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解读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解读

一、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姜君[1](2019)在《A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现存的问题及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而如何科学的对国有企业业绩做出评价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的评价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构建科学系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也是许多学者及管理者非常关注的课题。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往往仅停留在过往的财务数据层面,而忽视了企业发展的过程及未来的趋势。不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员工忠诚度等,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结合业绩评价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业绩评价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本文以业绩评价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业绩评价理论的研究,概述了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现状。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总结出A公司业绩评价存在的问题,通过AHP建模分析,查找A公司业绩评价的薄弱环节,并从多个角度细致分析了导致A公司业绩评价问题的原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A公司业绩评价优化方案。本文首先确定了A公司业绩评价的优化目标,对A公司业绩评价进行了方案设计。其次确定了优化企业业绩评价遵守的原则与思想,提出采用平衡计分卡建立评价体系,从制度、文化等角度提出有效优化A公司业绩评价的措施。最后,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保障实施措施。突出强调了对策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的研究可供A公司及与A公司类似的公司应用参考,以形成较为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希望能为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推动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牛燕妮[2](2019)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以绿地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新常态建设的逐步推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的国有企业面临日益高效和高质的发展要求,加之我国国有企业自身固有的弊端,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上了新的高度,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是推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需要。2017年10月的中共十九大提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已经成为我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议题。上海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地区,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浪潮中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2013年12月上海市政府发布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指出要以深化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鼓励国有企业改革和创新,为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优化国资结构和布局。2014年7月上海市政府在发布的《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中提出,上海的目标是在三到五年后,基本完成国企混改,国企股权实现多元化,推进混合所有制模式,着重强调推动整体上市,上海国资委的改革目标是要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且有三分之一的竞争类国企进行整体上市,除此之外,上海应注重对实力雄厚、具有全球战略、跨国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支持与培养,要着重培植出五到八家这样的龙头国企。所以,不久的将来,改革给上海的大型国企集团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绿地集团是大型中央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盈利能力强的特点,也是唯一一家尚未在A股上市的上海国资地产企业,加之绿地所属行业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这家企业必然会成为上海市政府大力推进混改上市进程的重点企业。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通过归纳和总结国内外文献关于混改的研究,挖掘和分析基于混改背景的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因素,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混改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为今后拟实行混改的国有企业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通过二维绩效评价从混改的角度探索企业绩效产生变化的原因,以上海市大型国企集团混改试点绿地集团为例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绩效评价分析,旨在用量化的结果,探索通过混改提高国有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方法,希望从混改角度出发的对绿地集团的绩效评价分析和研究能够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有一定指导性作用。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的企业绩效与股权结构、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绿地集团的一系列混改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其混改期间相关的市场数据和财务数据,根据其在行业对比下的表现情况,从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两个维度对混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评价。本文的主要贡献是:拓展了新一轮混改下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混改是在适应我国特殊国情的形势下提出的,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国际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少,并且我国学术界对混改的研究多集中在混改文件的解读和混改路径的分析上,对混改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较少,在少有的研究文献中,很多也是围绕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混改展开的,而针对新一轮混改的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了填补和拓展;进一步丰富了公司治理的研究,从浅层次来看,混改是股权结构优化,但是其根本问题在于对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的改善与提高,合理的公司治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尤为重要,它是决定着企业绩效能否得到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股权结构、所有制混合程度构成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要内容,对公司治理的成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混改对企业绩效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公司治理理论;通过对绿地集团的案例分析和研究,本文可以为混改提供部分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帮助决策者有针对性地制定混改相关配套政策,使今后拟进行混改的企业可以有更多的借鉴和参考,调动国有企业进行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提高我国国企改革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国资保值增值。

张斌华[3](2009)在《浅析效绩评价制度》文中研究表明企业效绩评价制度是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方法。了解与掌握其基本知识对于政府国资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非常必要。正确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有利于建立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有利于加强与改善企业管理。

