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

一、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做法(论文文献综述)

辛胜入[1](2021)在《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以H局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印发《“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文件,强调了可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来评价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领导干部的履职尽责情况,肯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作用,要求在审计中进一步关注领导干部各项活动的效益和效果性。但是,由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现阶段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离最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审计内容大多只关注财务财政收支的合法合规性,难以整体反应领导干部任期的执政效果。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对H局经济责任审计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考虑到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既注重审计的全面性,又突出了对绩效相关重点指标的评价,笔者依托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模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创新性的运用平衡计分卡设计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指标体系,设置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财务状况变化及资产管理情况,重大决策情况、内部控制管理情况、业务管理情况,政治能力建设情况、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公众服务满意度、单位职工满意度等评价指标,同时把个人廉洁问题作为一票否决项。通过“4+1”指标评价体系,实现对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全面评价,从而纠正领导干部在行政管理时的短视行为,敦促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且把国家长久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本文通过选取H局2019年度对某直属单位G局原局长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案例,以审计评价指标为依据,运用“4+1”审计指标体系,对该审计案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审计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最后,本文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指标体系设计情况,提出强化科学的审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审计独立性、改善审计方法和技术、加大审计结果应用力度、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等发展对策,旨在推动H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为其他机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吴建莲[2](2020)在《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研究 ——以S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多次强调要加强和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改革和完善对“一把手”监督。过去,权力监督常常“聚焦”于党政机构,而往往忽略素有“象牙塔”、“清水衙门”之称的高校里的权力运行问题。随着近年来高校内腐败问题的不断曝光、高校领导人经济犯罪现象的日益凸显,社会对加强高校领导人的权力运行制约和履职监督的呼声不断高涨,特别是加强高校领导人经济责任监督、预防职务犯罪问题成为了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强化对高校领导人特别是高校部门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重要手段,在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尽责、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校内各部门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控制、改善内部管理,促进学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强化高校部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更好地加强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防止权力运行失控,预防职务犯罪,促进高校良性运转。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着手,首先分析了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现状,然后在深入分析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加强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对策措施。通过研究发现,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包括监督对象覆盖面有限、先离后审现象突出、审计评价难把握、经济责任界定困难、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从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机构职能发挥不力、配套制度不健全、结果运用机制不完善、审计力量薄弱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应从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建设、加强结果运用、增强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

仇禄琪[3](2020)在《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完善研究 ——基于地方治理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县委书记县长在地方治理中拥有较大的公共权力,具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权力涉及范围较广、责任较重,对地方治理的效果具有较重要的影响,因此,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比较重要,但当前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县委书记县长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与地方治理的关系,很有必要从地方治理的视角对其经济责任审计的完善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及实地调研等方法,首先,以地方治理理论、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为基础,对地方治理、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及地方治理与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其次,通过查询国家政策及审计机关官网中的资料等,对当前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进行归纳,同时基于地方治理的视角提出当前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审计力量势单力薄;地方治理复杂,审计深度有限;地方治理责任划分不明,审计责任界定难;地方治理不透明,审计结果利用率低。再次,以F县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为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审计力量势单力薄、审计深度有限、审计成果运用不充分、在地方治理中对审计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最后,基于地方治理视角,结合当前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以及案例分析提出的问题,提出匹配地方治理内容,组建审计综合型团队;以治理为导向,拓宽审计深度;明确责任划分,确定经济责任;建设透明政府,健全审计成果利用制度;加强地方治理,提高审计重视程度的完善建议。本文以地方治理为视角及以F县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为案例是本文的两大创新点。以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研究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地方治理视角对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进行完善研究,可以丰富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体系,优化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且提升审计质量。

