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

一、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鱼晓惠[1](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李思洁[2](2019)在《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性研究 ——以西昌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快速城镇化发展使得我国河谷型城市空间扩展迅速,城市空间结构在不断的重构与优化,但复杂的地理条件和敏感的生态环境也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极大制约,生态环境问题更为严峻。因此,河谷型城市迫切需要一种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其城市空间结构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当代我国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基于可持续发展、复杂适应系统和生态适应性等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分析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影响机制来探究背后的影响因素、现实问题以及作用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构建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对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与自然生态的适应性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并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四川省西昌市为实证对象,力求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结合,保障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共计六个章节,主要分为研究缘起、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结语四个部分。第一章研究缘起部分,对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阐述,明确研究对象和内容,厘清研究创新点与关键问题,并介绍研究方法与总体框架。第二、三、四章为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基于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基础理论梳理,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的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与其在自然生态视角下的适应性内涵。其次,从时空维度对河谷型城市在不同阶段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与主导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并解释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内在作用机制,即由自然生态约束力、政策制度引导力、社会经济驱动力、历史文化塑造力和交通技术指向力共同作用。最后,结合生态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承载力分析的研究思路,运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AHP)、生态足迹法等分析方法,依托GIS技术平台,对自然生态视角下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为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指导。第五章的实证研究部分以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为核心,通过实地调研对西昌市基本情况及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并梳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程特征,进而对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发现背后成因在于自然生态基底脆弱,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城市空间布局紊乱,经济产业结构失衡;道路交通网络失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历史风貌丧失,绿化景观品质较差。最后,结合西昌市当前问题与发展方向,从生态安全、产业结构、城市绿地、历史文脉和基础设施网络五个方面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建议。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梳理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研究展望。

马永强[3](2019)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生态承载力评价及预警研究》文中指出掌握和了解区域生态承载力并预警,可以更好的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研究以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简称“宁东基地”)为研究区,2000年-2015年每5年为研究时间尺度,Landsat7及Landsat8遥感影像、GF-1遥感影像、DEM(30mx30m)、气象数据和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在ArcGIS、ENVI和eCognition等软件平台的支持下,综合利用3S技术、SCS-CN分布式水文模型、RUSLE模型、InVEST模型和植被盖度转换法等,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源涵养功能和自然栖息地质量四个指标构建宁东基地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划分生态承载力健康度等级,利用CA-Markov模拟202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最终完成2025年宁东基地生态承载力健康度预测,并对结果进行预警。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3S技术的集成应用在生态承载力预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采用RS获取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等信息;利用GPS为研究区采样点和土地利用野外验证过程提供精准定位;运用GIS实现RUSLE、SCS-CN等模型的构建和计算,采用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源涵养功能等进行分析。3S技术在区域生态承载力及预警研究中可以直观反映研究内容、空间分布特征等,能够为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源,强大的空间分析和野外实践的精准定位等,达到了直观和科学的体现研究结果的目的。(2)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适合宁东基地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价:结合宁东基地生产项目开发建设、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等实际情况,利用模型构建、理论推导、算法实现等方法,以5年为划分尺度将研究时间尺度分为3个建设时段,分别讨论评价因子变化规律和特征。运用RUSLE模型、SCS-CN分布式水文模型、InVEST模型和植被盖度转换模型等,从水土流失、水源涵养功能、自然栖息地质量和土地沙化等四个指标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变化规律,利用CA-Markov模拟预测宁东基地未来10年生态承载力状况,评价结果符合宁东基地生态承载力的实际情况。(3)研究利用GIS软件平台对宁东基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自然栖息地质量和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叠加分析,获取生态承载力健康度信息,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2015年宁东基地生态承载力健康度保持稳定转好的趋势,健康度等级占比表现为以中等级为主,高等级显着增加,低等级面积占比极低的特征。空间分布上,高等级分布具有集中趋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宁东镇的鸭子荡水库、白芨滩国家湿地保护区、中部惠安堡镇和西南部的罗山国家级森林保护区沿线,随着生态恢复举措的设计和实施,低等级和中等级逐渐转变为高等级。(4)采用CA-Markov模型预测宁东基地2025年土地覆盖变化,以2000年-2010年时空变化规律和特征模拟2015年土地覆盖信息,并与实际对比验证模拟精度,Kappa系数达到0.97,模拟精度高,说明该方法适用于区域土地覆盖模拟预测。(5)通过模拟获得宁东基地2025年土地覆盖信息、生态承载力健康度面积和空间分布信息,研究结果表明:2025年宁东基地生态承载力健康度以中等级为主,占比76.04%;其次为高等级占比为23.96%,低等级最少为0.01%。2015年-2025年,研究区生态环境健康度中等级面积显着减小,面积减少171.10 km2,减幅为4.91%;低等级变化较小;高等级面积明显增加,增幅为4.92%。由于健康度等级由低和中等级逐渐转变为高等级,宁东基地生态承载力处于无需预警状态。

