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铁路区总图规划研究

拉萨铁路区总图规划研究

一、拉萨铁路地区总图规划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提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杜新军[2](2021)在《车务站段管理模式及布局优化调整研究》文中认为车务段和直属站作为我国铁路运输系统中最重要的生产管理单位,承担着对车站、线路进行管理,对列车运行进行监控与指挥,对管内车站的客货运业务进行管理等任务,直属站本身还进行客货运生产作业。因此,车务段和直属站对于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3年以来,为满足铁路运输快速发展的需要,全路范围内的车务段和直属站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调整,车务站段的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车务站段的布局调整结果满足了管理需要。但随着近年来铁路线路里程增加,尤其是高速铁路线路里程增加,全路范围内车务站段的管理面临着新的难题,包括部分车务站段管理规模跨度相差较为悬殊、管理资源分配不平衡、劳动生产率不平衡、车务站段管理模式有待优化等问题。而2013年以来,全路范围就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布局调整,只是各路局各自进行局内微调。因此,为解决当前车务站段布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决策者进行车务站段布局调整提供参考,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国外铁路的运营管理架构、路网及客货运输站段布局演变历程等内容进行了梳理,为我国铁路运输的管理和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2)对2003年以来我国车务站段三个阶段的布局调整进行了梳理,包括各个阶段的调整原因、调整措施、调整效果等。通过借鉴这三个阶段布局调整的经验,分析得到了车务站段布局调整的特征。并从管理水平和管理工作量2个方面对车务站段的布局调整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结合我国当前的路网情况、客货运发展情况、车务站段的布局情况,对车务段和直属站2种管理模式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根据车务段管理车站的等级与类型、直属站本身的作业类型等因素,将车务段管理模式和直属站管理模式进一步进行了划分,并对不同类型车务段和直属站的管理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由此确定了需要进行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的车务站段类别。另外根据铁路枢纽地区车务站段的数量,对铁路枢纽地区车务站段的布局情况、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等内容进行了分析。(4)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了以输入、输出为导向的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CCR模型、BCC模型,用于对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的适配情况进行分析。为了对车务站段的规模报酬情况进行评价,确定是扩大还是缩小车务站段的生产规模,构建了车务站段规模报酬评价弹性模型,实现了对车务站段规模报酬的评价。(5)选取全路范围内不同类型车务段和直属站的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数据,进行车务段和直属站的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根据适用性分析结果提出不同类型车务段和直属站的布局设置建议。结合全路车务站段适用性分析结果,对某一铁路枢纽地区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的适用性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布局调整方案,结合铁路枢纽实际布局调整情况,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也验证了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及全路车务站段布局设置建议的合理性。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车务站段定量地进行布局调整的方法,能够为决策者进行车务站段的布局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单超[3](2020)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施政目标,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通州,历史再次选择了它承担“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责任。自金代北京(中都)上升为国之京师以来,通州始终在京师畿辅之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左辅雄藩”:它是守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堪称北京东门户;是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的北端点,承担漕粮“起载转运储贮”职能;是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长安街的延长线东端。这样的“三点交汇”,放眼全球,有且仅有一个通州有这样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不同的学者从历史、城市规划、市政工程、道路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旅游等各个角度对通州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州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也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近800年的通州京畿史,积淀了厚重的城市遗产,单纯使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是远远不够的。201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提出了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新模式。这一模式为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将是一场通州城市遗产与历史景观沿着遗产保护理论的现代化叙事。因此,本论文从HUL保护理论出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的通州城市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通州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格局和脉络的研究,阐述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总结通州城市遗产的特征、特色,从而提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利用方法。论文在对通州的历史战略地位研究基础上,梳理了自定都北京后,通州作为京师辅城,在“运河北端”和“京师门户”两方面愈发凸显的战略地位:是抵御外侵的军事重镇,且是大运河北端,漕粮物资由此处码头驳船、装卸、转运、储贮,城市格局也因此而设。通过界定通州城市遗产的范围、内容,结合明清通州志的记载(历史)和调研现状(遗产),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反映“京师门户”的“沿革与形胜、街道(交通)、城池(防御)、公署/衙署(管治)、学校/学宫(教育)、坛庙(祭祀)、楼台亭阁(地标)”,反映“运河北端”的“漕渠河道(运输)、桥闸坝(水工)、仓厂(储贮)、漕运相关衙署(管理)”,和其他遗产(如宗教遗产)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采取遗产和文物两种不同评价标准下的遗产价值评估。以上是构成HUL理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要素,在满足HUL理论框架的要求下,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城市作用和地位、特色表现和特色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城市地标、城市轮廓景观、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特征”等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结合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地标、轴线、街道格局、轮廓、景致、城市环境、布局”等,论述在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应用HUL理论进行城市更新和旧城复兴的可行性。依据HUL理论所倡导的分级、分区保护,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从而更有效推进通州历史城市景观的继承和延续。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它的社会价值进行了更深的发掘,并尝试在两种价值评估体系下,分别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为特色分析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根据HUL理论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进行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理解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除了在政治上、城市规划上的副中心定位,也在遗产维度,体现了制度的延续和等级的分明。一个城市中交织两种管理体系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是中国遗产保护与世界接轨的体现,本文对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分析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模式。论文还对古文献、图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有利于促进通州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全面复兴,有利于构建基于HUL保护策略下的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思路与方法,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马丽[4](2020)在《哈尔滨城市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景观环境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的直接反映、是城市宜居性和人性化的直接体现、更是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缩影。其兼具景观性和识别性的双重功能,是城市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色彩作为城市景观环境识别性和景观性体现的重要媒介,以往主要依靠视觉的感官体验为设计师所利用、为大众所感知。特别是色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构成关系,往往由于其更为复杂,常被设计师和大众理解为一种更偏于感性认识和心理感受的色彩效果。尽管在色彩构成理论中,很多学者都提出色彩构成是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将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属性要素后,利用色彩在空间和位置上的可变换性,按照一定规律组合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的色彩效果。但在具体的设计中其仍然被作为一种美学概念,为设计师以感性的方式用于设计和表达。随着现代科学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设计领域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工具对设计中的色彩问题进行研究,使色彩设计更具科学性、可量化性和可重复性,已经成为设计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城市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进行客观、科学的定量描述和分析,是使色彩设计摆脱个体主观倾向影响,获得科学设计方法的一种探索。本论文的研究以独具地域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哈尔滨城市景观环境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从对城市景观环境色彩构成的基础理论解析入手,即在对色彩及色彩构成的基本理论、城市景观环境的基本理论、色彩构成在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中的作用、城市景观环境色彩构成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化的测量和分析工具,结合哈尔滨城市自然地理气候特征和人文环境物质构成,对哈尔滨市主要的4类景观环境进行分析,并对其各自的色彩进行定量化的采集和描述。结合梳理得到的城市景观环境色彩构成的可控和不可控影响因素,从最接近人眼识别的色彩模式入手,分析其数据变化规律,力图客观的获得哈尔滨市四类主要景观环境色彩的饱和度、明度、色相和面积的定量关系。论文内容按照实证研究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概括、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城市景观环境色彩构成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对城市景观环境色彩构成的基础理论进行解析,为城市景观环境色彩构成量化研究提供铺垫;其三,从哈尔滨城市自然地理气候特征和人文环境物质构成两个方面,对哈尔滨市4类主要景观环境的色彩及其构成进行定量化的采集和描述;其四,对实证获得的哈尔滨市4类主要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量化描述数据进行分析,并从最接近人眼识别的色彩模式入手,分析其饱和度、明度、色相的客观构成关系,再结合对色彩面积数据的分析,归纳分析出哈尔滨市4类不同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关系。进而论证出色彩构成在设计中所具有的科学性、可量化性和可重复性,以此为今后哈尔滨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和体验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方法指导和数据支撑。

