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2001高中(中学)入学考试英语试题(英文)

荆州2001高中(中学)入学考试英语试题(英文)

一、荆州市2001年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英语试题(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周兆海[1](2016)在《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何以形成与能否提高》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地位是指群体(个体)在等级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群体(个体)的社会地位是以其社会特质参与社会运行与竞争过程中获得稀缺性资源和社会规约体系认可的结果。然而,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地位形成所具备的稀缺性资源和规约体系认可有不同,这决定于社会系统中生存性资源和道德性资源的平衡情况。当生存性资源与道德性资源处于紧张时,侧重于占有稀缺性资源;当生存性资源与道德性资源处于平衡时,侧重于获得规约体系认可。与此对应,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形成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稀缺性知识是决定性因素;二是礼制规约是约束性条件;三是城乡社会等级结构属于空间性限制。考察发现,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总体经历了从道德去魅化到地位边缘化的变迁。传统社会的生存性资源总体趋于平衡,社会亦即追求道德性资源的扩展,随即建构起以“长者”“师者”为核心的社会伦理等级结构和一套完善且缜密的社会规约体系——文教道统。作为“长者”“师者”具体践行者的农村教师则被赋予道德性符号。然而,受王朝更替和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影响,传统“长者”“师者”阶层群体和意识形态被打倒,替之以权力和利益为主的主导思想。农村教师逐步失却了来自社会结构和文教道统的道德性支持和道德权威,转而依附于权力和利益支配系统。而在生存性资源紧张而道德性资源式微的当代,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由其占有生存性资源的情况决定。但受知识稀缺性弱化、城乡社会与教育等级关系强化的三重因素影响,农村教师在生存性资源的占有和支配过程中处于明显弱势,以致地位的下沉有因而上升乏力。因此,在城乡社会等级结构既存的情况下,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有赖于实现知识的相对稀缺性,社会提供竞争性的薪酬待遇以及尊师的社会道德使命化。然而,考虑到远离知识中心、知识网络化、城乡社会与教育极化发展、生存性资源持续紧张、社会分配重竞争性而轻公益性以及社会个体化过度等社会实际,农村教师在未来较长时间段内难以实现知识相对稀缺性、获得竞争性薪酬待遇和赢得道德尊重。言之,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在当下与未来的提升空间是有限的。

张慧[2](2016)在《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支持工具,对于语言运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既要促进双语言的学习,又要承担双文化的传承任务,同时还要克服双语教学中各主体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通两平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取得显着发展。应然层面,双语教学资源库、语音识别技术、手持数字设备、可弹出视频、双语教学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融入,极大地促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实然层面,信息技术的强势进入与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需求产生对接错位,海量教育信息资源闲置、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低下、民族文化传承式微等问题依然突出。如何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实现信息技术应用、双语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整合成为亟需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方式、适切性与融合度为切入点,以新疆16所双语学校为调查样本,采用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提炼出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典型特征,梳理了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本民族语言、文字是双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双语教学形成了完备的模式和体系;具有完善的双语教学研究与管理体制;南、北疆双语教学发展差异较大。同时,在教育信息化热潮推动下,新疆双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显着进步,一方面嵌套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体系中;一方面也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如构建独立的双语教学资源库、开放交互式双语教学服务体系、维汉双语学习APP等。然而,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结果却收效甚微。尽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教育信息资源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但“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造成资源适切性欠缺、民族文化资源“孤立、薄弱”,双语教师与学生资源“饥渴”仍然难解。此外,信息技术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出现盲目模仿、急躁冒进现象,而双语教学中的语言障碍、文化传承式微、跨文化适应问题、双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低、相关研究薄弱等多重“短板”,进一步加剧了“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之间的冲突。由此,本研究基于“共生教育”视野,结合新疆双语教学的特征,从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方式、双语教学的技术需求、技术如何引领双语教学等多重视角反思,强调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各民族的价值追求、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注重“民族要素之间的异质共存”。具体而言:(1)在双语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融入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同时关注学校之外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构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双语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梯级与适用的多媒体双语教材资源;将已有民族特色数据库引入双语教学,并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应用,进而促进本民族语言文化、他民族语言文化、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2)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以双向融合理念化解“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之间的冲突,以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为抓手,通过本土化研究活化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与转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沟通“线上”与“线下”,逐步提升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新疆双语教学中“活”的问题为取向,关注本地典型案例,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本土化研究,融通理论与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双语教学的双向融合,实现双语教学体系中各要素及其整体形成共生、共融状态。

汪曦[3](2015)在《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如何实现农村教师的有效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湖北省七县(市)的问卷调查和深入的实地访谈,结合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应用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与政策评估理论,对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展开了实证研究。本文共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的导论部分,首先,以现实问题的导入引出本文研究的缘起,继而介绍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其次,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述评;最后,对本研究的设计过程、方法选取以及结构安排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该部分阐述了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分析的理论支撑。农村教师补充与教师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息息相关,因而需要借助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而对政策有效性进行系统分析则需要借助政策评估理论的分析框架和评估模型。第三部分为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的历史分析。论文对自1949年以来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主要沿三条线索展开分析,一是分析各个时期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二是梳理主要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演变脉络,并对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三是对各个时期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以期为当前及今后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第四部分为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出发,对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有效性展开系统分析。第四章是宏观层面的分析,主要考察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产出性结果,研究发现,农村教师队伍在规模和结构上得到了充实与改善,城乡教师交流也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但不容忽视的是,乡村教师引进的现实困境依然存在,教师流动的实际效果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五章是微观层面的分析,主要通过教师的从教状态来反映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特岗教师在从教意愿上反响较好,新教师的引进给农村教育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变化。但在另一方面,特岗教师在从教态度和从教稳定性上的表现明显不佳,从而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因素是影响教师综合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而工作负荷、本地适应性以及职业态度则是影响教师综合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第五部分为研究的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了提升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认为,要更好地提升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有效性。第一,应重视经济手段与非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构建合理的乡村教师补偿机制,并将教师的长期引进与短期顶岗相结合;第二,应充分发挥代课教师的积极作用,拓展本土化的教师培养与补充渠道;第三,为提升现有政策的执行效果,应重视特岗教师婚姻问题,减轻特岗教师工作负担并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第四,应在健全相关保障制度,构建完善的教师交流评价机制上作进一步的努力。

