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保护区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Ⅰ

东北保护区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Ⅰ

一、东北地区保护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I(论文文献综述)

吕继龙[1](2021)在《大豆养分专家系统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大豆生产和消费国之一,而我国大豆单产和总产量均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人口的需求。平衡施肥是实现大豆高产的重要措施,而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存在养分施用不平衡、缺乏轻简的推荐施肥方法、以及对新技术应用不够重视等问题。为此,我们以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及其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简称NE系统)为基础,研究了NE系统田间应用效果,并结合促生菌、控释尿素和根瘤菌等的应用,形成大豆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养分专家系统(NE)推荐施肥更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与农民施肥(FP)相比,测土施肥(ST)和NE推荐施肥优化了肥料用量配比。在春大豆产区,ST较FP增产135-478kg/hm2,增加效益699-856元/hm2;NE较ST增产167-1225 kg/hm2,增加效益1096-4610元/hm2。在夏大豆产区,NE较FP增产694-1021 kg/hm2,增加效益2069-3955元/hm2。NE推荐施肥更有利于养分平衡优化、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不需土壤测试,是一种轻简的推荐施肥方法。(2)NE结合促生菌、控释尿素和根瘤菌应用可进一步减施氮肥。在NE推荐施肥基础上减氮30%显着影响大豆生长和产量。氮肥减施后添加根瘤菌和控释氮肥均提高了周口大豆的产量和养分吸收,且与根瘤菌、促生菌和控释尿素结合施用的效果最佳。在哈尔滨点,减施氮肥30%后添加根瘤菌、促生菌和控释尿素获得与NE处理相似的产量。(3)在NE基础上减氮30%后添加菌剂提高了土壤微生物丰度。在NE基础上减氮30%后,周口点土壤细菌和细菌丰度无显着变化,单独添加促生菌、根瘤菌及其结合施用后其丰度均呈增加趋势,不同处理影响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在NE基础上减氮30%后,哈尔滨点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呈降低趋势,添加根瘤菌和促生菌及其结合施用对其无显着影响。周口试验点减氮没有影响大豆根内生根瘤菌丰度,添加根瘤菌和促生菌提高了其丰度;哈尔滨点减氮显着降低了根内生根瘤菌丰度,添加菌剂对其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相对于测土施肥和农民常规施肥,基于大豆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优化了养分配比、提高了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大豆养分专家系统结合促生菌、控释尿素和根瘤菌在保证大豆高产的同时可进一步减施化肥。养分专家系统结合微生物菌剂是轻简高效的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李猛[2](2021)在《免耕对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北黑土区土壤肥沃,然而由于近几十年持续性高强度利用,黑土已经出现肥力下降等相关的问题。保护性耕作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免耕已被证明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然而由于研究技术的限制,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基于1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免耕和传统耕作0-5 cm和5-20 cm深度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探索耕作、土壤、微生物群落三者之间的互作关系,为在东北构建高效、生态、可持续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免耕提高了表层土0-5 cm大多数的土壤化学指标p H、SOC、TN、DOC、DON、NO3-N、NH4-N、TP、AP、TK、AK和微生物指标MBC、MBN、BR、q MIC、q CO2以及土壤有机碳组分LF、POC、f POC、MOC的含量。另外,免耕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免耕农田应该每隔几年翻耕一次,使表土及底土混匀。本研究为东北冷凉地区的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指导。(2)NT5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细菌的丰度。传统耕作两个深度之间的共有OUT数量多于免耕处理。免耕和传统耕作中细菌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浮霉菌门等。NT5处理Chao 1和Shannon指数显着高于NT20处理。NMDS分析表明免耕和传统耕作两个深度的土壤细菌群落都形成各自的聚类分布,表层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与下层有显着的差异。NT5处理的指示物种为Lautropia。细胞外结构、转录、辅酶的运输和代谢、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运输和分解代谢、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染色体分割、能源生产与转换、脂质转运与代谢、细胞骨架在免耕两个深度下有显着变化。与C、N有关的优势功能菌Arenimonas、Devosia、Ferruginibacter、Flavobacterium、Hyphomicrobium、Mesorhizobium、Oryzihumus、Pedomicrobium、Segetibacter和Tumebacillus的相对丰度在NT5和NT20之间有显着差异,在CT5和CT20之间没有差异。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耕作和土壤深度解释了细菌群落88%的多样性和82%的组成,耕作和土壤深度通过BD、p H和SOC对物种多样性和组成有显着的间接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在免耕土壤中如果仅仅取0-20 cm一层,可能会掩盖了土壤上下层之间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差异。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加深了对保护性耕作在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中的作用的认识和对土壤理化性质驱动细菌群落结构的理解。(3)NT20的真菌基因拷贝数显着低于其它处理。免耕和传统耕作中真菌的优势菌门包括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和罗兹菌门等,优势属包括被孢霉菌、普兰久浩酵母和木霉镰刀菌等。Chao 1和Shannon指数在NT5处理显着高于NT20,CT5和CT20之间没有差异。免耕和传统耕作0-5 cm和5-20 cm两个深度的真菌群落组成可以很好地形成聚类分布。免耕改变了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组成,并且真菌多样性和组成随土壤深度而变化。NT5的指示物种为Coniochaetales_sp。大部分潜在的致病菌相对丰度在NT5显着高于NT20,而CT5和CT20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但潜在的有益菌没有一致的趋势。结构方程模型表明耕作和土壤深度可以解释真菌群落的64%多样性和95%组成。耕作方式和土壤深度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p H和容重间接改变了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和组成。(4)免耕和传统耕作土壤固氮菌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大。属水平上慢生根瘤菌属的相对丰度最大,其次是未分类细菌属和地杆菌属等。慢生根瘤菌属在所有处理中差异不显着。耕作、土壤深度对nif H基因拷贝数、Chao 1和Shannon指数无显着影响,PCo A分析表明免耕和传统耕作土壤固氮菌群落的组成差异显着。所有土壤理化特征与nif H基因拷贝数、Chao 1和Shannon指数都没有显着相关性,土壤容重与PC1显着相关。Mantel Test检验表明固氮菌群落与土壤容重显着相关。本研究结果突出了土壤容重对免耕土壤固氮菌群落组成的重要作用,加深了我们对耕作方式和土壤深度对土壤固氮菌群落作用的理解。

王倩[3](2021)在《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微生物系统庞大而复杂,这些微生物在土壤有机质分解,重要元素的循环转化以及土传病害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保护性耕作通过减少土壤扰动和秸秆还田改变土壤微生物栖息环境,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目前,关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别是功能组成影响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磷脂脂肪酸法和扩增子测序技术在明确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真菌生物量、多样性以及群落组成的时空变化的基础上,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功能方面的变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种植模式和耕作对土壤真菌生物量、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高于季节。(2)与玉米连作系统相比,玉米-大豆轮作系统生长季(4,6,8月份)的平均土壤真菌生物量降低了60.1%(0-5 cm土层),63.8%(5-15 cm土层),而平均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增加22.0%(0-5 cm土层),19.8%(0-5 cm土层)及40.0%(5-15 cm土层),65.0%(5-15 cm土层)。相比于常规耕作,免耕处理对5-15 cm土层土壤真菌生物量、多样性无显着影响,但免耕处理下0-5 cm土层生长季的平均土壤真菌生物量显着增加43.3%、丰富度指数显着增加9.8%,且土壤真菌群落更稳定。(3)种植模式和耕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具有显着的影响,整个生长季,0-5 cm土层轮作系统子囊菌富集而玉米连作系统担子菌富集;5-15 cm土层,常规耕作中腐生菌富集,免耕中共生菌富集。不论种植模式、季节以及土层如何,免耕均有利于共生菌(主要是Leptodontidium sp.)富集的真菌群落的形成。(4)土壤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及古菌等)群落组成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包括免耕,常规耕作及秋翻秸秆还田)具有显着差异。免耕与常规耕作之间的差异物种最多。相对于其他处理,免耕中一些与可溶性有机碳显着正相关的属,如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堆囊菌属(Sorangium)及Reyranella具有更高的相对丰度,常规耕作中一些能适应碳限制条件的微生物如芽球菌(Blastococcus)、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以及偏寡营养的未定义绿弯菌属(unclassified_p_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更高。