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煤成烃前陆盆地逆冲带大型气田形成控制因素

库车煤成烃前陆盆地逆冲带大型气田形成控制因素

一、Controlling factors for large gas field formation in thrust belt of Kuqa coal derived hydrocarbon foreland basin(论文文献综述)

李萌,汤良杰,杨勇,甄素静[1](2015)在《塔里木盆地主要山前带差异构造变形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库车、塔西南和塔东南山前带在构造变形和活动强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决定了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分布的不均衡性。通过对3个山前带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结合对典型成藏模式的剖析,探讨山前带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库车山前带以逆冲推覆及盐构造为主,构造圈闭规模大、幅度高;主要有盐下和盐上两种成藏模式,通源断裂十分发育,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岩对盐下油气的保存非常有利。塔西南山前带变形分段特征明显,包括三角带构造、双重逆冲、叠加背斜等,构造圈闭规模和完整性不如库车山前带;成藏模式也体现出分段差异,上白垩统-阿尔塔什组膏泥岩和普司格组泥岩的封闭效果较好,但运移路径复杂,先存油气易遭受后期调整和破坏。塔东南山前带具有一定构造分段性,若羌凹陷山前以冲断变形为主,远离山前的第二排背斜、断背斜圈闭具备基本的成藏条件;民丰凹陷山前以叠瓦逆冲和三角带构造为主,古近系膏泥岩封盖能力有限,深部逆冲断块及凹陷内部的低幅度背斜等是较现实的勘探目标。

林潼,冉启贵,曾旭,魏红兴,孙雄伟[2](2015)在《库车坳陷油气有序聚集规律及其勘探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多种油气藏类型伴生共存的现象在许多盆地中都较为常见,然而目前的研究仅仅是对单一的油气藏类型开展其赋存规律的研究。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各种油气藏的分布特点,认为库车坳陷油气藏在区域上和空间上都存在着油气有序聚集的特征。这种有序聚集规律主要表现为:不同油气藏烃类组份特征分布规律的有序性、成藏动力空间分布的有序连续性和保存机制的有序性,从而形成了库车坳陷不同类型油气藏在空间上共生伴存的特征。这一认识上的突破,对于深化库车坳陷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王庭斌,董立,张亚雄[3](2014)在《中国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分布特征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是中国天然气储量的主体。中国含煤盆地众多,但是只有少数大、中型含煤盆地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气田的地质条件。含煤岩系沉积后的构造地质环境对形成煤成气藏的影响更为重要。生气高峰期及成藏期越晚,越快、越有利于含煤盆地转化成为含气(油)盆地,越有利于形成大型、特大型煤成气田。以类前陆型、克拉通内坳陷型及陆缘断陷型含煤-含气(油)盆地勘探前景最好。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莺琼盆地,柴达木盆地北部和三湖区,准噶尔盆地北部和南部,松辽盆地深部及南海北部深水区等含煤盆地,仍然是21世纪近、中期中国天然气储、产量保持快速增长的重点地区。

王招明[4](2014)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盐下深层大气田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库车坳陷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继克拉2大气田发现后,近年来在克拉苏断裂下盘克深区带发现了大北、克深等大型气田。以克深、大北大气田为例,详细论述了克拉苏盐下深层大气田的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认为侏罗系—三叠系煤系烃源岩5Ma以来生气强度和生气速率达到极大值[高达(160320)×108 m3/km2和1520mg/(gTOC·Ma)],为高效气源灶。克拉苏冲断带叠置在供烃中心之上,充足的气源是大北—克深气田天然气富集的物质基础。区域性巨厚膏盐岩盖层限制构造冲断突破、有效保护储层、高效保存油气,是盐下油气富集的重要保证。克深—大北分层滑脱收缩变形,盐下冲断叠瓦构造成排成带,广泛分布的低孔砂岩储层,为天然气富集提供了有利空间。克深—大北地区盐下深层构造的形成与区域构造挤压关系密切,主要是晚喜马拉雅期强烈冲断挤压形成,上新世—第四纪是克拉苏构造带形成的主要时期,主体构造基本都是在库车组中晚期定型;而生烃史研究也表明烃源岩主要生气期在库车组沉积以来,主生气期与构造定型期的良好匹配决定了克拉苏冲断带盐下晚期高效成藏,是该区深层形成大气田的重要原因。

金崇泰[5](2012)在《库车克拉苏冲断带断裂系统及控藏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克拉苏冲断带是库车坳陷的一个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近年来在新近系和第四系浅部地层中发现了大宛齐油田,在白垩系相继发现了克拉2、克拉3、大北1、大北3、克深2等多个盐下含气构造,展现出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但气水分布具有极大的不均匀性,预测难度大,增加了天然气勘探的风险。论文在对克拉苏冲断带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在搞清断裂分布和断裂系统的前提下,以大北1气田为研究工区,根据现场提供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参考前人的构造解释方案,总结出工区的断裂特征。通过现有的资料(压力数据、气体成分、水成分),对大北地区进行典型油气藏解剖,研究了大北井区已发现天然气的分布规律。基于断裂侧向封闭性和裂缝对储层的影响两个方面,运用断裂封闭性定量评价技术和FaultED裂缝预测技术,从保存和储层两个方面,分析了断裂对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深入探讨了断裂对天然气的控制机理,总结了大北工区断裂封闭性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一套可行的气水界面预测思路和方法,并初步预测了大北井区各断圈的气水界面。论文综合考虑了断裂几何学特征、变形期次、变形性质以及不同时期应力场分布特征,将克拉苏冲断带划分为4套断裂系统,即正反转断层、盐下逆冲断层、同沉积正断层和盐上滑脱型逆冲断层。综合运用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法、岩性对接法、SGR法、断面压力法对大北工区进行断裂封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6是开启的,F2、F3的侧向封闭能力控制着现今大北1断圈和大北101断圈的气水界面, F4、F5、F7是封闭的(所能支撑的烃柱高度大于圈闭幅度)。除了大北103和大北101断圈,其余断圈预测的气水界面均比原先根据断点确定的气水界面要低,扩展了大北工区天然气的勘探范围。用FaultED法对大北工区进行裂缝预测,模拟结果表明地层越靠近断层,裂缝密度越大,而且,断层断距越大,其附近的裂缝密度越大。预测出大北6井和大北104井的裂缝密度比较高,提出储层渗透性并不是它们失利的原因。

