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职业健康检查存在问题的看法

我对职业健康检查存在问题的看法

一、职业性健康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杨洋[1](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认为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刘克俭[2](2019)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推动职业健康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幸福的基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是以"大卫生、大健康"为改革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职业人群是人类社会最富有生命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宝贵资源,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生力军。职业人群的健康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展开,职业健康将由传统的以职业病防治为中心,转向以职业人群全人群、全周期的全面职业健康管理为中心。因此,不忘初心,

张娟[3](2019)在《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下的医患权利冲突及化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冲突遍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各项权利也不例外,呈矛盾共生关系,有相容也有冲突。在以权利话语构筑的法律世界中,同样存在作为法律现象出现的权利冲突。权利冲突是一个同权利现象相伴随的问题。权利冲突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权利理论为分析工具。马克思主义权利观无疑能为化解当下的中国医患权利冲突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为指导,分析我国医患权利冲突的产生原因,以及探求化解我国医患权利冲突的以法治路径为主导的多维路径。论文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权利观的理论立场、实践理性及人文意蕴这三个维度,阐释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并着重解读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利观基本内涵。接着转入描述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在当代中国实践的现实图景,并指出权利冲突在权利实践中难以避免这一困境。通过已有对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的系统梳理,从中挖掘出其对当代中国权利冲突化解的理论启示,包括对权利冲突的成因、化解路径以及人文目标这三个方面的启示。当然,作为发生在医患关系领域的权利冲突,这三个方面的启示,同样对中国医患权利冲突及化解有重大理论价值。论文以此为铺垫,选取了当下中国医患权利冲突的典型案例,探讨了医患权利冲突的特性与本质。接着,在马克思主义权利观指导下,对中国医患权利冲突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主体因素、法治因素、社会因素及经济因素这四个方面。接着文章开始探讨如何化解医患权利冲突。文章首先确立我国医患权利冲突化解的基本原则,包括患者利益优先原则、医患利益平衡原则,并围绕“医患权利合作”这一核心原则,构建医患权利冲突化解的具体制度路径。对应已经揭示的医患权利冲突成因,对这一冲突化解的路径包括法治路径,以及马克思主义权利观指导下的主体路径、社会路径以及经济路径的多维路径。最后,文章在结语中点出,我国医患权利冲突的产生和化解,折射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乃至社会改革所经历的成功和挫折,以及所昭示的愿景和前途。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医患权利冲突的化解不仅需要制度革新,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合作与温暖关爱。

瞿述根[4](2019)在《北方某单位60年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辐射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对我国北方某核工业单位自建立以来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的职工进行辐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全死因、恶性肿瘤、实体肿瘤及其他疾病死亡情况,以客观评价该单位人员60年的健康状况,重点观察辐射暴露对职业健康的影响;同时将该人群纳入前瞻性研究队列,收集基线资料,介绍辐射暴露与队列基线的现状;再对国际核工业从业人群实体肿瘤死亡状况进行荟萃分析,以期进一步佐证辐射暴露与职业健康的关系,为制定核工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标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辐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参考辐射流行病学理论和研究进展,借鉴相关标准模板,编制“辐射流行病学调查标准”框架。结合到核工业北方某单位辐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根据调查现场出现的问题与建议进行客观修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辐射流行病学调查标准。死因分析:获得该单位职工基本信息、辐射暴露职工放射工龄,并对该单位自组建以来到2017年12月31 日的所有死亡职工进行死亡信息核查,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时间、根本死因及职业岗位等,再根据随访终点时间与刚开始工作时间计算研究人群的累积随访人年。分性别和年龄别计算全死因、恶性肿瘤、实体肿瘤及其他疾病的死亡率,以2010年全国死亡率分别计算标化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并对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相应死亡率进行比较。基线调查:将该单位所有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纳入前瞻性研究对象,于2017年10月10日到2018年7月23日,进行健康体检及血样采集,检查的内容包括内、外、眼、心电图、胸片、B超、血常规、生化,肿瘤标注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癌抗原(Cancer antigen)125。同时根据自愿原则,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生活史、家族遗传史、职业变动史、体育活动、睡眠及疾病医疗情况,并采用标准的方法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和腰围。