(5)土壤微生物功能组成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包括免耕,常规耕作及秋翻秸秆还田)具有显着差异。相对于其他处理,常规耕作中与氨基酸代谢,脂肪酸降解,碳代谢等功能相关的基因相对丰度较高,免耕创造的稳定且营养丰富的环境更有利于一些与ABC转运蛋白和群体感应等功能有关的基因,这些基因涉及离子、糖类、氨基酸和多肽等有效底物运输和根癌农杆菌群体感应。免耕与秋翻秸秆还田之间有差异的功能类别明显少于其他处理之间。(6)基于CAZy数据库注释结果,发现不同耕作处理下一些CAZy基因如糖苷水解酶(GH102、GH5_38和GH13_17),糖基转移酶(GT39)和多糖裂解酶(PL17和PL5_1)在基因丰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免耕和秋翻土壤这些差异基因的丰度高于常规处理。基于KEGG数据库注释结果,发现不同耕作方式土壤碳循环功能基因组成具有显着差异(Adonis,R2=0.45;p=0.006),具体反映在各组间共有76个碳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0.1%)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秋翻和常规耕作土壤碳固定,甲烷代谢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基因类似,聚类在一起,而免耕单独聚为一类。免耕中多数上调基因丰度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土壤容重或土壤含水量显着正相关。贡献分析表明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对土壤碳循环功能基因组成的贡献最大,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以及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同样具有重要贡献。此外,基于6年的平均值,生长季前期免耕土壤的平均CO2释放速率显着低于秋翻和常规耕作,免耕土壤CO2释放速率分别比秋翻低28%(5月份)、11%(6月份)和23%(7月份);比常规耕作分别低31%(5月份)、19%(6月份)和7%(7月份)。(7)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含水量是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土壤因子;土壤容重和可溶性有机碳是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总体功能组成以及碳循环有关功能基因组成的土壤因子。

禄亚洲[4](2021)在《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Stern et Taylor)Hong)为西藏特有濒危植物,生存条件苛刻,为丛生灌木,较耐寒,喜温和气候。大花黄牡丹主要分布在林芝市米瑞乡至山南市隆子县狭长的河谷地带,为探究其生态适应性,本研究先调查收集不同产地的地理数据,并采集所有野生产地的土壤样本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土壤微生物,以米瑞乡居群为代表检测其内生菌,并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其种群遗传特性,然后预测其潜在分布区,探究大花黄牡丹对环境的适应情况。然后通过种子代谢组学研究和种胚培养试验,侧面解析其濒危机制。该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10个大花黄牡丹产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均很丰富,全磷含量中等,土壤全钾含量中等或较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很丰富,土壤速效磷含量很丰富或较为丰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中等或较缺乏。10个大花黄牡丹产地的土壤肥力较为丰富,适宜野生大花黄牡丹的生长,且野生大花黄牡丹已经适应了土壤钾含量的相对缺乏。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酶活的主要因素。并且,土壤理化性质和地理特征直接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异同。此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丰富度会随着野生居群的地理位置、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的差异而发生改变,表明大花黄牡丹野生居群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丰度来适宜不同的生态环境。(2)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作为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真菌和根际土壤真菌的标志类群,并且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具有一定重要的药用价值,因此内生真菌与大花黄牡丹的药用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有益菌属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在大花黄牡丹根、叶、花和果实中的含量较少,甚至在茎中不含有,因此我们预测由于内生生防菌的丰富度较低或者缺失,从而导致大花黄牡丹抗逆能力较弱,这有可能是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原因之一。(3)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10个大花黄牡丹野生居群可聚类为5个类群,分别为隆子县知能村类群、隆子县普玉村类群、隆子县三安曲林乡类群、雅鲁藏布江北岸类群和雅鲁藏布江南岸类群。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山南类群相比,林芝类群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并且山南类群和林芝类群之间存在高度水平的分化,即林芝类群通过提升自身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从而提高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升其在环境中的竞争力。(4)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北部少数地区为大花黄牡丹在我国的适宜分布区。等温性、海拔、最冷季节平均温度、最干月份雨量、土壤含黏土量、11月份的月平均温度、12月份的月平均温度和1月份的月平均温度等生态因子主导着大花黄牡丹在我区的分布。(5)大花黄牡丹去胚种子主要代谢产物为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种皮和胚乳中的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均相对较高。大花黄牡丹种皮和胚乳所合成的黄酮类、酚酸类、萜类以及生物碱类代谢物可能通过互相作用,产生自毒作用,抑制其种胚萌发,从而导致自然条件下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率降低,这有可能是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原因之一。(6)大花黄牡丹种皮和胚乳中确实含有影响大花黄牡丹种胚萌发的化感物质(自毒物质),这些物质通过相互作用,明显抑制了种胚萌发。大花黄牡丹人工栽培过程中最好起垅育苗和移栽,冬季补充适宜水分即可,夏季(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定期补充有机肥并除草松土,方可实现其人工栽培。

王玉娇[5](2021)在《胡桃楸与红松混交对土壤特性和细根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人工针叶纯林结构简单,树种组成单一,地力维护能力差,为了更好地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提高林分的抗性,营造混交林是当前人工造林的主要任务。胡桃楸-红松人工混交林是东北地区主要的混交林分之一,但以往的研究仅聚焦在林分生产力和土壤养分上,忽略了混交对土壤胞外酶、土壤微生物及细根特性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33年生胡桃楸纯林、红松纯林、胡桃楸-红松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每个林分设置3个20 m×30 m的标准地,以调查林分生产力和植被多样性为前提,进行土壤和根系取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胞外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细根功能特性等。目的是探究混交对林下土壤因子和细根特性的影响,构建各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并分析细根性状与菌根侵染率的关系。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相较于胡桃楸纯林,胡桃楸红松混交显着增加了土壤含水率、土壤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全磷、有效磷、微生物生物量氮;混交降低了土壤的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量生物量磷含量。相较于红松纯林,胡桃楸红松混交显着增加了土壤全磷含量、全钾含量、有效磷含量;混交林与纯林中的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土层变化不一致。土壤物理指标与土壤化学指标之间密切相关。(2)大体上,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胞外酶活性逐渐降低。胡桃楸-红松人工混交林的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着高于红松纯林的。与胡桃楸纯林相比,针阔混交林的α葡萄糖苷酶(AG)、酸性磷酸酶(AP)活性较低;不同类型胞外酶和土壤理化特性存在不同关系。(3)胡桃楸与红松混交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改变了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土壤容重、α葡萄糖苷酶(A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土壤细菌属的影响最大。混交显着提高了真菌群落丰度,并提高胡桃楸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土壤全钾、pH和α葡萄糖苷酶(AG)对土壤真菌属的影响最大。(4)混交增加了红松的细根直径,降低了红松的根组织密度;降低了胡桃楸的比根长,增加了胡桃楸的根组织密度。混交增大了胡桃楸的中柱直径、菌根侵染率和侵染指数,但降低了皮层厚度;混交降低了红松的皮层厚度、菌根侵染率和侵染指数,增加了中柱直径。细根的形态、解剖和菌根侵染之间紧密相关。总之,营造胡桃楸-红松人工混交林的过程中,提高了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加速了土壤养分和酶的循环,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并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增加了细根直径,增大了胡桃楸的组织密度、中柱直径和菌根侵染率。