谭中[4](2019)在《A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已开展多年,已成为对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的重要手段,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日益完善,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两办)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施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要求实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2013至2018年),全国共审计领导干部21万多名,其中党政领导干部20多万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6000多名。根据2019年7月新修订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定义,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因此,加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全面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必然要求。本论文首先对与本题目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之后引用了目前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数据,选取审计署派出局审计管辖范围的单位,以A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案例,对其审计主客体、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实施过程、审计报告进行分析,以小见大,找出目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责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期望今后更好指导审计署派出局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目前国内对省市县及国企、高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审计署派出局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案例研究几乎没有,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引。不足之处在于,目前审计署派出局审计的党政领主要导干部的审计方案和审计报告均涉密,因此在案例中笔者进行脱密脱敏处理,对单位名称、职能和相应数据做了替换,无法使用真实数据。

黄嘉怡[5](2019)在《惠州市H县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困境与对策》文中指出公安机关作为国家公权部门,肩负着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使命,但其在行使公共权力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和腐败的产生,人民需要委托一个部门对公安机关行使公权力进行监督,公安审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公安审计与政府审计的执行主体不同,政府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行使监督权,而公安审计由于其特殊性和保密性,无法借助外部监督,因此公安审计是由公安机关内部审计部门行使监督权力,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公安审计的主流审计类型,在加强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惩治和预防腐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后,公安机关经济责任审计从最初的“查错纠弊”上升为“免疫系统”的国家治理层面,新形势下,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促进”,要求审计部门要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和促进反腐倡廉作为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根本遵循,更是将公安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推向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本文以我国权力运作体系中最基础环节县级政府为落脚点,选取惠州市H县公安机关为例开展公安机关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以期为推进公安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出贡献。本文以新修订的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委托代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为理论基础,立足于惠州市H县公安局审计部门的实践经验,结合国内目前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成果,面向整个惠州市各县区公安机关审计人员发放问卷,并重点访谈部分审计人员及被审单位,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以及访谈法对惠州市H县公安局审计部门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全面的阐述,并从内外部因素剖析形成困境的原因,最后从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体系、加强审计结果运用以及加强审计风险防范管理等方面多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杜晓彤[6](2019)在《全覆盖背景下的央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以L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此后“审计全覆盖”逐渐成为热词,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重要使用者,中央企业毫无疑问处于审计全覆盖的范围内。在国家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中央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覆盖对象,其较大的经济体量和复杂的资产状况给有限的审计资源带来了严峻挑战。内部审计的发展无疑拓展了国家审计全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也促进了内部审计自身的持续深入发展。本文以全覆盖为背景,对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探讨。首先,提出论题,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总结出学界对既有的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论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引领。其次,从国家现行相关法规出发,结合阅读的文献资料和自身实践经历,总结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肯定其成功做法和可取经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其成因。论文认为,目前央企内部审计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着审计覆盖面窄、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审计成果运用不足、审计方法传统以及审计资源不足与能力恐慌等困惑,相对国家审计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不论覆盖面与审计规范化程度,还是审计效果和审计结果应用、问责追责等,均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源于我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开展的时间不长,发育不成熟,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指导不力,央企内部治理层对审计的投入及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效果不显、欠账较多,中央企业规模大却审计资源有限,内部审计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审计体系和审计标准,特别是经济责任的评价标准不够明晰等。论文以L公司的案例为照,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践现状,说明其问题存在原因符合理论剖析的基本指向。最后,论文以国家审计全覆盖为工作背景,从改进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视角,提出了优化和改进现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对策和建议。在分析L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中,本文提出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经济责任认定精准度低影响被审计单位积极主动性,造成被审计单位内部人员流动性变大,为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创新点之二是,针对包括案例涉及企业在内的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其原因之一是全覆盖背景下国家层面对内部审计需求增长,然而供给不足,从而导致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可用的资源更加有限。

