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MA接枝改性天然乳胶的研究

AC/MMA接枝改性天然乳胶的研究

一、AC/MMA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爽[1](2020)在《高性能耐油氢化天然橡胶的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橡胶(NR)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绿色原材料,具有成本低廉、高强度、高弹性、高耐寒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NR主链上存在大量不规则的反应性双键,严重影响了其热氧稳定性,同时因其本身非极性结构的影响,耐油性存在固有的缺陷,限制了天然橡胶的应用。本文从天然橡胶分子链结构出发,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的方法,在天然橡胶主链双键上引入极性酯基基团,成功提高了天然橡胶的耐油性。进一步用溶液加氢法,消除其主链剩余的活泼双键,制备出了具有耐老化性、耐油性等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氢化天然橡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巯基-烯点击化学的方法,在天然橡胶分子主链上接枝不同链长的含有酯基的巯基化合物,制备出了两种酯化改性天然橡胶,分别为天然橡胶接枝巯基乙酸甲酯(NRL-MT)、天然橡胶接枝巯基乙酸乙酯(NRL-ET)。研究了反应时间、胶乳浓度、巯基化合物用量、氨水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天然橡胶接枝率的影响,探究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热稳定性等随接枝酯基含量的变化。对酯化天然橡胶进行耐油性测试,发现NRL-MT、NRL-ET的耐油性明显提高。2.分别对NRL、NRL-MT、NRL-ET进行溶液均相催化加氢,探索了反应时间、温度等条件对氢化效果的影响,发现酯基的存在有益于天然橡胶加氢,并对氢化样品的硫化胶进行了耐老化性能,力学性能,耐油性能的测试,分析了制备的新型氢化天然橡胶综合性能的变化。

王雪原[2](2020)在《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改性天然胶乳》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四乙烯五胺(TEPA)为还原剂,异丙苯过氧化氢(CHPO)为氧化剂,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MAA)接枝共聚改性天然胶乳(NR-g-PEHA/MAA),并在改性胶乳成膜前添加氮丙啶交联剂进行室温固化,进一步提升聚合物膜的机械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投料方式等因素对材料机械性能、热学性能、溶胀性能、聚合物乳液的粘度、单体转化率和粒径的影响。采用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通用拉力试验机、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等手段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天然橡胶(NR)相比,NR-g-PEHA/MAA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以及耐溶剂性均有提高。FT-IR证实了2-EHA和MAA成功接枝到NR骨架上。用TEM观察了天然胶乳粒子改性前后的形貌,发现接枝的聚合物链包裹在NR颗粒表面,并且尺寸小的的粒子更容易被接枝。在反应温度为50℃,每100份天然胶乳,MAA用量为0.3份,2-EHA用量为14.7份;每100份单体,引发剂(CHPO:TEPA=1:1)的用量分别为0.8份;MAA在氧化还原反应开始后7 h后加入的条件下改性胶乳膜的力学性能最佳;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材料拉伸强度为8.45MPa,断裂伸长率为1279%,韧性为37.64 MJ/m3,弹性模量为1.69 MPa。改性后产物的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性能最佳的NR-g-PEHA/MAA在质量损失为5%和50%时的分解温度较NR分别提高了16℃和12℃。NR改性前后的玻璃化温度Tg基本不变。用甲苯溶胀的方法对接枝物的交联程度进行了表征,发现NR-g-PEHA/MAA的溶胀程度为10 g/g。测试了改性后胶乳的粘度,发现机械性能最好的样品胶乳粘度为13.67 c P,并且MAA含量和投料方式是引起粘度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生产乳液的工艺和配方通过控制反应活性、接枝链长短、交联点数量以及水相中齐聚物含量来影响单体转化率和乳液粒径的变化。

