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墩施工精度保证方法研究

高桥墩施工精度保证方法研究

一、保证高桥墩施工精度的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薛红云[1](2021)在《铁路装配式桥墩适用性及应用前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铁路装配式桥墩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从装配式桥墩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入手,对比分析了不同桥墩形式、不同连接方式的优缺点。结合地形、地质、自然气候、施工装备等因素研究铁路装配式桥墩的适用性,提出了铁路装配式桥墩推广应用所需具备的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经分析得出,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环保、高效、协同"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预制装配式桥墩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显着优势。

王志刚,孙贵清,余顺新,贾俊峰[2](2021)在《公路桥梁装配式桥墩工业化快速建造技术》文中提出我国桥梁建造正在由上部主梁装配式设计建造逐步进入包含下部桥墩的全装配式时代,预制装配式桥梁因较现浇桥梁有诸多优势已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以湖北省监利~江陵高速公路东延段项目即江北东高速公路的装配式桥墩为背景,主要开展以下研究:(1)计算对比现浇桥墩和离心预制管墩的轴心受压正截面抗压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偏心受压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基于拟静力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两者的抗震性能;(2)对现浇桥墩和离心预制管墩原材料用量进行对比分析;(3)对管墩与桩基承台之间采用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和承插式连接的施工工艺、施工精度和施工周期要求进行对比,确定取合理的连接方案。结果表明:(1)现浇桥墩和离心预制管墩的轴心受压正截面抗压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偏心受压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相近,且两者在水平往复加载作用下的滞回行为相似;(2)离心预制管墩的混凝土用量较现浇桥墩大幅降低,钢材用量略有增加,预制墩柱推荐选用管墩;(3)公路桥梁装配式桥墩采用离心预制普通钢筋混凝土管墩和新型管墩-桩基承台承插式连接方案,可满足常规化运输和吊装设备安装需求,降低对施工单位技术、管理水平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可实施性。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江北东高速公路预制桥梁项目,可为预制桥梁建设和连接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装配式桥墩的应用和发展。

林长庚[3](2021)在《榫卯连接装配式RC桥墩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为改善预制拼装RC桥墩拼接缝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提高的拼装效率和施工安全性,提出采用现浇UHPC和榫卯混合连接的新型装配式桥墩接头构造,开展了1根整体现浇桥墩(编号ZT-1)、1根灌浆套筒和钢管剪力键混合连接的装配式RC桥墩(编号CFST-1)、2根不同接头位置的现浇UHPC和榫卯混合连接装配式RC桥墩(编号UT-1、UT-2)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合有限元拓展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了现浇UHPC和榫卯混合连接装配式RC桥墩的恢复力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4根构件破坏模式均为压弯破坏,其中UT-2破坏模式与整体现浇桥墩相同,塑性铰位置发生在墩底,而CFST-1和UT-1发生了塑性铰上移的现象。相比于ZT-1构件,其它构件的水平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指标的试验结果如下:CFST-1构件的水平承载能力提升了14.10%,延性性能下降了13.72%。残余位移下降了66.54%,耗能能力下降了36.81%,刚度退化率下降了1.20%,其滞回曲线“捏缩效应”最为明显;UT-1构件水平承载能力增加了3.52%,延性性能提升了2.11%。残余位移增加了24.13%,耗能能力提升了16.43%;UT-2构件的水平承载能力降低了7.09%,延性性能比ZT-1构件提升了4.55%,极限位移对应的残余位移增加了23.80%,耗能能力提升了44.99%,刚度退化率增加0.84%。(2)利用ABAQUS二次开发插件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对第二类榫卯式混合接头预制拼装桥墩(UT-2)开展参数拓展分析,结果表明:长细比、轴压比、主筋配筋率对榫卯式混合接头预制拼装桥墩骨架曲线特征的影响最为明显,其他因素如体积配箍率、接头参数的影响则较为有限。(3)在桥墩接头参数设计时,本文建议凸榫宽度与桥墩截面之比w/h值最低应满足凸榫截面在拼装施工时的承受桥墩自身重力和其他临时荷载的要求,w/h最高不宜超过0.63;现浇UHPC厚度与墩高之比tu/l值应在满足钢筋焊接长度要求和人工操作空间的前提下,折中在0.075~0.125范围内选取。墩底普通混凝土高度与墩高之比hu/l可在0.1~0.15范围内选取。(4)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榫卯式混合接头预制拼装桥墩恢复力模型各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并对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卸载刚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卸载刚度拟合公式,建立了榫卯式混合接头预制拼装桥墩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模型。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长细比、轴压比、主筋配筋率的参数条件下,本文建议的骨架曲线模型的变化趋势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另外,本文建议的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较好的反映构件的抗震受力特点。

