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承载力研究与实践

桥梁承载力研究与实践

一、桥梁承载潜力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洋[1](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郭琦[3](2021)在《引入文化符号学的良渚博物院衍生品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

陈倪凡[4](2021)在《基于社区营造的历史街区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屯溪老街街区更新设计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最为集中的展示区域,对其进行保护和更新毋庸置疑。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最重要的是需要考虑“人”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人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关键作用。从社区营造视角下思考不同历史街区不同的保护和更新的方法,增加当地居民在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中的参与度,使人和人、人和街区空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积极回应公众的精神与情感诉求。本文内容是以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为例,尝试从社区营造五大层面来探索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的策略及方法。以街区中的“人”为主线,根据现状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依据屯溪老街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需求,对屯溪老街历史街区的社区营造从“人”“文”“景”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人”——居民需求的满足和生活的塑造“地”——街区地域文脉的延续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景”——街区景观的营造和街区风貌的维护。本设计的重点并不是老街本身,而是街区周边的居民以及他们生活环境品质的提升。通过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调研、活动地点以及频率的数据采集,就屯溪老街历史街区的重点区域进行空间优化设计:一是位于街区东南角的新安公园优化设计;一是位于街区中部的社区活动中心设计;一是位于西南部的还淳巷的街巷活力提升。通过对传统徽派建筑的相关元素进行提炼、加工、重组等方式,采用当地特有的文化符号,融合现代化的设计手法体现出质朴的韵味。对街区周边三个典型空间的优化设计以期达到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维护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等目的。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不能仅仅停留现有的商业性的开发,更需要关注的是周边地区的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根据不同的历史街区的自身特质,制定符合相应街区的针对性方法和策略,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多方的良性互动,达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刘洁[5](2020)在《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以广州高校新老校区为例》文中认为校园湖泊作为设计要素,既是校园文化景观的传承,也是新世纪以来新建校园时规划设计者的青睐。广州高校具有理水建湖的传统,校园湖泊的空间发展是一个随着校区建设提升而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生态文明和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校园湖泊“优化校园空间结构”、“维持校园生态平衡”和“突出校园文化特色”等空间综合价值日益突出。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适时地对校园湖泊的空间发展进行更新认知,对于高校校园湖泊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3所广州高校23个新老校区中的校园湖泊为研究实证对象,在校园湖泊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之上,首先分析了校区用地面积与湖泊水面面积的关系,并将不同湖泊水面率区间的校区按“湖面占比较小”、“湖面占比较大”、“湖面占比大”等规模层级予以划分和归类;接着对湖面占比不同的校区空间格局及校园湖泊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校园湖体、湖岸和湖区的空间构成特征进行了评析;进而归纳总结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并依据三个发展阶段从高校创办、高等教育变革、规划战略、市政建设、校区选址和设计理念等多方面探索校园湖泊空间组织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最后探讨广州高校校园湖泊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空间优化的策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州高校新老校区用地面积与湖泊水面面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关系模型为:Y=-0.801423766999356+0.0528124956106096X,Y为湖泊水面面积,X为校区用地面积,单位为公顷。校园湖泊水面率变化区间为1%至11%,加权平均值为4%。校园湖泊的典型空间组织模式为“分散型”、“团块集中型”和“条带复合型”,各模式中校园湖泊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校园湖体、湖岸和湖区的空间构成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已由分散型转变为团块集中型和条带复合型。其空间内涵也从观赏型人文水景发展为特色景观节点,现今还同校园所在片区的水系综合整治工作相结合,进化成为兼具观赏性、稳定性和文化性的复合型功能空间。该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规划设计理念的转变,以及倡导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的建立,是校园湖泊空间组织模式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李沫[6](2020)在《基于织补理论的港区更新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日照石臼海龙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后工业时代老港区衰败没落的现实背景下,在城市协同发展、有机更新、延续文脉的诉求下,如何运用织补的思想探究城市老港区的更新方法,从而将港区与城市有机缝合,实现港城协同发展,延续历史文脉延,再现港口特色,成为城市港区更新改造过程中亟需关注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相关概念的阐释以及国内外基于织补理论和港区更新的研究实践综述,初步探索织补理论的实践应用以及港区更新的策略方法。其次,通过分析研究基于织补重构方法的港区更新实践案例,总结提炼以活力发展为功能导向、以历史遗存为保护核心、以城市格局为织补脉络、以空间环境为环境载体的港区更新规划织补策略方法,以指导本文日照石臼海龙湾港区更新以及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再次,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总结提出本文基于织补的港区更新与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策略,从城市肌理、功能结构、景观结构、开放空间体系、历史文化要素和生态人居环境六个方面阐述港区更新和景观规划织补方法策略。最后,通过日照石臼海龙湾港区更新与景观规划设计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织补理论方法在城市港区更新和景观规划中的运用。

