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物理示范实验典型问题分析与能力培养

三年级物理示范实验典型问题分析与能力培养

一、初三物理演示实验典型题分析与能力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张应华[1](2021)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赖进芬[2](2021)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宜宾市叙州区二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高中化学四大平衡理论(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中非常重要的一块,是重要的化学基础理论模块。内容比较抽象,前概念要求较高,是高中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应用。新课改后这部分内容的增加进一步完善了高中化学平衡体系,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问题。本文旨在分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并探究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18级29、30班进行实证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探究高效教学策略。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首先从研究背景入手,结合当前教学现状和国内文献研究,提出课题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学生学习困难成因的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高考导向、学生核心素养、记忆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近三年化学学科评价体系关于此部分知识的考查情况,然后对叙州区二中部分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再结合学生平时试卷反馈和对部分化学教师的访谈结果,总结出学生学习此部分知识困难原因。第三章是解决策略。根据学生学习困难成因,首先是研究溶液板块知识在初高中教材内容衔接中学生知识上的盲区、误区等;第二是研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跨学科关联知识,弥补学生前置知识的缺陷;第三是以人教版化学教材选修4第三章第四节教材为蓝本,改变教学顺序,优化新课教学策略;第四是教材实验的优化;第五是把高中化学所有关于K的知识融合教学。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第四章是实证研究。以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18级29、30班为实验班级,2018级27、31班为对照班级进行应用效果分析和教学反思。第五章是结论、建议和思考。新课改以来,化学知识考查更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作为一线教师,理应教学与教研相结合,以小版块知识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探讨,优化教学顺序,让学生学习更轻松,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化学,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刘加[3](2020)在《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现有的农村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满足课标的要求,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笔者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本课题以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为核心,以实验改进的实践为途径,以建构主义、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相关教育理论为基础,从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的指导建议出发,探索了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六大原则与四大策略,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初、高中物理实验九例,通过评价说明实验改进的效果。通过对农村中学物理实验的调查研究得到目前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原则与策略:○1器材简单策略;○2效果显着策略;○3操作方便策略;○4拓展延伸策略,综合提出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策略与实验改进的实例,提出相应运用在实验教学中的启示:○1针对传统实验教具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是非常有必要的;○2改进实验的器材应该取之于生活;○3改进的物理实验应能切合课标的要求;○4在改进物理实验的过程中,由教师实验改进演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改进。

王业儒[4](2020)在《初中物理开放性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基于我国目前教育系统现状,开放性问题在各个方面有着极为丰富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开放性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步被社会各界教育人员、一线教师所重视。在2000年的教育会议明确指出要在理科各种考试中适当加入开放性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物理开放性问题已经提出近二十年时间,全国各省市新课程教育改革也已经全面完成,越来越重视对全体学生学科素养的树立,对物理学科能力的训练。随着“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的建立,开放性问题的地位更为突出,在此期间,物理开放性问题在中考中的地位如何变化,及开放性问题是否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开放性问题在物理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欠缺,对普通中学的教学指导作用尚不完善,先以开放性问题的研究为前期准备,通过各种文献调查、理论研究等手段了解其现阶段发展过程与不足。本文以江苏省各市中考中的开放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往年的中考试卷中开放题的分布情况、分值比例等基本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由于中考的大背景下,开放性问题教学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针对不同人群的调查访谈也成为了解开放性问题在教学中有无必要的一种了解途径。其次,针对师生态度和实践结果来分析开放性问题的教学案例应该如何设计、实施,用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来抛砖引玉,仅供参考。本文尝试从两个方面对开放性问题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即历年中考开放性题目的现实情况和如何在课堂教学引入开放性问题。首先,从认识到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对开放性问题的需求,查阅创造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相关资料文献提出开放性问题的研究原因,最后总结出开放性问题在一线教学当中的必要性。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和原始物理问题看待开放性问题的课堂实施优点,并学习国内外数学、物理方向的开放性问题研究现状,对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进行比较,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对物理开放性问题进行介绍。总结开放性问题的特点并就其分析开放性问题的教育价值。其次,通过文献法、访谈法等手段,对江苏省往年各市的中考试卷进行开放性问题分析,横纵向比较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开放性问题的特点,了解师生对开放性问题的认识情况和态度。再基于实践教学研究,提出开放性问题的课堂教学建议。并对各市开放性问题的统计情况,研究中考对学校教学参考作用。尝试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开放性问题的教学实践。最后阐述本研究的结论、不足与展望。