吴淼[4](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李心煜[5](2019)在《生态系统视角下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认为产业地产是以产业为主导、以地产为载体的复合型产业,能够推动新型城镇化,是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从唯物辩证法来讲,整个世界是普遍存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没有不需要外部环境而能独立存在的产业,因而产业地产的发展需要与支撑其发展的承载力相匹配,两者作为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内生变量促进系统的优质演变。然而,我国的产业地产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与其承载力互动不良的问题,部分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地产没有在优越的承载力基础上得到激发,或者不考虑承载力状况而盲目修建产业地产项目,造成了两者的不匹配或者脱节。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地区典型工业重镇,支撑产业地产发展的承载力条件优越,但是产业地产发展相对滞后,以重庆市为例研究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能够为此类城市寻求两者的良好互动提供一定的思路。本文综合运用类比迁移理论、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产业发展相关理论、SCP框架、PSR框架等方法,站在生态系统视角下,构建出产业地产生态系统框架,它由产业地产生物子系统和承载力环境子系统两部分组成。基于生物和环境的生态内涵,做出初步的互动关系定性分析,然后分别构建两个子系统的评价体系。随后,通过子系统的评价体系得到各自的水平U1和U2作为互动关系定量分析的两个研究变量,依次进行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相关关系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因果关系研究、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的双向主导影响因素研究,深入探索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互动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前后因果关系和影响作用途径。以重庆市为例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发现重庆市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之间存在显着和丰富的互动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耦合协调程度逐年升高,两个子系统的演变趋势相似:从发育不足到逐步成熟,从水平低下到逐步提升,在动态发展中不断趋于系统共生。(2)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短期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两个研究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存在时序差异性和强度不一致性。(3)产业地产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最显着,以劳动力提升作为影响路径的起点;承载力通过经济因子和土地因子与产业地产发展产生最紧密的关系。(4)增强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互动关系的四个方面对策建议:提高产业用地经济效益,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增强科研创新和人才培育,推动城市可持续建设。

千倩[6](2019)在《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人类活动的空间载体,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是由人类行为方式和社会发展阶段共同决定的,又会影响未来人类活动和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集约化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合理集约是我们持续追求的目标。但是,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集约评价仍然具有挑战性。本研究基于集约化变量的原理及方法,以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因素对集约化变量进行修正,构建可持续集约化变量模型,研究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度,并通过研究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在土地资源上投入的产出情况,分析当前土地集约利用阶段,对要素投入量的合理区间进行分析,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变量模型,以北京市和上海市两个直辖市作为模型应用和比较对象,对两市在2003-2017年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发展过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和上海市在2003-2017年间的土地利用过程中,集约度在波动中快速增长,十五年间分别增加了213%和91.8%,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两市随着在土地上持续追加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土地利用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资本单一投入的情况下,北京市和上海市资本投入的边际效益和平均效益都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减小,这表明北京市和上海市土地的资本集约化水平处于由集约逐渐过渡到过度集约的阶段,但较之上海的数据来讲,北京市资本的边际效益较大,平均效益较小,这表明上海市当前资本投入的产出效益优于北京市。通过对比分析北京市和上海市劳动力要素的边际效益和平均效益随着劳动力要素投入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和程度,判断北京市和上海市在2003-2017年间劳动力要素在土地资源的投入中表现为过度投入,土地利用处于劳动力过度集约状态。本文通过对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利用计算机的仿真模拟技术构建了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可明确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此基础上设定四种发展情景分别对北京市和上海市不同情景下的发展状况进行模拟,寻求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方式,结果表明在今后两个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全面协调影响城市发展的各要素,采用均衡发展模式协调发展过程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夏文静[7](2019)在《生态足迹视角下我国污染产业转移的时空规律及管制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显得日益重要。且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产业的跨国和跨区域转移越来越频繁。不少国家将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污染产业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迫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管制强度不断提高的压力,将污染产业再次转向急于发展经济的欠发达地区。污染产业承接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研究污染产业转入地和转出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压力指数的变化情况,判断那些欠发达地区是否适合这些污染产业的大规模转入,以及影响污染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等都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而现有文献要么是研究国家或区域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要么是研究污染产业转移的,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问题的文献很少,所以,本文研究生态足迹视角下污染产业转移的时空规律及管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了污染产业转移的传统机制,基于传统机制的不足,本文构建工业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三角鼎立模型分析了生态足迹下污染产业转移机制。其次,从界定的重度、中度、轻度污染产业中选取代表性产业,以全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偏离份额法测算并分析了我国1999-2015年间各类污染产业的时空转移特征。并运用EViews计量模型,回归分析污染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再次,以1995-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计算了中国30个(西藏、港澳台地区除外)省(市、自治区)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压力指数等指标,并详细分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污染产业转移规律,分析转入地、转出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并将研究的30个省市划分为重点引入区、优化引入区、限制引入区和禁止引入区。最后,根据全文的研究结论,从不同行业、不同角度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有实际意义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国家顶层政策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周翟尤佳[8](2018)在《面向业务化需求的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与实践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承载力已经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形势日趋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长期稳定发展。