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抗成功研发姜黄油葡萄糖注射液

鲁抗成功研发姜黄油葡萄糖注射液

一、鲁抗开发成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论文文献综述)

童黄锦[1](2021)在《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药的同一品种因不同基原、不同入药部位,尤其是经加工炮制得到的不同饮片存在着药性与疗效异同,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 Jin Y.H.Chenet C.Ling的根茎,经趁鲜加工、蒸制及醋制得到片姜黄、生莪术及醋莪术饮片,其药性与功能主治各有倚重。片姜黄长于破血行气,生莪术破血祛瘀力强,莪术醋制后增强其化瘀止痛功效。以三种饮片为主要原料的经典方剂及成方制剂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原发性痛经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以经行腹痛为主,血瘀贯穿整个病变过程。气滞血瘀证是原发性痛经辨证论治的主要证候,活血化瘀法为主要治法。温郁金不同饮片均具化瘀止痛功效,广泛应用于原发性痛经等妇科血瘀证的治疗。本研究针对温郁金不同饮片功效相似,但临床应用异同的效应物质变化及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科学问题,以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变化,药效学评价不同饮片对疼痛相关因子等的调控作用,代谢组学整体角度评价不同饮片对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影响,网络预测分析筛选出核心成分、核心靶点及核心通路,体内外实验验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综合评价有效成分、靶蛋白与通路之间的关联性,阐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为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中药饮片现代研究提供示范。1.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1)采用HPLC定量分析温郁金不同饮片6种代表性成分(莪术烯醇、莪术二酮、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姜黄素)的含量,研究发现不同饮片中各成分含量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莪术二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姜黄素在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中含量依次降低,莪术二酮含量下降最显着;莪术烯醇、吉马酮蒸制后有所升高,经醋制后含量降低。(2)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分子式、精确分子量、保留时间、碎片离子等与文献及专业数据库匹配,鉴定得36个入血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莪术二酮在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依次升高;呋喃二烯、莪术烯醇在片姜黄和生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较低,在醋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较高;吉马酮、β-榄香烯在生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比较高,在片姜黄和醋莪术含药血浆中的含量较低。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发生了显着变化,主要为各成分占比发生了改变,推测可能与炮制过程和提取过程中化学成分相互转化以及炮制过程及辅料影响各成分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有关。其中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为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前后的共有成分,可能为温郁金不同饮片潜在的效应物质。2.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药效学研究 采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及盐酸肾上腺素,并结合声光刺激等综合法建立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评价温郁金不同饮片给药后各药效指标,比较三者化瘀止痛效应差异。通过扭体反应、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疼痛相关因子及子宫组织病理形态学等药效指标评价,表明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造模成功。①扭体反应: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明显延长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显着;②血液流变学: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显着改善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全血高黏状态,其中片姜黄高剂量组改善作用最佳;③凝血四项: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调控模型大鼠凝血四项指标,其中片姜黄高剂量组延长APTT、TT、缩短FIB更为显着;④血小板聚集:温郁金三种炮制品抗血小板作用显着,醋莪术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⑤疼痛相关因子: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调控模型大鼠各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升高PGE2、6-keto-PGF1a、NO、β-EP,降低 PGF2α、TXB2、Ca2+、IL-6、TNF-α 更为明显;⑥子宫病理形态学: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改善模型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大鼠均有治疗作用,其中莪术醋制后增强对血小板聚集、疼痛相关因子等药效指标的调控作用。温郁金炮制后吉马酮、β-榄香烯等入血成分含量降低而药效作用反而增强,说明中药加工炮制及辅料影响各成分在体内过程,从而导致药效学差异。对莪术醋制后增强化瘀止痛功效这一中药炮制特有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3.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代谢组学研究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血浆、尿液、粪便样品中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的调控作用,从整体角度解释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临床功效的异同。研究表明各组血浆、尿液、粪便样品中分别鉴定得到12、22、28个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其中片姜黄组对炎症相关的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调控作用较为明显,醋莪术组对血瘀及组织缺血缺氧疼痛相关的甘油磷脂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及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上内源性差异代谢物调控作用更为显着。温郁金不同饮片通过调控色氨酸等内源性差异代谢物,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增加子宫血流量、抑制并去除氧自由基以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缓解痛经,其中片姜黄对色氨酸无明显调控作用,生莪术与醋莪术均显着下调色氨酸;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对L-苯丙氨酸均有调控作用;片姜黄对谷氨酸无明显调控作用,生莪术与醋莪术均显着下调谷氨酸;片姜黄组、醋莪术组显着上调鸟氨酸、组氨酸水平而生莪术组调控作用不明显;温郁金不同饮片对L-胱硫醚、D-泛酸基-L-半胱氨酸均有显着上调作用,片姜黄和醋莪术均可显着上调L-半胱氨酸水平而生莪术调控不明显,其中醋莪术调控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作用更为显着;生莪术对甘油磷脂代谢物无明显调控作用,醋莪术下调作用更为明显。温郁金不同饮片对代谢通路中血小板聚集相关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程度均有显着差异,其中醋莪术调控作用更为显着。以上研究表明,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代谢异常及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模型大鼠治疗作用主要与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相关。片姜黄组对炎症相关的花生四烯酸等代谢通路调控作用较为明显;除了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及组氨酸代谢通路,生莪术组对其他各通路均有调控作用;醋莪术组对血瘀及组织缺血缺氧疼痛相关的甘油磷脂代谢等代谢通路调控作用更为显着。温郁金不同饮片经加工炮制后体内外莪术二酮等效应物质发生了显着变化,中药加工炮制过程及辅料对各成分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对相关代谢通路中内源性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程度均有显着差异,可能是导致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临床功效差异的原因。其中醋莪术对代谢通路中血小板聚集相关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作用更为显着。表明与药效学研究莪术醋制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保持一致。4.