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河流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河道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武雪[1](2021)在《黄土高原干旱区关川河“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河道管理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研究和构建河道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深入落实河长制和维护河流长效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定西市境内的关川河是黄土高原干旱区的一条中小河流,水域资源和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河道渠化明显,在进行河道管理工作时存在基础资料较分散、水事处理效率不高、水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基于关川河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和“3S”等技术构建了“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融合了“河长制”管理制度和网格化管理手段,通过对河道进行多级单元网格划分,进一步实现河道的精细化和高效化管理。对“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中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提出了河道网格化管理的划分标准和划分方式,构建了“1个水域带状网格和4类岸线功能区网格”,依据岸线控制线划分方法将岸线网格进行二级划分,这种网格划分为河道网格化管理提供了基础。(2)收集研究区内河道水文资料、水事管理资料及岸线管理资料,利用GIS平台构建河道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数据库,综合考虑河道实际需求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常用模块包括水文水资源、水质、岸线网格管理、视频监控、数据查询和后台管理6部分。(3)采用“LAMP”模式进行系统开发,包括Linux操作系统,Apache网页服务器,My SQL数据库和PHP开发语言,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信息采集、存储、处理、查询和动态更新的能力,客户端运用B/S架构技术以缓解客户机载荷过大的问题,减少系统维护成本,通过MD5数据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与帐号信息安全,维护系统的稳定。(4)“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中构建了流量管理平台子系统和视频监控子系统,流量管理平台子系统采用雷达水位计监测河道实时流量数据,通过Ajax技术获取河道24小时实时流量接口数据,采用Echarts技术实现动态数据的可视化并在流量管理平台子系统中展示;视频监控子系统主要采用无线高清视频监控实现对河道24小时无间断监控,以便随时查看河道,提高河道水务事件的处理速度与效率。(5)实现了最小生态流量和洪峰流量的预警预报功能,实时流量值超过设置的阈值时流量管理平台子系统进行预警,也可对未来24小时流量进行预测。(6)通过人工流速仪测流法验证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自动测流数据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系统自动量测的实时流量数据误差较小,误差范围≤±0.05,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便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精度。

滕飞达[2](2020)在《松嫩平原典型区白城市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建立及应用》文中认为区域水资源评价与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及水文地质参数等空间型数据密切相关,尤其在当下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运用上述海量信息进行水资源快速准确评价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水资源评价所需数据空间分布的特性,评价区域水资源模式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及云数据处理特性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查询及更新。因此,以GIS为平台,建立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依托松嫩平原水文地质调查所属二级项目《区域水资源调查方法和地下水生态阈值调查研究》进行松嫩平原典型区白城市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设计,运用ArcGIS二次开发中面向对象可视化的Arcgis Engine开发模块,结合C#语言开发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主要设计方向为:(1)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水文地质信息、水文气象数据为基本指标,数据源来自白城市在全国第二次水资源评价中所用的官方数据,然后对研究区各类水资源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和整理分析之后建立的完整的空间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可实现资料导入、计算评价结果输出和数据库查询检索功能,是整个系统执行运算的基础。(2)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将空间要素可视化在软件窗口中,在地理图层及其数据属性基础上实现空间数据采集、图层属性查询检索、图层属性统计及空间查询功能。本系统涵盖白城市水资源四级分区、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各区县、乡镇行政分区等空间要素及属性内容。(3)建立水资源快速计算评价系统。依据常见的地表水资源计算方法原理作为算法开发地表水资源快速计算评价系统,实现径流系数法模型、P-III频率曲线计算模型和降雨径流函数关系法模型,多途径计算评价研究区地表水资源量。同时将地下水资源计算方法原理作为算法编入地下水资源快速计算评价系统,实现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参数分区计算、地下水均衡分析计算及图解法快速计算评价。在前期运算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量的基础上,开发水资源总量快速计算评价系统,实现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计算及水资源总量计算。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建立水资源可利用量快速计算评价系统,实现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及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评价。(4)将研发的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应用到松嫩平原典型区白城市水资源评价中,集成地图可视化及水资源空间数据分析评价功能,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快速评价。