张健[5](2020)在《基于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策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念逐步被应用到物理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习题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终身发展和课程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习题教学当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题海战术”盛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低沉、学生课堂主动性,主体性不高、习题课效率不高等。为解决现阶段的习题教学问题,突出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笔者开展了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应用到物理习题教学当中以期找到系统化,有效化的教学策略探究。首先,系统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现状,并对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对习题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简单介绍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扬州市竹西中学的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了解现阶段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以学生学习现状和教师教学现状为标本,找出习题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提出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接着,在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以往习题教学策略往往会忽视选题这一环节,对于选题的叙述都是基于物理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水平,或者一概而过,没有过多的加以区分。我们经过本课题研究认为:选题环节可在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和建构,使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转化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并详细叙述选题的目的和步骤方法,对选题环节进行阶段性的划分,分阶段提出相适应的选题原则,以期通过选题环节的强化,达到所需效果。选取好相应的习题后,我们认为可以将人本主义理论强调的关注学生态度、情感、动机,强化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及问题解决理论倡导的系统分析,解决问题的理念融入习题教学当中。结合习题的特点,物理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习题教学分为三个阶段:(1)知识技能巩固阶段。(2)知识技能强化阶段。(3)知识技能升华阶段。分阶段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最后,在中学实习期间实施两个教学案例:“浮力”,“压强”习题教学案例。在教学案例中充分运用相关教学策略,在实践中检验教学策略。

宋云云[6](2020)在《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各界对综合型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工程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正日益突出。STEM教育和工程教育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正逐步得到国内学者的认可和关注,STEM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不断深入发展,也为在初中教育阶段融入工程教育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国内对工程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尚未有系统具体的研究方案,基础教育阶段工程教育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高等工程教育人才的输送和培养。初中阶段可作为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起始阶段,在初中教学阶段渗透工程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工程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工程课程和日后跻身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学生学习物理不仅要探究物理原理、概念,也离不开工程技术、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等方方面面。因此,从培养初中生工程综合技能,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工程教育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综述和教材分析,设计出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渗透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从STEM教育及工程教育的兴起出发,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STEM教育及工程教育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阐述,论证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工程教育的可行性。第二部分在相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工程、工程教育以及K-12阶段工程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工程教育理念的必要性。第三部分通过对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分析,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可用于工程教育渗透的教学素材,为初中物理教学中工程教育的渗透提供基础。为了解初中生物理学习情况和工程素养储备情况,笔者对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部分一线初中物理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发现虽然教材本身蕴含丰富的工程教育资源,但实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教师只重视理论却忽视了实践,学生工程素养储备缺失,并分析造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在对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访谈进行分析以及课堂实践观察的基础上设计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工程教育理念的具体可行性教学策略,即创建多样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挖掘工程教育素材,加深学生工程认知;抓住演示实验契机,启蒙学生工程意识;模仿设计从做中学,培养学生工程技能的策略。第五部分根据制定的教学策略,以初中物理中《物体的浮与沉》、《杠杆》为例进行渗透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案例设计,并利用实习机会对教学案例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实践,考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符合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目标,分析对应了何种教学策略。第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对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对工程教育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并进行了前景展望。笔者希望基于以上对融入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构建和教学案例设计,能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教学的新视角。