所有血样现场离心,分离血清和血浆,超低温保存备用,并对两组人群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介绍。荟萃分析:通过检索Pubmed和Embase两大数据库中200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所有发表的英文文献,经过标题、摘要、全文和内容的四层筛选,确定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和质量,并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摘录,使用STATA软件对国际核工业职工的实体肿瘤死亡率的SMR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团体标准:建立《辐射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综合集成创新,既有经典流行病学特征,又适合辐射暴露人群。该标准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调查设计、调查实施、资料整理与分析、调查报告和质量控制等9部分内容和5个资料性附录。其中调查设计就建议辐射流行病学应明确调查对象范围、调查内容及结局的判定,并要求调查辐射剂量学资料及相应分子生物学信息。资料整理与分析要求既包括传统分析性流行病学相关指标,同时应具有辐射特性的超额相对危险度(Excess risk ratio,ERR)和相对危险系数等,并列出质量控制措施。死因分析:该单位累积有7260位职工,共随访259593人年。其中1049人死亡,标化后死亡率为404.09/105,SMR(95%CI)为0.61(0.58-0.64)。恶性肿瘤死亡 442 人,标化后死亡率为 177.56/105,相应 SMR(95%CI)为 0.96(0.94~0.98)。暴露组的全死因、恶性肿瘤、实体肿瘤、Top-10肿瘤及其他疾病与非暴露组的死亡密度比(mortality density ratio,MDR)均小于1,除淋巴瘤外,非暴露组人群Top-10肿瘤的死亡率均高于暴露组,随着年龄的增加,MDR下降并趋于稳定。基线情况:该队列研究共收集了 3301份基线调查问卷,其中男女分别占56.3%、43.7%,男性的身体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心率、血压均显着高于女性。暴露组男性人数显着多于女性,非暴露组则相反。暴露组的平均年龄、身高、体重、腰围、BMI均高于非暴露组,P<0.05。同样暴露组人群吸烟率、饮酒率、喝茶率、体育运动率、夜班工作率及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均高于非暴露组,P<0.05。该队列男性放射工作暴露平均286个月,女性269个月,P<0.05,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放射人群数量呈双峰分布,不同年龄段性别间平均放射工龄差异不大。荟萃分析:对纳入的27篇国际核工业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发现,合并后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的SMR(95%CI)分别为0.88(0.83-0.94)、0.80(0.71-0.90)。进一步对每个实体肿瘤进行分析发现,除脑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前列腺癌外,其余恶性肿瘤的SMR均小于1。敏感性分析显示实体肿瘤、肺癌的SMR不存在异质性且Q值显示无发表偏倚。结论:1、《辐射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经过核工业北方某单位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作为我国各相关行业开展辐射流行病学调查的指导性文件。2、该单位自组建以来,职工整体死亡率低于2010年全国水平,但部分实体肿瘤死亡率高于全国水平,与国际核工业队列研究结果相似。3、该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全死因、恶性肿瘤、实体肿瘤及其他疾病死亡率均低于同期非暴露组,LDIR不会增加死亡风险,存在健康工人效应。除脑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外,荟萃分析佐证了辐射暴露不会增加其他肿瘤死亡风险。4、本研究在国内放射工作人群中建立了首个前瞻性研究队列,基线数据丰富、资料真实、可靠,为全面分析放射性职业暴露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与死亡提供了详细的基础资料,并为今后从事相关辐射流行病学研究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大江健三郎,许金龙[5](2019)在《晚年样式集》文中提出大江健三郎1935年出生于日本四国地区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当地的民间传说和暴动历史滋养了他的童年生活,而同时期经由祖辈接受的儒学思想,尤其是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则为这些暴动历史提供了伦理支撑。在此基础上,战后民主主义思想很快便内化为大江的道德观,大学时代经由其导师渡边一夫教授接受的人文主义思想,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升华了大江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使得这一切汇为一股强大的底流,如同充沛的地下河一般,奔流在从

陈亮亮[6](2019)在《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发展困境与解困路径 ——以J省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消防安全需求进一步增多,政府专职消防队作为公共消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灭火救援等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确保了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然而,从我国当前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发展现状来看,存在职能定位不准确、工作效能低下、职业发展不明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访谈法与调查问卷法,在对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情况、硬件设施情况、专职消防队伍管理情况和专职消防队伍履职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梳理J省政府专职消防员队伍的管理特点,对J省政府专职消防员队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后发现,目前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稳定性建设不足、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政府专职消防队伍职能未充分发挥和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教育难度大。对J省政府专职消防员队伍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中政府专职消防员人员稳定性较低的原因主要为:工资待遇偏低、内部管理方式过严和社会地位不高。