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激光在ECR离子源中产生金属离子的研究

连续激光在ECR离子源中产生金属离子的研究

一、用连续激光在ECR离子源中产生金属离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北民[1](2021)在《大型超导磁体复杂结构装配及运行过程中的多场力学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超导线圈与磁体结构处于强大的电磁力作用下,除了超导材料自身需要足够的力学强度用于克服超高的电磁应力外,还必须通过施加预应力或强大的支撑与约束实现超导磁体的结构稳定性。另外,超导磁体为一复杂的多相、多尺度结构,包括了具有芯丝或层状微结构的复合超导导体、石蜡或环氧树脂绝缘材料、支撑材料与结构等,其设计与制备往往是在室温下加工和装配,而实际的运行环境则是在极低温下(如4.2K),由此导致的极端条件下的装配力学问题成为新挑战;而运行环境的极低温、高载流、强磁场使得超导磁体往往处于复杂、苛刻的应力环境,加之超导材料应变的敏感性而呈现出的超导电性显着退化等特征,相关的多场行为与力学性能直接关联着磁体结构的安全运行。高场超导磁体设计与研制中的力学问题被公认为超导磁体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围绕典型超导磁体组合结构的装配力学问题,以及其多场环境下的力学行为分析与测试,本文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定量分析与实验研究,发展了新的装配技术,相关方法成功应用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第四代超导离子源磁体(FECR)样机设计以及制备中,相关分析与实测结果良好吻合,为大型超导磁体复杂结构的设计分析以及运行测试提供了基本方法与理论指导。(1)围绕超导磁体典型结构——超导螺线管磁体的绕制、降温和励磁过程中多场力学问题,本文首先开展了定量分析和实验研究。分别针对低温超导Nb3Sn单螺线管磁体和Nb Ti组合式超导螺线管磁体,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实现了降温和励磁过程中的磁体多场行为分析,数值预测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通过优化分析和实验验证,提出了基于悬臂梁式的组合线圈支撑结构设计,成功解决了5T分体式超导螺线管磁体的装配和力学分析问题。(2)针对异型Nb3Sn复杂超导磁体结构的装配难题,发展了基于Bladder&key的装配新技术,研制了水-气压混合增压系统和加宽型金属压力囊(Bladder),并通过基础实验验证了其性能的可靠性。进一步发展了针对装配及运行过程多场力学行为的数值模型,开展了结构力-热行为分析,通过考虑不同打压压力、过盈量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揭示了预应力对复杂结构装配及运行过程中内部力学特征的调控机制。同时,采用应变片和非接触全场应变的DIC测量等方法,对结构装配过程中的应变进行了测量表征,分析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良好,相关方法及结果为后期线圈结构的装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结合第四代超导离子源复杂磁体结构(包括4个螺线管线圈和6个六极线圈)的研制,发展了基于壳体的组合支撑结构和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的电磁-力-热多场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磁体样机的结构设计与分析,形成磁体系统完整的装配力学方案以及获得了各个过程的定量结果。相关分析方法有效减少了不同功能和需求的有限元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带来的繁琐,数值模拟结果可用于确定磁体样机的装配参数条件和力学性能评估,为后续磁体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方法支撑。(4)考虑装配、降温及励磁全过程,针对超导离子源磁体样机假线圈结构的装配及加载过程开展了模拟分析,同时搭建了完备的装配平台,开展了全过程的实验测试。数值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良好,相关验证了装配力学方法的有效性为超导离子源磁体样机的装配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指导。(5)完成了超导离子源磁体样机超导线圈的组装、支撑结构垫补等关键装配环节,并实施磁体样机降温、励磁过程的实验测试。相关结果表明:针对样机的装配和运行测试的检测结果与数值预测结果定性上相一致,磁体样机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验证了本文关于超导磁体复杂结构从装配、降温和励磁运行全过程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Bladder&key的装配新技术对于解决第四代超导离子源复杂磁体结构装配可靠有效,对今后大型超导磁体的研制具有的理论和工程指导意义。

李金凤[2](2021)在《非晶合金与纳秒脉冲激光相互作用机理及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晶合金,因为具有独特的长程无序原子结构而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大弹性应变极限、耐磨耐腐蚀、铁基成分软磁性能优异等诸多优点,在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生物医药、消费电子、体育器械和珠宝首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或应用潜力,是一种迅速发展的新材料。另一方面,激光作为一种先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汽车、航天、科研等众多领域。激光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在氧化物玻璃、陶瓷、钛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上取得了广泛应用,在非晶合金上也有许多激光应用研究案例,例如非晶合金的激光焊接、激光涂层、激光熔覆、激光表面处理、激光增材制造等。尽管如此,有关非晶合金与激光相互作用的论述目前甚少,亟需对非晶物理和激光物理这一交叉方向进行系统研究。因此,阐明非晶合金与激光作用机理对非晶合金的加工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研究了非晶合金与激光的相互作用,开发了激光在非晶合金材料上的多种研究途径。脉冲激光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光工作模式,因为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时间短,有利于避免激光处理导致的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所以适合应用于非晶合金的激光加工。因此本论文使用纳秒脉冲激光以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不同体系的非晶合金,从而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是研究纳秒脉冲激光对非晶合金条带焊接作用及机理。非晶合金条带在激光焊接后可以实现复杂结构成型,如手环、莫比乌斯环。通过优化离焦量和激光功率因子,非晶合金焊接接头的断裂强度可以达到非晶合金条带样品断裂强度的70%-90%。非晶合金激光加工的工艺相图的建立有助于理解激光在非晶合金上的作用机理和理解激光处理非晶合金晶化与非晶化的机制,并通过对不同厚度的非晶合金条带进行焊接分析,可以得到最优激光加工功率的体密度参数(104-105 W mm-3)。第二部分工作是利用纳秒脉冲激光在Fe78Si9B13非晶合金条带上通过自屈曲机制实现自成型。利用激光自成型,可以在金属条带上实现类含羞草或风车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在外力或外场条件下改变形态,实现非晶合金独特的仿生功能特性。通过改变激光工艺参数,可以控制条带在自屈曲处的曲率半径。利用磁光克尔显微镜可以观察到Fe基非晶合金条带在激光线周围的磁畴分布,阐明激光线方向存在周期性变化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机制。用能量最小化原理解释了激光自屈曲现象。第三部分工作是利用纳秒脉冲激光处理Zr基非晶合金表面实现激光着色,研究了激光与非晶合金相互作用产生结构色机理。阐明了由于激光在非晶合金表面诱导产生的纳米多孔结构,发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从而产丰富多彩的结构色。通过调节离焦量、扫描次数、激光线间距、功率因子、重复频率、扫描速度等激光处理参数,可有效控制非晶合金表面的颜色。对激光着色后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反射率、反射谱、结构稳定性、耐腐蚀性和疏水性也进行了系统地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对非晶合金处理产生的表面等离激元结构色是一种混合色,且颜色种类多。这种结构色具有分辨率高、稳定性好、耐腐蚀、抗氧化、疏水性能好、着色面积大、无污染、无角度依赖性、着色速度快和着色成本低等优点。与晶态合金的纳秒激光氧化色相比,非晶合金的纳秒激光等离激元结构色具有颜色种类更丰富、稳定性更好、分辨率更高和可控性更强等特点。本论文在研究激光与非晶合金的相互作用机制及激光加工非晶合金工艺方面具有创新和指导意义。

