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伶仃航道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珠江口伶仃航道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一、珠江口伶仃水道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子嘉,李芊,陈寅超,帅义萍,马梦真[1](2021)在《黄茅海浮游生物及其粒径结构的潮汐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河口区浮游生物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解黄茅海河口浮游生物及其粒径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7年8月17日至21日对黄茅海河口区域微微型浮游生物(pico-,<2μm),微型浮游生物(nano-,2—20μm)及小型浮游生物(micro-,20—200μm)及其粒径结构进行观测。结果显示,河口外侧总叶绿素a浓度最高,为19.34μg/L,且大粒径浮游生物占比最高。底层水体受上溯海水影响较为明显,表现出盐度及营养盐浓度随潮汐呈现显着的周期性变化。潮汐过程对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影响不同,对微微型浮游生物影响较小,对大粒径浮游生物影响较大。涨潮时,表层标准化浮游生物粒径谱(NBSS)斜率增大,大粒径浮游生物占比增多。落潮时, NBSS斜率减小,小粒径浮游生物占比增多。潮汐过程及由其引起的营养盐、温度和可利用光强的改变是影响黄茅海河口浮游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河口区浮游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等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贾娇[2](2019)在《天津滨海半咸水湿地生物盐、污耐性及稳态转换研究》文中认为滨海湿地分布于海岸带地区淡咸水交汇地带,发挥着截蓄入海污染物、缓解海洋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天津市位于渤海湾顶部,是海河干流、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等河流入海的尾闾,滨海湿地发育。过去几十年,天津市海岸带受人口、城市化过程和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湿地水量减少、盐度增加、水质恶化、面积急剧萎缩,且人工化加剧。盐、污双重胁迫成为滨海湿地有别于上游内陆淡水湿地的重要特征。海岸带边界不清、含盐湿地稳态转换机理不明,是当前滨海地区生态管理和湿地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海洋对陆地的影响为依据,研究建立天津市海岸带陆侧边界;以半咸水(0.5-30‰)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滨岸带植物和沉水植物、底栖动物及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对主要污染物和盐度的耐受梯度;开展生物群落在盐、污胁迫下的稳态转换阈值及指示种研究,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提供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确定了海岸带陆侧边界划定的指标、方法,从较大尺度划定了天津海岸带陆侧边界。基于海陆交错带思路,选择海洋对陆主要作用过程,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增水、台风、土壤盐渍化、地下水咸化/半咸化、咸潮上溯等,以各类作用过程对陆地的最大影响范围作为海岸带陆侧边界。分析天津市海岸侵蚀、风暴潮增水、土壤盐渍化、地下水咸化/半咸化等指标空间范围,最终以地下咸水/半咸水分布区决定天津海岸带陆侧边界。(2)基于天津市3条入海河流滨岸土壤、水体盐度和耐盐指示种自潮间带向内陆的变化梯度,确定了河流的滨海和内陆边界。发现天津滨岸湿地含盐量东南高、西北低,空间异质性大。从土壤盐分、水盐度、滨岸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空间分布来看,独流减河、海河干流、永定新河分别以距海40-57 km、32-45 km、18-32 km处作为滨海湿地与内陆湿地的分界。(3)开展了多种生物类群与盐度、污染物的响应关系研究。发现盐度、Na+、Cl-、TN是决定滨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营养盐、盐度是影响沉水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狐尾藻可指示较清洁水体,菹草、金鱼藻、篦齿眼子菜能指示低盐、中高污水体,川蔓藻可指示高盐、高污水体。盐度、Cl-、Na+、TN、Chl a、TP是影响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水环境因子,适盐生物分布于入海河口,适污生物出现在河流上游、支流汇入区和湿地静水区。(4)分析了滨岸植物、沉水植物的盐、污适应性,确定了滨岸植物、底栖动物及浮游生物的指示种及响应阈值。不同物种对盐含量耐受程度不同,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滨岸植物分盖度呈不同变化趋势,如上升、下降、抛物线、存在拐点等特征。川蔓藻、菹草可视为耐盐、耐污种,狐尾藻可视为清洁种。底栖动物群落的盐度阈值为0.66-7.36‰、TN阈值为1.87-3.58 mg/L,浮游动物群落的盐度阈值为1.99-7.36‰,TP阈值为0.48-0.59 mg/L;浮游植物群落的TP阈值为0.11-0.24 mg/L。双齿围沙蚕、虾苗无节幼体、克拉伯水丝蚓、苍白摇蚊、小类(?)眼螺可视为半咸水湿地的耐受种,英勇剑水溞、美丽猛水溞、球形砂壳虫、近邻剑水溞可视为半咸水湿地的敏感种。浮游植物多为耐污种,在TP超过0.11 mg/L时开始快速增长。(5)分析了滨海湿地水质状况、稳态类型与响应因子间的关系,研究了半咸水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阈值。发现湿地水质呈西北部差、东南部好的态势,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机污染物。滨海半咸水湿地稳态主要受营养盐、沉水植物、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其稳态转换初始盐度阈值为0.66‰、TP阈值为0.11 mg/L、TN阈值为1.71 mg/L。根据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密度比,划分枝角类控藻区、其他浮游动物控藻区、藻型区三类稳态区。枝角类控藻区盐度小于1.20‰,其他浮游动物控藻区盐度小于7.00‰(TP小于0.48 mg/L),藻型区盐度小于7.36‰,枝角类控藻型到其他浮游动物控藻型稳态转换阈值为0.50-2.30‰。本研究确定的天津海岸带边界,为陆海统筹规划提供了空间基础,能更好聚焦、解决滨海湿地问题;确定的生物耐盐、耐污适应性以及湿地稳态,适用于局地尺度的湿地生态状况评价,并为滨海湿地生态完整性评估关键指标的确定和定量分级提供依据。

黄彬彬,郑淑娴,田丰歌[3](2019)在《珠江口枯水期和丰水期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动态》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珠江口枯水期(2013年11月)和丰水期(2014年8月) 24个站位调查资料,对中小型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分布、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鉴定浮游动物成体91种和70种,以桡足类最为丰富.浮游动物种类从河口上游向外围逐渐增加.浮游动物丰度时空分布差异显着,丰水期平均值高达11 619. 78 ind/m3,显着高于枯水期的1 707. 13 ind/m3.桡足类在珠江口中小型浮游动物中占绝对优势,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占总丰度的80. 3%和93. 0%,对浮游动物的丰度分布起关键作用.强额孔雀哲水蚤(Parvocalanus crassirostris)、中华异水蚤(Acartiella sinensis)和刺尾纺锤水蚤(Acartia spinicauda)在两个水期均为主要优势种,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和厦门矮隆哲水蚤(Bestiolina amoyensis)则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具有较高的优势度.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枯水期和丰水期该水域浮游动物均可划分为3个群落.相关性分析表明,珠江口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受多个环境因子的影响,但盐度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非生物因子.