张凤奇[6](2011)在《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前陆盆地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在构造强烈活动期构造应力场对流体压力场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这使得前陆盆地的流体动力组成、演化及分布都非常复杂,导致在此背景下对油气运移、成藏规律认识尚需深化。位于天山南部的库车前陆盆地,在喜马拉雅晚期经历了天山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是分析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文以库车前陆盆地为重点解剖对象,通过开展其主要成藏时期内流体动力演化、分布特征及与油气运移、成藏方面的研究,以期更进一步认识前陆盆地油气运移、成藏规律。本文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录井、分析测试等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首先分析前陆盆地多因素影响下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创新性提出真实地层条件(半封闭条件)下构造挤压产生流体增压的定量评价新模型,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技术,定量评价古、今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压力增高幅度。以古、今地层压力等直接证据作为约束条件,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恢复不同地质时期的沉积型超压。在流体压力演化恢复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不同时期的气势(梯度)分布;根据已知油气分布和成藏时期研究结果,分析关键成藏时期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域,最后从整体上探讨了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油气成藏模式,及应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认为,(1)库车前陆盆地储层中异常高压是在欠压实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后期构造挤压、超压传递等作用的加强下形成的。欠压实作用对储层超压的贡献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克拉苏地区一般为15%-30%;迪那地区、大北地区一般为4%-22%;(2)实际地层条件下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增压除与侧向挤压应力强度、埋深有关外,还与引起流体增压系统本身的封闭能力有关,且与之呈正比关系。库车前陆盆地喜马拉雅晚期构造挤压最为强烈,构造挤压增压作用最为明显,而构造挤压增压幅度在不同构造部位差别较大,克拉苏地区最大,克深地区、东秋地区次之,大北地区、迪那地区增压幅度较小,塔北隆起构造挤压基本没有引起流体增压;(3)前陆盆地流体动力在不同时期变化明显,喜马拉雅晚期的强烈构造挤压作用后,垂向上气势梯度整体上变大,普遍增大1-2倍,极大地增强了垂向运移的流体动力;平面上气势梯度大部分地区变大,局部变小,平面上气势梯度的变大或变小分别增强或减弱侧向上油气运移的动力。整体上构造强烈活动期流体动力达到最强,流体流动也最为活跃;(4)强烈构造挤压后,前陆盆地不同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运移、聚集特征。对于强烈挤压区,强烈构造挤压使得相对低势区的断裂带处常为岩层中流体的汇聚区,同时垂向上油气运移的动力也得以大幅度增强,断裂带处汇聚的流体便沿构造挤压后的开启断裂快速向上部盐下砂体侧向充注,最终在构造挤压背景下砂体内的相对低势区形成聚集。对于弱挤压区,油气主要沿砂体和不整合面在较强流体动力作用下发生侧向运移,最终在砂体内的相对低势区形成聚集;(5)晚期流体动力对前陆盆地油气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晚期流体动力控制油气成藏和定位;晚期流体动力的低势背景和运移指向上低势梯度控制成藏;强运移动力极大地提高了油气运移指向区油气的聚集效率。

程明华[7](2009)在《构造建模与速度建场技术在克拉苏构造带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是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区带,由于地表地下地质结构复杂,合理构造建模和准确的速度建场难,是制约该区圈闭落实和油气发现的主要因素。围绕该区的构造建模和速度建场等两个关键技术问题,本文在技术路线和实际应用上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具体开展以下研究:克拉苏构造带为山前冲断带,逆掩推覆剧烈,地震资料性噪比低,总体资料品质较差,很难客观真实的刻画地下地质构造特征。地震地质综合标定是构造建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地质剖面和遥感影像技术,精细标定表层构造,为地下地质构造的合理建模提供参考依据。克拉苏构造带发育的构造与盐岩发育密切相关,通过研究精细解释盐岩发育状况,结合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分区段建立了克拉苏构造带五个区段的构造解释模型。在构造建模过程中,运用了地震非地震联合解释、模型正演、数值模拟、处理解释一体化和平衡剖面等技术手段,确保构造建模的合理可靠。