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诗学三字文字解说

中国传统诗学三字文字解说

一、中国传统诗学本文阐释的三重品格(论文文献综述)

何光顺[1](2019)在《当代新诗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以四川新诗群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四川新诗的重要性,不仅在于1980年代从四川兴起的"第三代诗"席卷全国,成为其时中国诗歌的中心所在,更重要的是从"第三代诗"到1990年代后"存在"诗群的演进所折射的"陆地气质"。这种"陆地气质"是四川文化内在品格的体现,在与西方文明"海洋精神"的现代遭遇中形成其成熟形态。当代四川新诗群体正是在这种中西方本质精神的遭遇中展开其写作实践,是重造传统又借鉴西方并植根于本土性经验中生成其先锋性的艺术精神和艺术追求。可以说,以四川新诗群体为例来阐释中华民族诗学精神的某种内在本质维度,也有利于在经历中西方文明碰撞的"差异性"体验中推动当代中国新诗回归本土,走向世界。

何旺生[2](2018)在《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的“文化诗学”表征》文中认为郭绍虞的中国诗学批评鲜活地表征出中国"文化诗学"的三重品格:审美性品格、文化学品格、阐释学品格:郭绍虞标举"纯文学"观念,高扬情感美学大旗,并衍生出颇具现代性意味的审美文化批评;郭绍虞的中国诗学批评,往往紧密联系理论流派和时代思潮,在历史的动态发展中阐释其意义,具有鲜明的思想史、文化史的性质;郭绍虞所谓"保存古人的面目",不仅仅是恢复和解释一个已经存在的本文,更是一种诠释范式的建构。郭绍虞的中国诗学批评自觉将民族意识与现代文化意识融合在一起,致力于中国诗学的重估、反思和重建,又注意吸收外来文化,一定意义上为中国文化诗学批评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

那艳武,宋德发[3](2018)在《“我已经习惯了凝视卡夫卡的眼睛”——曾艳兵先生之学术研究30年》文中认为曾艳兵先生是我国卡夫卡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长期致力于卡夫卡研究及20世纪西方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丰硕,颇具影响。本文回顾了曾先生的学术成长经历,对曾先生的学术研究重心、主要学术风格、学术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曾先生用他的学术行为诠释着卡夫卡写在《箴言集》里的那句名言:"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达到的。"