孙雪榕[7](2020)在《姜席堰灌区水利景观系统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姜席堰灌区内与水利有关的区域景观体系。姜席堰灌区内包含龙游古县城、广袤农田、乡村聚落、姜席堰水利工程系统等,它们与水利密切相关,并随着历史发展,塑造出了“倚水兴堰、以堰兴农”的灌溉农业景观;又引水入城,实现了“在城有濠、在野有堰”水系统贯通格局。本文梳理了姜席堰灌区内从元代到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历史,以堰坝的发展历程为重点。灌区在相对完善的“堰坝结合引渠灌溉”的水系统利用模式的保障下,区域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同时促进了聚落营建,并塑造了独具特色的灌区乡土景观风貌。论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界定了研究对象和范围,并对水利景观系统的相关研究、龙游县的相关研究及姜席堰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五章,从风景园林人居环境营建的视角,在概述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梳理了姜席堰灌区内的水利建设历程,并对灌区内规模最大、溉田面积最广的姜席堰水利工程系统从选址、组成部分、堰水利用及管理维护机制等方面进行解读,进而从灌区农业发展、聚落营建和风景构建三个方面研究姜席堰灌区水利系统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用图示化的语言展示灌区内水系统空间关系和运行机制。第三部分:为第六章。通过前述研究,总结提出姜席堰灌区以水利为基础的区域景观体系格局。即以自然基底、堰坝中心、渠系骨架和灌区边界四大要素组成的“自然——水利——农业——城邑——人文”景观系统格局,该格局包括独具特征的自然山水格局、富有智慧的水利工程格局、因堰而兴的灌溉农业格局、顺应自然的城邑营建格局、内外贯通的城乡水系格局和丰富多元的人文风景格局。同时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区域水利景观格局的影响,并以水利景观格局为导向,提出区域规划设计策略。第四部分:为第七章至第十章。在前述章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姜席堰灌区目前的现状和相关规划,结合区域内各水利景观元素,尝试从发展和保护的角度对姜席堰灌区进行蓝绿网络规划,并对重点地段姜席堰景区进行设计,以期延续地区历史文脉、促进区域景观体系结构完整、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灌区乡土景观风貌。

梁文馨[8](2020)在《以水利系统为核心的澉浦地区地域景观研究与实践 ——澉浦地区蓝绿网络规划及古城环城公园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城镇发展依赖农业,自然降水往往和城市用水、农业节律不相协调,因此古人在自然水系的基础上对聚落周边的江河湖海进行改造,营建水利设施,为城镇、农田供水。水利设施的修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土地格局,影响着国土的开发和地域景观的形成,浙江嘉兴澉浦地区就是其中一例。澉浦镇曾是江南地区有名的商港、军镇,位于江南水乡的大环境中,南临钱塘江入海口。澉浦临海多山,地势较高,古代十年九旱。因此,古人于南北湖(古称永安湖)筑堤,蓄山之水,以灌溉下游农田。除陂塘水利工程以外,通商航运需要开发航道,与海潮的抗争需要建设海塘。因此,澉浦地区以陂塘、塘河、海塘为主的水利系统自唐朝以来不断完善,成为农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依靠。以水利体系支撑的山水格局作为澉浦地区山水风景系统的基底,孕育出独具地域性的人文景观体系。今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传统水利系统被新兴的科技和工程所取代,南北湖陂塘水利体系已失去其灌溉作用,澉浦古城城墙被拆除,城河被侵占,南北湖湖面虽有幸得以保留,但整个城镇区域的城水关系今非昔比。在此背景下,以传统水利工程为核心的地域景观研究对于澉浦城镇规划和城镇生态保护、旅游业发展、地域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水利系统为核心,对澉浦地区的地域景观进行研究梳理。第一章为研究绪论,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目的,界定研究的时间、空间范围以及具体内容。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研究总结澉浦地区水利建设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历史背景因素。第三章,系统梳理澉浦地区水利建设的历史沿革并总结各类水利系统的运作机制。第四章,系统梳理澉浦地区农业景观体系,聚落景观体系,宗教、风景建筑等地域景观要素的发展沿革,解析古代澉浦地区地域景观与水利系统发展的关系。第五章,以此为基础探讨当代城水关系发展策略。第六章,研究分析国内外传统地域景观保护、水利景观保护和风景化等相关案例,对于规划设计阶段进行指导借鉴。第七章,即规划设计阶段,通过对于澉浦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归纳提取和相关案例的分析学习,探讨澉浦地区蓝绿网络构建的可行性,提出对于澉浦古城建设环城公园的设想,意图为澉浦地区未来的保护性规划和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薛妍[9](2020)在《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快速城镇化为我国城市发展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区域的破碎萎缩,进而引发了负面影响众多的“大城市病”,甚至导致了部分城市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在公园城市建设的火热趋势下,遂宁作为西南地区特色丘陵河谷型城市,面临着绿色发展的重要转型期,而遂宁城市新区作为遂宁老城的拓展与延续,决定着未来遂宁城市的发展方向与风貌格局,因此,为了实现遂宁的高品质环境营造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支撑,寻求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的新方向。本文基于对公园城市理念的研究与对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优秀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在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下的思路转变,并归纳与提炼出具备普适性的规划策略及方法,最后以遂宁雁栖湖片区为例探索了该规划方法的实践运用。具体研究了以下内容:一、解释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并对该选题的研究目的、内容、范围与概念进行了界定,详细展示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框架。二、对公园城市理念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探索,详细分析了该理论的核心内涵及主要特征,在总结了国内外公园城市优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析了绿色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三、分析了遂宁城市新区在生态、生活、生产三个层面的开发现状条件,解读了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现有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总结了公园城市理念下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四、提出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维度叠合的规划框架,梳理了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要素构成与规划原则,并进一步归纳了详细规划的方法步骤。