董少敏[4](2020)在《受限环境下超高大跨龙门架施工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加,城市重要节点地区的桥梁改造工程不断增多。特别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些城市,桥梁高度大,现场场地小,项目受场地等环境影响,常规建设方法无法实施。对于此类受地理环境、工期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的高桥墩、大跨径桥梁架设工程,采用超高大跨龙门架的方案,相对于使用其他类型的吊装方式,可有效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并可有效减少不良环境对施工的影响。目前,虽然国内龙门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龙门架技术的发展。例如设计手段不完善,专业化协作水平较低,新型材料的发展跟不上要求,施工安全性问题等,这些都是国内超高大跨龙门架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克服的难点。龙门架在安装过程中的基坑处理,地基开挖,土石方的移挖作填,天然土或当地自然气候对土质的短期影响,风荷载对超高大跨重荷混凝土支撑体系和龙门架吊装设备安全施工的影响,都是影响龙门架安装以及施工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总结龙门架的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系统的对超高大跨龙门架在受限环境下的安装以及施工安全性进行分析,并采用Midas Civil 2015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对龙门架结构进行了龙门架结构整体稳定性和立柱钢管的局部稳定性、不利荷载位置作用下结构的整体变形分析、龙门架立柱基础的承载力、抗滑移和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度安全性评价体系,对超高大跨龙门架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了基于权重的灰色关联度超高大跨龙门架安全性评价等级,对超高大跨龙门架的安全性评价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验证。最后通过工程应用,阐述了采用超高大跨龙门架进行小箱梁的吊装、移梁、安装等施工工序及施工注意事项,并通过施工过程中对超高大跨龙门架的监控,进一步增加施工安全性,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将超高大跨龙门架合理的运用到桥梁工程的吊装施工当中,不但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高桥墩、大跨度桥梁的安装拼接问题,使用此设备还能够相应的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成本的投入,降低了外界条件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且可以连续使用,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本研究将超高大跨龙门架安装小箱梁桥技术应用到类似安装高度超过60m,跨径超过30m的桥墩高、跨径大的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对城市重要节点地区同类型高墩大跨桥梁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巨大的推广价值。

郭皆焕[5](2020)在《某山区跨越水库桥梁设计与施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某山区跨越水库单跨跨径较大桥梁,结合其相应的建设条件,详细论述其设计、施工等关键技术节点,包括阐述自然条件对项目影响、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理论依据、大桥结构设计、方案综合比选、主要细节结构计算、施工理论依据及具体施工方案的制定等。本项目水库大桥桥址处两岸距离约260m,通过对各个设计及施工的方案进行详细论述,最终达到对山区跨越水库大桥设计、施工过程进行浅析研究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参考山区跨越水库大跨桥梁现状及趋势,结合本项目桥梁自身特点从方案确定、结构设计计算及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2、结合项目自身山区跨越水库大跨的特点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及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的方案进行充分的比选论证,最终确定采用连续刚构桥合理可行,可实施性好,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做好桥梁的细节及耐久性设计;3、采用Midas/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内力进行结构受力仿真分析,包括桥梁上下部计算、局部细节计算及成桥稳定性计算等,确保桥梁构造及配筋合理。4、考虑到山区水库桥梁施工条件限制较多,存在施工空间狭窄、水深较深等问题,通过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水中吊装、水中钻孔、承台施工、浮式栈桥等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需要经济合理,方便项目的最终实施完成。目前该桥已顺利合拢,验证了其方案设计、结构计算及施工方案合理可行,能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窦国昆[6](2020)在《缺陷对球铰受力影响与转体桥抗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转体施工在跨越既有交通线时,以其施工简便、不中断交通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施工者的青睐,继续完善转体施工的工艺,分析转体施工过程中转体系统的受力情况,对转体系统的抗风稳定性展开研究成为很多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本文结合太和特大桥跨漯阜铁路(60+100+60)m连续梁转体施工,对转体系统的精度控制、缺陷对球铰受力性能的影响以及转体桥的抗风性能展开如下研究:(1)转体系统的精度控制主要包括施工安装精度控制和球铰的加工制造精度控制,在转体系统安装精度满足规范和施工要求的情况下,通过MIDAS FEA软件建立下球铰钢板局部凹陷1/4、1/2、3/4和无缺陷四种工况下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在平衡荷载作用下和偏心荷载(偏心距100mm)作用下,转体系统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在平衡荷载作用下,在下球铰钢板局部凹陷1/2及以上时,上球铰钢板与混凝土接触位置,混凝土主拉应力大于C50混凝土要求的0.7fct=0.7×3.1=2.17MPa,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四种工况上球铰钢板与混凝土接触位置,均出现部分混凝土的主拉应力大于2.17MPa的现象。在平衡受力状态和偏心荷载受力状态下,四种工况球铰钢板应力均较小,能够满足球铰受力的要求。转体系统的变形最大为1.02mm,考虑撑脚与滑道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10mm,且不宜超过20mm是合理的。(2)对转体施工桥梁在转体完成后,梁体标高的调整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在下球铰安装存在一定角度倾斜误差的情况下,标高调整会受到钢销轴的竖向转动限位作用的影响,设计提出了球铰钢护筒改进—钢销轴限位解除构造措施,通过解除钢销轴的限位作用,结合千斤顶顶升上承台,可以调整梁体的标高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3)通过对转体桥转动前(考虑球铰的静摩擦系数)和转动过程中(考虑球铰的动摩擦系数)横桥向和纵桥向的抗风稳定性进行研究,考虑到球铰的摩擦系数在转体系统施工完成后无法调整,提出避免在风力较大(6及风以上)的天气下,进行转体桥转动施工,保证桥梁抗倾覆安全性。