程月[6](2021)在《秸秆还田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生境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地处高纬度地区,多种侵蚀营力复合交错,加上地形长缓以及机械垄作的影响,使得其土壤侵蚀环境十分复杂。同时,由于耕作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层变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耕性变差。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是农业废物资源就地利用转化并有望遏制黑土退化、提升黑土质量的现实选择;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工草地建设的一种替代方案,是北方冬季饲草及其他用途人工草料(如绿肥)的重要来源。因此,实施农作物秸秆就地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于黑土地保护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东北黑土区吉林省东辽县的杏木小流域为项目区开展大田试验,共选取布设了12块坡耕地试验田。分别测定土壤p H、电导率、含水率、硬度、总碳、有机碳、总氮、可利用氮、总磷、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团聚体组成、土壤微生物量等12个指标,同时利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最终确定秸秆还田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生境的影响,为东北农田黑土保护等提供科学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秸秆还田前黑土坡耕地土壤生境本底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学特征发现,种植作物显着增加了坡耕地土壤含水率和可利用氮含量,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但多年连续种植及化肥的施用,使坡耕地土壤p H降低,造成土壤酸化,抑制了芽单胞菌门和担子菌门等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2.坡度对坡耕地本底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着。其中,5°是黑土区一个特殊的坡度拐点:与3°和8°坡耕地相比,5°坡耕地土壤板结和酸化现象最为严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最低;8°坡耕地土壤p H最高,土壤可利用氮等养分含量最低,说明5°及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情况会随坡度增加而增大。3.秸秆还田对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着。虽然秸秆在分解时释放的有机酸会导致土壤一定程度的酸化,但秸秆还田显着增加了土壤含水率,降低了土壤容重和土壤硬度,使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秸秆还田使坡耕地土壤中的砂砾所占比重普遍下降,细砂粒明显增加,而黏粒和粉砂降低;大团聚体比重增加,微团聚体含量降低。这说明秸秆还田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并改善土壤耕性。4.秸秆还田降低了黑土坡耕地上层土壤碳、氮及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对下层土壤未产生显着影响。这可能是由于试验时间短以及秸秆还田外源有机质输入刺激上层土壤有机质快速分解而造成的(即priming effect)。此外,由于土壤微生物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氮素,导致还田后的秸秆土壤氮含量显着降低。5.秸秆还田后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土壤微生物与作物竞争氮素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通过对门水平上微生物群落组成分布评估可知,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组成未产生显着影响,但土壤微生物类群构成的相对丰度产生明显改变。秸秆还田后,变形菌门和子囊菌门所占比重降低,酸杆菌门、放线菌和担子菌门所占比重增加。RDA分析表明,土壤p H、电导率、土壤有机质和可利用氮对秸秆还田后黑土坡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针对东北黑土区吉林省非典型黑土和低山丘陵地貌条件下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生境的影响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本区域农田黑土地保护的具体措施选择等提供科学支持。

刘玲玲,陈帅飞[7](2020)在《丽赤壳属真菌在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文中研究说明丽赤壳属真菌的一些物种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由丽赤壳属真菌引起的桉树叶焦枯病是桉树人工林重大病害之一。致病力试验表明在土壤中分离的一些丽赤壳属物种在测试的桉树上能引起典型的叶焦枯症状。本文对丽赤壳属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进行了概述,对影响真菌在土壤中分布的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以及真菌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土壤中丽赤壳属真菌的诱导与分离方法,以期对进一步研究土壤中丽赤壳属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致病性提供指导。

包宇[8](2020)在《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及基因组变异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晚期和上新世晚期之间达到了现在的高度,海拔的升高使得青藏高原拥有着独特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物种资源。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的极端环境条件和交通不便,使得该地区真菌物种资源的调查严重不足。本课题组自2015年专注于西藏大型真菌的资源调查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西藏高山草甸带,尤其是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的植被主要为高山灌木、高山草甸、苔藓和地衣,多为具有明显高山荒漠特征的种类,它们大部分植株较矮小,在同一生境下的大型真菌也表现为同样的特点即个体普遍相对于低海拔同属物种矮小。海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真菌的垂直分布,这可能是由于高山草甸带,尤其是树木分布线以上地带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的自然环境较恶劣,年均气温小于0℃,紫外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真菌经过多年的适应性进化可能已经产生了一系列适应环境的遗传变异。我们在调查该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的同时也试图寻找高海拔分布真菌物种环境适应性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基于2016年7月至9月对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的采集,重点关注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地区,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共采集到大型真菌283份,经过传统形态学及分子鉴定确定该地区大型真菌的分类学地位,隶属于2门3纲13目37科71属183种,并对该地区的真菌区系特征及物种组成进行分析,经过统计优势科(≥10种)有5个,优势属(≥5种)有11个,该地区的真菌区系具有明显北温带特征,并与相关地区的大型真菌区系相似性比较,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的区系多样性与云南省相似性最高。该地区土壤扩增子测序的结果说明了该地区大型真菌的潜在多样性,但与地上大型真菌相比,土壤真菌的丰度更高,且土壤真菌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均与海拔呈负相关,即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真菌菌群丰度及菌群多样性均降低。全基因组分析表明,不同海拔分布的大型真菌的基因组大小有差异,高海拔物种的基因组普遍大于其低海拔近缘种,且重复序列,特别是长末端重复(LTR)类逆转录转座子与海拔呈正相关,且LTR的Ngaro家族变化程度最大。相对于低海拔分布的大型真菌来说,高海拔分布的大型真菌的基因组发生了大量基因组结构变异,其中以基因插入和基因删除为主。高海拔分布的近缘种的扩张基因家族以及正选择基因显着富集在与DNA损伤修复、维持细胞膜稳定性、信号转导、酶的活性及生殖有关途径上;收缩基因家族显着富集在与疾病和与免疫应答有关的途径上。高海拔分布的不同物种所共有的扩张基因家族主要参与低温响应与低氧代谢通路。综上,本文研究结果为研究西藏高山草甸带的大型真菌资源提供了标本和基础数据,通过对不同海拔分布的大型真菌基因组的分析,揭示了高海拔分布的大型真菌经过多年的适应性进化产生了相对应的基因组适应性改变。

郭成瑾[9](2020)在《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生防木霉抑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真菌资源,在沙地土壤结构形成、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植物生长和有益微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沙生环境生防木霉资源的利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针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研究与利用的薄弱现状,运用随机调查和定点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真菌分类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中进行木霉菌分离、筛选、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立枯丝核菌拮抗机制解析;并研究了生防木霉菌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旨在揭示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规律,明确生防木霉菌对马铃薯黑痣病抑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我国西部沙漠生态治理与修复,以及开发应用极端生境有益真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采用随机和定点取样方法,对不同植被、时间以及生境下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腾格里沙漠地区52种固沙植物中,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在6.38×103232.28×103 CFU·g-1之间,真菌种类在29属之间,其中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真菌数量和种类相对最多,而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相对最少;共分离得到真菌3176株,分属于25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是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的优势种群;真菌数量和种类在夏季出现一个高峰;真菌数量由2013年到2016年增加了15.86%,而真菌种类无变化;土壤真菌数量以草原区最多,沙漠区最少;真菌种类以沙漠区最多,封育区最少;木霉属(Trichoderma)为沙漠区优势属,青霉属为半荒漠区和草原区优势属,青霉属和丛梗孢属(Monilia)为封育区优势属。2.