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基因探讨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基因探讨

一、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基因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唐家凯[1](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杜慧华[2](2020)在《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受人口增长、城镇化推进与气候变化等因素驱动,全球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水危机。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时程分配严重不均,降水和河川径流60%以上集中在汛期,且大部分被弃入海。因此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同时,依托科技创新,实施洪水资源利用,把汛期部分洪水转化为可被利用的水资源,增加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用水,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矛盾,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洪水资源利用的本质是实现“灾害水”向“资源水、生态水”的转化,是一种尽可能多的将汛期洪水转化为常规水资源的过程。由于洪水具有“利”“害”双重属性,因此在进行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时,需要综合协调流域用水需求与防洪安全、平衡效益与风险而适度开发。尽管洪水资源利用概念提出及大规模研究始于21世纪初,但已有成果大多集中在开发利用技术上,尚未在流域洪水资源适度开发理论及其潜力评价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本文以承担适度风险,获得最大洪水资源利用效益为出发点,在探讨流域洪水资源适度利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洪水资源适度潜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并在研究区进行了实例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洪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难以定量表征所能接受风险的适度性的问题,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理论。以流域出口的不同的洪水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剖析洪水资源特性及其要素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概念体系;利用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洪水资源适度开发利用概念模型,并利用KKT优化条件,分析了洪水资源利用中开适度开发利用的判断条件。(2)针对利用资源量的概念表征洪水资源潜力存在缺陷的问题,建立了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的计算框架。基于洪水资源利用的方式及内涵,分析了影响洪水资源潜力的相关因素。并根据适度开发利用判断条件,提出协调供需双侧变化和平衡风险效益影响的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的具体计算方法。(3)为科学评估流域洪水资源利中的风险,提出了基于高维Copula函数的流域整体设计洪水与地区组成计算模型及求解策略。利用高维非对称嵌套Copula函数表征了流域洪水的响应关系;并针对求解高维Copula函数现有方法的结果稳健性不足的劣势,提出了降维求解思路和智能计算方法。(4)基于洪水资源适度潜力计算框架和方法,以沭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开展了实例验证。根据研究区域内水利工程及其运行管理特点构建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风险效益模拟模型,论述了洪水调控能力与洪水资源利用风险、洪水调控能力与洪水资源利用效益之间的关系。以流域出口的弃水减少量和调节期结束时水库库容增加量为效益增量判别指标,以流域出口断面洪水过程的超标准水量作为风险增量判别指标,对流域适度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适度潜力为年均1818万m3。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理论与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芦海燕[3](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域作为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关联度高、整体性强和上中下游影响不对称等特点。生态补偿作为有效的生态环境外部性内在化保障制度,是流域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水平的机制。以生态系统核算为基础的补偿机制,力求通过平衡区域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实现流域生态系统环境破坏和生态保护的外部性内在化,对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资产与服务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论和经济理论为指导,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并对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期通过丰富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为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基础。本文在纵观国内外生态学、经济学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流域生态系统核算和补偿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生态系统特征与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流域生态系统以生态系统资产即自然资源如水资源、草原和森林资源等物质为载体,进入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以生态系统服务的形式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类生态价值,通过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知,流域生态系统的区域特征是生态系统价值补偿研究的起点,不同的系统特征通过影响流域利益主体决策的成本与收益,间接影响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路径。以此为基础,本文架构以补偿主体、标准和模式为核心内容的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首先,运用博弈论分析流域生态系统中利益主体决策的认知行为路径,确定流域生态系统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户/企业间的行为选择策略、达成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均衡博弈策略需要的条件及相应政策含义。其次,根据博弈分析路径和三角模糊函数测算出达到流域可持续发展最优状态时,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最优组合,探索适合流域特征的多元化、市场化生态系统价值补偿实现路径。结合流域生态系统资产与服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确定单位自然资源价值,识别出恰当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设计流域生态补偿方案,实现流域生态系统效益最大化。最后,以我国相对独立完整的黑河流域为案例,根据上述逻辑,分析完善现有黑河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根据流域生态补偿框架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提出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作为相对独立的流域生态系统,往往跨越多个行政区域,流域生态系统资产与服务的跨区域特征使其正的外部性内在化在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治理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持续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关键。根据系统论和经济学分析,流域生态系统核算与补偿的实质是以流域生态系统适应性主体行为的控制过程为核心,通过流域利益主体行为决策,力求在实现流域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进而实现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中央政府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顶层设计者,其目标是实现流域范围社会收益最大化。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在流域生态补偿中则具有生态保护者和破坏者双重身份。受益函数的影响因素牵制着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在流域生态系统的经济运行、社会生活和生态保护中的行为选择路径。其中,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能否覆盖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的成本、中央政府顶层设计与执行监督、地方政府监管能力是影响流域生态补偿长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应以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的行为结果为导向,促使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愿意采取环境保护策略。(3)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可分为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两种,其中政府补偿包括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基金、政策补偿、产业补偿等;市场补偿包括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碳汇交易、环境标志等。根据两种模式的分析可知,在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中,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模式的政府和市场模式各有优缺点,两者解决问题的作用机制和侧重点均存在不同。由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使得抑制流域生态系统环境恶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衰退需运用政府和市场相互补偿,相互依赖,真正起到激励流域生态系统保护行为、惩罚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作用。最优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型往往是政府和市场补偿模式的组合。运用Markowitz模型和Zimmermann模糊算法可以指导决策者如何有效选择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最优的组合模式,优化流域生态补偿模型组合,提高生态补偿效率。