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铁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新日铁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一、日大钢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和出口(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张晨瑶[2](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周晓雪[3](2020)在《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产业,也是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关键在于促进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全面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贸政策变动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日趋凸显。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在部分发达国家不断涌现,农业发展及其碳排放治理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显着改变。在此背景下,探讨农产品贸易开放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对农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和评价的基础上,对农产品贸易开放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和政策模拟。(1)为揭示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总体变化特征,论文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并将农业碳排放绩效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从时序动态变化和区域差异两个方面探究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整体改善速度呈下降趋势,具有阶段性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全国总体及区域的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广义的技术进步,部分地区农业碳排放绩效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的恶化。(2)为研究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总体影响,本文构建了贸易环境变化、技术进步与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内生增长模型,发现农业碳排放绩效受到贸易环境变化、农户生产规模和减排技术三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过使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农业碳排放绩效在长期和短期都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和动态影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利于维持农业碳排放绩效的长期均衡,短期内,农产品出口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是负向抑制作用,农产品进口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是正向促进作用。(3)为进一步探究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本文构建门槛模型对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存在基于环境规制、人力投入、基础设施投入的单门槛效应,各区域不同的环境规制、人力投入、基础设施投入水平是导致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产生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各区域的适度规制及投入有助于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发挥正向作用。(4)鉴于近年来中美贸易冲突问题日渐复杂,为探究贸易政策改变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本文利用动态GTAP-E模型进行模拟分析,采用降维技术探究了农产品贸易对各省(市、区)农业发展及其碳排放的影响,预期各区域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农业互征25%关税的情景下,2020—2030年中美两国累计GDP相比基准情景分别下降0.023%和0.001%,累计农业出口分别下降0.096%和0.331%,中美累计碳排放分别下降0.010%和0.024%,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提升压力较大,大西南、黄河中游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较高的提升潜力,长江中游、大西北、东北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比较稳定。农业碳排放绩效提升是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且具有区域差异,中美贸易冲突会对各区域农业碳排放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绿色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各区域通过适度规制、差异化投入以及改进农业低碳生产技术来提高农业碳排放绩效,实现农业绿色经济增长。

单建国[4](2020)在《PX钢铁公司营销战略与策略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铁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持续扩张,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不锈钢行业作为钢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钢铁产业一样,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扩张,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PX钢铁公司作为不锈钢的专业生产企业,近年来也出现了市场占有率下降,利润下滑,库存积压的情况。经过对PX公司的现况进行调研后,发现PX钢铁公司在营销战略方面的失误是造成销售不畅、利润下降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销售渠道方面,仍沿用了十几年前流通商为主的销售模式,流通商销售比例超过60%,对流通商高度依赖。在产品种类上也没有扩充,仍以304钢种为主要品种,占比超过70%,与竞争对手同质化竞争严重。在价格模式方面也延续了十几年前的均价为主的价格模式,严重阻碍了直接用户的开发销售。此外,经过调研后发现PX钢铁公司在目标市场确定和市场定位上不清晰,这也导致了 PX钢铁公司十几年来销售方式没有创新。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结合所学习的STP理论、4P理论,运用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方法对PX钢铁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及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最终得出PX钢铁公司后期的营销战略为:以高端产品市场、长三角区域市场、特殊用途产品市场以及精密压延和石化行业为细分目标市场。实施“扩大差别化产品销售”、“丰富定价模式”,“优化销售渠道,扩大电商平台销售量”等三大营销策略。