李颖[7](2020)在《桥梁转体过程动力分析与防过转装置研发》文中提出近半个世纪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基础建设也在逐步扩展,特别是在交通路线方面。在如今日益发展的交通网中,桥梁成为了重点,施工水平也有了较高的水准。特别是在跨越交通线以及河流时,一般常规的施工方法很难适用,而转体施工技术油然而生。由于转体施工技术拥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推动了施工技术的进步,该施工技术有着不错的前景,在科研方面也极具价值。本文以(72+128+72)m连续梁转体桥和有砟轨道(60+100+60)m预应力转体桥为工程背景,在归纳了国内外现有的转体桥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整个转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临时固结以及限位措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1)对临时固结在梁体加速转动阶段的受力进行分析,利用力学原理推导出角加速度预警值的理论计算公式;对临时固结进行不同的设计计算,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分析不同角加速度下临时固结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角加速度预警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通过对各种形式的临时固结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施工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满足时,转体连续梁桥在临时固结选择上,优先选择临时支座,并配置一定数量的箍筋;(2)充分考虑转体过程中梁体自身的转动惯量、牵引力、摩擦系数和撑脚半径等影响因素,利用力学原理推导出整个转体过程中的理论计算公式,包括牵引力、角加速度、加速时长和角度、最大角速度、减速时长和角度等计算公式;通过设计角速度和转体结构的动能定理,进一步确定每个转动阶段所花费的转体时间以及转过的具体角度;利用理论公式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确定了理论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从而为转体桥能够精准就位提供理论计算依据;(3)针对转体桥梁体精准就位,研发了一套防过转装置。对装置中各个构件的构造和选材进行了详细的表述;介绍了各个构件之间的动作关系,为了提高梁体就位精度,优化了装置的施工顺序;考虑到撑脚位置、装置大小、施工空间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合理选择装置的整体布置形式,从而达到转体精准就位的效果;(4)限位钢作为防过转装置中最重要的受力构件,与撑脚直接发生碰撞;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不同转速下的碰撞进行分析,得出在设计角速度范围内发生碰撞,防过转装置是安全可行的。

陈仲礼[8](2020)在《短窗口期条件下上跨铁路钢箱梁拖拉施工控制关键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遵义市凤新快线主线高架桥梁第一跨为50m长、宽31m的简支钢箱梁桥,上跨运行繁忙的川黔铁路,采用多点拖拉进行施工。本文以此桥跨拖拉施工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上跨铁路钢箱梁的拖拉施工。桥梁推进法是桥梁施工中常用的工法之一,按推进系统主要分为推进法、拖拉法、顶推法和夹进法,其中推进法和顶推法较为常见,但钢箱梁整体拖拉施工较为少见。该桥上跨铁路运输繁忙,每次拖拉窗口时间较短;沿桥向还存在两跨下穿铁路的刚构通道桥需要加固保护;加之地处山区,施工空间狭小,使得该桥跨的拖拉施工难度较大。为确保梁体沿既定的拖拉路线前进,防止拖拉中梁体出现较大侧向偏移,保证拖拉施工中桥梁结构安全,需要可靠准确的理论计算和严格的控制措施。本文利用Midas软件建立该桥拖拉施工全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施工过程桥梁结构、施力墩和辅助墩、支架系统等进行了详细的仿真计算分析。(2)拖拉施工控制及监测。对拖拉过程中多点千斤顶同步性、主梁轴线偏位、主梁和辅助墩应力、施力永久墩顶的倾斜和位移、辅助墩和下穿铁路框构桥的沉降、主梁和钢导梁的挠度和温度进行了实时监测,通过设置预警值的方式,随时监测系统施工的受力安全,并与理论计算结合分析,保证了主梁结构、永久墩和辅助墩、铁路及其下框构桥的安全;同时,也检验了纠偏效果,极大提高了拖拉过程中纠偏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本桥需要控制监测的项目较多,应变观测点布置多且部分测点需要观测持续时间较长;本钢箱梁桥对温度变化较敏感,通过监测环境和主梁表面温度进行修正其他参数。(3)结果分析和优化。通过对理论预警值和实测值分析,对本桥拖拉施工过程控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计算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具体优化方案,结果显示该控制方法得当、优化方案合理有效,为同类桥梁设计、施工和监控总结经验,提出参考意见。

何振宇[9](2020)在《采用UHPC的预制拼装承插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及地震易损性评估》文中指出预制拼装桥墩体系以其快速施工、质量可靠、安全环保等诸多优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了桥梁建设方案的新的选择。承插式连接作为一种预制拼装连接方式,已经在公路桥梁和市政桥梁中得到了应用,但现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的损伤较为严重,这将导致震后桥梁功能的中断。为了提高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的抗震性能,本文引入高性能新材料UHPC用于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的塑性铰区,采用桥墩工厂预制的方法完成UHPC复杂的生产工艺。