赵鋆娜[7](2019)在《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农”篇章。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村级领导干部是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的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国家惠农方针政策的终端环节,是实现乡村良治,小康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这“最后一公里”的职责履行情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全国各地在村级基层党组织巡查中发现基层干部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腐败问题达到8.1万个。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优劣对审计结果的好坏起主导性作用,当前村级领导干部腐败、不作为的问题与审计监督模式不当大有关系。那么,我国现阶段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是如何对村级领导干部实施监管的?各地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又是怎样发挥作用与成效的?有没有充分发挥“制度约束”的杠杆作用?村级领导干部贪腐现象问题之严重,形势之严峻,引人深思。根据我国的乡村组织形式,现存有六种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分别是以区县审计机关为主导的乡镇模式、派驻模式和集中模式,以及以区县农经部门为主导的乡镇模式、派驻模式和集中模式,不同审计模式的审计效果大相径庭。从理论上讲,判断各种审计模式优劣或效果的标准主要包括审计的独立性、审计资源配置合理性、审计成果有效运用的程度以及审计周期的长短等四个方面,这六种审计模式的审计效果从高到低依次是审计机关-乡镇模式,审计机关-派驻模式,农经部门-乡镇模式,审计机关-集中模式,农经部门-派驻模式,农经部门-集中模式,除了审计机关-乡镇模式,其余五种均存在缺陷。然而现实状况是,仅有小部分地区成功试点并采纳实施审计机关-乡镇模式或审计机关-派驻模式,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依旧采用传统区县农经部门主管的审计模式,这类审计模式的最大缺陷是独立性严重不足,审计结果可信度低。审计模式的选择差异是否是各地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效果存在显着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从理论方面分析审计模式的效果,本文还通过山东临沂市、苏州吴中区、湖北襄阳市、山西省平顺县、湖北省郧阳区以及福建省白塔乡的案例,细究当前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审计效果,以佐证理论方面的分析,得出“审计模式的不同是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效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因而应当站在优化审计模式的视角改善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结论。最后,根据理论方面和案例分析取得的结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要求,本文结尾根据我国现阶段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分类,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针对因财力物力的局限仍需坚持农经部门主导的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采取“强化农经机构建设以提高农经部门主导模式独立性”的优化方案;针对不受其他因素限制有能力对村级领导干部经责审计的主管部门完成从农经部门到审计部门转变的情形,采取“逐步完成由农经部门主管到审计部门主管转变”的优化方案;针对推进集中/派驻模式转变为乡镇模式的情形,采取“建立成果应用与整改机制”的优化方案;针对在巩固的基础上实现继续优化的审计机关-乡镇模式,采取“有序推进审计模式制度建设与创新”的优化方案。

王璐瑶[8](2019)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问题研究 ——以S省为例》文中指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简称同步审计)是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中国特有的审计制度。其特有的同步性、联合性、全面性等特征,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及时查办违法违纪违规领导干部、任免领导干部、提升审计质效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实践,审计机关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同步审计经验,但仍存在工作开展相对滞后、实施效果不尽相同的问题,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本文首先介绍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现有研究成果,通过梳理总结国内研究现状,并结合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相关文献,论述同步审计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其次,基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国家治理理论与权力制约理论展开后续研究,旨在将同步审计与中国特色的党政制度结合起来,提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实施框架,并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不同的职能分工,分别剖析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重点、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再次,结合S省审计厅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项目的实践经验,从具体的审计实例出发,剖析该省同步审计存在诸如“组织管理模式不合理”、“责任界定不科学准确”、“审计评价指标不完善”、“未充分运用审计结果”等问题,并由表及里,针对性的从审计委托管理制度、审计实施程序、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审计问责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成因。最后,针对同步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联动机制角度提出了完善委托审计制度、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制度等对策;从审计质量控制角度提出坚持依法依规审计、聚焦确定审计重点、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把握原则界定责任等建议;从审计队伍建设方面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升级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创新干部培训方法、积极争取外部资源等建议;在审计结果运用方面提出完善问责体系、推行结果公告制度、提升结果运用层次的对策。同步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经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同步监督,促进公权力和问责机制的有效运行。本文旨在以某个省的同步审计实施情况为缩影,深入挖掘具体审计项目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从多角度、全方面、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地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理论和实践工作提供借鉴。但由于笔者政府审计经验较少,研究能力还有待增强,可能导致对相关文献的理解不到位、对同步审计问题分析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尚有很多不足和遗憾之处,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邱为学[9](2019)在《审计结果运用研究 ——以G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例》文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水平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这一成绩却建立在牺牲资源的基础上,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尤其是大气、土地、水等资源污染严重,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形势不容乐观。前几年,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的保护,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究制度,这一工作的实行就是通过追究领导干部履职期间的责任,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共创和谐社会的目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开展的好坏,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运用,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结果运用不够充分,不仅仅会导致经济问题,还会遗留自然资源的问题,影响审计在领导和群众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以充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运用理论,帮助审计机关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的运用,规范运用程序与方式为目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系统化的分析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运用主体及其法律依据,类型化的划分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运用方式和规范化的研究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运用程序问题。在目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陆续开展阶段,本文结合依法行政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行政公开理论,以G市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审计案例,分析了G市审计案例中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发现其问题集中体现在审计结果运用主体不明、审计运用方式不清、审计运用程序不健全以及审计运用风险中。将主体系统化的分为分为审计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被审计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党委政府及人大、司法机关、环境主管部门和中央与各级审计委员会,把运用方式类型化的按审计机关与非审计机关分类,将其分为公开、提供信息、建议、备案、依据、评价、审议等类别。将程序规范化的分为审计结果的审议、公开、提供信息、问责追责、整改反馈这五个部分,并研究分析了审计运用风险影响因素以及风险防范的对策,最后做出结论与四点建议,一是明确审计结果运用主体、二是熟悉审计结果运用方式、三是规范审计结果运用程序、四是强化审计结果运用风险防范。

