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向东的小说创作思想与艺术

论易向东的小说创作思想与艺术

一、论衣向东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玲[1](2020)在《论严歌苓小说创作中的视觉化表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严歌苓具有编剧和作家的双重身份,使她一直自由地在小说和影视制作之间游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不同的身份也对她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作品中的视觉化表达别具一格。本文通过对严歌苓小说创造中的视觉化表现进行了分析,从多个方面探究严歌苓小说的表达艺术,如何使其语言更加生动,更有画面感。在为当今视觉文化为主导的背景之下,当代文学发展提供新借鉴的同时,也展现出严歌苓与她所处的环境的文化内涵。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严歌苓小说视觉化表达的相关背景,介绍了严歌苓的创作以及学者们对严歌苓作品研究的现状、探析了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重要影响因素。第二章则是从小说场景空间和心理空间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作品中呈现出的图像感,并且探索了这些空间背后的深刻意蕴。第三章聚焦于严歌苓叙事中如利用多种多样的光和影的变化营造叙事氛围,而后叙述了严氏小说中的语言特色,她通过学习绘画和影视等视觉艺术的表现,为小说增加画面感和可读性。第四章,首先分析了小说和影视在叙事视点方面的特色,而后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发现,严歌苓在叙事视点和叙事人称方面会比较偏爱具有镜头感的叙事视点,比较符合读者的阅读口味。最后一章则是对其视觉化表达产生诸多影响进行深挖,分析小说内在的美学更新诉求和视觉文化外在的渗透和影响,以及严歌苓本身的创作诉求,进而去思考在新的时代变化之下如何寻求小说的进一步发展。

潘蕾[2](2020)在《《小说选刊》(1980-1989)研究》文中认为《小说选刊》创刊于1980年,1989年暂时停刊,其发展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本文将它作为考察八十年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试图呈现期刊视野中八十年代文学的整体状况。作为八十年代创办的全国性大型纯文学选刊,《小说选刊》因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活动而生,成为纯文学选刊重镇。它历经了新时期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各自繁盛与衰落的全过程,成为了见证八十年代中短篇小说创作当之无愧的文学发生现场。因而,研究《小说选刊》无疑成为了重回当代文学史历史语境、观照八十年代文学整体发展的独特路径。本文希望基于八十年代文学的已有认识,考察分析其在这一时期文学史中存在的特殊价值,具体分为以下四章来详细论述。第一章讨论《小说选刊》与八十年代中短篇小说的互动,介绍创刊背景及其发展经历,着重强调其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的联系。无论是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先锋文学还是现代派小说,这些八十年代重要的文学思潮中具有特色的文学作品都被收入到刊物之中,成为新时期社会生活全景的一部分。八十年代既是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也是文学刊物的黄金时期。《小说选刊》中汇聚了众多八十年代的优秀作品,既有一些广为流传的作品,又挖掘出许多被忽略的优秀作品。这是选刊入选作者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的双重印迹,既展示出文学期刊对经典作家的塑造,又体现着作家对文学期刊的改变,更体现出它在八十年代中短篇小说发展中的引领力量。第二章阐释《小说选刊》的编辑风格与艺术特色。文学期刊的等级体制造就了刊物自身的属性与特点。作为中国作协下属的刊物,虽然刊物拥有着与生俱来的权威地位,但是创刊初期刊物与《人民文学》刊发的内容却有不少重合之处。为了成为一家独立自主的刊物而不是成为《人民文学》的“影子刊物”,《小说选刊》始终秉持现实主义编辑理念,在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评奖活动筹备过程中逐渐树立起自己的选刊权威,这也使得它不断随着意识形态的调整和文学环境的改变,多次对自己的编选原则与办刊策略进行调整。但是《小说选刊》在“权威”的光环下,对于具有浓厚官方色彩和群体代表性的刊物几乎无一遗漏,选收作品的来源期刊中也一直偏重大刊名刊,最终刊物体现出偏重现实主义而相对忽视文学自身艺术价值的审美风貌。第三章论述《小说选刊》与文学评奖的关系。刊物作为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评奖的筹办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选载作品,为评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优秀备选篇目是其应尽之责。本章具体描述了其在评奖活动前后扮演的重要角色,评价全国性评奖活动对刊物带来的改变和影响,进而探讨了“群众推荐与专家组评议相结合”的评议方式如何塑造了刊物面貌。八十年代期刊编选与评奖活动具有密切联系,许多刊选作品参评并在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评奖活动中取得了名次,而读者、编者、专家三者间不同审美取向的博弈与妥协也令《小说选刊》经历了从树立文学评奖标杆、包容审美多样性到与文学评奖渐行渐远的不同发展阶段。本章以《小说月报》“百花奖”为参照系,在对比中凸显《小说选刊》不断更新栏目设置的办刊自觉,同时反思刊物自身对评奖活动的适应与妥协。第四章考察《小说选刊》的停刊与复刊问题。刊物十年间辉煌与衰落的历程谱写出一曲壮丽的悲歌。承办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评选活动既为刊物带去了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挑战。1985年之后评奖时间的一再变动、编辑部内部成员的流失以及办刊经费的短缺令刊物境遇每况愈下,因人成事、因人废事,1989年8月刊物最终宣告停刊。1995年《小说选刊》复刊后,文学期刊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明显变化,逐渐边缘化的文学期刊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中,已经无法再创八十年代的辉煌。