郑傲[7](2020)在《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学习困难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学物理电学部分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但是在物理电学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学习困难。遇到困难时学生经常会否定自己,并伴有消极情绪,对物理也丧失了兴趣甚至生成畏惧心理,因此,十分有必要对造成学生电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展开探索、分析,并找到相应的改进策略,以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课堂观察法。本文提到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意志努力的这些策略,不仅适用于电学,也适用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不光适用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同样适用于其它科目的学习。不仅适用于当前教学内容的学习,更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取得全面、协调的发展。而对于电学学习困难的研究,将有利于教师提高反思意识,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的了解,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使其能适应更多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有的放矢。本文以人教版初三教材为研究内容,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对各理论在解决学生初中电学学习困难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于2019年下学期末对福建省Q市某中学的40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这400位学生的电学学习情况、学习态度以及师生关系的情况。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处理。总结归纳了造成学生物理电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一、物理学科特点的原因。1.电学实验教学不足。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不可小觑与马虎的。2.物理概念、定理中存在一定的近似性与相通性,会加大学生对于概念、定理的识记难度。3.缺乏学习物理必备的数学技能。物理是数学化程度最高的科学,物理学习中难免要进行大规模的演算和推导,而数学能力的缺失必然会导致物理学习存在障碍。二、学习者方面的原因1.学习者认知结构的联结存在缺陷,即头脑中的知识时常是水平的、聚积的、罗列的,知识间没有搭建上完备的联结。2.思维定式造成学习的负迁移,也就是不能根据变化的情景进行随机应变。3.对学习结果的错误归因体系。经常将学习上的失败归结为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取得进步。三、教师方面的原因1.教师对学困生的忽视,教师并未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未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2.教学要求过高。为了考试成绩,将教学内容增加的过于难深,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变得繁重。3.教学方式不当。例如对于“测量小灯泡功率”这一节采用讲授法,则不利于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并根据第五章总结出的导致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从电学内容特点、学生、教师的角度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针对电学内容的学习需要(1)增加电路图连接实验.(2)做好六个电学物理量的概念教学。(3)物理思维与数学运算相结合。(4)深入、灵活的掌握物理方法。学生方面:(1)增强记忆,丰富知识结构。(2)有效组织复习,建立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3)通过提高思维品质,减少思维定式。(4)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教师方面(1)转变教师教学观,正确选择教育方式。(2)转变师生观,多关注学生。(3)改变教师的评价方式。(4)将微课应用于电学的学习。以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电学学习情况有所改善。

周桥艳[8](2020)在《问题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时代呼唤素质教育。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问题教学的方式虽然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因为所提问题的质量不高,而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初三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但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设计高质量、逻辑性强、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链,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问题链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问题链设计的原则、策略及类型等理论方面研究,同时,对于问题链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研究几乎没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了针对初三化学的问题链教学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结合初中化学启蒙阶段这一特殊时期,整合提出了问题链设计的原则、依据和类型。每一类型的问题链至少举出一个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和设计意图分析。(2)该研究详细地制定了问题链教学案例开发的一般流程。包括问题链教学案例的设计;问题链教学的课堂实施;问题链教学案例的反思、优化、评估三个环节,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具体的介绍。(3)设计开发了初中化学中两个非常典型重要课题的问题链教学案例,对设计的核心问题链和子问题链的类型、特点、实施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反思。(4)利用开发的案例在楚雄市某所中学的2个特长班和1个普通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学生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研究该教学法是否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否能促进学生情感、知识、能力、思维四个方面的发展;并研究了教学效果是否存在班级差异、性别差异;以及不同分数段学生的教学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表明,实施问题链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上课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能够更好的记忆、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思考问题更加灵活、深入、有创新。