宋诚诚[10](2019)在《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责任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下为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提出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制度。通过审计,客观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不仅可以促进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实现依法作为、主动作为、有效作为,更可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本文以构建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为目标,试图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以期对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合理地评价。本文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发现相关文献中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实质、评价指标的设计和评价方法的选取等方面存在争议。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分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相关理论出发,确定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涵和实质,并构建了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理论框架,为下文设计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提供指导性作用。其次,通过分析地方审计机关出台的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并结合实际工作中某市直部门A局局长经济责任审计的案例,总结归纳出现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评价指标过于笼统、缺乏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审计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综合评价缺失或未结合责任界定以及评价结果运用不够明确等问题。最后,本文秉承基于实务、解决问题的原则,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恰当选择评价指标,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结合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构建了一套由22个评价指标组成的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并结合责任界定实现了对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评价。当前有些研究由于没有界定清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实质,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等同于责任界定,或抛开责任界定来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不够完整。本文的创新点之一在于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时同时考虑了问题评价指标和业绩评价指标,并将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责任界定包含进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中。

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以H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绩效审计的研究
        1.2.2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
        1.2.3 文献研究总体评价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问题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问题
        1.4.3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审计
        2.1.2 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2.1.3 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关系
        2.1.4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
    2.2 基础理论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3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模型
        2.3.1 标杆对比模型
        2.3.2 平衡计分卡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H局初步开展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3.1 H局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初步开展情况
        3.1.1 H局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政策
        3.1.2 H局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流程
        3.1.3 H局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措施
        3.1.4 H局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取得的成绩
    3.2 H局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 尚未建立科学的审计理念
        3.2.2 缺少独立性,影响审计效果
        3.2.3 缺少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3.2.4 审计技术相对滞后
        3.2.5 审计结果应用不足
        3.2.6 审计人员结构单一,业务素质较低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设计
    4.1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组织方式设计
        4.1.1 确定审计方法
        4.1.2 梳理审计对象,明确审计内容
        4.1.3 重点审计与全过程审计相结合
    4.2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4+1”指标体系设计
        4.2.1 审计指标设计原则
        4.2.2 审计指标设计总体思路
        4.2.3 平衡计分卡在指标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4.2.4 审计指标一票否决项
    4.3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4+1”指标权重设定
        4.3.1 审计指标权重设定方法
        4.3.2 权重设定具体实施步骤
    4.4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确定
        4.4.1 审计指标评分标准
        4.4.2 审计结果等级转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H局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4+1”指标实证分析
    5.1 H局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5.1.1 被审计人员和单位基本情况
        5.1.2 审计范围和方法
        5.1.3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5.1.4 审计意见和结果
    5.2 G案例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过程
        5.2.1 财务管理维度
        5.2.2 职能履行维度
        5.2.3 能力建设维度
        5.2.4 服务对象维度
        5.2.5 审计指标一票否决项
    5.3 G案例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4+1”指标分析
        5.3.1 财务管理指标分析
        5.3.2 职能履行指标分析
        5.3.3 能力建设指标分析
        5.3.4 服务对象指标分析
        5.3.5 一票否决项指标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进一步完善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6.1 强化科学的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理念
    6.2 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审计独立性
    6.3 改善审计方法和技术