王冬晶[4](2009)在《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期,随着我国林业新定位和林业新的发展思路的确定,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面对林业企业经营环境发生的这种巨大变化,是否存在有效的体现林业新定位要求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体系,如何合理评价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从而充分调动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是建立现代林业企业制度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森工企业发展的状况。然而,目前我国对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评估还主要停留在经济效益评价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缺乏科学、必要的考核和监督,大多数林业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重采轻育,森林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林业“两危”日益严重。本文以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出发点,对目前我国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平衡计分卡方法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的平衡观、战略观等启示,与现代社会责任观、现代林业理论、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森工企业的特殊性和经营目标相结合,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构建了一套体现林业新定位要求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即“六维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三重业绩维度和三大效率维度,综合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业绩与动因效率,对森工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业绩、短期与长期业绩、结果与过程业绩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评价,实现了基本评价功能与战略管控功能的有机结合。并且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实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的业绩构建了具体的综合评价模型。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在丰富和发展我国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理论的同时,也为森工企业的管理、改革和发展提供思路,尽早实现林业及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黄浩岚[5](2008)在《绩效三棱镜在商品流通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日益完善,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企业绩效评价作为一项有效的企业监管制度和管理系统,不仅是企业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而且已成为新的竞争环境下影响企业在管理竞争中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在不同的时期,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先后创立了不同的绩效测量方法。从最早的成本评价阶段开始,经过了财务评价阶段、平衡评价阶段的探索历程。其间比较有代表性的绩效评价方法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在当时特定的经营环境下,上述绩效评价方法对于加强企业管理、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管等方面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然而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片面性。目前,我国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基本上是采用单一的、由会计核算资料生成的财务性绩效评价体系,这正是我国企业“社会属性”缺失的症结所在。这种评价方法在数据获得上要受传统会计方法的制约;在评价目的上只重视股东利益,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在评价内容上无法涵盖企业绩效的全部内容,在指标设计上偏重于以会计收益为基础的财务指标,没有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它已不能满足我国企业和谐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拓展出一种全方位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而绩效三棱镜正是这样一个全面的、多角度的绩效衡量结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站在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以“企业除要考虑股东利益以外,还要考虑包括债权人、顾客、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基本论点,主要研究了绩效三棱镜的五个方面问题,分析了SHHL连锁超市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技术,提出了构建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包含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定量和定性指标在内的绩效三棱镜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总体思路,设计出适合我国商品流通企业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处在经济转型和完善时期的我国企业迅速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李晓菁[6](2007)在《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频频曝出财务舞弊丑闻,使利益相关者逐渐意识到应关注企业财务实际质量而非账面金额,而且财政部、证监会等政府管理部门也制定许多相关政策,力图提高上市公司财务质量。鉴于民间和政府对企业财务质量的关注,笔者选择了企业财务质量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丰富财务质量分析研究,并对利益相关者有所裨益。本文的研究框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论:首先回顾评述了与本命题相关的研究;然后在阐述财务质量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在界定财务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在会计信息可靠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构建了一个新的财务质量分析体系,即从经营质量、投资质量和筹资质量三方面来分析企业财务质量;最后阐明了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的主体和客体。第二部分对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细分的三方面即经营质量分析、投资质量分析和筹资质量分析展开具体理论研究:经营质量分析包括经营质量内涵、经营质量特征及判别经营质量的方法;投资质量分析包括投资质量内涵、投资质量特征及单项投资性资产质量分析;筹资质量分析包括筹资质量内涵及筹资质量特征。同时还说明这三方面在分析企业财务质量中的各自作用。第三部分在论述通过财务质量分析透视企业管理活动可行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从企业财务质量透视管理活动的研究思路,并从企业经营质量、投资质量和筹资质量三方面初步归纳了财务质量与管理活动的对应关系。第四部分引入一实例运用上述分析体系对其财务质量进行具体分析,演示了该分析框架的实践运用。第五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及不足。

