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发育不良与避孕

子宫发育不良与避孕

一、子宫发育异常与避孕(论文文献综述)

洪新哲[1](2021)在《女性不孕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妊娠结局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比较女性不孕症患者与正常育龄女性焦虑、抑郁状态的差异,了解不孕症女性焦虑及抑郁状况,探讨焦虑、抑郁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生育状态及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女性不孕患者组(n=149)和正常孕龄女性组(n=153)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对比两组间差异;研究分析女性不孕症患者组(n=149)在年龄、不孕年限等因素的分布差异;回顾性分析有无焦虑和(或)抑郁症状的不孕症患者的基础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1、女性不孕症患者组中焦虑和(或)抑郁发生率(44.96%)高于正常人群组(21.56%)(χ2=18.659,P<0.05),两组间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存在差异(P<0.05)。2、29岁以下年龄段的女性不孕患者较29岁及以上者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存在显着差异(P<0.05)。3、不孕年限3年及以下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高于不孕年限3年以上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接受促排卵治疗组中,无症状患者与有症状患者间在雌激素E2、雄激素T水平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IVF助孕治疗组中,无症状患者与有症状患者间在促卵泡激素FSH、雌激素E2水平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比较75天妊娠成功率发现,接受IUI治疗的无症状患者组妊娠成功率高于有症状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9.004,P<0.05);接受IVF治疗的无症状患者组与有症状患者组间妊娠成功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6,P<0.05);促排组间妊娠成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1.本调查中女性不孕症患者中存在焦虑、抑郁问题较正常孕龄女性更为普遍;2.不同年龄段及不孕年限的不孕女性人群焦虑、抑郁状况存在差异;3.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对其生育状态和结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王露[2](2020)在《稽留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y profiles,ANAs)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明确在育龄期女性备孕及早期产检时是否需要常规行免疫学-抗核抗体谱检测,为临床上遗传咨询和优生优育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04月-2019年06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产科就诊的366例患者,其中166例稽留流产患者为观察组,200例正常早孕人流者为对照组。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As,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中ANAs阳性率的差异性;收集观察组的绒毛组织或雏形胎儿的股骨侧肌肉,生理盐水洗涤后,固定标本,标本外送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分析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1.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中抗核抗体谱的阳性率分别为0.10%(17/166)、0.06%(12/200)。2.观察组胚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中,标本成功检测有123例,52例检测结果正常,约占标本数42.2%;71例检测结果异常,约占标本数57.8%。3.观察组71例胚胎染色体结果异常的样本中,有58例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所占比例约为81.7%;有10例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所占比例约为14.1%;有3例属于嵌合体,所占比例约为4.2%。结论:在育龄期妇女备孕及早期妊娠产检时中可排除抗核抗体谱检查;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稽留流产主要原因之一,数目异常是胚胎染色体异常中最常见的类型,其次为染色体结构异常,最少为嵌合体型染色体异常。