人员整体素质低的原因主要为:招聘门槛低、应聘的动机复杂、入职前的社会经历复杂和对专职消防队伍培训体系不完善。职能未充分发挥的原因主要为:制度建设不到位,法律依据的缺失。教育难度大的原因主要为:思想教育机制缺乏新意和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对英国、美国和日本专职消防队伍发展经验借鉴基础上,从中得出对J省的有益的启示:应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技能和强化职业地位,并借鉴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相关知识,结合J省政府专职消防员队伍这一特殊群体实际,从提升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稳定性、强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通过发挥政府主导,履行政府专职消防员职能和完善政府专职消防人员思想教育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J省政府专职消防队发展的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J省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理论依据,同时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综合性消防队伍防火救灾、消防管理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邓佳美[7](2018)在《杭州市肿瘤医院员工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社会节奏紧张,各种压力纷涌而至,慢性疾病人群日益增多,传染病时常暴发,“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员工的健康不仅是员工自己本身的事情,也关系到企业的人力资本的质量、收益和劳动生产率等等,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医疗机构作为特殊的“企业”,医务人员作为特殊的员工,他们的健康关系到整个社会人群的生活质量、健康、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杭州市肿瘤医院历史悠久,经历了改制成民营医院、又改回公立医院,同时从综合型医院转型为肿瘤专科医院,员工的精神面貌不佳、心理压力巨大、健康问题复杂。本文借助该院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工作的平台,运用健康管理相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专家咨询、文献研究,结合近几年的员工体检结果,分析员工存在的健康问题和医院在员工健康管理上的问题,参照国内外优秀的理论和经验,从政策、文化、环境等多方面提出医院的员工健康管理对策,为医院改善员工健康、保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史佳[8](2015)在《工伤预防费激励中小企业职业伤害预防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工伤预防以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与健康水平、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为目的,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充分有效地发挥工伤预防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成为工伤保险制度发展的一大趋势。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国家、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而普遍存在的现象,解决中小企业大量存在而引发的安全生产问题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工伤预防费用如何激励中小企业进行工伤预防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职业伤害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由于制造业是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因此,职业伤害总量上以中小制造企业为最。当前对中小企业的监管机制失效,如何对中小企业伤害进行预防机制创新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1年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工伤预防。2013年工伤预防进行试点,规定提取比例为2%。然而,当前是否可以将工伤预防费用用于中小企业职业伤害以及如何使用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首先,本文在归纳描述中小企业职业伤害现状、预防现状、预防基金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工伤预防费用可以激励中小企业进行职业伤害预防。其次,从中小企业的属性特征出发,参考台湾学者王凤生经济激励模型,建立我国中小企业预期利润模型,通过逐步加入参数,获得工伤预防如何激励中小企业的理论解释。最后,研究工伤预防费的使用路径。首先运用弗里德曼四种花钱理论,对已经存在的预防费使用路径进行效率分析;其次,通过访谈收集数据,以新疆某市中小企业为例,通过对中小制造业主的访谈,以获得对工伤预防费用使用对中小制造企业的使用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伤预防费使用的三类方案:最优路径是发放工伤预防券、次优路径是工伤预防项目申报以及设计现有路径的监督机制。

胡红训[9](2014)在《煤制甲醇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华亭煤制甲醇公司是生产销售危险化学品新建企业,对于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管理始终是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首要任务,其安全标准化建设与达标既是国家的强制要求,也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标准化达标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安全标准化及其他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安全生产标准化理论对华亭煤制甲醇公司的安全标准化建设进行研究、实践和应用,主要内容包括:1)安全标准化建设相关理论的分析;2)基于事故致因理论、风险分析、评价方法进行煤制甲醇过程安全系统分析;3)建设可持续改进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4)安全标准化达标过程;5)安全标准化建设措施。通过研究实践,本文倡导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全员参与风险控制,危险化学品管理“双基”建立,以及危险源辨识、评估、检查到整改的闭环模式,已为华亭煤制甲醇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实施指明了有效的途径。