王秀丽[7](2006)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哈默尔与普拉哈拉德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对数十年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了挑战,成为替代迈克尔·波特产业结构分析模式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新的时代主流。但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现行研究主要围绕理论层面上的分析,缺乏实证基础和微观基础,尤其是量化分析——财务视角及可量化的非财务视角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现有的财务分析中又过度依赖传统财务指标,因此缺乏对过程、原因和长远目标的分析。鉴于上述原因,本文的题目选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体系研究”,尝试构建以核心竞争力透视和评价为目标、以核心竞争力特性为评价标准、以核心竞争力内在决定因素和外在表现为评价内容的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也为笔者后续的财务分析确定了基本的思路。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为主,辅之以实证研究,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中采用财务分析与非财务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内部驱动因素分析和外部表现分析相结合、结果分析和过程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在研究方法上力争保证全面性和系统性。本文尝试将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财务分析相结合,从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决定因素、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财务与非财务),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特征三个维度来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具体思路是以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为主要线索,具体分析核心竞争力不同特性的内部决定因素和外在的财务与非财务表现,努力兼顾分解度量与整体把握的有机结合,为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提供新的视角,本文根据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完善了现有的指标体系,按核心竞争力的特性重新构建了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分析结论。

司楠[8](2006)在《小浪底金黄河公司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生存和竞争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首先全面了解自身的运行状况。本文是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理论解释为依托,从分析现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存在的问题出发,设计出一套实用性强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建立了一套既体现模糊综合评价法优点又能克服现行企业绩效评价系统所存在问题的模糊综合绩效评价模型。运用模糊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对小浪底金黄河公司进行绩效评价,使评价结果更为准确、更加贴近实际,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小浪底金黄河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这也是对水利建筑施工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有益探索。

徐静[9](2006)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绩效评价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点,对其效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正确和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我国国有企业正在努力跻身于国际市场的竞争,企业管理水平同样受到严峻的挑战。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制定企业经营战略、评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确定企业管理人员薪酬计划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借鉴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的成功经验及做法、并把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国外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其次找出国有企业现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存在的不足,并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修正,形成一套经过修改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上市国有企业——江钻股份,考察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运用,并对修正前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表明经过修改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最后,对修正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广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陈志军[10](2005)在《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社会公益事业。国有林业企业是国民经济和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国有营林企业和国有林产工业企业。效绩评价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监管手段,对建立国有林业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效绩评价的起源和理论解释为逻辑起点,在吸收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和平衡计分卡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国有林业企业改革发展的态势,试图构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重点从经济管理思想和现代林业理论发展的视角,论述了林业企业效绩评价的发展原理和演进历程,着重介绍平衡计分卡在国外林业效绩评价中的应用,在分析知识经济时代国有林业企业战略环境变革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现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的缺陷,提出构建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战略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然后采取专家评定法,分别设计了国有营林企业和国有林产工业企业的战略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最终认为,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战略管理的需要,建立国有林业企业战略效绩评价体系,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和林情出发,以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为核心,以评价指标选定为重点,以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结合为基点,按照不同类型国有林业企业特点分类设计指标体系。

二、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A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现存的问题及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业绩评价理论
    2.1 业绩与业绩评价
        2.1.1 业绩
        2.1.2 业绩评价
        2.1.3 业绩评价体系
    2.2 业绩评价的六要素
        2.2.1 业绩评价的主体
        2.2.2 业绩评价的客体
        2.2.3 评价目标
        2.2.4 业绩评价指标
        2.2.5 评价标准
        2.2.6 业绩评价的标准报告
    2.3 业绩评价的方法
        2.3.1 目标管理法
        2.3.2 核心绩效考核法
        2.3.3 平衡计分卡
第三章A公司业绩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历史沿革
        3.1.1 单一型指标业绩评价体系 (1978-1992)
        3.1.2 综合型绩效评价体系(1992-2003)
        3.1.3 国资委成立之后的企业业绩评价制度(2003-至今)
    3.2 A公司业绩评价现状
        3.2.1 A公司简介
        3.2.2 A公司财务基本状况
        3.2.3 A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3.2.4 A公司业绩评价现状
    3.3 A公司业绩评价问卷调查与结果
        3.3.1 A公司高管访谈情况
        3.3.2 A公司业绩评价问卷调查与结果
    3.4 A公司业绩评价存在问题
        3.4.1 业绩评价指标不合理
        3.4.2 企业业绩计划缺乏良好的业绩沟通
        3.4.3 公司业绩评价缺乏组织保障
        3.4.4 业绩反馈机制有待完善
    3.5 基于AHP方法的A公司现有业绩评价
        3.5.1 层次分析模型构建
        3.5.2 灰色层次分析评价方法计算步骤
        3.5.3 灰色层次分析综合评价
        3.5.4 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A公司业绩评价体系重构
    4.1 A公司业绩评价目标
    4.2 A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3 A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设计
