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瓷如何进入文化创意产业

现代陶瓷如何进入文化创意产业

一、现代陶艺如何走入文化创意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赵紫钰[2](2020)在《多元化审美视角下的生活陶艺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所有的造物活动都是围绕着人们的生活需求产生的,陶瓷的发明和创造也不例外。在我们华夏民族的陶瓷文化史中,原始先民制成的陶罐、陶碗等盛储器皿便是最早的生活陶瓷。生活陶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在使用生活用器的时候只关注“用”本身,无暇顾及器物的美,从而忽略了器物的审美功能以及自身的心理感受。人们对于“慢生活”的渴望以及审美需求的不断增长要求陶艺家感受当下社会人们的多元化审美需求,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打动人心的瞬间,把清雅寄寓于生活用器之中,独抒性灵。在作品情感的表述中和使用者达成心灵上的共鸣,让自己的艺术创造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促进生活陶艺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生活陶艺的历史发展进程入手,对生活陶艺与生活、实用与审美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方面进行思考和研究。首先概述生活陶艺与生活的关系,对目前我国生活陶艺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生活陶艺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等方面论述生活陶艺的审美建构,同时注重生活陶艺的文化价值,了解生活陶艺对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最后,探究多元化审美视角下生活陶艺的价值变迁,了解现代生活和市场需求,使得生活陶艺的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真正的走上一条艺术为大众服务的道路。

周玉巧[3](2020)在《当代青白瓷的创作现象研究》文中指出青白瓷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我国陶瓷历史以及瓷器品类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青白瓷的窑址分布众多,在宋代的鼎盛时期,一度成为整个社会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的具象表现。中国的历史是美学的历史,陶瓷作为器物、艺术品,在美的继承和弘扬上做得到了极致。纵观中国社会发展史,人们的生活其实和艺术文化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古时候的工匠们以手绘见,文人士大夫以画诉心,青白瓷承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见闻、感悟、思考等,记录着不同时期的历史。经过时代的风雨飘摇,青白瓷在宋代达到鼎盛之后迎来了低谷时期,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日渐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中,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艺术市场面貌,改革开放初期,西方美学思潮开始在青年群体和先锋艺术家群体中盛行,为了迎合当时的社会语境,其他装饰复杂繁缛的陶瓷一度占据主流审美市场。而现在,经济崛起的中国开始倡导本土文化自信以及传统文化复兴,社会各行各业都开始深入到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中,作为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陶瓷材料,青白瓷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不再只是规范的传统创作生产模式,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注入当代审美价值取向和人文情怀的创新发展,从业群体也由传统的工匠扩展到由艺术家、学院派教师、学生、跨行业爱好者等多元的创作群体,形成了鲜明的时代艺术风貌。

熊家兰[4](2020)在《基于非遗“1+1”理念的建水紫陶茶具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非遗传统手工艺是生活参与度、市场流通最广泛的非遗门类。云南建水紫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但其存在创新力不足、同质化等问题。近几年来兴起的非遗“1+1”是一种非遗手工艺创意式保护发展的新思路,本文将非遗“1+1”理念运用到建水紫陶茶具设计中,进而探索建水紫陶工艺与其他非遗手工艺的跨界方式,丰富建水紫陶茶具的创新设计方法。本论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以建水紫陶茶具为设计对象,研究基于非遗“1+1”理念的建水紫陶茶具的跨界设计方法。首先,研究了非遗“1+1”的概念,得出非遗“1+1”理念作为非遗创意式保护的新思路,其跨界的力量能够突破传承的局限性,在应用中具有促使非遗传承人互相合作、互相提高的作用,为后续的建水紫陶茶具跨界设计打下基础。接着,分析和研究了建水紫陶茶具的残贴、白描、书法、淡艳、民族元素、西洋油画等六种不同的装饰风格和以镇浆制泥、阴刻阳填、无釉磨光为特色的工艺特征,并从建水紫陶的生存—手艺人、生产—产品、生意—消费者、生存—地域四个方面分析了茶具的现状,进而得到材美、工巧、器韵、适宜的建水紫陶茶具设计定位。然后,研究并得到基于非遗“1+1”理念的建水紫陶茶具设计方法,分别是:材料的组合、工艺的组合、文化的交融的设计方法。最后,结合云南省独特的"金木土石布”民族民间工艺产业发展体系,将非遗“1+1”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建水紫陶设计中,完成了建水紫陶与“金、木、石、布”结合的7套茶具设计方案,即建水紫陶与银工艺、乌铜走银工艺、木雕工艺、玉雕工艺、苗绣工艺、扎染工艺的非遗传统手工艺跨界茶具设计。通过以建水紫陶为研究和设计对象进行的非遗“1+1”茶具设计,为促进非遗手工艺的创意式保护及非遗传统手工艺之间的跨界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谢晨璐[5](2019)在《景德镇生活陶艺的创新现状研究 ——以创意市集为例》文中提出生活陶艺的的概念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指陶艺家在传统生活陶瓷器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与设计思维进行创作的陶瓷器物。生活陶艺作为艺术与生活的共同产物,在创新现状百花齐放的现状下,如何在审美与实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陶艺设计师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创意市集作为陶瓷创意产品的汇集地,参与人群众多,有艺术院校的毕业生(陶瓷专业与非陶瓷专业)、当地的企业与作坊、外来艺术家等。由于不同的生活及教育背景,对生活陶艺的创新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表现形式。对于研究景德镇生活陶艺的创新现状有着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创意市集中的生活陶艺产品进行记录与分析,对器物的设计者进行采访,来探寻景德镇生活陶艺的现状。在除产品本身之外,设计者在创新的过程中所传递的思维情感。在追求“个性”与“风格”的同时,对产品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分析以设计出具有独特性和实用性的生活陶艺产品。通过对景德镇创意市集中生活陶艺创新的调查与研究,再结合自身日用陶瓷设计专业,设计并制作三套日用陶瓷作品,对生活陶艺的创新做出尝试。