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预测分析 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的方法,以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靶点预测、“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通路富集分析,预测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的分子机制。结合含测结果及文献依据,预测出5个核心入血成分(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10 个核心靶点(APP,PIK3CA,MAPK1,ADRA2A,ADRA2C,ADRA2B,MAPK3,CCR5,GCGR,STAT3)及排名前20的重要通路,其中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相关核心靶点富集的主要通路包括钙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均与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5个核心成分和10个核心靶点均可自发结合,提示这些成分在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温郁金不同饮片的效应物质;其中靶点CCR5及MAPK1为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关键靶点,且均为抗血小板聚集相关通路的重要靶点,表明分子对接的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的筛选结果是相一致的。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可能通过莪术二酮等效应物质调控抗血小板聚集相关的钙、MAPK、cAMP、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化瘀止痛功效。与药效学及代谢组学研究结果保持一致。5.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体内外验证研究 采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验证温郁金不同饮片核心成分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及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核心通路的调控作用,验证网络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①除了莪术烯醇因溶解度问题不能准确测定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外,β-榄香烯,莪术二酮,呋喃二烯,吉马酮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5种成分(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在温郁金不同饮片含药血浆中的含量叠加,醋莪术含量最高,片姜黄含量最低,,与药效学研究莪术醋制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保持一致。②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均可有效调控抗血小板聚集途径相关的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化瘀止痛功效,从而达到化瘀止痛治疗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的目的,初步阐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功效的分子机制。温郁金不同饮片之间对相关通路的调控差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上述体内外验证研究结果与网络预测的核心成分、核心靶点、核心通路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化瘀止痛药效学评价及代谢组学研究、网络预测分析、体内外验证研究,阐明温郁金经过不同加工炮制方法改变三种饮片对效应物质、靶点蛋白、内源性代谢物及相关通路等的调控作用,从而导致化瘀止痛效应的差异变化,揭示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为温郁金不同饮片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姜程曦,郭月琴,张淑君,崔友,李晓祥,任仙樱,李校堃,鲍康德[2](2020)在《莪术油注射液协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可行性浅析》文中提出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治疗尚无特效药,国家医疗救治主管部门陆续发布多个针对COVID-19的诊疗方案。莪术油及其制剂在抗病毒、治疗肺纤维化等方面的疗效已被多项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所证实,推测在COVID-19的临床治疗中可试用莪术油注射液,特别是治疗肺间质改变造成的肺纤维化、促进止泻、减少患者发热时间等。此外,与抗病毒、抗生素等临床配伍使用的经验提示,莪术油注射液可用于减少COVID-19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引发性肝损伤,提高治疗效果。为莪术油及其制剂在协同治疗COVID-19中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刘晓静[3](2020)在《基于超临界CO2循环渗透法的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的研究》文中提出莪术油(Zedoary oil,ZO)是从中药莪术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类成分,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但由于莪术油存在水溶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影响了其新药的研究开发。将莪术油制成纳米粉体能改善药物的释放性能和稳定性能。介孔硅是一种优良的纳米药物载体,在药物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将莪术油等挥发油类高效载入介孔硅中,传统的纳米药物制备方法仍存在载药量低等问题。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纳米药物制备方法是具有很多优势的绿色新方法。本文首次建立基于超临界CO2循环渗透法的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制备方法,研究并制备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和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两种纳米给药系统,这对莪术油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研究并比较将莪术油载入介孔硅的传统药液浸渍法、超界溶液浸渍法和超临界CO2循环渗透法,建立了基于超临界CO2循环渗透法的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制备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药液浸渍法及超临界溶液浸渍法载药量低的不足,具有载药量和包封率高等特点。2、采用超临界CO2循环渗透法,研究并制备了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ZO-MSNs)。研究了超临界CO2循环渗透过程中关键参数对纳米粒制备的影响,结果确定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制备的较佳条件为:常压浸渍0.5h,在15MPa、40℃的超临界流体下高压渗透1h,循环3次;该条件下产物的载药量为37.5%±1.2%,包封率为83.2±2.1%,纳米粒中莪术油主要成分的比例不变;SEM、TEM、DLS和BET表征结果表明,ZO-MSNs为粒径在80 nm左右的均匀球形颗粒,且存在介孔结构;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磷酸盐缓冲溶液中,ZOMSNs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ZO-MSNs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将莪术油载入介孔硅后,其稳定性能得到明显提高。3、采用超临界CO2循环渗透法,研究并制备了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ZO@CS-MSNs)。用壳聚糖对介孔硅纳米粒进行修饰后通过超临界CO2循环渗透法将莪术油载入壳聚糖-介孔硅,对其渗透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制备的较优条件为: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及压力为40℃、15MPa,高压渗透时间60min,循环3次;在此条件下纳米产物的载药量达到41.4±1.2%,载药后莪术油主要成分比例保持不变。SEM和TEM的形貌表征结果表明,ZO@CS-MSNs为直径约80nm的球形颗粒,壳聚糖在介孔硅表面形成纳米门控结构;FT-IR和TG/DTG进一步确定了ZO@CS-MSNs的组成和结构。体外释药研究表明,ZO@CS-MSNs中的莪术油具有良好的pH响应释放行为。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将莪术油载入到CS-MSNs可以明显提高其热稳定性能。

