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重比的选择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叶重比的选择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一、虉草的叶重比选择以及对其植株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冯斌[1](2021)在《高寒草原主要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放牧方式的响应》文中认为放牧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原最主要的利用方式,牦牛和藏羊是青藏高原上最重要的两种家畜,由于牧食行为的差异,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探讨家畜类型(牦牛和藏羊)及其不同混合比例对高寒草原各功能群及其主要物种功能性状和植物碳氮磷计量特征的影响,是实现高寒草原合理放牧管理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选取环青海湖流域的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放牧方式控制试验,设置6个试验处理:牦牛单独放牧(Only yak grazing,YG)、藏羊单独放牧(Only Tibetan sheep grazing,SG)、牦牛藏羊1:6混牧(Yak and Tibetan sheep grazing mixed as 1:6,MG1:6)、牦牛藏羊1:4混牧(Yak and Tibetan sheep grazing mixed as 1:4,MG1:4)、牦牛藏羊1:2混牧(Yak and Tibetan sheep grazing mixed as 1:2,MG1:2)和禁牧对照(No grazing,NG),测定了不同放牧方式下各功能群主要物种紫花针茅、西北针茅、赖草、矮生嵩草、干生薹草、斜茎黄耆、星毛委陵菜、异叶青兰和瑞香狼毒的整株性状、叶性状、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和叶粗纤维含量,及各功能群生物量、盖度、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和粗纤维含量,旨在从物种和功能群两个层面上探讨植物生长、功能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不同放牧方式的响应过程及机制,以期为高寒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放牧方式对各主要物种的影响不同放牧方式下各物种整株性状(株高、单株重和株高比)对放牧的响应要大于叶性状(比叶面积、比叶重、叶厚和叶干物质等)。多个物种叶片在放牧条件下比叶重降低,叶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提升,表明物种在放牧胁迫下主要通过加速物质吸收利用的快速反应机制应对环境变化,在机理上解释中度放牧胁迫下的超补偿生长的机制。物种性状对放牧存在种间差异,物种同一性状的对不同放牧方式响应敏感性不同,同一放牧方式下不同物种的同一性状和同一物种的不同性状的响应敏感性不同,非对称响应是高寒草原植被对不同放牧方式的主要响应机制。(2)不同放牧方式下各功能群主要物种敏感性不同放牧方式下禾本科物种敏感性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各放牧方式对草地禾本科物种的干扰程度分别为SG>MG1:6和MG1:4>MG1:2>YG,莎草科物种敏感性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各放牧方式对草地莎草科物种的干扰程度分别为MG1:2>MG1:4>MG1:6>YG和SG,豆科物种敏感性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各放牧方式对草地豆科物种的干扰程度分别为MG1:4>MG1:6、MG1:2和YG>SG,杂类草物种敏感性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放牧方式对草地杂类草物种的干扰程度分别为YG和MG1:6>MG1:4>MG1:2>YG,对各功能群物种总的敏感性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放牧方式对草地的干扰程度分别为MG1:4>MG1:6和MG1:2>SG>YG。(3)不同放牧方式对功能群的影响功能群测定结果也表明放牧方式对草地禾本科生物量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功能群,各功能群氮磷对放牧的响应大于植物碳,功能群粗纤维对放牧的响应程度较差,总体并无较大的改变。综上所述,在高寒草原不同家畜放牧对植物功能性状具有不同的影响,相对而言,藏羊放牧和混合放牧对高寒草原主要物种各性状的影响大于牦牛放牧。此外,高寒草原植物在物种水平上对放牧方式的响应较功能群水平敏感。物种叶性状在放牧胁迫下的快速反应机制一定程度揭示了草地补偿性生长的机制,这为高寒草原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周艳春[2](2020)在《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国内外搜集的93份无芒雀麦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表型和分子水平上,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其遗传结构,明确其遗传进化方向;筛选和构建核心种质,挖掘具有优良遗传特性、较高遗传潜力的优异种质材料,合理创制和利用新种质,为加快无芒雀麦育种进程、解决草原生态建设问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表型水平上,93份无芒雀麦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遗传Shannon’s信息指数(H’)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茎重>干草产量>节数>鲜草产量>叶重>株高>叶长>茎粗>叶宽>穗长。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重、节数、株高的遗传变异最为丰富。(2)遗传进度综合排名为:茎重>节数>株高>叶重>叶宽>穗长>叶长>鲜草产量>茎粗>干草产量。(3)利用性状主成分分析,对93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排名,选出较优异的种质材料10份。2.在分子水平上,93份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较弱,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1)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获得三个类群,第I类群材料为祖先种群。第II类群材料与第III类群材料为进化分支群。祖先种群(I类群)材料来源于俄罗斯,具体位置在欧亚交界处及西亚。(2)第II类群含有23份材料,分为6个亚群,其中俄罗斯育成品种“五一”在第5亚群(II-5),处于较高的进化水平。第III类群含有63份材料,分为12个亚群,其中我国育成品种锡林郭勒缘毛雀麦、公农、奇台、乌苏1号分别位于第7、9、10、11亚群,处于较高的进化水平。来源于新疆的乌苏1号,进化水平在育成品种中最高。(3)第II类群有更高的草产量优势,第III类群有更广的适应性,品种改良时可在两类群分别选择亲本。3.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筛选出5个与叶重性状显着相关的SNP标记,分别为Marker11780、Marker12723、Marker15908、Marker185742和Marker31669。对于叶重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3.12%、2.46%、4.15%、2.31%、3.31%,累计表型贡献率是15.53%。由于本研究样本数较少,其余9个性状均未获得阳性SNP标记。通过核心SNP标记筛选,共计获得到核心SNP标记247个。其中,株高、穗长、茎粗、节数、叶长、叶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重、叶重的核心SNP标记分别为20、24、19、21、29、19、26、31、25、33,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率累计分别53.21%,48.35%,52.34%,60.56%,49.38%,50.21%,46.67%,54.37%,39.39%,62.12%。这些标记可有效的提高无芒雀麦新种质的分子鉴定效率。通过在第II、III类群取样,获得核心种质样本41份。4.获得的41份核心种质种子产量相关性状上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1)其中变异系数高于平均水平的五个性状为穗节间长、小花数、小穗数、主轴分支数、种子产量,变异系数分别是35.14%、29.32%、26.98%、22.78%和22.71%。(2)影响种子产量且呈显着正相关的是小花数(0.75)和小穗数(0.653),其次为小穗小花数(0.505)和穗节数(0.454)。(3)遗传参数综合排名依次为小花数、种子产量、主轴分枝、小穗数节间长度、颖果长、内稃长、穗下第一节间长、小穗长、小穗小花数、第一颖长、第二颖长、穗长、穗轴第一节间长、穗节数、外稃长、内稃宽、外稃宽。(4)利用性状主成分分析,对41份核心种质进行了综合排名,选出较优异的种质材料10份。综上所述,无芒雀麦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分化明显,系统进化清晰。在今后无芒雀麦品种改良上,应在第II、III类群进行杂交选育,创造更多的遗传变异,不断加强选择压力,提高育种效率。

邢小青[3](2020)在《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典型草原优势植物表型性状及养分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优势植物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的表型性状、养分含量、种群和群落密度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于2017年在植物群落生长高峰期取样,测定经过2012-2016年5年单纯放牧与牧刈混合下优势植物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1.两种利用方式均使羊草表型矮小化、N含量降低,单纯放牧降幅>牧刈混合;茎干重为敏感性状,平均最大叶宽、叶数为惰性性状;单纯放牧加强了表型性状与C、N、P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羊草在利用胁迫下,倾向于把更多的地上总物质分配给叶。2.两种利用方式对针茅各表型性状及茎P、C含量的影响为单纯放牧>牧刈混合;单纯放牧使茎N、P含量与表型性状变为权衡关系,而牧刈混合使二者变为协同关系,针茅采取增加叶数、生殖枝数和维持较高的总叶面积和光合竞争能力来弥补株高、丛幅下降的矮小-密枝化的适应策略。3.单纯放牧对糙隐子草表型性状的影响>牧刈混合;糙隐子草通过采取提高叶P含量的养分获取策略,以及增加营养枝数、降低高度和减小丛幅的矮小-密枝化的适应策略以适应干扰胁迫,单纯放牧减弱其表型性状与养分含量的关系。4.三个植物种群生物量的响应机制明显不同,羊草个体生物量减少是造成种群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非密度影响),即羊草种群生物量明显受个体性状的影响,而针茅和糙隐子草个体性状并没有对种群生物量产生明显影响,影响种群生物量增加的是种群密度的增加。5.群落生物量主要受羊草个体水平和针茅、糙隐子草种群水平(密度)的影响,且3个种群间明显互补,通过比较,个体性状最不稳定,种群的稳定性高于个体,群落的稳定性更高。