扩大差别化产品销售:通过开发和扩大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减少普通304钢种的同质化竞争;丰富定价模式:根据客户需要及市场变化情况,增加“期现结合”等价格模式,促进用户的开发销售;扩大电商平台销售:通过“竞价销售”等方式扩大电商平台销售量,摆脱对代理商销售的过度依赖。预期通过对PX钢铁公司营销战略及策略设计的实施,PX钢铁公司可以提升销售竞争力,提高销售价格,提升盈利水平,在日后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饶鑫[5](2020)在《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宝武钢铁集团结构性权力分析》文中指出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在钢铁生产和消费端均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但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的缺失却让我国的钢铁企业“走出去”进程受到了不小的阻碍。研究中国钢铁企业在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市场构建的过程中取得了何种经验,存在何种不足,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宝武钢铁集团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二的钢铁厂商,也是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构建的代表性中国企业之一,这也使其成为研究钢铁企业发挥结构性权力、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构建的重要对象。本文将借助苏珊·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理论,在结合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特点和钢铁企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宝武钢铁集团在生产层面、金融层面和知识层面的结构性权力的发挥。考虑到国家政府、国际组织这些传统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体不同,企业缺乏直接改变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途径和能力,其结构性权力体现在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的交互之中,本文根据苏珊·斯特兰奇对结构性权力的定义,在总结并分析钢铁企业这一市场主体所具备的结构性权力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研究,选取能够直观且普遍反映钢铁企业结构性权力的指标,并通过指标的变动和对比掌握宝武钢铁结构性权力的发挥状况。在生产结构中,宝武钢铁集团结构性权力主要来自于企业与市场、政府对于生产各要素的协商和博弈——在市场竞争规则的形成上,宝武钢铁在规模生产、产业整合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得以建立以供销为核心的市场竞争格局;在生产活动中,宝武钢铁的技术优势和生产布局上影响了环保限产等政策的制定,保障了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贸易规则上,宝武钢铁通过在核心厂商评级、战略合作、仲裁和诉讼等手段,在打开国际市场,确立核心供应商地位的同时,在贸易争端和反倾销制裁中获得了正当权益,为中国钢铁行业出口贸易获得了法律依据和宝贵经验。在金融结构中,宝武钢铁结构性权力主要体现在对影响关联企业信贷评级规则和商品跨国交易和结算上——对外担保、资金拆借等方式影响了关联企业的资金状况和信用评级,使其能在更为宽松的条件下融通资金;在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宝武钢铁积极推动“中国指数”、人民币结算等人民币国际化工作,为钢铁行业货币交换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在知识结构中,宝武钢铁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是其结构性权力的主要来源,生产、金融和知识结构的互相作用是知识层面结构性权力的主要发挥形式——技术优势形成生产优势、专利转让形成经济收益、行业权威带来了行业标准制定的能力。同时,我们也看到宝武钢铁在结构性权力的拓展和发挥中存在诸多不足和限制:首先,国内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同质化竞争导致了宝武钢铁受市场影响较大;其次,欧美等国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调查和限制使得对外贸易依赖政府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协商;最后,国外专利申请的高昂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是限制企业在国际市场技术地位的重要因素。在掌握宝武钢铁结构性权力作用方式和作用特点的基础上,本文得以总结企业这一微观个体结构性权力发挥的途径和方式,是从微观视角诠释苏珊·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理论的一次有益尝试。同时,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和对比,本文分析了宝武钢铁在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中结构性权力的具体体现和不足之处,也为我国其他钢铁企业结构性权力的发挥与拓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唐冠蓝[6](2019)在《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内外需求的不平衡、工业大而不强、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过大等的问题,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转型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进入战略性调整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调整使作为城镇化起点的小城镇的建设模式必须做出相应转变。工业型小城镇因其产业与城镇的紧密联系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工业化、现代化,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突破点,是集中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矛盾的冲突点,也是城乡转型的关键点,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区域。研究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理论,探索现代工业型小城镇规划思路,将有助于创新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理念。首先在辨析工业型小城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研究的工业型小城镇是指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建制镇。对工业型小城镇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构建了工业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即产城耦合机制。然后利用产城耦合机制对14个工业型小城镇进行评价。针对发展水平、发展状态构建运作介质和运作方式的评价体系,根据国家统计资料和现状分析获取数据,运用熵权法计算权重,得出发展水平评价值、发展状态评价值、产业系统评价值、城镇系统评价值4个评价值。通过对评价结果相关性研究对产城耦合机制进行验证,通过分类研究将工业型小城镇分为低度耦合协调、中度耦合协调、高度耦合协调、显着耦合协调4类工业型小城镇,按照小城镇的发展特征将发展时期分为发展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发展成熟期。根据各个时期工业型小城镇产城耦合机制的运行状态提出针对的规划策略,并结合成功案例进行策略解析。发展起步期规划策略为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期规划策略为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发展成熟期规划策略为提升产城契合文化品质、促进产城协和的环境品质。利用规划策略进行杨芬港镇规划实践,规划内容包括双产主导产业、链网产业关联、集约建设规模、联合发展结构、联合交通网络、共享基础设施、对标新兴产业、融合产城功能、融合土地利用、融合公共服务设施、融合绿化景观。