王文杰[4](2018)在《广东沿海五座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文中认为人工鱼礁作为养护渔业资源、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为环境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避敌、索饵场所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代表了海洋发展未来的方向。广东省是全国开展人工鱼礁投放的最早的示范点,近年来广东沿海人工鱼礁建设发展迅速,开展人工鱼礁建设效果定量研究对指导人工鱼礁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参考国内外人工鱼礁建设效果评价基础上,以广东沿海粤东柘林湾溜牛人工鱼礁区、粤东南澳县乌屿人工鱼礁区(离岸型人工鱼礁)、粤中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内湾型人工鱼礁)、粤中珠江口外伶仃人工鱼礁区(群岛型区人工鱼礁)和粤西廉江龙头沙人工鱼礁区五个典型人工鱼礁区为案例,根据建礁前后的调查数据,采用熵权模糊物元法评价了建礁前后水质、沉积物的状况,以及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卵仔鱼、渔业资源各生物量增量百分比,综合分析广东沿海人工鱼礁建设效果。1.粤东柘林湾溜牛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粤东柘林湾溜牛人工鱼礁区建立后,水质评价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法,建礁前礁区水质综合指数为0.497,建礁后礁区水质综合指数为0.554,水质明显改善。建礁后,渔业资源增量百分比为165.21%,浮游植物建礁后增量百分比为49.99%,浮游动物丰度增量百分比为327.89%,底栖生物生物量增量百分比为327.92%。鱼卵仔鱼密度增量百分比为78.24%。2.粤东南澳乌屿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粤东南澳乌屿人工鱼礁区建立后水质状况得到较良好的改善,建礁前礁区水质综合指数为0.443,建礁后礁区水质综合指数为0.449。建礁后,渔业资源量增量百分比为116.03%。浮游植物丰度增量百分比为896.62%。浮游动物建丰度增量百分比为6004.3%。底栖生物生物量增量百分比为116.26%。鱼卵仔鱼密度增量百分比为13822%。3.粤中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粤中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建立后水质略好于建礁前,建礁前礁区水质综合指数为0.418,建礁后礁区水质综合指数为0.419。渔业资源量增量百分比为6288.15%,浮游植物建丰度增量百分比为100.14%,浮游动物丰度增量百分比为100.48%,底栖生物生物量增量百分比为106.33%,鱼卵仔鱼密度增量百分比为5300%。4.粤中珠江口外伶仃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粤中珠江口外伶仃人工鱼礁区建立后水质明显高于建礁前,建礁前后优势种变化明显,建礁前礁区水质综合指数为0.308,建礁后礁区水质综合指数为0.594。建礁后,渔业资源量增量百分比为45.99%,浮游植物丰度增量百分比为209.66%,浮游动物丰度增量百分比为243.08%,底栖生物生物量增量百分比为313.66%,鱼卵仔鱼密度增量百分比为1028.01%。5.粤西雷州半岛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粤西雷州半岛人工鱼礁建立后水质较于建礁前有明显改善,建礁前礁区水质综合指数为0.459,建礁后礁区水质综合指数为0.461。建礁后,渔业资源资源量增量百分比为350.42%,浮游植物丰度增量百分比为227.29%,浮游动物增量百分比为5998.61%,底栖生物生物量增量百分比为8.19%,鱼卵仔鱼密度增量百分比为0.95%。比较发现,建礁后珠海外伶仃人工鱼礁区水质、沉积物状况变化较为明显,乌屿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卵仔鱼的增量明显高于其他礁区,惠州市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增量最为明显,溜牛人工鱼礁区底栖生物增量高于其他礁区。总体来看五座人工鱼礁区建礁后修复环境、资源养护效果明显,且南澳乌屿人工鱼礁修复效果更为显着。

张邦杰,莫介化,李敏,黄林波,陈浩,张瑞瑜[5](2016)在《虎门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以1982~1983、2008~2010年为例》文中认为19821983年、20082010年两时段对虎门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群落结构与数量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9821983年检出浮游植物7门9纲20目42科100属,平均细胞密度24 500cells/L,生物量0.1176mg/L;20082010年检出7门10纲21目45科83属,平均细胞密度65 550/L,生物量0.1486mg/L。浮游植物可分为3个群落:河口半咸水性群落、淡水性群落和近岸广温低盐性群落。两时段的目、科、属群落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93、0.92和0.78,优势属为0.55。20082010年耐污、富营养化指标性藻类大量出现,一些水域可见超富营养和污染指示属。比较该水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的历史变化,分析变动原因。

钟山,王卉,方展强,罗章凤,甘为,张海涛[6](2016)在《珠海横琴红树林区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分布》文中研究表明对珠海横琴岛沿岸次生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与分布的季节性变化进行比较研究。采集到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昆虫和鱼类共39种。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为秋季最高(1872.53 ind·m–2),春季最低(401.60 ind·m–2);平均生物量也是秋季最高(155.66 g·m–2),夏季最低(24.43 g·m–2)。各季节不同样地所采集的物种其栖息密度在100 ind·m–2以上。底内型(IN)及杂食性(O)物种分别超过动物总数的50%。系统聚类显示,除冬季外,老鼠簕和桐花树站位的相似性极低,其余站位居于两者之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综合分析表明,本调查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等具有季节性的变化,并已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