本文基于OpenSees建立了UHPC湿式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的纤维单元有限元模型,通过对预制桥墩进行拟静力分析和地震响应时程分析,研究了预制桥墩的抗震性能并与整体现浇桥墩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总结了目前各类预制拼装桥墩体系的结构特点和受力分析方式,从试验研究、理论研究和新材料的使用三方面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高性能新材料UHPC应用于湿式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的合理性,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给出了基于OpenSees软件进行湿式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分析的建模方法。本文提出了建模中所需要的桥墩下部钢筋本构关系,研究并给出了模型中钢筋混凝土材料及纤维单元的选取、纤维截面的合理划分、边界条件处理和加载方式的选择等,并与既有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同类预制桥墩的有限元建模分析提供了参考。(3)计算研究了UHPC湿式承插式预制拼装桥的抗震性能。本文将UHPC应用于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下部的塑性铰区,研究对比了相同参数UHPC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与整体现浇桥墩的拟静力分析结果,同时计算了恒载轴压比、纵筋配筋率、剪跨比、桥墩UHPC段高度等设计参数对UHPC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UHPC的加入有效提高了预制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同时也使得预制桥墩刚度得到了提升,虽然预制桥墩的位移延性系数有所降低,后期残余位移有所增大,但数值变化较小,影响不显着。(4)进行了UHPC湿式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理论,选取了50条实际地震动作为输入,对UHPC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和整体现浇桥墩进行了地震响应时程分析。以峰值地面加速度为地震动强度参数,以桥墩位移延性系数和墩底弯矩为工程需求参数,组成了100个样本对,并采用直接回归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线性拟合法对上述样本对进行了拟合,构建了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根据回归理论,通过需求模型生成了概率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高性能新材料UHPC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桥墩塑性铰区的损伤,明显降低桥墩墩顶的侧向位移。

王新宇[10](2020)在《装配式桥墩接缝受理受力响应分析》文中提出装配式桥墩的应用不仅使桥梁建设更加迅速、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而且绿色环保、安全可靠,更符合当今的工业化发展的理念,因此装配式桥墩的发展势在必行。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装配式桥墩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装配式桥墩的结构性能。具体进行工作如下:(1)阐述装配式桥墩的研究背景、装配式桥墩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现状以及对装配式桥墩接缝的连接方式和连接形式进行介绍。(2)确定钢筋和混凝土等材料的本构关系,明确ABAQUS的建模过程,建立预应力装配式桥墩和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3)对预应力装配式桥墩和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进行拟静力试验模拟,从恒载轴压比、初始预应力度、预应力筋配筋率、耗能钢筋、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对预应力装配式桥墩进行分析;从恒载轴压比、纵筋配筋率、套筒长度、墩身节段数、套筒形式、套筒布置方式等方面对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进行分析;研究装配式桥墩的耗能能力、峰值荷载、刚度变化、残余变形能力,同时对套筒连接件进行抗拉试验模拟。(4)对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接缝进行受力响应分析。研究剪力键、预应力和纵筋配筋率对桥墩接缝剪切滑移行为、接缝张开行为的影响。

二、保证高桥墩施工精度的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证高桥墩施工精度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装配式桥墩适用性及应用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铁路装配式桥墩结构设计特点
    1.1 控制因素
        1.1.1 受力、刚度及位移要求
        1.1.2 构造要求
    1.2 结构形式
    1.3 连接方式
2 铁路装配式桥墩的适用性分析
    2.1 地形条件
        2.1.1 城市区域
        2.1.2 山区
        2.1.3 平原区
        2.1.4 跨江跨海段
    2.2 地质条件
        2.2.1 软土区
        2.2.2 非软土区
    2.3 自然气候条件
        2.3.1 江河、湖海
        2.3.2 沙漠、戈壁无人区
    2.4 大型施工机械装备水平
    2.5 工程经济概算定额体系的合理匹配
3 铁路装配式桥墩大规模应用的前提条件
    3.1 社会因素方面
    3.2 技术因素方面
4 铁路装配式桥墩的应用前景展望
5 结语

(2)公路桥梁装配式桥墩工业化快速建造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桥梁装配式桥墩应用概况
2 工程背景
3 墩柱构件研究
    3.1 截面尺寸和配筋
    3.2 墩柱力学性能对比
        3.2.1 静力性能对比
        3.2.2 抗震性能对比
    3.3 原材料用量和单位重量对比
4 连接方案研究
    4.1 施工工艺要求
    4.2 施工精度要求
    4.3 施工工艺试验
    4.4 施工周期
5 结语

(3)榫卯连接装配式RC桥墩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装配式桥墩类型
        1.2.1 预制方式
        1.2.2 接头连接方式
        1.2.3 抗震体系
    1.3 装配式桥墩施工工艺
    1.4 接头节点性能改进研究
        1.4.1 运用构件组合
        1.4.2 使用耗能装置
        1.4.3 运用新型材料
    1.5 UHPC发展概况
    1.6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榫卯连接装配式RC桥墩拟静力试验
    2.1 模型试件设计
    2.2 试验材料性能
        2.2.1 普通混凝土材料性能