吴健珍[4](2014)在《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历史与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2010年,全球医学卫生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倡导世界医学教育,从教学(instruction)和机构(institution)着手,开展以系统导向学习为主要特征的第三阶段医学教育改革;也再次唤起人们对“教什么”、“在哪里教”、“怎么教”、“谁教”等环节的关注。目的:整理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分析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历程,纵向比较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横向比较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现状,为中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整理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并按不同类别进行归类,以供医学教育科研和国际合作交流使用。方法:本研究对象为中国大陆的高等医学院校和美国本土的高等医学院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进行研究。首先是收集历史资料,整理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历程,从地域分布、学科(医学)类别分布、性质类别分布、外部管理体制4个方面,分析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形成时期(1840年—1949年)、调整发展时期(1949年—1979年)、多样化发展时期(1980年——2013年)的发展特征,并进行纵向比较。其次,从地域分布、学科(医学)类别分布、性质类别分布、外部管理体制、外部质量管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教育认证)5个方面,分析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现状,进行横向比较。结果:(一)中美两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史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已经历了3个时期百余年的发展。在形成时期,西医学教育以医院为发端,从“师带徒模式”发展到“培训班”再到“学校”教育,完成了“本土化”;中医学教育由“师带徒模式”发展到“学校教育”。在调整发展时期,高等医学院校经历“院系调整”、“文化大革命”等,成为独立设置医学院校,并积极为农村培养卫生人力资源。在多样化发展时期,高等医学院校注重质量(医师资格考试、医学教育认证)和“综合化”(合校等)发展。至今已有156所高等医学院校,其中西医类院校131所,中医类院校25所。美国高等医学院校经历了3个时期2百余年的发展。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建立和《Flexner报告》发表之前,美国高等医学院以数量发展为主,质量参差不齐;之后,进入规范化发展。二战后,美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呈现多样化。至今它拥有155所高等医学院校(不计分校和在筹建的高等医学院校),其中西医类院校为124所,整骨医学类院校为31所。(二)3个时期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差异中国高等医学院校数量由1949年的39所增长到1979年的107所,再到现在的156所。在地域分布方面,3个时期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地域分布不均衡。形成时期34所(87.2%)高等医学院校分布于省会城市或直辖市,5所(12.8%)分布于县级城市;调整发展时期67所(62.6%)高等医学院校分布于省会城市或直辖市,39所(36.4%)分布于地级城市,1所(1.0%)分布于县级城市;多样化发展时期82所(52.6%)高等医学院校分布于省会城市或直辖市,74所(47.4%)分布于地级城市,0所分布于县级城市。在类别分布上,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大学的数量由1949年的20所减少到1979年的5所,再增长到现在的98所;而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由1949年的19所增加到1979年的102所,之后减少到现在的58所。西医学类院校由1949年的38所增长到1979年的83所、现在的131所,中医学类的医学院校(本科及以上层次)则由1949年的1所增长到1979年的24所、现在的25所。在外部管理体制方面,3个时期高等医学院校的外部管理都是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中央政府主管的高等医学院校由1949年的20所(51.3%),增加到1979年的26所(24.3%)、现在的27所(17.3%);地方政府分管的由1949年的19所(48.7%),增加到1980年的82所(52.6%)、现在的129所(82.7%)。(三)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差异中美两国分别拥有156所和155所高等医学院校。在地域分布方面,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中,82所(52.6%)分布于省会城市或直辖市,74所(47.4%)分布于地级城市,0所分布于县级城市。美国高等医学院校中,29所(18.7%)分布于州府或直辖区城市,92(59.4%)所分布于县级城市,34所(21.9%)分布于县级以下城市,至今还有5个州未设高等医学院校。在类别分布上,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中,98所(62.8%)为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大学,58所(37.2%)为独立办学的医学院校;而美国的119所(76.3%)为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大学,31所(19.9%)为独立办学医学院校。中国131(84.0%)所高等医学院校为西医学类院校,25所(16.0%)为中医学类院校。美国124所(80.0%)高等医学院校为西医学类院校,31所(20.0%)为整骨医学类院校。在外部管理体制方面,美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中央主管与地方主管的院校之比为1:154,而中国的则为1:4.8。在外部质量管理方面,中美两国均有开展医师资格考试和医学教育认证。美国的医师资格考试和医学教育认证起步早,相对较成熟;中国的医师资格考试和医学教育认证起步相对晚,倍受重视,正在不断摸索完善中。结论:中国高等医学院校经历了百余年发展。西医学教育和中医学教育均从“师带徒模式”发展到“学校教育”;并由“重数量”发展到了“兼顾数量和质量”。目前已发展到156所高等医学院校,其中25所已进行医学教育认证。美国高等医学院校也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美国医学教育和整骨医学教育都由“师带徒模式”发展到“学校教育”;并由“重数量”发展到“重质量”再到“兼顾数量和质量”。目前美国拥有155所高等医学院校,其中已有150所通过认证。中国高等医学院校数量在3个时期递增。3个时期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地域和类别分布不均衡,都集中于大城市,均以西医类院校为主;形成时期和多样化发展时期均以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大学为主,而调整发展时期以独立设置医学院校为主。3个时期高等医学院校的外部管理体制都是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中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多于美国的。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地域、类别分布都不均衡,美国的主要分布在县级及县级以下城市,中国的主要分布于省会城市/直辖市和地级市。中美两国均以西医学类高等医学院校为主,也都以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大学为主。美国高等医学院校主要为国家干预、地方分权管理,而中国的则为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中美两国都注重外部质量管理。国家应重点关注如何提升综合性大学举办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综合性大学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多机构联动,促进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措施的落实,及构建教育研究型医疗体系。基于卫生需求和学习需求,扩大教学地点。

陈卓[5](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邓天玉[6](2013)在《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博士学位论文《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主要是通过对邢先生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发表的系列国学视角语法文章进行精细阅评,从而达到总结和阐释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目的。笔者选择这一论题的原因有三:第一,截至到2012年12月31日,邢先生已发表489篇文章,其中《中国语文》29篇,《光明日报》19篇:主编、参着与独着了51本书,其中个人独着21本。3本独着《语法问题发掘集》、《汉语语法学》、《汉语复句研究》已分别荣获了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由于邢先生文章多,篇幅长,信息量大,笔者学力及能力有限,所以只选取了邢先生研究领域里的一个侧面——国学视角,进行“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式的研究。第二,邢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的国学视角语法文章,都是邢先生70岁以后研究相当成熟的代表之作。这些文章都涉及到了语法学,有的直接与语法结合,有的涉及得少些,但都与语法相关。通过对这些“短小精悍、简明扼要”的国学语法小文章的深入阐释,可以破译和发现邢先生是如何将国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第三,笔者通过对邢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的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和3篇不在国学版上发表但与国学紧密相关的语法文章的精细体察,发现:邢先生这些文章的构架都是由三大思想维度来支撑的,即邢先生的语法思想、国学思想和传授学思想。因此,本博士学位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上编、下编和附注三大部分。上编是笔者运用文史评论的方式,借助语言学理论,对邢先生的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进行解读和阐释。笔者的每篇评论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一个“突出亮点”,进行深入挖掘,力求将邢先生的特色阐释得比较全面,从而发掘出邢先生做研究的奥秘。具体从小句审解、用词辨察、结构组配、特异说法等四个方面展开:(一)小句审解:主要对《“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漫话“有所不为”》和《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小句“人定胜天”、“有所不为”、“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进行研究分析时,研究的重点各不相同,“人定胜天”侧重于古今辩证思维的审解;“有所不为”侧重于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侧重于对语言应用的指导。(二)用词辨察:主要对《“救火”一词说古道今》、《说广数》、《“诞辰”古今演化辨察》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词“救火”、“四”、“八”、“诞辰”进行研究传授时,传授的方式各不相同,对“救火”一词,在传授过程中注重充分设问的引导;对广数“四”和“八”,在传授过程中注重数字文化的讲解;对“诞辰”一词,在传授过程中注重传授艺术的锤炼。