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盘管新风终态点的处理与分析

风机盘管新风终态点的处理与分析

一、风机盘管新风终状态点的处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范月华[1](2021)在《小温差末端与新风复合空调系统室内舒适性研究》文中认为冬冷夏热地区的冬季制热、夏季制冷的空调系统形式多采用传统的空调系统模式,其不仅能耗高且舒适性较差。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舒适性空调模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空调系统,并对室内热环境舒适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该新型复合空调系统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小温差末端设备与独立新风系统组合而成。本文阐述了新型复合空调系统的原理及模拟理论。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误差对比,对模型进行可行性验证及网格无关性验证。本文研究内容是在常州市的气象参数下,对某外资企业研发中心某办公室建立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冷热负荷计算,分别对采用新型复合空调系统、盘管+新风系统两种系统的冬季制热、夏季制冷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比两种系统的制热及制冷工况下室内环境的舒适性。研究了末端设备安装高度、新风量、回风口位置对新型复合空调系统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新型空调系统与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对比中,在温度场分布上均能达到室内需求,但在气流组织分布及舒适度方面,新型复合空调系统要优于传统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在对新型空调室内热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在制热工况下,末端设备安装高度从0.1m上升到1.6m,房间的平均PMV值由0.002上升到0.24,舒适性下降了23.8%;PPD平均值由6.54上升到6.90,满意度下降了3.6%。在制冷工况下,末端设备从0.1m高度上升到1.6m,其房间的PMV值由0.54下降到0.35,舒适性提高了43%;PPD平均值由13.45下降到9.82,满意度提高了26.3%,综合制冷与制热工况,在本文研究高度区间内安装高度为1.6m时舒适性最佳。在满足室内冷负荷要求时,调整新风承担负荷对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影响较为明显,当新风承担室内全部潜热负荷时,室内舒适度较高。在制冷工况新风量为324m3/h时,分析回风口位置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发现不同回风口位置对系统整体气流组织影响较小,对室内舒适度有小幅度影响,其中侧回风工况下,室内的舒适度最佳。本研究对小温差换热末端+新风复合系统的制冷及制热设计参数的设置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该系统在南方公用建筑等地方的使用增加技术及理论经验。

于澜[2](2020)在《BIM环境下空调系统结构体开发及智能化设计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BIM技术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重视与发展,然而目前暖通空调领域的BIM设计效率仍较低,不符合行业信息化发展要求,其原因是暖通空调的BIM设计缺乏标准化、智能化的设计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的开发设计思想,以提高空调系统BIM设计效率为目标,研究开发BIM环境下空调系统末端结构体及空调系统智能化设计方法,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BIM环境下建筑空间和空调系统的基本单元,基于模块化与标准化的设计思想,对建筑空间基本单元与空调系统末端结构体进行了定义,根据建筑空间功能及其特点,提炼了建筑空间基本单元的划分方法,根据空调系统末端结构及其服务功能特点,提炼了空调末端结构体的划分方法,提出了BIM环境下面向结构体的空调设计思路。(2)开发了空调系统末端结构体,针对和利用Revit设计平台的特点与功能,在实现空调系统末端结构体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空调系统末端结构体的开发要求,总结提炼了空调系统末端结构体的开发原则与开发方法,并完成全空气空调系统、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辐射系统的空调系统末端结构体开发。(3)针对Revit设计平台下空调房间气流组织设计计算问题,提出了不同类型气流组织自动选型设计计算方法,开发了不同类型风口的自动设计计算程序并基于Revit进行插件的集成开发。在满足设计基本要求的情况下,结合专家工程设计经验提出了设计方案的优化方法,开发出散流器、喷口和侧送风口的自动选型设计程序,实现了输入基本设计参数后的自动计算,并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优化设计方案。(4)针对Revit设计平台下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等设备选型设计计算问题,开发了各类设备自动选型设计计算程序,根据设计参数即可得到设备(包括各功能段)的具体型号与尺寸,实现了根据设计参数即可自动得到具体型号的开发目标。(5)基于上述研究开发工作与现有Revit设计平台,提出了空调系统BIM智能化设计方法,分别从计算结果准确性和设计用时工效两方面对智能化设计方法进行了设计效果的评价,空调系统BIM智能化设计方法改变了传统空调系统设计流程,实现了空调系统BIM设计全流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参数化、可视化。与传统设计方法计算结果对比,该方法各阶段计算误差均在2%以内,同时节约了53%的BIM工程设计用时,提高了设计工效,对于空调系统BIM正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冯岑[3](2020)在《办公室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送风方式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建筑集群拔地而起。规模化的建筑集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但由于其极高的建设密度与最大化的空间利用率要求,使得单纯依靠自然风调节室内环境的空气调节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室内环境舒适度与空气品质要求。