语言表达、实验能力、类比推理、总结归纳、问题解决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最终学习成绩得以提高。经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发现问题链教学对于男生的促进作用比女生明显;特长班和普通班之间促进效果差异不明显;班级学习氛围对于问题链教学效果影响较大;问题链教学对于成绩越好的学生促进效果越明显,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效果依次减弱。问题链教学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在实践中要因材施教,合理进行调整,方能充分发挥问题链教学的效果,使教学得以有效,高效地开展。同时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初中化学问题链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开发的问题链教学案例和研究结论有望能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彭叶蒙[9](2020)在《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电学前概念认知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表明教学中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前概念,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生实施概念的“填灌”,而教师对学生前概念的认知是这一理念实施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初中物理教师虽然知道学生头脑中的部分电学前概念,但与物理教学研究探查到的全部学生电学前概念相比,仅占三分之一,说明教师还是缺乏对学生电学前概念的全面系统地掌握。通过对14本物理师范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物理教学论”相关教材的文本分析,发现其中前概念理论知识和转变策略在教材中篇幅少、内容不全面且分散。之后访谈调查得知初中物理教师在本科培养过程中很少系统了解前概念的相关理论;在入职培训中也很少接触到这方面的内容。他们获知学生前概念的途径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经验的慢慢积累、教师之间的零星交流和偶然的相关文献阅读。教师对于学生头脑中典型的错误电学前概念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转变,但仍然存在部分是无法转变的;他们获知前概念转变策略的途径主要也是教师的学习积累及思考体会、教师间交流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经验和教师间的交流下意识地运用多种概念转变策略进行电学教学,使电学知识更加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电学知识,但未去发掘这些策略背后所对应的前概念。针对上述研究提出应该系统完善相关师范教育教材中前概念理论和概念转变策略的介绍并提供相应案例分析,市、区教研组及学校应继续重视新手教师在入职培训及职后学习中对学生前概念及概念转变策略的实践和研究,如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学习,市、区教研组可开展相关学习讲座;而新教师的职后学习,一方面市、区教研组可通过公开课的形式组织学习,另一方面学校可开展物理教师备课组文献阅读交流会、安排新老教师“结对”等活动进行学生前概念及转变实践的研究。

张爽[10](2020)在《初三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研究 ——以长春市某中学为例》文中指出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是人才成长的起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且对人的终身发展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初中生由于缺乏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要想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很难。作为八年级的一门新课程,学生刚接触物理,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感,随着课程难度地加深,学业任务地加重,这种好奇心会逐渐消失。尤其是进入初三年级,有些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消化,有些同学就会畏葸不前,物理学习兴趣明显下降,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产生放弃学习物理的心理。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特别是初三年级的学生,即将面临升学考试,如果对物理学科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便会产生乐学的情绪,不仅有助于成绩地提高,而且对高中的物理学习也会产生深远地影响。在对国内外有关物理学习兴趣研究历史和现状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此类研究大多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简单地提出了实践研究策略,但是这些策略和方法不具有针对性,并没有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缺失的主要因素相对应。本文的研究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利用物理学习兴趣量表和学生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长春市某中学初三学生进行了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发现本校初三学生在攻克疑难、学习投入、因果认识、概括认知方面的能力较弱,缺失兴趣。并根据前测结果确定了实验班和对比班,并在实验班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学情,从影响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四个主要因素入手。从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兴趣来增强学生攻克疑难的能力;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投入来提高投入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来培养学生因果认识、概括认知的兴趣;密切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来提升学生物理学习关注的兴趣。在对实验班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后,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后测。通过后测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和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可以看出,本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地合理应用对提高初三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有显着的影响。

二、初三物理演示实验典型题分析与能力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三物理演示实验典型题分析与能力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2)“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宜宾市叙州区二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教学现状
        1.2.1 选修4 教材在高中化学课程的地位
        1.2.2 教师层面
        1.2.3 学生层面
    1.3 国内文献分析
    1.4 研究意义
        1.4.1 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养
        1.4.2 深化化学观念建构