王雪艳[4](2020)在《坡向及坡度对山杏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以甘肃会宁南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功能性状(Plant functional traits),通常不仅指示植物对所处环境变化的响应,同时对生态系统功能也产生一定的影响。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及生态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而植树造林被认为是防止土壤退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高原微地形(如坡向、坡度)分异明显,使得大面积造林区受到这些微地形的影响。因此研究植物叶性状与微生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黄土高原典型退耕还林区植物叶性状对微生境变化的响应特征,以阳坡(半阳坡)和阴坡(半阴坡)二个坡向,以及15°20°、21°25°和26°30°三个坡度为环境梯度,就其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山杏叶片功能性状(包括叶面积、比叶面积、比叶重、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含水量)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叶功能性状随坡向坡度的变化情况分别为:坡向上,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重和叶片含水量从阳坡-阴坡逐渐增加,比叶面积呈相反趋势。坡度上,比叶面积和叶面积随坡度的增大先减后增,而叶干物质含量与之相反;比叶重和叶片含水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研究区土壤养分随坡向坡度的变化情况分别为: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含水量均表现为阴坡高于阳坡,土壤温度与之相反。坡度上表现为随坡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其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均在26°30°最高,土壤速效氮在21°25°最高,土壤含水量在15°20°最高。(3)研究区植物与土壤养分的的关系为:坡向上,影响山杏叶片功能性状变化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有机碳、土壤温度和土壤全磷含量;坡度上,影响山杏叶功能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全氮、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全磷含量。(4)研究区山杏叶片功能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叶片含水量和比叶重均呈显着负相关,而与叶片含水量显着正相关;叶干物质含量与叶片含水量和比叶重显着正相关,而与叶面积显着负相关;叶片含水量与叶面积和比叶重均显着正相关;叶面积与比叶重显着负相关。(5)研究区坡向和坡度对叶片功能性状及土壤养分均产生影响,而二者的交互作用仅对叶片含水量有影响,对土壤养分均有影响。这些结果表明,随着坡向和坡度的变化,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氮含量、土壤磷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局部微生境。从而使山杏叶片功能性状在不同坡向坡度间产生差异,反映了植物在微生境中的竞争以及适应机制。因此,研究植物叶性状对微生境变化的响应,选出土壤养分充足的地形,可以对退耕还林区主要造林树种的保护及生态效益的持续提供帮助,为当地的植被恢复和可持续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杨超飞[5](2020)在《怀地黄栽培密度效应及转录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实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地黄的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并进一步分析稀植、密植(高、中、低三种密度)对地黄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的生理指标、植株形态特征、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初步分析了不同密度对地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并对地黄环烯醚萜合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和遗传转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种植密度分别为 8000 株·667m-2、15000 株·667m-2、22000 株·667m-2、30000 株·667m-2和38000株·667m-2时,地黄优良品种85-5和北京3号(BJ3)植株不同发育阶段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农艺性状、生物量、有效成分积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出苗到到收获,2个品种的叶长度、叶宽度、叶片数、冠幅、株高、叶绿素含量SPAD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下降,叶长度、叶宽度和叶片数最大值都是8月份,冠幅和株高最大值是在9月份;叶片的生物量先升高后下降,最大值都在8月份,85-5叶的叶片生物量较BJ3大;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和块根数随着植株的生长,总体为增大趋势:2个品种的叶长度、叶宽度、叶片数、冠幅和叶绿素含量SPAD都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株高随密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同一发育阶段,叶片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和块根数随密度增大而减小,85-5的根长度和块根直径较大,BJ3块根数较多;密度越低,单株块根的生物量越大,85-5的块根生物量变化趋势更明显,BJ3生育后期密度间块根生物量差异不显着。随着地黄块根的发育,梓醇含量逐渐增加,不同密度间也有差异,密度为22000株·667m-2时块根中梓醇含量最高,85-5的块根梓醇含量高于BJ3。块根中毛蕊花糖苷含量在地黄生育期内呈波动变化,85-5毛蕊花糖苷含量最大值在10月份,BJ3在11月份。地黄理论产量在11月份最大,亩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大,85-5亩产量在密度22000株·667m2与30000株·667m-2相差较小,BJ3密度间差异较为显着。单纯纯考虑产量,85-5和BJ3 2个品种均应在高密度下种植。2.研究种植密度分别为5000株·667m2、25000株·667m-2和50000株·667m-2下85-5、BJ3、J9的生理指标、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3个品种叶片中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地黄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8月份叶绿素含量最大,低密度下叶绿素含量较高:地黄叶片中SOD活性随生育期逐渐升高,POD活性随生育期逐渐下降,高密度下二者的活性较高;CAT活性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最大值在1 1月份;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其含量最高时期分别为8月份和9月份,MDA和可溶性糖高密度下含量较高,可溶性蛋白低密度下含量较高。不同发育阶段,地黄叶长度、叶宽度和株高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8、9月份的值较大;叶片数和冠幅呈增大趋势;密度越大,叶长度、叶宽度、叶片数越小,而株高越大;单株叶片生物量9月份较大,密度越低生物量越大。随植株的生长,3个品种的茎长度、茎直径、茎生物量值不断增大,3个时期低密度下85-5的茎长度均大于高密度,生育后期J9的茎长度较大;茎直径和茎生物量均为密度越小其值越大。地黄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块根数和单株块根生物量均随着地黄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加,低密度处理大于高密度。3个时期产量均为密度越大产量越高。不同的生育期地黄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也有变化,9月份叶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较高,且密度越大含量越高,其它时期含量变化规律性不强。1 1月份茎中梓醇含量较高,9月份毛蕊花糖苷含量较高,且密度越大毛蕊花糖苷含量越高。块根中梓醇含量均为9月份最高,且密度越小含量越高;毛蕊花糖苷随着地黄根的发育逐渐升高,密度越大含量越高。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地黄85-5和J9 2个品种在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块根和叶片共24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发现同一个地黄品种同一器官(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密度处理之间的样品间基因表达量相关性较强,叶片和块根之间基因表达量相关性较差。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显示,不同密度下地黄85-5叶中差异表达基因较少,且密度差异越大差异基因越多;地黄块根的发育高密度受到较大影响,高密度下的差异基因更多;J9不同种植密度叶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均比较多,其中多数基因在高密度中下调表达,在块根中不同密度下差异基因的数量很多,且中低密度间的差异基因反而更多。分析了与地黄块根膨大、药效成分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特性,发现扩展蛋白基因在85-5块根中表达量较高,且随着密度增加表达量逐渐降低,J9中扩展蛋白基因对于密度的响应规律性不强。筛选出一些与地黄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规律一致的催化酶基因和转录因子,初步阐明了密度引起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的分子机理。4.环烯醚萜合酶(IS)是环烯醚萜类成分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可以催化10-oxogeranial生成烯醇化物中间体Epi-iridodial。本文通过同源比对,在地黄转录组中筛选出4条与长春花CrIS同源的cDNA序列,长度分别在1425bp~1743 bp之间,依次命名为RgIS1、RgIS2、RgIS3和RgIS4。它们编码389~392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分子量在44.30 kD~44.74 kD之间,等电点pI在5.30~5.87之间,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分布在细胞质中。序列分析表明地黄4个环烯醚萜合酶的氨基酸序列均包含6个保守的短链脱氢酶/还原酶(SDR)基序,其三维结构包含N端Rossmann结构域和C端伸展结构域。进化分析表明,RgIS3与CrIS、橄榄OeIS聚在同一类群,另外3个环烯醚萜合酶与其它植物的15个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RgIS1和RgIS3可能是参与梓醇合成的关键催化酶基因。构建了RgIS3的过量表达载体,以农杆菌转化法导入地黄基因组,获得了一批转化苗,为进一步研究环烯醚萜合酶基因在梓醇合成中的分子功能奠定基础。