周忠超[7](2019)在《中美贸易摩擦对P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美贸易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双边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一直在摩擦之中前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国内钢铁产能的过剩以及美国钢铁行业的衰落,中美钢铁贸易摩擦越来越多。2018年3月,美国新上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根据“232”和“301”调查结果,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商品加征关税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局面,钢铁行业首当其冲,并以此拉开了贸易战的序幕。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和升级势必会给钢铁行业带来各方面影响,钢铁企业作为钢铁行业的有机构成,势必受到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梳理了贸易战、贸易摩擦、国际贸易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结合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国际、中方、美方三个方面对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再从企业角度入手,根据P企业的经营情况,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给P企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对策。

陈悦[8](2019)在《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背景下,中国钢铁去产能任务艰巨,2018年虽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去产能目标,但中国钢铁供给量依旧过大,去产能的结果仍需不断巩固,对于钢铁企业而言转型迫在眉睫。“一带一路”倡议下,越南国内对于钢材的需求量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由于其国内的钢铁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较低,导致钢铁供给严重不足,鲜有高附加值类钢铁产品。而广西现阶段钢铁产业繁荣发展,未来广西区内将出现钢铁供大于求的现象,又由于反倾销的存在导致广西钢铁产品出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广西钢铁企业对外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具有必要性。得益于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钢铁产业技术优势、地理位置优势、沿海战略布局和“两廊一圈”倡议的实施,广西和越南开展钢铁产能合作也具有可行性。本文介绍了广西、越南钢铁业发展及双边产能合作现状,分析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国际政治环境影响、越南内部阻碍以及广西钢铁企业内部阻碍等三个角度剖析产能合作中可能存在的障碍,探讨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路径和合作机制,研究认为,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路径主要有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国际工程承包和新建产能合作园等这几大路径。而广西与越南开展钢铁产能合作机制方面主要包括项目谈判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共享品牌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争端仲裁机制、文化融合机制、环境保护机制等七大机制。论文还剖析了中国钢铁产能国际合作项目的一个成功案例,为广西与越南未来开展钢铁产能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针对广西与越南开展钢铁产能合作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大层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建议。

Northeast Special Steel Co Ltd;[9](2018)在《振兴老工业基地 实现涅盘重生》文中认为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北特钢集团),以生产经营高质量档次、高附加值特殊钢为主营业务,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高端特殊钢材料的主要研发、生产和供应基地。东北特钢集团总部位于海滨城市大连。集团旗下除拥有大连特钢、抚顺特钢两大生产基地外,还在大连、抚顺、山东、上海、内蒙

宿海颖[10](2009)在《中俄林产品贸易的关税博弈与产业安全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取得了长足进展,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业已成为两国共同关心的主题。中俄都是近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国家,从经济结构上看,两国的互补性很强,互利经贸合作的空间很大。中俄林业合作正是在此背景下蓬勃发展,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文化传承、资金技术等禀赋的差异,使得产生了对双方都有利的林产品互惠贸易。21世纪是中俄林业合作的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也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随着俄罗斯经济复苏,俄政府开始重视林业发展,不断出台新的林业政策,包括不断提高未加工木材的出口关税。现阶段的中国林业产业对俄罗斯木材资源的依赖性很大,俄罗斯政策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以关税政策为切入点,探讨俄罗斯政策变化对中俄林产品贸易及中国林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对我们把握未来两国的合作方向和保障中国木材供应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中俄两国林产品生产及贸易等方面的现状,探讨了两国林产品贸易的演变过程和波动状态。通过对中俄林产品比较优势指数、互补性指数的测算,指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俄罗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且两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互补性很强,因此双方都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随后引入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俄罗斯对中国原木、锯材的出口量不断增长的原因,研究表明正是由于中国林产品市场的扩大和俄罗斯锯材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促使了俄罗斯对中国原木及锯材出口量的大幅上升。本文针对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政策的多次变更,创建了关税博弈模型,试图用历史的、动态的眼光去评述其原木出口关税政策的演变过程,揭示俄罗斯关税政策调整背后的深刻背景,并对未来可能的走向做出判断。