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庄的“大乔”与造物主的修养

论老庄的“大乔”与造物主的修养

一、论老庄之“大巧”与创造主体的修养(论文文献综述)

谢碧莹[1](2021)在《技术空间的人文求索 ——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思想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宗白华是中国20世纪有影响力的美学家之一。其美学思想意蕴繁丰,在文学、美学、艺术学等多领域被学界接续读解。其中技术美学思想,是宗白华检视和传承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深入洞察工业时代技术进程而进行的跨学科、长期性思考研究的结晶。总体观之,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是在现代科学精神基础上,既吸纳古代技术美学理论,又融汇西方技术哲学思想,对技术之人文精神的有深度、有层次的再挖掘和再创造。它的提出使得技术和美在生命与意义的层面上融合,成为中国技术美学学科建构富有启示意义的学术进路和极为珍贵的理论资源。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意义和学理价值以及实践价值。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第一章梳理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文化历史逻辑。从中西视域切入,从他对中国古典技艺观的承继和对部分西方技术哲学观点的辩证吸纳,追溯其技术美学思想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依据时间线索将其技术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其思想的标志性转变(以哲御技,由艺入技;形式美感,机器之思;技艺相生,学科意识)划分为起源、发展、成熟三个历史阶段,对其技术美学思想的演进脉络进行整体性、概括性的考察。第二章为本文的重点部分,提炼和绘制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思想图谱。首先辨析了宗白华的技术美概念。技术是人赖以生存的天性的智慧,合于真的属性;也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内化情感、精神等文化层面内涵,蕴蓄善的价值。其次探讨技术美感生成的原因。技术美感生成于物质界与生命的融汇沟通中。宗白华对技术美感的认知方式是将其放置于时空关系中进行感受,技术的美在形而上的道、形而下之器中同样存在,技术的无限扩张不能彰显生命崇高的内涵和价值意义,而沉淀在实践中富于价值的技术才应该为人们所追寻。宗白华反对将技术看做机器机械的一部分,技术是生命生存的一种战略,它的审美感受是人类必然体会的生命本体的伸张。技术的美感在于灵动的创造,既能够符合人生存的目的,又能够与自然和谐浑融于一体。再次对技术美实践进行探讨。宗白华区分了工匠与意匠,而后者是宗白华提出在技术实践中所应该遵循的审美准则。技术不完全是自然的物质,还蕴含着人类的创造、想象、抽象、写意,因此才能激发技术的意义价值和美学内涵。在平凡的世界发现层层远景即在平凡的技术活动中洞见艺术和美的创造力和活力,是技术美实践的目的与成果。第三章着重阐释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言说特色,对其矛盾统一的言说特质进行了解析。他的技术美学言说秉持科学的方法论,又有着诗人的哲思,文本载体充斥着灵动的美感,整体呈现出“星丛式”的排布。同时对宗白华技术美学言说的“在地性”特点进行进一步阐发。他善于将不同艺术样态相互阐释相互勾连,超越了传统工业生产和形而下工业设计定义的技术美学之思。第四章总体观照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探讨其技术美学思想对于技术美学学科开垦建设路向的启示性思考。技术致用实现人生文化的目的才能获得价值。在技术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曾出现重视应用而忽略技术的文化价值等现象,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为此指明方向。而且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还重构了技术审美的传统范式,对美学学科从工业语境到文化层级、审美对象由雅俗对立到雅俗共赏的过渡期应如何自处等问题有启示意义。阐发了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作为技术实践应用的学理“导--引”,具体体现在技术之“美”对“魅”的超脱,以及全球化语境下宗白华技术政治审美理想的发展空间与前景探讨。结语部分依实而观,站在当下历史语境和技术文化语境反思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思想。人类技术历史的行程已昂首走进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技术作为重要力量不断挑战人类思维时空、情感世界和生活场域。技术美学是将物质的、对象化的劳动技术成果同精神的、主观的情感世界融通的美学学科。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富于生命的创化,散发人文的光辉,在追求偏重实际应用的技术力量中追寻艺术的自我人格的发掘,为技术美学的学科发展打下深厚的本土化、民族化的理论基础,也为技术的审美实践提供行之有效的美学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思想具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鲜活的思想启示意义。

