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共沸环保制冷剂的特点及应用技术

非共沸环保制冷剂的特点及应用技术

一、非共沸环保制冷剂的特点和应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余萌[1](2021)在《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特性及在严寒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室外蒸发器吸热不足会导致制热性能下降,严重影响其在严寒地区的应用。相变蓄热技术可针对严寒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对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短周期蓄/放热,避免了系统在极低温环境下运行,是现阶段解决严寒地区空气源热泵应用问题最具潜力的途径之一。而目前针对基于相变蓄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研究存在系统中相变蓄热装置蓄/放热性能不足、系统动态运行特性不明晰以及缺乏系统可行性分析等问题。为此,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制冷剂与相变材料直接换热的方式,设计了与空气源热泵系统相结合的高效相变蓄热装置—冷凝蓄热器。利用压焓图对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指出了系统性能会随着蓄热时间的增加而衰减,为保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可通过设置过冷器控制冷凝蓄热器过冷度的方式来实现。对冷凝蓄热器内相变材料进行了选取,以R410A空气源热泵系统和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热末端为例,可选用相变温度为48℃的石蜡作为冷凝蓄热器内填充相变材料。对冷凝蓄热器结构进行了选型,优化改造了管翅式换热器,将管翅式换热器单程管设计成双程管,使制冷剂与循环水进行逆流换热;再将改造后的管翅式换热器进行封装并填充,构造出冷凝蓄热器单元结构雏形,通过设置多并联管式的制冷剂/循环水管道形式可进一步提高冷凝蓄热器的蓄/放热性能。(2)通过模拟与实验研究了系统动态运行特性,提出了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方法、高性能冷凝蓄热器优化设计方法以及系统应用制冷剂优选准则。利用Matlab对系统各部件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系统在严寒地区连续运行条件下的动态特性规律,对冷凝蓄热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对系统应用不同制冷剂条件下的性能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环境温度为-20℃的工况下,该系统只需连续蓄放热运行6天即可稳定;系统中冷凝蓄热器连续蓄热14 h后,平均蓄热功率为7.2 k W,COP为2.0,蓄热量达到100.6 k W·h;冷凝蓄热器在放热过程中平均放热功率为10.1 k W,理论上可为164 m2的房间持续供暖10 h,实现了该系统在严寒地区的全天候连续供暖。冷凝蓄热器内翅片间距和管间距越小,蓄/放热性能越好;考虑到R290具有更低的GWP值以及一定的低温适应性,是该系统在严寒地区应用中可替换R410A的最佳制冷剂。研制了冷凝蓄热器,并搭建了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实验台,分析了系统动态运行特性,并结合实验数据对系统模型进行了验证,还研究了环境温度对系统蓄热性能的影响以及供水流量对系统放热性能的影响。为保证系统安全有效运行,应确保蓄热结束前冷凝蓄热器内仍有石蜡尚未完成相变熔化过程。此外,实验研究表明环境温度越低,系统所需蓄热时间越长、平均耗功越高、平均蓄热功率与平均COP越低;供水流量越大,系统有效放热时间越短、平均放热功率越高。(3)对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从能耗、环保及经济层面对比了该系统与其他供热系统间的性能差异,为其在严寒地区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从一次能源消耗量、一次能源利用率、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初始投资成本、运行投资成本等角度对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重点比较了该系统与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燃煤锅炉、燃气锅炉以及直接电加热在上海、北京、沈阳及哈尔滨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相较于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一次能源消耗量更低,节能性更好;热泵供热系统将CO2、SO2以及NOX从建筑供热区转移到了发电厂,而发电厂可通过稀释,脱硫以及反硝化过程来减少这些污染物排放,因此热泵供热系统相较于传统供热系统更具环保性;该系统相较于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哈尔滨地区应用投资回收期约为10年;若将冷凝蓄热器折扣率设置为40%,则其投资回收期将减少至6年左右。综上,从能耗、环境以及经济角度看,该系统相较于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具有更强的低温适应性,为其在严寒地区的大规模供热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齐海峰[2](2021)在《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提升热力系统能效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其中工质研究处于主要地位。对于机械过冷CO2空气源热泵、大温升高温热泵、有机朗肯循环等正逆循环热力系统,使用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可显着提升系统能效。本文针对大温度滑移非共工质CO2/R152a在内径2mm水平圆管小通道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现象,探索其组分迁移规律、观测气液两相流型分布特性、测试并分析其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及压降梯度,为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换热器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和实验支撑。本文构建了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管内流动沸腾换热过程的组分迁移模型,理论分析了滑速比、蒸发压力、两相区换热面积以及系统充注量对其组分随干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滑速比减小,组分迁移现象逐渐弱化;在相同干度下,随压力降低,组分迁移现象越明显。水平圆管内两相区换热面积越大,其内部组分迁移越显着;系统充注量增加可缓解组分迁移现象。通过观测流型发现在实验测试工况范围内,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CO2/R152a管内流动沸腾两相流型可分为:泡状流、塞状流/弹状流、分层流、环状-波状流、环状流和雾状流。其中泡状流、塞状流/弹状流相对常规通道的相应流型,其气液相分布更加规则,气液相界面更加显着。随热流密度增加,环状流向干涸状态以及干涸状态向雾状流转变的过渡干度变小。对流型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可以发现,流型图像灰度值随时间变化的分布规律可用于辅助流型划分。将实验观测得到的流型与经典流型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发现,Revellin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对不同组分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CO2/R152a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及压降梯度进行测试,得到了流动沸腾换热规律,提出了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沸腾换热系数的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大温度滑移工质对流换热系数随干度增加呈现先缓慢增加,后迅速下降并趋于稳定,同时存在临界干涸点;CO2含量为0.474时的换热效果低于其含量为0.221和0.653时的换热效果。实验测定了不同运行参数下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换热系数、压降梯度以及流型。结果显示,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速、热流密度以及饱和温度增加而增大;压降梯度随质量流速增加而增加,而随饱和温度升高而降低。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CO2/R152a的换热系数明显低于纯质CO2换热系数而高于R152a换热系数。结合实验数据,考虑显热热阻和传质阻力,提出了新的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换热系数预测模型,绝对误差为22.05%。