吴雨兰[3](2020)在《1979例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临床资料,探讨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发病状况及发病趋势、发病相关因素、临床特征的变化及治疗方式选择的临床研究,为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预防、规范化及个体精准诊疗、更好地维护生殖健康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因输卵管卵巢病变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妇科住院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并且信息可靠的≤45岁患者3844例,其中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共1979例。采用回顾性分析与分组对照的方法,比较分析未生育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与已生育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结果:1.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发病状况及发病趋势的调查分析1)3844例≤45岁年青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中有51.84%(1979例)未完成生育。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中,≤35岁的患者1797例占90.80%,2130岁1229例占62.10%;另有≤20岁患者265例,占13.39%,>35岁的年龄段182例占9.20%。已生育组主要出现在>35岁的年龄段占58.44%(1090/1865),两组高发年龄段比较有显着的差异。2)未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患者828例占41.84%,其中≤35岁的患者736例占88.89%;未生育女性卵巢病变患者1151例占60.56%,其中≤35岁的患者1061例占92.18%。与已生育组比较两组差异显着(P<0.05)。3)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病比率在3个年度分别为14.85%、16.88%、19.75%,远高于已生育组的增加速度,提示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未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组,3年间分别是15.50%、17.68%、21.44%,与已生育组比较呈现出更明显的上升趋势。2.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与婚姻及生殖状况的相关性调查分析1)1979例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不孕症有431例占21.78%,其中不孕症者有输卵管病变的281例占65.20%,未生育输卵管病变患者中已诊断不孕症患者占33.94%(281/828);不孕症者有卵巢病变的150例占34.80%,而未生育卵巢病变患者中已诊断不孕症患者仅占13.03%(150/1151)。不孕症患者输卵管病变构成显着高于卵巢病变(P<0.05)。2)1979例未生育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中,未婚者549例占27.74%,其中60.11%有性生活。已婚组1430例(72.26%),已诊断不孕症者占已婚未生育患者30.14%(431/1430),69.86%未完成生育(避孕)。在未生育未婚组中,有性生活避孕者60.11%(330/549)明显高于无性生活患者的39.89%(219/549),结果提示性生活是输卵管卵巢病变非常重要的因素。3.未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患者的异常妊娠及流产状况比较1)未生育输卵管妊娠患者中,121例未婚有性生活组,69.42%有流产史,14.05%有异位妊娠史;348例已婚组,46.26%有流产史,7.47%有异位妊娠史。即未婚有性生活组流产史和异位妊娠史比率均明显高于已婚组,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2)819例未生育输卵管良性病变患者中有性生活者784例,其中145例患者未婚,占18.49%(145/784);未婚有性生活输卵管妊娠患者占未生育输卵管妊娠病例的25.80%(121/469)。145例未婚有性生活未生育输卵管良性病变患者中,输卵管妊娠者有121例占83.45%,高于已婚未生育输卵管妊娠患者54.46%(348/639),X2=43.306,P=0.000。4.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种类、临床特征的改变1)输卵管妊娠是未生育者和已生育者输卵管良性病变发病比例最高的病理改变,分别达到该组病例的57.27%(469/819)和55.37%(376/679);其次是输卵管积水、积脓,两组分别为25.03%和27.54%;其他为输卵管系膜囊肿、输卵管阻塞和输卵管发育异常等病例。经卡方检验分析,未生育者与已生育者输卵管良性病变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输卵管病变患者中,28.50%未生育患者无明显首发症状,其他主要症状有阴道流血伴腹痛(29.83%)、单纯腹痛腹胀(21.74%)和单纯阴道流血(18.24%);已生育患者中,阴道流血伴腹痛(32.41%)和单纯腹痛腹胀(27.62%)高于未生育患者,P<0.05。在未生育输卵管病变患者组,合并盆腔炎症38.05%、子宫肌瘤10.02%、子宫腺肌病2.17%、宫颈病变1.45%;已生育患者组合并盆腔炎症28.93%、子宫肌瘤23.40%、子宫腺肌病13.37%、宫颈病变3.95%。未生育患者与已生育患者比较,合并其他妇科疾病的比率有显着差异;未生育患者多合并盆腔炎症,已生育患者多合并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P=0.000。2)未生育女性卵巢病变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4.19%)和成熟性畸胎瘤(29.99%),高于已生育组(29.44%、22.11%);已生育患者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6.32%)和卵巢单纯性囊肿(15.29%)高于未生育患者,两组差异显着(P<0.01);未生育未婚无性生活患者成熟性畸胎瘤(41.30%)高于有性生活患者(26.49%)(P<0.01);卵巢病变患者,近一半的未生育和已生育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在卵巢病变组,未生育患者组合并盆腔炎症为15.20%,合并子宫肌瘤10.77%、子宫腺肌病4.00%、宫颈病变1.13%;已生育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占22.43%、子宫腺肌病占16.40%、盆腔炎症为7.31%、宫颈病变2.29%。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00)。3)输卵管卵巢恶性肿瘤病例占未生育患者的2.63%,已生育患者的9.01%,两组差异显着,P<0.05;其中卵巢病变恶性肿瘤占已生育患者的13.51%,占未生育患者的3.82%,两组差异显着(P<0.01)。5.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状况分析1)未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状况未生育输卵管病变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者71.98%(596/828),已生育者接受腹腔镜手术者67.59%(465/688);未生育输卵管病变患者行保守治疗17.39%(144/828),已生育组行保守治疗12.94%(89/688);未生育输卵管病变患者行根治治疗62.44%(517/828),已生育组行根治治疗79.21%(545/688)。两组比较,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显着差异,P=0.000。2)未生育女性卵巢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状况卵巢病变患者,66.03%未生育者、51.40%已生育者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23.98%未生育者接受开腹保守手术,21.16%已生育者接受开腹根治手术;两组治疗方式有统计学差异,P=0.000。未生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手术者66.76%(239/358例),行开腹保守手术者占比26.26%(94/358),行开腹根治手术者25例;未生育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中,行腹腔镜保守手术者73.57%(231/314),行开腹保守手术者23.25%(73/314)例,行开腹根治手术者占比2.54%(8/314),行腹腔镜根治手术者2例。结论:1.未生育女性是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主要病患,发生比率有逐年升高趋势。2.未生育不孕症女性输卵管病变比率明显高于卵巢病变。3.输卵管妊娠占未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的首位,未婚有性生活者发生比率更高。4.未生育女性卵巢病变主要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未婚者成熟性畸胎瘤更多见。5.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首选腹腔镜手术,且更趋向于保守治疗。

蔡长会[4](2020)在《流产后关爱应用于高龄孕妇早期妊娠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ost Abortion Care,以下简称PAC)对1年内有再生育计划的高龄孕妇发生早期妊娠(以下简称早孕)稽留流产后子宫复旧及再孕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就诊于我院经诊断为早孕稽留流产且1年内有再生育计划的高龄孕妇(年龄≥35岁)。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PAC组)和B组(非PAC组),最终纳入本研究的共160例,A组和B组各80例,A组在B组的基础上实施PAC服务,B组给予常规稽留流产宣教及刮宫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均于刮宫术后10天及术后第二次月经来潮中期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测子宫内膜厚度),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第3-5天上午到院空腹抽取静脉血查AMH值及行患者就诊满意度调查,术后分别于第1月、3月、6月、12月再次进行电话随访了解两组患者的刮宫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恢复及一年内再次妊娠的情况。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停经天数、孕次、产次、文化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构成比不同(Z=3.66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患者就诊满意人数有78人,占97.5%,高于B组的64人,占80.0%。3、A组的阴道流血时间为(4.18±1.71)天短于B组的(5.29±2.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月经复潮时间为(27.84±2.44)天短于B组的(34.39±3.2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组刮宫术后10天子宫内膜厚度为(3.30±0.66)mm,高于B组的(1.76±0.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第二次月经来潮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既往自身月经量相比,A组月经量减少的有2例,发生率为2.5%,B组发生月经量减少的有7例,发生率为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A组刮宫术后3月内无再次妊娠,B组刮宫术后3月内有1例再次妊娠,A组1年内再次妊娠率为52.5%,B组为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龄孕妇早孕稽留流产后实施PAC服务可增加患者的就诊满意度。2、实施PAC服务后可促进刮宫术后子宫复旧,为下一次妊娠做好孕前准备。3、高龄孕妇早孕稽留流产术后实施PAC服务可提高有生育计划的高龄孕妇的1年内再次妊娠率,值得有生育计划的高龄孕妇在发生稽留流产后的广泛推广。