魏诚[2](2021)在《“拙”:傅山书法艺术的核心范畴研究》文中提出“拙”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的重要范畴。“拙”以艺术作品的内容为核心,超越单纯形式上的工巧,追求自然畅意的表达。明末清初,帖学发展到了鼎盛,此时的书坛崇尚柔美精巧的帖学书风。傅山作为当时着名思想家、书法家却极力反对这种书风,认为其柔媚无骨、矫揉造作,无论在其书学思想还是书法实践中都崇尚自然畅达的“拙”之美。傅山书法之“拙”是通过不断学习实践达到书法之“正”后,追求自然而然表达,呈现出“支离”与“丑拙”的一种艺术范畴。“拙”作为傅山书法艺术的核心范畴,深入展现了书法艺术学习和创造的完整过程,也是其书法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傅山书法之“拙”不仅引领当时书坛书法风格的转变,对当今艺术界也有其重要意义。本文从艺术范畴“拙”的渊源及傅山自身经历与时代背景谈起,通过对其书学思想及书法作品的探究来分析其书法艺术的核心范畴——“拙”的含义及其对书法领域、现代艺术的意义。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用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一章论述傅山书法中“拙”的渊源。主要对作为艺术范畴的“拙”的含义及其流变以及对傅山的生平经历、自身思想和所处时代环境进行探析,为进一步探究傅山书法中的“拙”作铺垫。第二章探析傅山书法之“拙”的内涵。通过对傅山相关着作中书学思想的整理分析,从“支离”、“丑拙”、“正极奇生”、“天机自然”四个方面入手,明晰傅山书法之“拙”的思想内涵。第三章探析傅山书法实践中的“拙”。结合傅山书法具体作品,通过对不同书体的作品中笔法、结字、章法具体表现的分析,探究傅山如何在具体书法作品中实践书法之“拙”。第四章指出傅山书法之“拙”的价值与意义。透过傅山书法对“拙”的体现,总结傅山书法之“拙”对书法艺术的价值,并指出其对当今书法界甚至整个艺术界的意义所在。结语总结上述章节中对傅山书学思想及书法实践中“拙”的探析,并指出其价值与意义。

王玉敏[3](2020)在《竟陵派诗学与庄子思想》文中研究指明竟陵派代表人物钟惺与谭元春的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中多有庄子思想的印记。钟、谭接受庄子思想是受晚明内忧外患及党争剧烈的政治格局、东林学派与蕺山学派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以及明代中后期庄学起兴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钟、谭二人诗学观念在批判与继承拟古与性灵两派文学思想时亦为庄子思想所沾溉,竟陵派的“性灵”之“性”需诗人虚静其心,而“灵”则为真,诗人应各适其性,终达至浑融自然、与道合一之“厚”的诗境,而此道为庄子之道。钟、谭诗作中有运用《庄子》典故,有同于庄子对黑暗社会的愤世嫉俗、又有因人生多艰而借庄子思想求得精神超脱之诗,亦蕴二人孤洁拔俗之性情。钟、谭有烟霞癖,作诗以虚静之心,为庄子思想所影响而形成个性化的清与奇之诗境。

钱姝妤[4](2020)在《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晚明印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自然”为切入点,串联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向上追溯“自然观”的学术思想和文艺思想来源,梳理其是如何作用于篆刻艺术中;在晚明印论中,从篆刻家心理、品第划分、审美内涵等角度,阐发“自然观”在其中的内涵和作用;向下考察“自然观”在具体创作中的表现和作用,揭示艺术观念对创作的深刻影响。由此,试图构建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思想体系,加深对传统篆刻艺术理论的理解,给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带来启示。

白洁[5](2020)在《有无之间 ——从中国哲学视野来看宋代绘画的留白处理》文中提出宋代绘画比之前代,更加注重对“道”、“理”的思考和呈现,以及对“韵”、“逸格”的崇尚和追求,画面时常弥漫着深沉宁静的人生哲思,透露出一种静默无言的哲学意境。宋代绘画的文学化倾向,对“道”、“理”的追求,绘画重心点的转移、题材的转移,与南宋时期朝廷南迁造成画家心态与视域的转变,种种因素,导致宋代绘画中留白的面积大幅扩大,场景布置空灵疏落,去掉华丽张扬的外表装饰,转为单纯朴素,向内沉思静观。画面整体空灵静谧,淡然无言,令人体会到天地的辽阔与宇宙的苍茫。宋代画家不只追求形似,更加注重“画意”,推崇以少胜多的象外之意,留下大量的空白以承载情感空间和想象余地。宋代绘画不仅仅在章法构图上注重留白,更在创作过程中、笔墨中、意境中,都贯穿着留白的智慧,画面处处空灵透气、气脉通连,线条与墨色都朴素单纯,却又变化万千、丰富多彩。中国画中的留白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本体论”是相对应的,画面中的空白,正象征着中国哲学“道”之本体的“虚无”。例如道家中老子的“无物”、列子的“无形”、庄子的“无极”;佛家中《金刚经》“应无所住”、《心经》“色即是空”、《坛经》“自性真空”;魏晋玄学中王弼的“贵无论”,宋明理学中朱子空阔净洁的“理”,等等。而虚实是相生相成的,画面中虚与实、黑与白的种种关系,正对应着中国哲学中关于“宇宙人生论”方面的探讨,如《易经》阴阳关系的对立统一、五行学说各种因素的不断循环、老庄的辩证观、儒家的伦常观等等。中国画不仅是一种艺术技法,更上升到了“道”的层面,绘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智慧。本文以宋代绘画的留白处理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深入分析,发掘宋代绘画笔墨、章法、形象、创作状态、从自然物像到艺术形象的转换等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中所包含的留白观念。并分析宋代画家对画外功、精神修养的重视,养成心灵的清虚留白,以心灵的空灵影响到画面的空灵,达到“虚室生白”,进而“会通万物”,以绘出天地万物的神韵灵性。