何旺生[4](2018)在《中国文论教学的四维并举——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文论教学如何让学生真正把握和理解中国文论的知识脉络、理论精髓及其历史变化轨迹,既不能过度阐释,又要避免阐释不足,是需要用心经营一番的。中国文论教学既要立足中国文论的学科发展史、研究史,也要注意吸收学术界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要将创造性还原、比较诗学、文化诗学和问题意识有机融合,思维并举,或许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孙阳阳[5](2017)在《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 ——兼及传统儒学与现代性解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研究的是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具体而言,是要研究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的源起、继承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儒家政治哲学能否为中国社会转型和政治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能否建构一套基于儒家思想,且顺利应对时代挑战的政治哲学理论。本研究以杜维明、成中英、刘述先和林安梧为主要分析对象,对其有关政治、国家问题在哲学层面的相关思想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其现实意义。伴随着时间推移,当代新儒家也在不断延续,新儒学迎来了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第三代新儒家学人,因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且求学生涯多交融中西,因此思想呈现出更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在当代新儒家前后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之下,新儒学得以走出东亚社会,跻身世界学术思想之林,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知识体系。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现代社会问题的讨论之中,并受到来自西方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当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正是立足于对心性之学的体认,对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追求,努力吸收和借鉴西方自由民主政治的菁华,试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接续现代民主政治,以应对时代的挑战。新儒家诸学者的政治哲学理论虽然具有很大的共性,但是他们政治哲学的展开方式和论说重点却也充满了差异。熊十力、牟宗三和唐君毅的政治思想倾向于以知的、也就是哲学建构的方式展开论说,而梁漱溟、张君劢和徐复观趋向于以行的、也就是实践的方式激活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现代价值。我们在此基础上,辨析了当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的两种不同进路,即哲学解释的导向和社会实践的导向。第三代新儒家虽然在哲学建构和分析上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但是总体上来看,他们的政治哲学呈现出浓重的社会实践的品格。在第三代新儒家看来,新儒家政治哲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形而上学的义理层面,应该更多地融入社会政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于中国传统政治的认知,构成了当代新儒家思考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构成了他们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第三代新儒家将儒学区分为生活化与批判性的儒学和政治化与宰制性的儒学,并从政治化的儒学出发,对中国传统君主政治展开了深刻的批判。对于新儒家前辈学人的政治思想,第三代新儒家肯定了他们自由民主的政治价值取向,也对他们忽略了社会政治实践落实这一环节展开了批评。经过辨析,我们认为应该从政治价值、政治制度和政治理想三个方面对第三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加以分析。在政治价值层面,他们认为在传统儒家政治哲学中,个体的经验完全淹没在共同体的经验之中。面对修齐治平的理想,对美德的追求成为一种没有止境的义务,而个体的权利则始终被忽略,所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缺乏独立、清晰的权利观念。因此,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注重对个体自由和权利的保护,要站在个人自由自觉的立场上,重新去追求儒学倡导的崇高道德理想。在政治制度层面,他们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有民本却缺少民主,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他们肯定现代民主政治的价值,认为要实现儒学精神与自由民主理念的融通,是需要在“结构学”层面上思考的问题,而非“发生学”层面。传统社会没有产生自由民主的理念,并不妨碍在当前社会经由自我批判,以渐进学习的方式实现与自由民主理念的契合。而在政治理想层面,他们多关注社会政治的现代化发展和儒学理论形态的现代转化。在反思了现代性之中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弊病之后,他们立足于多元现代性,倡导平等基础上的多元文明对话。近些年来,在当代新儒家的感召和影响之下,大陆新儒家快速发展。通过对二者的政治哲学展开比较研究,能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当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的理论特质及其发展。大陆新儒家倡导政治儒学,主张回归儒家道统,他们明确反对现代自由民主政治,试图将儒学树立为国教并实现其有关政治儒学的制度构想。我们认为,大陆新儒家和当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的差异,可以大致理解为“政治神学”与“政治诗学”的冲突。大陆新儒家的政治哲学构想,漠视现代性和现代民主政治基本价值理念。这一政治哲学构想缺乏基本的可操作性,其发展必将陷入巨大的困顿之中。第三代新儒家不仅仅在政治哲学的理念上有所发展,在方法论层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有了明确的方法论自觉。通过对诠释学的研究和对交谈的重视,其研究方法实现了从文史阐释到政治诠释的范式转变。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它鲜明的实践导向,提出了由“外王”到“内圣”的政治哲学理念。其政治哲学的论域不断扩展,他们不再追求建立一种所谓的自发“扩展秩序”,而是在现代民主政治价值理念的指引之下,经由渐进学习和实践,努力建构一种民主政治发展的“学习秩序”。同时他们从后现代的角度出发,对现代性展开反思的同时,试图从传统中寻找资源加以救治,其理论呈现出更加开放的格局和视野。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到,第三代新儒家立足于儒家心性之学的立场,并没有彻底解决“新外王”的困境。在政治制度设计和政治实践环节,他们的表现不仅乏善可陈,而且并没有超出自由主义政治理念的范畴。所以,第三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在面对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时代境遇时,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杨曼[6](2016)在《“诗无达诂”说与伽达默尔阐释理论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董仲舒是汉代儒学家的重要代表,他针对《诗》学研究提出了“《诗》无达诂”的解经原则,由于这一原则触及到文学释义活动的本质规律,于是在后世文人的不断深化发展下渐渐演化为“诗无达诂”说,成为我国释义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伽达默尔作为西方诠释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其阐释理论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文学诠释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无达诂”说与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论在内涵方面存在着很多相通之处。但由于二者根植于异质的文化土壤中,分别承载着各自特殊的文化心理,又表现出一定的相异性。文章首先在全面梳理及分析“诗无达诂”说与伽达默尔阐释学两大释义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究这两种理论关于读者与文本阐述的共通之处;其次深入挖掘二者在理论内涵实质、文本意义生成方式及追求目标方面的差异性;最后在二者差异性的基础上从哲学、思维、文化等方面探析造成差异的本质原因。对“诗无达诂”说与伽达默尔阐释理论的比较分析,一方面,有助于以伽达默尔阐释理论体系为参照重建我国释义诗学;另一方面,在比较的基础上彰显我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以弥补伽达默尔乃至西方释义理论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李有光[7](2014)在《应之有近远 系乎感之有浅深——论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深度理解祈向》文中研究指明与西方解释学将重心放在"why"的理论推阐上不同,中国诗学解释学把"how",即如何在具体的解读实践中做到更好的理解、完成读者对诗文本的深度追求作为关注的焦点。换言之,中国诗学解释学强调通过熟读、细读、深思、深求的要求,并辅之以亲历、亲证的行动,最终在深度理解的祈向中落实了"更好的理解"的思想与精神。