速度建场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准确的变速成图。层速度充填法速度建场是山前冲断带的一套建场方法,核心是准确求取层速度。在进一步完善建场方法的同时,本文主要对如何准确求取层速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钻井速度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地震速度,采用模型迭代、正演分析、循环进行分析得到层速度在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化梯度。在构造建模基础上,分块建立速度场,进行变速成图。通过研究,建立了克拉苏构造带各区段的构造模式,深化了对克拉苏构造带的地质认识。在速度研究基础上,发现并落实了一批圈闭,综合评价后,提出了有利目标和井位建议。目前通过钻探,已经发现了大北3、克深2两个千亿方大气田,大北气田的评价勘探也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在克拉苏构造带的应用,山前复杂区构造建模和速度建场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卢苗安[8](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提出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梁兴[9](2006)在《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文中提出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沉积盆地已不复存在,现今残存构造-沉积实体的基本性质是多旋回叠合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中燕山期以来的后造山期强大的陆内造山运动和盆山脱耦作用对印支期以前的海相沉积盆地和印支-早燕山期同造山期前陆盆地的强烈破坏与改造是南方海相盆地演化的重要特色。面对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盖层剥蚀严重、水文开启程度高的中国南方海相新区,“油气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与综合评价的关键。通过最近十年的南方海相勘探实践与系统总结,提出在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和勘探部署过程中引入并应用赋予具备整体封闭保存体系和含油气系统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指出含油气保存单元已经成为一种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为核心的油气成藏研究体系,适合于构造复杂、水文开启程度高、断层发育的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这对南方海相有利勘探区块评价和勘探靶区优选既现实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有科学的理论意义。 认为南方海相油气能否得以成藏并保存到今,取决于整体构造框架下的宏观封闭保存体系、烃充注源、圈闭与储层、成藏要素在时空上的有效匹配关系等4个方面因素的有效匹配。明确提出整体封闭体系、圈闭、含油气目的层系是构成含油气保存单元的3个基本要素,可以从赋存油气藏目的层系之上的区域盖层覆盖程度、遮挡条件和封闭保存体系的顶界等3个方面入手圈定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分布范围。以整体封闭保存体系的有效区域盖层与含油气系统存在的成生关系为基础,将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出持续型、重建型(包括沉积重建型和构造重建型)、保持型、残留型(包括剥蚀残余型和构造肢解型)等4种基本类型。 提出了以现今含油气系统能否得以形成和保存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为核心进行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的新思路,强调在勘探初期阶段只能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作为南方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的关键。强调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应围绕盆地构造演化这个决定根本的主线,从区域盖层、烃充注源、储集层、圈闭等因素的“时空匹配”来动态地(正演)研究现今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与展布,从含油气系统形成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强弱、成藏时间早晚、区域盖层保存状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储层有机流体等方面来描述(反演)现今含油气系统赖以存在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以盖层、抬升剥蚀、褶皱断裂、岩浆活动等宏观性地质条件和油气流体、水文地质与水化学场、地温与地电化学等微观封存能力标志为手段进行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综合评价。

李国永[10](2006)在《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中西部发育多个前陆盆地,这些前陆盆地普遍具有气多油少的“富气”特征。受前陆盆地特殊地质条件的控制,中西部前陆盆地不仅发育常规圈闭气,而且根缘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也已经成为天然气勘探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西部前陆盆地经过多期构造旋回,构造特征与典型前陆盆地有很大不同,属于陆内再生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上,缺乏前陆盆地下部海相沉积序列,几乎均由陆相磨拉石沉积组成,这些沉积中除了常规的泥页岩、砂岩之外,还发育一套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类型以倾气型的Ⅲ型为主的煤系地层,成为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中西部前陆盆地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储集条件总体较差,属于低孔低渗-致密型碎屑岩储层。