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计算机告别科幻时代

DNA计算机告别科幻时代

一、DNA计算机告别科幻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冷冰冰[1](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代华东[2](2013)在《NBIC会聚技术风险及其规避研究》文中指出会聚技术是人类梦想改变未来世界的新兴技术群,其能显着提高生命质量,提升和扩展人的能力,提高社会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但会聚技术并非“万能技术”、“完美技术”,其后果的不确定性会带来诸多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风险、个体生存风险和社会存在风险三个方面。从“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出发,探讨出会聚技术风险可能产生于五种对应层面。技术与科学层面:认知科学的不确定性设定了风险前提,认知科学与技术会聚的复杂性增加了风险生成;技术与技术层面:纳米、生物、信息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直接诱发风险,技术与技术融合的排斥性、非耦合性是风险的主要来源;技术与自然层面:会聚技术超越自然引发进化失衡,技术消解自然与自然的反作用激化生态风险;技术与人层面:技术对主体的筛选制造了潜在的不公,超速发展的技术对人类滞后的心理构成了僭越;技术与社会层面:社会的多元利益诉求为会聚技术埋下风险的种子,会聚技术对社会伦理产生负效应。规避会聚技术风险是必要和可能的。规避的原则包括:尊重自然、发展人类福祉、预防为主、配套ELSI(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研究先行。将会聚技术风险的规避视为一个动态过程,具体的策略设想包括:构建跨学科、跨层次的ELSI先行研究平台;建立会聚技术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预防体系;强化会聚技术参与主体的规避责任。

邓爱华,刘俊[3](2012)在《纳米和你有什么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策划人语1959年,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大胆提出设想:"如果有一天可以按照人的意志安排一个个原子的话,那将会产生怎样的奇迹?"而今,因纳米科技而产生的奇迹不仅在不断发生,并且纳米带给人类生活的震憾,丝毫不逊于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力,并且将更深刻、更广泛、更持久。科学家们认为,纳米不仅小得可爱,而且威力无比、很有力量。它将会带来21

张宁[4](2005)在《IT产品设计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大多数产品的技术、制造、市场和分销的逐步同化,设计正慢慢成为进行产品划分的唯一附加价值,并促使产品参与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作为工业设计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的产品设计,在整个企业设计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产品作为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最后成果,直接面对市场,能否对消费者形成足够吸引力,让他体验到产品所带来的特性价值,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中国IT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生产能力,还包括更上一层的设计能力,实现“DESIGN IN CHINA”。伴随着消费者强调自我和个性,市场日益转向多样化、细分化、复杂化。产品除了满足消费者基本的功能性需求外,还必须满足消费者视觉、心理上的感受,产品的竞争对象已由“物”过渡到了“精神”的层面,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审美与人性化的关怀。因此,产品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设计“美丽的外壳”,还需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追求,且使用舒适,亲切宜人。随着市场的逐渐完善,产品设计作为一个竞争手段,一项资源与战略手段而存在。在企业的运作中,工业设计扮演了联结技术与市场的桥梁的角色: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发明转化为可在市场销售的商品,即使之形式化,成为“艺术与科学的桥梁”,通过工业设计突出自身的品牌。在商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通过工业设计使那些在技术、质量和价格上相差无几的商品拉开了档次和差距,突出自己的特点,使之与企业理念相结合。本文从当前IT产品的结构特点、发展的技术趋势与设计趋势入手,对多个国际知名IT企业的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的分析、比较,充分说明了设计能够让IT产品有效的打动消费者,造就成功IT品牌。同时通过对我国IT设计与制造业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进行深入的剖析,试图从市场、设计师以及我国的设计文化与设计教育等几方面,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IT设计之路。

