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冬季火灾

江南冬季火灾

一、塞上江南冬季燃热火(论文文献综述)

聂宜楷[1](2021)在《阿拉善左旗乌兰牧骑歌曲作品的内容与风格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晨阳[2](2020)在《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根据地的英模是顺应抗日战争的历史大势、得益于中共的塑造培养而大规模涌现的时代典型,他们具有着无私忘我、不辞艰险的精神品质,坚持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价值导向,是令人敬佩的最可爱的人。抗日英模的出现,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可以展现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积淀典型人物宣教的重要经验、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另一方面更加有利于英模文化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丰富研究,丰富抗日胜利的影响动因,提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研究的新视角,以及拓宽中华人民共合国史的研究新思路。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抗日英模诞生的直接动因,面对这场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中国人民在领土不断沦丧、悲观情绪蔓延的情形下通过不断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功的开辟了敌后战场,英模人物的出现可以起到稳定人心、增加斗志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抗日战争的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成为抗日英模诞生的根本动因。为了更好的宣传教育抗日英模,中共在学习借鉴苏联革命英雄主义、功勋奖章制度及自身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宣教模式,并进一步体现出伴随抗日战争而不断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丰富阶段为主要特征的阶段特征。在对于抗日英模进行宣教的过程中,中共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塑造出完备的英模宣教的制度体系。首先,中共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塑造出符合时代条件的战斗英模、劳动英模、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人物谱系,并具有特殊的类别和等级划分,进而体现出贫苦的家庭出身、鲜明的党员角色、多重的身份特征、平民英模比例的鲜明特征。其次,为了服务于抗日战争的主要目标,中共划分出针对根据地、国统区、敌占区三个地区的不同宣教对象,构成了以缅怀与悼念、表彰英勇斗志、宣传劳动事迹和工作成绩的宣教内容。此外,在具体形式上,中共结合中国古代经验、苏联经验、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创造出以表彰优抚、新闻报刊、文学艺术、题词标语、会议运动为主要特征的宣教形式,并进而构造出以党政宣传教育机构、文艺机构、报刊机构、党校及培训机构为主的组织基础,以评选制度和奖励制度为基础为主的制度基础。抗日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华儿女的全民战争,抗日英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对于抗日英模的大规模宣传教育,其重要性体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改革与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此外,其现实作用体现在英模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党的领导的鲜明导向、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因此,对于抗日根据英模宣教的研究既有着历史意义也有着现实意义,既存在学理价值也存在政治价值,既是一项广大青年的思想洗礼又是一项爱国主义的政治教化,回顾和重温那艰苦的抗日岁月,缅怀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胜利的英雄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代人始终努力的方向。

刘卓[3](2020)在《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爬山调是广泛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一种短调民歌,是晋陕文化与草原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读历史、考察塞北人民语言习惯、生活习俗、审美品味、思想传统的一道桥梁;于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依照地域特点可分为“前山调”、“后山调、”“河套调”“后套调”、“伊盟调”、等,是叫法不一的同宗民歌,本文以内蒙古武川县境内爬山调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聚焦“后山调”的地域性色彩,探讨其源流发展、传承现状、审美价值等问题。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爬山调的历史起源并梳理了其艺术流派;界定了内蒙古爬山调的“后山调”的概念及地域范围,回顾了其发展的历程,分别从地理、历史、民俗三个侧面分析其生存环境。通过分析说明了地域特点、人文历史和民俗习惯对“后山调”的演唱风格、表达内容、艺术特征等,都会产生影响。第二章以笔者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考察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爬山调的传承人武三军的从艺经历、传承谱系、传承现状及保护措施,选取新时代原创爬山调剧《青山儿女》作为个案,探讨了武川县乌兰牧骑在“后山调”传承中的作用和影响。认识到传承是使“后山调”延续生命力的必经之路,而发自每一个传承者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才是使其绵延不绝、焕发新生的根本所在。第三章从中国传统美学角度论述“后山调”的审美价值及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美学注重“意境”、“气韵”、“虚实结合”等审美特征。