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多功能测井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面向对象的多功能测井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面向对象的录井多功能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丁俊[1](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指出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董康[2](2020)在《煤层气测井数据分析软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层气是井下以甲烷为主的煤矿伴生气体,它易扩散,渗透性强,容易从邻近岩层穿过,由采空区放出。当空气中的含量为5%~16%时,煤层气可能燃烧或爆炸,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国内外已有不少由于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破坏生产的事例。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前勘探,先抽后采,加强通风,避免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确保安全生产。为了配合煤层气测井仪器的快速发展,需要设计开发煤层气测井数据处理软件,以满足测井现场快速回放测井曲线、处理测井数据、生成测井报告的需求。本文对于煤层气测井的实际分析需求来进行入手,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式,通过现代软件工程来开发相应处理软件,最终完成了对其的有效处理。软件采用C++和C#编写,包含文件读写和处理、曲线绘制和输出、集成测井图头、管径三维显示等现场亟需的功能。使用本文实现的软件,可简单、方便地将同一口井在不同时期、用不同仪器所测的曲线整合在一起,按统一标准存储测试成果;并能对测试曲线的对比分析、解释计算等后续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借鉴了同类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利用面向对象的现代软件开发模式,来对其完成的需求分析与技术论证等相关的重要工作,同时在对于功能进行明确、分析性能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体系结构和技术路线。然后通过模块化设计方式,利用微软公司的动态连接库编程方式建立标准接口,完成了模块的集成,按照接口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实现了多处理模块的同时开发,将其进行封装,变成动态连接库,再将各模块完成测试之后进行连接。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开发了符合各项设计需求的软件,论文详细介绍了已完成相应开发部分的软件效果。在论文最后对本文所做的所有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展望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富盛[4](2020)在《基于安卓上下位机结构的线切割CAD/CAM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火花线切割作为非传统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工工艺、切割材料研究等微观研究方面有较为长足的发展,但在控制方式上仍停留在PC与运动控制卡的固有组合。随着智能制造、5G工厂等新概念的提出,用新技术新思维促进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与新概念结合对未来整个电火花线切割行业有重要意义。在工厂趋无人化、高自动化的背景之下,终端远程控制是实现智能工厂的重要途经,Android移动终端自问世以来因其友好的人机交互体验,极具包容的开源社区成功构建嵌入式领域最大生态圈。在5G通信技术全面布局的时代,Android移动终端将会最直观获取相关技术支持,利用Android平台辅助实现电火花线切割运动控制,对线切割行业整体发展有重要探索意义。本文采用上下位机结构将电火花线切割运动控制实现分为两大部分,以拥有友好人机交互性能的Android移动端为上位机,具有强大硬件控制功能的STM32芯片为下位机,共同构建完整的运动控制体系。上位机致力于人机交互功能研究,集工程图绘制、代码输出、与下位机交互等功能于一体,下位机部分重点研究状态检测、代码解析、轨迹规划、步进电机进给、线切割电压检测等运动控制核心问题。Android上位机利用Open GL ES技术完成图形绘制及编辑功能,通过蓝牙通信技术解决了对下位机数据交互及控制。本课题针对人机交互关键技术,数据存储关键设计,数据交互具体实现做了详尽的阐述。下位机结合GRBL数控核心算法,研究了数据串口通信,G代码解析,中断控制,前瞻算法轨迹规划,多步进电机联合控制,线切割断电回退等问题,根据STM32硬件实现原理,详细介绍了双轴立式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运动控制核心技术。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研究,成功验证了Android对电火花线切割运动控制的可行性。结合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点,上位机能够实现CAD绘图功能,同时利用蓝牙通信技术与下位机硬件控制系统实现信息交互;下位机部分完成了以STM32芯片为核心的下位机运动硬件控制,集G代码解析、插补、轨迹规划、步进电机驱动功能于一身。同时在上下位机预留相关拓展接口,以期实现更全面的电火花线切割控制功能。