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多样性利用土壤真菌数量和种类调查数据,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多样性、生态分布及其与土壤性状相关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最高,均匀度最低;而秋季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最低,均匀度最高;2013年度真菌多样性各项指数均高于2016年度;沙漠区真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均最高,分别为2.2390、0.8938和3.0191,而草原区最低,分别为1.6507、0.7184和2.1729;4个生境真菌种群相似性为中等不相似,半荒漠区与封育区相似性最高,草原区与沙漠区相似性最低;青霉属、曲霉属、镰刀菌属、茎点霉属(Phoma)和毛霉属(Mucor)属于4个生境中生态位较宽的广布属;氮含量和钾含量是影响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土壤性状。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生境共获得有效序列2,212,338个,聚类成4043种OTUs,共鉴定出14门44纲108目231科442属471种真菌;子囊菌门为各生境土壤真菌最优势门,镰刀菌属为最优势属;各生境土壤真菌功能型以腐生营养型相对丰度最高,功能群以植物病原菌相对丰度最高;草原区物种指数、菌群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057、1423.84和6.12,而沙漠区均最低,分别为657.33、884.57和4.46;各生境间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具有显着差异(P<0.01),其中沙漠区与封育区间差异极显着(P<0.001);有机质、全量氮、全量磷、速效氮和速效钾是影响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土壤性状;有机质、全量氮和速效氮对各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反映更敏感。4.固沙植物根际土壤拮抗木霉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扣培养法以及圆盘滤膜法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木霉菌M-33,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法和孢子计数法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木霉菌M-33被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其发酵粗提液、挥发性代谢物以及非挥发性代谢物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74.51%、58.43%和92.75%;哈茨木霉M-33对营养物质需求低、环境适应性强。5.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拮抗作用机制解析通过显微观察和酶活测定解析了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哈茨木霉M-33与立枯丝核菌未接触前,可在培养基上快速生长,占据营养空间;当两菌接触后,发生附着和缠绕现象,哈茨木霉M-33产生的分泌物可使立枯丝核菌菌丝细胞壁断裂、溶解,进而哈茨木霉M-33菌丝和分生孢子侵入立枯丝核菌菌丝和菌核内部定殖;立枯丝核菌诱导哈茨木霉M-33产生酶活变化,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在处理后第5 d活性最强,分别为7.31 U·(min·mL)-1和1.63U·(min·mL)-1,而中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处理后第6 d活性最强,分别为0.155U·(min·mL)-1和0.899 U·(min·mL)-1;几丁质酶在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6.哈茨木霉M-33对马铃薯黑痣病(Potato black scurf)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运用平板涂布法筛选出适合哈茨木霉M-33生长的秸秆添加物和最适接种量,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哈茨木霉M-33协同小麦秸秆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植株生长的影响,基于稀释平板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协同处理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哈茨木霉M-33最适秸秆添加物为小麦秸秆,最佳接种量为1×108个·mL-1。盆栽试验表明,哈茨木霉M-33与小麦秸秆协同处理马铃薯出苗率为100%,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高达70.26%,马铃薯株高、茎粗和分枝数分别为43 cm、0.82 cm和3.89,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协同处理后可降低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提高细菌、放线菌和木霉菌数量;协同处理对真菌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影响较大,对细菌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影响较小;协同处理能够促进马铃薯根际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聚集。田间试验验证了协同处理对马铃薯黑痣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中,协同处理后木霉属真菌相对丰度上升,在马铃薯成株期达到高峰,而马铃薯致病菌相对丰度下降。

李梦莎[10](2020)在《东北地区天然紫椴种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东北温带的地带性植被(或称显域植被、显性植被,Zonal vegetation)是落叶阔叶林,紫椴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森林中物质资源丰富,在人类发展中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基础。在长时间的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地带性的紫椴被其他类型的森林取代,自身面积在不断减少,如何恢复紫椴分布区的温带地区森林植被是许多学者目前研究重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肥力主要由微生物的种群分布与其数量相关。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了它们对生境质量的适应性,因此,不同地带或者不同地区植被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即不同紫椴分布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和分异,是维持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研究以东北地区紫椴分布区-不同海拔梯度和不同纬度带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地带性差异、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在不同海拔和纬度土壤中形成的微生物群落差异,从而阐明东北地区紫椴分布区中微生物群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维持循环及森林功能的维持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土壤化学成分、土壤酶活性发现,不同海拔和纬度紫椴分布区土壤理化存在显着差异。低海拔土壤有机碳、全氮显着高于高海拔;长白山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全氮高于其它地区。不同海拔土壤FDA水解酶,过氧化物酶,脲酶,酸性蛋白酶,脱氢酶差异不显着,但是土壤蔗糖酶差异显着。不同纬度下FDA水解酶,过氧化物酶,脲酶,酸性蛋白酶,脱氢酶,蔗糖酶差异显着。FDA水解酶和过氧化氢酶随着纬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加,脱氢酶和脲酶呈现中间纬度高,两边低的趋势,酸性蛋白酶和蔗糖酶呈现随着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土壤酶活性在纬度地带性呈现出不同的地带性规律。(2)不同海拔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发现,土壤真菌群落主要门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不同海拔土壤alpha多样性差异不显着,但是海拔梯度改变了土壤真菌beta多样性。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角度分析发现,不同海拔的植被通过调整真菌丰度的方式来调节植被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而且易受土壤pH、有机碳、土壤含水量的调控。(3)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发现,土壤细菌群落主要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不同海拔土壤Shannon多样性差异不显着但是ACE,Chao1指数差异显着。海拔梯度改变了土壤细菌beta多样性,细菌海拔分布上呈现了出700m和800m细菌相似度高,而900m和1000m相似度高。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角度分析发现,不同海拔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不同,低海拔主要调控环境因子为土壤化学养分,而高海拔主要调控因子是土壤pH和土壤含水量。(4)不同纬度紫椴分布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发现,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为优势菌门,占了全部序列80%。纬度差异显着改变了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结构,纬度由北向南显着提高了紫椴分布区中土壤中真菌群落丰度及beta多样性。不同纬度紫椴分布区土壤的铵态氮、总磷、总钾、微生物碳是解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异的主要因素。(5)不同纬度紫椴分布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发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纬度差异显着改变了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纬度由北向南紫椴分布区中土壤中细菌群落丰度及beta多样性显着升高。北部地区嫩江和胜山细菌群落相似度较高、勃利和凤凰山和凉水和宁安细菌群落相似度较高。不同纬度紫椴分布区土壤的pH、速效钾、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碳氮是解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异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东北地区紫椴分布区土壤真菌和细菌在空间部分上出现了一定的分异,驱动微生物产生差异的因子主要来自于土壤中pH、有机质、全氮,还有一些速效养分。在小尺度上,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差异小或者没有差异,随着尺度的增加,微生物alpha多样性变化增加。但是不同纬度,不同海拔微生物的丰富并未发生改变。因此维持着紫椴分布区主要土壤微生物组成并未发生改变。

二、东北地区保护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I(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北地区保护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I(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养分专家系统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施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1.2.2 养分专家系统原理与应用