艾昕[3](2020)在《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中军人形象的流变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军旅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军旅小说客观记录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景象,生动地反映了军营生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特定的军事文化观的体现,同时也是“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等精神宣传和教育的利器。而“军人形象”的流变在一定程度上生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军队体制的变迁,因此对军人形象流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军旅小说为研究对象,以“军人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对新时期以来各时期部分军旅小说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运用整理相关文献等方式,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新时期以来各个时期的军旅小说中的军人形象与以往不一样的新变特点,探求新时期以来军人形象的流变脉络,发掘这些表象下深层次的原因和联系,并对此具有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进行剖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本文研究的意义,综述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研究现状,以及对军旅小说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和介绍切入选题的方法路径。第一章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中的军人形象。由于文学具有继承和发展性,在梳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具有时代新特点的军人形象,以便梳理出其流变的脉络特征。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具体分析,论文叙述了一系列的军人群像,分析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中的军人形象的塑造经过了一个从神性到人性,再到个性的流变过程。其身上的英雄性也经过了一个祛魅、消解和重构的流变过程。第二章对新时期以来军人形象流变的原因进行分析。一是对两类人的分析:“谁来写”和“写的谁”。作为创作主体和客体,军旅作家和军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势必会导致文学创作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二是分析社会历史的变化对作家创作本身的影响,从而得出军人形象流变的原因。第三章以社会价值与文学史价值的维度,对新时期以来军人形象流变的意义进行了剖析和价值反思。军人形象的流变蕴含着主流话语对时代的要求和召唤,反映着民族与国家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我国大国形象的精神面貌。因此军人形象的流变研究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学史价值,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反思。结语对新时期以来军人小说中的军人形象的流变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简要分析了当前军旅小说的困境和在塑造军人形象中的问题。

付雨霞[4](2020)在《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人民性研究》文中提出鲁迅文学奖自设立以来,就秉承着鲁迅先生的文学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论文一共分为四章。以中国新世纪以来,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25部作品为研究对象,将这25部作品放置于“新世纪文学”的话语语境中来考察,运用文本细读法、知识社会学法、遵循文学发展规律与历史统一性、文献综合法来分析其体现的“人民性”精神向度,及其推动性力量,介入探索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建构之维。第一章:将鲁迅文学奖获奖的中篇小说作品放置于“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分析其所体现的“新世纪文学”的精神特质。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家响应时代的精神号召,在题材的选择上,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来关怀底层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在艺术形式上,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品格,树立批判立场,将自己的同情悲悯之心融入于对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文学形象的塑造上,很大一部分获奖作家以对女性的形象塑造,来书写女性的生存悲剧,以唤起人们对于底层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让新世纪这个新时代在社会变革的前进征途中,多多关注到女性,倾听来自她们内心深处的声音;除此之外,这25部中篇小说作品立足于新世纪跨文化视野,突出表现现代“人”的精神价值的内在追求,以新人文精神为“人”的人格发展投射更多的关怀温度。第二章:从人民性的内涵入手,分析“人民性”概念自产生以来的内涵演变,据新世纪文学人民性内涵,来阐释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中“人民性”的特征体现。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在新世纪文学的时空要求下,以“人民”为核心,以立足于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突出底层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苦难遭遇;坚守新世纪以人为本的写作理念,在人民的生存基点上反映人民的现实愿望;对新世纪底层人民存在的不良现象,以理性批判的态度,揭露底层陷落;在文学人民性与时俱进的华丽转身中,表现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第三章:站在文学发展规律与历史统一性视角上,分析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形成的推动性力量。任何的批评理论思潮的形成,都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在后面做着支撑和努力,新世纪以来,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所体现的“人民性”写作倾向不是凭空形成的,它在文学价值取向的内在追求,在文学之外的社会结构的变动,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作家深入群众的自觉意识的力量推动下,铸就坚强的前进动力,让文学“人民性”具有奔腾的血液,成为作家文学写作的信仰。第四章:据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研究成果,介入探讨其建构之维。在新世纪的社会语境之中,人民性是文学历史承接上来的内在价值属性,而文学本身又具有社会属性,文学这种内在的尺度与外在的功能决定了它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但新世纪以来,文学人民性的缺失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建构新世纪文学人民性显得尤为重要。在新世纪的今天,文学人民性的重建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作家的写作要坚持“人民性”的创作立场、文学也应坚定以人民为文学“人民性”的鉴定者来建构新世纪文学人民性之维。这样我们才能在21世纪这个正在行进的新世纪时代里,展望文学“人民性”理论批评向度美好未来的同时,对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的写作寄予更多的信任与更美的期待。