王凯旋[3](2021)在《近红外1.064μm亚纳米带宽干涉滤光片的制备和光谱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激光雷达、自由空间光通信和激光测距测绘等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气象、海洋和环境观察卫星和激光高度计等空间光学仪器经常需要用到亚纳米带宽的光学滤波器件,来实现光谱的获取和背景光的抑制。相对于其他亚纳米带宽光学滤波技术,薄膜干涉滤光片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稳定性好、光学效率高等优点,因而更适用于空间探索等活动。本文对近红外1.064μm波长的0.2 nm带宽滤光片进行了设计和制备,对其光谱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制出的超窄带薄膜干涉滤光片的透过率达到70%,通带宽度小于0.2 nm,光谱性能稳定。1.064μm是常用的激光波长,也可以用Si基CMOS探测器进行激光通信和遥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工作中,首先分析对比了常见的几种亚纳米带宽滤光片的设计方法,包括自动优化设计方法、类比微波滤波器的方法、类比LC电路滤波器的方法和迭代Chebyshev方法。它们各自存在一些优缺点,很难简单适用于本文的亚纳米带宽滤光片的设计。本文用Matlab程序编制了一种适用于亚纳米带宽滤光片的优选设计方法,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一系列符合要求的膜系设计,并对这些膜系的光谱特性依据评价函数进行了评估。按照实际需求和工艺技术条件,得到了中心波长为1.064μm,带宽为0.2 nm的最优膜系方案。对相关的薄膜制备技术进行了分析,选用双离子束溅射沉积(DIBS)技术作为滤光片的制备方法。采用Ta2O5作为高折射率膜层,Si O2作为低折射率膜层,熔融石英作为基片,对优选膜系的滤光片进行了制备。用包络法计算得到了Ta2O5和Si O2薄膜的光学常数。结合一种均匀性修正膜系,同时计算、设计和制作出了兼顾高低折射率两种靶材的均匀性修正板,利用一块修正板有效改善了两种沉积膜层的均匀性。探索了光学直接监控与时间监控相结合的方法,突破了两种监控方法各自的技术局限,实现了对整个膜系的高精度完整控制,研制出了近红外波段的亚纳米带宽滤光片,其半功率带宽只有0.19 nm,峰值透过率达到70%。构建了亚纳米带宽滤光片的光谱测量系统。把滤光片的测量结果与设计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制备过程中的误差来源,讨论了光学直接监控产生误差的机理。误差来源主要体现在光学常数误差和厚度误差两方面,光学常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沉积工艺导致的,DIBS的沉积工艺稳定,该项误差很小;膜层厚度误差的来源较多,除沉积工艺的影响之外,主要因为监控过程引入的误差。分析了监控过程引入误差对滤光片光谱性能的影响,0.01%的厚度随机误差就会对滤光片的光谱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不大于0.001%的膜层厚度随机误差才能使滤光片光谱性能的变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最后分析了滤光膜系中高低折射率膜层光学厚度误差的影响,和间隔层、反射层及耦合层的光学厚度误差分别带来的影响。对滤光片的光谱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对滤光片在湿度环境下的表现进行了研究,通过薄膜吸潮前后的光谱漂移计算出了膜层的聚集密度;对滤光片透射光谱的温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由于滤光片平均聚集密度很高,发现光谱的温度漂移主要与膜层的折射率温度系数、膜层和基片的线膨胀系数有关。在不同温度下对滤光片的透射光谱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光谱的温度漂移系数。对滤光片进行了退火处理并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滤光片表面形貌和光谱特性的影响,发现300℃以内的退火未对表面形貌产生明显影响,但会使光谱曲线向长波方向漂移。考察了质子辐照对滤光片透射光谱的影响,在经受能量70 Ke V、通量2×1015个/(88)2、时长30分钟的质子辐照试验后,透射光谱保持稳定。

董宇航[4](2020)在《激光与金属卤素钙钛矿作用机理及图案化打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获取信息的70%以上来自于视觉,与视觉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是高新技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光电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关注。全无机金属卤素钙钛矿材料(ABX3,其中A=Cs,B=Pb、Sn等,X=Cl、Br、I,简称卤素钙钛矿)具有光致发光效率高(>90%)、半峰宽窄(<30 nm)、荧光峰位可见光波段任意可调、易批量合成等优点,已成为光电半导体材料中最具竞争力的“明星材料”。但是,基于卤素钙钛矿的发光和探测器件大多数是单器件,而构筑显示器与探测成像关键性技术是将活性层图案化与阵列化。与卤素钙钛矿的材料合成与器件构筑相比,关于图案化的研究相对滞后。近年来,液相激光照射法已经在纳米晶的合成、微结构调控及薄膜图案化等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并且有望应用于卤素钙钛矿体系。然而目前激光照射法应用于卤素钙钛矿材料研究仍然较少,主要原因在于激光与卤素钙钛矿的相互作用机理尚不明确,难以进行卤素钙钛矿合成与薄膜图案化的精确调控。因此,发展液相激光照射法并将其应用于卤素钙钛矿的合成与图案化,需深入研究激光与卤素钙钛矿作用的微观过程及机理。本论文采用液相激光照射法,阐释了激光与卤素钙钛矿作用机理和激光辐照诱导阴离子交换机理,实现了激光诱导卤素钙钛矿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光谱调控与薄膜图案化打印。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高速影像技术观测铯铅溴微米粉末在纳秒高能脉冲激光作用下的微观演变过程,系统研究了激光与卤素钙钛矿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激光作用卤素钙钛矿的微观过程受激光波长与卤素钙钛矿本征吸收带边对应波长(简称带边波长)相对位置影响。当激光波长大于卤素钙钛矿的带边波长时,激光不能被卤素钙钛矿吸收,激光作用产物仍处于微米级别;当激光波长小于带边波长时,卤素钙钛矿会直接吸收光子能量,发生激光重塑现象,引起晶格碎裂、形貌重塑与尺寸减小,最终形成纳米晶。在激光重塑作用下,受量子限域效应的影响,随着纳米晶的尺寸减小,其带边波长逐渐减小。当纳米晶的带边波长减小至小于激光波长时,激光重塑作用停止;当纳米晶的带边波长减小至极限且仍然大于激光波长时,激光重塑作用始终存在。随着纳米晶尺寸减小,激光在纳米晶体内部引起的温度变化逐渐减小,激光重塑作用逐渐减弱,而晶粒自发长大与团聚的效应逐渐增加。最终激光重塑作用与自发长大效应达到平衡。(2)基于激光与卤素钙钛矿作用机理,采用液相激光破碎(Laser fragmentation in liquid,LFL)法合成了高结晶度、尺寸均一的铯铅溴纳米晶。纳米晶的尺寸可以通过激光波长调控,利用532 nm激光获得了尺寸12 nm、荧光峰位于508 nm的铯铅溴纳米晶;利用355 nm激光获得了尺寸6 nm、荧光峰位于478 nm的铯铅溴纳米晶。通过LFL不同形态与特性的铯铅溴前驱体,均可获得高质量的纳米晶,表明LFL法对卤素钙钛矿前驱体材料具有普适性。通过激光重塑与配体诱导生长协同作用,实现了铯铅溴纳米结构的调控,合成了铯铅溴纳米片和纳米带。利用卤素钙钛矿材料的光学自适应现象,对多分散材料进行纯化处理,获得了平均粒径11.2 nm的单分散铯铅溴纳米晶。