武川县劳动人民以生活真实为内容,运用我口唱我情的即兴编唱方式,结合多种表现手法,创造出了意境深远、韵味悠长的“后山调”歌词,抒发着或喜悦、或沉重、或悲伤、或哀怨的情感,处处体现着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智慧与美感,反映着他们的审美情趣,是时代与民生的晴雨表。“后山调”所蕴含着的多元文化内涵以及审美特征,是我们探寻阴山北麓一带人们文化心理和审美取向的重要途径,而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既不失原生特色,又具有高品位的、符合当代人审美趣味的优秀作品,才是其得以继续传承并且长足发展的必经之路。第四章从“后山调”与同源民歌的亲缘关系入手,将其与“前山调”、“河套调”、“漫瀚调”和“二人台”这四种民歌分别从历史背景、地域差异、曲调风格、唱词内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地域环境影响曲调风格,文化背景塑造唱词内容的结论,细化了几种同源民歌之间的异同,更加突出了“后山调”所具有的独特的地域性风格。只有将“后山调”与同源民歌之间加以区分,才能使创新作品不失其原味,更贴近当地人民的生活,更契合他们的审美趣味,从而实现其更好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张心怡[4](2017)在《祁韵士西域流放诗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将罪犯发遣到边远地区安置的惩罚称为流刑。在清代,它是一种次于死刑,重于徒刑的严重刑罚。清初流放地一般在东北及内蒙古,乾隆朝一统西域后,新疆成为主要的流放地。大量的遣犯发往新疆,其中亦不乏文学功底深厚的遣员,他们在流放及到任期间留下了大量吟咏西域风情、地貌山川的诗文,有些还参与了当地方志的编修。西域的诗文着作前后辉映,形成了创作高潮。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时任宝泉局监督,受宝泉局库亏铜案牵连,被发往伊犁当差。在赴戍途中,祁韵士创作散文《万里行程记》与诗集《蒙池行稿》,记叙流放路途、沿途景物。抵戍后受伊犁将军松筠器重,命其参与《伊犁总统事略》的编纂工作,修志期间完成了《西陲要略》《西域释地》《西陲竹枝词》等私家着作。祁韵士幼喜治史,曾担任国史编修,有机会接触到御制文集、诗集,对西域史地信息知之最详。因此,其诗文中多记录历史沿革,考证方位地名,体现出明显的学人特点。在伊犁三年,祁韵士积极纂史修志。在编纂过程中,他亲履其地,实地考察,提出史地着作必须遵循"信今证古"的治学原则。这对扭转乾嘉时期重古证今、拘泥考证的狭隘思维,促进晚清西北史地学经世致用研究学风的兴起具有重要贡献。祁韵士的西域诗文独具风格,虽已进入研究领域,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界对祁韵士的关注往往集中在史地成就而忽视其文学创作。因此,本文拟将祁韵士的西域流放诗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清代流放遣员境遇,研究其在流放途中及到达戍地的诗文,探讨其中的学人特点、流人创作心态以及对西北史地学的贡献,以期对其流放诗文创作全面研究。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大致梳理目前学术界对祁韵士以及西域流放诗文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祁韵士生平,探究其对史地研究的兴趣由来。第三部分介绍社会背景。梳理清朝统一西域的过程、清代流放制度的演变,简述清代新疆遣员及其流放生活,为下文祁韵士流放诗文的介绍提供基础。第四部分介绍祁韵士的流放散文——《万里行程记》的主要内容和艺术价值。第五部分分析祁韵士的流放诗歌创作,探究其遣员身份下的创作心态。第六部分对其史地创作进行研究,探讨祁韵士对晚清西北史地学的重大贡献。

王亚楠[5](2014)在《2012年《中国旅游报》旅游广告标题的语言研究》文中提出广告标题是标题研究的重要对象,然而长久以来学界对标题语言的研究多集中于新闻语体,对广告语体的探讨则较少。本文以2012年《中国旅游报》的旅游广告标题为研究对象,在建立标题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统计、定性分析与对比研究的方法,对旅游广告标题的整体语言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描写。此外,本文还结合广告标题的四大功能,对其特征的成因与功效展开了阐述,以期更好地了解旅游广告标题的整体语言面貌,为标题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对标题语言的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论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选题的依据、目的、意义,分析了标题研究的现状,介绍了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和重点,包括第二、三、四、五章,对旅游广告标题的语言本体特征进行了考察。第二章描写的是其语音特征:语音长度上,7—12音节的标题最为常见,因其兼顾了信息量与简洁性的要求;语音节奏上,节拍群和音步组合的多样性使节奏更加灵活,而音步及其组合的重复性使得节奏更加整齐。第三章描写的是其用词特征:高频动词与形容词体现了消费者的普遍需求,低频词和词类活用的大量存在使得标题更加新颖、简洁、美观。第四章概括的是其语法特征:一级目的地标题和二级标题的指称性鲜明,因其体词性标题多于谓词性标题;复指结构因能多方位地表现和强调主题而使用广泛;省略句作为常用句式能使标题更加简洁明快。第五章概述了其修辞特征:对偶、排比、比喻、比拟和借代是使用最多的辞格;一级标题更注重吸引受众,因而其辞格使用比例远高于二级标题。第三部分即第六章,该章对旅游广告标题的文化影响功能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其发挥影响的三个主要途径:传播文化知识、倡导生活方式和培养审美情趣。第四部分即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

王剑冰[6](2013)在《大宋东京的光与影》文中研究指明一水的光影泛上来,映在一张张脸上,脸上便都有了光泽,那是春天的光泽,清明的光泽。一场雷声过后,桑树柳树开始拱芽,到处弥漫着好闻的气息,深吸一口,满肺里都是那种清爽。河上热闹起来,河将一个都市串联,将人心中的向往串联,那么,上河去呀。河的两岸河的上游和下游,都是从冬天赶来的人。你从那些人的脸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舒展、喜