谢燕鹏[5](2020)在《多功能盲文显示器软硬件设计和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视障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加,全社会对盲人读物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现在盲文读物的发展远跟不上需求,因此用户对盲文显示器的需求越来越大。盲文显示器的主要功能是将文字信息转化为盲文点阵信息进行显示。在全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已有一些盲文显示器面世,但它们大都功能单一、价格昂贵,多数只能显示一行盲文,用户体验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本文旨在设计一台多功能盲文显示器的硬件系统,并进行软件技术路线验证。设备基于海思Hi3559AV100平台,能够处理PC拷贝来的PDF文件,通过调用第三方Mu PDF库对PDF文件进行解析,实现PDF文件的实时预览和文字提取,以及触点信息显示;也可通过索尼IMX586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和文字提取,最终转化为触点信息的显示。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多功能盲文显示器的总体框架设计。通过调研确定用户需求,由此确定系统的软硬件框架,对系统软硬件开发制定相应的规划,完成软硬件设计开发环境的搭建。(2)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整个系统的硬件组成将分为搭载嵌入式主芯片的核心板、搭载外设接口的底板以及搭载触点模组的触点模组板三部分。不同PCB之间通过板对板连接器进行连接。在PCB制板前进行仿真优化使单板更加可靠。(3)多触点模组驱动方法的设计和优化。触点模组板采用低功耗单片机进行控制,通过UART接口和主芯片进行通讯。选用双路H桥电机驱动芯片,通过切换驱动芯片的工作模式,减少对单片机GPIO数量的要求,对触点升降进行准确控制。根据驱动方案设计UART通讯协议,确保系统的可靠性。(4)基于Qt的盲文模拟显示器的开发。该模拟显示器将用以完成PDF文件的解析、文本文字提取、实时预览、盲文点阵信息转换等功能的验证,为后期软件调试提供便利。

朱晨曦[6](2020)在《软件化雷达的数据处理与显控组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高性能计算处理器的快速发展和软件技术推陈出新,具有硬件可重组、软件可重构、需求可定义等特点的软件化雷达已成为雷达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高性能通用处理器搭建的某软件化雷达平台,以组件为开发单元,在符合标准接口规范和封装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功能模板化的跟踪滤波组件,并实现了支持控件可扩展、功能可重构的显控应用组件,极大完善了系统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充分发挥了软件化雷达的典型优势。本文首先调研了国内外软件化雷达系统架构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并介绍了传统雷达系统中显控终端的实现方式,并阐明了设计雷达数据处理组件和显控组件的重要意义。以调研结果为依据,以通用CPU软件化雷达系统平台为实例,详细描述了层次化软件体系结构及各层的功能需求和实现方式。其次,论文介绍了软件化雷达系统中算法组件的设计原则和接口规范,分析了三层封装结构的划分依据及调用关系,通过标准化的开发方式提升组件的可复用性。在雷达数据处理的实现上,深入研究了跟踪滤波算法中典型的目标运动模型、数据关联方法和滤波器模型,给出对跟踪滤波组件的算法粒度设计和功能模板设计,对典型实例的算法流程、组件接口、数据成员和功能函数进行了具体实现和逻辑验证。再次,以功能可扩展和可重构为目的,本文深入研究了显控组件的服务功能和框架结构,设计了兼容不同类型显示控件的抽象接口,并提供了用于交换数据和命令的通信接口。基于上述框架和结构,本文具体实现了P型显示、A型显示、列表显示和地图显示等控件,并通过控件间的动态集成和重组互联快速搭建了雷达显示应用方案。最后,论文验证了数据处理组件和显控组件在实际雷达系统中的实用性,并在基于CPU硬件平台的软件化雷达系统中实际搭建了雷达应用方案,评估了组件的计算处理性能、资源占用情况和通信吞吐速度,展现出该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实时性等众多优势。

陈乐南[7](2020)在《基于EtherCAT的多功能控制系统开发》文中认为运动控制系统融合了多种学科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嵌入式技术、工业现场总线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运动控制系统正向着高精度、高智能、开放式、网络化方向发展。Ether CAT总线技术在实时性、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同步性、兼容性等方面有着较强的性能,并且支持多种以太网标准,有助于实现运动控制系统的网络化、多功能化和高同步性。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设备挂载能力、实时性、同步性等性能,本文将Ether CAT总线技术应用于运动控制系统之中,设计了一套完整的Ether CAT多功能控制系统。该系统由PC上位机、AM4377主站控制器、Ether CAT从站三大部分组成。PC上位机用于人机交互、AM4377主站控制器用于运控计算和实现主站功能、Ether CAT从站用于驱动外设。本文在从站功能上进行创新,使从站可以快速的添加新的功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设计完整的控制系统架构,对功能模块进行规划,完成硬件选型,确定主站从站开发方案。针对主站控制器的实时性要求,对多种基于Linux系统的实时性方案进行研究。最终选用xenomai开源实时方案,在主站控制器的Linux系统中构建了一个实时核。接着,基于“STM32+LAN9252”架构设计Ether CAT-STM32从站。开发Ether CAT从站功能,包括I/O、AD、姿态数据采集、步进电机驱动、舵机驱动、单轴点动等功能。其次,开发主站控制器功能。控制器选用“Linux+xenomai”架构,使用Ig H Ether CAT Master开源主站方案实现主站功能。根据运控需求,提出了一种四线程的主站控制器架构,设计了线程与线程间的通讯方案。两个运行于Linux域中,两个运行于xenomai域中,分别用于通信和运控任务处理。主站控制器通过TCP/IP协议与PC上位机进行通讯,通过Ether CAT总线与Ether CAT从站交互Ether CAT数据帧。然后,基于Qt5.9软件开发上位机程序。上位机拥有系统设置、操作输入、G代码解析、刀路仿真等功能,通过TCP/IP协议发送指令给主站控制器。最后,分别对Ether CAT-STM32从站、AM4377主站控制器进行测试,并设计了两套运控方案。方案一采用“PC上位机+AM4377主站控制器+Ether CAT-STM32从站”,构建了基于步进电机的二轴绘图系统,实现二维图形的绘制。方案二采用“PC上位机+AM4377主站控制器+台达Ether CAT伺服”,构建了三轴的数控加工系统,并进行数控加工。经试验验证,Ether CAT总线运行正常,数控加工准确,各种从站功能测试有效。