因此各类建筑中通风空调系统就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主要针对办公室,对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这一空气-水调节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模拟与改进。将系统送风方式具体分为4种系统独立侧送风,系统独立顶送风,系统混合侧送风和系统混合顶送风。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网格划分等研究步骤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CFD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获得温度场,速度场和PMV指数。最后分析模拟结果并找出最优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送风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独立侧送风方式的温度场符合设计要求,但工作区风速超标,速度场不符合设计要求。独立顶送风方式的空间温度场分布较差。混合侧送风方式由于人体头部呼吸区风速过高,速度场不符合设计要求。混合顶送风方式的温度场,速度场,均符合设计要求,但PMV值欠佳。针对混合顶送风的PMV值欠佳情况,进行混风管末端变径。当末端混气管径减小为230 mm×230 mm时,送风风速增加。PMV指数下降为-1.27。因此方案不可行。当末端混气管径增大为270 mm×270 mm时,送风风速减缓,PMV值提升至为-0.26,因此认为此方案可有效优化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送风热舒适度。最后,对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经济性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风机盘管建造成本,新风系统建造成本和混合系统运行成本。通过混合系统运行成本计算可知,当空间尺度为5m×6 m×3.5 m办公室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混合送风模式时,每年需消耗1770.08k W.h的电能,折合标准煤为725.7 kg。

崔雪梅[4](2020)在《别墅建筑采用不同空调系统的适用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别墅建筑体量不断的扩大和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别墅建筑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别墅建筑普遍采用房间空调器或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空气调节,为满足室内湿度要求,其蒸发温度或冷冻水温度需维持在较低水平,存在着能效比较低、室内环境热舒适性差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独立控制室内温度与湿度,避免了热湿耦合所带来的能耗偏高、温湿度控制失调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因此,探明此类空调系统在别墅建筑中的运行特性对于降低别墅建筑空调系统能耗与运行费用、改善室内热舒适性与空气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采用瞬时模拟软件TRNSYS构建了别墅建筑模型,计算得到其空调季的逐时冷负荷,并对其负荷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利用TRNSYS软件分别建立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和地源热泵加辐射顶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比较别墅建筑采用这二种空调系统的能耗与热舒适性。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建筑物中的显热负荷与潜热负荷之比约为3.1:1,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对温湿度进行独立控制具有较为明显的节能优势;(2)别墅建筑采用地源热泵加辐射顶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热舒适性方面优于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的传统中央空调系统;(3)别墅建筑采用地源热泵加辐射顶板的温湿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运行能耗与能效方面显着优于常规空调系统,整个制冷季可节约电量669.0k Wh,节能率达到了20.8%。

周广[5](2019)在《双温冷源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文中提出因在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的同时,又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双温冷源独立新风空调系统(dedicated outdoor air systems,简称DOAS)受到广泛关注。但无论是系统设计形式、新风处理技术还是热回收方式,其研究均有待深入和完善。建模仿真可以根据需要十分方便地改变双温冷源DOAS的结构、设备参数和控制,以较低的成本预测系统性能,为优化系统设计与控制提供决策支持。然而,现有DOAS的建模仿真研究较少系统地介绍其热流物理系统的建模方法,且热流物理系统模型不完善;大多数DOAS仿真研究的重点也不在控制,控制系统模型理想化。另外,传统的建模仿真平台采用命令式编程语言和因果建模方式,模型方程与数值求解方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存在建模效率低、技术门槛高、缺乏标准化组件接口及模型拓扑结构与实际不一致等问题。为解决现有研究的局限,本课题针对本文设计的新风处理系统及双温冷源DOAS,探索采用基于方程、面向对象的多领域统一建模语言Modelica建立具有标准化接口的DOAS模型库的方法,并按照实际物理系统的拓扑结构建立双温冷源DOAS模型进行实例研究。具体如下:(1)提出了一种变工况适应性强的双表冷器双旁通新风机组FHU-A。设计了喷雾蒸发冷却排风,然后通过板翅式换热器对新风进行预处理的热回收系统。基于不同新风处理方式,设计了三种双温冷源DOAS。根据双温冷源DOAS实际物理系统的拓扑结构,制定了仿真模型的基本架构。(2)介绍了Modelica语言建模的技术路线。系统地研究了各组件的数学模型,并采用Moedelica语言建立了DOAS热流系统对象模型库。其中,一方面建立了比现有模型更快速高效、精度更高的水-空气翅片管换热器(FTHE)湿工况新模型。另一方面,新建了空气-空气板翅式换热器(PFHE)干工况模型。新PFHE模型也可用来模拟其它空气-1空气换热器的传热,只要换热器两侧的结构和几何尺寸一致,传热因子j=c1c2Rem(或者努塞尔数Nu= CRen),且不考虑冷凝。新FTHE和PFHE模型均不需要提供换热器几何数据、传热系数和性能数据文件,只需名义工况数据,就能预测换热器性能。(3)阐述了双温冷源DOAS控制系统对象建模方法。系统地提出接近工程实际的基于气象分区的工况划分方法,各工况对应的新风控制量算法与系统运行模式,以及各子系统设备的本地控制策略及算法。