因此,系统开展环境承载力量化评价,将经济发展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人类活动控制在区域复合系统承受能力范围内,对于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环境承载力理论和方法研究虽已取得大量成果,但评价方法体系还尚不完善,难以支撑环境承载力在地方管理中实现业务化应用。环境承载力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本文探讨了环境承载力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总结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将承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归纳为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系统模型法、环境容量法以及供需平衡法四大类。分析了环境承载力研究与业务化应用之间的差距:评价方法体系难以反映区域间差异性,尚未建立承载力业务化管控平台,对复合系统内部反馈机制缺乏深入分析以及较少考虑区域开放性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等。总结了环境管理对环境承载力的评价需求,主要包括构建综合性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开展承载力分区评价以及建立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三方面。从地方管理实践的角度出发,构建面向业务化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主要思路如下:以区域复合系统概念模型为基础,结合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构建面向不同功能分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框架由基础要素和特征要素共同组成。运用矢量模法和相对剩余率评价法从承载力指数和承载状态两个层面开展环境承载力量化评价,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建立面向业务化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作为城市化案例区域,采用构建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宝安区2011-2016年间环境承载力指数、耦合协调度以及承载状态进行了量化评价,并预测了2017-2022年宝安区环境承载状态变化趋势。主要结果如下:(1)宝安区2011-2016年间环境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受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影响显着,水环境、水资源、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污染物排放压力是制约宝安区环境承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2)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宝安区承载主体和承载对象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分析,两者2011-2016年间的耦合度C和耦合协调度D均呈上升趋势,承载主体和承载对象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但区域发展一直处于严重不协调的状态。(3)宝安区2011-2016年间一直处于超载状态,其中,2011-2012年间宝安区处于严重超载状态,2013-2016年间进入中度超载状态。(4)运用回归模型预测了宝安区2017-2022年间的环境承载状态变化趋势,2017-2021年宝安区仍处于轻度超载状态,直至2022年宝安区环境承载力才会处于可载状态。针对宝安区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从加快水体污染整治、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降低水污染物排放强度三方面,为宝安区提升环境承载力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通过宝安区环境承载力量化评价,印证了面向业务化应用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该评价模型对于推进环境承载力实现业务化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案例研究发现评价模型在要素间相互作用机制、指标选取和方法构建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未来研究中应进一步改进完善。

杨艳平[9](2018)在《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衰退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民生问题严峻等一系列矛盾和困境,亟需转型发展。如何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论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资源衰退型城市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压力,提出了多产业联动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围绕其如何推动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首先,论文基于对10个资源衰退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现状的调研,分析目前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和补偿机制设计;其次,运用生态位模型、Logistic方程、层次聚类法等研究方法,从竞争合作、阶段识别和社会嵌入等方面进行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研究,分析其演化的内源动力、发展阶段和环境影响因素;接着,重点围绕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群体激励模型、社会计算实验等研究方法,从领域选择、效率改进和途径拓展等方面研究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最后,对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1)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内涵,对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依存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出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模型。(2)从产业种群间的动态关系分析入手,提出了产业种群间恶性竞争、捕食、寄生和协作共生四种关系模式,构建出评估产业种群在物质交换活动中参与程度和竞争强度的生态位测度模型,及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模型,拓展了种群生态学理论的应用范畴。(3)从嵌入性视角考虑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构建了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模型,以判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并进行了社会嵌入度值调整的数理分析,创新社会网络理论在产业经济分析中的新思路。(4)把生态补偿活动从“政府主导”转向“产业主导”,考虑生态补偿主体存在公平关切情境下,构建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激励效率演化模型,利用社会计算实验讨论差别化生态补偿费用征收对群体企业优化排污量的激励效率演化规律,并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途径,研究结果丰富了产业生态补偿理论体系。(5)为了验证理论研究和方法模型的有效性,对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和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1)生态位测度结果表明,煤、电和建材业是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物质循环的主体,循环物质多为工业产品和共伴生资源,废弃物资源化所占比重并不大;铝业和建材业、煤炭业和水泥业的规模生态位重叠度较大,水泥业和建材业、电力业和水泥业的资源生态位重叠度较大;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当务之急是创新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研发费用投入,扩大废弃物资源化环节的产业规模。(2)演化阶段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即生命周期模型的发展阶段;因此,铜川市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处理好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速度和转型质量的关系,推动循环产业集约高效发展。(3)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结果显示,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中,约47%的企业个体社会嵌入度较高,社会资源获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突出;但是还有40%的企业个体社会嵌入度偏低。铜川市要进一步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必要时可进行业务重组。(4)铜川市生态盈亏及压力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目前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重点领域是水域类、草地类和耕地类生态系统;当前铜川市按照生产量百分比计征生态补偿费用,对企业减少排污量没有激励效果,建议设立补偿系数实施差别化计征生态补偿费。