李伟琴[6](2019)在《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图式的涵义辨析入手,对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本质差异进行了大跨度的宏观比较分析,并由此论证了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从而试图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静态结构、视觉效应、艺术转化等构建维度的融合与差异现象进行一次合理的论证与求解;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发展趋向做出比较全面的把握及展望。客观而言,“图式”一词是一个“舶来品”,它最早诞生于西方,具有比较丰富的语义内涵。它不仅在绘画中产生了专用的艺术图式,还与构图、图像、形式、符号等艺术术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区别,并构建了其特有的艺用体系。在风景油画中,因为绘画再现的需求,艺用图式已成为画家们的一些重要语汇。只是由于风景油画原产自西方,所以当它传入中国后,其中的图式在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共同影响下体现出了中西融合的特征。具体而言,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构建主要体现在视觉元素:线、色、空间的融合组合,及视觉效应的“焦点区域”、“不动之动”与“张力”的融合表现中。既然中国风景油画图式在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具有融合性,那么它作为一种图式语汇势必会因为中国语境的特殊性而被中国油画家置于一个动态的结构关系中,并做相应的艺用转化,即中国油画家从绘画审美创作的本质、境界、观念等方面进行转化,从而使其传递出中国特有的艺术精神。显然,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促进了中国油画艺术个性化、民族化的发展,但同时它也引发了图式化现象,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在辩证中探索它的发展趋向,还应该结合中国的时代性、民族文化特色及艺术家的个体特性等对其进行创新思考。综合而言,由于中国风景油画的特殊性,所以其艺术图式在绘画形式美学的作用下体现出了中西融合的特征,即中国油画家在借鉴和学习西方经典绘画图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美学观、图式语汇及自己对现代社会、生活、科技等的综合认识和理解,构建了具有现代语义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从而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赵娜[7](2019)在《宋代“淡”范畴研究》文中提出“淡”范畴是孕育于中国农耕文化而独具民族性的古典美学范畴,天人合一观念与儒释道思想共同涵蕴了“淡”在自然社会和艺术生活中的无穷魅力。当代学者对“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作范畴研究多侧重在老庄哲学的“淡”美挖掘和诗画等艺术各自领域内“淡”美的爬梳,还有专门深入于宋代诗学领域“平淡”范畴的研究,更为丰富的是具体论及艺术家个体创作的“淡”美研究。本文聚焦成熟丰赡的宋代“淡”范畴,探寻并沟通宋代政治、生活、文学和其他各类艺术中的“淡”美,在整体性的宋代“淡”美视角下概括该范畴成熟的审美特征。本文为了避免割裂要素与系统的联系,先着力寻绎和梳理了“淡”美的发生和流变,特别是在“淡”的字源和文化哲学源头上发掘了“淡”美范畴的民族性品格。本文最后在论及“淡”美的当代体现时,试从当代全球生态美学的视角来审视宋代“淡”美的价值,发现其“和谐共生”“诗意栖居”的“和”“真”之美的当代价值。论文以“淡”美范畴在历史上的纵向流变与发展为整体背景,结合宋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探寻“淡”美全面呈现的丰富性以及美学特征,阐释了“淡”范畴“和”、“真”、“深”、“空”的境界美特点并管窥其在当代的价值。论文从字源上考查了“淡”与“澹”、“憺”、“倓”、“赡”等字的假借现象,发现了“淡”义的丰富嬗变深受中华农耕文明的“水”源文化、“天人合一”以及“中和”思想的影响,这是“淡”成为富有民族特性的哲学与美学范畴所具有的深厚思想文化土壤。论文重点考查了“淡”在先秦着作中普遍以褒义“少”的意思出现,具体结合了《周易》的“易简化生”之理、儒家的“箪食瓢饮”之乐,特别是先秦道家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的思想挖掘了“淡”的哲学至境之味,并于庄子“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淡”美意识出发梳理了“淡”之审美的流变发展。论文借鉴现有的各种历史文献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文献考证等研究方法,梳爬“淡”的流变,发掘宋代成熟的“淡”范畴的独特价值。坚持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相统一的原则,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从纵向的历史沿革与横向的逻辑结构两个角度阐释“淡”,对它进行一个宏观的多角度的把握。

王延智[8](2019)在《中国书法“文质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质”是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重要的范畴,“文质论”在中国古典文艺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一般说来,“文”包含形式、妍美、文饰、文华、外形、文采、妍丽等义,“质”具有内容、质朴、质素、质地、本质、秉性等义。那么,“文”与“质”的关系可以从三个维度去把握,从艺术发展来说,以“文”化“野”,以“文”化“质”是艺术自觉的标志;从本体论来看,艺术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形式;从品评论而言,“文”“质”则是风格审美的重要范畴。