严莉[5](2020)在《基于Ang/Tie-2信号通路研究补肾活血方导法孕前给药调控大鼠种植窗期子宫组织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补肾活血方导法(保留灌肠)治疗肾虚血瘀型不孕症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失败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实验研究基于Ang/Tie-2信号通路,观察补肾活血方导法孕前给药治疗对肾虚血瘀-胚胎着床障碍病证结合模型大鼠种植窗期子宫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以揭示补肾活血方导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助孕机制。研究方法:选取SPF级动情周期规律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5组,动情前期时入组。模型组和给药组上午9:00左右给予羟基脲450mg/(kg·d),灌胃10天,于第4天开始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mg/(kg·d)7天造成肾虚血瘀模型;空白组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和皮下注射。造模的同时,每日下午2:00左右各给药予相应药物治疗,空白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或灌肠。造模第11天起,阴道涂片筛选出各组动情期大鼠,每晚18:00按雌雄2:1合笼,第二天早上7:00观察阴栓或行阴道涂片观察精子,发现阴栓或精虫者为妊娠第1天。除空白组外,各组于妊娠第4日皮下注射米非司酮5.5mg/kg 1次,造成肾虚血瘀-胚胎着床障碍病证结合模型;空白组予等量芝麻油溶剂皮下注射。于妊娠第5天称重后,注射1%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固定,剖腹行腹主动脉采血,然后迅速剖取子宫,电子天平称重并分类保存。测定种植窗期大鼠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血浆D-二聚体(D-dimer,D2)、血清孕激素(progesterone,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胎肝激酶-1(fetal liver kinase 1,FLK-1),子宫湿重、子宫脏器指数、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和螺旋动脉数量,子宫组织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 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 2,Ang-2)、酪氨酸激酶-2(tyrosine kinase-2,Tie-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Ang-1、Ang-2、Tie-2、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m RNA表达水平。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变化。研究结果:1. 复制出符合肾虚血瘀-胚胎着床障碍特征的病证结合大鼠模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拱背,倦卧少动,反应迟钝,皮毛稀疏甚至脱毛,耳朵、舌头、爪甲、尾部呈暗紫色等中医肾虚血瘀表现。模型组大鼠种植窗期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增高(P<0.05),D2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清P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VEGF、FLK-1表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发育较差,被覆上皮薄,上皮细胞数量少,内膜腺体小而直,腺腔隙缩窄,部分间质致密,部分间质疏松,紧凑不一,间质发育不同步,螺旋动脉数量显着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Tie-2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Ang-1、Tie-2 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Ang-2 m 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PR m RNA表达显着降低,体现胚胎着床障碍特征。从整体到组织到分子,这些生理和生化指标均符合肾虚血瘀-胚胎着床障碍特征。2. 补肾活血方导法孕前给药对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子宫血管生成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全血粘度5.s-1降低(P<0.05),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全血粘度显着降低(P<0.01),血浆粘度有降低趋势;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螺旋动脉数量显着升高(P<0.01),高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血清VEGF、FLK-1及螺旋动脉数量显着升高(P<0.01);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子宫组织Tie-2蛋白及m RNA表达增高(P<0.05),Ang-1 m 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高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Ang-1、Tie-2蛋白表达量及Ang-1、Tie-2 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且高剂量组血清VEGF、血清FLK-1、螺旋动脉数量、Ang-1、Tie-2蛋白表达量及m RNA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补肾活血方导法治疗能改善上述指标,改善模型大鼠组织血瘀状态,促进子宫组织血管生成。3. 补肾活血方导法治疗对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子宫湿重及子宫脏器指数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与空白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阿司匹林组大鼠子宫内膜发育较好,子宫内膜被覆上皮有增长趋势,血管丰富,腺体数量多,分布均匀,腺上皮多呈单层高柱状上皮细胞,间质疏松水肿,且高剂量组更为明显,表明补肾活血方可改善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子宫组织PR m RNA增高(P<0.05);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血清P增高(P<0.05),子宫组织PR m RNA明显增高(P<0.01)。以上均表明补肾活血方导法治疗可改善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结论:1.肾虚血瘀-胚胎着床障碍病证结合模型大鼠具有精神萎靡,拱背,倦卧少动,反应迟钝,皮毛稀疏甚至脱毛,耳朵、舌头、爪甲、尾部呈暗紫色等中医肾虚血瘀表现,同时具备子宫湿重及子宫脏器指数降低,子宫内膜发育较差,孕激素水平降低等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表现,表明大鼠肾虚血瘀-胚胎着床障碍病证结合模型造模成功。2.补肾活血方导法治疗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态,提高子宫组织VEGF、FLK-1、Ang-1、Tie-2表达水平,维持Ang-2正常表达水平,促进子宫组织血管新生,增加子宫组织血液灌注及能量供给,可能是其助孕机制之一。3. 补肾活血方导法治疗可增加子宫湿重及子宫脏器指数,增加子宫组织血液灌注,改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并提高P、PR表达,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

