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旅游发展研究

柴达木盆地旅游发展研究

一、柴达木盆地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屈欣,郜学敏,王萌,罗怡坤,李继彦[1](2022)在《柴达木盆地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出露有大量的地质遗迹,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和评价,可为其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系统的野外调查,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资源价值和开发条件两个方面选取自然完整性、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可保护性和基础服务设施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多层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盆地地质遗迹类型多样,大部分较为脆弱和珍贵,目前保护措施并不完善;(2)水景类资源综合得分88.96,山石景类86.48,古生物遗迹或可疑古生物遗迹类78.22,古人类74.25,古植物73.51,冰川类68.15。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对区域内地质遗迹进行分级,提出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分级保护的建议。本研究对柴达木盆地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促进区域地学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地质公园建设等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温煜华[2](2021)在《青海省温泉旅游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介绍青海省温泉资源概况和分布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青海温泉旅游开发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青海省温泉旅游与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医疗保健相结合的五大开发模式,以及择优开发、营造优良环境、重视温泉旅游品牌打造、加强配套设施体系建设、保障温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开发对策。

杨晓燕[3](2020)在《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会助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当前针对气候对游客影响的宏观和中观研究居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剖析微气候对游客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如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是什么?微气候和微气氛的时空性联动如何影响景区游客量?景区微气候是否存在时空性变化的规律?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应该如何进行微气候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景区空间尺度的微气候分析,重点聚焦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按照“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理论探索——主要分析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基础性理论支撑是什么?模型建构——展开系统的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知觉-行为模型,构筑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验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规律特征。针对日、节气、月不同时序景区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为深化微气候在旅游场域中的研究与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过程可概括为:第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梳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第二,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运用ArcGIS地图分析法,进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各区域内A级景区为例,通过微气候适游指数分析区域内景区以及5A级景区的微气候适游度,剖析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共性特征与演化规律;第四,基于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规律,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RL)分析方法,分别检验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进一步剖析当期和滞后期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对当期景区游客量的动态影响规律。第五,系统分析景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如下:(1)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福建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差异显着,时空性动态变化凸显各个区域内景区的共性特征,区域间亦存在微气候时序性渐变与空间性过渡现象。(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时空性差异,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类型和时空差异,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呈多时空和多景区差异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当期影响均为正向,滞后期多为负向。(3)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较低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纬度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日和节气多为正向影响,月多为负向影响。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纬度景区的节气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的日和月影响较大。景区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低纬度景区的影响在日和节气比较高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大,月影响则相反,滞后期效应显着。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4)景区日、节气起始日和月气温对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节气影响多呈正向,日和月影响多呈负向。风速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负向。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海拔景区的节气起始日和月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大,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日和节气累积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高海拔景区游的日和月影响大于较低海拔景区,节气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程度大。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本研究在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1)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化县域和省域内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的监测与分析;强化县域内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序性联动与空间性互动管理;推进微气候旅游形象的共同塑造与时空性营销体系的构建;强化跨景区和跨区域微气候旅游合作政策引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文化旅游+气象”基础上的多部门和跨部门互动、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2)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提出将微气候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大数据与智慧化发展基础上的微气候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服务提质增效、互补和创新;优化景区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支撑景区微气候旅游深度发展与服务创新;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联动的营销模式创新。(3)针对景区行业协会,提出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标准的制定;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驱动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的旅游供需互动研究的建议。(4)针对旅游运营商,提出强化景区微气候驱动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下的旅游产品跨时空组合性开发与策划;强化线上线下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整合、互动性开发;强化线上日、节气、月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信息的发布、更新,引导游客日、节气、月当期或者潜在旅游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1)本研究建构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突破传统环境行为理论静态与单空间分析的局限,拓展了环境行为的时序性、空间性以及时空结合的互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借助ADRL模型,系统分析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当期和滞后期影响,这是本研究的方法应用创新。(2)本研究在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一定的贡献。理论层面,探索微气候-游客-微气氛互动机理,拓展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共性与差异性分析,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视角出发拓展了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建构微气候适游指数,在传统气候舒适度指数基础上,构建雨量舒适指数,提出综合反映景区微气候适游程度的景区微气候适游指数,形成反映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的25等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福建省景区微气候时空变化规律,为微气候资源的时空性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