楚小庆[6](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张爱娜[7](2018)在《少儿陶艺教育的特性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陶艺教育成为高校艺术专业中的新生力量并逐渐发展壮大,陶艺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普及也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国家教育部门陆续颁布关于中小学陶艺教育的普及政策,陶艺教育成为许多学校基础课程培养中的重点项目,这对于文化传承及学生整体文化知识的培育都大有裨益,做好陶艺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陶艺教育在高校作为专业设置由来已久,而作为少儿陶艺教育的关注并没有作为重要的课题展开研究和讨论,本文旨在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教育的结合研究入手,从自身陶艺培训的感受出发,通过对烟台市牟平区部分小学陶艺教育现状的调查,重点关注目前陶艺教育在少儿教育中的比重和课程设置情况,分析当前陶艺教育的普及性和开放性,对当前少儿陶艺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通过教学案例凸显现代陶艺教育所带来的情趣性,在参与过程中感受陶艺的质朴性和愉悦性,毫无疑问,现代陶艺教育的未来具有无限可能性,本文最后对陶艺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个人观点和建议。对少儿陶艺教育的研究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融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为陶艺教育在小学教学课程体系中更好地开展提供有力参考。

张甘霖[8](2016)在《湖北当代陶艺的文化坐标:马口窑的文化与精神》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正值现代陶艺西化之风衰微之际,如何寻找民族精神的艺术家园成了众多陶艺家不断思考的问题,从文化境遇与传统资源的角度重新思考当下陶艺的处境以及未来的前途是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湖北的陶艺家从荆楚文化中寻找突破口,因此马口窑就成了精神的依托。重新认知马口窑民间陶器这种古老的传统技艺,尤其是质朴、原始等风格都深深扎根于泥土的特性,即泥、火、釉、土和火焰的炙热能够震撼人的心灵。

高连飞[9](2016)在《从3D打印应用角度做陶瓷艺术发展趋势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信息化的生产制造技术已悄然兴起。现当代陶瓷艺术也在向着与其它艺术门类相融合、与现代科技应用相融合的多元交叉式方向发展。现在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的3D立体成型打印技术,凭借其能够塑造精准的造型、突破传统工艺局限以及多品种小批量化的发展模式等特点,为当代陶瓷艺术与科技信息产业化的发展融为一体提供新的契机。满足更多当代人的艺术需求,满足新的市场需求,也成为反映时代特征的文化艺术的必经之路。在国外,已经有成熟的商业链条,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来提供服务。国内相关的研究应用也开始起步。本文将通过大量的国内外实例分析,通过研究目前3D打印技术在当代陶艺和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剖析国际当代陶瓷艺术界发展的新特点和动向,从技术应用、艺术品产业化发展等新视角来解读现当代陶瓷艺术设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