五、以遂宁雁栖湖片区绿色空间规划为例,展示了本研究规划方法的实践运用,为未来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郑凯[10](2020)在《生活圈视角下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 ——以安徽省寿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是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连接居民与公共资源的桥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新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1)提出以15、10、5分钟生活圈组织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生活空间的配置模式,传统按照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配置模式宣告结束。以生活圈方式组织社区生活,是城市规划逐渐重视人的生活质量和实际需求的重要转变。传统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仍是基于传统至上而下“指标分级—千人指标”的建设模式,遵循“县城—镇区—中心村—自然村”的等级序列。这既忽视了人的实际需求及其差异性,也割裂了城乡一体化发展。鉴于此,本文尝试克服传统配置的局限性,从配置体系和方法重构的角度探讨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首先,本文针对县级城市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征,从“可达性”、“可获得性”和“可接受性”三个维度构建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评价模型,并以寿县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评价模型的综合应用。评价结论认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等影响,各乡镇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演进性特征。根据耦合有效性的判定,将寿县各乡镇现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总结为四个发展阶段,并对其内涵和背后深层次原因进行阐述。其次,基于寿县现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深层困境的剖析、“传统”与“生活圈”配置体系间的横向对比,传统按照“县城—镇区—中心村—自然村”等级序列的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存在缺陷且日渐显现其不合理性。本文突破传统惯性思维、创新空间分析技术,引入“生活圈”理论探索新的县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配置体系,并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再次,在生活圈配置方法的指导下,本文从设施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居民出行意愿调查和城乡聚落时序演变三个角度探讨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优化问题,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有限的公共投入寻求服务人口最大化为目标,充分考虑既有设施和聚落空间的影响,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构建有寿县地域特色的四级生活圈体系,即按照一级生活圈—二级生活圈—三级生活圈—四级生活圈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组织城乡居民生活。最后,基于县域四级城乡生活圈体系的划分,本文结合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新需求、新趋势,以国家、省、市相关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各级生活圈服务人口规模和服务范围,按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养老服务设施分类提出符合寿县地域特点的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标准指引,对符合地方特点的技术规范提供一定的启示。图[80]表[52]参[91]

二、桥梁承载潜力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梁承载潜力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基于社区营造的历史街区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屯溪老街街区更新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品图版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研究内容
        2.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研究方法
        2.研究路线
一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
    (一) “社区营造”理论
        1.社区营造概念解读
        2.社区营造的发展历程
        3.社区营造的目标与内生动力
    (二)社区营造置入历史街区更新的可行性分析
    (三)基于社区营造的历史街区更新实例分析
        1.意大利博洛尼亚旧城改造
        2.日本川越市一番街
        3.法国里昂历史街区
        4.台湾大稻埕古街区古街区
    (四)基于社区营造的历史街区空间优化策略
        1.社区营造五大议题下的街区优化策略
        2.社区营造的体制与流程设计
二 屯溪老街历史街区实例调研及社区营造策略
    (一)屯溪老街概述
    (二)屯溪老街街区现状分析
        1.现有建筑风貌
        2.街巷空间结构
        3.公共空间现状
    (三)屯溪老街街区的社区营造策略
        1.居民基本需要的改善
        2.街区地域文脉的保护与延续
        3.街巷空间环境的优化
三 屯溪老街历史街区空间优化设计
    (一)屯溪老街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整体概念
    (二)屯溪老街街区新安公园优化设计
    (三)屯溪老街街区社区中心设计
    (四)屯溪老街街巷活力提升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以广州高校新老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校校园规划建设湖泊的活动经久不衰
        1.1.2 海绵城市理念贯彻落实下海绵校园兴起
        1.1.3 校园湖泊的空间综合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范围界定
        1.2.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国内研究梳理
    2.2 国内典型实践
        2.2.1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未名湖)
        2.2.2 武汉大学主校区(鉴心湖)
        2.2.3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九龙湖)
    2.3 国外研究梳理
    2.4 国外典型实践
        2.4.1 英国阿斯顿大学滨湖住宅(Lakeside Residences)
        2.4.2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巴吞鲁日分校(Baton Rouge)
        2.4.3 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化(龙仁)校区(??????)