通过激光辐照法重塑了铯铅溴颗粒的形貌,获得了铯铅溴微米球和微米棒,并构筑了基于铯铅溴微米球的窄带探测器,探测器响应度峰值位于525-550 nm范围内,半高宽为18 nm。(3)发展了激光诱导卤素钙钛矿纳米晶阴离子交换技术,阐明了激光诱导阴离子交换机理。分别利用三氯甲烷和碘乙烷作为卤素阴离子源,实现了Cs Pb Br3纳米晶阴离子可控交换,合成了高质量的Cs Pb BrxCl3-x和Cs Pb BrxI3-x纳米晶。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高能脉冲激光均可以诱导卤素阴离子交换反应。利用波长532 nm、能量密度37.5 m J/cm2,在5?104个激光脉冲作用下,在三氯甲烷中的卤素钙钛矿纳米晶荧光峰位由508 nm蓝移至403 nm。降低激光能量密度,阴离子交换的速率减小。通过控制激光辐照的时间,实现了卤素钙钛矿纳米晶荧光波长从400 nm到650 nm的精确连续调控,且经过激光诱导阴离子交换过程后,卤素钙钛矿纳米晶仍然能保持初始的形貌和尺寸。(4)基于光诱导阴离子交换机理,利用图案化打印系统,实现了卤素钙钛矿薄膜图案化。通过将铯铅溴薄膜浸没在由三氯甲烷、甲苯、油胺和油酸配置的溶液中,利用聚焦激光实现特定区域的阴离子交换,获得了图案化的卤素钙钛矿薄膜。激光打印线条存在激光作用区域及由于溶液流动和离子扩散引起的激光影响区域,降低激光功率密度、提高液体粘度及提高激光扫描速率均可有效降低激光影响区域。系统研究了激光参数对打印线条的影响,增加激光功率密度和降低扫描速率,可提高阴离子交换程度。采用激光功率密度1?103 W/cm2、扫描速率50?m/s进行激光打印,获得了宽度200?m、中心荧光峰位450 nm的图案线条。利用程序控制获得了图案化的卤素钙钛矿荧光薄膜,打印线条清晰,并且通过改变激光功率密度与激光扫描速率实现了打印线条的荧光光谱调控。构筑了铯铅溴探测器阵列,利用聚焦激光对探测器沟道之间的铯铅溴薄膜进行扫描,使每个独立探测器的响应波段发生改变,实现了对465 nm、544 nm和620 nm波长响应的窄带探测。

刘欣[5](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孔明东[6](2019)在《低吸收氧化物光学薄膜研究》文中认为光学薄膜的吸收严重影响激光系统的光束质量、传输效率、光学元件损伤阈值等重要指标。目前,大多数大型光学系统中都采用氧化物材料制备光学薄膜来实现其光学功能。随着激光功率和能量的不断提高,要求氧化物光学薄膜的吸收损耗越低越好。光学薄膜的吸收是光与薄膜中的电子、激子、晶格振动、杂质和缺陷等相互作用的过程。目前光学薄膜的制备涉及从气相到固相的超急冷过程,薄膜中会出现大量的杂质和缺陷,这些杂质和缺陷是光学薄膜的吸收来源。本文通过镀膜工艺实验测试分析影响光学薄膜吸收的主要因素,从杂质和缺陷方面研究光学薄膜的吸收损耗机理,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石英玻璃中杂质对紫外波段和1064nm波长的吸收,计算得到石英玻璃羟基含量和1064nm消光系数的线性关系。分析石英晶体和石英玻璃原子排列结构无序程度对紫外吸收边的影响,并计算石英玻璃的带尾能量。测试结果证明石英玻璃1064nm吸收和氧空位缺陷无关、和羟基含量成正比。(2)研究电子束蒸发、离子辅助、磁控溅射技术制备SiO2薄膜的水含量、羟基含量和短波吸收谱。通过其短波吸收系数分析计算薄膜的带隙宽度、Urbach能量和氧空位ODC(I)含量,从而得到薄膜中的微观缺陷信息(化学计量比、原子排列、点缺陷),并研究空气中退火处理对SiO2薄膜微观缺陷的影响。测试分析三种SiO2薄膜的光致发光谱和它对应的缺陷。计算电子束蒸发SiO2薄膜中带尾能量、水含量、羟基含量对1064nm波长吸收的影响,证明薄膜中氧空位缺陷与1064nm吸收无关。(3)研究电子束蒸发Ta2O5薄膜的氧空位导致的吸收谱,分析显示吸收不是Urbach带尾引起,而与薄膜中的色心有关。离子辅助制备Ta2O5光学薄膜增加了其带隙宽度,减少了非化学计量比。红外振动谱说明Ta=O键能减少薄膜的短波吸收。测试薄膜的光致发光谱,结合吸收谱分析薄膜的微观缺陷和吸收机制。研究离子辅助能量与Ta2O5薄膜光学性能、物理性能的关系。设计和制备高分辨太阳层析成像的多波长高性能滤光片。(4)研究电子束蒸发和离子辅助制备的HfO2薄膜吸收损耗,空气中退火后短波吸收减少,带隙宽度增加。再将薄膜在氩气中退火后短波吸收增加,带隙宽度减少。计算结果表明薄膜在紫外波段的吸收由氧空位缺陷产生,并且波长越短吸收越大。结合HfO2薄膜的光致发光谱、晶向结构和吸收谱,分析发光谱的发光机理。证明5个发光峰都与氧空位缺陷无关,并对HfO2薄膜的吸收机理进行初步解释。研究减少HfO2薄膜在1064nm波长吸收的镀膜工艺,优化离子辅助能量、基片温度等工艺参数减少薄膜吸收损耗。

刘维康[7](2019)在《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光电探测》文中研究说明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是纳米光学中最活跃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金属纳米结构受光激发后产生的电子集体振荡,以及与之相耦合的电磁场倏逝波。表面等离激元具有场增强、共振波长可调性,以及能够突破介质光学的衍射极限,因此在全光芯片、集成光电芯片等方面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实现了一系列的功能器件,比如等离激元激光器、贵金属波导网络、片上相位调制器、等离激元探测器等。其中,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光探测器是集成芯片的重要部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表面等离激元结构增强传统光探测器的响应,提供波长分辨、偏振分辨、手性分辨等功能,甚至利用热电子等新机制来突破材料带隙带来的探测波长限制;二是利用波导结构把光探测器从垂直结构变为平面结构,实现在片上探测传导的表面等离激元,用于全光芯片与微电子芯片的硬件接口。表面等离激元光探测的相关研究包含大量的物理问题,如光热转化,热电子过程,波导中光传输,不同光场模式的耦合等。该研究又包含许多工程技术问题,如器件微纳制加工方法,CMOS兼容的器件设计等。虽然这些难题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许多挑战,但其中蕴含着的机会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创新。本论文围绕着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光电探测,在两方面都进行了研究。论文将表面等离激元结构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光热电效应相结合,实现了等离激元调制和增强的硅基光热电型光探测器。研究还将半导体纳米线与等离激元波导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在亚波长尺度下,对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探测。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成果包括有:1、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硅纳米带的光电响应,并通过伏安特性曲线和空间分辨的光电流扫描,区分了由不同接触类型引起的硅纳米带中的光伏效应和光热电效应。在混合接触类型的样品中,我们还观察到了两种机制的共存和竞争。通过建立光热电效应的全过程多物理模型,研究将光生载流子产生,载流子-晶格双温度,和半导体输运过程成功结合起来。该理论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功率依赖光电压饱和效应,并为体系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2、将窄缝光栅(一种典型的等离激元共振结构)与硅纳米带相结合,实现了等离激元调制的光热电探测器。该器件具有对入射光的波长和偏振选择性响应。通过在光栅区域照射聚焦的633nm激光,可以实现高达82 mV/μW的开路光电压。高响应主要归功于轻掺杂硅较高的Seebeck系数和等离激元结构引起的共振吸收。通过实验和计算中得到的角分辨反射色散谱,研究证明了增强共振光吸收的主要机制来源于硅纳米带中与等离激元杂化的类波导模式。3、实现了具有良好近场耦合效率的表面等离激元片上探测器,并在光电流谱中观察到了Fabry-Perot腔导致的周期性振荡现象。通过控制金波导与硅纳米带之间的间隙,优化了表面等离激元与硅纳米带之间的近场耦合,这对于缩小器件尺寸十分重要。我们创造性地通过在金纳米线与衬底之间插入一层50 nm的硅薄膜,优化了通过微纳加工技术制备的金纳米线在SOI基底上的传导。最后成功地实现了小型化的纳米线结构的等离激元片上探测器。我们提出的器件具有足够的片上探测效率,可用于表面等离激元全光芯片和微电子芯片之间的光电转换接口。