李琛赟[6](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赖新生教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赖新生教授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赖新生教授临床诊治不孕症的病案并建立数据库,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9和rapidminer studio 9.0软件统计并挖掘其中的一般情况和辩证处方用药规律,分析和整理赖教授的临证遣方经验。通过检索CNKI、VIP、CBM、WF文献数据库,收集近5年关于针刺治疗不孕的临床研究文献,整理其中的信息录入数据库,运用软件进行统计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的高频腧穴、穴位配伍及取穴规律。结果: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患者220名,筛选出处方共243条,包括药味174味,总共使用药味3711次。不孕患者的年龄在21-47岁之间,其中31岁-35岁的患者人群最多。有56人为原发性不孕,159人为继发性不孕,尚有5人未明确记录;病因中以排卵功能障碍、子宫及宫颈因素和输卵管因素这三种因素最为多见,且在原发性和继发性患者中无明显差异。就诊患者中有71人(32.27%)有不良孕产史,在这部分人群中发生过1次、2次、3次及3次以上异常妊娠的患者分别有28人(39.44%)、24人(33.80%)、19人(26.76%),不良孕产次数最多的患者达7次。根据诊疗记录整理出115种症状,前20种高频症状由高到低依次为:月经量少、血块、寐差、痛经、经色鲜红、经色深红、腰膝酸软、月经后期、疲乏、经色紫黑、月经淋漓不净、烦躁、经前乳房胀痛、畏寒、头痛、月经先后不定期、多梦、月经量多、大便溏薄、头晕。常见的舌象有:舌淡、苔白、舌暗、苔薄、苔黄、舌尖红、舌红、少苔。常见的脉象有:脉细、脉沉、脉弦、尺脉弱、脉数、脉弱。统计证候病位提取出5种病位类证候要素,其中以病位在肾、肝、脾最多。将四诊信息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为5类症候群,根据中医证候及临床情况,具体命名为类肾气虚兼肝郁、类瘀阻胞宫、类肝肾阴虚、类肝肾血虚、类精亏兼湿困5种证候。整理除去甘草外的173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大于200次)的药物类型有:补血药、补气药、补阳药、清热凉血药、活血化瘀药、补阴药、理气药。在药物四气中的频次统计中,使用大于400次的为:温、平、微寒、微温。五味中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甘、苦、辛、酸、咸。中药的归经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肝经、肾经、脾经、肺经、心经、胃经、胆经、大肠经、心包经、膀胱经、三焦经、小肠经。最常用的20味药物有:当归、柴胡、丹皮、赤芍、阿胶、白术、川芎、陈皮、党参、肉苁蓉、熟地黄、山药、淫羊藿、黄芪、茯苓、女贞子、白芍、生地黄、香附、巴戟天。其中药对/队“川芎-当归”、“赤芍-川芎-当归”、“阿胶-川芎-党参-当归”关联性较强。现代文献研究纳入147篇文献,研究发现现代针刺治疗不孕症的常有腧穴有: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子宫、中极、气海、肾俞、太冲、血海、丰隆、归来、太溪、命门、肝俞、脾俞、天枢、合谷、阴陵泉、中脘、神阙、次髎、百会、膈俞、大赫、卵巢、内关、地机、气穴、腰阳关、复溜。涉及最多的经络为足太阴脾经,其次为任脉、足阳明胃经。选穴的部位多取下肢、胸腹、背腰。特定穴的选取中,除交会穴,以募穴为最多,其次为五输穴、背俞穴、原穴、下合穴等。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发现,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子宫、中极之间的关联度较强。且在针刺治疗不孕症时常用远近配穴。结论:赖教授诊治不孕症首先以肾虚为根本,结合兼夹证候,辩证论治。重视补虚药物的使用,重视气、血、阴、阳的补益,多以补益气血为主,四性五味取甘温者,药物归经以肝经为首。最常用的药物有丹皮、柴胡、山药、白术、女贞子等,在药物配伍上以益气活血为法。现代针刺治疗不孕取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子宫、中极最多,选用足太阴脾经穴位、任脉和足阳明胃经最多,且多用募穴及远近配穴方法,与赖教授所创通元针法有有相似之处。