(4)通过单位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通过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了解流域自然资源实物量的静态和动态情况,为流域生态补偿利益主体决策提供自然资源分布和使用的详细信息,以期通过流域生态系统资产的实物量核算全面反映了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在经济体经济运行过程中环境投入量、如何参与价值创造以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机构提供强大的支持力。结合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和服务价值量,得到单位自然资源的价值量,以此作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基础。通过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生态系统资产具体的实际转移量得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设计补偿方案。综上所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保障,能够持续长久发挥作用的基础包括以下措施:建立流域综合管理机构,全面协调流域范围内利益主体的诉求与冲突;通过流域生态系统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的统一,探索流域单位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结合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所处的演化阶段,确定保障流域生态机制长效发挥作用的补偿标准;以补偿效果为导向,优化流域生态补偿组合模式;以5年为周期,论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性,调整流域生态补偿组合模式,评价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

吴韵斐[4](2019)在《金泽水源地抗生素与抗生素抗性基因赋存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饮用水水源地通常是以河流和水库两种不同特征的水体构成的“河流-水库”复合型系统的形式存在,其水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而目前关于污染物在“河流-水库”系统中的污染特征的研究较少涉及,因此,对污染物从河流系统至水库系统环境梯度下的污染特征的研究,能够对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赋存特征和环境行为有更全面的理解。再者,为改善水库水质,一些净化工艺逐渐融入水库的建设中,而实际应用于水库中的净化措施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还有待研究,以此为水源地的污染控制和综合管理提供依据。此外,水动力条件是污染物在水体中赋存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水库水动力进行数值模拟,以此为研究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提供依据。因此,鉴于金泽水源地包括太浦河和由太浦河引水的金泽水库,本研究以金泽水源地作为“河流-水库”系统的研究对象,展开水源地水质调查,以及抗生素与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研究。利用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检测5大类共17种抗生素,利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检测9大类共283种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利用Delft 3D软件建立水库水动力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DTN和DTP均呈现显着季节性变化,说明季节及其引起的水文条件的变化会对水体中DTN和DTP的赋存产生影响。与河流系统赋存水平相比,水库系统对DTP有一定的削减作用,而易富集氮营养盐。各形态无机氮中,以NO3--N为主要存在形态,说明水体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根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评价水体富营养化情况,该水源地水体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2)17种抗生素在金泽水源地“河流-水库”系统水体中均有检出,除万古霉素外,其余抗生素的检出率均大于70%;抗生素浓度范围为n.d.-296.4 ng/L;喹诺酮类抗生素是该水源地水体中的主要抗生素污染类型。季节变化上,冬季抗生素浓度水平最高、夏季浓度水平最低;冬季抗生素浓度是其他季节的1.6-2.1倍。空间变化上,河流系统中抗生素赋存水平高于水库系统,且在水库系统中,抗生素浓度从预处理区至生态净化区、再到输水区呈逐渐降低趋势,表明水库净化措施对抗生素污染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抗生素对金泽水源地“河流-水库”系统水体的生态风险整体呈现低风险水平,诺氟沙星、阿莫西林和青霉素G对水源地的生态风险水平相对较高,应得到优先控制;此外,水库中的净化措施具有降低抗生素生态风险的作用。(3)金泽水源地平均检出ARGs69种,其绝对丰度范围为n.d.-3.20×1010 copies·L-1,相对丰度范围为n.d.-2.65×10-1;多重抗药类ARGs、氨基糖苷类ARGs和磺胺类ARGs是该水体中主要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类型。ARGs绝对丰度在S1处(库外)最大,在春季最高;ARGs相对丰度在S1(库外)处最大,在冬季最高。ARGs丰度总体呈现从预处理区到生态净化区、再到输水区逐渐降低的趋势,水库中生态净化区的水生植物及人工浮岛在削减ARGs丰度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MGEs在ARGs的水平转移、传播和富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建立金泽水库三维水动力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水动力模型能够较好模拟金泽水库水动力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水库内水流流速在各点间的变化规律为S2>S3>S5>S6>S4;水库的流场受水库运行方式的影响;水温呈现季节性变化趋势,与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且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水流条件及水温会影响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水体中的赋存。

赵萌萌[5](2018)在《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理化性质变化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201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从而开启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西北、华北地区最重要的灌溉和饮用水资源,因此,其水环境安全关乎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沿岸近2亿人口饮水安全。据多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公布,黄河水质在我国七大江河中属中等偏下,COD和氨氮污染尤为严重,这说明人类活动已经严重影响黄河水环境安全。兰州是黄河上游乃至整个流域唯一一座河水穿城而过的重型工业省会城市,黄河水是目前兰州市民唯一的饮用水源,黄河兰州段水质如何?这一问题尚无科学评价。为此,本研究于2016-2017分别在黄河兰州段不同断面(刘家峡、新城桥、西固、七里河、中山桥、包兰桥、清城桥)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水样,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功能基因高通量测序、荧光实时定量PCR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黄河兰州段水体的常规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其健康风险和污染物来源,同时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消除氨氮污染的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1)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上游至下游不同样点的水环境状况均有明显差异。枯水期水质优于丰水期,上游水质较下游好,采样点周围的环境对黄河水环境影响十分显着。两个水期均有多项理化指标的平均含量超出国家标准。其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态氮、总氮、粪大肠菌群、重金属汞超标比较普遍,丰水期重金属砷超标。健康风险评价显示水中As作为致癌物和非致癌物都存在较大的人体健康风险,Cr6+作为致癌物也存在健康风险。分析认为,沿河分布的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人为活动是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2)两个水期丰度较大的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这些细菌类群在黄河兰州段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在两个水期丰度均较大,而Proteobacteria在丰水期比枯水期丰度大将近1倍,Cyanobacteria在枯水期比丰水期丰度大近10倍。通过对影响上述细菌群落结构的因素进行分析再结合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发现,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对水质具一定指示作用,水中的氮、磷化合物会刺激细菌生长,使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加。(3)黄河兰州段水体中存在目前已知的三类氨氧化微生物,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和厌氧氨氧化细菌(Anammox)。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结果都显示三类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和基因丰度顺序为AOA>AOB>Anammox,这说明黄河兰州段存在的氨氧化微生物以AOA为主。在AOA中,丰度最大的细菌属为Nitrosopumilus,Nitrososphaera。Nitrosopumilus丰度较大与淡水中C/N较低有关,而Nitrososphaera数量较多则与较低的环境温度有关。研究中还发现大量的AOA不属于已发现的常见类群,说明黄河兰州段具有丰富的AOA种群资源。AOB中,丰度较大的细菌属为Nitrosospira,Nitrosomonas。其中Nitrosospira的丰度最大,而在污水处理系统、温泉等环境中丰度较大的Nitrosomonas在黄河兰州段却较少,可能是由于黄河兰州段水温偏低导致的。Anammox中丰度较大的细菌属有Candidatus Brocadia,Candidatus Scalindua和Candidatus Kuenenia,黄河兰州段以Candidatus Brocadia种群为主,说明Candidatus Brocadia在厌氧氨氧化过程中占主导。(4)5种重金属与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基因丰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重金属对AOA群落基因丰度的影响最显着,Anammox次之,AOB群落的基因丰度对重金属的响应不明显。AOA群落的基因丰度与5种重金属之间呈现出较显着的正相关性,Anammox群落与部分重金属(As、Cu、Pb)具一定正相关性,AOB除受到Cr6+较显着的抑制作用以外,与大部分重金属相关性不明显。As、Cu和Pb对三类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是相似的,它们的含量都与AOA和Anammox群落的基因丰度呈正相关,与AOB无明显相关性;Hg仅与AOA的丰度具正相关性;Cr6+较特殊,它在促进AOA生长的同时,对AOB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5)细菌群落结构对环境因子变化较敏感,可作为水质检测的重要辅助手段,且测定相对简单;氨氧化功能微生物群落可以作为今后黄河水污染修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上述研究结果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技依据。