由于书法艺术表现形式与内涵的特殊性,就书法艺术而言,“文”“质”之意涵及其关系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故而应当在书法艺术发展之历史存在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社会文化与思想观念,系统研究书法“文质论”的内涵与嬗变。从“文”“质”的意涵及其关系作为切入点,对中国书法“文质论”之发生、发展与建构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探究,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从字源学的角度对“文”“质”之基本意涵进行了勾勒,并从儒、道两家梳理了中国书法“文质论”的思想基础。第二,书法“文质论”是伴随着书法艺术自觉而产生的,汉晋文人士大夫探讨了书法艺术之“文”“质”的审美价值及相关概念,文人书法艺术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古质而今妍”概括了这一时期书法审美的发展逻辑。第三,唐代总结了前人书法“文质论”的理论成就,并开出新境。同样是充分考虑书法“文”“质”两方面的要素,孙过庭在审美理想方面倾向于书法“文”“质”相和的优美,而张怀瓘在审美理想上更倾向于“文”“质”彪炳、格力天纵的壮美。经过孙过庭、张怀瓘的探讨,书法“文”“质”并重的两种审美理想基本完成了理论上的建构。第四,随着宋代社会结构与思想形态的转变,文人士大夫对书法“文质论”的理论关怀与论域更多的聚焦在普适之“法”与主体情性之关系的探讨上,在书学思想之传承与断裂、建构与分化的发展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书法“文质论”,苏轼、黄庭坚等人主张“本不求工,所以能工”,注重主体情性的自然流露;朱熹、赵孟頫等人以“理”为本,重“古法”而向“文华”回归;在王阳明“心学”影响下,晚明书家则重抒情、重意趣、重本色、重天机,在理论上对“质性”予以充分的强调。第五,随着清代碑学书法运动的兴起,书法艺术审美理想发生了丕变,形成了书法艺术的新范式,在碑、帖观念的激荡下,书法“文质论”形成了新的理论内涵,重“质朴”而轻“姿媚”,尚“天趣”而薄“成法”。概言之,本文将书法“文质论”置之于历史的维度中进行梳理和探究,不仅有助于厘清书法“文质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书法艺术发展的研究提供一种理论上的参照和诠释。

郭兴旺[9](2019)在《中国书画技艺论的思想渊源和审美表现》文中认为中国书画“技艺论”的形成,是庄子“进技于道”审美创造理念和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古代书画美学发展史上,技艺的审美创造突显了“道”的哲学创造方法和审美原则。中国书画笔法的审美构成,自汉代始则具备了自然、自由及鲜活的生命形态和“气息”。艺术所表达出的玄妙而鲜活的“形”、“势”,使书画的哲学审美内涵更加丰富;中国书画技艺“进道”的审美创造原则的成熟,使技艺表达的途径也更加明确,创作方法也更加率达和规范。论文通过对中国书画“技艺论”审美创造渊源的追溯和审美表现的探讨,展开对中国古代书画“进道”条件、方法和影响因素的总结和确立,突显了“技艺论”在中国书画审美创造中的重要价值。并彰显了“进技于道”创作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书画技艺“玄妙”而“自然”的“意象”“意境”形态表现。用以说明中国书画的审美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不能脱离庄子“技艺论”的审美创造理念。“技艺论”是表现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技法依赖。中国书画技艺的审美创作表现,历来都是围绕哲学审美而进行的。中国书画美学建立在古代“技艺论”审美创造基础上。如果中国艺术思想的本质是徐复观所说的“艺术精神”,那么中国书画“技艺论”的思想本质,就是审美创造。

黄小宇[10](2019)在《从“道家”思想角度谈漆画的留白》文中指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与审美观念,都是建立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血浓于水密不可分。由于宇宙人生观以及风土人情的差异,造就了每个民族民族色彩鲜明的艺术和审美习惯,绘画艺术同样也不例外。植根于中国的绘画艺术,自然蕴涵着中华文化之魂。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之一,它倡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其学说以“道”为世界最高真理,以“道”为审美哲学的最高境界,尤其是对宇宙本体“道”的玄“虚”论述,形成了中华民族注重神韵、气韵,讲意境、致虚极、求空灵的独特审美意识与观念。饱含道家文化底蕴的中国绘画艺术,以“虚为实之本,实为虚之用”的道家哲学思想为指导。在着重于实景的写真以外,更注重于对情与景、虚与实之间“平衡”关系,并通过在画面中有意的“留白”这种写意的手法,“此时无声胜有声”,把无画处作为玄妙之本,着力营造“无画处皆是妙境”。因此,“留白”这种艺术风格,不仅代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文化思想,也是中华民族审美思想追求“意境美”的重要特征。所以“白”这个“虚”,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留有余地”、“画外有画”、“无画处方为真经妙义”的画理意蕴,在漆画中同样不可小觑。本文从老庄“唯道集虚”的终极宇宙观的视觉,以道家“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为理论依据,以“本体、现象与作用”三维一体的哲学分析方式,尝试对漆画进行解读,以其通过老庄对“万法归一”真理的诠释,把“虚而不屈”的玄妙内涵,融入到漆画本体要素“留白”之中,以达到漆画“情与景汇,意与象通”、“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圆满境界。

二、论老庄之“大巧”与创造主体的修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老庄之“大巧”与创造主体的修养(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空间的人文求索 ——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文化历史逻辑