廖建斌[5](2019)在《静水流深 波澜不惊——新世纪以来军旅中篇小说创作略论》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军旅中篇小说整体数量、质量较二十世纪八十代鼎盛时期呈下降趋势,但总体发展平稳。新世纪军旅中篇小说的创作阵营大致出自三个方阵:第一方阵是以莫言、朱秀海、周大新、徐贵祥等为代表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他们虽然所作不多,但艺术水准较高;第二方阵是以衣向东、石钟山、麦家等为代表的"晚生代"作家,或称"第三代"作家,这些作家的创作与之前相比,更具传承性,也不乏新语境下的创新色彩,部分作品获得主流文学大奖的认可;第三方阵是以李亚、王凯、西元等为代表的一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或以后出生的"新生代",由于前两类成熟小说家队伍的流散,给了这部分年轻作家崭露头角的机会,而且逐渐成为新世纪中篇小说写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也显示出迥异于前两代军旅作家的叙事范式、美学风貌和蓬勃生机。

张明智[6](2016)在《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诗化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小说样式,它将诗歌特征融入小说,由此带来作品美学风格上的一系列变化,从而构成新的小说样式。中国诗化小说从诞生至今日,已走过了百年历史。本论文对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化小说的发展概况、诗化小说的艺术表征、诗化小说的思想倾向、当前文化语境中诗化小说的困境及存在的意义等内容展开分析。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新时期以来诗化小说的发展概况。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把新时期以来的诗化小说分为两段:一是新时期伊始至80年代末,二是90年代以来;论述每个阶段诗化小说的特点,并梳理新时期以来诗化小说的阶段性、一致性以及变异和拓展。第二部分阐述诗化小说的艺术表征。这部分分为七节:小说的诸要素、意境、语言、抒情性、儿童视角、节制的情感表达、富有意味的细节。第一节是小说的诸要素。诗化小说的结构核心由情节移向情调,于是小说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都随着叙事性的减弱而呈现出与情节小说不同的状态。第二节是“所写的常常只是一种意境”,这里引用汪曾祺的观点。这节从意境的三个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展开论述。第三节是“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这也是引用汪曾祺的观点。这节分为学习和借鉴文言传统、修辞手法、音乐美和绘画美三部分。诗化小说作家自觉借鉴文学传统,使作品语言常常悖离一般的语言表达惯例,显得别致或“拗口”,产生出一种与通常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审美效果;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作家还将音乐和绘画艺术渗透在小说中,使作品具有了音乐美和绘画美。第四节是抒情性。诗化小说都带有极强的抒情意味,可以说,抒情性是诗化小说的一个显着特征。第五节是儿童视角。很多诗化小说不约而同地采取儿童视角,让儿童承担观察感知和叙事的角色,通过儿童的眼睛去看世界,并用儿童的口吻对世界做出评价,这必然给文本带来一种别样的叙事效果。第六节是节制的情感表达。诗化小说中的情感从不像决堤的江水那样毫无节制地奔腾而泻,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平缓含蓄的状态。第七节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诗化小说不重情节,却偏重于用一些富有意味的细节体现出作家的审美追求,传达出作家的主观情绪,同时也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诗情。这些细节对刻画人物、推进情节、烘托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部分论述诗化小说的思想倾向。这部分分为四节:回归自然、理想主义、忧伤的基调、文化守成主义者的意绪。第一节是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中的“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大自然,另一方面指自然的人性。第二节是理想主义。诗化小说描绘出一种理想世界来弥补或者批判现实世界的缺陷,对可能的更美好的生存状态有所憧憬有所追求,带有鲜明的理想主义的特征。第三节是忧伤的基调。诗化小说作品总使人感到一种难言的惆怅,觉得那美好的人事景物背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尽管是轻烟薄雾般的怅然若失。第四节是文化守成主义者的意绪。大多数诗化小说作家把他们营造诗性艺术世界的视野投向乡村,极力书写乡土文明的美好;他们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坚守和回望的姿态来表达对现代性造成的各种负面效应的抵制,渴望和追寻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和美好善良的人性。第四部分探究当前文化语境中诗化小说的困境及存在意义。这部分分为两节:诗化小说的生存困境及诗化小说的存在意义。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繁荣、消费文化盛行,诗化小说的外部文化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毋庸讳言,诗化小说自身也确实存在一些艺术局限。这些局限也导致了诗化小说生存的危机与困境。不过,艰难的处境更凸显了它的存在意义。诗化小说作家应该承担起庄严的艺术使命,让这种文体创作传统得以赓续,以促进整个时代诗性氛围的重新营造及文学审美价值的重建。