平面上,西部盆地优于中部盆地;剖面上,各个前陆盆地储集条件都表现为浅层好于深层。前陆冲断带邻近造山带,受构造活动的影响,较发育构造油气藏,而在远离造山带的盆地内部则逐渐过渡为以岩性、地层油气藏类型为主,到前缘隆起带又以断块、断鼻型圈闭为主。天然气成藏过程中,影响天然气运移的动力条件主要有膨胀力、浮力、异常流体压力、构造应力、水动力及热力等。对储层条件好的常规气藏,膨胀力是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进入二次运移后,膨胀力将不再起作用,浮力成为天然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对于致密储层中的根缘气藏,无论是初次运移还是二次运移,膨胀力始终是控制天然气运移的主要动力。构造应力是控制天然气运移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力。构造应力和地层流体压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天然气运移影响的机制可描述为“应力使孔隙产生应变,进而影响孔隙流体压力,促进天然气运移”。通过对中西部前陆盆地构造和地质条件研究,认为优质的煤系烃源岩、高强度的生气中心以及与煤系地层相匹配的储盖组合是控制中西部前陆盆地大中型气田发育的主要因素。从资源量角度分析,煤成气是前陆盆地勘探的主要方向;从勘探接替区分析,根缘气是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二、Controlling factors for large gas field formation in thrust belt of Kuqa coal derived hydrocarbon foreland bas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ntrolling factors for large gas field formation in thrust belt of Kuqa coal derived hydrocarbon foreland basin(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主要山前带差异构造变形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区域地质背景
2前陆构造带生、储、盖条件及组合特征
    2.1烃源岩
    2.2储层
    2.3盖层条件
    2.4储盖组合
3前陆构造带构造变形及组合特征对比
4前陆构造带差异变形对成藏条件的控制
    4.1差异变形对圈闭条件的控制作用
    4.2差异变形对成藏模式的控制作用
5结论

(2)库车坳陷油气有序聚集规律及其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库车坳陷油气分布特点
2 油气有序聚集的表现特征
    2.1 油气藏烃类组分有序性与烃源岩成熟度的关系
    2.2 油气成藏机理的有序性
        (1)克拉苏大型构造圈闭型气田成藏机理与成藏过程
        (2)迪那2大型凝析气田成藏机理与成藏过程
        (3)乌什地区神木园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与成藏过程
        (4)迪北致密气聚集机理
    2.3 油气藏保存机制的有序性
3“有序聚集油气区”的勘探意义
4 结论

(3)中国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分布特征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是中国天然气储产量的主体
2 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的分布特征
    2. 1 分布在为数不多的大、中型含煤盆地
    2.2有7套含煤岩系,形成5个含煤成气区
        2.2.1 7套含煤岩系
        2. 2. 2 5 个含煤成气区
        1) 西北含煤成气区
        2) 华北含煤成气区
        3) 南方含煤成气区
        4) 东北含煤成气区
        5) 海域含煤成气区
    2. 3 不同类型含煤- 含气( 油) 盆地主要聚集区及聚集特点不同
        2. 3. 1 克拉通内坳陷型含煤盆地
        2. 3. 2 类前陆型含煤盆地
        2. 3. 3 陆内坳陷型含煤盆地
        2. 3. 4 海域新生代陆缘断陷型含煤盆地
        2. 3. 5 陆内裂( 断) 陷型含煤盆地
    2. 4 两种类型富煤成气凹陷的气藏特征不同
    2. 5 气田主要分布在富煤成气凹陷及其周缘适时的古隆起及斜坡
    2. 6 有两类储- 盖组合,致密储层比例较大
        2. 6. 1 含煤岩系内储- 盖组合
        2. 6. 2 含煤岩系外储- 盖组合
    2. 7 气田类型多与岩性圈闭有关
    2. 8 储量丰度差异大
        2. 8. 1 盆地间及盆地内储量丰度差异大
        2. 8. 2 不同圈闭类型气田储量丰度差异大
    2. 9 含煤岩系沉积后构造地质的演化特点直接影响气田分布及储、聚特征
        2. 9. 1 克拉通内坳陷型含煤盆地
        2. 9. 2 类前陆型含煤盆地
        2. 9. 3 陆缘断陷型与陆内裂( 断) 陷型含煤盆地
        2. 9. 4 陆内坳陷型含煤盆地
    2.10具多期成藏特征,形成4种成藏模式
        2.10.1 3个主要成藏期
        2. 10. 2 4 种成藏模式
        1) 超晚期( 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全新世) 生聚型
        2) 晚生晚聚( 新生代) 型
        3) 早( 中生代) 生聚、晚( 新生代) 定型
        4) 早生早聚( 中生代晚期) 型
3 启示
    3. 1 与油型气田的差异
    3. 2 勘探开发尚有难度
    3. 3 气田分布特征

(4)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盐下深层大气田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地质概况
2天然气成因
    2.1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2.2天然气来源
3天然气成藏过程与机制
    3.1充注期次
    3.2成藏过程与模式
        3.2.1构造与圈闭演化过程分析
        3.2.2油气成藏过程与机制
4深层天然气富集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
    4.1主控因素
        4.1.1充沛的气源条件
        4.1.2深层发育大面积有效储集体
        4.1.3膏岩盖层封堵