周阳[4](2018)在《壳聚糖修饰莪术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组织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莪术油(zedoary turmeric oil,ZTO)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在抗肿瘤、抗病毒、抗血栓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药理作用,但莪术油易挥发、难溶于水、生物利用度低、不易口服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本研究拟结合壳聚糖和固体脂质纳米的优势,制备壳聚糖(chitosan,CS)修饰的负载莪术油(ZTO)的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本文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莪术油中指标成分牻牛儿酮进行定量检测,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考察结果显示HPLC用于测定牻牛儿酮含量,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回收率符合要求,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以莪术油为模型药物,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载体,采用微乳法制备莪术油固体脂质纳米粒(ZTO-SLN),随后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对ZTO-SLN表面进行CS修饰,制备成壳聚糖修饰的莪术油固体脂质纳米粒(CS-ZTO-SLN)。以CS-ZTO-SLN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CS-ZTO-SLN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脂质材料用量、混合乳化剂比例、莪术油用量。以CS-ZTO-SLN的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得到CS-ZTO-SLN的最优处方为:单硬脂酸甘油酯0.15 g,吐温2.0 g,丙三醇1.3 g,莪术油0.4 g,CS浓度0.1%,制备温度70℃,初乳滴加速度1mL/min,初乳搅拌30 min,冷却固化时间1h,制备好的固体脂质纳米粒于4℃箱保存,处方重现性好。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检测手段对CS-ZTO-SLN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包括形态、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体外释药规律和稳定性。根据最佳处方制得的CS-ZTO-SLN,透射电镜观察SLN形态比较圆整无黏连,未经修饰的SLN的平均粒径为134.3nm,多分散系数0.213,Zeta电位-8.93 mV,CS-ZTO-SLN的平均粒径为210.4 nm,多分散系数0.335,Zeta电位+9.12 mV。通过粒径的变化和Zeta电位的反转,说明成功制备出CS-ZTO-SLN。以pH7.4的PBS溶液(20%乙醇)为体外释放介质,采用动态透析法考察纳米粒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显示原料药在4h左右释放约 7 8%,ZTO-SLN 和 CS-ZTO-SLN 释放率分别约为 45%和 28%,ZTO-SLN 和 CS-ZTO-SLN的体外释放曲线经拟合后较符合Weibull方程,表现为突释和缓释两部分。体外释放结果表明与原料药相比,ZTO-SLN和CS-ZTO-SLN均具有缓释效果,与未经CS修饰的ZTO-SLN相比,缓释性能更好,原因可能是CS的包裹对药物的释放有阻碍作用。初步稳定性结果显示制备的CS-ZTO-SLN稳定性较低,建议保存在低温环境中。本文建立了测定小鼠组织中牻牛儿酮含量的HPLC法,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以莪术油注射液(ZTO-Inj)为对照,考察ZTO-SLN和CS-ZTO-SLN在体内的各个时间点的心、肝、脾、肺、肾组织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给药0.5小时后ZTO-SLN和CS-ZTO-SLN在肝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该组其他组织。通过靶向性参数对SLN靶向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S-ZTO-SLN具有较强的肝靶向性。以ZTO-Inj为对照,CS-ZTO-SLN在肝中的相对摄取率Re值为5.38,约为ZTO-SLN相对摄取率的2倍;CS-ZTO-SLN的在肝中峰浓度比(Ce)值为2.55,高于ZTO-SLN的Ce值1.95;ZTO-SLN的靶向效率Te%由ZTO-Inj的24.50%上升到34.93%,但低于CS-ZTO-SLN的46.24%。结果说明SLN能够改变ZTO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并获得较为理想的肝脏靶向性,但经CS修饰后的肝靶向效果高于未经CS修饰的SLN。

李玲[5](2018)在《莪术油中三种主要活性物质抗H1N1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尽管已有可用疫苗,但由于耐药病毒株的出现,仍需要抗病毒药物来有效地控制疾病进展和病毒传播。在本研究中,莪术醇、莪术二酮、吉马酮是从中药莪术分离出来的三种主要活性物质,发现其能够抑制流感病毒复制,进一步探究化合物的结构活性部位和体内的相互作用机制,找到作用的靶点和相关通路,从而为流感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我们通过体外实验检测了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发现在一定药物浓度内,对细胞没有毒性作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半定量PCR、定量PCR、基因报告实验等检测药物抗病毒能力是否具有广谱性,结果发现,在5种病毒中,药物对H1N1病毒作用稳定并呈剂量依赖性。通过定量PCR检测到药物作用于病毒的侵入和复制阶段。在细胞免疫和病毒滴度检测中,发现药物处理后能够抑制病毒NP蛋白表达,病毒粒子减少。通过减少血清、血细胞中病毒滴度和减轻肺组织病变,发现药物对H1N1感染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主要作用在感染的早期阶段。三种药物中,吉马酮的抗病毒效果最佳。继而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和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寻找吉马酮可能作用的基因、蛋白及机制,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对有意义的基因、蛋白进行验证。倍半萜类化合物——莪术醇、莪术二酮、吉马酮——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其中吉马酮的药效最为显着。药物可以影响病毒的侵入和复制阶段,抑制病毒NP蛋白表达、减少病毒粒子。质谱数据分析,吉马酮能够下调病毒诱导产生的TAP1表达来负调控固有免疫应答。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吉马酮抗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为吉马酮在抗流感病毒的临床应用开发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李瑶,吴建华,谢艳华[6](2017)在《莪术油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文献检索和综合分析等方法,本文从莪术油的来源、提取、化学成分、药理学、毒理学和新剂型等几个方面展开综述,阐述了莪术油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但莪术油毒性方面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以利于新药的开发和为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旧。

张辉靠[7](2017)在《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研究》文中提出莪术用药历史悠久,有效部位主要是从其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炎等生理活性。莪术油在临床上曾用的剂型主要是以吐温-80为增溶剂的注射剂,因莪术油不耐高温灭菌条件以及吐温-80注射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使莪术油注射剂稳定性、药效和用药安全性降低,2010版《中国药典》开始取消对莪术油注射剂的收录,同时停止生产。莪术油药理药效明确,急需研发安全稳定有效新剂型用于临床。在成功制备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ZTO-HPCD)的基础上,本实验确立了生物样本中莪术油HPLC测定方法,通过测定动物灌胃给予ZTO-HPCD后,其指标成分吉马酮在大鼠体内经时浓度和小鼠主要脏器中浓度,考察ZTO-HPCD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和小鼠体内分布情况,为ZTO-HPCD 口服药物剂型的研发提供基础实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生物样品中吉马酮的HPLC测定方法的确立色谱条件:色谱柱:Symmetry C18(5μm,4.6×250mm);流动相:乙腈:水=70:30(V/V);柱温:30℃;流速:lml/min;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μl。以乙腈为蛋白质沉淀剂对血浆及各组织中蛋白进行处理,吉马酮在大鼠血浆中0.04~1.67μg/ml浓度范围内,在小鼠心、肝、脾、肺、肾、脑各组织中0.13~5.33μg/g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均符合相关要求,可用于生物样品中吉马酮的测定。2 ZTO-HPCD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以莪术油中有效成分吉马酮为指标成分,采用大鼠血药浓度测定法研究ZTO-HPCD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三个剂量(lg/kg、2g/kg、4g/kg)大鼠灌胃给药后,采用二室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三组剂量血药浓度的峰值分别为(0.527±0.035)、(0.752±0.068)、(1.320±0.166)g/ml,相应的达峰时间分别为(5.667±0.816)、(5.333±1.033)、(5.000±1.095)h;大鼠血浆中药物吸收半衰期 t1/2kα分别为(1.041±0.866)、(1.361±1.045)和(1.705±1.033)h;分布半衰期 ti/2α 分别为(2.324±0.678)、(2.487±1.205)、(2.779±1.809)h;消除半衰期 t1/2β分别为(3.433±0.806)、(4.847±0.956)、(5.178±1.202)h;消除率 CL/F 分别为(175.619±9.438)、(213.521±9.351)、(233.79±10.232)ml/h/kg;时间-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 AUCo-24 分别为(5.588±0.253)μg·h/ml、(8.589±0.285)μg·h/ml、(15.314±0.802)μ9·h/ml。3 ZTO-HPCD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小鼠按2g/kg灌胃给予ZTO-HPCD后,HPLC测定1、3、6、12、24h小鼠各组织(心、肝、脾、肺、肾、脑)中莪术油指标成分吉马酮浓度,比较药物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同时利用莪术油中成分大多具有荧光特性,对同等剂量灌胃给药后的小鼠组织进行冰冻切片,通过大量的小鼠新鲜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对比分析,统计出莪术油在组织中的大体分布趋势,其结果与HPLC对莪术油指标成分吉马酮在各组织中分布的定量分析结果一致:给药后各组织各时间点药物分布有显着差异,各组织药物分布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6h时达最大值,吉马酮在各组织分布量:肝>脾>肾>心>肺>脑。