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环二期分隔带排水问题及方案设计

上外环二期分隔带排水问题及方案设计

一、关于上海市外环线二期工程分隔带排水问题及方案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朱攀[1](2020)在《城市快速环路设计研究 ——以呼市三环快速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缓解日趋增加的城市交通压力,保护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的交通顺畅,保障城市内中、长距离的快速交通高效运转,合理过渡城市内外交通转换,目前国内各大中型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城市快速环路的建设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确定快速环路的规模、如何进行廊道布置,选择哪种快速环路构建型式,快速环路节点立交型式如何选择,出入口如何进行布置等等,成为了快速环路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因此,开展城市快速环路设计研究非常有必要。首先,本论文论述了城市快速环路的来源,详细回顾了快速环路在国内外主要城市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快速环路在城市道路网体系中的核心功能,研究快速环路的交通特性和廊道布置原则。然后,论文对快速环路的建设规模的确定做出了总结,对快速环路的构建型式做出了分类,并分析各类型构建型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从行驶安全和通行能力角度,分析了快速环路车道数及车道宽度,为提升快速环路的公共利益,提出了归纳了六种BRT设置方法。再者,论文总结了四种快速环路节点立交常见选型,分析其优缺点,并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研究出入口设置的原则,给出最小间距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最后,结合呼和浩特市特点和背景,开展了呼市三环快速路设计研究。

张丽佳[2](2020)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机动车交通量持续增长,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在时间及范围上进一步延扩,常发性拥堵地区逐渐向外扩展。常态下交通需求已愈发难以满足,内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又增加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固和可持续发展。又因其极易遭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更需提高治理水平,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交通系统韧性测度方法及韧性提升措施对进一步推进我国韧性城市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指引意义。针对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频发的现状,本文通过回顾并分类研究国际道路交通系统韧性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首先阐述韧性这一新兴理论的概念源起、韧性理论研究的视角转变,进而阐释学者们对于道路交通系统韧性理论的差异化研究。其次,在此基础上梳理并总结道路交通系统韧性研究的量化测度方案,并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由不同视角切入,关注同行研究者对于韧性提升措施的相关研究。借鉴前人经验,本文基于城市暴雨强度公式、SWMM雨洪模型、芝加哥降雨过程线模型、以及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分析功能,提出一种模拟由短时间内强降水引发的城市积水过程的方案。选取上海市内涝灾害严重的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该方法对城区内两种重现期暴雨内涝情景下积水深度予以模拟。其后,本文根据上述模拟结果以具有时间依赖度的韧性测度模型评价上海市3条模拟路段韧性值,基于此,等距离分级法划分韧性度层级以评估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恢复能力。结果显示,该模型简单高效,结果准确,具有可操作性。最后,我们将依据评价结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韧性提升政策性建议。本文研究有望为交通系统性能评估及其管理工作提供全新的见解和工具,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暴雨内涝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借鉴及参考价值,为我国未来建设中所亟需的基于韧性理论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总体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并为道路交通系统的韧性研究提供些许新思路。

郭磊贤[3](2018)在《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放任增长”或“限规模、疏人口”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但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指引作用有限。本文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密度”和“设施”作为调节聚落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聚落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文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聚落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聚落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文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史玉金[4](2018)在《上海地区地面沉降新特征及对重大市政设施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具有厚度为150-350m的第四纪沉积物,包含五个主要承压含水层和11个100m以浅的工程地质层。长期的地下水采灌和工程建设活动诱发的地面沉降是上海市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引起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道路、跨江大桥等重大基础工程设施不均匀变形,严重威胁到城市生命线安全。本文基于作者长期工作中参与现场监测获得的数据,结合原位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探讨了上海地面沉降的时空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以上海市轨道交通、高架道路和跨江大桥等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区域地面沉降对重大基础工程设施运营安全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获得了上海市地面沉降时空分布新特征:地面沉降整体减缓但不均匀沉降显着、深部土体膨胀而浅层不均匀压缩。1999年前后,承压含水层水位经历了从下降到上升的过程,除第四含水层外,其他承压含水层的变形与水位的升降一致,第四承压含水层1999年后持续压缩,2009年后开始膨胀,地面沉降整体减缓。随着深层土体从压缩转为膨胀,上海市全市地面沉降控制在6mm范围以内。受岩土工程活动的影响,浅部土层持续压缩,中心城区不均匀沉降比较严重。基坑工程诱发的不均匀沉降中,开挖卸荷影响1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减压降水最大影响范围超过10倍开挖深度。(2)在综合分析轨道交通结构纵向弯曲变形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曲率半径和相对变曲双指标评估其安全运营状态。由于地面沉降的累积效应,导致不同时期修建的轨道交通出现全线沉降、局部隆起、部分隆起和全线隆起现象,累积沉降或隆起量与建成时间紧密相关。随着深部土体膨胀、地面沉降整体减缓特征出现,沉降累积量逐渐减小,轨道交通整体上浮,但上浮量较小。由于浅层持续不均匀压缩,轨道交通结构局部纵向完全变形明显。采用曲率半径或相对变曲中任一单一指标来评估可能会误判其严重程度,因此建议采用两个指标综合分析。(3)获得了不同地质分区和不同基础形式下城市道路随地层变形的规律。受区域地面沉降的影响,上海中环线在地面沉降期间全线下沉,部分高架道路在深部土体膨胀特征出现后隆起。中环线的变形与其基础形式和所处的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地面道路的沉降与邻近地面沉降接近。高架道路的变形发展趋势与高架桩端以下土体的压缩和膨胀趋势一致。由于桩端的刺入,高架的沉降量略大于桩端以下土体的压缩量。高架的隆起主要受深部地层变形的影响,地面道路的沉降受深部地层变形和工程建设活动的综合影响。(4)在获得跨江大桥长期沉降特性的基础上,阐明了区域地下水采灌引起跨江大桥长期差异沉降的原因。深部地层压缩期间,大桥桥墩沉降呈线性增加,浦西桥墩沉降明显大于浦东桥墩,最大差异沉降达到225mm。地面沉降新特征出现后,大桥桥墩的沉降相对较小,但仍呈现出浦西桥墩沉降大于浦东桥墩沉降的特点。