徐天丽[5](2019)在《西藏当代建筑地域性设计研究 ——以日喀则珠峰文化演艺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西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西藏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宗教影响较大,这使其文化特殊性显着,在西藏独特的民族文化浸染之下,西藏建筑的发展自成一脉,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西藏和平解放后,随着援藏建设的深入发展,一批批现代建筑林立在西藏的街头巷尾,这其中不乏具有传统地域性特征的当代优秀地域性建筑作品,然而在全球化影响之下,由于通用性技术的强行植入、当代建筑材料所带来的污染及城市面貌与建筑风格的逐渐变化,共同导致西藏现代建筑地域特征的普遍丧失,也正是由于城市面貌日渐趋向于国际化风格,昔日富有宗教内涵与民族特色的藏式建筑,它独特的易识别性正在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证现代生活习惯的同时探寻出一条适合西藏的地域性建筑创作之路,就是本文的核心思想。文中通过对地域性相关理论的学习与西藏传统建筑特色的研究,并结合西藏当代经典建筑的案例分析,总结出西藏地域性建筑的普遍设计方法,将其运用到“日喀则珠峰文化演艺中心”工程实践当中,结合地域性要素进行多方案间演进,分别从对环境的回应、蕴含的象征意义及内部空间布局等几个方面比选出最优方案,并针对环境与人工的协调、材料与技术的统一、空间与造型的结合、人文与民族要素四方面来阐述建筑的创作过程,进而得出符合西藏地域性特征的当代建筑设计方法。分析总结这一设计流程实际是以地域性理论知识与地域性常识构建知识框架为基础,在它的基础上得出普遍的地域性设计手法,通过对其进行现代转译,从而生成地域性建筑作品。通过对与西藏高原高寒相对应的国外相似地理区域的建筑设计优秀成果的分析以及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近几十年来的地域性设计成果总结,并结合前期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具体工程的项目实践,总结出当代西藏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相关结论,首先在提取传统建筑元素后,运用创新性设计思维使其在相似性中具有区别性,表达西藏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多元化特征。其次以动态发展的思路来审视西藏当代地域性建筑,将其视为传统建筑与未来建筑的中间阶段,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重塑相对于西藏未来地域性建筑的当代原型概念。再次,注重地域性建筑的实际应用与社会反馈,强调地域性对人的心理层面的影响,以具有归属感的亲身体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最后结合前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西藏地域性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地域建筑将与现代建筑共同发展,未来将更加注重地域特征的多维度表达,强调其开放性与可持续性,加强地域性建筑的情感塑造,以情感的代入式体验来表达地域传统。