孔娜娜[10](2012)在《行动者、关系与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科学研究以专业的方式来了解社会和描述社会,它既要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路径。本文是基于社区调查所发现的基层社会问题而引发的思考。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四大问题:一是部门垄断与条块分割及其所带来的行政效率低下;二是基层社会原子化、社会内部凝聚力下降,社会成员个人理性增强而公共意识淡薄;三是政府行动多、社会行动少、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断裂、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离散化;四是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差距过大、农民流入城市却不能融入城市。上述问题既是我国基层社会结构变迁中的问题,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型中的问题,从关系层面分析涉及四组关系的讨论:国家内部、社会内部、国家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经验事实证明上述问题不是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存在的。在研究方法上,笔者使用整体主义方法论,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和社会调查提出两个研究假设:行动者—关系结构和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论。全文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为切入点,以分析和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按照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过程为逻辑顺序,来展开研究。部门分割到部门协作,政府内部关系转换。论文以政府职能社区化为逻辑起点,以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为个案,在纵向到底而横向分割体制下,国家是由多个行动主体所构成,各行动主体按照自身偏好采取自主行动,在行政协调机制缺乏或行政协调不力的情况下,出现部门垄断、条块冲突、街道办事处行政扩展、社区居委会被行政套牢。没有基层行政体制的改革,就没有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优化。以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为路径的基层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政府部门走出“囚徒困境”的经验。居民组织化与社会再组织,社会内部关系转换。传统社区的瓦解是一种全球性现象,是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的产物。传统社区的瓦解并不意味着人类不需要共同体而是意味着人类需要建立新的共同体。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冲突更多表现为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冲突,而中国的社区冲突却更多表现为“低组织化”或“无组织化”、“低制度化”或“无制度化”冲突,这根源于中国“公共理性构成性缺失”,社会内部被分解为散落的个人或群体,这与西方国家社会内部由不同社会组织所构成不同。国内经验表明,基层社会再组织需要从地域性共同体转向组织性共同体,社区生活共同体是通过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来建构的,基层社会内部凝聚力的增强,也是通过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来实现的。基层社会再组织,将催生出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的多主体社区治理机制。合作行动,政府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转换。发达国家社区建设之所以走上国家引导下的社会行动,其经验是这些国家采用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政策工具。长沙市开福区、武汉市江汉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补贴、项目奖励等方式,促进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为促进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合作、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的衔接提供了经验。从分治到一体,城乡关系的转换。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农民与市民的二元身份以形成统一的国民待遇,这既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需要,国家确保公民权利、塑造国民统一性,使全体公民归属于、认同于国家。推进城乡融合需要以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化为基本途径,同时,推进城乡融合也需要国家与社会、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农民与市民的合作,建立包容性社区、包容性城市直至包容性社会。上述四大关系转换的出现是人们对基层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和不断追寻最佳治理模型的产物。基层社会治理的转换不是单一的关系转换,而是结构性的转换,既有关系的变革,也有行动者角色变迁和治理过程更替,而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更替需要途经政府职能社区化、政府部门协作化、居民组织化、政府与社会合作化、城乡社区治理一体化五个阶段。

二、职业性健康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业性健康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推动职业健康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期的职业健康理念
2 新时期职业健康的问题
    2.1 职业病疾病谱发生改变
    2.2 职业健康服务发展不平衡
    2.3 职业健康管理机制欠完善
    2.4 职业健康监管理念受限制
    2.5 职业健康监管力量薄弱
    2.6 职业健康服务质量亟待控制
3 新时期职业健康之我见
    3.1 职业健康发展机不可失
    3.2 创新职业健康监管理念
    3.3 构建职业健康监管模式
    3.4 创新职业病预防控制模式
    3.5 探索职业病诊断管理模式

(3)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下的医患权利冲突及化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基本内容