结果显示,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的设计不仅大大提高水资源评价工作的效率,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以及信息化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何复寿[3](2020)在《基于云平台的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文中提出“河湖长制”的提出是“生态中国”及中国社会治理改革探索的新模式,而“河湖长制”信息平台的建设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九龙治水”,也可以形成政府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共享机制。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发展,探索基于云平台的河湖长制信息系统建设是形势所趋,也是技术推动的成果。本文通过从业务需求、流程需求、数据需求、性能需求方面的详细分析,利用云平台建设思路,从基础设施云、数据中心、功能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云平台、河长业务平台、物联网数据支撑平台为一体的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云平台建设思路从云平台总体设计、基础设施设计、数据中心、主要功能设计方面进行了概括。整体建设思路方面突出云平台和数据中心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设计力求在工作流、业务功能、地图功能上做到细粒度权限控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功能设计方面从PC端、移动端、物联网端进行了部分主要功能设计的详细说明。功能实现方面,突出系统整体架构的Java包结构和类结构以及主要流程和业务功能的时序图说明。在地理操作方面,从地理数据处理和地理信息引擎方面进行了着重阐述。物联网传感器数据接入方面,讨论了物联网数据解析以及物联网通讯服务器的实现。基于本文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一套集MIS、OA、GIS、Io T以及移动APP为一体的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重要业务描述和剖析、关键功能实现和测试,形成了一套流程完整、业务全面、展现灵活的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在青海省、江西省、辽宁省等多个区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应用评价。

郑志煌[4](2019)在《基于GIS的河流一档一策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针对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为全面提升河流流域的治理管理,研制出河流一档一策的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B/S模式构建,以SQL Server为数据库,在集成流域的基础地理数据、三维场景数据、水系地理数据以及360°全景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永春县河流一档一策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流域数据的空间数据存档、管理、分析及决策作用;其次,基于河长通APP系统,可为河长制的信息管理提供保障,可高效开展提供支持,并通过网络传媒推送河长制的管理状态,提高河流的信息管理与监督治理效益,提升工作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为永春县河流流域的管理决策、规划及治理监督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效益明显,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谢金丞[5](2019)在《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污染源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繁荣发展,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污染源种类复杂、支浜水质差等问题直接影响入湖河流水质,最终影响太湖水质。虽然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与预警系统的现代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当务之急在于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及互联网技术构建太湖流域污染源信息管理系统,来掌握污染源、入湖河流水质等相关属性的动态变化,为太湖流域水环境的精准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与决策支持。采用云计算、Javascript和Python开发语言,以数据资料收集处理、系统需求分析、数据库构建与系统设计、系统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设计并开发了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污染源云管理系统。初步建立了系统的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河流、监测点位、污染源、排口、闸站、污水处理设施、行政区划和太湖一二级保护区范围。以地理坐标点或序列作为具体单元数据的唯一标识进行数据的收集录入和集成化管理,并通过前期现场调研、GIS矢量化和坐标转换处理,共获取343个河流数据、1472个水质监测数据、610个污染源数据、1983个排口数据、43个闸站数据、385个污水处理设施数据、76个行政区划数据和9个太湖保护区数据。从日常管理、长效管理、应急预警和监督执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需求的分析。该系统能实现数据的分区分层集成化管理及可视化,能统计相关保护区及行政区划范围内污染源等各类数据的具体类别和数量。该系统能实时更新相关基础数据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能随着信息管理条件的变化不断丰富、拓展和完善。该系统通过沿程水质分析与预警模块把未达到Ⅲ类水的河道分类展现至可视化界面,用户结合污染源等各类数据可挖掘得出造成河流水污染问题的具体症结。督查人员通过该系统的定位功能可快速到达河道监管现场,复检系统信息的准确性,及时采取措施禁止并严惩造成水污染的违法行为。对污染源云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数据库和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采用基于云计算的开发模式部署了两台云服务器并配置了RDS PostgreSQL版云数据库,同时前端平台应用及后台数据管理分别采用React框架和Django框架,并接入GIS技术的ArcSDE空间引擎以及高德地图JS API提供的在线地图服务,最终研发出了基于B/S架构的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污染源云管理系统。开发了Web端和APP端,满足行政管理和数据采集两类不同性质用户的需求。各级行政管理用户通过Web端的数据可视化界面在相应权限范围内分层分区显示并管理各类基础数据,并通过数据统计与水质预警功能分析发现水环境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数据采集用户通过APP端的实时定位和数据录入功能实时采集并上传最新的调研数据。本系统为太湖流域水环境的综合管理提供了可视化平台,为污染源定位和河道水质预警提供了解决方案,为精准治太提供了技术支撑。