王凯宏[10](2016)在《“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文中研究表明宋应星所着的《天工开物·陶埏》对陶器工艺有一段概括:“水火既济而土合”。陶器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象征,她伴随着华夏民族的成长历程。不论是在农业还是精神文化上都起到推动整个早期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是人类革命性的产物。陶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是距今至少一万五千以前的先人第一次用火改变了泥土的性质,并将这脚下的泥土按照主观的意志赋予了形体、生命和思想,实现了泥土的“涅盘”新生!美国着名人类学家罗伯特在《文明与野蛮》一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要单拿一种活动来判断一个民族的文化发达程度,陶器要算最合适的。”黑陶作为工艺美术中的重要艺术门类,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黑陶的形成基础及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最原始阶段。陶器最初并不是作为工艺美术品而出现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开始制作的陶器,主要是作为日常生活中功能性器具,为生活提供方便,同时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原始社会的陶器在人们生活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远远超过到在现代人生活中的作用。陶器是原始社会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料,陶器不仅可以作为划分考古学文化的标志,也是人们早期的工艺美术作品之一。在黑陶的装饰上,全国各地的方法是不同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的黑陶纹饰是用贝壳或者卵石做工具,在半干的陶坯体表面进行砑光的方法形成的;云南中甸的黑陶酥油壶是把破碎的瓷器按照纹饰样式打成形状规则的瓷片后,再把这些瓷片镶嵌到坯体上,通过瓷片的黑白对比,从而达到了装饰的效果;山东德州一些厂家生产的黑陶采用硬刻的方法诠释纹饰设计思想,景泰蓝的掐丝工艺也被恰当运用到黑陶的表面,丰富了纹饰的方法和工艺精神;绥棱的现代黑陶的装饰则是采用刻花和镂雕来完成的,镂空透雕技术是寇化林发明的。这点我们从杨永善教授的“绥棱黑陶产品的造型多为形体变化单纯的花盆、花缸、笔筒、花瓶和花罐等,又以双层透雕的产品最为别具一格。”这句话中找到佐证的。2009年8月,杨永善教授为侯力平《绥棱陶艺》一书所写的序言中再次写到:“20世纪50年代末,绥棱寇化林创制了以装饰陈设为主的黑陶、红陶和土色陶器,其中以刻花镂雕的黑色陶器最为着名,并影响了国内许多地区。”关于绥棱现代黑陶的“双拉型”技术的发明过程,刘家弟先生一文中是有详细记载的。该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种技术在当时还是保密项目。”一种技术之所以要保密,就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这句话有力地证明了多层镂空技术是绥棱人的发明。杨永善教授在他的着作《说陶论艺》中写到,绥棱黑陶的风格特点不同于和龙山文化,绥棱陶器烧制最初是红陶,后期利用柴草等经过烟的熏制,进行碳素渗透,才演化成黑陶的。“不同于”、“烟的熏制”、“进行碳素渗透”等词语已经毫无疑问地告诉了我们,绥棱黑陶与“龙山文化”没有任何的牵扯关系。绥棱黑陶制作技艺与龙山文化毫无关系,绝对没有受到了龙山文化的影响,绝不是龙山文化的“嫡亲后裔”,也与黑龙江境内其它地方的黑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它是完全的土生土长的,是绥棱艺术沃野上的纯粹的的“土着”居民。对此,杨永善教授和刘家弟先生早有定论。做为绥棱现代黑陶发展的见证人和推动者的刘家弟先生在《绥棱黑陶回顾》中,也以不可置疑的语气说,寇化林把花纹刻上花盆的制作技术是无师自通,“纯属是他朴素审美意识的产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瞎鼓捣’出来的。”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黑陶》一书中也较为客观地承认“黑龙江绥棱地区作为当代黑陶发祥地之一制造黑陶的历史已有百余年。”笔者先后到了中国很多生产黑陶的地区,虽然都有透雕工艺,但其透雕的水平,能超过绥棱的几乎寥寥无几。中国现代黑陶制作工艺主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黑陶生产技艺,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地方黑陶技艺的使用和形成,成为了中国现代黑陶制作技艺的“奠基石”。绥棱,无疑是中国现代黑陶的发祥地,我国现代黑陶制作工艺的萌芽、成熟和发展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裂变,并最终影响到我国现代黑陶的制作工艺和发展。