李晓佳,张恒钊,张有林[7](2011)在《旅游营销国际化 2011中国国际旅交会》文中研究指明2011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于10月30日闭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交易会共接待人数超过10万人次,累计发放宣传品254.23万份,签订合同超过万份,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成绩单"。本届交易会,云南在展览模式上也进行了许多改革和创新,为提升中国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的参展实效和国际化水准,国家旅游局与美国国际旅游营销公司再度合作,首次在云南举办"游中国"买卖双方预约洽谈会。同时增添了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研讨会、中国国际旅游品牌营销研讨会等新内容、新项目。云南省、上海市、江苏省及国旅总社、中青旅、康辉、首旅等旅游企业均对现场销售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孙俊桥[8](2010)在《走向新文脉主义》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中的矛盾日益突显,主要表现为割断历史文脉的“建设性破坏”、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的“千城一面”现象、顾此失彼的城市新旧协调问题、不顾文脉和建成环境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所引发的短期效应等,其实质都是对城市文脉和城市文化的忽视所致。这些日趋严重的问题导致了城市的整体危机(环境、特色、文化危机…),从而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并在理论研究上表现为新形势下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新的科学方法的探索,力图在从建筑文脉扩展到城市文脉,意在新世纪时代用新文脉主义针对城市整体特色危机的解脱提供一种途径和方法。新文脉主义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城市文脉是城市形态和城市特色的高度概括,它见证城市历史、代表城市现在、指引城市未来。也是城市精神的高度凝练。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城市文脉中所蕴含的鲜活的城市文化正逐渐成为彰显城市地域特色和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新文脉主义理论的核心主体是建筑文脉及城市文脉,因此,对文脉进行研究有利于在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上对城市建设思想进行宏观的把握。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核心价值体现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首先应强调本土的、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其对文脉现代化的弘扬,新文脉主义是城市文化本质特征和城市特色的最高表现。它既是对城市文化过去的反思和总结,又是现在城市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探索和创造,并且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的方向和希望。从建筑文脉走向城市文脉的新文脉主义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论文主要做了如下创新工作:一、论文从分析各种文脉现象入手,对新文脉主义的构成作了高度的梳理和概括,重新对文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诠释,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文脉切片”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此模型分析了新文脉主义的主要特征;同时,针对城市的重要功能以及核心价值取向,对新文脉主义理论的构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二、论文从文化学、社会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对文脉的关系体,如历史脉络、地理文化观、人文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与归纳,对影响文脉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研究,探索性地提出“文脉切片”理论模型,结合文化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文脉演化机制,来模拟分析文脉的典型运动过程,从而在深层次上总结出文脉的运行规律,在构建新文脉主义的理论框架方面做了一些启发性的工作。三、城市特色本质在于建筑和城市文脉中所蕴含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论文鲜明地提出以城市文脉的传承、弘扬与可持续发展来彰显城市特色。文脉的传承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休戚相关,以文脉思想来统领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创新性的思路,也是新文脉主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论文仔细梳理了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宪章、宣言、公约等,总结了国际国内文脉保护经验,提炼了蕴含于其中的文脉精髓,对于提升文脉的法制地位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四、新文脉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理论构建和其生命力的要求,也是维护城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手段,其理论价值更体现在实际运用上。论文针对这一目的,创新性地提出了实现新文脉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四条基本原则——“提炼内涵精粹、发掘文化内涵、开发活力基因、激励有机更新”和三条主要途径——“强化文脉的地域文化特色、促进新旧文脉合体、新建筑创作的文脉化合”,以此指导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中矛盾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旧城改造问题、城市新旧协调问题、城市新区规划和新建筑创作问题。