        1.4.3 提高学生应对评价的能力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习困难成因的研究
    2.1 理论基础
        2.1.1 记忆理论
        2.1.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1.3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2.2 学业评价分析
    2.3 学情分析
        2.3.1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2.3.2 学生测评反馈分析
    2.4 学习困难成因汇总
3 解决策略
    3.1 初高中衔接分析及解决策略
    3.2 跨学科知识分析及解决策略
    3.3 优化教材教学顺序
    3.4 实验分析
        3.4.1 建模实验缺失原因分析
        3.4.2 教材实验优化设计
    3.5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与生活实例
    3.6 人教版高中化学平衡常数K的综合运用
        3.6.1 平衡常数K在教材的分布分析
        3.6.2 平衡常数K建模实例
        3.6.3 强本固源再学平衡常数
        3.6.4 衍生概念K_p探究
        3.6.5 K_a、K_b、K_w、K_h逻辑关系探究
4 实证研究
    4.1 优化教学策略应用效果分析
    4.2 教学过程的反思评价
5 结论、建议、思考
    5.1 结论
    5.2 建议
    5.3 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宜宾市叙州区二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情调查
致谢

(3)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有关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概述
    2.2 有关物理实验改进的研究概述
第3章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相关理论
    3.1 概念的界定
        3.1.1 农村中学
        3.1.2 物理实验
        3.1.3 改进
    3.2 理论基础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2 需要层次理论
        3.2.3 多元智能理论
        3.2.4 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4章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调查研究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方法
        4.2.1 访谈法
        4.2.2 观察法
        4.2.3 问卷调查法
    4.3 调查过程
    4.4 调查数据分析
        4.4.1 访谈分析
        4.4.2 调查分析
    4.5 调查结论
第5章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原则与策略
    5.1 物理实验改进的素材来源
        5.1.1 一线教师的反馈
        5.1.2 文献资料的反馈
        5.1.3 学生课堂的反馈
        5.1.4 视频资料的反馈
        5.1.5 自己做实验反馈
    5.2 实验改进的基本原则
        5.2.1 安全性原则
        5.2.2 科学性原则
        5.2.3 直观性原则
        5.2.4 低成本性原则
        5.2.5 参与性原则
        5.2.6 趣味性原则
    5.3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策略
        5.3.1 器材简单策略
        5.3.2 效果显着策略
        5.3.3 操作方便策略
        5.3.4 拓展延伸策略
第6章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实例
    6.1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实例
        6.1.1 电阻决定因素实验的改进
        6.1.2 电流热效应决定因素实验的改进
        6.1.3 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改进
        6.1.4 电磁阻尼、电磁驱动实验的改进
        6.1.5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实验的改进
        6.1.6 滑动变阻器实验的改进
        6.1.7 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改进
        6.1.8 抽水机实验的改进
        6.1.9 公道杯实验的改进
    6.2 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
第7章 结束语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不足之处
    7.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初中物理开放性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1 封闭性问题教学优缺点
        1.2.2 时代的社会要求
        1.2.3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2.4 开放性问题教学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本研究法
        1.3.2 文献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3.4 访谈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基本理论研究
    2.1 从建构主义看开放性问题
    2.2 从原始物理问题看开放性问题
    2.3 封闭性问题概述
    2.4 开放性问题的界定
    2.5 开放性问题的教育价值
第三章 中考物理开放性问题现状研究及分析
    3.1 中考开放性问题现状分析
        3.1.1 中考中相关物理开放性问题分析数据
        3.1.2 中考物理开放性问题解题形式分类
    3.2 对专家、教师、学生的访谈与问卷分析
    3.3 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并对个别学生进行私下访谈
        3.3.1 对个别学生的访谈
        3.3.2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3.4 对真题分析建议和访谈总结
        3.4.1 对各中考真题分析的教学建议
        3.4.2 访谈总结
第四章 利用开放性问题培育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策略
    4.1 合理抓住开放性问题教学契机
    4.2 适当控制开放性问题教学的开放性程度
    4.3 开展开放性问题教学的师生环境
    4.4 从教材着手的开放性问题教学设计编排
        4.4.1 教学设计案例
        4.4.2 实践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物理开放性问题实践教学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新高一学生对开放性问题(物理)理解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习题教学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研究性教学
        2.1.2 物理习题、物理习题教学
        2.1.3 教学策略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人本主义理论
        2.2.4 问题解决理论
第3章 习题课教学现状调查
    3.1 初中物理习题课现状调查(学生卷)
        3.1.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3.1.2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1.3 结论与思考
    3.2 教师访谈调查
        3.2.1 访谈提纲的编制与实施