田雨[6](2019)在《基于GIS的“河长制”河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环境污染成为了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河长制”的实施,虽然缓解了河道污染的压力,但是由于河道环境的复杂多变性,现行的河道管理系统已经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河道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空间和属性数据,传统的方法不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管理,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引入科技手段来管理河道,而GIS技术的更新进步,对解决河道管理中水污染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河道管理的相关理论与GIS技术相结合,优化构建“河长制”河道管理系统,提出基于GIS的“河长制”河道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建设,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构建“河长制”河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的河道管理难题。本文基于传统“河长制”河道管理系统特性以及现在河道管理的实际业务需求,根据GIS技术在河道管理领域中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河长制”河道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架构。通过分析移动端、服务端和PC端业务需求,探讨系统中关键技术的选择,并对河道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本文选择Android平台作为移动终端,通过移动GIS技术实现空间定位与导航、数据的收集与上传功能。服务端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Web Service实现处理事件现场数据的上传、查询与管理。PC端基于WebGIS通过对移动端上传信息的整理与分类,引入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评价水质污染程度。通过对监测点浓度利用空间插值分析以点代面,再经过掩膜提取、按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标准进行重分类,从而获取一定区域内不同河道段的各水质类别总面积,实现河道水质污染状况的可视化,为各级河长提供决策依据。平台信息化建设将传统管理模式精细化和精准化,使得整个管理过程更加科学高效。此外,该系统模式可扩展性强,便于二次集成与开发,实现了“河长制”下部门之间协同办公的目的,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从而推动水利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将GIS技术应用于“河长制”河道管理系统中是本系统的核心,通过对传统河道管理体系的特性等问题的研究,规范了河道管理体制,通过对水质监测评价模块的构建可以更立体的了解河道信息,避免实行错误的决策。从理论角度探讨,本系统不仅具有传统河道管理系统的优点,而且是根据“河长制”河道管理的流程来构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际应用证明,在江苏省溧阳市对系统进行部署后,可以保证河道管理工作的需要,证明了平台的可行性,并且提高了河道管理工作的效率。

胡丽萍[7](2019)在《混合网格河道监管方法的建立与绍兴市混合网格河道监管系统的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道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地理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河道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河道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对河道进行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可以为河道环境保持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对河道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往粗放式的河道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河道管理需求。为了提高河道的监管效率和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河道监管特征,提出了混合网格下的河道监管信息管理模式,并在绍兴市河道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从自然、人文两个维度对河道监管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出在河道监管工作中应该关注河道的属地特征、业务特征以及区域特征。2.提出了混合网格河道监管模式。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河道监管信息精细化管理需求,设计了河道分段网、行政区划网、地理方格网三种网格,提出了对河道监管信息进行混合网格管理模式,通过最小网格单元思想实现了混合网格下的河道监管信息网格化细分与整合的动态管理模式;同时基于基态修正模型的增量更新思想,以最小网格为更新单元实现混合网格模式下的增量式更新,不仅保证了不同网格模式下更新的同步性,还加强了现势数据与历史数据的内在联系,方便进行历史回溯。3.基于本文提出的混合网格河道监管信息管理模式,设计实现了绍兴市混合网格河道监管系统,在绍兴市河道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实践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混合网格模式下河道监管信息管理方法可以满足当前河道管理不同层次的监管需求。

王禹杰[8](2019)在《“互联网 智慧河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以肥西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智慧河长”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徽省在全面推行和完善河长制工作过程中,存在信息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业务系统间协同能力不够,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在详细调研研究区河湖管理及水资源利用现状基础上,综合利用移动通信、RS、GPS和GIS等技术,设计了研究区智慧河长信息平台。该平台采用“互联网+”智慧河长工作模式,具有河湖信息管理、巡河任务发布、上报事件处理、河长治河统计等基本功能,通过一张图智能整合整个河道综合治理信息,使用户可以在智能手机、平板等终端及时对客户端发出的信息管理、事件处理、巡河指令、公众投诉等请求做出积极响应,拟促进“河长制”建设进一步发展。本文就“互联网+”智慧河长信息系统架构关键问题展开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河长制”管理工作制度的实施意见及河长制管理系统开发需求,对研究区境内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等水体进行调研,收集了研究区主要河流及相关地理、地质及环境资料等,依托Arcgis平台构建了研究区基础地理及环境数据库,为智慧河长平台提供可靠资源。(2)根据河长制管理系统开发需求,对智慧河长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重点探讨了河流治理中的事件处理、考核评估、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3)综合系统各功能模块需求,选择ASP.NET平台进行B/S客户端开发,三层架构“智慧河长”信息平台,采用IIS服务器处理网络请求与响应,通过调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接口实现SQL Server数据库的连接展示河湖信息。(4)最后,展示完成的系统,根据现有数据,对系统实用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进行分析验证。