    五、创新点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利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权利观的理论维度
        一、理论的基本前提:科学的权利观
        二、理论的基本立场:历史唯物主义的权利观
        三、理论的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权利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权利观的实践理性
        一、权利规范的形成根植于物质基础所决定的社会秩序
        二、权利关系的变迁受制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对权利正当性的决定作用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权利观的人文意蕴
        一、权利是“人赋”的,并且是人之为人的确证
        二、权利的价值诉求体现人的主体性地位
        三、权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的当代中国发展及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的当代中国发展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的发展
        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的发展
        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的发展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的发展
    第二节 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利观内涵解读
        一、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利主体地位
        二、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权利的根本保证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权利的基本路径
        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权利实践的根本目标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在当代中国实践的现实图景
        一、权利观念革新:从服从权力到争取权利的观念进步
        二、权利领域拓展:从民事权利到社会权利的不断推进
        三、权利诉求多元:从基本人权到新兴权利的类型丰富
        四、权利冲突产生:从个人主义到合作主义的困境突出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对权利冲突的启示
        一、提供权利冲突发生原因的理论解释
        二、确立权利冲突化解路径的实践指向
        三、树立权利冲突得以化解的人文目标
第三章 医患权利冲突的特性与成因
    第一节 医患权利冲突的典型案例及规范梳理
        一、医患权利冲突的典型案例
        二、医患权利冲突典型案例的规范梳理
        三、医患权利冲突典型案例的相关启示
    第二节 医患权利冲突的特殊性质
        一、医患权利冲突的真伪之辩
        二、医患权利冲突的特征概括
        三、医患权利冲突的本质分析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下医患权利冲突的成因
        一、主体因素:医患双方权利观的非理性运用
        二、法治因素:医患权利保护的法律运行失灵
        三、社会因素:医患权利运行的保障制度不足
        四、经济因素:医患权利实现的物质条件制约
第四章 医患权利冲突化解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患者利益优先原则
        一、患者利益优先原则确立患者权利主体的首要地位
        二、患者利益优先原则的内涵辨析
        三、患者利益优先原则的若干具体运用
    第二节 医患利益平衡原则
        一、医患利益平衡原则兼顾医患权利内容的动态实现
        二、提出医患利益平衡原则的现实迫切性
        三、医患利益平衡原则的若干具体运用
    第三节 医患权利合作原则
        一、医患权利合作原则促进医患权利关系的良性互动
        二、坚持医患权利合作原则的必要性
        三、医患权利合作原则的若干具体运用
第五章 医患权利冲突化解的法治路径
    第一节 医患权利配置的立法表达
        一、制订医患权利保护的统一法律
        二、确立医患权利内容的明确边界
        三、明确医患权利行使的具体规则
    第二节 医患权利协商的行政执法
        一、增强医师个人行政责任的承担
        二、发挥行政机关预防医患权利冲突的执法功能
        三、完善医患权利冲突化解的行政调解程序
    第三节 医患权利平衡的司法裁量
        一、强化医患权利冲突化解的诉讼功能
        二、改进医患利益冲突衡量的法学方法
        三、确立医患权利冲突化解的指导性案例
    第四节 医患权利冲突的多元化解机制
        一、构建医患权利冲突多元化解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加强医患权利冲突当事人间的和解制度
        三、构建医患权利冲突化解的医事仲裁制度
        四、突出化解医患权利冲突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机制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下医患权利冲突化解的多维路径
    第一节 培育医患权利共同体的理性权利观
        一、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医患权利共同体的必要性
        二、医患信任与沟通是构建医患权利共同体的关键因素
        三、重建医患权利共同体的具体路径
    第二节 完善医患权利运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推进医方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二、优化普通患者的医疗社会保障制度
        三、健全贫困患者的医疗救助制度
    第三节 巩固医患权利实现的物质经济基础
        一、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确保患者权利均衡实现
        二、公立医院改革坚持患者利益优先的公益本位
        三、规范社会办医行为减少发生医患权利冲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北方某单位60年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本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辐射流行病学调查标准的建立
    1.1 建立调查标准的依据
        1.1.1 国际辐射流行病学发展现况
        1.1.2 国内辐射流行病学发展情况
        1.1.3 建立调查标准的目的与意义
