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网格计算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网格计算

一、下一代Internet技术——网格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李健[1](2020)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的星间路由与星地协同传输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前智能终端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高速稳定、无缝覆盖的移动通信服务的需求愈发强烈,这给传统地面蜂窝网络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一方面,受限于频谱资源、干扰管理、能量效率等因素,传统的密集蜂窝网络在网络容量和接入性能上逐渐遇到发展瓶颈;另一方面,考虑到地理环境因素和基础设施成本,蜂窝网络往往只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对于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无能为力。为了解决传统地面网络所存在的问题,给用户提供全球覆盖、随遇接入、安全可信的通信服务,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应运而生。在传统地面网络的基础上,借助于卫星、航天器和无人机等所组成的异构网络,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可以为处在海陆空的各类用户提供全天候、无死角、无缝式的接入服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当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之一,卫星网络迎来了自身历史上的第二次研究热潮。在近些年,不但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包括SpaceX在内的众多工业界公司也已经开始布局自己的全球卫星接入计划。特别是针对低轨小卫星网络,凭借着低轨卫星在通信延时、信号质量、发射成本等方面优势,被广泛采纳为当下全球卫星组网的首选方案。然而,由于卫星所处的高度动态环境以及受限的星上资源,大规模卫星组网将面临着动态管理、数据路由、负载均衡等不同方面的挑战。同时,在卫星组网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未来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构建,势必需要完成从卫星到地面的异构网络融合。因此,如何在星地之间达成高效互连,并继而向用户提供协同的数据服务就成为了另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由于目前这些问题均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本文从低轨小卫星组网问题出发,对当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分别涉及卫星组网、星地协同、卫星接入以及网络架构这四个方面。本文的主要研究包括:1.针对大规模低轨小卫星组网时的数据路由问题,本文在传统基于时间离散的卫星轨道预测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间连续的网格拓扑模型用于预测卫星轨道和拓扑状态。通过网格模型所提供的拓扑信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的最短路径搜索算法,并结合邻居通信协议进行实时信息更新。由于在搜索过程中利用了网格信息的空间离散特性,因此该算法可以降低算法复杂度并提供多路径路由。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路由方案在显着降低算法开销的同时可以实现接近最优的端到端延时和丢包率,并能够根据网格划分精度的区分实现可调的路由性能。2.考虑到传统地面网络在进行内容分发时面临的流量压力,需要引入新型的异构网络架构来帮助地面基站提供传输服务。借助于具有缓存能力的低轨小卫星和地面无线接入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星地协同的内容传输方案,通过结合卫星单点的广播与地面多点的单播传输,帮助传统小区中的宏基站卸载用户对于缓存内容请求的流量。考虑到地面服务时的能效和卫星传输时的能耗约束,本文对相应的流量卸载问题进行建模得到了一个非线性分式优化问题,并利用子问题分解的方式求得相应的缓存与传输策略。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的星地协同传输方案可以在保证数据吞吐量的同时最大化传输能效,相比传统纯地面传输方案实现了显着的性能提升。3.为了解决星地接入时低轨卫星高速运动所引发的频繁切换问题,本文针对密集低轨卫星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卫星切换方案。通过为用户预分配接入卫星并预留星上资源来实现高效的卫星切换,保证用户在接入过程中的最优星地链路质量。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动态切换方案,本方案在降低切换开销的基础上提升了用户的通信质量,同时在发生阴影衰落的链路状况下能够显着提升鲁棒性。4.随着因特网中数据内容和新型应用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TCP/IP网络协议存在着网络管理、传输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这对于复杂多变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实际应用十分不利。因此,基于地面网络中所提出的新型网络架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和软件定义网的融合网络架构,用于实现更加灵活的网络管理与高效的内容分发。通过充分利用不同轨道的卫星网络的特点,每一层卫星网络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并且我们设计了新型的星上路由器用于支持信息中心网的功能。为了展示新型网络架构的潜力,本文针对内容分发类应用,提出了相应的高效内容传输方案,并对传输过程中具体的网内缓存策略进行了建模与分析。

王慕雪[2](2020)在《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从物联网概念出现至今,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物联网的发展,发展物联网已成为落实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学习借鉴国外物联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对我国物联网研究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The Internet of Things:Enabling Technologies,Platforms,and Use Cases)为翻译素材,重点对科技术语翻译进行分析总结。物联网英语术语作为科技英语术语的一种,具有专业性强、语义严谨等特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将原文中出现的术语分为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和未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两类,继而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对已有规范译文的术语,重点是甄别行业领域,选取规范译文,并从缩略词、复合词和半技术词三个方面总结术语的翻译方法,为术语翻译提供指导;对尚未有规范译文的术语,基于术语特征和已有术语翻译方法,提出直译法、拆译组合法、不译法以及多种译法结合等翻译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本实践报告能够为从事科技类文献翻译工作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曾文英[3](2011)在《面向移动环境的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移动环境下的各种业务应用已经日趋广泛。伴随而来的是移动应用环境下产生的数据信息呈指数式的增长,它带来了对移动环境下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管理的新技术需求,因此,有关面向移动环境下的数据存储管理问题的研究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现有的有线网络中的分布式存储管理方法主要是针对带宽稳定、可持续服务、可扩展和高性能节点等都比较稳定的应用环境;但它在面对移动环境的异构性、分布性、高维性、动态性带来的移动数据管理的复杂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因此,不能直接应用于移动环境下的数据存储管理。由于移动环境的多源性、多宿性、自治性、上下文感知性和环境依存性,且面向移动环境的数据存储管理具有集中与分布的特点,因此,可以考虑借助移动Agent技术、移动数据库、分布式网络、跨层协作、网格计算及云计算等多种技术来构建移动环境存储管理与服务系统。另外,随着各种网络互通和融合技术的日益成熟,在移动环境下设备与网格和云计算系统协作可以构建海量、持久、无限可扩展的存储资源与服务系统的市场前景巨大,并且良好的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将会为移动应用的运行服务提供高效、安全的数据存储基础。