吕世奇[6](2019)在《半干旱区非粮能源植物菊芋高产形成机制及丰产栽培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造成对能源大量消耗,由此引发的化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对能源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和深度思考,并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而在可再生能源原料体系中能源植物的发展尤为突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在边际土地上规模化种植适宜的非粮能源植物是获取大量可再生能源原料的理想选择,而菊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菊芋除具备优良的能源属性和高抗逆性外,其在食品、饲草、医药、生态修复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高产优良品种匮乏,且丰产栽培措施不足严重制约着菊芋产业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期对其播种、种植密度、水肥调控等栽培措施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15个不同产量特性菊芋品系光合、生长等特征变化和覆膜对菊芋产量的影响,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其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和覆膜对菊芋产量影响的机理,以期为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菊芋高产栽培措施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菊芋高产品系的叶面积指数、株高、基茎显着高于低产品系,其地上生物量达8.28 t ha-1,为低产品系的2.43倍;同时高产品系的光合特性得到改善,其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仅为低产品系的49.19%、43.28%和81.2%,降低光合产物消耗提高对弱光利用能力;且其有性生殖能力较低,低产品系结实率达16.19%,而高产品系结实率仅3.74%。高的叶面积指数、株高、基茎和低的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以及营养生长期延长等性状与其高产密切相关。在菊芋产量构成因素中相比单个块茎重,高产品系中单株块茎数的增加更有利于块茎产量提高,且其菊糖含量和总糖含量也呈增加的趋势。2.覆膜的引入可以显着地改善菊芋生长早期的表层土壤温度,且全覆膜要优于半覆膜,最高增幅达6.75℃,使菊芋出苗提前约1-2周,但对其最终出苗率和成熟期没有影响。与不覆膜处理相比,覆膜显着提高了菊芋的株高、基茎、叶面积指数等指标,其最高增幅达17.65%、39.07%、52.88%。同时覆膜明显提高了单株块茎数和块茎产量,尤其是在全覆膜条件下,且在干旱年份要优于湿润年份,如干旱的2016年全覆膜和半覆膜处理下块茎产量最高分别达48.66 t ha-1和38.1 t ha-1,而湿润的2018年块茎产量最高分别仅为44.15 t ha-1和35.64 t ha-1。此外,虽全覆膜可明显提高块茎产量,但其高产的获得是以对土壤水分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而这种过度消耗在湿润年份可以得到缓解。3.全覆膜显着提高了菊芋块茎产量,且从出苗开始菊芋在各生长阶段的长势均优于不覆膜处理,其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覆膜后的前2个月,之后增温效应基本消失,而在不种植菊芋处理下其增温效应贯穿于整个生长季,总体上覆膜改善了表层土壤温度。在全覆膜种植菊芋处理下其生长季平均土壤温度为16.22℃,而在不覆膜种植菊芋处理下其生长季平均土壤温度仅为14.14℃,在全覆膜不种植菊芋处理下其生长季平均土壤温度达18.93℃,而在不覆膜不种植菊芋处理下其生长季平均土壤温度为15.34℃,且在不种植菊芋处理下其土壤温度相对变化趋势与大气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全覆膜对降雨和土壤水分表现出良好的收集保存效果,甚至出现土壤水分向更深层的渗漏,而不覆膜处理下前3个月基本实现了土壤水分的平衡,由于8月份的大幅度降雨,土壤水分开始出现富集,其整个生长季200 cm土层储水增加了66.9 mm,但其变化特征在有菊芋种植时受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虽然生长季降雨较多,不覆膜种植菊芋时基本实现了20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平衡,但全覆膜处理下整个生长季其200 cm土层储水大幅下降达56.7 mm,充分体现了菊芋高产对水分的大量需求。综上,本研究明确了菊芋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和覆膜尤其是全覆膜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菊芋丰产栽培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从土壤水热状况变化角度揭示了全膜覆盖提高菊芋产量的作用机理,以上结果为半干旱区菊芋高产品系选育和丰产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李常英,张金凤,丁美丽,王裕[7](2019)在《遮光强度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及生理代谢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遮光强度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生理代谢特征的影响。[方法]经连续3年大田试验,分别设置轻度遮光(S1,单层遮光,光合有效辐射减弱20%)和中度遮光(S2,双层遮光,光合有效辐射减弱40%),重度遮光(S3,三层遮光,光合有效辐射减弱60%),以全光照为对照(CK)。[结果]土壤含水量和透光率均随着遮光强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表现为CK>S1>S2>S3,不同处理间差异均显着(P<0.05);而地表温度表现为CK>S1>S2>S3,不同处理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在无遮光强度条件下,上午9:00至11:30之间光合日变化曲线呈逐渐增加趋势,S1、S2、S3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均随着遮光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处理间差异均显着(P<0.05);蒸腾速率随着遮光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表现为CK>S1>S2>S3,不同处理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叶片厚度、叶片面积、叶面积指数、比叶重、叶片相对含水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均随着遮光强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表现为CK>S1>S2>S3。[结论]遮光显着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降低了光合作用,对蒸腾作用影响并不大,影响小麦光合特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

刘珍[8](2019)在《增温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与本土植食性昆虫互作关系的影响》文中指出气候变暖对入侵植物的生长与防御策略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很少关注气候变暖对入侵植物营养与防御资源的影响,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入侵植物与专食性昆虫和广食性昆虫的互作关系也未见报道。因此研究气候变暖如何通过改变植物初生物质和次生物质及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入侵植物与本土植食性昆虫的互作关系,对全球变化生物学及入侵生态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对我国生态和经济造成严重危害的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及本地同属植物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线辐射加热器模拟增温,比较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的表型、生长、营养物质和防御化合物等对增温的响应。利用Y型嗅觉仪、离体培养皿和田间实验探究增温处理的空心莲子草与莲子草对广食性昆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及寡食性昆虫虾钳菜披龟甲(Cassida piperata)生长发育和寄主选择偏好的影响。采用顶空吸附法对植物挥发物进行收集,通过GC-MS鉴定,用SIMCA主成分分析植物挥发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增温处理对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生长与防御资源的影响在植物生长方面,增温处理显着提高混种空心莲子草克隆株数和莲子草盖度;同时增温处理显着增加盆栽莲子草根生物量1.28g,提高盆栽空心莲子草叶生物量1.28g和根生物量1.33g;无论是否增温,盆栽空心莲子草根冠比显着大于莲子草。在植物初生物质方面,增温处理显着降低混种空心莲子草叶片氮含量1.03%,提高C/N比;但显着升高盆栽莲子草叶片氮含量0.32%,降低C/N比。增温处理显着降低混种空心莲子草叶片淀粉含量4%和可溶性总糖含量2.19%,升高果糖含量0.09%和蔗糖含量1.32%;降低混种莲子草叶片淀粉含量3.93%和果糖含量0.03%,升高蔗糖含量0.81%、可溶性总糖含量6.04%和木质素含量2.20%;增温处理显着升高盆栽空心莲子草叶片木质素含量0.1%,降低莲子草叶片木质素含量0.03%。在植物次生物质方面,增温处理显着升高混种莲子草叶片总黄酮含量1.27ug/mg和总酚含量0.73%,但降低空心莲子草叶片三萜皂苷含量6.99mg/g和单宁含量0.016ug/mg。2.增温的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对斜纹夜蛾与虾钳菜披龟甲生长发育的影响无论增温与否,空心莲子草对斜纹夜蛾和披龟甲的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均显着大于莲子草。与对照相比,增温处理的莲子草不利于斜纹夜蛾和虾钳菜披龟甲生长发育。而增温处理的空心莲子草只对广食性昆虫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对寡食性的虾钳菜披龟甲无影响。3.增温的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对斜纹夜蛾与虾钳菜披龟甲寄主选择的影响在不增温处理中,莲子草对斜纹夜蛾和虾钳菜披龟甲的吸引力强于空心莲子草,但增温处理消除这种差异。无论是否增温,与空心莲子草相比,斜纹夜蛾偏好在莲子草上产卵。与不增温处理相比,增温处理均显着降低斜纹夜蛾在莲子草和空心莲子草产卵偏好指数。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的挥发物与本地同属植物莲子草的挥发物有显着差异,增温处理均改变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的挥发物。综上所述,与莲子草相比,增温处理显着提高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生物量,同时降低空心莲子草营养物质的含量,进而降低斜纹夜蛾在空心莲子草上的存活率和产卵偏好,对广食性昆虫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气候变暖通过改变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与广食性昆虫的互作关系,从而可能加速空心莲子草的入侵。

