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潭水库大坝渗流监测数据分析

黑龙潭水库大坝渗流监测数据分析

一、黑龙滩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资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毛[1](2021)在《龙滩子水库大坝结构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龙滩子水库因运行年代久远,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工程经验,通过试验参数取值,采用浙大ADAO拱坝应力分析软件程序,计算得出龙滩子大坝的位移和应力数值结果。通过分析,龙滩子大坝的位移和应力状况满足规范要求,综合评价其结构安全等级为A级。

梁文娟[2](2021)在《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型水库作为我国水库的主要类型,约占现有水库总数的95%,大多存在建成时间久、建设标准低、管理缺失等问题,成为我国水利行业亟需改善的薄弱环节。随着我国水利工作重心转移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水利部针对中小型水库开展了一系列除险加固行动,如何提高其运行管理标准和水平成为关键问题。因此,开展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有助于识别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短板,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同时为小型水库标准化建设成效考核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全国其他地区小型水库标准化评价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对陕西省10个地市共172座小型水库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其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基于此,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AHP-物元可拓评价模型,选取了 4座不同类型的小型水库开展实证研究,最后针对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政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明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的必要性。调研摸底了陕西省小型水库的分布、功能、特性等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了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识别了影响水库运行的主要因素,引入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概念,界定了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内容,研判了陕西省开展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的必要性。(2)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解析了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组织、对象、内容、目标及保障措施之间关系,结合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实际,识别并提取了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环境保护、保障措施5大因素建立了准则层,筛选出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3)建立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模型。将层次分析法与物元可拓法耦合应用,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五个等级标准,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模型,运用可拓集合关联度来评价多种物元特征等级,利用物元结构对待评价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同时,建立了包含准备阶段、实施评价阶段、结果反馈阶段的评价机制及流程,为实证分析研究提供方法与路径支撑。(4)选取陕西省4座小型水库开展实证分析研究。以实地调研资料及专家问卷信息为基础数据,开展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GW水库和ZZZ水库标准化水平均为“好”,TJH水库和MXG水库均处于“向差转化”状态,符合管理单位影响管理水平实际;专设管理单位的小(1)型水库运作管理标准化水平均高,小(2)型水库专设管理单位直接管理的小型水库比村管小型水库组织管理水平高,小(1)型水库比小(2)型水库运行管理水平整体高。基于此,提出了深化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加快推动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张瑜潇[3](2021)在《基于POT和改进D-S证据理论的土石坝健康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近10万座已建水库大坝中,大量工程处于不同程度的病险工作状态,其中土石坝所占比例最大。采用健康诊断方法定量评估土石坝健康状况,能够对影响土石坝安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有效准确的辨识,及时诊断土石坝的病险程度,确保大坝长效安全运行。土石坝健康诊断信息类型多样、诊断过程复杂,健康诊断方法是实现土石坝健康诊断信息融合与安全性态分析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综合利用数值计算、安全监测、检查巡查、试验检测等多类健康诊断信息,构建基于模糊最优最劣法(the Fuzzy Best-Worst Method,FBWM)和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EWM)的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模型,建立基于超阈值(Peaks over Threshold,POT)模型的土石坝健康诊断指标拟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S证据理论)及基于该理论的土石坝健康综合诊断方法,为土石坝专项及综合健康诊断提供科学的定量评估方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土石坝的运行环境与结构特点,依据土石坝溃坝及风险分析理论,对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进行挖掘,总结了土石坝健康的影响因素集,并构建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土石坝健康诊断体系,为后续土石坝健康诊断过程提供了结构基础。(2)运用模糊最优最劣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健康诊断体系中各影响因素的主、客观权重,利用级差最大化法(Level Difference Maximization,LDM)优化求解最佳组合权重,建立了FBWM-EWM-LDM组合赋权模型,定量评估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为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重要性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新方法。(3)综合水利规范要求以及水利土木领域健康状态评定标准研究成果,提出了土石坝健康评价等级的五级划分原则。并针对诊断体系中的非监测资料和监测资料信息,分别采取等区间划分法和POT模型构建土石坝健康诊断指标的综合拟定方法,建立五级健康评语量化区间的划分标准,为土石坝健康诊断提供合理准确的评价依据。(4)针对土石坝健康诊断存在的模糊性及随机性问题,利用可拓云理论的定性定量转化能力对D-S证据理论进行改进,同时对信息融合准则进行改进,将影响因素重要性与诊断信息支持度作为合成规则,提出了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土石坝健康诊断方法,解决了模糊、随机的多证据体融合问题,提高了土石坝健康诊断的准确性。

