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探讨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探讨

一、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宇[1](2021)在《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变形指标限值及损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要求设计的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原有的性能水平。现行规范中“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原则主要以承载力验算为主,以此来对构件的性能水平进行判断,但是规范中并未明确给出构件在各性能状态下的变形限值。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以其优良的抗震性能、较高承载能力与较小截面尺寸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国内外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而对其基于变形与损伤的抗震性能评估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变形指标限值与损伤指标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基于ABAQUS与Open Sees有限元软件,分别选取合适的材料本构模型、单元类型、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加载方式及约束条件,对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2)收集了31片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试验数据,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边缘约束构件配钢率、边缘约束构件配筋率、墙身配钢率、弯剪比等因素对其破坏形态的影响。依照现行规范设计了432个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数值模型,综合试验与有限元结果,以剪跨比、轴压比、弯剪比为参数对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形态进行划分,给出了具体的划分标准。(3)基于材料应变来确定构件的各性能点,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与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特点,得到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性能状态划分标准。通过对宏观的位移-荷载曲线、位移角限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参数对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变形性能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不同破坏形态下各性能状态位移角限值计算公式,给出了95%保证率下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各性能状态的位移角限值取值表。(4)基于Open Sees对破坏形态为弯曲控制的剪力墙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各参数对剪力墙耗能能力的影响,计算修正后的Park-Ang损伤模型中的组合系数β,得到了适用于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基于变形和耗能双重准则的损伤模型;以正态分布作为分布密度函数来对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各损伤状态的累积概率密度进行拟合,得到了各损伤状态的概率密度模型参数,给出了95%保证率下破坏形态由弯曲控制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损伤指标区间建议值。

白庆涵[2](2021)在《装配式混凝土开缝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作为建筑产业商品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性能可靠、施工方便以及节能环保等突出优势。然而传统装配式结构的主流连接方式普遍存在施工精度要求较高和工期较长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开缝剪力墙结构体系,能够在保证建筑抗震能力的同时缩短施工周期,设计了8片剪力墙试件并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国内外装配式剪力墙开缝形式和连接方式的研究现状整理综述,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开缝剪力墙结构,其主要构造特点包括预制剪力墙底部座浆、竖向钢筋不连续和墙体两侧边缘构件现浇,能够有效节省施工周期。(2)设计了两组共八个试件,包括2个现浇试件和6个开缝剪力墙试件。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研究开缝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设计参数包括:轴压比、边缘构件配筋直径、墙体钢筋间距和试件宽度,详细介绍了剪力墙加载试验的方案以及试件施工制作的主要工艺。(3)使用ABAQUS软件对所有试件建立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基本吻合,各项抗震性能指标的数据误差大约在10%以内,可认为本文有限元计算方法相对准确,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试件的受力状态。(4)对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开缝剪力墙抗震能力对不同参数的响应程度,在剪力墙边缘构件内设置三种不同形式的型钢,分析其对于试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压比和几何尺寸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最大,在边缘构件内布置型钢构件可以大幅提升墙体承载力。在工程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和构造措施,可以使开缝剪力墙试件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较为理想的抗震效果。(5)以工程实例为背景,利用Midas GEN软件进行PUSHOVER(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研究开缝剪力墙应用于整体结构时的性能表现,与现浇结构对比,评估其抗震能力。结果表明:开缝剪力墙的性能表现接近现浇结构的性能,但两种结构的剪力墙受力状态和构件塑性铰分布情况接近,结构各项计算指标均达到了性能要求。证实了开缝剪力墙结构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开缝剪力墙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设计,利用ABAQUS和Midas GEN软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不同变量对开缝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以及开缝剪力墙结构体系应用于整体建筑结构的可行性,为科研和设计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曹春利[3](2021)在《不同剪跨比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以下简称“榫卯剪力墙”)是一种新型不出筋的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基本装配单元榫卯板边缘设置横向凹槽和竖向方孔,横向凹槽与竖向方孔相交。本文研究了不同剪跨比的墙体的受力性能和接缝的连接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榫卯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设计制作了1片剪跨比为1.5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和3片剪跨比分别为1.0、1.5、2.0的榫卯剪力墙试件,对其进行了恒定轴力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表明,榫卯剪力墙抗震性能良好,剪跨比1.5的墙体承载力和刚度略低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榫卯剪力墙沿横向凸起根部及凹槽内侧形成宏观竖向裂缝,可避免低剪跨比墙体发生脆性破坏,破坏时的位移角均大于1/50,延性系数均大于5.0,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榫卯接缝构造合理,连接可靠,整体性良好,接缝开裂位移角大于1/500,峰值荷载时榫卯接缝变形较小,水平张开变形和竖向错动变形仅有1.0mm和1.5mm;边缘构件最外侧纵筋屈服时,底部截面钢筋应变分布仍然符合平截面假定,峰值荷载时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墙体破坏时根部混凝土压溃区域相对较小。提高剪跨比,墙体承载力降低,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能力提升,刚度衰减减缓;同时,提高剪跨比可延缓宏观竖向裂缝发展,横向凸起根部破坏程度减轻。