采用Modelica语言建立了双温冷源DOAS的控制系统对象模型库。(4)基于上述DOAS模型库,建立了三个双温冷源DOAS仿真模型。其特点是计算管网压力分布,可测试局部和监督控制算法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系统更接近工程实际;模型拓扑结构与实际物理系统一致。选取典型高湿地区广州市的某办公楼进行实例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本文设计的新风处理系统与双温冷源DOAS及其模型库,按仿真模型架构建立的三个DOAS仿真模型完全可以按预定控制策略和目标运行;系统设计和控制的改进措施改善了控制品质,有效降低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FHU-A设备造价及各系统能耗。可推广应用的普适性规律:选择高效冷水机组对降低系统能耗十分关键;采用高压泵加雾化喷头的蒸发冷却或加湿方式是十分节能的方案;热回收系统成本回收周期过长,在广州地区不宜采用;高温冷水机组不仅承担了系统的全年大部分冷负荷,还可以承担全年湿负荷,对节能有利;在广州地区,新风处理系统有必要设置双旁通风道,以降低新风处理能耗。研究表明,基于Modelica语言建立的DOAS模型库,可帮助用户在设计阶段快速进行DOAS模型搭建和仿真,创建一个可以灵活地改变系统设计和控制策略的DOAS虚拟实验平台,为预测系统性能,优化系统设计和控制提供决策支持,并为后续更多的研究创新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刘俊杰,孙婷婷,刘艳峰[6](2017)在《独立光伏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极端热湿岛礁的应用》文中提出提出了一种适宜极端热湿气候区岛礁环境资源特点的独立光伏驱动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并分析了原理和系统的流程。以1 000kW冷负荷为模块,建立了系统各部分的数学物理模型。分别在不同热湿比条件下对溶液除湿机组、室内空调末端和独立光伏系统进行匹配计算,得出了系统主要设备的规模优化组合关系,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负荷一定时,热湿比越低,则除湿机组规模越大、室内末端和独立光伏系统规模越小、系统总能耗越低。因而独立光伏驱动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更适用于热湿比低的建筑。

柳楠[7](2016)在《新风换气机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中替代新风机组的节能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风换气机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一种新型节能产品,由于其具备能量回收、供应新风同时排除污风的特点,满足了市场及消费者对于节能与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因此这一新型产品得到了市场以及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同,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在办公类的公共建筑中,新风换气机在节约能源、有效的解决室内置换通风、消除空调病方面更是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本文以办公类公共建筑为例,详细分析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中应用新风换气机的空气处理过程,并与应用传统新风机组的空气处理过程做相应比较,进而显示出新风换气机明显的节能效果,最终得出了新风换气机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中完全可以全面替代新风机组的结论。

宋阳光[8](2016)在《舒适性空调系统若干设计问题辨析》文中指出暖通空调技术应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建筑行业的发展亦有着水涨船高之势。虽然我国暖通设计行业与应用起步晚于外国,但是发展势头却异常迅猛。随着人们愈加强烈的物质需求水平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室内环境的重视,对于系统节能与能源高效率利用的关注,诸多的设计中的问题开始显露出来。本文通过学习梳理传统空调系统设计、运行控制的理论和策略,与行业数位高级工程师多次探讨、筛选出了大量符合条件的问题,同时对变频技术应用与发展、空调冷水系统形式、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学习整理,随后综合考虑研究意义、应用价值等深入分析了其中一些存在争议亟待辨析的设计方法与理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或自拟模型,具体分析各个问题,进行了系统化、具体化的研究。经过知识梳理,设计行业现状调查、多方讨论、问题筛选等几步,最终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如下几部分:第一,传统常用空调系统冬季工况新风加湿预判;第二,冷水二级泵变流量运行特性分析;第三,FCU不同新风送风终状态的对比与选择。对于上述三个问题,分别在文中第二、三、四章作深入的分析。对于三个相对独立的问题,分别有这各自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主要通过理论与自拟模型或工程实例对比相结合分析,其中问题2主要使用了CF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分析,其余两个问题主要是通过系统设计计算与对比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问题1,按照以往设计办法在70个城市中仅有不到20%的空调系统满足Ⅰ级舒适性标准;问题2,工程实例中的设计并非是效果最佳的控制策略,其负荷满意率不足40%;问题3,按通常的终状态选择——新风处理至等焓处——所模拟的办公建筑室内的PMV、PPD表现均是最差的。本文将舒适性空调系统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需要辨析与澄清的设计问题做了全面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具有系统化、具体化的特点,针对文中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均能从实际的空调系统方案确定、系统设计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与设计建议,给设计者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概念,对空调系统效果的最佳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基本达到了澄清、辨析的目的。众所周知,方案的正确设定在暖通空调系统的生命周期与使用的实际效果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本课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非常具有应用价值,一旦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其产生的价值是显着的。