曾海龙[8](2011)在《本体的困惑—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熊十力哲学思想的根本要点在于说明万事万物和本心本体的关系,彰显了道德的主体的自发自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道德的形上学。境论是熊十力哲学的核心。熊十力认为,本体既是宇宙实体,也是人之本心,并通过翕辟成变和相反相成的法则将此二者沟通为一。就宇宙实体而言,具复杂性,因而能起变化。心物都为本体变化之势用,而不即是本体。但心毕竟能主宰物而不为物所主宰,能显发本体之德,亦可说心即是本体。宇宙实体即是大全,自身即能创生宇宙万物而亦无所作意,因而是即仁即寂,即刚健即寂静,无为而无不为的。宇宙实体之德即是生德,人之本心是宇宙实体之辟势,因而有宇宙的大心之德用。从一本的立场出发,熊十力反对理气(器)二分的观点,认为理和气(器)是一种体用关系。在这样的结构中,熊十力的本体论成了“二本”之学:一方面是绝对的宇宙实体,一方面是人之本心。熊十力试图以宇宙生成的方式将此二者沟通为一,但此一思路在后康德哲学的背景下是明显缺乏说服力的。量论讨论了熊十力对知识和证体问题的基本看法。一方面,熊十力继承了旧唯识学的基本义理和问题意识,对宇宙万物如何可能进行了说明,是为俗谛;另一方面又将现象的根源归结到本体,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证体,是为真谛。在知识论的问题中,熊十力罗列了认识的基本条件,阐述了认识发生的机理,并讨论了知识的基本范畴。但由于熊十力对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发展了解不够,因而造成了诸多的问题。熊十力认为,对本体的说明则有两种方式:一是用遮诠的方法说明本体不是什么,一是用证会的办法直接体证本体即是人之本心。即一方面遮拨现象,一方面实证本体。前者是逻辑进路,后者是功夫论。可以说,量论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说明本体,因而说其量论亦是本体论的组成部分。心性论则延续了宋明儒的基本课题,并继承了孟子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进路,以心、性、理、命、仁等基本概念和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熊十力的心性论,凸显出了道德的主体与道德本体的功能义,体现了刚健不已、生生不息的人生观,以及绝对自律的道德意识。但熊十力的心性论,无法说明道德本体的内容是如何可能的。我们认为,本体必然是功能义(能义)与原理义(所义)的统一。功能义是指本体的能力,即良知本心的自发自觉。此种能力是“天之所与我者”,为先天的。原理义是从人文历史和社会生活中掘发出来的,有着发生学意义上的来源,但在道德实践的具体境遇中有着先验或先在性质。本体既具功能义,又具原理义,那么要建立本体论就必须对这两方面都有适当的安顿。而熊十力的本体只能证成先天的能义而不能证成所义。也就是说,熊十力只肯定了本体的自发自觉,而对本体的内容是如何可能的无有理论上的说明。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熊十力认为本体性质只能是先天的,而对习染等经验内容持负面的看法。人文历史和社会生活无法成为本体内容的来源,那么本体的原理义是无法证成的。熊十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现象的真实性,肯定了人文历史与社会生活的价值,但在其本体论的架构中,人文历史与社会生活的本体性质是无法证成的。这样,熊十力的道德本体论是不完整的。另外,由于熊十力坚持宇宙实体为绝对一本的立场,导致其对恶之问题的看法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熊十力的形上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肯定一宇宙实体的基础上说明宇宙生成,并以进化论模式说明人之本心如何即是宇宙之心,彰显了人生的本来面目即是生生不已,精进不息的;二是从道德本心的角度,以唯识的义理来说明宇宙万物乃至宇宙本体即是人之本心的开显,宇宙万物和宇宙实体因人之本心而证成其存在,并具有了价值和意义。前者是宇宙论形上学,后者是道德的形上学。熊十力囿于其宇宙生成论的立场,在其试图建构的道德的形上学中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此一矛盾为其后学牟宗三所继承。论文在后论部分试图指出熊十力和牟宗三在此一问题上的困境,并讨论现代哲学背景下的道德的形上学是如何可能的。