榫卯剪力墙的破坏区域主要分布在宏观竖向裂缝区域,延缓了墙体根部混凝土压溃,有效减小了压溃面积,位移角大于1/35时墙体仍具有良好的竖向承载力。(2)榫卯剪力墙受力性能数值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了榫卯剪力墙的数值分析模型,与试验结果比对表明,榫卯剪力墙数值模型能够反映试验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与试验骨架曲线吻合良好;采用内聚力-摩擦混合模型能够模拟榫卯接缝处的混凝土结合性能。榫卯剪力墙沿榫卯接缝横向凸起根部形成的竖向裂缝避免墙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墙体变形能力得以显着提高。提高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配筋率可提高墙体的承载力,配筋率较低时增幅较为明显;当竖向方孔侧面与横向凹槽内侧重合时,增大竖向方孔沿墙体宽度方向尺寸增加了凸起根部及凹槽内侧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面积,承载力退化速率加快,建议可减小凹槽内侧高度或减小竖向方孔沿墙体厚度方向尺寸,来减小该处面积,以提升接缝性能。(3)提出了榫卯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公式。建议了榫卯剪力墙的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设计公式,探讨了榫卯接缝的剪力需求;提出了不同剪跨比墙体的群键共同工作系数,小于等于1.5剪跨比的墙体可采用现有大板规范的推荐值,大于1.5剪跨比的墙体建议适当降低推荐值取值,对于2.0剪跨比的墙体建议取为0.4。结果表明,引入群键共同工作系数的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能够较好满足剪力需求,建议公式较为合理。

李祥宾[4](2021)在《中高剪跨比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满足装配式建筑结构整体性及其构件抗震性能的要求,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技术中,一般采用成熟的钢筋连接方法及合理设置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相结合的构造措施。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下称榫卯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钢筋非接触搭接连接,同时对预制墙板的边缘构造进行创新设计,提出了适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预制墙板间水平连接的榫卯接缝节点连接技术。本文结合拟静力试验与数值模拟两种方法,重点研究了设置现浇边缘构件的中高剪跨比榫卯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主要包括承载力、变形、刚度、耗能以及破坏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等;同时分析了榫卯接缝的连接性能。具体内容如下:通过对设置现浇边缘构件的中高剪跨比榫卯剪力墙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轴压比、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等设计参数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试验结果作了对比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榫卯接缝保持良好的连接性能,对墙体整体性基本无影响,榫卯剪力墙的加载前期刚度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当;峰值点后,榫卯剪力墙的滞回曲线相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更加饱满,水平承载力及刚度退化更加缓慢,具有更好的延性和极限变形能力。增大轴压比,榫卯剪力墙的承载力提高,加载前期刚度增大,但承载力及刚度退化速度加快,峰值位移、极限位移减小,墙体延性变差;在破坏形态上,增大轴压比使得榫卯接缝及中部竖向通孔处裂缝发展提前且速度加快,至极限状态时,榫卯接缝的破坏程度加重,且中部竖向通孔处已形成带状破坏区域。提高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墙体的加载前期刚度增大,水平承载力提高且峰值位移增大,延性更好,耗能能力增强,但承载力及刚度退化速度加快,极限位移减小。在破坏过程上,提高配筋率后,榫卯接缝处的裂缝发展推迟且更加缓慢,接缝两侧墙体的相对变形减小,水平分布钢筋有效限制了榫卯接缝处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开裂。建立了中高剪跨比榫卯剪力墙的数值模型,模拟墙体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变形,提取荷载-位移曲线,将其与拟静力试验的骨架曲线进行对比;在验证模型可行性的基础上,对设置不同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的中高剪跨比榫卯剪力墙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试件承载力及极限变形能力随纵筋配筋率的增加而提高,增加纵筋配筋率还能够限制边缘构件内水平裂缝的发展,减轻边缘构件正截面破坏。

陈国尧[5](2021)在《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是一种新型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以带横向凹槽及竖向孔洞的预制混凝土墙板为基本装配单元,具有易于生产、运输、安装便利等优点。本文采用试验、有限元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并对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进行了3片剪跨比为1.5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试件及1片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对比试件的拟静力试验,探究新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不同榫卯板构造、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对新型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刚度退化速率小于现浇剪力墙,累计耗能显着大于现浇剪力墙,延性系数均超过3.80,极限位移角大于1/60,满足规范要求。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破坏形态与现浇剪力墙不同,现浇剪力墙破坏区域集中于墙体根部,峰值荷载时墙体根部混凝土出现压溃现象;榫卯剪力墙墙体破坏区域主要集中于榫卯板横向凹槽底部及凸起部位根部,峰值荷载时墙体根部混凝土基本无压溃现象,且在峰值荷载后榫卯剪力墙中部竖缝形成两条通长裂缝,墙体进入墙柱组合体受力阶段,大大提升了榫卯剪力墙的变形性能。榫卯板纵向孔洞内缘与横向凹槽内侧平齐可延缓减少榫卯接缝的破坏,平齐试件产生裂缝更少,墙体根部混凝土压溃的面积及程度更小,纵向孔洞内缘与横向凹槽内侧是否平齐对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影响不大。水平钢筋配筋率会影响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破坏程度,配筋率的提高会减小榫卯接缝在峰值荷载前的破坏程度,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不大。(2)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及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接触受力属性的数值模型计算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有限元模型合理可靠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纵向孔洞尺寸对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承载能力的影响较小,对接缝整体破坏程度影响显着,建议榫卯板纵向孔洞内缘与横向凹槽内侧平齐。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的提高,会提高墙体峰值承载力,对峰值位移角影响不大,延性在较高配筋率时表现较差,试件破坏提前;水平钢筋配筋率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不大;增加轴压比会提高试件的峰值承载力,但会降低试件的变形性能。(3)对影响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接缝抗剪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榫卯接缝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并与文献中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崔聪[6](2021)在《槽钢加劲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结构中方钢管混凝土边框充分发挥了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承担竖向荷载的能力,钢板剪力墙主要通过屈曲后形成的拉力场承担水平力。