(三)结构组配:主要对《“X以上”纵横谈》、《“十来年”义辨》、《“生”、“死”与“前”的组合》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结构“X以上”、“十来年”、“生前”、“死前”进行研究挖掘时,挖掘的方法各不相同,对结构“X以上”,挖掘的方法是探讨、发掘和思索;对结构“十来年”挖掘的方法是不懈地追踪;对结构“生前”、“死前”挖掘的方法是表里值小三角。(四)特异说法:主要是对《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起去”的普方古检视》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特异说法“一+名”、“先生”与女性学人、“起去”进行研究验察时,验察的角度各不相同,对特异说法“一+名”,验察的角度侧重于语法格式的文化视角;对特异说法“先生”与女性学人,验察的角度延伸到了时间、空间、地域、文化、效果、应用实践等多个视野;对特异说法“起去”,验察的角度侧重于普方古大三角的视角。下编是在上编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的三维理论。笔者运用文史评论的方式,借助语言学理论、国学理论和传授学理论,对邢先生的三维学术思想进行细化。在进行阐释细化的过程中,笔者又列举了邢先生的大量研究实例,进行事实论证,力求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信得过”。具体从语法思想、国学思想和传授学思想三个方面展开:(一)邢先生的语法思想:笔者通过对邢先生研究历程的深入考察,总括出了邢先生的七大语法理论,如“小句中枢说”、“句管控”、“两个三角”、“三个充分”、“动词核心名词赋格”、“语表趋简语义兼容”、“词性判定法”等。(二)邢先生的国学思想:笔者通过对上编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的精细评说,以及对下编直接反映邢先生国学思想的3篇重要文章《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国学”与“新国学”》的深入研究,发现邢先生具有“儒道合一”的国学思想。其儒家思想表现为:天下情怀和力行意识;其道家思想表现为:人法自然和逆向思维。(三)邢先生的传授学思想:笔者选取了邢先生经典的教育语录“治学之道学风先导”、“抬头是山路在脚下”、“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和“亦师亦友志在高山”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的这四条语录,在中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里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证据,因此,这四条语录可以堪称为现代经典教育观,值得大力推介。《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附注是笔者在三年攻博期间,围绕邢先生的学术和人生,发表地个人拙见。尽管笔者功力肤浅,但钻劲较足,10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研究、探讨、追踪、验察邢先生的为人为文,尽力使得上下编关于邢先生学术思想的阐释更为准确,更为丰满。如果说上编是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引领,那么,下编则是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细化。如果说上下编是研究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话,那么,附注则是研究邢先生的学术人生。本博士学位论文将学术思想和学术人生结合研究,力求达到“知人论世”、“文人合一”的境界。写作本文,基于一个朴素的追求:中国要跟世界接轨,要在与世界对话过程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语言学研究也必须重视总结自己的东西,更好地认识自己。

郭福亮[7](2012)在《围城效应:寿春古镇社会价值观念研究》文中指出价值观念作为观念的一种,指可能存在或实际存在的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取向或心理动态和行为定势。它是人们在一定环境中有关动机、目的、需要和情感意志的综合体现,构成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此为我国对价值观大传统的论述,那么老百姓小传统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呢?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本文选取寿春古镇作为田野点,运用主位和客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生活价值观念进行研究,归纳并阐释了“围城效应”,从而对理解社会转型期我国居民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从寿春镇的区位和历史沿革入手,对古镇人家进行描述,对古镇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为下文论述价值观念作了铺垫。第八章对产生寿春古镇价值观念的文化生境进行描述,指出价值观念是自然环境、文化积累、文化濡化的结果,并对当地价值观念进行评估。论文关于价值观念结构的分类,基本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设计,因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是支配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因,涉及到一定的心理行为取向或心理动态和行为定势,则是价值观念的问题。第二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从当地居民职业选择、职业等级、自我认同、人口迁移的流出和流入的“推拉”等几个维度,描述了寿春古镇居民职业价值观念,指出古镇居民在职业选择中“有些人渴望出去,而出去的人渴望回到古镇”的围城效应,以及作为小镇居民面对下岗再就业这个时代问题,而表现出的深层次价值观念。第三章对古镇居民财产观念分为财产获取和财产的支配两个层次进行长时段的考察,尤其对“当面锣对面鼓”、“时苗留犊”、“挖松土”等人们熟知的典故进行详述,对当下居民财产的观念进行评估。第四章对当地居民的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享乐性消费观念,尤其对“穷身子富嘴”、“浮生偷得日日闲”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进行解析,指出当前居民消费力上升,消费欲望被激发出来,但实际收入下降带来的困惑和价值观念上的冲突。第五章按照空间将居民分为城内和城外居民,城内居民按照不同民族分为回汉两个民族,然后对城内同一民族和不同民族居民、城内与城外居民的交往观念进行交互研究,揭示了传说背后的历史心性和外地人对当地人“欺生”的理解。第六章通过梳理寿春镇多元宗教文化,结合当地居民的信仰状况,剖析了贯穿居民生活的民俗宗教,尤其对当地三月十五日四顶山庙会的抱娃娃习俗和挖仙药等进行详述,对民俗中存在的所谓“迷信”进行合理性解释,试图寻找到当地居民生活和民俗宗教的内在逻辑。第七章是对居民幸福观念的论述,涉及到“福禄寿”观念、“光宗耀祖”观念和“知足常乐”观念、“尚节义”观念。文章最后是结论,借用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的论述,对寿春古镇价值观念的围城效应进行理论提升。总体上讲,寿春镇作为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典型,其价值观念既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在时序上又有延续性,兼具传统与现代;空间上的相对性,东西方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当然,寿春镇价值观念既包含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合理因素,又具有阻碍当地发展的因素。所以,客观认识价值观念,对有利于地区发展的价值观念要加以传承和发扬,对于阻碍社会发展和居民社会适应的价值观念要勇于清除。

王安华[8](2011)在《学而优则“仕” ——1978年后的中国大学场域与权力精英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是人围绕权力展开的活动的集合。什么人掌握权力,采取何种方式统治;什么人被统治又为何认可统治。这一组关系构成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学所关心的基本问题。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或被称为“统治者”、“统治精英”,构成了这对关系中的一方主体。对这一群体、社会集团或阶级的研究,形成了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议题——“精英主义”理论。传统的精英主义理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更偏向于政治哲学范畴。近世以降,比较政治学者注意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精英不仅主导了现代化进程,而且深深卷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并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历史性更替,精英群体的特质发生了改变。对中国而言,由政治精英群体主导的“改革开放”开启了现代化转型过程,转型对利益关系和分层结构的影响,又集中地体现在其后的精英转换过程中,推动精英形成和更替模式的改革。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新产生的政治压力,不仅改变了旧精英的处境、对新精英的要求,也改变了大众的利益诉求;而新政治精英和新大众的互动,又反过来影响改革开放的进程。换句话说,对当前中国精英团其尤其是新精英生产的研究,是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和未来的重要路径。“大学生”是中国近现代政治精英群体的一个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作为掌握现代知识和技术的年轻人,他们在科举传统被打破后,成为替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继承人,肩负起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而教育场域正日益成为一个人获取政治权力的重要途径:其一,教育机构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与人才储备;其二,教育过程规范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通过授予文凭,赋予个体获取职业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由此间接地决定了个体在政权体系中的起点和位置;其三,高等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居于顶点,是现代国家的教育中心;20世纪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大规模增长和国家间竞争的增强,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学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大学,在历史传统与现实需求影响下,呈现出独特的政治生态。改革开放以来,它历经恢复、扩张、改革,与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既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映射了其中的问题。从政治学视角审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和高等教育场域的发展情况,将它与政治精英更替、社会阶层流动等问题联系起来,分析、阐释其政治内涵,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精英主义理论出发,通过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运用教育政治学的工具,对改革开放以后新精英生产与大学场域的关系进行研究。对精英主义理论的综述试图提炼精英群体的基本特征和更替原因,从而提出“准精英生产”和“大学场域”的概念。政治经济学从政治、经济两个维度对改革开放前后精英群体及大学场域的变化进行分析,描述了这种变化是如何被融合、反映到准精英生产过程中,并通过哪些制度或机制实施的。教育政治学的理论工具为认识和分析大学场域提供了基本视角。准精英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它的研究应当始终被置于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现实和制度框架中,并在社会转型的政治语境中,理解这一具有丰厚历史意味和现实影响的现象。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首先,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与结果,对权力(政治)精英的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在此过程中,大学场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其次,大学生作为“准精英”群体相应地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其获取精英资格取决于哪些条件?