黄芳芳[4](2020)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文中指出构建学生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响应新时代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区域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地理学科关注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诉求。“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的产物,主要包括学习者脑海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组织两个方面,学生学习“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过程实质就是其认知结构不断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结合认知结构理论进行中学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系统、深入。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对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其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此来确定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思路。其次,依据认知-发现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敲定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构建机制和影响因素,点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是其认知结构构建的客观基础,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再次,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两大区域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以及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两大区域环境发展问题的概念、效益、脆弱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与开发综合措施等知识的具体认知方法,构建形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从次,参考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在知识组块、知识网络、产生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要求,遵从其整体性、结构性、问题性和个体性的教学原则,笔者提出了解并改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和利用先行组织者等措施来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来实施整体性教学、重视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结构化教学、教给学生不同的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及运用变式练习优化认知结构的六大构建策略。最后,以教学实习为契机,将构建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实践检验,并通过一系列的访谈、调查和测查等,验证将认知结构及其构建策略应用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教学成效,得出“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有助于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结论。

董治宝,吕萍[5](2020)在《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风是除流水之外塑造地球景观的第二大流体,以其为外营力形成的风沙地貌在全球干旱区广泛分布,超过40%的全球陆地面积受风沙地貌过程的影响,与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末以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持续关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发育风沙地貌,但风沙地貌研究比国际研究晚半个多世纪,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本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发展的3个阶段:初创阶段(1949—1977年)、充实发展阶段(1978—1999年)和国际化研究阶段(2000年至今)。现在中国风沙地貌研究的水平整体与国际并行,部分领先。中国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风沙地貌研究工作包括沙丘移动规律、风沙地貌区域综合研究、中国独特风沙地貌发育演变过程、戈壁地貌学研究、沙丘二次流以及地外星球的探索研究。中国风沙地貌学研究有在未来领跑国际研究的潜势,但风沙地貌学家必需有4个方面的战略思考,即综合集成、地球系统科学引领、全球视野和深空时代的发展。

李永浮,蔡宇超,刘曦,唐依依,赵光林,马吉福[6](2019)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乡镇空间规划的实践与思考》文中认为以我国青海省海西州的尕海镇、柯鲁柯镇和宗加镇为例,探索我国西部青藏地区乡镇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和编制技术方法,思考乡镇空间规划深层次问题。利用综合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探讨柴达木盆地地区乡镇空间发展问题,总结典型乡镇空间发展模式,并对西部资源开发地区乡镇空间规划对策展开思考。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乡镇空间发展存在城镇空间扩张明显、耕地后备空间不足、生态空间保护难度大等问题;(2)柴达木盆地乡镇空间发展分为城区工业型、近郊旅游型、远郊农牧型3种典型模式;(3)西部资源开发地区乡镇空间规划应注重"分类引导"的空间发展战略框架、"自下由上"的多点反馈工作方式与"四位一体"的空间规划技术路线。

张诺增尕玛[7](2019)在《田野·文本·口述 ——海西地区《格萨尔》文化与传播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民间的口头文学的史诗《格萨尔》,承载着族群的记忆。在传承民族传统和历史、构建族群记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族荣誉感和文化认同在《格萨尔》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它反映了古代藏族社会的面貌,体现了民族精神,并被集体民众所认可且世代传唱。本论文以海西地区为研究区域,主要应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法。以丰富的民间口传资料、风物遗迹、民间信仰为考察对象,梳理并探究了这一区域《格萨尔》文化的传承脉络和传播特点。并将《格萨尔》总体上视为海西地区族群对自身集体记忆的历史表述,并基于这一认识探讨族群如何通过《格萨尔》史诗的历史叙事生成,维持和延续文化认同。本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来进行论述,在绪论部分主要叙述了选题的缘由及其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与选题的研究方法等。第一部分主要梳理海西地区族群的历史演变,对其人文地理环境、宗教风俗文化、以及对产生《格萨尔》的社会历史背景等进行了概括论述。第二部分论述《格萨尔》史诗在海西地区的传承状态,主要以说唱艺人的口头传承、手抄本的流传、大众传播时代下的《格萨尔》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此作为海西地区族群文化认同、产生和延续的基础。第三部分从《格萨尔》“文本”出发,以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和口述史相互印证的方式来呈现出族群记忆的再续性。第四部分是在蒙藏杂居的历史语境下,史诗《格萨尔》在海西地区的传播和发展特点。主要从传承形式、地域性特点、本土化的变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李博,曾彪,杨太保[8](2018)在《1982—2015年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植被气候响应差异》文中研究表明基于1982—2015年生长季(5~10月)GIMMS-MODIS融合数据、气象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柴达木盆地及各流域植被NDVI的时空演变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植被整体上趋于改善,NDVI与气温和降水呈显着正相关。(2)盆地内各流域NDVI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区域气候差异明显,盆地东部NDVI平均值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表现为以1989年和2002年为转折点的3段式特征,而盆地西部呈现出以1994—1995年为节点的2段式特征。(3)盆地东西部植被对气候要素响应的差异性显着,这可能与高原季风、西风环流及下垫面等因素有关。