二、现代陶艺如何走入文化创意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陶艺如何走入文化创意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多元化审美视角下的生活陶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第一节 生活陶艺的概念
    第二节 多元化审美的概念
    第三节 生活陶艺与大众生活
        一、生活陶艺与饮食文化
        二、生活陶艺与陈设文化
第二章 生活陶艺的审美建构
    第一节 物以致用的设计原则
    第二节 形式多样的设计理念
        一、造型表现
        二、装饰手法
    第三节 机械美感与手工韵味
第三章 生活陶艺的文化价值
    第一节 生活陶艺的艺术价值
        一、彰显时代特征与人文之美
        二、贴近生活与情感之美
        三、独特制作工艺与偶发之美
    第二节 生活陶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三节 继承与创新
第四章 多元化审美视角下生活陶艺的价值变迁
    第一节 多元化审美的出现的必然性
    第二节 多元化审美在生活陶艺中的体现
        一、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二、民族化与国际化趋于结合
        三、多元的设计风格并存
    第三节 生活陶艺的变迁
        一、消费多样化的需求
        二、生活中的仪式感
        三、小众化的生活陶艺
    第四节 生活陶艺的前瞻性研究
    第五节 个人创作实践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3)当代青白瓷的创作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青白瓷概述
    1.4 本研究课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2 青白瓷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中的价值
    2.1 青白瓷的历史文化价值
    2.2 青白瓷的社会经济价值
3 青白瓷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
    3.1 青白瓷器皿的艺术表现及创作面貌
        3.1.1 生活用瓷
        3.1.2 艺术家的创作
    3.2 青白瓷雕塑的艺术表现及创作面貌
        3.2.1 造型艺术语言
        3.2.2 材质和工艺
    3.3 青白瓷观念的拓展
4 青白瓷在文化发展中的前景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非遗“1+1”理念的建水紫陶茶具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非遗“1+1”研究范围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非遗“1+1”研究现状
        1.4.2 建水紫陶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项目依托
第二章 非遗“1+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2.1 非遗“1+1”概念
    2.2 非遗“1+1”的发展趋势
    2.3 非遗“1+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和意义
        2.3.1 非遗“1+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
        2.3.2 非遗“1+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意义
    2.4 非遗“1+1”应用范围和原则
        2.4.1 非遗“1+1”的应用范围
        2.4.2 非遗“1+1”的应用原则
第三章 建水紫陶茶具设计调查
    3.1 建水陶茶具市场调查
        3.1.1 生存—手艺人
        3.1.2 生产—产品
        3.1.3 生意—消费者
        3.1.4 生活—地域
    3.2 建水陶茶具风格特征分析
        3.2.1 建水紫陶茶具工艺特征
        3.2.2 建水紫陶茶具艺术特征
    3.3 建水紫陶茶具的设计定位
        3.3.1 材美
        3.3.2 工巧
        3.3.3 器韵
        3.3.4 时宜
第四章 基于非遗“1+1”理念的建水紫陶茶具设计方法研究
    4.1 材料的组合
        4.1.1 木材
        4.1.2 石材
        4.1.3 金属
        4.1.4 陶土
        4.1.5 布
    4.2 工艺的组合
        4.2.1 组合模式一
        4.2.2 组合模式二
        4.2.3 组合模式三
    4.3 文化的交融
        4.3.1 非遗文化的交融
        4.3.2 地域文化的交融
        4.3.3 民族文化的交融
第五章 基于非遗“1+1”理念的茶具设计方案
    5.1 “金木土石布”
    5.2 “土”与“金”
        5.2.1 建水紫陶与银饰锻制技艺的跨界
        5.2.2 建水紫陶与乌铜走银工艺的跨界
    5.3 “土”与“木”
        5.3.1 建水紫陶与木雕工艺的跨界
    5.4 “土”与“石”
        5.4.1 建水紫陶与玉雕工艺的跨界
    5.5 “土”与“布”
        5.5.1 建水紫陶与扎染工艺的跨界
        5.5.2 建水紫陶与苗绣工艺的跨界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问卷调查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景德镇生活陶艺的创新现状研究 ——以创意市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方法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生活陶艺的概述
    2.1 生活陶艺的由来
    2.2 生活陶艺的类别
        2.2.1 茶具
        2.2.2 餐具
        2.2.3 花器
        2.2.4 香器
        2.2.5 文房器
3 创意市集的概况
    3.1 创意市集的社会背景
    3.2 创意市集的影响
4 景德镇创意市集中生活陶艺的对比研究
    4.1 主要区域
    4.2 主要人群
    4.3 创意市集中的生活陶艺产品
        4.3.1 装饰类
        4.3.2 工艺类
        4.3.3 造型类
        4.3.4 材质类
5 创意市集中生活陶艺的创新方式
    5.1 技术创新
    5.2 审美创新
    5.3 市场创新
6 生活陶艺创新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6.1 观念创新
    6.2 产品创新
    6.3 行业影响
7 系列作品创作
    7.1 创作主题的选定
        7.1.1 创作主题的来源
        7.1.2 创作的目的及意义
    7.2 作品的前期研究
        7.2.1 敦煌装饰图案的分析
        7.2.2 绞胎工艺的概述
    7.3 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7.3.1 设计方案一
        7.3.2 设计方案二
        7.3.3 设计方案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7)少儿陶艺教育的特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关于现代陶艺的概念及特性
第二章 当前少儿陶艺教育的普及性、开放性
    2.1 对烟台市牟平区五所小学陶艺教育现状的调查
    2.2 烟台市少儿陶艺教育教学调研分析
    2.3 少儿陶艺教育发展的普及性不够
    2.4 当前少儿陶艺教育开放性不足
第三章 少儿陶艺教育的育人能动性
    3.1 感受“泥味”,收获质朴的艺术体验
    3.2 情境自由,打造愉悦的创作氛围
    3.3 贴近自然,唤起积极的学习热情
第四章 少儿陶艺教育的实践有效性
    4.1 少儿陶艺案例教学的情趣性
    4.2 陶艺教学需要一定的原则性和技巧性
    4.3 陶艺教学的实践有效性
    4.4 陶艺教育带来的民族文化延展性
第五章 未来少儿陶艺教育发展的可能性
    5.1 挖掘少儿陶艺教育的广阔空间
    5.2 对少儿陶艺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5.3 开展少儿陶艺教育的工作方向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从3D打印应用角度做陶瓷艺术发展趋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现代陶艺及当代陶瓷艺术设计
        一 现代陶艺
        二 当代陶瓷艺术设计
    第二节 3D打印技术
        一 3D打印技术的定义
        二 3D打印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可用于陶瓷艺术领域的3D打印技术
        一 3D打印陶瓷艺术作品模种
        二 液态沉积型3D打印陶瓷泥浆技术
        三 3D陶瓷粉末打印技术
第二章 3D打印技术与陶瓷艺术设计的关系
    第一节 新型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3D打印技术在陶瓷艺术设计中应用的优势
        一 生产成本不会随作品难度系数增大而提高
        二 提高效率
        三 丰富创作手段
        四 不同形态小批量化制作
        五 无需“运费”传送
    第三节 3D打印技术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 设计与操作、生产的脱节
        二 3D打印机的成本投入
        三 艺术家着作权保护
第三章 3D打印技术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现代陶艺家们的尝试
    第二节 陶瓷艺术作品同品类、多样化
第四章 3D打印陶瓷艺术作品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第一节 陶瓷艺术复制品、衍生品小批量产业化
    第二节 专属定制的陶瓷艺术设计作品
    第三节 自主设计
第五章 3D打印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结
文献参考
致谢