深部地下水的区域性差异采灌诱发的深部地层不均匀变形是导致大桥桥墩出现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戴逸清[5](2016)在《基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道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Low-Impact Development (LID),引入国内后称为“低冲击发展”、“低影响开发”、“低冲击开发”,是新兴的城市规划与开发概念。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小径流(包括峰值和径流总量),提高渗透面积,补充地下水和提升水质。LID道路具有优越的水文性质,对缓解城市内涝、净化道路径流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将是今后道路建设的趋势和主流。目前LID道路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纷纷开始试点,初期一些工程陆续完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总结目前的研究和实体工程成果,提出更合适的LID道路结构、设计方法、计算模型,对于进一步推广LID道路,建设“海绵城市”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重大工程意义。本文研究LID道路已有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总结了道路工程中可以使用的LID设施,分析各种设施的作用机理、水力学性质,提出完整的LID道路设计、计算、评价方法,指导了实体工程。首先,本文结合国内外的工程实践以及研究成果,阐述低冲击模式的定义、内涵以及包括生物滞留池、植被洼地、工程渗透土、渗透管涵等在内的具体结构形式和作用机理。总结目前LID措施的研究成果。其次,本文研究了排水路面的产汇流机制,分析了降雨情况下的汇流特性以及这种环境下透水路面的蓄水能力和对径流峰值的延缓效果。划分了LID道路排水的各个模块,确认个模块的基本功能,分析研究各种LID道路设施模块的水力学性质。然后综合设计了包括排水路面、植被渗流带、生物滞留池在内的道路结构。基于蓄水功能、净化功能和防止堵塞设计了植被渗滤带的横断面。最后,基于各种LID道路设施的水力学性质,建立了合理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对LID道路系统水力学性能的预测模型与方法,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模块化、标准化该评价方法,指导设计、评价试验段。

顾超[6](2013)在《长清路改建工程桥梁结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长清路工程系改建工程,现场既有地下管线、构筑物情况复杂。该文着重介绍了桥梁结构设计过程中,对管线的避让及其保护措施,以及对外环线分隔带内原有承台的充分利用,可供同行参考。

谷晓旭[7](2012)在《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关键技术指标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田园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之一,与其它生态理念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不但体现了现代综合生态观,又符合城市发展的趋势,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理想生活需求。陕西省西咸新区所提出的建设“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和长远目标,不同于传统城市规划,其道路景观规划理念亦不同于传统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理念。此外,目前先进生态城市对道路环境景观的建设指标研究较少,且建设标准与传统城市、乡村道路建设标准有所不同。从景观层面分析,传统城市道路设计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较多,且绿地率指标被肆意侵占,交通噪音指标未纳入相关规范或指南中。因此,针对传统城市道路景观环保设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本文从道路横断面设计、景观绿化设计、生态技术、投资经营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切实提出田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标准、价值、策略,相关设计指标以及改造措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符合现代田园城市发展趋势及满足人们对田园城市的物质及精神追求,让道路建筑成为一种艺术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实例解析、比较分析法、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现代田园城市道路的特点对景观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比分析澳洲堪培拉、张家港等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概念及核心价值体系;明确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目的、道路景观特点及内涵。2、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从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生态效益、游憩功能、彩色树种科学配置、文化元素、规模、成本和营销等多方面进行详细而深入研究;重点分析道路横断面、路侧停车场、道路交叉口、道路管网、道路绿带、道路交通噪音、道路景观等多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现代田园城市道路的改善措施。此外,基于SWOT分析法提出泾河新城现代田园城市初级构想。3、研究基于景观的现代田园城市的横断面指标,提出横断面、交叉口、排水、绿带设计指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4、在分析我国环保降噪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监测调查数据,研究城市交通噪音规律,提出现代田园城市道路噪声及生态环保技术设计指标,以及道路植物规划理念和植物规划设计要求。5、从人性化角度分析城市道路设施存在问题,研究国内外慢行服务设施规划现状,提出现代田园城市人性化公共设施的关键指标、慢行系统的规划及指标,道路历史保护与文化建设指标。本文研究成果适用于现代田园城市、低碳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各先进生态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新建及改造提升设计,均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此外,为道路景观建设的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新益的观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孙奎利[8](2012)在《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文中认为绿道理念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并成功的运用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世界着名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当中。随着全球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效应加剧等一系列的城市病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享有城镇化产生的利好成果的同时,将其负面效应最小化,是城市规划决策者、管理者、参与者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绿道作为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在低碳、环保生活理念引导下,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已然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2010年,随着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辖区九大城市掀起了绿道建设的热潮。自此,广东率全国风气之先,拉开了我国大规模绿道建设的序幕。对天津而言,伴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津滨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天津在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然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与此同时,天津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包括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建设在内的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天津城市建设也遇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要求更为凸显,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土地开发强度大,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严重不足,群众亲近自然的需求日渐强烈等。