侯叶[6](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王胜[7](2016)在《菲律宾现代“疆土”的形成(1898-1947) ——论证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新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维护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是当今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外交实践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由于人类海洋活动的困难、历代政权对海洋不够重视等原因,特别是在中国诸多历史资料中,对南海岛礁分布、中国人在南海岛礁上的开发经营、管理维护等做系统描述的文字留世不多,错讹时出,因此中国历史性权利的确定和足够历史证据的发掘,仍然是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相反,南海其他周边国家近代以来曾相继沦为西方大国的殖民地,其宗主国在这些地区留下了诸多航海日志、地图资料、官方文件和外交档案,为研究南海周边国家近代疆土范围和海域状况等,保存了较丰富的材料。因此,本研究采取与中国大多数现有研究不同的路径,以菲律宾现代“疆土”形成为主要讨论对象,研究和批驳菲律宾提出的权益依据,从反面为中国主张的历史性权利提供支撑,说明中国在南海历史性权利具有合理性。同时,由于美国是现代菲律宾疆土形成中的重要行为者,本研究也揭示了美国外交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立场,有利于我国对美交涉。菲律宾现代疆土的形成与美国殖民统治时期三个国际条约密切相关。1898年美西战后双方签订的巴黎和平条约第三款初步勾勒了现代菲律宾疆土的外形轮廓;1900年华盛顿条约又将菲律宾南部的锡布图岛和卡加延苏禄岛纳入美属菲律宾。一幅1908年由美国人霍奇森所制菲律宾地图将两个国际条约规定的岛屿范围线,分别称作“巴黎条约线”与“后来条约”线。1928年帕尔马斯岛仲裁案使美属菲律宾失去了对该岛的主权。1930年美英签署的华盛顿条约则又将茫西群岛和海龟群岛纳入菲律宾群岛。经1900年、1928年和1930年三次岛屿增减,1898年最初勾勒菲律宾现代疆土范围的“巴黎条约线”,最终演变为“菲律宾条约界限”(或“国际条约界限”)。1935年菲律宾自治政府宪法肯定了“条约界限”范围内的疆土作为菲律宾的领土。1937-38年在讨论能否依据1900年华盛顿条约将斯卡伯格礁(黄岩岛)纳入菲律宾群岛时,美菲内部对“条约界限”的地位提出了质疑,但无论是美国国务院的相关指示,抑或后来1938年、1944年的美制菲律宾地图等事实,均证明“条约界限”已趋固定。由“菲律宾条约界限”圈定的美属菲律宾,于1946年被新兴独立的菲律宾共和国正式承继,成为菲律宾法定化的疆土。菲律宾现代疆土的形成过程表明,美国对菲律宾疆土的根本政策是,将西班牙曾享有主权或管辖权的一切岛屿纳入美属菲律宾。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菲律宾疆土形成中的多次外交实践,是其对南北划界仅以文字说明而无确切经纬度的、停留于纸面上的西班牙属菲律宾疆土,经科学化的经纬度划界后付诸实际行动的结果,也是其运用国际法、国际条约等一般国际规范与准则,将西班牙统治时期那些鞭长莫及、人烟荒芜、长期漠视的,且与周边殖民大国相邻的模糊地带的岛礁,纳入自身殖民行政统治体系的表现。菲律宾疆土的形成过程反映了美国在菲律宾疆土范围认识层面由模糊不定逐渐走向清晰明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外交实践和独立之际菲律宾的西部疆土边界未突破东经118度,从而不包括南海诸岛。因此,1947年中国政府绘制《南海诸岛位置图》,以南海断续线的形式界定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历史性权利时,并不涉及任何菲律宾的疆土。中国南海断续线有其合理性、合法性。在当前南海争端中,西方国家与学者长期以来把持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国际话语的书写,不仅以20世纪后期形成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评判20世纪上半叶的南海格局,而且抓住中国历史上不重视海洋、涉海材料不系统、有错讹等,否定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从菲律宾现代疆土的形成、中国南海断续线的制定,及战后南海地区国际秩序的确立角度看,西方对中国在南海历史性权利的指责毫无道理。菲律宾后来对南海部分岛礁,特别是黄岩岛提出主权诉求没有根据。与现有西方世界的理解或认识相反,中国当前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权益主张,本质上是为了恢复以战时盟国相关法律文件为基础的战后南海地区秩序。中国对南海断续线内岛礁与相关海域权益的主权主张同战后南海地区确定的为周边国家普遍承认的秩序具有紧密、自洽的内在联系。