    6.4 加大审计结果应用
    6.5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6.6 结论与展望
        6.6.1 主要结论
        6.6.2 研究不足之处
        6.6.3 未来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研究 ——以S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
        二、经济责任
        三、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治理理论
第二章 S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现状
    第一节 S高校基本情况
    第二节 S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基本现状
        一、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主体基本情况
        二、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内容
        三、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主要制度依据
        四、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程序
        五、近十年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开展情况
        六、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取得的成效
第三章 S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对象覆盖面有限
        二、先离后审现象突出
        三、审计评价难以把握
        四、经济责任界定困难
        五、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二、组织机构职能发挥不力
        三、配套制度不健全
        四、结果运用机制不完善
        五、审计力量薄弱
第四章 国内外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先进经验借鉴
        一、美国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主要做法
        二、澳大利亚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主要做法
        三、国外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的启示
    第二节 国内先进经验借鉴
        一、湖南师范大学经济责任审计做法
        二、复旦大学经济责任审计做法
        三、对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启示
第五章 加强S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措施
    第一节 提高思想认识
    第二节 强化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推进审计全覆盖
    第三节 健全制度建设
        一、健全经济责任制度
        二、健全审计评价体系
    第四节 加强结果运用
        一、强化协调配合机制
        二、推进审计结果公开
    第五节 增强队伍建设
        一、增加审计力量
        二、加强自身建设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完善研究 ——基于地方治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图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案例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地方治理理论
        二、经济责任审计理论
第三章 地方治理与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
    第一节 地方治理
        一、地方治理的目标
        二、地方治理的主要内容
        三、地方治理的方式
        四、地方治理的法律依据
        五、地方治理的运行机制
    第二节 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
        一、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主体及客体
        二、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及评价标准
        三、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及程序
        四、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五、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及结果运用
        六、县委书记与县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
    第三节 地方治理与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关系
        一、地方治理决定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
        二、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反作用于地方治理
第四章 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一、相关法规和政策
        二、开展情况
        三、取得的成绩
    第二节 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
        一、审计力量势单力薄
        二、地方治理复杂,审计深度有限
        三、地方治理责任划分不明,审计责任界定难
        四、地方治理不透明,审计结果利用率低
第五章 F县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第一节 案例介绍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F县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要素
        三、F县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四、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值得肯定的做法
        二、F县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三、F县地方治理对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
第六章 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完善建议
    第一节 匹配地方治理内容,组建审计综合型团队
        一、扩大审计队伍
        二、加强学习培训
        三、提高部门间的合作
    第二节 以治理为导向,拓宽审计深度
        一、确定审计重点内容
        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三、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第三节 明确责任划分,确定经济责任
        一、权责对等
        二、细化经济责任分类
        三、建立责任界定评分系统
    第四节 建设透明政府,健全审计成果利用制度
        一、落实整改情况
        二、健全结果公告制度
        三、提高审计结果对领导干部任用的作用
    第五节 加强地方治理,提高审计重视程度
        一、成立被审计单位领导小组
        二、科学制定审计规划
        三、加强地方财务人员培训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A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贡献与不足
        1.4.1 研究贡献
        1.4.2 研究不足
2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定义
        2.1.2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2.2 国家治理理论
    2.3 与审计相关的内容
        2.3.1 审计目标
        2.3.2 审计重点
        2.3.3 审计程序
        2.3.4 审计的主要特征
3 A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情况
    3.1 A单位概况
        3.1.1 A单位基本情况
        3.1.2 A单位预决算情况
        3.1.3 A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本情况
    3.2 审计准备阶段
        3.2.1 审计组组成
        3.2.2 合理安排人员分工
        3.2.3 确定审计重点内容
    3.3 审计实施阶段
        3.3.1 具体实施步骤
        3.3.2 主要经验做法
    3.4 审计完成阶段
        3.4.1 审计报告
        3.4.2 审计建议
4 A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审计对象的覆盖面不全
        4.1.2 审计程序不够完善
        4.1.3 审计评价不够准确
        4.1.4 审计效果不够理想
    4.2 原因分析
        4.2.1 未出台统一的审计指南
        4.2.2 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4.2.3 审计结果运用不到位
        4.2.4 人才队伍缺失
5 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
    5.1 与其他类型审计整合
    5.2 推行任中审计
    5.3 建立健全评价指标
    5.4 深化审计结果运用