        4.3.1 A公司SWOT分析
        4.3.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4.3.3 组建考核组织
        4.3.4 知晓考核的指标与方法
第五章A公司业绩评价的保障措施
    5.1 统一思想,奠定管理基础
    5.2 建立沟通机制,优化管理能效
    5.3 重视业绩评价公平公正,强化管理标准
    5.4 完善业绩评价反馈机制,促进管理监督
    5.5 提升管理技术,构建信息化业绩评价平台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访谈问卷
    附表2 A公司业绩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3专家权重打分表

(2)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以绿地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贡献与不足
        1.4.1 主要贡献
        1.4.2 不足之处
2.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
        2.1.2 企业绩效
    2.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文献综述
        2.2.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2.2.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
    2.3 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2.4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2.5 本章小结
3.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3.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3.1.1 委托代理理论
        3.1.2 现代产权理论
        3.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1.4 公司治理理论
    3.2 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背景分析
        3.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3.2.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
    3.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我国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
        3.3.1 股权结构
        3.3.2 治理结构
        3.3.3 治理机制
        3.3.4 治理环境
    3.4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维度分析
        3.4.1 财务绩效
        3.4.2 市场绩效
    3.5 本章小结
4.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绿地集团绩效评价的案例分析
    4.1 绿地集团的基本情况
        4.1.1 混改前背景概况
        4.1.2 绿地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4.2 绿地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
    4.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绿地集团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分析
        4.3.1 股权层面作用路径
        4.3.2 公司治理层面作用路径
    4.4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绿地集团企业绩效的中介传导效应
        4.4.1 公司治理
        4.4.2 经营机制
        4.4.3 融资渠道
    4.5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绿地集团绩效评价的具体分析
        4.5.1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绿地集团的市场绩效评价
        4.5.2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绿地集团的财务绩效评价
        4.5.3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绿地集团绩效评价补充分析
    4.6 本章小结
5.提升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
    5.1 建立多元化且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
    5.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3 将整体上市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选路径
    5.4 引入战略投资者,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的各类资源优势
    5.5 推行并完善员工持股及职业经理人制度
    5.6 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建立明晰的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
    5.7 充分发挥政府在混改中的特殊职能和引导监督作用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浅析效绩评价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效绩评价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1、概念
    2、意义
二、企业效绩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料真实性难以把握
    2、评价体系繁杂, 实际操作难度大
    3、现行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诸多不足
    4、评价结果应用不充分
三、搞好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对策建议
四、结束语

(4)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1.2.1 西方国家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研究动态
        1.2.2 原苏联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
        1.2.3 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研究的相关理论
    2.1 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概述
        2.1.1 绩效评估的内涵
        2.1.2 经营者绩效评估的概念
        2.1.3 经营者绩效评估的基本内容
    2.2 国有森工企业的相关概念
        2.2.1 林业企业
        2.2.2 国有森工企业
        2.2.3 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
    2.3 林业新定位的一般理论
        2.3.1 林业新定位的思想渊源
        2.3.2 林业新定位的含义及本质
    2.4 本章小结
3 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演变
    3.1 国外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效绩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3.1.1 原苏联森工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指标
        3.1.2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森工企业经营者的传统财务效绩考核
        3.1.3 平衡计分卡思想在国外林业企业中的应用
    3.2 我国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发展进程
        3.2.1 20世纪60年代国家对森工企业经营者的考核
        3.2.2 20世纪70年代国家对森工企业经营者的考核
        3.2.3 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森工企业经营者的考核
        3.2.4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国有林业企业经营者效绩评价
    3.3 我国森工企业现行的主要绩效评估方法─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
        3.3.1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
        3.3.2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优点
        3.3.3 我国森工企业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
        3.3.4 我国建立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效绩评价制度的必要性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4.1.1 体现林业行业特点