刘浩[8](2019)在《基于拉曼散射的微纳米线热输运特性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微纳米线以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器件、能源转换、航空航天等领域,深入研究微纳米线的热学性质变得越发重要。本文以微纳米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纳米线材料的制备和热物性测量方法的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采用金属辅助化学刻蚀法制备硅纳米线,通过控制反应离子刻蚀时间和化学腐蚀时间,制得粗细均匀,尺寸可控,品质良好的硅纳米线。利用探针平台系统成功实现纳米线材料的转移。其次,通过改进的闪光拉曼法建立了差分闪光拉曼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未知激光吸收系数的情况下直接测量微纳米线的热扩散率。通过测量长为3.30 mm的单根白金线,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利用差分闪光拉曼法测量了长为27.6μm的单根硅纳米线,实验结果表明硅纳米线的热扩散率显着低于体材料值,并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最后,针对不适用于拉曼法直接测量的微纳米线材料,开发了T形拉曼法,通过比较搭接待测线前后激光加热温升的变化,得到待测线的热阻和热导率。以白金线为传感器,测量了长为2.33 mm的单根白金线的热导率,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利用该方法测量了长为3.87 mm的单根石墨化碳纤维,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热导率先增加后减小。

成艺光[9](2019)在《飞秒脉冲激光模拟空间辐照诱导的单粒子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在空间辐射环境中,空间高能粒子与辐射对航天器的元器件的影响,通过脉冲激光地面模拟空间辐射,诱导产生元器件的毁伤,探寻衍生的单粒子效应毁伤作用,以及在地面诱导单粒子效应过程中发生的多物理场演变过程,采用实验与数值仿真结合的方式,对其作用的多物理过程进行量化与分析,得到热演化的过程和基于多物理场仿真的热效应仿真结果,以及通过激光支持爆轰波对高能粒子的加速作用,计算得到高能粒子动力学特征参数,基于分子反应动力学,计算入射的高能粒子对电子元器件等效靶的毁伤作用。依据具有较强抗辐射性较能特点,以航天器上常用的铁电存储器作为诱导单粒子效应发生的靶材,建立其几何模型,并选取铁电存储器中的核心区,以其上表面作为热效应及热演化数值仿真中加载高能脉冲的区域,定义材料,建立等效靶物理模型。基于飞秒脉冲激光系统平台展开辐照实验,保持FRAM处于正常工况的数据读写状态下,以飞秒脉冲激光模拟空间辐射,对其表面进行划分区域分别作用,使用红外热像仪记录FRAM表面的温度场,得到在不同激光重复频率条件下的温度场热效应特征,记录典型出错时间,经过数据拟合得到特征温度与重频的非线性关系,与辐照条件下的热演化统计规律。在脉冲激光模拟空间辐射作用铁电存储器过程中,为研究铁电存储器在单粒子效应诱导发生的前期,表面封装由于辐射的热效应产生的烧蚀过程,利用铁电存储器儿何模型与材料属性,建立的等效靶物理模型,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进行烧蚀与热传导过程的有限元分析,得到典型时间段的烧蚀区域热量传递规律,并分析了铁电存储器整体的热传导规律。依据飞秒脉冲激光平台的参数,基于一维定常C-J爆轰理论,建立激光支持爆轰波的物理模型,探讨了激光支持爆轰波形成机理,爆轰波稳定传播的C-J条件以及对高能粒子的加速机理,得到了激光支持爆轰波的传播距离与传播速度,为计算入射高能粒子的能量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对激光支持爆轰波的计算得到的传播速度特征与位移特征作为高能粒子加速机理,结合激光支持爆轰波对粒子的加速原理,计算得到高能粒子的能量,以铁电存储器核心区衬底以上多层等效靶作为高能粒子束轰击的靶材,以氮原子和氧原子作为入射的高能粒子,基于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简单碰撞理论,并结合一定假设,使用SRIM软件进行高能粒子碰撞靶板的数值仿真,得到多层靶中的靶原子移位效应、分布与靶损伤三类基本毁伤的结果,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脉冲激光地面模拟空间辐射诱导单粒子效应的高能粒子加速机理提供初步的数据支撑。

殷志斌[10](2018)在《基于激光离子源的飞行时间质谱研制及其在固体分析和单细胞化学—形貌共成像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激光电离源的飞行时间质谱作为一门新兴的成像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生物组织中元素和分子的成像领域。但受限于仪器检测灵敏度(采样效率、电离效率、传输效率)以及光学衍射极限(空间分辨率)等瓶颈问题,使之难以跨入到高空间分辨的质谱成像行列中。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用于同时获得微纳尺度形貌及化学信息的新型激光离子源来提高空间分辨率,同时引入激光后电离源以提高电离效率,实现了单细胞中药物分子的高空间分辨率化学-形貌共成像的应用。此外,本论文还介绍了基于激光电离源的飞行时间质谱用于固体样品中的元素和薄层分析、金属有机物元素和分子同时分析、金属结合肽气相合成与相互作用研究等应用。下面简要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内容:1.研制了一台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LDI-TOFMS)以及激光解吸-激光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LD-LPI-TOFMS)。LDI-TOFMS质量分辨本领可达7000,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离效率和避免基质峰干扰,并最终满足单细胞成像的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另一束266 nm激光作为后电离源,并将LD-LPI-TOFMS用于纳米薄层、溶液残渣以及金属合金等实际体系的元素分析中。实验结果表明,LD-LPI离子源可获得亚纳米级的平均溅射率(0.026 nm/pulse),并可用于纳米薄层的厚度测量;对15种镧系元素混合样可获得ng/g检出限以及飞克级绝对检出限,相对灵敏因子为0.5-2.5,可进行残渣元素的无标样半定量分析;对金属合金样品中的痕量元素检出限可低至10-100ng/g。2.研制了一台纳米有孔针尖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Nano-ATDI-TOFMS),可获得亚微米空间分辨率的单细胞化学-形貌共成像。这是因为Nano-ATDI新型离子源兼具高传输效率(高真空下)、高电离效率(157 nm单光子电离)、高空间分辨率(采样光斑近似等于针尖尖端曲率直径)。Nano-ATDI-TOFMS在原黄素纯样上可以获得约350 nm直径、270 nm半峰宽和70 nm深度的弹坑并测得质谱信号,绝对检出限可低至0.44amol。对原黄素点阵镀层(7.5×7.5μm2网格)进行成像,根据16%-84%规则算得该技术的成像分辨率为250nm。在Hela细胞表面可获得平均直径为400 nm的弹坑点阵,并以250 nm/pixel的步距完成了对单细胞中原黄素(喂药浓度为50μM)药物分布的质谱成像。Nano-ATDI源作为仪器离子源的一部分,其自带的AFM扫描功能使该仪器同时具备了高空间分辨率的形貌成像分析能力,因此可实现化学-形貌共成像。此外,还可获得三维重构后的化学成像,大大拓展了质谱技术在微纳尺度下对单细胞进行综合表征的能力。3.首次将氦气辅助高功率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HILI-TOFMS)用于金属酞菁、金属卟啉以及生物多肽的分析检测。通过改变离子源中的He气压,可在同一张谱图上同时获得该分子含有的金属/非金属、特征碎片和分子信息。基于实验结果,提出热扩散解吸机理用来解释在高能激光作用下依然可获得完整分子离子峰的原因。此外,谱图中质子附着现象也为无基质多肽直接分析提供了可能性,使HILI-TOFMS有望成为一种无机/有机/生物质谱多功能一体化的分析方法。4.搭建了一套大气压下激光电离-电喷雾电离源(LI-ESI)用于“裸”金属离子与多肽的气相合成及气相作用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ESI方法相比,通过LI-ESI源可以获得更高气相稳定性的金属结合肽。并结合理论计算提出了一种大气压下激光溅射后的粒子扩散模型及激光电离机理,用于解释大气压下“裸”金属离子的产生以及金属结合肽高气相反应产率的问题。此外,利用LI-ESI方法探究了多肽序列中碱性氨基酸的个数及相对位置对Cu2+结合位点的影响,并根据质子流动模型提出CID碎片断裂机理。LI-ESI方法的开发为金属组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二、用连续激光在ECR离子源中产生金属离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连续激光在ECR离子源中产生金属离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超导磁体复杂结构装配及运行过程中的多场力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导磁体结构及其应用概述