    第一节 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文化溯源
        一、中国古典技艺观的承继
        二、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辩证吸纳
    第二节 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演进脉络
        一、以哲御技,由艺入技
        二、形式美感,机器之思
        三、技艺相生,学科意识
第二章 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图谱
    第一节 “技术也是可以美的”
        一、技术是天性的智慧
        二、寓文化价值于劳动生产
    第二节 技术美感的生成:物质界与生命的沟通
        一、道与器、时与空
        二、生命本体的战略运用
    第三节 技术美的实践
        一、工匠与“意匠”
        二、“平凡世界的层层远景”
第三章 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言说特色
    第一节 诗人的哲思与科学的精神
        一、“星丛式”文本载体与灵动的美感
        二、科学方法论的秉持
    第二节 跨界性、多业态的实践品格
        一、不同艺术样态的相互阐释与相互勾连
        二、对工业生产和形而下的工业设计的僭越
第四章 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一节 技术美学之学科开垦和建设路向
        一、“服役于人生文化的目的”
        二、技术美学研究之技术审美范式的重构
    第二节 作为技术实践应用的学理“导--引”
        一、技术之“美”对“魅”的超脱
        二、全球化语境下宗白华的“技术政治”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拙”:傅山书法艺术的核心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傅山书法中“拙”范畴的渊源及形成
    第一节 作为艺术范畴的“拙”
    第二节 傅山其人
    第三节 傅山书法之“拙”的时代语境
第二章 傅山书学思想中的“拙”
    第一节 “正极奇生”
    第二节 “支离”
    第三节 “丑拙”
    第四节 “天机自然”
第三章 傅山书法实践中的“拙”
    第一节 古朴浑穆之隶篆
    第二节 支离朴拙之楷书
    第三节 浑厚流畅之行书
    第四节 豪迈不羁之草书
第四章 傅山书法中“拙”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傅山书法对碑学的先导
    第二节 傅山书法中“拙”的当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竟陵派诗学与庄子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竟陵派受庄子思想影响的原因
    第一节 政治格局
    第二节 社会思潮
    第三节 庄学兴起及谭元春《遇庄》
第二章 竟陵派诗学观念与庄子思想
    第一节 拟古之“豪”与性灵之“俊”
    第二节 “虚怀”与“心斋”
    第三节 “未有无灵心而能为诗者”与“咸其自取”
    第四节 “诗至于厚而无余事矣”与“浑沌”
第三章 竟陵派诗歌创作实践与庄子思想
    第一节 悲世与超世
    第二节 清与奇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4)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晚明印论“自然观”的学术思想背景
    第一节 晚明印论“自然观”的传统学术思想背景
        一、老庄“自然”思想对篆刻的影响——以“道”喻印
        二、以“禅”喻印中的“自然”内涵
    第二节 晚明印论中“自然观”的晚明学术思想背景
        一、王氏心学中的“自然”涵义
        二、禅悦之风和以李挚“童心说”为代表的晚明思潮中的“自然”涵义
        三、晚明印论中的“本真情性”
第二章 晚明印论中主体心态论的“自然观”
    第一节 晚明印论中篆刻家的“精神自然”
    第二节 篆刻家创作目的的非功利性
第三章 晚明印论中审美品评论的“自然观”
    第一节 以自然譬喻品评
    第二节 晚明篆刻品第中的“自然”
    第三节 晚明印论中的古朴自然之美
第四章 晚明印论中创作技法论的“自然观”
    第一节 创作前才能和学养的积累
        一、印内学识积累
        二、提升印外修养
        三、熟能生巧
    第二节 创作时心手关系和情感状态
        一、得心应手
        二、兴
    第三节 创作取法于天工
    第四节 创作技法及其运用的“自然”性
        一、有法无法之间
        二、章法的“自然”性
        三、字法的“自然”性
        四、笔法的“自然”性
        五、刀法的“自然”性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有无之间 ——从中国哲学视野来看宋代绘画的留白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宋代绘画留白因素的发展原因
        一、绘画的文学化倾向
        二、宋代绘画重心点的转移
        三、题材的转移
        四、南宋时期朝廷南迁造成画家心态与视域的转变
第一章 留白思想的哲学渊源
    本章总论
    第一节 空白与“本体论”
        一、道家有关“空无”的论述
        二、佛家关于“本体”的论述
        三、魏晋玄学的“本体”论
        四、宋代理学的“体”
    第二节 画面上的黑白关系与“宇宙人生论”
        一、对立、统一、转化、循环的关系
        二、色空不二、万物一体的关系