云帆[5](2001)在《网络世界 数字世界——2000年电子世界鸟瞰》文中研究说明 当我们告别20世纪,跨入新世纪元年的时候,回眸渐渐远去的一百年,环顾身边的世界,我们感受这个世纪最大的特征是:电子学的诞生(1906年)与长足发展;计算机的出现(1948年)与突飞猛进;光通信系统的面世(1977年)与迅速普及;因特网的孕育(60年代美国国防部的阿帕网)与飞速扩展(始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信息科学技术成为本世纪科学技术最耀眼的亮点,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在这世纪之交,新名词层出不穷:信息高速公路、信息社会、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新经济、后PC时代、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注意力经济、移动信息社会、零距离经济……这些新名词、新观念,都离

颜世宗[6](2000)在《DNA计算机告别科幻时代》文中研究表明

二、DNA计算机告别科幻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NA计算机告别科幻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2.2.2 研究成果匮乏
        2.2.3 研究内容简述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2.4 小结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3.2.4 小结
    3.3 SciAm文本分析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3.3.2 标题和导语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5.2.1 社会评论家
        5.2.2 科普教师
        5.2.3 科技倡导者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5.2.5 文学家
        5.2.6 寓趣者
        5.2.7 小结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5.3.3 小结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5.4.1 兴奋与惊讶
        5.4.2 强调和召唤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5.4.4 分析与小结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6.1“模因”的内涵
    6.2 编译目的模因
        6.2.1 寓趣
        6.2.2 求近
        6.2.3 通俗化
        6.2.4 开启对话
        6.2.5 引导评价
        6.2.6 政治守门
    6.3 编译手段模因
        6.3.1 译写
        6.3.2 改译
        6.3.3 改写
        6.3.4 减译和删译
    6.4 编译位置模因
        6.4.1 段首:预设点
        6.4.2 分散:传意焦点
        6.4.3 段末:主题意义
    6.5 积极修辞模因
        6.5.1 摹声
        6.5.2 拟人
        6.5.3 映衬
        6.5.4 譬喻
        6.5.5 辞趣
        6.5.6 仿拟
        6.5.7 呼告
        6.5.8 对偶
        6.5.9 概数
        6.5.10 设问
        6.5.11 感叹
第七章 结论
    7.1 内容总结
    7.2 局限与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2)NBIC会聚技术风险及其规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1 当今世界新兴技术发展的焦点
        2 攀登思想高峰的难得机遇
    (二) 以 NBIC 会聚技术及其风险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2 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四) 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 NBIC 会聚技术概述
    (一) NBIC 会聚技术的概念
        1 会聚技术概念的缘起
        2 “会聚技术”与“聚合科技”辨析
    (二) NBIC 会聚技术的内涵与构成
        1 会聚技术的内涵
        2 会聚技术的构成
    (三) NBIC 会聚技术的基本价值
        1 未来技术发展的必然
        2 人类进步的正义追求
    (四) NBIC 会聚技术的潜在风险
        1 一般技术风险
        2 会聚技术风险
二、 NBIC 会聚技术风险的现象表征
    (一) 自然环境风险
        1 人工自然向“机器”自然的转化
        2 丧失“自然性”的自然
        3 “高智人”独霸的地球
    (二) 个体生存风险
        1 人性的纯技术指向
        2 没有秘密的透明人
        3 物种的确定性交替
    (三) 社会存在风险
        1 多样性的消减
        2 现有社会伦理的崩解
        3 “原始”与“现代”的对立
三、 NBIC 会聚技术风险的形成分析
    (一) 风险的相关对象
        1 理论科学与实践技术
        2 作为发明者和使用者的主体人
        3 天然自然与附着会聚技术特征的现实社会
    (二) 会聚技术风险的形成分析
        1 技术—科学:认知科学、科技会聚的不确定性
        2 技术—技术:技术的不确定性与技术融合的复杂性
        3 技术—自然:自然失衡与生态风险
        4 技术—人:技术筛选和心理僭越
        5 技术—社会:多元利益诉求和伦理负效应
四、 NBIC 会聚技术风险的规避原则
    (一) 尊重自然的原则
    (二) 发展人类福祉的原则
    (三) 预防为主的原则
    (四) ELSI 研究先行的原则
五、 NBIC 会聚技术风险的规避策略
    (一) 构建跨学科、跨层次的 ELSI 先行研究平台
        1 建立 ELSI 先行研究平台的必要性
        2 会聚技术的多领域性与跨学科性
        3 ELSI 研究的对象分属不同层次
    (二) 加强会聚技术的风险评估与预防
        1 建立会聚技术的风险评估体系
        2 建立会聚技术的风险预防体系
        3 风险评估体系与风险预防体系的公共政策
    (三) 强化会聚技术参与主体的规避责任
        1 技术的创造群体:科研人员和生产人员
        2 技术的推广群体:企业、技术推广人员
        3 技术的使用群体:普通消费者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纳米和你有什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纳米“生物炸弹”直击病灶
“芯片上的实验室”守护食品安全
纳米计算机:真实的“科幻”
纳米机器人:未来的体内医生?
纳米房子住着挺美
纳米衣服不用洗
纳米汽车超省油

