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例成人结直肠幼年息肉的内镜特征及病理分析

65例成人结直肠幼年息肉的内镜特征及病理分析

一、65例成人大肠幼年性息肉的内镜特点及病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罗婉榕[1](2020)在《儿童黑斑息肉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内镜治疗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儿童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的临床特征以及内镜息肉切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科收治的38例PJS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基因检测结果、内镜治疗情况、内镜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处理情况、病理组织学结果、随访情况等进行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1.本组38例PJS患儿24例男性,14例女性,13例有明确PJS家族史,33例存在黑斑,其中31例有口唇黑斑,顺次是四肢掌面、头面部、四肢、胸部皮肤,黑斑出现年龄2.8(1.00,5.35)岁,3岁累积百分比为60.6%;38例中32例PJS患儿共行53例次内镜息肉切除治疗,均在尽可能完成内镜对接情况下切除其胃肠道息肉,结果示共切除息肉729枚,分布于大肠的息肉占39.5%,顺次是小肠、胃部;38例PJS患儿中首诊症状或疾病25例为黑斑,顺次为腹痛、贫血、便血、肠套叠、呕吐、肛周脱出物、便秘、腹泻。前期研究31例PJS患儿行STK11基因检测,20例PJS患儿STK11基因发生突变,其中15例新生突变,5例来自母系,并发现STK11基因3个新发突变。2.本组38例PJS患儿中32例共行53例次内镜息肉切除治疗,最大直径≥1.0cm的息肉切除率为70.4%,1例次术中消化道穿孔,2例次术中ERB-c3级出血,5例次迟发性出血,3例次术后感染,17例次术后腹部不适。其中21例因胃肠道息肉复发而接受多次内镜治疗,其中5例内镜术后接受过外科手术,随访3年息肉再检出14例(66.7%),随访5年再检出9例(42.9%)。结论:1.儿童PJS首诊症状多样化,肠套叠、肛周脱出物较成人多见,且息肉多分布在大肠部位,3个新发突变位点丰富PJS患者STK11基因突变库的数据,新生突变可能存在癌变年轻化致病突变位点。2.内镜下息肉切除治疗为儿童PJS息肉切除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儿童PJS定期内镜监测减少外科手术几率,3年内镜监测频率利于息肉复发检出。

岳承会[2](2020)在《大肠息肉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初步探讨饮食起居与大肠息肉的相关性,研究CRP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以期在临床中指导大肠息肉的防治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采集确诊为大肠息肉(经电子结肠镜和病理检查)患者的基本信息、肠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填写调查表,计算得分判断患者的体质类型,收集数据并汇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集到295例CRP患者,其中男性173人,女性122人,男女比例为1.42:1,发病年龄集中在41-70岁的中老年患者,平均年龄为53.38±13.414岁。2.CRP患者大便性状为溏结不调(29.5%)>大便不爽(22%)>泄泻(16.9%)>便秘(15.9)>正常(15.6%),大肠息肉患者大便性状多见于溏结不调;CRP患者饮食偏好为高脂肪(18.3%)>无偏好(15.3%)>油腻(11.9%)=煎炸(11.9%)>偏辛辣(11.2%)>嗜食腌制品(8.1%)>偏甜(7.8%)>偏酸(5.8%)>偏清淡(5.4%)>偏咸(3.1%)>偏苦(1.4%),以高脂肪饮食最为多见。3.饮食节律、饮食寒热偏好、吸烟、饮酒、睡眠与大肠息肉的发生、大肠息肉的病理类型无统计学意义。4.CRP按山田分型分布为山田Ⅰ型(41.4%)>山田Ⅱ型(32.9%)>山田Ⅳ型(16.9%)>山田Ⅲ型(8.8%),山田Ⅳ型多见于腺瘤性息肉;按息肉个数单发性息肉241例,多发性54例,多发性息肉多见于腺瘤性息肉;241例单发息肉中,CRP好发生部位为乙状结肠>直肠>横结肠>降结肠>升结肠>回盲部。5.APs患者年龄分布在27-86岁,平均年龄为57.60±13.294岁;非腺瘤性息肉患者年龄分布在16-95岁,平均年龄为51.31±13.012岁;APs年龄高于非腺瘤性息肉。6.CRP患者常见的患病体质分别是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阴虚质>平和质>特禀质,气虚质、痰湿质多发APs。7.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年龄、息肉个数、山田Ⅰ型、山田Ⅱ型、山田Ⅲ型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山田Ⅰ型、山田Ⅱ型、山田Ⅲ型、单发性息肉回归系数为负值,表示与腺瘤性息肉呈负相关性,年龄回归系数为正值,OR=1.033,年龄为腺瘤性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1.大肠息肉男女患病比为1.42:1,患病年龄集中在61-70岁。2.大肠息肉患者饮食以高脂肪饮食最为多见,大便性状多见于溏结不调;单发大肠息肉好发部位为乙状结肠和直肠。3.大肠息肉的体质分布以痰湿、阳虚、气郁、气虚质多见,其中气虚、痰湿质更易发生腺瘤性息肉。4.年龄为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山田Ⅰ型、山田Ⅱ型、山田Ⅲ型、单发性息肉与腺瘤性息肉呈负相关性。