丁小慧[9](2019)在《水位对洞庭湖湿地川三蕊柳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文中认为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尤其是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频繁的出现,对湿地植被产生了重要影响。水位是湿地最为关键的生境因子,季节性变化明显,可能是引起植被生存与演变的主要环境因子。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洞庭湖湿地柳属类木本植物分布区域的大范围野外调查,揭示植物群落特征以及植被分布高程与水文特征的关系,阐明了洪水期间水位深度影响植物生存的主要生态因子;同时,以湖区唯一原生木本植物川三蕊柳(Salix triandroides)为研究对象,以水位和光照作为湿地两个关键生态因子,模拟洪水胁迫实验,揭示水位对洞庭湖湿地川三蕊柳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1)大面积的野外调查发现,洞庭湖湿地柳属类木本植物总面积为25.64 km2,以成熟林面积最多,占总面积的67.20%,而幼龄林和中林龄面积较少;在分布区域上,该植物类群主要分布在东洞庭湖,面积占洞庭湖柳属木本植物总面积的97.07%,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分布面积极少,分别占总面积的2.46%,0.47%;在物种的来源上,柳属类木本植物以种植型为主,占总面积的96.41%,原生型分布面积为0.92 km2,仅岳阳市华容县团洲乡有原生川三蕊柳分布,占洞庭湖柳属类木本植物总面积3.59%。(2)以川三蕊柳一年生扦插苗为研究材料,模拟三种水位(对照组,0 cm;部分淹水组,25 cm;完全淹水组,50 cm)处理,持续观测植物生长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研究发现,在对照组和部分淹水处理组,植物存活率在整个实验期间均为100%。在完全淹水组,植物存活率在实验处理后的50天和80天为100%,而在110天下降到91.7%,140天仅保留33%。在三组实验处理中,植物叶重、茎重、根重、植株高度、根长和根数均随着水位的增加而明显降低。随着实验处理的进行,植物以上生长参数在对照组和部分淹水处理组中逐渐增加,但在完全淹水处理中却保持相对稳定,基本无明显变化。此外,完全淹水组的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部分淹水组。随着淹水处理的持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在对照组和部分淹水实验组的植物中仍然很高,例如,在0 cm水位处理下川三蕊柳扦插苗的地上部分的可溶性糖浓度在38 mg g-1以上,而淀粉的含量高于50 mg g-1,然而,在50 cm水位处理中,随着实验的进展,在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浓度逐渐降低。当完全淹水组植物的可溶性糖浓度下降到对照组的20%,淀粉含量下降至对照组的24%时,幼苗存活率下降至34%。因此,洪水期的完全淹水是洞庭湖湿地川三蕊柳死亡的主要外在因子,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低是其死亡的内在因子。(3)以川三蕊柳扦插苗为研究材料,设置三种水位(-40 cm,0 cm,40 cm)和两种光照(100%光照,10%光照)处理,模拟洪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40cm和0 cm水位条件下,100%光照条件的川三蕊柳扦插苗存活率和生物量高于10%光照条件,但在40 cm水位条件时,两种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存活率和生物量没有显着差异。在100%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存活率和生物量随着水位的增加而降低;在10%光照条件下,存活率也呈相同的趋势,但生物量却无显着差异(叶重除外)。在-40 cm和0 cm的水位条件下(因40 cm水位,植物叶片凋落),植物在100%光照条件下相对叶绿素含量比10%的光照条件下低。在100%光照条件下,两种水位之间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没有差异,而在10%的光照条件下,-40 cm水位条件下的相对叶绿素含量低于0 cm水位条件。川三蕊柳扦插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而降低,但水分利用效率则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另外,在40 cm水位中生长的的植物孔隙率高于在-40 cm和0 cm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根系孔隙率。可见,在10%光照条件下,川三蕊柳扦插苗生长明显降低,在40 cm水位条件下存活率下降,光照和水位是影响洞庭湖湿地川三蕊柳扦插苗成活率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湿地造林和再造林过程中,增加扦插苗高度是提高幼苗成活率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关键所在,以减轻季节性洪水对植物生存和生长的不利影响。

陈正兴[10](2019)在《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主要功能性状特征》文中指出本研究选取广布于鄱阳湖湿地的优势种灰化苔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灰化苔草叶片碳(C)、氮(N)、磷(P)含量、生物量、叶面积、比叶面积和株高等地上性状以及不同根序比根长、组织密度、分枝比、分支强度、C、N、P等地下性状的分析,探讨了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群落生物量动态变化及其分配特征、根叶性状及其相互关系、生物量与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主要性状之间的关系,对阐明湿地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理解植物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灰化苔草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15.56-712.01 g·m-2,1130.56-2075.41 g·m-2,季节差异显着(P<0.05)。(2)灰化苔草叶片全C、全N和全P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01.60-445.96mg·g-1,14.94-34.33 mg·g-1,0.24-3.79 mg·g-1。单位面积叶片全C、全N和全P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4.99-31.70 g·m-2,0.93-2.47 g·m-2,0.017-0.272 g·m-2。(3)灰化苔草一级根、二级根和三级根根径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7-0.26mm、0.22-0.40 mm、0.51-0.68 mm;一级根、二级根和三级根比根长变化范围分别为39.11-445.09 m·g-1、11.65-197.69 m·g-1、4.81-42.54 m·g-1;根组织密度在一级根、二级根、三级根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046-0.833 g·cm-3、0.022-0.968 g·cm-3、0.191-0.703 g·cm-3;一级根、二级根分枝比变化范围分别为0.75-3.04个、0.42-4.52个;一级根、二级根的分枝强度变化范围分别是9.20-27.98个/cm-1、7.25-36.53个/cm-1。(4)灰化苔草叶片全N与全P含量之间呈极显着相关关系(P<0.01),地下根系全N与全P含量之间同样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苔草叶片全C含量与三级根组织密度、二级根分枝比和分支强度之间具有显着相关关系(P<0.05),与其余各级根系性状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苔草叶片全N含量与一级根、二级根全N含量之间以及各级根系的比根长、组织密度、分枝比、分支强度等没有相关性(P>0.05);而与三级根全N含量之间表现出极显着正相关(P<0.01)。叶片全P含量与不同根系等级的全P含量、组织密度、比根长、分枝比、分支强度以及N:P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5)灰化苔草地上生物量与叶片全N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叶片全C含量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与叶片全P含量之间无相关性(P>0.05);与三级根N:P之间具有显着相关(P<0.05),与其余各级根序比根长、根组织密度均无相关性(P>0.05)。苔草地下生物量与叶片全C、全P含量之间无显着相关(P>0.05),而与叶片全N含量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地下生物量与三级根比根长存在显着相关(P<0.05),与其余各级根序比根长、根组织密度、N:P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

二、虉草的叶重比选择以及对其植株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虉草的叶重比选择以及对其植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高寒草原主要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放牧方式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放牧对植物功能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1.1.2 放牧对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1.1.3 放牧对群落结构和植物生产力的影响
        1.1.4 放牧方式的研究进展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试验方案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和测定