(4)IT产品设计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3.1 促进科学理论的基础研究
        1.3.2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收集整理法
        1.4.2 范例法
        1.4.3 比较分析法
        1.4.4 系统方法
第二章 IT产品的基本发展方向
    2.1 计算机发展的过去与未来
    2.2 扑朔迷离的芯片技术影响着IT的造型
        2.2.1 现在是用沙子制作芯片
        2.2.2 困难重重的光子计算机
        2.2.3 量子计算机:原子尺寸的超高速计算
        2.2.4 碳纳米管:最有希望的下一代计算机
        2.2.5 前景暗淡的超导计算机
        2.2.6 生物计算机:生命科学与计算科学的结合
第三章 IT产品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3.1 ID是设计的灵魂
    3.2 IT各大品牌设计之 ID理念
        3.2.1 SONY——“VAIO”彰显个性的系列标志
        3.2.2 华硕 ASUS缔造工艺之美
        3.2.3 BenQ:享受快乐科技
        3.2.4 IBM:成熟内敛的商务品牌
        3.2.5 苹果:为富有创意的人们设计的计算机
    3.3 IT设计的风格与材料趋势
        3.3.1 设计风格
        3.3.2 复古趋势
        3.3.3 新自然主义
        3.3.4 塑胶的复苏
        3.3.5 色彩趋势
第四章 我国IT产品造型设计现状与问题
    4.1 我国IT产品设计的差距
        4.1.1 缺乏独特的品牌个性
        4.1.2 缺少设计的制造业虽然“多子”却无缘多福
        4.1.3 本地化人才的全球化
    4.2 中国的IT工业设计的苏醒
第五章 IT产品设计在需求中成长
    5.1 市场竞争促使设计的成长
    5.2 市场对工业设计的要求
    5.3 工业设计的具体实施阶段
        5.3.1 设计流程
        5.3.2 设计师的自我定位
    5.4 IT设计文化和环境的培育
        5.4.1 对设计领域、内容、方向拓展视野
        5.4.2 设计意识的重要性将日益显现
        5.4.3 IT设计将更多表达日常生活多样性和细微含义的形态
        5.4.4 环境问题要求重视人类、社会、环境的彼此和谐
    5.5 IT设计的成熟需要发展设计教育
参考书目
致谢

四、DNA计算机告别科幻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2]NBIC会聚技术风险及其规避研究[D]. 代华东.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2013(10)
  • [3]纳米和你有什么关系?[J]. 邓爱华,刘俊. 科技潮, 2012(07)
  • [4]IT产品设计发展趋势研究[D]. 张宁.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5)
  • [5]网络世界 数字世界——2000年电子世界鸟瞰[J]. 云帆. 电子世界, 2001(01)
  • [6]DNA计算机告别科幻时代[J]. 颜世宗. 电子科技, 2000(06)

标签:;  ;  ;  ;  ;  

DNA计算机告别科幻时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