彭新沙[10](2017)在《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测度与分析》文中指出工业是目前对自然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经济部门。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和我国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30年前后力争使碳排放达到峰值的背景下,工业生态安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为迫切的实践意义。而选择生态足迹模型来研究区域或城市工业生态安全评价问题,进行工业生态足迹需求的测度与分析,又是工业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在学术上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一定的创新性。长沙市是一个工业比较发达的中部省会城市,又是国家级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的龙头与核心,急需研究解决“两型社会”建设实践中遇到的工业生态安全评价问题,以该市作为工业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对象,既有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国内外学术界公认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存在一些明显缺陷,需要对其进行必要改进以弥补其不足。基于上述背景和动机,笔者选择了“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的测度与分析”作为本文的研究课题。本文把贸易与库存、建设用地、水资源用地三个账户纳入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同时拓展了原有污染消纳账户的核算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业运行的特点设计了工业生态足迹模型(包括基本模型和六个核算账户的子模型,共有13个模型),运用这种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2006-2010年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进行了定量测度研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2011-2020年预测分析,并且研究了该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五年期间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的数量很大,在全市生态足迹需求总量中约占50%以上,但总体上小于全市自然生态承载力,工业总体上处于相对的生态安全状态,有一定可持续发展空间。不过从不同土地类型来看,工业生态足迹需求与全市自然生态承载力却有盈有亏: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水资源用地、未利用土地都有生态盈余;林地、水域、能源用地则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其中林地、能源用地的生态赤字特别大,这与该市工业能源生态足迹需求占工业生态足迹总需求的60.92%密切相关,因为能源生态足迹需求的压力主要由林地来承受。(2)工业生态足迹总需求五年中各年度之间虽有一定起伏,但总趋势是上升的,年均增长率为4.3%。工业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与总生态足迹需求的变化既有相似之点又有不同之处,户籍人口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规模工业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则以-6.7%的年均速度下降,表现出相反的趋势。(3)预测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工业生态足迹需求总量各账户的变化趋势是,除了污染消纳账户之外的四个账户生态足迹需求都呈增长趋势,污染消纳账户同一指标呈下降趋势。第二,同期该市规模工业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与户籍人口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在除污染消纳账户之外的四个账户中均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即前者下降,后者上升。(4)区域(城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六个,按其与工业生态足迹需求总量之间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排序,依次是产业结构X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资源利用效率X6、城镇化率X2、经济增长(GDP)X3、居民消费水平X4、人口总量X1。其中,工业生态足迹总需求与X1-X5正相关,与X6负相关。(5)本文提出和运用的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及其细化形式的工业生态足迹模型,在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测度与分析中被证明是可行、有效、比较科学合理的。但是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仍然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工业生态承载力定量计算方法,难以准确计算工业制成品、固定资本、人力资本的生态承载力;水资源用地均衡因子显得偏高,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这个参数仍然值得努力探讨;在生态足迹模型框架内,工业制成品生态足迹尚无科学、可行的定量计算方法等。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使生态足迹模型更加完善。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工业生态足迹概念的定义、内涵和特点进行了专门讨论;在生态足迹基本模型基础上,结合工业运行的特点构建了工业生态足迹模型体系(包括基本模型和六个核算账户的子模型,共有13个模型),虽然其中一些模型借鉴、移植了其他学者的成果,但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做了程度不等的调整或者改进。而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型体系,则是本文的一种新尝试。第二,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中增加了贸易与库存、建设用地、水资源用地三个账户,同时在原有的污染消纳账户中扩展了污染物生态足迹核算范围(把2011年以前统计年鉴中没有涉及的SO2、烟尘纳入核算账户),从而形成了一个包括生物资源、能源、建设用地、贸易与库存调整、污染消纳、水资源用地等六个账户的比较全面的核算体系;其中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概念不同于Wakenagel和William Rees使用的实体水域概念,而是借鉴使用了黄林楠等(2008)提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概念,它是一种虚拟空间面积概念。把这个概念及其模型应用于工业生态足迹研究,是笔者的一种新探索。第三,在土地生态承载力计算中,引入了土地面积的物理空间、虚拟空间概念,扩大了生态承载力的实际容量;在耕地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中采用了实际产量法,引入了“土地复种指数”,使研究结果更加接近实际。

二、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2.1.1 系统论基础
        2.1.2 生态学基础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2.2 绿色发展理论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1 基本概念解析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2.6 本章小结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3.4.3 论文研究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4.8 本章小结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7.2 论文创新点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2)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性研究 ——以西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关键任务
        1.1.2 “城市双修”提出城市与自然关系转型发展新思路
        1.1.3 河谷型城市生态保护与城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1.1.4 快速城镇化使得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面临转型
        1.1.5 西昌市“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建设发展诉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与关键问题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梳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自然生态
        2.1.2 河谷型城市
        2.1.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性
        2.1.4 生态适宜性评价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基础理论梳理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3.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3.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3.5 生态适应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机制
    3.1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总体特征
        3.1.1 自然环境主导下的起源时期
        3.1.2 政治经济主导下的缓慢发育时期
        3.1.3 多元要素主导下的突变与协调发展时期
    3.2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现实问题
        3.2.1 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严重
        3.2.2 交通功能冲突,路网负荷过大