因此,面向移动环境的数据存储管理方法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对移动环境下的移动网格体系结构与资源选择方法、移动分布式数据存储服务结构模型、移动数据库技术、基于无线Mesh网的层次化存储系统和移动环境下的存储服务QoS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创新性意义的研究成果;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移动网格结构模型(MGAM,Mobile Grid Architecture Model)和移动网格资源管理算法(MGRMA,Mobile Grid Resource Management Algorithms)。首先提出了一种结合移动计算和网格计算、支持移动环境存储服务的移动网格结构模型,其次,对移动网格的逻辑构成和形式化模型进行分析,给出了移动网格资源选择与分配方法和相关的移动网格资源协作算法,最后给出了移动网格的原型和应用实例,并进行了模拟测试和性能分析。2.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环境的自适应分布式存储服务的系统结构模型(SDSSAM,Self-Adaptive Distributed Storage Service Architecture Model),SDSSAM是一种结合移动计算的跨层协作式存储结构模型。首先描述了SDSSAM的各层次的功能;其次提出了SDSSAM结构中的跨层协作方式;最后给出了SDSSAM的分布式存储协作服务和自适应存储等算法。研究表明SDSSAM具有自适应、移动计算、分布式计算和自组织的特点,是一种具备了灵活性、自主性、协作性和群体智能的移动存储系统结构。3.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数据库的移动数据管理结构(MDMA,Mobile Data Management Architecture)和存储管理方法(SMS,Storage Management Solution)。移动数据库是移动分布式环境数据组织和存储的最有效的方式,为移动业务运行提供了数据支撑,移动应用一般基于移动数据库而实现。针对移动环境的特点,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数据库的移动数据管理结构和存储管理方法;其次研究了移动数据库中数据的预取与复制、缓存同步、事务处理、并发控制、广播机制等多种关键技术,为移动环境下数据存储与管理相结合提供可行的管理方法。4.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的层次化存储系统(HSSWMN,Hierarchical Storage System over Wireless Mesh Network)模型。首先提出了基于无线Mesh网的层次存储系统(HSSWMN)模型,并对其存储模型、存取算法、性能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次研究了HSSWMN的名字空间与元数据服务、搜索与查找服务、注册与注销,可扩展性、负载均衡、容错机制、数据安全、复制与缓存机制和拓扑重构等关键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对时延、吞吐量、误码率等进行了模拟测试,并对HSSWMN存储系统的可行性、可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性能分析。5.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环境数据存储服务QoS跨层模型(QCLMSS,QoS Cross Layer Model of Storage Services)和移动环境存储服务QoS确保算法(QASS,QoS Guarantee Algorithms of Storage Service)。首先对移动环境数据存储服务QoS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层次QoS的特征及关系;其次提出了QoS实施算法及性能模型,并对移动环境下存储QoS保证算法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全局优化、局部优化、多阶段优化、自适应优化等算法,并分析了移动存储系统的QoS实例,对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接入方式下磁盘I/O性能进行了模拟测试和分析研究。

刘真[4](2006)在《基于业务级互联的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信业务发展迅猛,用户对各种新业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且越来越强烈。因此,如何保证新业务的提供快速有效甚至允许用户可定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与传统网络相比,融合多种接入网的下一代网络(Next-Generation Networks,NGN)为业务生成带来了机遇,却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提供跨越异构网络的增值业务;挑战之二是寻求一种方便快捷的业务生成方式。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适合下一代网络创建、部署和实施业务的框架模型,以实现方便快捷的业务生成和提供,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探讨了下一代网络的业务定义、业务开放标准、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面向服务的计算等技术,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具有独创性的成果:(1)基于业务级互联的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原理框架。研究下一代网络的业务生成,业务的概念是关键。本文首先提出了下一代网络业务的定义、接口及其基本特性。指出下一代网络的业务不是简单的对现有业务的组合或替代,而是面向体验的,处于底层网络能力和高层应用之间的中间层次,支持的内容更为丰富。在下一代多网融合环境下开放、分布的业务生成研究中,现有工作在理论模型和形式化描述方面基础薄弱,缺乏定量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业务级互联模型,相比网络级互联模型,协议转换的实现部署复杂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本文借鉴软件设计中的耦合因子概念,提出业务模型的耦合因子的定义,作为对模型开放性的衡量指标,并进行了复杂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我们的模型相比网络级互联模型具有更好的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和复用潜力。基于上述模型,本文提出了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的两个关键准则:垂直开放准则和水平集成准则;以及为符合这两个准则,业务生成架构应该满足的若干属性。围绕这些准则和属性,本文提出了业务生成的层次架构,按照网络能力平面、业务开放平面、业务集成平面的划分原则使得业务生成中的业务开放性内涵进一步扩大;也使得业务生成能力变得愈发强大。(2)基于Parlay和OGSA的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平台ParlayGS。按照提出的原理框架,我们首先分析比较了现有的网络业务开放技术,引入了开放网络能力标准Parlay,屏蔽了底层网络的协议细节,实现了对异构网络业务能力的开放。但是Parlay本身只提供了外部应用访问网络能力的途径,并未实现全局的业务部署、管理、发现和集成机制。为此,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现有的分布式计算技术,提出了以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为基本架构,以网格业务为基本实体的分布式业务集成机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Parlay和OGSA的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平台ParlayGS。与已有的业务生成方法相比,ParalyGS用业务互通代替了网络互联,一体化地实现了业务开放和集成两个基本准则,能够较好的满足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所应有的属性。