        1.2.3 根瘤菌和大豆的关系
        1.2.4 根瘤菌、促生菌和控释尿素施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5 化肥结合根瘤菌、促生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 研究契机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契机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豆养分专家系统在我国大豆主产区的应用效果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4 数据处理
        2.1.5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施肥量调查
        2.2.2 不同处理大豆产量、收获指数和肥料偏生产力
        2.2.3 大豆不同处理地上部养分吸收量差异
        2.2.4 不同处理间经济效益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化肥减施技术对大豆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4 数据处理
        3.1.5 统计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处理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
        3.2.2 不同处理大豆根瘤重量和数量
        3.2.3 不同处理大豆养分吸收量
        3.2.4 土壤养分变化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化肥减施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样品处理
        4.1.3 数据处理
    4.2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2.1 不同处理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分析
        4.2.2 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变化
        4.2.3 不同处理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4.2.4 不同处理大豆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差异
    4.3 不同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3.1 不同处理土壤真菌α多样性分析
        4.3.2 不同处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变化
        4.3.3 不同处理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4.4 讨论
        4.4.1 不同处理对细菌和真菌丰度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4.2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真菌以及大豆根内省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免耕对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2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
        1.2.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免耕对土壤基础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1.3 土壤理化生性质测定
        2.1.4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免耕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的影响
        2.2.2 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2.3 讨论
        2.3.1 土壤理化生属性对耕作和土壤深度的响应
        2.3.2 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储量对耕作和土壤深度的响应
    2.4 小结
第3章 免耕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1.2 细菌的定量PCR测定
        3.1.3 细菌高通量测序
        3.1.4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免耕对土壤细菌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3.2.2 免耕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2.3 免耕对土壤功能细菌的影响
        3.2.4 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3 讨论
        3.3.1 免耕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3.3.2 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4 小结
第4章 免耕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1.2 真菌ITS的荧光定量PCR
        4.1.3 真菌ITS的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4.1.4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
        4.1.5 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免耕对土壤真菌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4.2.2 免耕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2.3 免耕对土壤潜在的致病菌和有益菌的影响
        4.2.4 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3 讨论
        4.3.1 免耕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4.3.2 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免耕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5.1.2 固氮菌nif H基因的定量PCR分析
        5.1.3 固氮菌nif H基因的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5.1.4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
        5.1.5 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免耕对土壤固氮菌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5.2.2 免耕对土壤固氮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2.3 土壤固氮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5.3 讨论
        5.3.1 免耕对土壤固氮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5.3.2 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和组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健康和土壤微生物
        1.2.2 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
        1.2.3 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
        1.2.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真菌生物量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土壤真菌生物量
        2.1.4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2.1.5 统计分析方法
        2.1.6 网络图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真菌生物量季节和土层变化
        2.2.2 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季节和土层变化
        2.2.3 土壤真菌类群的相对丰度及其功能预测
        2.2.4 土壤真菌共现网络
    2.3 讨论
        2.3.1 季节效应
        2.3.2 种植模式的影响
        2.3.3 耕作效应
        2.3.4 重要的真菌类别与生态功能
    2.4 小结
第3章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
        3.1.4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3.2.2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
        3.2.3 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土壤因子
    3.3 讨论
        3.3.1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3.3.2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组成特征
        3.3.3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驱动因子
    3.4 小结
第4章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碳循环功能特征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及土样的采集处理
        4.1.2 土壤CO_2释放速率测定
        4.1.3 微生物碳循环有关功能基因
        4.1.4 数据的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耕作方式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4.2.2 不同耕作方式下CAZy基因
        4.2.3 基于KEGG数据库的碳循环有关功能基因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研究进展
        1.2.1 大花黄牡丹的分类研究
        1.2.2 大花黄牡丹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1.2.3 大花黄牡丹种群结构动态和群落研究
        1.2.4 大花黄牡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1.2.5 大花黄牡丹生理病理学研究
        1.2.6 大花黄牡丹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1.2.7 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因素