陈一鸣[3](2020)在《大肠息肉复发与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临床病历资料,研究大肠息肉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筛查大肠息肉复发患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并通过分析大肠息肉复发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总结其分布特点,为中医诊治大肠息肉及复发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对大肠息肉复发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搜索,拟定进行研究的相关因素;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病历资料,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得出与大肠息肉复发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1.在纳入研究的505例病例中发现大肠息肉复发的男性比女性多见,但大肠息肉复发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2.同型半胱氨酸数值越高的患者出现大肠息肉复发的可能性比同型半胱氨酸低值的患者高;而大便隐血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复发;3.直径≥0.5cm的大肠息肉,且在此基础上直径越大复发可能性越大;而息肉数目≥3个,数目越多复发可能性越大;4.大肠息肉的基底与息肉复发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与复发存在明显相关性的是无蒂息肉(X2=6.095,P=0.047);5.大肠息肉好发于乙状结肠,而大肠息肉复发与部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乙状结肠及降结肠的息肉更加容易复发;6.大肠息肉的病理性质以管状腺瘤及炎性为主,其中管状腺瘤与管状绒毛状腺瘤与复发存在相关性;7.在大肠息肉的切除方式中选择APC切除的息肉复发的风险性更高;8.大肠息肉复发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是相关的,其中肠道湿热证以男性多见,气滞血瘀证以女性为主;9.大肠息肉复发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恶性肿瘤家族史、排便情况、吸烟史、NLR、CEA、PLR等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通过本研究初步发现男性、息肉直径≥0.5cm、数目多、基底为无蒂、部位在乙状结肠和(或)降结肠、病理性质为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切除方式为APC等均为大肠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符合上述因素越多的大肠息肉患者,越需要提高对复发的警惕性;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恶性肿瘤家族史、排便情况、吸烟史、NLR、CEA、PLR等均与大肠息肉复发无明显相关性。而在辨证论治时,需侧重对男性的肠道湿热证、女性的气滞血瘀证进行分析和治疗。