朱敬钊[6](2018)在《明清以来海河流域水网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文中指出海河是现今我国七大江河之一,该流域地理位置优越,演进历史悠久。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历史上流域内多次出现水系演变和河流变迁改道等情况,近年来河道断流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理清其发展脉络、剖析问题的作用因素,成为时下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以现状海河水系为基础,梳理了流域水系结构;其次,以历史资料为背景,梳理了水网格局参数的变化和主要河流的变迁改道;最后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流域水网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及其驱动强度。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将海河流域现状水系分为自然和人工水系两部分。自然水系方面,分八个子流域计算了流域的形状系数、水系分维数和河网密度。结果表明:八个子流域的形状系数均小于1,流域形状均为狭长型;流域内大清河流域的自然水系的分维数最大,水系发育程度良好;黑龙港流域的水系密度最大,河流较稠密。人工水系方面,归纳了流域内新修建的排沥河道,共计30余条,总长度超过3000km,且均集中在流域平原区内,占平原区水系总长度的33%;通过河流连续性指标的计算,大清河流域的河流连续性最高,北三河流域的河流连续性最小。(2)历史时期内,海河流域水网格局处在不断的演变之中,从明清以来,水系密度和水系分维数都呈现增大的趋势。这表明,海河流域水网格局正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流域内主要河流的变迁频率分析可得,明、清到近代,水系变迁的频率正逐渐降低,且在清朝时期达到最高值,为1.61次/十年。(3)针对海河流域水网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从自然和人为角度加以分析,包括气温变化、降雨量变化、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水利工程数量等因素。结果表明:水网格局的演变与气温变化、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相关性显着;而河流的变迁改道主要受极端洪水和水利工程数量的影响。(4)采用四种主客观评价方法计算了水网格局演变中五个驱动因素的“贡献值”大小。结果表明:人为因素的驱动效应为85%以上;自然因素所占的比例小于15%。人为因素方面,森林面积和人口数量对流域水网格局演变的贡献较大;明清至今,各驱动因素对水网格局演变的驱动强度逐渐增强,当代时期驱动强度分别为明朝时期的2倍、是清朝时期的1.83倍;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各驱动因素对水网格局演变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表明不仅要考虑单因素的影响,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通过单一因素的间接影响。

杨倩[7](2017)在《湖北汉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展生态安全研究,提升生态安全水平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流域内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是湖北省重要的社会经济区域和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作为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区域,汉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关系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其相邻地区广大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然而,随着上游流量减少,中下游流域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农业活动的加剧,对流域内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大,人类活动不断改变流域土地利用模式,进而影响着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全面准确地了解湖北汉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和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科学评估汉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是维护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流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为切入点,利用研究区1980~2010年间的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强度、马尔科夫(Markov)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空间变化进行分析;运用生态价值当量法,对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服务经济价值效应进行评估,进而通过重心模型、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其变化的时空演变规律;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土壤碳库平衡原理和区域食物总热量,从物质量角度,分别对流域水资源供给、土壤保持、固碳功能和产品供给四项重要功能的时空变化趋势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改进的流域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角度,构建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基于可拓学和熵权理论,对过去二十年流域的生态安全限制因子、生态安全水平和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测度分析。综合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和规律,提出流域生态安全管理对策。主要研究如下:(1)揭示了 1980~2010年间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规律。流域内土地利用强度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向人为干扰程度高的建设用地类型发展趋势仍在增强。研究期内,耕地和林地是主要用地类型,耕地面积减少最大,转移方向为建设用地和水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活跃区域主要集中于流域两侧、平原腹地和低山丘陵区,应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重点监控区。耕地斑块连通性最高,为整个研究区内部的优势类型。流域内优势斑块类型连接度变低,景观破碎度越来越高,斑块形状趋于复杂。(2)分析了 1980~2010年间流域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趋势。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价值总量整体上呈先增长、后降低的动态性增长模式,生态效应价值30年增加105.25亿元,但气体调节和气候调节功能的生态价值呈明显下降趋势。流域内中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所占的比例最大。生态效应价值质心总体由南向西北移动9.89 km。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单元在空间上主要呈高—高自相关和低—低自相关的集聚分布,其中,高—高自相关类型主要分布于流域鄂西北和林区、大洪山林区,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倒“V”趋势;低一低自相关类型主要沿汉江干流分布,随时间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并在南漳县、天门市、武汉市境内显现出连片化趋势。鄂西和鄂西北是未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点维护区和保护区,沿江两岸是重点提升区。(3)分析了 1980~2010年间流域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规律。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下的水源供给、土壤保持、固碳和产品供给四项生态功能的等级和空间差异巨大。其中,水源供给功能以较低和低等级为主,土壤保持功能、固碳功能和产品供给功能以较高和高等级占主导优势。水源供给功能较低和低等级区位于鄂北岗地和鄂西低山丘陵区、山区,土壤保持量较低和低等级区分布在鄂西低山、中低山丘陵区和山区裸露的农耕区域,固碳能力较低等级区位于鄂北、沿江两岸和流域下游,产品供给能力低和较低等级区分别位于武汉市和神农架林区。鄂北岗地和鄂西低山丘陵区、山区和沿江两岸是需重点保护的生态服务功能脆弱区;同时,鄂西低山、中低山丘陵区是流域土壤流失治理工作的重点区域。(4)完善了流域生态安全评价PSR概念模型,并生态系统服务角度,构建了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揭示流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流域60%县市生态安全水平处于临界安全水平下,生态安全总体状态经历了逐渐提升又逐渐下降的“∧”型发展过程。评价体系中影响最主要的因子为原材料生产、气体调节和水利水电投资;大多数县市的生态安全限制因子主要为原材料生产、气候调节和造林面积。老河口市、沙洋县、汉川市、天门市、潜江市、武汉市主城区和蔡甸区生态安全等级较低,属于急需改善和提高区域。(5)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变化趋势,从土地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人口政策五个方面,提出流域生态管理策略。