        4.1.2 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林情
        4.1.3 突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
        4.1.4 突出林业新定位的客观要求
        4.1.5 为国有出资者服务
    4.2 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六维平衡计分卡”思想框架的提出
        4.2.1 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进行责任与绩效的有效关联
        4.2.2 通过六大模块平衡设置实施业绩与效率的综合考量
    4.3 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六维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参照
        4.3.1 GRI报告指标体系
        4.3.2 KLD社会指数体系
        4.3.3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4.4 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六维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的设置
        4.4.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4.2 业绩类三维指标的设置
        4.4.3 效率类三维指标的设置
    4.5 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
        4.5.1 “六维平衡计分卡”评估方法的选择
        4.5.2 评估模型的建立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实证分析
    5.1 指标计量
    5.2 层次分析法赋权及有关综合评价向量的计算
    5.3 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绩效三棱镜在商品流通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回顾及现状分析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6 本章小结
2 企业绩效评价概述
    2.1 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2.2 企业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
    2.3 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绩效三棱镜评价体系
    3.1 绩效三棱镜评价体系概述
    3.2 绩效三棱镜评价体系分析
    3.3 绩效三棱镜评价体系的应用状况
    3.4 绩效三棱镜实施的基本流程
    3.5 本章小结
4 SHHL连锁超市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4.1 公司的背景介绍
    4.2 公司的经营模式介绍
    4.3 影响公司绩效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4.4 公司目前的突出问题
    4.5 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案例应用:绩效三棱镜在SHHL连锁超市的应用
    5.1 应用绩效三棱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5.2 公司绩效三棱镜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5.3 公司绩效三棱镜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4 绩效三棱镜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5.5 基于绩效三棱镜的公司绩效综合评价
    5.6 公司实施绩效三棱镜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启示
    5.7 本章小结
6 结束语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论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本命题相关研究的现状及认识
    第三节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框架
    第五节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的主体与客体
第二章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
    第一节 经营质量分析
    第二节 投资质量分析
    第三节 筹资质量分析
    第四节 经营质量分析、投资质量分析和筹资质量分析在财务质量分析中的作用
第三章 基于财务质量分析的管理透视研究
    第一节 从财务质量分析透视管理活动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财务质量与管理活动的对应关系
第四章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质量案例分析
    第一节 综合浏览
    第二节 公司财务质量分析
    第三节 基于财务质量分析的管理透视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7)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核心竞争理论及财务分析理论的文献综述及评价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理论文献综述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二、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三、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决定要素
        四、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
        五、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第二节 财务分析理论文献综述
        一、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二、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方法的发展
    第三节 对核心竞争理论及财务分析理论的评述
        一、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评价
        二、对传统财务分析理论的评价
        三、平衡记分卡的启示
        四、核心竞争理论与现代财务分析理论的结合与完善
第二章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原则
        一、核心竞争力评价与财务分析相结合
        二、财务分析与非财务分析相结合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四、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驱动因素分析和外部表现分析相结合
        五、以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作为评价标准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财务分析的目标
        二、财务分析的评价标准
        三、财务分析的内容
    第三节 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决定因素分析
        一、技术因素
        二、人力资源因素
        三、生产设备因素
        四、产品因素
        五、品牌因素
        六、内部流程的协调性因素
    第四节 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财务表现28
        一、外部财务表现
        二、核心竞争力的外在非财务表现
    第五节 以核心竞争力特性为评价标准
    第六节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三章 核心竞争力增值性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增值性的内在决定因素
        一、技术的增值性分析
        二、人力资源的增值性分析
        三、生产设备的增值性分析
        四、产品的增值性分析
    第二节 增值性的外在财务表现
        一、资产的增值质量
        二、利润的规模及增值性分析
        三、现金流量的规模及增加速度
    第三节 增值性的外在非财务表现
第四章 核心竞争力的协调性分析
    第一节 协调性的内部决定因素
        一、内部作业流程的协调性
        二、薪酬制度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协调性
    第二节 协调性的外部财务表现
        一、资产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二、长期投资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协调性分析
        三、资本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四、利润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五、现金流量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第三节 协调性的外在非财务表现
第五章 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和持续性分析
    第一节 持续性的内在决定因素
        一、持续创新能力
        二、持续地学习与成长能力
    第二节 动态性和持续性的外部财务表现
        一、持续盈利能力