        3.2.2 针对教师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第4章 习题课教学策略研究
    4.1. 精选物理习题策略
        4.1.1 选题的目的
        4.1.2 选题的原则
        4.1.3 选题的步骤方法
    4.2. 知识技能巩固阶段
        4.2.1 巩固阶段习题呈现的特点
        4.2.2 学生自学策略
        4.2.3 教师讲解策略
    4.3 知识技能强化阶段
        4.3.1 强化阶段习题呈现的特点
        4.3.2 有效引入,呈现习题策略
        4.3.3 创设习题情境策略
        4.3.4 有效分析习题策略
        4.3.5 拓展习题策略
        4.3.6 学生自主策略
        4.3.7 教师设问策略
        4.3.8 课后评价和反思策略
    4.4 知识技能升华阶段
        4.4.1 升华阶段习题呈现的特点
        4.4.2 播放相关的知识片段,拉近学生与生活,科技的距离
        4.4.3 引导渗透,实现原有认知与新知识的结合
        4.4.4 巧设课外阅读,增大学生知识面
第5章 习题课教学案例
    5.1 “浮力”教学案例
    5.2 “压强”教学案例
第6章 结束语
    6.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物理习题课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STEM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1.2 工程教育重要性日益显现
    1.2 国内外STEM教育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基础教育阶段工程教育发展的国内外现状研究
        1.3.1 国外发展现状综述
        1.3.2 国内发展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观察法
    1.6 研究意义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工程
    2.2 工程教育
    2.3 K-12工程教育
    2.4 理论基础
        2.4.1 活动教学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3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工程教育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 教材中涉及工程内容的分析
        3.1.1 初中物理知识中涉及的工程内容
        3.1.2 教材中工程内容所处栏目的分析
    3.2 初中生物理学习情况及工程素养储备情况调查
        3.2.1 调查的目的及对象
        3.2.2 调查问卷的编制
        3.2.3 问卷的有效性分析
        3.2.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3.1 学生物理学习情况
        3.3.2 工程素养储备情况
    3.4 教师个别访谈
        3.4.1 访谈提纲的设计
        3.4.2 访谈对象的确定
        3.4.3 初中一线物理教师访谈分析
    3.5 调查结果与结论
第4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工程教育的教学策略
    4.1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4.2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特点
    4.3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原则
    4.4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4.4.1 创建多样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4.4.2 挖掘工程教育素材,加深学生工程认知
        4.4.3 抓住演示实验契机,启蒙学生工程意识
        4.4.4 模仿设计从做中学,培养学生工程技能
    4.5 总结
第5章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
    5.1 初二物理教学案例设计
        5.1.1 以《物体的浮与沉》为例
    5.2 初三物理教学案例设计
        5.2.1 以《杠杆》为例
    5.3 总结与反思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6.2.1 加强理论及实践研究,为工程教育渗透奠定基础
        6.2.2 合理规划教师培训,保障工程教育开展的有效性
        6.2.3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搭建工程教育课外活动平台
        6.2.4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工程教育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学生物理学习情况和工程素养储备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学习困难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3.2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3.3 韦纳的成败归因学说
    3.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初三电学学习困难的原因调查
    4.1 调查目的
    4.2 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4.3 针对教师的问卷调查
第五章 初中电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初探
    5.1 物理学科特点的因素
    5.2 学习者方面的原因
    5.3 教师方面的因素
第六章 转化物理学习困难的策略
    6.1 根据电学内容的特点提出转化物理学习困难的策略
    6.2 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改变电学学习困难
    6.3 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
第7 章 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初三电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初三电学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问题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意识的要求
        1.1.2 初中化学教学的迫切需要
        1.1.3 教育部对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设计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访谈法
2 理论概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问题
        2.1.2 化学问题
        2.1.3 问题链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支架式教学理论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4 “五何”问题设计理论
3 初中化学问题链教学案例的开发
    3.1 问题链教学案例的设计
        3.1.1 问题链设计的原则
        3.1.2 问题链的类型
        3.1.3 问题链的设计过程
        3.1.4 教学活动的设计
    3.2 问题链教学的课堂实施
        3.2.1 课前准备
        3.2.2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3.3 问题链教学案例的反思、评估、优化
4 问题链教学的实践研究
    4.1 研究方案
        4.1.1 研究目的和内容
        4.1.2 研究对象和时间
        4.1.3 研究工具
        4.1.4 实施过程
    4.2 教学案例及分析
        4.2.1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问题链教学设计及分析
        4.2.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问题链教学设计及分析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化学成绩对比分析