张志强,杨绪刚[9](2012)在《蒸发冷却系统的应用》文中认为在空调系统设计中,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其中新风系统的设计不仅关系到能耗的大小和室内的空气品质,而且直接影响空调设备的维护费用和用户的经济利益,所以设计时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乌鲁木齐市属于典型的干热地区,室外空气含湿量低,蕴含着丰富的干空气能,利用干空气能蒸发冷却技术处理新风的方式尤其适合该地区使用。

韩璐[10](2011)在《干盘管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传统中央空调系统末端空气处理设备的湿表面是室内微生物繁殖的主要场所,对室内空气品质造成很大的破坏,同时,采用回风系统也降低了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能够将热湿负荷分开处理,对建筑环境实现了温湿度独立控制且不采用回风的DOAS(Dedicated Outdoor Air Systems)??独立新风系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DOAS采用低温送风独立新风系统,让新风承担建筑新风负荷、室内全部湿负荷,并承担一部分室内显热负荷,由房间的末端显热设备处理剩余的显热负荷,空调房间内没有冷凝水,室内空气品质得到保证。根据我国工程实际应用的情况,采用风机盘管作为末端空气处理设备的空调系统在我国应用最为普遍,国内学者提出了“干盘管”系统,即末端风机盘管干工况运行的独立新风系统。干盘管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关于干盘管系统还有很多课题有待研究。干盘管系统从设计到应用都与常规系统有所不同,本文首先从系统设计的层次出发,对干盘管系统关键的设计参数进行分析确定,根据选定的设计参数,采用“定机器露点”法,详细阐述了干盘管系统的设计计算步骤。接着,本文从系统应用的角度出发,对运行过程中的“凝露”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干盘管系统在实践应用中的两个关键问题:系统适用范围和末端盘管结露的问题,并给出了新风机组和末端盘管相应的控制方式,从而保证干盘管系统的正常运行。风机盘管干工况运行时,冷冻水系统需要做较大的调整,本文对干盘管系统的水系统形式做了总结,并基于设计工况对串联和并联系统的水量做了定性的分析。为了研究干盘管的系统特性,本文选取了一座办公建筑,利用DeST软件计算得到干盘管系统的负荷;以Matlab为平台,建立干盘管系统关键部件的数学模型,构建了干盘管系统的仿真模型。基于不同的水系统形式,对干盘管系统的能耗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为干盘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最后,考虑到干盘管系统的技术经济性,本文针对建立的办公建筑模型,构建了常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模型,对干盘管系统与常规风机盘管系统供冷期的能耗和系统初投资做了比较分析。

二、风机盘管新风终状态点的处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机盘管新风终状态点的处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温差末端与新风复合空调系统室内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温湿度独立控制复合空调系统发展现状
        1.2.1 温度控制系统末端研究现状
        1.2.2 湿度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线路图
    1.5 本章小结
2 数值模拟基本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2.1 数值模拟原理
        2.1.1 控制方程及模型
        2.1.2 人体热舒适性评价指标
        2.1.3 模型收敛准则
    2.2 数值模拟可行性分析
        2.2.1 实验系统与参数
        2.2.2 制热工况数值模拟验证
        2.2.3 制冷工况数值模拟验证
    2.3 网格无关性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小温差末端+新风与传统空调系统模拟对比分析
    3.1 建立物理模型
    3.2 负荷计算及设计工况参数设定
        3.2.1 室内外的参数设定
        3.2.2 室内负荷计算
        3.2.3 模型简化及模拟工况设定
    3.3 网格划分
    3.4 室内热环境人体舒适模拟结果分析
        3.4.1 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制冷工况分析
        3.4.2 小温差末端+新风系统制冷工况分析
        3.4.3 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制热工况分析
        3.4.4 小温差末端+新风系统制热工况分析
        3.4.5 两种系统室内热环境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小温差末端+独立新风复合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4.1 末端位置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4.1.1 室内热环境模拟云图分析
        4.1.2 室内热环境分析
    4.2 新风量对制冷工况热环境的影响
        4.2.1 室内热环境模拟云图分析
        4.2.2 室内热环境分析
    4.3 回风口位置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致谢

(2)BIM环境下空调系统结构体开发及智能化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建筑行业信息化与BIM发展
        1.1.2 空调系统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技术研究现状
        1.2.2 BIM与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
        1.2.3 BIM环境下空调设计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2 BIM环境下基本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2.1 空间基本单元与空调末端结构体定义
        2.1.1 建筑空间基本单元
        2.1.2 空调系统末端结构体单元
    2.2 建筑空间基本单元的划分方法
        2.2.1 划分的目的
        2.2.2 空间基本单元的划分方法