孟凡硕[3](2020)在《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模拟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有效地制取满意的低温环境。本文对制冷工质的热力学性质做了理论分析,从而进行了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循环实验。借助计算机软件对三级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的流程进行模拟仿真。尽管还是要不断地通过实验研究来证明模拟的可行性,由于逐渐完善的混合制冷工质的相平衡理论以及不断完整的物性数据,将计算机软件用于三级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的模拟具有很大的优势。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节约成本以及时间,并且与传统实验相比还可以避免危险性,确保我们的安全以及不必要的损失。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对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当下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述,并且指出了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的优点以及对制冷行业的重要意义。2.搭建了三级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试验台,以R22/R23/R14为混合制冷工质做了实验。制取-90℃的蒸发温度,得出实验数据,计算了系统的COP。3.建立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流程,通过运用计算机软件对R22/R23/R14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进行了模拟。将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实验的准确性以模拟软件用于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的可行性。4.选用R290代替R22进行系统模拟。构建了R290/R23/R14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流程,得出了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因素,其中非共沸混合制冷的配比是主要因素。压缩机在不同吸排气压力下运行以及不同的气液分离温度也会对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产生影响。5.计算了两种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混合制冷剂的理论配比。当两种混合制冷剂的配比相同时,通过两种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的对比发现在同样的工况下,以R290作为高温级制冷剂的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各方面性能都优于R22自复叠制冷系统。

胡昕昊[4](2020)在《非共沸工质变频冷藏系统全年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提出了新的长期的温度目标,即将全球平均温度升高控制在2℃以下,并努力将其限制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的1.5℃,对节能减排提出了全新的迫切要求。化石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目前冷链约占全球二氧化碳产量的1%,而冷藏系统作为冷链末端设备其耗能以及碳排放又占到了50%以上,因此提升冷藏系统性能、减少碳排放对全球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5HP压缩冷凝机组和冷风机组成的R404A冷藏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全年工况下分析评价了非共沸制冷剂R407A和R407F直接替代的可行性和变频冷藏系统的性能和节能水平。首先提出了制冷剂充注量优化方法,在32℃、25℃、15℃和5℃工况下,兼顾了机组性能和可靠性,确定了R404A、R407A和R407F的全年最佳充注范围。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变环境温度工况下R404A、R407A和R407F定频冷藏系统的性能(能效比、制冷量)和可靠性(过冷度、过热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和排气温度),评价了R404A、R407A和R407F全年能效,对R407A和R407F替代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冷藏系统性能、减少能耗,本文设计了压缩机频率可随负载自动调节的变频冷藏系统,研究了变环境温度工况下频率变化对变频冷藏系统性能的影响。接着在变环境温度工况下分析了变频冷藏系统的性能(能效比、制冷量)和可靠性(过冷度、过热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并评价了变频冷藏系统全年工况下的节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R404A、R407A和R407F的全年最佳制冷剂充注范围分别为5.77~6.18 kg,5.83~6.13 kg和5.52~6.80 kg。试验工况范围内,R407A和R407F机组的制冷量提升了10.7%~16.7%和15%~20.7%,R407A和R407F机组的全年能效比分别提升了7.7%和12.1%。R407F在低温工况下性能优势更明显,但替代时需要注意排气温度过高的问题。变频冷藏系统低频运行时能效更高,在低环境温度工况下运行时性能更好。变频机组的制冷量和能效比均明显高于定频机组,最高分别可达11.9%和7.7%,省电率最高达到44.48%。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非共沸工质替代和相同类型制冷设备的全年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张纪军[5](2020)在《板式换热器用作R744/R290热泵系统冷凝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泵的应用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及氟利昂的限制使用使得环保制冷剂替代及相应换热器研发成为热泵推广应用的关键。板式换热器因结构紧凑和性能优良等优势在换热领域应用广泛,但其用于直热式热泵热水器系统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板式冷凝器应用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直热式热泵热水器时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及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建立的板式冷凝器设计模型设计了M3(R744质量配比12%的R744/R290)热泵热水器用板式冷凝器,并基于设计结果对板式冷凝器的结构与实验系统原套管式冷凝器的结构进行了比较。(2)在系统中实验比较了板式冷凝器与原套管式冷凝器在水源热泵热水器名义工况下的性能,基于套管式冷凝器评价了板式冷凝器对M3直热式热泵热水器的适用性及优劣。(3)以R744质量配比8%(代号M1)、10%(代号M2)及12%的R744/R290混合物和R22为制冷剂,研究了板式冷凝器性能随冷却水入口温度变化的规律,对使用R744/R290和R22时板式冷凝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基于R22研究了使用混合制冷剂时各性能评价参数增幅随冷却水入口温度变化的情况。(4)讨论了混合制冷剂中R744质量配比对板式冷凝器性能的影响,研究温度滑移对性能的影响,对使用混合制冷剂时板式冷凝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5)以Q/Q0、K/K0和ΔP/ΔP0(Q、K和ΔP代表混合制冷剂R744/R290的换热量、传热系数和压降,Q0、K0和ΔP0代表制冷剂R22的换热量、传热系数和压降)评价了板式冷凝器对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适用性。在R744/R290热泵热水器系统中实验研究板式冷凝器性能的结果显示:(1)板式冷凝器可用于M3直热式热泵热水器系统,且在系统中其结构及性能相比于原套管式冷凝器均得到了优化。(2)使用M1、M2、M3和R22时板式冷凝器各性能评价指标均随冷却水入口温度的上升而下降。使用R744/R290时板式冷凝器的性能优于使用R22时。与使用R22时相比,使用R744/R290时各性能参数增幅均随冷却水入口温度升高而增大,其中换热性能的增幅均为正,压降增幅虽有正有负,但不超过18.6k Pa。(3)换热量、传热系数和压降均随R744/R290中R744质量配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压降始终小于20 k Pa,即板式冷凝器性能随混合制冷剂温度滑移的升高而增大。使用M3时板式冷凝器的性能优于使用M2时优于使用M1时,因此,使用混合制冷剂M3时板式冷凝器的性能最佳。(4)板式冷凝器可用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使用R744/R290时板式冷凝器具有比使用R22时更好的换热性能,其中Q/Q0和K/K0的范围分别为1.09~1.24和1.58~2.39。制冷剂压降比值ΔP/ΔP0随R744质量配比的增大而增大,但最大压降仅为16.8 k Pa。