叶成林[5](2006)在《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通信技术为人们在移动环境中随时随地工作、生活与学习提供了技术基础,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应用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数字化学习系统主要面向基于固定桌面计算机的远程学习而设计,不能完全满足移动环境下远程学习的要求。因此,对远程学习的移动环境和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与传统课堂环境下的“课程”中心和基于固定桌面计算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中心不同,移动环境下的学习是以学习者的“活动”为中心、学习内容面向生活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情境感知与移动协作支持的新型学习方式。现有的基于固定桌面计算机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开发技术不能完全实现这些功能。网格技术是为解决分布式计算和大规模异构系统资源共享问题而提出的,其所实现的资源共享、个性化服务和协作支持的功能能够满足移动学习系统用户对丰富即时准确的学习内容和在学习中获取即时的学习支持平和协作学习、情境学习的需求。移动环境中的学习者的“活动”发生在不同的情境中,通过不同的传感器网络系统接入Internet。移动环境中的学习内容是随着学习者的“活动”发生的情境不断变化的,学习资源分布于不同的组织,需要通过信息的聚集和分类检索,并基于情境的智能适应模块传输到学习者的移动终端;移动环境中的学习者需要获得即时的协作学习支持,而能够提供这种协作支持的学习伙伴、教师和专家都分布于不同的组织;因此,分布式计算和大规模异构系统资源共享是实现移动学习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网格技术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文主要探讨构建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范围涉及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理论分析模型、功能结构模型与设计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内容分析、逻辑推理、归纳演绎和系统建模等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在对移动学习研究领域的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论述移动学习系统分析的理论基础。以移动环境下的相关学习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对传统课堂环境、一般数字化学习环境和移动环境中在学习内容、核心要素和主要功能的比较研究,指出移动学习具有以活动为中心、面向问题解决和情境感知功能的主要特点。应用M.Sharples的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理论体系,探索构建一个用于指导以活动为中心、面向问题解决和具有情境感知功能的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理论分析模型。(2)在对学习技术系统、数字化学习系统和移动应用系统等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移动学习系统分析的技术基础,从技术的角度论述移动学习系统的分类,并分析移动学习系统体系结构和分层的功能模型,探索构建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功能结构模型。(3)在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中应用面向服务的系统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移动学习系统面临的即时准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传输、异构系统资源共享和移动协作问题,论述基于网格技术的移动学习系统中智能适应、情境感知和协作支持技术实现的原理,并从这三个方面探索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方法。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关于移动环境下远程学习的特点。从技术的角度,移动环境下的学习实现将学习内容推送到学习者的手中;从学习者的角度,移动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从移动学习组织和实施的角度,移动环境下的学习是以学习者的“活动”为中心、面向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具有情境感知功能的新型学习方式。(2)关于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

皋磊[6](2006)在《基于生态网络的下一代Internet资源动态服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下一代Internet的高度“自动化”要求,尤其是面向服务的突现性、多样性、可扩展性、动态自适应性、体系的自主性、故障的自恢复性、主动性和安全可靠性等关键需求,使得我们必须进一步地进化Internet网络结构及其计算技术,将Internet从通讯和信息交互的平台提升到资源共享的平台。另一方面,经历百万年进化的大规模自然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的自调整、自适应、可扩充、多样性与稳定性并存、内在的可持续发展等机制正好满足下一代Internet服务和应用的关键需求。本论文就是针对以上问题,在已构建的生态网络结构的智能仿真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自然生态、生物系统的一些相关原理和机理,将其运用到满足下一代Internet需求的中间件原型的设计中,来解决下一代Internet计算中资源动态服务的关键问题,如资源的动态发现、构成、负载动态自适应等。 首先,论文系统地阐述了下一代Internet资源动态服务所面临的挑战,目前流行的下一代Internet的计算模式,自然启发的下一代Internet计算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项目的设计哲学、系统架构、应用、进展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次,从网格系统的演化历史,揭示出了下一代Internet系统的特点,进而阐述构建这种系统的方法论,并结合下一代Internet计算的实际需求,设计了面向下一代Internet的生态网络平台,给出了平台的设计思想与法则,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案。着眼于无线计算环境对于下一代Internet的重要性,提出了生态网络平台对无线计算环境的支持的多项关键技术。最后,讨论了生态网络平台的软件特点。 再次,生态网络平台需要一种灵活的通信机制,来有效地寻找、聚集、组织和协调这些动态的Agent来形成群落,以提供用户需要的服务。从Agent通信机制的低级到高级的实现策略,提出了生态网络平台的传输机制、生态网络通信语言、生态网络交互协议,给出了支持这种通信机制的Agent的内部结构设计。接着,以平台集成的广域发现服务为例,给出了生态网络交互协议、消息通信和Agent服务的实现细节。最后对提出的通信机制基本性能进行了评价。 接着,探讨一种能保证自治的、分布的Agent突现为一个可控的、期望的下一代Internet服务和应用的实现机制。以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卡管理服务作为一个无

张君雁[7](2003)在《网络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下一代Internet的网格技术能使地理上分布的资源透明地集合在一起,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应用。网格为应用和用户带来很多好处:提供便捷的资源访问接口,虚拟环境中的远程协作和资源共享,以及消除信息孤岛。因此,网格技术的研究,无论对于教育科研,工程应用,还是大规模商用,都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系统模型和结构,相关算法,策略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提出基于Agent技术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结构。将网格划分成网格域,并给出网格域的内部结构;同时,给出基于Agent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并定义用户任务请求的具体内容;进而定义网格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各种Agent的层次和功能,然后给出多Agent合作实现网格系统资源管理功能的完整工作过程。提出基于Agent技术和主动网络技术的网格边界系统结构。给出用于实现通信和路由的Agent的逻辑格式和封装方法,并设置Agent服务器的工作模式和动态协议配置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网格边界系统中的主动结点模型,提出基于Mark的路由方案。出于安全性考虑,将DPM和PPM结合得到一种新型的IP追踪方案,并给出相关算法,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快速反应性和健壮性,能有效对抗DDoS攻击。提出基于Agent技术的网格竞价方案。设计允许多个竞价场景并发的电子市场,并制定竞价规则,包括:资源的技术代价,标准技术代价,以及竞价算法。该电子市场由TBAgent组织和管理。为Agent选取合适的竞价场景而建立概率模型,基于该模型和竞价的各种约束条件,设计多种不同竞价策略,Agent能使用这些策略参与多个竞价场景。实验结果说明基于Agent的竞价策略具有良好的分布性和并发性。提出网格资源分配模型及算法。给出基于概率模型的资源发现方法和基于代价模型的资源决策方案。将网格资源分配分为两步:初始资源分配和剩余资源分配。定义资源分配的可用性和公平性量度,并形式化资源分配的最优化条件。首先,为初始资源分配设计加权公平分配方案,满足可用性和公平性量度;<WP=6>然后,采用最优化问题模型设计最优资源分配方案,进行剩余资源分配。作为对比,还为剩余资源的分配设计加权平均分配和按比例分配方案。以分配成功率作为比较标准,证明初始分配阶段,加权分配方案比公平分配方案性能更佳;又以计算复杂度作为比较标准,将最优分配方案与其余四种分配方案对比,证明剩余分配阶段,最优分配方案能大大减少计算复杂度。提出基于可靠性代价的网格任务调度算法。将用户任务请求构成WDAG图,随后给出分组算法对WDAG进行分组,构成TGT。为得到任务的有序列表,设计排序算法对TGT排序。为TSAgent设计一种基于可靠性代价的任务调度算法(RCS),在满足所有用户任务请求的时间约束的前提下,该算法将可靠性代价用作网格用户任务调度的一个目标函数,实现最小化可靠性代价任务调度过程,同时给出没有考虑可靠性代价的ESS和LSS算法作为对比。以可靠性代价和最小处理器数目作为比较参数,设计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说明:RCS远远优于ESS和LSS算法;而且较高的异构程度有利于提高RCS算法的调度性能。

