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的“仁政”理论

论孟子的“仁政”理论

一、浅论孟子的“仁政”学说(论文文献综述)

闫文娟[1](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1)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种民生问题的突出迫切要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相关的民本资源,重新评价并结合时代特点发掘新的价值。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着名的思想家,他的民本思想不仅把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而且把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深入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发展,探究其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对于当代更好地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本文从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和新时代民生问题的突出出发,在寻找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孟子民本思想之间关联的基础上探索重评和发扬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整合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需要与现代化建设的理念相结合,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论文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在分析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和意识形态领域百家争鸣文化现象的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孟子之前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孟子的性善论分析了他的民本思想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民贵君轻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认识到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民贵君轻思想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影响,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朴素民本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的思想有契合之处。接着,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深刻分析了仁政对于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君权神授的观念,提出治民者的权利表面上来自于天,实质上则来源于人民的寄托。井田制和制民之产的提出,体现了孟子对土地重要性的肯定和认识。推恩在仁政中的应运表达了孟子对统治者的期望和要求。省刑罚和薄税敛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深耕易耨和重教化体现了在保障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对民生的改善和对人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视。本质上,仁政思想看到了生产发展之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而且意识到阶级斗争和国家权利的争夺都是通过人民来实现。也就是,仁政思想认识到了改善民生之于社会发展和安定的重要性,但却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未能全面实行。然后,论文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孟子在区分王霸之辩的过程中表达了对王道思想的认同,王道也成为他对当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孟子所处的时代显然属于社会发展的第二形态。在这一阶段,王道思想能够就治国模式进行有关社会发展和治国理论的探讨,体现出了他对社会发展的独特洞察。同时,他的王道思想试图构建君民和谐向前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社会批判精神。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对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批判和继承中,我们发现他的民贵君轻思想肯定了民众在国家存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对民意的表达中表现出了原初的民权观念,蕴含着民主思想的萌芽。但本质上,民贵君轻思想并没有摆脱君本位的封建阶级基础。仁政思想不仅为当时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案,而且也从社会道德方面提出了教育设想,力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人民素质来巩固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虽然表现出了朴素的民生观念,却只把民生的改善寄希望于君王自身的觉醒上,并没有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权利的真正主体。王道思想一方面提倡君主要向圣王先贤学习以仁义行仁政,通过得民心来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君与民之间存在的阶级矛盾,主张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教民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防止社会危机的产生。然而,王道思想在具体的实施中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法律的保障,因而表现出了空想的重民主张。近现代以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对孟子民本思想的汲取,再到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深刻体现、群众路线的深入以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这些思想中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关注部分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能动作用。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当积极探索其中的正面因素,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其消极因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弃之。通过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孟子民本思想中的民贵君轻思想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体现出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对于我国当下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着积极的意义。仁政思想中对民生改善的具体措施对于当下我国提倡的精准扶贫、科教兴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孟子对王道思想的肯定对于尊贤使能、廉政爱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以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着启发作用。同时,在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和其中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魏凯[2](2020)在《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秦儒家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刻,体系完善。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各自的学说中提出了各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因此,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本文参考了大量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的相关文献、期刊和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和研究,得到对本文有用的信息和理论。在此基础上,对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运用比较分析法,重点比较分析了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目的、内容、方法的异同,同时,对他们道德教育思想作出了评价,总结出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启示。孔子主张培养“君子”型治国理政的人才,其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将“仁”、“礼”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道德修养方法。孟子主张培养实施“仁政”的“士君子”,强调人伦仁义,认为人性本善,其具体道德修养方法为存心养性、反身内省。荀子期望培养出“圣人”和“君子”,主张隆礼重法,强调性伪之分,其道德修养方法为化性起伪和积善成德。孔、孟、荀道德教育目的的一致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都期望通过道德教育把培养对象培养到“内圣”,二是都以道德教育来推动其各自政治主张的实现。在道德教育目的的差异方面,孔、孟、荀在道德教育培养的人才层次上有所差别。孔子注重培养“君子”型人才,孟子注重培养“士君子”的理想人格,而荀子注重培养“圣人”和“君子”。在道德教育主要内容的异同方面,他们都以“仁、礼、义”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这是他们相一致的方面,而差异主要体现在心性论上的差异。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相一致的地方有两处,一是都以主动学习作为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二是都以师者作为传授道德知识的主体。而差异的地方也有两处,一是在道德教育实现途径上的差异,二是对受教育对象的具体要求上的差异。对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的评价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积极影响,即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有助于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是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目标和时代局限性。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理念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心性和道德情怀的培养。二是在方法方面,注重培养大学生学思结合、自我反省的能力以及积累善行的观念。三是在形式方面,要重视周围环境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同时对大学生的道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康健[3](2020)在《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当人类出现政治活动开始,政治活动与伦理道德便产生了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古代,统治者以道德为基础,规范政治制度,实施政治行为,将政治与伦理相结合,从而维护了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包含伦理的政治对人类发展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他也将伦理道德与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丰富了中国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内容。本文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孟子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展开六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和评述,最后说明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论述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产生背景,为全文研析其思想提供合适的视角。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相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及其弟子思想,巩固和提高了儒家思想的地位,为后世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三部分论述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本部分基于孟子的经典着作,梳理其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一,从“性善论”出发阐述其成为孟子政治伦理思想根基的原因;其二,从孟子的仁政王道观念出发,阐述其政治主张;其三,阐述以民为本是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原则,体现着对人民的重视和人民对执政的影响;其四,德法并重是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保障,德与法的优势互补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良好的政治制度能够推广施行;其五,尊贤使能是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用人要求,为政者只有真正掌握用人方法,才能达到治国安邦的目标。第四部分基于前文的论述,对孟子政治伦理思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等方面的当代启示,进行简要阐述。第五部分为对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的总结。本文通过对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解读的查阅,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整理、分析和归纳孟子思想中的政治伦理部分,继承和弘扬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精髓,利用孟子政治伦理思想对我国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宝贵资源进行挖掘,深度理解内涵,古为今用。