    2.5 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高校校湖面积关系及校园湖泊的规模特征
    3.1 广州高校新老校区及校园湖泊的空间识别
    3.2 校区用地面积与湖泊水面面积的关系特征
        3.2.1 校区用地面积及湖泊水面面积的数据统计
        3.2.2 校区用地面积与湖泊水面面积的关系模型
    3.3 不同湖泊水面率区间的校园湖泊规模特征
        3.3.1 校园湖泊水面率变化区间:1%至11%,平均水平为4%
        3.3.2 校园湖泊的规模层级划分:湖面占比较小、较大、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高校新老校区中校园湖泊的空间分布与构成
    4.1 广州高校新老校区中校园湖泊的空间分布规律
        4.1.1 湖面占比较小的校区空间分布
        4.1.2 湖面占比较小的校区中校园湖泊空间分布:分散布置
        4.1.3 湖面占比较大的校区空间分布
        4.1.4 湖面占比较大的校区中校园湖泊空间分布:集中布置
        4.1.5 湖面占比大的校区空间分布
        4.1.6 湖面占比大的校区中校园湖泊空间分布:整体分散、局部集中布置
    4.2 湖面占比不同的校区空间格局及校园湖泊空间分布
    4.3 广州高校新老校区中校园湖泊的空间构成特征
        4.3.1 校园湖体:水域空间的典型元素分析
        4.3.2 水域空间构成:生态景观浮岛较少;以湖心岛为主;综合布局
        4.3.3 校园湖岸:滨湖地带的组成部分分析
        4.3.4 滨湖地带构成:区域集群;集聚区域、亲水建筑突出;均匀分布
        4.3.5 校园湖区:建筑群体的基本单元分析
        4.3.6 建筑群体布局:类型丰富;教体类为主、商办类为辅,居住类较少
    4.4 湖面占比不同的校区中湖体、湖岸和湖区空间构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高校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及成因探索
    5.1 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
        5.1.1 分散型
        5.1.2 团块集中型
        5.1.3 条带复合型
    5.2 校园湖泊的发展阶段划分
    5.3 阶段一:老校区在跌宕中发展,校园湖泊注重局部水景营造(1860-1976)
        5.3.1 校园湖泊的空间特征:以分散型为主
        5.3.2 校园布局和市政建设的综合影响——以暨南大学石牌校区为例
    5.4 阶段二:校区方案设计引领,突出校园湖泊景观效果(1977-1999)
        5.4.1 校园湖泊的空间特征:由分散型过渡为团块集中型
        5.4.2 校园规划设计方案的影响——以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为例
    5.5 阶段三:新校区践行生态优先,体现校湖融合发展(2000-至今)
        5.5.1 校园湖泊的空间特征:以条带复合型为主,团块集中型较少
        5.5.2 自然基底和设计理念的综合影响——以广州大学城校区为例
    5.6 空间组织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探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讨论
        6.2.1 广州高校校园湖泊建设存在的问题
        6.2.2 广州高校校园湖泊的空间优化建议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基于织补理论的港区更新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日照石臼海龙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范围滨水区和港区改造复兴的趋势
        1.1.2 城市更新中旧城保护、文化重塑的城市发展趋势
        1.1.3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修补”的转型发展理念
        1.1.4 日照石臼海龙湾片区的转型契机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理论解析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港口
        2.1.2 港区
        2.1.3 港区景观
    2.2 织补理论解析
        2.2.1 织补理论概述
        2.2.2 织补的要素
        2.2.3 织补的步骤
        2.2.4 景观织补
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3.1 织补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3.1.1 国外研究实践进展
        3.1.2 国内研究实践进展
        3.1.3 小结
    3.2 港区更新研究与实践进展
        3.2.1 港区更新研究进展
        3.2.2 港区更新实践进展
    3.3 国内外相关研究实践总结
4 基于织补重构的港区更新改造实践案例研究
    4.1 汉堡港口新城
        4.1.1 项目概况
        4.1.2 设计策略
        4.1.3 案例借鉴
    4.2 悉尼达令港
        4.2.1 项目概况
        4.2.2 设计策略
        4.2.3 案例借鉴
    4.3 荷兰鹿特丹南部岬角港区
        4.3.1 案例概况
        4.3.2 设计策略
        4.3.3 案例借鉴
    4.4 芝加哥南工厂港区
        4.4.1 案例概况
        4.4.2 设计策略
        4.4.3 案例借鉴
    4.5 法国马赛港
        4.5.1 项目概况
        4.5.2 设计策略
        4.5.3 案例借鉴
    4.6 悉尼高线公园
        4.6.1 项目概况
        4.6.2 设计策略
        4.6.3 案例借鉴
    4.7 小结——世界港城更新发展对本文的启示
        4.7.1 重整功能——以活力发展为导向
        4.7.2 注重保护——以历史遗存为核心
        4.7.3 织补网脉——以城市格局为脉络
        4.7.4 营造空间——以空间环境为载体
5 织补理论下的港区更新与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5.1 港区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5.1.1 港区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5.1.2 景观规划设计织补要素筛选