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到这样一条主线: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新文脉主义秉承《北京宪章》精神,倡导文化多元、维护文化多样性,坚持走现代建筑地域化和地域建筑现代化之路,以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地域城市特色;以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弘扬为手段,倡导形式追随文脉的设计思路,在城市建设中生态与文态并重,从而达到人居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全球化进程、以及高技术与高情感平衡的现实要求下,提升新文脉主义理论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中的战略价值和地位,不仅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种种问题和矛盾的理论钥匙,更是和谐城市构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周晓岩[9](2010)在《呼和浩特大召寺查玛舞仪式现状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宗教寺庙舞蹈——查玛,是蒙、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产物。它不仅蕴含着深邃的宗教哲学思想,还传递着丰富的蒙古族文化元素。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的查玛舞在内蒙古草原上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变迁,笔者以二十一世纪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的查玛舞为观察视角,对查玛舞的现状进行考察、梳理,试图真实地呈示出大召寺查玛舞的发展现状,力图对相关宗教文化方面的研究,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本文将呼和浩特市大召寺正月十五的查玛舞仪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集中研究。笔者在对二十一世纪查玛舞现状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查玛舞仪式为基本的考察对象,重点描述查玛舞仪式的过程。本文以“描述——解释”的研究方法,客观、翔实地描述查玛舞仪式的全过程,研究查玛舞的现状,探讨查玛舞传承与发展的相关学术问题。全文由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由、意义、思路、研究现状、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呼和浩特的地理历史状况、呼和浩特大召寺的概况以及大召寺的重要佛事活动等。第二章通过描述查玛舞仪式的结构、伴奏乐队、伴奏乐谱等内容,诠释查玛舞仪式中音乐的特点。第三章主要对查玛舞的过程进行描述,讨论了查玛舞的服饰、舞蹈动作等方面特点。第四章主要是阐述查玛舞的社会功能及其呈现出的美学特征。第五章主要是通过笔者将大召寺的查玛舞与雍和宫的金刚驱魔舞及妙音寺的查玛舞进行比较,通过对比阐述大召寺查玛舞的特点。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大召寺查玛舞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后续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阐述。

胡蓉[10](2010)在《地域性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联性研究 ——以安塞腰鼓和黄河水车为例》文中指出地域性景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决定了我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截然不同的内容和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其得以繁衍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存在的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构成了一个专属于此地域的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内的各个变量相互作用、平衡运作维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稳健的发展。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化形态的地域性景观,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前提。地域性景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前提条件,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形成了新的地域性景观。在两者的关系中,地域性景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是先导性的,没有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同时也不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正是由于我国拥有辽阔的疆土和由此而形成的南北迥异的地域性景观,才会产生如此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新的地域性景观是对已有地域景观的有益补充,充分显示了人作为文化创作主体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和创造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最易受科技影响的脆弱的自然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如何使人类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平衡并且处于一种整体和谐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就需要我们既依存于自然环境,又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方法息息相关。文章中以陕西安塞腰鼓和兰州黄河水车为例,通过分析这两种分别属于精神生活领域和物质生活领域的非物质文化形式的起源与历史、现状与发展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说明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与景观要素不仅给与传统文化艺术奠定物质基础,还深刻的影响到人们的性格、精神风貌、习俗习惯和生产方式,并且直接的赋予这些传统文化一种特定的地域色彩和个性。充分的说明了地域性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密切联系,由此验证在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全面地历史性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一命题。