刘奕[8](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尹新[9](2019)在《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为例,围绕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问题——城市协调发展和功能发展问题展开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也贯穿了全运会比赛场馆项目建设和后续使用中的运营及节能特征研究,最后提出了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论文由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策略研究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回顾了可持续建筑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意义。从时间维度阐述了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而总结了现阶段比赛场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实证研究从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两个方面入手,将具体研究对象锁定于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宏观层面对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进行研究,阐述了其布局和总体空间布局分类特征及演进历程。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及建设对带动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观层面探求驱动场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因,探索实现场馆可持续发展背后的设计方法与利用模式。建筑单体层面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及后续使用情况作为案例研究,对其从功能发展、运营、节能三个方面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功能发展是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场馆管理者的访谈,呈现了场馆综合功能实现的基本状况,对其在功能复合化、赛事功能的转换、观演功能的强化、全民健身功能的强化、与城市功能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策略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从体育场馆前期策划、设计阶段以及赛后指引三个方面提出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反思场馆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在设计阶段阐述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功能发展、节能和运营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赛后指引主要从实施角度提出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模型体系,以期对体育场馆决策、建设、设计及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江志远[10](2019)在《多功能护理床视音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采用多功能护理床的居家养老模式的行为兴起,医护工作者集中监控多个不同地点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异地家属掌握亲人的健康状况有很强的实用意义。针对上述状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家庭使用的多功能护理床远程视音频监控系统的远程医疗解决方案,可为医生或家属提供视频观看病人的病情并提供语音协助的医疗服务。本文分析了远程监控系统的用户需求和当前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系统采用P2P应用框架,系统前端是集成网络摄像头,用于采集、编码、传输图像,系统中枢P2P连线平台负责前端和PC端直连,系统终端PC负责用户管理和界面交互,并提供多路视频画面集中显示、一路音频双向通话和云台控制服务。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监控系统PC端软件的设计。首先,总结了PC端软件设计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多线程编程与同步、FFmpeg库和DirectDraw图形库等;其次,着重阐述了分别使用FFmpeg解码H.264视频流和利用DirectDraw技术在屏幕上显示YUV420P像素格式数据的步骤以及使用GDI技术实现字幕叠加显示过程;紧接着,叙述了将接收的音频流解码为波形音频数据并利用waveOut在PC端播放过程;然后,介绍了利用waveIn采集的音频数据编码和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控前端播放过程;最后,对实现的PC端软件功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PC端软件实现了多地多功能护理床的视频集中显示、一路音频交互、信息屏幕显示和云台控制,基本满足用户需求,且PC端软件操作界面友好,易于更新维护。

二、面向对象的录井多功能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对象的录井多功能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架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煤层气测井数据分析软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煤层气及煤层气测井介绍
        1.1.2 煤层气测井的分类及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测井软件现状