罗尊骅[9](2018)在《模型驱动的突发性河流水污染扩散过程动态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危害巨大,一旦爆发会对人民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污染扩散过程模拟能在短时间内预测污染物扩散情况,了解整个连续扩散过程以及趋势,辅助相关部门做出决策、采取应对措施对污染事件进行及时处置。但是,模型模拟实质是数值计算,计算过程与结果过于抽象,需要相关知识与经验作为认知门槛,而动态可视化技术能更加直观的帮助决策者快速了解扩散情况,跨越认知与理解的障碍。水污染扩散过程模拟与动态可视化技术的结合能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置中能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决策支持,相关研究亟待展开与深入。本研究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简称CA)与GIS技术构建了降雨径流、水库调度模型及降雨径流-水库调度联合模型,为模拟水污染扩散提供水文模拟基础;在研究了污染物在水中扩散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二维水污染扩散模型构建,同时实现了一、二维水污染扩散过程的动态可视化。并且,本研究选择三维游戏平台Unity 3D作为三维可视化平台,进行了真实地理大场景的建模和动态扩散模型与三维平台的集成研究,实现了真实地理场景下的水污染扩散三维可视化。本研究为一、二维水污染扩散过程的模拟和一、二维和三维场景下的动态可视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框架。本研究以九龙江流域江东库区为研究区进行了假设情景的模拟。本研究模型方法所需参数较少,易于通过GIS或遥感手段获取,计算压力小适用于大区域河流突发性水污染扩散过程模拟;可视化效果良好,动态效果流畅、逼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水污染扩散的模拟与预测,能为应急决策提供参考与支持。本研究也具有较强的推广性与扩展性,适用于其他具有时空动态性的地理过程模拟与展示。

牛新宇[10](2018)在《松花江干流流凌演进全视景仿真模拟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松花江流域是历年流凌灾害较为严重地区,加强流凌水域安全保障和有效降低、规避流凌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水利科技项目“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流凌演进机理及堤防防护技术研究”为依托,面向松花江干流流凌演进三维可视化仿真模拟问题,基于GIS系统与GE软件,研究数字地形模型快速构建方法,针对研究区域地物场景无法与MIKE21软件数值计算结果融合、直观性弱等不足,开展基于流凌演进数值模拟结果的GIS三维可视化二次开发技术研究,建立松花江干流流凌演进三维可视化仿真模拟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国内外三维可视化技术、流凌演进数值模拟、系统仿真研究现状,针对数字地形构建过程中,工作量繁重、数据处理量大等问题,建立基于GIS和Google Earth数据的数字地形快速构建方法。(2)考虑三维模型精度、效率与堤防工程建筑物特点,提出堤防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解决堤防建筑物在数字地形系统中导入及融合问题。基于CityEngine软件和GIS二维矢量数据结构特点,提出三维场景及可视化过程中的三维模型导入、遥感影像贴合、场景渲染方法,建立三维全视景仿真集成方法。(3)基于数字地形处理方法的研究成果,在MIKE21软件中建立几何模型、划分网格、确定边界条件,开展流凌演进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确定流凌运动水面线、轨迹、速度、水位等要素。提取流凌演进过程三维可视化仿真模拟所需数据,建立多系统下异坐标系下的流凌演进三维全视景场景与数值模拟结果可视化数据耦合方法。(4)结合可视化仿真系统基本理论,开展流凌演进仿真模拟系统框架和功能设计、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构建研究。基于GIS、3ds Max和CityEngine建立流凌演进三维可视化场景,利用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解决系统开发过程中三维场景可视化、流凌演进三维动态仿真模拟等相关问题,实现流凌演进运动轨迹、沉积密度、水位的可视化动态模拟,完成松花江干流流凌演进仿真模拟系统开发。

二、河道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道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干旱区关川河“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道管理和信息化系统在河道管理中的应用
        1.2.2 河长制研究进展
        1.2.3 网格化研究及其在河道管理中的应用
        1.2.4 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水文水资源及河道管理情况
        2.2.1 径流量
        2.2.2 水文站布设
    2.3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概况
        2.3.1 涉河建筑物管理
        2.3.2 河道采砂管理
    2.4 流域内供水设施概况
        2.4.1 城镇供水设施
        2.4.2 灌区灌溉设施
    2.5 流域内水污染概况
第三章 河道多级单元网格划分
    3.1 关川河多级网格划分
    3.2 关川河多级网格划分依据和规范
    3.3 关川河多级网格划分原则
    3.4 关川河多级网格划分方法
    3.5 关川河多级网格划分结果
        3.5.1 一级网格
        3.5.2 二级网格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4.1 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4.1.1 河长制管理业务需求分析
        4.1.2 网格化管理业务需求分析
        4.1.3 河道管理业务需求分析
        4.1.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4.2 系统设计原则
    4.3 系统架构设计
        4.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3.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4.3.3 开发平台和运行环境