二、塞上江南冬季燃热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塞上江南冬季燃热火(论文提纲范文)

(2)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选题论证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价值
    三、学术史综述
        (一)对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的研究现状
        (二)对于抗日根据地英模的研究现状
    四、相关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概念界定
    五、学术要点
        (一)选题切入点
        (二)学术探讨难点
        (三)学术创新点
第一章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抗日英模的诞生
    一、中共对英模宣传教育的渊源探析
        (一)中国古代的旌表制度
        (二)苏联英模宣传教育的借鉴作用
        (三)土地革命时期对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
    二、抗日战争对根据地英模人物的呼唤
    三、社会变革与抗日英模的涌现
    四、抗日根据地英模宣教的阶段划分
        (一)初始阶段(1931—1937)
        (二)发展阶段(1937—1942)
        (三)丰富阶段(1942—1945)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人物特征
    一、类别概览
        (一)战斗英模
        (二)劳动英模
        (三)国际友人
        (四)爱国华侨
    二、称号概览
        (一)类别划分
        (二)等级划分
    三、特征概览
        (一)贫苦的家庭出身
        (二)鲜明的党员角色
        (三)多重的身份特征
        (四)平民英模比例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及对象
    一、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
        (一)缅怀与悼念
        (二)表彰英模的英勇斗志
        (三)宣传英模的劳动生产事迹
        (四)宣传英模的工作成绩
    二、英模宣传教育的对象
        (一)面向根据地的党政军民
        (二)面向国统区的党政军民及海外华侨、爱好和平者
        (三)面向敌占区的敌伪军和广大群众
第四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形式
    一、抗日根据地对英模的表彰优抚
        (一)对英模的表彰奖励
        (二)对于英模的优待抚恤
    二、抗日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抗日根据地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二)国统区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三、抗日根据地文学艺术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小说诗歌及报告文学
        (二)戏剧美术
        (三)影视作品
    四、抗日根据地题词标语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纪念题词
        (二)标语口号
    五、抗日根据地会议运动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会议宣传
        (二)运动宣传
第五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机制
    一、机构沿革
        (一)党政宣传教育机构
        (二)文艺机构
        (三)报刊机构
        (四)党校及培训机构
    二、制度类别
        (一)英模评选制度
        (二)英模奖励制度
第六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陕甘宁劳动英模吴满有
    二、晋察冀爆炸英雄李勇
    三、模范党员张初元
    四、归国华侨民族英雄李林
    五、国际友人白求恩
    六、英雄主义的刘老庄连
第七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与现实
    一、历史作用
        (一)促进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
        (二)积淀解放战争的雄伟力量
        (三)积累新中国英模宣教的丰富经验
    二、经验启示
        (一)充分发挥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
        (二)推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现实融入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四)发挥人民群众蕴含伟大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3)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0.2 选题研究现状和目的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0.4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历史渊源及发展历程
    1.1 爬山调艺术的概述
        1.1.1 爬山调艺术的起源
        1.1.2 爬山调的艺术流派梳理
        1.1.3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概念界定与地域范围
    1.2 “后山调”的发展历程
        1.2.1 清中晚期“放垦”与“走西口”的伴生艺术
        1.2.2 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兴盛发展
        1.2.3 新世纪的式微趋势
    1.3 “后山调”的生存环境
        1.3.1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
        1.3.2 蒙汉交融的人文环境