通过分析俄芬关税博弈的过程和结局,给中国提供了在处理对外贸易时可以参照的经验以及解决争端的手段和途径,对中俄构成相互依赖的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建立俄罗斯原木完税后的进口价格模型,对含税的价格梯度状态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原木完税后的进口价格取决于关税税率、汇率以及出口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化。当汇率、均衡价格不变时,关税的上涨会带来成本的上升,并进而提高商品的价格。通过列举2008年的数据以及建立中国原木进口量、进口单价与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变化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验证了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的高低波动造成商品价格的上涨,并进而影响中俄林产品贸易的结构。对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的影响分析进一步扩展到中国林业产业安全问题,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其政策变化对中国林业产业及其运行产生的作用机制。通过建立中国林业产业安全模型,将产业对俄依存度作为重要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打分,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林业产业面临的风险较大,特别是对俄罗斯原木的依赖使得对其政策的敏感性很强,这将对未来中国原木进口的趋势带来不确定性,对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最后针对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政策的变化,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及政策建议。提出应当建立产业安全预警机制,中国木材储备机制,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战略;以政府为主导,为企业境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加快国内人工林培育,提高国内木材保障能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扶持企业境外发展。本文的创新点是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了俄罗斯关税变化对中俄林产品贸易及中国林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应用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中俄木材贸易增长的原因;应用冲突模型对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政策进行了政策模拟,得出了关税变化的趋势,为中国林业产业下一步应对提供了依据;建立了基于俄罗斯关税政策调整下的中国林业产业安全模型,对影响产业安全的各项因素进行了述评,得出了产业不安全的结论。未来将对诸如关税效应的时滞性,关税对各类企业的影响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日大钢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和出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大钢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和出口(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测度
        2.1.1 农产品贸易开放
        2.1.2 农业碳排放
        2.1.3 农业碳排放绩效
    2.2 理论基础
        2.2.1 低碳农业理论
        2.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3 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与假说
        2.2.4 外部性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与影响因素
        2.3.2 国际贸易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
        2.3.3 文献述评
    2.4 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机理
        2.4.1 贸易开放的劳动力效应
        2.4.2 贸易开放的基础设施效应
        2.4.3 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与时空异质性分析
    3.1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
        3.1.1 农业碳排放的测算
        3.1.2 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
    3.2 中国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3.2.1 中国四大板块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3.2.2 中国八大经济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3.3 中国省(市、区)农业碳排放绩效时空异质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总体时序分析
    4.1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与问题分析
        4.2.1 世界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进程及现状分析
        4.2.2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4.2.3 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发展历程
    4.3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4.3.1 单位根检验
        4.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3 协整分析
        4.3.4 脉冲响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5.1 基准回归与稳健性检验
    5.2 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5.2.1 四大板块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5.2.2 八大经济区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5.3 门槛效应检验
        5.3.1 门槛模型构建
        5.3.2 门槛模型结果与分析
        5.3.3 四大板块门槛效应的结果比较
        5.3.4 八大经济区门槛效应的结果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6.1 农产品宏观经济贸易模型建模
        6.1.1 动态全球贸易能源-环境分析模型
        6.1.2 全球贸易的区域影响降维方法
        6.1.3 农产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方法
        6.1.4 GTAP-E数据库集成
        6.1.5 政策情景设置
    6.2 国别尺度模型结果及分析
        6.2.1 各国及地区实际GDP的变动
        6.2.2 各国及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变动
        6.2.3 中国进出口去向变动