最后,大学场域是通过何种制度、机制对大学生的权力(政治)精英身份获得发挥影响的,这些机制又在多大程度上分化了大学生群体?那些未能获得权力(政治)精英身份的大学生,是成为了分层结果的接受者,还是构成了一个相对于精英群体存在的底层群体或“影子精英”群体?本文除导言外,共分六章。导言对准精英生产、大学场域及两者关系作了简要的界定和概述,并对精英主义理论和教育政治学进行了文献综述。这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本文第一章提出了精英生产模式的变化主要是随合法性变化而变化的。1949年后,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是以“革命”为基础的。因此,这一时期的精英生产是革命化的,大学场域是政治场域的附属,而不是精英生产的独立场域。第二章指出,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合法性根基从“革命”转向“建设”,精英类型从政治、经济两个维度发生了转型。在有序社会的条件下,大学成为精英代际生产的主要场域,其制度与机制同时受到政治与经济变革的影响。第三章从考试制度切入,探究科举制度废除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中国精英生产的影响,认为它在为准精英的“素质”提供合法性证明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种隐性的不平等。第四章从政府、市场与大学关系探讨了大学内、外部治理中的制度、机制对准精英生产的影响,并指出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制度性不平等的存在导致了准精英与准大众的分野。第五章提出了职业获取与准精英身份确认的关系,分析了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体制洞”及人际关系网络等非正式制度在职业获取过程中的作用。这一作用在准精英生产中造成了遗传性不平等。第六章作为结论章,对全文观点作了简要总结,试图在合法性转换、精英生产模式和大学场域的制度与机制之间建立起一种理论联系,及其现实政治影响和理论意义,以期对精英主义的一般理论进行补充。

王维[9](2009)在《践行渐进西藏班 ——以武汉市西藏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梳理内地西藏班(校)相关政策规定及其历史沿程。国家举办内地西藏班,是在1984年,中央领导全面考察西藏之后,为了适应西藏经济建设的需要,针对西藏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的状况,中共中央发(1984)22号文件决定在内地创建西藏学校和举办西藏班。截止到2005年8月,内地西藏班已累计招收初中生29000多名,中专、中师、高中生21000多名,目前在校生有1.4万余名,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的89所学校。内地办学,体现着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关注,体现着全国各地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体现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加强对这一办学形式的针对性研究,有效地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关系到这一特殊民族教育政策的效力发挥,涉及边疆民族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祖国统一的大局。从本质上讲,内地西藏班(校)教育特殊政策是党和国家利用政治、经济等各种杠杆和手段,调动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积极性,以多种途径、形式,帮助西藏加快教育发展。本研究的意义:1.内地西藏班(校)是国家为“智力援藏”而实行的一项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新事物。尽管已经历时20多年,但还没有对内地西藏班(校)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2.西藏问题历来是关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智力援藏”的贯彻和实行,体现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是功在千秋的事业。而目前以具体西藏班(校)分析内地西藏班(校)政策研究尚待弥补。3.跨文化教育(Cross-culturalEducation)或称为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 Education)是一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家所不可避免并应加强相关研究的。内地西藏班(校)是跨文化教育的一具体教育模式,内地西藏班(校)的研究,丰富了我国的民族教育理论。本论文就此以武汉市西藏中学为例。从武汉市西藏中学的前身——沙市六中、荆州新区、武汉市洪山中学西藏班共四个阶段,进行历史文献的整理。本研究考虑采取文献分析、由野调查等具体方法:文献分析:由于本研究首先要对武汉市西藏中学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因此,前期的基础工作主要是收集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论文和报道,然后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以资研究的参考和引用。田野调查:由于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与学校内外相关人员的愿望、需求及态度密切相关,要了解他们的真实观点,必须取得他们对研究者的支持,因此,田野调查成为完成本研究所必需的一种研究方法。具体是:笔者在2006年8月份和10月份两次去湖北沙市六中、荆州新区做了具体的访谈;2006年6月5日—2006年10月在武汉市洪山高中西藏班进行田野调查并写了日记;2006年8月22日—2006年9月3日在西藏山南地区访谈。本文首先在引论中介绍了本文写作的缘起、研究的背景,接着介绍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谈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文献综述。在文章的第一章介绍了西藏教育概况,包括解放前的教育及特点和新西藏现代教育发展之路;第二章介绍了西藏特殊教育政策的背景和内容以及其中的政策——内地西藏班(校)的创建的具体经历;第三章笔者运用历史文献法和访谈法对武汉市西藏中学的历经阶段进行了梳理,包括西藏班筹备工作、沙市六中的西藏班、荆州市荆州中学新区、武汉市洪山中学西藏班、武汉市西藏中学;第四章记载的是笔者在武汉市洪山高中西藏班田野调查及分析,包括学生的入场、在场、离场三方面;第五章介绍了武汉市西藏中学教师们的教学生活状况,主要介绍了教师们的来源、组成、工资待遇、日常教学和职责;第六章是笔者到西藏山南的相关访谈,有对教体局的主任和西藏自治区专员的访谈,有对山南地区一小校长的访谈,有对山南学生家长的访谈;第七章结语中介绍内地西藏班取得的巨大成就、办理西藏班过程中主要问题及建议和今后内地西藏班(校)这一特殊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田芬[10](2004)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对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进行宏观系统的分析,阐述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分析导致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进行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研究,并提出一些基本设想与思路。研究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主要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并吸收教育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具体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是: 第一章,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进行界定与理解。本文所讨论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区域发展和学校发展意义上的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缩小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差异与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办学水平差异,从而使基础教育不仅迈进与地区发展的和谐状态,而且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学校之间形成相互助长的关系。这种特定的内涵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点,明确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点之后,提出衡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两个标准,在此基础上澄清目前存在的理论误区,并阐述均衡发展与教育平等、教育效率、教育公平的关系。然后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分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二章,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宏观分析。此处用大量的数据以及事实材料来说明存在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指出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发展处于严重非均衡的态势。 第三章,分析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产生的社会效应。本文指出非均衡发展是一种着眼于局部利益和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目标的发展策略,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发展需要。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在完成其特定的历史使命后,它的积极作用在削减,而给社会发展、区域发展、教育系统发展以及人的发展均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从四个层面对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进行原因分析。首先是思想层面,长期以来,在社会发展中,一些片面的思想倾向、伪平等或不平等的思想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其次是政策层面,教育政策向优倾斜的导向是导致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再次是体制层面,中央政府以及较高级别的地方政府所承担的基础教育经费明显太少,难以平衡地区差距。投资体制的不合理是导致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最后是执行层面,由于教育政策的落实、教育法的执行、教育投资的监督活动均存在很多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五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进行政策研究。本文指出,要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对教育投入体制进行制度变革。在梳理、分析与借鉴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投资经验,并综合国内一些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对如何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与设想。 第六章,指出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需相应的微观政策措施手段来跟进和支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改造与扶持薄弱学校;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大力扶持处境不利地区和弱势群体教育,等等。

二、荆州市2001年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英语试题(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荆州市2001年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英语试题(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何以形成与能否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农村教师理应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实际却日渐边缘
