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与山西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与山西经济发展

一、西部大开发与山西的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马朝良[1](2021)在《西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方略》文中研究指明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是引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模式,部分城市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创新竞争力。但在创新资源、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升级等方面,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短板。"十四五"时期,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需要从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增强创新能力、坚持特色创新、提高开放程度、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等多方面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能。

孙久文,张皓[2](2021)在《我国区域空间的百年嬗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空间变革》文中指出区域空间的百年嬗变是在传统自然禀赋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人民生活的发展需求,不断更迭创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分析胡焕庸线两侧的百年变化为基础,剖析沿海与内陆的关系变化,探析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战略与三大地带的形成;并以进入新世纪为分析窗口,具体论证协同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四大板块的形成;然后分析社会主义现代新征程下的区域空间创新,即三大战略、三大经济区和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具有特殊意义。总之,我国区域空间的百年历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本着为人民服务和促进各区域发展的初衷,形成了当前新时代下的区域空间格局,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许家伟,张文怡,肖忠意,李小建[3](2021)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创新引领能力与辐射效应——以非上市公司为对象的视角》文中指出以2008—2013年2 087家中国A股市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和85 568家非上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观察对象,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地理信息编码技术,研究了区域内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创新的引领能力和辐射效应。实证研究发现:首先,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区内非上市企业具有显着的创新引领效应,即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越强,其引领周边非上市公司创新的能力越强。其次,我国各个区域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创新引领能力和辐射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即东部华南等区域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创新引领能力较强,辐射半径较大,而中西部等区域相应的提升空间较大。最后,创新引领能力和辐射效应存在时变差异,即虽然各个区域相应的创新引领能力和辐射半径均有所提升,但相对于东部区域,中西部区域相应提升幅度较大。

范晓鹏[4](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赵子微[5](2021)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绿色低碳效应检验和传导机制识别 ——基于碳生产率视角》文中提出

杨梅[6](2021)在《我国西部城市群的地方政府间经济合作模式及比较研究》文中指出

杨润萌[7](2021)在《河南三线建设略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曹萍[8](2021)在《“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琴[9](2021)在《西部大开发视域下《人民日报》涉疆报道的策略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汤占中[10](2021)在《中国城镇用地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40年的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城镇化主要表现为人口和非农产业在城镇的聚集,而城镇用地是聚集产生的经济活动开展的场所。城镇人口和GDP增长间接导致城镇建成区在空间上的蔓延,即城镇扩展。城镇扩展是一把双刃剑,有弊也有利。因此,以中国城镇用地为研究对象,探究城镇用地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对国家层面制定宏观的城镇规划政策,促进城镇用地合理有序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城镇用地时空动态研究多以城镇用地为单独研究对象研究,综合城镇用地、GDP和人口的现有研究中,以城镇用地与GDP和人口的数量变化演变为主,缺少空间演变的研究。刻画城镇扩展格局时,考虑不同区域城镇用地之间的自相关较少。城镇用地或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分析中,未充分考虑自变量的异质性。针对以上问题,以中国科学院1:1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的矢量城镇用地,以及统计年鉴中的社会经济数据为数据源,以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四大区域)作为区域划分,做了以下4个方面研究。(1)提出了一种定义两类地理对象空间分布主趋势方向差异的指数,并引入了空间差异指数。构建了一种城镇扩展速度的综合指数,该指数采用四分位数方法对城镇扩展速度进行分级,这是相对于现有研究的改进之处。结果表明:就城镇用地与第二、三产业GDP(二三产GDP)椭圆主趋势差异(UG)而言,四个年份(2000、2005、2010、2015)均是西部地区最大,东北地区最小。就城镇用地与人口椭圆主趋势差异(UP)而言,四个年份均是东部地区最小,2000、2005年西部地区最大,2010、2015年中部地区最大。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镇用地与人口分布空间差异呈单调递减,分布趋于一致。在同一年份,相较于二三产GDP,人口的空间分布更接近于城镇用地的空间分布。2000-2015年,年均扩展面积和年均扩展率双高的类型A是最主要的扩展类型,扩展类型A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2)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剖析了城镇用地规模影响因素变化及空间异质性。2000、2005、2010和2015年,在全国尺度上,二三产GDP、人口和城镇化率均正向显着促进城镇用地规模,三个因素对比而言,人口作用最大、二三产GDP次之,城镇化率最小。从四大区域对比来看,在各影响因素中,人口对城镇用地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明显。二三产GDP对东北地区城镇用地规模影响不显着,而在东部地区在四个年份均正向显着,表明东北地区在2000-2015年期间,总体而言,经济发展对新增城镇用地依赖较小。就各变量对城镇用地影响的异质性而言,二三产GDP回归系数高值区主要位于新疆及长三角,西部开发过程中,对土地有明显需求。由于东北振兴宏观政策的实施,东北地区在2005年,二三产GDP对城镇用地影响较大,此时期经济发展消耗较多土地。人口回归系数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足以说明,人口对于东北地区的城镇用地需求有着决定性作用。(3)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MGWR,探索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时空特征。在全国尺度上,城镇用地显着促进经济增长,其中在2010年作用最大,金融危机时期,城镇用地供给有效促进经济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变的明显。四大区域尺度上而言,东部地区城镇用地研究期内对经济发展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投资始终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就城镇用地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异质性而言,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及东南沿海,城镇用地供给较能促进经济增长。(4)基于空间自相关探索县级尺度数据城镇扩展特征,并运用空间效应分解剖析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2000-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年均扩展面积最大、对城镇用地扩展贡献最大的类型均为直辖市。在京津冀区域内,北京、天津城镇用地扩展速度一直明显领先于河北,城镇用地扩展极化特征突出。年均扩展面积高高集聚呈“跷跷板式”分布格局向“哑铃式”分布格局转变。城镇用地存在内生交互效应,本地城镇用地受邻近区/县影响显着,邻近区/县城镇用地规模增加1%,将导致本地城镇用地规模增加0.245%以上。就空间溢出效应贡献程度而言,京津冀在县级尺度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空间溢出效应在选用变量中最突出。