    5.2 基于织补的港区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5.2.1 织补延续城市肌理
        5.2.2 整合城市功能结构
        5.2.3 织补缝合城市绿脉
        5.2.4 营造多层开放空间
        5.2.5 串联历史文化要素
        5.2.6 合理配置植物景观
6 研究实践——日照石臼海龙湾港区更新与景观规划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城市概况
        6.1.2 上位规划
        6.1.3 区位条件
        6.1.4 历史文化
    6.2 现状特征分析
        6.2.1 现状用地分析——活力特色不足
        6.2.2 现状交通分析——港城交通阻隔
        6.2.3 现状遗存分析——分布呈碎片化
        6.2.4 现状建筑分析——更新重建并存
        6.2.5 现状产业分析——品质发展落后
        6.2.6 现状绿地分析——绿地空间缺乏
        6.2.7 现状综合分析——规划改造空间
        6.2.8 SWOT分析
    6.3 规划设计理念构思
        6.3.1 规划设计原则与依据
        6.3.2 总体理念构思
        6.3.3 规划设计定位
        6.3.4 规划设计策略
    6.4 港区更新规划
        6.4.1 用地布局更新规划
        6.4.2 空间结构更新规划
        6.4.3 产业布局更新规划
        6.4.4 交通体系更新规划
    6.5 总体景观规划
        6.5.1 景观体系结构规划
        6.5.2 景观功能分区规划
        6.5.3 景观风貌分区规划
        6.5.4 景观历史文化廊道规划
    6.6 总体景观设计
        6.6.1 景观设计范围
        6.6.2 总平面图及鸟瞰
    6.7 重点地段景观详细设计
        6.7.1 领事馆街历史文创片区
        6.7.2 石臼老街历史文化片区
        6.7.3 铁路遗址公园休闲片区
        6.7.4 海龙湾滨海活力片区
    6.8 专项规划设计
        6.8.1 景观视线规划
        6.8.2 景观植物规划
        6.8.3 景观道路规划
        6.8.4 游憩活动策划
        6.8.5 设施改造规划
        6.8.6 城市建筑风貌规划
        6.8.7 服务设施规划
        6.8.8 照明设施规划
        6.8.9 分期建设规划
    6.9 技术经济指标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7)姜席堰灌区水利景观系统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和水利对龙游县发展的重要性
        1.1.2 城市扩张对龙游县区域景观风貌的影响
        1.1.3 姜席堰申遗成功的契机
        1.1.4 水利景观保护及可持续开发探索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综述
        1.6.1 中国传统人居环境与区域景观的相关研究
        1.6.2 水利景观系统的相关研究
        1.6.3 龙游县的相关研究
        1.6.4 姜席堰的相关研究
2 区域背景概述
    2.1 自然环境
    2.2 社会背景
        2.2.1 农业生产
        2.2.2 龙游商帮与商品经济发展
        2.2.3 人口分布与迁移
    2.3 古代行政区划分布
3 姜席堰灌区水利建设历程
    3.1 元代时期
    3.2 明代时期
    3.3 清代时期
    3.4 民国时期
4 姜席堰水利工程系统
    4.1 选址
    4.2 组成部分
        4.2.1 水源:灵山江
        4.2.2 调控设施:姜堰、席堰、堰洞和渠首分水闸
        4.2.3 连接单元:江心沙洲
        4.2.4 蓄水单元:姜席堰蓄水潭、周边湖、塘等
        4.2.5 传输单元:引水渠、干渠、支渠
    4.3 堰水利用
        4.3.1 引水入田,灌溉农业发展
        4.3.2 水能利用,工商业应运而生
        4.3.3 引水入城,城防与民生兼备
        4.3.4 堰水流淌,生态功能显着
    4.4 姜席堰管理及维护机制
    4.5 现代姜席堰水利枢纽工程
5 姜席堰灌区水利系统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5.1 农田水利与灌溉农业发展
        5.1.1 农田水利的发展
        5.1.2 农田肌理
        5.1.3 耕作制度
        5.1.4 作物种植
    5.2 聚落营建
        5.2.1 沿水系、渠系分布的乡村聚落
        5.2.2 以水利系统为支撑的县城景观体系
    5.3 风景构建
        5.3.1 水利系统的风景化
        5.3.2 水系影响下的文化景观
        5.3.3 地方景中的水景观
6 研究总结与规划设计策略
    6.1 姜席堰灌区以水利为基础的区域景观体系格局
        6.1.1 独具特征的自然山水格局
        6.1.2 富有智慧的水利工程格局
        6.1.3 因堰而兴的灌溉农业格局
        6.1.4 顺应自然的城邑营建格局
        6.1.5 内外贯通的城乡水系格局
        6.1.6 丰富多元的人文风景格局
    6.2 城市化进程对区域水利景观格局的影响
    6.3 以传统水利景观格局为导向的规划设计策略
7 案例研究
    7.1 斯坦福市绿色廊道——弥尔河公园
        7.1.1 项目背景
        7.1.2 设计策略
        7.1.3 建成效果
        7.1.4 借鉴经验
    7.2 宁波生态走廊
        7.2.1 项目背景
        7.2.2 设计策略
        7.2.3 建成效果
        7.2.4 借鉴经验
    7.3 古城灌溉区修复——西班牙古城灌溉区修复项目
        7.3.1 项目背景
        7.3.2 设计策略
        7.3.3 建成效果
        7.3.4 借鉴经验
    7.4 渭柳湿地公园——乡野河滩的水环境修复与再生
        7.4.1 项目背景
        7.4.2 设计策略
        7.4.3 建成效果
        7.4.4 借鉴经验
    7.5 扬州三湾生态中心——扬州的后瘦西湖时代
        7.5.1 项目背景
        7.5.2 设计策略
        7.5.3 建成效果
        7.5.4 借鉴经验
    7.6 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吴房村
        7.6.1 项目背景
        7.6.2 设计策略
        7.6.3 建成效果