本文完成了竖向槽钢加劲联肢钢板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对框架-联肢钢板剪力墙双重抗侧力结构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参照双重抗侧力结构中联肢钢板剪力墙的布置形式,设计了铰接框架-联肢钢板剪力墙单独抗侧力结构,研究两种抗侧力结构性能的差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了 1个1/3比例3层3跨竖向槽钢加劲联肢钢板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得到了结构的破坏特征和滞回曲线。结果表明:试件受到的水平荷载主要由槽钢加劲的墙板承担。进入弹塑性阶段后,墙板角部因应力集中首先撕裂。随后连梁与柱子的节点焊缝断裂,钢板剪力墙边框梁端部屈曲形成塑性铰,墙板中部撕裂。最终由于柱脚形成塑性铰导致试件破坏。试件各构件的塑性发展较为充分,试件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2)利用数值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试验试件的数值分析模型。采用多拉杆模型模拟钢板剪力墙,进行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多拉杆模型能较好的模拟钢板剪力墙板的力学行为,塑性铰依次出现在连梁、剪力墙板、框架梁上,与试验现象基本一致;通过对试验试件的模拟,证明了本文建模方法的正确性。(3)设计了 15层、20层和30层的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联肢钢板剪力墙原型结构,进行了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获得了的3个模型的性能点,以及在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响应。结果表明:典型结构设计合理,弹塑性分析中最大层间位移角符合规范要求。钢板剪力墙能够承担较大的剪力,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有较强的抵抗变形的能力。(4)参照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联肢钢板剪力墙原型结构平面布置形式,设计了 15层、20层和30层的方钢管混凝土铰接框架-联肢钢板剪力墙单独抗侧力原型结构,分别对3个模型进行了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果与双重抗侧力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高度的双重抗侧力模型的初始刚度、极限状态的基底剪力均大于对应的单独抗侧力模型结构;单独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力主要由联肢钢板剪力墙承担,导致联肢钢板剪力墙竖向边缘构件截面尺寸均大于双重抗侧力结构;主要抗震指标表明,两种抗侧力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较好,基本满足规范中的抗震设防要求。

杨烊[7](2021)在《设置井字加劲肋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板剪力墙由剪力墙板、竖向边缘构件和水平边缘构件组成。通过钢连梁将两片钢板剪力墙在各层相连,可构成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由于连梁的耦联作用,相连的两组单肢钢板剪力墙可以协同工作,提高结构的抗侧能力。本文中联肢钢板剪力墙的竖向边缘构件采用方钢管混凝土柱,在钢板剪力墙屈曲后,方钢管边框柱可为其提供足够的锚固,可以充分发挥钢板墙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在钢板剪力墙上设置了井字加劲肋,能减少墙板的震颤和声响,可有效约束钢板墙的面外变形,提高其承载力和耗能性能。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设置井字加劲肋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一榀3层3跨1:3比例的设置井字加劲肋的联肢钢板剪力墙试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方钢管混凝土边框-联肢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表明:该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力、耗能能力及延性。墙板和钢连梁依靠自身的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继而塑性铰在边框梁端部形成,最后柱脚形成塑性铰并处于鼓曲状态。满足了“强墙肢,弱构件”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多道设防的抗震设计目标。(2)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2017对试验试件进行了精细化数值分析,并将有限元模拟的各性能指标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充分地反映试件的滞回性能和破坏过程,表明该分析方法能够较好的模拟设置井字加劲肋的联肢钢板剪力墙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各抗震性能指标。通过对试验与有限元结果的综合分析,对试件的应力、应变分布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设置井字加劲肋联肢钢板剪力墙的受力机理与破坏机制。(3)建立了联肢钢板墙的足尺有限元模型。针对足尺模型研究了钢连梁腹板厚度和翼缘厚度、钢板剪力墙墙板加劲形式和轴压比等对设置井字加劲肋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钢连梁腹板厚度,可有效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及耗能能力,而钢连梁翼缘厚度对结构各性能指标影响较小;随着加劲肋密度的增加,结构的强度与耗能能力也随之增大;设置井字加劲肋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的初始刚度在轴压比的作用下影响较小,然而该结构的强度和耗能能力会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而逐渐降低。(4)根据耦联率的计算公式,通过改变连梁截面、框架梁截面及钢板剪力墙墙板跨度,得到了不同耦联率的联肢钢板剪力墙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耦联率对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耦联率对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及耗能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建议设置井字加劲肋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最优耦联率取值为0.50。

杨雨青[8](2021)在《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及其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钢板剪力墙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延性、抗侧性能和耗能能力的新型抗震结构,非常适用于高烈度地区建筑。通常采用加劲的方法改善钢板剪力墙的性能,而斜向的平板加劲肋在受力后发生扭转、弯曲破坏导致加劲效果降低。因此本文提出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具有弹性屈曲荷载高,面外变形小,抗侧承载力和初始刚度高,耗能能力强等优点。本文通过理论推导、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的弹性屈曲性能、抗侧性能、滞回性能和设计理论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有限元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了肋板刚度比、抗扭抗弯刚度比等对结构剪切和轴压屈曲性能的影响。考虑槽钢对钢板加劲边的转动约束,提出了第二门槛刚度,并给出了具有良好精度的斜向槽钢加劲板门槛刚度及第二门槛刚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当肋板刚度比达到第二门槛刚度时,加劲肋可以完全约束钢板加劲边的面外位移和转动;提高加劲肋的抗扭抗弯刚度比时,能够有效降低门槛刚度。因此建议加劲肋的抗扭抗弯刚度比不低于0.307,同时对于大跨高比的钢板,斜加劲肋宜布置于方形小区格中。(2)为考察不同形式的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传力机理和破坏形态,对6个双层单跨的缩尺钢板剪力墙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斜向槽钢加劲肋对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和框架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向布置槽钢加劲肋能明显提高结构的弹性屈曲荷载、抗侧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加劲肋未出现扭曲破坏,保证了加劲效果。斜向布置的加劲肋对框架柱的轴力、剪力和开洞处梁腹板剪力有较大的影响,设计中不可忽略,避免造成边缘构件的过早屈服从而影响整体结构性能。(3)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在单向和往复荷载作用下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的抗侧性能和滞回性能。