梁钰[4](2019)在《孟子政治哲学再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孟子是战国中期的儒家代表人物,他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具有完整体系的政治理论——仁政学说。仁政的具体措施包括制民之产、重视德教等多个方面,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称为王道思想。这一思想理论为新兴地主阶级勾画了治国执政的蓝图和大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孟子的生平行迹、仁政的具体措施、民本思想、德教思想、仁政思想的人性论依据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全面阐述孟子的政治哲学理论,并通过他与孔子、荀子、董仲舒等人的政治哲学对比,来体现孟子政治哲学的独特内涵和思想魅力。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孟子的生平行迹,并阐述孟子政治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章重在介绍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与分田制禄、注重德教以及反对霸道、提倡王道。第三章介绍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理念“民本主义”,阐明孟子“民贵君轻”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价值主张。第四章揭示孟子仁政思想的人性论依据——人性本善,说明了以德教化的治世方略得以成立的人性论根源。第五章主要对孟子与孔子、荀子和董仲舒的人性论、政治思想以及价值观体系进行对比,体现孟子在早期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历史贡献和独特地位。第六章阐述了孟子政治哲学的历史影响、局限性及其在现代社会政治中的意义,主要从民本思想和德教思想两方面进行论述,表明其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张明敏[5](2018)在《孟子“仁政”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孟子的哲学中,“仁政”思想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孟子“仁政”思想来自于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从“德政”到“仁政”的转变,它体现出为政理想上的细节化和可行性。仁政思想的提出既有现实考虑也有理论的指引,基于现实的考察,行仁政是天下人对于“仁”的呼吁和向往,普天之下都需要君主施行仁政;另外,尧舜之道的存在为仁政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引意义,这也是孟子认为中国历史上成功施行仁政的案例之一。另外,在仁的具体存在层面而言,性善论为仁政的普遍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担保意义。仁政的展开首先表现为以尚仁的方式展开,通过尚仁正己的方式最终行“仁”事,使人人都能做到亲其亲,长其长,端正自我的修身过程。仁政由自我出发,进一步实现一种推恩原则。“恩”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的不忍人之心,是由亲亲关系向外的推扩,从而实现向天下的推扩,最终在对民的问题上出现普遍担当,达到保民而王。仁政思想的提出固然有其重要建设性的一面,具体表现在想要突出贤能政治。贤能政治突出了“贤能”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对道德劝谏及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机会均等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另外,在仁政思想中也体现出民本思想。以民为本的为政原则,不仅具有时代的前瞻性,也对当时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反响。另外,孟子的仁政思想,也是一种道德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将政治问题过多的伦理化、理想化,这注定了仁政思想不会被完全成功实现。孟子的仁政思想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张力,所以,“仁政”思想成为后来儒者们所提倡的一种理想。尽管如此,后人们还是不断地对孟子思想进行调整完善,这对我们研究仁政思想具有指引意义。