第二章 宋代画家创作状态中心灵的留白
    本章总论
    第一节 以契合“道”、“理”为作画追求
        一、文人画家的体道之心
        二、画院画家的究“理”之心
        三、禅宗画家的参禅悟道之心
    第二节 以心灵纯白为作画状态
        一、文人画家的淡泊之心
        二、画院画家的诚敬之心
        三、禅宗画家的清净当下
第三章 宋代绘画章法中的留白
    本章总论
    第一节 画面关系
        一、虚实疏密的对比与均衡
        二、君臣主辅与儒家伦常
        三、藏露隐显与道家“和光同尘”
    第二节 整体意识与“一体性”哲学的影响
    第三节 实体空白与抽象空白
        一、实体空白
        二、抽象空白
第四章 宋代绘画笔墨中的留白
    本章总论
    第一节 笔墨中的黑白关系
        一、笔墨的书写过程与中国哲学“辩证”观
        二、笔墨的透气性与中国哲学“气论”
        三、“减笔”禅画与“为道日损”
    第二节 从《易经》卦象来看笔墨阴阳关系
        一、无往不复——复卦
        二、活墨——泰卦;死墨——否卦
        三、带燥方润——既济卦
        四、“素以为绚兮”——贲卦
        五、含蓄藏锋——谦卦
        六、“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未济卦
    第三节 从自然物象到艺术形象的转换
        一、临见妙裁——留大量的空间与想象余地
        二、中得心源——以纯白之心观照
第五章 宋代绘画意境中的留白
    本章总论
    第一节 静默之境无言的白
    第二节 无我之境以理化情
第六章 宋代绘画留白的发展和影响
    本章总论
    第一节 元代后留白更为抽象
    第二节 留白运用至清八大达到极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中国风景油画的兴起
        二、图式在中国风景油画中的重要性
        三、中国风景油画文化价值认同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内容的界域
        一、中国油画的属性探讨
        二、形式美学及绘画形式美学
        三、对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发展的基本认识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作用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际作用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图式的涵义与概念辨析
    第一节 图式的涵义与体系
        一、“图式”的提出及“图式”理论谱系
        二、艺术中的“图式”及体系构建
    第二节 图式与构图、图像、形式、符号的辨析
        一、图式与构图
        二、图式与图像
        三、图式与形式
        四、图式与符号
第二章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差异及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
    第一节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差异
        一、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形成之源
        二、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基本精神
    第二节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
        一、“物理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创作原则
        二、“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图像组合
第三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特征
    第一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之视觉元素
        一、线:“间断性”与“连续性”
        二、色:“多彩”与“素色”
        三、空间:“有限”与“无限”
    第二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视觉效应
        一、焦点区域:“理性的象征”与“感性的象征”
        二、不动之动:“物动”与“心动”
        三、张力:“实力”与“虚力”
第四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转化
    第一节 图式在中国语境中转化的前提及原因
        一、图式的转化背景
        二、图式本土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图式在中国语境中的转化
        一、从“万象”到“太朴”
        二、从“实境”到“意境”
        三、从“常形图像”到“常理符号”
第五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发展趋向
    第一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发展的辩证性
        一、个人风格图式化现象
        二、图式的价值
        三、图式的反省
    第二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创新思考
        一、在融合中求变化:增强艺术图式表现的时代性
        二、在融合中求突破:凸显艺术图式表现的民族文化特色