吕君芳[7](2016)在《现代性视域下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研究 ——以《白鹿原》、《旧址》、《白银谷》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价值。这一时期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内涵丰富,而且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它的兴起和发展,首先是因为家族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本身蕴含有厚重的文学和社会历史价值,足以承载已内化为特定民族思维模式的家国梦。其次,1990年代以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还与现代性有着深刻的关联。现代性的加速推进和国人对现代性的探索,驱动着中国作家从家族兴衰的维度切入,去探究国家民族的现代性进程以及这一进程中人的现代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1990年代以来家族小说,也由此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审美品格。本论文拟从现代性的角度,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创作进行总体的观照和把握,旨在解读这一重要文类创作所包蕴的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内涵,阐释其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发展规律。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对现代性概念内涵及其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的现代性坐标,以及研究总体状况、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进行归纳和梳理。第一章:从外在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出发,追溯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审视1990年代面临的特定背景;二是对中外小说的发展作全面系统的梳理;三是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的创作情况作一个概括。第二章:主要探讨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家族叙事的三个重大主题:"家族文化主题"主要揭示家族制度在历史长河中从鼎盛走向崩塌的必然进程;"商业文化主题"着重展现民族商业在历史中的尴尬处境及其从辉煌走向没落的必然命运;"革命文化主题"主要呈现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革命的路线及其对于革命的历史反思。第三章:重点探讨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三类形象——封建家长、家族长子、家庭女性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家族本位的逐步瓦解,在时代巨变的洪流面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所作出的时代选择,以及各自不同的命运。第四章:从悲剧、史诗和传奇三方面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进行艺术阐释:"悲剧"模式主要体现为人性的悖反与矛盾、道德与欲望的冲突以及个体与历史的宿命;"史诗"模式从个体角度切入,体现家族小说历史与个人融合的双重视角;而"传奇"模式则书写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和传奇故事,藉以增加作品的神秘色彩。结语:在绪论、正文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中国家族小说创作指出了亟需注意的问题。

赵婷婷[8](2016)在《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本重要的文学选刊,《小说选刊》一直积极参与着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本文以《小说选刊》(1980-2010)为研究对象,借鉴布迪厄的“文学场域”理论,将《小说选刊》放置在当代文学场中,梳理其三十年来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学场与政治场、经济场的互动格局中,发现当代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趋向,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策略进行反思,评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小说选刊》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评价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作用力的考察,揭示出《小说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代表当代文学走向的可能性。第二、三章梳理《小说选刊》从1980年创刊以来一直到2010年的办刊历程。从80年代前期《小说选刊》对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动迎合到80年代后期对其的突围努力,以及到90年代以后的市场化转型,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场在政治场与经济场影响下的变动。第四章则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通过《小说选刊》的“纯文学”标准在历时维度下的变化以及在共时维度下与《小说月报》的比较,揭示出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模式与具体办刊策略作出反思,以期《小说选刊》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维护文学场的“文学自主原则”。总之,作为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占位”(根据布迪厄的理论,指在文学场中所处的位置),《小说选刊》肩负着展示当代文学发展实绩,引导当代文学创作和审美趋向乃至建构当代文学史的重任。因此,对以《小说选刊》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反思尤为重要。