杨俊辉[8](2015)在《西宁货运站改扩建方案研究》文中提出在阐述西宁铁路地区和既有西宁货运站概况的基础上,分析既有西宁货运站存在的薄弱环节,预测西宁铁路地区货运量。结合地区总图格局、周边地形地貌、既有设备情况,对西宁货运站调车场改造研究西宁货运站维持一级二场布置并新建直通场?(方案Ⅰ)?和西宁货运站改建为一级三场?(方案Ⅱ)?2?个方案。其中,方案Ⅱ分为直通车在上行车场集中办理(方案Ⅱ-1)?和直通车按方向别在上、下行车场分开办理?(方案Ⅱ-2)?2?个方案。经过综合分析比较,最终建议采用方案Ⅱ-1。

杨春[9](2014)在《拉萨铁路枢纽解编系统规划改造方案研究》文中提出从既有设备概况、路网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3个方面介绍拉萨铁路枢纽概况,根据拉萨西站解编作业量及列车对数预测结果,研究解编系统规划改造方案。结合拉萨市铁路发展规划和枢纽总布置图,考虑未来运输发展需求,综合比较拉萨西站采用一次建成一级二场(方案Ⅰ)与近期采用一级二场、远期采用一级三场(方案Ⅱ)2个方案,推荐拉萨铁路枢纽解编系统规划改造方案宜采用后者。

张明[10](2013)在《拉萨铁路地区货场扩能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线格拉段目前能力基本饱和。根据拉萨铁路地区的现状布局,结合拉萨铁路地区规划和地区货运量预测及行车组织,根据近远期货流品类与流向方向,以及新建货场应满足存放取送的需求。结合既有设施的分布、地形条件与货物取送径路,提出拉萨西站货场的扩能方案,通过分析比较,最终推荐拉萨西站新货场采用贯通式布置方案。