    1.2 资料与方法
        1.2.1 建立标准技术路线
        1.2.2 文献综述
        1.2.3 方法
        1.2.4 过程
        1.2.5 质量控制
    1.3 结果
    1.4 理论与创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北方某单位60年职工辐射暴露与死因分析
    2.1 前言
    2.2 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3 数据收集
        2.2.4 相关定义
        2.2.5 诊断标准
        2.2.6 质量控制
        2.2.7 技术路线
        2.2.8 资料管理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对象整体人口学情况
        2.3.2 死亡人群基本情况
        2.3.3 死亡人群三间分布
        2.3.4 研究对象全死因分析
        2.3.5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全死因比较
        2.3.6 与中国死亡人口登记数据比较
        2.3.7 恶性肿瘤总体死亡情况
        2.3.8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恶性肿瘤死因比较
        2.3.9 与中国肿瘤登记数据比较
        2.3.10 实体肿瘤死亡情况
        2.3.11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实体肿瘤死因比较
        2.3.12 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2.3.13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前十位恶性肿瘤死因比较
        2.3.14 其他疾病死亡情况
        2.3.15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其他疾病死亡比较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北方某单位前瞻性队列基线介绍
    3.1 前言
    3.2 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测量指标及方法
        3.2.4 有关定义与诊断标准
        3.2.5 质量控制
        3.2.6 流程图
        3.2.7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基线特征分析
        3.3.2 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3.3.3 临床检查结果分析
        3.3.4 现患疾病分析
        3.3.5 辐射暴露情况分析
    3.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实体肿瘤死亡风险的荟萃分析
    4.1 前言
    4.2 资料与方法
        4.2.1 文献检索
        4.2.2 相关定义
        4.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4.2.4 数据选择
        4.2.5 质量控制
        4.2.6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文献选择
        4.3.2 研究对象描述
        4.3.3 全肿瘤死亡分析
        4.3.4 实体肿瘤分析
        4.3.5 其他实体肿瘤分析
        4.3.6 敏感性分析
        4.3.7 发表偏倚
    4.4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课题创新点
综述一
    REFERENCES
综述二
    References
附件
    附件1 调查对象知情同意书
    附件2 医学伦理审查报告
    附件3 辐射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发展困境与解困路径 ——以J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相关理论概述
    2.1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内涵与特征
        2.1.1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内涵
        2.1.2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特征
    2.2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现状
        2.2.1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产生的背景
        2.2.2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发展现状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3 公共支出理论
第3章 J省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J省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发展现状
        3.1.1 建设经费投入情况
        3.1.2 硬件设施情况
        3.1.3 专职消防队伍管理情况
        3.1.4 专职消防队伍履职情况
    3.2 J省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稳定性建设不足
        3.2.2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3.2.3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职能未充分发挥
        3.2.4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管理教育难度大
    3.3 J省政府专职消防员队伍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稳定性建设不足的原因
        3.3.2 人员整体素质低的原因分析
        3.3.3 职能未充分发挥的原因分析
        3.3.4 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4章 国外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4.1 国外政府专职消防员队伍发展的经验
        4.1.1 英国消防队伍发展经验借鉴
        4.1.2 美国消防队伍发展经验借鉴
        4.1.3 日本消防队伍发展经验借鉴
    4.2 国外政府专职消防员队伍发展的启示
        4.2.1 增强职业意识
        4.2.2 提高职业技能
        4.2.3 强化职业地位
第5章 完善J省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发展的对策