        1.2.2 煤层识别与煤质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本软件对于煤层气安全生产的作用
    1.5 本煤层气测井曲线处理系统的技术路线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WPF技术
        1.5.3 软件设计模式
2 测井数据分析与软件模块设计
    2.1 功能需求
    2.2 性能需求
    2.3 软件结构与设计体系
    2.4 开发原则
3 数据分析模块研究
    3.1 DLL与接口功能介绍
    3.2 文件读写的实现
        3.2.1 实现对文件数据解编
        3.2.2 WIS文件解析
        3.2.3 LAS文件解析
        3.2.4 文件数据解析关键代码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预处理及内容
        3.3.2 数据处理线程
        3.3.3 数据处理关键代码
    3.4 成果输出的设计与实现
        3.4.1 体系结构
        3.4.2 “所见即所得”与Windows中的映射模式
        3.4.3 人机交互功能设计
        3.4.4 接口及流程
    3.5 测井图头的设计与实现
        3.5.1 测井图头的特点
        3.5.2 测井图头编辑器的需求
        3.5.3 测井图头编辑器的设计
        3.5.4 已开发图头的实例
    3.6 三维显示的方法与实现
        3.6.1 OpenGL方法简介
        3.6.2 OpenGL的函数库
        3.6.3 OpenGL程序框架
        3.6.4 三维重构方法
        3.6.5 成像颜色计算
        3.6.6 接口及流程
        3.6.7 成果输出关键代码
4 软件视窗设计
    4.1 图头编辑程序(HeadEditer)
    4.2 曲线处理主程序(Plot)
        4.2.1 主程序界面组成
        4.2.2 辅助工具栏各模块功能
        4.2.3 曲线设置功能介绍
        4.2.4 三维显示功能详解
        4.2.5 图头编辑模块介绍
5 软件应用实例
    5.1 陕西铜川某井应用实例
    5.2 甘肃庆阳某井应用实例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安卓上下位机结构的线切割CAD/CAM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火花线切割系统发展概况
    1.3 电火花线切割系统研究现状
        1.3.1 国外线切割系统研究现状
        1.3.2 国内线切割系统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行文结构
第二章 线切割运动控制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1 电火花线切割系统
        2.1.1 电火花线切割系统构成
        2.1.2 运动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2.2 基于Android平台为上位机的优势及开发环境搭建
        2.2.1 嵌入式系统概述
        2.2.2 常见嵌入式系统解析
        2.2.3 Android平台的选择及开发平台搭建
    2.3 基于STM32芯片为运动控制芯片的选型及开发环境搭建
        2.3.1 STM32芯片简介
        2.3.2 型号选择及开发环境搭建
    2.4 系统交互设计案
        2.4.1 系统整体功能实现
        2.4.2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
        2.4.3 核心控制芯片功能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ndroid的上位机CAD/CAM功能构建
    3.1 软件需求分析
    3.2 上位机软件概要设计
        3.2.1 上位机软件总体功能结构
        3.2.2 数据存储及接口设计
    3.3 详细设计与实现
        3.3.1 操作界面设计
        3.3.2 绘图点拾取
        3.3.3 图形绘制及编辑
        3.3.4 代码生成及传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TM32的下位机运动控制研究
    4.1 下位机系统面向过程开发总体框架
    4.2 系统底层功能模块使用原理解析
        4.2.1 核心控制芯片STM32功能架构
        4.2.2 系统的通信交互设计
        4.2.3 定时器与脉冲
    4.3 下位机整体软件架构解析
    4.4 插补算法与前瞻算法解析
        4.4.1 插补算法
        4.4.2 前瞻算法
    4.5 电压变化与运动控制
        4.5.1 切割速度的自适应调节
        4.5.2 短路应急回退
    4.6 电机运动控制及脉冲分配
        4.6.1 中断与限位
        4.6.2 脉冲与运动控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火花线切割运动控制系统调试研制实例
    5.1 上位机运行效果
    5.2 下位机实际效果
    5.3 整体系统测试效果展示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多功能盲文显示器软硬件设计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多功能盲文显示器系统框架设计
    2.1 引言
    2.2 用户需求分析及总体框架设计
        2.2.1 用户需求分析
        2.2.2 总体框架设计
    2.3 硬件架构设计
        2.3.1 嵌入式主控芯片选型
        2.3.2 硬件框架设计
    2.4 软件架构设计
    2.5 软件环境搭建
    2.6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硬件设计规划
        3.2.1 主芯片最小系统设计规划
        3.2.2 外设设计规划
        3.2.3 触点驱动方案设计规划
        3.2.4 硬件设计规划小结