        6.2.4 各国及地区碳排放及农业碳排放的变动
        6.2.5 中美两国分行业产出变动对比
    6.3 中国省(市、区)级尺度模型结果及分析
        6.3.1 中国各省(市、区)经济总产出变化
        6.3.2 中国各省(市、区)出口贸易总额变动
        6.3.3 中国各省(市、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其碳排放变动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体系
        7.2.2 制定绿色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
        7.2.3 适度规制促进农业绿色转型
        7.2.4 差异化投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7.2.5 引进农业低碳生产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PX钢铁公司营销战略与策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STP营销理论
        2.1.2 4P营销理论
    2.2 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PX钢铁公司外部及内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科技环境
    3.2 行业环境
        3.2.1 供应商议价能力
        3.2.2 购买者议价能力
        3.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3.2.4 替代品的威胁
        3.2.5 同行竞争
    3.3 内部环境
        3.3.1 基本情况
        3.3.2 技术研发
        3.3.3 组织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X钢铁公司营销状况及SWOT分析
    4.1 营销状况
        4.1.1 主要产品
        4.1.2 价格模式
        4.1.3 销售渠道
        4.1.4 产品促销
        4.1.5 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
    4.2 PX钢铁公司SWOT分析
        4.2.1 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威胁
        4.2.2 公司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
        4.2.3 SWOT相关性分析及应对战略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PX钢铁公司营销战略STP分析
    5.1 市场细分
        5.1.1 按需求层次细分
        5.1.2 按客户所处区域细分
        5.1.3 按用途特殊性细分
        5.1.4 按销售渠道细分
        5.1.5 按客户行业细分
    5.2 目标市场选择
    5.3 市场定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PX钢铁公司营销组合策略设计
    6.1 产品策略
        6.1.1 产品整体结构优化
        6.1.2 完善产品质量体系认证
        6.1.3 提升品牌策略
    6.2 价格策略
        6.2.1 随行就市定价策略
        6.2.2 产品差别定价策略
        6.2.3 目标收益定价策略
        6.2.4 边际成本定价策略
        6.2.5 逆向定价策略
        6.2.6 期现结合定价策略
    6.3 渠道策略
        6.3.1 减少流通销售量
        6.3.2 扩大用户和出口销售量
        6.3.3 扩大电商平台销售量
    6.4 促销策略
        6.4.1 通过提供融资促进销售
        6.4.2 通过提供技术和培训促进销售
        6.4.3 通过返利促进销售
        6.4.4 通过提高客户满意度促进销售
        6.4.5 通过赞助大型活动促进销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保障措施
    7.1 组织机构保障
    7.2 技术保障
    7.3 资金保障
    7.4 人员培训保障
    7.5 制度保障
    7.6 本章小节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宝武钢铁集团结构性权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1.结构性权力的概念及发展
        2.国际政治经济中的结构性权力
        3.企业的结构性权力
    三、理论框架
    四、研究思路
        1.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2.研究领域的选择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全球产业链下的宝武钢铁集团发展背景
    第一节 国际背景
        1.1.1 国际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1.1.2 国际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国内背景
        1.2.1 国内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1.2.2 国内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第二章 宝武钢铁生产方面结构性权力分析
    第一节 生产方面结构性权力阐述
        2.1.1 生产方面结构性权力分析
        2.1.2 钢铁企业的生产方面结构性权力
    第二节 测量指标选择
        2.2.1 由谁决定生产什么
        2.2.2 市场中由谁生产
        2.2.3 产品的出口
        2.2.4 国内外生产环境
    第三节 宝武钢铁生产中的结构性权力
        2.3.1 来自安排生产的权力
        2.3.2 来自企业竞争力的权力
        2.3.3 来自出口业务的权力
        2.3.4 环保政策下的影响生产的权力
        2.3.5 对外贸易中的影响生产的权力
第三章 宝武钢铁金融结构性权力分析
    第一节 金融结构性权力阐述
        3.1.1 金融方面结构性权力的分类
        3.1.2 钢铁企业金融方面结构性权力
    第二节 测量指标选择
        3.2.1 信贷与融资
        3.2.2 货币交换条件
    第三节 宝武钢铁金融方面结构性权力
        3.3.1 来自信贷与融资的权力
        3.3.2 铁矿石定价中的结构性权力
第四章 宝武钢铁知识结构性权力分析
    第一节 知识结构性权力阐述
        4.1.1 知识结构性权力的来源
        4.1.2 钢铁企业知识结构性权力
    第二节 测量指标选择
        4.2.1 专利情况
        4.2.2 标准制定
    第三节 宝武钢铁知识结构性权力分析
        4.3.1 专利情况
        4.3.2 标准制定情况
结论
参考文献

(6)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水平
        1.3.1 在发展动力路径方面的研究
        1.3.2 在发展现状评估方面的研究
        1.3.3 在规划建设方法方面的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价值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价值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产城耦合机制的构建
    2.1 相关概念辩析
        2.1.1 工业型小城镇相关概念辨析
        2.1.2 产城耦合机制相关概念辨析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产城耦合机制定义
    2.4 产城耦合机制运作介质
    2.5 产城耦合机制构造要素
        2.5.1 产业系统
        2.5.2 城镇系统