        三、在融合中求个性:实现艺术图式表现的个体升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7)宋代“淡”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2 “淡”的发生与流变
    2.1 寻绎“淡”义的源变
        2.1.1 “淡”字的语源探义
        2.1.2 “淡”义流变的文化语境
    2.2 孕育“淡”美的先秦哲学
        2.2.1 易简化生与“淡”
        2.2.2 箪食瓢饮与“淡”
        2.2.3 道之出口与“淡”
    2.3 “淡”美意识的流变
        2.3.1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2.3.2 淡然无治漠然无为
        2.3.3 玄淡寡味平淡真远
        2.3.4 冲淡天成虚实相生
        2.3.5 外枯中膏淡者屡深
3 “淡”在宋代至臻至美
    3.1 宋型文化
    3.2 宋代美学的整体风貌
        3.2.1 审美主体的圆融自足
        3.2.2 审美对象的无俗不真
        3.2.3 审美体验的不尽之意
    3.3 宋代美学中的“淡”
        3.3.1 哲学制度美学中的“淡”
        3.3.2 文学美学中的“淡”
        3.3.3 书画音乐美学中的“淡”
        3.3.4 生活美学中的“淡”
4 宋代“淡”的审美特征及当代体现
    4.1 宋代“淡”的审美特征
        4.1.1 林泉之心逸然淡和
        4.1.2 随物赋形自然淡真
        4.1.3 超然法度淡者屡深
        4.1.4 无迹可寻空灵淡远
    4.2 “淡”在当代的审美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书法“文质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立论依据
    二、“文质论”的相关研究与现状
    三、书法“文质论”主要研究之问题与内容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书法“文质论”之思想溯源
    第一节 “文”“质”释义
        一、“文”之基本意涵
        二、“质”之基本意涵
    第二节 先秦时期关于“文”“质”关系的辨析与价值判断
        一、关于“文”“质”关系的本体论
        二、儒道两家关于“文”“质”关系的价值判断
第二章 汉晋六朝书法“文质论”的提出
    第一节 汉晋书法自觉时代的书法“文质”观
        一、汉末草书艺术自觉中的“文”“质”观念
        二、魏晋尚“文”的书法“文质”观
    第二节 南朝书法“文质论”及其相关概念
        一、“天然”与“工夫”:南朝关于书法与人之象喻的文质观
        二、“古质而今妍”:虞龢关于书法风格形态发展之辨析
        三、“巧趣精细,殆同机神”:梁武帝对“锺、张”古质之崇尚
第三章 唐代书法“文质论”思想之展开
    第一节 唐太宗独崇“大王”与“尽善尽美”论
        一、“节之于中和”:唐太宗“文”“质”并重的艺文观
        二、“尽善尽美”:唐太宗对“大王”之推崇
    第二节 孙过庭“文质彬彬”论
        一、“质以代兴,妍因俗易”:“古”“今”“质”“妍”之辨的弘通之论
        二、“随其性欲,便以为姿”:主体才性与书法艺术之关系
        三、“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关于书法之“骨”“丽”相称的风格辨析
        四、“涉乐方笑,言哀已叹”:书法艺术形式与情感之关系
    第三节 张怀瓘“质”“文”驰耀的书法“文质论”
        一、“不可文质先后而求之”:张怀瓘的古今质文观
        二、“风神骨气者居上”:追求书法之“质”的彪炳
        三、“考冲漠以立形,齐万殊而一贯”:书法之“文”的变动之机
        四、“顺其性,得其法”:论主体才性与书法艺术之关系
    第四节 “可喜可愕,一寓于书”:韩愈对情本论文质观之阐扬
第四章 宋明书法“文质论”思想之推衍
    第一节 北宋书法审美新秩序与苏轼、黄庭坚书法“文质论”
        一、北宋书法审美新秩序的建构及对书法“文质论”的影响
        二、“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从作品中心论倾向书家气质中心论
        三、“本不求工,所以能工”:书法之“文”的再阐释
        四、“外枯中膏”“语少意密”:一种建立在文质之辨基础上的审美理想
    第二节 “程朱理学”与书法“文质论”之流变
        一、“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朱熹“理”本论书法文质观
        二、“万象生笔端,一画立太极”:郝经的书法文质观
        三、“以经为法”“以理为本”:赵孟頫书法文质思想之层次
        四、两种绝对化的书法“正统论”文质观浅述
    第三节 王阳明“心学”与晚明书学对“质”的推崇
        一、“狂者的胸次”与“童心”:心学与晚明“尚质”艺文观
        二、“真我面目”:徐渭对书法艺术之“本色”的阐发
        三、“无门无径,质任自然”:董其昌书法文质论的一种表述
        四、“天机自然”:傅山对书法之“质”的强调
第五章 清代碑学语境下书法“文质论”之丕变
    第一节 清代前中期对汉魏碑刻“拙朴精神”之发掘与实践
        一、“不衫不履”:清初士人对汉魏碑刻质朴之风的理解
        二、“拙朴精神”:写碑书家对对汉魏碑刻“质性”气度之追求
    第二节 碑、帖观念中的书法“文质论”
        一、“中原古法”与“质朴”:阮元书法文质观的价值取向
        二、“妙在性情,能在形质”:包世臣出入碑帖之间的书法文质观
        三、“朴”与“拙”:何绍基、赵之谦对书法之“质”的不同解读
        四、“真美不饰”:刘熙载超越碑帖之争的书法文质观念
    第三节 康有为碑学书法“文质论”之建构
        一、“新理异态,变出无穷”:康有为对书法之“美”的言说