        1.3.3 民间艺术的沃土滋养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的传承概况
    2.1 发展现状及传承保护工作的田野调查
        2.1.1 传承人武三军从艺经历
        2.1.2 新时期以来“后山调”的发展情况
        2.1.3 武川县乌兰牧骑(以“后山调”为曲目的)演出实录
    2.2 社会传承
        2.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传承人
        2.2.2 改革开放后的传承人
        2.2.3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传承人
    2.3 传承现状
        2.3.1 传承断代,青黄不接
        2.3.2 唱词丰富,曲调单一
        2.3.3 文化冲击,受众面小
    2.4 保护措施
        2.4.1 广泛征集,重点传习
        2.4.2 举办比赛,培养新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3.1 “后山调”的艺术表现特征
        3.1.1 植根于生活的情感流露
        3.1.2 我口唱我情的即兴与自由
        3.1.3 源情感、传风俗、化民心
    3.2 “后山调”的歌词分析
        3.2.1 歌词内容分类
        3.2.2 歌词结构解析
        3.2.3 歌词表现手法
    3.3 文化内涵剖析
        3.3.1 流淌在词曲间的社会底层的审美情趣
        3.3.2 传唱于田野间的对生活的爱
        3.3.3 唱响天地间的时代与民生的“晴雨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与其他同源民歌的亲缘关系
    4.1 “后山调”、“前山调”与“河套调”的关系
        4.1.1 历史背景与地域特点
        4.1.2 曲调风格中的情感表达
        4.1.3 唱词内容的文化内涵
    4.2 “后山调”与“漫瀚调”的关系
        4.2.1 移民文化背景下的同源民歌
        4.2.2 根植于不同地区的不同曲风
    4.3 “后山调”与“二人台”的关系
        4.3.1 异质同构与共生互动
        4.3.2 戏与曲,多元与单一
    4.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1 内蒙古爬山调的“后山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信息汇总表
附录2 当代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创新作品一览表
附录3 田野调查访谈内容

(4)祁韵士西域流放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节 祁韵士及西域流放诗文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祁韵士生平
    一、祁门望族 幼喜治史
    二、篡史修志 博通史籍
    三、仕途多舛 谪戍伊犁
第二章 清代流放制度与新疆遣员概述
    第一节 清代的流放制度与遣员安置
    第二节 新疆的回归与清政府的管理
    第三节 新疆遣员及其流放生活
第三章 祁韵士的《万里行程记》
    第一节 《万里行程记》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万里行程记》的艺术价值
第四章 祁韵士西域流放诗歌创作
    第一节 《蒙池行稿》
    第二节 《西陲竹枝词》
    第三节 祁韵士流放诗歌中的心态
第五章 祁韵士西域流放史地着作
    第一节 晚清西北史地学的兴起与祁韵士的史地创作
    第二节 《西陲要略》及其主要内容
    第三节 《西域释地》及其主要内容
    第四节 祁韵士对西北史地学研究的继承和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5)2012年《中国旅游报》旅游广告标题的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二章 旅游广告标题的语音特征
    2.1 音节长度特征
    2.2 语音节奏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游广告标题的用词特征
    3.1 旅游广告标题中的高频词语
    3.2 旅游广告标题中的词类活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广告标题的语法特征
    4.1 标题的语法性质特征
    4.2 复指结构的广泛使用
    4.3 省略句的主要形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旅游广告标题的修辞特征
    5.1 均衡类辞格
    5.2 联系类辞格
    5.3 侧重类辞格
    5.4 变化类辞格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旅游广告标题的文化影响功能
    6.1 传播文化知识
    6.2 倡导生活方式
    6.3 培养审美情趣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走向新文脉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图片索引
1 绪论
    1.1 城市文脉的提出
        1.1.1 文脉的缘起与借用
        1.1.2 文脉的传入与影响
    1.2 文脉研究概述
        1.2.1 国外的研究与实践
        1.2.2 国内的研究与认识
    1.3 文脉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方法
        1.3.1 文脉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文脉研究的内容和目标、方法
2 文脉意识的觉醒
    2.1 文脉意识的扩展
        2.1.1 文脉:语言学与建筑学的释义
        2.1.2 从建筑文脉到城市文脉
    2.2 城市文脉危机
        2.2.1 “千城一面”现象导致城市形象严重趋同
        2.2.2 大行其道的“非理性设计”导致城市文化的衰落
        2.2.3 “建设性破坏”造成城市记忆缺失
        2.2.4 “功能至上”造成城市人本精神的丧失
    2.3 走向新文脉主义
        2.3.1 文脉——城市文明之根系
        2.3.2 文脉观念的更新
        2.3.3 坚持新文脉主义方向
3 新文脉主义理念要义
    3.1 文脉的内涵外延
        3.1.1 文脉的内涵意义
        3.1.2 文脉的外延认识
    3.2 文脉的表现形态
        3.2.1 文脉的显型表达
        3.2.2 文脉的隐型表达
    3.3 文脉的主要特征
        3.3.1 原真性与变异性
        3.3.2 时代性与多元性