本实验报道了 ZTO-HPCD 口服给药动物体内药动学与组织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药效学研究奠定基础,为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口服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范琦[8](2014)在《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的制备和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羟丙基环糊精包合莪术油并制备成冻干粉,对冻干粉进行质量研究,并以莪术油注射液为参照对其冻干粉进行安全性考察,为莪术油中药注射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方法与结果如下: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率,选择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指标成分莪术醇,牻牛儿酮进行含量测定,以莪术醇和牻牛儿酮综合包合率为指标,设计正交实验筛选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包合最佳条件为莪术油与HPCD的配比为1:15,包合温度为20℃,包合时间为1h,搅拌速率为500r/min。制备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实验确定冻干条件为:-20℃冰箱预冻24h,真空度4~10Pa,-45℃冷冻干燥72h。结果表明:此条件下所得产品质地疏松,复溶性良好,含水量为2.4%,包合率为32.28%。通过DSC、FT-IR、TLC、HPLC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对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进行了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莪术油被成功包合;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在高温、强光照射下有较高的稳定性,高湿环境下冻干粉外形改变较大,应该密封储藏。对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进行安全性考察,以小鼠为模型,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取大鼠血液进行溶血性实验。结果表明: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安全性高,无溶血现象。

李文杰[9](2014)在《莪术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肿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莪术醇(Curcumol, Cur)具有抗肝癌、保护肝脏、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与传统化学药物相比具有毒性低的特点,近年来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本课题合成半乳糖硬脂酸酯,将其作为修饰物,制备半乳糖修饰Cur脂质体,赋予Cur肝靶向性,使其在肝脏大量富集,充分发挥Cur抗肝癌和保肝的作用;同时,考察该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处方和工艺,对脂质体进行初步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并对脂质体的体外靶向性、体外及体内的抗肿瘤活性进行探讨,为Cur开发成抗肝癌和保肝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半乳糖修饰荧光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靶向研究以四氢呋喃作为溶媒,经Novozym435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在一定温度下,D-半乳糖与硬脂酸乙烯酯反应生成半乳糖硬脂酸酯。利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合成产物,对合成产物进行质谱、1H-NMR的检测,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反应液中目标产物的含量,以此计算目标产物的产率。利用薄膜分散法,将所制得的半乳糖硬脂酸酯作为半乳糖修饰物,以荧光染料-碘化丙啶(PI)为包合物,制备半乳糖修饰荧光脂质体(Gla-PI-L),并使用激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的粒径。此外,利用肝癌细胞HepG2、胃癌细胞SGC-7901以及肺癌细胞A549研究该脂质体的体外靶向性。将不同半乳糖硬脂酸酯百分含量的Gla-PI-L(0%、5%、10%、15%、20%、25%)及PI水化液分别与以上三种细胞孵育一定时间后,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拍摄荧光图片作定性分析,使用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作定量分析。2.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利用二次乳化法,将所制得的半乳糖硬脂酸酯作为半乳糖修饰物,以莪术醇(Cur)为包合物,制备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Gal-Cur-L),采用香草醛显色法测定脂质体中Cur的含量,并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稳定性以及回收率。此外,本研究还分别考察了石油醚萃取法、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以及透析法测定上述脂质体包封率的效果,以药物和脂质体的回收率作为检测指标,选择最佳测定包封率的方法。为更好的制备Gal-Cur-L,本研究考察乙醚注入法、薄膜分散法和二次乳化法三种制备方法,以包封率、粒径和稳定系数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佳的制备方法。同时,对药脂比、磷脂-胆固醇比、pH值、乙醚用量、三油酸甘油酯用量、吐温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以及均质时间这9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包封率和粒径作为观察指标,选择对包封率和粒径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本研究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脂质体的形态进行了考察;同时利用激光散射法检测所制得的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利用香草醛显色-石油醚萃取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为考察Gal-Cur-L的初步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将Gal-Cur-L置于4℃冰箱内,定期检测渗漏率,观察脂质体的留样稳定性;并将脂质体稀释一系列倍数后,检测渗漏率,观察脂质体的稀释稳定性。此外,本研究还利用家兔红细胞混悬液,对脂质体进行溶血试验;利用昆明小鼠,探讨了其对本药物的最大耐受量。3.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的体外和体内抗肿瘤研究本研究采用肝癌细胞HepG2研究Gal-Cur-L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分为以下8组:Cur空白注射液组、氟尿嘧啶组(5-Fu,1.7mg.L-1)、半乳糖修饰空白脂质体组(Gal-L)、Cur注射液组(27mg-L-1)、莪术醇脂质体组(Cur-L,27mg-L"1)、Gal-Cur-L低剂量组(13.5mg-L-1)、Gal-Cur-L中剂量组(27mg-L"1)以及Gal-Cur-L高剂量组(54mg.L-1)。以上各组药物与HepG2细胞于培养箱内孵育24h后,分别利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观察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损伤程度。此外,本研究还通过直接注射法建立Walker-256肝癌大鼠模型,研究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实验分为以下8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5-Fu组(52.3mg-kg-1)、Cur注射液组(31.5mg-kg-1)、Cur-L组(31.5mg-kg-1)、Gal-Cur-L低剂量组(15.75mg-kg-1)、Gal-Cur-L中剂量组(31.5mg-kg-1)以及Gal-Cur-L高剂量组(63mg·kg-1),尾静脉注射法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与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确定造模成功后,给药治疗20天。给药治疗结束后,眼眶静脉取血,颈椎脱臼处死大鼠,剥离大鼠肝脏及肿瘤组织。对肝肿瘤组织进行称重,计算抑瘤率;利用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同时,制备大鼠肝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各组动物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进而综合评价评价药物抗肝癌的疗效。结果:1.半乳糖修饰荧光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靶向研究质谱分析结果显示目标产物的相对分子量为446;1H-NMR分析结果表明,半乳糖上的6位伯羟基与硬脂酸乙烯酯的酯键发生了酯交换反应。根据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的结果计算得到半乳糖硬脂酸酯的产率为43.3%。粒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半乳糖硬脂酸酯加入的百分比的增加,脂质体粒径逐渐增加,所制得的半乳糖修饰碘化丙啶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均小于200nm。此外,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I水化液组,三种细胞几乎不被着色,荧光强度均较弱;对于含有不同百分比的半乳糖硬脂酸酯的Gla-PI-L组,SGC-7901和A549两种细胞的着色均不明显,而HepG2细胞的着色强度则随着半乳糖硬脂酸酯百分比的增加而增强,至20%时HePG2的荧光强度趋于平衡。