        二、“人巧极而天工错”:康有为碑学文质观之建构
        三、“孔从先进,今取古质”:康有为碑学文质观之阐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书画技艺论的思想渊源和审美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立论的依据和条件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哲学、美学着作
        二、主要着作
        三、其它着作
        四、数据库(CNKI)论文检索
    第五节 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先秦“技艺”词源考
    第一节 古代技、艺的本义
    第二节 《周礼》论“六艺”
        一、《周礼》“六艺”的涵盖
        二、《周礼·考工记》“画缋”的记载
    第三节 孔子论“艺”
    第四节 庄子论“进技于道”
    第五节 中国“艺术”、“美术”概念的由来
第二章 汉代书画技艺的转化和审美确立
    第一节 汉代书法由技到艺的审美转化与提升
        一、隶书的技艺之变
        二、“自然”审美观念对隶书的影响
        三、东汉草书技艺的审美提升和表现
    第二节 汉代绘画技艺的审美形成与超越
        一、东汉绘画题材的审美转变
        二、绘画工具对技艺的拓展
        三、壁画技艺的演变与凝练
        四、汉画像图式的“载叙”功能
        五、帛画——文人风致的先导
第三章 六朝书画技艺论的审美自觉和纯化
    第一节 骨、肉、筋、力的笔法构成
    第二节 六朝书法对“形势”美的追求
    第三节 六朝人物画技艺的审美探讨
        一、六朝人物画造型范式的确立
        二、人物画衣纹服饰的笔法成就
第四章 中国书画技艺审美创造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技艺训练的方法和标准
        一、时间训练的必要性
        二、“精熟”训练的方法和要求
    第二节 技艺训练的几种基本方法
        一、临摹法
        二、品读法
        三、学养法
        四、外师造化
    第三节 古代画家技艺训练的途径
        一、画院培养
        二、师承传授
        三、雅集切磋
第五章 中国书画“技艺论”建构的几个环节
    第一节 笔法的审美建构
    第二节 墨法的审美建构
    第三节 造型的审美建构
    第四节 章法布局的审美建构
    第五节 中国画色彩的审美建构
第六章 中国书画技艺审美论
    第一节 “审美心胸”对技艺“进道”的影响
    第二节 技艺训练的心手协调
    第三节 感官超越与神思直觉
    第四节 气的调节与掌控
    第五节 “忘”对“意象”“意境”形成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从“道家”思想角度谈漆画的留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道家思想中“虚、无”的哲学内涵
    2.1 “虚无”为“实有”之本
    2.2 “虚无”的详细阐释
    2.3 虚而不屈
        2.3.1 “虚”的基本属性
        2.3.2 “虚”之用
    2.4 万法归一
    2.5 天人合一
第3章 我国漆画的历史与创作现状
    3.1 我国漆画的历史
    3.2 我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现状
第4章 漆画中的“留白”
    4.1 留白的含义
    4.2 留白的美学内涵
        4.2.1 意境和意象
        4.2.2 气韵
    4.3 “留白”在现代漆画中的应用
    4.4 道家思想对漆画“留白”语境中的指导与运用
    4.5 道家思想对漆画“留白”艺术的理论指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论老庄之“大巧”与创造主体的修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空间的人文求索 ——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思想探究[D]. 谢碧莹.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拙”:傅山书法艺术的核心范畴研究[D]. 魏诚.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竟陵派诗学与庄子思想[D]. 王玉敏. 暨南大学, 2020(04)
  • [4]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研究[D]. 钱姝妤.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有无之间 ——从中国哲学视野来看宋代绘画的留白处理[D]. 白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6]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D]. 李伟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7]宋代“淡”范畴研究[D]. 赵娜.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8]中国书法“文质论”研究[D]. 王延智.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中国书画技艺论的思想渊源和审美表现[D]. 郭兴旺.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从“道家”思想角度谈漆画的留白[D]. 黄小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论老庄的“大乔”与造物主的修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