田恬[7](2016)在《广州市典型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休眠卵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浮游动物是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类群,是食物网的关键环节,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于2015年1-12月对广州南沙区8条河涌(2涌、6涌、8涌、12涌、14涌、16涌、19涌和21涌)进行每月一次的定点采样调查,分析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沉积物休眠卵潜在补充量和水质指标时空变化特征,并与广州市区池塘、水库、河口、湖泊和城市河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主要结果如下:1.南沙区河涌共发现浮游动物63种,其中桡足类14种,枝角类5种,轮虫44种,轮虫在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中所占比例为61-90%。夏秋季共记录浮游动物51种,冬春季共38种,呈现夏秋季>冬春季的季节趋势。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热带龟甲轮虫(K.tropic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萼花臂尾轮虫(B.calyciflorus)、西氏三肢轮虫(Filinia novaezealandiae)、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长足轮虫(Rotaria neptunia)为常见的轮虫种类;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kawamurai)、棘尾刺剑水蚤(Acanthocyclops bicuspidatus)和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us vetulus)分别为桡足类和枝角类的常见种类,在所有站点中均有发现。2.南沙河涌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38±16 ind.L-1,其中桡足类丰度范围在0-190 ind.L-1之间,枝角类丰度在0-73 ind.L-1之间,轮虫丰度在0-846 ind.L-1之间;浮游动物丰度峰值出现在夏季(7-8月份),高达353±36 ind.L-1,高于冬春季(44±7 ind.L-1,1-4月份)。统计分析表明,南沙河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主要受水温、盐度和叶绿素a等因子的影响,轮虫丰度与桡足类丰度和枝角类丰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3.南沙河涌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量介于14×105-664×105 eggs·m-3之间,分布格局表现为近河口河涌高于远河口河涌。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量与水体桡足类丰度变化趋势相反。统计结果表明,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量和水温呈显着负相关(P<0.01),与盐度、总氮呈正相关关系(P<0.05)。沉积物休眠卵经4周、12周和24周4°C低温冷藏后,发现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桡足类休眠卵萌发量呈上升趋势。4.南沙区龙穴岛养殖池塘干塘前后沉积物休眠卵的研究表明,干塘后沉积物中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量显着低于干塘前样品(P<0.05)。休眠卵在盐度梯度为0、5、10、15、20、25的环境下均有孵化,在盐度10-20之间孵化率最高。对沉积物进行4°C低温冷藏4周后发现,冷藏后沉积物中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量和孵化率显着高于未冷藏样品(P<0.05),且干塘后样品出现孵化持续时间延长的现象。证实了养殖池塘干塘在环境调控和休眠卵对浮游动物垂直补充的生态学作用。5.2015年7月和12月分别对广州典型池塘、水库、河口、湖泊和城市河段等水体的浮游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发现调查水体均呈富营养化状态。水体中浮游动物种类数和丰度均表现为轮虫>桡足类>枝角类,且种类数呈现夏季高于冬季。不同水体浮游动物丰度的季节性变化不同,河涌、河口和湖泊表现为夏季高于冬季;池塘、水库和城市河段为冬季高于夏季。

盛华夏[8](2017)在《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海岸带地区既是海洋中生命活动的热点,也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因此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人类活动压力。资源衰竭、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地威胁着海岸带的未来。鉴于此,需要通过海岸带的战略决策以规范区域的人类活动,合理配置资源,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关系,促进海岸带地区的永续发展。对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正确认知和评价是科学决策的先决条件。但目前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属于效用价值的范畴,不能体现生态系统存在本身的客观价值。对生态系统价值的低估将导致决策失误,无法确保海岸带地区的永续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总结了国际上生态系统价值理论、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技术路线与方法,以及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生态系统价值体系;构建了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的技术路线与方法体系,以及基于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并应用于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和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案例中;比较该方法与基于多维决策(MDDM)法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本文确认生态系统具有内在价值。生态系统内在价值是生态系统存在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价值,即非效用价值的总体;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和人的偏好均无关。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所承载和表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即是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生态系统内在价值可以通过能值分析和Eco-exergy分析估算。其中,能值分析基于当前状态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计算生态系统所贮存的稳态存在价值;而Eco-exergy评估表达的是系统在现有结构与功能状态下某一时间段通过生物生产体现的对外做功能力的价值(创造价值);二者分别从贮量和流量两个方面体现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还原了生态系统客观价值的总体。该方法应用于厦门湾和珠江口两个海岸带生态系统,所得的单位面积内在价值均为Costanza等人1997年计算得到的全球平均海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近20倍;证明了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能克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对生态系统价值的低估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体系,利用成本效益分析(CBA)决策模型将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纳入决策;在基于生态系统管理(EBM)原则下,通过对决策备选方案在广义的生态系统层面(包括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全定量CBA分析以支持决策过程;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敏感性,确保客观地评估生态系统的损失以支持持续发展。