袁保[4](2019)在《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清化健脾方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运用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结直肠腺瘤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探讨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特点。2.运用中药复方清化健脾方干预结直肠腺瘤腺瘤切除术后患者,评估清化健脾方对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率的影响以及对脾虚湿蕴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分析清化健脾方对结直肠腺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1.病例选取:(1)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分析:选取符合结直肠腺瘤诊断标准的患者21例,纳入经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腺瘤且无其他病变的健康对照者12例,采集两组患者一般信息和安全性资料,采集结直肠腺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粪便样品;(2)清化健脾方对脾虚湿蕴型结直肠腺瘤患者术后复发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术后患者2周正常饮食后,大便尚未恢复正常,以泄泻为主症,中医辨证为脾虚湿蕴型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术前填写临床症状观察表并根据脾虚湿蕴证症状量化分级标准和肠镜、病理检查报告量化分级标准进行评分。并采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及基本安全性资料。并采集结直肠腺瘤患者术后清化健脾方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粪便样品。2.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案,共纳入40例患者,将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2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清化健脾方)和对照组(安慰剂),每组20例,共治疗4周,临床症状观察时点为干预治疗后第0周、第2周及第4周,在各时点分别记录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并于术后6-12个月复查肠镜,填写术后肠镜病理评分表。其中治疗组有5例中药干预前留取粪便标本,中药干预治疗满4周后有17例留取粪便标本。3.肠道菌群检测分析:将采集到的粪便样品,保存在-80℃冰箱保存,收集完所有标本后进行高通量测序肠道菌群检测,将检测所得数据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分析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以及清化健脾方治疗对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产生的影响。结果:1.结直肠腺瘤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人群肠道菌群结构比较:受试者一般资料基线情况:纳入本研究的21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和12例健康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BMI、安全性基线资料(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样品比较,结果显示:OTU分布情况,两组共产生819个OTU,其中重叠部分636个,结直肠腺瘤组特有OTU147个,健康对照组特有OTU36个;稀疏性分析和Specaccum物种累积曲线分析显示末端曲线逐渐平稳,说明测序数据量合理、样本量足够,已经达到分析标准;在Alpha多样性指数方面,chao1(菌种丰富度)指数、observedspecies(OTU的个数)、PDwholetree(谱系多样性)指数、Shannon(菌群多样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种分布方面,在细菌分类的门水平,两组样品均以厚壁菌门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是拟杆菌门。两菌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菌门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在细菌分类的纲水平,结直肠腺瘤组占优势的是梭菌纲、丹毒丝菌纲、科里杆菌纲、疣微菌纲占优势;而正常健康组中,拟杆菌纲和Negativicutes纲占优势。在细菌分类的目水平,结直肠腺瘤组梭菌目、丹毒丝菌目、红蝽菌目占优势,正常健康组以拟杆菌目、硒单胞菌目占优势。在细菌分类的科水平,结直肠腺瘤组占优势的菌科是毛螺菌科、丹毒丝菌科、消化链球菌科、梭菌科1、红蝽菌科;正常健康组占优势的是拟杆菌科和紫单胞菌科。在细菌分类的属水平,结直肠腺瘤组占优势的是劳特氏菌属、Dorea 菌属、Holdemanella 菌属、Clostridiumsensustricto1菌属、Romboutsia菌属、Collinsella菌属;而正常健康组占优势的是拟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菌属、Parabacteroides菌属。通过LefSe分析两组的核心菌群,结直肠腺瘤组的核心菌群是厚壁菌门、梭菌目、梭菌纲、毛螺菌科、劳特氏菌属、丹毒杆菌纲、丹毒杆菌科、丹毒丝菌目、放线菌门、Holdemanella菌属;而正常健康组的肠道核心菌群分别是拟杆菌纲、拟杆菌目、拟杆菌门、拟杆菌属、拟杆菌科,紫单胞菌科、Parabacteroides 菌属、Negativicutes 菌属、硒单胞菌目、Lachnoclostridium菌属等。结合既往研究可以认为Clostridiumsensustricto—1菌属是可能的驱动菌之一,丹毒丝菌科是可能的乘客菌之一。2.清化健脾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积分、肠镜病理评分积分、术前安全性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降低术后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结直肠腺瘤术后脾虚湿蕴型患者的肠镜病理积分、临床症状评分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及症状积分在2周、4周二个时点与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结直肠腺瘤术后脾虚湿蕴型患者的肠镜病理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在2周、4周二个时点与0周比较,虽然积分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大便稀溏和腹胀两项症候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神疲、纳差三项中医症候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安慰剂对大便稀溏、腹胀有一定的效果。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治疗2周、4周后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清化健脾方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比较:结果显示结直肠腺瘤术后肠道内粪便菌群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明显较结直肠腺瘤术前下降,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术前和术后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着下降;而用清化健脾方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较,Chao1指数两者相差不大,Shannon指数干预后稍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可能和中药干预和饮食逐渐恢复有关。在细菌分类的门水平,厚壁菌门在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是减少的,中药并未明显增加厚壁菌门数量,三组之间并未出现明显差异;而拟杆菌门数量在结直肠腺瘤术后稍有增加,清化健脾方中药干预后拟杆菌门数量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变形菌门在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显着增加,在中药干预后再次减少;放线菌门在结直肠腺瘤术后明显减少,中药干预并未明显增加其数量;梭杆菌门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从属角度看,结直肠腺瘤组与结直肠腺瘤术后+中药干预后,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菌群数量降低的有Blautia菌属、科雷伯氏菌属、链球菌属、乳杆菌属、Eubacteriumhalliigroup 菌属、Dorea菌属、Ruminococcustorquesgroup 菌属、Holdemanella 菌属、Clostridiumsensustricto1菌属、Romboutsia 菌属、Fusicatenibacter 菌属、Collinsella 菌属、ErysipelotrichaceaeUCG-003菌属;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菌数量升高的拟杆菌属、普氏菌属9、考拉杆菌属、韦荣球氏菌属。结直肠腺瘤术后中药干预前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菌群数量降低的是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菌群数量升高的是Lachnoclostridium菌属,可以看出中药能够针对性调整肠道菌群的数量达到调节肠道菌群的目的,而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可能是结直肠肿瘤的“启动菌”之一。通过构建进化树可以直观的看出,结直肠腺瘤组主要优势菌有芽孢杆菌纲、梭菌目、丹毒丝菌纲、放线菌纲;结直肠腺瘤手术组优势菌主要是变形菌门;结直肠腺瘤手术+清化健脾中药组优势菌主要是拟杆菌门。而采用LEf Se方法从属水平上来看,结直肠腺瘤组主要优势均属是Blautia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Holdemanella菌属、Eubacteriumhalliigroup菌属;结直肠腺瘤术后肠道内主要菌属是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韦荣氏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等;而结直肠腺瘤术后中药干预组的主要优势菌属是拟杆菌属、普氏菌属、考拉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 菌属等。结论:1结直肠腺瘤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组人群肠道菌群在Alpha多样性指数方面无明显差别,其肠道菌群的物种分布与正常健康对照人群大致相同,但是在部分菌群丰度上与正常健康对照人群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门水平,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健康对照组,拟杆菌门低于健康对照组;在纲水平,结直肠腺瘤组占优势的是梭菌纲、丹毒丝菌纲、科里杆菌纲、疣微菌纲;而正常健康组中,拟杆菌纲和Negativicutes纲占优势;在目水平,结直肠腺瘤组梭菌目(Clostridiales)、丹毒丝菌目(Erysipelotrichales)、红蝽菌目(Coriobacteriales)占优势,正常健康组以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硒单胞菌目(Selenomonadales)占优势;在科水平,结直肠腺瘤组占优势的菌科是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梭菌科1(Clostridiaceae1)、红蝽菌科(Coriobacteriaceae);正常健康组占优势的是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和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在属水平,结直肠腺瘤组占优势的是Blautia菌属、Dorea菌属、Holdemanella菌属、Clostridiumsensustricto1 菌属、Romboutsia 菌属、Collinsella 菌属;而正常健康组占优势的是拟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菌属、Parabacteroides菌属。结合既往研究可以认为Clostridiumsensustricto1菌属是可能的驱动菌之一,丹毒丝菌科是可能的乘客菌之一。2.清化健脾方能够降低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率,改善脾虚湿蕴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对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肠道菌群有一定影响,结直肠腺瘤术后中药干预前后相比较,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显着降低,Lachnoclostridium菌属丰度升高,可以认为是清化健脾方可能通过调节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及Lachnoclostridium菌属丰度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