为了构建天津市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天津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促进天津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天津生态城市的建设,就此本文展开了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的研究。本文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将论文分为六个章节进行论述。首先,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缺失、绿道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天津生态城市建设四个方面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并简要说明了绿道建设在构建天津生态系统网络,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针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道系统规划在规划目标、依据、层次、内容及建设实践等方面的异同点分析,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向绿道系统规划的转变缘由及绿道规划的相关理论依据,同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第三,立足环津四市的研究视角,针对天津与北京、廊坊、沧州、唐山等相邻周边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市域绿道的构建达到优化天津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和结构的目的。同时,针对市域绿道的属性特征、概念、分类进行详细分析和界定,并根据绿道的属性特征,将天津市域绿道划分为运河型、交通型、湿地型、产业型四大类。在综合考虑市域范围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河流湿地、交通及城镇布局等资源要素的基础上,基于天津市域现状地理空间,结合天津各区县绿地系统和绿道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直接叠加法中的空间叠加法(overlay),辅以多因子评价以及德尔菲专家评分法,对市域绿道选线的空间适宜度进行定量分析,在绿道选线模型引导下提出了天津市域范围由5条主线、7条连接线、30条支线和3800平方公里的绿化缓冲区构成的天津市域绿道总体规划布局,并针对城际交界绿道、运河文化绿道、交通链接绿道、海岸旅游绿道、湿地联络绿道五条市域绿道主线的特点、线路走向、线路长度及服务人口进行详细说明。第四,综合分析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依据天津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布局、环外地区发展现状、郊野公园规划选址、外环线交通流量、居民出行范围及相关规划等七个方面发生的变化,在外环线绿带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外绿带的设计构想。同时在环城游憩带理论指导下,结合环外地区的现状土地利用、环外组团布局、河流水系分布、郊野公园选址等资源要素条件,界定并分析了环外绿道的概念及规划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外绿道总体规划布局。第五,以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洽互适性作为切入点,综合分析天津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及城市多模式出行方式存在问题,提出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规划策略。同时,针对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与换乘接驳问题,提出了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规划模式,以期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缓解最后一公里出行矛盾。最后,为了更好完善优化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的研究,作者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道建设相结合、组织编制环渤海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建议。

朱兆芳,张欣红[9](2011)在《二十世纪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回眸,二十一世纪城市快速路的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全国大城市在新一轮快速路建设高潮中开展快速路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和谐社会"、"公交优先、""以人为本"、"环保节能"这是对快速路设计的要求,本文从二十世纪大城市建设快速路历程的回眸、总吉了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的经验与教训;重点介绍了本世纪三大直辖市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发展以及2009年10月颁布的《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的主要特点,最后提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几点展望,供同行参考。

朱兆芳,张欣红[10](2011)在《二十世纪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回眸,二十一世纪城市快速路的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全国大城市在新一轮快速路建设高潮中开展快速路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和谐社会"、"公交优先、""以人为本"、这是对快速路设计的要求,从二十世纪大城市建设快速路历程的回眸,总结了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的经验与教训;重点介绍了本世纪三大直辖市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发展以及2009年10月颁布的《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几点展望,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二、关于上海市外环线二期工程分隔带排水问题及方案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上海市外环线二期工程分隔带排水问题及方案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快速环路设计研究 ——以呼市三环快速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快速环路功能特点研究
    2.1 国内外典型实例分析
        2.1.1 国外快速环路实例
        2.1.2 国内快速环路案例
        2.1.3 经验总结
    2.2 快速环路特点与功能
        2.2.1 快速环路特点分析
        2.2.2 快速环路功能解析
    2.3 快速环路廊道选择要求
第三章 快速环路构建型式研究
    3.1 快速环路规模研究
    3.2 快速环路的构建型式
    3.3 快速环路的车道设置研究
        3.3.1 快速环路的车道数
        3.3.2 快速环路的车道宽度
        3.3.3 快速环路的设计车速
    3.4 快速环路BRT设置研究
        3.4.1 地面式快速环路BRT体系
        3.4.2 高架式快速环路BRT体系
第四章 快速环路节点布置研究
    4.1 城市快速环路立交型式研究
        4.1.1 立交与快速环路及路网的关系
        4.1.2 合理进行功能定位,区分枢纽立交和一般立交
        4.1.3 快转快节点应有利于对内保护、对外发散
        4.1.4 四类主要立交型式优缺点分析及总结
    4.2 城市快速环路出入口研究
        4.2.1 快速环路出入口设置原则
        4.2.2 出入口最小间距
第五章 呼市三环快速路建设研究
    5.1 三环快速路建设的必要性
        5.1.1 三环快速路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的功能定位
        5.1.2 三环快速路在快速路系统中的功能定位
        5.1.3 三环快速路与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的关系
    5.2 三环快速路廊道研究
    5.3 三环快速路构建型式研究
        5.3.1 三环快速路对呼市快速路网的重构
        5.3.2 三环快速路的交通廊道共享
        5.3.3 三环快速路的BRT专用通道
        5.3.4 三环快速路景观生态兼顾
        5.3.5 三环快速路BIM创新节能
    5.4 三环快速路横断面设置研究