余鹏飞[6](2019)在《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变温制冷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面对的重大挑战,如何实现建筑节能及减少碳排放量,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效比和较好的舒适性,发展前景良好,因此本文研发了应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变温制冷系统,采用R32/R236fa、R32/R600、R1270/R600三种环保型混合工质,同时制取低温冷冻水(出水温度6℃-8℃)和高温冷冻水(出水温度16℃-18℃)。通过对该制冷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制冷系统具备能源高效利用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较高的应用价值,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构建了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变温制冷系统性能的计算模型,针对该制冷系统特点,根据单质沸点特性、混合工质温度滑移、饱和蒸气压力的影响,在综合混合工质的环保性等物性参数的基础上对非共沸混合工质组元及组份进行了初选。在分析非共沸混合工质相变传热不可逆损失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小熵增法的大滑移温度混合工质组份的优选方法。对该制冷系统与四种常规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进行了性能参数的比较,并对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制冷系统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为后续该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搭建了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变温制冷系统性能测试台,采用三种混合工质的多种组份对制冷系统进行了性能实验测试,对同一组元不同组份、不同组元混合工质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包括低温制冷量、高温制冷量、低温冷量与高温冷量的比值、总制冷量、压缩机功耗、总COP、低温COP、高温COP、排气温度、吸排气压力、压缩比等制冷系统的最佳性能参数。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混合工质组份,混合工质泡、露点温度,混合工质滑移温度,低、高温冷冻水水温对制冷系统的性能影响。研究了采用冷冻水串联时的制冷系统特性,分别在冷冻水出水温度5℃、6℃、7℃,冷冻水进水温度16℃、17℃的多种工况下,使用R407C、R1270/R600、R32/R236fa、R32/R600四种工质对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为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变温制冷系统较高的应用价值提供了数据支撑。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相变时的非线性温焓关系,理论分析了三种混合工质在换热器中的温度分布,并讨论了工质组份和热汇温差对冷凝器中出现的传热窄点和在蒸发器中出现的最大传热温差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基于最小熵增法的大滑移温度混合工质组份的优选方法的实用性。通过对非共沸混合工质相变换热过程中温差传热?损率和滑移温度?损率的理论研究,建立了基于?损率的?glide(混合工质温度匹配系数)参数的计算模型,分析了混合工质温度匹配系数对混合工质相变换热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曾维武[7](2019)在《船舶低温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的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国际海事组织对运输船舶的能效和燃油使用提出了日益严苛的要求。为了满足船舶能效标准和降低船舶营运成本,船舶需要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成效。船舶柴油机消耗的燃油所产生的热量只有不到50%用于船舶运行,其余热量通过各种途径散失到周围环境当中。余热回收技术可有效提高船舶能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逐渐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目前,船舶余热回收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船舶柴油机废气高温段的余热,而忽视了船舶柴油机废气低温段和缸套水的低温余热。虽然低温余热回收效率较低,但是其总量大,能够进一步提高船舶能效,提升节能减排成效。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技术可将低品位热量转换成高品位的电能,特别适合用于船舶低温余热回收。本文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技术回收船舶柴油机低温段废气和缸套水的低温余热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根据船舶柴油机废气的特点,本文将开式的柴油机废气热源转换成与柴油机缸套水类似的闭式热水热源,并建立了闭式热源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模型。本文以85℃热水为热源,研究了冷却水控制模式和循环工质对船舶低温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机朗肯循环采用恒定的冷却水流量可使其性能更加稳定;非共沸混合工质能有效协调有机朗肯循环的低蒸发压力与高膨胀机进出口压差需求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性能,较纯工质更适合用于低温闭式热源有机朗肯循环。选配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中,R245ca/R1234ze(21.53/78.47)的综合性能最优。其次,针对MAN B&W 6S50MC型号柴油机设计了基本有机朗肯循环、串联有机朗肯循环和双有机朗肯循环三种低温余热回收方案,并对三种方案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热带环境工况中,串联有机朗肯循环净输出功率最高;而在常规环境和特殊环境工况中,双有机朗肯循环净输出功率最高。在经济性方面,串联有机朗肯循环在热带环境工况中年节油量最多,而双有机朗肯循环在常规环境工况和特殊环境工况中年节油量最多;串联有机朗肯循环在所有环境工况中投资回收期均最短。最后,设计并搭建了低温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台,以R245fa为系统工质对低温热源有机朗肯循环的发电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润滑油供给量恒定的涡旋式膨胀机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发电功率与蒸发压力成正比,受小范围冷凝压力变化影响不大,随着蒸气过热度升高先增加后维持稳定;发电效率与冷凝压力成正比,与蒸发压力成反比,随着蒸气过热度升高先升后降。