石道明[9](2018)在《青海省地质遗迹资源类型、评价与保护开发策略》文中认为青海省雄踞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幅员辽阔,地质构造复杂,经历了数十亿年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和多期强烈的地质构造作用,形成并保存了多种类型的地质遗迹。多样的地质遗迹类型与人文历史资源以及特有的民族风情相结合,使青海省成为了中国西部最具旅游发展潜力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青海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更全面的摸清青海省内地质遗迹从而更好的开展地学旅游,本文对于青海省东、北部的地质遗迹,特别是地质公园范围内的古冰川和现代冰川遗迹,构造活动遗迹,丹霞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彩色丘陵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以及高寒岩溶地貌景观等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类。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选取了年保玉则和德令哈地区的地质遗迹进行了定量评价,根据各地质遗迹的评定级别,了解青海省现有地质遗迹资源的优势。青海省(东部、北部)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可分为观赏性地质旅游开发、科普地质旅游开发、商品性旅游开发这三种类型。结合青海现有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和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在水体景观保护、碎屑岩地貌保护、冰川地貌保护、地层剖面与地质构造遗迹保护、构造地貌保护这5种针对性保护措施的基础上,以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为例,细分园内保护区级别和不同级别保护措施。分析了青海省现今阶段地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地质遗迹研究薄弱、地质旅游开发落后、管理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健全、人力资源短缺为主。通过研究省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的相关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提出青海省(东部、北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建议(策略)。主要为完善法律、管理、监督体系;科学规划、细化开发;开放地质遗迹资源投资方式和加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这4个方面,以求青海地质遗迹资源能更好地被保护开发。

赵心园[10](2018)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文化自身发展的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时文化就必须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这种现象就是文化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就像是无形的历史文物蕴藏着文化的精粹。对于少数民族来说“非遗”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凝聚还是一把打开民族记忆大门的钥匙。目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不断地为人们所重视,但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则出现了许多问题。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西北端,当地的蒙古族文化独具特色并且现存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肃北蒙古族服饰和长调两项还被选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中,但传承和发展当地少数民族“非遗”却成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传承人年事已高、缺乏资金支持、传承过程中侧重形式缺乏文化内涵等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当地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以旅游开发的形式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希望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谋求经济发展。在此前提下本文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非遗”旅游开发的问题入手,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当地的基本概况、文化特色、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程度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综合的分析并对当地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可以对肃北县“非遗”旅游开发产生积极意义,并引发更多关于“非遗”旅游开发的关注。

二、柴达木盆地旅游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达木盆地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柴达木盆地地质遗迹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2 柴达木盆地地质遗迹资源类型
    2.1 地质遗迹分类
    2.2 主要地质遗迹
        2.2.1 古生物
        2.2.2 环境地质现象
        2.2.3 风景地貌
3 柴达木盆地地质遗迹资源综合评价
    3.1 定性评价
        3.1.1 科学价值
        3.1.2 美学价值
        3.1.3 经济价值
        3.1.4 医疗康养价值
    3.2 定量评价
        3.2.1 评价指标及标准
        3.2.2 评价过程
        3.2.3 评价结果
4 保护措施与建议
5 结论