李汉堂[3](2017)在《胶乳型水基胶粘剂》文中提出文中简要介绍了采用天然胶乳和改性天然胶乳制造的水基胶粘剂。文中还预测了使用改性天然胶乳的新趋势。

杨晓萍[4](2015)在《水性聚氨酯改性接枝天然胶乳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简述了以AC/MMA两种单体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制备过程。并着重分析了改性后天然胶乳的粘度、粘接不同材质强力以及硫化胶膜的力学性质及加入氯元素后的阻燃效果。还研究了二元接枝天然胶乳并用部分水性聚氨酯乳液后使用封闭型异氰酸酯对乳液进行交联。经试验得到接枝天然胶乳与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理配比及增稠剂、固化剂合理用量的确定等。

彭政,钟杰平,廖双泉[5](2014)在《天然橡胶改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橡胶(NR)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医用弹性体等领域。但是,NR是非极性不饱和橡胶,其耐油、耐有机溶剂、耐热氧老化、耐臭氧和抗紫外线性能较差,限制了它在一些特殊场合的应用。近年来,天然橡胶的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化学改性、共混改性和无机纳米改性三个方面介绍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天然橡胶改性做出了展望。

黄仙红[6](2013)在《以角鲨烯为模型物研究天然橡胶的ATRP接枝》文中指出目前天然橡胶(NR)的接枝改性主要是采用自由基聚合,但是该法的链转移和链终止反应很难控制,不能得到结构明确的接枝共聚物。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接枝可实现对接枝链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活性可控。NR是天然合成的高聚物,除了橡胶烃外,还含有相当数量的非胶物质(蛋白质、磷脂等)。这些非胶物质的存在,以及NR大分子在溶液中的伸展情况,均会对NR的化学反应活性和均匀性产生影响,并影响产物的结构分析。本文采用含有六个异戊二烯单元的角鲨烯(Sq)作为NR的模型物,通过对双键改性制备ATRP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试图通过模型物的研究,简化反应体系,以研究产物的结构和ATRP催化体系对反应动力学和分子量可控性的影响。首先,对Sq进行环氧化改性,通过双键部分环氧化得到环氧化角鲨烯(ESq),采用FT-IR、1H-NMR、GC-MS和13C-NMR研究了产物结构及其官能团环氧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ESq中只含有一个环氧基,且环氧化单元有三种结构,通过对三种结构含量的分析,发现环氧基是均匀分布的;其次,通过ESq与2-溴代异丁酸发生开环反应合成溴功能化角鲨烯(ESq-Br),采用FT-IR、1H-NMR研究了产物结构,通过13C-NMR分析剩余环氧基的分布情况研究引发点的分布,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开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基开环的同时伴随着重排副反应,ESq-Br中引发点的分布也是均匀的。最后,采用ESq-Br为ATRP引发剂引发MMA聚合,研究了四种配体催化体系(分别以PMDETA、bpy、 HMTETA和dNbpy为配体)对聚合反应动力学和分子量可控性的影响。动力学研究发现,CuBr/PMDETA催化体系偏离一级动力学假设,表观活化能Ea=22.95KJ/mol, lnA=-1.53; CuBr/bpy在体系中形成Cu(bpy)2+Br-和Cu(bpy)2+CuBr2"两种催化剂结构,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Ea=35.50KJ/mol, lnA=3.04; CuBr/HMTETA催化体系中CuBr的用量可降至0.1%且保持反应的顺利进行,Ea=42.90KJ/mol,对于CuBr/dNbpy催化体系,反应在均相体系中进行,通过事先加入20%的CuBr2消除PRE,考察其反应动力学,得到Ea=30.60KJ/mol,lnA-1.18研究催化体系对产物分子量的可控性发现,四种催化体系得到的产物分子量均随转化率提高而线性增加。对于CuBr/PMDETA体系,实验分子量略高于理论分子量,PDI在1.2~1.5之间;对于CuBr/bpy催化体系,PDI较宽,引发剂的引发效率不高;对于HMTETA/CuBr体系,聚合物的分子量随与理论分子量接近,PDI在1.3左右;对于CuBr/dNbpy催化体系,PDI在1.1~1.2之间,引发效率高,对分子量的可控性好。