    5.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6 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惠州市H县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研究
        二、公安机关的审计研究
        三、政府绩效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
        四、简要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及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释及理论分析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其解释
        一、经济责任审计
        二、县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
        三、公安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区别
        四、经济责任审计与一般审计的区别
    第二节 理论分析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风险管理理论
        三、内部控制理论
第三章 惠州市H县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第一节 县级公安审计发展历程
        一、停滞阶段(1952年-1978年)
        二、恢复阶段(1979年-2000年)
        三、发展阶段(2001年-2011年)
        四、规范阶段(2012-至今)
    第二节 惠州市H县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执行现状
        一、基本情况
        二、业务实施流程
第四章 惠州市H县公安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困境调查
    第一节 惠州市各县区公安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执行过程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二、惠州市各县区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执行现状调查数据分析
    第二节 惠州市H县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困境
        一、审计人员方面的困境
        二、审计实施方面的困境
        三、审计结果方面的困境
    第三节 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二、内部原因
第五章 破解H县公安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困境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节 解决审计人员内部困境
        一、提升审计人员队伍素质
        二、加强审计项目风险管理
        三、创新审计方式方法
    第二节 改善审计机构外部环境
        一、加强审计机构建设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体系
        三、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
        四、创新审计制度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县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执行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6)全覆盖背景下的央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以L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文献综述
        1.5.1 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
        1.5.2 审计全覆盖的研究
        1.5.3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关系的研究
        1.5.4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中央企业
        1.6.2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2 理论基础
    2.1 委托代理理论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权力制衡理论
    2.4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3 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框架
    3.1 审计范围和对象
    3.2 审计目标
    3.3 审计内容
    3.4 审计程序
    3.5 审计结果公开和运用
        3.5.1 审计结果公开
        3.5.2 审计结果运用
    3.6 央企内部经责审计和外部经责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3.7 央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协同与联动
4 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分析
    4.1 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状况
    4.2 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业绩与效果
    4.3 央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存在的问题
        4.3.1 审计覆盖面窄
        4.3.2 审计资源不足
        4.3.3 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4.3.4 审计方法传统
        4.3.5 审计成果运用不足
    4.4 全覆盖背景下央企内部经责审计的机遇与挑战
        4.4.1 央企内部经责审计的机遇
        4.4.2 央企内部经责审计的挑战
5 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分析——以L公司为例
    5.1 L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基本情况
    5.2 L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程序
        5.2.1 审计项目立项
        5.2.2 审计重点与难点
        5.2.3 审计基本程序
    5.3 审计报告要点
        5.3.1 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主要情况
        5.3.2 任期内企业财务及经营状况
        5.3.3 基本评价意见
    5.4 L公司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与经验
    5.5 L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的存在问题与短板
        5.5.1 审计资源与能力有欠
        5.5.2 审计覆盖面窄、频度疏
        5.5.3 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待完善
        5.5.4 审计手段方法科技含量较低
        5.5.5 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机制
        5.5.6 审计强约束下保护与激励作用不显
    5.6 问题原因分析
        5.6.1 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胜任能力有待提升
        5.6.2 全覆盖背景下审计需求激增而供给相对不足
        5.6.3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时间短、基本建设欠账多
        5.6.4 组织内部对审计的认知有偏
        5.6.5 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缺乏必要的指导与牵引力
        5.6.6 审计标准的复杂性和评价指标的动态性
6 全覆盖背景下加强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计划建设:制定覆盖周期和分期任务
    6.2 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经责审计结果运用机制
    6.3 标准建设:建立科学而行之有效的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6.4 管理建设:将后续审计报告作为审计报告的补充报告
    6.5 素质建设:加强队伍建设与人员培训
    6.6 技术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及与政府审计的协同
7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7)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
        1.1.2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法律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分类
        1.2.2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授权制度
        1.2.3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变化
        1.2.4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应用
    1.3 目的与意义
        1.3.1 目的
        1.3.2 意义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经济责任
        2.1.2 经济责任审计
        2.1.3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2.1.4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受托责任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人本管理理论