    1.3 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述
    1.4 植物内生菌研究概述
    1.5 植物简化基因组分析研究概述
    1.6 植物分布适宜区研究概述
    1.7 植物组织代谢组研究概述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研究目标
        1.8.3 技术路线
        1.8.4 创新点
第二章 大花黄牡丹产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采集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2.2.2 不同产地土壤酶活差异分析
        2.2.3 不同产地土壤微生物差异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大花黄牡丹内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及消毒
        3.1.2 总DNA提取
        3.1.3 PCR扩增
        3.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3.2 结果和分析
        3.2.1 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3.2.2 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大花黄牡丹群体遗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本采集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4.2.2 居群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4.2.3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4.2.4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大花黄牡丹分布适宜区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数据收集
        5.1.3 MaxEnt模型构建
        5.1.4 绘制生态适宜性区划图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大花黄牡丹资源与分布
        5.2.2 大花黄牡丹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及模型准确性检验
        5.2.3 大花黄牡丹分布适宜区预测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大花黄牡丹种子代谢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和提取方法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代谢组成分总体分析
        6.2.2 大花黄牡丹种子种皮和胚乳中代谢物的定量分析
        6.2.3 种皮和胚乳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大花黄牡丹种胚培养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实验方法
        7.1.3 数据统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外植体处理方式对无菌苗诱导的影响
        7.2.2 不同植物激素配比对无菌苗的诱导效果
        7.2.3 无菌苗的炼苗移栽
        7.2.4 大花黄牡丹的驯化栽培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
    8.3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胡桃楸与红松混交对土壤特性和细根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混交林的研究状况
        1.1.2 混交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1.3 混交对土壤胞外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1.1.4 混交对林木细根形态、解剖和菌根侵染状况的影响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野外调查
        2.2.2 样品采集
    2.3 研究方法
        2.3.1 理化性质测定
        2.3.2 土壤胞外酶活性测定
        2.3.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结构测定
        2.3.4 细根形态、解剖、菌根侵染率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混交林与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三种林分各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3.1.2 三种林分各土层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3.1.3 三种林分土壤物理指标与化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2 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混交林与纯林的土壤胞外酶活性
    4.1 结果与分析
        4.1.1 混交林与纯林中C循环有关酶的分析
        4.1.2 混交林与纯林中N循环有关酶的分析
        4.1.3 混交林与纯林中P循环有关酶及氧化酶的分析
        4.1.4 土壤胞外酶相关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4.2 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混交林与纯林的土壤微生物种类及其多样性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三种林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5.1.2 三种林分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5.1.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1.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胞外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5.2 讨论
        5.2.1 混交对土壤细菌群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5.2.2 混交对土壤真菌群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混交林与纯林的细根功能性状
    6.1 结果与分析
        6.1.1 形态特征分析
        6.1.2 解剖特征分析
        6.1.3 菌根侵染率及侵染指数
        6.1.4 解剖结构、形态特征与菌根侵染特征的关系
    6.2 讨论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秸秆还田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生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土农田生境研究概述
        1.2.2 秸秆还田措施概述
        1.2.3 秸秆还田影响农田土壤生境作用机制
    1.3 存在问题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域概况
        2.1.2 研究站点概况
    2.2 试验方案
        2.2.1 田间试验设计及安装
        2.2.2 实施方案
        2.2.3 指标测定
    2.3 测试项目及方法
        2.3.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2 土壤微生物指标测定
    2.4 数据分析方法及过程
第三章 黑土坡耕地土壤生境本底特征
    3.1 结果与分析
        3.1.1 黑土坡耕地土壤生境本底理化性质
        3.1.2 土壤本底微生物特征
    3.2 讨论
        3.2.1 坡度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本底特征的影响
        3.2.2 作物种植对坡耕地土壤本底特征的影响
    3.3 结论
第四章 秸秆还田对黑土坡耕地土壤生境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秸秆还田对黑土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2 秸秆还田对黑土坡耕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4.1.3 秸秆还田对黑土坡耕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2 讨论
        4.2.1 秸秆还田对黑土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2 秸秆还田对黑土坡耕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4.2.3 秸秆还田对黑土坡耕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3 结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丽赤壳属真菌在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Calonectria属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布
2 影响真菌在土壤中分布的因素
    2.1 土壤条件
    2.2 植物群落
    2.3 气候因子
    2.4 耕地方式和林农业管理措施
3 真菌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
    3.1 土壤真菌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3.2 土壤真菌随土壤深度的变化
4 土壤中Calonectria属真菌的诱导和分离
5 讨论

(8)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及基因组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自然概况
        1.1.1 西藏自然概况
        1.1.2 高山草甸自然概况
    1.2 大型真菌多样性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2.1 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1.2.2 西藏大型真菌多样性概况
        1.2.3 真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2.4 大型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1.3 扩增子测序技术的研究概况
    1.4 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方法与策略
        1.4.1 全基因组测序的工作原理
        1.4.2 全基因组测序的技术路线
        1.4.3 全基因组测序在物种环境适应性领域的研究情况
    1.5 真菌中编码关键特征酶的研究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大型真菌分类地位的确定及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2.2.2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物种组成和区系多样性
        2.2.2.1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物种组成特征分析