李国杰,徐志伟[8](2002)在《关于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的思考》文中认为指出了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共识和在认识上存在的某些分歧 ,探讨了分歧存在的原因。分析了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 ,如Internet体系结构的初衷与需求变化 ;边缘论原则随着网络应用环境的变化而受到的挑战 ;光通信与分组交换技术的融合 ;UNI和UUI模式以及下一代示范网和试验网。提出了下一代网络应用模式是网格应用 ,它是把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 ,实现计算机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和专家资源全面共享。网络的根本特征不一定是它的规模 ,而是资源共享 ,消除资源孤岛。最后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格研究工作即织女星网格情况

宋宇宁[9](2020)在《以内容为中心的物联网互连机理与路由算法研究》文中认为网络是信息传播与共享的载体。物联网将信息空间向物理空间延伸,是信息社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物理空间实体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在信息空间得到映射。与此同时,信息空间的分析与处理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物理空间的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互连问题是物联网的基本问题。相比于互联网,物联网具有网元性能异质化、网络拓扑动态化、信息内容的生成者与提供者分离等特点,对以终端和地址为中心的传统互连架构提出了挑战。以内容为中心(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CCN)将内容与主机分离,成为具有独立标识、可以独立寻址的互连主体,使互连更加直接、高效,与物联网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匹配性。然而,CCN最初是面向互联网提出的,缺少面向物联网的针对性设计,如内容标识未知情况下的供需匹配机制、推拉双向驱动的互连机制、强弱网元共存环境下的迁移互连机制、动态网络环境下的转发信息扩散机制等,不能满足物联网在灵活性、异质性、动态性等方面的需求。本文研究以内容为中心的互连机制和路由算法。具体来讲,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在标识匹配方面,提出了标签辅助的兴趣表达及内容匹配方法。针对物联网中自治系统对CCN内容命名规则一致性的挑战,本文引入标签的概念作为层次结构标识的辅助标识,扩展了兴趣的表达形式和内容的匹配方法,提出了标签辅助的以内容为中心互连(Tag-assisted CCN,TCCN),实现了对未知内容的模糊获取,提高了以内容为中心互连的灵活性。通过仿真评估与性能对比,TCCN匹配和查找的时间开销随内容数量增加而保持稳定,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并且在缓存性能上提升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2)在互连机制方面,提出了推拉双向驱动的网元松耦合互连机制。针对物联网应用对CCN仅支持拉取模式的挑战,本文提出了支持高效推送的互连机制,实现了双向驱动互连,并针对物联网中强弱网元共存的环境,提出了基于能力映射与任务迁移的异质网元松耦合互连机制,为强弱网元的有机配合提供了支持。通过仿真实验,本文提出的松耦合互连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网络总体传输时延。(3)在路由算法方面,提出了基于变形虫优化的兴趣扩散路由算法。针对物联网动态网络环境对CCN兴趣转发和路由选择的挑战,本文受变形虫觅食原理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学的转发信息扩散和更新方法,提高了动态网络环境下的路由性能。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变形虫优化算法可以在建立近似最优路径的同时,大幅降低计算复杂度。综上,本文从标识匹配、互连机制、路由算法等三个方面对以内容为中心的物联网中的互连机理和路由技术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的模型和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验证它们的有效性,从而为基于以内容为中心的物联网系统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吴迪[10](2020)在《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选择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在社会工程中已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前沿特殊性,使之成为优化研究的难点问题。随着目标数量的增加,算法存在多样性与收敛性冲突加剧,选择压力缺失及多样性维护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旨在探索和设计具有较高搜索能力和搜索效率的匹配选择策略及环境选择策略,提出了两种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即Ma OEA-MS和Ma OEA-ES算法,并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低能量自适应聚簇分层协议的簇头优化中。本文主要从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匹配选择与环境选择两方面进行介绍。针对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中目标数量的增加导致的收敛性与多样性的冲突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匹配选择策略的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Ma OEA-MS)。该算法将动态平衡函数作为匹配选择策略,并分析了四种不同的参数设计对平衡函数的影响,同时将改进的动态边界交叉惩罚函数与Pareto支配排序-参考点策略相结合作为算法的环境选择策略,在维护种群多样性的同时增加选择压力。仿真结果表明,Ma OEA-MS具有较优的性能。鉴于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中仍存在目标数量增加导致的Pareto选择压力降低及多样性维护机制不足的问题。本文在动态平衡函数匹配选择策略基础上,进一步对环境选择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基于环境选择策略的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Ma OEA-ES)。该算法将改进的切尔雪夫函数设计为最大值排序策略,即利用个体到理想点朝向参考向量方向的垂直距离来增强种群的收敛能力,并计算每个参考向量的最大垂直距离来维护种群的分布。同时,通过使用理想点距离策略来增加选择压力。将改进的Ma OEA-ES分别在DTLZ与WFG测试实例的4到15个目标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了Ma OEA-ES的优越性。为了进一步验证算法的性能,本文将Ma OEA-MS与Ma OEA-ES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低能量自适应聚簇分层协议的簇头优化问题中,构建无线传感器高维多目标网络能量均衡模型,对基站距离、簇距离、网络整体能量消耗和网络能耗负载均衡四个指标同时进行优化,以解决由于簇头选择的随机性导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过高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常用的高维多目标算法相比,Ma OEA-MS和Ma OEA-ES算法在存活节点数量及剩余网络能量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从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二、下一代Internet技术——网格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一代Internet技术——网格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的星间路由与星地协同传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简介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问题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卫星轨道与星座