王慧超,葛相栓,李建平,刘小玲,王瑞,赵作静[5](2018)在《86例幼年性息肉临床特点及内镜下切除治疗》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幼年性息肉的临床特点以及内镜下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宏力医院2007年12月至2018年6月经内镜切除及病理证实为幼年性息肉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均因大便带血就诊。14岁以下79例,占91. 9%,平均年龄4. 3岁。86例患者共切除92枚息肉,其中单发息肉80人,占93. 0%;直肠息肉61枚,占66. 3%,乙状结肠息肉28枚,占30. 4%。92枚息肉均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无一例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幼年性息肉好发于学龄前儿童,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大便带血,发病部位多为直肠,其次乙状结肠,且多为单发息肉; EMR是治疗幼年性息肉安全有效方法。

李瑞胜[6](2018)在《基于NBI内镜技术探讨大肠息肉与中医舌诊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内镜技术对于大肠息肉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NBI内镜技术下大肠息肉的镜下成像特征、病理性质及中医舌诊的关系,为大肠息肉的临床诊疗提供中医基础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100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临床调查研究,填写临床信息调查记录表记录患者一般信息、息肉在NBI内镜下成像特征、息肉病理性质及中医舌诊等资料,对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大肠息肉NBI成像特征、病理性质及中医舌诊三者的关系。结果:(1)大肠息肉病患者发病男性多于女性,50-59岁年龄段为发病的高峰。大肠息肉的发部位以乙状结肠为多见,其次是直肠,依次为横结肠、升结肠、降结肠、回盲部。(2)大肠息肉的病理性质与发病的部位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与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老年组以腺瘤性息肉为多见,年轻组以炎性息肉为多见;与息肉的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大于0.5cm的息肉以腺瘤为多见,炎性息肉的直径多小于0.5cm;与息肉形态山田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多见于山田Ⅲ型、IV型;与腺管开口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以Pit-III、Pit-IV型多见,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多见于Pit-I、Pit-II型。(3)中医舌诊情况,舌色的分布情况由多到少依次为淡白舌>红舌>青紫舌>淡红舌>绛舌,在男女之分布无差别(P>0.05),而在不同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苔的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白厚腻苔>黄厚腻苔>薄白苔>薄黄苔>无苔,在男女之分布无差别(P>0.05),而在不同年龄段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大肠息肉患者舌诊与大肠息肉发病部位及山田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大肠息肉患者舌色与病理性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以认为病理性质与患者舌色存在差异;大肠息肉患者舌苔与病理性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以认为病理性质与患者舌苔存在差异。(6)大肠息肉患者舌色与腺管开口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以认患者舌色与息肉腺管开口具有差异;大肠息肉患者舌苔与腺管开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以认为腺管开口与患者舌苔存在差异。(7)全息舌诊方面,舌态由多到少依次为无点刺瘀斑齿痕>齿痕舌>点刺舌>瘀斑舌;舌色由多到少依次为淡白>红>青紫>淡红>绛;舌苔由多到少依次为腻苔>厚苔>薄苔>无苔;苔色由多到少依次为白色>黄色>灰黑。结论:(1)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舌诊与病理性质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淡白舌与管状腺瘤相关,青紫舌与绒毛状腺瘤相关,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与绛舌、红舌相关;白厚腻苔与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相关,薄黄苔、黄厚腻苔与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相关。(2)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舌诊与腺管开口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绛舌与pit-Ⅰ型相关,红舌与pit-Ⅱ型相关,淡白舌与pit-Ⅲ型相关,青紫舌与pit-Ⅳ型相关;白厚腻苔与pit-Ⅲ型、pit-Ⅳ型相关。(3)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舌诊与息肉发病部位及息肉形态未发现具有相关性。(4)从中医舌诊及全息舌诊上看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病机多与虚、湿、痰、热、瘀等有关。