    5.5 三环快速路立交方案研究
        5.5.1 三环快速路立交研究概述
        5.5.2 三环快速路立交详细方案研究
        5.5.3 三环快速路立交匝道布置研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理论分析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内涝灾害成因及其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2.2.1 内涝灾害原因分析
        2.2.2 内涝灾害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2.3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韧性及其相关概念
        2.3.1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韧性的定义
        2.3.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韧性相关概念
        2.3.3 造成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韧性差的原因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模型构建
    3.1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模型构建原则
    3.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模型构建流程
    3.3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的概念
    3.4 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评估框架
        3.4.1 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评估指标的选取
        3.4.2 研究区典型降水情景构建
        3.4.3 研究区暴雨内涝模型构建
        3.4.4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框架的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1.1 上海市地理环境概况
        4.1.2 上海市城市化进程情况
    4.2 数据基础
        4.2.1 上海市道路交通网络相关数据
        4.2.2 上海市内涝易发路段相关数据
        4.2.3 上海市中心城区降水数据
        4.2.4 上海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数据
    4.3 韧性测度指标量化分析
        4.3.1 模拟结果分析
        4.3.2 韧性测度分析
        4.3.3 政策性建议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影响因素打分表
附录B 上海市选定降水数据详情
附录C 上海市3条模拟路段韧性值测算详情
附录D 上海市雨量代表站概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1.2.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1.2.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1.3 研究面临的若干理论瓶颈
        1.3.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1.3.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1.3.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1.3.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1.3.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1.3.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1.4 研究纲领要点
        1.4.1 突破“质量”认识论
        1.4.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1.4.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1.4.4 引入“治理”因素
    1.5 研究对象
        1.5.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1.5.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1.5.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1.6 研究问题、方法与难点
        1.6.1 科学问题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难点
    1.7 篇章结构
第2章 理论框架
    2.1 核心变量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2.1.3 密度与设施
    2.2 “质量”认识论与空间测度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2.3 基于“密度-设施”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
        2.3.1 模型前提假设
        2.3.2 起始: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2.3.3 过程: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2.3.4 结果:形成阶段性形态结构
    2.4 小结:经由“密度-设施”关系透视研究对象
第3章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密度-设施”分布规律及特征分异
    3.1 “密度-设施”总体治理状况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3.2 “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3.3 特征分异与模式聚类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3.3.3 初步解释
    3.4 小结:寻找塑造“密度-设施”分布状况的历史线索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聚落空间“密度-设施”演化与治理进程
    4.1 研究语境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4.2 时空范围与素材
        4.2.1 历史时期划分
        4.2.2 空间层次界定
        4.2.3 主要文献材料
    4.3 基于“密度-设施”关系的空间演进过程(1946-)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建国初时势(1946-1957)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
    4.4 过程特征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4.4.3 较显着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4.5 小结:待验证的“密度-设施”空间波动特征
第5章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
    5.1 技术思路
        5.1.1 基本原理
        5.1.2 测度分析方法
        5.1.3 数据来源
    5.2 验证“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1990-2010)
        5.2.1 上海市域部分
        5.2.2 苏州市域部分
        5.2.3 沪苏走廊地区
    5.3 波动进程中各类空间的“密度-设施”变化及比较
        5.3.1 各级居民点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5.4 小结:外围地区是现阶段上海-苏州地区的过密空间
第6章 外围地区空间过密化成因与“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应对
    6.1 边界外侧成为政府主导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定居的集中地带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6.3 外围地区修复“密度-设施”关系的自主实践
        6.3.1 地方设施服务治理难点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6.4 评价与启示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6.5 小结:以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密度-设施”优化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空间发展机制及质量提升对策
    7.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
        7.1.1 空间演化与治理的过程逻辑