提示,半乳糖修饰荧光脂质体的肝细胞靶向性良好,半乳糖硬脂酸酯百分比达20%时,肝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量趋于平衡。因此,在本研究中,在半乳糖硬脂酸酯修饰的脂质体的制备中半乳糖硬脂酸酯的百分比均定为20%。2.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专属性考察表明脂质体的其他成分对莪术醇测定无干扰;重复性试验测得Gal-Cur-L待测供试品溶液中莪术醇的平均浓度为6.58mg·L-1(RSD1.73%);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回收率在98%-101%,RSD<3%。石油醚萃取法为测定包封率的最佳方法。制备方法考察结果表明,二次乳化法制备的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和稳定系数均优于乙醚注入法和薄膜分散法。单因素考察结果表明,PBS的pH值和三油酸甘油酯的用量对脂质体包封率和粒径的影响较小。从处方研究正交试验结果得到最佳处方为磷脂-胆固醇比2:1、乙醚用量4mL、吐温用量1.6g·L-1、药脂比1:2。从工艺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获得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15min、超声功率100W、均质时间20min。利用最佳处方和工艺制备的脂质体均为乳白色略带乳光的均匀乳浊液,Gal-Cur-L与Cur-L在外观上无明显区别;Gal-Cur-L的粒径分布呈单峰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173.8±2.23nm;Cur-L和Gal-L的粒径分布与Gal-Cur-L的粒径分布相似,Cur-L的平均粒径为153.9±3.12nm,Gal-L的平均粒径为134.1±2.68nm;Gal-Cur-L的Zeta电位为-40.86±1.69mV,Cur-L的Zeta电位为-34.13±1.26mV;Gal-Cur-L的平均包封率为75.47±0.35%,稳定系数为6.35±0.47%;Cur-L的包封率为72.33±0.87%,稳定系数为5.68±0.31%。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脂质体于于4℃冰箱放置3个月仍稳定,并且脂质体稀释10倍后仍稳定;溶血试验结果表明,Gal-Cur-L和Cur-L均不出现溶血现象;最大耐受量实验结果表明,药物的最大耐受量为240mL·kg-1以上。3.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的体外和体内抗肿瘤研究HepG2细胞存活率和LDH释放率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除Gal-L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存活率及LDH释放率与Cur空白注射液组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p<0.05);Gal-Cur-L中剂量组,Gal-Cur-L低剂量组以及Cur-L组与Cur注射液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Gal-Cur-L高剂量组,Gal-Cur-L中剂量组与Cur-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Walker-256大鼠肝癌模型的造模成功率为100%。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瘤重明显降低(p<0.01);Cur-L组,Gal-Cur-L低剂量组,Gal-Cur-L中剂量组以及Gal-Cur-L高剂量组的抑瘤率与Cur注射液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Cur-L中剂量组以及Gal-Cur-L高剂量组的抑瘤率与Cur-L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VEGF含量显着降低(p<0.01),ES含量显着升高(p<0.01),VEGF/ES显着下降(p<0.01);Cur-L组以及Gal-Cur-L中、高剂量组的VEDF含量、ES含量以及VEGF/ES比值,与Cur注射液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Gal-Cur-L各剂量组的VEGF含量以及ES含量与Cur-L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AST含量、ALT含量均具有显着差异(p<0.01);同时,治疗组的上述各指标与5-Fu组的相比同样具有较明显差异(p<0.05)。Cur-L组及Gal-Cur-L各剂量组的AST含量、ALT含量与Cur-注射液组相比,除Gal-Cur-L低剂量组的AL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Cur-L中高剂量组的AST含量、ALT含量与Cur-L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反映正常对照组的肝组织中肝小叶结构完整,模型组和给药组,肝小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模型组的肝组织切片中可见大量癌结节,癌组织细胞呈球状被染成紫色,出现肝细胞坏死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的区域;各给药治疗组(尤其是Gal-Cur-L中高剂量组)肝组织切片中的癌结节数,坏死面积以及炎性细胞均比模型组减少,并不同程度的出现癌细胞坏死泡沫细胞增生的区域。结论:本课题利用酶催化法合成的半乳糖硬脂酸酯的分子量以及结构与参考文献报导的一致。经半乳糖硬脂酸酯修饰的PI脂质体,易靶向于肝癌细胞,而不易靶向于胃癌细胞和肺癌细胞。此外,半乳糖硬脂酸酯含量占脂质体膜材的20%时,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达到平衡。专属性、重复性以及回收率实验表明,香草醛显色法可用于测定脂质体中莪术醇的含量;包封率测定方法的考察结果提示石油醚萃取法为该脂质体包封率的最佳测定方法;制备方法考察结果显示二次乳化法为最佳制备方法。采用最佳制备处方和工艺制备的脂质体的粒径、Zeta电位、外观、包封率和稳定系数均符合要求;初步稳定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脂质体可满足本课题进行动物实验的要求。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显示,由本工艺制得的半乳糖修饰空白脂质体(Gal-L)对细胞无损伤作用;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结果均表明Cur经半乳糖硬脂酸酯修饰后制成肝靶向脂质体(Gal-Cur-L),可大幅度增加其在肝脏的富集量,其抗癌活性比Cur及其普通脂质体(Cur-L)显着增强。Gal-Cur-L和Cur-L的保肝作用比莪术醇注射液(Cur)显着增强,然而,Gal-Cur-L的保肝作用与Cur-L相比增强并不明显。以上结果提示,利用本工艺将Cur制备成肝靶向脂质体后可赋予Cur良好的肝靶向性,显着增强其抗肝癌效果,充分发挥其抗肝癌和保肝作用。

辛德梅[10](2013)在《莪术油干预宫颈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发展中国家居首位,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与宫颈局部免疫微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部分CIN和宫颈癌患者病灶中出现CTL细胞及Treg细胞,而且Treg细胞参与宫颈病变的抗免疫反应,同时发现当CTL细胞表面的PD-1及CTLA-4过度表达时,又会使CTL细胞处于“免疫无能”状态,导致免疫失调,肿瘤进展,目前肿瘤的免疫治疗备受关注,莪术油是中国的传统中药,其主要成分为莪术挥发油。已有学者发现,莪术油对卵巢癌细胞、子宫内膜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宫颈癌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课题第一部分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莪术油对宫颈局部免疫微环境的调控,第二部分通过检测莪术油栓治疗前及治疗后宫颈病变组织中的Ki67,P16,P53蛋白表达情况,来判断莪术油栓的治疗CIN的效果。探讨莪术油抗病毒,抗肿瘤的机制,为临床应用莪术油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部分莪术油对宫颈SiHa-Treg-CTL体系免疫微环境的调控目的:以siHa宫颈癌细胞上清液、CTL、Treg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莪术油在Treg影响下对CTL细胞的CTLA-4、PD-1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莪术油对宫颈局部免疫微环境的作用。方法:1.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8+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后细胞的纯度;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后细胞的纯度;2.流式细胞术检测SiHa(宫颈癌细胞)培养液对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的影响;3.CCK8法测定各浓度莪术油对CTL细胞增殖的影响;4.应用western-Blot检测并比较CTL正常培养组(对照组)、CTL+75%SiHa上清培养组(癌上清组)、CTL+Treg共培养组(Treg组)、CTL+Treg+75%SiHa上清培养组(癌上清+Treg组)、CTL+Treg+75%siHa上清+1ug/ml莪术油醇提水沉液组(癌上清+Treg+莪术油组),共五组SiHa-CTL-Treg培养体系中CTLA-4、PD-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8+T及CD4+CD25+T细胞,经流式细胞术检测 CD8+T 纯度为 89.37 土 0.83%,CD4+CD25+T 细胞纯度为 82.12 士 2.17%。2.不同浓度siHa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于CD8+T细胞,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75%培养上清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作用于Treg细胞时,50%培养上清组和75%培养上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故选择75%Siha上清液作为下面实验的浓度。3.1ug/ml、1.5ug/ml、2ug/ml的莪术油醇提水沉液均可促进CTL增殖,选择效果最好的lug/ml做为后续实验的药物浓度。4.经Western-Blot检测并测定电泳条带灰度值,CTL与Treg共培养组,CTL细胞CTLA-4、PD-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莪术油干预后CTLA-4、PD-1的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说明莪术油可以抑制Treg对CTL中CTLA-4、PD-1蛋白的上调作用。