王新亭[7](2018)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观察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常见证素分布情况,分析结直肠腺瘤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其与证素之间的关系。从证素研究角度丰富结直肠腺瘤的辨证分型,追溯病理机制,期望能为中西医诊治大肠腺瘤提供新的研究依据,对临床用药和改善预后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指导。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184例内镜及病理诊断为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肠镜及病理结果以及临床四诊信息资料,填写《中医症候采集量表》,根据收集资料进行证素聚类归类,对常见证素及性别、年龄、肠镜结果及病理结果等数据,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本研究184例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男性94例,发病年龄在26~89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59.22± 12.10岁,女性90例,发病年龄在16~83岁,平均年龄为59.01±11.53岁;男女比率为1.04:1。经统计,患者性别与腺瘤发病无明显相关性。该病检出的平均年龄在58.80± 12.54岁,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89岁。发病高峰年龄段在51~60岁及61~70岁。40岁以上患者占92.93%。年龄与该疾病的发病存在相关性。2.本研究184例患者中≤0.5cm的微小腺瘤最常见,其次为0.6cm~1.0cm的小腺瘤,1.0cm以上的大腺瘤少见。形态上以无蒂腺瘤最常见,亚蒂次之,有蒂腺瘤最少;部位以乙状结肠为最好发的部位,其次为横结肠、升结肠、直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右半结肠发病率增加。腺瘤大小、形态、数目与年龄、性别不存在相关性,腺瘤发病部位与性别之间不存在相关性。3.本研究184例患者的息肉以管状腺瘤最多见,管状-绒毛状腺瘤次之,绒毛状腺瘤最少。所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以及绒毛状腺瘤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以伴有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为主。腺瘤样增生性息肉不伴有异型增生。结肠腺瘤性息肉的病理分型与年龄、性别之间不存在相关性。4.中医证素方面,病位证素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脾>肠>肝>肾>胃,实性病性证素湿>血瘀>热>气滞>寒>痰>燥,虚性病性证素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病位证素以脾为主,肠次之;实性病性证素以湿为主,血瘀、热、气滞次之;虚性病性证素以气虚为主。实性病性证素中年龄<40岁患者以湿为主,年龄>60岁患者以血瘀为主,无蒂、亚蒂腺瘤以湿为主,有蒂腺瘤以血瘀为主。病位在脾的与湿、热、血瘀、气滞关系密切,病位在大肠的与湿、热为关系密切,病位在肝的与气滞关系密切,病性气虚与血瘀关系密切。经统计,病位证素及虚性病性证素与患者年龄、性别之间不存在相关。实性病性与性别不相关。结直肠腺瘤上述16类中医证素与腺瘤数目不存在相关性。5.聚类分析后所呈现的证素组合规律为五种结果,即①病位证素脾和病性证素气虚、血瘀;②病位证素肠和病性证素湿、热;③病位证素肝和病性证素气滞;④病位证素胃和病性证素寒;⑤病位证素肾和病性证素阳虚。可以拟定的证候类型为五种脾虚血瘀、湿热蕴肠、肝郁气滞、寒犯脾胃、脾肾阳虚。结论结肠腺瘤性息肉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40岁以后患者检出率较高,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好发部位为乙状结肠。腺瘤以≤0.5cm的微小腺瘤多发,形态无蒂腺瘤多发。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瘤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结肠腺瘤性息肉病位证素以脾为主,肠次之;实性病性证素以湿为主,血瘀、热、气滞次之;虚性病性证素以气虚为主。病性证素年龄≤60岁与气虚关系密切,年龄>60岁患者与血瘀关系密切。无蒂、亚蒂腺瘤以湿为主,有蒂腺瘤以血瘀为主。聚类分析后所呈现的证素组合规律为五种结果,即①病位证素脾和病性证素气虚、血瘀;②病位证素肠和病性证素湿、热;③病位证素肝和病性证素气滞;④病位证素胃和病性证素寒;⑤病位证素肾和病性证素阳虚。