杨哲[8](2015)在《海河水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水而生的水文化除了体现在古代的文献中,还表现在古今的都城与城市里,城市外的水环境与城市内的水系是水文化形成、发展、传承的载体之一。水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传统文化和当今社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海河流域,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南界黄河、北接蒙古高原,由滦河、海河、徒骇—马颊河三大水系构成。海河,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水系,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由海河干流以及上游的北运河、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五大支流组成。水文化分为物态水文化、制度水文化和精神水文化三个方面。海河物态水文化包括海河重大水利工程、海河主要桥梁建设和经典建筑景观;海河制度水文化包括海河治理过程成就以及海河管水制度文化;海河精神水文化包括海河地区的民间信仰、民风习俗和民间艺术。研究海河水文化不仅因为海河拥有丰富的水文化内容值得了解开发,更重要的是,从现实考虑,当前海河的开发利用中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当今海河生态环境恶化,究其原因之一是水文化的缺失、对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水文化的传承保护融合到一起。加强对海河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海河水污染治理;确立资源理念,加强海河水资源保护;发展海河文化,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赵宇哲[9](2012)在《流域二维水权的分配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已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和突出矛盾,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制度建设,其本质特征是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权属管理体系。本文从我国水资源权属管理体系运作的现实出发,考虑到水资源“量”与“质”不可分离的特殊性,对国家在流域水平上向区域的水权分配问题展开研究。在对水权、水权分配、水权分配模型相关研究的分析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论证水量与水环境容量统一分配的必要性与科学性,提出流域二维水权的定义,继而对流域二维水权分配进行了若干拓广性的模型研究,具体如下:(1)建立了流域二维水权未清晰界定与清晰界定情况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模型,并进行经济分析,旨在说明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的必要性。模型结果表明:在流域二维水权清晰界定并且建立流域二维水权市场下,全流域的Nash均衡取水总量与排污总量将小于在流域二维水权未清晰界定下的Nash均衡取水总量与排污总量。这说明:流域二维水权的清晰界定有利于保护各主体的权益,达到保护水资源、减少水资源利用冲突的目的,从而缓解水量短缺与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2)建立了流域二维水权再分配两种主要机制——集中分配和市场分配的数学模型,对两种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剖析。结合集中分配和市场分配两种机制的优缺点,以两种机制相结合的分层混合分配机制作为流域二维水权进行再分配的机制,并建立分层混合分配机制的数学模型证明:通过流域二维水权的平衡价格系统的调节,分层混合分配机制不但能够实现集中分配带来的整体效益最大,克服集中分配中信息不真实的缺点,而且还能够反映市场分配下各主体自行独立的决策行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建立了不同主体的需水量预测模型。根据不同主体的用水特征,建立适应其需水量变化的灰色预测模型,并通过算例进行验证。算例结果表明:基于函数变换改进振荡序列的GM(1,1)模型能够反映出各地区需水量序列所具有的波动性,并提高了数据拟合的精度;基于背景值与初值同时优化的GM(1,1)模型在拟合各部门需水量序列时,具有较高的精度。(4)建立了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模型。模型中,对经济、社会、环境等目标函数进行了具体量化,并设置了水源的可供水量约束、输水系统的输水能力约束、需水量约束、污染物排放量约束、协调发展约束、变量非负约束等,在形式上较完整地反映了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的原则与决策机制。结合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模型多目标、多关联、非线性、可分离性的特点,运用大系统总体优化-混合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建立碧流河流域2010年不同保证率下的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模型,分析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5)建立了流域二维水权交易决策模型,运用二层规划方法对地区之间的流域二维水权交易进行了建模研究。模型以流域管理机构作为整体计划、控制、协调中心的上层决策主体,以各地区作为具有相对自主决策权的下层决策主体,在形式上能够体现流域二维水权再分配中的分层混合分配机制与二层决策机制。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流域二维水权交易中的优化决策过程,能够有效地协调全流域的整体利益与各主体的局部利益,达到流域二维水权最优分配的目的。

蔡定昆[10](2011)在《兼顾发展权与可持续性的怒江流域开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生存权和发展权也都属于天赋人权。生活在怒江流域的居民也不例外。但经济发展必须同其他因素协调推进。即同时尊重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怒江流域总体上属于限制开发区。而其中的怒江州自2000年全面退耕还林和2003年申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以来,全州58.3%的区域被纳入自然保护区。这部分区域更是属于禁止开发区。怒江流域,尤其是核心区的怒江州主体功能区的重新定位,使这些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但经济发展问题却相对重视不够,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至今未能有效健全。以2008年为例,怒江州财政自给率仅22.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1488元,50%的农民群众没有解决温饱。怒江流域的居民为保护环境而客观上牺牲了经济发展,但贫穷的格局依旧未能改变,他们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怒江流域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生命物种的基因库、自然地貌的博物馆;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能源基地和有色金属基地;具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极高品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文化的富矿和旅游的天堂。怒江流域具有经济开发的优越条件,但怒江流域更是我国的生态高地和环境脆弱区。限制开发区的区域功能定位是该流域难以绕过的坎。因此,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尤其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在怒江流域表现尤为尖锐。经过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酝酿,2003年7月《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终于完成。同年8月,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评审会,通过了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方案。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包括学界、媒体、当地居民及各级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方,以及下游国家的政府和民间组织都纷纷卷入到了“怒江要不要建坝”的激烈讨论中来。这场争论最终以国家领导人作出“慎重研究,科学决策”而暂时搁置。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怒江州政府给云南代表团的每个代表递上一份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建议,期望通过“两会”平台,获取国家对怒江水电开发的首肯与支持,更希望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沉寂一时的开发与保护话题再度被引热。但客观地说,关于怒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争论至今未达成共识。梳理和对比不同的观点,我们发现“开发派”与“保护派”观点纷争的背后,其实深藏着复杂的生态经济学问题。诸如当生态保护成为优先目标,经济发展受到环境约束的情况下,流域区的发展权(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居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怎么保障?如何建立和形成兼顾人的发展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开发模式?如何建构适应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的流域开发制度与模式?这些模式的运行机制和实现途径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正是通过怒江流域发展权与可持续性兼顾模式的探讨,对上述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期望对相关的环境经济理论与实践做出一些贡献。全文由八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全文导论。主要交代论文选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前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状况,阐明本文的理论逻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所在。第二部分为研究范畴与理论基础的论述。主要阐述研究中所涉及的基本的概念和理论。主要的研究范畴包括发展权、经济公平、环境公平、可持续性等。运用的理论工具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权理论、人的二重性理论、及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生态经济理论。第三部分从环境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视角审视怒江流域的生态地位。在对怒江流域生态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分析评价怒江流域对当地和下游、对全国和国外的生态影响。也客观地展现了怒江流域生态破坏的现实。第四部分从经济公平与发展权视角分析评估怒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增长模式。指出了因环境保护而牺牲经济是怒江流域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怒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实证分析。主要是对怒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进行博弈分析和实证研究。第六部分分析了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难境地的国内外经验。包括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英国莱茵河流域、澳大利亚墨累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经验,以及国内黑河流域、太湖流域的开发与保护经验。以期为怒江流域的环境友好型经济开发模式的形成提供思路与借鉴。第七部分探讨可持续性和发展权兼顾的怒江流域开发模式。包括有机农业模式、生态旅游模式、循环经济模式、碳减排约束下的碳汇贸易模式、异地开发模式、生物产业模式、清洁能源模式、水电开发模式等。第八部分提出了实施和完善上述开发模式的具体措施与配套政策。包括设立“生态特区”,完善生态补偿与生态转移制度,建立和完善资源与环境税制度,构建和完善流域环境保护的民间参与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环评制度,加大生态转移民主进程,加强国际环境合作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选题上。本文以生态经济矛盾上极富典型性的怒江流域为例,探讨了发展权与可持续性兼顾的开发模式。对相关生态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有启发和借鉴意义。(2)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环境公平与可持续性视角分析了怒江流域的生态地位,从经济公平与发展权视角分析了怒江流域经济发展状况,从而深刻揭示了怒江流域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困境;并从兼顾发展权与可持续性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怒江流域开发模式。(3)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对怒江流域生态系统类型应用了GIS分析方法;对怒江开发与保护的分析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怒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分析采用了spss分析方法;对怒江流域开发模式生态旅游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该流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采用技术分析的方法等。