首先对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的单调推覆性能进行了参数分析。其次进行试验试件模型的往复荷载加载,分析了试件的应力发展、面外变形和塑性累积情况。在试验模型基础上,系统对比了 15种不同形式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指标、受力、变形与经济性等。结果表明,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各项抗震性能指标良好,经济性较高,是一种优异的加劲形式。(4)提出了交叉支撑-拉力带简化模型(cross brace-strip model,CBSM)用于模拟斜向加劲钢板剪力墙的抗侧性能,以解决采用精细模型的计算和设计耗时长等问题。建立有限元模型与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初始刚度理论计算公式与精细模型吻合良好,CBSM预测的初始刚度低于精细模型,误差基本在15%以内,是偏于安全的。CBSM预测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与理论公式、精细模型的结果基本一致,能准确地反映出斜向加劲肋对结构抗侧能力的贡献,可以方便工程设计和提高计算效率。(5)为研究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中的最大响应,更好的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提出了该类钢板墙的设计流程。以某一实际工程为背景,对钢框架-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安全稳定,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适用于多高层建筑中。

王峥峥[9](2021)在《带可更换阻尼器摇摆双波形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波形钢板是由平直薄钢板通过冷轧处理得到的一种特殊钢板,其面外卷曲构造类似于在平钢板的某个方向上放置加劲肋,从而提高了内嵌钢板的面外刚度,有效抑制了钢板面外屈曲的过早发生。因此,内嵌波形钢板的剪力墙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和面外屈曲刚度大、变形小等优点,是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本文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首先对双波形钢板剪力墙(D-CSPSW)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柱底翼缘的局部屈曲变形及墙趾处的较大塑性变形是双波形钢板剪力墙破坏的主要原因。基于可恢复功能结构的抗震设计新概念,提出了一种带有可更换阻尼器的摇摆双波形钢板剪力墙(RD-CSPSW):放松剪力墙底部的竖向自由度,使其成为柱底可抬升的摇摆结构,并在柱底设置可更换的耗能钢阻尼器构件,研究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采用壳单元实现波形钢板剪力墙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选取已有波纹钢板剪力墙试验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2)基于本文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双波形钢板剪力墙模型与单波形钢板剪力墙模型,对比分析了二者受力机制及滞回性能的差异;进一步研究了内嵌钢板的几何参数对双波形钢板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不同参数双波形钢板剪力墙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等效粘滞阻尼系数曲线等,给出了建议采用的波形钢板几何参数的取值范围。(3)对可更换耗能钢阻尼器的构造进行设计,并分别研究了不同设计参数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分别设计了设置不同可更换耗能阻尼器的摇摆双波形钢板剪力墙与双波形钢板剪力墙,研究二者抗震性能的差异,并分析阻尼器的不同尺寸对RD-CSPSW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4)对具有可更换阻尼器的摇摆钢框架-双波形钢板剪力墙(RSFD-CSPSW)结构体系与钢框架-双波形钢板剪力墙(SFD-CSPSW)结构体系在不同峰值加速度作用下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二者基底剪力,柱底抬升量,楼层位移及最大层间位移,综合评价了RSFD-CSPSW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双波形钢板剪力墙可显着改善波形钢板剪力墙的受力性能;设置可更换阻尼器的摇摆双波形钢板剪力墙结构可使大部分的地震能量通过耗能阻尼器的塑性变形耗散,从而保护剪力墙结构不受破坏,更换阻尼器后可恢复正常的使用功能。通过合理地设计,RSFD-CSPSW结构体系将具备良好的功能可恢复性能和抗震性能。

孙宝悦[10](2021)在《内嵌梯形波纹钢板的带PEC柱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板剪力墙作为具有高抗侧力性能结构,多用于处于地震频发区域中的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波纹钢板剪力墙作为钢板剪力墙体系中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其内嵌波纹钢板特殊的几何构造,其凸起的波纹形状相当于加劲肋,不仅可以解决薄钢板剪力墙平面外稳定性问题,还可以改善厚钢板剪力墙结构用钢量大、经济适用性差的问题,相比较加劲钢板剪力墙,还避免了因为焊接带来的残余应力和热效应的影响。同时,钢板剪力墙结构主要是通过内嵌钢板屈曲形成拉力带进行耗能,为了充分利用内嵌钢板的耗能能力,就要求钢板表面大面积屈服,形成充分的拉力场,而拉力带会对边柱产生较大的附加弯矩,普通型钢柱无法为对内嵌钢板提供有效锚固,从而使内嵌钢板耗能性能无法充分发挥,故本文引入具有刚度大、强度高的混凝土部分外包的双C槽钢柱作为边缘抗侧构件,简称PEC柱,形成一种内嵌梯形波纹钢板的带PEC柱剪力墙结构。为了深入研究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内嵌梯形波纹钢板的带PEC柱剪力墙结构进行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数值分析。通过对结构进行计算,设计了3榀缩尺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并对该3榀试件进行建模比对分析,在验证有限元建模可靠性的同时,选取内嵌波纹钢板高厚比、内嵌波纹钢板波长、内嵌波纹钢板波高、槽钢柱截面尺寸和混凝土等级5个参数展开数值模拟扩展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通过对3榀内嵌梯形波纹钢板的带PEC柱剪力墙缩尺试件进行循环荷载下的试验研究,发现该形式的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滞回性能良好,耗能性能优良;(2)通过对3榀试件的试验现象进行总结可得出:高厚比分别为747、560的试件PEC-CSPSW-1、PEC-CSPSW-2的屈服模式为:首先内嵌波纹钢板发生屈曲变形,并产生拉力带;随后拉力带进入屈服,随着拉力带的发展,剪力墙屈服面积逐渐变大;最终几乎全板屈服达到强度极限发生破坏;高厚比为448的试件PEC-CSPSW-3的屈服模式为:试件在加载位移达到56mm时未见板面产生拉力带,只在两边靠近柱脚位置产生不明显的凸凹变形,波峰产生局部扭曲,但是通过应力显示,波纹钢板屈曲前已经入整体屈服,属于强度破坏;(3)3榀试件选用不同高厚比的内嵌梯形波纹钢板,通过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可知,钢板高厚比的不同,导致滞回曲线形状略有差别,但曲线均比较饱满,滞回性能良好,高厚比越小,滞回曲线包络面积越大,能量耗散系数越大,E均在2.25以上,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4)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出试验构件的受力模式、变形情况以及承载能力等抗震性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5)通过对内嵌梯形波纹钢板的带PEC柱剪力墙的有限元扩展参数分析可知:波纹钢板的高厚比和槽钢柱截面尺寸对内嵌梯形波纹钢板的带PEC柱剪力墙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影响最为显着,当波纹钢板的高厚比越小,槽钢柱截面尺寸越大,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越大;波纹钢板的波长和波高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耗能性能影响较小;混凝土等级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很小。

二、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变形指标限值及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1.2.2 我国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1.3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实体单元与纤维单元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有限元分析
    2.1 引言
    2.2 基于实体单元的有限元建模
        2.2.1 材料本构关系
        2.2.2 单元类型选取
        2.2.3 部件相互作用
        2.2.4 加载方式及边界条件