梁健[4](2021)在《赣南桃江稀土矿区流域水系泥沙迁移和氨氮污染演化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稀土资源是现代工业、国防和科技发展的不可代替的重要原材料,而我国赣南地区是离子型稀土资源的主要产地。近50年来,赣南地区先后采用池浸、堆浸、原地浸矿三种方式开采稀土资源,破坏地表植被,甚至使原有林地变成裸地加重水土流失,开采过程使用铵盐作为浸矿剂导致河流水体氨氮污染。因此,研究赣南稀土矿区水系泥沙的迁移及氨氮污染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以赣南桃江稀土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桃江流域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并结合遥感数据,分析了流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建立适用于桃江流域的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情景模拟法定量分离和评价气候变化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稀土开采、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稀土矿区小流域实地水质监测,利用水文模型法分析稀土两类开采方式(池浸/堆浸、原地浸矿)对河流径流量、泥沙量、氨氮量的影响;最后利用GMS地下水模型技术,分析原地浸矿对流域地下水氨氮污染的影响过程。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桃江流域1960~2015年的降水量、气温、潜在蒸发量和径流量、泥沙量的变化特征。桃江流域年降水量呈现微弱下降趋势,气温呈现上升趋势,潜在蒸发量先降后升,拐点出现在1991年前后;流域年均实测径流量和泥沙量显着下降,突变点分别发生在2002年和2003年。(2)通过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期的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图的分析表明:林地、水田和旱地是桃江流域内最主要的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并不显着。但采用池浸/堆浸方式的稀土用地A类的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采用原地浸矿方式的稀土用地B类、城镇居民用地的面积呈上升趋势,而林地的面积则呈现下降趋势。(3)利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情景模拟法,从桃江全流域尺度上定量分离并评估了气候变化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对于桃江干流出口处的年均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因素对桃江干流径流量和泥沙量呈现增加效应,而气候变化因素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对桃江干流径流量和泥沙量呈现减少效应,水利工程建设是桃江干流径流量和泥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4)利用SWAT模型和土地利用类型替换法,确定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径流量、泥沙量、氨氮量的贡献率。对于桃江全流域,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径流量的贡献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稀土用地A类>城镇居民用地>水田>旱地>草地>稀土用地B类>林地,对河流水体中的泥沙量的贡献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稀土用地A类>旱地>水田>草地>稀土用地B类>林地>城镇居民用地,表明池浸/堆浸是导致稀土矿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对于开采结束后约18年的稀土矿区小流域,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水体中的氨氮量的贡献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田>旱地>稀土用地B类>城镇居民用地>稀土用地A类>草地>林地,表明原地浸矿可造成矿区水系长期的氨氮污染。(5)利用GMS地下水数值模型,分析了原地浸矿对地下水氨氮污染的影响过程。矿山原地浸矿注液开始氨氮污染物即随地下水流向下游的河流方向迁移扩散。在浸矿结束后实施清洗,清洗工艺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氨氮污染的浓度峰值,但没有对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起到任何拦截作用。在原地浸矿场下游设置截渗装置,并采用填料过滤或水力控制等手段,有望能彻底解决原地浸矿技术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邓术兴[5](2019)在《山区型水库饮用水源地TP输运及衰减模型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湖泊是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湖泊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威胁,主要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污染、湖泊萎缩与剧减等环境问题。黑龙滩水库位于眉山市仁寿县西北部,是眉山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也是一座典型的山区型水库。众多研究结果表明,总磷是水库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对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总磷输运及衰减模型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了水库主要污染因子,对各污染风险源的年输入污染负荷进行定量计算,分析了TP在流域环境系统内的输运过程,建立了用于预测黑龙滩水库总磷的二维—一维水质模型,模拟了TP在水库中的迁移变化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质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滩水库水体水质总体保持在低污染水平状态,TP是水库主要的污染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H3-N与TP间的相关性最为显着,黑龙滩水库的水体自净能力较强,影响水库TP浓度变化的主要污染源可能为化肥的施用和生活污水。(2)结合水质评价结果、野外调查和当地基础资料,确定了各风险源的污染负荷贡献,并进一步计算了湖体以年时间尺度计的TP蓄积量。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滩水库TP负荷输入主要源于东风渠的输入,占比为43.21%,其次是农业耕作和畜禽养殖的输入。(3)根据黑龙滩流域的地形地貌及水动力特征,得到了降雨汇流概化模型。采用公式法推求黑龙滩水库主要陆域汇流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径流峰值流量、汇流时间、平均流速和输运时间等。结果表明:黑龙滩流域是以河道汇流影响为主的,在三种不同降雨工况条件下,冲沟3的峰值流量总是最大,流域面积是决定峰值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4)建立了基于有限差分法求解二维—一维水质方程的黑龙滩水库TP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靠近源强的预测断面TP浓度变化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较为明显,而远离源强的预测断面TP浓度变化较为缓慢。随着时间推移,各预测点TP浓度的变化较小。二维水质模型参数取值中纵向离散系数和横向离散系数的扰动对TP的预测结果影响最大。