        (二) 提升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政策诸多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问题的相关研究繁多但有待深度挖掘
        (四) 提高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是否是伪命题:个人的疑惑与思考
    二、文献述评
        (一) 我国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相关研究
        (二) 外国教师社会地位的相关研究
        (三) 总结与展望
    三、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追求
        (二) 不足之处
第一部分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理论审视
    第一章 社会地位的生成逻辑
        第一节 社会地位的界说
        一、社会地位的内涵
        二、社会地位的特点
        三、社会地位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地位获得的两种途径
        一、占有稀缺性资源:获得社会地位的社会冲突结果
        二、获得规定性地位:获得社会地位的社会规约结果
        三、占有稀缺性资源与获得规定性地位的关系
        第三节 不同社会类型下获得社会地位的逻辑取向
        一、社会地位获得方式与社会形态的互动变迁
        二、不同社会类型下社会地位生成逻辑
        三、我国社会地位的生成逻辑和获得途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稀缺性知识: 教师社会地位获得的决定性因素
        一、知识:教师职业存在的根基
        二、知识:教师职业分层的依据
        三、稀缺性知识: 教师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 礼制规约: 教师社会地位获得的约束性条件
        一、礼制规约: 社会运行的准线
        二、礼制规约: 教师社会地位的社会依托
        第三节 城乡有别: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获得的空间性限制
        一、城乡有别:城乡社会等级空间的形塑
        二、城乡社会等级空间限制: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与城乡社会的互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
    第三章 去魅: 农村教师职业的现代性转化
        第一节 文教道统: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支持力量的构成与强化
        一、以“长者”为核心的社会教化结构的构建
        二、以“师者”为核心的文教教化结构的构建
        三、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与农村社会的互构
        第二节 道体下移: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社会支持力量弱化与瓦解
        一、传统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现代性转型
        二、农村社会文教道统的弱化与瓦解
        第三节 生存为上: 农村教师道德理性与生存理性的冲突与妥协
        一、社会发展的物质取向与农村教师的道德冲突
        二、社会职业的大分化与农村教师的生存窘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边缘化: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当代窘境
        第一节 农村教师知识稀缺性的弱化
        一、知识神秘化消弭与(农村)教师知识神圣性弱化
        二、知识实用主义转向与农村教师知识工具性弱化
        三、知识西方主义转向与农村教师知识权威弱化
        四、知识城市化取向与农村教师知识稀缺性弱化
        第二节 城乡社会与教育系统之于农村教师的等级强化
        一、城乡社会等级空间的结构性紧张关系
        二、城乡教育等级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强化
        三、城乡社会与教育的等级强化下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窘境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来来展望
    第五章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提升的可能性
        第一节 农村教师能否实现自身知识的相对稀缺性
        一、实现知识相对稀缺性是提升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前提
        二、农村教师实现知识相对稀缺性的限度
        第二节 社会能否提供农村教师具有竞争性薪酬待遇
        一、竞争性薪酬待遇是提升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关键
        二、提供农村教师具有竞争性薪酬待遇的限度
        第三节 社会能否实现尊师与社会道德使命相吻合
        一、尊师的社会道德使命化是维续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长久之计
        二、实现尊师与社会道德使命相吻合的限度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农村教师政策的重心转移
    二、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再审视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已有研究基础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一)新疆双语教学的历史概况
    (二)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现状
    (三)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
二、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划
    (二)信息技术进入双语课堂的方式及应用频率
    (三)双语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情况与需求分析
    (四)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分析
三、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一)“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出现冲突
四、共生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一)共生教育:“信息资源”与“民族文化”的和谐之道
    (二)双向融合:“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冲突的化解之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村教师
        二、教师补充
        三、教师补充政策
        四、政策有效性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研究
        二、城乡教师流动研究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确定研究选题
        二、研究过程设计
        三、研究方法选取
        四、数据处理工具
    第六节 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逻辑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二章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
        一、供求理论
        二、教师劳动力市场
    第二节 政策评估理论
        一、现代评估理论的发展
        二、主要的评估模型及其选择
第三章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演变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演变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演变
    第二节 我国农村教师补充的主要方式
第四章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宏观视角
    第一节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成效分析:规模视角
    第二节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成效分析:结构视角
        一、年龄结构
        二、学历结构
    第三节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成效分析:教师交流视角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实施成果显着
        二、省级统筹意义凸显
        三、市场机制的作用仍待进一步彰显
第五章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微观视角
    第一节 样本特征描述
        一、教师样本描述
        二、学校样本描述
    第二节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实际效果分析
        一、教师从教意愿分析
        二、教师从教态度分析
        三、教师从教水平分析
        四、教师从教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 改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的路径分析
        一、对政策有效性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二、回归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乡村教师工作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二、教师交流初具规模,但其效果趋于形式化
        三、特岗教师角色的矛盾性和多元性
        四、代课教师群体表现出良好的教学风貌
        五、主观因素是影响教师综合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多方并举推进农村地区教师补充
        二、拓宽教师来源渠道
        三、努力提升教师补充政策的执行效果
        四、完善教师流动配套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重要学术会议
致谢

(4)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历史与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文献述评
    1.2.2 国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第三阶段医学教育改革理念
    2.2.2 比较教育学理论
2.3 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资料来源
2.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4.1 研究内容
    2.4.2 研究方法
    2.4.3 资料分析方法
    2.4.4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史
    3.1.1 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史
    3.1.2 美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史
3.2 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不同时期发展特征比较
    3.2.1 数量比较
    3.2.2 地域分布比较
    3.2.3 类别分布比较
    3.2.4 外部管理体制比较
3.3 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现状比较
    3.3.1 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数量比较
    3.3.2 中美两国医学院校的地域分布比较
    3.3.3 中美两国医学院校的类别分布比较
    3.3.4 中美两国医学院校的外部管理体制比较
    3.3.5 中美两国医学院校的外部质量管理比较 4 讨论