该技术方法应用于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和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两个案例中,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对于与价值无关的成分以及无法通过价值进行考量的维度信息难以纳入决策。论文还完善和拓展了基于MDDM法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并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决策的案例中。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能够将与战略决策相关的所有维度的所有信息都纳入到决策中,避免了决策的片面性。该方法尽管考虑的维度众多,但是应用专家评判的半定量方法,且多少带有人为色彩,难以作出精细的判断;更适合于应用在非结构化、难以定量化的战略决策中。基于两种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构建了整合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框架:以基于MDDM法的决策分析为核心,结合基于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CBA决策分析,同时考虑公众参与结果,从专家、研究人员、公众三个角度,结合定量、半定量和不定量三个层次为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和支持。

袁丹妮[9](2014)在《珠江口广州—珠海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浮游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2007年1月-2013年12月对珠江口广州城市河段中大码头(S1)和鱼珠码头(S2)、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珠江口南沙-珠海水域南沙河涌(S3)、虎门大桥(S4)和香洲码头(S5)共5个采样站点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5个站点共发现浮游动物69种,包括桡足类13种,枝角类7种,轮虫49种。其中广州城市河段桡足类9种,枝角类5种,轮虫48种;南沙—珠海水域桡足类9种,枝角类4种,轮虫33种。广州城市河段浮游动物种类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南沙—珠海河口水域。珠江口广州城市河段浮游动物优势种有温中剑水蚤(Mesocyclops thermocyclopoides)、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珠江口南沙—珠海水域优势种有强额孔雀哲水蚤(Pavocalanus crassirostris)、中华异水蚤(Acatiella sinensis)、象鼻溞属(Bosmina. spp.)、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2.调查期间,广州城市河段中大码头和鱼珠码头浮游动物丰度范围为2~4165ind.L-1和13~3676ind.L-1,平均丰度分别为1026±1082ind.L-1、1261±801ind.L-1。珠江口南沙-珠海水域南沙河涌、虎门大桥和香洲码头三个站点的浮游动物丰度范围为17~154ind.L-1、5~117ind.L-1、1~82ind.L-1,平均丰度分别为59±44ind.L-1、28±32ind.L-1和23±28ind.L-1。3.统计分析表明,珠江口广州—珠海水域浮游动物丰度变化主要受水温、叶绿素a、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浮游动物丰度(Y)与叶绿素a浓度(X)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Y=54.149+0.873X,P=0.0001),浮游动物丰度与盐度之间存在一定负相关,其中轮虫丰度(Y)与盐度(X)之间为显着负相关关系(Y=432.22-179.16lnX,P=0.001)。

陈亮东[10](2014)在《珠江口和粤东近海典型水域浮游动物休眠卵生态学初步研究》文中认为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受控实验,研究了珠江口万山海域、珠江口广州-珠海水域和汕头柘林湾、深澳湾理化环境和水体浮游动物群落特征,探讨了沉积物中浮游动物休眠卵分布、潜在补充量和桡足类胚胎发育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开展对于揭示广东河口近海浮游动物休眠卵形成萌发及水层-沉积物耦合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丰富浮游动物休眠卵生态学内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珠江口桂山岛、外伶仃海域浮游动物以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vus)、刺尾纺锤水蚤(Acartia spinicauda)、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concinna)、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为优势种。深澳湾和柘林湾以小拟哲水蚤(P. parvus)、针刺拟哲水蚤(P. aculeatus)、驼背隆哲水蚤(Acrocalanus gibber)、强额拟哲水蚤(P. crassirostris)、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为优势种。2.桂山岛海域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量介于8.36×105—3.86×106eggs/m3之间,桡足类潜在补充量呈现湾外高于湾内的格局,桡足类休眠卵的分布与水深、沉积物粒径密切相关。桡足类休眠卵主要源自刺尾纺锤水蚤和瘦尾胸刺水蚤。外伶仃岛海域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量介于5.03×105—2.96×106eggs/m3,主要为刺尾纺锤水蚤卵。两海域轮虫休眠卵的潜在补充量比桡足类休眠卵少一个数量级,介于7.17×104—9.56×105eggs/m3。主要为尖尾疣毛轮虫(Synchaetastylata)、异尾轮虫(Trichocerca sp.)休眠卵。3.萌发实验表明,外伶仃海域桡足类和轮虫潜在补充量呈现室内萌发组>过滤原位萌发组>不过滤原位萌发组。桡足类休眠卵萌发持续时间较短,属于同步萌发型。萌发持续时间可能受到沉积物中厌氧、硫化物等沉积环境以及沉积物包埋程度的影响。4.柘林湾和深澳湾海域浮游动物休眠卵水平分布区域差异明显。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量介于3.05×105—4.70×107eggs/m3之间,呈现柘林湾外湾>深澳湾>柘林湾内湾的格局,主要为刺尾纺锤水蚤卵。轮虫潜在补充量在4.6×105—2.61×105eggs/m3之间,主要为疣毛轮虫。沉积物中卵库主要以桡足类休眠卵为主。休眠卵水平分布差异主要受到水体浮游动物丰度、水深和沉积物粒径的影响。5.柘林湾和深澳湾海域浮游动物休眠卵垂直分布差异明显。柘林湾内湾只有表层(1-3cm)有活性休眠卵,深澳湾浮游动物休眠卵补充量和萌发率随沉积物深度增加急剧下降,垂直分布呈现较明显的“3层体系”结构,上层潜在补充量较高,其次为中层,下层最低。桡足类、轮虫分别在沉积物50cm和38cm处仍有活性休眠卵,桡足类休眠卵较轮虫能存活更长时间并具有更强的抗逆性。6.珠江口广州-珠海水域及其毗连的广州南沙鱼塘调查显示,从广州鱼珠码头、虎门大桥、南沙19涌到南沙鱼塘和珠海香洲码头盐度递增明显。浮游动物主要以桡足类休眠卵萌发补充为主,潜在补充量介于3.1×104-5.5×107eggs/m3之间,其中南沙鱼塘和香洲码头潜在补充量最高,主要为纺锤水蚤休眠卵和细巧华哲水蚤(Sinocalanus tenellus)休眠卵。鱼珠码头(低盐河段)主要以轮虫休眠卵为主,潜在补充量为3.1×105eggs/m3,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角突臂尾轮虫(B. angularis)和尾突臂尾轮虫(B. caudatus)等臂尾轮虫属种类为主,其它采样点只有少量水轮虫休眠卵萌发补充。河口水域浮游动物休眠卵的潜在补充分布主要受盐度和水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7.首次观察并记录了珠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细巧华哲水蚤和纺锤水蚤休眠卵萌发过程。桡足类休眠卵胚胎发育要经过囊胚期、原肠期、附肢原基形成期、复眼色素形成期和准备孵化期5个时期后孵出无节幼体。细巧华哲水蚤和纺锤水蚤分别在38h和46h完成胚胎发育,细巧华哲水蚤胚胎发育时间较纺锤水蚤短。