陈丽[7](2012)在《天然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与表征》文中指出采用极性单体对天然橡胶(NR)进行接枝改性,可以明显改善天然橡胶对极性基材如木材、玻璃及金属等的粘着性,大大拓宽它的应用领域。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接枝单体,分别用溶液法和乳液法对天然橡胶进行接枝改性,合成了天然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R-g-HEMA)。研究了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HEMA用量和NR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同时还分别研究了NR塑炼时间、共单体和助剂对溶液法接枝反应,以及单体滴加时间对乳液法接枝反应的影响,并对接枝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溶液法天然橡胶接枝HMEA的研究表明,采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的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均要高于偶氮二异丁腈(AIBN)。随着BPO用量和HEMA用量的增加,接枝率相应增大,但当BPO用量大于3%时,接枝率趋于平缓。反应温度对NR接枝HEMA反应的影响显着。延长反应时间接枝率增大,当反应时间大于4h后趋于平缓。NR经过塑炼后,可以有效促进接枝反应的进行,延长塑炼时间,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增大。由于HEMA反应活性很高,共单体St、MMA或VAc和助剂TPP、DMF的加入不能有效提高溶液法NR接枝HEMA反应的接枝率。合适的接枝条件为:BPO用量为3%,HEMA用量为30%,NR浓度1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NR塑炼时间30min,此时接枝率达到16%。乳液法天然橡胶接枝HEMA的研究表明,与热引发剂KPS、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异丙苯过氧化氢(CHP)/四乙烯五胺(TEPA)和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TEPA相比,采用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硫酸钾(KPS)/亚硫酸氢钠(SHS)时的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均较高。接枝率开始随KPS/SHS用量增加而增大,当KPS/SHS用量大于3%时趋于平缓,KPS:SHS摩尔比为1:1较佳。随着HEMA用量增加转化率和接枝效率下降,接枝率逐渐上升。增大胶乳浓度或提高反应温度,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延长反应时间或单体滴加时间,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先增大后变化趋于平缓。合适的接枝条件为:KPS/SHS用量为3%,KPS:SHS摩尔比为1:1,HEMA用量为10%,胶乳浓度为3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单体滴加时间1h,此时接枝率达到7%。利用FT-IR和GPC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溶液法和乳液法,HEMA都成功接枝到NR上。接枝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未接枝NR下降,但随HEMA用量增加而提高。采用乳液法的降解程度较采用溶液法的要小。