    2.3 基于ABAQUS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试验验证
    2.4 基于纤维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2.4.1 材料本构关系
        2.4.2 单元类型、加载方式及边界条件
    2.5 基于Open Sees的有限元模型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设计及破坏形态划分
    3.1 基于已有试验的破坏形态分析
    3.2 试件设计
        3.2.1 试件截面尺寸设计
        3.2.2 变参数设计
    3.3 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破坏形态划分
        3.3.1 剪切破坏
        3.3.2 弯剪破坏
        3.3.3 弯曲破坏
    3.4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破坏形态划分
        3.4.1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破坏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3.4.2 破坏形态划分准则
    3.5 试验验证与修正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性能指标限值研究
    4.1 构件性能水平的划分
    4.2 构件性能量化指标
    4.3 构件性能状态确定准则
        4.3.1 基于试验骨架曲线的性能点确定方法
        4.3.2 基于有限元的性能点确定方法
    4.4 改变单一参数对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
        4.4.1 轴压比
        4.4.2 剪跨比
        4.4.3 暗柱配钢率
        4.4.4 墙身配钢率
        4.4.5 暗柱配筋率
    4.5 单一参数对各性能点位移角的影响
        4.5.1 轴压比
        4.5.2 剪跨比
        4.5.3 暗柱配钢率
        4.5.4 墙身配钢率
        4.5.5 暗柱配筋率
    4.6 SCS剪力墙变形指标限值
        4.6.1 剪切破坏
        4.6.2 弯剪破坏
        4.6.3 弯曲破坏
    4.7 变形指标限值验证
        4.7.1 试验验证
        4.7.2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变形限值表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双参数损伤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SCS剪力墙耗能能力分析
        5.2.1 轴压比
        5.2.2 剪跨比
        5.2.3 暗柱配钢率
        5.2.4 墙身配钢率
        5.2.5 暗柱配筋率
    5.3 已有的损伤模型
        5.3.1 基于变形的损伤模型
        5.3.2 基于能量的累计损伤模型
        5.3.3 双参数损伤模型
    5.4 SCS剪力墙基于变形和能量的双参数损伤模型
        5.4.1 双参数损伤模型参数拟合
        5.4.2 损伤模型的验证
    5.5 损伤状态对应的损伤指数划分
        5.5.1 损伤状态划分
        5.5.2 损伤状态概率曲线拟合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装配式混凝土开缝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连接方式综述
        1.2.1 套筒灌浆连接研究现状
        1.2.2 浆锚搭接连接研究现状
        1.2.3 机械套筒连接研究现状
        1.2.4 简支连接研究现状
        1.2.5 螺栓连接研究现状
        1.2.6 焊接连接研究现状
    1.3 剪力墙开缝研究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水平开缝剪力墙研究现状
        1.3.2 竖向开缝剪力墙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装配式混凝土开缝剪力墙试验设计
    2.1 试验方案
    2.2 试件设计
        2.2.1 现浇混凝土剪力墙RC1、RC2
        2.2.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PC1、PC2
        2.2.3 装配式开缝剪力墙PC3
        2.2.4 装配式开缝剪力墙PC4
        2.2.5 装配式开缝剪力墙PC5
        2.2.6 装配式开缝剪力墙PC6
    2.3 材料性能
        2.3.1 钢筋材料性能
        2.3.2 混凝土材料性能
        2.3.3 砂浆材料性能
    2.4 装配式开缝剪力墙试件制作
    2.5 测量方案
        2.5.1 应变测量
        2.5.2 位移测量及裂缝观察
    2.6 试件加载方案
    2.7 本章总结
第3章 基于ABAQUS的装配式开缝剪力墙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3.1 有限元分析原理
    3.2 有限元建模
        3.2.1 材料非线性分析应力应变本构关系
        3.2.2 装配式开缝模拟方法
        3.2.3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3.2.4 界面接触模拟及边界条件
    3.3 模拟结果与试验对比分析
        3.3.1 各试件应力云图
        3.3.2 现浇剪力墙试件RC1
        3.3.3 现浇剪力墙试件RC2
        3.3.4 开缝剪力墙试件PC1
        3.3.5 开缝剪力墙试件PC2
        3.3.6 开缝剪力墙试件PC3
        3.3.7 开缝剪力墙试件PC4
        3.3.8 开缝剪力墙试件PC5
        3.3.9 开缝剪力墙试件PC6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装配式混凝土开缝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4.1 有限元结果参数分析
        4.1.1 墙体形式
        4.1.2 轴压比
        4.1.3 边缘构件配筋率
        4.1.4 预制墙体尺寸
        4.1.5 预制墙体水平钢筋间距
        4.1.6 边缘构件尺寸
    4.2 装配式混凝土开缝剪力墙构件性能强化
        4.2.1 试件设计
        4.2.2 有限元分析结果
    4.3 本章总结
第5章 基于PUSHOVER的宏观有限元分析及工程实例应用
    5.1 概述
    5.2 工程概况
    5.3 宏观有限元整体模型建立
    5.4 模态对比
    5.5 抗震性能分析
        5.5.1 结构性能点
        5.5.2 层剪力、层间位移角对比
        5.5.3 墙单元内力及塑性铰状态
    5.6 本章总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不同剪跨比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文献综述
    2.1 水平接缝研究现状
        2.1.1 干式连接
        2.1.2 湿式连接
    2.2 竖向接缝研究现状
        2.2.1 干式连接
        2.2.2 湿式连接
    2.3 不同剪跨比带现浇竖向接缝的全预制剪力墙受力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剪跨比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3.1 试验设计
        3.1.1 试件设计
        3.1.2 试件制作
        3.1.3 材性性能
        3.1.4 加载方案
        3.1.5 测量方案
    3.2 试验现象
        3.2.1 试件CW-01
        3.2.2 试件SCW-1
        3.2.3 试件SCW-R1
        3.2.4 试件SCW-R2
        3.2.5 破坏形态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加载点水平力-位移角滞回曲线
        3.3.2 加载点水平力-位移角骨架曲线
        3.3.3 受弯承载力
        3.3.4 延性
        3.3.5 刚度
        3.3.6 耗能
        3.3.7 竖向接缝性能
        3.3.8 水平位移沿高度分布
        3.3.9 平截面假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数值分析
    4.1 单元模型
    4.2 部件模型及网格划分
    4.3 材料本构
        4.3.1 混凝土本构模型
        4.3.2 钢筋本构模型
    4.4 接触模拟
    4.5 边界条件
    4.6 结果对比及分析
        4.6.1 加载点水平力-位移骨架曲线
        4.6.2 承载力及峰值位移
        4.6.3 破坏形态对比
    4.7 参数扩展
        4.7.1 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配筋率
        4.7.2 榫卯构造尺寸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接缝受剪承载力研究