        2.2.2.2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区系特征分析
        2.2.2.3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的分布型谱
        2.2.2.4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区系与有关地区真菌区系相似性比较
        2.2.2.5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代表物种系统发育分析
        2.2.3 土壤扩增子测序分析
        2.2.3.1 测序数据的预处理
        2.2.3.2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
        2.2.3.3 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2.2.3.4 多样本比较分析
        2.2.4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全基因组分析
        2.2.4.1 真菌基因组DNA提取
        2.2.4.2 真菌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
        2.2.4.3 真菌基因组组分分析
        2.2.4.4 真菌基因功能分析
        2.2.4.5 真菌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
        2.2.5 西藏高山草甸高海拔物种扩张和收缩基因家族分析
        2.2.6 西藏高山草甸高海拔物种单拷贝基因的正选择分析
        2.2.7 真菌基因家族分析
        2.2.8 真菌编码关键性特征酶的鉴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3.2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研究
        3.2.1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物种组成特征分析
        3.2.2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区系特征分析
        3.2.3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分布型谱
        3.2.4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与其他地区真菌区系间关系的分析
        3.2.5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代表物种系统发育分析
    3.3 西藏有关地区土壤扩增子测序研究
        3.3.1 OTU聚类及物种注释情况
        3.3.2 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3.3.3 土壤真菌相对丰度分析
        3.3.3.1 土壤真菌门分类水平上的丰度分析
        3.3.3.2 土壤真菌属分类水平上的丰度分析
        3.3.4 高山草甸土壤真菌UPGMA聚类分析
        3.3.5 高山草甸土壤真菌PCoA分析
    3.4 西藏高山草甸高海拔大型真菌与其低海拔近缘种的基因组组装及注释
    3.5 西藏高山草甸高海拔物种与其低海拔近缘种的基因功能分析
    3.6 西藏高山草甸高海拔物种与其低海拔近缘种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
    3.7 西藏高山草甸高海拔物种与其低海拔近缘种基因家族的扩张和收缩
    3.8 蜡蘑属正选择基因分析
    3.9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碳水化合物相关酶基因的研究
第四章 讨论
    4.1 西藏高山草甸发现了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
    4.2 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的区系多样性
    4.3 西藏地区地下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与地上大型真菌的关系
    4.4 西藏高海拔高山草甸分布大型真菌与其低海拔近缘种基因组大小差异
    4.5 西藏高山草甸高海拔大型真菌基因组结构变异较大
    4.6 快速进化的基因、正选择基因的分析揭示了物种适应高海拔环境的可能遗传基础
    4.7 不同基因家族碳水化合物酶基因的进化揭示了高海拔物种中与环境适应性相关的潜在候选基因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9)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生防木霉抑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1.1 土壤真菌种类与数量
        1.1.2 土壤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 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特征
        1.2.1 季节分布特征
        1.2.2 空间分布特征
    1.3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因素
        1.3.1 植被
        1.3.2 土壤
    1.4 沙漠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研究
        1.4.1 沙漠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1.4.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1.5 生防木霉菌拮抗机理及其在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5.1 生防木霉菌在根际土壤中分布及其种类
        1.5.2 生防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拮抗机制
        1.5.3 木霉菌在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1.5.4 农作物秸秆在生防木霉菌菌剂中的作用
    1.6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土壤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1.6.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1.6.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沙漠土壤真菌中的应用
    1.7 研究区域概况
第二章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方法
        2.1.2 土壤真菌的分离鉴定
        2.1.3 菌落计数方法
        2.1.4 真菌的鉴定与统计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种类和分布特征
        2.2.2 不同季节和年际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2.2.3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2.3 讨论
        2.3.1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研究
        2.3.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种类研究
第三章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多样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多样性分析方法
        3.1.2 土壤性状测定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季节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3.2.2 不同年际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3.2.3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3.2.4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相似性分析
        3.2.5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生态位宽度
        3.2.6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性状
        3.2.7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3.3 结论与讨论
        3.3.1 时间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
        3.3.2 生境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
        3.3.3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第四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采样方法
        4.1.2 测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数据预处理
        4.2.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
        4.2.3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4.2.4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性状关系
    4.3 结论与讨论
        4.3.1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
        4.3.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4.3.3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性状关系
        4.3.4 形态学与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
第五章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拮抗木霉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木霉菌分离
        5.2.2 生防木霉菌株初筛
        5.2.3 生防木霉菌株复筛
        5.2.4 木霉菌M-33鉴定
        5.2.5 哈茨木霉M-33生物学特性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生防木霉菌的筛选
        5.3.2 培养性状对生防木霉菌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第六章 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拮抗作用机制解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显微观察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
        6.2.2 立枯丝核菌诱导哈茨木霉M-33产酶作用
    6.3 结论与讨论
        6.3.1 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显微观察
        6.3.2 立枯丝核菌诱导哈茨木霉M-33产酶作用