王楠[8](2019)在《基于变工况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朗肯循环(ORC)在利用低焓值余热、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前景,但是其冷热源不稳定导致系统长时间处于非标况运行,因此系统效率很低。针对非设计工况有机朗肯循环,纯工质通常通过改变质量流量来调节容量匹配变化的冷热源,这种调节方式非常受限,而混合工质除了改变质量流量还可以通过改变混合工质浓度配比来匹配冷热源的变化,因此本文全面研究了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不同工况性能及不同工况下调控策略。开展的工作主要有:(1)对热负荷为100kW的ORC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和建模,编写基于Matlab平台的ORC模拟程序;(2)选取七种纯工质作为研究对象:R134a、R152a、R600a、R245fa、R123、R365mfc、R601,对纯工质ORC系统进行不同工况(变热源、变冷源)模拟,研究其系统热力学性能(包括热负荷、输出功和系统热效率)的变化,对比不同工质热力学性能变化差异,为混合工质负荷调节提供参考;(3)模拟混合工质R134a/R123、R600a/R601不同工况下不同循环浓度混合工质ORC的运行特性;(4)根据(3)的结论,模拟多种混合工质在同种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对比分析影响热负荷调节能力的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纯工质同种工况特性模拟对比:以热源温度为90℃、热源流量为3kg/s、冷源温度为20℃、冷源流量为2kg/s的工况纯工质模拟结果为例,R134a(沸点最低)热负荷最大,为121.4kW,效率为4.57%;R601(沸点最高)热负荷最小,为36.3kW,效率为10.18%。R152a(沸点仅高于R134a)输出功最大,为7.3kW;R601输出功最低,为3.8kW。不同工质ORC具有不同的运行负荷,同种工况下,纯工质沸点越低,热负荷越大,输出功相对越大,但效率越低。将低沸点高负荷工质和高沸点低负荷工质混合可以起到良好热负荷调节作用同时使系统保持较好的热力学效率。(2)纯工质不同工况特性模拟:以R134a和R601为例。热源温度每升高1℃,热负荷分别升高1983W、1689W,输出功提升166W、256W;冷源温度每升高1℃,热负荷分别降低955W、218W,输出功降低264W、89W;热源流量每增加1kg/s,热负荷分别增加6694W、771W,输出功增加562W、111W;冷源流量每升高1℃,热负荷分别增加1254W、70W,输出功增加373W、30W。低沸点高负荷工质在变工况时热负荷变化范围更大。相对来说热源温度升高时对于高沸点工质输出功增加更大,而冷源温度降低、热源流量增大、冷源流量增大对低沸点工质输出功增加更大。(3)混合工质同种工况特性模拟对比:1)在热源温度为100℃、热源流量为3kg/s、冷源温度为20℃、冷源流量为2kg/s的工况下,通过改变工质的循环浓度,R134a/R123(沸点差为53.89℃)系统热负荷可以从54.1kW变到139.1kW,热负荷调节范围为161.4%;R600a/R601(沸点差为47.81℃)系统热负荷从44.7kW变化为98.2kW,调节范围为121.5%。同种类型制冷剂组成的混合工质负荷调节能力与工质对的沸点差异有关,沸点差异越大,热负荷调节能力越大。2)基于1)的结论,在热源温度100℃、热源流量3kg/s、冷源温度20℃、冷源流量1.5kg/s的工况下进一步模拟了七种混合工质以及三组沸点相近但组成成分不同的混合工质,发现不同类型制冷剂组成的混合工质的热负荷调节能力大于同种类型制冷剂组成的混合工质的热负荷调节能力。(4)混合工质不同工况特性模拟:以R134a/R123为例。热源温度变为110℃时,通过改变循环浓度,R134a/R123系统的热负荷从66.4kW变化到159.7kW,调节范围为140.6%,最大输出功在浓度比为0.6:0.4时取得为10.6kW;热源流量变为5kg/s时,改变循环浓度热负荷从55.8kW变化到151.0kW,变化范围达到170.5%,最大输出功在浓度比为0.7:0.3时取得为9.8kW;冷源温度变为为35℃时,通过改变浓度热负荷从50.3kW变化到126.1kW,变化范围达到150.8%,最大输出功在浓度比为0.6:0.4时取得为5.3kW;冷源流量变为2.5kg/s时,改变循环浓度热负荷从54.4kW变化到143.6kW,变化范围达到164.2%,最大输出功在浓度比为0.8:0.2时取得为9.6kW。热源温度、热源流量、冷源流量升高及冷源温度降低可以提高系统热负荷、热负荷调节能力和输出功提升能力。本文创新性研究变工况下混合工质ORC变浓度调节技术,对混合工质ORC系统变工况性能及混合工质在变工况下的负荷调节作用进行了模拟研究,定量地模拟计算了不同工况下设计系统的热负荷、热负荷变化范围及输出功和热力学效率,丰富了ORC变工况运行理论研究,对实际变工况运行控制与调节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姚胜[9](2019)在《空气源热泵与低温热发电技术在太阳能供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能质提升与能质转化两项低品位热能利用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建筑供暖带来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为契机,开展了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低温热发电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气能太阳能热电冷联产系统,用于实现建筑的冬季清洁供暖以及夏季高效供冷,同时利用非采暖季太阳能集热器中产生的低温热水实施发电供建筑使用,优化建筑能源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太阳能供暖系统规模化应用带来的系统初投资高、非供暖季热量过剩等问题。文中首先结合能量分析、?分析及经济学分析方法,同时将系统的热力循环参数与换热设备的结构参数直接关联,构建了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低温热发电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模型,为系统的工质选择以及性能优化等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热经济学模型,综合考虑系统的热经济学性能、承压能力、工质充注量以及其环保特性,就自主研发配制的非共沸混合工质BY-2A、BY-2B、BY-2C以及商业化机组中常用的R22与R410A工质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寒冷或严寒地区运行的低温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与实验验证。结果显示,BY-2A、BY-2B、BY-2C空气源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展现了优越的制热性能,较R22系统其制热量最高可分别提升10.68%、28.01%与65.66%。基于太阳能低温热发电系统的热经济学模型,就主要设计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定性及敏感性分析,为其初始设计与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然后,提出了以系统投资回收期与全生命周期净收益作为评价指标的多目标多参数并行优化方法,确定了太阳能低温热发电系统的最优设计参数。此外,搭建了小型低温热发电实验装置,以发电温度可低至60℃的TD-2作为循环工质,研究了系统各部件最佳匹配运行时,主要设计参数对发电机组性能的影响。最后,文中提出了一种集太阳能供暖、空气源热泵以及太阳能低温热发电技术于一体的空气能太阳能热电冷联产系统,并就其应用于天津市与沈阳市办公建筑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联产系统的合理实施将会带来巨大的节能、经济以及环保效益,其中沈阳市更具优势,相对于常规冷热源系统,系统投资回收期低至2.70年,且一次能源利用率可高达2.71。

朱珠[10](2019)在《混合制冷工质及自动复叠式低温制冷机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自动复叠制冷循环有单级压缩、多级分凝产生低温环境、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和造价低等优势,是低温节流制冷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一台采用分凝分离器装置二级自动复叠式制冷系统进行了研究。用状态方程PT和PR来研究三元混合工质的气液相平衡特性,分析了混合制冷工质的气液相变过程,选取R227/R23/R14作为混合制冷工质,用混合工质物性软件NIST Refprop 9.1分析了混合制冷工质的温度、压力等物理性质。进行了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的热力计算,得到了获得-80℃制冷温度时R227/R23/R14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的质量混合比。制冷系统中提出了分凝分离器,并应用于试验和工程样机中。进行了二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性能试验,制冷机组的降温过程可以分为延迟段、快速段、慢速段和稳定调整段等四个阶段,系统运行2h后,制冷机组温度达到-80℃,并且温度稳定在-80℃。环境温度对系统制冷量和系统性能影响大,环境温度降低,系统制冷量增大,系统性能提高。相同环境温度下,制冷机温度对制冷量和系统性能有影响,制冷机温度越高,系统的制冷量越大,系统性能越好。制冷机组应选择导热系数高的导热介质,R11比酒精作为导热介质时,系统制冷量高,系统性能好。制冷剂R23、R14和R227的摩尔浓度对系统性能和制冷量有影响,试验得到了系统制冷量最大、系统性能最佳的R23/R14/R227的摩尔浓度比为15/30/55。达到制冷温度-80℃的工况要求时,系统制冷量为480W,系统COP为0.152。试验结果为自动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指导。