        2.2.3 空间基本单元的划分案例
    2.3 空调系统结构体基本单元的划分方法
        2.3.1 全空气系统末端结构体的划分
        2.3.2 风机盘管系统末端结构体的划分
        2.3.3 辐射供冷系统末端结构体的划分
    2.4 BIM环境下基于结构体的空调系统设计思路
        2.4.1 Revit设计平台智能化环境优势分析
        2.4.2 基于末端结构体的空调系统设计思路
    2.5 本章小结
3 空调末端结构体的开发
    3.1 Revit族要素
        3.1.1 Revit族的定义与分类
        3.1.2 Revit族的数据构成与存储方式
    3.2 空调系统末端结构体开发要求及原则
        3.2.1 空调末端结构体开发要求分析
        3.2.2 末端结构体模型命名与分类原则
        3.2.3 参数信息分类原则
    3.3 空调系统末端结构体开发方法
        3.3.1 划分嵌套级别
        3.3.2 确定参照标高与原点
        3.3.3 设置参数信息
    3.4 本章小结
4 空调送风口自动选型设计程序开发
    4.1 散流器自动选型程序开发
        4.1.1 散流器选型设计计算方法
        4.1.2 散流器选型设计计算实例
    4.2 喷口自动选型程序开发
        4.2.1 喷口选型设计计算方法
        4.2.2 喷口选型设计计算案例
    4.3 侧送风口自动选型程序开发
        4.3.1 侧送风口选型设计计算方法
        4.3.2 侧送风口选型设计计算案例
    4.4 基于Revit平台的插件开发
    4.5 本章小结
5 空调设备自动选型设计程序开发
    5.1 组合式空调机组自动选型程序开发
        5.1.1 湿空气物性参数计算模型设计
        5.1.2 空气冷却器选型程序设计
        5.1.3 加热器选型程序设计
        5.1.4 空气过滤器选型程序设计
        5.1.5 加湿器选型程序设计
        5.1.6 风机选型程序设计
    5.2 新风机组自动选型程序开发
    5.3 风机盘管自动选型程序开发
    5.4 本章小结
6 空调系统BIM智能化设计方法及效果分析
    6.1 空调系统传统设计流程概述
        6.1.1 传统空调设计过程
        6.1.2 传统施工图设计流程与问题
    6.2 空调系统BIM智能化设计方法
        6.2.1 空调系统BIM智能化设计流程
        6.2.2 关键设计过程的实现
    6.3 计算准确性分析
    6.4 设计用时工效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空调末端结构体成果展示
附录B 空气冷却器性能规格表
附录C 空气冷却器传热系数与压力损失表
附录D 空气加热器技术参数表
附录E 空气过滤器性能参数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办公室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送风方式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空调通风方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与气流组织及其评价指标介绍
    2.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介绍
        2.1.1 风机盘管概述
        2.1.2 新风系统概述
        2.1.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2.2 气流组织形式与任务
        2.2.1 气流组织概述
        2.2.2 通风方式与送风方式
        2.2.3 气流组织任务
    2.3 气流组织评价标准
        2.3.1 空气龄
        2.3.2 换气效率
        2.3.3 通风效率
        2.3.4 吹风感特性指标
        2.3.5 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2.3.6 室内热舒适评价标准
    2.4 本章小结
3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与数值模拟理论方法
    3.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3.2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3.2.1 质量守恒方程
        3.2.2 动量守恒方程
        3.2.3 能量守恒方程
    3.3 湍流模型
        3.3.1 直接数值模拟(DNS)
        3.3.2 大涡模拟(LES)
        3.3.3 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组(RANS)的模型
    3.4 网格生成技术
    3.5 数值模拟
        3.5.1 有限差分法(FDM)
        3.5.2 有限体积法(FVM)
        3.5.3 有限元法(FEM)
    3.6 本章小结
4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送风方式模拟研究
    4.1 送风方式的数值模拟的建立
        4.1.1 数学模型的选用
        4.1.2 物理模型的建立
        4.1.3 边界条件的设定
        4.1.4 网格的划分
    4.2 送风方式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2.1 独立侧送风入房采用上送上回的送风方式
        4.2.2 独立顶送风入房采用上送上回的送风方式
        4.2.3 混合后侧送风入房采用上送上回的送风方式
        4.2.4 混合后顶送风入房采用上送上回的送风方式
    4.3 本章小结
5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混合送风的结构优化与经济性分析
    5.1 送风管末端混风管径的优化
        5.1.1 模型建立
        5.1.2 边界条件
        5.1.3 混气后顶送风方式增大送气末端管径
        5.1.4 混气后顶送风方式减小送气末端管径
    5.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能耗与经济性分析
        5.2.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建造成本与能耗
        5.2.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运行成本与能耗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别墅建筑采用不同空调系统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住宅建筑能耗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住宅建筑能耗国内研究现状