        3.2.3 用地矛盾突出,人居环境恶化
        3.2.4 景观风貌杂乱,山水格局丧失
    3.3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
        3.3.1 自然影响因素
        3.3.2 人文影响因素
    3.4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机制
        3.4.1 自然生态约束力
        3.4.2 政策制度引导力
        3.4.3 社会经济驱动力
        3.4.4 历史文化塑造力
        3.4.5 交通技术指向力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
    4.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1.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1.2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4.2.1 生态适宜性分析
        4.2.2 生态承载力分析
    4.3 评价体系构建步骤
        4.3.1 评价技术路线
        4.3.2 确定评价指标因子
        4.3.3 单因子评价分析
        4.3.4 确定因子权重
        4.3.5 综合分析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及优化
    5.1 西昌市基本概况
        5.1.1 自然环境
        5.1.2 社会经济
        5.1.3 历史文化
        5.1.4 基础建设
    5.2 西昌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程
        5.2.1 西汉至明清时期(公元前206~公元1840 年)
        5.2.2 民国时期(1840~1949 年)
        5.2.3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年)
        5.2.4 经济转型时期(1978 年至今)
    5.3 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
        5.3.1 评价技术路线
        5.3.2 评价指标体系细化
        5.3.3 生态足迹测算
        5.3.4 单因子分级评价
        5.3.5 综合评价结果与成因分析
    5.4 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5.4.1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5.4.2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5.4.3 协调城市绿地系统
        5.4.4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5.4.5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指标体系权重专家问卷表
    附表2 2015 年安宁河州控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附表3 2015 年西昌市东河监测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附表4 2015 年西昌市西河监测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附表5 2015 年西昌市海河监测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附表6 2015 年邛海入湖河流监测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3)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生态承载力评价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来源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生态规划及保护现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3S技术
    3.2 生态承载力研究模型
    3.3 数理统计方法
    3.4 CA-Marcov模型和阈值设定
    3.5 数据来源
第四章 土地利用转移评价
    4.1 土地利用分类
    4.2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
    4.3 土地系统动态特征
第五章 生态承载力单一指标分析与评价
    5.1 水土流失评价
    5.2 土地沙化评价
    5.3 自然栖息地质量评价
    5.4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第六章 生态承载力健康度评价及预警
    6.1 生态承载力健康度评价
    6.2 生态承载力健康度预警机制分析
    6.3 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3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2.1.3 生态位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2.3.1 国外实践
        2.3.2 国内实践
        2.3.3 发展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1.1 时代背景
        3.1.2 空间结构
        3.1.3 总体特征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2.1 时代背景
        3.2.2 空间结构
        3.2.3 总体特征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3.1 时代背景
        3.3.2 空间结构
        3.3.3 总体特征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4.1 时代背景
        3.4.2 空间结构
        3.4.3 总体特征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4.1.1 生态要素梳理
        4.1.2 生态总体格局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4.3.4 市域生态问题
        4.3.5 生态影响机制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4.4.1 生态环境评价
        4.4.2 绿地建设评价
        4.4.3 生态建设问题
        4.4.4 生态影响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5.1.1 发展目标导向
        5.1.2 发展阶段划分
        5.1.3 发展考评体系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6.4.3 “后评估”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7.1 技术创新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7.2 体制创新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参编论着
    3.参与课题
    4.参与研究项目
附录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5)生态系统视角下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业地产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客观需求
        1.1.2 产业地产发展需要与其承载力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1.1.3 重庆市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欠佳
    1.2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2 产业地产发展文献研究
        1.2.3 承载力文献研究
        1.2.4 互动关系文献研究
        1.2.5 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案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方法介绍
    2.1 理论基础
        2.1.1 类比迁移理论
        2.1.2 生态系统相关理论
        2.1.3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2.2 计量方法介绍
        2.2.1 子系统水平测定
        2.2.2 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方法
        2.2.3 经济学因果关系研究方法
        2.2.4 双向主导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产业地产生态系统框架及子系统模型构建
    3.1 产业地产生态系统框架
    3.2 互动关系初步定性分析
        3.2.1 五大生态因子
        3.2.2 基于五大生态因子的互动机理
        3.2.3 互动关系的作用特征
    3.3 产业地产生物子系统模型
        3.3.1 生物子系统内涵
        3.3.2 生物子系统发展评价准则
        3.3.3 生物子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4 承载力环境子系统模型
        3.4.1 环境子系统内涵
        3.4.2 环境子系统评价准则
        3.4.3 环境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3.5 本章小结
4 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定量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4.1 两个子系统水平测定
        4.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1.2 子系统水平测定结果分析
    4.2 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4.2.1 耦合分析