    2.2 编码缓存
        2.2.1 网内缓存的基本思想
        2.2.2 编码缓存在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
    2.3 非正交多址接入
        2.3.1 编解码过程
        2.3.2 多基站协同传输中的应用
    2.4 信息中心网
    2.5 软件定义网
第3章 基于空间网格模型的动态路由算法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基于空间网格的拓扑描述模型
        3.3.1 多层网络划分模型
    3.4 基于空间网格模型的路由算法设计
        3.4.1 复杂度分析
        3.4.2 算法细节讨论
    3.5 仿真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能效优化和无线缓存的星地协同传输方案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系统模型
        4.3.1 网络模型
        4.3.2 编码缓存模型
        4.3.3 信道模型
        4.3.4 文件请求和交付模型
    4.4 问题建模
        4.4.1 流量卸载
        4.4.2 能量消耗
        4.4.3 目标建模
    4.5 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
        4.5.1 问题分析
        4.5.2 缓存决策算法
        4.5.3 功率分配算法
        4.5.4 缓存共享算法
    4.6 仿真结果
        4.6.1 不同卫星覆盖范围下的能效性能
        4.6.2 不同用户密度下的能效和流量卸载性能
        4.6.3 在不同缓存空间下的能效和流量卸载性能对比
        4.6.4 在不同请求一致性下的能效和流量卸载性能对比
        4.6.5 宏基站侧的流量卸载性能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卫星切换方案
    5.1 引言
    5.2 无缝卫星切换方案
        5.2.1 基本思想及切换过程
        5.2.2 备份卫星节点更新
    5.3 仿真结果
        5.3.1 仿真设置
        5.3.2 切换窗口大小
        5.3.3 性能分析
    5.4 总结
第6章 基于新型融合架构的高效内容分发
    6.1 引言
    6.2 基于信息中心网和软件定义网的融合网络架构
        6.2.1 网络架构组成
        6.2.2 星上路由器设计
    6.3 协同内容传输方案
        6.3.1 基本思想
        6.3.2 方案流程
        6.3.3 信令交互
    6.4 星地缓存模型
        6.4.1 系统模型
        6.4.2 问题建模与求解
        6.4.3 仿真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和项目经历
致谢

(2)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与过程描述
    1.1 翻译任务介绍
    1.2 翻译文本描述
    1.3 翻译工具介绍
    1.4 翻译过程设计
第二章 术语与物联网英语术语
    2.1 术语及术语翻译方法
    2.2 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
    2.3 物联网英语术语翻译方法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3.1.1 缩略词术语
        3.1.2 术语中的复合词
        3.1.3 术语中的半技术词
    3.2 未规范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3.2.1 直译法
        3.2.2 拆译组合法
        3.2.3 不译法
        3.2.4 多种译法结合法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4.1 翻译总结
    4.2 翻译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术语表
附录2 原文
附录3 译文
致谢

(3)面向移动环境的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技术及现状
        1.2.1 无线网络
        1.2.2 移动计算
        1.2.3 移动网格
        1.2.4 网络存储相关技术
        1.2.5 面向服务架构
        1.2.6 云计算与云服务
        1.2.7 移动环境数据管理
        1.2.8 存储服务与QoS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移动网格体系结构及其资源选择方法
    2.1 引言
    2.2 相关研究
    2.3 移动网格架构设计
        2.3.1 移动网格体系结构
        2.3.2 无线网格部分的体系结构
        2.3.3 静态网格部分的体系结构
        2.3.4 移动网格主要组件的功能
    2.4 移动网格的逻辑构成
    2.5 移动网格的形式化模型
    2.6 移动网格资源选择与分配方法
    2.7 基于移动网格的存储资源协作算法
    2.8 移动网格的应用实例
    2.9 移动网格的原型设计
    2.10 模拟实验
        2.10.1 移动网格的可用性模拟分析
        2.10.2 移动网格的服务性能模拟分析
        2.10.3 移动网格的传输性能测试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移动环境的数据存储服务架构
    3.1 引言
    3.2 相关研究
    3.3 基于移动环境的自适应的分布式存储服务架构
    3.4 集中式存储服务算法
    3.5 分布式存储服务算法
        3.5.1 分布式存储服务管理算法
        3.5.2 基于层次化分区域的多主节点协作算法
        3.5.3 性能分析
    3.6 自适应式存储服务算法
        3.6.1 自适应算法概述
        3.6.2 基于Agent的自适应协作算法
        3.6.3 基于博弈的分布式协作算法
    3.7 自主存储服务
        3.7.1 自主存储
        3.7.2 自主存储服务
        3.7.3 数值分析
    3.8 模拟实验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动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移动数据管理架构及存储管理方法
    4.3 移动性数据管理
        4.3.1 移动性支持
        4.3.2 位置数据管理
    4.4 数据副本与缓存管理
        4.4.1 预取与复制
        4.4.2 缓存同步管理
    4.5 事务与并发控制
        4.5.1 事务处理
        4.5.2 并发控制
    4.6 广播机制
    4.7 数据容错与安全
        4.7.1 恢复与容错
        4.7.2 移动数据安全
    4.8 复制算法设计
    4.9 模拟实验
        4.9.1 移动数据库系统性能分析
        4.9.2 实验结果分析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无线MESH网的层次存储系统研究
    5.1 引言
    5.2 相关研究
        5.2.1 存储技术
        5.2.2 无线Mesh网
    5.3 基于无线MESH网的层次存储系统架构
        5.3.1 无线Mesh网的结构
        5.3.2 基于无线Mesh网的存储定义
        5.3.3 HSSWMN层次存储系统组成
    5.4 HSSWMN关键技术算法
        5.4.1 名字空间与元数据服务
        5.4.2 搜索与查找服务
        5.4.3 注册与注销
        5.4.4 存储服务系统架构及可扩展性
        5.4.5 存储负载平衡
        5.4.6 存储容错机制
        5.4.7 存储数据安全
        5.4.8 复制与缓存机制
        5.4.9 拓扑重构
    5.5 性能分析
    5.6 模拟实验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移动环境数据存储服务QoS研究
    6.1 引言
    6.2 相关研究
        6.2.1 网络QoS
        6.2.2 移动计算QoS
        6.2.3 存储QoS
    6.3 存储服务QoS定义与描述
    6.4 移动环境存储服务QoS层次模型分析
        6.4.1 存储服务QoS层次模型的建立
        6.4.2 基于异构通信基础设施的QoS
        6.4.3 基于代理的移动网络存储服务QoS
    6.5 移动环境存储服务QoS确保算法
        6.5.1 存储服务QoS保障机制
        6.5.2 全局优化的存储服务QoS保证算法