二、拉萨铁路地区总图规划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拉萨铁路地区总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车务站段管理模式及布局优化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解决的问题
        1.3.2 技术路线
2 车务站段布局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铁路车务站段布局演变历程
        2.1.1 2003-2006年布局调整
        2.1.2 2007-2011年布局调整
        2.1.3 2012年至今布局调整
    2.2 铁路车务站段布局调整特征及影响因素
        2.2.1 布局调整特征
        2.2.2 布局调整影响因素
    2.3 本章小结
3 车务站段管理模式研究
    3.1 铁路车务站段所处发展环境及布局情况分析
        3.1.1 铁路路网建设情况
        3.1.2 铁路客货运发展情况
        3.1.3 铁路车务站段布局情况
        3.1.4 铁路车务站段布局特点
    3.2 铁路车务站段现有管理模式分析
        3.2.1 车务段管理模式
        3.2.2 直属站管理模式
        3.2.3 铁路枢纽地区车务站段布局情况
    3.3 铁路车务站段管理特点
    3.4 铁路车务站段在车站管理方面的优缺点分析
        3.4.1 不同类别车务段在车站管理方面的优缺点分析
        3.4.2 不同直属站管理模式在车站管理方面的优缺点分析
        3.4.3 铁路枢纽地区不同类型车务站段布局优缺点分析
    3.5 不同类别铁路车务站段适用条件分析
        3.5.1 不同类别车务段的适用条件分析
        3.5.2 不同直属站管理方式的适用条件分析
        3.5.3 铁路枢纽地区不同类型车务站段布局适用条件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方法研究
    4.1 数据包络分析(DEA)引入
    4.2 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指标构建
        4.2.1 管理水平指标
        4.2.2 管理工作量指标
    4.3 基于DEA的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模型
        4.3.1 构建CCR适用性分析模型
        4.3.2 构建BCC适用性分析模型
        4.3.3 构建车务站段规模报酬评价弹性模型
        4.3.4 求解方法
    4.4 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模型的适用范围
    4.5 本章小结
5 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案例
    5.1 全路车务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
        5.1.1 全路范围车务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
        5.1.2 管理二等及以下等级铁路车站的车务段
        5.1.3 管理二等及以下等级普速铁路车站的车务段
        5.1.4 管理二等及以下等级车站,兼管高铁站数量≤7的车务段
7的车务段'>5.1.5 管理二等及以下等级车站,兼管高铁站数量>7的车务段
        5.1.6 兼管特、一等站数量≤2,不兼管高铁车站的车务段
        5.1.7 兼管特、一等站数量≤2,兼管高铁车站数量≤7的车务段
    5.2 全路直属站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
        5.2.1 普速铁路客运直属站
        5.2.2 高速铁路客运直属站
        5.2.3 货运直属站
        5.2.4 客货混合型直属站
    5.3 全路车务站段布局设置建议
    5.4 枢纽地区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
        5.4.1 枢纽G内车务站段在全路范围的适用性结果
        5.4.2 枢纽G内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
        5.4.3 枢纽G内车务站段布局调整方案及适用性分析
        5.4.4 方案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术语与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通州的研究现状
        1.3.2 对运河(通州段)的相关研究
        1.3.3 对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1.3.4 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框架
第2章 北京与通州的古今关系
    2.1 京畿制度
        2.1.1 京畿制度的肇始
        2.1.2 京畿制度的推行
        2.1.3 历朝京畿区位的变迁
        2.1.4 京畿制度的作用
    2.2 北京与通州的京畿关系
        2.2.1 元
        2.2.2 明
        2.2.3 清
        2.2.4 近代重要历史事件
    2.3 明清时期通州的城市特点
        2.3.1 运河北端
        2.3.2 京师门户
    2.4 解放后北京与通州的关系
        2.4.1 解放后至21世纪初的北京与通州
        2.4.2 本世纪初至今的北京与通州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
    3.1 通州城市遗产概述
        3.1.1 基于HUL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概念
        3.1.2 通州城市遗产的构成要素
    3.2 京师门户
        3.2.1 沿革与形胜
        3.2.2 街道:坊里和关厢井巷
        3.2.3 城池
        3.2.4 公署/衙署
        3.2.5 学校/学宫、书院
        3.2.6 坛庙
        3.2.7 楼台亭阁
    3.3 运河北端
        3.3.1 漕渠河道(遗存)
        3.3.2 桥闸坝
        3.3.3 仓厂
        3.3.4 与漕运有关的衙署
    3.4 其他遗产
    3.5 本章小结
    3.6 本章附表
第4章 通州城市遗产价值分析
    4.1 概述
        4.1.1 遗产角度
        4.1.2 文物角度
    4.2 基于遗产OUV层面的价值特征分析
        4.2.1 大运河的OUV价值特征
        4.2.2 真实性
        4.2.3 完整性
        4.2.4 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表现
    4.3 基于文物层面的价值评估
        4.3.1 历史价值
        4.3.2 艺术价值
        4.3.3 科学价值
        4.3.4 社会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州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特色分析
    5.1 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概念
        5.1.1 HUL概念的提出
        5.1.2 应用HUL理论的可行性
    5.2 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特色要素分析
        5.2.1 HUL特色含义
        5.2.2 构成要素分析
        5.2.3 要素结构
    5.3 通州城市遗产的时空特征
        5.3.1 城市遗产在时间维度上的内容
        5.3.2 城市遗产在空间维度上的内容
        5.3.3 通州HUL的时空特色
    5.4 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
        5.4.1 城市地标
        5.4.2 城市轮廓景观
        5.4.3 城市格局
        5.4.4 城市功能
        5.4.5 城市文化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通州城市遗产保护思路
    6.1 城市副中心规划解读
        6.1.1 城市规划政策解读
        6.1.2 当代通州的城市意义
        6.1.3 基于副中心规划要求和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6.2 城市地标的保护
        6.2.1 古建筑
        6.2.2 古文化遗址、遗迹
        6.2.3 城市文化特征
    6.3 城市功能和城市格局的保护
        6.3.1 街区建筑保护
        6.3.2 街道格局保护
        6.3.3 建筑高度与尺度控制
        6.3.4 基础设施的改造
        6.3.5 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
        6.3.6 街区功能、性质的调整
    6.4 城市整体轮廓的保护
        6.4.1 城市布局调整
        6.4.2 城市格局保护
        6.4.3 城市环境保护
    6.5 本章小结
    本章附表
第7章 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方式
    7.1 城市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原则、方式
        7.1.1 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7.1.2 利用原则
        7.1.3 利用方式
    7.2 构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框架
    7.3 城市地标的保护利用
        7.3.1 燃灯古塔
        7.3.2 钟鼓楼
        7.3.3 八里长桥
        7.3.4 万舟骈集
    7.4 城市功能的保护利用
        7.4.1 商业街:南北大街一线
        7.4.2 北运河-通惠河一线
        7.4.3 漕运一线
    7.5 城市轮廓和城市格局的保护利用
        7.5.1 通州旧城区——胡同区
        7.5.2 张家湾古镇区
        7.5.3 路县遗址考古区
    7.6 历史城市景观传承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哈尔滨城市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畴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景观环境色彩构成的基础理论解析
    2.1 色彩的理论解析
        2.1.1 色彩的产生
        2.1.2 色彩的三属性要素
        2.1.3 色彩心理及色彩联想
        2.1.4 色彩模式及转化
    2.2 色彩构成的基础理论解析
        2.2.1 色彩构成的概念
        2.2.2 色彩构成与色彩三属性的关系
        2.2.3 色彩构成的原理
        2.2.4 色彩构成的原则
    2.3 城市景观环境及其色彩的理论解析
        2.3.1 景观和景观环境的辨析
        2.3.2 城市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
        2.3.3 城市景观环境的主要类型
        2.3.4 城市景观环境的主要特征
        2.3.5 城市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要素
        2.3.6 城市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特点
    2.4 城市景观环境色彩构成研究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 可控因素分析
        2.4.2 不可控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城市景观环境色彩构成研究的理论构建
    3.1 哈尔滨城市及其景观环境的特点分析
        3.1.1 哈尔滨的地理气候分析
        3.1.2 哈尔滨的历史文化分析
        3.1.3 哈尔滨的季相特征分析
        3.1.4 哈尔滨城市景观环境的特点分析
    3.2 哈尔滨城市景观的主要类型及其环境色彩
        3.2.1 城市街道景观及其环境色彩
        3.2.2 城市广场景观及其环境色彩
        3.2.3 城市公园景观及其环境色彩
        3.2.4 城市滨水景观及其环境色彩
    3.3 哈尔滨城市景观环境色彩的量化采集方法
        3.3.1 按时间采集方式获取的数据
        3.3.2 按位置采集方式获取的数据
        3.3.3 按内容采集方式获取的数据
    3.4 色彩数据的分析步骤
        3.4.1 数据色彩校准
        3.4.2 数据采集区域的划分
        3.4.3 数据色彩取值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城市景观环境色彩的分析及构成形式
    4.1 城市街道景观环境色彩的分析及构成形式
        4.1.1 明度对比分析
        4.1.2 饱和度对比分析
        4.1.3 色相对比分析
        4.1.4 面积对比分析
        4.1.5 色彩调和分析
        4.1.6 城市街道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形式
    4.2 城市广场景观环境色彩的分析及构成形式
        4.2.1 明度对比分析
        4.2.2 饱和度对比分析
        4.2.3 色相对比分析
        4.2.4 面积对比分析
        4.2.5 色彩调和分析
        4.2.6 城市广场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形式
    4.3 城市公园景观环境色彩的分析及构成形式
        4.3.1 明度对比分析
        4.3.2 饱和度对比分析
        4.3.3 色相对比分析
        4.3.4 面积对比分析
        4.3.5 色彩调和分析
        4.3.6 城市公园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形式
    4.4 城市滨水景观环境色彩的分析及构成形式
        4.4.1 明度对比分析
        4.4.2 饱和度对比分析
        4.4.3 色相对比分析
        4.4.4 面积对比分析
        4.4.5 色彩调和分析
        4.4.6 城市滨水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形式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社会实践情况
致谢
附录
附件