        2.3.1 各功能群主要物种性状数据测定
        2.3.2 各功能群指标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各功能群主要物种性状对不同放牧方式的响应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3.1 主要物种整株性状对放牧方式的响应
        3.3.2 主要物种叶片功能性状对放牧方式的响应
        3.3.3 主要物种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对放牧方式的响应
        3.3.4 主要物种叶片NDF和 ADF对放牧方式的响应
        3.3.5 主要物种各性状的可塑指数在放牧方式下的变化
    3.4 讨论
        3.4.1 不同放牧方式对各物种整株性状的影响
        3.4.2 不同放牧方式对各物种叶片性状的影响
        3.4.3 不同放牧方式对各物种碳、氮、磷的影响
        3.4.4 不同放牧方式对各物种叶片NDF和 ADF的影响
        3.4.5 不同放牧方式下各物种可塑性指数变化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放牧方式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3.1 不同放牧方式对各功能群生物量和盖度的影响
        4.3.2 不同放牧方式对各功能群碳、氮、磷的影响
        4.3.3 不同放牧方式对各功能群NDF和 ADF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不同放牧方式对各功能群生物量和盖度的影响
        4.4.2 不同放牧方式对各功能群碳、氮、磷的影响
        4.4.3 不同放牧方式对各功能NDF和 ADF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无芒雀麦概述
        1.1.1 无芒雀麦简介
        1.1.2 无芒雀麦地理分布
        1.1.3 无芒雀麦栽培起源及利用现状
    1.2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2.1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研究
        1.2.2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生理和品质特性研究
        1.2.3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抗性研究
    1.3 遗传多样性概念、研究方法及在饲料作物中的利用现状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1.3.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在饲料作物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3 核心种质的构建
    1.4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进度的研究现状
        1.4.1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国外研究现状
        1.4.2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国内研究现状
        1.4.3 遗传力与遗传进度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数据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2.3.2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3.3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3.4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聚类分析
        2.3.5 无芒雀麦类群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2.3.6 无芒雀麦遗传参数评估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2.4.1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2.4.2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进度
        2.4.3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表型亲缘关系
        2.4.4 无芒雀麦优异材料的筛选及育种潜力
第三章 利用简化测序开发 SNP 标记及无芒雀麦遗传进化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试剂
        3.2.3 基因组的提取
        3.2.4 酶切方案确定
        3.2.5 实验建库及高通量测序
        3.2.6 实验建库评估
        3.2.7 信息分析流程
        3.2.8 测序质量值分布检查
        3.2.9 SLAF标签开发
        3.2.10 基于SNP信息进行生物学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DNA质量检查
        3.3.2 测序质量值分布检查
        3.3.3 SLAF标签统计
        3.3.4 SNP标签统计
        3.3.5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3.6 种质资源间遗传相似性分析
        3.3.7 系统进化树分析
        3.3.8 93份资源类群间数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3.3.9 第二类群内亚群划分及数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3.3.10 第三类群内亚群划分及数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3.4.1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的代表性
        3.4.2 传统分子标记技术的局限性
        3.4.3 简化基因组技术在复杂基因组分子标记开发上的可行性及优势
        3.4.4 无芒雀麦的遗传多样性
        3.4.5 无芒雀麦的遗传分化
        3.4.6 无芒雀麦品种改良
第四章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及核心种质筛选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
        4.3.1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表型鉴定分析
        4.3.2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表型分布分析
        4.3.3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3.4 核心标记的筛选分析
        4.3.5 核心种质构建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4.4.1 无芒雀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4.4.2 无芒雀麦核心标记的筛选
        4.4.3 无芒雀麦核心种质的筛选
第五章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3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5.3.2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5.3.3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5.3.4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聚类分析
        5.3.5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5.4.1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5.4.2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进度
        5.4.3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表型亲缘关系
        5.4.4 无芒雀麦优异材料的筛选及育种潜力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典型草原优势植物表型性状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植物功能性状
    1.2 种群密度及生物量
    1.3 立题依据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实验设计与取样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主要物种选择
        2.2.3 功能性状的测量
        2.2.4 养分含量的测量
        2.2.5 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2.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优势植物表型性状的影响
        3.1.1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羊草表型性状的影响
        3.1.2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针茅表型性状的影响
        3.1.3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糙隐子草表型性状的影响
    3.2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优势植物表型性状可塑性变化的影响
        3.2.1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方式下羊草表型性状的可塑性变化
        3.2.2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方式下针茅表型性状的可塑性变化
        3.2.3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方式下糙隐子草表型性状的可塑性变化
    3.3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优势植物表型性状相关性的影响
        3.3.1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羊草表型性状相关性的影响
        3.3.2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针茅表型性状相关性的影响
        3.3.3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糙隐子草表型性状相关性的影响