    5.1 提升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稳定性
        5.1.1 明确专职队员工资待遇的构成和标准
        5.1.2 增强队员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可
        5.1.3 创新日常管理机制,提升专职队伍的战斗力
    5.2 强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
        5.2.1 完善征召准入制度
        5.2.2 构建科学的政府专职消防员职业培训体系
    5.3 通过发挥政府主导,履行政府专职消防员职能
        5.3.1 明确专职消防员法律地位
        5.3.2 通过组织管理改革推进组织运行高效
        5.3.3 理顺专职队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能
    5.4 完善政府专职消防人员思想教育和激励机制
        5.4.1 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
        5.4.2 强化绩效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执行
        5.4.3 通过加大公共支出提升保障水平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J省政府专职消防员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7)杭州市肿瘤医院员工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健康
    2.2 健康管理
    2.3 医院健康管理
    2.4 员工健康管理
第三章 杭州市肿瘤医院员工健康管理的现状研究
    3.1 现状调查的设计
        3.1.1 问卷调查
        3.1.2 深入访谈
    3.2 结果及分析
        3.2.1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2.2 访谈结果及分析
    3.3 员工身体健康状况调查
第四章 杭州市肿瘤医院员工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4.1 政策不支持健康
        4.1.1 制度不健全
        4.1.2 医疗保障资源不足
    4.2 环境不利于健康
        4.2.1 文化环境氛围不够
        4.2.2 工作环境不利于健康
        4.2.3 健康意识薄弱
    4.3 员工健康管理服务未促进健康
        4.3.1 体检数据简单参与度低
        4.3.2 员工健康档案未建立
        4.3.3 职业防护有缺漏
    4.4 员工健康状况不理想
        4.4.1 员工存在身心双重健康问题
        4.4.2 员工的生活行为方式不健康
第五章 杭州市肿瘤医院员工健康管理对策研究
    5.1 制订支持性政策
        5.1.1 制订促进健康的制度
        5.1.2 优化保障资源配置
    5.2 建设利于健康的环境
        5.2.1 建设健康文化环境
        5.2.2 建设健康工作环境
        5.2.3 健康意识教育
    5.3 开展促进健康的员工健康管理服务
        5.3.1 规范健康体检管理服务
        5.3.2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信息系统
        5.3.3 加强职业防护健康管理
    5.4 促进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
        5.4.1 疾病管理
        5.4.2 心理健康管理
        5.4.3 健康生活方式管理
    5.5 抓好综合性管理
        5.5.1 实施员工援助计划(EAP)
        5.5.2 定期开展健康调查
第六章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1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工伤预防费激励中小企业职业伤害预防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小企业职业伤害预防现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一、中小企业职业伤害现状
    二、中小企业职业伤害预防现状
    三、工伤预防费提取现状
    四、研究假设
第三章 工伤预防费激励中小企业职业伤害预防的经济解释
    一、建模依据
    二、数学模型及推导
    三、结论
第四章 工伤预防费激励中小企业职业伤害预防路径设计
    一、工伤预防费现有使用途径及效率分析
    二、访谈设计与数据分析
    三、工伤预防费激励中小企业路径设计
第五章 结论
附录一
参考文献
致谢

(9)煤制甲醇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安全标准化相关理论综述
    2.1 安全标准化的概念
    2.2 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3 安全标准化建设相关理论
        2.3.1 本质安全理论
        2.3.2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2.3.3 风险管理理论
    2.4 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原理和内容
        2.4.1 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
        2.4.2 采用多米诺骨牌事故模型安全原理
        2.4.3 采用能量转移论的安全原理
        2.4.4 采用管理失误论的安全原理
        2.4.5 采用风险管理原理分析DOW火灾、爆炸危险
3 煤制甲醇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前的状况
    3.1 公司概况
    3.2 煤制甲醇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初期的状况
        3.2.1 存在问题
        3.2.2 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初期检查情况
    3.3 初评总结和前景展望
4 煤制甲醇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
    4.1 安全标准化建设的依据和内容
        4.1.1 安全标准化建设的依据标准
        4.1.2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结构及内容
        4.1.3 安全标准化创建基本要求
        4.1.4 安全标准化创建的程序和方法
    4.2 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
        4.2.1 初始状态评审
        4.2.2 策划及风险分析
        4.2.3 相关知识培训及自评整改
        4.2.4 检查与自评
        4.2.5 考评与验收
        4.2.6 整改验证
        4.2.7 考核授牌