(2)青海省温泉旅游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海省温泉资源
二、青海省温泉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 丰富的温泉资源
        2. 温泉品质好
        3. 周边环境优美
        4. 民俗风情浓郁
    (二)劣势
        1. 温泉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低
        2. 温泉旅游品牌效应未凸显
        3. 温泉旅游文化挖掘深度不够
        4. 配套设施滞后
    (三)机遇
        1. 健康体验旅游备受游客青睐
        2. 政府大力支持
    (四)挑战
        1. 市场竞争激烈
        2. 可持续发展困难
三、青海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
    (一)青海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
        1. 生态文化与温泉旅游相结合
        2. 历史文化与温泉旅游相结合
        3. 民族文化与温泉旅游相结合
        4. 宗教文化与温泉旅游相结合
        5. 医疗保健与温泉旅游相结合
    (二)青海省温泉旅游开发对策
        1. 择优开发
        2. 营造优良环境
        3. 打造温泉旅游品牌
        4. 加强温泉旅游配套设施体系
        5. 保障温泉资源可持续利用

(3)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微气候
        2.1.2 微气氛
        2.1.3 微气候适游指数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行为相互渗透理论
        2.2.2 环境知觉-行为理论
        2.2.3 行为场景理论
        2.2.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借鉴
    2.3 文献综述
        2.3.1 微气候影响旅游供给环境的研究
        2.3.2 微气候影响游客环境行为应激反应的研究
        2.3.3 微气候对旅游过程中微气氛的影响研究
        2.3.4 微气候要素和微气候综合状态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5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6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7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3.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1.1 微气候知觉-行为模型
        3.1.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理论分析
        3.1.3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
    3.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2.1 气温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2 相对湿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3 降水量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4 风速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5 太阳辐射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6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3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2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3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4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1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2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3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5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5.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2 日、节气和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3 微气候适游指数建构
        3.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5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6 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 区域内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3 区域内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1.4 区域内景区节气微气侯时空性变化
        4.1.5 区域内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 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2.1 案例选取与说明
        4.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2.3 5A级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4 5A级景区节气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5 5A级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5.1.1 研究方法
        5.1.2 指标选取
        5.1.3 数据来源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5.2.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5.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5.3.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单位根检验
        5.3.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单位根检验
        5.3.3 日微气候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3.4 日微气氛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4.1 日气温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2 日相对湿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3 日降水量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4 日风速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5 日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5 日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6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6.1.1 研究方法
        6.1.2 指标选取
        6.1.3 数据来源
    6.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6.2.1 景区节气起始日数据描述性统计
        6.2.2 景区节气累积数据描述性统计
    6.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6.3.1 景区节气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6.3.2 节气微气候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3.3 节气微气氛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4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4.1 节气气温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2 节气相对湿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3 节气降水量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4 节气风速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5 节气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6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6.5 节气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5.1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5.2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6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6.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6.2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7.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7.1.1 研究方法
        7.1.2 指标选取
        7.1.3 数据来源
    7.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7.2.1 景区月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7.2.2 景区月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7.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7.3.1 景区月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3.2 月微气候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3.3 月微气氛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4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4.1 月气温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2 月相对湿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3 月降水量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4 月风速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5 月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6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7.5 月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6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1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分布格局显着
        8.1.2 微气候对景区日、节气和月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3 气温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4 相对湿度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5 降水量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6 风速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7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8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9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效应显着
    8.2 管理启示与建议
        8.2.1 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启示与建议
        8.2.2 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的启示与建议
        8.2.3 针对景区行业协会的启示与建议
        8.2.4 针对旅游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8.3 研究贡献与创新
        8.3.1 研究贡献
        8.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第4章区域内景区案例地选取说明
    附录B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日数据
    附录C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数据
        附录C1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起始日数据
        附录C2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累积数据
    附录D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月数据
    附录E 第5章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 第6章节气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1 第6章节气起始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2 第6章节气累积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G 第7章月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H 第 5、6、7 章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结果汇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实现区域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三、形成关注环境的地理学科思想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认知结构相关的研究进展
        二、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三、研究进展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研究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二、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第二节 基本内涵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特征
    第三节 构建机制
        一、同化:运用认知结构整合新知识
        二、顺应:调整认知结构适应新知识
        三、平衡:学生的认知结构动态平衡
    第四节 影响因素
        一、“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
        二、“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知与知识结构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水土流失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水土流失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水土流失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五、区域水土流失整体知识结构
    第二节 区域荒漠化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荒漠化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荒漠化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荒漠化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荒漠化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五、区域荒漠化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节 区域森林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森林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森林资源的整体知识结构
    第四节 区域湿地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湿地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湿地资源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
    第一节 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重要特征
        一、充分的相关知识和知识组块
        二、具有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
        三、具有灵活稳定的产生式
        四、具有发散灵活的思维方式
        五、具有一定的策略性知识
    第二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一般过程
        一、掌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二、了解学生情况,充当构建基础
        三、引发认知冲突,实施结构教学
        四、组织练习迁移,引导主动回忆
    第三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结构性原则
        三、问题性原则
        四、个体性原则
    第四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策略
        一、了解、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二、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三、实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整体性教学
        四、重视“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结构化教学
        五、教会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六、优化“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第四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步骤
    第二节 实验过程
        一、教学实践过程
        二、知识测查过程
    第三节 实验分析
        一、基于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的分析
        二、基于课堂表现、学习材料和课后评价的分析
        三、基于知识结构图的分析
    第四节 实验总结
        一、提高了师生对于认知结构的了解和重视
        二、认知结构助力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成绩
        三、运用构建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中国风沙地貌学的现状与历史
3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风沙地貌研究
    3.1 沙丘移动规律
    3.2 风沙地貌区域综合研究
        3.2.1 中国风沙地貌宏观规律
        3.2.2 塔克拉玛干沙漠
        3.2.3 库姆塔格沙漠
        3.2.4 青藏高原
    3.3 中国独特风沙地貌
    3.4 沙丘二次流
    3.5 戈壁的地貌学研究
    3.6 地外行星风沙地貌
4 问题与展望
    4.1 问题
    4.2 展望