        7.1.2 成绩和经验
        7.1.3 牺牲和代价
    7.2 对长期空间过密化机制的初步解释
        7.2.1 城市化规律的客观作用
        7.2.2 城市发展理念的长期影响
        7.2.3 区域治理结构的扰动变化
        7.2.4 空间开发模式的深刻塑造
    7.3 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7.3.1 基本判断
        7.3.2 对策建议
        7.3.3 空间框架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
    8.3 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交通设施与医疗设施资料来源
附录B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交通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C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D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及与乡、镇、街道行政边界的比较
附录E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人口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F 调研访谈受访者名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上海地区地面沉降新特征及对重大市政设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地面沉降研究概况
        1.2.2 地面沉降对工程结构影响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上海市地面沉降的最新发展特征与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地质环境
        2.2.1 工程地质
        2.2.2 水文地质
    2.3 地面沉降发展特征与分布规律
    2.4 地层变形的特征与规律
    2.5 深部地下水抽灌引发地层变形的规律
    2.6 深基坑减压降水引发地层变形的规律
        2.6.1 现场试验工程概况
        2.6.2 测量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市地面沉降对轨道交通安全影响
    3.1 引言
    3.2 上海市轨道交通变形现状及原因分析
        3.2.1 轨道交通变形现状
        3.2.2 轨道交通变形原因分析
    3.3 区域地面沉降对轨道交通1-4号线安全影响
        3.3.1 地铁1-4号线基本情况
        3.3.2 地面沉降引起的隧道长期纵向变形特性
        3.3.3 地面沉降对地铁隧道弯曲变形的影响
    3.4 深基坑减压降水引发的地面沉降对轨道交通安全影响
        3.4.1 某基坑工程施工对轨道交通8号线变形的影响
        3.4.2 地面沉降与轨道交通变形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地面沉降对高架道路安全影响
    4.1 引言
    4.2 上海市高架道路变形现状
    4.3 区域地面沉降对中环线变形影响
        4.3.1 中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
        4.3.2 高架沉降监测分析
        4.3.3 区域地面沉降对高架道路变形影响原因和机理分析
    4.4 深基坑减压降水引发的地面沉降对高架道路安全影响
        4.4.1 某基坑工程施工对3号线高架变形影响
        4.4.2 长江西路越江隧道浦西工作井深基坑工程对高架变形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市地面沉降对跨江大桥安全影响
    5.1 引言
    5.2 上海市跨江大桥现状
        5.2.1 跨黄浦江大桥
        5.2.2 跨长江大桥
    5.3 上海市跨江大桥变形现状
        5.3.1 南浦大桥
        5.3.2 杨浦大桥
        5.3.3 卢浦大桥
    5.4 区域地面沉降对南浦大桥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5.4.1 地质条件
        5.4.2 基础型式
        5.4.3 地下水开采与回灌
        5.4.4 讨论与分析
    5.5 区域地面沉降对南浦大桥变形影响机理分析
        5.5.1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5.5.2 地下水开采及水位时空分布
        5.5.3 区域地面沉降特征
        5.5.4 桥址土层分层沉降
        5.5.5 讨论与分析
    5.6 深基坑降排承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对南浦大桥安全影响
        5.6.1 地铁南浦大桥站基坑施工对大桥变形的影响
        5.6.2 董家渡隧道修复工程对大桥变形的影响
        5.6.3 讨论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基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道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LID道路理念与方法
    2.1 低冲击开发道路建设目的
        2.1.1 缓解城市内涝
        2.1.2 滞留径流污染
        2.1.3 其他
    2.2 技术类型
    2.3 单项措施
        2.3.1 排/透水路面
        2.3.2 路缘石与雨水口
        2.3.3 植草边沟
        2.3.4 工程土与渗管
        2.3.5 溢流口与管网
    2.4 案例
        2.4.1 西雅图SEA Street
        2.4.2 镇江金山湖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ID设施水力学性质
    3.1 降雨参数
    3.2 透水材料渗透性质
    3.3 Ⅰ、Ⅱ型透水路面
        3.3.1 渗透系数
        3.3.2 路面渗流状态
        3.3.3 无径流临界状态分析
        3.3.4 局部径流临界状态分析
    3.4 Ⅲ型透水路面水文性质
    3.5 路缘石
        3.5.1 HEC22建议公式
        3.5.2 侧石开口形状
        3.5.3 流量与侧石开口长度、弗劳德数以及传播宽度关系
        3.5.4 路缘石开口效果评价
    3.6 排水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ID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4.1 公路排水设计
        4.1.1 自由漫流
        4.1.2 孔槽引流
    4.2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4.2.1 排水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4.2.2 密实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4.2.3 密实行车道-分隔带
        4.2.4 排水行车道-分隔带
        4.2.5 路幅与横坡布置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ID道路排水仿真与评价
    5.1 LID仿真主流软件
        5.1.1 概述
        5.1.2 L-THIA-LID
        5.1.3 SWMM
        5.1.4 SWC
        5.1.5 SUSTAIN
        5.1.6 其他
    5.2 软件模块设计
        5.2.1 降雨模块
        5.2.2 路面模块
        5.2.3 积水模块
        5.2.4 渗透模块
        5.2.5 溢流模块
    5.3 计算与结果
        5.3.1 计算流程
        5.3.2 计算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LID道路效果预测与评价
    6.1 排水路面评价算例
        6.1.1 路面状况
        6.1.2 无径流临界状态验算
        6.1.3 局部径流临界状态验算
    6.2 城市LID道路算例
        6.2.1 道路概况
        6.2.2 低冲击开发措施
        6.2.3 基于SWMM的雨水管网评价
        6.2.4 基于本文软件的评价
        6.2.5 项目注意事项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或在投论文

(6)长清路改建工程桥梁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主要技术标准
3 工程地质
4 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情况
5 桥梁结构设计
    5.1 对DN1 800污水管的保护
    5.2 对外环线原有承台的利用
6 结语

(7)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关键技术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研究现状