邹益,张建雄,杨艳,王婧,熊睿,王晓敏[6](2019)在《2013-2017年仁寿县黑龙滩水库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2013-2017年仁寿县黑龙滩水库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及相关部门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每次监测采样之前,用GPS精确定位好每个监测断面的位置;根据采样方法,在每个监测断面设置左、中下、中中、中上、右"T"字型共5个采样点;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五里桥5个监测点每年第二季度的粪大肠菌群检测项目均不合格,色度指标均超过30度。结论黑龙滩水库水质总体优良,不过仍然存在相关因素导致每年第二季度五里桥监测点水质不合格,尚需多措并举保护好黑龙滩水库的水质安全。

赵英男[7](2018)在《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白石水库大坝变形监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坝的变形监测和数据处理对大坝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有关大型混凝土大坝的变形监测方法,利用真空激光准直系统监测资料分析了大坝变形的变形规律。科学地对各影响变量与其响应量关系进行分析,及时掌握了大坝的运行、管理、工作状态和演变趋势,可以及时发现危害安全的异常因素,从而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研究上具备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MATLAB软件中的人工蜂群算法预测大坝位移监测数据,与自动化监测数值对比分析,确认大坝的安全性,其对日常大坝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监测目的,要观察的主要项目有变形,应力,应变,接缝,温度,水位,扬压力,渗流和水质。建立大坝变形数学模型,模拟和预测大坝变形的发展趋势,论述了上游库水位、温度、降雨蓄水日期等环境因素对大坝变形的影响。对坝体观测项目变形观测建立数据模型。对大坝变形进行监测,可以基本反映大坝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特性,具备良好的预测效果,并且其结果可以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鉴定报告中。本文以辽宁省白石水库大坝为例,详细阐述了大坝变形监测和相关数据处理的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对比白石大坝真空激光准直系统的变形数据的预测与拟合,并研究探讨了变形监测的变形分析过程,对水库大坝变形监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提升了数据处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本文介绍了人工蜂群算法的系统组成,对基本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对27#坝段建立了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水平位移统计模型。通过将ABC人工蜂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拟合值分别与实测位移值通过比较各点的相对变化量和差异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蜂群算法逐步回归模型能够更加良好地对大坝变形进行预测且相对误差低,具有预测精度高的良好效果,可以有效地保护大坝的安全运行。