结论:莪术油可以降低CTLA-4、PD-1的蛋白表达,从而改变局部免疫微环境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第二部分莪术油对CIN组织中Ki67,P16,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目的:通过检测莪术油栓治疗前及治疗后Ki67,P16,P53蛋白在CIN中的表达,分析莪术油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CIN患者,年龄30岁~40岁,组织学诊断为CIN,入组患者CIN I患者行Leep术,CIN II患者及CINIII患者行冷刀锥切术,(均为切缘不净,要求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拒绝补充二次手术),其中CIN I患者33例,CINII患者33例,CINIII患者34例,免疫组化检测Ki67,P16,P53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术后第7天补充莪术油栓1.74g/粒,每晚1粒置于宫颈处,(月经期停用),连续用药3个月,阴道镜下宫颈组织取活检,再次作病理免疫组化检测Ki67,P16,P53蛋白表达,与用药前进行检测的Ki67,P16,P53蛋白表达的比较.结果:不同组别CIN患者莪术油治疗后p16蛋白阳性表达率较莪术油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53、ki67蛋白阳性表达,除CINI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CINII、CINIII组患者莪术油治疗后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莪术油治疗CIN患者后能够有效降低p16、p53、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莪术油对CI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鲁抗开发成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抗开发成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论文提纲范文)

(1)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温郁金饮片研究进展
        1.1 温郁金饮片炮制研究进展
        1.2 温郁金化学成分研究
        1.3 温郁金药理作用研究
    2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2.1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基础
        2.2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论基础
    3 现代前沿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与发展
        3.1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2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 课题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的制备及挥发油含量测定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的制备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挥发油含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含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3.2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模式识别
        3.3 温郁金不同饮片含量测定结果
        3.4 讨论
    第三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入血成分鉴定与分析
        3.2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药效学指标测定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3.2 大鼠扭体反应观察
        3.3 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四项相关指标的影响
        3.4 对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3.5 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
        3.6 各组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观察
        3.7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代谢组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生物样品采集及供试液制备
        2.5 UPLC-Q/TOF-MS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3.2 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3.3 粪便代谢组学分析
        3.4 温郁金不同饮片代谢组学综合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预测分析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药理学分析
        1 实验材料
        1.1 数据库
        1.2 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收集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潜在靶点的预测
        2.3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潜在靶点的筛选
        2.4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网络关系的构建
        2.5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
        2.6 基因功能注释与通路富集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潜在靶点
        3.2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潜在靶点
        3.3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
        3.4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蛋白互作网络
        3.5 基因功能注释与通路富集分析
        3.6 讨论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分子对接研究
        1 实验材料
        1.1数据库
        1.2 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分子对接对象的确定
        2.2 靶点蛋白与小分子3D结构前处理
        2.3 分子对接
        2.4 图像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体内外验证研究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外抗血小板聚集验证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ADP溶液的制备
        2.2 贫、富血小板血浆制备
        2.3 方法学考察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5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通路Western blotting验证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Western blotting验证研究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创新点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莪术油注射液协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可行性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莪术油及其制剂概述
2 莪术油及其制剂治疗COVID-19的可行性分析
    2.1 治疗炎症反应的可行性分析
    2.2 直接作用于SARS-Co V-2的可行性分析
    2.3 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行性分析
    2.4 治疗发热与腹泻的可行性分析
    2.5 与其他治疗药物合用的可行性分析
    2.6 提升免疫力并保护肝脏的可行性分析
    2.7 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的可行性分析
3 结语与展望

(3)基于超临界CO2循环渗透法的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莪术油及主要药理活性概述
    1.2 莪术油应用存在的问题
    1.3 莪术油传统微/纳米剂型的研究概况
    1.4 介孔硅纳米粒的研究概况
    1.5 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纳米药物研究概况
        1.5.1 超临界CO_2制备纳米粉体技术研究概况
        1.5.2 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的介孔硅载药方法的研究概况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超临界CO_2循环渗透法制备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的研究
    2.1 仪器和材料
        2.1.1 仪器
        2.1.2 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莪术油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2.2.2 介孔硅纳米粒的制备