        4.1.4构造及输导条件
    4.2深层天然气富集规律
        4.2.1大气田分布规律
        4.2.2勘探方向与资源潜力
5结论

(5)库车克拉苏冲断带断裂系统及控藏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0.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0.3 完成工作量
    0.4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及认识
第一章 断裂封堵性评价和裂缝预测的研究现状
    1.1 断裂封闭性评价研究现状
        1.1.1 断裂封闭性类型及物性特征
        1.1.2 断裂封闭性的评价方法
    1.2 裂缝预测研究现状
        1.2.1 裂缝的类型及特征
        1.2.2 裂缝的识别和预测
第二章 地质背景、勘探及研究现状
    2.1 库车坳陷构造及沉积演化、成藏条件与生储盖组合
        2.1.1 构造演化与沉积特征
        2.1.2 成藏条件及生储盖组合
    2.2 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2.2.1 油气勘探历程及现状
        2.2.2 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克拉苏冲断带构造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3.1 断裂识别
    3.2 断裂几何学特征
        3.2.1 断裂几何学的研究内容
        3.2.2 克拉苏冲断带断裂的产状
        3.2.3 克拉苏冲断带断裂组合特征
        3.2.4 克拉苏冲断带断裂级次
    3.3 断裂运动学特征
        3.3.1 断裂强烈变形期的厘定
        3.3.2 断裂形成演化历史
    3.4 断裂系统划分与控藏作用
        3.4.1 断裂系统划分与成因机制
        3.4.2 断裂系统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第四章 克拉苏冲断带大北区块断裂封闭性评价
    4.1 大北区块断裂分布与断块构成
    4.2 小层划分与泥质含量校正
        4.2.1 泥质含量校正
        4.2.2 小层划分和对比
    4.3 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法
        4.3.1 F2 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
        4.3.2 F6 断层两侧流体特征
        4.3.3 F3 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
        4.3.4 F4 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
        4.3.5 小结
    4.4 岩性对接法和 SGR 法
        4.4.1 构造框架模型和地层框架模型
        4.4.2 断裂封闭性定量评价参数 d 值的标定
        4.4.3 气水界面预测
    4.5 断面压力法
    4.6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克拉苏冲断带大北区块裂缝的预测
    5.1 裂缝对储层改造作用
        5.1.1 裂缝发育特征
        5.1.2 裂缝发育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5.2 弹性位移法预测裂缝的分布
        5.2.1 模型参数的选取
        5.2.2 裂缝预测的结果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异常压力成因机制和研究方法
        1.2.2 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第二章 库车前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1.1 区域构造背景及勘探历程
        2.1.2 构造演化
    2.2 地层和沉积特征
    2.3 生、储、盖特征
        2.3.1 烃源岩
        2.3.2 储盖组合
    2.4 圈闭条件及已知油气分布
        2.4.1 圈闭类型
        2.4.2 已知油气分布
第三章 库车前陆盆地现今地层压力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3.1.1 渗透性岩层内异常压力平面分布
        3.1.2 渗透性岩层内异常压力纵向分布
        3.1.3 泥岩层内地层压力分布
    3.2 库车前陆盆地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
        3.2.1 库车前陆盆地异常高压的成因综述
        3.2.2 压实作用
        3.2.3 构造挤压作用
        3.2.4 超压传递作用
        3.2.5 生烃作用
        3.2.6 天然气柱的浮力作用
        3.2.7 膏盐岩盖层的封盖作用
        3.2.8 不同超压机制的演化分析
第四章 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增压的定量评价
    4.1 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增压的评价方法
    4.2 流体系统封闭系数的确定
        4.2.1 评价方法
        4.2.2 评价参数的论证与取值
        4.2.3 不同构造带的流体系统封闭系数评价
    4.3 挤压应力的分布
        4.3.1 挤压应力的平面模拟
        4.3.2 挤压应力的剖面模拟
    4.4 喜马拉雅晚期以来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增压幅度
第五章 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特征
    5.1 流体压力演化恢复
        5.1.1 沉积型流体压力演化恢复
        5.1.2 过剩压力演化历史、分布特征
    5.2 以流体势为代表的流体动力演化特征
        5.2.1 流体势的恢复方法
        5.2.2 气势反映的流体动力演化特征
第六章 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6.1 油气成藏年代和成藏阶段划分
        6.1.1 定年技术记录的油气成藏年代