        1.2.2 住宅建筑能耗国外研究现状
    1.3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1.3.1 辐射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独立新风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及节能潜力分析
    2.1 常规舒适性空调系统
        2.1.1 常规舒适性空调系统的介绍
        2.1.2 常规舒适性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
        2.1.3 常规舒适性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
    2.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
        2.2.1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介绍
        2.2.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
        2.2.3 常用高温冷源
        2.2.4 新风处理方式
    2.3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节能潜力分析
        2.3.1 常规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
        2.3.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物动态负荷模拟计算
    3.1 建筑气候条件及概况
        3.1.1 成都气候条件
        3.1.2 建筑概况
    3.2 TRNSYS模拟软件介绍
    3.3 建筑物动态负荷模型
        3.3.1 建筑物围护结构参数设置
        3.3.2 建筑物室内热扰参数设置
        3.3.3 建筑物室内设计参数设定
        3.3.4 建筑空调时间设定
        3.3.5 建筑动态负荷模型的搭建
    3.4 空调负荷计算结果分析
        3.4.1 空调负荷特性分析
        3.4.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负荷特性分析
        3.4.3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负荷率及其分布小时数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TRNSYS不同空调系统模型的建立
    4.1 TRNSYS系统模拟介绍
        4.1.1 空调系统模拟的基本思路
        4.1.2 模拟过程所用的部件介绍
        4.1.3 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
    4.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模型
        4.2.1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仿真模型搭建
        4.2.2 模拟平台相关数学模型参数设置
    4.3 地源热泵加辐射顶板空调系统模型
        4.3.1 地源热泵加辐射顶板空调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4.3.2 模拟平台相关数学模型参数设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别墅建筑不同空调系统热舒适及能耗分析
    5.1 舒适性评价指标
    5.2 不同空调系统舒适性分析
        5.2.1 卧室热舒适性对比分析
        5.2.2 起居室热舒适性对比分析
    5.3 不同空调系统能耗分析
        5.3.1 典型日空调系统能耗及向性能分析
        5.3.2 逐月空调能耗及性能分析
        5.3.3 制冷季空调系统能耗分析
    5.4 地源热泵加辐射顶板空调系统的土壤热平衡分析
        5.4.1 土壤热不平衡率分析
        5.4.2 系统热不平衡解决措施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双温冷源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双温冷源DOAS的设计形式
        1.2.2 DOAS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1.2.3 建模仿真平台综述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双温冷源DOAS设计及仿真模型基本架构
    2.1 概述
    2.2 新风处理系统的设计
        2.2.1 双表冷器新风处理机组
        2.2.2 喷雾蒸发冷却排风式热回收系统
    2.3 独立双温冷源DOAS原理图
        2.3.1 FHU-A-DOAS
        2.3.2 FHU-B-DOAS
        2.3.3 HR-DOAS
    2.4 DOAS仿真模型的基本架构
    2.5 模型分类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流物理系统对象建模
    3.1 概述
    3.2 机房系统模型
        3.2.1 冷水机组模型
        3.2.2 水泵模型
        3.2.3 冷却塔模型
    3.3 新风机组模型
        3.3.1 水-空气翅片管换热器湿工况模型
        3.3.2 新风机组模型
    3.4 热回收系统模型
        3.4.1 空气-空气板翅式换热器干工况模型
        3.4.2 热回收器模型
        3.4.3 喷雾蒸发冷却器(喷雾加湿器)建模
    3.5 房间与末端供冷系统模型
        3.5.1 干风柜(干风机盘管)模型
        3.5.2 末端空气处理与送风系统模型
        3.5.3 房间模型
        3.5.4 房间与末端供冷系统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4.1 概述
    4.2 工况与运行模式划分模块的建立
        4.2.1 工况划分与新风控制量
        4.2.2 系统运行模式
        4.2.3 工况与运行模式划分模块
    4.3 本地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4.3.1 机房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4.3.2 新风机控制器建模
        4.3.3 热回收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4.3.4 末端供冷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4.3.5 其它控制器模型介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验证与分析