王保成[6](2018)在《浅论孟子“仁政”思想》文中研究表明"仁政"是孟子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孟子周游列国极力实现的政治理想。"仁政"亦可说是"爱人"之政,是对孔子"仁"之基本精神,从个人的修养层面,到国家的治理层面的扩展延伸。所以"仁政"的基本精神亦是对人民深切的爱和关怀,核心为"以民为本"。孟子谈"仁政"必以其"性善"为先,"性善论"乃孟子"仁政"学说之先验论的基础。从"仁政"的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经济上"制民之产";政治上"以民为本";文化上"伦理教化";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君与民同乐。

崔伟芳[7](2018)在《浅论孟子对孔子“仁”的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文中认为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述为作",开启了以"仁"为中心、崇尚礼乐的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流派。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被尊称为"亚圣"的思想家,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自觉精神,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将儒家思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刻地影响了之后的历史进程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尤其是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仁政",更是实现了孔子学说异于"内圣"之道的另一条

任仕阳[8](2017)在《孟子“养气说”探微—兼及“新气学”论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学是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写中国哲学史不可两笔带过而需浓墨重彩的精彩华章。其中,孟子“养气说”的提出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与理论意义,无法绕过。整体而言,原始气论思想可以分为三大形态:范畴形态、命题形态、体系形态。综观中国气学史,我们认为,原始气论思想具有神秘性、朴素性、伴生性和整体性等四大理论特质。孟子“养气说”实现了先秦气论思想史上的巨大转折——道德转向,这一“道德转向”至少有致思模式的内在诉求与实践发展的现实渴望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孟子的“养气说”思想,如何梳理“养气”与其他范畴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准确把握“养气说”的理论特征,这就是“本义论”、“关系论”、“特征论”。“本义论”包括“浩然之气”与“充塞天地”、“浩然之气”与“配义与道”、“浩然之气”与“仁义皆内”三个方面。“关系论”涵摄“养气”与“养勇”、“养气”与“定志”、“养气”与“知言”三个方面。在表诠与阐释过程中,孟子气学的理论特质也明晰与凸显起来。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孟子气学至少具有以下六大理论特征:承继性、超越性、道德性、理想性、政治性、现实性。在论述孟子关于理想人格基本立场之外,我们主要以孟子本身为主体进行人格范型分析。真正意义上之儒者乃“知行合一”者,其理论思想与现实作为是一贯而相通的,因此分析孟子“养气说”之人格范型以孟子本身为例是没有问题的。兹将从挺立道德主体、注重躬行经世、探求天人之际三个方面来论述孟子“养气说”之人格典范在主体向度、实践面向、形上意蕴等维度之理论内涵。在梳理传统气学思想资源时,我们发现气学思想在中国儒学史、哲学史、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有必要对这一理论资源进行保护、挖掘、弘发,而这项工作需单独进行,不应与孟子气论思想的诠释相杂糅。新气学是体用论、方法论、境界论的和合统一。体用论:“以气为体”与“以化为用”,即新气学的哲学基础;方法论:“以易为守”与“以反为则”,即新气学的哲学方法;境界论:“以中为常”与“以和为境”,即新气学的哲学境界。在提出新气学的三大层次后,我们又提出新气学的四大分疏,即原“道器”、原“阴阳”、原“有无”、原“生死”,这是传统气学与新气学开展的重要范畴基础,故而有必要对此作一阐述。

毕雪梅[9](2016)在《孟子的传播思想与传播技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胡适等人考证,作为职业的儒生可上溯到殷商。自春秋末造孔子笔削六经,作为思想体系的儒学就已具规模。而从西汉的元成之际,到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儒家更始终主导着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官的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学早已深植入华夏文化的方方面面,借用孙隆基的话来说,它已经沉淀为中国人思维的深层结构。当然,儒学亦有自身的演化与流变。在此过程中,孟子就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较之前贤,他既给出了更加完整的社会建构图景(譬如对天子--诸侯的制度设想),又在本体论(性善等问题)试图给出超验的回答。尤其是被朱熹等人重新诠释以后,自宋代以来,《孟子》就享有等同于“经”的地位。因此,要管窥儒学对中国社会思想和交往观念的影响,《孟子》应当是一个既相当重要,又具可操作性的切入口。对孟子的传播思想和传播技巧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使我们对现今传播观念和传播行为方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深刻剖析,将其延续千年的传播思想中脱离时代发展的部分抽丝剥茧地展现出来,让我们可以看到现今传播行为中受儒家传播思想落后守旧的部分影响的地方,有所扬弃地规范我们的传播行为。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先秦的文化特征及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主要从孟子的传播思想方面进行解读,剖析其核心“性善论”,对其内向传播进行探讨,并通过对孟子和孔子传播思想的对比,分析孟子对人际传播、社会传播的认识,指出“仁”和“礼”对人际传播的束缚作用,对孟子“善教”的传播控制手段进行探讨,强调突出孟子传播思想中“民本”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念。第三部分:从传播方式、传播技巧等方面来阐述孟子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传播技巧。第四部分:正视孟子的传播思想,探讨孟子传播思想的当代价值,有所扬弃地继承孟子的传播思想。