        3.3.3 整体性与有机性
        3.3.4 动态性和连续性
        3.3.5 表征性与内涵性
    3.4 文脉的功能作用
        3.4.1 识别功能
        3.4.2 定位功能
        3.4.3 发展功能
    3.5 文脉的价值取向
        3.5.1 展示历史价值
        3.5.2 彰显精神价值
        3.5.3 提升品质价值
        3.5.4 强化创新价值
4 文脉关系与演化
    4.1 文脉与史脉
        4.1.1 文脉与建筑思潮和建筑流派
        4.1.2 历史文化的积淀
        4.1.3 史脉的价值评价
    4.2 文脉与地脉
        4.2.1 地理环境的文化观念
        4.2.2 地域文化的现代意义
    4.3 文脉与人脉
        4.3.1 人本主义与人文资源
        4.3.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4.4 文脉与社会生活
        4.4.1 社会变化与文脉的活跃性
        4.4.2 生活习俗与文脉的丰富性
        4.4.3 文脉的民族性
    4.5 文脉的演化机制
        4.5.1 演化机制的模拟
        4.5.2 文脉的延续
        4.5.3 文脉的断裂
        4.5.4 文脉的错位
        4.5.5 文脉的取代
        4.5.6 文脉的融合
5 城市特色的文脉战略
    5.1 城市文脉与城市特色
        5.1.1 城市文化规划的战略定位
        5.1.2 城市特色本质在于城市文脉
    5.2 城市文脉的战略价值
        5.2.1 城市故事是文脉价值的生动再现
        5.2.2 城市个性是文脉可识别性的具体表达
        5.2.3 城市文脉促进城市文态的健康发展
    5.3 城市文脉战略价值的实现
        5.3.1 文脉追求的城市文化意境
        5.3.2 城市个性特色的文脉追求
        5.3.3 城市新旧关系的艺术处理
        5.3.4 城市文脉构建中的公共文化的强化
6 文化遗产保护的文脉统领
    6.1 文脉的法制地位
        6.1.1 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意义
        6.1.2 文脉社会价值的法律提升
        6.1.3 保护宪章的文脉精髓
        6.1.4 文脉观升值的展现
    6.2 国际文脉保护经验
        6.2.1 欧美国家城市文脉保护与发展
        6.2.2 日本城市文脉的保护和发展
        6.2.3 发展中国家文脉的保护与发展
    6.3 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6.3.1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6.3.2 以文脉思想深化保护制度建设
        6.3.3 走出文化遗产保护的误区
    6.4 建立旧城保护与改造的新文脉机制
        6.4.1 旧城改造的反思─文脉的失落
        6.4.2 以文脉理论指导旧城保护与有机更新
7 文脉回归与可持续发展
    7.1 城市文化反思与文脉回归
        7.1.1 文化反思与软实力论
        7.1.2 文脉理论的回归
    7.2 可持续发展观的人文精神
        7.2.1 可持续发展观与人居议程中的人本主义
        7.2.2 文化遗产与文脉传承是人居环境的内涵要素
        7.2.3 中国城市文脉“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时代精神
    7.3 城市文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7.3.1 提炼内涵精粹
        7.3.2 发掘文化内涵
        7.3.3 开发活力基因
        7.3.4 激励有机更新
    7.4 城市文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策略
        7.4.1 强化文脉的地域文化特色
        7.4.2 提升城市文脉对城市规划的战略价值
        7.4.3 新建筑创作的文脉化合
8 新文脉主义前景展望
    8.1 城市文化主导城市发展方向
        8.1.1 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之探索
        8.1.2 广义新文脉主义城市畅想(生态文脉城市)
    8.2 新世纪建筑的文脉走向
        8.2.1 《北京宪章》的理论贡献
        8.2.2 人居环境与城市建筑永恒的文脉追求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9)呼和浩特大召寺查玛舞仪式现状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由及“查玛”一词涵义
        (一) 缘起
        (二) “查玛”一词涵义
    二、研究现状及资料来源
        (一) 查玛的研究现状
        (二) 资料来源
    三、研究方法
        (一) 田野调查
        (二) “描述——解释”方法
第一章 大召寺查玛舞的存承空间
    一、呼和浩特市的地理历史概况
        (一) 呼和浩特市历史概况
        (二) 呼和浩特市自然地理形态
    二、呼和浩特市现存召庙概况
    三、呼和浩特市大召寺概况
        (一) 大召寺的历史概况
        (二) 大召寺的组织结构
        (三) 大召寺的重要宗教活动
第二章 大召寺查玛舞仪式的表演环境及音乐
    一、查玛舞仪式的表演环境
        (一) 查玛舞仪式的时空场所
        (二) 查玛舞仪式的行为方式
    二、查玛舞仪式的音声
        (一) 大召寺查玛舞伴奏乐队的编制
        (二) 大召寺查玛舞音乐的具象分析
        (三) 大召寺查玛音乐的特点
第三章 大召寺查玛舞仪式过程的程式
    一、查玛舞仪式的角色
        (一) 大召寺查玛舞中的角色安排和组合情况
        (二) 大召寺查玛舞中角色的服饰、面具及法器的使用情况
        (三) 大召寺查玛舞角色的服饰、面具及法器的使用特点
    二、查玛舞中典型的舞蹈动作及其特点
        (一) 在乐队伴奏下的查玛舞动作
        (二) 舞蹈动作的特点
第四章 大召寺查玛舞的社会功能及其美学特征
    一、查玛舞的社会功能
        (一) 传布教义
        (二) 颂扬神袛、祈求福佑
        (三) 渲染气氛,创造某种神秘境界
    二、查玛舞的美学特征
        (一) 查玛舞仪式中艺术美学的审美想象
        (二) 查玛仪式的音乐美学特征
        (三) 查玛舞仪式中体现的蒙古族人民的审美意识
第五章 大召寺的查玛舞与其他寺庙的宗教舞蹈之比较
    一、大召寺查玛舞与北京雍和宫的金刚驱魔神舞的比较