    4.4 系统建设中相关核心技术
        4.4.1 Web端相关技术
        4.4.2 客户端相关技术
        4.4.3 数据库技术
    4.5 功能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5.1 用户登录界面和系统主界面
    5.2 用户管理和后台管理
        5.2.1 用户管理
        5.2.2 后台管理
    5.3 水文水资源模块
        5.3.1 水文站点设置
        5.3.2 实时流量动态监测
        5.3.3 径流量
        5.3.4 流量管理子系统
    5.4 水质模块
    5.5 岸线网格管理模块
        5.5.1 涉河建筑物管理
        5.5.2 排污口管理
    5.6 视频监控模块
        5.6.1 视频监控设施布设
        5.6.2 无人机巡河视频
        5.6.3 视频监控子系统
    5.7 数据查询和通知公告
    5.8 实现手机端登录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分析
    6.1 系统中实时流量数据的实现
        6.1.1 监测断面的选择
        6.1.2 实时流量监测方式的确定
        6.1.3 实时流量数据的传输与反馈
        6.1.4 实时流量数据的体现
    6.2 流速仪测流
        6.2.1 监测断面的选择
        6.2.2 流速仪测流
    6.3 系统中实时流量数据与流速仪测流数据的误差分析
    6.4 系统应用的普适性和可行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代码)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2)松嫩平原典型区白城市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
        1.2.2 水资源量计算评价研究现状
        1.2.3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工作进展及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结构设计
    2.1 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概念
        2.1.1 系统概念
        2.1.2 系统优越性
    2.2 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结构
        2.2.1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3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第三章 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功能设计原理及应用模型
    3.1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原理
        3.1.1 数据库管理系统概念
        3.1.2 数据库功能建设
    3.2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原理
        3.2.1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3.2.2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3.3 地表水资源快速计算评价系统功能设计模型
        3.3.1 径流系数法计算模型
        3.3.2 P-III频率曲线计算模型
        3.3.3 降雨径流函数关系法
    3.4 地下水资源快速计算评价系统功能设计模型
        3.4.1 参数分区计算模型
        3.4.2 水均衡分析模型
        3.4.3 图解法快速评价
    3.5 水资源总量快速计算评价系统功能设计模型
        3.5.1 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计算模型
        3.5.2 水资源总量计算模型
    3.6 水资源可利用量快速计算评价系统功能设计模型
        3.6.1 地表水可利用量计算模型
        3.6.2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模型
        3.6.3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模型
第四章 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的建立
    4.1 可视化界面搭建
    4.2 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
        4.2.1 数据输入与导出
        4.2.2 数据编辑
        4.2.3 数据查询与检索
        4.2.4 空间分析
    4.3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立
        4.3.1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投影设定
        4.3.2 研究区地理底图
        4.3.3 水资源四级分区
        4.3.4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
        4.3.5 行政划分
    4.4 水资源快速计算评价模块建立
        4.4.1 地表水资源量计算
        4.4.2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4.4.3 水资源总量计算
        4.4.4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
第五章 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在松嫩平原典型区白城市中的应用
    5.1 研究区现状
        5.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5.1.2 地形地貌
        5.1.3 气象与水文
        5.1.4 区域地质条件
        5.1.5 水文地质条件
    5.2 地表水快速评价系统在白城市中的应用
        5.2.1 降水资料的三性分析
        5.2.2 径流系数法
        5.2.3 P-III频率曲线计算
        5.2.4 降雨径流函数关系法
    5.3 地下水快速评价系统在白城市中的应用
        5.3.1 参数分区计算
        5.3.2 均衡计算
    5.4 水资源总量快速评价系统在白城市中的应用
        5.4.1 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计算
        5.4.2 水资源总量计算
    5.5 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系统在白城市中的应用
        5.5.1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5.5.2 地表水可利用量计算
        5.5.3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
    5.6 水资源评价结果快速查询
        5.6.1 区县水资源评价结果快速查询
        5.6.2 乡镇水资源评价结果快速查询
        5.6.3 水质查询