    5.1 竖向接缝抗剪承载力研究现状
        5.1.1 粗糙面抗剪承载力研究现状
        5.1.2 键槽抗剪承载力研究现状
        5.1.3 接缝抗剪承载力组成
    5.2 竖向接缝抗剪承载力需求计算方法
    5.3 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
        5.3.1 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5.3.2 结果对比及分析
    5.4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中高剪跨比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竖向接缝连接技术研究综述
        1.2.1 干式连接技术
        1.2.2 整体式接缝技术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中高剪跨比榫卯剪力墙拟静力试验设计及破坏分析
    2.1 剪力墙设计参数分析
    2.2 中高剪跨比榫卯剪力墙拟静力试验及破坏分析
        2.2.1 试件设计
        2.2.2 试件制作
        2.2.3 材料性能试验
        2.2.4 加载与测量方案
        2.2.5 试验过程
        2.2.6 破坏形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高剪跨比榫卯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3.1 抗震性能
        3.1.1 荷载-位移关系
        3.1.2 承载力
        3.1.3 变形能力
        3.1.4 等效刚度
        3.1.5 耗能
    3.2 接缝连接性能与墙体整体性
        3.2.1 榫卯接缝受力性能
        3.2.2 水平接缝受力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高剪跨比榫卯剪力墙抗震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值模型建立
        4.1.1 单元类型
        4.1.2 材料本构
        4.1.3 约束和接触
        4.1.4 建立有限元模型
    4.2 计算结果分析
        4.2.1 承载力及变形
        4.2.2 破坏形态
        4.2.3 钢筋应变
    4.3 设计参数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水平接缝
        1.2.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竖向接缝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1 试件设计及制作
        2.1.1 试件设计
        2.1.2 试件制作
    2.2 材性试验
    2.3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2.4 试验量测内容
    2.5 试件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
        2.5.1 试件CW-01
        2.5.2 试件SPW-1
        2.5.3 试件SPW-K
        2.5.4 试件SPW-H
    2.6 试验现象对比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试验结果分析
    3.1 加载点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3.2 加载点水平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及承载力
    3.3 延性分析
    3.4 耗能能力
    3.5 刚度退化
    3.6 损伤指标
    3.7 钢筋应变
        3.7.1 水平分布筋钢筋应变
        3.7.2 边缘构件纵筋应变
    3.8 接缝相对变形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有限元分析
    4.1 榫卯剪力墙数值模型的建立
        4.1.1 单元选择
        4.1.2 材料属性定义
        4.1.3 几何模型的建立、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4.1.4 结合面模拟
    4.2 模型验证
        4.2.1 荷载-位移曲线
        4.2.2 破坏形态对比
    4.3 参数扩展
        4.3.1 纵向孔洞尺寸的确定
        4.3.2 不同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的分析
        4.3.3 不同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的分析
        4.3.4 不同轴压比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研究
    5.1 竖向接缝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5.2 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5.2.1 钢筋作用
        5.2.2 混凝土作用
    5.3 试验验证
    5.4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槽钢加劲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钢板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联肢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2 竖向槽钢加劲联肢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件设计
    2.3 材料力学性能
        2.3.1 钢材力学性能
        2.3.2 混凝土力学性能
    2.4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2.5 测量内容与测点布置
        2.5.1 位移测量
        2.5.2 应变测量
    2.6 试验过程与试验现象
    2.7 试验结果分析
        2.7.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2.7.2 骨架曲线
        2.7.3 耗能曲线
        2.7.4 承载力退化
        2.7.5 刚度退化
        2.7.6 受理机制及破坏机理
    2.8 本章小结
3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分析
    3.1 概述
    3.2 方钢管混凝土边框联肢钢板剪力墙等效模型
        3.2.1 统一多拉杆模型(USM)
        3.2.2 塑型铰设置
        3.2.3 模型验证
    3.3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与模型建立
    3.4 静力弹塑性分析
        3.4.1 水平侧向力的选取
        3.4.2 静力非线性分析结果
        3.4.3 结构性能点的确定
        3.4.4 结构性能点处层间位移角
    3.5 非线性时程分析
        3.5.1 地震波的选取
        3.5.2 楼层位移与层间位移角分析
        3.5.3 顶点监测位移分析
        3.5.4 基底剪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方钢管混凝土铰接框架-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分析
    4.1 概述
    4.2 单独抗侧力框架模型结构设计与建立
    4.3 单独抗侧与双重抗侧模型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对比
        4.3.1 两种抗侧力模型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对比
        4.3.2 结构性能点处层间位移角
    4.4 两种模型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4.4.1 楼层位移与层间位移角对比
        4.4.2 基底剪力和顶点位移
    4.5 材料用量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6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设置井字加劲肋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加劲钢板墙研究现状
        1.2.2 加劲钢板墙研究现状
        1.2.3 混凝土和组合联肢剪力墙研究现状
        1.2.4 联肢钢板剪力墙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设置井字加劲肋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设计
    2.3 材料力学性能
        2.3.1 钢材力学性能
        2.3.2 混凝土力学性能
    2.4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案
    2.5 测点布置
        2.5.1 位移测量
        2.5.2 应变测量
    2.6 试验过程与试验现象
    2.7 试验结果分析