刘业伟[9](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廖建斌[10](2014)在《一语天成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新世纪十年的军旅中篇小说巡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十年军旅中篇小说的创作收获了《吹满风的山谷》、《坝上行》等一批优秀作品,虽然整体数量、质量较20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呈下降趋势,但总体发展平稳。新世纪军旅中篇小说的创作阵营大概出自三个方阵:第一方阵是以莫言、周大新、裘山山等为代表的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着名作家,他们虽然所作不多,但艺术水准较高;第二方阵是以衣向东、石钟山、麦家、温亚军等为代表的"晚生代"作家,或称"第三代"作家,这些作家的创作与之前相比,更具传承性,也不乏新语境下的创新色彩,部分作品获得了主流文学大奖的认可;第三方阵是以裴指海、王凯、王甜、朱鸢等为代表的一批20世纪70年代或之后出生的"新生代",他们逐渐成为了新世纪中篇小说写作的中坚力量,作品也显示出迥异于前两代军旅作家的叙事范式、美学风貌和蓬勃生机。

二、论衣向东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衣向东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严歌苓小说创作中的视觉化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选题创新点
    1.4 关于“视觉化表现”
    1.5 编剧思维与小说创作
2 小说创作中环境空间的图像感
    2.1 特定场景的细致刻画
    2.2 心理空间的影像书写
3 小说创作中光影色彩的画面感
    3.1 光与影的完美配合
    3.2 缤纷色彩的图像隐喻
4 小说中故事讲述的镜头感
    4.1 聚焦者与叙述者的统一
    4.2 多视角与第一人称的使用
5 严歌苓小说创作视觉化的影响
    5.1 艺术与商业..文学影响力的扩大
    5.2 挑战与机遇..文学发展的新思路
    5.3 改变与坚守..文学发展的新姿态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小说选刊》(1980-198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小说选刊》与八十年代中短篇小说
    第一节 《小说选刊》的创刊背景及发展经历
    第二节 《小说选刊》与八十年代中短篇小说潮流的互动
第二章 《小说选刊》的编辑风格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 《小说选刊》的编辑策略
    第二节 《小说选刊》的选载标准
    第三节 《小说选刊》的博弈与妥协
第三章 《小说选刊》与文学评奖
    第一节 树立文学评奖标杆
    第二节 包容审美的多样性
    第三节 与文学评奖渐行渐远
第四章 《小说选刊》的停刊与复刊
    第一节 八十年代末停刊原因探究
    第二节 九十年代复刊后的《小说选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中军人形象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军人形象”流变的文本阐释
    第一节 1980年代:“人性化”向度的拓展
        一、回归人性和人情味
        二、“残缺”的军人形象
    第二节 1990年代:“世俗化”维度的突显
        一、“逃离土地”的农民军人
        二、“躲避崇高”的大院军人
    第三节 新世纪:“英雄性”的复归之路
        一、“历史”与“现实”中的父辈军人
        二、“另类”的血性英雄
        三、新型军人的涌现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军人形象”流变的原因寻绎
    第一节 社会历史旋流中的“军人”与“军旅作家”
        一、军人角色伦理的历史流转
        二、军旅作家队伍的分化与重组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社会历史的同频共振
        一、社会思潮变迁对文学创作观念的激荡
        二、审美观念的变化对军人形象塑造的影响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军人形象”流变的价值反思
    第一节 宏观与微观兼具的社会效应
        一、国家形象的重要话语载体
        二、社会正能量的激活体
    第二节 军旅文学创作史的当代映像
        一、文学形象图谱中“崇高又普通的面孔”
        二、军旅小说的文学危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人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一)文学人民性问题研究
        (二)对鲁迅文学奖及其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研究
        1.对鲁迅文学奖奖项的研究
        2.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研究
    二、问题确立及其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与“新世纪文学”精神
    (一)“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90年代文学”的期待
    (二)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中的“新世纪文学”精神特质
        1.底层叙事
        2.批判现实主义品格
        3.社会变革下的女性声音
        4.新人文精神
二、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体现
    (一)文学“人民性”概念的渊源与嬗变
    (二)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特征
        1.立足现实:书写底层苦难
        2.以人为本:表达人民愿望
        3.理性批判:揭露底层陷落
        4.与时俱进:绽放民族精神
三、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形成的推动性力量
    (一)文学内在价值取向的要求
    (二)文学之外的其他力量
        1.社会结构的变动
        2.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
        3.作家深入群众的自觉意识
四、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建构
    (一)新世纪关于文学人民性的讨论
    (二)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建构之维
        1.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
        2.作家坚持“人民性”创作立场
        3.坚定以人民为文学“人民性”的鉴定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静水流深 波澜不惊——新世纪以来军旅中篇小说创作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莫言、朱秀海、周大新等“老作家”静水流深
三、衣向东、石钟山、麦家等“晚生代”新语天成
四、李亚、王凯、西元等“新生代”渐成中坚