        6.5.3 局部优化的存储服务QoS保证算法
        6.5.4 自适应优化的存储服务QoS保证算法
    6.6 存储系统QoS实例
        6.6.1 对象存储系统QoS框架
        6.6.2 基于无线接入的对象存储系统QoS
        6.6.3 一种实用的存储服务QoS保证方法
    6.7 QoS性能模型设计
    6.8 模拟实验
        6.8.1 测试拓扑结构
        6.8.2 测试系统参数定义
        6.8.3 有线网络接入方式读写测试分析
        6.8.4 PC磁盘本地及网络映射盘I/O性能测试系统参数
        6.8.5 本地磁盘I/O性能
        6.8.6 有线网络下磁盘I/O性能
        6.8.7 无线网络下磁盘I/O性能
        6.8.8 无线多跳接入下磁盘I/O性能
        6.8.9 有线与无线双连接方式I/O读写性能
        6.8.10 系统I/O预测分析
    6.9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论文工作总结
    二、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4)基于业务级互联的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电信网络业务架构
        1.2.2 业务体系结构、业务生成和业务生成环境
        1.2.3 互联网模式的服务提供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1.5 论文章节简介
第二章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2.1 概述
    2.2 传统电信网和IP 网的业务
    2.3 下一代网络业务的视图
    2.4 下一代网络业务的定义
        2.4.1 业务的关系型定义
        2.4.2 业务、实体、角色及其接口
        2.4.3 业务系统的开环和闭环属性
        2.4.4 业务的阶和时空属性
    2.5 小结
第三章 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的理论模型
    3.1 概述
    3.2 网络级互联模型
    3.3 业务级互联模型
        3.3.1 业务级互联模型的描述
        3.3.2 业务级互联模型的形式化定义
    3.4 耦合度度量分析
        3.4.1 软件系统中的耦合因子
        3.4.2 业务模型的耦合因子定义
        3.4.3 基于业务模型耦合因子的业务系统开放性衡量
    3.5 开放和集成条件准则
        3.5.1 垂直的开放准则
        3.5.2 水平的集成准则
    3.6 业务生成的层次架构
        3.6.1 网络能力平面
        3.6.2 业务开放平面
        3.6.3 业务集成平面
        3.6.4 层次架构的特点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Parlay 和OGSA 的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平台ParlayGS
    4.1 概述
    4.2 基于Parlay 的业务开放
        4.2.1 业务的开放技术分析
        4.2.2 Parlay 对开放准则的支持
    4.3 基于OGSA 的业务集成
        4.3.1 业务的集成技术分析
        4.3.2 OGSA 对集成准则的支持
    4.4 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架构ParlayGS
        4.4.1 ParlayGS 概述
        4.4.2 ParlayGS 的层次关联
    4.5 小结
第五章 ParlayGS 的业务生成机制
    5.1 概述
    5.2 Parlay 和SIP 协议的映射机制
        5.2.1 地址解析
        5.2.2 实体映射
        5.2.3 消息映射
    5.3 Parlay 和网格平台的通信连接
        5.3.1 问题的分析
        5.3.2 面向服务的Parlay 和网格平台间的通信连接模型
        5.3.3 基于规范化方法的业务模型统一
        5.3.4 服务的注册和查找机制
    5.4 Parlay 业务和网格服务的集成机制
        5.4.1 集成的对象和模式
        5.4.2 业务集成问题分析
        5.4.3 业务集成方法
        5.4.4 基于推/拉模型的同步机制
    5.5 小结
第六章 实验和验证评价
    6.1 概述
    6.2 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
    6.3 对开放机制的验证实验
    6.4 对集成机制的验证实验
        6.4.1 普通的集成
        6.4.2 同步机制
        6.4.3 带状态、松散耦合的业务集成实验例
    6.5 基于Parlay-SIP 网关对开放和集成机制的一体化验证实验
        6.5.1 支持呼叫控制的Parlay-SIP 网关原型
        6.5.2 对Parlay-SIP 网关的验证应用例
        6.5.3 网格服务对呼叫控制网络能力的控制
    6.6 评价
    6.7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
        1.1.1 信息社会与学习技术的发展
        1.1.2 下一代互联网
        1.1.3 数字化学习
        1.1.4 移动学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相关术语界定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移动学习
        2.1.1 理解移动学习的几种不同视角
        2.1.2 概念与特点
        2.1.3 研究现状
    2.2 移动学习系统
        2.2.1 移动学习系统中的终端设备
        2.2.2 移动学习系统中的学习内容
        2.2.3 移动学习系统功能结构
    2.3 网格技术
        2.3.1 网格
        2.3.2 语义网络
        2.3.3 网格在数字化学习系统中的应用
第3章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理论分析模型
    3.1 移动学习理论基础
        3.1.1 学习的本质与移动学习
        3.1.2 学习理论
        3.1.3 与移动学习相关的学习理论
        3.1.4 学习的系统分析
    3.2 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理论体系
        3.2.1 理论分析
        3.2.2 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理论
    3.3 移动学习环境分析
        3.3.1 学习环境
        3.3.2 传统课堂学习环境
        3.3.3 基于固定桌面计算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3.3.4 移动学习环境
        3.3.5 移动学习环境设计
    3.4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理论分析模型
        3.4.1 移动学习系统形式化描述
        3.4.2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的理论分析模型
第4章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功能结构模型
    4.1 学习技术系统
        4.1.1 学习技术系统概述
        4.1.2 学习技术系统参考模型
    4.2 数字化学习系统
        4.2.1 一个综合LMS、LCMS和LAMS的数字化学习系统模型
        4.2.2 学习管理系统LMS
        4.2.3 学习内容管理系统LCMS
        4.2.4 学习活动管理系统LAMS
    4.3 移动应用系统
        4.3.1 移动通信技术
        4.3.2 移动应用系统
    4.4 移动学习系统
        4.4.1 移动学习系统的分类
        4.4.2 一个通用的移动学习系统体系
    4.5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功能结构模型
第5章 基于网格面向服务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5.1 面向服务的系统设计
        5.1.1 服务
        5.1.2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5.2 智能适应子系统
        5.2.1 智能适应技术
        5.2.2 学习者建模
        5.2.3 学习内容建模
    5.3 情境感知子系统
        5.3.1 情境感知与情境感知应用
        5.3.2 移动学习系统中的情境感知
        5.3.3 移动学习系统中情境感知的技术实现
    5.4 协作支持子系统
        5.4.1 协作学习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5.4.2 基于工作流的协作学习支持技术