二、珠江口伶仃水道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江口伶仃水道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茅海浮游生物及其粒径结构的潮汐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1.2 数据处理与标准化粒径谱构建
    1.3 统计及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水域环境特征
    2.2 叶绿素及微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
    2.3 标准化粒径谱参数的时空分布
    2.4 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 讨论
    3.1 黄茅海潮汐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3.2 黄茅海浮游生物的空间分布
    3.3 潮汐对浮游生物及其粒径结构的影响
4 结论

(2)天津滨海半咸水湿地生物盐、污耐性及稳态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海岸带陆侧边界
        1.2.2 生物盐、污适应性
        1.2.3 湿地稳态转换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天津概况
    2.2 布点与调查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海岸带陆侧范围确定
    3.1 基于海对陆作用的海岸带陆侧边界确定方法
        3.1.1 海岸侵蚀范围
        3.1.2 海平面上升淹没范围
        3.1.3 风暴潮增水淹没范围
        3.1.4 台风极值风速影响范围
        3.1.5 土壤盐渍化分布范围
        3.1.6 地下水咸化/半咸化分布范围
        3.1.7 典型河口咸潮上溯定界
    3.2 基于海对陆作用的天津海岸带陆侧边界确定
    3.3 局地尺度下天津滨海与内陆湿地边界确定
        3.3.1 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
        3.3.2 水体盐度空间分布特征
        3.3.3 基于生物类群的滨海与内陆湿地边界分析
    3.4 宏观尺度与局地尺度下海岸带边界的特征
        3.4.1 滨海与内陆湿地边界的特征
        3.4.2 边界吻合性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滨岸湿地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4.1 生物群落特征
        4.1.1 湿生植物群落组成
        4.1.2 沉水植物群落组成
        4.1.3 底栖动物及浮游生物群落组成
    4.2 滨岸湿地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4.2.1 湿生带植物群落类型划分
        4.2.2 植物群落间土壤化学因子的空间差异性
        4.2.3 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化学因子的相关性
        4.2.4 土壤化学因子间相关性
    4.3 水生生物与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4.3.1 沉水植物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4.3.2 底栖动物及浮游生物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湿地生物盐、污耐性区间及指示种分析
    5.1 滨岸植物对土壤环境的指示效应
        5.1.1 适盐种识别
        5.1.2 盐生植物适盐性
        5.1.3 滨岸植物耐盐区间分析
    5.2 水生生物对水环境的指示效应
        5.2.1 沉水植物盐、污区间排序
        5.2.2 底栖动物及浮游生物盐、污阈值
    5.3 小结
第6章 湿地稳态分析
    6.1 水质分布特征
        6.1.1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水质分布
        6.1.2 基于底栖动物BI指数的水质分布
        6.1.3 基于沉水植物的水质分布
        6.1.4 水质状况综合分析
    6.2 湿地稳态阈值分析
        6.2.1 指标选取
        6.2.2 频数分布法确定参照状态值
        6.2.3 基于指示种分析的稳态阈值修正
        6.2.4 稳态转换特征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3)珠江口枯水期和丰水期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站位布设和采样方法
    1.2 数据处理
        1.2.1 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
        1.2.2 浮游动物与环境变量的单因子分析
        1.2.3 群落划分
2 结果
    2.1 种类组成和种数分布
    2.2 丰度分布和优势种
    2.3 多样性和均匀度
    2.4 群落划分
3 讨论
    3.1 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3.1.1 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种类分布的影响
        3.1.2 浮游动物丰度的动态变化
    3.2 与其它河口对比
4 结论

(4)广东沿海五座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人工鱼礁建设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人工鱼礁介绍
    1.3 国内外人工鱼礁建设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1.3.1 国外人工鱼礁建设效果评价
        1.3.2 国内人工鱼礁建设效果评价
    1.4 人工鱼礁建设效果评价方法
        1.4.1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1.4.2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1.4.3 社会效益评价方法
        1.4.4 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1.5 五个礁区的简介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
第二章 粤东柘林湾溜牛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时间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2.2.2 沉积物评价结果分析
        2.2.3 环境生物评价
        2.2.4 渔业资源评价
    2.3 讨论
        2.3.1 建礁前后海水环境变化
        2.3.2 建礁前后环境生物变化
        2.3.3 建礁前后渔业资源变化
第三章 粤东南澳县乌屿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时间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3.2.2 沉积物评价结果分析
        3.2.3 环境生物评价结果分析
        3.2.4 渔业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3.3 讨论