    2.6 产城耦合机制运作方式
        2.6.1 产业系统对城镇系统的耦合作用
        2.6.2 城镇系统对产业系统的耦合作用
    2.7 小结
第3章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评价
    3.1 评价技术路线
        3.1.1 评价目的
        3.1.2 评价内容与方法
        3.1.3 评价对象选取
    3.2 发展水平——运作介质评价
    3.3 发展状态——运作方式评价
    3.4 工业型小城镇评价结果分析
        3.4.1 工业型小城镇评价结果
        3.4.2 产城耦合机制验证分析
        3.4.3 产城耦合机制的发展时期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规划策略
    4.1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规划体系
        4.1.1 基于运作介质确定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
        4.1.2 基于运作方式确定强化耦合的规划目标
        4.1.3 基于构造要素确定产城系统的规划内容
        4.1.4 基于评价分析确定对应时期的规划重点
    4.2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发展时期的规划策略选择
    4.3 发展起步期的规划策略:补齐劣势系统
        4.3.1 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
        4.3.2 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
        4.3.3 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
    4.4 快速发展期的规划策略:同步发力建设
        4.4.1 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4.4.2 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
    4.5 发展成熟期的规划策略:提升品质带动
        4.5.1 提升产城契合的文化品质
        4.5.2 促进产城协合的环境品质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产城耦合的规划策略实证研究——以杨芬港镇为例
    5.1 杨芬港镇现实基础
        5.1.1 发展背景
        5.1.2 杨芬港镇产业系统现状
        5.1.3 杨芬港镇城镇系统现状
        5.1.4 杨芬港镇产城耦合机制存在问题及机遇
    5.2 杨芬港镇规划策略选择
    5.3 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
        5.3.1 双产主导产业
        5.3.2 链网产业关联
    5.4 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
        5.4.1 集约建设规模
        5.4.2 联合发展结构
        5.4.3 联合交通网络
    5.5 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
    5.6 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5.7 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
        5.7.1 融合产城功能
        5.7.2 融合土地利用
        5.7.3 融合公共服务设施
        5.7.4 融合绿化景观
    5.8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中美贸易摩擦对P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贸易摩擦的类型方面
        1.2.2 贸易摩擦的成因方面
        1.2.3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影响方面
        1.2.4 应对措施方面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贸易摩擦概念综述
        2.1.1 贸易摩擦与贸易战等相关概念
        2.1.2 中美贸易摩擦典型形式
        2.1.2.1 反倾销
        2.1.2.2 反补贴
        2.1.2.3 保障措施
        2.1.2.4 特别保障措施
    2.2 贸易摩擦相关理论
        2.2.1 重商主义理论
        2.2.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2.2.3 超保护贸易理论
        2.2.4 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2.3 国际贸易及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2.3.1 比较优势理论
        2.3.2 资源基础理论
    2.4 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2.4.1 PEST分析法
        2.4.2 SWOT分析法
        2.4.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3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成因、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成因
        3.1.1 国际环境因素
        3.1.1.1 钢铁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3.1.1.2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3.1.1.3 WTO相关条款的局限性
        3.1.2 中方原因
        3.1.2.1 钢铁产能快速扩张,出口量不断增加
        3.1.2.2 钢铁产品附加值以及出口价格偏低
        3.1.2.3 钢铁产业集中度偏低
        3.1.3 美方原因
        3.1.3.1 政治因素影响
        3.1.3.2 美国钢铁产业日渐萎靡,贸易保护主义回流
    3.2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现状
        3.2.1 中国钢铁产品对美出口贸易情况
        3.2.1.1 中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概况
        3.2.1.2 中国钢铁产品对美出口概况
        3.2.2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主要表现形式
        3.2.2.1 反倾销
        3.2.2.2 反补贴
        3.2.2.3 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
    3.3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
        3.3.1 “337调查”开始应用于钢铁产品
        3.3.2 以国家安全之名启动“232调查”
        3.3.3 再次启动301调查
        3.3.4 SA8000社会壁垒
        3.3.5 “碳关税”征收在即
4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背景下P企业的经营情况分析
    4.1 P企业的基本情况
    4.2 P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4.2.1 政治法律环境
        4.2.2 经济环境
        4.2.3 社会文化环境
        4.2.4 技术环境
        4.2.5 小结
    4.3 P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机会分析
        4.3.4 威胁分析
        4.3.5 小结