(6)青海柴达木盆地乡镇空间规划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柴达木盆地乡镇空间发展问题
    1.1 资源依赖特征显着,城镇空间扩张明显
    1.2 受水资源短缺限制,耕地后备空间不足
    1.3 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生态空间保护难度大
2 柴达木盆地典型乡镇空间发展模式
    2.1 德令哈市尕海镇:城区工业型发展模式
        2.1.1 战略目标诉求
        2.1.2 空间规划策略
        2.1.3“三区三线”划定
    2.2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近郊旅游型发展模式
        2.2.1 战略目标诉求
        2.2.2 空间规划策略
        2.2.3“三区三线”划定
    2.3 都兰县宗加镇:远郊农牧型发展模式
        2.3.1 战略目标诉求
        2.3.2 空间规划策略
        2.3.3“三区三线”划定
3 西部资源开发地区乡镇空间规划对策思考
    3.1 问题导向:“分类引导”的空间发展战略框架
    3.2 实践导向:“自下由上”的多点反馈工作方式
    3.3 理论导向:“四位一体”的空间规划技术路线
4 结语

(7)田野·文本·口述 ——海西地区《格萨尔》文化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其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其现状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海西族群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海西地区的人文自然环境
    第二节 海西地区的宗教风俗文化
第二章 口头与文本:海西地区《格萨尔》史诗的传承形式
    第一节 《格萨(斯)尔》说唱艺人的口头传承
    第二节 海西地区流传的《格萨尔》手抄本
    第三节 大众传播时代下的《格萨尔》文化资源
第三章 “历史记忆”:海西地区史诗《格萨尔》的风物遗迹
    第一节 天峻县新源镇“关角智合崆”地名辨析
    第二节 天峻县快尔玛乡“雅孜红城”遗迹
    第三节 都兰县沟里乡“辛巴”魂命山
    小结
第四章 史诗《格萨尔》在海西地区的传播特征
    第一节 地域性:《霍岭大战》语境下的《格萨尔》风物遗迹
    第二节 本土化:蒙藏杂居地区《格萨尔》的传播与变异
    第三节 滞后性:缺乏利用大众媒体带动格萨尔文化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片资料)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与各类奖项
致谢