4.1 三个时期的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差异
    4.1.1 三个时期的中国高等医学院校数量差异
    4.1.2 三个时期的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地域分布差异
    4.1.3 三个时期的类别分布差异
    4.1.4 三个时期的外部管理体制差异
4.2 中美两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差异
    4.2.1 中美两国的高等医学院校数量差异
    4.2.2 中美两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地域分布差异
    4.2.3 中美两国的高等医学院校类别分布差异
    4.2.4 中美两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外部管理差异
4.3 借鉴与发展
    4.3.1 将需求转化为变革的动力
    4.3.2 严把质量关,促进机构标准化
    4.3.3 兼容并包,促进机构个性化
    4.3.4 加强合作交流,促进机构综合化
    4.3.5 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制度化
4.4 本研究的创新点
4.5 研究局限性及进一步工作设想 5 结论
5.1 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史
5.2 3个时期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差异
5.3 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差异
5.4 对中国高等医走学院校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
    2 前人研究状况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2.2.1 初始环节
        2.2.2 准备环节
        2.2.3 实施环节
        2.2.4 赛后反馈环节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3.1.1 题目的应用性
        3.1.2 题目的综合性
        3.1.3 题目的开放性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上编
    第一章 关于小句审解
        1.1 评说《“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的辩证思维
        1.1.1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
        1.1.2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
        1.1.3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
        1.1.4 古义与今义的辩证
        1.1.5 个体与整体的辩证
        1.2 评说《漫话“有所不为”》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
        1.2.1 比较语言事实的典型程度
        1.2.2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里含义
        1.2.3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表形式
        1.2.4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用价值
        1.2.5 比较语言事实的思想内涵
        1.3 评说《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对语言应用的指导
        1.3.1 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语言理论的探究
        1.3.2 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现实应用的指导
        1.3.3 推及到所有“世代沿袭名言”现实应用的指导
        1.3.4 笔者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误用原因的语言学解析
    第二章 关于用词辨察
        2.1 评说《“救火”一词说古道今》的设问魅力
        2.1.1 在设问中充分观察
        2.1.2 在设问中充分描写
        2.1.3 在设问中充分解释
        2.1.4 充分设问的价值
        2.2 评说《说广数》的数字文化
        2.2.1 辨察数字的文化现象
        2.2.2 考察数字的文化价值
        2.2.3 丰富数字的文化理论
        2.3 评说《“诞辰”古今演化辨察》的传授艺术
        2.3.1 国学传授的真与美
        2.3.2 国学传授的情与理
        2.3.3 国学传授的小与大
        2.3.4 笔者对“诞辰”一词的思考
    第三章 关于结构组配
        3.1 评说《“X以上”纵横谈》对语言问题的探讨、发掘和思索
        3.1.1 在逻辑中探讨问题
        3.1.2 在探讨中发掘问题
        3.1.3 在发掘中思索问题
        3.1.4 在思索中追踪问题
        3.2 评说《“十来年”义辨》的追踪信念
        3.2.1 对概数“来”字语形结构的追踪
        3.2.2 对概数“来”字语义蕴涵的追踪
        3.2.3 对概数助词“来”形义辩证的追踪信念
        3.3 评说《“生、死”与“前”的组合》的小三角研究
        3.3.1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表形式研究
        3.3.2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里意义研究
        3.3.3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用价值研究
        3.3.4 良好文品 贯穿始终
        3.3.5 笔者对反义语素同义词的思考
    第四章 关于特异说法
        4.1 评说《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的语法格式文化
        4.1.1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渊源
        4.1.2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内涵
        4.1.3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价值
        4.1.4 发掘方言现象传承中华文化
        4.1.5 笔者对“一+名”语法格式的思考
        4.2 评说《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中的多角度研究
        4.2.1 对“先生”一词的内涵研究
        4.2.2 对“先生”一词与女性的关系研究
        4.2.3 对“先生”一词用于女性学人的理论探究
        4.2.4 对“先生”一词用于女性学人的实践建议
        4.2.5 笔者对“先生”一词的思考
        4.3 评说《“起去”的普方古检视》的研究程序
        4.3.1 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4.3.2 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4.3.3 用理论解释自己的观点
        4.3.4 用务实说出自己的疑问
        4.3.5 笔者对“起去”一词的思考
        4.3.6 笔者的启示:学术的进步源于否定
下编
    第一章 邢福义的语法思想
        1.1 邢福义的研究历程
        1.1.1 练步期(19561965年)
        1.1.2 求悟期(1966年—1989年)
        1.1.3 寻己期(1990—今)
        1.2 邢福义的语法理论
        1.2.1 “小句中枢说”
        1.2.2 “句管控”
        1.2.3 “两个三角”
        1.2.4 “三个充分”
        1.2.5 “动词核心名词赋格”
        1.2.6 “语表趋简语义兼容”
        1.2.7 “词性判定法”
    第二章 邢福义的国学思想
        2.1 邢福义“儒道合一”的思想
        2.1.1 邢福义的儒家思想
        2.1.2 邢福义的道家思想
        2.2 评说《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对语言研究未来的展望
        2.2.1 语言研究的现状
        2.2.2 语言研究的未来
        2.3 说《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对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探究
        2.3.1 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理论探究
        2.2.2 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实践印证
        2.4 评说《“国学”与“新国学”》对当今国学的预测
        2.4.1 探讨“当今国学”丰富的内涵
        2.4.2 思索“当今国学”产生的背景
        2.4.3 发掘“当今国学”发展的道路
        2.4.4 肯定“当今国学”传播的平台
        2.4.5 笔者对“当今国学”的思考
    第三章 邢福义的传授学思想
        3.1 治学之道学风先导
        3.1.1 倡导“务实学风”
        3.1.2 主张“反省自己”
        3.1.3 重视“引导后辈”
        3.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
        3.2.1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阐释
        3.2.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践行
        3.2.3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影响
        3.3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
        3.3.1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的阐释
        3.3.2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源于中西方
        3.3.3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的践行
        3.4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
        3.4.1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阐释
        3.4.2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践行
参考文献
附注
国学研究与传授学
评说《“国学”和“新国学”》一文对“当今国学”的关注
邢福义:看透方块字的奥妙
评说《漫话“有所不为”》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
    吕叔湘慧眼识后辈
    邢福义的老顽童启示
    走出语言学的语言学家邢福义
    一部“新而不难,全而不杂”的好教材
    一本值得推荐的语言学教材
    《从“诞辰”古今演化辨察》看语言的规范问题
后记

(7)围城效应:寿春古镇社会价值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价值、价值观、价值观念的概念
        (二) 国外价值观念研究综述
        (三) 国内有关价值观念研究综述
        (四) 关于寿春镇的研究综述
    三、 研究假设
    四、 主旨内容和创新点
        (一) 主旨内容
        (二) 创新点
    五、 借鉴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 借鉴的理论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围城”下的寿春古镇
    第一节 寿春古镇简介
        一、 古镇区位和交通
        二、 古镇历史沿革
        三、 古镇人家
    第二节 城不在高,有年头就行
        一、 城墙的修建
        二、 城墙的维护
    第三节 古镇的基本发展情况
        一、 古镇空间发展的“围城”
        二、 古镇经济发展的“围城”
第二章 寿春古镇职业价值观念
    第一节 “万家灯火,哪一盏属于我”
        一、 古镇职业生活回顾
        二、 “走千走万,还是寿县”
        三、 “离乡”与适应
    第二节 我,可是城里人?