    4.4 P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4.4.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4.4.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4.4.3 替代品的威胁情况分析
        4.4.4 新进入者的威胁情况分析
        4.4.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分析
        4.4.6 小结
5 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和升级对P企业的影响
    5.1 消极影响
        5.1.1 提高进出口贸易的交易成本
        5.1.2 加剧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造成出口规模萎缩
        5.1.3 限制企业自身发展,导致企业规模缩减
    5.2 积极影响
        5.2.1 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的形成
        5.2.2 有利于推动企业对外投资
        5.2.3 有利于实现贸易伙伴的多元化
6 P企业应对对策
    6.1 强化对贸易摩擦的防范意识,提高应对能力
    6.2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6.3 构建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分散市场风险
    6.4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国际化经营
    6.5 择机寻求与其他优势钢企的并购重组,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8)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1.2.1 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基础
        1.2.2 国际产能合作相关文献综述
        1.2.3 钢铁产能合作相关文献综述
        1.2.4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及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5.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广西和越南钢铁业发展及双边产能合作现状
    2.1 广西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2.2 越南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2.3 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现状
第三章 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的必要性
        3.1.1 中国(广西)钢铁去产能的需要
        3.1.2 钢产品遭受“双反”形势严峻
        3.1.3 有利于广西钢铁产业转型
        3.1.4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
    3.2 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的可行性
        3.2.1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3.2.2 产业技术优势
        3.2.3 桂越地缘优势
        3.2.4 越南钢铁需求激增
        3.2.5 越南矿藏资源丰富
        3.2.6 钢铁产业沿海布局战略的实施
        3.2.7 “两廊一圈”倡议
第四章 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障碍分析
    4.1 国际政治环境影响
        4.1.1 美越双边关系发展的影响
        4.1.2 “一带一路”倡议负面舆论影响
    4.2 越南内部阻碍
        4.2.1 基础设施落后,电力供给不足
        4.2.2 腐败现象普遍,经营环境恶化
        4.2.3 劳动成本上升,职工素质低下
        4.2.4 民族情绪高涨,排外心理严重
    4.3 广西钢铁企业内部阻碍
        4.3.1 长效激励机制缺乏,战略契合度不足
        4.3.2 产能合作平台落后,信息传递不畅
        4.3.3 现有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基础薄弱
        4.3.4 产业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频发
第五章 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路径及合作机制探析
    5.1 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路径
        5.1.1 绿地投资
        5.1.2 跨国并购
        5.1.3 国际工程承包
        5.1.4 新建产能合作园
        5.1.5 合作路径比较
    5.2 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机制
        5.2.1 项目谈判机制
        5.2.2 投入保障机制
        5.2.3 共享品牌机制
        5.2.4 利益协调机制
        5.2.5 争端仲裁机制
        5.2.6 文化融合机制
        5.2.7 环境保护机制
        5.2.8 合作机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第六章 钢铁行业国际产能合作案例分析
    6.1 联合钢铁马中关丹产业园项目案例
    6.2 联合钢铁马中关丹产业园项目启示
        6.2.1 双方政府政策支持
        6.2.2 采用先进生产技术
        6.2.3 内部文化氛围融洽
        6.2.4 秉持绿色生产理念
        6.2.5 选择适合的合作路径
第七章 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保障措施
    7.1 政府层面
        7.1.1 完善双边对话机制
        7.1.2 优化双边合作软环境
        7.1.3 加强财税政策与融资便利支持
        7.1.4 构建国际产能合作信息平台
    7.2 企业层面
        7.2.1 构建长效激励机制
        7.2.2 选择恰当的合作路径
        7.2.3 严格筛选合作伙伴
        7.2.4 切实提高产品附加值
        7.2.5 实现钢铁产能合作环保化
        7.2.6 深化人文社会联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9)振兴老工业基地 实现涅盘重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上升
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成为改革脱困典型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大规模技术升级改造
四、成功实施破产重整,企业实现涅盘重生

(10)中俄林产品贸易的关税博弈与产业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中俄林产品贸易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1.2.2 中国林业产业安全研究现状
        1.2.3 关税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理论基础评析
        2.1.1 国际贸易理论
        2.1.2 关税理论
        2.1.3 产业安全理论
        2.1.4 博弈论
    2.2 林产品范围的界定
        2.2.1 SITC 林产品口径
        2.2.2 HS 林产品口径
        2.2.3 中国的林产品分类
第三章 中俄林产品贸易的供给及贸易格局
