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一步制氢影响因素分析

煤一步制氢影响因素分析

一、煤一步制氢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卢腾飞[1](2011)在《煤化学链气化制氢系统气化和焦燃烧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大量使用的同时也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必须提出新型的煤利用技术以提高利用效率及减少污染物排放。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的能源,氢气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提出煤化学链气化制氢系统,该系统氢气产量和浓度高,且可实现污染物的近零排放,对缓解能源危机具有巨大吸引力。论文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所提系统的两个反应器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研究:利用HSC Chemistry对影响该系统气化性能的各因素进行计算,发现温度对气化促进作用不明显,而H2O/C摩尔比的升高对制氢影响最大,CaO/C摩尔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制氢。对比了不同煤种气化最佳工况下的制氢效率,在煤中的固定碳均完全反应的理想情况下,煤阶越高,单位重量煤进行化学链气化时,产生的氢气的量和浓度就越高。在常压下也可以得到较高的气化效率。在管式炉上进行了常压气化实验,利用煤气分析仪对气化气成分进行了检测,得到:对于岭南仓烟煤,CaO的增加会促进气化反应的进行,增加氢气的产量。当CaO/C摩尔比在1.5左右时,气化生成H2最多,之后继续增加CaO会因为减少煤粉同水蒸汽的有效接触面积而抑制反应的进行。低于800℃时,升温会促进热解和气化的进行。高于此温度,由于热解基本完成和CaCO3形成被抑制,反而不利于气化。挥发分和固定碳共同决定气化氢气的产量。同模拟相比,实验因受具体条件约束,H2产量较低。利用热重对再生炉中的气化焦的燃烧性能进行了考察,通过比较TG/DTG曲线、着火温度、燃尽温度、活化能等得到:气化温度越低,所制气化焦在燃烧时活性越高,燃烧的越充分,但制取的氢气量也减少;随升温速率增加,煤焦受到的热冲击变大,使其燃烧性能改善;随着燃烧气氛中O2浓度的增加,气化焦因与更多的氧气充分接触,反应能力提高,提高了煤焦的燃烧活性。

卢腾飞,胡松,向军,石金明,许凯[2](2010)在《煤常压化学链气化制氢的热力学研究》文中认为HSC Chemistry软件,对基于CaO捕集CO2的不同煤种化学链气化制氢系统常压状况下的反应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温度、H2O/C、CaO/C等参数对化学链气化系统主要气体产物的影响,并且确定了岭南仓烟煤、西武匠无烟煤和山西褐煤三种煤常压下气化制氢的最佳工况和制氢效率,证明常压下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气化效率。此外,对比了这三种气化情况,发现三者气化产物随不同因素的变化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由于其固定碳的含量以及挥发的总量和成分不同造成的。在不考虑煤反应活性情况下,煤阶越高,气化制氢的效率越高。

王峰,田文栋,肖云汉[3](2007)在《煤直接制氢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构建了煤直接制氢定压实验系统,实现了高压系统内固体反应物料和水蒸气的连续供给和富氢气体产物的连续生产。以忻州烟煤为原料,在压力为3MPa和钙碳摩尔比为1.0的条件下对不同的温度等级(600、650、700和800℃)以及在3MPa压力和650℃温度条件下对不同钙碳摩尔比(0.6、1.0和1.5)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压力下650℃以上的反应温度和1.0的钙碳摩尔比具有很好的制氢效果。典型工况下气态产物中氢占77.2%,甲烷占19.0%,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含量很少,均在1%左右。