        7.6.4 借鉴经验
8 姜席堰灌区蓝绿网络规划
    8.1 项目背景
        8.1.1 区位
        8.1.2 上位规划解读
    8.2 前期分析
    8.3 总体规划
        8.3.1 规划目标
        8.3.2 总体定位
        8.3.3 规划策略
        8.3.4 规划总平面
        8.3.5 规划结构
        8.3.6 规划分区
        8.3.7 专项规划
9 姜席堰景区设计
    9.1 前期分析
    9.2 总体设计
        9.2.1 设计目标
        9.2.2 设计策略
        9.2.3 设计总平面
        9.2.4 分区设计
        9.2.5 专项设计
        9.2.6 技术经济指标
10 总结
    10.1 研究成果
    10.2 不足与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1 毕业设计图纸

(8)以水利系统为核心的澉浦地区地域景观研究与实践 ——澉浦地区蓝绿网络规划及古城环城公园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水利系统与传统城镇
        1.1.2 澉浦古镇与澉浦地区传统水利系统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7 研究框架
2 澉浦地区水利系统建设的背景分析
    2.1 自然条件
        2.1.1 地形地貌条件
        2.1.2 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
        2.1.3 水文条件
    2.2 社会因素
        2.2.1 政治和军事
        2.2.2 经济和生产
        2.2.3 文化和习俗
    2.3 小结
3 澉浦地区水利系统的发展沿革和运作机制
    3.1 澉浦地区水利系统的发展沿革
        3.1.1 唐宋
        3.1.2 元明
        3.1.3 清朝
        3.1.4 民国及建国后
        3.1.5 南北湖风景区
    3.2 水利系统的运作机制
        3.2.1 陂塘水利工程
        3.2.2 塘河水利工程
        3.2.3 海塘和海涂围垦工程
    3.3 小结
4 澉浦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4.1 农业景观体系
        4.1.1 农业景观类型
        4.1.2 典型农业景观类型的形态特征
    4.2 聚落景观体系
        4.2.1 澉浦地区聚落发展概况
        4.2.2 聚落景观类型
        4.2.3 典型聚落样本分析
        4.2.4 澉浦城空间结构研究
    4.3 人文景观体系
        4.3.1 水利景观
        4.3.2 宗教景观
        4.3.3 风景建筑
        4.3.4 集称文化
    4.4 小结
5 澉浦地区地域景观现状和保护发展策略
    5.1 澉浦地区地域景观现状
        5.1.1 山水格局的变化
        5.1.2 传统水利系统职能的转变
        5.1.3 地域性农业和聚落景观缺乏保护和利用
    5.2 地域景观的保护和发展策略
        5.2.1 保护自然基底和山水格局
        5.2.2 传统水利系统功能的多元化发展
        5.2.3 发掘“山水相依”的传统农业、聚落景观优势
        5.2.4 保护和重构地域性文化景观体系
        5.2.5 开展以水环境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建设
6 相关案例研究
    6.1 传统水利系统风景化——杭州西湖景观更新
        6.1.1 项目背景
        6.1.2 规划及设计手法
        6.1.3 借鉴意义
    6.2 乡村振兴规划——德阳市高槐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设计
        6.2.1 项目背景
        6.2.2 规划及设计手法
        6.2.3 借鉴意义
    6.3 古城灌溉区修复——西班牙卡尔德斯·蒙彼古镇农业耕作区改造
        6.3.1 项目背景
        6.3.2 规划及设计手法
        6.3.3 借鉴意义
    6.4 蓝绿生态网络规划——构建巢湖半岛蓝绿生态网络的总体规划
        6.4.1 项目背景
        6.4.2 规划及设计手法
        6.4.3 借鉴意义
    6.5 古镇文化旅游——乌镇古镇保护规划和乌镇概念性总体规划
        6.5.1 项目背景
        6.5.2 规划及设计手法
        6.5.3 借鉴意义
7 澉浦地区蓝绿网络规划与古城环城公园设计
    7.1 区域综合分析
        7.1.1 区位和规划范围
        7.1.2 自然环境特征
        7.1.3 发展目标解读
    7.2 规划地段现状综合分析
        7.2.1 规划结构解读
        7.2.2 现状用地分析
        7.2.3 现状交通分析
        7.2.4 地形分析
        7.2.5 水文分析
        7.2.6 生态敏感性分析
        7.2.7 景观资源分析
        7.2.8 旅游服务设施分析
    7.3 澉浦地区蓝绿网络规划
        7.3.1 规划定位和规划愿景
        7.3.2 规划依据
        7.3.3 规划策略
        7.3.4 规划结构
    7.4 专项规划
        7.4.1 “活水”专项规划
        7.4.2 “贯绿”专项规划
        7.4.3 “振乡”专项规划
    7.5 澉浦古城环城公园设计
        7.5.1 项目概况分析
        7.5.2 总体设计
        7.5.3 分区设计
        7.5.4 专项设计
        7.5.5 经济技术指标
8 总结
    8.1 研究成果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毕业设计图纸

(9)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区建设量增多引发自然区域快速萎缩
        1.1.2 “公园城市”理念为新区建设提供新模式
        1.1.3 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的时代要求
    1.2 研究界定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公园城市的研究
        1.3.2 关于绿色空间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写作框架
第二章 公园城市的理念研究与实践探索
    2.1 公园城市理念缘起与发展脉络
        2.1.1 公园城市的定义解析
        2.1.2 公园城市的理念缘起