    5.5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5.5.1 基于语义网络的数字化学习系统
        5.5.2 基于语义网络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5.5.3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第6章 结论与进一步的工作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6)基于生态网络的下一代Internet资源动态服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动机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 论文提纲
第二章 下一代Internet计算的研究:简要综述
    2.1 引言
    2.2 下一代Internet计算模式
        2.2.1 企业计算
        2.2.2 网格计算
        2.2.3 P2P计算
        2.2.4 普适计算
        2.2.5 自主计算
    2.3 自然启发的下一代Internet计算的研究方法
        2.3.1 自然生态系统启发的方法
        2.3.2 群体智能、突现计算、人工生命
        2.3.3 Agent技术
        2.3.4 复杂系统方法
    2.4 自然启发的下一代Internet计算的主要研究课题及其进展
        2.4.1 主要研究项目及其进展
        2.4.2 设计哲学、系统架构与应用
    2.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5.1 自然启发的整体智能的理论基础
        2.5.2 自然启发的下一代Internet服务的关键计算模型
        2.5.3 自然启发的软件系统
    2.6 小结
第三章 面向下一代Internet的生态网络平台的研究
    3.1 引言
    3.2 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关键概念和原理
    3.3 生态网络平台的设计
        3.3.1 设计原则
        3.3.2 Agent的设计
        3.3.3 平台架构的设计
        3.3.4 支持无线计算环境的关键技术
        3.3.5 生态网络平台的软件特点
    3.4 小结
第四章 生态网络平台支持服务突现的通信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生态网络平台的通信语言与传输机制
        4.2.1 Agent内部通信模块
        4.2.2 生态网络通信语言
        4.2.3 传输机制
    4.3 生态网络的交互协议及其实现
        4.3.1 生态网络的交互协议
        4.3.2 基于XML的生态网络交互协议实现
    4.4 通信机制的基本性能评价
    4.5 小结
第五章 一种受经济启发的服务突现的无中心控制机制
    5.1 引言
    5.2 信用卡启发的生态网络平台无中心控制方案
        5.2.1 生态网络平台信用卡的作用
        5.2.2 基于信用卡管理的无中心控制方案
    5.3 信用卡管理服务的设计和实现
        5.3.1 信用卡管理服务的构成
        5.3.2 基于工作流的信用卡管理服务的实现
    5.4 自适应分布式通知服务突现的实验
        5.4.1 仿真设置
        5.4.2 仿真结果
    5.5 小结
第六章 一种受人类社会网络启发的资源发现方法
    6.1 引言
    6.2 一种受社会网络启发的发现方法
        6.2.1 基于生态网络平台的广域资源发现框架
        6.2.2 一种受社会网络启发的资源发现方法
    6.3 仿真研究
        6.3.1 仿真设置
        6.3.2 仿真结果
        6.3.3 仿真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生态网络中Agent的宏观迁移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7.1 引言
    7.2 生态网络中的Agent迁移服务
    7.3 Agent的宏观迁移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7.3.1 宏观迁移模型
        7.3.2 群落生境中Agent数目的宏观稳定分布
        7.3.3 Agent迁移率对其宏观稳定分布的影响
    7.4 小结
第八章 一种嵌入网格中间件的下一代Internet原型系统及其应用范例
    8.1 引言
    8.2 一种嵌入网格中间件的下一代Internet原型系统
        8.2.1 网格三层概念模型
        8.2.2 基于概念模型的原型系统架构
        8.2.3 与其它一些主要网格体系结构的比较
        8.2.4 网格中间件中的Agent
        8.2.5 中间件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8.3 原型系统应用范例
        8.3.1 基于ENGM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
        8.3.2 基于ENGM的生物信息学服务的应用
    8.4 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加的项目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称号

(7)网络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符号及缩略语索引
图索引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现状
        1.2.1 研究重点
        1.2.2 应用领域
        1.2.3 典型问题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贡献
    1.4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网格及相关技术概述
    2.1 网格技术
        2.1.1 网格及相关概念
        2.1.2 网格资源和服务
        2.1.3 虚拟组织
        2.1.4 网格计算环境
    2.2 网格体系结构
        2.2.1 五层沙漏结构
        2.2.2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
    2.3 网格特性
    2.4 主要网格研究项目
    2.5 Agent技术
        2.5.1 多Agent环境
        2.5.2 移动Agent
        2.5.3 Agent技术与网络的关系
    2.6 主动网络
        2.6.1 主动网络研究
        2.6.2 移动Agent技术和主动网络之间的关系
    2.7 小结
第三章 基于Agent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
    3.1 网格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3.2 网格资源管理系统特性
    3.3 现有网格资源管理系统
    3.4 基于Agent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
        3.4.1 网格域的划分
        3.4.2 网格域的内部结构
        3.4.3 基于Agent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
        3.4.4 网格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各种Agent
        3.4.5 多Agent合作过程
    3.5 小结
第四章 网格边界系统结构及安全
    4.1 网格边界系统结构
        4.1.1 移动Agent逻辑格式
        4.1.2 Agent服务器
        4.1.3 应用/服务配置方案
        4.1.4 移动Agent封装
        4.1.5 Agent服务器的设计
        4.1.6 协议配置方法
        4.1.7 特点分析
    4.2 主动结点模型及路由方案
        4.2.1 系统要素
        4.2.2 基于Mark的路由方案
    4.3 集成DPM和PPM的IP追踪
        4.3.1 概要
        4.3.2 相关工作
        4.3.3 集成的标记追踪方案
        4.3.4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Agent的网格资源竞价
    5.1 概述
    5.2 电子市场
        5.2.1 资源标准技术代价
        5.2.2 规则
    5.3 竞价算法
        5.3.1 概率模型
        5.3.2 竞价策略
    5.4 性能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网格资源分配
    6.1 相关工作
    6.2 资源分配的加权公平性
        6.2.1 符号及定义
        6.2.2 加权公平分配方案
    6.3 剩余的资源分配
        6.3.1 加权平均分配
        6.3.2 按比例分配
        6.3.3 最优分配