王其俊[10](2015)在《三十年来孟子民本思想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民本思想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其政治思想的精华。孟子继承、发展了前人"民惟邦本"思想,将先秦时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三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初步研究到不断探索再到逐步繁荣兴盛的过程,不断从新的角度、层次探讨了民本思想的内涵、基本内容、思想渊源、历史意义、现代价值和局限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浅论孟子的“仁政”学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孟子的“仁政”学说(论文提纲范文)

(1)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1.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2.民生问题的突出要求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民本资源
        3.发扬并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特殊意义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唯物史观的研究现状述评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研究现状述评
        (三)学界主要观点分歧和评析
        (四)进一步研究空间及待深化的问题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唯物史观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
    四、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思路方法
        (一)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一、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社会经济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二)社会政治方面阶级结构的变迁
        (三)意识形态方面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
    二、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尚书》“民为邦本”的记载
        (二)周代的民本思想——敬天保民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开端——孔子的仁者爱人
        (四)墨家的爱民、利民思想
        (五)道家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以老子为代表
    三、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性善论在社会中的实践
    本章小结: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一、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民贵”的出发点——“重民本”
        (二)民贵君轻思想对君民关系的新认识
    二、对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新对君权起源的解释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现代民主的转化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民与人民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三、对民贵君轻思想的分析
        (一)民贵君轻与民意的表达
        (二)民贵君轻与原初民权观念的体现
        (三)民贵君轻与民主萌芽的出现
        (四)民贵君轻与君本位封建阶级基础的关联
    本章小结: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第三章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仁政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仁政的政治基础——以民为重
        (二)仁政的经济基础——井田制
        (三)仁政的人性论基础——推恩
        (四)仁政的最高原则——仁义
        (五)实施仁政的方法——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重教化
    二、对仁政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仁义到修身治国的思想转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政与社会制度的革新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仁政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
    三、对仁政思想的分析
        (一)仁政在改善民生中对朴素民生观念的表达
        (二)仁政与人民在国家中享有真正权利的区别
        (三)仁政的实现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联
    本章小结: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第四章 孟子的王道思想
    一、王道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王道和霸道区别的源起
        (二)王道的前提——民贵君轻
        (三)王道的具体措施——施仁政以保民
        (四)王道与民本的关系
    二、对王道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王道到王道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王道与人民的自由结合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保民而王到以人民为中心
    三、对王道思想的分析
        (一)王道对中国儒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
        (二)王道理想与空想重民的现实困境
        (三)王道的实践与相应制度和法律保障的缺乏
    本章小结: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孟子的王道思想
第五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必要性
        (二)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可能性
        (三)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边界条件
    二、民贵君轻思想与党的执政理念
        (一)对民贵君轻中的“民”和“人民”的区分
        (二)汲取民贵君轻中的重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三)民贵君轻思想对新时代执政为民的借鉴意义
    三、仁政思想与新时代民生改善的实践
        (一)制民之产与精准扶贫
        (二)谨庠序之教与科教兴国
        (三)推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四)仁民爱物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王道思想与国家治理方略
        (一)尊贤使能与廉政爱民
        (二)教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三)王霸之辩对国际关系处理的启发
    本章小结:从意识能动性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2)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3 分析与评价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概述
    2.1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
        2.1.1 孔子—培养“君子”型治国理政人才
        2.1.2 孟子—培养实施“仁政”的“士君子”
        2.1.3 荀子—培养“圣人”和“君子”理想人格
    2.2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2.2.1 孔子—“仁”为核心,“仁”“礼”结合
        2.2.2 孟子—人性本善,人伦仁义
        2.2.3 荀子—性伪之分,隆礼贵义
    2.3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2.3.1 孔子—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2.3.2 孟子—存心养性,反身内省
        2.3.3 荀子—化性起伪,积善成德