        2.2.3 超临界CO_2循环渗透法的建立及基本操作过程
        2.2.4 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的制备
        2.2.5 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中莪术油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2.2.6 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的形貌表征
        2.2.7 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的体外释放测定
        2.2.8 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的热稳定性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莪术油主要组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确立
        2.3.2 超临界CO_2循环渗透法的建立
        2.3.3 超临界CO_2循环渗透法制备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的关键参数优化
        2.3.4 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2.3.5 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评价
        2.3.6 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的热稳定性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临界CO_2循环渗透法制备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的研究
    3.1 仪器和材料
        3.1.1 仪器
        3.1.2 材料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的制备
        3.2.2 基于超临界CO_2循环渗透法的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的制备
        3.2.3 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载药量测定
        3.2.4 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形貌表征
        3.2.5 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的体外释放测定
        3.2.6 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的热稳定性评价
    3.3 结果和讨论
        3.3.1 超临界CO_2对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形成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3.3.2 超临界CO_2循环渗透法制备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的关键参数优化
        3.3.3 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3.3.4 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及其对pH的应激响应
        3.3.5 莪术油-壳聚糖介孔硅纳米粒的热稳定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研究结果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壳聚糖修饰莪术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组织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莪术油研究概况
        1.1.1 莪术油的药理作用
        1.1.2 莪术油制剂的研究
    1.2 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进展
        1.2.1 概述
        1.2.2 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材料
        1.2.3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1.3 壳聚糖研究概述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壳聚糖修饰莪术油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仪器
        2.2.2 试药
    2.3 实验方法
        2.3.1 色谱条件
        2.3.2 溶液的配制
        2.3.3 检测波长的确定
        2.3.4 方法学考察
        2.3.5 含量测定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检测波长的确定
        2.4.2 方法学考察结果
        2.4.3 含量测定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壳聚糖修饰莪术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仪器
        3.2.2 试药
    3.3 实验方法
        3.3.1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3.3.2 莪术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3.3.3 单因素筛选实验
        3.3.4 正交设计实验
        3.3.5 最优处方验证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单因素筛选实验结果
        3.4.2 正交设计实验结果
        3.4.3 最优处方验证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壳聚糖修饰莪术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剂学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仪器
        4.2.2 试药
    4.3 实验方法
        4.3.1 形态学考察
        4.3.2 粒径及其分布测定
        4.3.3 Zeta电位的测定
        4.3.4 体外释药考察
        4.3.5 稳定性初步考察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形态学考察
        4.4.2 粒径及其分布测定
        4.4.3 Zeta电位的测定
        4.4.4 体外释药考察
        4.4.5 稳定性初步考察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壳聚糖修饰莪术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组织分布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仪器
        5.2.2 试药
        5.2.3 试验动物
    5.3 实验方法
        5.3.1 分析方法的建立
        5.3.2 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方案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方法学考察结果
        5.4.2 小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莪术油中三种主要活性物质抗H1N1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药物体外抗H1N1病毒感染研究结果
    二、药物体内抗H1N1病毒感染研究结果
    三、药物抗H1N1病毒感染机制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语
致谢

(6)莪术油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品种莪术油化学成分
2 莪术油的提取
3 莪术油的药理作用
    3.1 抗肿瘤
    3.2 抗炎、抗菌、抗病毒
    3.3 抗血栓
    3.4 其他作用
4 莪术油毒理学
    4.1 莪术油毒性
        4.1.1 鲜莪术油注射液LD50值
        4.1.2 莪术醇长期毒性
    4.2 莪术油制剂临床不良反应
        4.2.1 温郁金免煎颗粒毒性
        4.2.2 莪术油注射液和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4.2.3 复方莪术油栓不良反应
5 莪术油新剂型
6 展望

(7)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 莪术油的研究现状
        1.1 莪术油的提取方法
        1.2 莪术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
        1.3 莪术油的药理作用
    2 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现状
    3 中药药动学的研究现状
        3.1 中药药动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3.2 中药药动学研究中的现代分析方法
    4 本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生物样本中吉马酮的HPLC测定方法的确立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动物
    2 色谱条件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3.2 空白生物样品的采集
        3.3 生物样品的处理
        3.4 方法学评价
    4 讨论
        4.1 指标成分吉马酮的选择
        4.2 去蛋白试剂的选择
        4.3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4.4 流动相比例的选择
    5 小结
第三章 ZTO-HPCD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2.3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大鼠给药后吉马酮的经时血药浓度