王峰[4](2007)在《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含碳能源利用方式带来严重的区域环境污染(粉尘、SO2和NOx)和大量CO2排放。国际上对CO2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加剧的持续关注,对我国能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压力。氢能以其清洁、高效、利用形式多样等诸多优点,越来越赢得人们的青睐,在未来有望成为主要的终端能源之一;氢是二次能源,需要从一次能源中制取;以含碳能源制取氢能同时控制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系统将在氢能体系发展的中期和以后化石能源为主要氢源的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直接制氢,矿石固化CO2”的研究思路,本文在定容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直接制氢的定压实验装置,并在该装置上对反应温度、压力、钙碳比等条件对连续制氢的影响和操作条件的要求进行了实验研究:1.以定容实验为主要手段,综合在高压反应釜上取得的数据,对适合直接制氢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考察了温度、钙碳比、实验用煤的灰分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直接制氢过程中的工作条件,为连续实验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基础的数据和依据。2.根据定容实验的结果,通过设计计算,确立了连续直接制氢实验系统的流程参数和主反应器的特征参数,进而确定了实验装置的各主辅系统参数。详细设计了各主辅设备,包括反应器、干粉给料系统、蒸汽发生器、气固与气液分离等;建立了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的定压连续实验装置。3.解决了干粉加压给料堵塞、卡涩等问题形成了自己的干粉加压进料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调试,总结出完整的实验操作要点和步骤,为连续制氢的实验顺利展开创造了条件。4.采用流通式反应的形式,以忻州烟煤为原料,研究了在反应气体存在条件下,持续升温过程中的反应产气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压力下,直接制氢的反应存在着一个温度的敏感区,低于此温度,反应进行得缓慢,氢产量很低,而在此温度以上反应产物中的氢含量明显增加。实验表明3MPa以上的压力下,在温度650℃以上,氢的产量才开始有较大的提高。5.采用连续供料的喷动床形式实现了加压条件下,固体反应物料和气化剂向反应器内的连续的供应和产品气的连续输出,实现了连续制氢的过程,并以忻州煤为原料,对钙碳比、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a)在3MPa压力下对不同的钙碳比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钙碳比为1.0时具有较高的氢产量,而在低的钙碳比下,反应的产气量很少,而且产品气中的H2/CH4较低;而在钙碳比为1.5时反应产品气中的氢产量也不高,认为主要是在反应器内发生了固体物料的结团。b)对不同的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产量升高,在600℃-700℃的温度范围内,氢的含量随着温度的提高而提高,但是在800℃的高温条件下,反应气体中的氢含量下降,而二氧化碳含量提高,显示在高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反应受到抑制。甲烷含量随温度的提高呈下降的趋势。c)对在不同的压力下进行了直接制氢的实验,表明在实验压力范围提高压力对连续直接制氢是有利的。d)对反应过程中的硫化氢和氨的检测表明,在直接制氢过程中伴随着硫化氢和氨的产生。硫化氢的量与反应的温度和压力相关,温度越高水蒸气压力越大,硫化氢产量越高。典型工况下,硫化氢只有5ppm;氨的含量与温度和压力相关,压力升高氨含量升高,而温度的升高也提升了氨的含量,认为主要是吸收剂的存在降低了低温下氨的含量。直接制氢过程中温度、压力、反应物料中的钙碳比都对物料的结团产生影响进而也对操作条件的选择提出了要求。

乔春珍,肖云汉,徐祥,赵丽凤,田文栋[5](2006)在《两种不同再生方式下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的比较》文中提出为了确定CO2吸收剂的不同再生方式对整个制氢过程的影响,根据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的基本思路,构建了2种不同的制氢系统:碳部分转化(PCC)再生供热和化学链(氧化镍NO)反应供热。利用ASPENPlus软件,对2种不同再生方式下制氢系统的能量平衡和热平衡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系统的冷煤气效率,并对2种不同的再生方式对制氢过程中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组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的进料条件下,PCC过程中约68%的碳在气化炉中被气化时,系统可实现热平衡,此时冷煤气效率达0.74,而NO过程中只有51%的碳用于气化生成氢气,系统冷煤气效率只有0.67。即在该文的分析条件下,PCC过程更适合于为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系统中的吸收剂再生供热。

乔春珍[6](2006)在《含碳能源直接制氢中CO2吸收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化石能源利用方式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温室效应”等全球性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同时,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燃料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以传统化石能源洁净利用为中心,构建生产氢并有效减少CO2排放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系统势在必行。根据“直接制氢,矿石固化CO2”的思路,本文对含碳能源直接制氢中钙基CO2吸收剂的工作条件、循环特性、吸收剂活性的改善以及吸收剂不同循环特性对制氢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针对本文中CO2吸收剂特定的工作环境,通过对含碳能源直接制氢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和系统模拟,初步确定了该制氢过程中钙基CO2吸收剂适宜的工作条件,并以不同种类的生物质为气化原料,对直接制氢进行了实验研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利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和加压反应器,以可逆的煅烧/碳酸化反应为基础,主要对碳酸钙煅烧的产物——CaO的循环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借助电镜扫描和孔隙测量等手段,分析了温度、压力、载气成分等因素对吸收剂循环转化率的影响,初步确定了引起吸收剂活性衰减的原因。 采用不同的循环路径和添加剂,对吸收剂进行了循环特性改善研究,并以水和水蒸汽为活化剂,对多次循环后的吸收剂进行了活化实验,确定了含碳能源直接制氢中,维持和改善吸收剂循环特性的最佳方法。吸收剂的活化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供了一种方便、廉价的吸收剂活化方法,并可拓展应用到其它场合。 根据不同钙基吸收剂的循环特性,构建了含碳能源直接制氢流程,初步分析了不同吸收剂循环特性对制氢产物的影响。基于吸收剂的不同再生方式,通过对不同制氢系统的设计和模拟,确定了吸收剂再生方式对制氢过程的影响,初步分析表明碳部分转化供热较适合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系统。