二、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基因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基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1.3.2 洪水资源利用的风险与效益
        1.3.3 洪水资源潜力评价
        1.3.4 研究进展评述
    1.4 问题剖析
        1.4.1 洪水的资源特性
        1.4.2 洪水资源利用内涵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水资源系统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河流水系
        2.1.2 水利工程
    2.2 基本资料
        2.2.1 降雨资料
        2.2.2 径流资料
    2.3 流域降水特征分析
        2.3.1 数据与方法
        2.3.2 降水时间特征
        2.3.3 降水空间特征
        2.3.4 日降水集中指数
    2.4 流域需水分析
        2.4.1 最小生态需水
        2.4.2 农业需水
        2.4.3 跨流域调水
    2.5 小结
3 基于最可能地区组成的流域整体设计洪水计算
    3.1 概述
    3.2 流域整体设计洪水计算框架
    3.3 最可能洪水地区组成理论
        3.3.1 Copula函数
        3.3.2 数学模型
    3.4 模型的构建方法
        3.4.1 边缘分布函数选择
        3.4.2 Copula函数选择
    3.5 模型在复杂流域中的应用
        3.5.1 智能优化算法的整体求解
        3.5.2 二维Copula函数的分层求解
    3.6 沭河流域整体设计洪水计算
        3.6.1 分区洪水边缘分布
        3.6.2 高维联合分布
        3.6.3 分层联合分布
        3.6.4 最可能洪水地区组成
        3.6.5 整体设计洪水过程线
    3.7 本章小节
4 基于系统模拟的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风险与效益评价
    4.1 概述
    4.2 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风险与效益模拟框架
    4.3 洪水资源利用中的风险与效益
        4.3.1 风险分析
        4.3.2 效益分析
    4.4 洪水资源利用风险效益模拟方法
        4.4.1 河道洪水演进
        4.4.2 水库调洪
        4.4.3 径流调节
    4.5 沭河流域应用分析
        4.5.1 模型框架
        4.5.2 相关参数
        4.5.3 现状模拟结果
    4.6 本章小节
5 基于适度开发理论的洪水资源潜力评价
    5.1 概述
    5.2 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
        5.2.1 洪水资源利用的适度性
        5.2.2 经济社会用水与洪水资源潜力
        5.2.3 适度潜力的概念辨析
    5.3 适度潜力评价框架与流程
        5.3.1 适度潜力评价框架
        5.3.2 适度潜力评价流程
    5.4 沭河流域洪水资源量
        5.4.1 洪水资源量
        5.4.2 洪水资源不可利用量
        5.4.3 洪水资源可利用量
        5.4.4 洪水资源现状利用量
        5.4.5 洪水资源理论潜力
    5.5 沭河流域洪水资源适度潜力
        5.5.1 流域洪水调控能力方案集
        5.5.2 效益与流域调控能力
        5.5.3 风险与流域调控能力
        5.5.4 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评价
    5.6 经济社会用水对洪水资源适度潜力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经历与成果

(3)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生态学中流域生态系统研究
        2.1.1 人类社会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2.1.2 流域生态系统内外部的信息转换与物质循环
    2.2 经济学中流域生态系统核算研究
        2.2.1 流域生态系统核算框架
        2.2.2 流域生态系统核算方法
    2.3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2.3.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2.3.2 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第三章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3.1 相关概念界定
    3.2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理论基础
        3.2.1 系统论理论基础
        3.2.2 经济理论基础
    3.3 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
        3.3.1 流域生态系统中资产与服务间的相互影响
        3.3.2 经济理论对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的作用
        3.3.3 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流域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4.1 流域生态补偿中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
    4.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两阶段博弈
    4.3 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演化博弈
    4.4 企业或农/牧户与地方政府监管机构的博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域生态补偿原则与模式分析
    5.1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经济分析
    5.2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原则
    5.3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模式
        5.3.1 政府补偿模式
        5.3.2 市场补偿模式
        5.3.3 政府与市场补偿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5.4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模式优化机制
        5.4.1 理论分析
        5.4.2 建模
        5.4.3 优化选择模型求解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6.1 流域生态系统资产的实物量核算
        6.1.1 资产实物量核算基本要素
        6.1.2 国内外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的经验与启示
        6.1.3 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框架
    6.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核算
        6.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内涵及类型
        6.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6.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
    6.3 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6.3.1 核算单位流域自然资源价值量
        6.3.2 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案例分析
    7.1 黑河流域概述
        7.1.1 流域自然概况
        7.1.2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7.1.3 流域生态补偿实施进展
    7.2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
        7.2.1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框架
        7.2.2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青海段实物量核算
        7.2.3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甘肃段实物量核算
        7.2.4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内蒙古段实物量核算
    7.3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核算
        7.3.1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价值量核算
        7.3.2 基于重置成本法的价值量核算
    7.4 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方案
        7.4.1 选择补偿模式
        7.4.2 确定补偿标准
        7.4.3 设计补偿方案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金泽水源地抗生素与抗生素抗性基因赋存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源地污染现状
        1.1.2 金泽水源地概述
    1.2 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1.2.1 抗生素
        1.2.2 抗生素抗性基因
    1.3 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1.3.1 水动力数值模拟的发展
        1.3.2 Delft3D模型简介
        1.3.3 基于Delft3D的水动力模拟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金泽水源地水体水质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
        2.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3 分析方法
        2.2.4 水质评价方法与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金泽水源地常规水质指标分析
        2.3.2 金泽水源地水体氮营养盐赋存特征
        2.3.3 金泽水源地水体磷营养盐赋存特征
        2.3.4 金泽水源地水体叶绿素a赋存特征
        2.3.5 金泽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风险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泽水源地抗生素赋存特征及风险评价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
        3.2.2 实验试剂、材料与仪器
        3.2.3 水样前处理