5 安全标准化实施与保障措施
    5.1 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
    5.2 安全标准化实施保障措施
    5.3 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保障
        5.3.1 设立机构
        5.3.2 明确职责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10)行动者、关系与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
    (五) 研究不足
    (六) 研究经历
一、从部门分割到部门协作:基层治理行政机制的再造
    (一) 部门分割:基层行政效能低下的逻辑表现
        1. 城市管理
        2. 社会保障
        3. 部门分割的表现特征
    (二) 扩张与失范: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被行政套牢
        1. 街道办事处的扩张
        2. 社区居委会的角色冲突和困境
    (三) 行政体制改革:层级差异性规律与层级悖论
    (四) 强化或撤销:街道办事处的“去”与“留”
        1. 争论:行政化还是社会化
        2. 全国各地街道体制改革实践探索
    (五) 再造与整合:破解部门协作困境的制度安排
        1. 流程与业务流程再造
        2. 组织结构:从科层化到扁平化、水平化
        3. 工作人员:从简单任务到“多面手”
        4. 资源整合:信息、财政、设施的配套支撑
二、居民组织化与社会再组织
    (一) 路径选择:非营利组织创造新的城市社会共同体
        1. 城市化过程是传统社会共同体消失或瓦解的过程
        2. 城市文明化需要新的社区共同体
    (二) 中国问题:社会碎片化与社区冲突
        1. 社会碎片化:单位解体与市场穿透
        2. 社区冲突:个体理性膨胀与公共理性缺失
    (三) 中国出路:发展社区自治组织
        1. 趋势:地域性共同体转向组织性共同体
        2. 根基:发展社区自治组织
    (四) 从共同体到结合体: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纽带)的多主体治理结构
        1. 组织间冲突与社会整合
        2. 创建结合体:社区居委会的角色定位
三、合作行动: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转换
    (一) 理论视角
        1.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志愿失灵
        2. 比较优势和社会分工
    (二) 国际经验:国家与社会的伙伴关系
        1. 普适性经验和路径选择
        2. 可供参考的实际做法:美国和英国的社区行动
    (三) 中国未来: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衔接
        1. 现实表现:政府行动多、而社会行动少
        2. 未来走向: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衔接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基层社会的生长与发展
    (一) 项目制:社区管理社会化的开福做法
        1. 新制度安排的缘起
        2. 组织实施
        3. 政府培育社会
    (二) 公办民营:社区绿化供给新机制——以武汉市江汉区满春街“都市田园协会”为分析对象
        1. 区域位置和建筑空间制约:一个无绿地的街道
        2. 集体行动:“都市田园协会”
        3. 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各得其所”的利益多赢格局
    (三) 民办公助——老旧城区社区自助性物业服务机制
        1. 自助性服务组织的成立及运作
        2. 社区自助物业服务产生的绩效
五、从分治到一体:城乡关系的变革
    (一) 从分治到一体:历史追溯和现实表达
        1. 城乡分割:历史追溯
        2. 城乡一体:现实表达与政策信号
    (二) 农村社区建设: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
        1. 社会公平与国家行动
        2. 社区服务体系延伸:社会整合与认同重塑
        3. 效率选择:实施单元与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4. 集体供给与国家财政
    (三) 引入与兼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逻辑
        1. 理论依据和分析视角
        2. 不适应:失地农民与城市生活方式的冲突
        3. 政府责任:引入资源与制度变迁
        4. 城市精英代替乡村精英:一种新的社会资源引入
        5. 社区民间组织:社区重建和制度内化的支持系统
    (四) 认同与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融入
        1. 农民工内部群体分化和代际更替
        2. 身份障碍和认同危机
        3. 政策松动与社区融入
        4. 社区融入内容、方法与技巧
六、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职业性健康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推动职业健康发展[J]. 刘克俭. 职业与健康, 2019(19)
  • [3]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下的医患权利冲突及化解研究[D]. 张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北方某单位60年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研究[D]. 瞿述根. 苏州大学, 2019(04)
  • [5]晚年样式集[J]. 大江健三郎,许金龙. 作家, 2019(01)
  • [6]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发展困境与解困路径 ——以J省为例[D]. 陈亮亮. 南昌大学, 2019(04)
  • [7]杭州市肿瘤医院员工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邓佳美.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工伤预防费激励中小企业职业伤害预防的机制研究[D]. 史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9]煤制甲醇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研究[D]. 胡红训. 西安科技大学, 2014(03)
  • [10]行动者、关系与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D]. 孔娜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我对职业健康检查存在问题的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