    3.4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优势植物N、P、C含量的影响
        3.4.1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羊草N、P、C含量的影响
        3.4.2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针茅N、P、C含量的影响
        3.4.3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糙隐子草N、P、C含量的影响
    3.5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下优势植物表型性状和茎叶N、P、C的相关关系
        3.5.1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下羊草表型性状和茎叶N、P、C之间的关系
        3.5.2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下针茅表型性状和茎叶N、P、C之间的关系
        3.5.3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下糙隐子草表型性状和茎叶N、P、C之间的关系
    3.6 群落、种群不同层面对单纯放牧和刈牧混合利用的响应
        3.6.1 种群对单纯放牧和刈牧混合利用的响应
        3.6.2 群落特征对单纯放牧和刈牧混合利用的响应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优势植物表型性状的影响
        4.1.1 对羊草表型性状的影响
        4.1.2 对针茅表型性状的影响
        4.1.3 对糙隐子草表型性状的影响
    4.2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下优势植物养分含量的响应
        4.2.1 对羊草养分含量的影响
        4.2.2 对针茅养分含量的影响
        4.2.3 对糙隐子草养分含量的影响
        4.2.4 对三种植物表型性状与养分含量相关关系的影响
    4.3 单纯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下种群及群落密度及生物量的变化
        4.3.1 不同利用方式对种群的影响
        4.3.2 不同利用方式对群落的影响
    4.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坡向及坡度对山杏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以甘肃会宁南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功能性状的概念及分类
        1.2.2 不同环境下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
        1.2.3 不同尺度下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树种的基本特征
    2.3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4 室内测定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不同坡向叶片功能性状与土壤因子的变化
    3.1 不同坡向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3.2 不同坡向山杏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特征
4 不同坡度叶片功能性状与土壤因子的变化
    4.1 不同坡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4.2 不同坡度山杏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特征
5 叶片功能性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5.1 坡向上山杏叶片功能性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5.2 坡度上山杏叶片功能性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6 叶片功能性状间的关系及对坡向坡度交互作用的响应
    6.1 山杏叶片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
    6.2 叶片功能性状及土壤养分对坡向坡度交互作用的响应
7 讨论
    7.1 坡向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2 坡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3 影响山杏叶片功能性状的因素
        7.3.1 坡向对山杏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7.3.2 坡度对山杏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7.4 叶片功能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
    7.5 叶片功能性状及土壤养分对坡向坡度交互作用的响应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怀地黄栽培密度效应及转录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地黄的研究进展
        1.1.1 地黄的种植历史及栽培技术
        1.1.2 地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1.1.3 地黄的药效成分积累规律
    1.2 密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1 种植密度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1.2.2 种植密度对植物农艺性状及生物量的影响
        1.2.3 种植密度对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生长发育上的应用研究
    1.4 地黄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1.5 引言
第二章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地概述
        2.1.4 实验材料
        2.1.5 实验地小区的布置
        2.1.6 实验材料的种植
        2.1.7 田间管理
        2.1.8 大田测量指标
        2.1.8.1 农艺性状
        2.1.8.2 生物重量
        2.1.9 实验取样设置
        2.1.10 样品处理
        2.1.11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检测方法的建立
        2.1.11.1 梓醇
        2.1.11.2 毛蕊花糖苷
        2.1.12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地上部叶片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2.2.1.1 密度对地黄叶片叶长、叶宽和叶片数变化的影响
        2.2.1.2 密度对叶片冠幅、株高变化的影响
        2.2.1.3 密度对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变化的影响
        2.2.2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块根形态特征变化的影响
        2.2.3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地上部叶片生物量变化的影响
        2.2.4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块根生物量变化的影响
        2.2.5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根冠比变化的影响
        2.2.6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块根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的影响
        2.2.6.1 密度对块根中梓醇含量差异的影响
        2.2.6.2 密度对块根中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的影响
        2.2.7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鲜地黄产量变化的影响
    2.3 结论与讨论
        2.3.1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地上部叶片农艺性状和叶重变化差异的影响
        2.3.2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地下部块根农艺性状和块根重变化差异的影响
        2.3.3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块根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差异的影响
第三章 稀植和密植对不同类型地黄品种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地概述
        3.1.4 实验材料
        3.1.5 实验地小区的布置
        3.1.6 实验材料的种植
        3.1.7 田间管理
        3.1.8 大田测量指标
        3.1.8.1 叶片生理指标
        3.1.8.2 农艺性状
        3.1.8.3 生物重量
        3.1.9 实验取样设置
        3.1.10 样品处理
        3.1.11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检测方法的建立
        3.1.12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三种种植密度下地黄叶片生理指标的比较
        3.2.1.1 密度对地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1.2 密度对地黄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3.2.1.3 密度对地黄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3.2.1.4 密度对地黄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3.2.1.5 密度对地黄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3.2.1.6 密度对地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2.1.7 密度对地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2.2 五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叶片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变化