    5.1 概述
    5.2 建筑概况
        5.2.1 外形尺寸
        5.2.2 围护结构
    5.3 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
        5.3.1 负荷计算
        5.3.2 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
    5.4 DOAS仿真模型
    5.5 仿真
        5.5.1 参数设置
        5.5.2 仿真结果
    5.6 设计改进
        5.6.1 改进措施
        5.6.2 新仿真模型
        5.6.3 仿真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符号表
附录B 新 FTHE模型的详细数学推导及其验证
    B.1 接触因子ζ的推导
    B.2 (UA)_0的计算
    B.3 和的计算
    B.4 模型验证
        B.4.1 实验
        B.4.2 模型验证
附录C 新 PFHE模型的详细数学推导及其验证
    C.1 h_i与h_(i,o)关系式的推导
    C.2 x_i的计算
    C.3 Υ的求解
    C.4 (UA)_0的计算
    C.5 模型验证
        C.5.1 验证实验简介
        C.5.2 验证结果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独立光伏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极端热湿岛礁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流程和原理
2 数学物理模型
    2.1 除湿系统数学模型
        2.1.1 除湿器和再生器的数学模型
        2.1.2 全热回收器的数学模型
        2.1.3 换热器的数学模型
        2.1.4 机组的性能
    2.2 制冷系统数学模型
    2.3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2.3.1 蓄电池容量
        2.3.2 逆变器容量
        2.3.3 光伏串联数的确定
        2.3.4 光伏阵列并联数的确定
3 系统设备规模匹配关系
    3.1 溶液除湿降温机组与室内末端的匹配
        3.1.1 新风终状态点的确定
        3.1.2 设备规模
    3.2 溶液除湿降温机组关键部件匹配
4 空调系统与光伏发电的匹配
5 匹配结果汇总分析
6 结论

(7)新风换气机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中替代新风机组的节能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概述
    1. 新风换气机的实质:
    2. 新风换气机主要特点:
二、工程实例分析
    1. 工程概况:
    2. 新风换气机及新风机组为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提供新风的夏季工况分析:
三、结论分析
    1. 在以上的工程实例分析中, 可以明显看出新风换气机的节能效果。
    2.

(8)舒适性空调系统若干设计问题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目的与意义
    1.2 变流量空调冷水系统研究与应用现转
        1.2.1 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2.2 冷水系统形式与控制方法
    1.3 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性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工作
        1.4.1 传统常用空调系统冬季新风处理过程研究
        1.4.2 冷水二级泵变流量运行特性分析
        1.4.3 风机盘管新风终状态的选择
2 传统常用空调系统冬季新风加湿预判
    2.1 概述
    2.2 传统常用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过程
        2.2.1 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
        2.2.2 全空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
    2.3 分析方法说明
        2.3.1 计算模型设计原则
        2.3.2 极限分析方法
        2.3.3 分析过程中的简化处理
    2.4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新风加湿预判
        2.4.1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计算
        2.4.2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加湿预判
        2.4.3 加湿预判判别式的提出
    2.5 全空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新风加湿预判
        2.5.1 全空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设计计算
        2.5.2 全空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加湿预判
    2.6 本章小结
3 空调冷水系统变流量运行特性分析
    3.1 概述
    3.2 变流量空调冷水系统若干关键问题
        3.2.1 空调冷水系统变流量运行复杂性的根源
        3.2.2 空调冷水系统的最不利环路
        3.2.3 空调冷水系统形式的选择
        3.2.4 空调冷水系统控制方式的选择
        3.2.5 空调冷水系统水泵的选择
    3.3 研究对象的确立与介绍
        3.3.1 工程概况介绍
        3.3.2 负荷特性分析
        3.3.3 水系统设计说明
    3.4 相似率在变流量系统的应用
        3.4.1 相似率的适用范围探讨
        3.4.2 相似率在单泵系统的应用
        3.4.3 使用相似率应注意问题
    3.5 变频控制策略选择对运行工况的影响
        3.5.1 水泵输出扬程控制
        3.5.2 供回水管压差控制
        3.5.3 末端设备压差控制
    3.6 水泵的选择与设置对系统的影响
        3.6.1 二级泵并联台数的对运行情况的影响
        3.6.2 二级泵性能曲线差异对运行情况的影响
    3.7 控制参数设置对系统的影响
        3.7.1 部分变频设置
        3.7.2 同步变频设置
    3.8 本章小结
4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夏季送风终状态的选择