    5.7 计算结果与水资源二评结果验证对比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基于云平台的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OpenStack 基础设施云技术
    2.2 Hadoop 大数据云平台技术
    2.3 J2EE开发集成框架
    2.4 ESB技术
    2.5 SOA面向服务的架构技术
    2.6 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
    2.7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感知技术
    2.8 先进的MUI+HTML5 移动终端技术
第三章 业务需求分析
    3.1 用户描述
    3.2 业务需求
        3.2.1 “河湖长制”信息公开
        3.2.2 公众参与河道治理工作
        3.2.3 “河湖长制”管理工作
        3.2.4 河湖长制工作综合考核
    3.3 主要业务流程分析
        3.3.1 投诉建议业务流程
        3.3.2 督查督办业务流程
        3.3.3 评价考核业务流程
        3.3.4 数据发布业务流程
        3.3.5 公文流转业务流程
    3.4 数据中心需求描述
        3.4.1 本底地理数据库
        3.4.2 全景影像数据库
        3.4.3 专题地理数据库
        3.4.4 实时监测数据库
        3.4.5 水利数据库
        3.4.6 业务数据库
        3.4.7 运营维护数据库
    3.5 性能需求
第四章 河湖长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平台总体设计
        4.1.1 设计思路
        4.1.2 总体架构
        4.1.3 系统部署
    4.2 云计算基础设施平台设计
        4.2.1 建设思路及整体架构
        4.2.2 河湖长制信息服务云平台设计
    4.3 数据中心云平台设计
        4.3.1 数据中心拓扑结构
        4.3.2 数据模型设计
        4.3.3 数据库管理平台
    4.4 主要功能实现
        4.4.1 系统功能实现
        4.4.2 系统包机构及相关类实现
        4.4.3 地图功能实现
        4.4.4 工作流实现
        4.4.5 数据处理实现
        4.4.6 权限管理实现
        4.4.7 移动端实现
        4.4.8 物联网监控端实现
第五章 河湖长制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系统运行环境
    5.2 测试内容说明
    5.3 测试用例
        5.3.1 业务功能
        5.3.2 一张图
        5.3.3 数据管理
        5.3.4 河长通APP
    5.4 测试结果
    5.5 系统使用情况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GIS的河流一档一策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系统目标与设计思路
    1.1 建设目标
    1.2 设计思路
2 总体设计
    2.1 总体框架
        (1)感知层。
        (2)基础层。
        (3)数据层。
    2.2 系统部署
3 功能实现
    3.1 流域数据概况
        3.1.1 基础地理
        3.1.2 三维场景
        3.1.3 流域专题
    3.2 应用信息平台建设
        3.2.1 河长制管理系统
        1)功能设计
        2)基本情况
        3)数据展示
        4)功能分类
        3.2.2 一档一策数据管理系统
        1)功能设计
        2)各类地图
        3)档案模型
        4)河策跟踪
        3.2.3 河长通APP
        1)功能设计
        2)河流概况
        3)功能分类
        3.2.4 创建微信公众号
    3.3 系统平台优势
        3.3.1多源异构数据的快速汇聚
        3.3.2 基于服务总线的数据交换
        3.3.3 构建河流一档一策
4 结 论

(5)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污染源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污染源管理概述
        1.1.2 太湖污染源概述
        1.1.3 云计算的必要性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太湖污染源云管理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
    2.1 地理信息数据
    2.2 监测点位数据
    2.3 污染源数据
    2.4 其它属性数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湖污染源云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需求概述
    3.2 系统功能分析
        3.2.1 数据集成及可视化
        3.2.2 数据分层分区管理
        3.2.3 数据实时更新
        3.2.4 水污染预警
        3.2.5 数据统计与挖掘
    3.3 系统使用性能分析
        3.3.1 一般性能分析
        3.3.2 易用性分析
        3.3.3 安全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湖污染源云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总体设计
        4.1.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1.2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4.1.3 系统开发环境
    4.2 数据库设计
        4.2.1 E-R图设计
        4.2.2 数据表设计
    4.3 系统详细设计
        4.3.1 界面设计
        4.3.2 背景地图及数据可视化
        4.3.3 图层控制
        4.3.4 数据录入
        4.3.5 统计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湖污染源云管理系统应用
    5.1 云服务器与云数据库
    5.2 数据管理与用户控制
        5.2.1 后台管理控制
        5.2.2 用户控制
    5.3 系统的Web端
        5.3.1 用户主界面
        5.3.2 主界面图层控制
        5.3.3 河流界面
        5.3.4 行政区划界面
        5.3.5 统计分析
    5.4 系统的APP端
        5.4.1 实时定位
        5.4.2 水质数据更新
        5.4.3 数据录入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入湖河流支浜从属关系表
附录B WGS84 坐标转为GCJ-02 坐标源代码
附录C 数据库设计源代码

(6)基于GIS的“河长制”河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河长制”研究现状
        1.3.2 GIS技术在河道管理中的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2.1 “河长制”概述
        2.1.1 “河长制”的历史渊源