二、非共沸环保制冷剂的特点和应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共沸环保制冷剂的特点和应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特性及在严寒地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能源与环境现状
        1.1.2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1.1.3 空气源热泵技术
    1.2 严寒地区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1.2.1 新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循环设计
        1.2.2 非共沸混合工质应用
        1.2.3 除霜技术
        1.2.4 相变蓄热技术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工作
        1.4.1 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2.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理论分析
    2.1 系统构建及运行原理
    2.2 系统理论分析
    2.3 理论分析结果
        2.3.1 蒸发/冷凝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3.2 过冷/过热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3.3 蓄热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4 系统内关键部件—冷凝蓄热器设计
        2.4.1 相变材料选取
        2.4.2 装置结构选型
    2.5 本章小结
3.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数值计算研究
    3.1 系统内各部件数值模型建立
        3.1.1 压缩机模型
        3.1.2 冷凝蓄热器模型
        3.1.3 过冷器模型
        3.1.4 蒸发器模型
        3.1.5 制冷剂充注量模型
        3.1.6 求解方法
    3.2 系统严寒地区连续运行条件下动态特性分析
    3.3 冷凝蓄热器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3.3.1 翅片间距
        3.3.2 管间距
    3.4 不同制冷剂条件下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实验研究
    4.1 实验原理及方法
        4.1.1 实验设备
        4.1.2 测量系统及误差
        4.1.3 实验方法
        4.1.4 性能评价指标
    4.2 实验结果分析
    4.3 数值模型验证
    4.4 蓄/放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4.4.1 环境温度对系统蓄热性能影响
        4.4.2 供水流量对系统放热性能影响
    4.5 本章小结
5.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
    5.1 应用地点选取及相应建筑热负荷设计
    5.2 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模型建立
        5.2.1 能耗分析模型
        5.2.2 环境分析模型
        5.2.3 经济分析模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能耗分析结果
        5.3.2 环境分析结果
        5.3.3 经济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6.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2)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能源问题
        1.1.2 环境问题
    1.2 政策推动
        1.2.1 国际政策
        1.2.2 国内政策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非共沸工质沸腾换热理论分析
    2.1 沸腾换热模型总结
    2.2 流型分析
    2.3 压降梯度模型分析
    2.4 组分迁移模型分析
        2.4.1 模型建立
        2.4.2 模型验证
        2.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系统及测试原理
    3.1 实验系统介绍
    3.2 实验仪器介绍
        3.2.1 实验仪器
        3.2.2 测量仪器
    3.3 大温度滑移非共沸混合工质筛选
    3.4 实验工况介绍
    3.5 数据处理方法
    3.6 不确定度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温度滑移非共沸混合工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4.1 实验台可靠性验证
    4.2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4.2.1 大温度滑移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型观测及灰度分析
        4.2.2 大温度滑移非共沸混合工质换热系数分析
        4.2.3 大温度滑移非共沸混合工质管内压降梯度分析
    4.3 换热关联式评估与发展
        4.3.1 换热关联式评估
        4.3.2 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新关联式发展
    4.4 压降梯度关联式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模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复叠制冷循环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多种制冷剂混合后的新组合研究
        1.3.2 自复叠制冷循环装置的流程加以改进创新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自复叠制冷循环理论基础
    2.1 自复叠制冷循环原理
    2.2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特性
    2.3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选配
        2.3.1 R290 的兼容性
        2.3.2 R290 燃爆性研究
    2.4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气液相平衡
    2.5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的热物性计算方法
        2.5.1 PR(Peng-Robinson)状态方程
        2.5.2 PT(Patel-Teja)状态方程
    2.6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配比计算
    2.7 本章小结
3三级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实验
    3.1 实验台及各部件的介绍
    3.2 实验测试系统
    3.3 实验对象
    3.4 实验准备
    3.5 实验装置调试运行
    3.6 实验结果
        3.6.1 随时间变化的压缩机吸排气压力曲线图
        3.6.2 随时间变化的压缩机吸排气温度曲线图
        3.6.3 蒸发器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3.6.4 随时间变化的R22、R23 制冷剂蒸发温度曲线图
        3.6.5 系统能效值计算
    3.7 本章小结
4 三级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流程模拟
    4.1 系统模型的建立
    4.2 R22/R23/R14 三级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