    6.4 性能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可靠性代价的网格任务调度
    7.1 概述
    7.2 相关定义
    7.3 任务调度
        7.3.1 任务图分组算法
        7.3.2 排序算法
        7.3.3 调度算法
    7.4 性能分析
        7.4.1 工作参数
        7.4.2 可靠性代价
        7.4.3 最小服务器数
        7.4.4 RCS算法中执行时间和可靠性代价之间的关系
    7.5 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未来工作
    8.1 全文总结
    8.2 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一、 个人简历
    二、 论文
    三、 科研成果
    四、 获奖情况

(8)关于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共识与分歧
    1.1 对下一代网络的基本共识
    1.2 对下一代网络认识上的某些分歧
    1.3 对下一代网络存在分歧的原因
    1.4 发展远景与实现路线
2 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
    2.1 应高度重视网络体系结构研究
    2.2 Internet体系结构的初衷与需求变化
    2.3 边缘论 (End to End Argument) 受到挑战
    2.4 光通信与分组交换技术的融合
    2.5 UNI和NNI模式
    2.6 关于下一代示范网和试验网
3 下一代网络应用模式
4 结束语

(9)以内容为中心的物联网互连机理与路由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物联网
        1.1.1 物联网的概念
        1.1.2 物联网的相关技术
        1.1.3 物联网的特点与挑战
    1.2 以内容为中心的互连方法
        1.2.1 互连技术的发展历程
        1.2.2 以信息为中心互连的代表方法
        1.2.3 以内容为中心互连方法
    1.3 主要挑战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以内容为中心的物联网体系结构
    2.1 引言
    2.2 相关研究
        2.2.1 下一代互联网研究
        2.2.2 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
    2.3 以内容为中心的物联网体系结构模型
        2.3.1 对象感控层
        2.3.2 数据交换层
        2.3.3 信息整合层
        2.3.4 应用服务层
    2.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标签辅助的兴趣表达及内容匹配方法
    3.1 引言
    3.2 相关研究
        3.2.1 ICN命名方案
        3.2.2 标识匹配和检索
    3.3 问题描述
    3.4 标签辅助的兴趣表达方法
        3.4.1 标签式命名方法
        3.4.2 标签辅助的互连模型
    3.5 基于标签的内容匹配方法
        3.5.1 标签过滤器设计
        3.5.2 内容匹配方法
        3.5.3 转发信息查询方法
    3.6 基于标签的缓存策略
    3.7 分析和讨论
    3.8 实验验证
    3.9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推拉双向驱动的网元松耦合互连机制
    4.1 引言
    4.2 相关研究
    4.3 支持双向驱动的传输模式
        4.3.1 基于拉取模式的推送实现
        4.3.2 拉取与推送的双向驱动传输
    4.4 强弱网元共存环境中的松耦合互连机制
    4.5 原型系统与验证
    4.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变形虫优化的兴趣扩散路由算法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
        5.2.1 仿生算法及变形虫算法研究
        5.2.2 Steiner树问题及相关算法
    5.3 变形虫的数学模型
    5.4 面向Steiner树问题的变形虫算法
        5.4.1 节点压力的初始化
        5.4.2 变形虫算法的主要过程
        5.4.3 变形虫算法的收敛
        5.4.4 变形虫优化算法
    5.5 基于变形虫算法的转发信息扩散策略
        5.5.1 扩散过程中的转发信息建立问题
        5.5.2 通信过程中的转发信息维护问题
    5.6 实验验证
    5.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选择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
    1.2 常见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
    1.3 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基于匹配选择策略的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
    2.1 基于匹配选择策略的研究分析
    2.2 基于匹配选择的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
        2.2.1 MaOEA-MS的主要框架
        2.2.2 动态平衡函数匹配选择策略
        2.2.3 平衡函数策略参数分析
        2.2.4 动态边界相交惩罚选择策略
        2.2.5 MaOEA-MS的时间复杂度
    2.3 实验仿真
        2.3.1 实验设计
        2.3.2 在DTLZ测试集上的实验结果分析
        2.3.3 在WFG测试集上的实验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环境选择策略的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
    3.1 基于环境选择策略的研究分析
    3.2 基于环境选择策略的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
        3.2.1 MaOEA-ES的主要框架
        3.2.2 最大值排序环境选择策略
        3.2.3 MaOEA-ES的时间复杂度
    3.3 实验仿真
        3.3.1 MaOEA-ES与MaOEA-MS比较实验结果及分析
        3.3.2 MaOEA-ES与其他常见的高维多目标算法比较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高维多目标能量均衡模型
    4.1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高维多目标能量均衡模型
        4.2.1 LEACH协议问题分析
        4.2.2 模型构建
    4.3 仿真实验及分析
        4.3.1 仿真环境参数设置
        4.3.2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四、下一代Internet技术——网格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的星间路由与星地协同传输机制研究[D]. 李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慕雪. 青岛大学, 2020(02)
  • [3]面向移动环境的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关键技术研究[D]. 曾文英.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4]基于业务级互联的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研究[D]. 刘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6(10)
  • [5]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D]. 叶成林. 华南师范大学, 2006(12)
  • [6]基于生态网络的下一代Internet资源动态服务的研究[D]. 皋磊. 东华大学, 2006(06)
  • [7]网络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 张君雁. 电子科技大学, 2003(01)
  • [8]关于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的思考[J]. 李国杰,徐志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2(03)
  • [9]以内容为中心的物联网互连机理与路由算法研究[D]. 宋宇宁.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10]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选择策略研究[D]. 吴迪.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网格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