(5)西藏当代建筑地域性设计研究 ——以日喀则珠峰文化演艺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
        1.3.2 案例解析与构建
        1.3.3 学科综合
    1.4 研究的步骤及框架
        1.4.1 研究步骤
        1.4.2 研究框架
2 地域性建筑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方法
    2.1 地域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历程
        2.1.1 地域性建筑概念
        2.1.2 地域性建筑的本质及基本特征
        2.1.3 地域性建筑理论的历史发展
    2.2 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综述
        2.2.1 适应气候环境
        2.2.2 顺应地形条件
        2.2.3 与周边环境对话
        2.2.4 合理利用地域材料
        2.2.5 地域性建造技术的现代转化
        2.2.6 注重地域性的人文环境
    2.3 建筑地域性设计在气候、地理、建构相似区域的发展
        2.3.1 丹麦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及应用
        2.3.2 墨西哥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及应用
        2.3.3 日本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及应用
    2.4 西藏地域性建筑设计启示
        2.4.1 外来文化与先进技术的本土化
        2.4.2 用现代技术表达地域传统
        2.4.3 建筑地域性的表达
        2.4.4 重视节能和生态发展
        2.4.5 其他方面
3 西藏建筑地域性要素研究
    3.1 西藏当代建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1.1 西藏当代建筑发展综述
        3.1.2 西藏当代建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2 西藏当代建筑地域性缺失所带来的危机
        3.2.1 通用性建筑技术的强行植入
        3.2.2 当代建筑材料所带来的污染
        3.2.3 城市面貌与建筑风格的改变
    3.3 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当代建筑地域性设计分析
        3.3.1 内蒙古自治区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研究
        3.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研究
        3.3.3 广西壮族自治区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研究
        3.3.4 宁夏回族自治区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研究
    3.4 西藏传统建筑地域性特色分析
        3.4.1 总体概述
        3.4.2 建筑设计
        3.4.3 建筑色彩与装饰
        3.4.4 多民族文化交融
    3.5 西藏当代建筑地域性设计启示
        3.5.1 适应自然与人文环境,运用现代材料、技术表达地域性
        3.5.2 提取传统建筑元素、借鉴其设计手法
        3.5.3 深层次的探究地域性表达
        3.5.4 批判的弘扬宗教建筑的色彩与装饰
        3.5.5 重构“原型”建筑的概念
4 西藏当代建筑地域性创作及成果分析
    4.1 西藏当代建筑地域性创作群体表象
        4.1.1 西藏地域文化与当代全球化建筑风格的互不匹配
        4.1.2 传统建筑符号的单纯复制与堆砌
    4.2 西藏当代建筑地域性创作样本群及成果解析
        4.2.1 对自然环境的回应
        4.2.2 对传统建筑形态的提炼
        4.2.3 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4.3 西藏当代建筑地域性创作成果的评论与反馈
        4.3.1 相似性中的区别性
        4.3.2 表象与本质的双重属性
        4.3.3 回应社会公众感受
5 结合地域性要素的设计实践——以日喀则珠峰文化演艺中心为例
    5.1 城市文化背景与设计项目概况
        5.1.1 城市基本概况
        5.1.2 项目基本概况
    5.2 总体布局及建筑概况
        5.2.1 分层级总体布局
        5.2.2 建筑基本概况
    5.3 结合地域性要素的多方案演进
        5.3.1 帷幕意向的抽取
        5.3.2 高原雪山印象拟形
        5.3.3 曼荼罗与玛尼石堆形态的抽象拓展
        5.3.4 实施方案演进及确定
    5.4 地域性建筑的塑造
        5.4.1 环境与人工的协调——从自然回归到场所精神
        5.4.2 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从乡土到“适宜”
        5.4.3 空间与造型的结合——从模仿走向创新
        5.4.4 人文与民族要素——从形式到意境的转化
    5.5 技术难点与应用反馈
        5.5.1 设计难点分析
        5.5.2 工程实践中的不足
6 对当代西藏地域性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与展望
    6.1 西藏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过程总结
    6.2 地域性建筑的未来发展与趋势
        6.2.1 地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共同发展
        6.2.2 建筑地域特征的多维度表达
        6.2.3 强调地域性建筑的开放性
        6.2.4 注重地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6.2.5 地域性建筑的情感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A 日喀则珠峰文化演艺中心施工图图纸
致谢