        1.2.1 国外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1.2.2 国内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1.3 案例简述——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说明
        1.3.1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简介
        1.3.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内涵研究
    2.1 现代田园城市概括
        2.1.1 国外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2.1.2 国内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2.1.3 田园城市发展历程
    2.2 现代田园新城道路景观概念
        2.2.1 道路景观概念
        2.2.2 现代田园新城道路概念
    2.3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特点
    2.4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目的及价值
        2.4.1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目的
        2.4.2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价值
        2.4.3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的实现途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规划与设计基础研究
    3.1 人们对现代田园城市道路需求分析
        3.1.1 调研表格的编制
        3.1.2 结果分析
    3.2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典型问题与改善措施
        3.2.1 国内外先进生态城市指标中关于道路交通的分析
        3.2.2 关于城市道路相关设计的典型问题
        3.2.3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改善措施
    3.3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策划研究
    3.4 泾河新城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的初级构想
        3.4.1 SWOT 分析法
        3.4.2 泾河新城道路景观规划指导思想和定位
        3.4.3 近期与远期目标
        3.4.4 道路景观建设投资规划
        3.4.5 营销策略
        3.4.6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横断面设计控制指标研究
    4.1 国内外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研究
        4.1.1 国内外道路规划设计理念
        4.1.2 国内外道路横断面设计指标对比研究
    4.2 基于景观的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横断面指标研究
        4.2.1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横断面指标设计研究
        4.2.2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指标研究
        4.2.3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指标研究
        4.2.4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绿带设计指标研究
    4.3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实例方案分析及改善建议
        4.3.1 道路横断面设计
        4.3.2 道路交叉口设计
        4.3.3 道路排水设计
        4.3.4 道路绿带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环保关键指标研究
    5.1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噪声控制建议指标
        5.1.1 交通噪音概念及规律
        5.1.2 道路交通噪音污染研究现状
        5.1.3 道路噪声测量分析
        5.1.4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噪声指标研究
    5.2 基于景观的植物规划与生态环保技术运用指标
        5.2.1 现代田园城市植物降噪设计程序
        5.2.2 现代田园城市植物规划
        5.2.3 其他生态节能技术运用的指标
    5.3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环保技术改造实施策略
        5.3.1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噪声防治技术
        5.3.2 道路植物的选择
        5.3.3 生态节能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田园城市道路附属设施的人性化景观设计指标
    6.1 人性化的道路设施
        6.1.1 人性化角度分析城市道路典型问题
        6.1.2 以人为本理念的人性化公共设施设计控制要素
    6.2 慢行服务设施规划指标研究
        6.2.1 国内外慢行服务设施情况分析
        6.2.2 现代田园城市慢行系统的规划
        6.2.3 现代田园城市慢行系统主要控制指标
    6.3 历史文化
    6.4 基于景观的道路人性化设施改造实施策略
        6.4.1 人性化设施规划
        6.4.2 慢行系统服务设施规划
        6.4.3 道路文化的展现
    6.5 本章小结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困境
        1.1.2 城市居民对公共开敞空间的需求日趋提高
        1.1.3 绿道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建设新的发展趋势
        1.1.4 绿道规划是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1.5 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向绿道系统的规划转变
    2.1 城市绿地系统向绿道系统的规划转变
        2.1.1 绿地系统与绿道系统的规划异同
        2.1.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1.1.2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
        2.1.1.3 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异同
        2.1.2 城市绿地系统向绿道系统规划的转变缘由
        2.1.2.1 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
        2.1.2.2 城市规划性质的改变
        2.1.2.3 城市开敞空间的缺乏
        2.1.2.4 多模式出行方式的需求
        2.1.3 绿道系统规划的理论依据
        2.1.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2 缓冲区理论
        2.1.3.3 斑块——廊道‖理论
        2.1.3.4 景观连接度理论
        2.1.3.5 环城游憩带理论
        2.1.3.6 需求层级理论
        2.1.3.7 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
    2.2 国外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
        2.2.1 国外绿道规划的理论研究
        2.2.2 国外绿道规划的建设实践
        2.2.2.1 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
        2.2.2.2 迈阿密河绿色行动计划
        2.2.2.3 英国伦敦绿链规划
        2.2.2.4 德国鲁尔工业区绿道规划
        2.2.2.5 卢布尔雅那环城绿道规划
        2.2.2.6 日本的绿道规划
        2.2.2.7 新加坡绿道规划
        2.2.3 国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
        2.2.3.1 绿道规划保护生态环境
        2.2.3.2 绿道规划促进城市复兴
        2.2.3.3 绿道规划整合城市功能
        2.2.3.4 绿道规划储备开敞空间
        2.2.3.5 绿道规划进行成果立法
        2.2.3.6 绿道规划重视公共参与
    2.3 国内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