张蒙[8](2018)在《某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分析及渗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碾压混凝土坝薄层碾压的独特施工方式决定了其渗流特性与常规的混凝土坝有很大区别。由于层面这种特殊的存在,碾压混凝土坝的安全除需考虑应力应变问题外,还应重点关注层面渗流的抗滑稳定及渗漏问题。本文以某水库水电站工程为背景,基于其运行期间大坝非溢流坝段下游面存在渗水现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并结合ANSYS软件对大坝典型坝段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和渗流计算分析,研究坝体和坝基的渗流场特性,并且作安全分析与评价,从而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对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阅读大量文献并总结研究成果,选取合适的方法来模拟碾压混凝土坝的层面、排水孔和浸润面,并验证了在ANSYS中的实用性。(2)对某水库大坝的典型坝段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编制了该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计算的APDL语言参数化设计程序。(3)研究碾压混凝土坝坝体和坝基的渗流特性和渗流规律。对非溢流坝段的不同渗控措施进行研究,得出各措施的渗流特性与规律,提出最优渗控措施;对坝基帷幕的厚度进行了渗透稳定性评价。对溢流坝段不同水位工况进行渗流分析研究,并对坝基帷幕深度作敏感性分析,研究帷幕深度对坝基扬压力的影响,验证了帷幕深度设置的合理性,此外还对坝基固结灌浆对渗流场的影响做了一定的分析;渗流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的安全性评价作参考,渗控措施的研究对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工程指导的实际意义。

李辉,高光,张松,李茂[9](2017)在《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健康湖泊规划策略——以四川黑龙滩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生态修复是当前城市工作与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四川黑龙滩地区为例,探讨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健康湖泊规划策略,从总体层面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框架。该研究基于跨学科的合作,运用科学手段和可靠数据,对黑龙滩水库的水资源及变化情况、水环境质量及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本文着重讨论与生态系统直接相关的部分策略,并着力进行了量化研究,确保策略的可操作性,主要包括优化水资源空间格局、确定合理的水环境容量、构建完整的湿地系统等。

胡晨媛[10](2016)在《乌拉泊水库渗流监测分析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水库的溃坝不仅对水库自身的效益产生直接影响,更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国民经济命脉乃至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的威胁,因此水库的安全运行在国计民生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水库的溃坝除了与异常灾害天气、人为因素有关,还与自身的病害有关,而渗流破坏是土石坝溃坝的主要病害之一。乌拉泊水库作为乌鲁木齐市重要的集防洪、供水于一体的水库,其安全运行关系到下游三百万以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渗流安全监测及分析工作的开展,对保障大坝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乌拉泊水库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乌拉泊水库2012年至2016年的渗流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通过绘制监测断面中的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渗透水压力过程线、测压管水位与上游水位的关系曲线,应用相关系数法和上下游测压管之间的渗透比降,结合乌拉泊水库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乌拉泊水库的渗流安全进行分析评价;本文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一般指标体系,结合乌拉泊水库实际,制定了乌拉泊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单项系统评价、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价、监测管理工作评价三个方面的指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乌拉泊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最终得出大坝渗流稳定、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安全的结论。

二、黑龙滩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资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滩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龙滩子水库大坝结构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1.1 工程概况
    1.2 地形地貌
2 结构稳定性计算
    2.1 软件介绍
    2.2 参数选取
    2.3 结构稳定性计算
3 结语