    3.3 硬件原理图设计
        3.3.1 核心板硬件电路设计
        3.3.2 底板硬件电路设计
        3.3.3 触点模组板硬件电路设计
    3.4 PCB Layout
        3.4.1 网表导入、PCB板外形尺寸确定
        3.4.2 层叠确定过孔设计
        3.4.3 布局分析
        3.4.4 Layout分析
        3.4.5 DRC检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仿真及优化
    4.1 引言
    4.2 仿真需求分析及基础概念介绍
        4.2.1 基本概念介绍
        4.2.2 仿真需求分析
        4.2.3 仿真工具、阻抗计算工具介绍
    4.3 DDR仿真
        4.3.1 单端、差分线阻抗计算调整
        4.3.2 DDR Bus仿真
    4.4 HDMI仿真
        4.4.1 背景介绍
        4.4.2 HDMI规范解读
        4.4.3 HDMI眼图模板设置
        4.4.4 HDMI源设备仿真
    4.5 信号完整性仿真
        4.5.1 S参数简介
        4.5.2 仿真步骤
        4.5.3 仿真结果分析
    4.6 电源完整性仿真
        4.6.1 PDN网络阻抗控制相关概念介绍
        4.6.2 去耦电容组合分析
        4.6.3 电流完整性直流仿真分析
        4.6.4 电流完整性交流仿真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Qt的盲文模拟器实现
    5.1 引言
    5.2 需求分析及框架设计
        5.2.1 需求分析
        5.2.2 框架设计
    5.3 界面设计与实现
        5.3.1 相关技术背景介绍
        5.3.2 盲文模拟器UI界面介绍
    5.4 具体技术实现
        5.4.1 PDF库现状分析和选择
        5.4.2 第三方库组成分析
        5.4.3 PDF预览实现
        5.4.4 PDF文字提取
        5.4.5 TXT转盲文点阵显示具体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3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软件化雷达的数据处理与显控组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传统雷达系统问题突出
        1.1.2 软件化雷达和组件化设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软件化雷达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软件化雷达显示终端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软件化雷达平台
    2.1 软件化雷达体系架构
        2.1.1 硬件资源层
        2.1.2 软件中间件层
        2.1.3 核心框架层
        2.1.4 雷达应用层
    2.2 数据处理组件设计结构
        2.2.1 中间件接口层
        2.2.2 缓存空间管理层
        2.2.3 算法核心逻辑层
    2.3 显控组件的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处理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3.1 雷达数据处理基本流程
    3.2 跟踪滤波算法原理
        3.2.1 目标运动状态模型
        3.2.2 数据关联原理
        3.2.3 跟踪滤波模型
    3.3 跟踪滤波组件的设计思路
        3.3.1 组件粒度设计
        3.3.2 功能模板设计
    3.4 跟踪滤波组件的实现方案
        3.4.1 数据成员描述
        3.4.2 功能函数实现
        3.4.3 组件逻辑验证
    3.5 跟踪滤波组件的描述文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显控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4.1 显控框架的接口设计
        4.1.1 抽象容器类
        4.1.2 网络通信服务
    4.2 显示控件的具体功能
    4.3 显控组件子模块设计和实现
        4.3.1 P型显示
        4.3.2 A型显示
        4.3.3 地图显示
        4.3.4 列表显示
    4.4 显控应用方案搭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处理和显控组件的实际应用
    5.1 数据处理组件的实际应用
    5.2 显控组件的实际应用
    5.3 软件化雷达系统搭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EtherCAT的多功能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控制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1.2.2 工业以太网总线发展现状及趋势
        1.2.3 运动控制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Ether CAT控制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1 Ether CAT控制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1.1 人机交互层、运控任务处理层架构选择
        2.1.2 Ether CAT控制系统设备组成
        2.1.3 运动控制器硬件平台方案
        2.1.4 Ether CAT从站选用
    2.2 Ether CAT控制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2.2.1 Ether CAT控制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2.2.2 Ether CAT控制系统工作流程
    2.3 Ether CAT协议概述
        2.3.1 Ether CAT组成和工作原理