        3.3.1 建礁前后海水环境变化
        3.3.2 建礁前后环境生物变化
        3.3.3 建礁前后渔业资源变化
第四章 粤中惠州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时间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4.2.2 沉积物评价结果分析
        4.2.3 环境生物生物量增量百分比
        4.2.4 渔业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4.3 讨论
        4.3.1 建礁前后海水环境变化
        4.3.2 环境生物生物量变化
        4.3.3 建礁前后渔业资源变化
第五章 粤中珠海外伶仃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调查时间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5.2.2 沉积物评价结果分析
        5.2.3 环境生物评价结果分析
        5.2.4 渔业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5.3 讨论
        5.3.1 建礁前后海水环境变化
        5.3.2 建礁前后环境生物变化
        5.3.3 建礁前后渔业资源变化
第六章 粤西廉江龙头沙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调查时间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6.2.2 沉积物评价结果分析
        6.2.3 环境生物评价结果分析
        6.2.4 渔业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6.3 讨论
        6.3.1 建礁前后海水环境变化
        6.3.2 建礁前后环境生物变化
        6.3.3 建礁前后渔业资源变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二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附录三 资助论文研究的科研项目
致谢

(5)虎门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以1982~1983、2008~2010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2.2 群落结构与地理分布
    2.3 细胞丰度与生物量
    2.4 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2.5 浮游植物的环境影响因子
3 讨论
    3.1 浮游植物种群数量历史变化分析
    3.2 浮游植物种群数量变动原因分析
        3.2.1 调查水域盐度逐年上升所致
        3.2.2 水域富营养化和污染所致

(6)珠海横琴红树林区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站位设置
    2.3 采样方法及样品处理
    2.4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采样点温度及盐度
    3.2 栖息密度与生物量
    3.3 物种组成
    3.4 生活型与功能群组成
    3.5 群落结构系统聚类
    3.6 生物多样性
4 讨论

(7)广州市典型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休眠卵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概况
        1.1.1 河口和近海浮游动物生态学概况
        1.1.2 湖泊和水库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概况
        1.1.3 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1.2 河涌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1.2.1 河涌概念
        1.2.2 河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1.3 浮游动物休眠卵生态学研究进展
        1.3.1 浮游动物休眠卵卵库的形成及其生态学意义
        1.3.2 卵库的潜在补充量与分布模式
        1.3.3 浮游动物休眠卵的种类与分布
        1.3.4 休眠卵萌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1.4 研究区域概况
        1.4.1 广州城市水体类型及特征
        1.4.2 南沙区环境特征
        1.4.3 南沙河涌概况
    1.5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科学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1.5.3 科学意义
第二章 南沙区河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站点设置
        2.1.2 采样方法
        2.1.3 水质理化因子测定
        2.1.4 浮游动物鉴定与计数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理化因子
        2.2.2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2.2.3 浮游动物优势种
        2.2.4 浮游动物丰度的变化
        2.2.5 水质评价
        2.2.6 统计学分析
    2.3 讨论
        2.3.1 南沙河涌水质状况
        2.3.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2.3.3 常见种特征分析
        2.3.4 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南沙河涌桡足类休眠卵对水体的潜在补充及其萌发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分离
        3.1.2 样品孵化与分析
        3.1.3 实验仪器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桡足类休眠卵的潜在补充
        3.2.2 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2.3 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与水体浮游动物群落的关系
        3.2.4 冷藏对休眠卵萌发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量的时空分布差异
        3.3.2 沉积物桡足类休眠卵和水体浮游动物的关系
        3.3.3 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模式
    3.4 小结
第四章 南沙池塘桡足类休眠卵对浮游种群的潜在补充及其影响因素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与分离
        4.1.2 样品孵化与分析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2.1 水环境特征和桡足类组成
        4.2.2 桡足类休眠卵的丰度和潜在补充量
        4.2.3 干塘前后休眠卵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潜在补充量和孵化率
        4.2.4 休眠卵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冷藏前后的潜在补充量和孵化率
        4.2.5 休眠卵孵化持续时间
    4.3 讨论
        4.3.1 养殖池塘干塘的生态学意义
        4.3.2 干塘对养殖池塘桡足类休眠卵的影响
        4.3.3 低温冷藏对养殖池塘桡足类休眠卵孵化的影响
        4.3.4 盐度对养殖池塘桡足类休眠卵孵化的影响