(10)“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黑陶文化生态系统分析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生产方式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制度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 风俗文化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黑陶文化的生态格局与形式演变历史
    第一节 中国传统黑陶文化生态格局
    第二节 中国传统黑陶形式演变历史
第三章 中国现代黑陶地域分布与艺术风格特征
    第一节 中国现代黑陶地域分布
    第二节 中国现代黑陶艺术风格与特征
第四章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绥棱黑陶的技艺传承与工艺创新
    第一节 绥棱黑陶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绥棱陶器装饰技法
    第三节 绥棱黑陶的成型技法
    第四节 陶窑及黑陶烧成工艺
    第五节 绥棱黑陶的艺术成就与价值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绥棱黑陶的文化生态位研究
    第一节 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的现状
    第二节 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的失衡原因
    第三节 解决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失衡的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观的博物馆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四、现代陶艺如何走入文化创意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多元化审美视角下的生活陶艺研究[D]. 赵紫钰. 青岛大学, 2020(02)
  • [3]当代青白瓷的创作现象研究[D]. 周玉巧.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4]基于非遗“1+1”理念的建水紫陶茶具设计[D]. 熊家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景德镇生活陶艺的创新现状研究 ——以创意市集为例[D]. 谢晨璐.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 [6]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7]少儿陶艺教育的特性探究[D]. 张爱娜. 青岛大学, 2018(12)
  • [8]湖北当代陶艺的文化坐标:马口窑的文化与精神[J]. 张甘霖. 设计艺术研究, 2016(04)
  • [9]从3D打印应用角度做陶瓷艺术发展趋势的研究[D]. 高连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11)
  • [10]“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D]. 王凯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现代陶瓷如何进入文化创意产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