        4.2.2 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4.3 因果关系研究
        4.3.1 平稳性检验
        4.3.2 协整检验
        4.3.3 格兰杰因果分析
        4.3.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4.4 双向主导影响因素研究
        4.4.1 产业地产发展主成分回归计算
        4.4.2 产业地产发展主成分回归结果分析
        4.4.3 承载力主成分回归计算
        4.4.4 承载力主成分回归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增强重庆市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互动关系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产业用地经济效益的建议
        5.1.1 用地规划的合理调整和科学转变
        5.1.2 产城一体化开发模式的推广
        5.1.3 产业用地投产后管理制度的完善
        5.1.4 “飞地产业园”模式的持续探索
    5.2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建议
        5.2.1 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制造业升级
        5.2.2 以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5.2.3 加强优质项目的招商引资
        5.2.4 完善产业地产发展相关支持性机制
    5.3 促进科研创新和人才培育的建议
        5.3.1 强化工业领域科研创新能力
        5.3.2 吸纳和培育青年人才
    5.4 推动城市可持续建设的建议
        5.4.1 工业从末端治理到循环经济的演替
        5.4.2 产业地产与海绵城市及绿色建筑同步发展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研究回顾
        6.1.2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重庆市产业地产发展水平与其承载力水平计算过程
    附录B 重庆市产业地产发展主成分回归方程计算过程
    附录C 重庆市承载力主成分方程回归计算过程
    附录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
        1.3.2 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
        2.1.2 城市合理土地集约利用
        2.1.3 可持续集约化变量
    2.2 理论基础
        2.2.1 边际效益递减理论
        2.2.2 脱钩理论
        2.2.3 地租理论
        2.2.4 系统论
        2.2.5 系统动力学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3.1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
        3.1.1 城市可持续集约化变量模型
        3.1.2 土地利用合理性评价
        3.1.3 生态承载力计算
        3.1.4 脱钩关系评价
    3.2 主要参数计算
        3.2.1 生态足迹参数确定
        3.2.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
        3.2.3 资源条件参数权重估算
        3.2.4 科技进步强度的弹性系数估算
        3.2.5 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弹性系数估算
    3.3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状况
    4.1 土地利用状况
        4.1.1 土地利用现状
        4.1.2 土地利用变化
    4.2 社会经济状况
        4.2.1 社会经济现状
        4.2.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4.2.3 社会经济结构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5.1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资源条件分析
        5.1.1 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价
        5.1.2 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5.1.3 脱钩研究结果分析
        5.1.4 资源条件评价结果分析
    5.2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人类活动分析
        5.2.1 劳动力要素投入分析
        5.2.2 资本要素投入分析
        5.2.3 科技进步强度评价结果分析
    5.3 模型合理性检验
        5.3.1 模型评价综合结果对比分析
        5.3.2 模型评价资本要素结果对比分析
        5.3.3 模型评价劳动力要素结果对比分析
    5.4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5.4.1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5.4.2 资本要素投入的集约度评价
        5.4.3 劳动力要素投入的集约度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多情景模拟预测
    6.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6.1.1 系统分析
        6.1.2 模型构建
        6.1.3 确定变量
        6.1.4 系统假设前提
    6.2 模型的验证及检验
    6.3 不同发展情景模拟预测
        6.3.1 现状延续型
        6.3.2 经济优先型
        6.3.3 资源集约型
        6.3.4 均衡发展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生态足迹视角下我国污染产业转移的时空规律及管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生态足迹的相关概念
        2.1.1 生态足迹及指标体系
        2.1.2 生态承载力指标
        2.1.3 生态盈余/赤字指标
        2.1.4 生态效率指标
        2.1.5 生态压力指数
    2.2 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生态足迹在不同尺度上的研究内容与扩展
        2.2.2 生态足迹在不同应用领域的研究内容与扩展
        2.2.3 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污染产业的界定与分类
        2.3.1 现有污染产业分类标准
        2.3.2 本文对污染产业的界定
        2.3.3 污染产业等级划分
    2.4 污染产业转移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 污染避难所假说的验证
        2.4.2 污染产业转移规律
        2.4.3 污染产业转移影响因素
        2.4.4 污染产业转移测度方法
    2.5 国内外文献述评
3 污染产业转移机制分析
    3.1 污染产业转移的传统机制
        3.1.1 污染产业跨国转移
        3.1.2 比较优势理论下污染产业转移
        3.1.3 要素禀赋理论下污染产业转移
        3.1.4 现有理论对污染产业转移机制的研究不足
    3.2 生态足迹视角下污染产业转移机制
        3.2.1 工业优势
        3.2.2 区位优势
        3.2.3 环境优势
        3.2.4 工业优势+区位优势
        3.2.5 区位优势+环境优势
        3.2.6 工业优势+环境优势
        3.2.7 工业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
    3.3 本章小结
4 污染产业转移测度及转移规律分析
    4.1 产业转移内涵的界定
    4.2 污染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及分析
        4.2.1 各省市重度污染产业产值偏离份额分析
        4.2.2 各省市中度污染产业产值偏离份额分析
        4.2.3 各省市轻度污染产业产值偏离份额分析
    4.3 污染产业转移的时空规律
    4.4 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4.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4.4.2 模型构建
        4.4.3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4.4.4 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足迹的我国30个省市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5.1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及数据说明
        5.1.1 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含义
        5.1.2 生态生产性土地构成
        5.1.3 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
        5.1.4 生态足迹的计算步骤和生态资源账户的分类
        5.1.5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5.2 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5.2.1 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
        5.2.2 生态足迹的整体分析
        5.2.3 能源足迹分析
        5.2.4 单位土地面积的生态足迹分析
        5.2.5 万元GDP生态足迹分析
    5.3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5.4 生态压力指数分析