        4.3.5 养殖池塘桡足类休眠卵的孵化模式
    4.4 小结
第五章 广州城市不同水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采样站点设置
        5.1.2 采样方法
        5.1.3 水质理化因子测定
        5.1.4 浮游动物鉴定
        5.1.5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5.1.6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理化因子
        5.2.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5.2.3 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
    5.3 讨论
        5.3.1 广州市不同水体水质比较
        5.3.2 不同水体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1.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原则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假说
        1.3.5 研究技术路线
        1.3.6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态系统价值研究进展
        2.1.1 生态系统价值
        2.1.2 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2.1.3 生态系统价值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应用
    2.2 海岸带战略决策及其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2.2.1 海岸带战略决策
        2.2.2 战略决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2.2.3 海洋与海岸带环境监测及其对决策的支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与方法研究
    3.1 生态系统价值体系的理论辨析和论证
        3.1.1 生态系统价值理论辨析
        3.1.2 生态系统价值的识别
        3.1.3 生态系统价值体系
    3.2 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3.2.1 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技术方法的构建
        3.2.2 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的技术路线
        3.2.3 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的核心方法
        3.2.4 生态系统内在价值与服务价值的比较
    3.3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路线与方法构建
        3.3.1 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科学认识
        3.3.2 海岸带战略决策的界定
        3.3.3 战略决策的方法筛选
        3.3.4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路线
        3.3.5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方法体系
        3.3.6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体系(总结)
    3.4 基于MDDM法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的完善和拓展
        3.4.1 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的筛选
        3.4.2 海岸带战略决策维度的识别
        3.4.3 环境监测的拓展及其对MDDM法战略决策分析的支撑
        3.4.4 基于MDDM法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路线的完善和拓展
        3.4.5 基于MDDM法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的完善与拓展
    3.5 两种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的比较研究
        3.5.1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与基于MDDM法的海岸带决策技术方法的比较
        3.5.2 两种海岸带决策支持技术方法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案例研究
    4.1 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决策
        4.1.1 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
        4.1.2 研究背景
        4.1.3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
        4.1.4 与基于MDDM法的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结果的比较
        4.1.5 厦门湾主体功能区划决策小结
    4.2 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决策
        4.2.1 研究背景
        4.2.2 研究区界定及其概况
        4.2.3 面向决策的珠江口海岸带系统监测与评价
        4.2.4 港珠澳大桥决策问题和备选方案的界定
        4.2.5 大桥建设对珠江口海岸带整体生态系统影响的识别与分析
        4.2.6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
        4.2.7 基于MDDM法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
        4.2.8 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小结
    4.3 案例比较研究
        4.3.1 案例本身的比较
        4.3.2 厦门湾和珠江口生态系统内在价值估算的比较
        4.3.3 两种决策技术方法在两个案例应用的比较
        4.3.4 小结
第5章 论文总结
    5.1 论文总结
        5.1.1 总结
        5.1.2 主要研究成果
        5.1.3 结论
    5.2 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体系的整合构建
    5.3 论文的创新点
    5.4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珠江口广州—珠海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河口环境特点
        1.1.1 河口概念
        1.1.2 珠江河口环境特征与生态调查
    1.2 河口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1.2.1 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1.2.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变化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区域概况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广州城市河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站位设置