    1.2 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超导磁体多场行为分析的数值研究
        1.2.2 超导磁体多场性能表征及多场行为实验研究
        1.2.3 大型超导磁体复杂结构装配中的力学行为研究
    1.3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导螺线管磁体结构装配设计及多场行为研究
    2.1 超导螺线管磁体结构的多场力学行为分析模型
        2.1.1 磁体绕制、降温及励磁过程的力学分析模型
        2.1.2 有限元数值模型
    2.2 单一超导螺线管磁体结构装配与运行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分析
        2.2.1 磁体结构基本特征及参数
        2.2.2 磁体结构运行环境下的力学行为分析
        2.2.3 实验验证及对比分析
    2.3 组合超导螺线管磁体多场力学行为分析
        2.3.1 磁体结构基本特征及参数
        2.3.2 有限元数值分析与实验测试
        2.3.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Bladder&key异型超导磁体结构装配新技术及分析
    3.1 基于Bladder&key的新装配系统研制
        3.1.1 气-水压混合增压系统
        3.1.2 Bladder&key的研制及性能测试
    3.2 基于Bladder&Key装配的支撑结构力-热行为分析
        3.2.1 基本方程与模型
        3.2.2 有限元分析模型
        3.2.3 装配及运行过程数值模拟与结果讨论
    3.3 基于Bladder&Key装配的支撑结构实验测试
        3.3.1 应变测量及实验过程
        3.3.2 测试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导离子源磁体样机结构设计及多场行为分析
    4.1 超导离子源FECR磁体结构及参数
    4.2 FECR磁体样机结构设计与系统组成
        4.2.1 超导线圈系统
        4.2.2 支撑结构系统
        4.2.3 样机装配与加载流程
    4.3 FECR磁体样机运行过程中电磁-力-热多场行为分析
        4.3.1 磁体的电磁场分析
        4.3.2 磁体的电磁-力-热行为分析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导离子源磁体样机假线圈装配及加载过程模拟分析与测试
    5.1 超导离子源磁体样机假线圈结构及力-热行为分析
        5.1.1 假线圈结构
        5.1.2 磁体样机假线圈结构力-热行为分析
    5.2 超导离子源磁体样机假线圈结构装配、加卸载过程实验测试
        5.2.1 应变片的布置与粘贴
        5.2.2 装配和加载
        5.2.3 降温和回温过程
        5.2.4 卸载和拆卸过程
    5.3 超导离子源磁体样机假线圈结构测试全过程及模拟分析对比
        5.3.1 接触压力结果对比分析
        5.3.2 支撑结构应变结果及对比分析
        5.3.3 假线圈应力结果及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超导离子源磁体样机超导线圈装配及运行测试
    6.1 超导离子源FECR磁体样机超导线圈及结构组装
        6.1.1 超导Nb_3Sn线圈组件
        6.1.2 线圈和其支撑结构组装以及垫补
    6.2 超导离子源磁体样机装配
        6.2.1 径向装配和加载
        6.2.2 轴向装配和加载
    6.3 超导离子源磁体样机降温和运行过程中的测试
        6.3.1 实验准备
        6.3.2 降温过程与实验
        6.3.3 加电励磁过程与实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非晶合金与纳秒脉冲激光相互作用机理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非晶合金简介
        1.2.1 非晶合金的形成
        1.2.2 非晶合金的结构、性能及应用
        1.2.3 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晶化行为和弛豫行为
    1.3 材料的激光加工技术
        1.3.1 激光的产生和发展
        1.3.2 激光加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1.3.3 激光工艺参数介绍
    1.4 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
        1.4.1 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
        1.4.2 金属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
        1.4.3 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时材料表面的温度分布
    1.5 非晶合金激光加工的研究进展
        1.5.1 激光焊接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1.5.2 激光处理非晶合金表面的研究进展
        1.5.3 非晶合金激光增材制造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科学问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非晶合金的制备
    2.2 非晶合金的激光处理
        2.2.1 纳秒脉冲激光处理系统
        2.2.2 皮秒和飞秒脉冲激光处理系统
    2.3 非晶合金的结构与物性表征
        2.3.1 X射线衍射仪和同步辐射X射线
        2.3.2 差式扫描量热仪
        2.3.3 显微结构表征
        2.3.4 微纳力学测试
        2.3.5 磁学表征
        2.3.6 光学表征
        2.3.7 其它表征
第3章 非晶合金纳秒脉冲激光焊接作用及机理
    3.1 引言
    3.2 非晶合金条带的基本表征
    3.3 非晶合金条带的激光焊接作用
    3.4 非晶合金搭接焊接头分析
        3.4.1 接头的表面形貌分析
        3.4.2 接头的熔融区和热影响区尺寸分析
        3.4.3 接头的力学强度分析
    3.5 非晶合金对接焊接头分析
        3.5.1 接头的表面形貌分析
        3.5.2 接头的熔融区和热影响区尺寸分析
        3.5.3 接头的力学强度分析
    3.6 一种测量激光处理中非晶合金临界晶化时间的简单方法
    3.7 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晶合金纳秒脉冲激光成型作用及机理
    4.1 引言
    4.2 非晶合金条带激光自屈曲成型作用
    4.3 工艺参数对非晶合金条带激光自屈曲成型的影响
        4.3.1 激光线长度和激光线方向影响
        4.3.2 激光线间距的影响
        4.3.3 扫描速度的影响
    4.4 激光自屈曲的结构模型
    4.5 激光自屈曲克尔显微镜分析
    4.6 激光自屈曲非晶合金软磁性能分析
    4.7 讨论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晶合金纳秒脉冲激光着色作用及机理
    5.1 引言
    5.2 非晶合金激光着色作用
    5.3 激光工艺参数对非晶合金表面着色的影响
        5.3.1 离焦量和扫描次数
        5.3.2 激光线间距
        5.3.3 功率因子
        5.3.4 重复频率
        5.3.5 扫描速度
    5.4 非晶合金激光着色薄膜的光学性质分析
        5.4.1 反射率曲线
        5.4.2 连续白光反射谱线
    5.5 非晶合金激光着色性能分析
        5.5.1 非晶合金激光着色薄膜颜色稳定性分析
        5.5.2 非晶合金激光着色薄板颜色的耐腐蚀性分析