    4.3 R290/R23/R14 三级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
    4.4 两种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非共沸工质变频冷藏系统全年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冷藏系统介绍
        1.2.1 冷藏系统现状概述
        1.2.2 冷藏系统应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定频与变频制冷系统性能方面研究
        1.3.2 非共沸制冷剂替代方面研究
        1.3.3 制冷剂充注方面研究
        1.3.4 变频技术方面研究
    1.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样机及其测试装置
    2.1 试验样机及测点布置
        2.1.1 试验样机
        2.1.2 测点布置
    2.2 测试装置及仪器仪表介绍
        2.2.1 测试装置
        2.2.2 仪器仪表及测试精度
        2.2.3 测试原理
    2.3 不确定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定频冷藏系统制冷剂充注量优化试验研究
    3.1 试验工况
    3.2 制冷剂充注量优化方案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制冷量、输入功率、能效比随制冷剂充注变化分析
        3.3.2 过冷度、过热度随制冷剂充注变化分析
        3.3.3 排气温度随制冷剂充注变化分析
    3.4 全年最佳制冷剂充注范围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R404A、R407A和R407F定频冷藏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4.1 冷凝温度和过冷度分析
    4.2 蒸发温度、过热度分析
    4.3 压缩机排气温度分析
    4.4 制冷量、能效比分析
    4.5 全年能效比计算和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R404A变频冷藏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5.1 试验方案和样机设计
    5.2 变环境温度工况下定频与变频机组性能对比分析
    5.3 变频机组不同频率下性能分析
        5.3.1 制冷量变化分析
        5.3.2 能效比变化分析
    5.4 定频与变频机组性能对比分析
        5.4.1 制冷量对比分析
        5.4.2 能效比对比分析
        5.4.3 冷凝温度、过冷度对比分析
        5.4.4 蒸发温度、过热度对比分析
    5.5 定频与变频机组能耗对比分析
        5.5.1 24小时耗电量对比分析
        5.5.2 变频机组全年能耗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板式换热器用作R744/R290热泵系统冷凝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换热器简介
    1.3 板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1.3.1 单相换热研究
        1.3.2 相变换热研究
        1.3.3 结构优化研究
        1.3.4 基于系统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板式冷凝器设计
    2.1 设计模型的建立
        2.1.1 模型假设
        2.1.2 设计程序开发平台
        2.1.3 冷凝器换热关联式
        2.1.4 冷凝器的基本结构特征
    2.2 冷凝器设计流程
    2.3 冷凝器的设计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板式冷凝器性能测试系统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系统的组成
        3.2.1 主要设备
        3.2.2 测量系统
    3.3 实验方案
        3.3.1 实验原理
        3.3.2 实验步骤
    3.4 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分析
        3.4.1 数据处理
        3.4.2 不确定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4.板式冷凝器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两种冷凝器性能的对比
    4.2 冷却水入口温度及流量对性能的影响
        4.2.1 换热量
        4.2.2 传热系数
        4.2.3 压降
    4.3 质量配比对性能的影响
        4.3.1 换热量
        4.3.2 传热系数
        4.3.3 压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变温制冷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
        1.1.2 双温冷源热湿独立处理技术的应用
        1.1.3 环保型制冷剂的发展
    1.2 非共沸混合工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共沸混合工质国外研究现状
        1.2.2 非共沸混合工质国内研究现状
    1.3 非共沸混合工质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热点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及框架
第二章 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制冷系统的理论研究
    2.1 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制冷系统的构建
        2.1.1 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制冷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2.1.2 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制冷系统及计算模型
    2.2 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初选
        2.2.1 混和工质物性计算模型
        2.2.2 单工质的选择
        2.2.3 混合工质的温度滑移
        2.2.4 混合工质饱和蒸气压力
        2.2.5 混合工质组元及组份的初选
    2.3 基于最小熵增法的混合工质组份的优选
        2.3.1 非共沸混合工质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
        2.3.2 最小熵增法的计算模型
    2.4 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制冷系统的节能分析
        2.4.1 R32/R236fa变温制冷系统理论循环分析
        2.4.2 与常规制冷剂理论制冷循环性能比较
    2.5 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制冷系统的空调系统节能潜力分析
        2.5.1 THIC空调热湿解耦过程及计算模型
        2.5.2 节能潜力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制冷系统实验装置
    3.1 实验装置
        3.1.1 实验装置总成
        3.1.2 制冷系统装置
        3.1.3 冷却水和冷冻水循环系统
        3.1.4 数据测试及采集装置
        3.1.5 实验工质
    3.2 实验研究内容及方法
        3.2.1 实验研究内容
        3.2.2 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3.3 制冷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3.4 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
        3.4.1 仪器测量的不确定度
        3.4.2 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制冷系统特性的实验研究