        2.2.2 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性能
        2.2.3 钢筋材料性能
    2.3 试件制作
    2.4 试验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
        2.4.1 试验装置
        2.4.2 数据采集系统
    2.5 测点布置和测量方法
        2.5.1 位移测点布置
        2.5.2 应变测点布置
        2.5.3 曲率测量方法
    2.6 加载方法介绍与选取及加载方案制定
        2.6.1 加载方法介绍和选取
        2.6.2 加载方案的制定
    2.7 试件试验现象描述
        2.7.1 ZT-1 试件
        2.7.2 CFST-1 试件
        2.7.3 UT-1 试件
        2.7.4 UT-2 试件
        2.7.5 试验现象对比
    2.8 试验结果分析
        2.8.1 应变-荷载曲线
        2.8.2 滞回曲线
        2.8.3 骨架曲线
        2.8.4 延性性能
        2.8.5 残余位移分析
        2.8.6 耗能能力
        2.8.7 刚度退化
    2.9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榫卯连接装配式RC桥墩数值分析
    3.1 ABAQUS二次开发简介
        3.1.1 二次开发接口
        3.1.2 Python语言
        3.1.3 基于Python的 ABAQUS二次开发基本原理
    3.2 模型参数设置
        3.2.1 混凝土材料参数设置
        3.2.2 UHPC材料参数设置
        3.2.3 钢筋材料参数设置
        3.2.4 材料单元选择
        3.2.5 荷载、边界条件及内部约束设置
    3.3 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参数化建模
        3.3.1 参数化自动建模过程
        3.3.2 二次开发软件集成方式确定
        3.3.3 内核指令文件编写
    3.4 参数化建模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
        3.4.1 破坏模式对比
        3.4.2 滞回曲线对比
        3.4.3 骨架曲线对比
    3.5 参数拓展分析
        3.5.1 轴压比n
        3.5.2 长细比λ
        3.5.3 体积配箍率ρ_v
        3.5.4 主筋配筋率
        3.5.5 凸榫宽度与桥墩截面边长之比w/h
        3.5.6 UHPC现浇层厚度与墩高之比t_u/l
        3.5.7 墩底普通混凝土高度与墩高之比h_u/l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榫卯连接装配式RC桥墩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4.1 特征荷载和承载力
        4.1.1 屈服荷载P_y
        4.1.2 峰值荷载 P_(max)和极限荷载 P_u
    4.2 变形能力
        4.2.1 屈服位移Δy
        4.2.2 峰值位移Δ_(max)
        4.2.3 极限位移Δ_u
    4.3 恢复力模型
        4.3.1 骨架曲线
        4.3.2 公式计算和有限元计算骨架曲线对比
        4.3.3 刚度退化规律
        4.3.4 滞回规则
        4.3.5 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比较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受限环境下超高大跨龙门架施工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龙门架的类型与特点
    1.3 龙门架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龙门架的技术限制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超高大跨龙门架总体设计与安装方法研究
    2.1 超高大跨龙门架总体设计
        2.1.1 主梁桁架
        2.1.2 立柱
        2.1.3 平联
        2.1.4 分配梁
        2.1.5 基础
        2.1.6 导轨架
        2.1.7 动力系统
        2.1.8 悬吊系统
    2.2 超高大跨龙门架的安装
        2.2.1 基础
        2.2.2 底架
        2.2.3 立柱标准节
        2.2.4 分配梁
        2.2.5 贝雷主梁
        2.2.6 走道分配梁
        2.2.7 轨道分配梁
        2.2.8 提升天车
        2.2.9 试吊
    2.3 龙门架安装注意事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高大跨龙门架结构安全性分析
    3.1 模型构建及计算
        3.1.1 模型构建
        3.1.2 荷载及工况
    3.2 龙门架结构总体验算(1.1×(1.1×自重+天车荷载))
        3.2.1 应力值分析
        3.2.2 应力云图
    3.3 阵型周期
    3.4 几种工况下龙门架的应力及稳定性分析
        3.4.1 强度验算
        3.4.2 稳定性验算
        3.4.3 变形验算
    3.5 立柱基础分析
        3.5.1 中立柱基础验算
        3.5.2 边立柱基础验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高大跨龙门架运行状态安全性分析
    4.1 龙门架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
        4.1.1 安装隐患问题
        4.1.2 安全防护问题
    4.2 龙门架安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4.3 基于权重的灰色关联模型安全评价分析
        4.3.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4.3.2 层次分析法
        4.3.3 基于权重的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4.4 实例分析
        4.4.1 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
        4.4.2 数据的无量纲化
        4.4.3 进行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4.4.4 安全评估及分析
    4.5 龙门架施工组织优化
第5章 超高大跨龙门架吊装小箱梁工程应用
    5.1 依托工程介绍
    5.2 小箱梁的运输
        5.2.1 小箱梁的运输过程
        5.2.2 小箱梁运输时的注意事项
    5.3 小箱梁的吊装