赵伟[8](2012)在《采用ATRP一步法制备NR-g-PMMA》文中认为目前,天然橡胶(NR)的接枝改性主要是通过自由基聚合法。由于该法无法得到结构明确的接枝共聚物。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应用于接枝共聚,接枝链的分子量可实现可控,而且由于接枝聚合只在引发点发生,因此得到的接枝共聚物具有明确的结构。NR接枝聚合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NR分子链的α-H位置引入接枝链;二是在双键位置引入接枝链。本文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利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对烯丙位氢溴代的高选择性,由NR一步法直接得到大分子引发剂——烯丙基溴代NR(NR-Br)。再利用NR-Br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ATRP,最终得到接枝共聚物NR-g-PMMA,其接支链分布在主链的α-H位置。大分子引发剂的制备部分,首先,研究了溴化反应时间、温度和NBS的用量对溴化反应过程的影响,从而初步确定了溴化条件;其次,通过FTIR和1H-NMR分析了产物的结构,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溴化位置和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空气氛围下NBS主要在NR的烯丙位发生溴代反应,制得的NR-Br具有ATRP引发活性;高温条件下,易发生双键加成甚至环化反应,导致烯丙基溴含量的降低。适宜的溴化反应条件为:NBS与NR的异戊二烯单元(Ⅰ)的摩尔比为0.1,室温下反应12h。ATRP接枝部分,以CuBr/bpy或PMDTA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通过NR-Br引发MMA聚合得到了NR-g-PMMA。通过FTIR、1H-NMR和GPC分析了聚合物接枝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当接枝率较低(低于100%)时丙酮抽提后无重量变化,说明无均聚物PMMA的生成;但当接枝率较高时,丙酮抽提液中含有NR的结构(1H-NMR分析),这是因为随着PMMA接枝率的提高,NR-g-PMMA在丙酮中的溶解性提高。研究了聚合条件对NR-g-PMMA的接枝率GR和单体转化率C的影响,发现在大分子引发剂中烯丙基位溴含量为4.41%,n(NBS):n(CuBr):n(PMDTA/bpy) n(MMA)为1:1:3:100时,制备的NR-g-PMMA的接枝率可达400%以上;聚合动力学分析发现以PMDTA作为配体的聚合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NR-g-PMMA的分子量随转化率的提高而增加。本文通过ATRP接枝改性NR,成功制备出了高接枝率的NR-g-PMMA,为ATRP在NR接枝改性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蔡静瑶[9](2012)在《微波法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微波辐射加热技术的日趋成熟,特别是大功率磁控管的研制成功,为微波加热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条件。目前微波加热技术以其加热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已在橡胶工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传统的天然橡胶接枝共聚的方法主要由化学法、光引发法、辐射引发和机械引发。本文采用微波加热这一新的加热方式使天然胶乳与单体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制备接枝胶乳。本课题将反应物置于微波场中,由于其分子随着不断变化的高频电场的方向重新排列,需克服分子间的相互干扰和原有的热运动,发生类似于“摩擦”的作用,产生大量的热,实现微波加热。选用两种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酰胺(AM),分别与天然胶乳反应,生成NR-g-MMA及NR-g-AM的共聚物,通过正交试验讨论反应的影响因素,并考察了微波温度、微波时间、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分析(TG/D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产物的耐溶剂性。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温度、微波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的不同均对接枝产物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有影响,且天然胶乳与不同单体反应,其最佳反应条件也不完全相同。制备NR-g-MMA的最佳反应条件是:采用过硫酸钾和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剂用量为0.4%,设置微波温度为80℃,反应时间1~2小时,单体与胶乳质量配比为1:1;制备NR-g-AM的最佳反应条件是:采用过硫酸钾和硫代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剂用量为0.55%,设置微波温度为80℃,反应时间1小时,单体与胶乳质量配比为1:1。傅里叶红外光谱证明了产物中接枝共聚物的存在。热重分析表明微波法接枝改性的天然胶乳耐热性和热氧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单体选用AM生成的接枝胶表现出良好的耐溶剂性。