        2.1.3 公园城市的发展脉络
    2.2 公园城市理念的内涵与特征
        2.2.1 公园城市的核心内涵
        2.2.2 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征
    2.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案例
        2.3.1 新加坡
        2.3.2 英国埃布斯弗利特
        2.3.3 深圳光明新区
        2.3.4 成都科学城
    2.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特征表现
        2.4.1 注重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优先,网状联通
        2.4.2 注重生活环境融合:公众参与,通用便利
        2.4.3 注重生产环境叠合:营造场景,功能复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3.1 遂宁市概况
    3.2 遂宁市新区开发现状条件分析
        3.2.1 生态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3.2.2 生活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3.2.3 生产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3.3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3.3.1 绿色空间规划后置
        3.3.2 缺乏三生维度联系
        3.3.3 功能品质引导不足
    3.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方向
        3.4.1 遂宁绿色空间总体发展结构规划
        3.4.2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需求
        3.4.3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愿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策略
    4.1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框架
        4.1.1 生态环境构建
        4.1.2 生活环境融合
        4.1.3 生产环境叠合
    4.2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构成要素
        4.2.1 绿色核心
        4.2.2 绿色斑块
        4.2.3 绿色廊道
        4.2.4 绿色踏脚石
    4.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原则
        4.3.1 生态整合原则
        4.3.2 连通交融原则
        4.3.3 平衡开发原则
        4.3.4 功能复合原则
        4.3.5 弹性发展原则
    4.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步骤
        4.4.1 第一阶段:生态适宜性分析
        4.4.2 第二阶段:上位规划分析
        4.4.3 第三阶段:发展空间耦合
        4.4.4 第四阶段:要素定位布局
        4.4.5 第五阶段:生活生产叠合
        4.4.6 第六阶段:分区控制指导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雁栖湖片区绿色空间规划
    5.1 雁栖湖片区概况
        5.1.1 区域现状
        5.1.2 上位规划
    5.2 绿色空间生态环境构建策略
        5.2.1 注重联通交融
        5.2.2 吻合生态肌理
        5.2.3 构建多样空间
        5.2.4 结合美丽乡村
    5.3 绿色空间生活环境融合策略
        5.3.1 面向多类人群
        5.3.2 融合开放空间
        5.3.3 契合历史文脉
        5.3.4 策划多种活动
        5.3.5 整合公共服务
    5.4 绿色空间生产环境叠合策略
        5.4.1 引入多元主体
        5.4.2 关联产业功能
        5.4.3 强化机制保障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生活圈视角下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 ——以安徽省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基本公共服务
        1.3.2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1.3.3 生活圈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框架
    1.5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研究理论
        2.1.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1.2 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理论
        2.1.3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2.2 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
        2.2.1 国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
        2.2.2 国内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
    2.3 国内外生活圈理论研究与实践
        2.3.1 国外生活圈理论研究与实践
        2.3.2 国内生活圈理论研究与实践
        2.3.3 生活圈的应用和层次体系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度”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评价模型建构
    3.1 “三维度”空间评价模型价值取向和基本架构
        3.1.1 “三维度”空间评价模型价值取向
        3.1.2 “三维度”空间评价模型基本架构
    3.2 可达性分析:以设施空间可达为基础
        3.2.1 “可达性”的概念和内涵