何旺生[9](2011)在《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研究》文中提出郭绍虞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其学术成就与历史地位已有公论。本文对郭绍虞的定位不纯粹以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建设为参照,而是将其置于中国文学理论的总体发展框架下,在全球化语境中,以一种学术的、文学的、文化的反思视域,重新审视“郭绍虞经验”,以期发掘其中可以对建设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发挥建构性作用的理论诉求和价值取向。本文以文学阐释学、文化诗学为主要方法,兼采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将郭绍虞的学术体系与其“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术理想作为一个有机体,通过历史梳理与现象分析相结合,细绎其中国诗学批评的知识形态、理论范式和文学批评观。通过剖析其主体人格个性及新文化思潮、近现代西方文艺美学思想的影响,实证性地阐发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现代性表征,并力图从文化、学术和个性心理的角度,反思其所以存在矛盾和局限的可能原因,探寻其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建构性价值。本文认为,郭绍虞以中国文学批评史为核心领域,以诗学范畴批评、诗话考论、诗学语言批评和文体学批评为知识维度,构建了自己完整的学术体系;他以自己独特的材料和方法,建构了“以问题为纲”的研究范式、历史还原的诠释范式,并呈现出文化诗学的意义范式;他坚守狷而时狂的知识分子人格,积极实践着“五四”科学精神与“整理国故”思潮,自觉接受、融合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近现代文艺美学思想。郭绍虞的中国诗学批评一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质,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无法避免的矛盾和局限。郭绍虞的学术理想是“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此一理想之最终未能实现,是由不断变化的时代语境与主体个性及其学术习性之间一时无法消解的矛盾造成的。这不是郭绍虞个人的矛盾与遗憾,这是郭绍虞一代人的集体困境与遗憾。。至今,“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还是中国文学理论界未完成的任务!郭绍虞为我们指明了一种方向,我们也可以返回到郭绍虞,从中获取某些知识资源、思想资源,为构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探究可能的路径。