        4.3.2 问题链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3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4.3.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4.4 问题链教学的建议
        4.4.1 以学生为中心,发展思维提高能力为目标
        4.4.2 问题链设计的最佳提问点
        4.4.3 问题链类型、呈现方式多样化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问题链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Ⅱ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Ⅲ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9)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电学前概念认知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前概念
        2.1.2 教师认知
        2.1.3 概念转变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2.2.2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第3章 师范专业教材中有关前概念及转变策略的调查研究
    3.1 教材中关于前概念的文本分析
    3.2 教材中关于概念转变策略的文本分析
第4章 教师对学生电学前概念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
    4.1 认知情况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4.1.1 预测问卷的设计与施测
        4.1.2 预测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4.1.3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施测
        4.1.4 正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4.2 对学生电学前概念获知途径访谈的设计与分析
        4.2.1 预测访谈的设计与施测
        4.2.2 预测访谈的归纳与分析
        4.2.3 正式访谈的形成与施测
        4.2.5 正式访谈的归纳与分析
第5章 对教师概念转变策略掌握及运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5.1 对教师概念转变策略掌握情况访谈设计与分析
        5.1.1 预测访谈的设计与分析
        5.1.2 正式访谈的形成与施测
        5.1.3 对教师概念转变策略掌握情况的归纳与分析
    5.2 对教师概念转变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5.2.1 调查实施
        5.2.2 对教师概念转变策略运用情况的归纳与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4本教材中关于前概念部分的文本分析
    附录2 14本教材中关于概念转变策略部分的文本分析
    附录3 预测问卷
    附录4 正式问卷
    附录5 教师预测访谈内容翻录
    附录6 教师正式访谈内容翻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初三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研究 ——以长春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依据
    2.1 学习兴趣
    2.2 学习兴趣分类
    2.3 学习兴趣发展特征
    2.4 物理学习兴趣的表现
    2.5 影响物理学习兴趣的因素
第三章 初三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与分析
    3.1 学生问卷调查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1.2 调查问卷地实施
        3.1.3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3.2 学生访谈调查
        3.2.1 访谈对象的选取与内容地设计
        3.2.2 访谈记录
        3.2.3 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章 初三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4.1 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兴趣
        4.1.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4.1.2 问题设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2 增强学生的学习投入
        4.2.1 发挥物理实验的激趣作用
        4.2.2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4.2.3 恰当地应用多种评价手段
    4.3 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4.3.1 深化物理概念的区别、联系
        4.3.2 应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体系
    4.4 密切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4.4.1 让物理走进生活
        4.4.2 渗透前沿物理应用
        4.4.3 布置生活化物理作业
第五章 策略实施效果的后测与分析
    5.1 后测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5.2 后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5.3 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的行为表现
    5.4 结论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测量小灯泡电阻》导学案
致谢

四、初三物理演示实验典型题分析与能力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D]. 张应华. 西南大学, 2021
  • [2]“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宜宾市叙州区二中为例[D]. 赖进芬.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研究与实践[D]. 刘加.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4]初中物理开放性问题的研究[D]. 王业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基于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策略探讨[D]. 张健. 扬州大学, 2020(05)
  • [6]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 宋云云. 扬州大学, 2020(05)
  • [7]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学习困难探究[D]. 郑傲.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问题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周桥艳. 西南大学, 2020(01)
  • [9]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电学前概念认知的调查研究[D]. 彭叶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初三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研究 ——以长春市某中学为例[D]. 张爽.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三年级物理示范实验典型问题分析与能力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