        2.3.2 Ether CAT数据帧结构
        2.3.3 Ether CAT应用层协议
    2.4 Ether CAT从站
        2.4.1 Ether CAT从站组成
        2.4.2 ESC芯片
        2.4.3 Ether CAT从站方案选择
    2.5 Ether CAT主站
        2.5.1 Ether CAT主站组成
        2.5.2 Ether CAT主站方案选择
        2.5.3 Ig H Ether CAT Master方案概述
        2.5.4 Ig H Ether CAT Master架构
        2.5.5 过程数据域和FMMU
    2.6 Linux系统实时性扩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ther CAT从站软硬件设计
    3.1 Ether CAT从站硬件设计
        3.1.1 Ether CAT从站硬件架构
        3.1.2 LAN9252电路设计
        3.1.3 EEPROM电路设计
        3.1.4 LAN9252 底板PCB图
        3.1.5 STM32微处理器模块
    3.2 XML设计
        3.2.1 ESI和 XML
        3.2.2 XML和 EEPROM
        3.2.3 XML设计
    3.3 STM32程序架构
        3.3.1 Main Loop主循环
        3.3.2 DC模式
        3.3.3 数据交互函数设计
    3.4 姿态解算程序
        3.4.1 坐标系及欧拉角
        3.4.2 姿态解算算法选用
        3.4.3 DMP算法应用
    3.5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
        3.5.1 电机驱动原理
        3.5.2 脉冲发送程序设计
        3.5.3 脉冲信号测试
    3.6 步进电机从站点位运动功能
        3.6.1 步进电机端加减速算法
        3.6.2 加减速算法测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M4377主站控制器程序设计
    4.1 xenomai实时系统
        4.1.1 xenomai实时系统构建
        4.1.2 xenomai实时性测试
    4.2 运控任务处理程序
        4.2.1 运控任务处理程序设计框架
        4.2.2 Linux程序模块
        4.2.3 xenomai程序模块
    4.3 Linux程序设计
        4.3.1 控制指令库API架构
        4.3.2 线程A设计
        4.3.3 XDDP通讯程序设计
        4.3.4 线程B设计
    4.4 xenomai程序设计
        4.4.1 Ether CAT配置程序设计
        4.4.2 线程C程序设计
        4.4.3 线程D程序设计
        4.4.4 主站控制器二次开发
        4.4.5 加减速程序设计
        4.4.6 插补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C上位机设计
    5.1 PC上位机软件结构
        5.1.1 开发环境
        5.1.2 软件架构
    5.2 上位机端控制指令库API设计
        5.2.1 AM4377主站控制器配置接口
        5.2.2 控制系统参数设置
        5.2.3 插补运动模式
        5.2.4 点位运动模式
        5.2.5 读取姿态数据
        5.2.6 控制指令库API二次开发
    5.3 G代码解析
        5.3.1 Gcode数据结构
        5.3.2 正则表达式
        5.3.3 译码流程
    5.4 刀路仿真
        5.4.1 圆弧插补指令解析
    5.5 Open GL显示刀路轨迹
        5.5.1 着色器类设计
        5.5.2 Open GL运行流程
        5.5.3 Open GL刀路轨迹图
    5.6 姿态数据显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Ether CAT从站测试
        6.1.1 AD、I/O测试
        6.1.2 姿态监测功能测试
    6.2 基于Ether CAT-STM32 从站的绘图机实验
        6.2.1 步进绘图平台搭建
        6.2.2 绘图效果
    6.3 基于台达Ether CAT总线伺服的数控加工实验
        6.3.1 三轴数控加工平台搭建
        6.3.2 加工效果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授权的专利
致谢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9)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回顾
        2.1.1 旧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2.1.2 新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2.2 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
        2.2.1 注重群众健身需求
        2.2.2 注重合理的功能定位
        2.2.3 注重运用先进的技术
        2.2.4 注重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2.3 当前我国全运会场馆使用问题
        2.3.1 建设投入高,收益低
        2.3.2 “建与养”矛盾突出
        2.3.3 忽视大众需求
        2.3.4 赛后维护长期亏损
        2.3.5 附属空间利用不充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的可持续探求
    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总体情况概述
        3.1.1 经济与财政状况
        3.1.2 食宿与接待能力
        3.1.3 气候适宜
        3.1.4 赛制与场馆设置