张伟[10](2010)在《翁方纲诗学思想探析》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探讨翁方纲的诗学思想,并分析其诗学思想的核心、特色及历史意义。学术界以往对翁方纲诗学思想的研究重点大都集中于“肌理”说,研究材料大多来源于《复初斋文集》,特别是《神韵论》、《格调论》、《诗法论》等重点篇目。本文从“肌理”入手,通过对“肌理”的阐释来展开对翁方纲诗学思想的梳理,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除了分析《复初斋文集》之外,还借助对《石洲诗话》的研究,以求全面地认识、评价翁方纲的诗学思想。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构成,扼要归纳如下:绪论部分从勾勒翁方纲诗学思想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入手,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创新点,说明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第一章《“肌理”说:翁方纲诗学的核心》:揭示“肌理”说的提出动机、理论来源与深层含义,阐释“肌理”说的现实意义,并说明学问在“肌理”说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诗法论:翁方纲诗学的发轫》:分析探讨翁方纲的诗法论思想及其对江西诗派诗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翁方纲认为诗歌创作是有法可依的,但反对拘泥于古法,强调对古法的灵活变通与运用。正是因为对诗歌质厚与古代诗法的重视,翁方纲格外欣赏江西诗派的诗法理论,使得其诗学思想带有明显的江西诗派印记。第三章《雅俗观:翁方纲诗学的视野》:论述翁方纲的诗学批评思想。在翁方纲的诗学批评思想体系中,“雅”处于首要位置,他强调诗歌的语言、艺术手法、风格等都要遵循雅正的标准。以“雅”为尺度,翁方纲对诗歌作品进行品鉴,《石洲诗话》就是其诗歌批评的产物。结语部分主要探讨翁方纲诗学思想的影响。翁方纲作为乾嘉诗坛的盟主,并以朝廷高官的身份谈论诗歌艺术思想,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追随者,显示出官方正统文学观念的强大统治力。因此,探究翁方纲的诗学思想,不仅对于认识清代乾嘉时期的文化和学术思想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考察和研究我国古代诗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二、中国传统诗学本文阐释的三重品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统诗学本文阐释的三重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新诗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以四川新诗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第三代诗歌”到“存在”诗群:四川新诗群的发展历程
二、“陆地气质”:四川新诗的内在美学品格
三、先锋性:四川新诗的艺术追求
四、以四川新诗为例看本土美学精神的弘扬

(2)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的“文化诗学”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郭绍虞的中国诗学批评彰显了文化诗学的审美性品格
二、郭绍虞的中国诗学批评显示了文化诗学的文化学品格
三、郭绍虞的中国诗学批评内在地具有文化诗学的阐释学品格
四、结语

(3)“我已经习惯了凝视卡夫卡的眼睛”——曾艳兵先生之学术研究30年(论文提纲范文)

(4)中国文论教学的四维并举——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古人交友”的还原思维
二、比较诗学的渗透
三、文化诗学的融入
四、注重当下的问题意识

(5)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 ——兼及传统儒学与现代性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新儒家学派的延续与发展
        (二) 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阐释
        (三) 对社会现实的积极回应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 关于第三代新儒家的概观
        (二) 第三代新儒家新儒学思想研究
        (三) 第三代新儒家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学研究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的论域及发展路径
    一、理论体系逐渐成熟的第三代新儒家
        (一) 当代新儒家界定
        (二) 第三代新儒家及其代表人物简介
        (三) 第三代新儒家成长的时代背景
    二、新儒家政治哲学的主题与边界
        (一) 政治哲学释义及新儒家政治哲学概观
        (二) 当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的基本逻辑
    三、新儒家政治哲学展开的双重路径
        (一) 哲学解释的导向
        (二) 社会实践的导向
        (三) 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的社会实践品格
第二章 对儒家传统政治观和新儒家政治思想的认知
    一、对中国传统政治的认知
        (一) “道的错置”
        (二) 缠绕的权利与义务观念
        (三) 传统专制政治批判
    二、儒学基本精神与政治化儒学的判别
        (一) 生活化与批判性的儒学
        (二) 政治化与宰制性的儒学
    三、对新儒家前辈学人政治哲学的评析
        (一) 肯定前人自由民主的价值取向
        (二) 批评与实践向度的超越
第三章 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第三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
    一、自由观念
        (一) 人权思想:从传统到现代
        (二) 儒学与政治自由
    二、民主与宪政思想
        (一) 论民本与民主
        (二) 民主宪政的价值与追求
    三、现代化与多元文明对话
        (一) 现代化的意义:“启蒙”与“再启蒙”
        (二) 儒学与东亚现代化
        (三) 现代化视域下的多元文明对话
第四章 第三代新儒家与大陆新儒家政治哲学对勘
    一、大陆新儒家思想概观
        (一) 大陆新儒家掠影
        (二) 大陆新儒家的学旨及群体化
    二、第三代新儒家与大陆新儒家政治哲学对比分析
        (一) 大陆新儒家的“政治儒学”思想
        (二) 港台儒家学者对大陆新儒家的评析
        (三) 冲突的本质:“政治神学”与“政治诗学”
    三、大陆新儒家政治哲学的歧途与困境
        (一) 难以成立的“国教”理念
        (二) 对现代性的漠视与反动
        (三) 大陆新儒家政治哲学发展的困顿
第五章 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的评价与儒学未来展望
    一、方法论创新:作为政治哲学的诠释学
        (一) 方法论的自觉
        (二) 范式转变:从文史阐释到政治诠释
    二、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实践转向的意义
        (一) 鲜明的实践转向:由外王到内圣
        (二) 对现代性的反思及救治的尝试
        (三) 开放的心态和理论视野
    三、当代新儒家政治哲学发展困境和展望
        (一) 依旧存在的“新外王”困境
        (二) 警惕激进政治思潮
        (三) 警惕权力的“死亡之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诗无达诂”说与伽达默尔阐释理论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第一章“诗无达诂”说与伽达默尔阐释理论
    第一节“诗无达诂”说
        一、“从变”
        二、“从义”
    第二节 伽达默尔阐释理论
        一、“前见”
        二、“效果历史”
        三、“读者”与“文本”的关系
第二章“诗无达诂”说与伽达默尔阐释理论的异同
    第一节“诗无达诂”说与伽达默尔阐释理论的共通性
        一、文本的开放性与动态性
        二、读者的历史性与主体性
        三、文本与读者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诗无达诂”说与伽达默尔阐释理论的差异性
        一、从变从义与填补空位:内涵实质相异
        二、循环发展与线性发展:生成方式相异
        三、道德伦理与本真意义:追求目标相异
第三章“诗无达诂”说与伽达默尔阐释理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第一节 认识论差异
    第二节 思维方式差异
    第三节 人本观念差异
    第四节 哲学追求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应之有近远 系乎感之有浅深——论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深度理解祈向(论文提纲范文)