(2)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库运行管理研究
        1.2.2 水利标准化研究
        1.2.3 水库运行管理评价研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及标准化评价必要性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
        2.2.1 小型水库基本情况
        2.2.2 典型小型水库调研
        2.2.3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
        2.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2.3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概述
        2.3.1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内涵
        2.3.2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发展历程
        2.3.3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现状
    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必要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
        3.1.1 标准化体系内容
        3.1.2 标准化体系特点
    3.2 评价指标初步识别与筛选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依据
        3.2.2 评价指标选取思路
        3.2.3 评价指标初步识别与筛选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释义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2 组织管理指标
        3.3.3 安全管理指标
        3.3.4 运行管理指标
        3.3.5 环境保护指标
        3.3.6 保障措施指标
    3.4 本章小节
4 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模型构建
    4.1 评价模型框架设计
        4.1.1 权重计算方法选取
        4.1.2 综合评价方法选取
        4.1.3 物元可拓模型框架
    4.2 指标权重计算
        4.2.1 层次分析法运算流程
        4.2.2 准则层权重计算及检验
        4.2.3 指标层权重计算及检验
        4.2.4 综合权重计算
    4.3 物元可拓模型的构建
        4.3.1 评价等级确定
        4.3.2 物元确定
        4.3.3 关联度计算
        4.3.4 等级划分
    4.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机制
        4.4.1 评价主体
        4.4.2 评价流程
    4.5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对象选取
        5.1.1 选取原则
        5.1.2 基本情况
    5.2 实证研究
        5.2.1 待评价物元确定
        5.2.2 关联度计算及等级划分
    5.3 评价结果及对比分析
        5.3.1 结果分析
        5.3.2 对比分析
    5.4 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POT和改进D-S证据理论的土石坝健康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坝健康影响因素与诊断体系研究进展
        1.2.2 大坝健康诊断指标拟定研究进展
        1.2.3 大坝健康综合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与诊断体系
    2.1 引言
    2.2 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挖掘
    2.3 土石坝健康诊断体系构建
        2.3.1 诊断元素选择原则
        2.3.2 诊断体系构建
    2.4 本章小结
3.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方法
    3.1 引言
    3.2 理论方法
        3.2.1 模糊最优最劣法
        3.2.2 熵权法
        3.2.3 级差最大化法
    3.3 模型构建
    3.4 实例应用
        3.4.1 工程概况
        3.4.2 健康诊断元素重要性评价体系构建
        3.4.3 健康影响因素赋权
        3.4.4 比较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基于POT模型的土石坝健康诊断指标拟定方法
    4.1 引言
    4.2 健康评语集设计
    4.3 理论方法
        4.3.1 POT模型
        4.3.2 等区间划分法
    4.4 模型构建
    4.5 实例应用
        4.5.1 工程概况
        4.5.2 监测数据的厚尾性分析
        4.5.3 基于POT模型的诊断指标拟定
        4.5.4 比对分析
    4.6 本章小结
5.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土石坝健康综合诊断方法
    5.1 引言
    5.2 理论方法
        5.2.1 D-S证据理论
        5.2.2 可拓云理论
    5.3 模型构建
    5.4 实例应用
        5.4.1 工程概况
        5.4.2 健康综合诊断
        5.4.3 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赣南桃江稀土矿区流域水系泥沙迁移和氨氮污染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学术热点——河流水环境变化研究
        1.1.2 稀土开采与河流水环境的矛盾
        1.1.3 稀土矿区河流水环境变化分析的紧迫性及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河流水沙变化的相关研究
        1.2.2 气候变化因素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1.2.3 人类活动因素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1.2.4 河流水环境影响的归因分析方法