    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特征
        3.2.1 全省“分散化”布局
        3.2.2 注重分层次统筹配置
        3.2.3 注重服务半径的选址规划
        3.2.4 注重“利导改造”的理性调控
        3.2.5 “以商养体”较为普遍
    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协调发展
        3.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作为大众体育体系中的节点
        3.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空间相互契合
        3.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环境共鸣设计
    3.4 可持续探求的具体化——确定重点研究对象
        3.4.1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
        3.4.2 分类依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分析与城市发展研究
    4.1 布局特征
        4.1.1 布局依据
        4.1.2 场馆分类
        4.1.3 宏观布局特征
    4.2 布局选址结合城市空间发展
        4.2.1 与城市休闲公园结合
        4.2.2 与文化中心结合
        4.2.3 与学校结合
        4.2.4 与商业结合
        4.2.5 与办公结合
    4.3 总体空间布局模式分类及特征
        4.3.1 单一式布局
        4.3.2 集中式布局
        4.3.3 自由分散式布局
    4.4 总体空间布局演进契合城市发展
        4.4.1 山东省体育中心
        4.4.2 皇亭体育馆
        4.4.3 历城体育中心
    4.5 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的影响
        4.5.1 全运会举办前济南体育设施发展及布局概况
        4.5.2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现状特点
        4.5.3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4.5.4 布局层面制约济南市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利用方法探究
    5.1 实现场馆可持续利用的设计方法研究
        5.1.1 设计依据与原则
        5.1.2 强调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5.1.3 强调建筑形象的个性化创作
        5.1.4 强调功能合理性与灵活性
        5.1.5 强调理性的功能流线设计
        5.1.6 强调采用最新节能技术
    5.2 赛后可持续利用模式探究
        5.2.1 与城市功能复合
        5.2.2 修缮保护
        5.2.3 适应性改造
        5.2.4 临时设施的运用
        5.2.5 综合开发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特征研究
    6.1 研究背景及视角
        6.1.1 发展背景
        6.1.2 场馆功能发展的研究视角
        6.1.3 场馆运营的研究视角
        6.1.4 场馆节能的研究视角
    6.2 省属体育场馆——山东省体育中心
        6.2.1 场馆概况
        6.2.2 赛时设计特征
        6.2.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6.2.4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6.2.5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6.2.6 小结
    6.3 市属体育场馆——济南奥体中心
        6.3.1 城市发展与奥体中心的互动作用
        6.3.2 场馆概括
        6.3.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6.3.4 现状功能构成
        6.3.5 建筑空间多功能使用
        6.3.6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6.3.7 小结
    6.4 区属体育场馆——历城体育中心
        6.4.1 场馆概括
        6.4.2 赛时设计
        6.4.3 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现状
        6.4.4 可持续利用策略
        6.4.5 小结
    6.5 高校体育场馆——山东交通学院体育馆
        6.5.1 场馆概况
        6.5.2 赛时设计
        6.5.3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6.5.4 小结
    6.6 专项体育馆——山东省射击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
        6.6.1 场馆概况
        6.6.2 自行车场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6.6.3 射击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6.6.4 小结
    6.7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情况一览表(表6-33)
    6.8 可持续发展特征总结
        6.8.1 演变特征
        6.8.2 可持续利用特征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后全运时期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策略
    7.1 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与反思