        5.5.3 非晶合金激光着色薄膜的疏水性分析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近红外1.064μm亚纳米带宽干涉滤光片的制备和光谱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介绍
    1.2 亚纳米带宽滤波技术
        1.2.1 声光调制技术
        1.2.2 原子滤波技术
        1.2.3 法布里-珀络标准具形式的滤波器
        1.2.4 薄膜干涉滤光技术
    1.3 窄带干涉滤光片的原理及应用
        1.3.1 窄带干涉滤光片的原理
        1.3.2 超窄带干涉滤光片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成果
第2章 亚纳米带宽滤光片的设计与分析
    2.1 自动优化设计方法
    2.2 基于F-P滤光片的设计
        2.2.1 类比微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2.2 类比LC电路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2.3 迭代Chebyshev方法
    2.3 用Matlab程序实现的亚纳米带宽滤光片设计
        2.3.1 构建评价函数
        2.3.2 程序设计
        2.3.3 膜系设计实例
    2.4 小结
第3章 薄膜沉积与滤光片的制备
    3.1 常见的光学薄膜制备技术
        3.1.1 热蒸发技术
        3.1.2 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
        3.1.3 离子束溅射沉积技术
        3.1.4 原子层沉积技术
    3.2 薄膜沉积设备介绍
    3.3 膜层沉积工艺
    3.4 薄膜材料的选择及其特性
        3.4.1 光学薄膜材料的选择
        3.4.2 光学常数的测定方法
        3.4.3 Ta_2O_5薄膜的光学特性
        3.4.4 SiO_2薄膜的光学特性
    3.5 膜厚分布均匀性的调整
    3.6 监控方法分析
        3.6.1 时间监控技术
        3.6.2 石英晶体监控
        3.6.3 光电极值法
        3.6.4 监控实施
    3.7 小结
第4章 测量与误差分析
    4.1 滤光片的测量
        4.1.1 测量设备的搭建
        4.1.2 测量前的调试与准备
        4.1.3 测量结果及分析
    4.2 制备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4.2.1 光学常数误差
        4.2.2 厚度误差
    4.3 误差对滤光片光谱曲线的影响
        4.3.1 膜系误差灵敏度分析
        4.3.2 随机膜厚误差对设计滤光片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滤光片的可靠性和光谱稳定性研究
    5.1 可靠性实验
    5.2 湿度对滤光片光谱特性的影响
    5.3 温度对滤光片光谱特性的影响
        5.3.1 温度对膜层材料物理特性的影响
        5.3.2 基片的线膨胀系数对滤光片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5.3.3 滤光片的温度稳定性实验
    5.4 入射角度对滤光片光谱特性的影响
    5.5 退火温度对滤光片表面形貌和光谱特性的影响
        5.5.1 光谱特性变化
        5.5.2 表面形貌变化
        5.5.3 截面形貌变化
    5.6 质子辐照对滤光片光谱特性的影响
    5.7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过程
        6.1.1 确定膜系设计方法
        6.1.2 滤光片的制备
        6.1.3 光谱测量与误差分析
        6.1.4 可靠性和稳定性研究
    6.2 主要研究结果
    6.3 主要创新点
    6.4 展望及后续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激光与金属卤素钙钛矿作用机理及图案化打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卤素钙钛矿纳米材料合成及其光电功能器件应用
        1.2.1 卤素钙钛矿纳米材料合成研究现状
        1.2.2 卤素钙钛矿纳米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1.2.3 卤素钙钛矿阴离子交换技术
    1.3 卤素钙钛矿图案化技术
        1.3.1 光刻技术
        1.3.2 纳米压印技术
        1.3.3 喷墨打印技术
        1.3.4 激光直写技术
    1.4 卤素钙钛矿体系的光调控
        1.4.1 光与卤素钙钛矿的作用
        1.4.2 液相激光照射技术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激光与卤素钙钛矿作用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卤素钙钛矿靶材合成与液相激光照射法
        2.2.1 卤素钙钛矿靶材合成
        2.2.2 液相激光照射系统
        2.2.3 铯铅溴粉末的激光照射稳定性
    2.3 LFL与铯铅溴粉末作用影响因素探究
        2.3.1 激光波长对铯铅溴粉末LFL过程的影响
        2.3.2 激光能量密度对铯铅溴粉末LFL过程的影响
        2.3.3 配体对铯铅溴粉末LFL过程的影响
    2.4 激光与卤素钙钛矿作用机理研究
        2.4.1 光子轰击作用与光子吸收作用
        2.4.2 532 nm激光LFL铯铅溴粉末的作用机理
        2.4.3 355 nm激光LFL铯铅溴粉末的作用机理
    2.5 本章小结
3 卤素钙钛矿纳米晶激光诱导合成与调控研究
    3.1 引言
    3.2 铯铅溴纳米晶LFL合成与影响因素研究
    3.3 基于光学自适应的单分散铯铅溴纳米晶合成
    3.4 铯铅溴纳米晶LFL法普适性合成
    3.5 液相激光照射铯铅溴形貌调控
        3.5.1 LFL多分散纳米晶粒径分布纯化
        3.5.2 液相激光辐照铯铅溴微米颗粒形貌调控
        3.5.3 激光诱导铯铅溴纳米晶自组装
    3.6 本章小结
4 激光诱导卤素钙钛矿阴离子交换与光谱调控研究
    4.1 引言
    4.2 卤代烷烃的激光诱导分解
    4.3 激光诱导阴离子交换微观过程与机理研究
        4.3.1 激光诱导阴离子交换法
        4.3.2 激光参数对阴离子交换的影响
        4.3.3 激光诱导阴离子交换微观过程分析
    4.4 激光诱导阴离子交换程度调控
    4.5 激光诱导阴离子交换可见光全光谱合成
    4.6 本章小结
5 卤素钙钛矿激光图案化打印研究
    5.1 引言
    5.2 激光直写与激光图案化打印
    5.3 图案化打印基片铯铅溴薄膜沉积
    5.4 激光图案化打印机理研究与打印线条调控
        5.4.1 激光图案化打印装置与薄膜优化
        5.4.2 激光作用区域与激光影响区域
        5.4.3 激光图案化打印参数影响与线条调控
    5.5 卤素钙钛矿薄膜图案化与阵列探测器构筑
        5.5.1 卤素钙钛矿荧光薄膜图案化打印
        5.5.2 卤素钙钛矿阵列探测器构筑
    5.6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低吸收氧化物光学薄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光学薄膜吸收基础知识
    2.1 引言
    2.2 光吸收损耗的数学表述和K-K变换
        2.2.1 光吸收损耗的数学表述
        2.2.2 光学常数的K-K变换
    2.3 光学薄膜吸收机制
        2.3.1 光吸收的经典解释
        2.3.2 光吸收的微观机制
        2.3.3 光学薄膜吸收机制
        2.3.4 光学薄膜的吸收和发光特征
    2.4 光学基片和光学薄膜的吸收测试和计算
        2.4.1 光度光谱法
        2.4.2 光谱椭偏法
        2.4.3 光热法
    2.5 光学薄膜光致发光谱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SiO_2光学薄膜吸收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石英玻璃的特点和吸收机理