        3.2.4 仪器分析
        3.2.5 生态风险评价
        3.2.6 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金泽水源地水体抗生素检出率和检出浓度
        3.3.2 金泽水源地水体抗生素季节变化特征
        3.3.3 金泽水源地水体抗生素空间变化特征
        3.3.4 水库净化措施对抗生素的净化作用分析
        3.3.5 金泽水源地水体抗生素生态风险评价
        3.3.6 金泽水源地抗生素与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泽水源地抗生素抗性基因赋存特征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
        4.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4.2.3 实验仪器
        4.2.4 DNA提取
        4.2.5 高通量荧光定量PCR
        4.2.6 16S rRNA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金泽水源地水体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
        4.3.2 金泽水源地水体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丰度
        4.3.3 金泽水源地水体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特征
        4.3.4 金泽水库净化措施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削减作用
        4.3.5 抗生素抗性基因与可移动元件的相关性分析
        4.3.6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泽水库三维水动力模拟
    5.1 引言
    5.2 金泽水库水动力模型的构建
        5.2.1 金泽水库三维水动力模型原理
        5.2.2 模拟区域网格设定和地形生成
        5.2.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及参数设定
    5.3 金泽水库水动力模型的验证
        5.3.1 模型模拟结果评价指数
        5.3.2 模型的验证结果
    5.4 金泽水库水动力变化特征分析
        5.4.1 水流变化规律
        5.4.2 温度分布规律
    5.5 金泽水库水动力对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赋存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理化性质变化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1.1 水资源概况
        1.1.2 黄河水环境概况
        1.1.3 水体氮素污染危害
        1.1.4 水体重金属污染危害
        1.1.5 水质分析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1.2 水体中的微生物
        1.2.1 细菌在水体中的作用
        1.2.2 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在水质分析中的作用
    1.3 微生物在水体氮循环中的作用
        1.3.1 氮的固定
        1.3.2 氨化作用
        1.3.3 硝化作用
        1.3.4 反硝化作用
        1.3.5 厌氧氨氧化作用
    1.4 水中重金属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1.4.1 微生物对水体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1.4.2 微生物对水体重金属的迁移转化作用
    1.5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1.5.1 基于16S r RNA的高通量测序
        1.5.2 基于功能基因的高通量测序
    1.6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物理化学性质的黄河兰州段水质分析
    2.1 引言
        2.1.1 水体污染及监测评价
        2.1.2 基于水质指数(WQI)的水质评价
        2.1.3 基于健康风险的水质安全评价
        2.1.4 污染物聚类分析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试剂
        2.2.4 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2.2.5 改进的水质指数(WQI)计算
        2.2.6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2.2.7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基于理化指标的水质评价
        2.3.2 基于改进后水质指数(WQI)的水质评价
        2.3.3 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水质安全评价
        2.3.4 污染物聚类分析及来源解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河兰州段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分布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和DNA提取
        3.2.2 PCR扩增和16S rRNA高通量测序
        3.2.3 主要仪器
        3.2.4 主要试剂
        3.2.5 DNA序列分析方法及登录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3.3.2 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3.3.3 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3.4 基于浮游细菌系统多样性的水质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物种丰富度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和DNA提取
        4.2.2 PCR扩增和功能基因高通量测序
        4.2.3 荧光实时定量PCR(q PCR)
        4.2.4 主要仪器
        4.2.5 主要试剂
        4.2.6 DNA序列分析方法及登录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氨氧化古菌(AOA)群落结构及系统发育分析
        4.3.2 氨氧化细菌(AOB)群落结构及系统发育分析
        4.3.3 厌氧氨氧化细菌(Anammox)群落结构及系统发育分析
        4.3.4 氨氧化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基因拷贝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金属对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和DNA提取
        5.2.2 荧光实时定量PCR(q PCR)引物和反应条件
        5.2.3 重金属含量测定
        5.2.4 主要仪器
        5.2.5 主要试剂
        5.2.6 主要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重金属含量
        5.3.2 氨氧化微生物基因丰度
        5.3.3 重金属与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研究结论
    2.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3.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明清以来海河流域水网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网演化特征及规律
        1.2.2 水网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1.2.3 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海河流域水网格局及其特征解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地貌
        2.1.2 研究区气象水文
    2.2 海河流域现状水网格局
        2.2.1 海河流域自然水网分布格局
        2.2.2 海河流域人工水网分布格局
    2.3 海河流域水网特征解析
        2.3.1 海河流域自然水网特征解析
        2.3.2 海河流域人工水网特征解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河流域水网格局的演变历史
    3.1 数据的获取
    3.2 水网格局的参数变化分析
        3.2.1 分维数D的历史变化
        3.2.2 水系密度Dr的历史变化
    3.3 主要河流的变迁情况分析
        3.3.1 明朝与清朝比较主要河流的变迁
        3.3.2 清朝与当代比较主要河流的变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河流域水网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1 水网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1.1 水网格局演变的自然驱动因素分析
        4.1.2 水网格局演变的人为驱动因素分析
    4.2 Pearson相关性检验
    4.3 河流变迁的驱动力分析
        4.3.1 旱涝等级变化对河流变迁的影响
        4.3.2 水利工程的修建对河流变迁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网格局演变中各驱动力的定量分析
    5.1 驱动力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5.2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 客观赋权评价法
        5.3.2 主观赋权评价法
        5.3.3 综合权重的确定
    5.4 驱动强度趋势分析
    5.5 不同时期驱动强度分析
    5.6 驱动因素的通径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7)湖北汉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2.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的确定
        2.1.1 汉江流域
        2.1.2 研究区界定
    2.2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
        2.2.1 地质地貌特征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特征
        2.2.4 土壤特征
        2.2.5 植被特征
        2.2.6 自然资源
    2.3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2.3.1 研究区行政区划
        2.3.2 人口数量及经济发展水平
3 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3.2.2 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特征
        3.2.3 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特征
        3.2.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3.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3.1 景观指数筛选
        3.3.2 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4.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度