(6)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诗化小说的研究现状
    二、诗化小说的概念和特征
    三、新时期之前的诗化小说
    四、选题的意义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诗化小说发展概况
    第一节 新时期伊始至80年代末的诗化小说
    第二节 90年代以来的诗化小说
第二章 诗化小说的艺术表征
    第一节 小说的诸要素
    第二节“所写的常常只是一种意境”
    第三节“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第四节 抒情性
    第五节 儿童视角
    第六节 节制的情感表达
    第七节 富有意味的细节
第三章 诗化小说的思想倾向
    第一节 回归自然
    第二节 理想主义
    第三节 忧伤的基调
    第四节 文化守成主义者的意绪
第四章 当前文化语境中诗化小说的困境及存在的意义
    第一节 诗化小说的生存困境
    第二节 诗化小说的存在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7)现代性视域下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研究 ——以《白鹿原》、《旧址》、《白银谷》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现代性概念内涵及其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的现代性坐标
    1.2 家族小说研究历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1.3 研究价值、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2 生成背景与承续发展
    2.1 家族小说崛起的背景
    2.2 与中外家族小说的承续关系
    2.3 家族小说的具体发展与主要特点
3 文化主题:多元并存与相互融通
    3.1 家族文化:从鼎盛到崩塌的苍凉挽歌
    3.2 商业文化:从辉煌到没落的感伤凭吊
    3.3 革命主题:从坚定到怀疑的理性反思
4 形象谱系:历史面向与复杂选择
    4.1 封建家长: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4.2 家族长子:眷恋与决绝的矛盾
    4.3 家庭女性:保守与激进的撕裂
5 艺术阐释:悲剧书写与审美追求
    5.1 人性的悲剧:历史的宿命
    5.2 生命的史诗:个体的成长
    5.3 家族的传奇:记忆的神化
6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
    第一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生产
    第二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传播
    第三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评价
第二章 1980-1989: 生机与隐忧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80年代前期政治场政治场影响下的文学场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文学场对政治场的突围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经济场对文学场的压迫
第三章 1995-2010: 从积极探索到大胆改革
    第一节 办刊内容的变化
    第二节 办刊理念的改变
    第三节 经营策略的改变
第四章 三大场域博弈下《小说选刊》的再造
    第一节 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
    第二节 两难困境下的自救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一、为何选择丁玲?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一、文研所的筹备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一、文讲所的恢复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一、活跃的课堂
        二、多彩的课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二、在办学中发展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一、文研所时期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三、九十年代
        四、新世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理论学习
        二、社会实践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文讲所前期
        二、文讲所后期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八十年代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三、新世纪高研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本章小结
附录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六、史料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后记
致谢

(10)一语天成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新世纪十年的军旅中篇小说巡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貌·特点·问题
二、“老作家”静水流深
三、“晚生代”新语天成
    (一) 衣向东、温亚军的军旅中篇小说
    (二) 石钟山、麦家、陶纯的军旅中篇小说
四、“新生代”渐成中坚
    (一) 裴指海、王凯、王甜的军旅中篇小说
    (二) 卢一萍、李亚、李骏的军旅中篇小说
    (三)

四、论衣向东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严歌苓小说创作中的视觉化表现[D]. 张红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2)
  • [2]《小说选刊》(1980-1989)研究[D]. 潘蕾. 山东大学, 2020(09)
  • [3]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中军人形象的流变研究[D]. 艾昕.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人民性研究[D]. 付雨霞.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静水流深 波澜不惊——新世纪以来军旅中篇小说创作略论[J]. 廖建斌. 东吴学术, 2019(04)
  • [6]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化小说研究[D]. 张明智. 江西师范大学, 2016(12)
  • [7]现代性视域下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研究 ——以《白鹿原》、《旧址》、《白银谷》为中心的考察[D]. 吕君芳. 浙江大学, 2016(07)
  • [8]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D]. 赵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9]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10]一语天成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新世纪十年的军旅中篇小说巡研[J]. 廖建斌.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4(03)

标签:;  ;  ;  ;  ;  

论易向东的小说创作思想与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