        3.2.2 “可达性”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
    3.3 可获得性分析:以空间公平和设施效益为配置核心
        3.3.1 “可获得性”的概念和内涵
        3.3.2 公平与效率博弈
        3.3.3 “可获得性”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
    3.4 可接受性分析:以公众满意度为价值诉求
        3.4.1 “可接受性”的概念和内涵
        3.4.2 “可接受性”的分析方法
    3.5 可达性、可获得性和可接受性的关联:设施供给与需求满足的空间耦合有效性评价
        3.5.1 “可达性”、“可获得性”和“可接受性”的内在联系
        3.5.2 设施供给与需求满足耦合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评价模型的综合应用
    4.1 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特征识别
    4.2 基于“可达性”和“可获得性”的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能力评价
        4.2.1 数据来源
        4.2.2 教育设施供给能力评价
        4.2.3 医疗设施供给能力评价
        4.2.4 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能力总体评价
    4.3 基于“可接受性”的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满足度评价
        4.3.1 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4.3.2 基于各乡镇的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满足度总体评价
    4.4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需求满足的耦合有效性分析
        4.4.1 耦合有效性分析结果
        4.4.2 基于耦合有效性评价的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展阶段总结
    4.5 寿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深层问题和“新探索”
        4.5.1 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困境总结
        4.5.2 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困境的根源——配置体系和方法的缺陷
        4.5.3 基于生活圈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新探索”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活圈视角下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
    5.1 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思路和影响要素
        5.1.1 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的总体思路
        5.1.2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关键——公平与效率
        5.1.3 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出行“时距”的确定
        5.1.4 顺应城乡发展的总体趋势——重构农村聚落空间和人口
    5.2 生活圈视角下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5.2.1 寿县基本公共服务生活圈划分
        5.2.2 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生活圈布局
    5.3 生活圈视角下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研究
        5.3.1 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
        5.3.2 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
    5.4 生活圈视角下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研究
        5.4.1 寿县教育设施标准指引
        5.4.2 寿县医疗卫生设施标准指引
        5.4.3 寿县文化体育设施标准指引
        5.4.4 寿县养老服务设施标准指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桥梁承载潜力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引入文化符号学的良渚博物院衍生品设计研究与实践[D]. 郭琦.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4]基于社区营造的历史街区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屯溪老街街区更新设计为例[D]. 陈倪凡.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以广州高校新老校区为例[D]. 刘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织补理论的港区更新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日照石臼海龙湾为例[D]. 李沫.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姜席堰灌区水利景观系统研究与实践[D]. 孙雪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以水利系统为核心的澉浦地区地域景观研究与实践 ——澉浦地区蓝绿网络规划及古城环城公园设计[D]. 梁文馨.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薛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生活圈视角下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 ——以安徽省寿县为例[D]. 郑凯.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桥梁承载力研究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