        4.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4.1.4 重心模型
        4.1.5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变化
        4.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数量变化
        4.2.2 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4.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
        4.3.1 评价单元的划分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4.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自相关的动态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5.1 研究方法
        5.1.1 水资源供给功能计算
        5.1.2 土壤保持功能计算
        5.1.3 固碳功能计算
        5.1.4 产品供给功能计算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分异
        5.3.1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资源供给功能分析
        5.3.2 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功能分析
        5.3.3 土地利用变化的固碳功能分析
        5.3.4 土地利用变化的产品供给功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湖北汉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变化研究
    6.1 基于可拓理论的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6.1.1 可拓学与可拓集理论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评价信息提取
        6.1.4 评价模型构建
        6.1.5 生态安全标准厘定
    6.2 流域生态安全评价
        6.2.1 流域生态安全指标关联度等级分析
        6.2.2 流域生态安全综合安全等级分析
        6.2.3 流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
    6.3 本章小结
7 湖北汉江流域生态安全管理政策建议
    7.1 土地政策
        7.1.1 集约节约建设用地,推进绿网绿块生态工程
        7.1.2 严守耕地红线,建立稳产高产农田
        7.1.3 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林相工程改造
    7.2 财政政策
        7.2.1 推进绿色税收等绿色金融体系实施
        7.2.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公平发展
    7.3 投资政策
        7.3.1 加强基础环保设施和环保治理投入
        7.3.2 鼓励清洁能源和节水产业投资
        7.3.3 拓宽区域绿色产业投融资渠道
    7.4 产业政策
        7.4.1 推进产业升级与发展转型
        7.4.2 推动特色产业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
        7.4.3 推进生态产业,严防工农业污染
    7.5 人口政策
        7.5.1 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生态道德意识
        7.5.2 引导人口平稳有序转移和集聚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会议
致谢

(8)海河水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河水文化研究的意义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
        1.1.2 研究海河水文化的意义
    1.2 海河水文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海河水文化研究现状
        1.2.2 国外海河水文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海河水文化的思路
        1.3.1 研究海河水文化的方法
        1.3.2 研究海河水文化的思路
第二章 津门人民生命之源——海河
    2.1 海河与海河流域概观
        2.1.1 海河和海河流域
        2.1.2 海河流域水系分布
        2.1.3 新中国的海河治理
    2.2 海河水系的历史变迁
        2.2.1 海河水系前形态
        2.2.2 海河水系的形成
        2.2.3 海河水系的素描
    2.3 水文化与海河水文化
        2.3.1 文化及水文化概念
        2.3.2 海河水文化的内涵
        2.3.3 海河水文化的结构
第三章 因地制宜工程利民——物态水文化
    3.1 海河的重大水利工程
        3.1.1 海河水利工程概览
        3.1.2 海河水利工程建设
        3.1.3 海河水利工程的文化价值
    3.2 海河的主要桥梁建设
        3.2.1 海河桥梁建设概览
        3.2.2 海河桥梁利国利民
        3.2.3 海河桥梁的文化价值
    3.3 海河的经典建筑景观
        3.3.1 近现代海河沿岸建筑景观
        3.3.2 海河建筑景观的游览价值
        3.3.3 海河经典建筑的文化价值
第四章 管水治水造福于民——制度水文化
    4.1 人类治水管水的经验教训
        4.1.1 古代大禹治水及影响
        4.1.2 黄河治泛和黄河治理
        4.1.3 国外的治水管水案例
    4.2 海河治理过程和巨大成就
        4.2.1 海河的“功过”经历
        4.2.2 “根治海河”运动的兴起
        4.2.3 “根治海河”运动的成就
        4.2.4 海河治水的文化价值
    4.3 海河管水制度和精神文化
        4.3.1 海河管水的水利法规
        4.3.2 海河管水的文化成就
        4.3.3 海河管水的文化价值
第五章 海河水土造就民韵——精神水文化
    5.1 海河流传民间信仰
        5.1.1 妈祖信仰传入天津
        5.1.2 天津妈祖信仰的特点
        5.1.3 妈祖信仰在天津的影响
    5.2 海河孕育民风习俗
        5.2.1 天津地区的丧葬习俗
        5.2.2 天津地区的庙会习俗
        5.2.3 天津地区的商业习俗
    5.3 海河塑造民间艺术
        5.3.1 天津的民俗娱乐
        5.3.2 天津的民俗工艺
        5.3.3 海河民俗的文化价值
第六章 海河水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承
    6.1 海河水文化蕴含人本意蕴
        6.1.1 人本思想与海河水文化
        6.1.2 海河影响天津人民
        6.1.3 海河水文化的利民成就
    6.2 海河水文化对天津发展的作用启示
        6.2.1 海河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6.2.2 海河水文化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6.2.3 海河水文化推动城市文化发展
    6.3 海河水文化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6.3.1 海河工程建设统筹京津冀发展
        6.3.2 海河水利管治统筹京津冀发展
        6.3.3 弘扬海河精神促进京津冀发展
    6.4 海河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6.4.1 保护和传承海河水文化的原因
        6.4.2 保护和传承海河水文化的意义
        6.4.3 保护和传承海河水文化的措施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流域二维水权的分配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水权概念的研究
        1.2.2 水权分配的研究
        1.2.3 与水权分配相关的模型研究
    1.3 研究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流域二维水权的概念与构成
        2.1.1 基本概念
        2.1.2 流域二维水权的内涵
        2.1.3 流域二维水权的构成
    2.2 流域二维水权分配的内涵与阶段
        2.2.1 流域二维水权分配的内涵
        2.2.2 流域二维水权分配的阶段
    2.3 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的经济分析
        2.3.1 流域二维水权未界定清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2.3.2 流域二维水权清晰界定下的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2.4 流域二维水权再分配的运行机制
        2.4.1 集中分配机制
        2.4.2 市场分配机制
        2.4.3 分层混合分配机制
3 流域二维水权主体需水预测模型
    3.1 概述
        3.1.1 需水预测
        3.1.2 需水预测对象的确定
        3.1.3 需水预测方法的选择
    3.2 灰色预测方法
        3.2.1 灰色预测模型
        3.2.2 GM(1,1)模型
    3.3 第一层面主体的需水预测模型
        3.3.1 基于函数变换改进振荡序列
        3.3.2 模型建立
    3.4 第二层面主体的需水预测模型
        3.4.1 基于牛顿插值改进背景值
        3.4.2 基于初值修正法改进初始条件
        3.4.3 模型建立
    3.5 算例分析
        3.5.1 算例1-地区需水预测
        3.5.2 算例2-部门需水预测
4 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模型
    4.1 概述
        4.1.1 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的目标
        4.1.2 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的原则
        4.1.3 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的决策机制
    4.2 问题描述
    4.3 模型的建立
        4.3.1 参数与变量
        4.3.2 目标函数
        4.3.3 约束条件
        4.3.4 总体模型
    4.4 模型的求解
        4.4.1 算法设计
        4.4.2 算法流程
    4.5 算例分析
5 流域二维水权交易决策模型
    5.1 概述
        5.1.1 流域二维水权交易的前提
        5.1.2 流域二维水权交易的运作模式
        5.1.3 流域二维水权交易的决策机制
    5.2 问题描述
    5.3 模型的建立
        5.3.1 参数与变量
        5.3.2 下层规划模型
        5.3.3 上层规划模型
        5.3.4 整体规划模型
    5.4 模型的求解
        5.4.1 算法设计
        5.4.2 算法流程
    5.5 算例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10)兼顾发展权与可持续性的怒江流域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述评
        1.3.1 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及协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1.3.2 针对怒江流域开发与保护专门研究与实践探索