王瑞玉[7](2019)在《补肾活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肾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症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为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法,促进补肾活血方联合来曲唑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病属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肾虚血瘀证的患者60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补肾活血方+来曲唑),对照组30例(来曲唑)。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水平(T、LH/FSH)、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数目、排卵周期数、妊娠率、总疗效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病情变化,并总结两组的临床疗效,最终得出结论。结果:(1)治疗后两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水平(T、LH/FSH)上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在改善卵巢多囊情况,减少卵泡数目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在增加排卵周期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组在提高妊娠率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治疗组在用药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来曲唑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T、LH/FSH值,减少卵泡数目,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排卵周期数、妊娠率,是临床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症肾虚血瘀证的有效药物,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魏小雪[8](2019)在《通液术联合针灸、穴位敷贴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把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输卵管通液术后,施以针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并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针灸联合穴位敷贴的床应用价值,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提供简便易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就诊我院门诊且符合条件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60人,并将她们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两组患者在月经干净后的第3天常规予以输卵管通液术后,治疗组予以针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只予通液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积分及输卵管通畅情况,随访患者半年妊娠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的综合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不孕类型以及治疗前输卵管阻塞程度、中医证候、局部体征积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的中医证侯及局部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3.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输卵管通畅40条,通畅率为66.67%,对照组的输卵管通畅25条,通畅率为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结束后,随访患者半年妊娠率,两组均未有异位妊娠发生,治疗组宫内妊娠13例,未妊娠17例,妊娠率43.33%;对照组宫内妊娠6例,未妊娠24例,妊娠率2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经统计分析,治疗组治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43.33%,两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1.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经色紫黯,有血块、经行腹痛、月经不调、腰酸等中医临床症候,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均能改善输卵管阻塞患者的输卵管通畅度,提高患者的受孕率,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针灸、穴位敷贴、通液术三者操作简便,用药安全,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

