
  • [10]竹叶黄酮和挥发油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吕兆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竹叶中总黄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