        2.2.4 权力制衡理论
3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研究框架及效果分析
    3.1 审计模式效果理论分析框架
    3.2 现行审计模式的效果分析
        3.2.1 审计机关-集中模式
        3.2.2 审计机关-派驻模式
        3.2.3 审计机关-乡镇模式
        3.2.4 农经部门-集中模式
        3.2.5 农经部门-派驻模式
        3.2.6 农经部门-乡镇模式
    3.3 审计模式效果分析结论
        3.3.1 审计效果评价
        3.3.2 审计模式总结
4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实践案例分析
    4.1 审计机关-集中模式:湖北省襄阳市
        4.1.1 开展背景
        4.1.2 审计模式确定
        4.1.3 实践经验与成效
        4.1.4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4.2 审计机关-派驻模式:苏州市吴中区
        4.2.1 开展背景
        4.2.2 审计模式确定
        4.2.3 实践经验与成效
        4.2.4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4.3 审计机关-乡镇模式:山东省临沂市
        4.3.1 开展背景
        4.3.2 审计模式确定
        4.3.3 实践经验与成效
        4.3.4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4.4 农经部门-集中模式:山西省平顺县
        4.4.1 开展背景
        4.4.2 审计模式确定
        4.4.3 实践经验与成效
        4.4.4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4.5 农经部门-派驻模式:湖北省郧阳区
        4.5.1 开展背景
        4.5.2 审计模式确定
        4.5.3 实践经验与成效
        4.5.4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4.6 农经部门-乡镇模式:福建省白塔乡
        4.6.1 开展背景
        4.6.2 审计模式确立
        4.6.3 实践经验与成效
        4.6.4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4.7 审计模式实践案例的归纳总结
        4.7.1 审计模式实践案例初步评价
        4.7.2 审计模式实践案例比较分析
        4.7.3 实践模式效果总结
5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优化
    5.1 乡村振兴战略对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优化的要求
        5.1.1 强化党对审计组织体系的领导
        5.1.2 凸显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审计内容侧重
        5.1.3 统筹审计资源完善现有审计模式
        5.1.4 配备独立的专职人员
    5.2 因地制宜优化现有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5.2.1 强化农经机构建设以提高农经部门主导模式的独立性
        5.2.2 逐步完成由农经部门主管到审计部门主管的转变
        5.2.3 建立审计成果运用与整改机制
        5.2.4 有序推进审计模式的制度建设与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8)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问题研究 ——以S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 创新之处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关于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特点的研究
        2.2.2 关于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内容的研究
        2.2.3 关于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责任界定的研究
        2.2.4 关于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评价的研究
    2.3 文献述评
3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相关概述
    3.1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理论基础
        3.1.1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3.1.2 国家治理理论
        3.1.3 权力制约理论
    3.2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需求
        3.2.1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必要性
        3.2.2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可行性
    3.3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对象
    3.4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定义
    3.5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目标
    3.6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内容
        3.6.1 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步审计侧重点
        3.6.2 地方党委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内容
        3.6.3 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内容
    3.7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责任界定
    3.8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评价
        3.8.1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评价原则
        3.8.2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评价方法
        3.8.3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评价指标
    3.9 开展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方法
        3.9.1 结合不同方法提高审计效率
        3.9.2 根据职责分工进行责任界定
        3.9.3 借助大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
4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开展情况和问题分析——以S省为例
    4.1 S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4.2 S省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基本情况
        4.2.1 S省审计厅经济责任审计职能和组织方式
        4.2.2 S省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发展历程
        4.2.3 S省审计厅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取得的成绩
    4.3 S省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组织管理模式不合理
        4.3.2 责任界定不科学准确
        4.3.3 审计评价指标不完善
        4.3.4 未充分运用审计结果
    4.4 S省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问题成因分析
        4.4.1 同步审计机制不完善
        4.4.2 审计机关独立性不强
        4.4.3 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4.4.4 人才队伍的素质不高
        4.4.5 问责整改机制不健全
5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对策建议
    5.1 建立健全联动协作机制
        5.1.1 完善委托审计制度
        5.1.2 完善联席会议制度
        5.1.3 完善信息共享制度
    5.2 强化审计质量控制
        5.2.1 坚持依法依规审计
        5.2.2 聚焦确定审计重点
        5.2.3 把握原则界定责任
        5.2.4 完善指标体系制度
    5.3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5.3.1 升级人员知识结构
        5.3.2 创新干部培训方法
        5.3.3 积极争取外部资源
    5.4 深化审计结果运用
        5.4.1 完善追责问责体系
        5.4.2 推行结果公告制度
        5.4.3 提升结果运用层次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审计结果运用研究 ——以G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
        1.2.2 国内文献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依法行政理论
        2.1.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1.3 行政公开理论