    4.1 工质质量组份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 低温冷冻水温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3 高温冷冻水温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 冷冻水串联循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1 冷冻水进出口温度16℃/5℃
        4.4.2 冷冻水进出口温度17℃/5℃
        4.4.3 冷冻水进出口温度16℃/6℃
        4.4.4 冷冻水进出口温度17℃/6℃
        4.4.5 冷冻水进出口温度16℃/7℃
        4.4.6 冷冻水进出口温度17℃/7℃
        4.4.7 冷冻水串联时的制冷系统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滑移温度混合工质制冷系统特性的实验研究
    5.1 混合工质的滑移温度
        5.1.1 三种混合工质的温度滑移
        5.1.2 三种混合工质的焓温关系
    5.2 三种非共沸混合工质在变温制冷系统中的最优性能实验
        5.2.1 总制冷量
        5.2.2 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
        5.2.3 低、高温制冷量
        5.2.4 其它性能参数
        5.2.5 非共沸混合工质变温制冷系统的适用性
    5.3 滑移温度对制冷系统的性能影响
        5.3.1 混合工质的蒸发换热的温度分布
        5.3.2 滑移温度大小对制冷系统制冷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非共沸混合工质在换热器中的传热分析
    6.1 混合工质相变时的非线性温焓关系
    6.2 冷凝换热相变过程传热窄点的判定及避免
        6.2.1 传热窄点的产生机理
        6.2.2 基于非线性温焓关系传热窄点的判定方法
        6.2.3 工质组份对传热窄点的影响
        6.2.4 热汇温差对传热窄点的影响
        6.2.5 冷凝换热相变过程窄点的实验研究
    6.3 蒸发换热相变过程最小及最大传热温差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6.3.1 R32/R236fa
        6.3.2 R1270/R600
        6.3.3 R32/R600
        6.3.4 混合工质在蒸发器中的实验值熵增
    6.4 混合工质相变传热的?损
        6.4.1 温差传热?损失和滑移温度传热?损失
        6.4.2 冷凝器相变传热的?损率
        6.4.3 蒸发器相变传热的?损率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7)船舶低温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的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有机朗肯循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性能研究现状
        1.2.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设计研究现状
        1.2.3 有机朗肯循环关键部件研发研究现状
        1.2.4 船舶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低温闭式热源有机朗肯循环工质性能研究
    2.1 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模型
        2.1.1 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分析
        2.1.2 闭式热源模型
        2.1.3 模型验证
    2.2 纯工质性能研究
        2.2.1 有机工质的选择原则
        2.2.2 冷却水控制模式对低温闭式热源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影响
        2.2.3 纯工质性能分析
    2.3 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研究
        2.3.1 非共沸混合工质选配原则
        2.3.2 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2.3.3 非共沸混合工质与纯工质性能对比
    2.4 本章小结
3 船舶柴油机低温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方案性能研究
    3.1 船舶主机低温余热参数
    3.2 各有机朗肯循环方案
        3.2.1 基本有机朗肯循环
        3.2.2 串联有机朗肯循环
        3.2.3 双有机朗肯循环
    3.3 各有机朗肯循环方案热力学性能研究
        3.3.1 基本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性能
        3.3.2 串联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性能
        3.3.3 双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性能
    3.4 各有机朗肯循环方案经济性能研究
        3.4.1 经济性能建模
        3.4.2 基本有机朗肯循环经济性能
        3.4.3 串联有机朗肯循环经济性能
        3.4.4 双有机朗肯循环经济性能
    3.5 本章小结
4 低温热源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台搭建
    4.1 实验台设计
    4.2 实验台操作步骤
    4.3 数据采集及分析
        4.3.1 数据采集
        4.3.2 数据分析
        4.3.3 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低温热源有机朗肯循环实验研究
    5.1 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台参数调节研究
        5.1.1 冷却水温度对系统参数的影响
        5.1.2 热源温度对系统参数的影响
        5.1.3 工质质量流量对系统参数的影响
    5.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5.2.1 蒸气过热度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的影响
        5.2.2 蒸发压力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的影响
        5.2.3 冷凝压力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基于变工况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有机朗肯循环研究现状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3.1 有机朗肯循环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当前解决思路
        1.3.3 调节混合工质配比的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工质选择
    2.1 热力学性质
    2.2 环保性
    2.3 物理化学性质
    2.4 工质选择策略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本有机朗肯循环建模
    3.1 模拟系统组成
    3.2 系统模型简介
    3.3 蒸发器模拟
        3.3.1 蒸发器热力学分析
        3.3.2 蒸发器传热系数计算
        3.3.3 蒸发器热力学模型
        3.3.4 蒸发器模拟求解
    3.4 膨胀机模拟
    3.5 冷凝器模拟
        3.5.1 冷凝器热力学分析
        3.5.2 冷凝器传热系数计算
        3.5.3 冷凝器热力学模型
        3.5.4 冷凝器模型求解
    3.6 泵的模拟
    3.7 ORC系统建模分析
    3.8 模型验证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纯工质有机朗肯循环模拟
    4.1 热源改变对不同纯工质的影响
        4.1.1 热源温度改变
        4.1.2 热源流量改变
    4.2 冷源改变对不同纯工质的影响
        4.2.1 冷源温度改变
        4.2.2 冷源流量改变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模拟
    5.1 混合工质概述
    5.2 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特性