        2.3.1 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2.3.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过程
        2.3.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政策依据
        2.3.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层次体系
        2.3.2 国内绿道规划的理论研究
        2.3.2.1 绿道相关的理论着作
        2.3.2.2 绿道相关的学术论文
        2.3.3 国内绿道规划的建设实践
        2.3.3.1 生态浙江省域绿道网规划
        2.3.3.2 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
        2.3.3.3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2.3.3.4 成都市健康绿道规划
        2.3.3.5 北京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总体规划
        2.3.3.6 廊坊市大厂县绿道网建设
        2.3.4 国内绿道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
        2.3.4.1 加强绿道综合功能认知
        2.3.4.2 绿地绿道系统协调发展
        2.3.4.3 重视绿道规划学科交叉
        2.3.4.4 构建绿道系统规划层级
        2.3.4.5 制定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2.4 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进展
        2.4.1 天津城市绿地演化过程研究
        2.4.1.1 天津城市绿地演化的阶段划分
        2.4.1.2 天津园林
        2.4.1.3 租界公园
        2.4.1.4 公共绿地
        2.4.1.5 生态网络绿地
        2.4.2 天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2.4.2.1 涉及到城市绿地系统的专项规划研究
        2.4.2.2 涉及到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规划研究
        2.4.2.3 涉及到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学术研究
        2.4.3 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统筹视角下的天津市域绿道规划
    3.1 天津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概述
        3.1.1 城市生态圈规划
        3.1.2 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
        3.1.3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区规划
    3.2 天津市域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3.2.1 环津四市区域衔接不足
        3.2.1.1 ―环津四市‖的研究视角
        3.2.1.2 京津绿地系统规划
        3.2.1.3 津唐绿地系统规划
        3.2.1.4 津廊绿地系统规划
        3.2.1.5 津沧绿地系统规划
        3.2.2 市域绿地文化的缺失
        3.2.2.1 地域文化的缺失
        3.2.2.2 人本文化的缺失
        3.2.2.3 湿地文化的缺失
        3.2.3 生态湿地保护开发不足
        3.2.3.1 天津湿地现状概况
        3.2.3.2 湿地的功能与意义
        3.2.3.3 生态要素整合分析
    3.3 区域统筹视角下天津市域绿道规划策略
        3.3.1 绿地系统向绿道规划的转变
        3.3.1.1 规划目标的转变
        3.3.1.2 规划主体的转变
        3.3.1.3 规划范围的转变
        3.3.1.4 规划内容及深度的转变
        3.3.2 统筹区域发展
        3.3.2.1 生态统筹
        3.3.2.2 文化统筹
        3.3.2.3 经济统筹
        3.3.2.4 交通统筹
        3.3.2.5 沿海统筹
        3.3.3 优化区域环境
        3.3.3.1 功能分区与空间管制
        3.3.3.2 控制要素与生态设计
        3.3.3.3 优化策略与保护措施
        3.3.4 链接区域人文
        3.3.4.1 实现资源的融合力
        3.3.4.2 增强绿地的承载力
        3.3.4.3 发挥运河的魅力
        3.3.4.4 展现旅游的活力
    3.4 天津市域绿道规划
        3.4.1 天津市域绿道的界定及分类
        3.4.1.1 市域绿道的界定
        3.4.1.2 市域绿道的分类
        3.4.1.3 市域绿道宽度的界定
        3.4.2 天津市域绿道的影响要素解析
        3.4.2.1 自然生态要素
        3.4.2.2 历史人文要素
        3.4.2.3 河流湿地要素
        3.4.2.4 交通资源要素
        3.4.2.5 城镇布局要素
        3.4.2.6 相关规划要素
        3.4.3 基于要素叠加的市域绿道选线模型评价
        3.4.3.1 基准模型
        3.4.3.2 修正模型
        3.4.3.3 评价体系
        3.4.3.4 模型计算
        3.4.4 选线模型引导下的天津市域绿道规划选线
        3.4.4.1 城际交界绿道
        3.4.4.2 运河文化绿道
        3.4.4.3 交通链接绿道
        3.4.4.4 海岸旅游绿道
        3.4.4.5 湿地联络绿道
        3.4.5 天津市域绿道配套设施布局规划
        3.4.5.1 配套设施规划
        3.4.5.2 服务设施规划
        3.4.5.3 衔接及换乘设施规划
        3.4.6 天津市域绿道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3.4.6.1 组织管理
        3.4.6.2 技术支撑
        3.4.6.3 政策措施
        3.4.6.4 实施监督
        3.4.6.5 维护管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城游憩带理论导向下天津环外绿道规划
    4.1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建设过程
        4.1.1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建设过程
        4.1.1.1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建设雏形
        4.1.1.2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规划改造
        4.1.1.3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功能提升
        4.1.2 天津外环线绿带存在的问题
        4.1.2.1 环城绿带用地性质复杂
        4.1.2.2 环城绿带功能结构单一
        4.1.2.3 环城绿带利益关系失衡
    4.2 天津环外绿带概念的提出
        4.2.1 天津环外绿带提出的依据
        4.2.1.1 单核变双核,津滨一体化趋势加强
        4.2.1.2 鸭梨变土豆,外环线绿带范围扩大
        4.2.1.3 环外地区快速发展,城市无序蔓延
        4.2.1.4 郊野公园,提供环外户外活动空间
        4.2.1.5 交通量大,抑制外环线绿带通达性
        4.2.1.6 交通工具发展,市民出行距离扩大
        4.2.1.7 相关规划,环外绿带构想的参考点
        4.2.2 天津环外绿带范围界定及内涵
        4.2.2.1 天津环外绿带的范围界定
        4.2.2.2 天津环外绿带的内涵解析
        4.2.2.3 天津环外绿带的目标、功能及作用
    4.3 天津环外绿带的规划策略
        4.3.1 增加环外绿带的综合属性职能
        4.3.2 实现环外绿带内涵的规划转变
        4.3.3 将绿道理念融入环外绿带规划
        4.3.4 环外绿带结合郊野公园规划建设
        4.3.5 加强环外绿带规划的制度化建设
        4.3.6 重视环外绿带规划的公共参与
    4.4 环城游憩带理论导向下的环外绿道规划
        4.4.1 环外绿道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4.4.1.1 环外绿道的概念界定
        4.4.1.2 环外绿道的规划特点
        4.4.2 影响环外绿道规划的资源要素
        4.4.2.1 环外组团规划要素
        4.4.2.2 城市绿地资源要素
        4.4.2.3 河流水系资源要素
        4.4.2.4 交通廊道资源要素
        4.4.2.5 郊野公园规划要素
        4.4.3 环外绿道总体布局规划
        4.4.3.1 环外绿道的规划目标
        4.4.3.2 环外绿道的指导思想