        7.1.1 对体育场馆建设启动新区开发的反思
        7.1.2 对选定中标规划方案论证不充分的反思
    7.2 设计阶段与场馆可持续发展
        7.2.1 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7.2.2 基于功能发展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7.2.3 基于节能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7.2.4 基于运营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7.3 赛后可持续指引研究
        7.3.1 建立评价模型
        7.3.2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3.3 综合得分分析
        7.3.4 模型实例——济南市奥体中心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济南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情况的问卷调查
    附录 B—济南高校全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调研问卷
    附录 C—专家问卷
    附录 D—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基本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多功能护理床视音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远程医疗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1.2.1 国外远程医疗的发展及现状
        1.2.2 国内远程医疗的发展及现状
        1.2.3 视频监控技术发展概述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NAT穿透技术
    2.2 P2P通信技术
        2.2.1 中继传递技术
        2.2.2 UDP打洞
    2.3 几种重要函数
        2.3.1 C++链接库
        2.3.2 回调函数机制
        2.3.3 Win32 API
        2.3.4 STL库
        2.3.5 音频接口waveXXX
    2.4 MFC概述
    2.5 多线程编程与线程同步
        2.5.1 Win32 API多线程编程
        2.5.2 MFC多线程编程
        2.5.3 线程同步
    2.6 FFmpeg编解码库
    2.7 DirectDraw组件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及硬件平台
    3.1 用户需求
    3.2 功能需求分析
    3.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3.1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3.3.2 视频采集模块
        3.3.3 视频压缩平台
        3.3.4 编码压缩工作流程
        3.3.5 云台控制模块
        3.3.6 网络传输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C端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
    4.1 尚云互联平台
    4.2 PC端软件设计思路
    4.3 视频浏览模块的设计
        4.3.1 视音频数据接收
        4.3.2 视频数据解析
        4.3.3 视频帧缓冲区设计
        4.3.4 视频解码器设计
        4.3.5 YUV数据显示设计
        4.3.6 字符叠加模块设计
    4.4 多画面视频浏览模块的设计
    4.5 声音播放模块设计
        4.5.1 音频缓冲区设计
        4.5.2 音频解码与播放
    4.6 音频广播模块设计
        4.6.1 声音采集
        4.6.2 音频编码和传输
    4.7 云台控制模块的设计
    4.8 注册登陆模块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客户端软件的实现
    5.1 客户端软件实现
        5.1.1 注册登陆模块实现
        5.1.2 视频浏览模块实现
        5.1.3 多画面浏览模块实现
        5.1.4 音频交互模块实现
        5.1.5 云台控制模块实现
    5.2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面向对象的录井多功能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2]煤层气测井数据分析软件研究[D]. 董康.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基于安卓上下位机结构的线切割CAD/CAM系统研究[D]. 王富盛.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多功能盲文显示器软硬件设计和开发[D]. 谢燕鹏.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6]软件化雷达的数据处理与显控组件的研究与实现[D]. 朱晨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基于EtherCAT的多功能控制系统开发[D]. 陈乐南.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9]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尹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多功能护理床视音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江志远. 南昌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面向对象的多功能测井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