(8)本体的困惑—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简介
ABSTRACT
前言
前论 学问与生命
    第一章 生命境况与思想资源
        第一节 生命境况
        第二节 思想资源
        一 扬弃法相唯识
        二 心学释《易》
        三 吸纳西方哲学
        四 发挥"外王"
        五 归向传统主义
    第二章 思想历程与立场转换
        第一节 从《心书》到《新唯识论》
        第二节 从"由佛归儒"到"以儒衡佛"
    第三章 生存境遇与生命性格
        第一节 从翟志成的檄文谈起
        第二节 生存境遇与性格表现
        第三节 理想追求与断裂传统
本论一 境论
    第四章 境论总义
        第一节 学在见体
        第二节 体用不二
        第三节 理气不二
    第五章 宇宙论
        第一节 功能实体
        第二节 翕辟成变
        第三节 心物俱起
    第六章 本体赋义
        第一节 本体即变易
        第二节 至寂即神化
        第三节 形色即天性
        第四节 生命即创造
    第七章 境论论衡
        第一节 形上学与本体论分殊
        一 形而上学与本体论解
        二 康德对本体论的转向
        三 《周易》的形而上学
        四 道德的形上学之初显
        五 道德的形上学之证成
        第二节 摄用归体与摄体归用
        第三节 良知本心是体还是用
        第四节 宇宙论形上学的困境
本论二 量论
    第八章 唯识总义
        第一节 量论架构
        第二节 首破别计
        第三节 次破总计
    第九章 相由心生
        第一节 习心取境
        第二节 四缘生义
        第三节 识的现起
        第四节 格物致知
    第十章 遮诠明体
        第一节 唯识而非唯境
        第二节 新旧唯识学辩
        一 关于心之看法
        二 关于真如本体
        三 关于阿赖耶识
        四 关于性寂性觉
        第三节 遮诠以明本体
    第十一章 量论论衡
        第一节 本体能否说明
        第二节 现象是否真实
        第三节 范畴如何可能
本论三 心性论
    第十二章 心性论总义
        第一节 天命与心性
        第二节 心体与理体
        第三节 天理与人欲
    第十三章 本心即功能
        第一节 本心与习心
        第二节 智慧与知识
        第三节 良知是呈现
        第四节 本心即功能
    第十四章 功能与原理
        第一节 本有功能与先验原理
        第二节 阿赖耶识与现行经验
        一 阿赖耶识之能熏所熏
        二 本体之原理义的证成
        第三节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
        第四节 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
    第十五章 心性论论衡
        第一节 性恶还是染习
        第二节 呈现如何可能
        第三节 内圣强外王弱
后论 道德的形上学
    第十六章 道德的形上学总义
        第一节 两种本体论与两种形上学
        一 理性本体论与良知本体论
        二 两种形上学的区分及意义
        第二节 传统儒学中道德的形上学
        第三节 道德的形上学与智的直觉
    第十七章 道德的形上学的理论说明
        第一节 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
        一 牟宗三证成"道德的形上学"
        二 "道德的形上学"的两个面向
        三 预设客观超越根据的合理性
        四 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之检讨
        第二节 道德的形上学的理论说明
    第十八章 熊十力道德的形上学的困境
        第一节 唯识与境物
        第三节 价值与存有
        第三节 道德的形上学
        一 人道之外无所谓天道
        二 道德的形上学之证成
        第四节 理论的困境
    第十九章 本体的困惑——总论熊十力哲学
附论 十力学派
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熊十力思想研究文献目录
征引文献
后记