        一、 “身段”与工作
        二、 “守土”与生活
第三章 寿春古镇居民的财产观念
    第一节 古镇人财产获取观念
        一、 廉洁与贪腐
        二、 “挖松土”
    第二节 古镇人财产支配观念
        一、 寿州孙的“意外”和“常态”
        二、 财产的“淡薄”和“绝对控制”
第四章 寿春古镇居民消费价值观念
    第一节 寿春古镇的生存性消费观念
        一、 古镇人生活消费简述
        二、 勤俭节约和“穷身子富嘴”
        三、 “有房才有家”
    第二节 寿春古镇的发展性消费观念
        一、 “俗慕学问”和“读书无用论”
        二、 “小病抗,大病拖”的观念和预防观念增强
    第三节 “偷得浮生半日闲”
        一、 “不如跳舞”
        二、 “泡一泡,十年少”
        三、 “无事小神仙”
        四、 养狗与打狗
第五章 寿春镇居民的交往价值观念
    第一节 古镇人之间的交往观念(一)
        一、 互助与“亲情困境”
        二、 “人情”和“层级”
        三、 熟人调解与民悍好争斗
    第二节 古镇人之间的交往观念(二)
        一、 “义夫”与“有偿服务”
        二、 教门上“热情”和“欺生”
        三、 法律观念增强与行为惯性
    第三节 回汉之间交往观念
        一、 互助和顾忌
        二、 关帝庙与清真寺的“高度之争”
    第四节 古镇人与古镇外的交往观念
        一、 古镇人比周边乡镇的“优越感”
        二、 “戒备和淳朴”
第六章 寿春镇居民的宗教价值观念
    第一节 寿春古镇宗教状况简述
        一、 寿春古镇的道教
        二、 寿春镇的伊斯兰教
        三、 寿春古镇的佛教
        四、 寿春古镇的基督教
    第二节 居民的鬼神观念
        一、 一般鬼——祖先
        二、 神仙之说
    第三节 “山不在高,灵则有名”
        一、 四顶山庙会简介
        二、 “抱娃娃”和“仙药”
第七章 寿春镇居民的幸福价值观念
    第一节 福禄寿
        一、 “多子多福”和“重男轻女”
        二、 光宗耀祖和“碑坚强”
        三、 “寿州不寿”到“健康长寿”
    第二节 知足常乐
        一、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二、 乐天安命和“一晌贪欢”
    第三节 尚节义
第八章 寿春古镇居民价值观念的文化生境和评估
    第一节 寿春古镇价值观念的文化生境
        一、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二、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三、 时变——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和古镇居民的社会结构
    第二节 社会价值观念评估
        一、 主位与客位的彷徨
        二、 变迁与固守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A:寿春镇居民价值观念调查部分问卷
附录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8)学而优则“仕” ——1978年后的中国大学场域与权力精英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当代中国的权力精英生产与教育政治
    第1节 问题的提出
    第2节 重要说明
        一、当代中国的精英、准精英与大学生
        二、大学:准精英生产的权力场域
    第3节 文献综述
        一、精英主义理论:源起、发展与中国经验
        二、教育政治学:分析的视角与工具
        三、教育政治视角下的精英生产
    第4节 研究方法
第1章 从革命到建设:精英生产方式的转型
    第1节 合法性与精英生产
        一、合法性驱动与精英转换的动力
        二、合法性转换与精英生产模式转换
        三、知识分子:准精英的来源
    第2节 1978年以前中国共产党的精英生产
        一、革命精英的生产与精英生产的革命化
        二、知识分子:改造对象还是精英来源?
        三、革命精英生产中的大学
    第3节 接管与改造:作为革命场域的大学
        一、建国初高等学校的转换与发展
        二、教育革命中的大学:"红"与"专"
        三、大学迷思:地位、作用与意义
    第4节 本章小结
        一、合法性界定
        二、准精英来源
        三、生产模式和场域的转换
第2章 改革开放:精英转型与大学场域的新发展
    第1节 政治精英重塑与新精英选拔
        一、新的合法性
        二、从革命精英向现代政治精英转型
        三、准精英生产与大学的政治连接
    第2节 市场经济对大学场域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与大学使命
        二、经济精英的产生
        三、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的冲突与融合
        四、市场经济对大学场域的意义与影响
    第3节 大学场域中的政治与经济结构
        一、改革开发中的大学发展脉络
        二、大学制度与机制的基本结构
        三、精英与大众:大学场域的一个核心问题
    第4节 本章小结
        一、改革开放:转型时期中有序社会的精英更替
        二、结构不平等的复制:精英循环与再生产的共存
        三、精英生产:大学场域在有序社会中的作用与意义
第3章 阶梯与城墙:高考招生中的准精英选拔与合法性获取
    第1节 中国的考试传统与精英的合法生产
        一、科举制度与考试帝国
        二、精英权威的来源及其认可
        三、科举制度的历史遗产:合法性供给
    第2节 科举制的废除:新的知识与考试形式
        一、清末与民国:新知识与新形式的萌芽
        二、革命政权中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三、恢复高考的政治学阐释
    第3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经济中的高考制度
        一、1978年后的大学入学考试改革
        二、大学扩招的经济动力:规模效应和精英稀释
        三、自主招生与招生大战:再精英化的努力
    第4节 本章小结
        一、考试与中国社会流动
        二、高考:大学场域的入场券
        三、隐性的不平等:知识差异、家庭差异与地区差异
第4章 规训与筛选:准精英生产的政治经济逻辑
    第1节 政府、市场与大学
        一、国家与大学的基本关系:控制与监督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控制与大学发展
        三、市场化还是市场参与:市场力量的作用
    第2节 市场逻辑与新壁垒的产生
        一、对扩招的再检视:真的是大众化吗?