    5.5 污染产业转出地、转入地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5.5.1 污染产业转出地、转入地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
        5.5.2 污染产业转出地、转入地生态足迹变化趋势
        5.5.3 污染产业转出地、转入地生态压力指数变化趋势
        5.5.4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划分四大区域
    5.6 本章小结
6 引导我国污染产业合理有序转移的管制政策研究
    6.1 不同层面管制政策
    6.2 不同行业管制政策
    6.3 不同区域管制政策
    6.4 我国环境管制政策的演进特点
        6.4.1 不同区域环境管制政策的差异特点
        6.4.2 环境管制政策差异形成原因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污染产业转移研究结论
        7.1.2 生态足迹等指标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面向业务化需求的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与实践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及方案设计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案例区选取依据
第2章 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在业务化应用中的不足
    2.1 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2.1.1 环境承载力的起源发展
        2.1.2 环境承载力概念与内涵
        2.1.3 相关概念辨析
    2.2 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2.1 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
        2.2.2 系统模型法
        2.2.3 环境容量法
        2.2.4 供需平衡法
        2.2.5 评价方法对比
    2.3 环境承载力业务化应用存在的不足
    2.4 环境管理对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需求
    2.5 小结
第3章 面向业务化应用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3.2 评价模型构建总体思路
    3.3 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3.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3.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4 区域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
        3.4.1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3.4.2 环境承载力指数评价方法
        3.4.3 环境承载状态评价方法
    3.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5.1 层次分析法
        3.5.2 熵值法
    3.6 小结
第4章 宝安区环境承载力评价
    4.1 宝安区概况
        4.1.1 自然条件
        4.1.2 社会经济条件
        4.1.3 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4.2 指标体系说明及数据来源
        4.2.1 宝安区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4.2.2 数据来源
    4.3 宝安区环境承载力计算
        4.3.1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4.3.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3.3 环境承载力计算分析
        4.3.4 承载主体和承载对象耦合协调态势分析
    4.4 宝安区环境承载状态计算
        4.4.1 指标理想值的确定
        4.4.2 相对剩余率计算
        4.4.3 环境承载状态评价
        4.4.4 环境承载状态预测分析
    4.5 提升环境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9)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1.2 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机遇
        1.1.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提出
        1.1.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1.2.2 循环经济及其在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中的研究
        1.2.3 产业集群及其与循环经济的交叉研究
        1.2.4 相关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案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1 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2.2.2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范畴
        2.2.3 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2.3 战略管理理论
        2.3.1 结构追随战略观
        2.3.2 产业环境战略观
        2.3.3 商业生态系统战略观
        2.3.4 战略管理理论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运行分析
    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及其生态环境分析
        3.1.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内涵
        3.1.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与其生态环境的作用关系
    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基本内涵分析
        3.2.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3.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3.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3.3.1 数据来源和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3.3.2 数据记录与整理
        3.3.3 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3.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分析
        3.4.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的提出
        3.4.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关系分析
        3.4.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研究
    4.1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竞争合作机制
        4.1.1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分化
        4.1.2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测度
        4.1.3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关系模式分析
    4.2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阶段识别机制
        4.2.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分析
        4.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
        4.2.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的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4.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嵌入机制
        4.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反馈调节
        4.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
        4.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调控的数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5.1 生态补偿内涵及其外部性理论分析
        5.1.1 生态补偿的内涵拓展
        5.1.2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5.1.3 生态补偿的构建原则
        5.1.4 生态补偿的外部性理论
    5.2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机制
        5.2.1 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
        5.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
        5.2.3 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效率改进机制
        5.3.1 产业种群生态补偿标准确立
        5.3.2 考虑公平关切的生态补偿激励流程分析
        5.3.3 生态补偿激励效率演化模型构建
    5.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途径拓展机制