黄文海,姚君良,张勤,蒋淼,俞建平[8](2018)在《手术联合肠镜治疗成人幼年性息肉所致下消化道大出血》文中指出幼年性息肉又称黏液性或贮留性息肉,属于肠道错构瘤息肉,儿童好发。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成人甚至高龄患者的幼年性息肉检出率增高[1],其在成人时期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黏液便,其中以无痛性血便为主要表现,但较少引起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和失血性休克,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回顾分析成功救治的3例成人幼年性息肉所致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手术联合肠镜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

杜正光,赖宇飞,陈晓,杨鹏宇,张声生[9](2016)在《结肠镜下切除大肠幼年性息肉70例回顾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大肠幼年性息肉的结肠镜下特点、结肠镜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行结肠镜检查病理诊断为大肠幼年性息肉70例,对其结肠镜下病变特点、结肠镜下操作方法、围手术期处理、术后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我院结肠镜检查7512例,发现大肠息肉的806例,病理活检诊断大肠幼年性息肉并坚持随访2年的病例70例。本研究发现,70例患者的大肠幼年性息肉以单发息肉为主[66(94.29%)],其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52(74.29%)]。70例患者均经过完备的术前检查和肠道准备,由医护给予专业术后指导。全部大肠幼年性息肉患者均采用内镜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抬举后圈套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大肠幼年性息肉病变以单发为主,主要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通过完备的术前检查、充分的肠道准备、恰当的术后医嘱,在电子结肠镜下使用注射后圈套法切除大肠幼年性息肉是安全的、治疗是彻底的。

邓晓枫[10](2016)在《NBI内镜下大肠息肉与中医证型的应证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基于窄带成像内镜(Narrow-band Imaging,NBI)技术的大肠息肉(Colorectal polyp)镜下表现,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病理学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内镜表现延伸作为中医诊疗资料,为临床应用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脾胃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符合纳入和诊断标准的病例,对经NBI内镜白光模式及病理确诊入组的100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NBI内镜下的表现,并分析其与各中医证型、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大肠息肉患者中男性56例(占56%),女性44例(占44%),男女之比为1.27:l。发生部位以乙状结肠最多(发生率32%),直肠次之(发生率29%),回盲部最少(发生率3%)。临床表现以腹泻、便秘为多见。(2)NBI模式下大肠息肉以pit-Ⅰ型、pit-Ⅱ型、pit-Ⅲ型腺管开口为主;根据山田分型四种形态均有出现,山田Ⅰ型、山田Ⅱ型、山田Ⅲ型较多出现。pit-Ⅰ型腺管开口多见于山田Ⅰ型、Ⅱ型息肉;pit-Ⅱ型腺管开口多见于山田Ⅱ型、Ⅰ型息肉;pit-Ⅲ型腺管开口多见于山田Ⅲ型、Ⅱ型息肉;pit-Ⅳ型腺管开口多见于山田Ⅲ型、Ⅳ型息肉。病理分型炎性息肉与管状腺瘤为主。(3)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分型与性别无相关性。(4)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分型主要有四类:脾虚夹瘀型(占37%)、湿热瘀阻型(占34%)、气郁痰凝型(占15%)、脾肾阳虚型(占14%)。(5)大肠息肉中医舌脉诊特点,舌形以胖大舌、嫩舌为主,舌苔分布中白苔占多数,舌色以淡白舌、淡红舌为主,脉象分布主要以缓脉,沉脉为主。(6)中医证候分型与性别、息肉大小无显着差异(P>0.05),与不同年龄段有显着相关性。4049岁及5059岁的患者以湿热瘀阻型为主,60岁以上的患者以脾虚夹瘀型为主,70岁以上的患者以脾肾阳虚证为主。(7)NBI模式下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分型与中医证候分型呈正相关(P<0.05)。(8)中医证候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多见于湿热瘀阻证,管状腺瘤多见于脾虚夹瘀证,管状绒毛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多见于脾肾阳虚证。结论:本研究提示:(1)本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好发部位为直肠和乙状结肠。(2)舌脉象提示大肠息肉病患者的中医病性为本虚为主,虚实夹杂,主要病理产物为湿、痰、热及瘀。(3)本病的主要中医证型分布趋势为:脾虚夹瘀型>湿热瘀阻型>气郁痰凝型>脾肾阳虚型。(4)病理诊断与腺管开口分型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5)NBI模式下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分型与中医证候分型呈正相关,丰富中医辨证的信息量,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