(6)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菲律宾现代“疆土”的形成(1898-1947) ——论证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大纲安排
    第五节 史料说明
    第六节 历史地图对本研究的意义
    第七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西班牙统治时期菲律宾总督辖区的演进
    第一节 西班牙势力的东渐与“菲律宾”名谓的产生
        一、麦哲伦探险队对西班牙属“西部群岛”的探险
        二、1529年西葡萨拉戈萨条约的签订
        三、对“西部群岛”的再探险与“菲律宾”名谓的产生
    第二节 菲律宾总督区的建立及菲律宾群岛范围的演进
        一、黎牙实比远征队占领宿务岛及菲总督区的建立
        二、西班牙对吕宋岛的拓殖
        三、“大菲律宾群岛”的形成:对棉兰老岛、苏禄群岛的征服
    第三节 国际条约下的西属菲律宾群岛
        一、1885年马德里条约对西属菲律宾群岛的南部划界
        二、1895年东京条约对西属菲律宾群岛的北部划界
        三、美西战争前西班牙总督辖区的实际范围
第二章 美西战争与稀见1908年菲律宾地图所示美属菲律宾疆土
    第一节 美西战争与菲律宾群岛的易手
        一、美西战争的爆发与扩张主义者的胜利
        二、美国内部对割占菲律宾群岛范围的争论
    第二节 1908年“霍奇森”菲律宾地图
        一、美西战争后美国对菲律宾群岛地图的绘制
        二、1908年“霍奇森”地图中“鸣谢”内容解读
        三、“霍奇森”地图的官方色彩及其价值
    第三节 地图中的“巴黎条约线”及其圈定的菲律宾疆土
        一、“巴黎条约”的出台
        二、“巴黎条约线”下的菲律宾疆土
    第四节 地图中“后来条约”的含义
        一、“后来条约”产生的原因及内容
        二、锡布图岛和卡加延苏禄岛并入美属菲律宾
第三章 殖民大国竞合下美属菲律宾疆土的局部变更
    第一节 1928年美荷关于帕尔马斯岛的主权争议及其主权转移
        一、美荷帕岛争端与1928年国际仲裁
        二、帕岛主权由美属菲律宾转向荷属东印度
    第二节 1930年茫西、海龟两群岛入附美属菲律宾
        一、1930年前美英岛礁争端及其共识
        二、1930年美英划界条约的签订及海龟、茫西两群岛归附菲律宾
第四章 新现美国解密档案关于1937-38年美菲内部对“条约界限”固定与否的讨论
    第一节 “菲律宾条约界限”规定的美属菲律宾疆土
        一、菲律宾疆土的限定线由“巴黎条约线”演变为“菲律宾条约界限”
        二、1935年自治政府宪法对“条约界限”所限菲律宾疆土的肯定
    第二节 1937-38年美菲内部关于“条约界限”固定与否的讨论
        一、美岛务局藏涉斯卡伯格礁(黄岩岛)档案的发现
        二、一场关于“条约界限”是否可以外扩包含斯卡伯格礁(黄岩岛)的讨论
    第三节 美相关证据的欠充分与“条约界限”事实上的固定
        一、美依1900年华盛顿条约将黄岩岛纳入菲律宾群岛的证据不充分
        二、“条约界限”事实上的固定
第五章 菲律宾的独立及其现代“疆土”的形成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的菲律宾疆土
        一、日本攻占美属菲律宾
        二、日占时的菲律宾疆土——以一幅日制菲律宾地图为例
    第二节 菲律宾独立时若干法律文件对菲律宾疆土的规定
        一、1946年菲律宾的独立
        二、“美菲一般关系条约”等法律文件对菲律宾疆土的规定
        三、菲律宾共和国宪法有关菲律宾疆土的条文规定
    第三节 菲律宾现代“疆土”的最终形成
        一、1947年菲律宾政府接收茫西、海龟群岛
        二、菲律宾现代的*终形成
结语 兼论中国的南海历史性权利
    一、菲律宾疆土形成的历史过程及美国统治菲律宾时期的疆土政策
    二、从菲律宾现代“疆土”形成反观中国的南海历史性权利
    三、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演变与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
附录I 黄岩岛、P. de Mandato、Panacot关系考——以2014年菲律宾地图展为中心
    第一节 2014-2015年菲律宾历史地图展
        一、大法官卡皮奥举行的历史地图展与巡回讲演
        二、菲律宾地图展对Panacot等暗礁与黄岩岛关系的解释
    第二节 黄岩岛(Scarborough)与Panacot、P.de Mandato关系考
        一、18世纪菲律宾地图中Panacot=Masingola=SouthMaroona
        二、18世纪图志中Scarboro Shoal≠Masingola(Masingloc)
        三、18世纪末Panacot的“消失”与Masingloc之名的转移
附录Ⅱ “条约界限”下菲律宾的现代疆土图示
附录Ⅲ 1908年菲律宾群岛地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刊发论文
致谢