    3.1 中俄林产品生产情况
        3.1.1 中国林产品生产
        3.1.2 俄罗斯林产品生产情况
        3.1.3 中俄林产品供给的前景分析
    3.2 中国林产品贸易格局
        3.2.1 中国林产品的贸易规模及变化
        3.2.2 中国林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变化特征
        3.2.3 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地理分布
    3.3 俄罗斯林产品贸易格局
        3.3.1 俄罗斯林产品的贸易规模及变化
        3.3.2 俄罗斯林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变化特征
        3.3.3 俄罗斯林产品贸易的地理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俄林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与发展趋势
    4.1 中俄林产品贸易概况
        4.1.1 原木、锯材
        4.1.2 主要口岸、港口和流向
    4.2 中俄主要林产品的竞争性及互补性分析
        4.2.1 竞争性与互补性的背景分析
        4.2.2 显示性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指数
    4.3 中俄林产品贸易发展的趋势预测
        4.3.1 经常市场份额模型
        4.3.2 结果分析与预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罗斯原木出口的关税博弈
    5.1 俄罗斯关税政策的历史沿革
        5.1.1 不同阶段的关税制度及特点
        5.1.2 俄罗斯关税政策走向
        5.1.3 俄罗斯调整出口关税政策的原因
    5.2 俄罗斯出口关税调整的经济学分析
    5.3 基于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政策调整的博弈模型
        5.3.1 俄芬关税壁垒的冲突分析模型
        5.3.2 俄芬关税壁垒冲突的结局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俄林产品贸易的关税效应
    6.1 关税对中国原木进口价格的影响
        6.1.1 关税变动与价格变动
        6.1.2 俄罗斯关税变动与中国原料型产品进口价格的变动
    6.2 关税对中国原木进口量的影响
        6.2.1 关税变动与供给变动
        6.2.2 俄罗斯关税变动对中国进口量的影响
    6.3 关税对中国原木进口方式的影响
    6.4 关税对中国林产品贸易结构的影响
        6.4.1 关税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关联效应分析
        6.4.2 不同阶段关税对中俄林产品贸易结构的影响
    6.5 关税调整下的俄罗斯原木替代性
    6.6 其他影响中国木材贸易的因素
        6.6.1 金融危机
        6.6.2 出口退税
        6.6.3 边境小额贸易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俄罗斯关税调整下的中国林业产业安全评估
    7.1 中国林业产业与产业安全
        7.1.1 中国林业产业安全定义
        7.1.2 俄罗斯木材与中国林业产业链的关系
    7.2 俄原木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7.3 俄罗斯原木供给与中国林业产业安全评估
        7.3.1 基于俄罗斯原木供给的中国林业产业安全评估体系设计原则
        7.3.2 基于俄罗斯原木供给的中国林业产业安全评估体系的主要内容
        7.3.3 基于俄罗斯原木供给的中国林业产业安全评估模型
        7.3.4 基于俄罗斯原木供给的中国林业产业安全度估算
    7.4 中国林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7.4.1 需求预测
        7.4.2 中国对俄罗斯木材未来需求预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案例:俄罗斯关税对绥芬河木材贸易的影响
    8.1 绥芬河木业发展现状
    8.2 绥芬河木材企业调查
        8.2.1 调查的背景
        8.2.2 调查的对象
        8.2.3 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8.2.4 企业调查结论
    8.3 关税对绥芬河木材贸易的影响
    8.4 绥芬河木业的产业安全评估
        8.4.1 资源存量
        8.4.2 供材能力
        8.4.3 产业对俄依存度
        8.4.4 产业国际发展环境
        8.4.5 产业国内发展环境
    8.5 绥芬河木业产业安全需要解决的问题
        8.5.1 加大对俄森林资源开发力度
        8.5.2 重点扶持境外木材加工园区建设
        8.5.3 加快本地化步伐
        8.5.4 降低企业商务成本
第九章 促进中俄林业经贸合作发展的战略构想与政策设计
    9.1 中俄林业经贸合作的战略的原则
        9.1.1 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9.1.2 必须与中俄两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
        9.1.3 必须以注重中俄两国木材安全为出发点
        9.1.4 必须有利于中俄经济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9.2 中俄林业经贸合作的战略构想
        9.2.1 依托林产品贸易拉动两国产业合作
        9.2.2 以两国产业合作支撑贸易发展
        9.2.3 建立森林资源开发与合作机制
        9.2.4 以区域优先合作带动中俄经贸合作发展
    9.3 政策设计
        9.3.1 建立产业安全预警机制,设立日常办公联席机构
        9.3.2 以政府为主导,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9.3.3 加快国内人工林培育,提高国内木材保障能力
        9.3.4 建立中国木材储备机制,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战略
        9.3.5 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境外加工园区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创新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日大钢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和出口(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D]. 周晓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PX钢铁公司营销战略与策略设计研究[D]. 单建国. 山东大学, 2020(05)
  • [5]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宝武钢铁集团结构性权力分析[D]. 饶鑫.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 唐冠蓝. 天津大学, 2019(01)
  • [7]中美贸易摩擦对P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D]. 周忠超. 云南大学, 2019(03)
  • [8]广西与越南钢铁产能合作研究[D]. 陈悦. 广西大学, 2019(01)
  • [9]振兴老工业基地 实现涅盘重生[J]. Northeast Special Steel Co Ltd;. 中国钢铁业, 2018(11)
  • [10]中俄林产品贸易的关税博弈与产业安全研究[D]. 宿海颖.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

标签:;  ;  ;  ;  ;  

新日铁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