        3.2 血药浓度-时间拟合曲线和药动学参数
    4 讨论
        4.1 本实验根据ZTO-HPCD中莪术油和吉马酮含量确定给药剂量
        4.2 实验动物的选择
        4.3 药动学研究的意义
    5 小结
第四章 ZTO-HPCD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高效液相法研究药物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
        2.3 荧光法观察药物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2.4 样品测定与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高效液相法研究小鼠组织中吉马酮的分布
        3.2 荧光法观察ZTO-HPCD灌胃后小鼠组织中的药物分布
    4 讨论
        4.1 切片形式的选择
        4.2 莪术油荧光性的确定
        4.3 荧光法观察组织中药物分布的可行性分析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的制备和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1. 莪术油的研究概述
        1.1 莪术的本草考证
        1.2 莪术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1.3 莪术油的药理研究
        1.4 莪术油新剂型的研究
    2 羟丙基环糊精的研究概述
        2.1 羟丙基环糊精介绍
        2.2 羟丙基环糊精的药学研究
        2.3 影响包合物形成的因素
        2.4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2.5 包合物的表征方法
    3 本文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3.1 本文的研究意义
        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3.3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ZTO-HPCD包合物的制备和质量评价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莪术油提取
        2.2 ZTO-HPCD包合物的制备
        2.3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4 包合率测定方法
        2.5 正交实验设计
        2.6 最佳工艺验证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ZTO-HPCD包合物冻干粉的制备与表征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保护剂的选择
        2.2 冻干条件的研究
        2.3 冻干粉的制备方法
        2.4 冻干粉复溶性
        2.5 冻干粉溶解度变化
        2.6 冻干粉的表征
        2.7 冻干粉的稳定性考察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ZTO-HPCD包合物冻干粉的初步安全性考察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急性毒性实验
        2.2 冰点下降法测定渗透压(等渗浓度)
        2.3 溶血性实验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莪术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莪术的研究进展
        1 概述
        2 莪术醇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1 概述
        2 肝靶向脂质体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肝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 概述
        2 Walker-256大鼠肝癌模型的应用现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半乳糖修饰荧光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靶向研究
        第一节 半乳糖修饰荧光脂质体的制备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半乳糖修饰荧光脂质体的体外靶向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
        第一节 脂质体中莪术醇含量的测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处方和工艺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四节 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的表征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五节 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的体外和体内抗肿瘤研究
        第一节 半乳糖修饰莪术醇脂质体的体外抗胖瘤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半E糖修饰裁术醇脂质体的体内抗肿瘤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10)莪术油干预宫颈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莪术油对s i Ha-Treg-GTL体系免疫微环境的调控
    一、SiHa细胞培养上清液对PBMC中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的影响
        1.1 材料和方法
        1.1.1 标本来源
        1.1.2 仪器设备
        1.1.3 试剂
        1.1.4 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二、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8~+T细胞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标本来源
        2.1.2 仪器设备
        2.1.3 试剂
        2.1.4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三、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Treg细胞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标本来源
        3.1.2 仪器设备
        3.1.3 试剂
        3.1.4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四、CCK8法测定药物对CTL细胞增殖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标本来源
        4.1.2 仪器设备
        4.1.3 试剂
        4.1.4 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五、莪术油对SiHa-CTL-Treg共培养体系中CTL细胞GTLA-4、PD-1蛋白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标本来源
        5.1.2 仪器设备
        5.1.3 试剂
        5.1.4 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第二部分 莪术油对CIN组织中Ki67, P16, 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1.1 材料和方法
        1.1.1 标本来源
        1.1.2 仪器设备
        1.1.3 试剂
        1.1.4 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鲁抗开发成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论文参考文献)

  • [1]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D]. 童黄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莪术油注射液协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可行性浅析[J]. 姜程曦,郭月琴,张淑君,崔友,李晓祥,任仙樱,李校堃,鲍康德. 中草药, 2020(11)
  • [3]基于超临界CO2循环渗透法的莪术油-介孔硅纳米粒的研究[D]. 刘晓静.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4]壳聚糖修饰莪术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组织分布研究[D]. 周阳.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12)
  • [5]莪术油中三种主要活性物质抗H1N1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玲. 苏州大学, 2018(01)
  • [6]莪术油的研究进展[J]. 李瑶,吴建华,谢艳华.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3)
  • [7]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研究[D]. 张辉靠. 扬州大学, 2017(01)
  • [8]莪术油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的制备和质量研究[D]. 范琦. 扬州大学, 2014(01)
  • [9]莪术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肿瘤研究[D]. 李文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莪术油干预宫颈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辛德梅.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鲁抗成功研发姜黄油葡萄糖注射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