        5.3.1 小箱梁的吊装过程
        5.3.2 小箱梁吊装时的注意事项
    5.4 小箱梁的安装
        5.4.1 小箱梁的安装过程
        5.4.2 箱梁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5.5 龙门架施工监控
        5.5.1 工程监测验证
        5.5.2 施工监控注意事项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某山区跨越水库桥梁设计与施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山区跨越水库桥梁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桥梁工程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山区跨越水库桥梁设计研究
    2.1 山区跨越水库桥梁设计难点
    2.2 项目自然地理条件
    2.3 路线方案论证确定
    2.4 桥型方案的确定
    2.5 水库大桥下部细节设计
    2.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2.7 本章小结
3 桥梁结构受力分析
    3.1 概述
    3.2 上部整体计算
    3.3 后张预应力锚固区计算
    3.4 成桥阶段稳定计算
    3.5 薄壁主墩计算
    3.6 刚构梁预拱度及桥梁监控
    3.7 本章小结
4 桥梁施工方案研究
    4.1 山区跨越水库桥梁施工难点
    4.2 水上吊装作业施工方案研究
    4.3 水中钻孔桩施工方案研究
    4.4 承台工程施工方案研究
    4.5 墩身工程施工方案
    4.6 浮式栈桥
    4.7 箱梁梁段悬臂施工方案
    4.8 变截面箱梁0号块施工方案
    4.9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缺陷对球铰受力影响与转体桥抗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必要性
    1.2 转体施工概述
        1.2.1 转体施工分类
        1.2.2 转体施工适用条件
        1.2.3 转体体系基本组成
    1.3 国内外关于转体施工桥梁发展
        1.3.1 转体施工桥梁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1.3.2 转体施工桥梁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1.4 转体施工法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转体系统精度控制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位置、范围及特点
        2.1.2 承台桩基设计标准及施工工艺
    2.2 转体系统设计参数及精度控制
        2.2.1 转体系统设计参数
        2.2.2 转体系统设计精度控制
    2.3 转体系统施工安装精度控制
        2.3.1 转体系统安装精度控制要点
        2.3.2 钢球铰定位骨架安装精度控制
        2.3.3 下球铰安装精度控制
        2.3.4 滑道安装精度控制
        2.3.5 下球铰混凝土施工精度控制
        2.3.6 上球铰安装精度控制
        2.3.7 撑脚安装精度控制
    2.4 撑脚与滑道间距合理取值分析
        2.4.1 撑脚与滑道间距对转动体系的影响
        2.4.2 偏心距和撑脚与滑道间距合理取值
    2.5 本章小结
3 转体系统球铰受力分析
    3.1 MIDAS FEA建模理论分析
        3.1.1 实体单元
        3.1.2 钢筋单元
        3.1.3 接触分析
        3.1.4 自重和压力荷载
        3.1.5 迭代方法
        3.1.6 收敛条件
    3.2 缺陷对转体系统受力影响分析
        3.2.1 转体系统模型建立
        3.2.2 无缺陷球铰和下球铰钢板凹陷概况
        3.2.3 四种工况下(混凝土部分)受力分析
        3.2.4 四种工况下(钢材部分)受力分析
    3.3 偏心荷载作用下球铰受力影响分析
        3.3.1 球铰转动偏心距理论计算
        3.3.2 四种工况下(混凝土部分)受力分析
        3.3.3 四种工况下(钢材部分)受力分析
    3.4 缺陷对转体系统变形影响分析
        3.4.1 平衡荷载作用下转体系统变形分析
        3.4.2 偏心荷载作用下转体系统变形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转体后梁体线型控制研究
    4.1 允许偏差控制分析
        4.1.1 规范允许合龙偏差
        4.1.2 梁体标高调整控制分析
    4.2 梁体标高调整理论计算
    4.3 转体后梁体标高调整
        4.3.1 钢销轴限位解除构造
        4.3.2 转体施工转动后梁体标高调整措施
    4.4 本章小结
5 转体桥抗风性能研究
    5.1 风荷载理论计算
        5.1.1 横桥向静阵风荷载
        5.1.2 纵桥向静阵风荷载
    5.2 转体桥转动前抗风稳定性
        5.2.1 摩阻力矩理论计算
        5.2.2 横桥向抗风稳定性
        5.2.3 纵桥向抗风稳定性
    5.3 转体桥转动过程中抗风稳定性
        5.3.1 横桥向抗风稳定性
        5.3.2 纵桥向抗风稳定性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桥梁转体过程动力分析与防过转装置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必要性
    1.2 转体桥的概述
        1.2.1 桥梁转体的分类
        1.2.2 转体桥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1.2.3 转体系统的组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桥梁转体施工临时固结受力分析
    2.1 加速转动阶段临时固结受力分析
        2.1.1 转体施工产生的扭矩
        2.1.2 风荷载产生的力矩
        2.1.3 转体施工产生的扭矩分析
    2.2 工程背景
    2.3 施工临时固结的不同设计
        2.3.1 临时支座的设计
        2.3.2 临时支墩的设计
    2.4 有限元建模
        2.4.1 建模原则
        2.4.2 边界模拟
    2.5 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
        2.5.1 临时固结结果分析
        2.5.2 上部结构结果分析
        2.5.3 整体结果分析对比
    2.6 本章小结
3 桥梁转体过程理论分析
    3.1 梁体启动阶段的牵引力计算
        3.1.1 三处支撑结构的牵引力计算
        3.1.2 中心支撑结构的牵引力计算
    3.2 梁体加速阶段的理论分析
        3.2.1 三处支撑结构的加速阶段分析
        3.2.2 中心支撑结构的加速阶段分析