(8)1982—2015年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植被气候响应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柴达木盆地整体植被NDVI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3.2 盆地各流域植被NDVI与气候变化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3.2.1 各流域生长季NDVI年际变化及空间格局演变
        3.2.2 盆地各流域气候要素变化分析都兰湖流域、
    3.3 盆地各流域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3.3.1 东部各流域山地-绿洲植被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3.3.2 西部各流域山地-绿洲植被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3.4 东西部植被与气候响应的差异性成因分析
4 结论

(9)青海省地质遗迹资源类型、评价与保护开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青海省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自然生态
        2.2.1 气候
        2.2.2 水文
        2.2.3 生态
    2.3 地质地貌
        2.3.1 区域地层
        2.3.2 构造
        2.3.3 地貌类型
第3章 青海省(东部、北部)地质遗迹类型
    3.1 地质遗迹资源基本情况
    3.2 冰川地貌
        3.2.1 年保玉则冰川地貌地质遗迹
        3.2.2 祁连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
    3.3 丹霞地貌
    3.4 彩色丘陵地貌
    3.5 高寒岩溶地貌
    3.6 河流与湖泊地貌
    3.7 水体景观
    附图
第4章 青海地质遗迹资源定量评价
    4.1 年保玉则地质遗迹定量评价
    4.2 德令哈地质遗迹定量评价
第5章 青海省(东部、北部)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保护现状
    5.1 地质旅游开发的类型
        5.1.1 观赏性地质旅游开发
        5.1.2 科普地质旅游开发
        5.1.3 商品性旅游开发
    5.2 青海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5.2.1 地质公园的发展目标
        5.2.2 布局原则
    5.3 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5.3.1 地质遗迹保护与规划原则
        5.3.2 地质遗迹针对性保护措施
        5.3.3 典型地质遗迹的保护——以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5.4 地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5.4.1 地质遗迹研究薄弱
        5.4.2 地质旅游开发落后
        5.4.3 管理体系不健全
        5.4.4 基础设施不健全
        5.4.5 人力资源短缺
    5.5 地学旅游SWOT分析
        5.5.1 优势分析(Strengths)
        5.5.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5.5.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5.5.4 威胁分析(Threats)
第6章 青海省(东部、北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建议(策略)
    6.1 完善法律、管理、监督体系
    6.2 科学规划、细化开发
    6.3 开放地质遗迹资源投资方式
    6.4 加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二、国外旅游开发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肃北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
    第一节 肃北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第二节 肃北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第二章 肃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凸显的问题
    第一节 认知不够全面
    第二节 忽略文化内涵
    第三节 传承人断代,后续乏力
    第四节 资金短缺无以为继
    第五节 旅游开发滞后,内涵挖掘欠缺
第三章 肃北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理性思考
    第一节 认清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关系
    第二节 加大力度--重视传承
    第三节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第四节 制定实施具体营销计划
第四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一览表
附录二 肃北县旅游开发重点项目
附录三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问卷
致谢

四、柴达木盆地旅游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达木盆地地质遗迹资源评价[J]. 屈欣,郜学敏,王萌,罗怡坤,李继彦. 中国沙漠, 2022(01)
  • [2]青海省温泉旅游发展策略[J]. 温煜华. 北方经济, 2021(03)
  • [3]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 杨晓燕. 华侨大学, 2020(12)
  • [4]“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D]. 黄芳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的发展[J]. 董治宝,吕萍. 地理学报, 2020(03)
  • [6]青海柴达木盆地乡镇空间规划的实践与思考[J]. 李永浮,蔡宇超,刘曦,唐依依,赵光林,马吉福. 上海城市规划, 2019(04)
  • [7]田野·文本·口述 ——海西地区《格萨尔》文化与传播研究[D]. 张诺增尕玛.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8]1982—2015年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植被气候响应差异[J]. 李博,曾彪,杨太保. 干旱区地理, 2018(03)
  • [9]青海省地质遗迹资源类型、评价与保护开发策略[D]. 石道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10]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赵心园. 西北民族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柴达木盆地旅游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