        4.4.3.3 环外绿道的规划原则
        4.4.3.4 环外绿道总体规划布局
        4.4.3.5 环外绿道专项配套规划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天津城市绿道规划
    5.1 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互适性研究
        5.1.1 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互影响
        5.1.2 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洽互适性
        5.1.3 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概念的提出
        5.1.3.1 城市绿道的概念及内涵
        5.1.3.2 城市绿道的定位及功能
    5.2 天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存在的问题
        5.2.1 天津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概述
        5.2.1.1 城市公园绿地的分布现状
        5.2.1.2 天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及布局
        5.2.1.3 天津市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布局
        5.2.2 天津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5.2.2.1 公园绿地规划成果重指标轻结构
        5.2.2.2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重等级轻层级
        5.2.2.3 公园绿地服务对象重小众轻大众
    5.3 城市多模式出行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5.3.1 小汽车交通出行
        5.3.1.1 小汽车交通出行的特征
        5.3.1.2 天津市小汽车交通出行现状
        5.3.2 公共交通出行
        5.3.2.1 公共交通出行的特征
        5.3.2.2 天津市轨道交通出行现状
        5.3.2.3 天津市常规公交车交通出行现状
        5.3.3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
        5.3.3.1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的特征
        5.3.3.2 天津市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出行现状
        5.3.4 交通出行方式存在的问题
        5.3.4.1 出行结构发展趋势背离规划目标
        5.3.4.2 公共交通竞争力低于小汽车出行
        5.3.4.3 步行自行车专用道路权保障缺失
    5.4 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规划策略
        5.4.1 构架城市绿道系统的布局
        5.4.1.1 依托城市道路系统
        5.4.1.2 整合轨道交通站点
        5.4.1.3 契合城市用地功能
        5.4.2 引导城市绿道系统的建设
        5.4.2.1 增补城市公园绿地
        5.4.2.2 分配城市道路资源
        5.4.3 构建城市绿道系统的雏形
        5.4.3.1 融入轨道站点的城市绿道节点
        5.4.3.2 协调慢行系统的城市绿道线路
        5.4.3.3 契合绿色出行的城市绿道网络
    5.5 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规划模式研究
        5.5.1 最后一公里概念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5.5.1.1 通信行业领域
        5.5.1.2 农田水利领域
        5.5.1.3 物流运输领域
        5.5.2 最后一公里概念在城市交通中的实践
        5.5.2.1 上海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
        5.5.2.2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5.5.2.3 滨海新区最后一公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5.5.3 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概念的提出
        5.5.4 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内涵的阐述
        5.5.4.1 优良的出行环境
        5.5.4.2 紧密的换乘衔接
        5.5.4.3 独立的慢行路权
        5.5.4.4 有效的管理体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主要结论
        6.1.2 不足之处
    6.2 未来展望
附录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二十世纪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回眸,二十一世纪城市快速路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二十世纪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回眸
    1.1 历史回顾
    1.2 二十世纪三大直辖市快速路建设的概况与经验教训
        1.2.1 北京市
        1.2.1. 1 建设概况
        1.2.1. 2 主要经验与教训
        1.2.2 天津市
        1.2.2. 1 建设概况
        1.2.2. 2 中环线设计主要经验与教训
        1.2.3 上海市
        1.2.3. 1 建设简况
        1.2.3. 2 主要经验与教训
2 二十一世纪城市快速路的发展
    2.1 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快速路网调整及建设经验与教训
        2.1.1 北京市
        2.1.1. 1 北京市城市快速路系统
        2.1.1. 2 建设经验与教训
        2.1.2 上海市
        2.1.2. 1 中环线
        2.1.2. 2 中环线建设经验与教训
        2.1.3 天津市
        2.1.3. 1 天津市快速路骨架路网
        2.1.3. 2 快速内环等建设经验与教训
    2.2《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的主要特点
3 对未来城市快速路建设、设计技术的展望
    3.1 设计目标
        3.1.1 道路交通“节能降耗”设计新理念
        3.1.2 坚持公交优先
        3.1.3 实施限制与控制小汽车需求为核心的需求管理新模式
        3.1.4 积极推行以人为本、环保节能的“绿色交通”——步行、自行车系统
    3.2 城市快速路发展趋势展望

四、关于上海市外环线二期工程分隔带排水问题及方案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快速环路设计研究 ——以呼市三环快速路为例[D]. 朱攀.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内涝灾害韧性测度研究[D]. 张丽佳.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D]. 郭磊贤. 清华大学, 2018(01)
  • [4]上海地区地面沉降新特征及对重大市政设施影响研究[D]. 史玉金.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 [5]基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道路设计研究[D]. 戴逸清. 东南大学, 2016(03)
  • [6]长清路改建工程桥梁结构设计[J]. 顾超.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05)
  • [7]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关键技术指标研究[D]. 谷晓旭. 长安大学, 2012(07)
  • [8]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D]. 孙奎利. 天津大学, 2012(06)
  • [9]二十世纪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回眸,二十一世纪城市快速路的发展与展望[A]. 朱兆芳,张欣红. 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1
  • [10]二十世纪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回眸,二十一世纪城市快速路的发展与展望[J]. 朱兆芳,张欣红.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08)

标签:;  ;  ;  ;  ;  

上外环二期分隔带排水问题及方案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