魏丽坤[9](2018)在《辅助生殖技术对围产结局的影响及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建立》文中指出不孕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及家庭稳定的重大问题。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目前经ART(包括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约为40%50%的水平,而活产率约为30%的水平。ART治疗后10%20%的妊娠丢失考虑与不孕夫妻的基础生理学特征、机体的基础性疾病以及ART治疗过程中的医疗干预如超生理剂量的雌激素水平、多胎妊娠以及ART妊娠后女性的围产期并发症造成的流产及死胎死产等有关。ART助孕后母婴围产期的安全性一直是生殖医学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分析了经ART助孕妊娠女性与自然妊娠女性之间围产期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的差异,以探讨ART对围产结局的影响。获得健康活婴是ART治疗的最终目标,因此探索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非常有临床意义。我们将不孕夫妇的基础生理特征如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等,以及ART助孕治疗中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等过程结合起来筛选出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以构建其风险评估模型是不孕症治疗的一个新领域。通过建立ART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一方面,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不孕夫妻提供ART治疗结局的咨询,使夫妻双方对ART有正确的认识并制定最终决策,避免盲目助孕,减少患者治疗的身体和精神痛苦,降低治疗成本,避免或减少ART助孕的近期及远期安全风险。因此,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ART对围产结局的影响,第二部分对ART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初步构建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一、辅助生殖技术对围产结局的影响目的:评估经ART妊娠的女性与自然妊娠女性围产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差异,以探讨ART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RT助孕后妊娠,并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红桥医院、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以及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妇产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345例作为ART组,同时选择同期分娩的自然妊娠初产妇21159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间母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分娩方式以及围产期行子宫切除术的发生情况,新生儿结局如新生儿出生性别比、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转入NICU的发生率。结果:(1)单胎活产分娩中,ART组与自然妊娠组两组之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植入、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及产后出血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ART组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早产及剖宫产分娩方式的发生风险显着高于自然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单胎活产分娩中,ART组与自然妊娠组两组之间在新生儿出生性别比、新生儿出生平均体质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ART组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以及新生儿转入NICU的发生率显着高于自然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双胎活产分娩中,ART组与自然妊娠组两组之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植入、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羊水过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分娩方式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ART组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的发生风险以及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的比例显着高于自然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双胎活产分娩中,ART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显着低于自然妊娠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的新生儿出生平均体质量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在新生儿出生性别比及新生儿转入NICU的发生率之间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5)经ART妊娠双胎分娩组较单胎分娩组显着增加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经ART妊娠女性较自然妊娠女性显着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及前置胎盘的不良围产结局。(2)经ART妊娠分娩的新生儿不良结局较自然妊娠显着增加。二、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目的:对ART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建立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方法:(1)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的1005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孕夫妇基本特征(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类型、分娩史、不孕原因、妊娠次数、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FSH水平、基础LH水平、FSH/LH比值及基础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s count,AFC))、卵巢刺激过程中的指标(助孕方案、受精方式、取卵周期数、Gn天数、Gn用量、获卵数及HCG日雌二醇水平)以及移植过程中的指标(移植次数、移植胚胎个数、移植胚胎阶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分型和子宫内膜血流)对活产结局的影响。(2)选择同期的1031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孕夫妇基本特征(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类型、分娩史、不孕原因、妊娠次数、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FSH水平、基础LH水平、FSH/LH比值及窦卵泡计数)以及移植过程中的指标(FET方案、受精方式、取卵周期数、移植次数、移植胚胎个数、移植胚胎阶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分型及子宫内膜血流)对活产结局的影响。(3)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分析采用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s。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设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意义。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其约登指数来计算出独立影响因素的截断值。将有独立影响因素的变量引入方程,来构建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于本生殖医学中心进行胚胎移植的周期,用于该风险评估模型的内部验证,以验证该模型的拟合度。结果:(1)2036个移植周期,共获得临床妊娠周期963个,活产765个周期,总的临床妊娠率为47.3%,总的活产率为37.6%。新鲜胚胎移植周期1005个周期,其中获得临床妊娠周期478个,活产385个周期,活产率为38.3%;冻融胚胎移植周期1031个周期,其中获得临床妊娠周期485个,活产380个周期,活产率为36.9%。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与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相比,两组之间在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单胎活产分娩率、多胎活产分娩率、流产率、异位妊娠发生率、死胎死产发生率及引产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对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有影响的指标有: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类型、分娩史、不孕原因、妊娠次数、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窦卵泡计数、助孕方案、取卵周期数、Gn用量及获卵数、移植胚胎阶段、内膜厚度及内膜分型;将logistic单因素分析中对活产结局有影响的变量引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段(P=0.000,OR=1.613,95%CI:1.266-2.057)、不孕年限(P=0.022,OR=1.064,95%CI:1.009-1.123)、取卵周期数(P=0.030,OR=1.501,95%CI:1.04-2.168)是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移植胚胎阶段(P=0.013,OR=0.732,95%CI:0.573-0.935)、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P=0.000,OR=0.909,95%CI:0.867-0.953)是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根据各独立影响因素的截断值,当女方年龄≥40岁、不孕年限>3.5年、取卵周期数≥2次时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下降;当移植胚胎为囊胚、当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11.75mm时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上升。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对活产结局有诊断意义的变量纳入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得到的活产概率风险评估模型P如下:P=1/(1+exp(-y));logit(y)=0.478*女方年龄段+0.062*不孕年限+0.406*取卵周期数-0.312*移植胚胎阶段-0.095*内膜厚度+1.042。本组模型行似然比检验,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2=357.313,P=0.000)。利用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的判别能力,ROC曲线下面积=0.655,标准误0.018,P=0.000,95%CI:0.620-0.689。选择P=0.597作为诊断界点,敏感度是64%,特异度是60.3%。将验证效应组的225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代入该风险评估模型,得到新的一组变量,为理论上预测概率,根据诊断界点将理论上预测概率分成理论活产与理论未活产,并将其与实际是否活产做Spearman等级相关,以验证该模型的拟合情况。得到的相关性r=0.209,P=0.002,成正相关关系,说明该模型拟合较好。(3)经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有影响的指标有: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分娩史、不孕原因、妊娠次数、不孕年限、基础LH水平、FSH/LH比值、窦卵泡计数、取卵周期数、移植次数、移植胚胎个数、移植胚胎阶段及子宫内膜厚度;经单因素分析logistic分析中有影响的指标引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该结果显示女方年龄段(P=0.000,OR=1.648,95%CI:1.274-2.132)、移植次数(P=0.000,OR=1.447,95%CI:1.220-1.717)是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移植胚胎阶段(P=0.000,OR=0.599,95%CI:0.474-0.758)、移植胚胎个数(P=0.005,OR=0.652,95%CI:0.482-0.882)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P=0.000,OR=0.882,95%CI:0.830-0.938)是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根据各独立影响因素的截断值,当女方年龄≥40岁、移植次数≥2次时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下降;当移植胚胎为囊胚、移植胚胎个数≥2个、子宫内膜厚度>9.15mm时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上升。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对活产有诊断意义的变量纳入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方程,得到的活产概率风险评估模型P如下:P=1/(1+exp(-y));logit(y)=0.5*女方年龄段-0.512*移植胚胎阶段+0.37*移植次-0.428*移植胚胎个数-0.125*子宫内膜厚度+2.756。本模型经Hosmer-Lemeshow似然比检验,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00,?2=98.336)。利用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的判别能力,ROC曲线下面积=0.681,标准误0.017,P=0.000,95%CI:0.648-0.714。选择P=0.622作为诊断界点,敏感度是61.2%,特异度为66.8%。将验证效应组的231个FET周期纳入该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以验证模型的拟合情况。经内部验证该模型拟合较好。结论:(1)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取卵周期数是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移植胚胎阶段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是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当女方年龄≥40岁、不孕年限>3.5年、取卵周期数≥2次时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下降;当移植胚胎为囊胚、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11.75mm时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上升。(2)女方年龄、移植次数是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移植胚胎阶段、移植胚胎个数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是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当女方年龄≥40岁、移植次数≥2次时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下降;当移植胚胎为囊胚、移植胚胎个数≥2个、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9.15mm时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上升。(3)本研究初步构建了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该经内部验证后模型拟合良好,可对不孕女性的ART治疗后活产结局进行有效评估,提供患者的临床咨询并进一步优化患者的诊疗策略。

王柱,王惠兰[10](2017)在《双阴道双子宫畸形的临床处理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双子宫畸形合并完全阴道纵隔时称为双阴道双子宫畸形,诊断双阴道双子宫畸形时需注意与子宫纵隔-双宫颈-阴道纵隔畸形及阴道斜隔综合征等相似畸形的鉴别,其妊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正常女性高,妊娠期间应加强监护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避免子宫扭转、胎盘早剥等严重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避孕可选择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皮下埋植避孕剂、安全套或输卵管结扎等方法。双子宫畸形合并早孕患者如需终止妊娠,可选择药物流产或超声监测下人工流产术。

二、子宫发育异常与避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宫发育异常与避孕(论文提纲范文)