    1.3 研究方案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本文各章主要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获取
    2.1 桃江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质地貌
        2.1.4 土壤植被
    2.2 桃江流域稀土开采历史
        2.2.1 池浸/堆浸开采方式
        2.2.2 原地浸矿开采方式
    2.3 桃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2.3.1 遥感数据源介绍
        2.3.2 土地利用分类及变化趋势
    2.4 水文气象观测资料的获取
        2.4.1 水文资料的获取
        2.4.2 气象资料的获取
    2.5 小结
第三章 桃江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统计方法
        3.1.1 趋势分析方法
        3.1.2 突变点分析方法
    3.2 桃江流域水沙变化分析
        3.2.1 径流量变化
        3.2.2 泥沙量变化
    3.3 桃江流域气象变化分析
        3.3.1 降水量变化
        3.3.2 气温变化
        3.3.3 潜在蒸发量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桃江流域干流的水沙变化归因分析
    4.1 桃江流域SWAT模型构建
        4.1.1 模型基本原理
        4.1.2 数据库处理
        4.1.3 模型率定、验证、敏感性分析
    4.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水沙变化
        4.1.1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概况
        4.1.2 情景设计
        4.1.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水沙变化归因分析
    4.3 不同稀土开采方式的水沙变化
        4.3.1 情景设计
        4.3.2 不同稀土开采方式的水沙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桃江流域支流的水沙变化及氨氮污染归因分析
    5.1 矿区小流域基本概况
        5.1.1 池浸/堆浸小流域基本概况
        5.1.2 原地浸矿小流域基本概况
    5.2 氨氮源强确定
        5.2.1 源强确定方法
        5.2.2 源强确定结果
    5.3 矿区小流域水沙变化及氨氮污染的贡献率
        5.3.1 池浸/堆浸小流域的水沙变化及氨氮污染的贡献率
        5.3.2 原地浸矿小流域的水沙变化及氨氮污染的贡献率
    5.4 矿区小流域生态修复效果预测
        5.4.1 池浸/堆浸小流域生态修复效果预测
        5.4.2 原地浸矿小流域生态修复效果预测
    5.5 小结
第六章 稀土开采对河流水环境影响途径分析
    6.1 稀土开采方式对水环境影响途径分析
        6.1.1 池浸/堆浸方式对水环境影响途径分析
        6.1.2 原地浸矿方式对水环境影响途径分析
    6.2 原地浸矿氨氮污染地下水迁移扩散过程
        6.2.1 地下水模型构建
        6.2.2 源强输入与情景设计
        6.2.3 氨氮污染迁移扩散过程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山区型水库饮用水源地TP输运及衰减模型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湖泊水动力数值模型研究现状
        1.2.2 湖泊水质数值模型研究现状
        1.2.3 数值求解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黑龙滩水库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气象特征
    2.4 水源保护区体系
    2.5 水系结构
    2.6 水动力特征
        2.6.1 库区水体水动力特征
        2.6.2 陆域汇流水动力特征
第3章 水质状况、相关性分析及污染负荷估算
    3.1 污染风险源的现状
    3.2 水质状况
        3.2.1 水质数据的来源
        3.2.2 水质评价指标
        3.2.3 历年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3.2.4 叶绿素a与 N/P变化趋势
    3.3 相关性分析
        3.3.1 数据分析方法
        3.3.2 TP的水质相关性分析
    3.4 TP输入输出负荷估算
        3.4.1 输入负荷
        3.4.2 输出负荷
        3.4.3 TP蓄积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TP输运过程及预测
    4.1 径流TP输运过程
        4.1.1 降雨汇流流量公式
        4.1.2 参数选取
        4.1.3 汇流时间及最大峰值流量
        4.1.4 径流平均流速与径流输运时间
        4.1.5 计算成果
    4.2 水质模型的建立
        4.2.1 水库水流特性
        4.2.2 污染物的输移模型
        4.2.3 计算范围与模型的概化
    4.3 水质模型的求解
        4.3.1 方程的离散求解
        4.3.2 模型参数及计算条件的确定
        4.3.3 TP的迁移预测结果
        4.3.4 模型灵敏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2013-2017年仁寿县黑龙滩水库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水样采集
        1.1.1 采样点的设置
        1.1.2 采样时间与样品量
        1.1.3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1.2 检测项目
        1.2.1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1.2.2 毒理学指标
        1.2.3 微生物指标
    1.3 检测方法
    1.4 结果判定
    1.5 质量控制及质量保障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按采样时间比较
    2.2 按不同采样地点比较
    2.3 按检测项目比较
3 讨论