        6.1.2 流体动力变化指示的油气成藏阶段
    6.2 过剩压力发育、演化与油气成藏
        6.2.1 生、储层之间及储层间的过剩压力差异及其演化与油气运移类型
        6.2.2 构造挤压增压引起断裂带处的流体流动
        6.2.3 盖层中异常压力的形成对油气保存的加强作用
    6.3 以气势为代表的流体动力演化与油气成藏
        6.3.1 成藏期以来气势演化指示的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6.3.2 晚期流体动力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作用
    6.4 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有利勘探区预测
        6.4.1 流体动力与已知油气分布的关系
        6.4.2 影响油气富集的其它主要因素
        6.4.3 有利勘探区块预测
第七章 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成藏模式
    7.1 早期沉积型超压、中等动力、侧向为主运聚
    7.2 晚期构造型超压、强动力、侧向和垂向双向运聚
    7.3 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研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构造建模与速度建场技术在克拉苏构造带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1.3 选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法
第二章 复杂山地高陡构造建模技术
    2.1 地震地质层位综合标定技术
        2.1.1 基于地表地质剖面的地震层位标定
        2.1.2 遥感影像图解析与标定
        2.1.3 VSP 及地震合成记录标定
    2.2 复杂构造建模技术
        2.2.1 地表地质调查
        2.2.2 断层相关褶皱建模
    2.3 盐相关构造建模
        2.3.1 盐相关构造研究基础理论与方法
        2.3.2 库车前陆盆地盐相关构造地质模型
    2.4 与复杂构造建模相关的其它技术
        2.4.1 地震非地震联合解释技术
        2.4.2 模型正演技术指导构造解释
        2.4.3 数值模拟方法和应用
        2.4.4 处理解释一体化构造解释
        2.4.5 平衡剖面技术
第三章 速度研究与变速成图技术
    3.1 复杂山地变速成图难点分析
    3.2 速度研究与变速成图方法
        3.2.1 层位控制法
        3.2.2 折射线法时深转换
    3.3 层速度充填建场方法
        3.3.1 层速度充填法建场思路
        3.3.2 层速度分析及求取方法
        3.3.3 层速度充填法建立速度场
    3.4 速度研究与变速成图技术应用
        3.4.1 克深2 构造
        3.4.2 克深5 号构造
第四章 克拉苏构造带解释研究成果
    4.1 克拉苏构造带概况
    4.2 构造建模技术应用
    4.3 区带研究成果及认识
        4.3.1 明确了克拉苏构造带次级区带特征
        4.3.2 深化了克拉苏构造带地质结构特征
        4.3.3 天然气勘探实现重大发现和突破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研究区位置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二、构造层序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一、现象的存在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二、局部构造类型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一、区域构造背景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地层与不整合
    二、构造层序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二、创新与特色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没有盆地,也就没有石油
    1.2 保存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与评价的关键
    1.3 含油气保存单元是南方海相勘探的基本单元
    1.4 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2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与内涵
    2.1 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2.1.1 保存条件认识和重视较早
        2.1.2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提出较晚
        2.1.3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应用
    2.2 客观地质条件的认知基础
        2.2.1 南方海相原型盆地不复存在,精确恢复也非常困难
        2.2.2 含油气保存单元是原始含油气系统演化的最终归宿
        2.2.3 现今含油气系统只能存在于封闭保存体系之中
        2.2.4 继承性保存和重建型新生构成海相含油气系统全貌
        2.2.5 晚期封闭保存体系是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研究重点
        2.2.6 南方海相油气地质差异性十分明显
    2.3 定义与内涵
        2.3.1 赋予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
        2.3.2 含油气保存单元新概念的新特色
        2.3.3 含油气保存单元不等同于“沉积盆地”或区域构造单元
        2.3.4 含油气保存单元有别于含油气系统
        2.3.5 含油气保存单元区别于油气成藏组合和运聚单元
3 含油气保存单元构成要素和划分方法
    3.1 构成要素
        3.1.1 前人划分含油气保存单元主要依据
        3.1.2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基本构成要素
    3.2 划分方法
        3.2.1 划分步骤