第三章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异同研究
    3.1 孔孟荀道德教育目的的异同
        3.1.1 孔孟荀道德教育目的的一致
        3.1.2 孔孟荀道德教育目的的差异
    3.2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内容的异同
        3.2.1 孔孟荀道德教育内容的一致
        3.2.2 孔孟荀道德教育内容的差异
    3.3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方法的异同
        3.3.1 孔孟荀道德教育方法的一致
        3.3.2 孔孟荀道德教育方法的差异
第四章 对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的评价
    4.1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
        4.1.1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4.1.2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有助于提升人的道德素养
    4.2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4.2.1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具有目标局限性
        4.2.2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具有时代局限性
第五章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启示
    5.1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理念的启示
        5.1.1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性培养
        5.1.2 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怀
    5.2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的启示
        5.2.1 注重培养大学生学思结合的能力
        5.2.2 注重培养大学生自省能力
        5.2.3 注重培养大学生积累善行的观念
    5.3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形式的启示
        5.3.1 重视周围环境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5.3.2 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二、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产生背景
    (一)社会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的常年战争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二)文化背景
        1.家风文化影响
        2.继承邹鲁文化
        3.对孔子及其弟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性善论”是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根基
        1.人性之源
        2.人禽之辩
        3.人的本性
        4.四端说
        5.政德之基
    (二)仁政王道是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
        1.施行仁政统治
        2.解决和保障百姓的温饱
        3.施行王道
    (三)以民为本是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原则
        1.贵民观
        2.民心观
        3.重民观
    (四)德法互补是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保障
        1.法治得以治标
        2.德治得以治本
    (五)尊贤使能是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用人要求
        1.贤能者处治国之位
        2.怀才者行治国之策
        3.仁德者适为政之位
四、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有助于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基础
    (二)有助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三)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四)有助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实施
    (五)有助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进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4)孟子政治哲学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孟子的生平与时代背景
    1.1 孟子的生平及着述
        1.1.1 孟子的生平行迹
        1.1.2 唐宋之际的孟子升格运动
    1.2 孟子政治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2 仁政思想
    2.1 制民之产
        2.1.1 正经界与分田
        2.1.2 取民有制与尊重农时
    2.2 注重德教
        2.2.1 教民
        2.2.2 教君
    2.3 反对霸道、提倡王道
        2.3.1 王霸之辩
        2.3.2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3 民本主义思想
    3.1 孟子民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1.1 得民心者得天下
        3.1.2 民贵君轻
        3.1.3 民本思想视域中的天人关系
    3.2 为君、为臣之道
        3.2.1 为君之道
        3.2.2 为臣之道
4 孟子仁政思想的人性论依据
    4.1 孟子的性善论
        4.1.1 何谓“性”
        4.1.2 “善”是先验的
        4.1.3 “四端”与“四德”
    4.2 从“不忍人之心”到“不忍人之政”
        4.2.1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2.2 人皆可以为尧舜
        4.2.3 德教以统治者垂范为先
5 孟子与孔子、荀子、董仲舒政治哲学的异同
    5.1 孟子与孔子政治哲学的异同
        5.1.1 孟子与孔子政治哲学的相同点
        5.1.2 孟子与孔子政治哲学的不同点
    5.2 孟子与荀子政治哲学的异同
        5.2.1 民本主义思想相同
        5.2.2 人性论的迥异
        5.2.3 治世措施的差异
    5.3 孟子与董仲舒政治哲学的异同
        5.3.1 相同和相近之处
        5.3.2 有同有异之处
        5.3.3 迥然相异之处
6 孟子政治哲学的深远影响
    6.1 孟子民本思想的历史影响
        6.1.1 民本思想对封建统治者的影响
        6.1.2 民本思想对儒家后继者的影响
        6.1.3 民本思想对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6.2 孟子德教思想的历史影响
        6.2.1 统治者的德教思想与政治作为—以唐太宗为例
        6.2.2 古代士人的德教思想与家国情怀
        6.2.3 孟子仁政与德教思想的局限性
    6.3 孟子政治哲学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6.3.1 民本思想对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启发
        6.3.2 “德教”思想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孟子“仁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孟子“仁政”思想的渊源
    一、德政溯源
    二、从“德政”到“仁政”
第二章 孟子“仁政”思想提出的依据
    一、现实考虑
    二、尧舜之道的指引
    三、以“善”为基础的人性担保
第三章 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展开
    一、尚仁以正己
    二、由易而难的推恩
    三、保民而王
第四章 孟子“仁政”思想的现代反思
    一、凸显贤能政治的重要性
    二、以民为本的为政原则
    三、道德理想国的困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浅论孟子“仁政”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仁政”的基本精神
2 性善论———“仁政”学说的先验论基础
3“仁政”学说的具体内容
    3.1 经济方面
    3.2 政治方面
    3.3 文化方面