(7)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白石水库大坝变形监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大坝监测研究现状
        1.3.1 国外大坝监测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分析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坝变形研究
    2.1 大坝变形监测的统计学模型
        2.1.1 混凝土重力项变形监测统计模型
        2.1.2 混凝土重力坝神经网络分析模型
    2.2 大坝变形监测的确定性模型与混合模型
第三章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回归分析
    3.1 人工蜂群算法介绍
    3.2 真实蜂群行为
    3.3 人工蜂群算法
    3.4 BP神经网络
第四章 白石水库大坝变形监测
    4.1 白石水库工程及监测概况
    4.2 白石水库混凝土坝基本监测数据分析
    4.3 大坝位移统计模型建立
    4.4 多重共线分析
        4.4.1 多重共线性的产生
        4.4.2 处理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4.5 建模与预测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某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分析及渗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碾压混凝土坝的发展概况
    1.4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研究进展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的特性及模拟方法
    2.1 渗流分析基本方法
    2.2 碾压混凝土坝的渗流特性
    2.3 渗流的基本理论
        2.3.1 渗流的基本定律
        2.3.2 基本微分方程
    2.4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的基本理论
    2.5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求解的有限单元法
        2.5.1 自由渗流面的求解方法
        2.5.2 非均质层面单元
        2.5.3 模拟排水孔的方法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NSYS渗流分析的实现
    3.1 ANSYS渗流分析实现的基本步骤
    3.2 ANSYS热分析计算渗流的理论基础
        3.2.1 ANSYS热分析简介
        3.2.2 渗流场与温度场的相似性
        3.2.3 稳态热分析
    3.3 几个关键部分的模拟
        3.3.1 层面模拟的实现
        3.3.2 浸润线模拟的实现
        3.3.3 排水孔模拟的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碾压混凝土坝渗流数值分析
    4.1 工程概况
        4.1.1 工程简介
        4.1.2 坝体廊道、排水布置
        4.1.3 基础渗控工程
    4.2 计算参数
        4.2.1 坝体材料分区
        4.2.2 材料参数的选取
    4.3 渗压监测资料分析
        4.3.1 环境量监测
        4.3.2 坝体浇筑层面渗透压力
        4.3.3 坝基渗压
    4.4 典型非溢流坝段渗流分析与渗控措施研究
        4.4.1 非溢流坝段基本情况
        4.4.2 计算工况
        4.4.3 计算模型
        4.4.4 边界条件
        4.4.5 大坝设计扬压力
        4.4.6 计算结果分析
    4.5 典型溢流坝段渗流分析
        4.5.1 溢流坝段基本情况
        4.5.2 计算工况
        4.5.3 计算模型
        4.5.4 边界条件
        4.5.5 大坝设计扬压力
        4.5.6 计算结果分析
        4.5.7 帷幕深度对坝基扬压力的敏感性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0)乌拉泊水库渗流监测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大坝安全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土石坝渗流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乌拉泊水库概况
    2.1 乌拉泊水库基本情况
    2.2 乌拉泊水库地质概况
    2.3 乌拉泊水库除险加固概况
    2.4 乌拉泊水库坝体断面图
    2.5 乌拉泊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3章 乌拉泊水库大坝渗流监测分析
    3.1 大坝渗流监测系统建设概况
    3.2 乌拉泊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设备布置情况
    3.3 大坝渗流监测资料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乌拉泊水库安全监测评价
    4.1 安全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4.2 安全监测评价方法
    4.3 乌拉泊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黑龙滩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资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龙滩子水库大坝结构稳定性分析[J]. 刘小毛. 东北水利水电, 2021(07)
  • [2]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D]. 梁文娟.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POT和改进D-S证据理论的土石坝健康诊断方法研究[D]. 张瑜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赣南桃江稀土矿区流域水系泥沙迁移和氨氮污染演化规律[D]. 梁健.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5]山区型水库饮用水源地TP输运及衰减模型初步研究[D]. 邓术兴.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2013-2017年仁寿县黑龙滩水库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邹益,张建雄,杨艳,王婧,熊睿,王晓敏.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9(02)
  • [7]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白石水库大坝变形监测模型研究[D]. 赵英男.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8]某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分析及渗控措施研究[D]. 张蒙.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 [9]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健康湖泊规划策略——以四川黑龙滩地区为例[A]. 李辉,高光,张松,李茂. 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 2017
  • [10]乌拉泊水库渗流监测分析及评价[D]. 胡晨媛.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6)

标签:;  ;  ;  ;  

黑龙潭水库大坝渗流监测数据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