    3.3 梁体匀速阶段的理论分析
        3.3.1 三处支撑结构的匀速阶段分析
        3.3.2 中心支撑结构的匀速阶段分析
    3.4 梁体减速阶段的理论分析
        3.4.1 三处支撑结构的减速阶段分析
        3.4.2 中心支撑结构的减速阶段分析
    3.5 梁体转体过程中控制参数的确定
    3.6 工程实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转体桥防过转装置的构造设计与碰撞分析
    4.1 防过转装置的整体构造
    4.2 防过转装置的具体构造
        4.2.1 限位挡块及其预埋件
        4.2.2 限位钢
        4.2.3 内外圆环形滑道
        4.2.4 楔子
    4.3 防过转装置的施工
    4.4 碰撞机理分析
        4.4.1 持久碰撞
        4.4.2 无约束的刚体碰撞
        4.4.3 碰撞力分析
        4.4.4 阻尼力分析
    4.5 工程背景
    4.6 有限元建模
        4.6.1 建模原则
        4.6.2 边界模拟
    4.7 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
        4.7.1 不同转速下的受力分析
        4.7.2 防过装装置受力分析结果对比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短窗口期条件下上跨铁路钢箱梁拖拉施工控制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桥梁拖拉施工及顶推施工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拖拉及顶推施工发展概况
        1.2.1 拖拉及顶推施工国外发展概况
        1.2.2 拖拉及顶推施工国内发展概况
    1.3 拖拉施工与顶推施工的发展特点
    1.4 本桥跨采用拖拉施工必要性分析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2 拖拉施工控制概述
    2.1 工程概述
    2.2 拖拉施工工艺
        2.2.1 工艺流程
        2.2.2 拼装拖拉支架
        2.2.3 钢箱梁拼装
        2.2.4 钢箱梁拖拉
    2.3 拖拉施工控制
        2.3.1 控制目的
        2.3.2 控制依据
        2.3.3 控制流程
    2.4 本章小结
3 拖拉施工控制仿真计算分析
    3.1 有限元计算模型
        3.1.1 模型概述
    3.2 钢箱梁拖拉施工过程计算分析
        3.2.1 主梁强度和刚度计算
        3.2.2 钢导梁强度和刚度计算
        3.2.3 主梁横向局部强度和刚度计算
        3.2.4 拉锚器强度计算
        3.2.5 13#永久桥墩计算
        3.2.6 辅助墩计算
    3.3 本章小结
4 拖拉施工控制的要点及内容
    4.1 拖拉过程施工控制要点
    4.2 拖拉过程施工控制内容
        4.2.1 施工过程
        4.2.2 控制手段
        4.2.3 监控设备及观测点布置
        4.2.4 拖拉过程千斤顶同步性监测
        4.2.5 钢箱梁轴线偏位监测
        4.2.6 钢箱梁和辅助墩的应力监测
        4.2.7 墩顶倾斜及位移监测
        4.2.8 钢箱梁梁顶标高监测
        4.2.9 辅助墩和铁路框构桥的沉降监测
        4.2.10 钢箱梁和钢导梁的挠度监测
        4.2.11 温度监测
    4.3 本章小结
5 施工监控结果及方案优化验证
    5.1 实际监控结果及监控数据
        5.1.1 第一次拖拉施工监测结果及数据
        5.1.2 第二次拖拉施工监测结果及数据
        5.1.3 第三次拖拉施工监测结果及数据
        5.1.4 第四次拖拉施工监测结果及数据
        5.1.5 第五次拖拉施工监测结果及数据
    5.2 拖拉过程纠偏及落梁控制
    5.3 方案优化验证
        5.3.1 支架的优化
        5.3.2 后拉锚器的优化
        5.3.3 尾梁的优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1.1 主要完成工作
        6.1.2 结论
    6.2 创新点
        6.2.1 多点拖拉千斤顶同步控制措施
        6.2.2 窗口时间有限时纠偏
        6.2.3 优化并验证支架、后拉锚器及尾梁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采用UHPC的预制拼装承插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及地震易损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预制拼装桥墩体系的分类与应用
        1.2.1 “等同现浇”预制拼装桥墩
        1.2.2 “非等同现浇”预制拼装桥墩
    1.3 预制拼装承插式桥墩的研究现状
        1.3.1 承插式连接的特点、分类及相关应用
        1.3.2 试验研究现状
        1.3.3 理论研究现状
        1.3.4 新材料的使用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OpenSees建模方法分析及验证
    2.1 OpenSees概述
    2.2 平台架构
    2.3 OpenSees有限元模型
    2.4 OpenSees建模方法
        2.4.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2.4.2 钢筋的本构模型
        2.4.3 纤维单元
        2.4.4 纤维截面划分
        2.4.5 边界条件处理及加载方式
    2.5 整体现浇墩建模及验证
        2.5.1 桥墩模型参数
        2.5.2 试验加载方式
        2.5.3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2.6 湿式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建模及验证
        2.6.1 桥墩模型参数
        2.6.2 带锚固头钢筋的应用及建模方法
        2.6.3 试验加载方式
        2.6.4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2.7 本章小结
3 UHPC湿式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设计
    3.3 抗震性能研究
        3.3.1 滞回曲线
        3.3.2 骨架曲线
        3.3.3 强度和延性
        3.3.4 初始刚度、等效刚度和卸载刚度
        3.3.5 耗能能力
        3.3.6 残余位移
    3.4 本章小结
4 UHPC湿式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的参数分析
    4.1 引言
    4.2 恒载轴压比
    4.3 纵筋配筋率
    4.4 剪跨比