        3.2.2.1 密度对地黄叶长度和叶宽度的影响
        3.2.2.2 密度对地黄叶片数、冠幅和株高的影响
        3.2.2.3 密度对地黄叶片生物量的影响
        3.2.3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茎形态特性和生物量变化
        3.2.4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块根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变化
        3.2.4.1 密度对地黄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和块根数的影响
        3.2.4.2 密度对地黄块根生物量的影响
        3.2.5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块根亩产量变化
        3.2.6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块根、茎和叶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变化
        3.2.6.1 密度对地黄不同组织部位梓醇含量的影响
        3.2.6.2 密度对地黄不同组织部位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
        3.2.7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茎不同部位和单个块根发育规律
        3.2.7.1 三种种植密度下地黄茎不同部位发育的差异
        3.2.7.2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茎不同部位的药效成分含量
        3.2.7.3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单个块根发育的变化特征
    3.3 结论与讨论
        3.3.1 密度对地黄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3.3.2 种植密度对地黄农艺性状与生物量的影响
        3.3.3 种植密度下地黄不同组织部位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基于密度效应的地黄基因转录特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和处理
        4.1.2 RNA的提取与质检
        4.1.3 转录组的建库和测序
        4.1.4 测序数据分析
        4.1.5 基因定量
        4.1.6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4.1.7 密度对地黄块根发育、梓醇、毛蕊花糖苷相关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转录组测序结果
        4.2.2 不同品种地黄叶片转录本表达量分析
        4.2.3 基于基因表达量的地黄样品相关性分析
        4.2.4 基于时间序列的地黄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4.2.5 不同密度处理的地黄差异基因表达特征
        4.2.6 不同密度下地黄扩展蛋白基因的表达特征
        4.2.7 不同密度下参与地黄梓醇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特征
        4.2.8 不同密度下参与地黄毛蕊花糖苷合成的基因表达特征
        4.2.9 地黄转录因子鉴定及不同密度下的表达特征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地黄环烯醚萜合酶基因的克隆与初步功能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感受态细胞
        5.1.3 仪器与设备
        5.1.4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5.1.5 地黄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5.1.6 地黄环烯醚萜合酶基因的克隆
        5.1.7 蛋白序列分析
        5.1.8 基因表达量检测
        5.1.9 过量表达载体构建
        5.1.9.1 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
        5.1.9.2 质粒的提取
        5.1.9.3 根癌农杆菌的转化与侵染菌液的制备
        5.1.10 亚细胞定位
        5.1.11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5.1.11.1 地黄无菌苗的制备
        5.1.11.2 侵染和共培养
        5.1.11.3 抗性愈伤的分化和继代
    5.2 结果与分析
        5.2.1 RgIS基因的克隆
        5.2.2 RgIS的序列特征
        5.2.2.1 地黄环烯醚萜合酶的序列特征
        5.2.2.2 环烯醚萜合酶的多序列联配
        5.2.2.3 环烯醚萜合酶的3-D结构预测
        5.2.3 系统进化分析
        5.2.4 RgIS的表达模式分析
        5.2.4.1 在地黄不同器官的相对表达量
        5.2.4.2 在不同地黄品种菊花心和非菊花心中的相对表达量
        5.2.4.3 响应SA和MeJA的表达特性
        5.2.5 RgIS3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5.2.6 亚细胞定位
        5.2.7 过量表达RgIS3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基因植株的表型鉴定
        5.2.7.1 地黄无菌苗的获得
        5.2.7.2 地黄RgIS3基因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5.3 结论与讨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件

(6)半干旱区非粮能源植物菊芋高产形成机制及丰产栽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能源植物研究进展
    1.2 作物高产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1.3 覆膜在作物丰产栽培中应用研究
    1.4 菊芋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菊芋高产形成机制研究
        2.1.1 实验地概况
        2.1.2 实验设计与测定
        2.1.3 数据分析
    2.2 覆膜在菊芋丰产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2.2.1 实验地概况
        2.2.2 实验设计与测定
        2.2.3 数据分析
    2.3 全覆膜对土壤水热状况和菊芋生长的影响
        2.3.1 实验地概况
        2.3.2 实验设计与测定
        2.3.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菊芋高产形成机制研究
    3.1 结果
        3.1.1 菊芋不同产量品系间农艺性状变化特征
        3.1.2 菊芋不同产量品系间叶片光合特性变化特征
        3.1.3 菊芋不同产量品系间块茎糖含量变化特征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覆膜在菊芋丰产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4.1 结果
        4.1.1 不同覆膜措施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影响
        4.1.2 不同覆膜措施对菊芋形态和产量特性影响
    4.2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全覆膜对土壤水热状况和菊芋生长的影响
    5.1 结果
        5.1.1 土壤水热状况变化特征
        5.1.2 菊芋生长和生物量变化特征
    5.2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遮光强度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及生理代谢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微环境因子测定
    1.3 光合测定
    1.4 生物量测定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遮光强度对小麦光合作用环境因子的影响
    2.2 遮光强度对小麦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2.3 遮光强度对小麦光合特性参数的影响
    2.4 遮光强度对小麦叶片性状的影响
    2.5 遮光强度对小麦光合色素的影响
    2.6 主成分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8)增温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与本土植食性昆虫互作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全球变暖
    1.2 植物入侵
    1.3 全球变暖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1.4 植物的防御策略
        1.4.1 植物的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
        1.4.2 入侵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防御策略
    1.5 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与本地同属植物莲子草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增温对空心莲子草生长与防御资源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计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
    2.5 结果与分析
        2.5.1 增温对混种空心莲子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2.5.2 增温对盆栽空心莲子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2.5.3 增温对混种空心莲子草碳和氮含量的影响
        2.5.4 增温对盆栽空心莲子草碳和氮含量的影响
        2.5.5 增温对混种空心莲子草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2.5.6 增温对盆栽空心莲子草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2.5.7 增温对混种空心莲子草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2.5.8 增温对盆栽空心莲子草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2.6 讨论