    4.1 引言
    4.2 不同方式的送风终状态
        4.2.1 处理至室内状态等焓处
        4.2.2 处理至室内状态等湿处
        4.2.3 处理至室内状态等干球温度处
        4.2.4 处理至低于室内含湿量处
    4.3 模型设计与CFD模拟
        4.3.1 模型概况
        4.3.2 空调系统设计
        4.3.3Airpak软件介绍
        4.3.4 稳态模型建立
    4.4 模拟结果
        4.4.1 室内温度
        4.4.2 室内风速
        4.4.3 空气龄
        4.4.4 预测平均满意度PMV
        4.4.5 预测不满意百分数PPD
    4.5 模拟结果分析
        4.5.1 舒适性对终状态选择的影响
        4.5.2 风机盘管设备性能对终状态选择的影响
        4.5.3 新风机组性能对终状态选择的影响
        4.5.4 地理位置对终状态选择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9)蒸发冷却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空调系统应用分析
    1.1 传统空调方式存在的问题
    1.2 风机盘管新风终状态点的处理分析
    1.3 干空气能蒸发制冷技术
2 空调系统方案设计
    2.1 空调系统方案
    2.2 新风系统的特点
    2.3 空调系统的优势

(10)干盘管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干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参数的确定
    2.1 引言
    2.2 室内外设计参数的依据
        2.2.1 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2.2.2 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2.3 室内外设计参数的确定
        2.3.1 室外设计参数
        2.3.2 室内设计参数
    2.4 干盘管系统新风量的确定
    2.5 保证风机盘管干工况的进水温度
        2.5.1 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2.5.2 干盘管进水温度
    2.6 干盘管系统的设计步骤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干盘管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负荷分析
    3.1 引言
    3.2 干盘管空调系统负荷计算
        3.2.1 干盘管空调系统负荷分析
        3.2.2 干盘管空调系统设备负荷
    3.3 设备选型分析
    3.4 实例分析
        3.4.1 空调负荷模拟软件介绍
        3.4.2 DEST 软件的特点
        3.4.3 办公建筑模型的建立
        3.4.4 负荷模拟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干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4.1 引言
    4.2 凝露现象的分析
    4.3 干盘管系统的适用范围分析
    4.4 干盘管系统防结露的控制分析
        4.4.1 新风机组的控制
        4.4.2 风机盘管的“防结露”控制
    4.5 干盘管系统的水系统形式
        4.5.1 独立式
        4.5.2 共用冷源形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系统仿真的干盘管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5.1 引言
    5.2 基于水系统形式的干盘管系统性能分析
        5.2.1 干盘管系统选型
        5.2.2 干盘管系统关键部件模型
        5.2.3 构建干盘管系统模型
        5.2.4 仿真结果分析
    5.3 干盘管系统与常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比较分析
        5.3.1 常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设备选型
        5.3.2 干盘管与常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能耗比较分析
        5.3.3 干盘管系统与常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初投资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风机盘管新风终状态点的处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温差末端与新风复合空调系统室内舒适性研究[D]. 范月华.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2]BIM环境下空调系统结构体开发及智能化设计方法[D]. 于澜.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办公室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送风方式与优化研究[D]. 冯岑.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别墅建筑采用不同空调系统的适用性研究[D]. 崔雪梅.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5]双温冷源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D]. 周广. 广州大学, 2019(01)
  • [6]独立光伏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极端热湿岛礁的应用[J]. 刘俊杰,孙婷婷,刘艳峰. 暖通空调, 2017(12)
  • [7]新风换气机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中替代新风机组的节能性分析[J]. 柳楠.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26)
  • [8]舒适性空调系统若干设计问题辨析[D]. 宋阳光.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8)
  • [9]蒸发冷却系统的应用[J]. 张志强,杨绪刚. 石油石化节能, 2012(06)
  • [10]干盘管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研究[D]. 韩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风机盘管新风终态点的处理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