    4.5 UHPC段高度
    4.6 本章小结
5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5.1 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理论概述
    5.2 地震易损性的定义及易损性曲线
    5.3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5.3.1 经验分析法
        5.3.2 数值模拟法
    5.4 地震动的输入
        5.4.1 地震波的选取
        5.4.2 地震动强度参数设定
    5.5 桥墩的地震损伤状态判别
        5.5.1 破坏准则
        5.5.2 损伤状态与损伤指标
        5.5.3 工程需求参数设定
    5.6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地震响应时程分析
        5.6.1 结构参数
        5.6.2 模态分析
        5.6.3 Rayleigh阻尼
        5.6.4 地震响应时程分析结果
    5.7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构建
    5.8 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
    5.9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问题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装配式桥墩接缝受理受力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装配式桥墩的的发展
        1.2.1 装配式桥墩国外的发展
        1.2.2 装配式桥墩国内的发展
    1.3 装配式桥墩的接缝形式及连接方式
        1.3.1 装配式桥墩的接缝形式
        1.3.2 装配式桥墩的连接方式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引言
    2.2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2.2.1 钢筋本构关系模型
        2.2.2 混凝土本构模型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1 单元类型的选取
        2.3.2 定义界面接触及相互作用
        2.3.3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2.3.4 网格划分
    2.4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2.4.1 预应力装配式桥墩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2.4.2 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配式桥墩拟静力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预应力装配式桥墩拟静力试验研究
        3.2.1 恒载轴压比对预应力装配式桥墩的影响
        3.2.2 初始预应力度对预应力装配式桥墩的影响
        3.2.3 预应力筋配筋率对预应力装配式桥墩的影响
        3.2.4 耗能钢筋对预应力装配式桥墩的影响
        3.2.5 预应力筋配筋布置方式对预应力装配式桥墩的影响
    3.3 灌浆套筒连接件抗拉试验的模拟
    3.4 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拟静力试验研究
        3.4.1 恒载轴压比对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的影响
        3.4.2 纵筋配筋率对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的影响
        3.4.3 套筒长度对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的影响
        3.4.4 节段数对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的影响
        3.4.5 套筒的形式对套筒装配式桥墩的影响
        3.4.6 套筒布置方式对套筒装配式桥墩的影响
    3.5 两种装配式桥墩拟静力试验结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式桥墩接缝受力响应分析
    4.1 引言
        4.1.1 桥墩抗剪能力的主要理论
        4.1.2 桥墩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规范公式
    4.2 模型设计
    4.3 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接缝剪切滑移行为分析
        4.3.1 剪力键对桥墩接缝剪切滑移行为影响分析
        4.3.2 预应力对桥墩接缝剪切滑移行为影响分析
        4.3.3 纵筋配筋率桥墩接缝剪切滑移行为影响分析
    4.4 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接缝张开行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保证高桥墩施工精度的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装配式桥墩适用性及应用前景分析[J]. 薛红云. 铁道建筑, 2021(12)
  • [2]公路桥梁装配式桥墩工业化快速建造技术[J]. 王志刚,孙贵清,余顺新,贾俊峰. 公路, 2021(06)
  • [3]榫卯连接装配式RC桥墩抗震性能研究[D]. 林长庚.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4]受限环境下超高大跨龙门架施工安全性研究[D]. 董少敏.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6)
  • [5]某山区跨越水库桥梁设计与施工研究[D]. 郭皆焕. 浙江大学, 2020(01)
  • [6]缺陷对球铰受力影响与转体桥抗风性能研究[D]. 窦国昆. 烟台大学, 2020(02)
  • [7]桥梁转体过程动力分析与防过转装置研发[D]. 李颖. 烟台大学, 2020(01)
  • [8]短窗口期条件下上跨铁路钢箱梁拖拉施工控制关键技术[D]. 陈仲礼.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采用UHPC的预制拼装承插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及地震易损性评估[D]. 何振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装配式桥墩接缝受理受力响应分析[D]. 王新宇.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标签:;  ;  ;  ;  

高桥墩施工精度保证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