二、65例成人大肠幼年性息肉的内镜特点及病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5例成人大肠幼年性息肉的内镜特点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黑斑息肉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内镜治疗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临床表现
    3.3 基因检测结果
    3.4 内镜治疗情况
    3.5 内镜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和处理情况
    3.6 病理组织学检查
    3.7 随访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大肠息肉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病例来源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中医体质的判定标准
    6.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患者基本信息
        1.1 性别分布
        1.2 年龄分布
        1.3 大肠息肉山田分型分布
        1.4 息肉数目分布
        1.5 大肠息肉部位分布
    2.大肠息肉相关性分析
        2.1 大便性状分布
        2.2 大肠息肉与吸烟饮酒相关性
        2.3 饮食节律、饮食寒热偏好、饮食嗜好分布
        2.4 大肠息肉与睡眠的关系
        2.5 大肠息肉的体质比较
    3.腺瘤性息肉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大肠息肉复发与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大肠息肉复发的现代研究
        1.1.1 大肠息肉的定义及特点
        1.1.2 大肠息肉的发生、复发与癌变
        1.1.3 大肠息肉的复发及相关因素
        1.1.4 大肠息肉复发的治疗与预防
    1.2 大肠息肉复发的中医药研究
        1.2.1 定义
        1.2.2 大肠息肉复发的病因病机
        1.2.3 大肠息肉复发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1.2.4 大肠息肉复发的中医证型
        1.2.5 大肠息肉复发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辨病辩证分型标准
    2.3 纳排标准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4 研究设计
        2.4.1 拟定相关因素
        2.4.2 预统计
        2.4.3 主要研究的相关因素及赋值
        2.4.4 数据录入
    2.5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基本情况
    3.2 息肉情况
    3.3 单因素分析
        3.3.1 大肠息肉复发与性别的关系
        3.3.2 大肠息肉复发与年龄的关系
        3.3.3 大肠息肉复发与息肉数目关系
        3.3.4 大肠息肉复发与息肉直径的关系
        3.3.5 大肠息肉复发与息肉基底的关系
        3.3.6 大肠息肉复发与部位的关系
        3.3.7 大肠息肉复发与息肉病理性质的关系
        3.3.8 大肠息肉复发与切除方式的关系
        3.3.9 大肠息肉复发与既往疾病的关系
        3.3.10 大肠息肉复发与恶性肿瘤家族史的关系
        3.3.11 大肠息肉复发与排便情况的关系
        3.3.12 大肠息肉复发与吸烟情况的关系
        3.3.13 大肠息肉复发与检验结果的关系
    3.4 大肠息肉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3.5 大肠息肉复发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第四章 讨论
    4.1 大肠息肉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4.2 大肠息肉复发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清化健脾方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认识
    1.2 体质与息肉的关系
    1.3 现代医学对结直肠腺瘤的认识
    1.4 中医药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分析
    前言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临床研究 清化健脾方对结直肠腺瘤术后脾虚湿蕴型患者临床症状及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3.1 病例选择
    3.2 术前准备及术后饮食恢复方案
    3.3 随机分配方法
    3.4 中药干预方案
    3.5 观察指标及时点
    3.6 研究结果
    3.7 清化健脾方对脾虚湿蕴型结直肠腺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3.8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问题与展望
附录
    附录1.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清化健脾方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
    附录2.综述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3 部分中英文简写对照表
致谢
作者简介

(5)86例幼年性息肉临床特点及内镜下切除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资料
    二、治疗器械
    三、研究方法
        1.术前准备
        2.清洁肠道
        3.息肉切除
        4.术后处理
结果
讨论