        3.2.2 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方案
    3.3 非含油气保存单元
    3.4 含油气保存单元命名方式
4 含油气保存单元基本类型与叠置关系
    4.1 持续型
    4.2 重建型
    4.3 保持型
    4.4 残留型
    4.5 含油气保存单元演变及其叠置关系
5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评价思路与指标体系
    5.1 综合评价思路
        5.1.1 前人研究思路现状
        5.1.2 保存条件研究的重点内容与思路
    5.2 整体封闭保存条件
        5.2.1 整体封闭保存概念及其研究思路
        5.2.2 封盖层及其封盖作用
        5.2.2.1 油气散失原理与封盖层的封闭机理
        5.2.2.2 从封盖机理角度划分封盖层类型
        5.2.2.3 封盖层的空间展布分类
        5.2.2.4 影响封盖层封闭性能的主要因素
        5.2.2.5 封盖层的研究方法及其评价指标
        5.2.2.6 南方海相油气藏封盖层评价
        5.2.3 天然气系统形成后的构造运动强度
        5.2.3.1 没有区域盖层的地区含油气系统难得以保存
        5.2.3.2 岩浆活动对保存条件的影响
        5.2.3.3 断裂对圈闭封闭性的影响
        5.2.3.4 断层的封堵性研究
        5.2.4 水文地质条件
        5.2.4.1 水文演变原理
        5.2.4.2 地下水化学指标
        5.2.4.3 地下水化学垂直分带
        5.2.4.4 地下水横向水动力系统
        5.2.4.5 影响水化学分带的主要因素
        5.2.5 储层有机流体性质与物化特征
        5.2.5.1 储层中原油物性
        5.2.5.2 储层中天然气特征
        5.2.5.3 储层流体的地化特征
        5.2.5.4 油气化探
        5.2.6 天然气成藏时间
        5.2.7 生储盖组合的时空组合关系
        5.2.8 地层压力
    5.3 烃充注源
        5.3.1 重新评价烃源岩有效性
        5.3.2 注重烃源供给的多样性
        5.3.3 输导体系影响油气聚集
        5.3.4 古隆起和晚期成藏影响油气分布格局
    5.4 储集条件
        5.4.1 储集体的分类
        5.4.2 次生孔缝改善储集体的有效性
        5.4.3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5.5 圈闭条件
        5.5.1 古构造控制油气分布格架
        5.5.2 背斜和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利于油气保存
        5.5.3 需要精细评价圈闭有效性
    5.6 因素归纳与保存条件评价指标
        5.6.1 因素类别分析
        5.6.2 油气保存条件评价指标系列
6 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及评价
    6.1 保存单元划分
    6.2 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6.2.1 渝东-湘鄂西持续型至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1.1 渝东-湘鄂西地区基本油气成藏条件解剖
        6.2.1.2 方西和石柱持续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1.3 利川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1.4 花果坪和桑-石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 中下扬子区叠合盆地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2.1 江汉盆地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2 句容-海安区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3 南鄱阳坳陷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 滇黔桂区以构造肢解型为主的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3.1 楚雄盆地西北部构造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2 楚雄盆地东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3 思茅坳陷构造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4 南盘江坳陷保持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5 十万大山盆地沉积重建型与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3 分层次综合评价
        6.3.1 第一层次(Ⅰ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2 第二层次(Ⅱ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3 第三层次(Ⅲ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4 第四层次(Ⅳ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7 结论与建议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选题意义及项目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 中西部前陆盆地特征
    2.1 中西部主要前陆盆地
        2.1.1 库车前陆盆地
        2.1.2 吐哈盆地台北坳陷
        2.1.3 川西前陆盆地
        2.1.4 其它前陆盆地
    2.2 中西部前陆盆地与典型前陆盆地区别
3 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成藏特点
    3.1 前陆盆地生烃条件分析
        3.1.1 烃源岩分布
        3.1.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1.3 前陆盆地烃源岩生供气特点