        2.1.2 “河长制”的功能概念
        2.1.3 “河长制”的本质特征
    2.2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2.2.1 GIS的定义
        2.2.2 GIS的主要功能
        2.2.3 GIS技术的发展态势
    2.3 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2.3.1 移动GIS技术
        2.3.2 WebGIS技术
        2.3.3 云计算技术
        2.3.4 Android
第三章 GIS在“河长制”河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3.1 “河长制”河道管理系统的特性
    3.2 GIS在河长事务管理的应用
    3.3 GIS在水质监测评价的应用
        3.3.1 水质监测评价
        3.3.2 结果可视化
第四章 系统功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4.1 河道管理系统一体化设计要求
    4.2 河道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4.2.1 系统安全分析
        4.2.2 系统运行环境分析
        4.2.3 系统业务流程化分析
        4.2.4 数据来源分类
    4.3 系统架构设计
    4.4 系统功能设计
        4.4.1 移动河长APP设计
        4.4.2 管理决策平台设计
    4.5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第五章 系统模块功能的实现及应用
    5.1 系统适用区概况
    5.2 用户登录和系统主界面
    5.3 系统部分功能实现
        5.3.1 移动河长APP部分功能的实现
        5.3.2 地图查询功能的实现
        5.3.3 河长事务工作模块的实现
        5.3.4 水质监测评价的实现
        5.3.5 通知公告功能的实现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混合网格河道监管方法的建立与绍兴市混合网格河道监管系统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架构
2 河道监管分析
    2.1 河道监管内容
    2.2 河道监管特征
3 混合网格河道监管方法
    3.1 混合网格监管模式提出
    3.2 混合网格监管概念模型
    3.3 混合网格下增量更新
4 混合网格河道监管设计
    4.1 混合网格监管设计
        4.1.1 混合网格监管策略
        4.1.2 混合网格编码
        4.1.3 混合网格索引
    4.2 混合网格下增量更新设计
        4.2.1 基于基态修正模型的增量更新
        4.2.2 增量更新存储设计
        4.2.3 增量更新下的历史回溯
5 绍兴市混合网格河道监管系统实现
    5.1 研究区概况
    5.2 系统环境
        5.2.1 开发环境
        5.2.2 运行环境
    5.3 系统设计
        5.3.1 总体架构
        5.3.2 逻辑框架
        5.3.3 系统数据库
    5.4 系统应用
        5.4.1 系统展示
        5.4.2 应用效果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互联网 智慧河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以肥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WEBAPI的智慧河长信息平台理论基础
    2.1 客户端开发技术
    2.2 服务端开发技术
    2.3 ArcGIS For Server体系
        2.3.1 ArcGIS For Server体系结构
        2.3.2 ArcGIS For Server服务
        2.3.3 ArcGIS For Server开发组件
    2.4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开发技术
        2.4.1 Dojo概述
        2.4.2 ArcGIS Server REST接口
        2.4.3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开发技术
    2.5 数据库技术
    2.6 移动开发技术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互联网+智慧河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需求分析
    3.2 设计原则
    3.3 “互联网+智慧河长”信息管理系统总体框架
    3.4 河长制综合业务系统功能框架
    3.5 类架构设计
    3.6 河长制综合业务系统详细设计
        3.6.1 河长制综合业务系统——信息管理
        3.6.2 河长制综合业务系统——巡河管理
        3.6.3 河长制综合业务系统——事件处理
        3.6.4 河长制综合业务系统——考核评估
        3.6.5 河长制综合业务系统——统计分析
        3.6.6 河长制综合业务系统——水利“一张图”展示发布
        3.6.7 河长制综合业务系统——联席会议
        3.6.8 河长制综合业务系统——系统管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长制综合业务系统测试
    4.1 信息管理
    4.2 巡河管理
    4.3 事件处理
    4.4 考核评估
    4.5 统计分析
    4.6 水利“一张图”展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模型驱动的突发性河流水污染扩散过程动态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水污染扩散模型研究现状
        1.2.2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河流水污染扩散模型研究现状
        1.2.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水文模型研究现状
        1.2.4 河流水污染扩散动态可视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CA的河流水动力过程模拟
    2.1 元胞自动机(CA)模型介绍
    2.2 河流水污染水动力过程模型构建
        2.2.1 元胞定义
        2.2.2 元胞转换规则定义
    2.3 模型实现与算法
    2.4 案例模拟与对比分析
        2.4.1 模拟案例
        2.4.2 模型对比分析
    2.5 讨论
        2.5.1 水动力过程模型参数讨论
        2.5.2 水动力过程模型适用性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A的突发性河流水污染扩散过程模拟
    3.1 河流水污染扩散过程分析
    3.2 一维河流水污染元胞自动机扩散模型构建
        3.2.1 一维扩散元胞定义
        3.2.2 一维元胞扩散规则定义
        3.2.3 模型算法与实现
    3.3 二维河流水污染元胞自动机扩散模型构建
        3.3.1 二维扩散元胞定义
        3.3.2 二维元胞扩散规则定义
        3.3.3 模型算法与实现
    3.4 河流水污染一、二维动态可视化
        3.4.1 基于GIS的水污染动态可视化方法
        3.4.2 河流水污染一维动态可视化