        二、持续筹资能力
        三、持续偿债能力的分析
        四、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各类现金流量的特征分析
        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特征分析
        六、从利润质量恶化迹象判断核心竞争力的下降或丧失
    第三节 持续性的外部非财务表现
第六章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性及其他特性分析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性的分析与评价
        一、核心性的内部决定因素
        二、核心性的外部财务表现
        三、核心性的外部非财务表现
    第二节 核心竞争力其他特性的分析与评价
        一、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和难以替代性分析
        二、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分析
        三、核心竞争力的领先性分析
第七章 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绩效评价的财务比率
        一、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二、计算公式
        三、指标权数设置
    第二节 对现行基本财务比率的修改和补充
        一、现有财务比率的完善
        二、对现有指标体系的补充
    第三节 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增值性指标
        二、核心性指标
        三、协调性指标
        四、动态性和持续性指标
        五、异质性、延展性和领先性指标
第八章 家电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三、变量描述和模型的建立
    四、实证说明及研究结果
    五、从公司发展动态持续性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详细摘要

(8)小浪底金黄河公司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1.2.1 国外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1.2.2 国内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及研究逻辑框架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企业绩效评价概述
    2.1 概念的界定
        2.1.1 绩效的内涵
        2.1.2 企业绩效评价的内涵
    2.2 企业绩效评价的构成要素
        2.2.1 评价主体
        2.2.2 评价客体
        2.2.3 评价指标
        2.2.4 评价标准
        2.2.5 评价方法
        2.2.6 评价报告
第三章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绩效评价指标设立的原则
    3.2 建立多层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
    3.3 现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3.1 定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分析
        3.3.2 定性指标存在的问题分析
    3.4 小浪底金黄河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4.2 财务指标的设置及解释分析
        3.4.3 非财务指标的设置及解释分析
第四章 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
    4.1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4.2 绩效评价方法的基本步骤
        4.2.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4.2.2 指标值的量化
        4.2.3 指标值的无量纲化
        4.2.4 指标综合的方法
    4.3 模糊综合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4.3.1 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4.3.2 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因
        4.3.3 模糊综合绩效评价方法的建立流程
        4.3.4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数学模型
第五章 小浪底金黄河公司绩效评价
    5.1 小浪底金黄河公司基本情况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评价指标的单因素模糊评判
        5.3.1 建立评判集
        5.3.2 财务指标的单因素模糊评判
        5.3.3 非财务指标的单因素模糊评判
    5.4 模糊综合评价
        5.4.1 财务评价指标的模糊评价
        5.4.2 非财务评价指标的模糊评价
        5.4.3 小浪底金黄河公司经营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
    5.5 存在的问题
    5.6 对公司经营及发展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A: 小浪底金黄河公司2005年资产负债表
附录B: 小浪底金黄河公司2005年度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录C: 小浪底金黄河公司2005年现金流量表
附录D: 企业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9)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的意义
第2章 国内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2.1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2.1.1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察
        2.1.2 对国外企业绩效评价代表性指标及指标体系分析
    2.2 国内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2.3 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2.3.1 中美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2.3.2 国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第3章 我国国有企业绩效指标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1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3.2 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权数分析
    3.3 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第4章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修正
    4.1 现行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修正
        4.1.1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基本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修正
        4.1.2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修正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修正
        4.1.3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评议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修正
    4.2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
        4.2.1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修正
        4.2.2 修正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5章 修正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分析—江钻股份
    5.1 江钻股份的基本情况
        5.1.1 江钻股份简介
        5.1.2 江钻股份2004年度会计报表
    5.2 修正前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3 修正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4 修正前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的比较分析
    5.5 对修正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广运用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问题的研究概述
    1.1 企业效绩评价的概述
        1.1.1 企业效绩评价的涵义
        1.1.2 企业效绩评价的基本内容
    1.2 国有林业企业的相关概念
        1.2.1 林业
        1.2.2 林业产业
        1.2.3 林业企业
        1.2.4 国有林业企业