刘东辉,徐亚丽,孟丽丰[10](2012)在《天然胶乳改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天然胶乳的特点,综述了天然胶乳填料改性(纳米粒子改性和非纳米粒子改性)及化学改性(氯化、环化、环氧化、接枝聚合)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天然胶乳改性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AC/MMA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C/MMA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耐油氢化天然橡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符号和物理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天然橡胶的改性
        1.2.1 天然橡胶的化学改性
        1.2.2 天然橡胶的共混改性
    1.3 点击化学
        1.3.1 巯基-烯点击化学简介
        1.3.2 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的应用
    1.4 橡胶耐油性改性的研究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6.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6.2 课题创新之处
第二章 耐油改性天然胶乳的制备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材料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2.3 实验步骤
        2.2.4 主要表征方法
        2.2.5 测试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接枝天然胶乳的结构表征
        2.3.2 DMPA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2.3.3 胶乳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2.3.4 氨水含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2.3.5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2.3.6 巯基化合物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2.3.7 接枝率对NRL-MT热性能的影响
        2.3.8 NRL-MT混炼胶的硫化特性
        2.3.9 NRL-MT硫化胶性能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氢化耐油改性天然橡胶的制备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原料
        3.2.2 主要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2.4 表征方法
        3.2.5 加氢度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氢化酯化天然橡胶的结构分析
        3.3.2 酯化天然橡胶加氢的工艺条件探究
        3.3.3 氢化酯化天然橡胶的热性能
        3.3.4 氢化酯化天然橡胶的交联密度
        3.3.5 氢化酯化天然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3.3.6 氢化酯化天然橡胶的耐老化性
        3.3.7 氢化酯化天然橡胶的耐油性能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2)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改性天然胶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天然胶乳概述
        2.1.1 天然胶乳发展历程
        2.1.2 天然橡胶的基本性能
    2.2 天然橡胶应用存在的问题
        2.2.1 天然橡胶在轮胎制品中的应用
        2.2.2 天然橡胶在压敏胶中的应用
        2.2.3 天然橡胶在医疗卫生产品中的应用
    2.3 天然橡胶的接枝改性
        2.3.1 天然橡胶的接枝反应机理
        2.3.2 天然橡胶接枝常用引发体系
        2.3.3 天然橡胶接枝常用单体
        2.3.4 乳化剂对接枝天然橡胶的影响
    2.4 天然橡胶的混合以及混炼
    2.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步骤
        3.2.1 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制备
        3.2.2 聚丙烯酸异辛酯的制备
        3.2.3 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测试与表征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 反应机理
    4.2 NR-g-PEHA/MAA的FT-IR与TEM
        4.2.1 FT-IR分析
        4.2.2 TEM分析
    4.3 NR-g-PEHA/MAA的机械性能
        4.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4.3.2 引发剂浓度和硬单体投料时间的影响
        4.3.3 MAA的投料量的影响
        4.3.4 2-EHA用量的影响
    4.4 NR-g-PEHA/MAA的热学性能
        4.4.1 TGA分析
        4.4.2 DSC分析
    4.5 NR-g-PEHA/MAA的溶胀性能
        4.5.1 反应温度的影响
        4.5.2 引发剂用量及投料方式的影响
        4.5.3 MAA用量的影响
        4.5.4 2-EHA用量的影响
    4.6 NR-g-PEHA/MAA的单体转化率
        4.6.1 反应温度的影响
        4.6.2 引发剂用量及投料方式的影响
        4.6.3 MAA用量的影响
        4.6.4 2-EHA用量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4.7 NR-g-PEHA/MAA的粘度
    4.8 NR-g-PEHA/MAA的粒径
        4.8.1 反应温度的影响
        4.8.2 引发剂用量及投料方式的影响
        4.8.3 MAA用量的影响
        4.8.4 2-EHA用量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胶乳型水基胶粘剂(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天然胶乳的产地
2 用于制造胶粘剂的天然胶乳的主要种类
    2.1 普通天然胶乳
3 采用天然胶乳型胶粘剂的主要用途
4 天然胶乳的改性
    4.1 预硫化天然胶乳
    4.2 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共聚胶乳
    4.3 解聚天然胶乳
    4.4 环氧化天然胶乳
5 结语

(4)水性聚氨酯改性接枝天然胶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材料与实验仪器
    1.1原材料
    1.2化学药品
    1.3主要试验仪器
2.试验方法与分析
    2.1接枝天然胶乳配制
        2.1.1接枝天然胶乳与天然胶乳性能比较
        2.1.1.1接枝天然胶乳与天然胶乳粘度比较
        2.1.1.2接枝天然胶乳与天然胶乳粘接不同材料比较
        2.1.1.3接枝天然胶乳与普通天然胶乳硫化胶膜力学性能比较
        2.1.1.4结论,
    2.2接枝天然胶乳与水性聚氨酯乳液的配置
        2.2.1接枝天然胶乳与水性聚氨酯共混物性能分析
        2.2.2数据分析:

(5)天然橡胶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化学改性
    1.1 环氧化改性
    1.2 氯化改性
    1.3 环化改性
    1.4 接枝改性
2 共混改性
    2.1 共混改性理论
    2.2 橡-橡共混改性
    2.3橡-塑共混改性
    2.4 无机纳米填充改性天然橡胶
        2.4.1 无机纳米粒子补强天然橡胶
        2.4.2 纳米粒子功能化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相比纳米补强的研究而言,属于较容易被忽视的领域,研究的重点一般集中在绝缘天然橡胶、磁性复合材料以及阻燃复合材料等方面。
    2.5 天然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结构机理
3 展望