        3.2.1 石英玻璃的特点
        3.2.2 石英玻璃的吸收机理
    3.3 石英玻璃吸收测试和分析
        3.3.1 石英玻璃中杂质的吸收
        3.3.2 石英玻璃中的羟基吸收
        3.3.3 石英玻璃的微观缺陷吸收
    3.4 SiO_2薄膜吸收原因
        3.4.1 实验准备
        3.4.2 SiO_2薄膜中的水吸收
        3.4.3 SiO_2薄膜中羟基吸收
        3.4.4 SiO_2薄膜短波带边吸收研究
    3.5 SiO_2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
        3.5.1 三种SiO_2薄膜发光谱测试和分解
        3.5.2 SiO_2薄膜的发光原因分析
    3.6 SiO_2薄膜在1064nm波长的吸收因素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吸收Ta_2O_5光学薄膜研究
    4.1 引言
    4.2 Ta_2O_5薄膜的吸收机理研究
        4.2.1 Ta_2O_5薄膜的氧空位缺陷吸收
        4.2.2 Ta_2O_5薄膜的红外振动吸收
        4.2.3 Ta_2O_5薄膜中水的吸收
        4.2.4 Ta_2O_5薄膜多波长吸收特性
        4.2.5 Ta_2O_5薄膜的发光特性
        4.2.6 Ta_2O_5薄膜的吸收机理分析
    4.3 Ta_2O_5薄膜离子辅助工艺优化
        4.3.1 光学性能和离子源偏压的关系
        4.3.2 物理性能与离子源偏压关系
    4.4 低吸收Ta_2O_5/SiO_2多波长滤光片制备
        4.4.1 单层Ta_2O_5和SiO_2薄膜参数实验准备
        4.4.2 滤光片设计和制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HfO_2光学薄膜的吸收和发光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HfO_2薄膜的吸收机理研究
        5.2.1 HfO_2薄膜的吸收原因
        5.2.2 HfO_2薄膜的带隙宽度
    5.3 HfO_2薄膜光致发光特性
        5.3.1 HfO_2薄膜光致发光谱和XRD结构测试
        5.3.2 HfO_2薄膜发光机制研究
        5.3.3 HfO_2薄膜吸收机理分析
    5.4 低吸收HfO_2薄膜镀膜工艺优化
        5.4.1 离子辅助HfO_2薄膜的吸收特性
        5.4.2 电子束蒸发HfO_2薄膜的吸收特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
    6.2 本论文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光电探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光电探测基础
    1.1 表面等离激元材料及 Drude 模型
    1.2 局域的表面等离激元
    1.3 传导的表面等离激元
    1.4 表面等离激元集成器件
    1.5 等离激元光探测基础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等离激元微纳器件制备方法
    2.1 纳米光学中的微加工技术
    2.2 纳米光学中的TEM样品制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栅-硅复合结构中的光热电效应
    3.1 研究背景
    3.2 硅纳米带中的光热电效应
    3.3 双温度模型与光热电机制
    3.4 等离激元调制的光热电型光探测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片上表面等离激元探测器
    4.1 研究背景
    4.2 金膜波导中的等离激元光电探测
    4.3 波导-硅纳米带耦合结构优化
    4.4 SOI上金纳米线等离激元波导
    4.5 小型化的等离激元光探测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基于拉曼散射的微纳米线热输运特性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硅纳米线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
        1.2.2 微纳米线材料热物性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硅纳米线的制备
    2.1 金属辅助化学刻蚀法简介
    2.2 实验制备硅纳米线
        2.2.1 单层聚苯乙烯(PS)胶体球膜的制备
        2.2.2 金属掩膜板的制备
        2.2.3 硅纳米线的刻蚀
    2.3 硅纳米线的转移
    2.4 本章小结
3 差分闪光拉曼法
    3.1 测量原理
        3.1.1 物理模型
        3.1.2 理论推导
    3.2 理论误差分析
        3.2.1 热辐射的影响
        3.2.2 线热源的影响
    3.3 实验系统
        3.3.1 拉曼光谱系统
        3.3.2 激光器
        3.3.3 电光调制器
        3.3.4 电学探测系统
        3.3.5 真空恒温系统
        3.3.6 激光功率计
        3.3.7 光路调整系统
    3.4 差分闪光拉曼法的测量
        3.4.1 接触热阻
        3.4.2 脉冲激光时间参数的确定
        3.4.3 白金线的测量
        3.4.4 硅纳米线的测量
    3.5 随机误差分析
    3.6 尺寸效应
    3.7 本章小结
4 T形拉曼法
    4.1 测量原理
        4.1.1 物理模型
        4.1.2 理论推导
    4.2 理论误差分析
    4.3 T形拉曼法的测量
        4.3.1 白金线的测量
        4.3.2 碳纤维的测量
    4.4 随机误差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9)飞秒脉冲激光模拟空间辐照诱导的单粒子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辐射效应及单粒子效应研究进展
        1.3.2 脉冲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研究进展
        1.3.3 激光支持爆轰波研究进展
    1.4 脉冲激光模拟空间辐照理论依据
        1.4.1 空间辐射环境
        1.4.2 可行性分析
    1.5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2章 空间电子元器件靶材易损性分析
    2.1 测试靶材选型依据
    2.2 辐照条件下靶材易损性分析
        2.2.1 热效应
        2.2.2 力学效应
        2.2.3 辐射效应
    2.3 靶材特性
        2.3.1 靶材工作原理
        2.3.2 靶材几何模型
        2.3.3 靶材物理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激光模拟空间辐射实验
    3.1 实验设备
        3.1.1 脉冲激光平台系统
        3.1.2 存储器数据读写系统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结果分析
        3.3.1 500Hz激光典型输出重频下的毁伤效应与热演化
        3.3.2 不同脉冲激光输出频率下辐照FRAM诱发的毁伤效应与热演化
    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处理
        3.4.1 相同重复频率下扫描电镜图像
        3.4.2 不同重复频率下扫描电镜图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脉冲激光热传导数值仿真
    4.1 靶材结构
    4.2 物理模型
        4.2.1 激光性质
        4.2.2 热传导模型
    4.3 脉冲激光烧蚀与热传导过程数值模拟
        4.3.1 靶材烧蚀过程数值模拟
        4.3.2 整体热传导过程数值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脉冲激光支持爆轰波传播特性的理论计算
    5.1 激光支持爆轰波模型
    5.2 激光支持爆轰波物理模型
    5.3 激光支持爆轰波稳定传播C-J条件