(9)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的接受史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郭绍虞的生平与着述
    一、郭绍虞的生平
    二、郭绍虞的着述
第二章 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的知识体系
    一、诗学范畴批评
    二、诗话研究
    三、诗学语言批评
    四、文体学批评
第三章 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的范式建构
    一、研究范式:"以问题为纲"
    二、诠释范式:"保存古人的面目"
    三、意义范式:通向一种"文化诗学"
第四章 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的现代性表征及矛盾
    一、"狷"而时"狂"的知识分子人格性情
    二、"整理国故"与新思潮的碰撞
    三、西方文艺美学思想的涵容
    四、郭绍虞的矛盾
余论
附录 郭绍虞学术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翁方纲诗学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肌理”说:翁方纲诗学的核心
    第一节 “肌理”释义
        (一) “肌理”纳入诗论的缘由
        (二) 义理与文理
    第二节 “肌理”说的现实意义
        (一) “师古”非“泥古”:对格调的纠正
        (二) 以实救虚:对“神韵”说的纠正与补充
    第三节 “肌理”说——学问至上
第二章 诗法论:翁方纲诗学的发轫
    第一节 学古——诗法的基石
        (一) 法非“徒法”、“板法”
        (二) “求诸古人”——诗法立论的基石
    第二节 江西诗派的远代知音
        (一) 对黄庭坚诗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二) 对江西诗派其它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第三章 雅俗观:翁方纲诗学的视野
    第一节 雅俗观
        (一) 诗歌用语的雅正
        (二) 诗风的雅正
        (三) 选材的雅正
    第二节 丰富多样的艺术鉴赏观
        (一) 诗歌鉴赏原则
        (二) 称赞或反对的诗风类型
    第三节 儒家诗学的代表
结语
    (一) 翁方纲与宋诗运动之间的传承关系
    (二) 宋诗派的诗学思想借鉴、吸收了翁方纲诗学思想的精髓
    (三)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中国传统诗学本文阐释的三重品格(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新诗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以四川新诗群体为例[J]. 何光顺. 中国文艺评论, 2019(05)
  • [2]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的“文化诗学”表征[J]. 何旺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12)
  • [3]“我已经习惯了凝视卡夫卡的眼睛”——曾艳兵先生之学术研究30年[J]. 那艳武,宋德发.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8(02)
  • [4]中国文论教学的四维并举——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的启示[J]. 何旺生.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 [5]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 ——兼及传统儒学与现代性解读[D]. 孙阳阳. 山东大学, 2017(03)
  • [6]“诗无达诂”说与伽达默尔阐释理论之比较[D]. 杨曼.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7]应之有近远 系乎感之有浅深——论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深度理解祈向[J]. 李有光. 华中学术, 2014(02)
  • [8]本体的困惑—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D]. 曾海龙. 复旦大学, 2011(12)
  • [9]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研究[D]. 何旺生.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2)
  • [10]翁方纲诗学思想探析[D]. 张伟. 苏州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中国传统诗学三字文字解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