第七章 哈茨木霉M-33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秸秆对木霉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7.2.2 不同接种量对木霉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7.2.3 木霉菌协同秸秆室内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7.2.4 木霉菌协同秸秆田间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7.3 结论与讨论
        7.3.1 秸秆对木霉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7.3.2 木霉菌协同秸秆室内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7.3.3 木霉菌协同秸秆田间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腾格里沙漠地区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属)名录
项目资助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10)东北地区天然紫椴种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或引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土壤微生物
    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1.4.1 物种多样性
        1.4.2 遗传多样性
        1.4.3 生态类型多样性
        1.4.4 功能多样性
    1.5 微生物地理学
        1.5.1 微生物地理学定义与发展现状
        1.5.2 微生物地理学研究内容
        1.5.3 微生物生物地理学主要理论
        1.5.4 微生物地理学研究意义
    1.6 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方法
        1.6.1 土壤微生物量研究方法
        1.6.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设计与取样
        2.2.1 实验设计
        2.2.2 样品采集
    2.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5 土壤细菌和真菌高通量测序分析
        2.5.1 土壤细菌Illumina高通量测序
        2.5.2 土壤真菌Illumina高通量测序
    2.6 统计分析
        2.6.1 Illumina高通量数据处理
        2.6.2 生物的α-多样性分析
        2.6.3 Beta多样性分析
        2.6.4 差异显着分析
        2.6.5 分类学组成分析
        2.6.6 RDA/CCA分析
        2.6.7 组间样品LEfSe分析
        2.6.8 不同物种间相关性网络图分析
3 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紫椴种群土壤理化和酶活性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纬度土壤理化性质的特征
        3.2.2 不同纬度土壤酶活性分布特征
        3.2.3 长白山不同海拔土壤酶活性分布特征
        3.2.4 不同纬度土壤酶活性与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3.2.5 不同海拔土壤酶活性与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3.2.6 不同海拔、纬度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3.3 讨论
        3.3.1 不同海拔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3.3.2 不同纬度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3.3.3 土壤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4 长白山不同海拔紫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
    4.1 结果与分析
        4.1.1 土壤真菌样品测序结果、取样深度验证
        4.1.2 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的变化
        4.1.3 土壤真菌beta多样性的变化
        4.1.4 不同海拔土壤真菌Venn图
        4.1.5 不同海拔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
        4.1.6 不同海拔土壤真菌群落heatmap图
        4.1.7 不同海拔土壤真菌群落LEfSe图
        4.1.8 不通海拔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4.1.9 土壤酶活性对优势真菌菌门的影响
        4.1.10 土壤酶活性对优势真菌纲的影响
        4.1.11 土壤酶活性对优势真菌属的影响
        4.1.12 不通海拔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网络图
    4.2 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长白山不同海拔紫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土壤细菌样品测序结果、取样深度验证
        5.1.2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的变化
        5.1.3 土壤细菌beta多样性的变化
        5.1.4 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5.1.5 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群落heatmap图
        5.1.6 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群落LEfSe图
        5.1.7 不通海拔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5.1.8 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理化对优势细菌菌门的影响
        5.1.9 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理化对优势细菌纲的影响
        5.1.10 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理化对优势细菌属的影响
        5.1.11 不通海拔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网络图
    5.2 讨论
    5.3 本章小结
6 不同纬度紫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
    6.1 结果与分析
        6.1.1 土壤真菌样品测序结果、取样深度验证
        6.1.2 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的变化
        6.1.3 土壤真菌beta多样性的变化
        6.1.4 不同纬度土壤真菌Venn图
        6.1.5 不同纬度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
        6.1.6 不同纬度土壤真菌群落heatmap图
        6.1.7 不同纬度土壤真菌群落LEfSe图
        6.1.8 不通纬度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6.1.9 土壤酶活性对优势细菌菌门的影响
        6.1.10 土壤酶活性对优势细菌纲的影响
        6.1.11 土壤酶活性对优势真菌属的影响
        6.1.12 不同纬度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网络图
    6.2 讨论
    6.3 本章小结
7 不同纬度紫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
    7.1 结果与分析
        7.1.1 土壤细菌样品测序结果、取样深度验证
        7.1.2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的变化
        7.1.3 土壤细菌beta多样性的变化
        7.1.4 不同纬度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7.1.5 不同纬度土壤细菌群落heatmap图
        7.1.6 不同纬度土壤细菌群落LEfSe图
        7.1.7 不同纬度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7.1.8 土壤酶活性对优势细菌菌门的影响
        7.1.9 土壤酶活性对优势细菌纲的影响
        7.1.10 土壤酶活性对优势细菌属的影响
        7.1.11 不通纬度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网络图
    7.2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四、东北地区保护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I(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养分专家系统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D]. 吕继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免耕对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李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3]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研究[D]. 王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4]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D]. 禄亚洲. 西藏大学, 2021(10)
  • [5]胡桃楸与红松混交对土壤特性和细根性状的影响[D]. 王玉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6]秸秆还田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生境的影响[D]. 程月.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丽赤壳属真菌在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J]. 刘玲玲,陈帅飞. 桉树科技, 2020(04)
  • [8]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及基因组变异研究[D]. 包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9]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生防木霉抑菌作用机制研究[D]. 郭成瑾.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10]东北地区天然紫椴种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D]. 李梦莎.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东北保护区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