(8)西宁货运站改扩建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概况
    1.1西宁铁路地区概况
    1.2既有西宁货运站概况
2存在的薄弱环节及运量预测
    2.1既有西宁货运站存在的薄弱环节
    2.2货运量预测
3西宁货运站改扩建方案研究
    3.1方案I
    3.2方案Ⅱ
        3.2.1#方案Ⅱ-
        3.2.2#方案Ⅱ-
    3.3综合分析比较
    3.4推荐意见
4结束语

(9)拉萨铁路枢纽解编系统规划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拉萨铁路枢纽概况
    1.1 既有设备概况
        1.1.1 客运系统
        1.1.2 货运系统
        1.1.3 解编系统
    1.2 路网构成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 解编系统规划改造方案研究
    2.1 拉萨西站解编作业量及列车对数
    2.2 解编系统规划改造方案研究
        2.2.1 方案Ⅰ
        2.2.2 方案Ⅱ
    2.3 方案综合比较
3 结束语

(10)拉萨铁路地区货场扩能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拉萨铁路地区概况
    1.1 拉萨铁路地区扩能背景
    1.2 拉萨铁路地区规划
    1.3 地区货运量预测及行车组织
        1.3.1??货运量预测
        1.3.2??运输组织
    1.4 拉萨西站
    1.5 拉萨铁路地区运输组织的主要问题
2 拉萨西站货场改造方案
    2.1 增设到发线
    2.2 货场改造方案
3 结束语

四、拉萨铁路地区总图规划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车务站段管理模式及布局优化调整研究[D]. 杜新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单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4]哈尔滨城市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研究[D]. 马丽.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5]西藏当代建筑地域性设计研究 ——以日喀则珠峰文化演艺中心为例[D]. 徐天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6]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菲律宾现代“疆土”的形成(1898-1947) ——论证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新视角[D]. 王胜. 南京大学, 2016(04)
  • [8]西宁货运站改扩建方案研究[J]. 杨俊辉. 铁道货运, 2015(08)
  • [9]拉萨铁路枢纽解编系统规划改造方案研究[J]. 杨春.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4(03)
  • [10]拉萨铁路地区货场扩能方案研究[J]. 张明. 铁道货运, 2013(06)

标签:;  ;  ;  ;  

拉萨铁路区总图规划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