        2.7.1 滞回曲线
        2.7.2 骨架曲线
        2.7.3 延性
        2.7.4 耗能能力
        2.7.5 承载力与刚度退化
        2.7.6 应力分析
        2.7.7 受力机理与破坏机制
    2.8 本章小结
3 设置井字加劲肋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求解
        3.2.1 材料本构模型
        3.2.2 有限元模型的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
        3.2.3 边界条件与荷载施加
        3.2.4 初始几何缺陷
    3.3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3.3.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对比
        3.3.2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对比
        3.3.3 有限元应力与应变发展过程
        3.3.4 破坏形态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设置井字加劲肋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参数分析
    4.1 引言
    4.2 分析模型
    4.3 钢连梁腹板厚度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4.3.1 不同钢连梁腹板厚度模型的滞回性能分析
    4.4 钢连梁翼缘厚度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4.4.1 不同钢连梁翼缘厚度模型的滞回性能分析
    4.5 不同墙板加劲形式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4.5.1 联肢钢板剪力墙不同墙板加劲形式的滞回性能分析
    4.6 不同轴压比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4.6.1 不同轴压比的联肢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耦联作用在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中的影响
    5.1 引言
    5.2 通过改变连梁截面改变耦联率
        5.2.1 改变连梁截面模型的滞回性能分析
        5.2.2 内力分析
    5.3 通过改变边框梁截面改变耦联率
        5.3.1 改变边框梁截面模型的滞回性能分析
        5.3.2 内力分析
    5.4 通过改变墙板跨度改变耦联率
        5.4.1 改变墙板跨度模型的滞回性能分析
        5.4.2 内力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及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抗侧力体系
        1.1.2 钢板剪力墙体系应用
    1.2 文献综述
        1.2.1 钢板剪力墙分类及研究现状
        1.2.2 薄板的弹性屈曲特点
        1.2.3 薄板的弹性屈曲临界荷载计算方法
        1.2.4 结构中的非线性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组织结构
2 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弹性屈曲性能研究
    2.1 参数定义
    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2.2.1 模型建立与验证
        2.2.2 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模型
    2.3 剪切作用下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的屈曲分析
        2.3.1 边界条件分析和弹性剪切屈曲系数
        2.3.2 能量法推导
        2.3.3 剪切屈曲荷载与加劲系数分析
        2.3.4 受压型斜向加劲板的门槛刚度分析
        2.3.5 考虑扭转约束的第二门槛刚度分析
    2.4 轴压作用下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的屈曲分析
        2.4.1 弹性轴压屈曲系数
        2.4.2 轴压屈曲荷载与加劲系数分析
        2.4.3 斜向加劲板的门槛刚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试验研究
    3.1 试验方案
        3.1.1 试件设计和制作
        3.1.2 试验装置
        3.1.3 测量方案
        3.1.4 加载制度
        3.1.5 材性试验
    3.2 标准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3.2.1 试验现象
        3.2.2 滞回性能
        3.2.3 应力分析
        3.2.4 破坏机理
    3.3 拼接式非加劲和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3.3.1 试验现象
        3.3.2 滞回性能
        3.3.3 应力分析
        3.3.4 破坏机理
        3.3.5 竖向边缘构件设计
    3.4 侧边开洞-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3.4.1 试验现象
        3.4.2 滞回性能
        3.4.3 应力分析
        3.4.4 破坏机理
        3.4.5 水平边缘构件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钢板剪力墙非线性数值分析
    4.1 单向加载下的非线性数值分析
        4.1.1 基础模型
        4.1.2 参数分析
    4.2 循环荷载加载下试验试件的非线性数值分析
        4.2.1 试件的有限元模型
        4.2.2 有限元结果
    4.3 不同加劲形式的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综合对比
        4.3.1 滞回性能对比
        4.3.2 受力、变形和经济性对比
        4.3.3 综合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斜向加劲钢板剪力墙初始刚度及简化模型
    5.1 初始刚度计算公式
    5.2 交叉支撑-拉力带简化模型
        5.2.1 现有简化模型简介
        5.2.2 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拉力带模型
        5.2.3 交叉支撑-拉力带简化模型的提出
    5.3 初始刚度计算公式和简化模型有限元验证
        5.3.1 拉力带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5.3.2 交叉支撑-拉力带模型的建立
        5.3.3 承载力结果分析对比
        5.3.4 初始刚度对比分析
        5.3.5 简化模型与试验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工程应用研究
    6.1 工程概况
    6.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
    6.3 斜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流程
        6.3.1 设计流程
        6.3.2 工程设计应用
        6.3.3 两种钢板剪力墙性能对比
    6.4 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弹塑性时程分析
        6.4.1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6.4.2 以X方向为主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6.4.3 以Y方向为主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带可更换阻尼器摇摆双波形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波形钢板剪力墙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波形钢板剪力墙国外研究现状
        1.2.2 波形钢板剪力墙国内研究现状
    1.3 可更换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摇摆墙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摇摆墙结构国外研究现状
        1.4.2 摇摆墙结构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双波形钢板剪力墙有限元模型建立
    2.1 引言
    2.2 有限元建模参数
        2.2.1 材料参数
        2.2.2 单元类型选取及网格划分
        2.2.3 边界条件及初始缺陷
    2.3 试验验证
        2.3.1 验证试验简介
        2.3.2 试验验证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波形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模型设计