        5.4.1 经济补偿
        5.4.2 政策补偿
        5.4.3 市场补偿
        5.4.4 技术补偿
    5.5 本章小结
6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实证分析
    6.1 研究区域的背景分析
        6.1.1 区域地理概况
        6.1.2 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6.1.3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6.1.4 社会民生改善情况
        6.1.5 自然资源保有储量
    6.2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和模式构建
        6.2.1 铜川市转型发展机遇
        6.2.2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构建
    6.3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实证分析
        6.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测度
        6.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
        6.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
    6.4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实证分析
        6.4.1 铜川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
        6.4.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
        6.4.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激励效率改进
        6.4.4 铜川市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永续设计技术补偿
    6.5 促进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6.5.1 发挥地方政府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6.5.2 强化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期的政策导向
        6.5.3 构筑重大节能环保项目支撑体系
        6.5.4 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
        6.5.5 进一步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
        6.5.6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制度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

(10)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测度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生态足迹模型内容的研究现状
        1.1.1 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
        1.1.2 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假设
        1.1.3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1.2 生态足迹模型应用的研究进展
        1.2.1 空间尺度
        1.2.2 主要领域
    1.3 生态足迹模型评价与改进的研究动态
        1.3.1 模型的优点与不足
        1.3.2 模型的改进
        1.3.3 模型的发展走向
    1.4 工业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述评
        1.4.1 国内外工业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述要
        1.4.2 国内外工业生态足迹模型研究现状评析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2.1.1.1 研究背景
        2.1.1.2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意义
    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与研究内容
        2.2.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3.1 研究思路
        2.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及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 研究区自然生态环境
    3.2 研究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3 研究区工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3.3.1 经济总量超常规跨越
        3.3.2 工业生产高速高效运行
        3.3.3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3.3.4 工业园区不断扩张
        3.3.5 工业项目稳步推进
        3.3.6 技术创新成效显着
    3.4 研究区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4.1 工业废水
        3.4.2 工业废气
        3.4.3 工业固体废物
    3.5 本章小结
4 研究方法
    4.1 数据及资料来源
        4.1.1 基础数据
        4.1.2 主要参数与标准数据
    4.2 生态足迹模型方法
        4.2.1 测度模型
        4.2.2 分析方法
    4.3 实证分析方法
    4.4 比较分析方法
        4.4.1 比较分析法的概念与类型
        4.4.2 比较分析法的方法论准则
        4.4.3 比较分析法的定量比较标准
    4.5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4.6 经济-自然-社会相结合方法
    4.7 预测方法
        4.7.1 预测方法的含义与类型
        4.7.2 预测方法的选择
        4.7.3 预测过程与层次
    4.8 相关分析方法
        4.8.1 相关分析方法的含义与公式
        4.8.2 工业生态足迹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相关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4.8.3 工业生态足迹需求多样性、工业生态系统发展能力与人均GDP的相关性分析
    4.9 工业生态足迹效率分析方法
    4.10 与全市自然生态承载力动态比较的“相对盈亏”分析方法
    4.11 本章小结
5 结果与分析
    5.1 工业生态足迹需求计算结果与分析
        5.1.1 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计算结果
        5.1.2 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计算结果分析
    5.2 全市自然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5.3 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变化趋势预测结果与分析
    5.4 相关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5.4.1 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
        5.4.2 相关系数计算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1.1 研究假设的验证
        6.1.2 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研究的有关基础资料
附录B 工业生态足迹需求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计算过程及结果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
致谢

四、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性研究 ——以西昌市为例[D]. 李思洁.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生态承载力评价及预警研究[D]. 马永强. 宁夏大学, 2019
  • [4]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生态系统视角下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李心煜. 重庆大学, 2019(01)
  • [6]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预测研究[D]. 千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生态足迹视角下我国污染产业转移的时空规律及管制政策研究[D]. 夏文静.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8)
  • [8]面向业务化需求的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与实践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D]. 周翟尤佳.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8(01)
  • [9]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D]. 杨艳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10]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测度与分析[D]. 彭新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