(6)以角鲨烯为模型物研究天然橡胶的ATRP接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天然橡胶的化学改性
        1.1.1 环氧化天然橡胶
        1.1.2 氯化天然橡胶
        1.1.3 环化天然橡胶
        1.1.4 热塑性天然橡胶
        1.1.5 接枝天然橡胶
    1.2 天然橡胶的模型物
    1.3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1.3.1 聚合原理
        1.3.2 体系组成
        1.3.3 新型ATRP研究进展
        1.3.4 ATRP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内容
        2.2.1 环氧化反应
        2.2.2 开环反应
        2.2.3 ATRP反应
    2.3 测试与表征
        2.3.1 FT-IR测试
        2.3.2 NMR测试
        2.3.3 GC-MS测试
        2.3.4 GC测试
        2.3.5 GPC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环氧化反应
        3.1.1 结构分析
        3.1.2 环氧基分布的研究
        3.1.3 小结
    3.2 开环反应
        3.2.1 结构分析
        3.2.2 反应条件的影响
        3.2.3 基团分布的研究
        3.2.4 小结
    3.3 ATRP反应
        3.3.1 产物结构分析
        3.3.2 CuBr/PMDETA催化体系的研究
        3.3.3 CuBr/bpy催化体系的研究
        3.3.4 CuBr/HMTETA催化体系的研究
        3.3.5 CuBr/dNbpy催化体系的研究
4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天然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天然橡胶的改性
        1.2.1 物理改性
        1.2.2 化学改性
    1.3 天然橡胶的接枝改性
        1.3.1 天然橡胶的接枝机理
        1.3.2 天然橡胶的接枝单体
        1.3.3 天然橡胶接枝常用引发体系
        1.3.4 天然橡胶接枝改性方法
    1.4 溶液法天然橡胶接枝改性的研究进展
    1.5 乳液法天然橡胶接枝改性的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1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课题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溶液法天然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3 溶液法天然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引发体系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2.3.2 HEMA 用量和 NR 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2.3.3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2.3.4 NR 塑炼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2.3.5 共单体与助剂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2.3.6 FT-IR 分析
        2.3.7 GPC 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乳液法天然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3 乳液法天然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引发体系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3.3.2 HEMA 用量和胶乳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3.3.3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3.3.4 单体滴加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3.3.5 FT-IR 分析
        3.3.6 GPC 分析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采用ATRP一步法制备NR-g-PMMA(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NR的结构和性能
        1.1.1 NR的结构
        1.1.2 NR的性能
    1.2 NR的改性
        1.2.1 物理改性
        1.2.2 化学改性
    1.3 ATRP在聚合物接枝中的应用
        1.3.1 ATRP反应机理
        1.3.2 大分子引发剂的制备
        1.3.3 ATRP接枝在天然材料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之处
    1.5 实验工艺流程
2 大分子引发剂的制备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NR-Br的制备
        2.2.3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溴化反应历程
        2.3.2 反应条件对溴含量的影响
        2.3.3 FTIR分析
        2.3.4 ~1H-NMR分析
    2.4 小结
3 NR-g-PMMA的制备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NR-g-PMMA的制备
        3.2.3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TIR分析
        3.3.2 ~1H-NMR分析
        3.3.3 动力学分析
        3.3.4 聚合条件对聚合体系的影响
    3.4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微波法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微波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微波加热原理及特点
        1.2.1.1 基本原理
        1.2.1.2 微波加热特点