        2.1.2 采样方法
        2.1.3 水质理化因子测定
        2.1.4 浮游动物鉴定与计数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理化因子
        2.2.2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2.2.3 浮游动物丰度的变化
        2.2.4 浮游动物优势种丰度
    2.3 统计学分析
    2.4 讨论
        2.4.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2.4.2 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时空分布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珠江口南沙—珠海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采样站位设置
        3.1.2 采样方法
        3.1.3 水质理化因子测定
        3.1.4 浮游动物鉴定与计数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理化因子
        3.2.2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3.2.3 浮游动物丰度的变化
        3.2.4 浮游动物优势种丰度
    3.3 统计学分析
        3.3.1 南沙河涌
        3.3.2 虎门大桥
        3.3.3 珠海香洲港
    3.4 讨论
        3.4.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3.4.2 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时空分布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广州城市河段与南沙—珠海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比较
    4.1 理化因子比较
    4.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比较
    4.3 统计学分析
    4.4 讨论
        4.4.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4.4.2 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时空分布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10)珠江口和粤东近海典型水域浮游动物休眠卵生态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浮游动物休眠卵卵库的形成及其生态学意义
    1.2 浮游动物休眠卵的种类与分布
    1.3 卵库的潜在补充量与分布模式
    1.4 休眠卵的胚胎发育
    1.5 浮游动物休眠卵的原位萌发
    1.6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1.7 创新性
2 珠江口万山海域浮游动物休眠卵的潜在补充量及其影响因素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位点布设与采样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3 实验仪器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水环境特征和沉积物粒径
        2.3.2 水体浮游动物组成
        2.3.3 浮游动物休眠卵的潜在补充量
        2.3.4 浮游动物萌发模式
        2.3.5 浮游动物休眠卵潜在补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4 讨论
        2.4.1 浮游动物休眠卵水平分布差异成因分析
        2.4.2 桡足类休眠卵潜在补充模式
        2.4.3 原位萌发与浮游动物休眠卵实际补充量
        2.4.4 浮游动物休眠卵卵库的生态学意义
    2.5 小结
3 粤东海域浮游动物休眠卵对水体种群的潜在补充及其分布特征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位点布设与采样
        3.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3 实验仪器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水环境特征和沉积物粒径
        3.3.2 水体浮游动物组成
        3.3.3 浮游动物休眠卵潜在补充
    3.4 讨论
        3.4.1 浮游动物休眠卵的水平分布
        3.4.2 浮游动物休眠卵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3.5 深澳湾和柘林湾休眠卵分布比较
    3.6 小结
4 珠江口广州-珠海水域浮游动物休眠卵对水体的潜在补充及其萌发特征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位点布设与采样
        4.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3 实验仪器
        4.2.4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3.1 主要环境因子特征
        4.3.2 浮游动物休眠卵潜在补充
        4.3.3 休眠卵卵库组成结构
        4.3.4 桡足类休眠卵胚胎发育及特征
    4.4 讨论
        4.4.1 表层沉积物休眠卵分布影响因素
        4.4.2 桡足类休眠卵胚胎发育特征
        4.4.3 桡足类休眠卵胚胎发育时间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四、珠江口伶仃水道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茅海浮游生物及其粒径结构的潮汐变化特征研究[J]. 刘子嘉,李芊,陈寅超,帅义萍,马梦真. 海洋与湖沼, 2021(06)
  • [2]天津滨海半咸水湿地生物盐、污耐性及稳态转换研究[D]. 贾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9(01)
  • [3]珠江口枯水期和丰水期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动态[J]. 黄彬彬,郑淑娴,田丰歌.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9(01)
  • [4]广东沿海五座人工鱼礁区建设效果评价[D]. 王文杰.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5]虎门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以1982~1983、2008~2010年为例[J]. 张邦杰,莫介化,李敏,黄林波,陈浩,张瑞瑜. 海洋湖沼通报, 2016(04)
  • [6]珠海横琴红树林区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分布[J]. 钟山,王卉,方展强,罗章凤,甘为,张海涛. 生态科学, 2016(04)
  • [7]广州市典型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休眠卵生态学研究[D]. 田恬. 暨南大学, 2016(02)
  • [8]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研究[D]. 盛华夏. 厦门大学, 2017(01)
  • [9]珠江口广州—珠海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特征[D]. 袁丹妮. 暨南大学, 2014(03)
  • [10]珠江口和粤东近海典型水域浮游动物休眠卵生态学初步研究[D]. 陈亮东. 暨南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珠江口伶仃航道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