3 案例分析—G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3.1 审计背景和审计目标
        3.1.1 审计背景
        3.1.2 审计目标
        3.1.3 总体工作安排及思路
    3.2 审计实施过程及发现问题
        3.2.1 审计流程
        3.2.2 审计发现的问题及线索
        3.2.3 审计结论
        3.2.4 基于上述案例审计结果运用问题
4 审计结果运用主体分析
    4.1 审计机关运用依据
    4.2 组织人事部门运用依据
    4.3 纪检监察机关运用依据
    4.4 被审计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运用依据
    4.5 党委政府及人大运用依据
    4.6 司法机关运用依据
    4.7 环境主管部门运用依据
    4.8 中央和各级审计委员会运用依据
5 审计结果运用方式
    5.1 审计机关运用方式
        5.1.1 公开
        5.1.2 提供信息
        5.1.3 建议
        5.1.4 依据
        5.1.5 备案
    5.2 非审计机关运用方式
        5.2.1 依据
        5.2.2 参考
        5.2.3 审议
        5.2.4 备案
6 审计结果运用程序
    6.1 审议结果
    6.2 公开结果
    6.3 提供信息
    6.4 问责追责
    6.5 整改反馈
7 审计结果运用风险及风险防范
    7.1 审计运用风险影响因素
        7.1.1 外部因素
        7.1.2 主观因素
    7.2 审计运用风险的防范对策
        7.2.1 外部因素防范对策
        7.2.2 主观因素防范对策
8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建议
        8.2.1 明确审计结果运用主体
        8.2.2 熟悉审计结果运用方式
        8.2.3 规范审计结果运用程序
        8.2.4 强化审计结果运用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本文不足之处
2.文献综述
    2.1 国外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关研究
        2.1.1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2.1.2 绩效审计评价方法
    2.2 国内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关研究
        2.2.1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涵
        2.2.2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
        2.2.3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
        2.2.4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2.2.5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
    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3.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相关理论
    3.1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理论基础
        3.1.1 委托代理理论
        3.1.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3.1.3 国家治理理论
    3.2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核心概念界定
        3.2.1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鉴证
        3.2.2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界定
        3.2.3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3.3 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理论框架
        3.3.1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
        3.3.2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
        3.3.3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3.3.4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3.3.5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
4.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现状分析
    4.1 地方审计机关出台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
        4.1.1 四川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
        4.1.2 青岛市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
        4.1.3 对比总结
    4.2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实施情况——以A局局长经济责任审计为例
        4.2.1 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4.2.2 经济责任事项审计情况
        4.2.3 审计评价意见
        4.2.4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相关责任界定
    4.3 现行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4.3.1 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4.3.2 缺乏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4.3.3 审计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
        4.3.4 综合评价缺失或未结合责任界定
        4.3.5 评价结果运用不够明确
5.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5.1 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四个要素
    5.2 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计
        5.2.1 贯彻执行责任评价指标
        5.2.2 经济决策责任评价指标
        5.2.3 财政财务责任评价指标
        5.2.4 组织监管责任评价指标
        5.2.5 廉洁从政责任评价指标
    5.3 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确定
        5.3.1 定性指标评价标准
        5.3.2 定量指标评价标准
    5.4 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使用
        5.4.1 基于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
        5.4.2 结合责任界定进行综合评价
    5.5 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结果运用
6.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政策建议
    6.1 严控审计质量,优化审计报告
    6.2 规范审计结果运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
    6.3 推进审计结果公开,强化领导干部问责
7.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四、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以H局为例[D]. 辛胜入.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研究 ——以S高校为例[D]. 吴建莲.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3]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完善研究 ——基于地方治理视角[D]. 仇禄琪.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A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研究[D]. 谭中.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7)
  • [5]惠州市H县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困境与对策[D]. 黄嘉怡. 深圳大学, 2019(10)
  • [6]全覆盖背景下的央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以L公司为例[D]. 杜晓彤.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7]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研究[D]. 赵鋆娜.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8]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问题研究 ——以S省为例[D]. 王璐瑶.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9]审计结果运用研究 ——以G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例[D]. 邱为学.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10]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D]. 宋诚诚.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