        二、大学准入的新壁垒:收费制度
        三、重点大学制度:筛选机制与资源支持
        四、国际化市场中的精英流动与竞争
    第3节 国家意志与对准精英的规训
        一、大学治理结构之分析
        二、政治规训机制
        三、专业训练机制
        四、官本位大学与准精英的发展取向
    第4节 本章小结
        一、准精英生产中的不平等问题
        二、制度性不平等:"文凭"中的政治经济资本
        三、准精英与准大众的二元分野
第5章 传递与固化:政治遗传与准精英"高度"的获取
    第1节 政治遗传:毕业分配与准精英生产
        一、政权交接与精英的代际生产
        二、毕业分配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三、准精英的控制式生产
    第2节 经济遗传:竞争就业与准精英的代际再生产
        一、制度转换的影响
        二、社会关系资源与准精英的出路
        三、代际传递与准精英再生产
    第3节 案例分析:"院长门"事件和"蚁族"
        一、准精英的"靶向性"制造
        二、高学历底层群体:大学生蚁族
        三、世袭还是再生产:流动机遇与社会心理
    第4节 本章小结
        一、职业获取与准精英身份的确认
        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三、遗传性不平等:合理性与合法性之争
第6章 结论:以大学场域为基轴的准精英生产
    第1节 合法性:新知识与新精英
        一、合法性转换驱动下的精英转换
        二、新知识与新精英
        三、大学场域的知识生产
    第2节 控制式生产与三种机制:转型社会与精英阶层固化
        一、大学:转型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悖论
        二、不平等的现实和对平等的追求
        三、有序社会中的精英阶层固化与政治忠诚
    第3节 未来精英与高学历底层:大学场域的二元产出
        一、素质与高度:共通点与分水岭
        二、未来精英与高学历底层:合作、对抗还是融合
        三、政治向心力与离心力:体制内与体制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践行渐进西藏班 ——以武汉市西藏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藏教育概况
    第一节 解放前的教育及特点
        一、旧西藏封建农奴制教育的概况
        二、封建农奴制教育的几种形式
    第二节 新西藏现代教育发展之路
        一、现代民族教育的创建(1951-1958)
        二、现代民族教育的蓬勃发展(1959-1965年)
        三、现代民族教育的困难和恢复时期(1966-1986年)
        四、现代民族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健康地发展(1987年—)
第二章 西藏教育特殊政策
    第一节 西藏教育特殊政策涵义、依据及内容
        一、西藏教育特殊政策涵义
        二、西藏教育特殊政策制定的依据
        三、与一般民族教育所共有的政策
        四、国家对西藏教育特有的政策
    第二节 举办内地西藏班(校)是一项针对西藏的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校)的创建
        一、中共西藏党史大事记1984年
        二、西藏自治区大事记1984年
        三、田纪云回忆
        四、内地兴办西藏班(校)的工程正式启动
第三章 湖北内地西藏班(校)历经阶段
    第一节 西藏班筹备工作
        一、沙市六中的筹备工作
        二、筹备工作中的相关文件
        三、西藏班的各项经费标准
        四、西藏昌都行署教育局文件《关于西藏班的工作报告》
        五、西藏驻成都办事处政治部来信
    第二节 沙市六中的西藏班(1985年9月—2003年9月)
        一、沙市六中举办西藏班18年将成为辉煌的历史载入史册
        二、取得的辉煌成绩
    第三节 荆州市荆州中学新区西藏班(2003年8月—2005年8月)
        一、媒体报道
        二、笔者访谈
    第四节 武汉市洪山中学西藏班(2005年8月—2006年12月)
        一、笔者对洪山高中西藏班马进老师的采访
        二、有关媒体报道
    第五节 武汉市西藏中学(2006年12月——)
第四章 湖北武汉市洪山高中西藏班田野调查
    第一节 入场描述
        一、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六中招生简章
        二、山南教体局关于对2006年内地西藏班学生报名资格进行公示的说明
        三、2006年山南地区内地西藏班招生考试阅卷工作圆满结束
        四、1990年新学生情况记载
        五、入场争夺
    第二节 在场描述
        一、日常作息安排
        二、日常管理
        三、笔者洪山高中西藏班的田野调查笔记
        四、课外活动与假期管理
        五、在场生存
    第三节 学生离场
        一、1986级学生情况
        二、1989级学生情况
        三、1997级学生情况
        四、武汉西藏中学学生高考情况
        五、离场转接
第五章 教师们的教学生活状况
    第一节 教师配备和工资待遇
        一、教师配备
        二、对教职工实行特殊教育的补助标准
    第二节 教师们的日常教学
        一、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
        二、武汉市西藏班公开课
        三、教学教研交流活动
    第三节 西藏班教师职责
        一、班主任工作职责
        二、年级组长、保卫科长岗位责任
第六章 西藏山南访谈
    第一节 笔者的山南日记
    第二节 山南教体局——教练局主任和西藏自治区教育专员的采访
        一、扎西主任的采访
        二、对西藏自治区教育专员的采访
    第三节 小学校长——藏族小学生对西藏内地班的痴迷
        一、山南地区—小校长边巴次仁的采访——巴桑曲珍父亲
        二、对巴桑曲珍妈妈琼达的采访
    第四节 学生家长——理性中的选择
        一、对其米多杰—家的采访
        二、对扎西多杰父母的采访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校)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校)举办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二、办学主体对办学困难估计不足
        三、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缺位现象
        四、毕业生与当地的文化不相融合
        五、自费生培养缺乏相关规定和依据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校)政策执行的建议
        一、建立高效有力的管理体制
        二、切实解决好办学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三、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水平
        四、建立一支热爱党的民族教育事业的干部、教师队伍
        五、扩大自费生的规模,适应西藏教育的需要
        六、内地西藏班(校)这种特殊的教育政策应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基础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
    第三节 基础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
    第四节 基础教育发展的学校差距
    第五节 基础教育发展的群体差距
第三章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负面效应
    第一节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对教育系统自身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思想原因分析
    第二节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政策原因分析
    第三节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体制原因分析
    第四节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执行层面分析
第五章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宏观政策研究
    第一节 世界各国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投资经验
    第二节 改革和完善我国基础教育的公共投资体制
第六章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微观政策研究
    第一节 改造与扶持薄弱学校
    第二节 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第三节 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 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
    第四节 扶持处境不利地区和弱势群体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案例研究--江苏南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个案分析
    江苏南北基础教育发展的区域比较
    江苏省南北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分析
    江苏省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分析
    江苏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后记

四、荆州市2001年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英语试题(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何以形成与能否提高[D]. 周兆海.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2]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 张慧. 西南大学, 2016(02)
  • [3]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研究[D]. 汪曦.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8)
  • [4]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历史与比较研究[D]. 吴健珍. 中南大学, 2014
  • [5]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6]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D]. 邓天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4)
  • [7]围城效应:寿春古镇社会价值观念研究[D]. 郭福亮.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6)
  • [8]学而优则“仕” ——1978年后的中国大学场域与权力精英生产研究[D]. 王安华. 复旦大学, 2011(12)
  • [9]践行渐进西藏班 ——以武汉市西藏中学为例[D]. 王维.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 [10]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 田芬. 苏州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荆州2001高中(中学)入学考试英语试题(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