(1)女性不孕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妊娠结局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研究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综述 不孕症女性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意义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稽留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稽留流产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概述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抗核抗体谱阳性率比较
    3.2 观察组与对照组免疫因子阳性率比较
    3.3 稽留流产患者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
    3.4 稽留流产患者抗核抗体谱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稽留流产与抗核抗体谱的关系
    4.2 稽留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4.3 稽留流产的发生与年龄及既往流产次数的关系
    4.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3)1979例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及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输卵管病变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1.1.1 输卵管妊娠
        1.1.2 输卵管炎性疾病
        1.1.3 输卵管系膜囊肿
    1.2 卵巢病变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1.2.1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1.2.2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
        1.2.3 卵巢单纯性囊肿
    1.3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与不孕症的关联性
        1.3.1 输卵管病变与不孕症
        1.3.2 卵巢病变与不孕症
        1.3.3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对生育力的影响
    1.4 早期发现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临床检查及诊断模式
        1.4.1 经阴道超声
        1.4.2 CT检查
        1.4.3 MRI检查
        1.4.4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1.5 输卵管卵巢病变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的变迁
        1.5.1 输卵管病变
        1.5.2 卵巢病变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发病状况及发病趋势的调查分析
        3.1.1 年青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发病比率
        3.1.2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发病比率
        3.1.3 未生育女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与卵巢病变状况的调查分析
        3.1.4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发病趋势
        3.1.5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年龄分布
        3.1.6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的婚姻生殖功能状况
        3.1.7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病理改变状况
    3.2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临床特征的变化
        3.2.1 未生育女性和已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临床表现的比较
        3.2.2 未生育女性和已生育女性卵巢病变临床表现的比较
        3.2.3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的超声表现分析
        3.2.4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术前CT/MRI检查情况分析
    3.3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与月经及生育状况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3.3.1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月经情况的比较
        3.3.2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妊娠史的比较
        3.3.3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流产史的比较
    3.4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合并其他妇科相关疾病的状况
        3.4.1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患者合并其他妇科疾病的比较
        3.4.2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卵巢病变患者合并其他妇科疾病的比较
    3.5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的盆腹腔手术史
        3.5.1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患者的盆腹腔手术史
        3.5.2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卵巢病变患者的盆腹腔手术史
    3.6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治疗方案选择状况分析
        3.6.1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状况
        3.6.2 未生育女性卵巢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状况
第4章 讨论
    4.1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发病特点的调查分析
        4.1.1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的发病比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4.1.2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年轻化与良性改变
        4.1.3 输卵管病变是未生育不孕症女性的主要病损
    4.2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发病相关因素分析探讨
        4.2.1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与孕产史
        4.2.2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与盆腹腔手术史
        4.2.3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与相关妇科疾病
    4.3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临床特症的变化
        4.3.1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发病症状
        4.3.2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诊断手段呈现多样性
    4.4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流产后关爱应用于高龄孕妇早期妊娠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典型病例介绍
参考文献
综述:抗苗勒氏管激素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Ang/Tie-2信号通路研究补肾活血方导法孕前给药调控大鼠种植窗期子宫组织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药物
    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3.实验方法
    3.1 动物分组
    3.2 动物模型建立
    3.3 阴道涂片及动情周期判断
    3.4 干预用药及方法
    3.5 检测指标及方法
    3.6 统计学方法
4.实验结果
    4.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4.2 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4.3 各组大鼠血浆D2水平
    4.4 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变化
    4.5 各组大鼠子宫湿重及子宫脏器指数
    4.6 各组大鼠血清孕激素水平、子宫组织PR m RNA水平
    4.7 补肾活血方导法对模型大鼠种植窗期子宫组织VEGF、螺旋动脉数量及血清VEGF、FLK-1 的影响
    4.8 补肾活血导法对各组大鼠子宫组织Ang-1、Ang-2、Tie-2 的蛋白表达影响
    4.9 补肾活血导法对各组大鼠子宫组织Ang-1、Ang-2、Tie-2m RNA的表达影响
    4.10 Ang/Tie-2 通路与VEGF、螺旋动脉数量、P相关性分析
5.讨论
    5.1 肾虚血瘀-胚胎着床障碍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
    5.2 关于阳性对照药物阿司匹林
    5.3 导法的机理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
    5.4 补肾活血方组方机理及方解
    5.5 补肾活血方导法给药可调控Ang/Tie-2 信号通路相关因子,促进模型大鼠种植窗期子宫组织血管生成
    5.6 补肾活血方导法给药可改善种植窗期肾虚血瘀-胚胎着床障碍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
结论
创新性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女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基于数据挖掘的赖新生教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的研究概况
        1.1.1 定义及分类
        1.1.2 病因
        1.1.3 治疗方法
    1.2 祖国医学对不孕症的研究概况
        1.2.1 病名源流
        1.2.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1.3.1 中药治疗
        1.3.2 针灸治疗
        1.3.3 其他疗法
第二章 基因数据挖掘的赖新生教授治疗不孕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对象
        2.2.2 药物名称的规范
        2.2.3 症状描述的规范
        2.2.4 舌脉的规范
        2.2.5 药物名称的规范
        2.2.6 数据录入
        2.2.7 数据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一般情况统计
        2.3.2 中医四诊情况
        2.3.3 证候分布
        2.3.4 中药的类型、四性、五味、归经
        2.3.5 常用药物情况
        2.3.6 药物关联规则
    2.4 讨论
        2.4.1 一般情况分析
        2.4.2 赖师辩证处方规律分析
第三章 现代针刺治疗不孕症的取穴研究
    3.1 数据准备
        3.1.1 数据的检索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指标
        3.1.4 检索结果
    3.2 数据的录入及数据库建立
        3.2.1 数据录入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数据库建立
    3.3 数据挖掘
    3.4 研究结果
        3.4.1 频次分析
        3.4.2 关联规则
    3.5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2:不涉及统计分析证明