第三章 增温的空心莲子草对植食性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斜纹夜蛾
        3.2.2 虾钳菜披龟甲
    3.3 实验方法
        3.3.1 斜纹夜蛾培养皿实验
        3.3.2 虾钳菜披龟甲培养皿实验
        3.3.3 田间虾钳菜披龟甲生长发育实验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分析
        3.5.1 增温的混种空心莲子草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3.5.2 增温的混种空心莲子草对虾钳菜披龟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3.5.3 增温的盆栽空心莲子草对虾钳菜披龟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3.6 讨论
第四章 增温处理的空心莲子草对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斜纹夜蛾寄主选择
        4.2.2 虾钳菜披龟甲寄主选择
        4.2.3 斜纹夜蛾产卵偏好
        4.2.4 植物挥发物收集与鉴定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增温处理的空心莲子草对斜纹夜蛾寄主选择的影响
        4.4.2 增温处理的空心莲子草对披龟甲寄主选择的影响
        4.4.3 增温处理的空心莲子草对斜纹夜蛾产卵偏好的影响
        4.4.4 增温处理对空心莲子草挥发物释放的影响
    4.5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9)水位对洞庭湖湿地川三蕊柳生长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低水位胁迫对湿地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
        1.2.2 高水位胁迫对湿地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
        1.2.3 湿地植物对水位胁迫的适应性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洞庭湖湿地柳属类木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分布格局
        1.4.2 水位对洞庭湖湿地川三蕊柳生长的影响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
        1.4.3 水位和光照对洞庭湖湿地川三蕊柳生长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洞庭湖湿地柳属类木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分布格局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1.2 研究区气候特征
        2.1.3 研究区水文情势
        2.1.4 研究区动植物资源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方法
        2.2.2 数据分析与作图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柳属木本植物分布面积
        2.3.2 柳属木本植物群落特征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水位对洞庭湖湿地川三蕊柳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实验设计
        3.1.3 植物收获
        3.1.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3.1.5 计算和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生物量
        3.2.2 生长参数
        3.2.3 存活率
        3.2.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水位和光照胁迫对洞庭湖湿地川三蕊柳生长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实验设计
        4.1.3 相对叶绿素、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测定
        4.1.4 植物收获
        4.1.5 通气组织系统的测量
        4.1.6 计算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植物生物量
        4.2.2 植物成活率
        4.2.3 植物叶和茎的形态
        4.2.4 植物根的形态
        4.2.5 植物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和蒸腾作用速率
        4.2.6 植物根系解剖特征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
    5.1 主要结论
        5.1.1 洞庭湖湿地柳属类木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分布格局
        5.1.2 水位对洞庭湖湿地川三蕊柳生长的影响
        5.1.3 水位和光照对洞庭湖湿地川三蕊柳生长的影响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主要功能性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主要植物性状指标研究进展
        1.2.2 湿地植物功能性状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主要目标和内容
        1.3.1 主要目标
        1.3.2 主要内容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水文状况
        2.1.3 资源状况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处理
        2.2.3 样品性状测定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5 技术路线
3.灰化苔草群落生物量
    3.1 灰化苔草群落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分析
    3.2 灰化苔草群落地上生物量不同组分分配关系分析
    3.3 灰化苔草群落地下生物量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地上生物量分配比例特征分析
    3.4 灰化苔草群落植株高度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3.5 讨论
4.灰化苔草叶片性状
    4.1 叶面积
    4.2 比叶面积
    4.3 基于质量的叶片碳氮磷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4.4 基于面积的叶片碳氮磷含量
    4.5 灰化苔草叶片性状之间的关系
    4.6 讨论
5. 灰化苔草根系性状
    5.1 基于根序等级的根径动态变化分析
    5.2 基于根序等级的比根长
    5.3 基于根序等级的分枝比
    5.4 基于根序等级的分枝强度
    5.5 基于根序等级的根组织密度
    5.6 基于根序的碳氮磷化学组成
        5.6.1 基于根序的全碳含量
        5.6.2 基于根序的全氮含量
        5.6.3 基于根序的全磷含量
        5.6.4 基于根序的氮磷比及与全氮、全磷之间关系
    5.7 根系性状之间的关系
    5.8 讨论
6.灰化苔草主要性状之间的关系
    6.1 地上N、P之间的关系
    6.2 地下N、P之间的关系
    6.3 地上和地下相应元素之间的关系
        6.3.1 叶片与不同等级根系全碳含量之间的关系
        6.3.2 叶片与不同等级根系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
        6.3.3 叶片与不同等级根系全磷含量之间的关系
        6.3.4 叶片碳、氮、磷含量与不同等级根系性状之间的关系
    6.4 生物量与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6.4.1 地上生物量与N、P、C之间的关系
        6.4.2 地上生物量与不同等级根系性状之间的关系
        6.4.3 地下生物量与C、N、P之间的关系
        6.4.4 地下生物量与不同等级根系性状之间的关系
    6.5.总生物量与各性状指标之间的关系
        6.5.1 总生物量与叶片全C、全N、全P之间的关系
        6.5.2 总生物量与不同等级根系全C、全N、全P含量之间的关系
    6.6 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虉草的叶重比选择以及对其植株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寒草原主要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放牧方式的响应[D]. 冯斌. 青海大学, 2021(01)
  • [2]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D]. 周艳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3]放牧和牧刈混合利用对典型草原优势植物表型性状及养分含量的影响[D]. 邢小青. 内蒙古大学, 2020
  • [4]坡向及坡度对山杏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以甘肃会宁南部为例[D]. 王雪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怀地黄栽培密度效应及转录特性研究[D]. 杨超飞.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6]半干旱区非粮能源植物菊芋高产形成机制及丰产栽培措施研究[D]. 吕世奇. 兰州大学, 2019(02)
  • [7]遮光强度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及生理代谢特征的影响[J]. 李常英,张金凤,丁美丽,王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8]增温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与本土植食性昆虫互作关系的影响[D]. 刘珍. 河南大学, 2019(01)
  • [9]水位对洞庭湖湿地川三蕊柳生长的影响及机制[D]. 丁小慧.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10]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主要功能性状特征[D]. 陈正兴.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叶重比的选择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