二、西部大开发与山西的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与山西的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创新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引领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及突出特点
    (一)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主要模式
    (二)西部科技创新的突出特点
三、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存在的突出问题
    1.省会城市创新资源过度集聚
    2.企业创新能力和积极性严重不足
    3.人才和技术流出问题严重
    4.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进程缓慢
    5.产业结构短板突出
四、以科技创新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打造西部科技创新高地
    (二)增强创新主体创新能力
    (三)坚持差异化和特色创新
    (四)提高西部地区开放程度
    (五)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2)我国区域空间的百年嬗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空间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胡焕庸线两侧的百年空间流变
    (一)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
    (二)胡焕庸线两侧空间经济与人均收入
    (三)胡焕庸线两侧城镇化水平
二、百年以来的沿海与内地关系沿革
    (一)均衡发展与“三线建设”
    (二)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的形成
    (三)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形成与发展
三、进入新世纪的空间结构鼎新
    (一)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
    (二)“四大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1.西部大开发
        2.振兴东北
        3.中部崛起
        4.东部率先发展
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区域空间创新
    (一)空间结构的新特点
        1.多支点的空间骨架逐渐形成
        2.产业转移是区域空间变化的主导力量
        3.政策平台建设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1.“三大战略”
        2.“三大经济区”
    (三)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1.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3.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4.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
        5.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中国上市公司的创新引领能力与辐射效应——以非上市公司为对象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创新引领能力
    1.2 计量模型设定
    1.3 基于威尔逊模型的创新引领效应
    1.4 数据来源
2 中国上市公司的创新引领能力估计
    2.1 创新引领能力的时间演变
    2.2 创新引领能力的空间演变
3 中国上市公司的创新引领能力的实证检验
4 中国上市公司的创新引领能力的辐射效应
    4.1 辐射效应的时间演变
    4.2 辐射效应的空间演变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4)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10)中国城镇用地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介绍
    2.1 数据源与研究单元
    2.2 城镇扩展指数与扩展类型
    2.3 标准差椭圆
    2.4 空间自相关与空间计量经济学
    2.5 地理加权回归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2.6 地理探测器
第3章 中国城镇用地时空演变分析
    3.1 城镇用地规模变化
        3.1.1 中国城镇用地数量变化
        3.1.2 中国城镇用地空间分布特征
        3.1.3 城镇用地、二三产GDP、人口空间分布对比
    3.2 城镇用地扩展变化
        3.2.1 城镇用地扩展的时间特征
        3.2.2 城镇用地扩展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3.2.3 城镇用地扩展类型
    3.3 城镇用地扩展占用来源变化
        3.3.1 城镇用地扩展占用地类的多样化指数和组合类型
        3.3.2 城镇用地扩展占用地类数量特征
        3.3.3 城镇用地扩展占用地类空间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镇用地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4.1 城镇用地规模影响因素
        4.1.1 全国尺度城镇用地规模影响因素
        4.1.2 区域尺度城镇用地规模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4.2 城镇用地规模影响因素空间分异
        4.2.1 模型对比
        4.2.2 自变量作用尺度分析
        4.2.3 回归系数空间异质性分析
    4.3 城镇扩展驱动因子空间分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1 城镇用地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1.1 全国尺度城镇用地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1.2 区域尺度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5.2 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空间分异
        5.2.1 模型对比
        5.2.2 自变量作用尺度分析
        5.2.3 回归系数空间异质性分析
    5.3 经济发展驱动因子空间分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县级尺度数据的城镇用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城镇用地变化空间演变
        6.1.1 城镇扩展时空特征
        6.1.2 城镇扩展类型和趋势
        6.1.3 城镇用地、GDP和人口的空间演变
        6.1.4 城镇扩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6.2 县级尺度城镇用地影响因素分析
        6.2.1 变量的选择
        6.2.2 回归结果比较
        6.2.3 空间效应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西部大开发与山西的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方略[J]. 马朝良. 开放导报, 2021(05)
  • [2]我国区域空间的百年嬗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空间变革[J]. 孙久文,张皓. 齐鲁学刊, 2021(05)
  • [3]中国上市公司的创新引领能力与辐射效应——以非上市公司为对象的视角[J]. 许家伟,张文怡,肖忠意,李小建. 经济地理, 2021(08)
  • [4]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绿色低碳效应检验和传导机制识别 ——基于碳生产率视角[D]. 赵子微.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6]我国西部城市群的地方政府间经济合作模式及比较研究[D]. 杨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7]河南三线建设略论[D]. 杨润萌. 上海大学, 2021
  • [8]“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D]. 曹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9]西部大开发视域下《人民日报》涉疆报道的策略及优化研究[D]. 王琴.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10]中国城镇用地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汤占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与山西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