(7)补肾活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肾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研究
    1.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3.疗效评定标准
    4.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5.随访
    6.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2.治疗后疗效比较
        2.1 治疗后激素水平比较
        2.2 治疗后内膜厚度比较
        2.3 治疗后卵泡数目比较
        2.4 治疗后两组排卵周期数比较
        2.5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6 治疗后两组妊娠率比较
        2.7 治疗后两组证候疗效率比较
    3.脱落病例处理
    4.临床安全性评价
    5.随访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祖国医学对PCOS不孕症的认识
        1.1 肾虚血瘀致不孕的病机
        1.2 中医治疗PCOS不孕症卵泡发育异常
        1.3 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
    2.西医对PCOS不孕症卵泡发育异常的认识
    3.西医治疗PCOS不孕症
        3.1 来曲唑的作用机制及优点
        3.2 来曲唑的用法用量
    4.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不孕症
    5.补肾活血方的组方依据与药理分析
        5.1 组方依据
        5.2 现代药理分析
    6.结果分析
    7.本课题研究意义
    8.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8)通液术联合针灸、穴位敷贴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前言
2.文献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2.1.1 .现代医学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概述
        2.1.2 现代医学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病因的研究
        2.1.3 现代医学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现状
    2.2 祖国医学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认识
        2.2.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命名
        2.2.2 祖国医学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病因病机的分析
        2.2.3 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3.临床研究
    3.1 临床资料
        3.1.1 病例来源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1.5 剔除(退出)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分组
        3.2.2 操作方法
        3.2.3 疗程
        3.2.4 观察指标
        3.2.5 疗效指标评定标准
        3.2.6 统计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一般资料观察结果
        3.3.2 疗效观察结果
4.讨论与分析
    4.1 本研究理论依据
    4.2 针灸治疗本病的机理
        4.2.1 针刺的治疗作用
        4.2.2 艾灸的治疗作用
    4.3 穴位敷贴治疗本病的机理
        4.3.1 穴位选择
        4.3.2 敷贴药物
    4.4 输卵管通液术的作用机理
    4.5 临床疗效分析
        4.5.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4.5.2 局部体征疗效分析
        4.5.3 输卵管通畅度分析
        4.5.4 妊娠率分析
        4.5.5 综合疗效分析
    4.6 缺陷与不足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辅助生殖技术对围产结局的影响及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辅助生殖技术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ART组和自然妊娠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1.2.2 ART组与自然妊娠组活产单胎分娩围产结局的比较
    1.2.3 ART组与自然妊娠组活产单胎分娩新生儿结局的比较
    1.2.4 ART组与自然妊娠组活产双胎分娩围产结局的比较
    1.2.5 ART组与自然妊娠组活产双胎分娩新生儿结局的比较
    1.2.6 ART组单胎活产分娩与双胎活产分娩女性围产结局的比较
1.3 讨论
    1.3.1 辅助生殖技术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3.2 辅助生殖技术与妊娠期糖尿病
    1.3.3 辅助生殖技术与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1.3.4 辅助生殖技术与产后出血
    1.3.5 辅助生殖技术与早产
    1.3.6 辅助生殖技术其它围产期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
1.4 小结 二、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2.2.2 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与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比较
    2.2.3 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2.2.4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2.3 讨论
    2.3.1 女方年龄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2.3.2 男方年龄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2.3.3 体重指数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2.3.4 不孕年限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2.3.5 取卵周期数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2.3.6 移植胚胎阶段、移植胚胎个数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2.3.7 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血流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2.3.8 移植次数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2.3.9 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的意义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助生殖助孕后女性生殖健康评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双阴道双子宫畸形的临床处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成机制
2 诊断和鉴别诊断
3 临床处理
    3.1 阴道纵隔的处理
    3.2 妊娠期管理
    3.3 避孕方法的选择和人工流产

四、子宫发育异常与避孕(论文参考文献)

  • [1]女性不孕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妊娠结局调查研究[D]. 洪新哲.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稽留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王露.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3]1979例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临床分析[D]. 吴雨兰. 吉林大学, 2020(08)
  • [4]流产后关爱应用于高龄孕妇早期妊娠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D]. 蔡长会.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5]基于Ang/Tie-2信号通路研究补肾活血方导法孕前给药调控大鼠种植窗期子宫组织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D]. 严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基于数据挖掘的赖新生教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经验研究[D]. 李琛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补肾活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肾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王瑞玉.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通液术联合针灸、穴位敷贴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D]. 魏小雪.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辅助生殖技术对围产结局的影响及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建立[D]. 魏丽坤. 天津医科大学, 2018(11)
  • [10]双阴道双子宫畸形的临床处理策略[J]. 王柱,王惠兰.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09)

标签:;  ;  ;  ;  ;  

子宫发育不良与避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