        3.4.3 河流水污染二维动态可视化
    3.5 讨论
        3.5.1 河流水污染扩散模型参数讨论
        3.5.2 河流水污染扩散模型适用性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三维地理场景的水污染扩散过程可视化
    4.1 三维仿真技术与平台介绍
    4.2 河流水污染扩散渲染方法
        4.2.1 shader介绍
        4.2.2 基于shader的渲染方法与实现
    4.3 地理大场景的构建与优化方法
        4.3.1 基于GIS的Unity 3D真实三维地形模型构建方法
        4.3.2 地形模型构建与效果优化
    4.4 河流突发水污染扩散模型与三维平台集成研究
        4.4.1 松耦合集成方法
        4.4.2 紧耦合集成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突发性河流水污染动态可视化系统与实例研究
    5.1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5.1.1 需求分析
        5.1.2 系统结构
        5.1.3 系统开发环境
        5.1.4 功能设计与开发实现
    5.2 情景设计与数据准备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情景设置与数据准备
    5.3 研究区水污染扩散过程模拟与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本研究主要工作
        6.1.2 论文创新点
    6.2 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松花江干流流凌演进全视景仿真模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
        1.2.2 流凌演进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1.2.3 系统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数字地形系统构建方法研究
    2.1 基于GIS的数字地形建模方法研究
        2.1.1 数字高程模型(DEM)基本理论
        2.1.2 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的建模原理
        2.1.3 数字地形屏幕数字化构建方法
        2.1.4 数字高程模型(DEM)优化方法
    2.2 数字地形数据源快速获取方法研究
        2.2.1 基于GE的岸上数字地形数据获取方法
        2.2.2 基于纸质河床地形图的河道数字地形数据获取方法
        2.2.3 卫星影像图获取及处理方法
    2.3 数字地形系统快速构建方法研究
    2.4 松花江干流流凌演进区段三维数字地形系统构建
        2.4.1 松花江干流数字地形系统数据源获取
        2.4.2 松花江干流数字地形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维全视景仿真集成构建方法研究
    3.1 建模平台选取
    3.2 堤防工程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3.2.1 堤防工程三维模型建模
        3.2.2 堤防工程模型优化
    3.3 研究区段三维全视景集成构建方法研究
        3.3.1 数字地形与堤防工程模型集成方法
        3.3.2 研究区段三维场景优化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MIKE21的流凌演进数值模拟研究
    4.1 建模方法和边界处理
        4.1.1 模型建立
        4.1.2 网格划分
        4.1.3 边界条件确定
    4.2 数值模拟结果处理与分析
        4.2.1 粒子运动轨迹提取
        4.2.2 粒子轨迹对比分析
    4.3 面向可视化的数据处理
        4.3.1 多系统下异坐标系下的数据耦合
        4.3.2 三维可视化展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的流凌演进可视化方法研究
    5.1 可视化仿真系统基本理论
        5.1.1 组件式GIS理论
        5.1.2 基于GIS的流凌演进三维动态仿真方法
    5.2 流凌演进仿真模拟系统设计
        5.2.1 研发目标
        5.2.2 功能要求
        5.2.3 框架设计
        5.2.4 功能设计
    5.3 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构建研究
        5.3.1 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构建
        5.3.2 属性数据库设置
        5.3.3 数据库相互调用机制
    5.4 松花江干流流凌演进仿真模拟系统功能实现
        5.4.1 场景漫游与可视化
        5.4.2 流凌运动轨迹可视化模拟
        5.4.3 流凌演进沉积密度模拟
        5.4.4 流凌演进水位模拟
        5.4.5 流凌演进数据信息管理
        5.4.6 系统特点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河道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干旱区关川河“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D]. 武雪.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松嫩平原典型区白城市水资源快速评价系统建立及应用[D]. 滕飞达.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基于云平台的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D]. 何复寿. 长安大学, 2020(06)
  • [4]基于GIS的河流一档一策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 郑志煌.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5]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污染源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谢金丞. 东南大学, 2019(05)
  • [6]基于GIS的“河长制”河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D]. 田雨.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混合网格河道监管方法的建立与绍兴市混合网格河道监管系统的实现[D]. 胡丽萍. 浙江大学, 2019(01)
  • [8]“互联网 智慧河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以肥西县为例[D]. 王禹杰.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模型驱动的突发性河流水污染扩散过程动态可视化方法研究[D]. 罗尊骅.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8)
  • [10]松花江干流流凌演进全视景仿真模拟方法研究[D]. 牛新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河流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