吕文贻[7](2006)在《生物质及煤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化学平衡分析》文中指出氢是高能值、零排放的洁净燃料,特别是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具有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将成为未来理想的能源利用形式。生物质是我国的第四大能源,其生长过程中可以实现CO2的近零排放或零增长。煤炭是我国的主导能源,但是其生产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煤及生物质转化为氢,既能提高煤及生物质的利用率,又能减少大气污染,具有能源环保双重作用。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以甲醇、纤维素、麦秸及煤/羧甲级基纤维素钠为研究对象,应用Gibbs自由能最小化原理,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对生物质及煤的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所得气体产物的气体产量、摩尔含量、高热值、气化率、冷气效率等的影响。研究表明:(1)温度对气化产氢率有显着的影响。甲醇、纤维素、麦秸以及煤/羧甲级纤维素钠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过程各有不同的适宜制氢温度范围;(2)在所考察的研究范围内,压力对生物质及煤的超临界水气化的气体产物的组成没有明显的影响;(3)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物料浓度的升高会导致混和产物中氢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增多,甲烷的含量有稍许增加,一氧化碳和其它烷烃(碳原子数≥2)含量基本不变;(4)产品气体的高热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气化效率及冷气效率与之相反。 通过对生物质及煤在超临界水中转化为富氢气体的研究,获得了影响这一洁净能源转化过程的关键因素,揭示了生物质及煤在超临界水中转化为富氢气体的基本热力学规律,该研究对生物质及煤的超临界水气化制氢过程的设计、优化及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乔春珍,肖云汉,原鲲,王峰[8](2004)在《煤一步制氢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将煤简化为纯碳,采用Aspen软件,对煤一步制氢工艺中不同温度、压力及不同进料比等工况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温度、压力及不同进料比对最终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制氢适宜的气化温度为923~973 K;在水蒸气分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气化压力将导致气体产物量减少,但增加水蒸气分压力(气化压力随之增加),气体产物量将增加;吸收剂有一个最佳的量;温度对直接制氢的影响大于压力,而压力对甲烷的含量有重要影响。

二、煤一步制氢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一步制氢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煤化学链气化制氢系统气化和焦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能源利用现状
    1.2 煤气化研究的意义
    1.3 煤化学链气化制氢(CLG)介绍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CLG 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煤化学链气化制氢系统气化性能的模拟计算
    2.1 软件介绍
    2.2 模拟计算方法
    2.3 气化性能计算结果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煤化学链气化制氢系统气化性能的实验研究
    3.1 气化台架介绍
    3.2 气化实验条件
    3.3 气体成分测量数据处理
    3.4 气化实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煤气化焦燃烧特性与动力学研究
    4.1 制焦及热重实验
    4.2 气化焦燃烧动力学分析方法
    4.3 热重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建议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的能源现状及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1.1.2 含碳能源利用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1.1.3 氢能及其传统制备
    1.2 含碳能源高效制氢研究现状
        1.2.1 低能耗部分氧化气化
        1.2.2 高压水热气化制氢
        1.2.3 引入二氧化碳吸收体气化制氢
        1.2.4 直接制氢概念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直接制氢优化反应条件的探索
    2.1 直接制氢的热化学过程
    2.2 反应条件分析
    2.3 定容实验系统
        2.3.1 定容反应装置
        2.3.2 实验的测量分析
        2.3.3 实验步骤安排
        2.3.4 实验过程及物料
        2.3.5 实验结果和分析
        2.3.6 小结
第三章 定压实验装置建造及调试
    3.1 定压实验装置的设计
        3.1.1 系统参数和流程
        3.1.2 含碳能源直接制氢定压实验系统
        3.1.3 反应器
        3.1.4 干粉供料系统
        3.1.5 蒸汽发生器
        3.1.6 气固分离与气液分离
        3.1.7 测量与控制
    3.2 定压连续实验装置调试
        3.2.1 给水系统
        3.2.2 蒸汽发生器
        3.2.3 给料装置
        3.2.4 加热与伴热
        3.2.5 实验步骤
    3.3 小结
第四章 含碳能源连续制氢固定床实验
    4.1 反应系统和实验条件
    4.2 固定床实验结果
        4.2.1 实验结果
        4.2.2 不同压力下的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连续直接制氢实验研究
    5.1 实验系统与参数
        5.1.1 实验系统
        5.1.2 实验条件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典型工况分析
        5.2.2 钙碳比对反应的影响
        5.2.3 温度的影响
        5.2.4 压力的影响
        5.2.5 固体残留物的形态
        5.2.6 反应固体残留物的热重分析
        5.2.7 气态污染物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申请
致谢

(5)两种不同再生方式下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基于不同CO2吸收剂再生方式的制氢过程
    1.1 碳部分转化供热系统 (PCC)
    1.2 化学链燃烧供热系统 (NO)
2 模拟过程
3 两种不同CO2吸收剂再生过程的比较
4 结论