    5.3 典型混合工质变热源模拟
        5.3.1 热源温度改变
        5.3.2 热源流量改变
    5.4 典型混合工质变冷源模拟
        5.4.1 冷源温度改变
        5.4.2 冷源流量改变
    5.5 多种混合工质热负荷调节对比
    5.6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9)空气源热泵与低温热发电技术在太阳能供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形势
        1.1.2 电力结构
        1.1.3 建筑用能
    1.2 清洁供暖技术
        1.2.1 天然气供暖
        1.2.2 电供暖
        1.2.3 太阳能供暖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太阳能供暖技术
        1.3.2 空气源热泵技术
        1.3.3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热经济学模型
    2.1 系统的基本原理
        2.1.1 空气源热泵系统
        2.1.2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2.2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2.2.1 循环工质的选择
        2.2.2 系统的流固耦合设计
        2.2.3 系统的性能优化
    2.3 系统的热经济学模型
        2.3.1 基本假设
        2.3.2 热力学模型
        2.3.3 经济学模型
        2.3.4 换热器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工质选择与实验研究
    3.1 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工质选择
        3.1.1 备选工质
        3.1.2 系统的设计条件
        3.1.3 系统的热经济学性能比较
        3.1.4 工质的综合评价
    3.2 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3.2.1 实验装置介绍
        3.2.2 实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与实验研究
    4.1 热发电系统的循环工质及设计条件
        4.1.1 循环工质
        4.1.2 设计条件
    4.2 热发电系统性能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4.2.1 主要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2 系统性能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4.3 热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
        4.3.1 数学模型
        4.3.2 求解方法
        4.3.3 结果分析
        4.3.4 ?损分析
    4.4 热发电系统的实验研究
        4.4.1 机组关键部件的选择
        4.4.2 实验装置介绍
        4.4.3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气能太阳能热电冷联产系统的适宜性分析
    5.1 空气能太阳能热电冷联产系统
        5.1.1 问题来源
        5.1.2 技术方案
        5.1.3 有益效果
    5.2 系统的适宜性分析
        5.2.1 资源条件
        5.2.2 节能效益
        5.2.3 经济效益
        5.2.4 环保效益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性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混合制冷工质及自动复叠式低温制冷机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复叠式制冷循环
        1.2.1 经典复叠式制冷循环
        1.2.2 自动复叠式制冷循环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混合制冷工质的特性
    2.1 混合制冷工质相平衡理论
    2.2 混合制冷工质的气液平衡
    2.3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
        2.3.1 流体压力-体积-温度关系
        2.3.2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的选配原则
    2.4 混合制冷工质的热物理计算方法
        2.4.1 PR状态方程
        2.4.2 PT状态方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设计及热力计算
    3.1 复叠式制冷循环流程
    3.2 系统热力计算
        3.2.1 设计工况条件的确定
        3.2.2 设备热负荷的计算
        3.2.3 低温箱的负荷计算
        3.2.4 混合比的确定
    3.3 制冷机组中部分设备及计算
        3.3.1 压缩机
        3.3.2 冷凝器
        3.3.3 分凝分离器
        3.3.4 换热器
        3.3.5 低温箱体
        3.3.6 节流装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复叠式制冷系统试验
    4.1 自动复叠式制冷系统试验平台
        4.1.1 调压与数据采集
        4.1.2 外部连接
    4.2 导热介质及加注
    4.3 实验系统调试
        4.3.1 系统检漏
        4.3.2 系统抽真空
        4.3.3 混合工质充注
    4.4 实验测量和数据
        4.4.1 温度测量
        4.4.2 压力测量
        4.4.3 功率测量
        4.4.4 制冷量测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5.1 制冷机组降温特性
    5.2 吸排气压力和温度特性
    5.3 环境温度对制冷量的影响
    5.4 导热介质对制冷量的影响
    5.5 制冷剂R23含量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
    5.6 制冷剂R14含量对制冷机性能和制冷温度的影响
    5.7 制冷剂R227含量对制冷机性能和制冷温度的影响
    5.8 制冷机组最佳性能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非共沸环保制冷剂的特点和应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特性及在严寒地区的应用研究[D]. 余萌. 浙江大学, 2021
  • [2]大温度滑移非共沸工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D]. 齐海峰. 天津商业大学, 2021
  • [3]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模拟及实验研究[D]. 孟凡硕.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4]非共沸工质变频冷藏系统全年性能试验研究[D]. 胡昕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板式换热器用作R744/R290热泵系统冷凝器的研究[D]. 张纪军. 郑州大学, 2020(02)
  • [6]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变温制冷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余鹏飞. 东南大学, 2019
  • [7]船舶低温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的性能分析[D]. 曾维武.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8]基于变工况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研究[D]. 王楠. 东南大学, 2019(05)
  • [9]空气源热泵与低温热发电技术在太阳能供暖中的应用研究[D]. 姚胜. 天津大学, 2019(06)
  • [10]混合制冷工质及自动复叠式低温制冷机组性能研究[D]. 朱珠.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非共沸环保制冷剂的特点及应用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