(7)浅论孟子对孔子“仁”的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孔子“仁”的思想
二、由“仁”到“仁政”

(8)孟子“养气说”探微—兼及“新气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气论考略——孟子“养气说”的源头活水
    一、原始气论思想的三大形态
    二、原始气论思想的四大特质
    三、原始气论思想的道德转向
第一章 “养气”三论——孟子“养气说”的理论原像
    第一节 本义论
        一、“浩然之气”与“充塞天地
        二、“浩然之气”与“配义与道”
        三、“浩然之气”与“仁义皆内”
    第二节 关系论
        一、“养气”与“养勇”
        二、“养气”与“定志”
        三、“养气”与“知言”
    第三节 特征论
        一、“承继性”与“超越性”
        二、“道德性”与“理想性”
        三、“政治性”与“现实性”
第二章 “孟子气象”——孟子“养气说”的人格塑造
    第一节 挺立道德主体:“孟子气象”的主体向度
        一、“伦理本位”与“道德本心”
        二、“体有小大”与“先立其大”
        三、“自强不息”与“居仁由义”
    第二节 注重躬行经世:“孟子气象”的实践面向
        一、“法先王”——崇尚先王之治
        二、“重民心”——主张以民为本
        三、“济天下”——追寻大同之世
    第三节 探求天人之际:“孟子气象”的形上意蕴
        一、“四端在我”与“人性向善”
        二、“德性内充”与“存心养性”
        三、“天人之际”与“天人一体”
第三章 理论构想——当代“新气学”的创构论纲
    第一节 “新气学”的三大层次
        一、“以气为体”与“以化为用”
        二、“以易为守”与“以反为则”
        三、“以中为常”与“以和为境”
    第二节 “新气学”的四大分疏
        一、原“道器”
        二、原“阴阳”
        三、原“有无”
        四、原“生死”
参考文献
学术简历
后记

(9)孟子的传播思想与传播技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先秦传播文化背景下的孟子
    2.1 先秦传播文化的特征
    2.2 孟子其人及所处时代背景
    2.3 孟子的传播活动
第3章 孟子的传播思想
    3.1 孟子传播思想的核心——性善论
        3.1.1“性善论”的内涵
        3.1.2 内向传播——达到性善的途径
    3.2 孟子传播活动的最高准则——“仁”
        3.2.1“仁”与“礼”——孔孟传播准则对比
        3.2.2“仁”与“礼”对于人际传播的束缚
    3.3 孟子的传播控制手段——“善教”
        3.3.1 自上而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3.3.2 传播控制手段
    3.4 孟子传播思想的革新——“民本”
        3.4.1“民本”思想
        3.4.2“民本”思想在传播中的体现——民众话语权
第4章 孟子的传播技巧——说服的艺术
    4.1 说服准备
    4.2 动之以情
    4.3 晓之以理
第5章 孟子传播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重新审视传者素养
    5.2 塑造“受众本位”理念
    5.3 加强传播技巧,改善传播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浅论孟子的“仁政”学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闫文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魏凯.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3]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康健.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4]孟子政治哲学再探析[D]. 梁钰.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孟子“仁政”思想研究[D]. 张明敏.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1)
  • [6]浅论孟子“仁政”思想[J]. 王保成.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8(03)
  • [7]浅论孟子对孔子“仁”的学说的继承和发展[J]. 崔伟芳. 人文天下, 2018(05)
  • [8]孟子“养气说”探微—兼及“新气学”论纲[D]. 任仕阳. 南京大学, 2017(12)
  • [9]孟子的传播思想与传播技巧研究[D]. 毕雪梅. 河北大学, 2016(03)
  • [10]三十年来孟子民本思想研究述评[J]. 王其俊. 海岱学刊, 2015(01)

标签:;  ;  ;  ;  ;  

论孟子的“仁政”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