(6)含碳能源直接制氢中CO2吸收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含碳能源制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含碳能源制氢的研究现状
        1.2.2 直接制氢近零排放过程简介
    1.3 钙基 CO_2吸收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模拟计算主要工作
        1.4.2 实验主要工作
第二章 直接制氢中 CO_2吸收剂工作条件的确定
    2.1 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的热力学分析
        2.1.1 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热化学过程
        2.1.2 含碳能源直接制氢可行性分析
    2.2 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的热力学模拟
        2.2.1 含碳能源制氢的热力学分析现状
        2.2.2 模拟软件 Aspen Plus简介
        2.2.3 热平衡分析
        2.2.4 操作条件的影响分析
    2.3 直接制氢中吸收剂工作条件的实验验证
        2.3.1 实验装置
        2.3.2 实验的测量分析
        2.3.3 实验步骤安排
        2.3.4 实验过程及物料
        2.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6 实验结果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O_2吸收剂循环特性实验研究
    3.1 实验装置
    3.2 实验方法及工况
        3.2.1 实验方法及步骤
        3.2.2 实验工况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实验分析参数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吸收剂活性衰减原因分析
        3.4.1 SEM表面形态观察
        3.4.2 孔及比表面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_2吸收剂循环特性改善研究
    4.1 吸收剂改性实验方法及工况
        4.1.1 吸收剂活性改善思路
        4.1.2 改性吸收剂样品的制备及工况
        4.1.3 实验过程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添加剂对吸收剂活性的影响
        4.2.2 共沉淀法制备的吸收剂循环特性
        4.2.3 水合处理对吸收剂活性的改善
        4.2.4 蒸汽预处理对吸收剂活性的改善
        4.2.5 水和水蒸汽对吸收剂的活化
    4.3 不同改性过程特征分析
        4.3.1 吸收剂表面形态观察
        4.3.1 吸收剂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变化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吸收剂循环特性对制氢过程的影响分析
    5.1 吸收剂循环特性的对制氢过程的影响
        5.1.1 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系统流程图
        5.1.2 吸收剂循环利用模拟计算
        5.1.3 吸收剂循环特性影响分析
    5.2 不同吸收剂再生方式对制氢过程的影响
        5.2.1 基于不同CO_2吸收剂再生方式的制氢系统
        5.2.2 过程模拟及计算结果分析
        5.2.3 两种不同CO_2吸收剂再生过程的比较
        5.2.4 小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钙基 CO_2吸收剂循环特性研究展望
    6.3 本文创新点
符号表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生物质及煤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化学平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氢能
        1.1.2 生物质及煤
        1.1.3 超临界水的性质及特点
    1.2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研究现状
    1.3 煤的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热力学模型及方法
    2.1 热力学分析方法介绍
    2.2 热力学模型
    2.3 模型验证
3 甲醇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化学平衡分析
    3.1 概述
    3.2 气体产量
    3.3 气体产物的摩尔含量
    3.4 高热值
    3.5 气化效率
    3.6 冷气效率
    3.7 小结
4 纤维素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化学平衡分析
    4.1 概述
    4.2 气体产量
    4.3 气体产物摩尔含量
    4.4 高热值
    4.5 冷气效率
    4.6 气化效率
    4.7 小结
5 原生质麦秆/CMC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化学平衡分析
    5.1 概述
    5.2 气体产量
    5.3 气体产物的摩尔含量
    5.4 高热值
    5.5 气化效率
    5.6 冷气效率
    5.7 小结
6 煤/CMC混合物超临界水气化的化学平衡分析
    6.1 概述
    6.2 气体产物的摩尔含量
    6.3 高热值
    6.4 气化效率
    6.5 冷气效率
    6.6 小结
7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煤一步制氢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一步制氢工艺的影响因素
    1.1 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1.2 压力对产物的影响(包括水过量的影响)
    1.3 吸收剂的量对产物的影响
2 温度和压力对产物的综合影响
3 结论

四、煤一步制氢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化学链气化制氢系统气化和焦燃烧特性研究[D]. 卢腾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2]煤常压化学链气化制氢的热力学研究[A]. 卢腾飞,胡松,向军,石金明,许凯. “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
  • [3]煤直接制氢实验研究[J]. 王峰,田文栋,肖云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32)
  • [4]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的实验研究[D]. 王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07(10)
  • [5]两种不同再生方式下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的比较[J]. 乔春珍,肖云汉,徐祥,赵丽凤,田文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18)
  • [6]含碳能源直接制氢中CO2吸收剂的研究[D]. 乔春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06(09)
  • [7]生物质及煤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化学平衡分析[D]. 吕文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09)
  • [8]煤一步制氢的影响因素分析[J]. 乔春珍,肖云汉,原鲲,王峰. 化工学报, 2004(S1)

标签:;  ;  ;  ;  ;  

煤一步制氢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