        1.2.2 微波加热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1.2.2.1 微波干燥
        1.2.2.2 微波加热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2.2.3 微波加热处理环境污染
        1.2.2.4 微波加热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
        1.2.2.5 微波加热设备
    1.3 微波技术在橡胶工业中的研究现状
        1.3.1 微波硫化
        1.3.2 微波脱硫
        1.3.3 微波处理橡胶工业废水
        1.3.4 微波干燥天然橡胶
        1.3.5 在预热轮胎方面的应用
    1.4 天然胶乳化学改性的研究现状
        1.4.1 环氧化改性
        1.4.2 氯化改性
        1.4.3 接枝共聚改性
        1.4.4 氢化、氢氯化改性
        1.4.5 环化天然胶乳
        1.4.6 低蛋白天然胶乳
    1.5 天然橡胶接枝共聚改性的研究进展
        1.5.1 接枝共聚的引发方法
        1.5.1.1 化学引发法
        1.5.1.2 光引发
        1.5.1.3 辐射引发
        1.5.2 我国天然橡胶接枝共聚研究简介
        1.5.3 国外天然橡胶接枝共聚的研究
    1.6 接枝改性机理
    1.7 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表征技术
        1.7.1 红外光谱
        1.7.2 核磁共振波谱法
        1.7.3 热分析技术
    1.8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9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2 微波法制备NR-G-MMA接枝改性天然胶乳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制备方法
        2.2.4 正交试验
        2.2.5 FTIR谱图分析
        2.2.6 ~1HNMR谱图分析
        2.2.7 NR-g-MMA的热重(TG-DTG)分析
        2.2.8 NR-g-M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2.2.9 耐有机溶剂性测试
        2.2.10 接枝胶乳硫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正交试验结果与讨论
        2.3.1.1 各因子对接枝率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2.3.1.2 各因子对接枝效率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2.3.2 不同工艺条件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2.3.2.1 微波时间
        2.3.2.2 引发剂用量
        2.3.2.3 微波温度
        2.3.2.4 单体用量
        2.3.3 FTIR谱图分析
        2.3.4 ~1HNMR谱图分析
        2.3.5 NR-g-MMA的热重(TG-DTG)分析
        2.3.6 NR-g-MMA的DSC分析
        2.3.7 耐有机溶剂性
        2.3.8 接枝胶乳硫化特性
    2.4 本章小结
3 微波法制备NR-G-AM接枝改性天然胶乳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FTIR谱图分析
        3.2.5 NR-g-AM的热重(TG-DTG)分析
        3.2.6 NR-g-A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3.2.7 耐有机溶剂性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工艺条件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3.3.1.1 微波时间
        3.3.1.2 引发剂用量
        3.3.1.3 单体用量
        3.3.1.4 微波温度
        3.3.2 红外分析
        3.3.3 NR-g-AM的热重(TG-DTG)分析
        3.3.4 NR-g-AM的DSC分析
    3.4 耐有机溶剂性
    3.5 本章小结
4 本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天然胶乳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填料改性天然胶乳
    1.1 纳米粒子改性天然胶乳
        1.1.1 纳米氧化硅改性天然胶乳
        1.1.2 纳米碳酸钙改性天然胶乳
        1.1.3 纳米蒙脱土改性天然胶乳
    1.2 非纳米粒子改性天然胶乳
        1.2.1 白炭黑改性天然胶乳
        1.2.2 淀粉改性天然胶乳
        1.2.3 高岭土改性天然胶乳
2 化学改性天然胶乳
    2.1 氯化改性
    2.2 环化改性[29]
    2.3 环氧化改性
    2.4 接枝聚合改性
3 天然胶乳改性中存在的问题
4 结束语

四、AC/MMA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耐油氢化天然橡胶的研究[D]. 王爽.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改性天然胶乳[D]. 王雪原. 天津大学, 2020(02)
  • [3]胶乳型水基胶粘剂[J]. 李汉堂. 世界橡胶工业, 2017(05)
  • [4]水性聚氨酯改性接枝天然胶乳的研究[J]. 杨晓萍. 橡塑资源利用, 2015(03)
  • [5]天然橡胶改性研究进展[J]. 彭政,钟杰平,廖双泉. 高分子通报, 2014(05)
  • [6]以角鲨烯为模型物研究天然橡胶的ATRP接枝[D]. 黄仙红. 海南大学, 2013(04)
  • [7]天然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与表征[D]. 陈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8]采用ATRP一步法制备NR-g-PMMA[D]. 赵伟. 海南大学, 2012(12)
  • [9]微波法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研究[D]. 蔡静瑶. 海南大学, 2012(12)
  • [10]天然胶乳改性研究进展[J]. 刘东辉,徐亚丽,孟丽丰. 应用化工, 2012(01)

标签:;  ;  ;  ;  ;  

AC/MMA接枝改性天然乳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