    5.4 激光支持爆轰波特征参数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单粒子效应毁伤仿真
    6.1 高能粒子能量计算
    6.2 计算模型
        6.2.1 靶板模型
        6.2.2 数值计算模型
    6.3 粒子-空气碰撞
    6.4 核心区多层靶材毁伤数值仿真
        6.4.1 粒子入射径迹仿真
        6.4.2 入射粒子-固体靶动力学作用
        6.4.3 最终分布
        6.4.4 靶毁伤计算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激光离子源的飞行时间质谱研制及其在固体分析和单细胞化学—形貌共成像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况
    1.1 引言
    1.2 基于激光离子源的飞行时间质谱简介
        1.2.1 直接激光电离源
        1.2.2 直接激光解吸/电离源
        1.2.3 单光子/多光子激光后电离源
    1.3 基于激光采样的质谱成像技术发展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激光解吸/电离及激光解吸-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研制
    2.1 仪器结构与特点
    2.2 真空系统
    2.3 激光解吸-激光后电离源
    2.4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2.4.1 双场反射式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设计及参数优化
        2.4.2 离子推斥区及加速区
        2.4.3 偏转板
        2.4.4 双场反射器
        2.4.5 离子检测器
        2.4.6 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2.4.7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的总体设计图
    2.5 仪器整机及初步调试结果
    2.6 研究工作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激光解吸-后电离质谱在纳米薄层、溶液残渣及合金中元素分析的应用
    3.1 激光解吸-后电离质谱用于纳米薄层的深度分析
        3.1.1 引言
        3.1.2 实验部分
        3.1.3 结果与讨论
    3.2 激光解吸-后电离质谱用于稀土元素分析及绝对检出限考察
        3.2.1 引言
        3.2.2 实验部分
        3.2.3 结果与讨论
    3.3 激光解吸-后电离质谱用于金属合金中的元素分析
        3.3.1 引言
        3.3.2 实验部分
        3.3.3 结果与讨论
    3.4 研究工作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纳米有孔针尖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研制及单细胞化学-形貌共成像应用
    4.1 引言
        4.1.1 单细胞整体质谱分析(Proling)
        4.1.2 单细胞质谱成像分析(Imaging)
        4.1.3 单细胞质谱成像的瓶颈问题
        4.1.4 单细胞化学-形貌共成像的现有技术
        4.1.5 研究意义
    4.2 纳米有孔针尖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Nano-ATDI-TOFMS)的研制
        4.2.1 纳米有孔针尖解吸电离源(Nano-ATDI)的研制
        4.2.2 仪器整机
        4.2.3 样品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ano-ATDI-TOFMS用于原黄素PVD镀层的弹坑点阵实验
        4.3.2 Nano-ATDI-TOFMS用于原黄素PVD镀层的分子成像研究
        4.3.3 Nano-ATDI-TOFMS用于单细胞成像的弹坑点阵实验
        4.3.4 Nano-ATDI-TOFMS用于单细胞中原黄素药物的化学-形貌共成像
    4.4 研究工作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高功率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用于金属酞菁及卟啉分析
    5.1 引言
        5.1.1 金属酞菁及卟啉化合物简介
        5.1.2 金属酞菁及卟啉化合物的常规分析方法
        5.1.3 研究意义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
        5.2.2 样品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HILI-TOFMS用于金属酞菁及卟啉化合物分析
        5.3.2 热扩散解吸机理
        5.3.3 HILI源中激光能量及波长对离子种类和信号强度的影响
        5.3.4 HILI-TOFMS用于生物多肽分析
        5.3.5 HILI-MS、ESI-MS、MALDI-MS及LDI-MS用于金属卟啉分析的谱图比较
        5.3.6 HILI-MS气压梯度图与ESI-MS/MS (CID)能量梯度图比较
        5.3.7 HILI-MS逆向用于金属有机物及金属结合肽的气相合成
    5.4 研究工作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激光电离-电喷雾电离质谱用于“裸”金属离子-多肽的气相相互作用研究
    6.1 引言
        6.1.1 气相相互作用的研究意义
        6.1.2 金属离子-多肽分子相互作用的常规分析方法
    6.2 实验部分
        6.2.1 激光电离-电喷雾电离源(LI-ESI)的设计
        6.2.2 样品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LI-ESI源用于金属结合肽的气相合成
        6.3.2 多肽/金属盐配比、溶剂pH及LI-ESI激光能量对金属结合肽产率的影响
        6.3.3 大气压激光溅射后的粒子扩散模型及激光电离机理
        6.3.4 LI-ESI与传统ESI方法所产生的金属结合肽气相稳定性比较
        6.3.5 多肽序列中碱性氨基酸个数和相对位置对Cu~(2+)结合位点的影响
    6.4 研究工作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用连续激光在ECR离子源中产生金属离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超导磁体复杂结构装配及运行过程中的多场力学问题研究[D]. 吴北民. 兰州大学, 2021
  • [2]非晶合金与纳秒脉冲激光相互作用机理及工艺研究[D]. 李金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1(02)
  • [3]近红外1.064μm亚纳米带宽干涉滤光片的制备和光谱稳定性研究[D]. 王凯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激光与金属卤素钙钛矿作用机理及图案化打印研究[D]. 董宇航.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6]低吸收氧化物光学薄膜研究[D]. 孔明东.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19(08)
  • [7]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光电探测[D]. 刘维康. 武汉大学, 2019(06)
  • [8]基于拉曼散射的微纳米线热输运特性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及其应用[D]. 刘浩.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9]飞秒脉冲激光模拟空间辐照诱导的单粒子效应研究[D]. 成艺光.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
  • [10]基于激光离子源的飞行时间质谱研制及其在固体分析和单细胞化学—形貌共成像应用[D]. 殷志斌. 厦门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连续激光在ECR离子源中产生金属离子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