    1.3 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问题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假设
        1.4.1 基本思路
        1.4.2 基本假设
    1.5 研究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2 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的起源与理论解释
    2.1 企业效绩评价制度的起源与变革
        2.1.1 人类社会早期的效绩评价思想
        2.1.2 现代公司的诞生与两权分离
        2.1.3 现代企业效绩评价制度的发展变革
    2.2 管理相关理论对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的解释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最大”、“最小”法则
        2.2.4 权变管理理论
        2.2.5 系统管理理论
        2.2.6 战略管理理论
    2.3 现代林业理论对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的指导
        2.3.1 现代林业的内涵及其标准和指标体系
        2.3.2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2.3.3 林业分类经营
        2.3.4 现代林业理论的启示
3 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演变
    3.1 国外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3.1.1 原苏联森工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3.1.2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森工企业传统的财务效绩考核
        3.1.3 平衡计分卡思想在国外林业企业中的应用
    3.2 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的发展历程
        3.2.1 20世纪60年代国家对森工企业的考核
        3.2.2 20世纪70年代国家对森工企业的考核
        3.2.3 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森工企业的考核
        3.2.4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
        3.2.5 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方法演变的历史启示
    3.3 我国建立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制度的必要性
        3.3.1 我国国有林业企业的概况
        3.3.2 我国建立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制度的现实意义
4 我国林业企业现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的分析
    4.1 我国国有林业企业现行效绩评价制度的概述
        4.1.1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
        4.1.2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4.1.3 地方林业企业效绩考核办法
    4.2 新时期国有林业企业战略环境变化分析
        4.2.1 知识经济时代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2.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林业的科学定位
        4.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4.2.4 林业经济全球化与林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4.2.5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4.2.6 推进五大转变是新时期我国林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4.2.7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对我国林业发展的影响深远
    4.3 我国林业企业现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的缺陷
        4.3.1 不能适应新时期林业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
        4.3.2 不能反映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性
        4.3.3 不能体现不同地区林业企业的可比性
        4.3.4 不能反映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3.5 不能保证基本假设的充分实现
        4.3.6 不能反映指标间的动态平衡性
5 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战略效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5.1 构建国有林业企业战略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5.1.1 按照林业行业特点设计
        5.1.2 从我国的国情和林情出发
        5.1.3 突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
        5.1.4 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5.1.5 首要目标是为国有出资者服务
        5.1.6 按照国有营林和国有林产工业分类设计
        5.1.7 实现结果层面指标与动因层面指标的平衡
    5.2 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战略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6 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战略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1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6.1.1 导向性原则
        6.1.2 全面性原则
        6.1.3 重要性原则
        6.1.4 相关性原则
        6.1.5 效益性原则
        6.1.6 可行性原则
    6.2 评价指标设计方法
        6.2.1 理论分析与实地考察
        6.2.2 专家访谈与指标筛选
        6.2.3 问卷设计与专家选择
        6.2.4 问卷调查与数据统计
        6.2.5 指标论证与意见征求
    6.3 国有营林企业效绩评价指标解析
        6.3.1 财务层面评价指标
        6.3.2 客户层面评价指标
        6.3.3 技术创新层面评价指标
        6.3.4 业务流程层面评价指标
        6.3.5 员工层面评价指标
    6.4 国有林产工业企业效绩评价指标解析
        6.4.1 财务层面评价指标
        6.4.2 非财务层面评价指标
    6.5 国有林业企业战略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与配套措施
        6.5.1 国有林业企业战略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6.5.2 国有林业企业战略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配套措施
7 结束语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四、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A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现存的问题及改进研究[D]. 姜君.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2]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以绿地集团为例[D]. 牛燕妮.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3]浅析效绩评价制度[J]. 张斌华. 当代经济, 2009(16)
  • [4]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问题研究[D]. 王冬晶.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5]绩效三棱镜在商品流通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黄浩岚. 南京理工大学, 2008(11)
  • [6]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研究[D]. 李晓菁. 厦门大学, 2007(08)
  • [7]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体系研究[D]. 王秀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2)
  • [8]小浪底金黄河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 司楠. 河海大学, 2006(03)
  • [9]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徐静. 河海大学, 2006(06)
  • [10]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问题研究[D]. 陈志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