        3.1.3.1 气源岩快速熟化促进高压异常现象的形成
        3.1.3.2 煤系地层特殊的生排烃方式
        3.1.3.3 川西坳陷生烃过程分析
        3.1.3.4 台北凹陷生烃过程分析
    3.2 储集条件及生储盖匹配关系
        3.2.1 储层分布及物性特征
        3.2.2 生储盖时空匹配对成藏影响
        3.2.2.1 库车前陆盆地
        3.2.2.2 准南前陆盆地
        3.2.2.3 川西前陆盆地
    3.3 中西部前陆盆地气藏类型
        3.3.1 挤压背斜型次生气藏
        3.3.2 张性断块、断背斜型次生气藏
        3.3.3 断背斜(断鼻)型原生气藏
        3.3.4 构造-岩性原生与次生气藏叠置的复式气藏
        3.3.5 前渊坳陷部位发育根缘气藏
    3.4 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特点
        3.4.1 前陆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垂向运移通道
        3.4.2 前陆盆地天然气藏具有晚期成藏特点
4 天然气成藏动力与成藏类型
    4.1 天然气膨胀力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4.1.1 天然气膨胀力
        4.1.2 膨胀力对根缘气成藏的影响
        4.1.2.1 根缘气成藏过程分析
        4.1.2.2 根缘气成藏特征
        4.1.3 典型盆地根缘气成藏分析
        4.1.3.1 吐哈盆地根缘气成藏地质条件
        4.1.3.2 鄂尔多斯盆地根缘气成藏地质条件
        4.1.3.3 川西前陆盆地根缘气成藏地质条件
        4.1.4 膨胀力对页岩气成藏的影响
        4.1.5 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4.2 天然气成藏过程中的浮力作用
        4.2.1 浮力
        4.2.2 浮力在天然气成藏类型中的作用分析
    4.3 异常地层压力对天然气成藏影响
        4.3.1 异常地层压力
        4.3.2 前陆盆地异常地层压力与天然气成藏
    4.4 构造应力对天然气成藏的促进作用
        4.4.1 构造应力驱动天然气运移的理论基础
        4.4.1.1 构造应力引起的岩体变形
        4.4.1.2 有效应力与孔隙压力
        4.4.1.3 流体势
        4.4.2 构造应力驱动天然气运移的地质分析
        4.4.3 构造运动对天然气二次运移聚集的影响
    4.5 煤层气成藏的吸附作用
        4.5.1 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5.2 中西部前陆盆地煤层气发育特征
5 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与分布
    5.1 中西部前陆盆地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控因素
        5.1.1 优质的煤系烃源岩是形成大中型气田的根本基础
        5.1.2 生气中心及其周缘控制大中型气田的分布
        5.1.3 与煤系地层相匹配的储盖关系是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关键
    5.2 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富集成藏规律
    5.3 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领域
        5.3.1 从资源量角度分析-煤成气是主要方向
        5.3.2 从勘探接替区分析-根缘气是重要领域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Controlling factors for large gas field formation in thrust belt of Kuqa coal derived hydrocarbon foreland basin(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主要山前带差异构造变形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J]. 李萌,汤良杰,杨勇,甄素静. 地质与勘探, 2015(04)
  • [2]库车坳陷油气有序聚集规律及其勘探意义[J]. 林潼,冉启贵,曾旭,魏红兴,孙雄伟. 新疆石油地质, 2015(03)
  • [3]中国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分布特征及启示[J]. 王庭斌,董立,张亚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2)
  • [4]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盐下深层大气田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J]. 王招明.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02)
  • [5]库车克拉苏冲断带断裂系统及控藏机理[D]. 金崇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2(12)
  • [6]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D]. 张凤奇. 西北大学, 2011(06)
  • [7]构造建模与速度建场技术在克拉苏构造带的应用[D]. 程明华.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8]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9]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D]. 梁兴.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
  • [10]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动力机制研究[D]. 李国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标签:;  ;  ;  

库车煤成烃前陆盆地逆冲带大型气田形成控制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