(6)基于NBI内镜技术探讨大肠息肉与中医舌诊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大肠息肉的认识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
        1.3 大肠息肉的病因和发生机制
        1.4 大肠息肉的分类
        1.5 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
        1.6 大肠息肉的治疗
        1.7 NBI内镜在大肠息肉中的应用
    2 中医舌诊方面
        2.1 舌诊定义
        2.2 舌诊的发展
        2.3 舌诊的原理
        2.4 舌诊的内容
        2.5 舌诊的临床应用意义
        2.6 中医对大肠息肉病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内镜诊断标准
        2.3 中医舌诊的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研究方法
    6 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结果
    1 现代医学情况
        1.1 大肠息肉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
        1.2 大肠息肉不同部位发病分布情况
        1.3 大肠息肉病理性质与其不同部位关系
        1.4 大肠息肉不同病理性质与不同年龄段关系
        1.5 大肠息肉不同病理性质与其直径大小关系
        1.6 大肠息肉不同病理性质与其形态关系
        1.7 大肠息肉不同病理性质与腺管开口分型的关系
    2 中医舌诊情况
        2.1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舌象分总体布情况
        2.2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舌诊与患者年龄段的关系
        2.3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舌诊与息肉发病部位的关系
        2.4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舌诊与息肉形态的关系的关系
        2.5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舌诊与不同病理性质的关系
        2.6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舌诊与病变腺管开口的关系
        2.7 全息舌诊的研究
第四部分 :讨论
    1 大肠息肉现代医学方面的讨论
        1.1 大肠息肉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的讨论
        1.2 大肠息肉发病部位的讨论
        1.3 大肠息肉病理性质与年龄关系的讨论
        1.4 大肠息肉不同病理性质与其直径大小关系的讨论
        1.5 大肠息肉不同病理性质与息肉形态关系的讨论
        1.6 大肠息肉不同病理性质与腺管开口分型的讨论
    2 大肠息肉中医舌诊方面的讨论
        2.1 中医舌诊与患者性别关系的讨论
        2.2 中医舌诊与患者的年龄关系的讨论
        2.3 中医舌诊与大肠息肉发病部位关系讨的论
        2.4 中医舌诊与大肠息肉形态关系的讨论
        2.5 中医舌诊与大肠息肉病理性质关系的讨论
        2.6 中医舌诊与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关系的讨论
        2.7 全息舌诊的讨论
    3 不足与展望
        3.1 不足
        3.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综述
    现代医学研规展
    中医对大肠腺瘤的认识
    中医证素辨证理论的研究
前言
研究内容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
    6. 研究方法
结果分析
    1. 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相关性
    2.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息肉数目与年龄、性别分布
    3.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息肉发病部位与年龄、性别分布
    4.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腺瘤大小分布特点及与年龄及性别的分布关系
    5.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腺瘤形态分布特点及与年龄及性别的分布关系
    6.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腺瘤病理类型分布特点及与年龄及性别的分布关系
    7. 腺瘤性息肉患者不典型増生程度分布特点及与年龄、性别的分布
    8.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者证素分布特点
    9.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医证素与年龄的关系
    10.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医证素与性别的关系
    11.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医证素与息肉数目分布的关系
    12.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医证素与息肉形态分布的关系
    13.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医证素分布之间的关系
    14.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医证素聚类分析结果
结论
展望与不足
    1.不足之处
    2.展望
    3.创新点
讨论
    1.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
    2.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腺瘤数目、形态、大小与年龄、性别之间的相关性
    3.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患病部位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4.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病理类型与年龄、性别之间的相关性
    5.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情况
    6.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大小形态之间的相关性
    7.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中医证素聚类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8)手术联合肠镜治疗成人幼年性息肉所致下消化道大出血(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治疗
    1.3 术后处理
2 结果
    2.1 肠镜检查结果
    2.2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 讨论

(9)结肠镜下切除大肠幼年性息肉70例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临床资料
        1.2.2 结肠镜检查和治疗资料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镜下观察病变特点
    2.3 镜下操作方法及围手术期情况
    2.4 术后并发症情况
    2.5 术后随访情况
3 讨论

(10)NBI内镜下大肠息肉与中医证型的应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大肠息肉的认识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研究
        1.3 组织学分类
        1.4 临床表现
        1.5 检查方法
        1.6 NBI内镜的应用
        1.7 大肠息肉的发病机理
        1.8 大肠息肉的癌变
        1.9 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2 中医学对大肠息肉的认识
        2.1 大肠息肉的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2.3 中医治疗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内镜诊断标准
        2.3 组织病理分型标准
        2.4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研究方法
    6 统计分析
    7 结果
        7.1 一般资料
        7.2 大肠息肉腺管开口与各因素的分析
        7.3 大肠息肉中医证候类型与各因素的分析
讨论
    1 辨证论治
    2 结果讨论
        2.1 一般结果讨论
        2.2 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分型结果讨论
        2.3 大肠息肉中医证候的讨论
    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65例成人大肠幼年性息肉的内镜特点及病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黑斑息肉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内镜治疗价值研究[D]. 罗婉榕. 南华大学, 2020(01)
  • [2]大肠息肉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D]. 岳承会.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大肠息肉复发与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型分析[D]. 陈一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清化健脾方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D]. 袁保.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6)
  • [5]86例幼年性息肉临床特点及内镜下切除治疗[J]. 王慧超,葛相栓,李建平,刘小玲,王瑞,赵作静.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06)
  • [6]基于NBI内镜技术探讨大肠息肉与中医舌诊关系的研究[D]. 李瑞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D]. 王新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8]手术联合肠镜治疗成人幼年性息肉所致下消化道大出血[J]. 黄文海,姚君良,张勤,蒋淼,俞建平. 上海医学, 2018(04)
  • [9]结肠镜下切除大肠幼年性息肉70例回顾分析[J]. 杜正光,赖宇飞,陈晓,杨鹏宇,张声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6(11)
  • [10]NBI内镜下大肠息肉与中医证型的应证规律研究[D]. 邓晓枫.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65例成人结直肠幼年息肉的内镜特征及病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