        (一) 相同之处
        (二) 不同之处
    二、大召寺查玛舞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妙音寺的查玛舞的比较
        (一) 相同之处
        (二) 不同之处
结语:总结与展望
    一、查玛舞的传承与发展的基础
    二、今后查玛舞发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2009 年正月十五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田野调查报告
附录2:2009 年二月二十四日北京雍和宫“金刚驱魔舞”田野调查报告
附录3: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妙音寺田野调查报告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地域性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联性研究 ——以安塞腰鼓和黄河水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小结
2. 论文中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概念
    2.1 地域
        2.1.1 地域的定义
        2.1.2 地域的内涵
    2.2 景观
    2.3 地域性景观
        2.3.1 地域性景观的定义
        2.3.2 地域性景观的特征
        2.3.3 地域性景观的构成要素
        2.3.4 地域性景观的分类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
        2.4.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4.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2.4.3 小结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3.1 地域性景观的本质及变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要素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形成过程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3.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4. 安塞腰鼓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4.1 安塞腰鼓
        4.1.1 安塞县概况
        4.1.2 安塞腰鼓的历史起源与形成过程
    4.2 安塞腰鼓与西北鼓文化区
    4.3 安塞腰鼓的造型、服饰、道具、乐器
        4.3.1 安塞腰鼓的造型
        4.3.2 安塞腰鼓的道具
        4.3.3 安塞腰鼓的乐器
    4.4 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
    4.5 安塞腰鼓的表演内容
    4.6 安塞腰鼓的表演场所
    4.7 作为文化空间的腰鼓表演场地与村镇空间结构的关系
    4.8 安塞腰鼓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4.8.1 安塞腰鼓的产生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4.8.2 安塞腰鼓的造型、服饰、道具、乐器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4.8.3 安塞腰鼓的乐器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4.8.4 安塞腰鼓的艺术特点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5 兰州黄河水车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5.1 兰州黄河水车
        5.1.1 黄河水车的历史起源
        5.1.2 黄河水车的发展
    5.2 结合黄河流域文化分析黄河水车的特点
    5.3 黄河水车的制作工艺和使用
    5.4 黄河水车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5.4.1 兰州市概况
        5.4.2 兰州水车的产生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5.4.3 兰州水车的形制及数量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5.4.4 兰州水车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情况与地域性景观的关系
    5.5 分析现有黄河水车遗产保护与景观利用案例
        5.5.1 分析现有黄河水车遗产保护
6.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7. 结论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奖励

四、塞上江南冬季燃热火(论文参考文献)

  • [1]阿拉善左旗乌兰牧骑歌曲作品的内容与风格特征研究[D]. 聂宜楷.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D]. 李晨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艺术研究[D]. 刘卓.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祁韵士西域流放诗文研究[D]. 张心怡. 山东大学, 2017(09)
  • [5]2012年《中国旅游报》旅游广告标题的语言研究[D]. 王亚楠. 厦门大学, 2014(08)
  • [6]大宋东京的光与影[J]. 王剑冰. 中国作家, 2013(23)
  • [7]旅游营销国际化 2011中国国际旅交会[J]. 李晓佳,张恒钊,张有林. 云南画报, 2011(06)
  • [8]走向新文脉主义[D]. 孙俊桥. 重庆大学, 2010(03)
  • [9]呼和浩特大召寺查玛舞仪式现状调查与研究[D]. 周晓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04)
  • [10]地域性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联性研究 ——以安塞腰鼓和黄河水车为例[D]. 胡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江南冬季火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