        1.3.3 研究评述
        1.3.4 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5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1.7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7.1 可能的创新点
        1.7.2 研究不足
2. 研究范畴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范畴
        2.1.1 怒江流域
        2.1.2 发展权
        2.1.3 经济公平
        2.1.4 可持续性
        2.1.5 环境公平
    2.2 发展权与经济公平理论
        2.2.1 发展权的基本要素
        2.2.2 发展权的来源及表现
        2.2.3 经济公平理论
    2.3 可持续性理论
        2.3.1 可持续性内涵及外延的拓展
        2.3.2 可持续性分类:强可持续和弱可持续
        2.3.3 可持续性的伦理道德基础
        2.3.4 可持续性的两个极端
    2.4 发展权与可持续性的统一
        2.4.1 统一基础:人的二重性理论
        2.4.2 统一机制
        2.4.3 统一模式
    2.5 小结
3. 基于环境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怒江流域生态地位评估
    3.1 怒江流域的生态现状
        3.1.1 怒江流域生态特征
        3.1.2 怒江流域生态系统类型
        3.1.3 怒江流域的生态评估
    3.2 怒江流域的生态影响——以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为例
        3.2.1 流域内部影响
        3.2.2 对全国的影响
        3.2.3 国际影响
    3.3 怒江流域的生态破坏
        3.3.1 资源破坏与生物多样性损失
        3.3.2 环境污染
        3.3.3 自然灾害
    3.4 小结
4. 经济公平与发展权视角下的怒江流域经济发展
    4.1 资源诅咒下的怒江人民生存环境
    4.2 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
        4.2.1 怒江流域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4.2.2 怒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
    4.3 怒江流域的经济结构
        4.3.1 产业结构的同构性
        4.3.2 产业结构的差异性
    4.4 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
    4.5 怒江流域经济贫困与落后的原因分析
        4.5.1 历史原因:开发不足,重视不够
        4.5.2 区域发展权受限:优势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4.5.3 怒江流域物质贫困:国家长期投入不足
        4.5.4 延迟发展是怒江流域贫困的根源:权利供给不足
    4.6 尊重怒江流域的经济公平与发展权
        4.6.1 经济公平的性质决定了发展权不能被限制和剥夺
        4.6.2 剥夺发展权,进一步加剧怒江流域的贫困恶性循环
        4.6.3 限制发展权,不符合经济公平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4.6.4 经济公平与发展权的统一是怒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落脚点
    4.7 小结
5. 怒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冲突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选择
        5.1.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
        5.1.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判据
    5.2 实证分析
        5.2.1 指标体系构建
        5.2.2 数据来源
        5.2.3 计算方法
        5.2.4 结果分析
    5.3 怒江流域开发与保护博弈分析
        5.3.1 怒江流域开发与保护博弈过程
        5.3.2 怒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博弈分析
        5.3.3 怒江流域开发与保护博弈的述评
    5.4 为化解两难困境所做的努力
        5.4.1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怒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困境
        5.4.2 完成了怒江六库电站的移民前期工作
        5.4.3 开展了生态保护和移民开发的政策研究
        5.4.4 启动了《怒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条例》立法研究工作
    5.5 小结
6. 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难的国内外经验
    6.1 国外经验
        6.1.1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模式与经验
        6.1.2 澳大利亚墨累河流域的开发模式与经验
        6.1.3 莱茵河流域开发模式与经验
        6.1.4 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模式与经验
    6.2 国内经验
        6.2.1 黑河流域开发模式与经验
        6.2.2 太湖流域开发模式与经验
    6.3 对怒江流域的启示
7. 兼顾发展权与可持续性的怒江流域开发模式选择
    7.1 有机农业开发模式
        7.1.1 有机农业及其产生背景
        7.1.2 怒江流域有机农业开发的战略意义
        7.1.3 怒江流域有机农业开发的优势
        7.1.4 有机农业开发模式
    7.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7.2.1 怒江流域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7.2.2 怒江流域生态旅游开发所具备的条件与优势
        7.2.3 怒江流域生态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7.2.4 怒江流域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构想
        7.2.5 促进怒江流域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7.3 循环经济开发模式
        7.3.1 循环经济模式类型
        7.3.2 怒江流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研究:以怒江州兰坪县为例
    7.4 碳汇贸易开发模式
        7.4.1 碳汇贸易及其产生背景
        7.4.2 怒江流域发展碳汇的实践
        7.4.3 怒江流域发展碳汇的措施
    7.5 异地开发模式
        7.5.1 异地开发的由来
        7.5.2 异地开发的内涵
        7.5.3 异地开发的内容
        7.5.4 异地开发对怒江流域发展的战略意义
        7.5.5 怒江州异地开发的现状
        7.5.6 怒江州异地开发的障碍分析
        7.5.7 怒江州异地开发的总体思路
        7.5.8 怒江州异地开发的路径与保障措施
    7.6 生物产业开发模式
        7.6.1 怒江流域生物产业开发的重大意义
        7.6.2 怒江流域生物产业开发的优势分析
        7.6.3 怒江流域生物产业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7.6.4 怒江流域生物产业开发的具体内容
        7.6.5 促进怒江流域生物产业开发的措施
    7.7 生态友好型水电开发模式
        7.7.1 怒江生态友好型水电开发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7.7.2 怒江生态友好型水电开发模式构建
        7.7.3 两种不同模式的对比分析
    7.8 其他特色产业
    7.9 小结
8. 配套政策与措施
    8.1 建立生态特区
        8.1.1 建立生态特区的现实困境和科学依据
        8.1.2 构建怒江流域生态特区的基本思路
        8.1.3 建立生态特区需解决的相关问题
    8.2 健全生态补偿与生态转移制度
        8.2.1 构建生态补偿与生态转移制度的宏观背景
        8.2.2 构建怒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8.3 加强税收调节:资源和环境税
        8.3.1 资源税
        8.3.2 环境税
        8.3.3 建立和完善怒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税的建议
    8.4 加强民间环保组织的培育与扶持
        8.4.1 非政府组织(NGO)内涵
        8.4.2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8.4.3 非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8.4.4 完善和强化非政府组织的公众参与机制
    8.5 实行最严格的环评制度
        8.5.1 环评制度的由来及其发展历程
        8.5.2 环评制度的范围与主要内容
        8.5.3 环评制度实施保障
    8.6 实行生态移民
        8.6.1 生态移民的内涵
        8.6.2 怒江流域生态移民的相关问题
    8.7 加强国际环境合作
        8.7.1 国际合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诉求
        8.7.2 国际合作机制的总体思路
        8.7.3 国际合作机制的途径
参考文献
怒江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基因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2]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评价研究[D]. 杜慧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 芦海燕. 兰州大学, 2019(08)
  • [4]金泽水源地抗生素与抗生素抗性基因赋存特征研究[D]. 吴韵斐.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理化性质变化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D]. 赵萌萌.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6]明清以来海河流域水网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D]. 朱敬钊. 天津大学, 2018(04)
  • [7]湖北汉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研究[D]. 杨倩. 武汉大学, 2017(06)
  • [8]海河水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杨哲.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4)
  • [9]流域二维水权的分配模型研究[D]. 赵宇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12(09)
  • [10]兼顾发展权与可持续性的怒江流域开发模式研究[D]. 蔡定昆.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2)

标签:;  ;  ;  ;  ;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基因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