        3.2.1 参数定义
        3.2.2 模型尺寸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1 加载制度
        3.3.2 屈曲分析
    3.4 双波形钢板剪力墙与单波形钢板剪力墙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3.4.1 应力分布与面外变形分析
        3.4.2 滞回曲线对比分析
        3.4.3 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3.4.4 刚度退化对比分析
        3.4.5 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3.5 参数分析
        3.5.1 内嵌钢板宽高比β的影响
        3.5.2 内嵌钢板高厚比λ的影响
        3.5.3 内嵌钢板波长q的影响
        3.5.4 内嵌钢板波幅a的影响
        3.5.5 内嵌钢板放置方向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带可更换阻尼器的摇摆双波形钢板剪力墙有限元模拟分析
    4.1 引言
    4.2 带可更换阻尼器的RD-CSPSW设计
        4.2.1 构造设计
        4.2.2 内嵌波形钢板及边缘梁柱尺寸设计
        4.2.3 可更换耗能阻尼器设计
        4.2.4 可更换耗能阻尼器受力分析
        4.2.5 可更换耗能阻尼器的参数选择
    4.3 可更换耗能阻尼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1 材料参数
        4.3.2 单元类型选取及网格尺寸
        4.3.3 加载制度
        4.3.4 边界条件
    4.4 可更换耗能阻尼器有限元结果分析
        4.4.1 蝴蝶形板带的截面高度h对阻尼器性能影响
        4.4.2 蝴蝶形板带宽度l对阻尼器性能影响
    4.5 带可更换阻尼器RD-CSPSW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5.1 材料参数、单元类型选取及网格划分
        4.5.2 边界条件、初始缺陷及加载制度
    4.6 带可更换阻尼器RD-CSPSW与 D-CSPSW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4.6.1 D-CSPSW与带可更换阻尼器RD-CSPSW滞回性能对比分析
        4.6.2 D-CSPSW与带可更换阻尼器RD-CSPSW应力分布及面外变形对比分析
    4.7 带可更换阻尼器RD-CSPSW有限元结果分析
        4.7.1 带不同尺寸可更换阻尼器RD-CSPSW滞回性能对比分析
        4.7.2 带可更换阻尼器RD-CSPSW的柱底抬升量分析
        4.7.3 带可更换阻尼器RD-CSPSW的边柱轴力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摇摆双波形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5.1 引言
    5.2 具有可更换阻尼器的摇摆钢框架-双波形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
        5.2.1 设计概况
        5.2.2 可更换阻尼器参数设计
    5.3 摇摆钢框架-双波形钢板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5.3.1 SFD-CSPSW有限元模型建立
        5.3.2 RSFD-CSPSW有限元模型建立
    5.4 地震波的选取
    5.5 SFD-CSPSW 结构与RSFD-CSPSW 结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5.5.1 基底剪力
        5.5.2 顶点加速度
        5.5.3 柱底抬升量
        5.5.4 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课题及项目

(10)内嵌梯形波纹钢板的带PEC柱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PEC组合柱性能研究
        1.2.2 波纹钢板的研究现状
        1.2.3 波纹钢板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1.2.4 带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3 课题创新性
第2章 PEC柱和波纹钢板剪力墙的理论研究
    2.1 PEC组合柱设计理论
        2.1.1 钢-混凝土组合柱简述
        2.1.2 PEC柱轴心承载力计算方法
    2.2 波纹钢板剪力墙设计理论
        2.2.1 波纹钢板简述
        2.2.2 梯形波纹钢板受力分析
        2.2.3 钢板剪力墙简化模型理论
    2.3 带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相关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内嵌梯形波纹钢板的带PEC柱剪力墙结构试验研究
    3.1 试验概述
    3.2 试验设计
        3.2.1 试件的整体尺寸
        3.2.2 PEC柱
        3.2.3 H型钢梁和内嵌梯形波纹钢板
        3.2.4 其他构件设计
    3.3 试验准备
        3.3.1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3.3.2 材性试验
        3.3.3 试验装置
        3.3.4 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
        3.3.5 加载制度
    3.4 试验过程及现象
        3.4.1 PEC-CSPSW-1 试验现象
        3.4.2 PEC-CSPSW-2 试验现象
        3.4.3 PEC-CSPSW-3 试验现象
        3.4.4 破坏模式
    3.5 试验结果分析
        3.5.1 滞回曲线
        3.5.2 骨架曲线
        3.5.3 刚度退化曲线
        3.5.4 耗能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嵌梯形波纹钢板的带PEC柱剪力墙结构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概述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试件的几何尺寸
        4.2.2 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
        4.2.3 材料的本构模型
        4.2.4 边界条件和加载制度
        4.2.5 屈曲分析和缺陷引入
        4.2.6 试件有限元分析结果
    4.3 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4.3.1 滞回曲线
        4.3.2 刚度退化
        4.3.3 变形和应力对比
        4.3.4 小结
    4.4 参数分析
        4.4.1 单向荷载作用结果分析
        4.4.2 循环荷载作用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四、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变形指标限值及损伤研究[D]. 李新宇. 广西大学, 2021(02)
  • [2]装配式混凝土开缝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 白庆涵.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不同剪跨比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 曹春利.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中高剪跨比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 李祥宾.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陈国尧.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6]槽钢加劲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崔聪.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7]设置井字加劲肋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杨烊.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8]斜向槽钢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及其试验研究[D]. 杨雨青.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9]带可更换阻尼器摇摆双波形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 王峥峥.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10]内嵌梯形波纹钢板的带PEC柱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孙宝悦.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